思想政治的看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思想政治的看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思想政治的看法

思想政治的看法范文1

    一、夯实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

    随着高中课程的改革,高中政治的考试更注重于对能力的考查,但能力的发展依赖于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和积累。那么,要巩固扎实的基础知识,就需要学会构建知识体系和网络,从宏观上驾驭知识,否则,知识点就会零乱不堪。

    学习过程中,要善于把课本的知识变“薄”,也要善于把课本的知识变“厚”,来构建知识体系。把课本的知识变“薄”,关键是把握主干基础知识,重视对基础知识的整理和重组,即打破教材原有知识编排体系,将知识要点化,将相关知识串联起来,构建自己的学科知识体系。如:政治生活部分涉及的知识面广且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将知识混淆,但能把课本的知识点系统地归纳为“一个核心、两个关系、三大政策、四项基本原则、五大制度、六大中央国家机关、七大原则”,难题便迎刃而解了。善于把课本的知识变“厚”,关键在于知识点的辐副上辐射面要宽。在点线复习的基础上,把教材的内容按性质和特征分门别类,并在各个类别划分出若干小层面。学习政治生活第七课“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可以串联成一棵完整的知识树:“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反映出根、枝、叶的关系。这样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有助于对基础知识的巩固记忆,有助于考试过程中,能从系统的信息库中提取知识点,避免由于知识点的遗漏而失分。

    二、关注时政热点、拓宽知识面

    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问及,材料讲的是什么意思。这说明学生平时缺乏对时政热点的关心,知识面狭窄。高中政治试题不回避社会热点,往往是迎着热点考,几乎每一道题都是以热点为载体设题,要求学生运用重要知识来分析重大社会热点问题。

    今年的高考试题所选材料就涉及了很多时政热点,如:消费税、岭南文化、国务院2006年工作要点、“丛飞精神”、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长情况等。那么,学生在平时应养成关注国内外大事的习惯,熟悉时政热点问题,综合地开展对重大的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而不能依赖某些资料的时政分析。誓如,近段时间关注的时政热点主要有: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人大政协两会、努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互利共赢、伊朗核问题、伊拉克局势等。对这些热点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把握切入点,多角度思考问题。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可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和重要意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强农村文化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意义、“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哲学思考、培育新农民的哲学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体现的辩证法思想、全面取消农业税对于统筹城乡发展的意义、农业增长方式对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性。学生在学习中能自主地开展对社会热点问题的研究,多角度思考,既拓宽了知识面,且对考试来说做到了有备无患。

    同时,新的课程改革强调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学生,与中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经济、政治、文化现象,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题在课外,理在书中,热点问题的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围绕课本知识的,熟悉时政热点,有利于我们理论联系实际,防止知识与社会、与生活相脱节。

    三、认清审题,把握解题技巧

    教师在评卷中经常发现答案提取的信息缺失或不完整、原理简单堆砌、重复罗唆、书写凌乱、甚至答非所问的现象。这要求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应注意有的放矢,把握解题的技巧。

    解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是审题。政治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主观性试题,都有一个立意中心,审题时应先把握住这个中心,把握中心立意的简单办法是对材料进行提炼,找出“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什么?”立意中心的明确可减少答题的盲目性,提高答案的针对性。对选择题来说,审清题干立意后,可先排除错误、无关或重复性题肢,将剩下的题肢与题干条件认真对应,慎重比较后做出选择。 解答主观题,在审清材料的同时,还须明确(1)问题的规定性和要求,共有多少个问,限定在哪个范围内;(2)带着问题仔细阅读背景材料,把握材料的中心意思,抓住关键词;(3)结合材料及问题,寻找所需知识的切入点,是考什么知识点;(4)把理论知识及内容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或归纳(怎样体现)、或演绎(怎样进行)。

    其次,要养成辨证思维的习惯。即分析问题时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如对“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应鼓励和支持人们信仰宗教。”的解答,就需要用辨证的思维方法。回答中注意三层意思: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是否正确,我国是否鼓励和支持人们信仰宗教,在意识形态领域我们应该怎么做。只有这样辨证地分析问题,我们才能客观、全面、深刻地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广东教育》2006年第四期,丁俊琴《思想政治课的中考与教学》;

    《广东教育》2006年第五期,林华国《中考政治的复习思路》;

    《广州日报》2006年6月29日A4,“高考11科‘判官’权威点评答卷”;

