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的含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教育的含义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1

关键词:礼仪教育观 现代启示 教师修养

约翰•洛克是十七世纪著名的英国资产阶级唯物主义哲学家、政治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教育漫话》在人类思想史和教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哲学上,他继承发展了培根的唯物主义经验论,提出了“白板说”。“观念不是天赋的,而是后天获得的。”人生下来的心灵仿佛一张白纸,能随意在上面涂写。这种观点成为他道德教育学说的理论依据。他特别重视道德教育在“绅士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还从培养“绅士”的目的出发,对教师修养提出了严格的要求。这些都给予我们很多的现代启示,并对今天的教师修养产生一定的参考借鉴。

一、洛克的礼仪教育观

1.礼仪教育是培养绅士的必要途径。洛克非常重视道德的培养,认为英国的“绅士”只有接受礼仪教育,才能在上流社会中周旋。⑴具有理智、大方的品德。在交往的过程中,“无论何事必须具有优雅的方法和态度”,并在众人的面前显得“得体”。⑵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因为在交谈中“谦恭有礼的态度既不会遮掩他们的才能,也不会减弱他们的理由的力度;反而可以使他们引人注目,使他们所说的话占尽风头。一个不当的论据或是平庸的观察这样提出时,加上几句不同凡响的礼貌的对他人的意见表示尊重的开场白,便可以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声望和尊重。”⑶养成礼貌、节制的习惯。他认为“当别人正在谈话的时候前去插嘴,用反驳去打断别人的说话”是一种极其鲁莽的行为,即使反驳时也要“极端温和,措辞要婉转”,禁止“不合时宜的,使人动怒的言语和举止”。同时,他反对“礼节过繁,固执地坚持不合时宜的、令人不能不感到愚蠢或羞辱的礼节强加于人”,而应“与人交流时对每一个人表达一种合适的普通礼节及致意,借以表明自己的尊重和善意”。

2.礼仪教育是儿童成长的稳固根基。洛克强调儿童的礼仪教育要“及早抓紧”,使他从小在言谈举止上“养成温文尔雅、谦恭有礼的习惯”。良好礼仪的形成需要对儿童进行必要的、反复的、刻苦地训练,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例如礼仪文书的表达。好习惯一旦养成,就能很自然地适应社会的要求,并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显现出良好的风尚。同时,对于儿童在训练中所表现出的优劣,要采用适当的奖励与惩罚。奖励主要是一种称赞、鼓励和赞扬,而非物质。要多奖励、少惩罚,因为“儿童对于称赞与鼓励――也许比我们所想到的还要早一些,是极其敏感的”,“他们也会为自己行为的优雅而自豪”,而对于惩罚,尤其是鞭挞,是“教育上最为不当的一种方法”,会使儿童感到屈辱,在心灵上埋下阴影。

3.礼仪教育是教师修养的首要内容。洛克认为“做教师的人,首先,必须有良好的教养,娴于礼仪”,才能为儿童树立榜样,并培养成上流社会所需要的“绅士”。他对于优秀教师的标准是“应当拥有良好的教养,通晓礼仪,无论何时、何地以及与哪种人打交道,都有适当的举止和礼貌”。他还强调:“一个有才华而又上了年纪的人,尽管他自己对于任何学科没有多少心得,仍可以指导学生深入学习……但是他若对于人情世故尤其是礼仪,是一个门外汉,他是决不可能将被指导者引上正途的。”而且这种修养是表里如一,贯穿始终的。由此,洛克对于教师修养的标准提出了严格的要求:⑴具有高标准的道德素质。洛克认为,教育的目的是要培养“有德行、有能耐而又具有礼貌与良好教养”的“绅士”,且“我认为在一个人或者一个绅士的各种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他要被人看重,被人喜爱,要使自己也感到幸福,或者也还过得去,德行是绝对不可缺少的。如果没有德行,我觉得他在今生来世就都得不到幸福。”教师应具有“很大的镇定力、忍耐力以及温柔、勤勉、谨慎种种道德的人。”他针对当时的社会风气和学校所教的主要内容,认为德行的培养只能在家里由父亲或聘请优秀的家庭教师来完成,而反对到学校去受教育。挑选教师要“比平常格外小心,存一种替他选择配偶”一样的谨慎态度。而“宜于教育青年绅士和形成青年绅士的精神的人不是到处都可以找到的。”“应从四处去访求”,在寻求“一个教员或导师的时候,不可照普通的情形一样,心里只是想着拉丁文和逻辑,学问是应该有的,但是它应该居于第二位,只能作为辅助,更重要的是品质。”⑵具有“为人父亲”的责任意识。“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洛克也提出:“假如你能得到一个导师,他能自居于为人父亲的地位,担当起做父母的责任,喜爱这种事情而又自始就能努力去把它们付诸实施,并感到这是一种、轻松、愉快的工作,热心这项工作,孩子在学习与礼仪方面,必定能在短期内获得意外的成就。”他强调必须尊师重教:“为了保持导师对于学生的威信,对于聘请的家庭教师,全家人同样尊敬他,因为父母或别人轻视的人,你是不能希望你的儿子对他有一点点尊重的。父亲应当以身作则,教导儿童尊敬导师。”⑶具有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洛克指出教师一定要表里如一地言传身教,因为“儿童的行为方式,大半通过模仿得来的”,“与榜样相比,没有任何事情能这么温和而又深入地打动人的心扉”,所以,“导师应以身作则,导师自己如果任情任性,那么,教训儿童克制感情便是白费力量的,自己如果行为邪恶,举止无礼,则儿童的行为邪恶,举止无礼,也就无法改正。坏榜样比良好的规则更容易被采纳;所以,他应该时时留心,不可使儿童受到不良的榜样的影响。”而“最简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办法是把他们应该做或应该避免的事情的榜样放在他们的眼前。一旦你把他们熟知的人的榜样指给他们看了,同时说明它们为什么漂亮或丑恶,那种吸引或阻止他们去模仿的力量,是比任何能够给予他们的说教都大的。”所以,他要求“做导师的人自己应当具有良好的教养,随人、随时、随地、都有适当的举止与礼貌。”⑷建立互敬互爱的师生关系。洛克认为教师在训练上要对学生严格要求,鼓励他们主动探究,不能强迫,甚至鞭挞学生;而在平时应像慈父一样关心、爱护他们,“态度温和,多与学生攀谈。”“对学生表示一种慈爱和善意。”要多“听听学生的意见”。让学生感觉“舒适自如”,“获得他们年龄应有的自由”。教师要“在他的一切教导上面还要加上和蔼的成分,他的整个举止应该显得慈和,使学生知道他是爱他,为的只是他的好处,这是使学生发生爱好,使他因此肯去听课,与他爱好他所教导的事项的唯一方法。”他强调:“负责教养青年的人,要具有能够经常庄重、安适、和蔼地和学生交谈的本领。”⑸具备良好的礼仪风度。洛克认为礼仪应是自己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而不是矫揉造作的姿态。“一个绅士的第二种美德是良好的礼仪,礼仪不良有两种:第一种是忸怩羞怯;第二种是行为不检点和轻慢。要避免这两种情形,就只有好好地遵守下面这条规则,就是,不要看不起自己,也不要看不起别人。”他强调:“美德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但是使它们生出光彩的则是良好的礼仪。没有良好的礼仪,其余一切成就就会被人看成骄夸、自负、无用或愚蠢。”

