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范文1
[关键词] 土地 农业 经营
[中图分类号] S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2-0076-03
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关键核心是适度规模经营,通过适度规模经营,能达到优化配置农业生产要素的目的,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合理流转。近年来,中枢街道立足于资源优势,区位优势,结合农业产业发展现状,采取多种形式多种措施适度规模经营,有效利用并优化配置了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土地使用效益,提高了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
中枢街道作为全县农业经济的龙头乡镇,肩负着如何盘活有限的土地资源和农民收入,增强农业效益的重大使命,因此积极探索农村土地流转的实现方式和途径,促进中枢街道土地规范、高效流转,开发利用好土地资源,对加快中枢区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中枢街道农业发展基本情况
中枢街道地处陆良县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街道总面积82.05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3000亩,辖有19个社区居委会。2012年末全街道总人口14616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7980元。近年来,中枢街道紧紧围绕建设国家新农村建设示范区、滇东最具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中心、曲靖城乡一体化的典范、陆良率先发展的先行区四大目标,积极争取项目强基础,发展现代农业。通过多年的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将中枢街道四河、大泼、茶花、中纪、盘新等社区农田建成“田成方、路相通、沟相连”田园化高标准高稳农田,解决了内涝,提高了土壤肥力,增加播种面积,挖掘农业潜力,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基础。中枢围绕“万亩蔬菜、万亩红提、5000亩林果、5000亩蚕桑”的发展目标,重点打造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园、打造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园,并积极规划发展高原特色优质蔬菜,成立了陆良瑞丰蔬菜专业合作社,引进了云南曙光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创建高原特色万亩优质蔬菜示范园。
二、我街道有效利用土地资源的主要做法
1.多措并举,引导农民流转
一是大力扶持农民就业。通过各类形式的技能培训,把一批有知识、有技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街道从事二、三产业,让农民自愿放弃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逐步向种田能手集中,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前提。二是引导农民自愿流转。通过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氛围,让农民了解土地流转政策,解除后顾之忧,放心流转,放心从事二、三产业。遵循“坚持条件,积极引导,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大胆探索,形式多样,逐步规范,不断完善”的工作方针,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取切实有效措施,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农业规模经营。
2.建立科技样板,推广良种良法
中枢街道以科技发展农业为支撑,每年都建基地举办样板,引进新品种进行试验示范,大力推广优良品种,采取了以科技示范户,先进实用技术培训为关键措施,采取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配套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科技培训推广方法,提高实用技术推广应用效率及科技入户率。如2005年,实施“十五”水稻科技攻关,引进了水稻新品种,2008――2009年连续两年实施了农业部万亩水稻高产样板,单产提高。依托良好的水资源,从武汉引进新的优良藕种,发展种藕基地,比水稻、成品藕经济收入都高,依靠思想及科技提高亩产值。引进甜脆豌豆新品种,种植菜豌豆,发展达3000亩,促进农业优质高效发展。
3.典型示范,加快传统农业向精品农业发展
广大党员干部,积极探索,创新思路,大胆引进红提葡萄在四河试验示范种植,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红提葡萄,四河鲁昌村70%,规模成片种植,成为当地农户主要经济收入。由于经济效益可观,科技措施到位,红提葡萄业已发展达10600亩,实现了“要我做,变成我要做”。此种方式促进了特色产业规模发展,?提高土地产出效益。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普遍认为农业高风险、低收入产业,不值得资金投入,只要肯思变谋发展,也能在土地挖出“金”来,让有资金的肯出资,有技术的人肯出技术,谋发展。在中枢街道农业发展不能靠扩大外延,只有挖掘土地潜力,实施精耕细作,提高亩产值,实现农业优质、高效益,引导了益传统农业向精品农业方向发展。
4.加强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规模经营,设施农业是一大制约因素。多年来,实施了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阎芳桥粮食安全示范项目等项目,改善农田基础设施。尤其是2008―2009年实施了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引导支农资金统筹支持新农村建设试点项目,一是改善了水稻核心区的水利建设,并结合产业发展状况,改善了葡萄、蔬菜、桑园农田水利基础设施,为农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依托龙头,调整产业结构
中枢街道依托龙头,采取“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壮大产业规模,形成产业链条,引导企业资金参与和带动农业规模经营,促进农业产业聚集和规模经营。中枢街道采取了此种方式,成功发展蚕桑业,现有桑园6000亩,成为中枢街道主导产业。
6.促进小额信贷资金向农业倾斜
积极引导农村小额信贷资金向农村倾斜,向种养大户倾斜,积极创新信贷担保体系,促使金融部门加大对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我们采取多咱担保的形式,扶持种养大户,能手。如食用菌、草莓大户。
7.引导农民合作,促进风险集中化解
严格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充分尊重市场经济规律和农民的首创精神,以现有产业为基础,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开展合作经营,发展以农民协会为主要形式的农民专业协会组织。目前,全街道共发展各类专业协会组织6个,参会会员达到500多人,改变了过去小农户抗衡大市场的局面,增强了农户抵御技术和市场风险的能力,为农业规模经营提供了保证。
4.土地流转条件不成熟。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受让方往往要求地块相对集中、面积足够大,有流转愿望的农户所承包的土地往往面积少、地块小,"插花田"多,要实现土地的集中连片,有赖于承包土地的农户一致同意,而农户间的情况千差万别,有的愿转出,有的不愿转出;有的愿长期转出,有的只愿短期转出,意见很难统一,这些客观因素使那些有流转愿望的农户难以实现其土地的流转。
