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趋势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暴力趋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暴力趋势

网络暴力趋势范文1

关键词:知识产权 网络创新 区域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3(a)-0215-02

熊彼特(Schumpeter,1942)首次提出创新在经济增长中具有重要作用。他认为,在现代经济中,企业家控制和调整土地、劳动和资本等生产资料,从而实现最有效率的生产,这是经济发展的核心。然而,他人的模仿和使用企业家投入大量成本研发出来的产品,轻松分享企业的经济利益,会打击和削弱企业家创新的动力和信心。因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就显得特别重要。知识产权制度赋予创新和研发成功的企业对产品的专有处置权,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权力和优势,最终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中获取足额经济租金。市场活力反过来继续刺激研究开发活动。熊彼特在创新理论中主要体现了两个方面的观点。第一是经济长期增长与静态配置之间的矛盾,第二是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在很大程度依赖短期垄断的经济利益。我们可以由此得出知识产权如何作用于经济增长,即为企业提供短期垄断地位。短期垄断的经济利益赢取了企业对创新和新技术的投资;而伴随着新技术普及应用和时间的推移,企业家继续投资更加新和先进的技术并形成新的垄断并获利,社会经济在此过程中也不断向前发展。伊利奇・考夫、王黎萤等、彭福扬等认为,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和保护作用在技术创新中地位重要,但是要适度;过度和不足的知识产权保护均会阻碍技术创新。知识产权保护过度会造成市场中知识产权相关产品的价格提高,产品的销售和推广受挫,创新的速度减缓,创新的成本增加;保护不足则会造成企业创新利益降低,技术创新的热情降低。因此,知识产权战略制度和产品技术创新之间的均衡协调发展才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在熊彼特研究的基础上,学者倾向于认为创新主要包含五种形式。首先,创新指引进新的或经过改进的产品。其次, 创新指采用新技术。然后,指引入新组织结构。再次,创新指发现新市场。最后,创新也包括适用(Balzat,2002)。以上五种创新形式,都具有使生产力增长的潜力,并由此提高企业竞争力。

新世纪以来,人们对创新的认识和研究不断深入,普遍认为技术创新是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动力,而技术创新的本质是依赖于广泛相关知识的积累和发展的创新过程(Fischer,2001)。安德森和卡尔森(Andersson和Karlsson,2002)从创新参与者相互作用的角度界定创新,即创新是公司和相关利益者相互合作和作用的表现,利益相关者包括消费者、生产者、承包商、顾问、政府机构、研究机构和大学等。

技术创新既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也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源泉。知识产权保护促进技术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要方式是优化技术创新环境制度、激励创新和增加知识存量。彭福扬等(2012)利用2000―2009年我国内地28个地区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都能够促进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金永红和吴江涛关于知识产权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表明,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产权战略成为了主要的生产要素和创造性竞争的基础,是带动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华鹰的研究表明,技术进步较资本和劳动而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更大,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可以明显地促进经济增长。冷民等研究认为,国家在制定创新体系和知识产权战略时要结合本国企业发展情况和发展需求,适应本国国情和经济发展实际。赵彦云和刘思明运用我国1988―2008年的省级面板数据,用全要素生产率反映经济增长方式,实证检验技术创新(不同类型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1997年前发明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没有显著影响,而1998―2008年间发明专利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远大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即证明在现阶段我过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时期原创型创新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技术创新可以促进区域经济增长,从而提高区域生产率和竞争水平,也可以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从而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在现代经济理论中,技术创新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地位越显重要。创新水平的高低与经济增长的快慢息息相关。近年来,一些学者在实证层面检验了创新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例如,巴丁杰和汤德尔(Badinger和Tondl,2002)采用增长核算方法,对欧盟区域增长的来源进行了研究,验证了创新水平决定区域经济增长。

为了在区域内形成有利于创新的制度环境,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发展的过程中,区域内存在的制度应该在两方面体现它的作用,即:降低创新中的不确定性和交易费用,同时提高对创新的奖励。区域内包括企业、大学、研究机构、地方政府等组织及其个人在内的各行为主体,不断交互作用与协同创新,彼此建立起各种正式或非正式、能够促进创新的和相对较稳定的关系,称为区域创新网络。在创新网络中,创新活动是一种群体活动、分散决策的过程,新技术、新需求或新想法产生于某一节点后,就会顺着网络的连线在整个网络中传递、反馈、交互循环、反复流动( 赵慕兰等,1997) 。企业作为创新网络中的重要参与者,根据不同技术和信息整合和配置资源,并通过所处的创新网络进行扩散和外溢。在这个过程里,各个相关主体协调和相互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创新。