他要求教师应具有彬彬有礼、温文尔雅的气质和风度。他指出:“导师的重大的工作在于养成学生的风度,形成学生的心理;在使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怀抱德行与智慧的原则;在逐渐将人世的真情实况显示给学生,在使学生喜爱,并且模仿优良的与值得被人称誉的行为;在当学生正做这种行为的时候,给他力量和鼓励。”

二、洛克礼仪教育观的现代启示

1.规范个人的社交行为。“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礼仪规范着个人的行为。“不学礼,无以立”。只有人们知道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他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被时代和社会大众所接受。

2.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古人早已总结出礼仪在百姓安居、国家安定以及社会稳定等方面的作用。在当前民主社会中,礼仪同样在社会生活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它是沟通社会不同个体之间关系的重要手段。人们的心灵得到进化,社会安定和谐的因素逐步增加。家庭作为社会团体中最小的单位,关系到整个大家庭的长治久安。要将这种平等友爱的礼仪观念从家庭扩散到社会中,共同推动社会的和谐进步。

3.维护民族的传统文化。几百年过去了,绅士的徽章仍然属于英国,他们一直恪守着自己的礼仪传统,而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丰富的礼仪思想,如何来维护、发展、运用它们,需要我们不断地思考。在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下,西方的礼仪文化正在逐步占据着我国的市场。我们应在批判吸取的同时,使中华民族的传统礼仪发扬光大、走向世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4.完善教育的内涵外延。随着社会的发展,礼仪也随之发展:它既包含有深厚的文化,又囊括了精妙的伦理;它既属于教育的内容,又属于教育的手段;既是技能教育,又是做人教育。这些都使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得到了完善。

5.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在大力倡导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担负着重大的职责。因此教师应当以身作则,发挥榜样作用。“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通过“有言之教”和“无言之教”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在学习和生活中要热爱教育,热爱学生,对教育事业表现出充沛的精力和毅力,对学生表现出满腔的热情和关怀,同时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业务技能、创新的思想观念。

6.尊重学生的主体个性。由于我国过去长期受儒家传统文化的影响,师生关系体现为师道尊严。在新课改中,教师角色由管理者转化为指导者,由传授型转变为研究型,由主体转变为主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被动接受,培养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7.加强学生的人文素养。我国在长期注重智育的同时,却忽视了对学生德育的培养,尤其是礼仪教育。考查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学生是否形成了一种道德习惯,而这种道德习惯的养成要靠持之以恒的礼仪教育。它可以帮助学生学会表达对交往对象的尊重、谦恭、大度、文明、礼貌等品质。因此我们应从小陶冶他们的言谈举止,最终将自己获得的道德知识转化为道德信念并形成高尚的品德。

8.构建良好的家庭环境。儿童与家长生活在一起,家长的言行举止和待人接物的方式等会在儿童长期的耳濡目染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一方面我们提倡家长要做儿童的榜样示范,家庭成员之间要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彼此和谐相处、互相尊重;另一方面,家长应采取科学的教育方法,培养儿童习得良好的习惯,而不应仅靠说教和惩罚。要和儿童讲理,多奖励,尽量避免体罚,而必要的责备、斥责应该保留,但不可挫伤儿童的自尊心,也不能放纵不管,流于溺爱。