六、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土地流转发展规模经营的思考与措施
1.加大土地流转力度,维护农民利益,发展农村经济。对村民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规及国家对农村土地承包政策的宣传,让农民群众了解自己在土地使用方面的权利和义务,认识和掌握农村土地流转的原则、方法和方式,提高科学推进土地流转的能力,积极而又稳步地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要在不改变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继续稳定,实行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的分离,放活土地的使用权,确保农村土地流转按照有利于促进“三农”发展,有得于农民增收的预期目标顺利进行。
2.自觉维护国家整体利益,不改变流转土地用途。在推进农村土地流转中,正确把握和科学处理好农村发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正确处理和科学把握好追求地方政绩与贯彻基本国策的关系,切实有效地防止流转土地转作它用。通过积极强化流转土地用途和审查把关、监督检查措施,有效地防止改变耕地用途的行为发生,确保耕地总量不变,促进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蓬勃发展。
3.规范、有序地推进土地流转。加强干部的政策法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解决土地纠纷的能力,特别是加强对各村村干部的培训和指导。建立健全土地流转的各项制度,强化土地流转信息服务,规范土地流转合同管理,明确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落实违约责任,避免因土地流转合同不规范、流转主体错位等原因产生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的纠纷,建立健全农地流转合同制度、交易登记制度、公证制度、纠纷仲裁制度,明确流转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协调化解农地流转纠纷,规范流转程序,对农地流转和程序、流转合同的合法性进行监督,保护农民利益不受损害,确保土大户进行流转,投资主体以种养大户、专业能手、工商企业和农技人员为主,从而改善农村种植结构、发展规模经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地流转有序进行;引导农民将自家手中的零星土地向种植。
4.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引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业以多种形式参与土地流转,实行基地化种养,推进标准化生产,发展产业化经营,实施社会化服务。通过这些积极的流转形式,有效促进农村土地集中规模经营、提升现代农业发展水平,实现农民利益长久化、最大化。
5.高效开发利用流转后的土地。将土地流转与农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相结合,与技术创新、科技进步相结合,与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推进产业化经营相结合,与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相结合,实现农村经济跨跃式发展。
6.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布局,加快基地建设,形成以无公害蔬菜、水果等特色为主的规模生产基地,建成集示范培训、科技创新、生态观光等为一体的现代农业生产基地,积极发展“公司+企业+农户”等多种形式龙头经济,开发具有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有区域化特色的名特优新农产品,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达到规模经营的目的,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7.提高土地流转的成功率。建立流转服务机构,发挥村集体的中介作用,为农地流转提供作息、中介、登记、公证等服务,及时了解本村可流转的土地资源和需要土地农户的情况,在双方协商同意的情况下,发挥中介组织作用,切实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达到土地流转双赢的目的。
8.强化政策支持,着力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征地补偿费和青苗费的分配工作,强化对农民的职业技能培训,完善城乡一体化就业服务,积极与占地企业协?商,解决农村占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在流转地区逐步建立和推行农村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激发农民参与土地流转、发展现代农业的积极性。
9.按照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的规划,在有限的土地上发展规模集中种植养殖业。采用租赁、承包等形式集中土地,发展集示范展示、种苗繁育、精品生产、科技培训、旅游观光为一体,具有示范、孵化、科技成果创新、辐射带动功能的农业科技成果示范基地、农畜优良品种繁育基地、绿色优质农产品生产基地、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基地、现代农业科技创新基地、农业生态观光旅游基地,逐步改变农业生产,降低成本,提高产出率。
10.以产业化经营为切入点,发展农民经济合作组织。坚持“民办、民营、民受益”的合作经济组织原则,大力发展农村协会经济组织,充分专业协会组织的作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开拓市场的竞争能力,着力培育一批带动力强、辐射面广的龙头企业,形成适应市场需求的名优产品和优势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参考文献
[1]王金堂. 土地承包经营权制度的困局与解破[D].西南政法大学,2012.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范文2
摘要:农业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和关键,作为人类生存和农业发展基础的农业资源应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本文从农业资源角度出发,探讨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农业资源问题,提出了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农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可持续发展是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领先领域,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使农业具有长期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农业资源如土地、水资源、劳动力和资金等作为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和条件,直接影响着农业发展和社会发展,应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因此,本文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探讨中国的农业可持续发展。