区域的创新网络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在界定区域创新网络时,首先是指区域内正式的合作网络。这些正式的合作网络主要是指区域内产业链条上下游各个环节的价值创造活动(包括企业的产品服务设计、技术开发、生产制造、营销销售等)中行为主体与利益相关的主体之间建立的长期稳定的关系网络。例如,企业和高校(或科研院所)在技术开发与合作、知识扩散、产品设计等活动中形成的研发网络,企业之间合资、分包、战略联盟过程中形成的合作交易网络,公共事业单位、中介机构与企业之间合作形成的培训教育网络等。这些网络的共同特点是知识在其中的传递与扩散主要通过编码来实现,而且网络本身也可以通过有形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出来。第二,在区域创新网络中,还存在非正式( 或非契约) 关系,即地方行橹魈逑嗷プ饔猛络,主要包括企业家之间、企业内部员工与高校或研究院所人员、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等非市场交易活动中建立的公共关系网络或个人间人际关系网络,企业中管理者、员工、专业技术人员、生产工人等内部各个层级之间的交流网络,区域内自身所固有的基于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而建立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这些网络的共同特点是建立在非正式的交流与接触中、频繁交易或合作过程中彼此信任,相对比较稳定。在这种非正式的网络中,知识的扩散与传递一般是依靠非正式的交流或者大量频繁的合作交易而进行的。隐含经验类知识在这种非正式的网络中可以得到更加有效地扩散和传递(Saxenian,1994)。人力资本和知识产生的社会化过程也可以得到更为有效的推送,知识创新速率提高,区域竞争力得以有效地保存。

在上述基础上,我们提出知识产权保护、区域网络创新的基本构架(如图1)。

传统的区域经济学在产业集聚、创新网络和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在研究产业的空间活动过程中资金、劳动力,或者经济或产业的外部性,对知识、技术等要素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也只停留在单要素分析和点状分析,而忽视了知识、技术、资金、劳动力等要素在空间地域上投入与效率的网络复杂关系。而网络创新将区域经济内不同的行为主体和内外部环境要素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将知识产权保护作为改变网络行为主体间关键要素研究网络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的机制,不仅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的结合,也对揭示区域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具有重要的意义。后续的研究将致力于网络中行为主体间的有效互动方式和知识产权保护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

参考文献

[1] 金永红,吴江涛.企业自主知识产权战略管理研究:以上海为例[J].软科学,2008,22(8):60-67.

[2] 冷民.“中国制造”背景下的知识产权战略:宁波案例[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5):28-32.

[3] 郑成思.经济全球化国际竞争中的知识产权战略与策略[J].中国经贸导刊,2006(9):32.

[4] 张平.国家发展与知识产权战略[J].河南社会科学,2007,15(4):52-55.

[5] 华鹰.我国地方区域性知识产权战略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4(6):60-64.

[6] 赵彦云,刘思明.中国专利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实证研究:1988-2008年[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1(4):34-48.

[7] 彭福扬,彭民安,李丽纯. 知识产权保护、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基于我国区域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4):56-61.

[8] 伊利奇・考夫.专利制度经济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网络暴力趋势范文2

【关键词】微博 网络暴力 选择性接触 群体行为

2006年“虐猫女”“铜须门”等网络事件的频繁发生,触及了社会舆论的兴奋点,这些事件影响之大,以至于《纽约时报》和《南德意志报》等欧美报纸,相继刊发报道,质疑中国网民的做法是对个人权利(隐私权、情感和生活方式选择权等)的严重侵犯。《国际先驱论坛报》更是以《以键盘为武器的中国暴民》为题,激烈抨击中国网民的“暴民现象”。①由此“网络暴力”作为一个新兴名词,被社会熟知。

微博暴力是网络暴力概念的延伸,是网络暴力在一个新兴的媒介平台上的又一次复苏。微博暴力有两种类型。②一种是发端于一条特定的微博信息,通过指名道姓或者运用微博特有的@功能直接将对他人的谴责甚至侮辱发表在个人微博之中。另一种是缘于已经在现实中发生了的事件,广大网民通过微博这一平台对事件进行讨论,从而引发热点。无论是哪一种类型,微博暴力都会如狂风暴雨般席卷而来,速度之快,强度之大,令人措手不及。

例如在新近发生的“埃及神庙浮雕现‘到此一游’”事件中,微博暴力的“威力”显露无疑。2013年5月24日网友“空游无依”的一条微博迅速引发热议,他在埃及卢克索神庙的浮雕上看到有人用中文刻上 “丁锦昊到此一游”,为国人轻易毁坏千年文物的行为感到震惊和羞愧。这条微博被转发十万余次,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众多网友纷纷表达了他们对这种行为的愤怒之情,并纷纷行动起来,欲通过人肉搜索将其揪出来。很快,网友“蜡笔小球”在微博上公布了当事人丁锦昊的身份,并在2天后又公布了当事人的出生年月和曾经就读学校等个人信息。由此,网络上海量的人身攻击转化为实际行动。大批的记者围堵在当事人家门口,当事人就读的学校官网被黑,对仍是未成年人的当事人造成惊吓。

从药家鑫案到小悦悦事件,再到如今的“丁锦昊到此一游”,类似的事件层出不穷。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微博暴力事件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且呈现出愈演愈烈之势的呢?

