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1

关键词:地震,图书馆,减灾防灾

 

2008年5月12日的大地震,给我国经济和社会都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也给我们灾区的图书馆造成了巨大的损失。笔者地处重灾区亲历了这次地震,更加觉得应该从这次地震灾害中总结和吸取经验教训。探讨高校图书馆应该如何应对地震灾害的发生、减少地震灾害对学生和学校所造成的损失的办法。

1.地震灾害发生之前的安全防范工作

1.1拟定防范地震灾害突发事件的安全预案,建立安全应急机制

图书馆是高校人流高度聚集的公共场所。图书馆除了为读者提供好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服务外,还不能让读者在图书馆内受到伤害。要把危机管理纳入到图书馆的日常管理之中,增强对突发事件的认识,做好应对各种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的心理准备。要预先制定本馆的应急预案,组建危机控制和检查小组,并在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上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必要的技术训练。免费论文。

有效防范地震灾害带来的危害,首要的因素还是灾害发生之前的准备,建立健全有效的安全应急机制。目前,高校普遍建立有突发事件的安全预案,但对自然灾害的防范措施,往往很不明确甚至缺失。地震灾害的安全预案首先要建立图书馆应急指挥部,其指挥体系要在原有的行政管理体系上,突出安全员的作用。其功能主要应该着眼于人员的安全撤离、水电的管理、人员情绪的稳定、警戒措施和信息的传递等方面快速有效的展开。

人员的安全撤离。安全预案中对人员的安全撤离要作出详尽合理的安排,特别是阅览室和流通借阅处的读者撤离,要努力做到“迅速、有序、安全”。一旦判断发生地震,当值馆员应指挥馆内人员就地躲避;关闭电梯;利用第一次震后的间隙,指挥馆内人员按照预案规定的各馆室人员撤离路线,依次有序地通过安全楼梯撤离图书馆。工作人员要尽可能大地打开出口,冷静而恰当地通知和疏导人员是安全撤离的关键。免费论文。

水电的管理。馆内工作人员在撤离前要切断水、电源,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

人员情绪的稳定。地震灾害发生时,指挥人员要尽可能地稳定人员情绪,设法及时准确地通报相关信息,避免信息通报不及时而产生的恐慌,避免撤离时因慌乱造成通道上出现踩踏事件。引导已撤离人员尽快使自己从惊恐中平静下来。

警戒措施。或叫非法进入的应急措施。非法进入包括多种情况,如读者或其它外来人员在灾害发生后进入办公区和设备区、闭馆后仍滞留在馆内或未通过正常通道进入等。发生以上情况时,安全员及图书馆工作人员均应询问、制止,必要时可通知保安前去予以制止。

信息的传递。从这次汶川大地震的情况来看,地震灾害发生同时,几乎所有的现代电子通信方式都将受到影响而中断。预案中,如何组织专门的人员采用人工传递方式应对尤其重要。重点要防止地震谣言和消息误传。免费论文。

1.2深入开展防范地震灾害突发事件的安全宣传,提高安全意识

通过开展防范地震灾害突发事件的安全宣传,使馆员和读者拥有正确的危机观,具备危机处理的基本知识,明晰在灾害应对过程中的基本措施。同时还要重视员工与读者的心理教育,避免过度恐慌心理的发生。要靠日积月累的安全文化熏陶,让安全理念、规章制度耳熟能详、牢记于心;让安全成为自觉的行为。

在宣传的途径上,要结合图书馆的特点,可以通过新生入学教育、自愿者、馆内橱窗等多种方式进行。

在宣传的内容方面,可以突出以下几点,促使理性避险:一是多数时间的地震不会导致房屋的倒塌或者很快导致房屋的倒塌,避免过度恐慌;二是地震灾害就其强烈的程度,可能出现的灾害是:书架上的书刊掉落、设备倒伏、吊灯、吊扇掉落、书架倾倒、外墙和室内吊顶装饰材料剥落、围墙倒塌、框架楼的填充墙破裂倒塌、框架折断楼房坍塌等。三是同次地震中,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室内设备倒伏的可能性增加。四是桌椅下面比桌椅旁边受到伤害的几率大。五是强震的时候处在高楼层内的人员往楼顶撤离比集中往楼下拥挤要好。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强震所造成的楼房垮塌,绝大多数自上而下的坍塌。

在方法方面,要建立每学期一次的防灾演练制度。这次汶川地震发生时,四川安县桑枣中学有条不紊地组织师生撤离,创造了震裂带无一人员伤亡的奇迹,就得益于他们的紧急疏散演习。经过这种制度化的演练,在地震发生时,安全撤离才能做得比较到位,师生安全由此方能得到保障。对于处于地震带上的图书馆安全宣传及防灾演练是非常必要的。