思想政治的看法范文2

1.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应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思维的这种心理品质称为问题意识。加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历代教育家所重视。苏格拉底说:“问题是接生婆,他能帮助创新思维的诞生。”爱因斯坦指出:“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就目前中学实际教学看,还存在阻碍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发展的不利因素:首先,教师提问太多,容易使课堂成为教师进行提问表演的舞台。如果长此以往,则会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依赖,不愿意也无需动脑筋,从而忽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其次,问题层次偏低。有许多问题无需学生思考,就能用“是”或“不是”回答,约有80%的问题只需运用死记硬背的知识就能解决,这样的问题不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再次是学生问题意识薄弱。在课堂教学中,课堂问题大约有95%是教师提出来,5%的问题是学生提出或发现的。学生问题意识薄弱有两种表现: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意提出问题,另一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这说明大部分学生对课堂问题缺少主题意识。

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过程,是教师培养和发展学生思辨能力的过程。目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问题意识现状,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应该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心理学研究表明,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和动力,而强烈的问题意识推动人们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的思维潜能。

问题意识在思维过程和科学创新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起点和重要手段。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必须把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放在突出位置,不重视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而谈创新教育是空洞、抽象的,不利于思想政治课多元化目标的实现。

2.采用“启导探究式”教学法

2.1何谓“启导探究式”教学法

“启导探究式”教学方法是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着眼于发展学生的智能和创造性,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之下,学生通过自己的研究活动,主动获取知识、发展智能、陶冶情操的有效方法。它通过阅读、思考、议论、探究、听讲、练习等多种途径启发诱导学生主动研究问题、探索知识、证明结论、总结规律、形成观念、指导行为,较好地处理了启(启导)、究(探究)、讲(精讲)、练(练习)等几方面的辩证关系,并将其揉合于课堂教学过程之中。

2.2“启导探究式”的运用

在实施这种教学方法时,教师要充分善于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营造积极思考的教学氛围,使整堂课充满新意,以发展学生的创造精神。

2.2.1要设疑引思。思起于疑,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释疑解难,有所进取。在课堂教学中设置疑问,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起着很大的作用。

2.2.2要以辩促思。“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思想,甚至多于两个思想。”这是英国大文豪萧伯纳的名言。课堂集体讨论或辩论,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创造能力的好方法,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组织学生就社会的某个重点或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回答自己所关心的问题。通过摆事实,交流争辩,以辨促思,以辨明理,从而引起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事实证明,让学生自己动脑筋、发现问题,讨论争辩,相互启发,集思广益,胜过教师讲解许多遍。

2.2.3学生探究。探究未知是人的天性,特别是学生的情感得到激发、探究新知识成为自身的一种需要之时,其热情犹如熊熊烈焰升腾,令人感奋不已。教学中应尽量满足受教育者的求知欲望,强化他们的追求意识,促使其学习动力水平迅速提升,变厌学为乐学。

2.2.4课堂延伸。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观点。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因而实践是培养和发展创造能力的先决条件。思想政治课教学应重视实践的作用,遵循理论联系实际,把课内与课外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得到进一步发展。

3.正确使用学案

3.1学案中要体现出明确、具体的学习目标。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编写的讲义,不是教师教案的浓缩,学案给了学生一个路标,让学生知道要往哪里去。学生看了学案就知道这节课该把握什么内容,并且知道应该怎么学,避免了以往那种散漫的学习,这样学习效率也更高了。明确重难点到底是哪个知识点,哪些是了解就可以的,哪些需要记忆,哪些需要理解。如果重难点含混不清,或者是粗略概括则会导致学生弄不清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思想政治的看法范文3

[关键词]广场;修辞术;辩证法

中图分类号:K1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1)09-006-01

古希腊城邦公共生活创造了具有明确政治含义的“公民”,并且创造了投票、抽签和公议三者结合的复合式民主。古希腊民主试图让每个人都能够获得政治权力,都能够参与政治,而不是只让民众进行统治。而公民大会保证了这一民主政治的实现,是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的制度安排。公民大会的召开由此导致了“广场”产生。古希腊广场提供了人们“说话”的权利,人们在广场上集中,在这个非私人空间中实现信息的公开化,每个人都有发言表达意见的权利,人与人之间进行平等的辩论,在公共领域中实现对意见的检验。广场使古希腊公共生活的实现成为可能。

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这样的广场,即一个开放的“无形”广场与“有形”广场。

1、无形广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框架限制

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不是没有限制的,它要在一个国家框架内进行,这个框架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价值取向和活动区间。也就说,在不同的社会制度和政党统治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是不同的,社会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是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指导下开展的。同时,思想政治教育总是为一定的政党和阶级服务的,这个框架框定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以及公权力的运行边界、主导意识形态的范畴等。