一、微博快节奏阅读带来的选择性接触

140字的字数上限、丰富的表情选择意味着微博不是一个追求措辞正式、观点严谨的平台。相反,微博带来的是随性、活泼而快节奏的阅读与观点发表。微博中的信息瞬息万变,人们几乎不可能将目光长期停留在某一固定信息上。并且随着微博移动平台的建立,人们可以通过手机随时获取最新信息,观点和心情,这一特性得到进一步加强。随写、随转、随拍、随发已经成为微博最大的亮点。

快节奏的阅读使得受众往往不会花很多时间将各个方面的信息和说法综合起来考虑,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无影灯”现象其实不一定存在,很多情况下参与热议甚至暴力的受众并不完全了解事件的全貌。同时,短暂的注意力停留、有限的精力、时间和海量的信息之间的冲突意味着受众需要对信息做出选择与取舍。拉扎斯菲尔德等认为,受众更愿意选择那些与自己的既有立场和态度一致或接近的内容加以接触,而对与此对立或冲突的内容有一种回避的倾向。换言之,当受众对某件事实感到愤怒时,他们更趋向于阅读那些能够支持他们的愤怒的信息,而刻意忽略与自己意见相悖的信息。这样的选择性接触同样无法让受众了解事实全貌以做出理性判断。

二、微博的低门槛为暴力提供了基础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在其著作《现代性的后果》中提出“脱域”概念,即“社会关系从彼此互动的地域性关联中,从通过对不确定的时间的无限穿越而被重构的关联中“脱离出来”。③虚拟网络是典型的“脱域空间”,介入的低成本特性、信息的数字化传播,让社会边缘人、草根群体等弱势群体都能轻易加入进来、聚合起来。并可以超时空、超文本地开展信息沟通和交流。

从这个角度来看,微博的用户准入是零门槛的,是不与社会地位等现实因素挂钩的。这就意味着数量庞大的微博用户中鱼龙混杂,各种社会地位与教育背景的人充斥其中。因此处于社会底层、素质较低的人能够比较容易地在微博中找到共鸣,而他们往往是微博暴力的主力军,这就为暴力提供了群众基础。

三、微博匿名性导致的群体行为

彼得·斯坦纳所言“在互联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受众在网络终端前只表现为一个符号化的存在,其匿名的身份特点可以使人们抛开现实社会的种种禁锢和规范,创造并扮演自己所期望的角色,且对自己的行为不必负任何的责任。微博的匿名制使受众得以抛开社会身份的束缚,成为由立场、兴趣等因素划分出来的群体的一部分。

法国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一书中指出:“群体的一个普遍特征是极易受人暗示。集合行为的参与者通常处于昂奋激动的精神状态,这种状态使他对周围的信息失去理智的分析批判能力,表现为一味的盲信和盲从。”④在失去了理智的状态下,“群体感染”使事件以异常的速度在人群中蔓延开来。与此同时,由于大众传播中“沉默的螺旋”效应的存在,持有不同意见的受众在席卷而来的群体愤怒面前也不得不三缄其口。由此,群体愤怒存在着转化成实际行动的可能,“人肉搜索”等是其惯常所用的方法。

快节奏阅读、低门槛以及匿名制的特点使得网络暴力依托着微博这个新兴媒介平台不断发展,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对于微博自身,在充分发挥自净能力的基础上要强化把关意识并同时加强监管力度。对于政府,制定相关法律是大势所趋。对于受众自身,提高媒介素养迫在眉睫,这同时也是根除微博乃至网络暴力的根本途径。

参考文献

①姜方炳,《“网络暴力”:概念、根源及其应对——基于风险社会的分析视角》,《浙江学刊》,2011(6)

②靖鸣、王瑞,《微博暴力的成因及其应对之策》,《新闻与写作》,2012(2)

③安东尼·吉登斯:《现代性的后果》,译林出版社,2011

④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网络暴力趋势范文3

现代医患关系正呈现出激化之态,日益普及的社交网络在推动医患关系和谐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回顾近年来医患纠纷及暴力事件的发生情况,从市场供求关系的角度分析医患关系紧张的成因;提出现代医患关系的内涵较之传统概念更加完善,同时阐明该变化的意义与实现途径;最后分析国内新兴的社交网络和移动互联网对现代医患关系发展趋势的重要影响,并对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简要提出应对策略。

关键词

医患关系;社交网络;在线诊疗

“生物医学”模式下的疾病诊疗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里获得了长足而显著的发展,但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医患关系中人性的淡化。我国的医疗卫生行业被推向市场以后,这一弊端已逐渐显现,医患关系正趋向紧张,医患矛盾亦日益尖锐。解决医患矛盾的根源在于推动医疗资源总量的增加和分配的公平,与此同时,医患矛盾的缓和需要多种方式的共同作用。本文着眼于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社交网络的兴起,提出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医患关系的概念,从而借助社交网络更好地满足患者的医疗需求。

