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范文1
对比中西方家庭教育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了解西方文化下西方家庭教育的特色与优势,得到一定程度的借鉴,从而思考我们国家的家庭教育,研究更科学的教育方法与手段。
关键词:家庭教育 中西方 差异
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决定中西方家庭观念的差异。孩子的成长过程犹如在白纸上作画。在中国,父母习惯于为子女设计各种各样的模板,当子女在此模块上临摹发挥到极致时,便认为父母的教育取得了伟大的成功;而对比之下,西方父母在提供给子女最好的画笔之外,更侧重于循循善诱式的引导子女去描绘他们自身最喜爱的图画,这些色彩不一的图案往往给世界惊喜和冲击。在这种情况下,中西方家庭培养出来的孩子在行为习惯,思维模式,能力素养方面便体现出了不同的风格和明显的差异。
中西方家庭教育存在重心上的差异。重心的不同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教育的核心,二是教育的内容侧重。在中国,我们常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应对对子女的教育负起责任,在子女的行为失当时,父母也要承担责任(有时候可能舆论认为父母需承担主要责任)。在这样的情况下,父母必定会对子女的一言一行加以约束和规范,避免成为舆论的针对对象。另一方面,受到历史发展和传统文化的影响,子女的出息和作为可以给家庭带来巨大的荣誉和声誉,为父母带来巨大的成就感。于是,父母对子女的培养又往往会受到这一利好趋势的引导,融于父母更多的意志和思考,家庭教育自然会逐渐趋向于以父母为中心,而不是孩子。
而西方相对民主和自由的文化风格熏陶下的家庭教育,父母与子女有着更多平等对话的机会。家庭成员各自认为也相信各自的成长和发展应受到自身意志的体现。尽管子女在还未形成自身想法之前是不会考虑也做不到这么多的,但社会整体意识和舆论导向在父母的教育方式上便会得到体现,子女在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自然也会将这种思维方式进一步传承下去。
2.家庭教育内容的差异
2.1理财观念教育
在中国,很少有父母主动对子女进行关于理财的教育。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很多家长自身也没有建立起较好的理财观念;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很多家长认为挣钱养家和管理钱财是大人的事,孩子离这些还很远,子女没钱时便伸手向父母要。这种现象甚至是子女成家立业后仍然存在,家长和孩子都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中国观念里,中国父母觉得为孩子留下财产是必要的,而小孩则以父母的财富沾沾自喜和骄傲。这值得我们深思,这样的习惯会更加导致我们的社会失去平衡,物欲横流,攀比心加重和减弱中国年轻一代创造力。这种习惯和观念从他们的父辈便是如此,子女习惯于此,在日后为人父母时势必仍然会将这个习惯延续下去。
在西方,理财教育是家庭教育的一个分支。西方父母一般不会不正规、无计划的给孩子钱,而是定期发给孩子一份固定基金,并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意识,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西方的小孩独立性较强,会早早就意识到“财富要靠自己创造的道理”,父母的财产是父母的,与自己本身没有什么关系。西方小孩在很小的时候就会说,“这是爸爸妈妈的家,我是暂时住在这里的。” 在西方小孩长大成年后,会以倚靠父母生活为耻,他们炫耀的是自己靠自己艰难创业成功通过努力得来的财富。
2.2宗教思想教育
西方的宗教传统直现代仍保留着新鲜的活力,它渗透到教育活动的各个方面,不仅使教育带有浓厚的宗教色彩,更重要的是它赋予了西方教育以内在的精神价值。
相比而言,除了民族风俗要求之外,中国的家庭教育则较少的融入宗教思想教育。从另一个方面来看,宗教思想还不能满足提供给人们信仰和精神力量的需求。
3.中西方家庭教育的综合对比评析
从以上对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比较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中西家庭教育存在比较明显的区别,二者各有所长各有局限。
3.1中方家庭教育优势与不足
3.1.1中方家庭教育的优势
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中方的教育观念中,一个人更多的是作为社会人,而不是自然人的存在。而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个人的成长将更多得受到家庭,家族和所在集体或者社会群体的约束和影响。这种环境往往能够培养出集体观念和纪律观念强,乐于奉献,坚忍质朴的性格。目前中方家庭教育的重心仍在于智育,孩子们往往基本功扎实,能够锻炼出勤奋刻苦的习惯品质。
3.1.2中方家庭教育的不足
作为社会人的存在,为更好的承担起相应的责任,个体的个性特征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制约和限制。在集体利益先于个人利益的情况下,彰显个性的空间也就变得更加狭小。所以,中国的小孩子往往更显得腼腆和内敛,不擅于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自己的特长。
教育重心有失偏狭,对孩子其他方面的培养往往十分薄弱。孩子的情商培养,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自理自立能力,理财观念,成长规划都没有得到更好的重视,以至于“高学历低能力“的现象频频出现。
家庭教育的中心有所偏失。正如在前面中西教育方式对比中所提到的,中方的家庭教育中,父母占据权威地位,教育的对象是孩子但教育的中心却是家长。家长的能力与想法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过于重要的作用,这就给孩子的成长成才带来了比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
3.2西方家庭教育优势与不足
西方家庭教育注重孩子自身特长与个性的发掘与培养。父母更多的是在子女犯错误时对其行为加以规范和约束,但对孩子自己的想法总是采取鼓励与支持的态度。因而西方家庭的孩子往往显得更为活泼,个性张扬,思想开阔,充满想象力。
和中方以学业为重心的家庭教育不同,西方家庭教育的侧重点是在于如何让孩子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追求自己的生活。理财观念和观念等等方面的培养,有利于子女尽早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建立正确人生观和世界观,形成思想上的自由和独立。
西方家庭教育培养出的孩子,往往摆脱了对父母的依赖,能更好更快的适应社会生活,更加富有开拓精神,更为自信。
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范文2
关键词:中国体育,西方体育,社会环境,价值观,思想基础