2、有形广场――思想政治的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形场合

任何一个具体实践活动的开展都需要一个有形的,可供活动的客观场合。古希腊公民的集会有广场的存在,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也需要这样一个“广场”。在课堂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在家庭对孩子进行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广播电视报纸杂志进行思想政治宣传,教室、家庭、媒介都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的有形广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离不开这些有形的广场。

这些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提供了传播的基础,同时,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广场”在进一步拓宽。对于“第四媒体”――网络的出现,人们生活方式和交往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网络的出现在为我们提供了便捷的信息工具以及海量的信息来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研究和队伍建设,引导健康的网络舆论,充分利用网络所带来的优势和便捷,使思想政治教育在更多的空间中发出更强更远的声音。

广场是人们进行辩论和意见交换的地方,公民在广场上自由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在意见表达的过程中,有些意见被认同,那么将在广场上持续下去,有些意见不具权威性,就在意见交换的过程中被淹没,最终,达成共识,实现意见的交换与融合。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这种意见的借鉴与融合。

1、意见来源于不同学科不同的声音

不同的学科具有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学科特点,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不同的学科与说寻章摘句是毫无联系的,所有的学科之间都有共通之处,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世界观教育与哲学相关,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教育与政治学相关,其法制教育与法学相关,其道德教育又涉及伦理学,同时,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活动又涉及教育学和心理学,可见,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完善和发展不应是“闭门造车”式的,应该是多学科的借鉴和融合。

2、意见来源于本学科内部不同的声音

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内部而言,对于同一个概念或者理论有不同的看法,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范畴、体系、规律等学科系统本身存在很多不同的见解。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应该允许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体系内部不同的声音,允许不同理论之间的较量,而那些经久不衰的,精华的声音最终会留在广场之上,成为领导者和引领者,没有一种学科不是在这样一种理论的博弈中成熟和完善起来的。

3、意见来源于让受教育者“讲话”

较高的文明不仅意味着较高的经济水平和物质生活,而且意味着更有魅力的精神生活,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为受教育者提供了一种这样的一种精神生活,让受教育者在思想境界上获得较高的发展,但是,这种“精神生活”并不是精神上的束缚。

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不是高高在上,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听听底下的声音,站在受教育的角度考虑学科的价值型和认同性。受教育对思想政治教育是具有无可厚非的发言权的,喜欢什么样的方式,什么样的内容,期许达到什么样的结果,都应该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参考内容。

思想政治教育对象是人,是受教育者,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实现是通过受教育者体现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应当触及受教育者思想本身,实现对受教育者从身体的治理转向心灵的管理,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从被动传播到主动接受的转变。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的看法范文4

关键词:思想政治;人生观;使命;兴趣;策略

思想政治的教学是我国基础教学的重点之一,是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课程,承担着为国家培养合格接班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初中阶段是人生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对一个人一生的思想政治认识发挥很大作用。①在初中阶段,学生的年龄大都处于十二、三岁,这个时期学生的思想高度活跃,对事物的认识也逐渐有自己的看法,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思想态度,初中思想教学义不容辞。其中,促进初中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不仅使得教学课堂活泼和谐,使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更加融洽,也使得学生能学到更多的知识。

一、我国初中生政治课程教学现状

(一)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一切以考试为向导

长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成果一直没有达到最佳效果,其中的原因很多,而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不高始终是主要原因之一。思想政治课程在知识结构上,长期存在学生因为对知识内容的理解不够深入,老师讲解程度也不够精辟的情况,导致学习这门课不能像学习数学需要严谨自己的逻辑推理、不需要像语文加入意境进行理解、不想物理结合现实情况来融会贯通,学生找不到学习这门课程的方法加之课程内容枯燥,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鲜有兴趣。学生学习型这门课程的方法大都是在考试时死记硬背应付考试,考完试将考前背诵内容还给老师。

(二)政治教学创新不足,思想政治学习氛围不浓

没有引起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另一个原因就是老师的讲课方法。在初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最常见的就是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学生在讲台下似懂非懂的听。如今的中学生各个方面比以前成熟的快,这也要求老师的讲课方法要与时俱进,适应新时代的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要求。这一点很多老师做的还不够,需要以后进一步努力创新。用一些学生喜欢的形式刺激他们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培养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

(三)政治课程作为副科,各级重视程度边缘化

在我国初中教学的学科课程安排中,思想政治课一直处于副科,不论在平时教学或是升学考试,思想政治课的重要程度远低于语文、数学、英语这些主干课程,这导致学校教学对思想政治课程不够重视,同时学生们也会因为这种区别,将主要精力放在主干课程的学习上,忽略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这种现实情况造成思想政治课的重视程度被边缘化,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学习不感兴趣也在情理之中