1医患关系的困境与成因

1.1医患纠纷及暴力事件发生情况

近20年来,我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均呈上升趋势。据中华医院管理协会调查显示,98.4%的医院发生过医疗纠纷,其发生率和医院床位数呈正相关;73.5%的医疗纠纷会影响医院正常工作秩序;从经济损失上看,全国县级以上医院每年医疗纠纷索赔金额高达42亿元,占医疗收入的5.9%;自2002年9月1日《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医疗纠纷的发生率平均每年上升22.9%。与此同时,暴力伤医等恶性事件的发生比例亦在逐年上升。有研究数据显示,发生医务人员因医暴而受到明显损伤事件的医院的比例从2008年的47.7%上升至2012年的63.7%,每年每所医院发生暴力伤医事件的平均数从2008年的20.6次上升到2012年的27.3次[1]。各类医疗投诉、医患摩擦更是层出不穷,给医疗服务行业的正常运转带来了空前的压力。

1.2医患关系紧张局面的成因

医患矛盾的本质是患方医疗需求的日益增长与医方的医疗服务相对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之间的矛盾。随着医疗水平的进步,包括器械和技术在内的高端医疗资源大量涌向高层次医院,医疗资源纵向分配失衡状况愈发严重。特别是对于我国由政府主导、半市场化的医疗行业而言,满足医疗需求的方式相对单一,导致高层次医院超负荷运转及医疗资源效率低下等一系列医疗资源配置问题。在政府卫生投入不足、医院发展靠自营创收的社会环境下,医务人员的服务意识与服务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客观因素的限制,由此出现医患沟通不畅、医疗道德建设相对滞后等一系列问题,加剧了医患关系的紧张局面[2]。可见,改变医患关系紧张的根本方法是加快医疗资源合理分配的进度,同时提升医疗资源的使用效率,使更多的医疗服务需求者得到及时而便捷的医疗服务[3]。

2医患关系内涵的发展与更新

2.1医患关系内涵的发展与变化

互联网高速公路的发展与普及,为专业的健康社交网络铺设了基础,推动了医患关系概念的更新。借助网络,医生可以同时与多名患者进行信息交流,医患关系由此发展为一个医疗团队与其所负责的多个患方之间的关系,即由原来的“一对一”变为“一对多”的医患关系。这种新型的医患关系概念极大拓宽了医患关系的范围,尤其把不同的患者团体囊括其中,同一类疾病的多个患者作为一个群体的共同医疗需求得到更高效的满足,在高度互动的在线站点内,患方群体相互交流,为处理当前医患关系提供了便利;同时,医生与其负责的多个患者借助网络平台相互交流,可以更便捷地传递最新、最准确的诊疗指导,使循证医学得以更有效的贯彻。

2.2医患关系内涵变化的意义

2.2.1增进医患沟通。

和谐的医患关系建立在良好的沟通基础上,但面对面的沟通不仅耗费医患双方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且常常“沟而不通”。2011年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接近三分之一的互联网用户平时不愿与医生分享健康信息[3],而新概念下的医患关系利用新通讯技术弥补了这一缺陷,医患沟通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由个人发展为组群,这显著拓宽了沟通范围,提高了沟通效率。

2.2.2提高患者认知水平。

在过去,信息不对称一直是医患沟通的障碍,但众多患者因各自不同的病症可以形成相应病患团体,出于对病友的高度信任,在该团体中患者可自发地相互分享患病、治病的经验,进而能提高患者个体对于相应疾病的认知,使医患间的信息不对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解。

2.2.3营造良性就医氛围。

患方对医方的低信任是阻碍和谐医患关系的直接社会原因。在新概念的医患关系下,患者通过网络能够更加了解医生的日常工作状态及其职业的特殊性;同时,患者群体还能相互监督,形成制约,减少“无理取闹”的发生,有利于对医生产生理解、信任和尊重,从而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形成。

2.3适应现代医患关系新内涵的途径

2.3.1建立高效医疗资源整合与分配模式。

新概念的提出必将对现有的医患关系与医疗模式产生冲击,因而需建立新型的医疗咨询和治疗模式,例如网络上流行的“春雨医生”和“求医问药网”之类的新兴医疗方式,极大提高了医疗资源整合与分配效率。

2.4.2培养适应新型医患关系的医疗工作者。

面对新形势下的诸多变化及其影响,医务工作者不能将目光局限于传统医患关系上,而应加强医学知识的积累以及职业素养的培养,利用新兴沟通模式与患者进行多种渠道的交流。

2.3.3加强网络医疗信息的建设与监督。

网络信息环境十分复杂。首先,互联网时布信息门槛降低,导致各种“伪知识”大行其道,因此要加强对于虚假信息的监督力度。此外,由于网络的便捷性,患者往往会选择“患—患”沟通,因大家“同病相怜”,难免会出现误解医生的情况,所以要对于病患间的沟通正确引导。