体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 它的形成和发展与人类文化的进步有着密切的联系, 不同地域, 不同民族体育发展的形态是其文化内在规定性的必然结果。因此, 沿循历史的轨迹, 从社会环境、价值观、思想基础等文化学的角度审视中西方体育观念的差异, 无疑会为我们深入研究体育的发展规律、把握其未来走向提供有益的启示。,价值观。。
1.两种不同的体育体系的比较
数千年的封建制农业社会, 给了中华民族体育文化以充分发展的条件和时间,形成了内容丰富、层次较高的体育活动形式,为人类体育文化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从人类发展的社会形态来看,中国传统体育深深地烙有农业社会的多种印记。伴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体育逐步进入了兴旺发达的历史阶段, 它从生产、军事和宗教等社会活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而完整的社会文化现象,在近代自然科学的支撑下,以前所未有的规模和速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起来。,价值观。。
2.中西方体育文化价值观的差异
在“天地人合一”、“认知合一”等哲学观的引导下, 中国传统体育注重以整体的概念描述人体运动过程中形体、机能、意念、精神诸多方面的活动以及这些状态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反映了追求身与心、机体与自然协调发展之健身价值观。此外, 在儒家“性善论”教化要以礼仪为主, 在道德先行的伦理观的影响下, 中国传统体育洋溢着浓郁的泛道德色彩,“中庸为本”、“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人格是传统体育精神的主旋律, 如中国武术讲究武德、武道、武技。武术大师们更是将德与武技的追求作为其终身的目标, 即使在技击实践中, 也讲究点到为止。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体育追求德与力的统一,注重精神修炼的价值取向。西方哲学的科学理性主义严格区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自我与他人、物质与精神的思维模式和注重个体与局部深入探究的认识方法, 使身与心, 灵与肉彼此分属于两个世界, 以至于西方体育文化把“力”视为其文化的核心, 把外在的力量作为生命的基本要素。如古希腊人把“培养完美有力的身体作为人生的主要目的”。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 体育被作为最有效的教育手段应用于人的培养教育中。在西方辨证法思想的影响下, 西方体育强调激烈竞争的动态平衡, 那些参加者在竞技场上尽情宣泄自己的情感, 充分体现生命的力量, 使人类生存竞争的原始本能再现于竟技场, 展现人之形态美, 力量美, 同时也表现出对妥协、退让的否定。当然, 这些竞争对抗必须捧着“公平竞争”的原则。体现出西方体育崇拜力量, 强调个性发展和人体单项机能发展的
价值取向。,价值观。。
3.中西方体育所依存的社会环境的差异
3.1 中国体育依存的社会环境
中国体育是在独特的社会环境中孕育和发展起来的,优越的地理环境使中国自古就是以农立国,自给自足是中国社会的特色。中国以儒教为正统的传统文化,在世界文化的潮流中是一个独立发展、自成体系的文化系统,具有一定的封闭性。中国社会文化背景具有极强的稳定性和鲜明的独特性, 其文化传统由于具有久远的发展渊源和宽厚的社会存在基础,而呈现出巨大的惯性和社会裹挟力。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产生的中国传统体育带有明显的农业社会烙印。
3.2 西方体育所依存的社会环境
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相继出现,人们需要寻求新的体育形式来调节生活压力;同时,自然科学的发展也促使人们努力寻求理想的体育活动方式。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诞生的西方体育是人类文明进一步发展、人们对自身有了科学认识后的产物,它与资本主义的市场竞争机制和发达的科学技术紧密结合,其多元化、多层次的体育文化结构和以竞争性为主导的体育运动形式,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身心发展的需要,具有明显的世界性、竞争性、科学性和商品性等特色。
4.中西方体育形式的思想基础的差异
4.1 中国体育的思想基础根植于东方朴素的唯物主义在生产力低下、科学尚不发达的时代,中国劳动人民对生命本质的认识是难能可贵的, 这种认识曾指导我国古代体育的发展达到了一个很高的程度。,价值观。。中国传统体育表现出典型的整体观特征,始终将人的整体性作为健身练习的出发点和归宿。,价值观。。在传统体育中,随处可见整体生命观的影响,它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统一和人的心理与生理的统一,从而建立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整体优化生命的养生体育体系。
4.2 西方体育的思想基础是建立在近代自然科学基础上的。19 世纪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又使西方对体育的认识登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人们对人体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对人体机能的变化和运动能力的强弱有了更精确、更深刻的认识,使近代西方体育的发展有了牢固的科学依据。在逐渐发达的诸多学科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人们以分析和实验的认知方式去揭示体育的奥秘,使体育活动向着严格的针对性和专门性的方向发展。西方体育采用的是由分到合的策略,突出的是个体向整体的合成关系,将人体局部的练习效果综合起来达到整体健身的目的。
5.构建体育教育观念的对策
5.1 拓新体育教育观念拓新体育教育观念的主旨就是进一步唤起我国教育主管部门对体育教育的高度重视和优先发展。让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谐发展等教育思想真正落实到素质教育中来,从而使我国学校体育教育长期、稳定和健康的发展。
5.2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首先是培养每个学生的身心全面发展, 并适应现代社会变革; 其次是改革落后的教学内容和方法等, 重视学生体育文化修养的培养, 扩大学生学习的自主权和自由度, 构建多元化的体育教学评价方式。
5.3 体育教师必须与时俱进
体育教师要具备新世纪社会和教育发展所必须的基本条件, 不断更新教育观念, 并具备相关学科的基本知识, 以及较高的文化艺术欣赏水平, 从而引导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分享体育的乐趣。,价值观。。
运动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武思莲.世界体育史.沈阳体育学院出版社,沈阳,1987.