1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
《中国21世纪议程》对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进一步明确为:保持农业生产率稳定增长,提高食物生产和保障食物安全,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改变农村贫困落后状况,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合理、永续地利用自然资源,特别是生物资源和可再生资源,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从农业资源角度来理解,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充分开发、合理利用一切农业资源(包括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社会资源),合理地协调农业资源承载力和经济发展的关系,提高资源转化率,使农业资源在时间和空间上优化配置达到农业资源永续利用,使农产品能够不断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需求。
1.1农业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保护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农业可持续发展就是要把农业发展、农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资源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尽可能减少农业发展对农业资源环境的破坏和污染,置农业发展于农业资源的良性循环之中。大力发展文化科技教育事业,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保证,是形成自觉保护资源环境的前提。
1.2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优化农业投入结构。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各业,实现生产经营适度规模化,农业生产结构合理化,农产品品种多样化和品质优良化,实现农业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和低耗,变原来的粗放经营为集约经营,达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1.3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指农村经济和社会经济全方面的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不单纯地是追求数量上的增加,而是要实现农民日益富裕、农业社会全面进步,使农村的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
2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农业资源危机
2.1人口增长和农村贫困问题给农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
人口过快增长特别是农村人口过快增长与农村教育、医疗卫生等条件发展不相适应,加剧了人口数量与质量的矛盾,造成了农村劳动力素质难以提高和充分就业等问题;现有近5000万的贫困人口分布农村,贫困造成资源环境恶化,资源环境恶化又加剧贫困,最终对农业发展产生严重的制约,造成了人口增多一贫困-资源环境恶化一经济发展减缓的恶性循环。
2.2农业生产所需的主要农业自然资源面临短缺危机。主要表现为:一,近30年来中国耕地总体数量不断减少。据统计资料,1996年,我国30个省、市(区)中,已有14个省、市(区)人均耕地在0.067hm2以下,占总数的47%,其中有7个省、市(区)人均耕地不足0.053hm2,低于联合国规定的人均耕地0.053hm2的警戒线,尽管如此,占用、毁坏的耕地情况仍未好转。再加上耕地质量下降和人口增加,造成人均耕地减少、土地负担指数上升和耕地失衡等耕地资源危机。二,农业用水危机正在加深,农业每年缺水达3.0x1010m3,受旱面积约2.0xl07hm2,全国有8000万农村人口饮水困难,300个城市缺水;乱开滥采地下水,造成地下水位持续下降,漏斗面积不断扩大。如华北已经形成了1.5-2万km2的地下水位漏斗区,地下水位每年平均下降1.5m,导致灌溉成本不断上升。
2.3农业资源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日趋恶化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范文3
世界农业经历了从原始农业、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发展历程,在此过程中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的“石油农业”还是发展中国家的“绿色革命”,它们在创造了农业增产奇迹同时,也带来了土壤退化、环境破坏、病虫害爆发等一系列农业生态问题,它们所追求的高效都是建立在能源巨大消耗和环境破坏基础上的,以投入产出进行成本核算,“高效”的意义殆尽,只能说是一种“高消耗”的农业。20世纪80年代以来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的涌动使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引发了全球农业可持续性的思考。1991年4月,FAO在荷兰召开的“农业与环境”国际会议上所通过的《登博斯宣言》,给持续农业以新的完整定义: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基础,调整技术和机构改革方向,以便确保获得和持续满足目前几代人和今后世世代代人的需要。这种持续发展能保护土地、水资源、动植物遗传资源,而且不会造成环境退化,同时技术上适当,经济上可行,能被社会所接受[1]。发展可持续农业是目前全球的一项共识,而集约高效利用农业资源则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农业资源利用过程中,既要维持或不断提高资源利用的潜力,降低农业生产风险,又要保持农业生产环境的趋良性,促进经济和社会的健康发展。在判定农业自然资源利用效率时,不能仅以农产品产出状况为依据,判别“高效”利用的第一位标准是农业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是可持续的[2]。所以,有学者认为必须从更大范围和尺度来界定农业资源高效利用。衡量农业资源利用高效与否的标准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节约利用资源,资源利用率高;有效利用资源,资源产出率高;投入少产出多,经济效益高;不造成资源退化、枯竭,可持续利用资源;不污染环境,保持高质量的农业生态环境[3]。由此可见,持续农业对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提出了现实要求,而农业资源高效利用正是农业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和根本保证。
2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方法
2•1比值分析法
比值分析法是一种简便而又实用的方法,农业资源效率计算可以表达为[5]:Rec=E0-N0Ri(1)式中:Rec为广义的农业资源效率,Ri为资源消耗量或占有量,E0为有效价值产出,No为伴随该资源消耗利用过程产生的负面效应价值。利用比值分析法可以直接求算资源利用效率[4];还可以通过计算资源消耗系数来间接求算资源利用效率[5]。消耗系数越大,资源的利用效率就越低。比值分析法计算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具有形式简单、涵义明确的特点,当所消耗的资源数量比较容易量化,其数据易于获得,并且所要评价的对象具有同质性,形成的评价指标具有可比性时,通常会用比值分析法。但使用比值分析法的关键是投入要素和产出要素数量的确定以及纲量的统一。由于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中社会、生态、经济资源的投入难于量化,也很难在投入与产出之间建立统一的量纲,因此,比值分析法在这一方面受到了限制。比值分析法通常是对单因素进行评价,不利于发现阻碍整体资源潜力充分发挥的限制因素,为了更全面地了解农业生产系统特征,高效配置农业资源,开展相应的技术体系集成,还需结合其他评价方法展开。