2.3.4借助网络舆论正面宣传。

网络媒体在信息化发达的今天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医患关系的新概念下,网络媒体需要扮演双重角色,一方面要站在患者的角度上合理判断,另一方面要站在医生角度合理思考,处理好网络舆论与医患关系的问题,力求报道的客观性与真实性。

3医患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与趋势

3.1推动医患关系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3.1.1移动互联网的推广。

回首二十年来的网络历程,我国在互联网领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截至2013年底,中国网民数量达6.32亿,普及率达46%;互联网经济总量占GDP的4.4%,达到全球领先国家的水平,高于美、法、德等发达国家[4]。2014年全球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保有量超过20亿,移动媒体成为用户连接网络的首选方式,这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与此同时,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使社会步入了4G通信时代[5]。巨大的网民基数、便捷的移动设备、高速的通信网络为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国社会正向移动互联网时代迈进。

3.1.2社交网络的普及。

《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显示,经常登录社交网站的网民比例高达53%,从社交网站获取健康信息的用户数量之庞大可见一斑[6]。移动互联网的兴起,为社交网络平台的涌现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社交网络已然触手可及。腾讯公司2011年初推出的一款社交平台手机应用———微信,截至2014年初其用户保守估计已超过6亿,是社交网络在移动互联网中应用的成功范例之一。

3.1.3应用软件的移动化。

应用于移动互联网中的社交网络,其用途目前已远远超过了交友、聊天和分享等传统通讯功能,移动互联网融入医疗行业已是大势所趋。目前市场上可以下载到的医疗健康类手机应用已超过2000款,包括面向患者求医问药的“春雨掌上医生”、面向医生学习交流的“医学文献”以及用于购买药品的“康康买药”等各类不同功能的手机应用如雨后春笋般萌生,满足了医疗行业内各方的多种需求[7]。

3.2现代医患关系的发展趋势

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使人们对就医的时间成本更为重视,医院内咨询、挂号、候诊需花费大量时间是多数轻症患者选择在线寻求诊疗帮助的重要原因。有调查数据表明,约34%的用户曾利用过社交网络的支持寻求医疗信息;约有73%的患者在就医之后继续在线寻找医疗信息,并且其中超过六成用户认为搜索的健康信息影响了他们的健康决策[8-9]。其他民众选择通过互联网获取健康信息和指导的初衷不一,譬如寻找更经济的治疗方案、对就诊过程中的医疗术语做进一步的了解、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以佐证及甄别医生的诊疗方案、自我保健等[10-12]。同时,微信公众号、QQ群等网络社交平台也发挥巨大作用,它不仅使许多“同病相怜”的患者获得了情感上的慰藉,也让他们分享求医问药的经验,更好地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4现代医患关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

4.1网络媒介对医患关系的负面作用

在新医患关系的背景下,发挥社交网络的优势有助于医患之间的交流,但潜在的问题也不能被忽视。从患方角度来看,由于疾病具有复杂性与独特性,看似相似的疾病实则机理、治疗存在巨大差异。患者之间的好心交流、经验之谈,有可能酿成大错,出现“好心办坏事”的尴尬结果。此外,不排除个别人员混入患者队伍中,向患者兜售药品、散播虚假信息等现象的发生,破坏“患者圈”的正常秩序[13]。从医方角度看,社交网络平台可能会加大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这对原本已劳累不堪的医务人员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

4.2对策

网络的开放性较大,导致医疗信息良莠不齐,很难获取有效信息,甚至出现网络医疗诈骗等问题。鉴于此,建议由各大医疗卫生机构牵头,按区域、疾病种类、医生等建立类似于“医享网”式的医疗服务网络平台。患者可根据自身具体情况选择进入不同的患者圈,一方面有助于患者产生同病相怜般的“共情”之效;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医生间相互竞争与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由于有正规医疗机构的维护与监督,医疗信息的可靠性大大提高,患者求医问药也将更加方便快捷。同时,借助社交网络建立患者圈,还可以实现患者之间的相互制约,减少医疗纠纷,也为基本医疗常识的普及创造了条件,有利于网民医疗卫生知识水平的提高。

综上考虑,在将移动互联网应用于医疗活动时,要加大基本医疗常识的普及力度,提高患者对医学的认识,减少“病急乱投医”现象的发生,同时提醒患者不要随便采纳病友的药方,治疗详情应以专业医师为准。此外,加强网络平台的监管力度,对不法分子严惩不贷。平台上的医务人员应以自愿为主,量力而行,并给予适当奖励,鼓励医务工作者在留有余力的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为患者解疑答惑、排忧解难。

作者:徐志杰 王经杰 戚麟 单位:第二军医大学学员旅

参考文献

[1]贾晓莉,周洪柱,赵越,等.2003年-2012年全国医院场所暴力伤医情况调查研究[J].中国医院,2014,18(3):1-3.

[2]袁晓玲,赵爱平.医患沟通技能评价方法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0,25(10):91-93.

[4]麦肯锡.中国的数字化转型[J].IT经理世界,2014,17(17):12-13.