[2]扬文学,万彩英.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当代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之关系[J].体育文史,1998(4).
[3]吴忠义.中国与希腊传统体育文化的比较[J].中国学校体育1994,(2).
[4]孙维国.中西方传统体育文化背景的比较研究[J].青年文学家,2009(8).
[5]李玢.世界教育改革的走向[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7.
[6]秦华.中西方体育文化之比较研究[J].搏击.武术科学,2007(9).
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范文3
[关键词]: 家庭教育;教育方式;教育观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引言
20世纪80年代后期,美国家庭喜剧《Growing Pains》(《成长的烦恼》)在美国国内摄制播出,于90年代引入中国,受到国内外众多观众的青睐。2006年堪称中国版的《成长的烦恼——中国家庭情景喜剧《家有儿女》在各电视台陆续播出,受到广大群众的欢迎。纵观两部喜剧,我们发现两者能够取得收视长虹的傲人成绩的共同点主要有两个,其一为选题,均选用群众日益关心的家庭教育主题;其二为戏剧表现形式,均采用了明快幽默的家庭喜剧形式。然而,两部喜剧反映的家庭教育观念、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又有所不同。
一、两部家庭喜剧教育方式的异同
(一)家庭德育
学校教育一直以智育为主,因此实施德育的主要场所是家庭,且德育是家庭教育的关键。思想道德素质不仅决定着人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关系其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发展。因而,中国家庭和美国家庭都重视德育。中国家庭的德育主要包括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家庭美德教育,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教育。基本道德品质的教育,是对个体的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包括诚实、谦虚、勤劳、善良;养成基本文明习惯和行为规范,即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礼仪和为人处事的原则;美国家庭德育中,宗教发挥着重要作用。基本的文明习惯如餐桌礼仪等除了家庭的传统,更多源于对于“上帝”的信仰。由于美国文化的核心是个人主义,父母也注重培养子女的爱国道德情感,但并没有强烈集体主义情感,因而子女可以有选择价值观的自由。
(二)智力和能力的培养
对于智力和能力的联系一直是教育界讨论的热点。简单说来,智力是认识活动的范畴,能力属于实践活动的范畴,学习的本质是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对于某一方面的重视体现了不同的教育目的。中国家庭更偏向于智力的培养,培养知识型人才;美国家庭更偏向于能力的培养,培养创新性人才。由于中国人才选拔制度历史悠久,对于人才的考核主要是通过成绩的考核,从传统的“学而优则仕”到现在的高考的“反拨效应”,大部分中国家庭还是单一的以书本理论知识的学习和学习成绩的好坏作为评价孩子优异与否的标准。很多父母甚至从胎教开始,就注重子女智力的开发。由于教育资源的不平等和教育机会的差异性,就会出现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热背后父母的一种“急功近利”的心态和违反教育规律的现象。美国家庭父母更注重子女的思维能力和科学素养的培养,激发学习兴趣,不过分苛求孩子的奋斗方向,更多培养子女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吃苦耐劳的精神,独立自主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哲理。孩子会根据自己能力分担一定的家务,参加社区活动,很多高中生或大学生利用假期参加社会活动实践,锻炼社交能力,为未来职业规划做准备。
(三)身心健康的发展
健康不仅是身体机能的正常运作,还要具备心理健康和较强的社会适应力。中国家庭比较关注子女的身体健康,注重饮食的均衡性和适度的运动,从小培养孩子多锻炼,不挑食的习惯。但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尤其是对待青春期的情感困惑时,中国的家庭往往采取的是回避策略。美国家庭更加注重身心的全面发展。在周末时,父母常常陪同子女参加户外运动,他们也常常关心子女在处理人际关系和情感方面时出现的困惑,在孩子遭遇问题多采取沟通策略,耐心引导。
二、两种教育观和方式的根源
上述的事例是家庭教育某些方面的缩影,但从一定角度折射出中西方教育的差异,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原因又植根于不同的民族文化。借助特兰迪斯的文化差异维度理论我们可以分析中美两国文化的差异性的根源。
1.特兰迪斯的文化维度理论
特兰迪斯按照层层递进的关系,将文化的维度分为三个方面:即文化的复杂性、文化的严厉与宽松、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文化的复杂性(culture complexity),是从文化内部的复杂程度对文化进行比较,特兰迪斯认为,文化内部内群体的数量与功能是文化复杂性的一个重要标志,群体数量的多少影响到群体对个体的约束力和个体对群体的忠诚度。文化的严厉与宽松(tightness and looseness),即文化中同质性和异质性程度的差异,影响到群体对于个体的规范程度。个体主义与集体主义(individualism and collectivism),指个体如何处理个人行为目标和集体行为目标的关系。个体主义即个人目标助于群体目标之上,态度是比规范更具威力的社会行为指标;集体主义即自我与群体相互依赖,规范是比态度更具威力的社会行为指标。
2.以特兰迪斯的文化维度理论分析中美文化差异
从文化的复杂性来说,中国的文化复杂性较低,美国的文化复杂性较高。中国虽然民族众多,但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汉文化几千年来一直处于主流。血缘文化、农业文化、宗法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的三个方面,随着历史的演变,相互之间渗透紧密。中国人讲求“中庸之道”,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宇宙的和谐,因而注重内部的和谐。从一定程度讲,美国文化延续了欧洲文化。但美国属于移民国家,作为一个“大熔炉”,又融合了各种不同的文化,因而范围广泛,内容复杂,差异明显。作为一个融合各种异质文化的统一国家,就需要较高的自由度和容忍度。因此,流动性大,选择性也多。从文化的严厉与宽松度来说,中国文化同质性高,美国文化异质性高。贯彻到家庭教育中,中国关注的是“家庭本位”,要求子女遵守所属家庭、团体的规范,行动的原则度较高。而美国家庭教育关注的是“个人本位”“儿童本位”, 欧美家庭父母不认为子女是其“从属”,而是独立的个体,有选择的权利,且作为家庭的一员,对家庭事务有话语权和发表自己的意见。无论是中国传统封建社会还是当下的社会主义,其思想核心是集体主义。而美国的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更强调集体的目标,有明显的圈内(in-group)和圈外(out-group)的差别。群体间强调成员之间的依赖。贯彻到教育目的上便是“社会本位”。 西方文化属于商业文化,从强调人性和理性欧洲文艺复兴到探索新大陆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更注重个人的努力和竞争,强调个性的发展,自我价值立于集体价值之上。
三、中国教育的发展思路