2•2生产函数法
利用生产函数进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是指通过生产函数的建立与参数的求解,将实际观察值与生产函数所要求达到的水平相比,来反映资源利用效率,并且分析各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大小[6~9]。其基本表达式为[10]:Y=f(X1,X2,…,Xn)(2)式中:Y表示某一农产品的产出量;X1,X2,…,Xn表示参与该农产品生产的n项资源投入;f是投入转化为产出的函数关系。在所有的n项资源投入中,有些是可控的,有些是不可控的,还有一些是当前条件下无法观测的。通常研究的是可控投入对产出的影响,而把不可控和不可观测投入作为一个随机扰动项,因此,农业生产函数又可以表示为[10]:Y=f(X1,X2,…,Xk)+ε(3)式中:前k项投入表示可控投入;ε为代表随机扰动项的随机量。利用生产函数进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内容包括:利用生产函数模拟出固定投入下的理论最大产出,采用实际产出/理论产出来评价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效率;采用同样原理评价固定产出条件下最佳生产过程与被评价生产过程投入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农业生产函数中的系数(产出弹性),评价各投入要素对产出的影响;计算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通过把除要素投入以外的其它所有因素对产出的综合影响均看作科技进步的作用,常以余值或残差的形式来评价农业科技进步对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生产函数方法是针对同一农业部门(或单位)而言,不同农业部门(或单位)借助于回归分析技术各自建立的生产函数模型是无法进行比较的。生产函数法是目前分析科技进步效果较为普遍的一种方法,但是它不能反映科技投入是如何影响科技进步进而影响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的,这样就容易导致人们对科技投入的忽视,最终延缓科技进步。
2•3包络分析法
包络分析法(DataEnvelopmentAnalysis)是美国著名运筹学家Chares和Cooper等人在1978年提出的,主要采用数学规划方法,利用观察到的有效样本数据对决策单元(DecisionMakingUnits,DMU)进行生产有效性评价。DEA法用一组输入———输出数据来估计相对有效生产前沿面,这一前沿能够很方便地找到,生产单位的效率度量是该单位与确定前沿相比较的结果。应用DEA法可以进行农业资源相对生产效率评价[11]及农业技术效率评价[12]。应用DEA法进行农业资源相对生产效率评价时,需要考察不同农业生产区域(作为决策单元),选取它们的主要投入指标作为输入,选取一些主要的产出指标作为输出。应用模型求各决策单元的最优解θ*,值为1的决策单元对应着最高的投入产出效率,从技术有效和规模有效的角度,它们构成了投入产出效率最高的一类农业生产区。由于行业投入产出的效率高低总是相对的,总可以将DEA有效的决策单元剔除,再对余下的单元进行DEA评价,以确定在余下的农业生产区中哪一个行业的投入产出效率最高,且构成一个类别(对应的θ*值为1)。经过有限多轮的DEA评价,就可以将不同发展水平的农业生产区按投入产出效率的高低自然而客观地分成不同的类[13]。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中当某些数据不易于直观获得,尤其是评价对象结构较为复杂时,DEA法显出其优势。利用DEA模型进行评价可以得到一些相对性的结果,有利于具有相同类型的部门(或单位)之间进行对比,同时也可以对于同一部门不同时间段进行对比与评价[14]。该法主要用于多投入,多产出系统的相对效率的评价。其与生产函数的区别在于所估计前沿面的差别。生产函数的前沿面是一种理论前沿,代表一种理想状态,而DEA的前沿面是一种相对有效生产前沿面,具有实际意义。但是DEA方法评价的结果只是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相对高低,并不能说明相对效率低的原因,还需要结合其他方法来找出提高效率的对策;同时,有关DEA的模型大多没有考虑实际生产过程中的随机不确定性,因此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间会产生一定的偏移。在这一方面,国内外的许多学者正在进行研究与改进,如Banker[15]和肖渡[16]等把统计方法引入DEA,提出了用最大似然估计法处理DEA中的随机性;O1esen和Petersen[17]使用可信度域的分段线性包络方法提出了概率约束DEA模型;Cooper[18]等把满意度概念引入DEA,提出了满意度DEA模型等。
2•4能量效率分析的评价方法
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中除包括水、土、气、生等单项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外还包括物质、能量转化效率等一些综合性指标。能量效率分析就是要研究系统的能量流,从能量利用转化的角度进行效率分析。在研究能量流的过程中,利用能量折算系数把各种性质和来源不同的实际投入产出物质转换成能流量,通过计算机和统计分析确定系统内各成分间各种能流的实际流量。对于农业生产系统,主要是研究其辅助能量投入产出以及转化率的大小,包括生物辅助能,工业辅助能,人工辅助能,产出能等。目前能流分析方法有统计分析法、输入/输出分析法、过程分析法三种[19]。以输入输出法为例,首先测定输入输出实际的流量,利用能量折算系数统一量纲;在此基础上,进行能量效率分析,分别计算各种辅助能的能量利用效率(总产出能/各辅助能投入),太阳能利用率(系统能量总产出/系统太阳能输入),总的能量利用效率(总产出能/总投入能)以及能量投入边际产出等;还可以利用统计的方法,对各辅助能投入与能量总产出之间进行回归分析,寻找农业生产中的限制性因子;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对影响能量总产出的各项投入因子的重要性进行量化分析,寻找较能影响系统产出的因素;计算各种能量的投入比例,分析系统的能量投入结构,以反映能量投入效果,确定能量投入是否合理[20]。能量效率分析把各种性质和来源根本不同的物质均以能量单位表示后进行比较和数量研究,然而,不同类型能量并不可比较和加减,例如,农业生态系统输入的石化能和生物能存在根本差异,同是石化能煤炭燃烧产生的1J能与1J电能也存在极大差异,不可作简单相加和比较。能量效率分析无法对系统的能物流、货币流、人口流、信息流进行综合分析,能量单位也不能用于表达生态与经济效率的关联。能量效率分析主要计算系统能量的产投比,显示投入能对产出能形成的效率,但通常对于自然资源能量的投入(如雨水能等)考虑得比较少,因此,其分析结果得出的各种产投比并不反映自然的巨大作用和贡献,不能表示生态效益。
2•5因子-能量评价模型
因子-能量评价模型是基于能量分析,以能量作为评价“媒介”,采用能量的形式,将诸多功能、性质、量纲等都不一致的因子置于统一的衡量指标下[21,22];不同于能量效率分析的是,它以能量运动转化的衰减过程为评价主线,不仅是对辅助能的评价,而且更多地是对自然资源利用效率的评价,评价过程也具有更好的层次性。因子-能量评价模型将农作物产量形成过程划分为若干环节,每个环节加入一个资源因子,对应一个理论产量,随着环节的深入,影响因子逐渐增多,理论产量呈衰减趋势。通过建立因子间相互关系来寻找限制性资源因子及其定量制约程度。因子对生产过程的影响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体现:因子-能量损失量(相邻理论产量的差值);因子-能量衰减率(差值与上一级理论产量的比值);资源组合利用效率(实际产量与各级理论产量的比值)。因子-能量评价模型最大的优点体现在通过“能量”作为载体,将不同类型、性质的评价对象统一在相同的量纲下,具有不同类型、不同部门、不同时段、不同区域的可比性。但由于模型中的阶段变量均来源于不同生产级别的农业生产力模型的计算结果,因此,在实际应用中无论评价思路、评价环节划分、还是评价结果都受到农业生产力模型研究进展及其精确程度的制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划分评价环节时,由于生产方式、制度及管理等因子难以量化,对应的因子评价工作难以进行。