1.3加大投入,强化人防、物防、技防三要素的合理组合

学校要加大对图书馆减灾防灾的投入,满足人防、物防、技防三要素的基本条件和合理的组合。安全物防是基础,安全技防是手段,安全人防是根本。

对于图书馆建筑,要加强检查,进行抗震加固。图书馆的书库中书架的摆放,两架之间距离、主干线通道、贴墙通道等要有足够的宽度。要时刻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的畅通。就成排的书架来说,最好将其顶部用钢材连接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而不致于轻易变形及倒伏。

在各个馆室内,应该配备应急灯和应急包。应急包内应配备常用工具、应急药品、应急指南等。馆内工作人员应该掌握基本的急救常识。

要重视和加强图书馆网站及网络数据库的建设。提供灾时的公共信息访问和灾后重建期的服务。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器放置最好放在抗震级别高地方,并配备后备电源;技术上要加强无线联网建设并建立镜像网站,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保障在灾害情况下的正常运行。

2.地震灾害发生期间的应对措施

2.1地震主震灾害发生期间的人员撤离

地震发生时,按照预案的程序立即通告,给人以明确的信息和行动要领。可以指挥人员暂时躲到结实的桌椅边等;要特别提示书架旁边不能作为避险处;注意避开吊灯、电扇等悬挂物以防异物砸伤。注意告诫读者千万不要采取跳楼、跳窗等方式逃生,以免摔伤或被玻璃扎伤;不要上阳台、乘电梯。要按照预案规定的各馆室撤离路线组织撤离到楼外面或者楼顶。撤离时不要拥挤,防止发生挤压踩伤。撤离到大楼外面时要就地选择开阔地避震。要避开高大建筑物或悬挂物等,特别要关注掉在地上的电线。馆员撤离时要尽可能带上应急包和应急灯。

2.2地震余震灾害发生期间的次生灾害防范

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常会伴随着一系列的次生灾害。历史经验表明,次生灾害所造成的伤亡和损失,有时比直接灾害还要大。就图书馆来讲,次生灾害主要可能有电路、水管断裂造成的火灾、水灾。防范这些次生灾害首先要有专人,在第一次地震发生后马上切断对大楼的水电通路。震后震区常会出现刮风下雨的恶劣天气,对于有裂缝或较大损毁的书库来讲,要防范大雨对馆藏物品的损坏,尽早使用塑料布防水。

3.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恢复重建

地震之后的应急响应不及时和管理混乱,往往是造成次生灾害的主要的原因。地震主震发生之后,必须尽快启动善后修复机制。迅速上报地震造成的损失情况;提出补救工作方案,修复损坏的设施;拟定并公布因地震灾害而造成的各种问题的临时处理办法,以稳定人心重建秩序;清理现场、做好各类图书、物资的清点整理等工作,都是非常必须和急迫的。

3.1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警戒

地震主震发生之后,应迅速对图书馆馆舍实行警戒,防止灾害的扩大和新的灾害发生。警戒的目的主要有:(1)劝阻人员随意返回受损的馆舍内寻找遗失物品,主震中产生裂缝的馆舍在余震中随时可能发生倒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发生新的不幸;(2)防止馆内的公共及其私人财物在混乱中被盗;(3)防止读者遗留物品被无序误取。警戒应使用有明确标示的专用警戒带围出警戒区域;安排专人佩戴标志24小时守护、巡视以执行警戒。

3.2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各方协调

若馆舍有严重损害不能继续使用时,应及时与图书、期刊的供应商联系,协调暂停图书、期刊的发送。在有替代馆舍后再分别通知供应商使其及时送货上门。如学校需搬迁异地,要及时与邮局联系取消已订的报纸或协调转入新址,减少图书馆的损失。

3.3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读者资料管理

地震发生时,由于大家仓促离开馆舍会遗留大量的私人物品。对这些遗留物品,管理人员应该在主震后进行分类清理,注明物品原所在位置。在遗留物品的招领环节,最好采用物主填写寻物单,注明遗留物的详细特征或者规格型号,由管理人员寻找、核对的办法发还,减少有意无意的错领发生。

3.4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馆藏资料的收集整理

馆藏资料的整理。对贵重的馆藏物品、文物要特别注意收集整理或转移存放。在清理时还要防止余震或者扶正书架所引发的其他物品坠落,从而造成新的人员伤害。对于垮塌比较严重的区域,要由专业救援人员处理。

