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非遗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保护非遗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保护非遗的原因

保护非遗的原因范文1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管理;困境;原因

为了更好地了解目前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笔者对山东省档案馆、青岛市档案馆、潍坊市档案馆和聊城市档案馆进行了实地调研,旨在较为全面地了解目前非遗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现实困境,推动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学术研究。

一、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现实困境

1. 非遗档案管理工作和非遗保护工作关系认识不到位

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于非遗档案工作和非遗保护工作的关系认识不到位,对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及其内容认识不全面。在与青岛市非遗保护中心负责人交谈中,这一问题十分突出。该中心负责人认为非遗档案管理对于非遗保护来说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主要表现在为申遗工作提供证据资料。这种认识明显得削弱了非遗档案工作的重要性。非遗档案工作并不只是体现在非遗保护中的“建档”环节和提供证据资料上,应该从全局上认识非遗档案管理的重要意义。

2. 非遗档案的概念和范围不明确

非遗档案是档案家族中的新兴成员,学者虽然对其概念进行了研究,但是定义过于模糊,范围界定也未达成共识。而在非遗档案管理实践中,首先要明确的就是“管理什么”的问题。如果这一问题没有解决,该项工作必然难以实施。非遗档案是具有原始记录性的固化信息,包括纸质档案、声像档案和实物档案等不同载体,其范围应该主要包括项目板块和传承人板块等。申遗工作档案是其中一个组成部分,但不等同于非遗档案。在调查中,笔者发现档案馆工作人员对于非遗档案的认识大多仅局限于申遗工作档案,而收集管理的也只是申遗工作档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非遗档案管理工作对非遗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这些档案就只能算作一般的文书档案进行立卷归档。

3. 非遗档案全宗归属不明确

调研中发现,潍坊市档案馆将申遗档案以全宗汇编的形式进行保管,但工作人员在非遗档案是否建立全宗问题上尚不明确。在是否建立非遗档案全宗或者归入哪个全宗问题上的不明确将会直接影响到非遗档案的保管和开发利用。此外,对于全宗内非遗档案的整理规范和标准也缺乏统一规定,这对于国家层面上非遗档案资源的建设将产生不利影响。

4. 非遗档案管理体制不完善

这一问题需要从内外两个层面进行分析。从内部来看,调研发现,这些档案馆内并无特定人员负责非遗档案的收集、整理、保管、鉴定、统计等相关工作,也没有专门人员对非遗档案进行研究,制定相关规范;从外部看,档案馆并不在各地非遗保护的联席会议机制之内,地位较为被动。文化部门是非遗保护的主要负责部门,其下设非遗保护中心作为直接开展工作的机构,这主要是考虑申遗工作的需要,但是该机制存在缺陷,档案馆作为重要的非遗保护单位被排除在外。这对于非遗的保护,尤其是非遗档案管理十分不利。

5.非遗档案管理工作资金投入不充足

经费支持是推动非遗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在调研中发现,这些档案馆并没专项经费用于非遗档案的征集、管理等工作。在与青岛市档案馆工作人员访谈中,笔者发现虽然工作人员对于非遗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有深刻认识,也在着手开展一些工作,但是经费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工作的正常开展。非遗档案的征集工作需要使用大量的经费,如购置音像设备、外出普查的交通费用、网站设计、展览制作等,但是目前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资金投入还很不充足。

6. 传统的工作体系不适应非遗档案管理实践

非遗档案是一种特殊的档案门类,与之相关的收集、整理、鉴定、保管、检索、编研、统计等传统的档案管理工作体系都需要加强创新。调研中,笔者发现这些档案馆依然使用已有的工作体系来管理非遗档案,这必然阻碍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长期有效开展。如何创新工作体系和工作方法是档案部门需要探索的重要问题。

二、存在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当前,造成非遗档案管理困境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下面从主观和客观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 主观因素分析

(1)档案馆对非遗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面对非遗保护的不断升温,档案馆缺乏主动开展工作的意识。非遗档案是一种极为丰富的专门档案,保管好这类资源,不仅仅能够保证非遗传承的真实性,推动非遗保护工作的开展,同时也是丰富档案馆馆藏资源的重要途径,这对于档案馆发挥文化功能,推动公共档案馆建设来说都大有裨益。但是目前档案馆对该项工作的重视程度仍有待提高。

(2)档案馆对非遗档案的研究关注不足,工作创新意识较低:首先是由于档案馆对非遗档案的研究关注不够,加之,非遗档案的主体、客体和载体都存在着多样性和复杂性,我国现行的《档案工作国家标准》和《档案工作行业标准》都不能完全适应非遗档案工作的需要;其次是档案馆工作缺乏创新意识,受传统工作思维的影响大,工作体系调整缓慢。

2. 客观因素分析

(1) 非遗种类的丰富性和非遗档案的特殊性:非遗种类丰富,形式多样,这就造成非遗档案不同于一般档案,其本身具有诸多特性。以山东省入选国家级、省级的非遗名录为例,目前山东省拥有国家级非遗名录81项,省级非遗名录307项,涉及泰山传说、梁祝传说、茂腔、柳琴戏、山东快书、山东大鼓、杨家埠木板年画、泰山石敢当习俗、宁津杂技等项目,种类十分丰富。不同种类的非遗档案具有不同的特征,这对非遗档案范围的界定带来了较大的障碍。档案馆接收的档案绝大多数是由社会组织或机构在某项工作结束后失去现实使用价值的文件转化而来的档案,非遗档案的产生过程不同于一般档案,不具备这一过程,所以档案馆在非遗档案的鉴定等环节仍待加强。

(2)非遗档案管理体系和规范不健全:我国的非遗体系包括世界、国家、省、市、区五级,对于各级非遗档案的保管权限、收集范围、立档标准等问题存在争议、另外,非遗档案形式多样,种类丰富,且有很多实物档案,如何根据非遗档案的特点设立科学、合理的全宗以及全宗分类标准就显得十分重要。加之,在调研中发现,目前非遗档案的馆藏资源总量较少,有无设立全宗的必要也值得深入思考。

非遗保护机制不健全。非遗保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参与,政府、社会、公众都应该是其中的一员,如各级文化主管部门、各地非遗保护中心、档案馆、博物馆、图书馆、高校、遗产协会等都是重要的保护机构,但是目前非遗保护的机制仍不完善。