总之,洛克作为17世纪的哲学家、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礼仪教育观集中反映和代表了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目的是为了培养新兴资产阶级所赏识和需要的青年绅士的风度品格,这在当时有着极为重要的实践意义和价值,是教育领域中一座意义重大的里程碑。尽管他的思想在我们今天的时代背景下有着双重性与不可避免的时代阶级的局限性,但仍然有值得推崇的现实意义,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参考文献:

[1]洛克著,杨汉麟译:《教育漫话》,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2

关键词:韩国 礼仪教育 启示

中国是礼仪之邦,有着悠久而灿烂的文明,其先进的科技与文化辐射和影响着周边的国度。作为近邻的韩国很早便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儒家思想与学说在韩国得到很好的推广和保存,儒学精神浸润和滋养着一代又一代的韩国人民,形成了良好的国民精神。韩国成为儒家文化的范本,其儒学保留完整性甚至超过了儒学发源地的中国。现代,韩国人民表现出世人公认的彬彬有礼之风格,韩国的礼仪教育就是以儒学教育为基础,其独具东方特色的礼仪教育获得成功。相较而言,作为儒学发源地的中国,在现代市场经济的浪潮中,国民礼仪素质状况却不尽人意,韩国礼仪教育的成功牧师可以为我们提供有益借鉴与思考。

一.韩国礼仪教育方式

1.发展学校礼仪教育,形成系统而成功的学校教育

韩国礼仪教育的成功离不开学校礼仪教育。韩国将礼仪教育融入系统的学生道德教育过程中。从1973年开始,韩国在各级学校开设礼仪相关的课程。在小学、初中开设“道德课”,高中开设“伦理课”,在大学开设公共课“国民伦理”和社科课,对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进行系统完整的礼仪教育。

韩国礼仪教育内容系统连贯,由浅入深,适应个人的思维发展趋势,由直观到抽象。从最直观浅近的家庭礼仪、生活礼仪知识与行为养成,逐步深入发展到抽象的伦理知识。韩国《道德》课的第一条目标是使之“理解日常生活所必要的礼节和道德规范的意义与重要性”。韩国幼儿园设有礼仪室,礼仪室必备有各种传统服饰和民族的传统家具、用品。教师会经常带领学生一起穿上鲜艳的民族服装表演茶道,教学生倒茶的规范方式,并训练学生双手捧茶杯向人敬茶以显恭敬,自细小的生活仪式教授待人接物的方法。韩国的小学、初中设“道德课”,内容分为4个领域:个人生活、家庭邻里和学校生活、国民生活、民族生活。高中设“伦理”课,内容分为5个领域:个人伦理、社会伦理、国家伦理、伦理思想、统一课题。大学开设的公共课“国民伦理”课和社科课,在中学道德课基础上系统讲授高一层次的伦理知识,结合社会道德问题的讨论,加强道德自律能力培养,教育青年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处理好国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韩国“21世纪的教改方案”十分重视国民精神教育”提出的主要内容有:在学生中进行正确处理家庭、社会、国家三位一体关系的教育,树立“国家兴旺是我发展之根本”的大局观念;在处世问题上,要学会尊重他人和与人合作,从而达到和睦相处,杜绝暴力行为等;在青少年中推行儒家哲学,宣扬效忠精神,规范学生的行为举止。韩国大学中设有教养课,基本内容由教育部确定,设为必修课,各大学还可以根据自己学校的师资研究状况,增加选修课,并设置专门的教育机构,负责面向全校各院、系开设这些课程。

2.重视养成教育,在实践中培养礼仪素质

韩国学校还十分重视青少年的养成教育。将基础知识与理论在实践中加以巩固,奉行“坐而言不如起而行”,强调基本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学校设置道德教室、礼节室,对生活场景进行模拟,演示各种场合下合适的仪表礼节,学生依此进行模拟练习。演示与练习内容广泛,包括生活各领域。如个人生活礼节中着重练习身姿礼仪,教授依据场合选择得体的着装,规范接递物品的举止,细致到与不同人谈话时的语气、语体、眼神及面部表情都会要求不断练习直到合宜。教授家庭生活礼节、学校生活礼节、社会生活礼节、国家生活礼节,如对父母长辈、兄弟姐妹、亲戚邻里的礼节;对老师、同学的礼节,上学、放学时的见面礼、道别礼;很注重社交中的各种致意礼节的学习,如鞠躬礼、举手礼、注目礼、对拜礼。学校从事礼仪和修养教学的老师向学生们详细讲解、示范各种礼节,帮助学生不断操作、强化礼仪技能,在各类活动中展现优雅得体的气质。韩国高校还经常义务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让学生们了解和深入体会韩国的传统文化,如动手制作韩国传统节日食品,表演韩国传统歌舞等,并注重引导学生将传统要素和现代化要素恰当地结合起来,在现代科技形式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因子。同时,加强以各种志愿者活动、课后教育活动等为主的教育实践活动。学校提供专门的空间让学生组织各类活动小组和创办学生社团,以学生会为主进行自律管理,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如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利用假期到国外旅行和短期访学,体验海外文化;如非洲之旅、中国文化之旅、欧洲文化之旅、美国常青藤盟校之旅等,帮助学生既了解异国风情、礼仪文化,同时也培养了国际化的视野,更好融合传统与现代礼仪。