3.5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临时服务

地震灾害发生之后到正常开馆之前会有一段恢复重建的过渡时期。无论是出于人性化服务还是稳定人心、重建秩序的考虑,地震灾害发生之后都应该及时发出“图书馆临时服务通告”。对读者遗留物品的发还办法、书刊借还的临时管理办法等,都要根据实际情况迅速做出相关规定并及时公告。必要时可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为读者服务。

3.6地震灾害发生之后的网络服务

地震灾害发生之后馆舍及其现有的实物资料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毁,虚拟的网络服务这时将充分显示出优越性。图书馆的网络服务可以很好地克服空间和馆舍等实物资料方面存在的困难。高校图书馆的读者基本掌握网络环境下的资料搜索和查询的方法,所以,只要我们在震后能保障图书馆服务器正常工作,保障图书馆网站的正常运行,就能很快地实现为读者提供各种网络信息资源,使我们的图书馆管理和服务工作得到很好的恢复。

参考文献

1 刘忠祥.21世纪高校图书馆安全防范工作探析[J].图书馆学研究,2004 (2):31-33

2 徐国华.图书馆也应建立突发事件应急机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4 (2):72-73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2

关键词:地震灾害结构设计

地震是人类在地震区建筑结构设防与不设防,震后结果大不一样。要使工程建设真正达到能够减轻以至避免地震灾害,把握好抗震设计关是减轻地震灾害的根本措施。 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地震之外的其它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25座。因此,地震占灾害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研究表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上个世纪,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震害多发点

地震作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仍保持在弹性状态,不发生破坏是很不实际的,;既经济又安全的抗震设计是允许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但不倒塌。因此,依靠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是抗震设计的特点,提高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整体抗震能力,防止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一)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的薄弱楼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整体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使得这些结构存在着层间屈服强度特别薄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服,弹塑性变形急剧发展,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13层蒸吸塔框架,由于该结构楼层屈服强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第6层和第11层的弹塑性变形集中,导致该结构6层以上全部倒塌。

(二)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

框架结构的构件震害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底,尤其是角柱和边柱易发生破坏。除剪跨比小的短柱易发生柱中剪切破坏外,一般柱是柱端的弯曲破坏,轻者发生水平或斜向断裂;重者混凝土压酥,主筋外露、压屈和箍筋崩脱。当节点核芯区无箍筋约束时,节点与柱端破坏合并加重。当柱侧有强度高的砌体填充墙紧密嵌砌时,柱顶剪切破坏严重,破坏部位还可能转移至窗洞上下处,甚至出现短柱的剪切破坏。

(三)砌体填充墙的破坏较为普遍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变形能力差,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受破坏,在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填充墙的裂缝明显加重,甚至部分倒塌,震害规律一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块墙重于砖墙。

二、抗震结构设计

较合理的框架地震破坏机制,应该是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屈服可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即: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尽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

(一)抗震计算中的延性保证

从用楼层水平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关系来描述楼层破坏的全过程可反映出,在抗震设防的第二、三水准时,框架结构构件已进入弹塑性阶段,构件在保持一定承载力条件下主要以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所以框架结构需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才不致抗震失效。试验研究表明,“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框架结构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

综合大量实验研究成果,影响不同受力特征节点延性性质的主要综合因素有:相对作用剪力、相对配筋率、贯穿节点的梁柱纵筋的粘结情况。

(二)构造措施上的延性保证

四川大地震实践证明,当建筑结构在大地震中要求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吸收进入塑性阶段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为此时的结构在震中进入到一个塑性阶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根据这种特点和抗震的要求,多发地震的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均要求按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局部薄弱区的承载力与刚度,保证了建筑构造的整体性,延性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变形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结构布置上,按扩大了的柱端抗弯承载力进行设计,理论上可将柱屈服的可能性减少,保证“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但因各种原因,如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可能增大,高振型使柱中反弯点的转移等综合因素影响,要使柱中完全避免塑性铰是困难的,同时为实现“强剪弱弯”的要求,保证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具体做法如下:

1.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合理的受力过程可明显提高构件延性,为实现受拉钢筋的屈服先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的破坏形态,以提高塑性铰区域的转动能力,规范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同时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也提出相应要求。

2.限制约束配筋和配筋形式。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保证“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及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有必要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这不但可提高柱端抗剪能力,还可约束核心区内混凝土,对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防止大变形下纵筋压曲,从而改善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