(3) 非遗档案管理法规不完善:学术界对档案馆参与非遗保护的合法性大都通过相关法规中的“建档”等词汇进行论证,但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中并没有明确规定档案馆在非遗保护中的职能,对于非遗档案的建档和管理也就没有特定部门负责。国家档案局也并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的指导下专门制定非遗档案管理的政策法规和管理规范。

(4) 非遗档案保护工作缺乏专项经费支持:由于档案工作依然处在自发和随机的状态,非遗档案工作并不在档案馆工作计划之列,因此该项经费自然也不在财务预算范围内,加之档案馆并不在各地的非遗保护的联席会议机制之内,因而没有来自文化部门的非遗保护经费的支持。缺乏经费支持,就会对非遗档案的各项工作产生影响,尤其是其不同于一般档案管理工作的环节,更是需要专项资金来保证工作展开。

保护非遗的原因范文2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越来越感到保护非遗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作为文化的奠基,作为文化的草根,作为文化的摇篮,作为文化的链接,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2届会议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规定包括口头传说和表达、媒介语言、社会风俗、礼仪、节庆和宇宙的知识实践,传统的手工技能等诸多内容,这将是我们有了一个保护非遗的导航和依托,将迎来一个保护非遗的。

我国的文化文明具有五千年的光辉历史,非遗星罗棋布,浩如烟海,文化样式千姿百态,文化底蕴博大精深。国家有关领导及广大文艺工作者以及那些默默无闻的传承人,都感到保护非遗意义深远,责任重大而道路艰难。特别是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经济和文化的全球化,对传统文化遗产,特别是对民间文化遗产的巨大冲击,更使我们群众文化工作者以及所有非遗的传承人焦急不安、一筹莫展。所以非遗保护迫在眉睫。

我们国家的文化工作决策者,提出了响亮的保护非遗的口号,并用多种方法,多种措施,制订多种政策来保护非遗,这不由得使广大文化工作者,各行传承人稳住了阵脚,看到了光明,投入到火热的保护非遗的潮流中。

如何保护非遗,如何保护好非遗,这是我们需要研究、思考、讨论的一个重大课题。

首先是挖掘整理工作,这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去完成的。光能吃苦还不行,必须要掌握诸多的知识和专业技能才能会完成得好一些。通过这几年来的搜集整理工作的实践,我认为:保护非遗需要组织既有能力又有专业知识的文化工作者去实践、文化馆和文化站,就是这一工作的主力军,也责无旁贷。另外就是要走专业和业余相结合的道路,找那些有特殊技能和身怀绝技的传承人,了解情况,搜集整理,这样才会不失它的原生态,保持它的准确性、真实性、历史性和艺术性。我们所搜集整理的民间曲艺《文水跌杂则》就是发挥了文化馆、站的优势,又得到曲艺家协会的专业指导,并通过传承人挖掘珍藏、忠实记录、保持本色,才得到了满意的结果,为我们申报非遗积累了经验。

对于非遗的保护工作,除了非物质方面的,其中还有一些物质方面的东西存在着,是依托于有形或物质的实物。如戏剧方面的剧本、服装、道具、各种乐器、布景、剧场、海报等;又如拳术方面的刀、枪、剑、戟各种兵器等,这些都是非遗中物质性的东西,都是非遗的重要承载物。把它认真的保存下来,或建立一个专门的博物馆,将会对非遗的完整性和艺术性,特点和特色,表述地更加详尽真实,流传更加有参照数和操作性。

非遗,肯定不全都是先进文化的代表,我们一定要历史地、客观地、全面地去保护它。既是遗产,那就一定有它的历史渊源和历史局限,我们一定要注重它的公众趣味,注重人情味、草根性、原生态的文化认同,绝不可盲目拔高,如果盲目拔高,使之更加现代化,更加前沿,那就不能称之为文化遗产了。那是现代文化创作,那是新型文化展示,失去了非物质文化所谓“遗产”的本意。抹杀了我们的古老文明,抹杀了几千年来劳动人民对自然、社会、生活、生产等个方面高度认识的智慧结晶和强大的创造力、生命力和审美功能,也就歪曲了我们之所以提倡保护非遗的本意。

保护非遗,是一项保护濒临消亡文化遗产的活动。我们更因该认识到它的时代性和紧迫感。时下,农耕生产的农民大大减少,劳动机械化、集体化、现代化和农村城市化的速度加快,一些文化遗产随着时代变迁和老年人的谢世而渐渐消亡,我们必须紧急行动起来,争分夺秒抢时间,才会收到一定效果。如果从我们手中流失和消亡,我们将成为文化战线的罪人。我们是这样行动的,我们抓快抓紧、夜以继日、不辞劳苦、紧张工作,几年来共申报成功非遗保护项目有国家级一项;省级两项;市级三项和县级二十四项。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我们还在快马加鞭努力工作不敢有丝毫懈怠。

保护非遗,文化精神功能是它的主要属性,这一次保护非遗,要淡化意识形态,突出文化形态,实行无为而治,寓意识形态于文化形态中,只有充分挖掘非遗的文化资源,充分利用这一资源,才能全面推进文化创新建设的可能。像我们对《左家拳》这一非遗的挖掘整理,保存传承,就成了体育界、拳术界的一大盛事,为推动全民健身运动起到积极的作用。

要保护好非遗,人是决定的因素。除了搜集整理需要有知识、有能力、有热情的人以外,在传承方面也需要有能力、有耐力、有事业性的人去代代传承。传承人首先是“承”,而后才是“传”,如果继承不下前一辈的独特精华,就不会再传给下一辈精华之独特,中间就会断线,线一断了,非遗的这架风筝将云消雾散而再也不能旧景重现了。所以要选好人,传好人,特别注重对年轻人的培养,这样才会使非遗的保护薪火有传人,艺术之花常开不败。

有的地方掀起了一股申报非遗保护项目的热潮,由于它的盲目性而进入了误区,竟然把非遗当作了摇钱树,什么名人故乡、某某名山大川之最、某某产地、某某仙境等层出不穷,用这些招牌来赚大钱。这样做我认为是不妥的,因为非遗的精神功能和文化功能是其主要属性,旅游等活动只是一种附带功能,如果拿着非遗的招牌去挣钱,甚至为猎取文化政绩而不惜血本的去炒作,那将对保护非遗是缘木求鱼。