3.普及全民性的礼仪教育,在儒学中汲取精神力量

韩国的礼仪教育不仅仅是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学校教育系任务,也是整个社会系统持之以恒的事业。韩国政府投入大量的电视公益广告,韩国电视每天播放一分钟的公益广告,并号召家庭成员共同收看,引导市民讲文明、懂礼貌。

韩国传统文化的主体应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对韩国的礼仪教育具有深远的影响。韩国自古就崇尚儒家文化,具有良好的社会风尚和礼仪基础,《论语》《孟子》两门课是韩国的很多院校的必修或选修课程,韩国教育电视台定期播放儒家思想文化的讲座,反复播放反映中国儒家思想的《论语》等传统教材的学习辅导。政府除保留比较完整的儒家文化器物系统、儒家文化制度系统之外,为了弘扬悠久的儒家文化传统,还出资修葺具有400多年历史的陶山书院,并把它作为国民教育的基地,后来又继续成立了儒家学会等专门研究机构和学术团体。韩国在推进现代化的进程中,非常珍视传统的儒家伦理,并将这种内在精神转化为本民族发展的动力源泉,不但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精忠报国有文化的韩国人,而且为韩国的崛起和江汉奇迹的出现奠定了基础。目前韩国仍保留着230所乡校,作为向青少年进行人性教育的现场教室,每年寒暑假时向学生开放。乡校通过举办“忠孝教育”讲座,讲授“忠、孝、礼”等传统伦理道德的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5个阶段的“四字小学”教育(指中国孔子为培养孩子所著的忠、孝、礼启蒙教材),教育学生“父母有命,俯首敬听”、“爱民如子,为国尽忠”、“一杯之水,必分而饮”、“行必正直,言则信实”,培养他们讲究孝道,正直做人,团结合作,为国奉献。

二.韩国礼仪教育对我国现代礼仪教育的启示

韩国礼仪教育以儒学精神为滋养,具有浓厚的思想底蕴。设置系统而科学的学校礼仪课程教育,在生动的生活礼仪中实践应用、巩固,举政府之力在民众中形成普及全民的学习氛围。

中国的礼仪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中国的学校礼仪教育还没有做到位。小学礼仪教育容纳与思想道德教育中,仅对学生做道德境界的要求,很少实际操作技能的练习。学生能在思想上提高认识,但缺少行动。行为滞后于思想,最终导致思想教育的空乏。中学教育以智育为目标,更注重历史与政治知识。及至高等教育,已经成人的学生在高校也得不到全面的礼仪教育,许多高校并未开设专门的礼仪课程,有些则限于交际礼仪、职业礼仪教育,这些以实用为目标的礼仪教育,缺少思想境界的培养,难以培育出彬彬有礼的公民。韩国礼仪教育的成功可以为我国礼仪教育带来值得借鉴的经验。

首先,重视礼仪教育中家庭教育的重要影响。从幼儿抓起,将幼儿礼仪教育放在家庭教育的核心位置。家庭教育过程中,母亲在幼儿的生活礼仪教育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父母礼仪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幼儿的礼仪教育质量,我们不能指望礼仪素养不高的父母能完成高质量的家庭礼仪教育。社会应该重视成人礼仪素质教育,特别是女性礼仪素质的培养。在女子高校成人教育课程中应开设礼仪课程,培养出优雅的母亲。母亲优雅的气质、得体的举止在家庭生活中将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沁润幼儿的心灵,有效的指导幼儿的言行,培养真正文明有礼的孩子。

其次,应该从学校教育下手,建立系统而有效的学校礼仪教育。礼仪教育从幼儿园开始,重在培养孩子的生活礼节,将礼仪具体化为日常生活行为,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习惯作为一种自动化了的行为活动,一旦形成,就会以无意识的行为表现出来。”自小学到高中都应该开设礼仪课程,这些课程可以与道德课合在一起以专题或章节方式来实现。大学应该普及专业礼仪教育。礼仪课程设置需要配合良好的师资队伍,培养专业的礼仪教师来具体讲授该课程。在教学方法上抛弃传统的缺乏互动性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紧密联系,注重学生的行为训练和养成教育。

第三,国家和政府应高度重视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建立健全礼仪教育制度。政府应加大礼仪的社会宣传,播放公益广告,利用社会团体进行形式多样的礼仪推广活动,让文明、礼仪之风深入人心。

[湖南省社科规划课题《公民礼仪教育的途径及方法研究》研究阶段性成果,湖南省教改课题《女子高校成人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研究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白宏亮.韩国的礼仪教育对我国大学生礼仪素质教育的启示[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12)

[2]楼宇烈.儒学在现代韩国[J].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8,(1)