3.限制材料。拒绝豆腐渣工程的第一关就是把握好材料质量,材料延性对确保构件(结构)延性极为重要。

三、结语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是我国大量存在的建筑结构形式之一,历年震害资料表明: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严重,其抗震设计中必须满足“强柱弱梁”、“强剪弱弯”、“强节点”、“强底层柱底”等延性设计原则和有关规定。在多层及高层钢筋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的实践中,由于设计人员对规范的理解和掌握尺度上,以及因地因人在结构选型、布置以及计算方法上相互差异较多而对设计产生较多的争议,抗震设计方法值得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3

关键词:多层建筑;高层建筑;混凝土房屋;抗震设计;抗震设防

地震是人类在繁衍生息、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种可怕的自然灾害。强烈地震常常以其猝不及防的突发性和巨大的破坏力给社会经济发展、人类生存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功能带来严重的危害。据统计,历史上各种自然灾害曾毁灭了世界各地52个城市,其中因地震而毁灭的城市有27个。地震之外的其它各种灾害,如水灾、火灾、火山喷发、风灾、沙灾、旱灾等毁灭的城市为25座。因此,地震占灾害总数的52%。可见地震灾害确系“群害之首”。研究表明,在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最主要的因素就是房屋倒塌及其引发的次生灾害(约占95%)。无数次的震害告诉我们,抗震设防是防御和减轻地震灾害最有效、最根本的措施。

另一方面,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口稠密,建筑物抗震能力低。因此,我国的地震灾害可谓全球之最。上个世纪,全球因地震而死亡的人数为110万人,其中我国就占55万人之多,为全球的一半。因此,粗略地说,我国的国土面积占全球的1/14,人口占1/4,地震占1/3,地震灾害占1/2。因此,建筑物的抗震设防问题是我国减轻自然灾害、保障国民经济建设和社会持续发展,特别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震害多发点

地震作用具有较强的随机性和复杂性,要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仍保持在弹性状态,不发生破坏是很不实际的;既经济又安全的抗震设计是允许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破坏严重,但不倒塌。因此,依靠弹塑性变形消耗地震的能量是抗震设计的特点,提高结构的变形、耗能能力和整体抗震能力,防止高于设防烈度的“大震”不倒是抗震设计要达到的目标。

(一)结构层间屈服强度有明显的薄弱楼层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整体设计上存在较大的不均匀性,使得这些结构存在着层间屈服强度特别薄弱的楼层。在强烈地震作用下,结构的薄弱层率先屈服,弹塑性变形急剧发展,并形成弹塑性变形集中的现象。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中,13层蒸吸塔框架,由于该结构楼层屈服强度分布不均匀,造成第6层和第11层的弹塑性变形集中,导致该结构6层以上全部倒塌。

(二)柱端与节点的破坏较为突出

框架结构的构件震害一般是梁轻柱重,柱顶重于柱底,尤其是角杜和边柱易发生破坏。除剪跨比小的短柱易发生柱中剪切破坏外,一般柱是柱端的弯曲破坏,轻者发生水平或斜向断裂;重者混凝土压酥,主筋外露、压屈和箍筋崩脱。当节点核芯区无箍筋约束时,节点与柱端破坏合并加重。当柱侧有强度高的砌体填充墙紧密嵌砌时,柱顶剪切破坏严重,破坏部位还可能转移至窗洞上下处,甚至出现短柱的剪切破坏。

(三)砌体填充墙的破坏较为普遍

砌体填充墙刚度大而变形能力差,首先承受地震作用而遭受破坏,在8度和8度以上地震作用下,填充墙的裂缝明显加重,甚至部分倒塌,震害规律一般是上轻下重,空心砌体墙重于实心砌体墙,砌块墙重于砖墙。

二、抗震结构设计

合理的框架地震破坏机制,应该是节点基本不破坏,梁比柱屈服可能早发生、多发生,同一层中各柱两端的屈服历程越长越好,底层柱底的塑性铰宜最晚形成。即:框架的抗震设计应使梁、柱端的塑性铰出现尽可能分散,充分发挥整个结构的抗震能力。

(一)抗震计算中的延性保证

从用楼层水平地震剪力与层间位移关系来描述楼层破坏的全过程可反映出,在抗震设防的第二、三水准时,框架结构构件已进入弹塑性阶段,构件在保持一定承载力条件下主要以弹塑性变形来耗散地震能量,所以框架结构需有足够的变形能力才不致抗震失效。试验研究表明,“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框架结构有较大的内力重分布和能量消耗能力,极限层间位移大,抗震性能较好。规范通过构件承载力调整办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体现上述的强弱要求,且考虑了设计者的使用方便,采用地震组合内力的抗震承载力验算表达式,只是要对地震组合内力的设计值按有关公式进行相应的调整。