中国家庭教育历史悠久,著作丰厚,思想底蕴深厚。中国传统文化,无论是儒家文化的“合”“和”思想,还是道家思想的“人性自然”,都体现了一定的合理性。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爱国主义思想和集体主义的荣辱观仍具有时代意义。以道德教育为例,历史已经说明过分的强调个人主义和个性的自由的严重后果。反观20世纪西方道德教育的嬗变我们不难发现,美国六七十年代的自由主义和个性解放的运动在反对机械式的灌输教育方面的确有进步作用,但是抛弃旧的传统美德的直接后果便是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和不承担后果的。美国1990年时代周刊一个名为《漠不关心的一代》的报告曾指出:美国18岁至29岁的青年人对社会、对政治几乎一无所知,只有体育竞赛和少女堕胎才能使年轻人激动。[1]由此反映出的是一种个性与共性、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矛盾和失衡。在网络环境下,道德遭受的困境不断显现:不考虑经济能力对于名牌奢侈品的过分追求;青少年“炫富和畸形价值观的主导;快餐文化影响下的急功近利心理和享乐主义。正如《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所说:“正当西方重新发现非西方的方式时,这种价值观却在产生它们的发展中国家常常遭到贬低”。[2]现代家庭中,由于妇女地位的提高,父母双方均参加工作的机会和现象也逐渐增多,由此导致的父母职责缺失和定位的偏离现象也不容忽视。传统教育强调父母教育职责的不同,“严父慈母”的教育定位对于性别特征的形成仍有积极影响。当然,由于中国处在社会的转折期,逐渐步入国际轨道,在与西方文化的不断融合中,应采取宽容的态度,吸收西方教育思想的精华。民主思想可以深入到家庭教育方面,亲子关系应该从传统的“家长制”向更加平等的亲子对话发展。在智能发展方面,应多注重子女兴趣的培养,将动手和动脑相结合,促进能力和智力平衡发展,使其成为有个性有思想的独立的人。我们应该看到,发展中的家庭教育不应局限于某一种教育模式,而是应该具有国际化的视野。教育的方式是可以变的,并且是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和完善的,但是对人类最有力的教育法则则是不能变的,如何取长补短才是未来家庭教育发展的趋势。
四、结语
在全球化的背景下,教育作为文化实力的一部分作用日益凸显。西方国家中的先进教育观念值得我们去借鉴,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根据具体国情,保留传统教育观念中的精华,接受性批判性地使用,具有中国特色的学习型创新型新型家庭教育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 刘长龙,《当代中美核心价值观教育比较之启示》[J],学术论坛,2008,9
[2] 王文延,世界教育主题的转变[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3)
[3] 王化雪,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探究中西方教育的差异[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1)
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范文4
关键词:中西方 课堂文化 比较研究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在学校共同生活中的基本时空。课堂既包括物质环境、课堂规范、交往行为等显性层面, 也包括价值观念、情感态度、精神气质、人际关系等隐性形态。有学者认为,“课堂是教师、学生及环境之间形成的多种功能的综合体, 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意义的整体, 是焕发出师生生命活力的复杂系统”。还有一些学者认为课堂不只是传授知识的场所, 而且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 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 而是教师教育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1]
课堂文化是教师和学生等多种教育要素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形成的课堂风气、规范、心理环境、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的综合体。课堂文化包括课堂物质文化和课堂精神文化以及课堂制度文化。而课堂文化则是学校课程实施、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及教学活动中各个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综合效应。特别是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之间的互动,更是教师教育智慧生成和学生智慧发展最具影响力的因素(吴也显,刁培萼)。课堂文化建构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师生自主参与、共同学习、相互创生的过程,目的在于用智慧统率知识,促进师生,以改变传统课堂教学中师生的角色地位。[2]
在将课堂教学推向文化研究视野的过程中,早期所作贡献最多的首推文化人类学的研究。其中以菲利普.杰克逊的《课堂生活》为典型代表,他提出:群体、颂扬和权力影响着课堂生活, 师生必须学会应对群体、赞扬和权力。随后,多勒在杰克逊的研究基础上,补充提出了课堂教学具有多元性、同时性、即时性、历时性及难以预料的公共课堂气氛等五个特点。美国学者古德和布罗菲通过大量的课堂观察,结合丰富而生动的课堂案例,提出了课堂教学的四个主要目的, 这对课堂文化研究具有方法和内容上的借鉴意义。对课堂教学文化研究的另一贡献则来自于近几十年来的教育社会学、教育政治学的研究。尤以布迪厄、阿普尔、吉鲁等人为代表,他们围绕“教育是文化再生产的过程”这一命题展开研究,一方面剖析了教育在社会结构中的稳定与变迁中的文化功能,另一方面,又对教育过程的文化涵义做出了分析。其中阿普尔从居于文化霸权地位的主流意识形态的角度阐述了其课程文化观,这使课程理论突破了工具理性的范围, 进入了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课程的新阶段。2002年,美国学者斯坦伯格和金奇洛在《学生作为研究者:创建有意义的课堂》一书中将“学生作为研究者”,提出一种新的知识观和学生观,把批判、探究、创新带入了课堂,使课堂重新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把课堂文化从工具性状态中解放出来,为课堂走向自觉提供了必要的条件。[3]
与国外相比,我国的课堂教学文化研究起步较晚,且研究成果多散见于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的著作中,如1992年出版的刁培萼主编的《教育文化学》一书探讨了课堂教学的人际交往状况。2000年郑金洲所著的《教育文化学》一书对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分别加以系统论述,就教师文化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分析。1999年, 《课堂教学社会学》(吴康宁著)出版, 它是国内学者关于课堂文化的社会学研究所取得的重要研究成果。作者明确提出了“课堂文化”概念, 对课堂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作用。根据社会文化的不同性质, 课堂教学中的社会文化可分为规范文化与非规范文化、主动文化与受抑文化、学术性文化与日常文化, 课堂教学中这三种不同类型的社会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 导致了彼此之间的文化冲突, 而正是这种文化冲突为实现课堂教学的功能开辟了道路, 提供了可能性。国内学者的研究多侧重于探讨中西教育观念的差异及其所引发的教育方式的差异, 对中西方学校教育的情形作了整体上的比较和分析(如:郭志明,余艺文等)。[4]