[3]俞亚芹.韩国重视礼仪教育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6,

[4]靳义亭.论韩国对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经验与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1,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3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培训;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4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6.03.028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加快信息化管理平台建设,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为教师评聘考核的重要依据。高职院校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引起了各级部门和高职学院的高度重视,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成为一个迫切的需要。目前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系统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指导,对现代职业教育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教育理念更新不快。往往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对现代教育技术、职业技能掌握和认识不充分。高职院校教师普遍只把多媒体设备和信息媒体作为教学演示的工具,没有用来解决教学中的深层次问题,没有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效用,没有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地融合起来,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偏低。国内外研究表明,对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培养机制的研究还处于探索阶段,仍处在一般的理论研究层面上。高职院校教师作为职业教育工作的主力军,非常有必要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这对于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推进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进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

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是当前信息化背景下教师必须掌握的知识。首先,要掌握好现代教育技术的含义。在教育技术学界,教育技术的含义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我国教育技术界给予高度的关注,许多专家和学者进行了积极讨论、研究。从AECT94发展到了AECT2005,在2005年的《教育技术的含义》一书中,AECT2005定义为:教育技术是指通过创建、运用和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来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的研究和符合职业道德规范的实践。由此,我们可以得出2005定义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1)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对象: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2)教育技术研究的目的:促进学习和提升绩效。(3)教育技术研究的内容:对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的创建、运用和管理。(4)教育技术研究的两个领域:研究和实践。(5)教育技术的三个范畴:创建、利用、管理。因此,为提升教育绩效,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教师必须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并提高素养和能力。

2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化环境下教师的必备素质

当今,我们面临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信息化已经引起了世界各个国家高度的关注和重视。高等职业教育教育同样也面临着信息化,在信息化大环境之下,高职院校教育信息化建设对学校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将会产生深远的影响。每个教师每天都会面对琳琅满目的信息,如何及时地搜索、分析、整理、应用有用信息,成为教师的必备素质之一。实践证明,传统的、死板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高速发展的信息化教学的需要。信息化环境下的教师必须要熟练掌握并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这样才能适应新的教学改革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目标,恰到好处而又富有创造性地制作教学课件,并利用网络资源充实教学内容、增加教学内容的信息含量,提高教学课件的教学性和艺术性。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和教育信息化的程度,努力提高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融合程度,适应现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3建立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

高职院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的培养工作需要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培养机制,在组织、经费、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在培训方式上做到科学合理,确保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的素质和能力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1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和培训小组学校应针对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成立专门的培训领导小组。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可以成立由分管院领导亲自任组长、教务处牵头、人事处协助、学校各部门相互配合的培训领导小组,对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工作进行全面指导。同时,应根据具体的知识点或课程,成立具体的培训小组,该小组应具备丰富的教育技术专业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高职院校信息化建设需要拥有一支掌握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软件开发技术的培训小组,发挥这支队伍在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关键作用,为他们提供技术培训和充足的资金保障,专门负责全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培养这些方面的工作,专门承担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需要的师资培训任务。

3.2明确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培训目标

在每次培训之前,培训小组应进行调查研究,深入调查各专业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和技能的掌握情况及对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能力的高低。根据教师实际情况和需要,确立准确的培训目标。如果高职院校教师具有学历高、计算机应用水平高的特点,培训重点应放在提高他们的现代教育技术理论方面和使他们掌握好课堂教学设计方法、教学过程调控方法、教学媒体的选择与优化方法、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效果测评技巧等与课程教学有关的内容。并尽可能地培养教师信息技术与课程有机整合的意识,侧重理论同时兼顾实践。如果高职院校教师是文科类教师,他们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一般不高,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也不是很强,那么,培训的目标就要定位在提高他们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教会他们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的方法,培训内容侧重实践,目标应侧重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3定期对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评价考核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知识不断更新,这就要求高职院校教师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学院应同时制定一系列的评价考核制度,定期对教师的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进行考核,可采取一个学期考核一次的方式,把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纳入年终考核与晋升晋级的条件指标之一,把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情况纳入督导考核范围,以鞭策教师和教学管理人员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教育技术水平。对新进学校的教师,在开展岗前培训时,应对其开展现代教育技术专题培训,提高其现代教育技术素质与能力,并严格评价考核,对考核不合格者,实行补课补考制度。

3.4采取操作性强的现代教育技术培养方法

(1)举办专题讲座。根据培训的具体目标,培训小组可举办有针对性的专题讲座,邀请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人员或者在某一方面突出的专业教师对教师进行专题讲座,强化教师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素质,增强在某一方面的教育技术能力。(2)采用案例研究。案例研究法指为参加培训的教师提供如何处理棘手问题的典型案例,让参加培训的教师分析、评价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方案的培训方法。案例应具有真实性和代表性,不能随意捏造。案例要和培训内容相一致,培训教师则要组成小组来完成整个过程,包括对案例进行分析、判断、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随后,在集体讨论中发表自己小组的看法,同时听取别人的意见,达到共同学习的目的。通过案例的研究学习,提高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教师要根据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碰到的案例,及时进行思考、归纳和总结,并争取做到以此类推。(3)实行师徒方式。这种方式是由一位在某一方面有经验的教师或主管人员在工作岗位上对受训教师进行培训。负责指导的“师傅”的任务是教给受训教师如何做,提出如何做好的意见,并对受训教师进行鼓励。这种方式一定要有详细、完整的教学步骤。这样能在培训者与被培训者之间形成良好的“师徒”关系,有助于工作的开展;一旦师傅有人动时,学校就能够让训练有素的教师顶替他的工作。通过师傅的带领,从事教学实践工作,以此来促进徒弟的教育技术素质发展。(4)鼓励教师自学。鼓励教师利用日常的空余时间自主学习。学校为教师征订一些专业报刊杂志和购置一些专业书籍,发放给广大教师,对积极学习者和优秀者给予一定的物质或精神奖励。鼓励教师参加有关现代教育技术的专业探讨会、交流会、进修教育技术硕士。根据自学成绩,分别报销一定比例的费用。

4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至关重要,现代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是考核一个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职院校应建立相应的培养机制,促进教师教育技术素质和能力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慧.高校教师现代教育素质和能力培养模式探究[J].科教导刊,2014(12).