综合大量实验研究成果,影响不同受力特征节点延性性质的主要综合因素有:相对作用剪力、相对配筋率、贯穿节点的梁柱纵筋的粘结情况。

(二)构造措施上的延性保证

四川大地震实践证明,当建筑结构在大地震中要求保持足够的承载能力来吸收进入塑性阶段而产生的巨大能量,因为此时的结构在震中进入到一个塑性阶段,容易产生变形。所以,根据这种特点和抗震的要求,多发地震的国家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设计均要求按延性框架结构进行设计,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必须保证结构局部薄弱区的承载力与刚度,保证了建筑构造的整体性,延性的增加也就提高了变形能力,这样可以减少地震的破坏性,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在结构布置上,按扩大了的柱端抗弯承载力进行设计,理论上可将柱屈服的可能性减少,保证“强柱弱梁”的设计原则。但因各种原因,如梁的实际抗弯承载力可能增大,高振型使柱中反弯点的转移等综合因素影响,要使柱中完全避免塑性铰是困难的,同时为实现“强剪弱弯”的要求,保证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也必须通过一定的构造措施来保证结构的延性,具体做法如下:

1.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合理的受力过程可明显提高构件延性,为实现受拉钢筋的屈服先与受压区混凝土压碎的破坏形态,以提高塑性铰区域的转动能力,规范限制轴压比与纵筋最大配筋率,同时对混凝土受压区高度也提出相应要求。

2.限制约束配筋和配筋形式。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是很重要的一点,为保证“强节点”、“强柱弱梁”、“强底层柱底”和“强剪弱弯”的设计原则及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有必要加密塑性铰区内的箍筋间距,这不但可提高柱端抗剪能力,还可约束核心区内混凝土,对纵向钢筋提供侧向支承,防止大变形下纵筋压曲,从而改善塑性铰区域的局部延性。规范对约束区纵筋的最小直径、最大间距、塑性铰区域的最小长度等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并对箍筋肢距及箍筋形式提出了相应要求。

随着工程应用中箍筋强度和混凝土强度不断提高,对塑性铰区域内箍筋布置的要求是抗震构造措施的一个重要方面,这一情况将导致高强度混凝土中约束箍筋配筋率的减少而降低结构的设计可靠度,建议以配筋特征值代替原体积配筋率,同时鉴于约束配筋对柱端塑性铰区的良好约束作用,建议适当增大配筋量。

3.限制材料。拒绝豆腐渣工程的第一关就是把握好材料质量,材料延性对确保构件(结构)延性极为重要,为此规范对材料也提出了相应的限制,如保证钢筋强屈比、延伸率及混凝土强度等级等,同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钢筋代换也提出了相应的限制。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4

XXXX的防震减灾工作在XXXX的精心指导下,始终坚持“预防为主、平震结合、常备不懈”的方针,抓重点、解难题、健全体系、强化管理、社会动员、共同参与,有效提高了全区防御地震灾害的能力。现将XXXX开展防震减灾工作的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做法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构。

为了加强对全区防震减灾工作的组织领导,XXXX定期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和部署防震减灾工作,根据XXXX易发生地震衍生灾害的问题,每年专题安排防震减灾工作,靠实工作责任,扎实开展排查,因村而宜制定具体预防方案,对群众进行宣传教育,对灾害进行责任告知,最大限度地减少地震灾害造成的损失。为增强防震减灾工作战斗力,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经我局向区主要领导请示后,从机关单位抽调了30余名干部职工组成了3支应急抢险队伍,同时要求乡镇在各村成立了应急抢险小分队,随时准备应对地震灾害。水库群测群防方面,在原有乡镇宏观联络员队伍的基础上,在全区所有村委会和小型以上水库管理员中又明确了一名兼职的群测群防管理员。

(二)加强硬件配置,建设地震观测点及地震应急指挥中心

为了提高保护区地震监测预报水平,增强防震减灾能力,我局与市局积极沟通,在我区建设地震监测点。我们与市局技术人员一起,在6个村庄进行了实地选址测试,最终确定在XXXX建设地震监测台。目前,已经解决了地震监测台土地使用问题,完成了地震监测点房屋建设工程,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下一步配合市局完成监测设备的安装工作。另外,我们安排专人对位于XXXX的地震监测井进行维护,坚持每周对线路和井盖检查两次。

为全面提高保护区地震监测预报、震害防御、应急救援能力,保障应急情况下的协调指挥,XXXX投资XXX万元建设了地震应急指挥中心,该中心包括地震科普展示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室,应急指挥平台等功能区域,总建筑面积XXXX平方米。