有人说非遗能否当作一项文化产业去搞呢?我认为条件成熟后是可以的。像我们这里的一个非遗项目,民间锣鼓《文水呱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它首先是经过了认真的挖掘整理,再之是进行了认真的提炼和提高,经有关专家不断改进提高,使之不仅已申报为国家级非遗,而且到各地去参加评奖和国家级各类赛事,参加各种商业助兴演出等活动,不但使这一艺术得到保存、保护,而且使之更加精细,还得到一笔可观的收入,并解决了不少人的就业问题。这又是个良性循环,艺术提高了,钱挣了,再拿钱去投入艺术建设和形象建设,这一非遗形式将会更加完美深邃,这样就又能得到更多的收入……这样的事业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保护非遗的原因范文3

(一)部分群众对非遗保护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因为相关单位在一段时间,因为对在群众中进行这一类文化遗产保护的宣传工作不重视,使得现在的部分群众对于相关保护工作的重要程度缺乏必要的认识。许多人认为这样的保护是一件没有意义的工作、或是认为意义不大,和自己的生活没有关系。这样的情况对于开展保护工作是没有好处的。即便是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结合了非遗的保护工作,效果也不会十分的明显。

(二)群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不强

不同于其他的文化遗产类的保护项目,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特有的文化属性,在群众中有时很难取得相应的认同感。如一些地方的小戏种、民间的小手工艺品等,在群众中被认为是普通的生活元素,有的甚至因为缺乏爱好的群体已经在生活中消失。但是这是这种群众对文化遗产重要性产生的不认同的感觉,造成了现在许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断代消失。

(三)群众文化活动中的非遗保护工作出现失真严重的现象

在群众的文化活动中,对相关的传统文化及其保护进行宣传的工作在许多的基层文化组中早已开始进行,但是在这种宣传工作中经常出现文化遗产失真的情况。这种失真情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一是在活动中出现的商业元素造成的;二是在传统文化的传承中出现的断裂情况造成的;三是因为适应群众活动特点时场地等因素对宣传工作所造成的影响。这三种情况的出现都会对现有的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产生影响。

二、针对结合工作中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解决非遗保护与群众文化工作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基层群众文化组织在开展文化遗产宣传工作中,利用实际的工作方法,积极地应对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些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一)利用新的传播媒体形式,在群众文化工作中做好非遗保护宣传工作

群众文化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利用新的传播媒体形式进行全面的文化遗产的宣传工作,可以切实的提高群众对这一项重要工作的重视程度。这些新的传播媒体包括:网络媒体、公交地铁的移动传媒、微信类的手机移动媒体等。如在实际工作中,文化保护部门可以制作非遗保护工作的宣传短片、动画片,在网络媒体上进行播放宣传,利用网络媒体受众面广的特点,扩大非遗保护工作宣传的受众面,吸引更多的群众深入的了解非遗保护的重要性,增强保护的意识。这些新的传播媒体可以使更多的群众了解非遗保护的意义,并参与到非遗保护的群众文化活动中来,为保护工作奉献自己的力量。

(二)做好群众文化活动的策划工作,提高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同感

在进行群众文化活动策划时,活动的策划者应首先对进行宣传的特色文化遗产进行充分的了解和研究,这些工作包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艺术、文化等因素意义的挖掘,对文化遗产现状的了解及未来的发展情况进行了解。在活动策划中,应注意抓住群众对艺术和文化的欣赏心理需求,在活动设计上充分使群众可以直接参与到传统文化中来,感受到传统艺术和文化的魅力,认识到自己身边曾经不被重视的民间艺术和工艺品实际上是具有历史、艺术、文化底蕴的不可复制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从而提高群众对身边存在的文化遗产的认同感。

(三)在实际工作中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还原工作,防止失真的情况出现

为防止群众文化活动中,文化遗产出现失真的情况,因此,在文化遗产宣传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对文化遗产进行介绍和展示工作时,首先应尽量避免商业元素对文化遗产自身的影响,因为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才是开展群众文化活动的目的,商业元素只是活动的附加元素。同时活动还应做好文化遗产历史研究和民间调研工作,尽量还原文化遗产的原始状态,利用历史文化的研究工作和民间调研的成果,尽可能的消除文化遗产在传承过程中的断裂现象,还原出其本来的最具欣赏性的原始美感。最后要注意在展示活动中尽量为文化遗产的展示充足的空间,对文化遗产进行全面的展示。如果实在无法全面展示的,一定要做好介绍说明工作,使参加活动的群众对文化遗产有全面和深刻的了解。做好以上的三点工作就可以最大限度的防止在非遗保护宣传工作中出现失真的情况。

三、结语

保护非遗的原因范文4

(一)教育部门责任的旁落和无奈目前,各地都基本建立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心,可是我们看到的是,这些非遗保护和发展中心恰恰缺失了教育部门的责任,或者说他们的工作主方向里缺失了教育功能。从申遗开始再到建立保护和发展中心,教育部门一直是旁落在外。其实,教育部门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重要渠道和责任体。申遗由地方政府负责,保护和发展也由政府负责,其主要目的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利用,教育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部门根本没有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研讨及利用阶段,从而导致非遗保护和发展成了这些中心的事,但没有纳入美术基础教育阶段的设计,教育部门责任的旁落造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有效进入教育设计和教育改革,更谈不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广大受教育主体的认识和了解。

(二)基础教育规划和改革的落后当下的美术基础教育一直还沿用着多年以前的规范。多年来国家对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发展利用一直在向前发展,非遗项目和非遗成果越来越多,但教育部门并没有适应这些变化和发展,其教育规划和改革严重滞后。教育内容和课程改革进展缓慢,非遗教育的教师培养基本处于“谁有兴趣谁自行研究”的状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更没有纳入教育内容和规划。没有对人的教育,尤其是对中小学生的非遗文化的美术基础教育,根本夯实不了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从长远的角度也起不到核心的保护作用,更谈不上将来的发展和利用。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基础教育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包括口头传统、传统表演艺术、民俗活动、礼仪与节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民间传统知识和实践、传统手工艺技能以及与上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既是中国数千年文明的历史见证,更积淀了丰富的文化和传统。这些遗产记载着一个民族智慧的过去,同时也对我们的未来有极强的指导意义。但随着现代化进程和城市化步伐的加快,如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类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面临着很大的冲击,甚至有被淹没的可能。现在国家已经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着各种各样的保护,比如正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编撰造册、历史记忆、传承人保护和培养、政府立法保护等,但绝不能忽略教育传承的极大作用。与美术这个类别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不能缺失美术基础教育对非遗保护和发展的作用。