[2]董彦,孙宗凌.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模式探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11(5):110.

[3]陈瑶琴.构建教学管理信息化新模式的策略[J].现代营销,2011.7.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4

关键词 数学应用题;现代教育技术;聋校;

中图分类号:G7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6)09-0133-02

1 前言

心理学研究表明:低年级聋生的思维发展和普通同龄孩子一样由具体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课堂上他们的注意力集中状态取决于教学的直观性和形象性,易为生动的、具体形象的、形式新颖的、色彩鲜艳的刺激激动而兴奋起来,但他们的注意力不持久、不稳定。将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到教学中,可使学生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更愿意去接受,进而主动学习。现代教育技术不同于传统的教育方式,它可以将知识以图文、影音的形式展现给学生,直观、形象,便于学生接收信息,激发其学习兴趣。

学校大部分学生来自偏远的农村,家庭条件差,知识面窄,通过现代教育技术可使聋生更深入地了解学校、家庭以外的信息。如在数学课堂中经常创设一些像游乐场、公园、超市这样的动画情境,让他们了解更多学校、家庭以外的地方,告诉他们这些地方的功能,以后他们去到这些地方可以做什么。下面谈一谈在聋校低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一些做法。

2 巧用现代教育技术,激发聋生学习数学应用题的兴趣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我们心灵的唯一门户,意识中的一切必然都经过它才能进来。”聋生由于先天缺陷,听力不如正常学生,由语言传达出来的信息他们无法通过听觉接收到,只能靠眼睛去注视、分析要注意的对象,而由于长时间专注一样事物,视觉容易疲劳。对于文字这样静止枯燥的东西,他们更难以长时间去注视。

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认真审题,弄明白题意,是准确解答应用题的先决条件。由于自身语言缺陷,聋生很难理解题目,特别是应用题更是聋生学习的难点。由于不理解题意,解题无从下手,对于应用题的解答答案五花八门,文不对题。理解题意是解答应用题的关键,通过多媒体的动画视频来激发聋生对于应用题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在愉快轻松的空间里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如一年级小学生学习的应用题相对比较简单,但多数聋生在文字题方面的理解还是有些欠缺(如买了、剩下、来了等词的含义),字面上理解对他们来说可能有些困难,这时可以利用Flash表演向他们演示。如“来了”的含义,先展示几只小动物站在草地上,后来又有几只小动物来到草地上,向他们讲解“来了”的含义,很轻松地就可以使他们了解这些文字的意思。另外,认识这些文字可以帮助他们理解题目中的意思,也可以让他们自己表演,不仅激发兴趣,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更加深刻,通过实践所学的知识,在学习中运用起来就不会出错。

3 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低年级的聋生具有好奇心强和好动的特点,总是对新鲜的事物十分好奇,但他们的抽象思维能力则较弱。形象、直观、动态的演示总能给人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应用题中许多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或不常碰到的情境,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给予直观展示,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帮助理解题意。教学中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动画演示,具有生动形象、直观易懂的特点,能将复杂、抽象的数学问题演变得简单易学。

在教授“10减几”时,由于刚开始接触减法,发现聋生对减法没有概念,理解起来也很困难。如教学“10-1=9”,笔者通过多媒体创设动画情境:喜羊羊邀请小朋友去家里做客,它端来装有10个苹果的盘子,请小朋友吃了一个,盘子里还有几个?动画演示拿走一个,出示剩下的个数,再拿走2个、3个、4个……学生很快就能对减法这个抽象的概念有个初步的了解。将复杂、抽象的问题简单化,大大降低了教学的难度,使学生在形象、直观的情境中进行了有效的知识衔接与转移。

4 运用多媒体互动平台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

学生的思维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的帮助,以“动”的形式来促进其提高。如教学“角的认识”,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向学生演示角是如何形成的,如何比较角的大小,以及如何证明角的大小与两边线的长短无关。

“角的形成”:以任意一点开始,在这一个点上引出两条射线,学生就能从感观上认知“角的形成”是以一点上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

“比较角的大小”:在进行角的大小比较时,先出示两个角,再利用动画使两个角的顶点和一条边重合,这个方法的使用非常立体直观。

“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通过多媒体,先在屏幕上出示一个角,然后以动态的形式将两边的线无限延长,此时让学生观察角的大小是否有变化。这种直观形象的演示,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角的大小与两边线的长短没有关系。

由此可见,动态演示比静态演示更具有说服力,动态的画面更符合学生的思维活动。这样一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得到发挥,拓宽了其思维空间,促进其思维能力的发展。