纵观国内众多课堂文化研究,大多建立在思辨研究基础上,是对课堂文化的一种理论层面上的理想化设计, 不能有针对性和实效性地指导一线教学。而当基层教师怀着对研究理论的认同和践行的热情, 试图参考这些理论, 建设自己的课堂文化时, 最终也只能是无法下手, 望洋兴叹、望“论”兴叹。[5]
当前,我们从国家到地方都十分重视教育改革,但改革仅仅流于形式和表面化,缺乏对教育改革的文化功能、文化使命应有的关注、尤其对课堂文化重视不够。在中国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总是只靠自己的设计向学生传授既定的课程文化。学生仅仅是被动地掌握教师所教的具体内容,学习动力主要是外压式的,因此课堂缺少生命活力的跳动,少见智慧火花的碰撞。学习经常是处于死气沉沉、枯燥乏味的状态。然而,课堂的主体是学生,是有着思想、情感、意志、价值观等各种文化素质的人,文化发展的目的是不断地解放和完善人的个性。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知识占有式”的教学方式,把文化的内涵融入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自主、建构性的知识观和审美文化观,让学生的个性得到自由的发展,让课堂充满生命力。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关键也就是如何构建新的课堂教学文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要虚心学习和借鉴中西方先进的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学经验,要能“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取长补短,洋为中用”,积极探索创新,早日摸索出一套更可行的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课堂文化策略和课堂教学评估体系,并不断改进和完善,在学习中变,在变化中学。课堂教学的价值观不变,课堂文化不变,课堂教学不变,任何教育改革都不可能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因此,本研究着眼于当前教育改革的现实需要, 从分析和解决现有课堂文化中存在的问题, 研究所获得的新观点, 有利于深化人们对课堂文化的理论认识, 推动课堂改革实践, 推进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在课堂中的有效、有序、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郭志明.美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 年第1 期
[2] 蒋竞莹. 我国课堂教学评价标准的反思与重建[J] .当代教育科学, 2004年第8期.
[3] 李锦.试论现代教学价值观下的新型师生关系[J].大连教育学院学报,2005年3月.
[4] 梁惠燕, 高凌飚. 课堂教学评价的反思和框架重构[J]. 教育科学研究,2006.6.
[5] 潘光文. 课堂文化的批判与建设[D]. 西南大学2009年博士学位论文.
[6] 巫肇卉,靳玉乐. 课堂的文化学思考[J]. 当代教育科学,2004(7).
[7] 吴也显,刁培萼. 课堂文化重建的研究重心:学习力生成的探索[J]. 课程 教材 教法, 2005(1).
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范文5
关键词: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6-0218-02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驱动下,就业市场的国际化得到了快速发展[1,2],使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对具有国际化视野及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同时外国企业对一些专门人才――尤其是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也非常大。2010年6月推出的教育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要求高等学校应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培养大批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然而世界著名咨询管理公司麦肯锡(《应对中国隐现的人才短缺》)指出,训练有素毕业生的缺乏可能会阻碍中国的经济增长及更先进产业的发展。同时认为,中国的毕业生虽然人数众多,但具备外企工作技能的毕业生只有不到10%。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得到了蓬勃发展,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培养了大量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从当前的高职教育实践来看,各个高职院校一般仅围绕着区域经济的发展实际需求来开展人才的培养,未能将人才培养的视野拓展至全球。近几年,虽然一些高职院校开始意识到国际化合作办学的重要性,也进行了初步尝试,但从合作的层次来看还是比较低的,难以满足国际劳动力市场对人才要求[3,4]。因此,高职院校要想在国际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与国外院校或企业深入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培养高素质的国际高技能应用型人才。
一、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内涵
国际化人才指能适应国际市场激烈竞争及各个国际组织的需要,具备国际化意识和胸怀及国际化水准的视野和能力,能在全球化竞争中把握机遇和争取主动的高层次人才[5]。高职院校的国际化合作办学是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关键,其基本内涵包含:
(一)国际化的教育观念
教育观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才培养是否成功。因此,教育观念的国际化是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前提。所培养的国际化人才应具备良好的国际意识,能深刻理解文化的多元性,能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充分进行沟通交流,能从全球广阔视野出发判断事物,并具备国内外工作所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二)国际化的课程
课程的国际化是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关键之一。通过开设其他国家和国际问题的课程,让学生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培养跨文化的交流能力,拓宽其国际视野。同时,通过引入国外课程,使国内课程与国际接轨。
(三)国际化的师资
国际化师资是培养国际化人才的核心因素,也是开展国际化合作办学的基本保障。国际化的师资是指拥有国际意识、国际视野,具有国际教育背景、跨文化教育背景及较高的知识和技能的教师队伍[6]。
二、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语言障碍
语言(一般是英语)是国际化合作办学首先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一方面外方教师来校一般采用英语授课,虽然可配备专业教师进行翻译,但效果肯定大都折扣;另一方面学生在国内完成教学任务后,还要到国外开展学习,显然那时语言就成关键问题。因此,掌握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十分重要。然而,目前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都较薄弱,其英语听说读写能力都较低,这就会给日常教学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甚至厌倦的心理[5]。