(二)美术基础教育在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意义和作用首先,美术基础教育是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最好的方式。通过美术基础教育,把中国博大精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教与学的实践,不仅能让广大学生了解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一个学生身上得以延续。对于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来说,意味着一种责任、继承和发展。其次,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中小学的美术基础教育,将是非遗保护和发展的重要阵地和渠道。当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入了基础教育阶段,学校成了保护和发展的阵地,教师担负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的责任,那么非遗保护和发展将有专业科学的创新方式,有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有持续稳定的科学规划,非遗保护和发展就有了根基。

三、如何让美术基础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中起到特殊作用

(一)革新美术基础教育的内容和内涵首先,教育部门尤其是地方教育部门应组织人力及时梳理与美术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把当地具有地域特色和代表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民间美术)通过梳理,以不同的美术创作形式(如泥塑、面塑)探寻美术基础教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契合点。其次,开发和形成适合各地实际情况的课程资源、教学案例、专业教材并加以推广。让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新的美术教育内容走入课堂,逐步形成中小学、幼教不同阶段的教育内容。再次,创新符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教育教学方法。要遵循以认识、了解、研究、实践这种由浅入深的过程教育,要以欣赏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课内课外相结合,个人课堂学习和小组学习相结合,传承人进学校和学生访问培训相结合。

(二)加强非遗师资力量建设和非遗教学基地建设过去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民间以技艺传授,基本上没有形成具有教学功能的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大多是以个人或小家作坊的形式存在的,正是由于这种原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工业化时代显得极其脆弱。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应该把非遗人才保护和大众教育培养相结合,把非遗封闭保护和非遗新基地建设相结合。应该建立起传承人授艺,大学和专业研究机构承接、规范、指导培养,中小学美术基础教育普及拓展的一体化系统。大学应该成为非遗师资力量建设的主阵地,首先应该在大学设置相应的非遗课程,进行课程建设和引导,逐步培养非遗师资力量。充实到中小学作为非遗传承和教育的火种。教育主管部门应该划拨专门经费在校园建设非遗展示和教育基地,由学校申报,教育主管部门审核相应的人力资源、课程设计、配套政策等。引导教育系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发展中进行承接和创新。

四、后续及结论

保护非遗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遗产认知 教育传承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90

1 研究背景

非物质文化遗产(简称“非遗”)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元素,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粹。学者对非遗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开发、非遗保护、教育传承、非遗产业化、非遗旅游等方面,其中非遗保护和传承是研究的热点问题。通过教育手段实现非遗认知与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核心内容,而高等教育是传统文化传播和继承的重要载体,大学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有责任弘扬、保护和传承非遗。在此背景下,凸显出大学生非遗教育传承的研究价值[1]。

高校在大学生遗产教育传承中占有科技文化、人力资源、学术科研和群体调度等优势,高校教育传承可以保障非遗良好生存、提升非遗保护研究水平、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高校教育水平、提升大学生人文素质,为非遗的保护和传承提供坚实保障(白鑫刚,2009、王守义,2010)。目前,高校非遗教育传承研究已经受到大力关注,学者对教育现状、教育模式、教育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研究视角和理论参考,但对于非遗教育的实证研究还有待深入,为本研究留下空间。

2 问卷设计及调研过程

大学生依托高校独特的资源优势成为高等教育的主体,所以是非遗教育保护和传承的主力军。本研究以沈阳市高校为研究对象,根据各高校教育水平及院校性质,选取沈阳师范大学、沈阳工程学院和辽宁大学三所高校,涵盖文科、工科院校,专业涉及经济、教育、管理、计算机等专业领域,专业覆盖范围较广,提升研究数据的客观性、全面性和普及性。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调查问卷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被试者的人口统计特征,包括性别、专业和成长环境;第二部分是非遗认知状况;第三部分是非遗保护意识;第四部分是非遗传承教育的态度和参与意愿。考虑到不同属性的大学生认知差异,问卷以非遗的实例设问,如民间故事喜好程度、传统节日命运关注度;面对神话传说消失的态度、校园推广民间文化重要性、参与非遗志愿者意愿、“二人转”选修课选修、亲手制作陶器艺术品、校园皮影戏观看意愿等问题进行调查。

本研究量表采用里克特五级量表,其中1分非常不赞同,2分不赞同,3分一般,4分赞同,5分非常赞同[2]。所得数据用SPSS13.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卡方检验是用于检验两个名义变量间是否存在联系的统计分析方法,其中P值表示检验的显著程度,P值越小,显著程度越高,本次卡方检验设定显著程度为0.05。

问卷发放采用的是目的性随机抽样调查法,按专业随机发放调查问卷250份,收回214份,回收率为85.6%,其中有效问卷200份,有效率为93.5%。样本中女生人数为88;男生人数为112,分别占43%和56%,来自于城市的学生82人;乡村和小镇的学生分别为74、42人;专业分布情况:旅游管理36人;经济学34人;工业设计20人;机械制造自动化38人;市场营销16人;计算机40人;空中乘务14人,文理科类专业各100人,各占50%,人数比例符合文理实际分布。本研究在广泛查阅资料的基础上,利用SPSS13.0对问卷所获数据进行处理,以期提高研究结果的信度和效度。

3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3.1 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特征

3.1.1 整体认知水平较低,非遗认知差异较大

在200份有效问卷中,对非遗概念听说过的同学有162位,占总人数81%,但对非遗概念有134位同学认知模糊,占总人数67%,整体认知水平较低。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非遗认知为3.5,是所有专业中意愿最高的群体。经济学、工业设计、市场营销、计算机这四个专业学生的认知明显低于均值3,可以看出大学生非遗认知水平整体较低,且各专业大学生认知差异较大。

3.1.2 整体关注度较低,非遗保护意识淡薄

在非遗的关注度方面,传统节日的关注度选项中经常关注和始终关注的同学只占18%和5%,多数同学只是偶尔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关注的比率甚至高于始终关注,整体看来大学生对非遗的关注度偏低。问卷第三部分对非遗保护意识进行调查,在面对神话传说等非遗消失时,只有91位同学认为应当保护,占45.5%;在非遗存在价值方面,有172人认为很有价值,占62%,48人认为价值非常大,占24%,可以看出大学生对非遗保护责任感不强,保护意识淡薄。