[5]欧阳盛劼.移动互联网时代手机媒体的发展趋势研究[J].卷宗,2014,4(9):262-262.

[6]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3年中国网民搜索行为研究报告[R].北京:2013.

网络暴力趋势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犯罪;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C9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2-0214-02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既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又是 “科教兴国” 战略的实践者和完成者,承担着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正因为如此,他们承载了更多的关注与期待。然而,近几年来大学生的违法犯罪事件让人记忆犹新:长沙医学院女大学生李爱娟62刀砍向同室好友致其6级残疾、陕西某高校女大学生因无钱购买手机而绑架四岁男孩勒索赎金、苏州科技大学学生何饶炜多次盗窃学校电脑主板和网卡、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博士生黄小庭多次参与制毒……一系列的犯罪行为,撞击着人们的神经、震颤着人们的心理、引发着人们的思考。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如此地快速上升?又是什么让他们这些“天之骄子”变得如此残忍?

一、大学生犯罪的基本情况

(一)侵财犯罪案件占有相当大的比重

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加之贫富差距加大、地区间发展不平衡问题突出,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就业后收入少;低收入以及高房价等问题,都对大学生思想、心理、行为产生了许多不利的影响。特别是社会上盛行的“有钱就有一切”、“拜金主义”、 “享乐主义”使得社会涉世不深、判断力较弱的大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出现偏差,追求享受奢侈生活,进而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获取金钱。据《中国教育报》 2004年11月12日消息, 大学生犯罪案件中其中盗窃犯罪约占总数的50%。来自陕西渭南、宝鸡两市高校大学生因违法犯罪受到行政拘留。以上处理的案件调查数据显示:大学生所犯罪刑中盗窃类犯罪所占的比重约在45% - 55% 之间, 且逐年上升。

(二)暴力犯罪案件性质恶劣,社会反响强烈

暴力犯罪以往在大学生犯罪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近些年来呈迅速增长趋势。如今在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案件中暴力犯罪案件所占比重较大,据调查该类案件约占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的30%左右。大学生暴力犯罪屡见不鲜,后果非伤即残,甚至出现一些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恶性案件。

(三)涉性犯罪问题比较突出

大学生涉性犯罪是当代大学生犯罪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虽被高度重视,但犯罪率仍呈上升趋势。而且涉性犯罪手段日趋恶劣,大学生涉性犯罪多使用暴力、胁迫等极端的手段, 同时还采取诱骗、药物麻醉等方式妇女, 奸劝女, 强迫妇女, 性骚扰, 侮辱调戏妇女,甚至杀害被害人。

(四)智能化犯罪逐渐增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高科技智能化犯罪是当前大学生犯罪呈现出的一个新特点,表现为大学生在犯罪中能充分发挥自己科技优势和智能优势,如云南大学马加爵杀人前先在网上查阅了许多资料, 确定作案时使用的工具以及如何出逃,这个计划相当周密。

另外, 以计算机网络为载体的大学生犯罪案件日益增多, 且由单纯的制造病毒对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危害逐渐向其他犯罪对象及领域蔓延。网络犯罪已经涉及网络盗窃、网络虚假信息、网络、网络诽谤、网络恐吓、网络赌博、网络诈骗等领域。

二、原因分析

(一)家庭影响

俗语说:近墨者黑,近朱者赤。可见社会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很重要,而家庭这个小环境是一个人社会化的开始,或者说是人生的第一环境。从子女出生的那一刻起,他们就注定要对家庭产生强烈的依赖性,而家庭的自身状态、父母自身素质以及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等家庭因素也自然而然地影响着子女的成长、成才。

1.残缺家庭。在单亲家庭和离异家庭中,由于父母一方死亡或者离婚导致子女的监护、教育责任落在父母亲中的一方身上。各种因素导致父母亲一方精力有限难以教育引导子女,而且单亲和离异家庭中的父母一方陷入个人痛苦和不幸之中往往对忽略对子女的关爱、照顾,从而在子女的心灵中孕育了潜在的心理危机。在这样一个缺乏温暖气氛和父母亲情呵护的家庭里,子女们往往呈现性格扭曲、感情片面发展的状况,再加上外部的不良诱惑和自身认知能力、自制能力不强, 极易走上犯罪道路。

2.教育方法不当。父母过度地溺爱子女,对子女有求必应,对子女的错误过度迁就和忍让,这些造就子女的自私、冷漠、感情的脆弱,一旦有外界刺激时, 就容易导致违法犯罪的发生。而某些家庭对子女任意打骂忽略子女的人格尊严和心理需求,这种教育方式大大地削弱了子女与家庭的感情,加深了子女与父母的隔阂。从而使这些家庭的子女具有更多的攻击性和叛逆性,也极其容易走上犯罪道路。

由此可见,一个充满温馨、民主氛围且和睦的家庭环境会对子女产生积极的影响,使其更加对家庭产生依恋之情;而问题家庭则会对子女产生消极的影响,使他们在进行某种行为很少考虑家庭成员的感受,凭自己的感情用事,极易导致犯罪行为的发生。