(三)加固民居民宅,提高抗震能力

危旧房改造是为群众排忧解难,加深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民心工程,是提高群众住房抗震能力的一项重点工作。XXXX年,我局组织乡镇针对农村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孤寡老人和其他贫困户,开展了危旧住房调查摸底工作并登记造册。向市财政申请补助资金XXXX万元,对XX户危旧房进行了改造,进一步改善了农村困难群众居住条件,提高了群众住房抗震减灾能力。目前,这XX户危房改造已经全部竣工。在进行危旧住房改造的同时,我们确保新建的房屋和加固改造的农村民居抗震能力基本不低于6级地震。

(四)举办大讲堂,宣传地震知识

在XXXX统一组织的“XXXX”活动中,我局举行了以“防震减灾常识”为专题的讲课,为我区党政机关、事业单位、乡镇机关的全体工作人员讲解了防震减灾应急措施及日常防震减灾措施、地震应急知识等内容,通过讲课,增强了机关干部防御地震的能力,地震救灾的组织能力以及对地震谣言的识别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我们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栏、宣传单等形式,加强地震科普知识普及的力度、广度和深度,加强地震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教育,努力做到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XX年,通过举办讲课和走访等形式,以及利用清明、月日防火期间驻村的机会,向全区各部门、各村发放防震减灾宣传材料XXXX余份。

(五)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虽然我区在防震减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效果,但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一是缺乏防震减灾工作经费,各项工作开展难度大;二是村区建筑民居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低,达不到抗震要求,全区大部分群众还居住在抗震能力低或不具备标准抗震性能的房屋内;三是社会公众防灾意识有待加强。

二、XXXX年工作目标

(一)继续推进地震监测点建设,完善地震监测体系

XXXX早期的地震监测台网基础、技术基础和队伍基础十分薄弱。XXXX后,在市地震局的悉心指导下,建设了地震监测井,地震监测点房屋建设工程也已经完工,今年,我们将积极配合市局,完成地震监测仪器安装工作。

(二)完善制度建设,推进建设项目抗震设防审查工作

为切实增强我市建设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我局根据XXX指示,按照《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管理规定》,借鉴其他地区的工作经验,抓紧研究制定《XXX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的实施意见》,切实做好建设工程规划、选址审查工作,全面加强新建(改、扩建)工程抗震设防监管,及时修订加强建设工程抗震设防监管的规章制度,切实把抗震设防要求审批纳入基本建设管理程序。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5

关键词:地震保险;机遇;挑战

中图分类号:F840.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3-0197-03

中国位于喜马拉雅—地中海地震带之上,占到环太平洋地震带地震总能量的67%,以及全球地震总能量的22%。人类历史上20次伤亡惨重、破坏力极强的特大地震中,11次发生在中国。20世纪,地震灾害死亡人口5万以上的17次地震中,中国占到了13次,占比高达76.4%;伤亡人数在20万以上的特大地震中,中国占了2/3。2005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地区的11次地震灾害中,受灾人口约208.4万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26.3亿元。在2006年14次5级以上地震中,共约66.7万人受灾,经济损失约8亿元;2007年更是损失了20.2亿元。2008年四川汶川8.0级特大地震及无数次余震,共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 451.4亿元,其中不包括间接损失和无形损失[1]。由此可见,中国是一个地震频发国家,地震灾害十分严峻,亟待建立有效风险分散机制。保险作为财务型风险分散的重要机制,应当是将地震损害尽可能减少的最适宜方式。然而,从目前中国巨灾保险的发展现状来看,地震保险产品缺乏,所提供的各类险种少有专门针对自然灾害损失设立的险种,在家财综合险、企业财产综合险、机动车辆险中,地震损失多属免赔范围,地震保险仍处于初级水平或探索阶段。

一、中国地震保险面临重大挑战

(一) 地震保险标的损失重大,赔付程度低下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不仅灾害发生频率高,而且分布地域十分广泛。近10年来,中国每年因自然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都在1 000亿元以上,而巨灾保险赔付率极低。2008年中国汶川大地震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8 451亿元,但获得来自保险业的赔付仅有18.06亿元,只占到全部损失的0.2%,而通常世界平均巨灾保险赔付都能达到损失的36%[2]。尤其值得重视的是,中国大中城市普遍处于地震高危地带,而国民财富大部分也积聚于城市,随着中国经济逐年增长和资本存量的积累,地震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威胁程度显著提高,所造成的财产与人身损害也呈急速增加趋势。1976年唐山大地震损失折合人民币259亿,但如果发生在今天的京津唐地区,损失将达到8 000亿。由此可见,建立完善的巨灾保险制度,尽可能分散地震风险损失成为保险行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地震风险管理落后