3.1.3 非遗推广态度积极,志愿者参与意愿不高

在校园推广非遗教育态度上,认为有必要的占78%;,其中25%认为非常重要,53%认为很重要,可以看出大学生面对非遗的推广持赞同态度,在是否愿意加入校园非遗志愿者方面,均值为2.85,一般而言,里克特量表1~5等级评分在1~2.4之间表示反对,2.5~3.4之间表示中立,3.5~5之间表示赞同,大学生对当非遗志愿者态度表示中立,参与意愿不高。

3.1.4 校园教育传承态度积极,不同形式意愿差异较大

通过对大学生非遗传承教育的态度和参与度进行描述性分析发现,大学生对文娱形式非遗教育参与意愿较为强烈,对开设选修遗产课程意愿低。在对亲手制作陶器态度上,有84.5%的同学表示会参与,在校园表演皮影戏观看意愿上,81%同学表示愿意观看,;学校开设“二人转”等非遗课程方面,59%同学态度消极,只有16位同学表示会选修,占8%,非遗课程的参与意愿方面很低。

3.2 大学生非遗认知差异影响因素分析

3.2.1 非遗认知状况差异分析

大学生非遗认知整体水平较低,且认知差异较大,为找到差异产生原因,对大学生人口统计特征进行卡方检验。通过比较人口学统计背景与非遗认知的卡方检验显示,性别(P1=0.940)、专业(P2=0.043)、成长环境(P3=0.641),所得P值中P1和P3大于0.05,P2小于0.05,即统计上认为,性别和成长环境在非遗认知差异上不存在显著差异,专业在非遗认知差异上存在显著差异。在是否听说过非遗选项中(满分为2),旅游管理的M值最高,为1.59,机械制造自动化M值最低为1.11,所以专业的差异性对大学生非遗认知差异有较大影响,性别和成长环境对其无显著影响。

3.2.2 非遗保护意识差异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可得大学生非遗保护意识淡薄,均值都位于2.5至3.4之间,态度较为中立。通过大学生属性对其进行卡方检验可得性别(P1=0.030)、专业(P2=0.787)、成长环境(P3=0.033),所得P1、P3值均小于0.05,即统计上认为,不同性别和不同成长环境对大学生非遗保护意识上有显著差异。

3.2.3 非遗传承教育态度差异分析

调查发现,大学生对于在校园内推广非遗文化的态度均值为4,卡方检验可得出性别(P1=0.090)、专业(P2=0.000)、成长环境(P3=0.002)。专业方面,其中只有旅游管理专业均值4.06、空中乘务3.79,对非遗传承教育态度持赞同态度,其他专业均值都介于2.5至3.4之间,态度中立;在成长环境方面,来自农村、小镇和城市的均值分别为4.03、2.86和4.05,只有来自城镇的大学生态度中立,对非遗教育传承态度相对较为消极。

3.2.4 非遗传承参与意愿差异分析

在非遗传承参与方面,通过对亲手制作陶器态度进行检验,可得性别(P1=0.009)、专业(P2=0.755)、成长环境(P3=0.004),P1和P3的值小于0.05,统计上认为不同性别和不同成长环境的大学生在非遗传承参与意愿上存在显著差异。男生对亲手制作陶器的意愿均值为4.21,女生为3.08,男生相对于女生参与意愿明显强烈;来自乡村和小镇的大学生均值均在,3.5以上,城市背景下的大学生均值只有2.6,来自城市的大学生参与非遗传承意愿有待提升。

4 研究建议

高等教育学校是大学生的聚集地,有着得天独厚的教育优势,面对大学生非遗保护意识淡薄,责任感和参与感有待加强的现状,高校应营造良好氛围和提供学习平台,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引入学校教育。根据本研究的调查分析,针对高校提升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保护与传承,提出以下建议。

4.1 建设非遗专业,构筑学科体系

目前,许多高校已经设立了民族文化教育和艺术相关专业,但非物质文化遗产尚未形成科学的学科体系,为了更好地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各个高校可因地制宜地筛选特色及优势专业,尝试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学。从较为成熟的学科建设经验中汲取精华,实现向非遗学科化的过渡。

4.2 完善体系设置,丰富体系内容

学校是知识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大学生是其直接受益者,在高校建立完整、科学、可行的非遗课程体系是加强非遗教育的必要方式,非遗课程体系主要包括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课程评价几方面,由于非遗教育目前尚未学科化,结合本研究给出以下参考。

4.2.1 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

将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作为培养的基本目标之一,让大学生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培养其保护和传承意识与责任感,努力使大学生成为非遗的主要传承人。学校应酌情增设非遗的相关课程,在不同专业设置选修课和必修课,客观地使大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传承和保护中去。例如华中师范大学在本科阶段开设民俗学、民间文学等课程,西安交通大学把太极拳作为体育必修课,这就使得多数同学参与到非遗的传承中去。本研究结果表明,多数同学队开设“非遗”课程持无所谓、赞同和会选修的态度,反对开课的同学几乎不存在,所以高校应发挥好课程设置的功能,通过学分奖励等方法鼓励学生选修“非遗”课程。

4.2.2 丰富课程内容,完善课程评价

非遗课程内容是高校非遗教育的重点,目前高校内非遗教育课程的内容多是根据院系专业特点而设,如语言文字、传统文学艺术、传统手工技艺等非遗教育内容,民族非遗教育多于民间非遗教育,一些优秀的民间非遗文化并未在高校得到宣传和传承。高校应根据院系特点酌情增加非遗教育内容,使专业和非遗教育有机结合,尽可能让非遗文化渗透至所有专业。同时充分发挥课程评价作用,丰富课程评价方式,尽可能让大学生参与到非遗的保护和传承中去,将非遗的实践参与作为评价的主要参考依据,提升大学生参与非遗保护和传承的意愿,实现大学生非遗传承的主力军作用。

4.3 推进非遗宣传,成立专业社团

4.3.1 开展校园活动,普及专业知识

2008年6月14日,非物质文化遗产进校园暨河北省首届民俗文化节在河北科技大学举行,后河北省文化厅命名该校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为高校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提供借鉴和参考[3]。在校园内通过海报、展板、广播、校报、有奖竞答等方式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知识,提高大学生的认知度;同时在各种晚会和文娱活动中举办非遗相关的有奖比赛,如在晚会中有意识表演“昆曲”等非遗节目,在运动会中增设非遗相关的小游戏等,并可和校外实习基地、当地文化部门和民间文艺团体等进行合作交流,增强学生非遗的参与性,培养非遗传承的专业人才。