网络暴力趋势范文5

一、身心发展的不成熟是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主观因素

未成年人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生理、心理方面还是非常不成熟,在接受事物的速度、方式上也与成年人有千壤之别,对待事物方面大多是停留在表面上。现在的社会鱼龙混杂,未成年人很难准确的去了解、认清社会中的各种现象,对于自己的行为也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未成年人正处在叛逆期,很难去接受来自长辈的意见,为了追求自由,展现个性,同时又非常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同,思想较为偏执,就会采用较为极端的方法去达到自身的目的。未成年人正处于受教育的关键阶段,文化程度比较低,对于社会的认知不够全面深刻,缺乏法律意识,更容易冲动行事。未成年人情绪变化快,不稳定,不能更好的自我控制。社会复杂多变,未成年人不能正确看待社会中的权钱关系,受到金钱的诱惑,一旦思想上发生变化,推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造成心理畸形发展,不利为未成年人在社会中的成长。

二、家庭环境是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的重要诱因

家庭是保护未成年人的第一道防线,家庭环境对于未成年人的成长至关重要,现实生活中如果家庭中缺少一些重要因素,将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深远的影响。有学者指出:“家庭的残缺,是未成年人犯罪的催化剂。”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的成长中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部分学者把父母的教养方式分为民主型、专制型、拒绝型和溺爱型四种,后两种具有极端化倾向的教育方式存在诸多弊端,溺爱型容易导致孩子形成叛逆或自闭依赖的性格,拒绝型容易导致孩子形成自私冷漠的性格。这些客观的因素都在影响着未成年人的思维、处事方式,家庭教育的方式也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是未成年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学校教育的缺失助长了未成年人暴力犯罪

学校教育在整个未成年人的成长过程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但是如今我国大多数学校在思想品德教育和法制教育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缺陷。中国的传统教育思想禁锢着教育的发展,一直注重应试教育,把学生的成绩放在第一位,以成绩的好坏来评价学生,严重影响着未成年人身心的正常的成长。学生的自理能力下降无法适应社会生活,在某种程度上心理的伤害容易培养出具有潜在的犯罪行为的未成年人。差别待遇会给学生带来挫败感,反而会导致学生心理对学校、老师、同学甚至学习产生反感心理。中国一直在实行着素质教育,但是却一直没有落到实处,法制教育更是缺乏,即使有设置法制课程的学校,也只是简单的讲述,并没有将法治思想深入到未成年人心里。

四、社会不良现象的出现刺激了未成年人暴力犯罪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的上升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给社会上带来了更多的新鲜事物,但是也夹带着一些不良的信息,新旧观念的重叠,易造成未成年人思想扭曲。当前,网络成为了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事物,但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在给人们便利的同时,也夹杂着很多的危险成分。不只是影视、报刊、网络充斥着暴力文化,电游中也弥漫着暴力气息,80%的电游是暴力的,暴力的内容包括流血、斩首、动枪、舞刀、致残、杀死等。对于好奇心很强辨别能力有限的未成年人来说,这些都是导致他们走向歧途的重要因素。过分沉溺在网络虚拟世界的人,无人管束;而现实社会受到家庭、道德、法律的制约,与网络世界形成极大的反差,更容易把那些虚拟的事物带入现实中来。

五、司法体系的不完善增加了未成年人暴力犯罪

司法是保护未成年人的最后一道防线。我国在未成年人刑事犯罪以及审判方面,存在着很大不不足,很多相关的制度并不能够适应案件的需求。刑事案件中,刑事审判是最关键的部分,但在我国对于未成年人的刑事案件的审判中,只是在成人审判的制度上加以修改,并不能真正的考虑未成年这样特殊的身份,也起不到保护教育的作用。有期徒刑囿于其本身的局限性,在有些情况下,很难起到特殊预防作用,甚至会适得其反,使犯罪人发生交叉感染,恶习更深,再犯罪率增高,尤其是对审判处短期自由刑的罪犯。当这些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后,反而会出现报复社会的心理。

未成年人暴力犯罪是社会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现象,在现阶段我们还不能完全消除未成年人犯罪。针对我国未成年人暴力犯罪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控制和预防,未成年人暴力犯罪问题受到自身、家庭、教育、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因此,要想真正的控制和预防,就必须培养未成年人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氛围,注重素质教育,营造和谐社会,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制度,全社会共同努力,共同配合,为未成年人提供优良的环境,促使他们健康成长,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英]著布莱克本.犯罪行为心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M].吴宗宪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

[2]杨庆玲.当代中国未成年人犯罪-现状及刑罪适用研究[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12.

[3]管荣斌,徐肖东.未成年人不良行为预防[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12.