(二)文化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背景的不同,造成了中西方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不同,产生了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的差异。虽然随着全球化的推进,中西方的联系日益密切,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日益频繁。然而遗憾的是,中西方的文化差异依然存在,交流沟通并不顺畅,有些充满了误解、成见,有时甚至会演化为敌意和冲突[3,6]。因此,在国际化合作办学中,学生不仅要求能熟练掌握对方的语言,还要了解对方的文化,掌握跨文化的理解和沟通能力。这对于目前的高职学生而言,尚有很大的差距。
(三)课程差异
大学是培养“有教养的人”的场所,而课程是人才培养的关键[4]。以通识教育为例,西方国家大都将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专业教育不能取代通识教育,认为专业教育只能在通识教育广阔的背景中才能实现其主要的目的。如美国,每个大学都制订有通识教育计划,学生除学习专业课程外,必须学习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数学这三类普通教育课程[7]。而我国由于历来重理轻文,再加上市场经济带来的功利主义的影响,使得大学的课程设置中通识教育较为缺失。同时专业教育课程设置对于知识面而言,又太过于狭窄,从而使得培养的人才尽管专业知识水平较高,但知识面狭窄,不利于学生的今后发展[7,8]。
(四)师资缺乏
国际化合作办学有赖于师资的国际化。虽然部分课程可由外方师资开展授课,但很多课程还需中方师资开展教学。这就要求中方教师能进行流利的双语教学的同时,又具有广阔的国际视野。然而,目前高职院校的师资现状并不乐观。一方面专业教师大都从本科院校引进,缺乏企业工作经验,更谈不上外企工作经历了;另一方面专业教师虽然较多获得了英语六级证书,但无国外进修、访学经历,英语实际应用能力不足。
三、高职院校国际化合作办学措施
(一)加大师资培养和引进力度
教学质量=(学生+教材+环境+教法)×教师,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一个公式,其表明教学质量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因此,师资的培养是关键。一方面做好师资的遴选,加大对现有师资的培养。高职院校应提前与合作方协商,选派教师到合作方开展长期锻炼,提升教育观念、语言能力、教学能力、教学手段等,以实现与合作方的全面接轨。也可通过到合作方短期培训和交流,使教师体验文化差异,提升跨文化交流能力,学习合作方的优质教学资源与先进管理经验。同时通过选派教师到外资企业进行培训,获得相应的国际职业资格证书,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主动出击,大力引进有国际教育或外资企业工作背景,且具有良好的英语实际英语能力的师资,而不应局限在技术职称和学历上。同时加大与合作方的交流,邀请对方教师到国内开展教学、培训,开展跨国的兼职教师队伍。
(二)引进国外优质原版教材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主要依据之一。要实现国际合作办学,就必须做好教材建设,积极引进国外优质原版教材。在原版教材中,讨论的部分较多,这样教师可更好地发挥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通过诱导、启发、引导等方式去促进学生思考和讨论,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兴趣,从而促进学生长期以来形成的传统学习模式和思维方式的改变,提升教师的教育理念,同时可以使教师在专业研究领域与国际先进水平保持学术理解上的一致。
(三)推行双语教学
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现状,推行双语教学是实现中外合作办学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因素之一。采用两种语言作为教学语言(双语教学),通过学习课程知识来达到掌握外语的目的,即外语的习得不仅仅应在外语课上,而应在所有的课程中,在教师的“教学语言”中,在教学过程的所有活动中获得耳濡目染的外语学习。同时要充分利用外语角、外语演讲、外语竞赛、话剧表演等活动营造“全英语环境”,以多种形式创建外语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
(四)对接国外课程体系
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其培养目标的定位应从国际化就业出发,在充分开展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以汽车制造与装配技术专业为例,其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职业素养,拥有国际视野,能运用汽车结构、汽车制造与装配工艺等知识,会整车装配作业、过程检验及部品检验、装配工艺设计、企业生产管理等,具有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2.课程选取。课程应根据国际化办学要求及专业人才素质和能力结构特点进行选取,重新划分公共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和公选课在总学时中所占比重,形成融会贯通、紧密配合、有机联合的课程体系。同时由于中外课程差异较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取上应做到互相兼顾、互相补充。一方面,国际化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应用能力。因此,在国际化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必须保证外语的教学,同时在专业课程中还应加强英语的学习,尽量采用双语教学,将知识传播与语言训练有机结合。另一方面,在课程选取时,必须考虑课程实施条件,如师资、实践教学设备等,确保课程可实施。
3.课程实施与评价。国际化合作办学的课程实施应与合作办学国家的情况相符,教学方法应灵活多样,教学设计应注重专业基础理论与实际操作的有机结合,注重岗位职业能力的培养,教学组织形式应多样化,教学手段应与国际化接轨,采用通用的电子教学媒体和立体互动式的网络教学,同时应强化合作办学国家的名族习俗与名族文化的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个体的主动性与创造性。课程评价也应借鉴合作国家的课程评价体系,做到评价方法一致,同时寻找两者之间差距。
参考文献:
[1]孔韬,彭庆环,陈汉平.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7(6):52-53.
[2]袁卫国.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办学的新思考――从高职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说开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10):87-89.
[3]杜艳如,王晓玲.浅议中西文化差异[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4):67-69.
[4]何家蓉,李桂山.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问题: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天津理工大学国际工商学院办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9,(5),88-89.