4.3.2 成立非遗社团,招募学生志愿者

高校开设不同主题的社团可以有效丰富学生校园生活,实现学生在第二课堂的有效学习。本研究结果可以看出,性别、专业和生长环境对非遗教育有较大影响,以文科专业为例,其非遗的认知度和关注度、参与意愿明显高于理科专业的学生。组织音乐、舞蹈、戏剧、旅游、美术等专业背景的学生,成立校园民间艺术社团,委派专业老师进行指导,招募不同属性大学生志愿者,提升大学生非遗教育的参与性。

4.4 鼓励非遗科研,提供保障平台

国内有少数院校在校园内设立了“非遗”保护中心、“非遗”工作坊等宣传和保护驿站[4]。如河南师范大学的“非遗”保护协会、宁波职业技术学院的“非遗”工作坊、中央美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等,充分发挥高校非遗理论研习地和教师学者研究团队优势,成立非遗教育研究中心,必要时可以成立研究小组,重视非遗教育科研,加强非遗教育学术交流,着力研究探索非遗普及、保护和传承的有效模式,为我国非遗科研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徐金龙.大学生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的现状及对策[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9,(1):119-120.

[2]刘丽华,何军.国内民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实证研究――以沈阳市民的辽宁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为例[J].旅游论坛,2009,2(4):611-615.

[3]胡芳,谢鼎新.地方高校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途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4):159-161.

[4]赵明奇.地方高校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徐州高校“非遗”特色教育探讨[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63-64.

保护非遗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 嵊泗渔歌 “新渔歌” 非物质文化遗产 传承保护 创新

【中图分类号】C915 【文献标识码】B

一、 嵊泗渔歌调研背景

舟山渔歌大体可以分成三种类型:渔民号子、渔歌小调和新渔歌。它是渔民在生产劳作或休息时口头传唱的民歌,同时也是民谣的一种。

嵊泗渔歌作为舟山渔歌的一个分支,是由嵊泗海岛渔民在生活生产时所创作、传颂的歌曲,是最富原生态的海洋音乐。近年来,嵊泗渔歌在嵊泗县文艺工作者的挖掘与再创造后,更富有海洋特色与艺术美感。与此同时,一批新的渔歌作品《哥是舢板妹是缆》、《东西南北风》、《带鱼煮冬菜》等相继问世,为渔歌艺术带来了新的时代气息。并屡屡在各种比赛中获奖。其中《东西南北风》在2007年“舟山群岛?中国渔歌邀请赛”中获一等奖;歌曲《带鱼煮冬菜》获2007年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第四届创作歌曲金奖和2008年“江南风”长三角歌曲创作演唱大赛创作金奖、表演大奖;《摇船橹子》获2007年“金钟奖”流行音乐华东赛区原生态组金奖;《摇橹谣》于2008年荣获“首届中国农民文艺汇演”银穗奖,并参加了2012广东省渔歌精英赛暨全国渔歌邀请赛获金奖;渔歌小组唱《这里有个渔村》参加浙江省首届村歌创作演唱大赛,获创作金奖。[1]

嵊泗渔歌主要包括“渔民号子”“渔歌小调”“新渔歌”三种,目前来说,由于以嵊泗文化馆原馆长舒信虎老师为代表的专业人士的大力推广,新渔歌在嵊泗发展状况较好,而渔歌小调现在在普陀区有所发展,并申报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二、嵊泗渔歌的源起

关于嵊泗渔歌这一特色文化的源起与特点,可以依据我们对嵊泗原文化馆馆长、舟山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舒信虎老师的采访了解一二。

舒信虎老师说道,农耕时代的劳动是纯粹靠人们的体力劳动来完成的,一项繁重的体力劳动需要几个人、十几个人,甚至是一百几十个人来完成,这就必须要有一种能统一用力或统一步伐、形成合力的口号或口令。最开始的渔民号子单纯只是渔民为了做到这些统一而发出的一些叫喊,慢慢地演化成了我们现在所说的渔民号子。嵊泗是移民岛,我们的祖先大多是从宁波以东地区移民过来的,因为嵊泗原本是一个非常优良的季节性捕鱼点,到了特定的季节,外地渔民可以在此得到大量的渔获。每到一个渔汛就会吸引一大波渔民来嵊泗捕鱼。后来为了生活的方便,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索性就在嵊泗定居了,所以嵊泗是一个典型的渔业岛。嵊泗列岛从地理环境上来看与岱山、定海、衢山和普陀等地是有很大不同的。衢山、岱山有较多的平原、田地,很多人都是农民,定海、普陀也一样。嵊泗则是一个接一个小岛,平地很少,全都是依山傍海,渔民们推开家门就能看见海。所以这里的海洋文化就是渔文化,靠海吃海,以渔为生,十分纯粹,也十分地道。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90%以上的岛民都是渔民,所以这个地方能够生产纯粹、丰富多彩的渔文化。从前一到东海带鱼汛,各地的渔民,北至辽宁、山东,南至广东福建,甚至是韩国、日本的渔民都汇聚到这里进行捕鱼活动,所以五花八门的渔文化都在嵊泗汇聚。而我们的祖先也充满了智慧,他们将其它地域的优秀渔文化吸收进来,去粗取精,为我所用,并成功地将它们本土化。

由此可以看出嵊泗渔歌文化是依据嵊泗本土的地理环境、独特的移民文化以及一代代渔民的口头传唱加工形成的,显示出了其既纯粹地道,又丰富多彩的特点。近些年,由于有舒信虎等专业老师大量的创作改编,又形成了一个新的种类――嵊泗新渔歌。

三、嵊泗渔歌的传承保护现状

{研团队嵊泗支队为调研嵊泗渔歌的发展现状,走访了嵊泗县文化馆和嵊泗县文广局,采访了嵊泗文化馆原馆长舒信虎老师、嵊泗文广局非遗科平素萍老师、代表性传承人周文利老师以及洪国强老师等。经过几天的走访,我们发现,在嵊泗现在主要保护传承对象为嵊泗新渔歌,而渔歌小调在舟山市普陀区也有发展。因此在去过嵊泗之后,我们又前往了普陀区政府了解渔歌小调保护现状。通过我们的采访,了解到了嵊泗渔歌目前的保护现状以及所取得的成绩。