5 现代教育技术为数学应用题教学提供了方便、易于操作、交互性强的工作平台

一直以来,“教”与“学”都是教育界重点关注的问题,也是一个双边活动。教师的教学工作要想得到好的发展,只有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才能得以实现。如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利用实物投影仪可以很好地将学生的课堂作业完成情况与某些行为(如拼图、剪、割等)结合在一起展示在全班学生面前,以便更好地开展双边活动[1]。

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是一种开放自主的教学模式,既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又可以将教学中涉及的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呈现于课堂之上,通过事物的声、色变化和发展去获取知识、认识世界,让教学和学习都变得容易许多,也帮助学生思维、能力和情感得到全面发展。小学生对于学是以兴趣和好奇为前提的,抓住这个特点,利用多媒体的优点带动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出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被吸引,从而更加热爱数学并努力学好它。

6 结语

综上所述,现代教育技术以其他教学模式所不具备的优势,在聋校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占据着重要地位。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在丰富课堂信息容量的同时,也提高了教师控制教学信息的灵活性,实现了课堂教学反馈信息的及时和有效,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为聋生提供了和谐放松的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这种空间内对学习始终保持一种积极、热情和不断思索的态度,真正地将主动性、积极性和趣味性融合在一起[2]。也正是现代教育技术在聋校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使聋校数学应用题教学课堂呈现出多边互动、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场面,学生都在积极主动地学习知识并严格要求和发展自己,课堂教学效率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最为关键的是,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得到很好的解决,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参考资料

[1]钟启泉,崔允t,张华.研究性学习:价值与反思:解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J].教师之友,2002(3):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5

1.1 加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推进高等教育现代化的需要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教育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现代教育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它不仅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切入点和推动力量。作为信息时代的高校教师,作为教学工作的主力军,掌握必要的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对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益、提高高等教育的信息化程度和现代化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2 加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是提高高校教师专业素质的需要

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发展,各行各业的竞争导致对各类人才专业水平的要求逐步加大,也对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师不仅要能深刻理解应用现代的教育教学理论,熟练掌握和支持信息化教学的各种现代信息技术,还要注重二者的有机结合。开展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加强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的学习、研究和应用,将在新型合格教师的培养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2加强高校教师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几点建议

2.1 结合高校自身特点确定培养目标和内容

高校必须高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从本校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出发,结合不同基础、不同要求、不同专业的教师的特点,认真确定培训目标、培训内容和培训方案,针对目前学校在现代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人施教、因专业施教,切实解决教师教学和科研过程中遇到的和可能会遇到的实际问题,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技术水平和课堂教学质量。在培养内容方面,既要涵盖现代教育技术理论知识,比如:现代教育技术的内涵与研究对象及及其应用等,也要包含专业知识,比如:教学设计的步骤和方法、多媒体制作工具的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含义和应用等,更重要的是包含应用技术层面的内容,比如:多媒体教学课件的制作、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管理、网上授课方法等。

2.2 理论培训、技能培训“两手抓”

通过现代教育技术理论培训的方式使教师更新观念,建构起正确的现代教育技术观,认识到: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多媒体、网络、数字音像、卫星广播、虚拟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开发、应用为核心;另一方面,现代教育技术并不忽视或抛弃对传统媒体(黑板、挂图、标本、模型等)的开发与应用。促使教师在子系统科学方法论的指导下,运用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对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进行实施并给予评价和修改,以实现教育教学的最优化。

3加强教师之间的信息交流

教师的教育技术应用水平与他们平常的教学实践密不可分,教师有了现代化教育技术理论意识,才能更好地从事教育教学,提高教室教育技术应用水平的重要途径就是培训并创造积极向上的群体学习氛围,加强教师间、学校间广泛的交流与合作,开展多种活动,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比如开设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交流QQ群、论坛,微博交流,或者教学课件的制作和观摩,现代教育理论和经验研讨,网页制作大赛,信息技术论文的评比和交流等。

4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培训的管理和考核

加强培训管理,建立和完善培训考核制度。可以适量运用行政手段和激励机制,刺激教师积极参与培训学习,提高教师培训工作质量。或者,把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纳入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考核范畴,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与评估。例如:我校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老教师或新进教师)因错误的多媒体设备操作导致设备故障出现频率高,无形中也增加了多媒体设备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在培训过程中应该考虑加强媒体教室设备操作培训,制定严格的过硬的考核制度,提高制度的实施力度,做到示范型讲授与实际操作相结合,力求每位教师都能掌握多媒体教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提高多媒体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减少设备维修率。

参考文献

[1] 王涵,齐明超,牛军伟.加强高等医学院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对策探析[J].商情,2010(8).

[2] 刘国昌.谈高校教师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J].教育与职业,2005(33).