[5]孔韬,陈汉平.高职院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27(1):6-9.
[6]方华,唐小波.高职院校教育国际化的探索与展望――以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220(8):117-119.
[7]李亦华.中美高职教育课程设置之比较[J].机械职业教育,2008,(5):59,60,63.
[8]尤丽芳,胡臻,王剑军.浙江省高校国际化课程设置探析[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67-70.
中西方教育观念差异范文6
关键词:《洋妞到我家》;中西文化;家庭教育;教育方法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50-03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1]。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从古至今都受到全世界人们的关注。家庭教育一般是指家庭中的父母及其成年人对未成年孩子进行教育的过程,涉及面较广。一般来说,家庭教育以品德教育为主,旨在培养孩子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生活习惯、劳动习惯、学习习惯等。
近年来,由于世界全球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反映中西家庭教育差异的影视作品也越来越多。其中,《洋妞到我家》就是一部典型的代表作。这部电影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位大龄妈妈(皮皮妈妈)在生活和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产生种种不满,天天生活在抱怨之中。为了能摆脱困境,早日带女儿出国,她不惜血本,每月花费6000请来了哥伦比亚藉互惠生娜塔莉吃住在家,教5岁女儿学习英语。但是,中西文化差异给这个家庭带来了种种碰撞、误会甚至是危机。这一切让孩子成长,也让皮皮妈妈开始思考,如何教育孩子。最后,她终于认识到:在她和身边朋友们纷纷想“走出去”的时候,大量国外年轻人期待的却是“走进来”。中国给予了世界太多的机会,学中文正成为国外年轻人改变命运、改变生活、走向梦想的基石,而自己“走出去”也许会得到,但失去的则是更多。影片结尾,在互惠生中国区聚会中,有一位互惠生告诉自己的朋友,自己的护照无限期延长,因为自己的家人都来到中国并在此定居。虽然结局很完美,一个中国家庭变得越来越和谐,中西方的交流越来越流畅。但是,这部电影也折射出当下中国中产家庭的正面临着的种种现实困境,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在这部影片中,妈妈代表了中式教育,而互惠生娜塔莉则代表了西式教育。在影片中,中西家庭教育差异表现得淋漓尽致。
一、中西家庭教育差异在影片中的表现
(一)家庭教育目标
自古以来,中国家庭教育都是以家庭为本位,认为家庭成员,尤其是孩子是家庭的一份子,应以家庭或家族利益为重。在中国家庭教育中,孩子要以学业为重,避免任何一切与学习无关的活动。教育的最终目标就是要孩子取得好成绩,找到好工作,从而达到光宗耀祖“成才”的目的。而西方的家庭教育则是以个人为本位,认为孩子是独立的个体。因此,在西方家庭教育中,家长更加注重尊重孩子,鼓励孩子进行自主选择,重在锻炼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在孩子的学习过程中,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从而达到让孩子“成人”的目的。
在这部电影中,中西家庭教育的目标有明显区别。娜塔莉和皮皮玩捉迷藏的游戏,为了赢得游戏,皮皮竟然藏在垃圾桶中。娜塔莉认输后,皮皮开心地大喊“我赢了,我赢了”!但是,妈妈看到后却非常生气,并且怒斥娜塔莉,“你要做垃圾行,我女儿是公主”!简单的一句话,却道明了中西家庭教育的根本区别。作为西式教育的代表,娜塔莉热情独立,即使皮皮妈说她是“乞丐”,她也很开心的说自己是个“好乞丐”,可以身无分文在荷兰呆上两天,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相反,皮皮妈妈对孩子的教育就只在于学业,以“移民”为终极目标,旨在让孩子有个美好的未来,最终实现她的“公主梦”。
(二)家庭教育方法
据研究,家庭可以根据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分为“权威型家庭”和“平等型家庭”。显而易见,中国家庭属于前者,重视服从和权威。在中国家庭中,家长拥有绝对的权威,经常在家庭教育中使用诸如此类的语言,如“不行”“不可以”等等,严重忽视了孩子独立意识的培养。孩子要守规矩,爱学习,很少有自主选择的机会和权力,父母是家庭的主导,会代替孩子做出选择和决定。因此,中国家庭教育环境相对比较刻板,受父母教育观念影响极大。西方家庭则属于后者,重视尊重和平等。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长多会采用民主和开放的方式,追求家长和孩子之间的对等关系,尊重孩子,把孩子看作是独立的个体,鼓励孩子勇敢尝试,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独立意识,家庭环境较为宽松,以孩子的意愿为家庭教育导向。
在这部电影中,皮皮的妈妈不仅严格要求皮皮,而且也给娜塔莉立下了规矩,同时以中国的谚语“不立规矩,不成方圆”来要求娜塔莉遵循以下规定:第一,洗澡不能超过15分钟;第二,衣服穿得整齐一些;第三,用完卫生间要打扫干净;第四,内衣外衣不能混着洗,内衣自己手洗;第五,房间不能乱,要把衣服放在衣柜里;第六,皮皮有自己的专用工具和食物:筷子用完后要用开水烫,过滤网用来过滤骨头和鱼汤,使用一次性手套去掉食物里的骨头和刺,硬的食物要磨碎。皮皮吃的是无公害的有机水果和蔬菜。吃水果要削皮,必要的时候还要用开水烫烫;第七,皮皮的作息时间也有明确的规定:每天下午5点钟弹钢琴40分钟,练完琴后学英语。每天晚上9点钟睡觉,不可以看电视;第八,不能带皮皮出去,因为外面有很多的陌生人。可以说,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在电影中表现的惟妙惟肖。皮皮妈妈总是告诉皮皮和娜塔莉,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允许做,要求他们“我怎么说,你怎么做”。每当孩子或娜塔莉提出质疑时,皮皮妈妈总强调一个词“规矩”,或者就是一个更简单的回复,“不可以”!由此可见,中国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权威不容质疑,孩子严重缺乏独立自主意识。