1. 嵊泗渔歌目前主要是以表演的形式进行传播

嵊泗文化馆目前组建了一支比较专业的渔歌表演队伍,在各大城市传播嵊泗渔歌文化,也会在一些特定节日如非遗保护日等进行表演,平时各乡镇文化站也会组织一些面向群众的舞台表演。这一传播形式也在我们随后的街头采访中得到了证实,当地的居民表示,确实会在一些特殊节日里看到这些表演团队表演渔歌节目。关于渔歌小调方面,我们也采访了普陀区老干部艺术团副团长何雅芝老师。何老师表示,平时会在团里练习一些渔歌小调,例如最近排练的四汛渔歌,是由岱山文化馆创作的,将其借鉴并把它融入到我们的表演中。一来老百姓喜欢看这类作品,这些作品也迎合了他们的口味;二来这些作品把渔民的形象体现得活灵活现,使渔民生活深入人心,引起老百姓的共鸣,也可以让老百姓了解舟山渔歌及舟山渔民生活。可见渔歌文化正在慢慢渗入居民生活;

2. 舒信虎等老师对于渔歌的创作和改编,使得渔歌更具有时代性,更得到了广大居民的认可

由舒老师改编创作的嵊泗渔歌目前已经集成了两盒CD出版,嵊泗渔歌以新渔歌的方式得到了较为广泛的传播。期间,嵊泗文化馆也开展了许多有关“渔文化”的讲座,为广大居民普及“渔民文化”“渔歌文化”的知识,目前此类文化的传播已经在当地,甚至外地都有了一定的影响;

3. 关于嵊泗渔歌的新媒体推广也在陆续开展

嵊泗文广局非遗科平素萍科长举例说,她们看到上海电视台娱乐频道的一档用上海话唱歌的节目――“阿拉乓乓响”,嵊泗当地电视台也模仿创作了一档节目――“嵊泗方言也OK”,平科长指出,虽然这档节目前期宣传的主要方向是嵊泗方言,但是随着后期改进也加入了嵊泗新渔歌作为宣传。嵊泗新渔歌也能够登录当地电视台,通过新媒体进行传播。这一类在大众传媒中传播渔歌文化的举措,的确也起到了保护文化的作用。

4. 设置传承基地

落实到实处就是“嵊泗渔歌进校园”,嵊泗县文广局把嵊泗菜园镇三小设立为传承基地,渔歌小调也已经走进了校园。主要形式为把嵊泗渔歌带入课堂,并融入其平时表演,渔歌加上舞蹈编排,从而使嵊泗渔歌得到创新发展,更直接的也是在学校等传承基地传播渔歌文化。普陀区方面,2013年已将普陀区老干部艺术团设为渔歌小调第二批区级非遗传承基地,老艺术团传承渔歌、保护渔歌,通过社区表演让渔歌小调增强了影响力。传承基地的建立虽然只迈出了一步,但在非遗传播中却具有重大的意义。

由此我们看到,嵊泗渔歌的保护目前也取得了很好的成绩,这类孕育于旧时代的海洋文化在新时代文化的冲击下已顽强的生存下来,并逐渐渗透进居民的生活。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嵊泗渔歌的传承保护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四、嵊泗渔歌传承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

1. 政府部门对嵊泗渔歌的重视程度仍需加强。主要体现在:

(1)政府部门或一些非遗工作者还没有很好地挖掘利用嵊泗渔歌这一非遗项目的文化价值,目前的保护模式还主要停留在舞台表演上。相关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嵊泗渔歌是嵊泗祖先所流传下来的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但是显然没有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深层文化内涵,并没有充分考虑可以通过大力的推广宣传来营造地域特色文化氛围。通过我们的街头采访来看,中年及以下的群众并不怎么在意这一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更不用说形成保护文化遗产的观念。

(2)对于传承基地的设立,政府部门的支持力度仍然不够。根据我们的街头采访了解到嵊泗除了菜园镇之外,其他地区例如黄龙地区的教育中都很少有渗透渔歌文化,一些小学生表示自己没有听说过嵊泗渔歌这一项家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见渔歌文化进校园这一举措虽然在开展,但由于经费等问题并没有大范围的全面覆盖起来。渔歌文化进校园这一举措虽然看起来十分有意义,若是只停留在几所学校,其传承保护的效益可想而知。

而由于我们是在暑假期间进行的走访,因此未能采访到菜园三小这些渔歌进校园的示范学校在教授渔歌、传播渔歌文化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这还有待于我们展开进一步的调研。

(3)文化、经济产业之间衔接的不完善。我们了解到,政府部门也尝试过将嵊泗渔歌和嵊泗当地的旅游业相结合,为此嵊泗文化馆还特意编排了一出戏――“东海谣”,当时取得的效果也是不错的。原定的计划是效仿别的地区,将戏票与景区门票相结合,但是因为旅游业关注一定的经济效益以及人们的接受程度等因素,表演团队与旅游部门之间的合作也没能深入进行下去。可见渔歌文化的文化效益或者说是产业效益并不明显。根据我们的了解,一些地区例如宋城、横店等著名旅游景区都贯彻实施了这一项举措,反响热烈。而嵊泗贯彻不了的原因值得我们深究。此后在对平科长的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一方面的原因是嵊泗旅游产业本身发展不够成熟,与本地文化的衔接不够;另一方面,表演团队人数较少也是一个比较尴尬的问题。除此之外,嵊泗这一类海岛旅游有着非常明显的淡旺季,文化开发难度系数也明显比宋城、横店之类的旅游景区高,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深思。

(4)就普陀区而言,还面临着非遗项目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普陀区文广局文化遗产科陈凤阳老师表示,普陀区近年来主要将重点放在了渔工号子这一省级非遗项目上,而渔歌小调作为一项市级非遗,其实保护传承力度并没有渔工号子大。值得一提的是,普陀区政府在舟山市的四个县区中对于非遗保护这一块是做的相当出色的,例如针对渔工号子,他们开展了专门的“名师带徒”培养传承人的机制,也有非遗下船头、设立传承基地等一系列完善措施,但是渔歌小调目前还没有明确的传承人,虽然设有传承基地,但却是民间性质的。因此对于渔歌小调的传承保护还需要给予更多的重视。

(5)非遗保护经费投入不足。我们采访的嵊泗文广局非遗科平科长表示,嵊泗县政府财政也比较困难,文化发展方面不像其它县区有较为充裕的发展资金,如果要付出实际行动大力发展文化、保护非遗,资金方面仍是突出问题。平科长认为,政府财政资金的投入有先有后,一般都是先考虑教育,然后是卫生,最后才是文化工作。由此可以看出,渔歌表演团队的不完善,不能很好地与经济、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形成自己的文化存在,其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资金问题。