现代教育的含义范文6

关键词:高校 舞蹈教学 现代教育 创新 发展

在众多艺术领域中,舞蹈是一门通过肢体语言感受情感交流的视觉艺术。它不仅对人肢体的协调性和情感的表达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要对教师舞蹈教育的方法和技能提出了新的问题。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营造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成果成为了现代教育技术中的核心问题。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一对一”式的传统的舞蹈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电子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兴起使高校舞蹈教学有了新变化、新思路,现代教育艺术的应用也因此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形式内容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并不陌生。然而,我们所熟知的多媒体舞蹈教学只是现代教育技术中的一个具体分支。从总体上说,现代教育技术指的是在现代教育理论的引导下,通过声、光、典、影等现代教育媒体,有效的帮助学生实现对舞蹈艺术的深化和学习。通过各种符合时展和教育优化的教学理论,增加对现代教育技术认识和理解。

在高校舞蹈教学中,信息技术和教育形式的融合能够展现出高校舞蹈教育的独特魅力。通过虚拟技术、智能技术、网络通信技术,能够进行科学技术的优化和综合,从而提高学生对舞蹈的学习效果。而其现代舞蹈教学的形式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现代化教育理念的推行,另外一种是现代化教育设施的投入。只有将这两点进行有机而发展和融合,才能在舞蹈教学中获得新的教学成果,进一步扩大高校舞蹈教学的发展渠道。

二、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常见问题

(1)现代教育成果较浅

在当前很多高等院校中,教师、学生都面临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创新。电子计算机技术、网络多媒体、电子投影等现代化教学设备已经进入了舞蹈教学中。学生接触舞蹈的形式不再是单纯的“传递式”和“模仿式”讲授。但是,在实际舞蹈教学中,很多教师缺少教学经验,对现代教育形式的领会不够深入,在实际的教育过程中缺少理解,所以现代教育成果并不明显,教学形式和教学质量都有待增加。

(2)现代教育形式单一

虽然学生接触现代舞蹈教学的机会大大增加,但是在现代教育课堂上,如何更好的运用现代电子计算机技术、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成为现代教学的主要目的。但是,很多学校、教师在教育进程中认为,现代教育就是单纯的“多媒体”教育,通过视频等形式,就能够发挥现代教育的作用,这一点导致学生在学习中感受不到舞蹈教育的魅力,对舞蹈教学的学习缺乏兴趣和热情。

三、强化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具体应用

(1)提升F代化教育和舞蹈教育的契合度

在传统的舞蹈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以教师、教材、技能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而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主要存在两方面的创新

首先是现代教育知识理论体系的构建。在舞蹈教学中,通过现代美学手法的投入,能够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分析现代舞蹈美学艺术,能够进一步增进学生的情感体验,促使他们运用创新思维,拓宽舞蹈表演的形式和动作。充分借鉴舞蹈教育的教学主旨,使音乐和舞蹈能够相互融合、借助舞蹈表演者深厚的肢体技能,和音乐、服装、动作等因素搭配在一起,增强人的自信心和协调能力。教师要将中、西方舞蹈美学组合在一起,大胆创新、全面发展进一步开拓高校学生的思维、视野,使他们对舞蹈这门课程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而在现代教育设施的融入中,学校要结合高校学生的实际需求,大力投入师资设备,打破传统的教学形式,进一步提升学生对舞蹈学习的领悟力和感染性。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作为硬件培育的必要条件,再通过电子投影仪等设备,将优秀的舞蹈作品播放在大屏幕上,使学生透过现场模仿、影片观评进行模拟学习。使学生在舞蹈风格的模仿和塑造中,更加深切的体验电子舞蹈案例中的各项思维。

(2)进一步推动舞蹈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在现代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情感体验是解读“人性化”教学推进的具体表现。因此在现代化教育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通过播放音乐、氛围灯光等形式,烘托和谐的教学氛围。

例如,教师可以争取学院相关部门的支持,在校园礼堂等场所设置专门的舞蹈活动教室。借助于会场的灯光、物美、营造一个良好的演绎环境。对于不同的舞种来说,其中蕴含的风格、韵律、情感是很难用语言表达的,所以,通过相应的氛围的烘托能够进一步强化学生的自主意识,使他们很容易就在现场环境的感染下,感受到舞蹈的魅力。例如蒙族的《安代舞》、傣族的《孔雀舞》,藏族的《日喀则大鼓舞》、苗族的《阿米朵》等等,这些舞蹈的气韵各不相同,如果不能接触舞台、音响、灯光等效果,难免使学生产生“情景不相容”的问题,因此会影响学生对舞蹈内涵的情感融入。

(3)强化现代化舞蹈教育的便捷性

对于很多高校来说,师资力量的不足使困扰舞蹈院校的发展问题。但是,从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这个层面上看,传统教育方式需要教师进行课前备课、课中演示,这个过程耗费了教师不少时间精力。但是通过步骤解析、图标、PPT、动画、视频等形式,既能够使学生对舞蹈学习具有一定的兴趣,使课程本身具有趣味性,也能使舞蹈教育更加便捷,减少舞蹈工作者的工作压力,完成了原来至少2节课需要完成的任务。因此,广大高校管理者要不断加大现代化舞蹈教学的师资投入,丰富学生的眼界,在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为高校舞蹈课堂注入了一份生机和活力。同时,还可以采用远程教育、视频学习等形式,采取互联网连线,实现全国高校内舞蹈资源的互补和共享。

四、总结

综上所述,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包括不同的方面。对于广大教育工作者来说,在高校舞蹈课程中融入现代教育技术,能够启发学生的想象力,增进他们的肢体丰富性,因此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为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立足于现代教育艺术的实际情况,不断鼓励学生进行大胆创新,进一步提高学生对舞蹈艺术感悟思维和创作能力。

参考文献:

[1]马晓莉.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舞蹈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青年文学家,20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