2•6能值评价方法
能值(Emergy)是由著名生态学家Odum创造的一个新词,其定义为:一流动或贮存的能量所包含的另一种类别能量的数量,称为该能量的能值[23]。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太阳能值为标准来衡量其它各类能量的能值,即一定数量的某种类型的能量中所包含的太阳能的数量。将单位数量(1J、1kg等)的能量或物质所包含的太阳能值称为“太阳能值转换率”。能值的提出是系统能量分析在理论和方法上的一个重大飞跃。借助太阳能值转换率,生态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货币流等,均可换算为统一的能值。因此系统研究包含了自然和经济资源,而且这些作用流可以直接加减和相互比较,从而实现了系统生态分析和经济分析的有机统一。能值分析已被大量用在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当中。利用能值分析可以得出一系列反映农业生态与经济效率的能值指标体系,与传统的能量分析相比,能值分析一方面延用了能流分析的一些基本思路与方法,反映系统投入—产出的情况,而且能够更深刻地反映系统的能量等级、环境容纳能力,生态经济效率等,从而更好地说明系统的结构功能特征。根据能值分析的基本原理,可以构造以下常用的利用能值进行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这些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农业资源利用系统特性,也可以综合这些指标对系统进行效率与可持续性总体评价。能值评价方法的最终结果表现为不同农业资源在能值数量及其综合评价指标上的差别,不同资源的能值最终以能值表示的价值来体现,从而掩盖了不同类型的资源所包含的不同性质和类别的价值,及其相关的社会、经济、生态服务功能。对于具有相同能值含量的石头与金子,该评价方法最终显示的将仅是数量相同的能值,这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石头与金子所包含的内在差别。如何将能值评价与不同资源类型所包含的社会、经济、生态服务价值建立直接的联系,是能值分析中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能值分析评价方法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应用尚处于初级阶段,如何准确求得各种能量的太阳能转换率,如何揭示能值内在差异,如何建立能全面评价系统特性的指标体系将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2•7指标体系评价方法
为评价目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是较基础而常用的方法,在农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中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制定适当的度量指标,并依据指标间的前后、左右关系,形成有序而全面的评价指标系统,用以定量反映和衡量农业资源利用的有效性状况,识别和诊断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和不同模式农业生产和再生产过程中的限制性因素及其制约程度,藉以勾绘出农业发展的资源利用基本轮廓[25]。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建立的基本思路为:由本底指标推算潜力指标,通过对现实生产力与潜力的对比计算出效率指标。其中,效率指标是评价值指标体系的核心和关键。在基本原则和思路的指导下,国内学者从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建立了类别多样的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如李道亮等从农业资源高效利用基本内涵出发,充分考虑资料来源和实现可能性,建立了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和辅助指标体系[26];为便于研究分析,徐勇将农业生产系统概念性划分为农业自然生产和经济生产两个相互嵌套的过程,并将农业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体系从结构上划分为自然资源评价指标体系和社会经济资源评价指标体系两大类,每个大类各含五个亚类,每个亚类又分别由本底指标、潜力指标和效率指标组成,并以效率指标为基础形成评价指标体系[25];谢高地等人则在此基础上,按衡量标准类别将评价指标划分为资源利用效率评价指标、资源利用社会满足程度评价指标、经济评价指标、环境评价指标和可持续评价指标5个类别,而在指标层次方面,则沿用两大类10个亚类思想,经过进一步的综合与基础层次归位而设计为综合评价指标层和基础评价指标层两个层次[2]。指标体系方法虽然比单纯用模型方法评估更为全面,但是指标体系的研究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①有些指标看似合理,但由于数据不易获得,实际操作起来就很困难;②有些指标在选择上存在概念模糊和交叉现象,不少具体指标之间存在较高的正、负关联性[27];③指标数据太多,不便操作。同时,评价指标体系中权重或贡献率的确定也是很困难的技术问题,目前国内研究中常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菲法等方法,有很强的主观性。
3结语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范文4
[关键词] 土壤肥料 农业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 S15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3)01-0045-01
随着人口、粮食、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实行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晴隆县发展的必然选择。晴隆县是一个传统山区农业县,因受北盘江及其支流的强烈切割,切深达500~700米,形成了典型的深切割岩溶侵蚀山区,具有“山高谷深坡陡”的特点。在21.236万亩的耕地上生活着34.568万的人口,农业可持续发展是晴隆县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粮食生产是农业的根本,粮食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首要问题,土壤肥料则是粮食生产和安全的基础,关系到农业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土壤肥料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土壤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是农业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各种农作物生长繁育的自然基地,土壤具有营养库、养分转化和循环、雨水涵养、生物支撑、稳定和缓冲环境变化等重要作用。统计资料表明:人类消耗的约80%以上的热量,75%以上的蛋白质和大部分的纤维都直接来源自土壤。要想从根本上解决晴隆县的吃饭和生存问题,必须抓好以土壤资源为基础的粮食生产。从一定程度上讲,土壤资源具有可再生性,是人类宝贵的可更新资源,合理利用土壤资源,是农业生产持续进行的重要保障。土壤肥力(土壤能够全面地、持续地和协调地供给植物以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能力)是衡量土壤资源质量的重要指标,肥沃的土壤能持续协调地提供农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土壤肥力因素,保持农产品产量与质量的稳定与提高。因此,土壤肥力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许多国家都把提高土壤肥力,防治土壤退化的综合治理纳入发展农业与整个国家经济计划之中。