二、培养学生思想政治学习的策略探析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一直都是奋斗在教学第一线的园丁们思考的问题。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程具有了兴趣,就会主动进行积极学习,就会真正从思想上喜欢这门课程,才能将知识学到骨子里去,达到思想政治教学的真正目的。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刺激学生主动学习

兴趣是提高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培养好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不论在教学上还是学生学习知识的角度,都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程的兴趣,首先要改变学生对政治课程的理解,使其认识到政治课程对自身成长的作用,从深层次体会这门学科的重要性。在教学方式上,这就需要老师利用合适的方法和巧妙的语言向学生传达这一信息,即不引起学生的反感,有能达到预期效果。②例如,老师们可以结合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融合思想政治的课程知识,将知识与现实相结合,从而改变学生一贯认为思想政治课枯燥乏味的印象。或者利用动画、音响等视觉、听觉方面的工具吸引学生注意力,用一种新形式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的兴趣。

(二)提供轻松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讨论

为学生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是老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在开放的学习型环境中,学生的思想状态处于非常活跃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进行教学更容易激发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自主讨论是激发学生思考的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这种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点,还能引起学生的讨论,这样老师就能很好掌握学生思维动向,及时予以纠正和引导。但是这种教学方式需要老师精心备课,具有引导学生逻辑思维的能力,这对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三)提高教师讲学水平

教师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好的教师可以培养一批优秀的学生,而不负责任的老师则不利于学生的成长。促进学生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是老师的本质工作,也是老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提高老师讲学水平,可以采用多种方式。一种是老师自身通过对业务的学习,提高自身的修炼水平,从而在讲课中对知识能够运用自如。比如,一些水平高的老师在讲解难点知识时,通过一个简单的比喻或事例,就可以让学生理解难点。一种是老师通过一些上课形式上的创新来培养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的学习兴趣,这也是目前初中政治教师需要努力的方向,通过经常变换教学盛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兴趣。(作者单位: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实验学校)

注解:

①禹丽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J].知识经济,2008(08).

②徐仲林,徐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参考文献:

[1]何宗本.农村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与探索[J].池州学院学报,2010(01).

[2]禹丽华.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J].知识经济,2008(08).

[3]徐仲林.徐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论与实践[M].四川教育出版社,2003.

思想政治的看法范文5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难点;创新研究

高校展开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为社会在今后发展中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人才,将强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学是将学生的素质和学习成绩共同提升的关键所在,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必须抓住思想政治教学中的难点,对于教学的模式进行创新,并找到适合学生的教育方法,从而提升学生总体的思想觉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难点

(一)学生思想的变化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学生的看法在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高校也应不断的对于教育模式进行更新,引用全新的方法来适应学生看法的变化。当前的发展过程中,社会的就业形势不乐观以及社会信息复杂混乱,都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看法的偏差,并且网络不断发展,学生运用网络进行答案的寻找,也进一步造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减弱。

(二)对事物认知不足

思想政治课程往往需要对于时事进行分析,要求学生具有较为准确的分析能力,但若学生的分析能力存在偏差,就会造成不能让你更清晰的对于事物进行了解和分析,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老师进行适时的引导,来对于学生进行纠正。学生正处于容易发生偏激情绪的年龄,易出现错误的认知。

(三)学生价值取向偏离

当前发展过程中,学生不断受到外部环境的干扰,价值取向处于不断的偏离之中,不能很好的遵循社会主义价值观。大学生的价值观需要在大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不断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思想政治教学是对于学生的意识形态进行淡化的过程。当前的大学生过于关注如何找到工作,而忽视了思想政治对于自身的作用,因此无法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学的创新

(一)完善教学内容

传统教育中,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没有十分重视,因此造成了学生缺乏将思想政治教学融入实际生活的机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将理论应用到实际中,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更利于学生的学习,并且加大教学中对于思想政治的重视程度,从而提升学生的道德水平,改变传统教育中忽略思想政治教学的弊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教育中,教学的内容没有新意,学生经常会感到枯燥,并且缺乏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以老师教学为主,单一的对于知识点进行理论性的讲解,学生的参与程度低,并且缺乏积极性,难以融入课堂之中。当前的高校在不断发展过程中提升了对于思想政治教学的重视程度,进一步的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进行重视,意识到了不可只重视片面的发展,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的将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不仅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