然而,在娜塔莉和皮皮单独相处时,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教育方法。她没有把皮皮看做是一个孩子,而是把她看做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追求与她之间的平等交往。在皮皮哭闹要妈妈的时候,娜塔莉没有像中国家长一样哄孩子,而是跟她玩游戏,教会她生活和交往的基本原则。带皮皮出去玩,娜塔莉也不像中国家长一样,帮孩子做好所有的事情。她要求皮皮自己携带水壶,带她去乘坐地铁,即使学习英语,也是用非常轻松愉悦的方式,在情景教学中教会皮皮说英语。甚至,皮皮走丢的时候,正是娜塔莉曾经教过皮皮如何辨别警察,才让皮皮找到了家。在西方国家,家庭的大部分将通过引导的方式教育孩子。父母不会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到孩子身上,反而是告诉孩子事实,让他们了解并作出判断。正如娜塔利一样,虽然她的家庭生活条件很不好,妈妈在她年幼时就去世,还经常受到后妈的欺负,但是她有较强的独立生活能力,乐观向上。
二、原因分析
(一)中西传统思想差异
中西家庭教育的差异可以追溯到传统观念的差异。中国文化源远流长,长期以来受到儒教、道教和佛家思想的影响,所以中国人重视学业,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全面发展[2]。在学校,我们应该尊重教师,强调学生应该遵守所有的规则。在家里,家长的权威是一种普遍现象。西方国家大多以人本主义教育思想为出发点,注重理性,重在培养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有主动性和创造性的人。在学校里,教师就像是顾问,无论在课堂或课下,老师和学生都是平等的。同样,在家庭里,父母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实体,相互尊重,寻求平等。
在这部电影中,中西传统思想的差异在一开始就有所表现。当皮皮爸爸第一次见到娜塔莉时,他被一个热情的拥抱和无数个亲吻给吓到了。皮皮妈妈对此的回应就是:“我们这儿不兴这个。”在中国传统思想观念中,亲吻只适合情侣或夫妻。中国人信奉男女授受不亲,直到现在,很多人也会避免单独和异性相处,避免肢体接触。但是在西方很多国家,亲吻只是一种问候的方式,没有其他含义。由此可见,中西传统思想截然不同,这自然而然就导致了中西文化差异,进而形成中西家庭教育差异。
(二)中西价值观差异
价值观是文化中最深层的一部分,它支配着人们的信念、态度和行动。中西文化是两种不同的文化体系,在个人和群体的关系方面,中国思想家偏重于群体秩序中的个人,讲“人伦”;西方思想家偏重于个人组成的群体,尊“个性”。前者从群体的尊卑秩序讲个人,后者从个人利益讲群体[3]。也就是说,西方人相信个人主义,强调的是自我和个人的成就,与集体、社会的关系松散,相互依赖程度弱;而中国人更强调集体主义,强调社区或集体的和谐,与集体、社会联系紧密,相互依赖度强。正是由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差异,中西家庭教育才有着截然不同的目的和方法。
在这部电影中,“孔融让梨”的故事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当皮皮一家人吃饭时,皮皮爸爸给皮皮出了一道题,“从前有一个小孩,他面前摆了一大堆梨,有大有小,你猜他会拿哪个吃?”皮皮毫不犹豫的回答,“孔融把大的让给别人吃啦!”为此皮皮爸爸还表扬了皮皮,但是娜塔莉却说“自己喜欢给别人,为什么?”虽然皮皮妈妈告诉娜塔莉这个在中国人尽皆知的道理“孔融让梨是中国人的美德”,但是娜塔莉却对此不大理解,认为“最好的要留给自己。吃好的,脸漂亮,聪明,得到机会”,看到这里,我们不难理解中西价值观的差异对家庭教育带来的影响。
三、对中国家庭教育的启示
(一)避免过度保护,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在中国,最常见的就是皮皮妈妈一类的家长。她们对孩子无微不至,全方位地爱护孩子,无论是生活上还是学习上,都无一例外。但是,这种过度保护式教育的结果就是孩子自理能力较差。影片中的皮皮由于缺乏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5岁还不会自己吐鱼刺,结果喉咙被卡,紧急送往医院。因此,在今后的家庭教育中,中国的父母应该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平等对待,尊重孩子的想法和选择,给予更多的鼓励和肯定,在加强监管的同时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同时,家长要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经常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意见,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他们明辨是非。
(二)改变教育方法
中国的素质教育应该从家庭教育开始。学校和家庭一起为孩子们提供一些实践的机会。同时,鼓励孩子们培养兴趣和爱好,关注和提高孩子的综合素质能力。父母也应该考虑孩子自身情况,提出合理的目标和方向,使他们的家庭教育能适应孩子的年龄和智力水平。同时,父母也应该改变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不要强迫孩子没日没夜地学习,而要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中国,很多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为一个伟人。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强迫孩子学习,参加各种各样的培训班,但是他们却忽视了孩子能力的培养和孩子的意愿。这就是现今中国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合理之处。在这部电影中,皮皮妈为皮皮安排好一切,包括她的生活和未来。父母的希望没有错,但是所有这些都需要以正确的方式进行。
总之,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亟待改变。父母应该把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不是老一代人的希望。只有这样,中国的家庭教育才能有很大的进步和提高。
由于中西方的传统思想和文化价值观存在很大的差异,中西家庭教育的目标和方法也大为不同。本文以电影《洋妞到我家》为题材,从家庭教育观的角度,对比分析中西家庭教育差异,旨在找出原因,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进一步改善中国的家庭教育,促进社会进步。
参考文献:
〔1〕.2015春节团拜会上讲话,2015-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