2.肥料资源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土壤养分是衡量土壤肥力高低的基础,肥料则是土壤养分的主要物质来源。因此,肥料资源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之一。大量试验结果表明:合理施肥能增加农作物产量,联合国粮农组织的统计表明,在提高单产方面,化肥对增产的贡献额为40~60%;合理施肥能改善农产品品质,如可提高蔬菜、瓜果中维生素C、可溶性糖及其他营养物质含量,提高棉花衣分、绒长等;合理施肥能提高土壤肥力和改良土壤,使土壤养分含量持续增加,改善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状等;合理施肥能减轻农业灾害,如合理施肥使作物茎杆粗壮,抗倒伏、抗病害等抗逆能力大大提高。从现代科学储备和生产条件出发可以预见,未来农业中,肥料在提高产量与改善品质方面仍会继续发挥积极作用。有限的耕地与沉重的人口压力决定了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施用化肥仍是晴隆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肥料的总用量还将有较大幅度的增加。
二、解决土壤肥料问题的对策
1.大力推广土肥技术,促进我县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晴隆县人均人均耕地面积只有0.61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3,由于工业用地的不断增加,耕地数量继续减少的趋势将难以逆转。同时肥料使用不尽合理,利用率仅在30%左右。不仅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品质下降,而且造成资源浪费,直接影响着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因此土肥技术的推广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首先要加强耕地质量建设,这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建立土壤养分定位监测网络,搞好农田环境污染监测,开展耕地质量调查和评价,利用高新技术和现代化手段对耕地质量实行动态监测与管理,及时将调查成果应用于科学施肥、农作物的科学布局规划、耕地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对提高农产品产量,加强基本农田保护都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其次,要推广测土施肥技术,科学用肥、合理施肥。积极研制和应用具有环境友好特性的新型肥料发展高浓度、复合化、专用化肥料。大力发展有机肥料,利用秸秆还田、种植绿肥、推广沼肥,肥培肥地力,有效改良土壤、降低土壤中的药物残留量,从而发展绿色、无公害农产品,推广微生物肥料,减少环境污染。再次是开发新增耕地,并改良达到耕地的肥力,使之达到占补平衡。同时发展生物肥料产业,促进农业经济进步。
2.建立和健全耕地资源保护法
当前土地保护法尚不完善,相应的政策法规缺位,导致耕地保护工作的实际效果不佳。应重视耕地资源保护的立法工作,明确耕地资源保护立法的价值,调整耕地保护法律关系,构建完整的法律制度体系,逐步建立并完善农地发展权制度。各级政府和农业部门要高度重视耕地保护,建立健全有关保护耕地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非农占地和破坏耕地,强化耕地利用管理,并建立基本农田建设保护区,加强耕地资源的研究等。
3.增施有机肥料,培肥土壤
耕地保育的关键环节是提高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增加土壤-作物体系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容量和强度。在低肥力土壤上要充分利用有机肥料资源,建立科学的有机-无机结合的科学施肥体系,实施测土配方施肥,向土壤-作物体系中输入物质和能量,加大物质和能量循环的容量和强度,提高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高肥力土壤则要注意养分投入和产出的平衡,加快农田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循环,保持土壤均衡供应各种养分的能力。
4.研制新型化肥,改进施肥技术
以缓/控释肥料为代表的新型肥料,其养分释放与作物吸收同步,一次性施肥满足作物整个生长期的需要,减少肥料损失、提高肥料利用率,且对环境好,将是21世纪肥料产业的重要发展方向。利用3S(GIS, GPS, RS)技术对农田养分精准管理和精准施肥技术,按照田间每一操作单元上的具体条件,可以相应地调整投入物资的施入量,达到减少浪费、增加收入和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质量的目的。2009年我县开始实施农业部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因土因作物合理施肥,既可培肥改良土壤,又能提高肥料利用率,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范文5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农业环境
新郑市正处于经济体制转变的过度时期,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问题。由于人们对环境与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农村人口的迅速增长,农业资源与环境不合理利用现象普遍存在。现农业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制约了农业发展,形成了潜在农业环境危机。在农业生产、生活中有效推广循环经济模式,对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环境改善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一、新郑市农业环境问题
(一)耕地面积逐年减少,中低产田面积加大,土壤质量退化严重
据新郑市农业环境调查显示:2002年度我市耕地减少85.26公顷;园地减少25.34公顷;林地减少59.29公顷,其原因除部分耕地退耕还林,退耕还牧,农业生产种植等结构调整外,还与近些年城镇及乡村大量用地有直接关系。
新郑市耕地中中低产田面积较大,土壤存在瘠、薄、瘦、漏、粘、沙化、盐碱化等障碍因素制约了本市可持续发展。
(二)农业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
1、沙漠化威胁依然存在。新郑市京广铁路以东地区大部分为沙区,虽经连年植树造林,但沙漠化有南侵趋势。
2、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没有得到根本遏制。新郑市山地丘陵区植被虽经大力营造,但仍未理想覆盖,加之降雨季节性分布不均,水土流失仍有发生,沙区地带,防护林正在建设巩固当中,防护体系还不很强。
3、自然灾害频繁,对农业生产影响严重。新郑地处中原腹地,从气候对农业的生产影响的关系看,气候资源开发潜力很大,但同时气象灾害发生频率大、范围广,危害亦较重。
(三)农业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1、工业和城市“三废”排放量的急剧增加是造成农业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随着我市工业进程的加快,工业“三废”排放量的急剧增加,给大气环境、水环境造成了很大压力。