网络暴力趋势范文6

关键词:大学生;互联网;个性;自我异化;逆反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6-0283-02

当前,我国互联网发展进入一个飞速崛起的阶段,互联网本身覆盖的领域已涉及人们生活工作各个方面,它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另一方面,人们对互联网的依赖也越来越强,需要依靠互联网完成各项工作,人们要获得高品质的生活,就要尝试去完善相关互联网的各个体系。自从我国1994年正式接入互联网以来,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让中国在世界互联网领域的地位由先前的跟随、参与,逐步走向现在的主导,中国在互联网各方面的力量都已处于世界前列。从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历程中让我们看到中国互联网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简到优的成就,也看到了我国互联网强大的发展潜力,但是,我国互联网发展带来的各种问题也是层出不穷,包括各种文化差异、观念认同、意识形态等各方面的问题。作为互联网使用的最主要群体,也是受互联网影响最深的一个群体——高校大学生,互联网对于大学生本身,甚至将来整个社会都有重要的影响。

大学生个性研究属于心理学范畴[1],互联网对大学生个性影响实质上属于网络心理学研究领域,一方面因为大学生是一个普遍、典型的互联网使用群体,另一方面大学生处于一个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型时期,对外在环境影响处于一个非理性处理的时期,如何正确看待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各种影响,对于大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学生从高校校园中开始逐渐接触社会,个性基本成形,但在与外界环境的接触中,仍会受到一定的影响,这些影响或多或少给大学生个性的改变起到了催化作用。互联网作为大学生在此阶段接触较多的一种传媒互动客体,对大学生个性的影响有着极其微妙的作用,利则可以成就一个人,弊则亦可毁掉一个人。本文就互联网对大学生个性的一些负面影响作主要分析。从互联网对大学生个性影响的体现可以分以下几种类型,就这几种表现类型一一分析:

一、自我封闭型

根据互联网在对大学生个性施加影响的层面来讲,自我封闭型又可从两方面进行分析。

一是,大学生本人由于受非网络因素外界环境的变化的影响形成一种自我封闭的趋势,而互联网只是其遭遇各种挫折后的一个“庇护所”,这种情况下,互联网只会真正让大学生变得封闭起来[2],得不到与外界的沟通交流,这样的“庇护所”对大学生本人来说是不安全的。例如,一些家庭因素:父母离异、家人亡故等一些非正常的家庭突变,还有大学生失恋等一些社会交往中的感情问题。由于大学生处于一个对情感较为敏感的时期[3],在面对诸多的情感问题上常常会手足无措,不能妥善处理,同时,大学生自信心较强,在面对这些问题时经常会选择独自面对,这样大学生势必会让自己孤立封闭,不去主动与他人交流沟通,然而人的情绪是不可能在较长时间积累的,这种情况下“万能”的互联网正是一个孤立的个人最好的情绪发泄口。程序是无情绪的,大学生可以在互联网上围绕自己的当前情感需要接触各种信息,这些信息只能够被筛选,这样的过程有很大的随意性,大学生深陷其中,只会越来越封闭,长期如此,对其心理乃至生理健康都会造成很大的威胁。

二是,互联网本身就是引起大学生个性封闭的一个主要诱因。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是一个丰富多彩的虚拟世界,其中所包含的信息之全面、丰富,是任何媒介都不可比拟的。在第26次《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中显示[4],10—29岁年龄段网民数量占到整体网民数量的58%,学生网民占到整体网民的30.7%,同比增长了近2个百分点,网民年龄的年轻化,网龄的高龄化,从中学甚至是小学就开始接触互联网,到大学阶段人们接触互联网的时间少则三五年,多则可达十年以上,人们接触互联网的时间越来越长,这样经过长期与互联网的接触,一方面,会造成与周围亲友的疏远,另一方面,受互联网各种信息影响很大程度上会形成网络成瘾,大学生一旦网络成瘾,将严重影响其未来的发展。这时,互联网看似是大学生的“亲密伙伴”,但实质上互联网只会成为一个封闭着大学生的“牢笼”,成为禁锢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最终诱因。

二、自我中心型

弗洛伊德认为[5],自我的升华会使本能得到一种解脱,而互联网无疑是大学生自我升华的催化剂。互联网本身不具有选择性,它只是无意识地提供给社会成员各种丰富的信息,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人的自我满足层次是在不断提高的。大学生自尊心、自信心较强,面对丰富驳杂的互联网世界,大学生本身更倾向于按照自己的喜好来浏览自己喜欢的信息,长期如此,把这种自我满足的心理需求应用到以后生活、工作各个方面,逐渐形成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病态心理需求,甚至将这种心理需求上升至一种本能,这对大学生个人将来的人际交往、工作交流等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绊脚石。

这种现象还只是一种普遍的自我中心个性的表现,而真正实质上能对大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则是自我中心的异化。网络虚拟世界看似是围绕大学生自身需求提供各种信息,但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陶醉并不能让自我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满足,甚者会让大学生丧失自我,对自己的行为不能进行理性的分析。一旦这种不良状态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加以利用,不论是对大学生本人还是对周围的亲人朋友,甚至对于社会,都有可能造成极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