(二)引入全新的教学方法

在传统的教育中,教学方法十分单一并且枯燥无味,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进行知识的接受,求知欲低,主动性差。因此,在当今的教育中,应不断引进新的教学方法,来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来对提升思想政治教学的效果。并且在教学过程中对于互联网以及多媒体技术进行应用,加入图片和声音文件,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方便学生对于重点知识加深记忆,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来取代从前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新课程改革要求学生成为课堂中的主体,因此,应在教育过程中,不断促进学生成为学习中的主体,老师适时的对于学生进行点播。结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模式,来应用适合学生的学习方法。将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育教学的主体,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并鼓励学生进行自学,不断的将所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进一步对于知识进行掌握,并培养学生的联系实际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各方面素质。

(三)注重学生道德观的培养

高校在对于思想政治的教学中,还应不断的对于学生的正确价值观进行树立,从而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起的价值观是今后步入社会后十分具有应用价值的,也是今后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关键之所在。高校在教育过程中应不断加强对于学生的道德观的培养,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为其构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和环境,从而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渴望以及兴趣,使学生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并且远离被动学习的局面,提升学习的主动性。遵循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树立正确思想政治观念的重要保证,促进了学生对于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理解,将学生与国家之间建起一条纽带,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并且支撑起学生的整个道德体系。

三、总结

高校在对于学生不断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还面临着对于学生的价值观以及道德观进行正确的建设的责任,在此过程中,要不断的对于学生思想进行了解,根据学生的思想进行教育方法的合适选取,从而对于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引导。高校在教育过程中要清楚教育中存在的难点,并将全新的教学模式以及强大的师资力量引入到教学过程之中,提升学习的总体学习效率以及学习成果,促进学生的全方面发展,为今后社会发展培养全能型人才。

作者:刘警卫 单位: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思想政治的看法范文6

1.“微时代”的发展特色

“微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的传播有了更加便捷的方式途径,随着信息数量的减少,新闻内容的变化也更加多种多样和迅速,缩短了消息的传递时限,因为微博的消息发表限制字数只有140字,人们可以通过移动电子设备随时随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和心情,这就产生了“微时代”的一大特色,即信息传递的瞬时性。另一方面的一个特色就是信息的共享性和传播的全民性,在微博的世界,每一个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管理的私人账号,记录自己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也可以点评别人的微言论,拥有很大的言论自由。再者,“微时代”信息的传播还具有互动性的特点,人们可以通过微博、微信随意地添加陌生人,发表的信息都可以互相阅读,对喜欢的信息内容还可以进行转发,提升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频率,也实现了使用者之间信息交流的互动性。

2.“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阻碍

(1)弱化了现实的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高职院校目前在学生中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是为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系统地了解道德规范、法律法规、社会主义理论等知识[1]。

在微信、微博等交流平台出现之后,传统的教学形式受到了很大的挑战,学生通过这些渠道传播的信息内容多种多样,使思想政治教育的进行遇到了阻碍,正规的教育内容在传播过程中可能会被曲解或者误解,网络上的消息散播并没有严格的监管制度,使得一些反面的教育内容可以肆无忌惮地发表和传播,导致学生偏听偏信,对原有的思想政治内容产生怀疑,同时也对现存的社会政治体制、道德界线出现异议,影响社会的稳定发展。

(2)“微时代”信息传播的虚假化。在微时代背景下,微平台的开放性和匿名性,使得任何人都可以随意地发表任何信息,信息传播的覆盖面更广,信息的内容更难被监管[2]。

大学生群体可以通过这一渠道接收来自国内外各个领域的信息资料,可以在信息的交流中逐渐扩大影响范围,成为某一决策的参与制订者甚至控制言论方向,又因为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还比较浅薄,心里比较单纯,非常容易受到微博上的垃圾、虚假信息的影响,产生错误的思想政治观念。如果不对微平台上的不良信息加以管理控制,学生就会长期地接受不正规的思想政治教育,造成自身价值观念的混乱,不利于教育的健康发展。

3.“微时代”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的革新

(1)积极引导“微平台”的健康发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顺应时代的潮流,将新型的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并结合大学生群体的特征,深入分析当代大学生群体的现实状况。扩大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力,面对不同的发展特色制订不同的教学计划,使用新型的教学手段,不能被微时代的发展左右思想政治的发展,而是要积极地引导学生正确地利用微博微信平台,剔除不良信息的干扰,接受正确的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健康思想政治领域的信息,加强对微平台的技术手段的有效控制,利用微平台的发展特点建立符合教育大纲要求的思想政治交流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