在采访中我们团队也提出过一个设想,是否可以鼓励有一定财力的个人或企业捐赠一定数额的资金,来推进文化与旅游等产业的合作。平科长表示这个设想很好,但问题在于嵊泗的企业规模相对较小,产业方向主要是渔业和旅游,主要以家庭为单位,微小企业居多,自身利润不高,所以就不大可能来投资文化产业以反哺社会。如果是像定海、普陀的一些较为大型的企业,重视企业文化且具备一定的实力倒是有可能投资文化产业,通过长期合作,以冠名或其它的形式来传播、发展渔歌文化。

2. 传承人的培养存在着较大缺失

经过我们几天的走访发现,优秀的渔歌传承人,例如周文利老先生现已经83岁,渔歌优秀表演者洪国强也已经六十多岁,几乎没有更年轻的一辈加入渔歌传承之列。据周老先生介绍,他曾经带过徒弟,但是由于生计问题最终并没有继续学习下去。我们了解到,周老先生作为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每年得到的政府补助每年仅为3000元,到了一定年o后,政府每年还会补助1500元。而洪国强老师作为老一辈的渔歌演唱者以及舟山市级渔民服饰非遗项目传承人,也表示政府并没有安排或找到年轻人来学习渔歌,如果每年仅有几千元的政府补助,那么生活问题都无法解决,也不能全心全意的投入到渔歌文化的传承保护中来,更不用说吸引更多人主动投身到非遗保护中来。

3. 不仅是非遗传承后继无人,非遗管理人才也明显不足

嵊泗文广局平科长表示,一般县级的非遗管理科有三个人左右,而下设的各乡镇文化站普遍只有一个人,平时也有繁重的日常文化事务,难以再花更多的精力投入到非遗保护中去。而我们采访舒信虎老师时,舒老师也表示非遗管理在职人员编制非常少,正常只配有两到三名在职人员,其中有的还是兼职人员,并不具备完备的专业知识,甚至有的在职人员也难以具备较高的非遗管理能力。政府部门对于开展相关活动的资金支持也不足,导致有时候想要实施的一些保护措施执行起来非常困难。相关组织开展的非遗保护主题会议一年也只展开一次,因此开展的一些非遗保护活动的成效由此可见。而现在在职的、仍努力地做着这些事情的文化工作者,大都是因为自己对家乡本土文化的热爱而去不计报酬地收集、保护和宣传。但舒老师也指出来,现在老一辈的文化工作者年龄都偏大,当他们退休之后,很难保证后面接上来的非遗文化工作者还能像老一辈的文化工作者那样能尽心尽力地去保护和宣传我们的舟山渔歌。

4. 嵊泗渔歌本身的特色限制

虽然渔歌不同于渔民号子,会随着渔民逐渐进入机械化生产而消亡,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渔民数量的减少,也仍有大量的渔歌随之消失,随着民间渔歌手日渐衰老且纷纷过世,传承者日趋减少,渔歌几近绝响,传统渔歌实际上也处在一个消亡的过程中。新时代的年轻人更喜欢流行音乐不爱听渔歌,也使得渔歌文化慢慢的走出了大众视野。

在采访的过程中,当我们提及能否将渔歌与广场舞、KTV等新时代元素相结合时,老师们的回答还是比较保守的,因为保持一种文化的原汁原味(文化的原生性)是文化发展创新中我们必须坚持的原则。此外政府也无法投入更多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嵊泗渔歌的再发展就会变得比较困难。舒信虎老师表示,其实关于非遗保护这一项,每年政协、人大题案都有上报,我们都想发展我们的家乡文化,努力地传承保护好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五、调研启示

1. 几天的调研中总有几个名词一直在提起:“政府”“资金”

文化工作者们一直热切希望本地的非遗能得到重视与发展,无论是舒老师一直孜孜不倦的研究创编嵊泗渔歌,还是平老师对于非遗保护现状的无奈,都让我们感到惋惜。我们希望政府部门能够更多地支持非遗工作,能够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到非遗保护中来。非遗保护工作是一项繁琐又持久的工作,希望我们的调研能在一定程度上引起政府部门的更多重视。

2. 非遗保护不仅限于政府部门的努力,也需要全民的参与

(1)如果能够吸引舟山企业家投资抢救这些非遗项目,在资金上面提供援助,非遗保护工作会开展得更加顺利;

(2)嵊泗渔歌的传承需要更多年轻人的加入。只有有年轻人的加入才更能使渔歌充满活力,从而带动渔歌的传播发展。在地方各级学校中建立更多的传承基地来推广渔歌、进行渔歌教学,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3)与相关产业的合作十分重要,特别是旅游产业。如果能将文化融入旅游,也是一项互惠共赢的举措。除此之外,也可以与其他产业例如小商品、娱乐产业展开合作,让渔歌增加自身的附加值,更好地融入我们的生活。

3. 非遗自身的传承与创新

在探访渔歌传承人时,我们采访到的都是年近花甲的老人,老人们表示现在的年轻人都对此类民歌不感兴趣,非遗缺少传承的有效载体,也缺少作为文化的强大吸引力。这不能归结所有的原因为当代年轻人对文化的不重视,还需将目光放在非遗本身之上。嵊泗渔歌作为一种民谣歌曲,是符合当地渔民的生活与他们在海上作业时的环境、心境相结合而产生的,若不身临其境,我们无法对歌曲中所包含的魅力感同身受。为了使这类非遗更能被当代人所接受,一方面我们要对歌曲本身做一些不改变歌曲本质为前提的创新,比如换一种传播形式,我们可以将其由视频、音频的形式转变为年轻人乐于接受的游戏、竞赛等形式,另一方面,为了增加当代人对这类非遗的了解,我们可以融入时下流行的海上捕~体验平台,让游客在体验渔民海上捕鱼项目时,通过聆听、学习渔歌的方式,感受渔歌魅力,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对渔歌的感悟。

六、结束语

几天的调研里,我们听到了许多旋律优美又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嵊泗渔歌,感受到了这来自大海的声音,它是我们祖先智慧的结晶,也是一代代文化工作者坚持、传承、发展的产物。在我们为之骄傲动容的同时,也为它可能面临消亡的处境而感到痛心。我们采访了许多文艺工作者,听到他们说的最多的是为之骄傲又为之惋惜。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愿意为非遗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在非遗保护的道路上,我们同心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