较一般风险管理而言,地震风险管理需要更多相关技术支持和科学性管理措施。目前人们对地震的预测主要通过卫星对地球板块的运动进行观测和分析,基于人类对地球内部深层结构的了解局限,无法对地震做出准确预测,因而地震灾害频繁发生。而另一方面,中国保险业起步较晚,服务质量和经营技术水平都有限,许多巨灾险种的开发设计仍处于摸索阶段,尤其是地震风险数据库信息资料的不完备,在相应地震保险产品设计及产品定价的确定造成技术上的阻碍,导致庞大而复杂的地震风险管理系统尚未建立,地震保险因缺少基本技术配套而造成管理困难。除此之外,目前中国商业保险公司普遍缺少地震保险的专业人才,无法对地震灾害造成损失进行准确评估和厘定合理费率,保险公司因无法设计科学合理的风险分散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地震保险市场的扩张[3]。

(三)地震风险保障面狭窄,且保障程度低

在地震风险管理中,国内商业保险公司一直采取谨小慎微的承保策略,地震保险并没有在灾害损失补偿方面发挥作用。究其原因,一是保险功能及承保责任不明确,特别是政策与法律支持缺损,导致商业保险公司缺乏设计和创新地震保险的积极性,极大地限制了中国地震保险正常发展[4];二是地震风险管理体系功能界定模糊,只在少数建工险的附加险种中出现,灾后投保能得到损失赔偿的金额近乎微乎其微;三是地震破坏力巨大,保险标的具有受灾面积广、人数多的特点,在保险业务中通常被列为责任免除范畴,尤其是作为地震风险主要承保险种的财产保险,历经一系列改革和调整之后,仍没有以地震为保险标的主险险种。

(四)地震保险基金匮乏

巨灾的发生频度较低,几十年或近百年才发生一次,但波及的范围和造成的损失相当大。为应付这种远远超出正常损失的异常赔付,必须设立巨灾准备金。而目前中国地震灾害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远远超过保险基金所能承受的范围,在对保险公司的经营带来破产风险和管理压力的同时,还对国家财政的年度收支平衡产生重大影响[5]。通常来说,地震基金来源于总保费中的意外附加部分,保险公司必须设立超长赔款准备金,才能应对经营过程中巨额赔款。但客观现实是,中国现有巨灾准备金的规模与它承担的责任不相匹配。究其原因,一是保险企业税负过重,仍沿袭苏联的模式,以组织财政收入为目的把保险公司未兑现的责任课税;二是全国重大资产及企业的投保密度低,保费收入不足,极大地阻碍了巨灾准备金积累,在承保标的较少情况下,小震尚可理赔,一旦发生大中型地震,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减少地震灾害的措施范文6

关键词: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

中图分类号:TU318 文献标识码:A

1房屋建筑结构基础设计

1.1房屋建筑场地的选择

当地震来袭时,一定范围内会因地震引起的地质运动导致建筑物严重的破坏,所以,地质条件是抗震设计的重要因素。房屋建筑场地的选择非常重要,因为场地地质条件能够影响建筑在地震中的抗震性能。首先,房屋建筑场地应尽量选择在地质坚硬、地势开阔的地方,这些地方抗震性能较高。另外,建筑场地应避免山坡边缘、河岸等地,因为这些地方地质较软,在地震时易发生房屋坍塌或山体滑坡破坏建筑。如果房屋建筑无法避免此类地段,那么应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抗震处理。

1.2房屋建筑地基设计

房屋建筑地基设计是关键,因为地基是房屋建筑的基础,地基是否稳定可靠,关系着整个建筑的安全性,也是抵抗地震破坏的基础。因此在房屋建筑地基设计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在房屋建筑地基建造过程中,同一个房屋建筑必须建立在同一性质的地基上,地基应尽量采用天然地基或桩基,避免两种地基混用现象,这样可以增加房屋建筑的整体刚性,避免因地震力作用使地基出现不平衡现象,提高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其次,房屋建筑地基处理时采用的方法应一致,这样才能保证地基受力均匀。最后,地基设计过程中要注意沉降及承载力问题,将不均匀的沉降基础进行合理调整,尽量减少影响地基沉降的因素使其在承载力或是整体结构上达到规范性的要求。