2、乡镇企业的发展也造成了农业环境污染。乡镇企业缺乏环保和农业生态科学知识,不注意长远利益的结合,盲目布点,乱占耕地,乱开乱采,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3、农用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对环境的污染。农民过度使用农药问题普遍存在,造成化肥施用过量,土壤、水体因富含氮磷而质量下降,形成污染。
4、农业固体废物的不合理利用。农民利用秸秆积极性不高,无组织焚烧秸秆,随意堆弃造成资源浪费,严重污染农业环境。农村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大部分畜禽粪便未经处理直接施入农田或随意堆放,污染土壤,释放有害气体,影响农村环境卫生。
二、 新郑市农业环境保护对策
(一)宣教开路,树立循环经济观念
充分发挥新闻媒体,各类学校等作用,做好环保宣传动员,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宣传农业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的循环经济观念。
(二)重视生态环境建设,走循环经济之路
1、根据新郑市实际情况,研究发展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通过制定和实施循环经济计划,系统地、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在全市全面推行循环经济工作,把循环经济农业有机结合起来。
2、抓好循环经济试点建设。认真总结当前全国、全省、全市再循环经济方面取得成功经验,树立循环经济农业典型,并逐步推广,努力实现节约型农业、资源型农业、环保型农业。
3、加强农业基础工程建设。一是加强农田林网化建设。按照“巩固、完善、提高”的林业建设原则,抓好农田综合防护林的营造和完善工作,铸造农田林网化建设体系。二是建立防风固沙林带。三是加强水土流失的综合治理,推进水土保持。四是继续建设生态农业,实现农业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三、合理运用循环经济原则,控制农业环境污染
(一)工业和城市“三废”污染防治对策
1、乡镇企业污染控制对策。通过加强环境规划,合理布局,调整产业结构,保护资源,改进生产工艺和设备,综合利用,深度开发等手段来实现。
2、城市及工业废弃物的农业利用及污染防治对策。城市及工业废弃物的农业利用和污染防治应遵循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统一原则,做到加强管理,化害为利,以防为主,综合防治。
(二)农村环境污染防治对策
1、减少农业资源浪费,减少污染实现农业资源和污染减量化。“节地”。修建居民区、小城镇、修路、建厂、基础设施等都要注意节约用地。发展节能省地型住宅,引进优良品种发展优质高产田(相同产量减少种植面积)。“节水”。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推广节水技术调整农作物结构,变对抗性为适应性。“节种”。科学种植,克服多种就多收的想当然思想。“节肥”大力推广有机肥,科学施用化肥,减少因过量施用化肥造成的土壤元素失调、土地板结、水体富营养化、化肥污染等影响。“节药”。合理运用生态良性循环办法吸引和繁殖各种鸟类以防治病虫害,严禁施用高毒高残留农药。“节电”。大力推广各种先进节电技术、设备、产品,减少农村生产生活用电。“节煤”。大力发展农用沼气,使用节能灶,减少污染。“减人”。减少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鼓励农民进城或发展副业。
2、做强加工业实现资源再利用。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要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初级加工向附加值、精深加工转变,由资源消耗向高效利用型转变。
3、发展沼气实现农业废弃物再循环利用。大力发展沼气可推动结构调整、促进养殖发展、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品质风味、解决化学残留、提供清洁能源、保护森林资源、增加收入、有效治理污染、开辟保鲜新路、改善农村卫生、治理面源污染、提升文明程度、缩小城乡差距。
综上所述,新郑农业环境是存在这样那样的隐患,老的农业发展模式,农业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农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本次研究新郑农业环境,探索循环经济在农业中的运用,是一种偿试和探讨,挖掘农业环境潜力,给予科学合理的对策解决。同时,针对我市好的农业环境改善已有成功经验的措施予以挖掘推广。
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范文6
西南中高原区北起秦岭南麓,南至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分界线,西至青藏高原,东至巫山和武陵山,包括秦巴山地、渝鄂湘黔丘陵山地、云贵高原与川西高原,分布于陕西南部、鄂西、湘西、四川盆地周围地区、贵州和云南。西南高原区境内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至今仍是我国贫困地区主要聚集地区之一。
该区域水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生态的屏障地位十分重要,既是全国重要的农、林、牧业生产基地,又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实现该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资源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条件,它的可持续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条件和保障。合理利用农业资源对农业生产的稳定、保障粮食安全及促进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1西南高原区农业资源特点利用现状
1.1农业自然资源特点
西南高原地区处于中国地形的第2级阶梯上,多数地区海拔l000~2000m,相对高差一般为200~500m,高的可达700~1000m。该地区纬度较低,南部接近北回归线,绝大部分地区处于北中亚热带气候的纬度内,加之北有秦岭和大巴山两道屏障阻挡寒潮侵袭,热量条件较好,年均温一般在15℃,>0℃积温4600~6200℃,≥10℃积温4000~5500℃,多数为4500~5000℃。本区适于水稻、玉米、薯类、小麦、油菜和蚕豆等多种作物生长,实行一年二熟制或“旱三熟”制。受太平洋和印度洋气流的影响,年降水较多,大部分地区平均年降水量在1100mm左右。年雨量能满足一年二熟制需要,但降水的季节分布不均,农业受旱灾的威胁很大,成为导致年际间农作物总产量丰欠的主导因素。
区内日照强度差异很大,云南高原与川西南高原较强,年总辐射量28-33kJ/cm2,年日照时数1800-2600h;贵州高原为全国低日照中心区之一,年总辐射量19-24kJ/cm2,年日照时数1000-1400h,光照资源较差,对作物布局有一定的影响。本区地带性土壤主要为红壤、黄壤及少量的黄棕壤,地带性土壤主要有石灰性土壤与紫色土。红壤和黄壤面积大,土壤肥力较低,“酸、粘、瘦、薄”等低产田土面积较大;陡坡开垦比较多重,水土流失较严重,流域的侵蚀模数达到1000~5000t/(km2.a),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耕层变浅、土质变粗、养分流失、肥力下降,严重制约着山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区是我国岩溶地貌最集中的地区之一,贵州省岩溶区占总土地面积的75%,云南占44%,四川盆地的盆边山区占13.8%。岩溶区生态环境较脆弱,石灰岩风化慢,成土过程迟缓,土层较薄,地下水渗漏流失严重。
1.2农业社会资源特点