1.3房屋建筑基础设计

房屋建筑的基础设计与地基设计同等重要,房屋建筑基础应按照有关规定深度进行埋设,尽可能增加其深度,因为基础埋设深度不足会影响建筑物的嵌固程度,增加建筑在发生地震时的振动幅度,导致房屋受损。因此,房屋建筑基础埋设要尽可能加深,在基坑回填时尽量夯实,加强建筑基础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处理好房屋基础与上部结构设计也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为了保证建筑结构的整体性,基础室外的地坪下尽量不设置内外交圈的基础圈梁,而是在建筑上部结构与基础之间设置构造柱作为连接的圈梁。如果基础土质刚度和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在基础底部设置圈梁,提高房屋基础的强度和刚度。

2房屋结构规则性设计

2.1房屋高度与宽度合理

房屋结构中高度与宽度比例是影响房屋建筑抗震性能的较大因素,通常情况下,房屋高度与宽度比值越大,其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越差,受地震灾害损害越严重。因为,当房屋建筑的高度与宽度比较大时,地震作用下产生的侧移和倾斜现象越明显,而且,房屋建筑的高度越高,受地震力的破坏程度越大,因此,要想使房屋建筑达到抗震要求,必须控制房屋高度与宽度的比例达到限度要求,在地震多发区,不仅其比例要达到限度要求,房屋建筑的高度也要有一定的限制,建筑过高会产生较大振幅,不利于保证建筑的抗震性能。

2.2建筑结构体系分布均匀

房屋建筑结构体系主要是结构刚度和质量的分布问题,在现有的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建筑平面结构和立体结构都规则化处理,这种复杂化的结构特点易造成建筑整体刚度及质量分布不均,在地震发生时导致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难以重合,在地震扭转力的作用下,建筑整体出现扭转现象,严重破坏房屋建筑的结构。所以,在建筑结构体系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个因素,设计建筑平面与立面要简洁规整、尽量保证结构质量中心与刚度中心重合,减少地震时扭转力的破坏作用。当设计形体不规整的房屋建筑时要针对偏离结构刚心远端墙段进行抗震验算,避免因建筑立面顶部重、基础轻造成整体的重心发生偏移,最终造成鞭稍效应。建筑体系的强度与刚度要均匀分布,保持建筑结构体系的整体性。

2.3防震缝与纵横墙的合理处理

防震缝与纵横墙的处理也非常关键。首先,防震缝在布置过程中,应将建筑物分成几个单独的、规则的结构单元,防震缝两侧的结构应处于分离状态,合理科学的布置防震缝、伸缩缝以及沉降缝,其中后两个缝隙应以防震缝的要求为基础进行设置和布局。防震缝的设计应以房屋高度为参考,其宽度随房屋高度而变化,在防震缝两侧应布置墙。伸缩缝与防震缝联系紧密,其作用是防止砌体房屋在墙体干缩和温差变化的影响下产生裂缝,所以,伸缩缝一般设置在砌体墙体容易出现裂缝的地方。其次,横纵墙作为房屋建筑在地震中的主要承重构件,在抗地震作用中有着重要地位。地震中由于地震力的作用导致房屋墙体出现倾斜、倒塌现象,对横纵墙进行合理处理可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横纵墙的抗震设计一般采用混凝土多层设计,要注意布置均匀、竖向连续、相同方向的墙体宽度适宜。横纵墙的合理布置可以避免因房屋刚性承重墙体少、间隔大、空间整体稳定性差的现象发生,而且合理布置横墙和纵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建筑整体的抗弯、抗剪水平,在水平地震发生时作用更大。

3 房屋墙体与屋顶的防震设计

房屋建筑的抗震性能还与建筑的整体质量有关,建筑的质量越轻,其抗震性能越好,受地震灾害破坏程度越小,房屋的安全性也就越高,所以,应尽量减少建筑的整体质量,来减少地震对建筑的破坏程度。在建筑整体设计中,房屋屋顶与墙体设计在不影响建筑整体稳定性的前提下减轻质量。首先,房屋建筑墙体质量减轻能够使建筑围护结构变轻,墙体的质量控制主要通过建筑材料控制,选取一些强度好、质量轻的材料建造墙体,达到减轻质量的目的。其次,屋顶设计中,也要选用一些材质较轻的材料,尽量减少屋顶增加对建筑无用的沉重的附属物,不仅增加建筑物的质量,还增加了建筑物的高度,不利于控制建筑结构高度与宽度比例,影响房屋的抗震性能。如果为了建筑物美观,可设计选用一些较矮的、较牢固的、质量较轻的材料,既不影响建筑的外表美观,又不影响建筑的抗震性能。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地震灾害的频繁发生,房屋建筑结构抗震设计已成为当今建筑设计的关键。尤其在地震多发区,房屋建筑抗震设计的好坏已经直接影响建筑的整体安全与稳定,因此,加强对房屋建筑抗震设计的研究对保证居民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