西南高原区农业社会资源具有如下特点:一是人口众多,农业人口比重大,受教育程度不高;二是农业技术装备条件逐步改善,农用机械总动力与农村用电量逐年增加,但与我国发达农业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三是农村运输和通讯条件的改善为农业信息的和农业技术的快速推广提供了支撑,但由于山区地形地貌的限制,乡镇及农村交通落后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
2西南中高原区农业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
2.1可耕地面积减少,人地矛盾突出
在西南高原地区,农业生产结构仍然以粮食生产为主,人口的逐年增长使得人地矛盾加剧。云贵高原岩溶石漠化主要发生在坡度较陡的旱作区,根据对乌江流域的遥感观测,该流域1989年以来新增石漠化面积均由陡坡旱耕地演变而来。因此,石漠化面积的扩大必然导致可耕地面积的大幅度减少。
2.2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利用开发难度大
尽管西南地区水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地区间分布严重不均,且开发利用率很低,人均和地均水资源的实际利用量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利用面临以下主要问题:
1)严重的水土流失。本区山地面积广,地形起伏大,加之降水分布不均,强度大,多暴雨,造成严重水土流失。对土地资源过度垦殖造成森林植被破坏,陡坡种植普遍,使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农田土层变薄,生态环境逐步恶化。据调查,西南五省(市、区)的水土流失面积约51.4万km2,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面积(173.99万km2)的29.54%。
2)水资源开发难度大,工程性缺水严重。西南地区虽然水系发达,人均水资源和地均水资源相对较丰富,但由于地形错综复杂,山地和丘陵比重很高,造成田高水低,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水利工程建设基础相当薄弱,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由于缺乏控制性水利工程,西南地区水旱灾害频繁,使农业生产经常遭受重大损失。
3)水资源污染严重。据1999年长江片水资源公报,在西部地区约10000km的河长中,超过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的河长达1500km,占15%。2000年,第三季度监测长江各断面水质情况,长江西部16个断面中,有11个断面优于Ⅲ类水质,而5个断面劣于Ⅲ类水质。在西南全年期总评价的8869km河长中,劣于Ⅲ类水的河长占总评价河长的10.2%。全国三大重点治理湖泊之一的滇池至今仍属超Ⅴ类水。
2.3耕地质量差,土地生产效率低
人均耕地少,特别是人均旱涝保收耕地少,宜耕后备资源匮乏,耕地资源珍贵;耕地肥力低,保肥供肥能力差,中低产田占耕地总量的70%以上;土层浅薄,坡耕地多,水土流失严重和石漠化程度高;土地破碎,山地面积占61.7%,丘陵地面积占30.8%,山间平地占7.5%,集中连片耕地少。
2.4农业资源优势没有得到有效利用
虽然该区可耕地资源少,但非耕地资源丰富,西南高原山地畜牧业发展的资源潜力很大。在科学合理饲养密度下,畜牧业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中短期经济效益,在退耕还林计划实施区域,优先发展林草结合的畜牧业具有明显高于单纯林业生态建设的经济效益。该区的生物资源丰富,林业和中草药生产均具有巨大的潜力,但是目前这些具有优势的农业资源还没有得到充分与高效的开发利用。
2.5农业现代新技术应用缓慢,仍以粗放经营为主
西南高原地区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农耕生产条件差,农民收入少,生活贫困,农户经济承受能力弱,没有能力承担采用新技术的风险。因而,许多农民不能接受新技术和新观念,在科技示范推广活动中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导致西南高原地区农业生产长期停留在以粗放耕作为主的传统农业阶段,生产效益低下。
3西南高原区粮食生产现状
该区总土地面积65×l04km2,耕地650.87万hm2。其中,稻田占31%左右,旱地约占69%,人均耕地0.067hm2左右。2009年,农业产值结构中,种植业占63.69%,林业占9.47%,畜牧业占34.84%。林业与畜牧的比例低于我国平均数(2009年,我国农业产值中,林业占44.54%,畜牧业占35.97%),说明林牧业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种植业的基础虽然较差,但仍是农村经济的主体,主要作物有水稻、玉米、小麦、油荣、薯类、烟草和大豆。作物熟制以一年二熟制为主体,一年一熟制的比重较大,一年三熟制有少量分布。
粮食作物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85.6%,粮食作物以水稻和玉米为主,两者约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50%以上。小麦的地位也比较重要,占总播种面积的14.6%,以秦巴山地与汉中盆地区的小麦比重为最大,云南高原次之。薯类面积约占12.5%,海拔较低地区(800m以下)以甘薯为主,海拔较高地区1600m以上)以马铃薯为主。水稻以单季中稻为主,一季中稻面积占97%~99%,大多数地区为单季中稻区,以籼稻为主,实行稻麦、稻油和稻蚕豆一年两熟。
4西南高原区粮食增产潜力分析
耕地减少、农业生产基础薄弱、自然灾害频繁以及粮食需求增大等因素是西南地区粮食生产发展的巨大压力,应合理利用该区农业资源和有利条件,加强粮食综合增长能力建设,构建粮食生产的长效机制,充分发挥以下农业生产潜力。
4.1耕地资源潜力
严格建立耕地保护制度,确保粮食发展。认真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制度》,严格土地利用规划,努力提高耕地占土地总面积的比例,奠定粮食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加强以水利建设和实施坡改梯工程为重点的基本农田建设,增强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提高耕地质量;加强以培肥地力为中心的中低产田(土)改造,全面提高耕地肥力;通过增施有机肥,大力发展绿肥,推行秸秆还田等措施改善土壤环境,提高单产;加强防治水土流失,合理开发后备耕地资源。
4.2生态条件潜力
该区由于受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的影响,气候较温暖,无霜期长,雨量充沛,为农业综合开发与粮食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4.3生产条件潜力
开发冬季农业,利用冬闲耕地扩大复种面积;利用秋粮收后的时空,增种一季晚秋粮食作物;利用热量条件较好的区域,完善改制力度,增加粮食产量。旱地可利用作间套多熟制,扩大两熟与三熟或三熟四作面积。
4.4科学技术潜力
加快粮食品种更新步伐,提高种粮效益。生产实践证明,采取更换和更新粮食作物品种,在多项增产技术措施中可起到15%以上的作用;坚持良种良法,普及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高粮食单产;突出抓好稻、玉、芋、麦作物生产,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
5提升西南中高原地区粮食生产潜力的思路
1)积极发展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度,提高复种指数。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度促进了旱粮的发展。贵州和重庆等地狠抓了以麦/玉/苕一年三熟为主的旱地分带轮作多熟制的推广。实践证明,三熟比二熟年单产增加30%~50%。
2)注重粮食作物种群内在生产力的提高,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增强农业科技对粮食生产的支撑作用。针对该区的自然条件和状况,培育和推广抗逆性强、优质与高产作物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