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范文1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艺术概论研究的对象是人类的_____。

A.精神活动B.审美活动 C.艺术活动D.情感活动

2.在我国,提出"以美育代替宗教"这一思想的是_____。

A.鲁迅B. C.D.王国维

3.哲学主要通过_____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

A.美学B.宗教 C.政治D.伦理学

4.诗剧《浮士德》是_____的代表作。

A.雨果B.歌德 C.狄德罗D.席勒

5.《蜀道难》是我国唐代诗人_____的名篇。

A.杜甫B.李白 C.白居易D.高适

6.海勒《第二十二条军规》是_____的代表作品之一。

A.荒诞派B.魔幻现实主义 C.黑色幽默D.意识流

7.我国京剧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和_____。

A.白玉霜B.张君秋 C.梅葆玖D.尚小云

8.何占豪、陈钢创作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一部_____。

A.大提琴独奏曲B.小提琴协奏曲 C.二胡独奏曲D.交响曲

9.电影艺术诞生于_____。

A.1921年B.1895年 C.1905年D.1915年

10.《西斯延圣母》是画家_____的代表作之一。

A.达·芬奇B.拉斐尔 C.米开朗基罗D.欧里庇多斯

11.《蓝色多瑙河圆舞曲》是奥地利作曲家_____的代表作"。

A.马赫B.李斯特 C.约翰·施特劳斯D.贝多芬

12.电视剧《四世同堂》是根据_____的长篇小说改编的。

A.马金B.老舍 C.茅盾D.鲁迅

13.《霓裳羽衣舞》是_____代的宫延乐舞。

A.汉B.唐 C.宋D.元

14."三一律"是欧洲_____戏剧的创作法则。

A.文芯复兴B.古典主义 C.浪漫主义D.现实主义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22侦察,每空1分,共22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5.法国18世纪评论家布封曾在他的《风格论》一书中提出_____的观点。

16.艺术传播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即_____方式、_____方式和_____方式。

17.艺术鉴赏的审美效,突出地表现为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

18.以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为依据,可以将艺术分为_____艺术、_____艺术和_____艺术。

19.艺术典型主要包括_____、_____。

20.广义戏剧包括话剧、戏曲、_____、_____等,狭义的戏剧主要指_____。

21.园林艺术的类型,从世界范围看,主要有三种,即_____、_____和_____。

22.王羲之是我国_____时期的大书法家。

23.文学艺术的基本特征是_____、_____和_____。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24.简述绘画艺术的基本特征。

25.简述艺术思潮和艺术流派之间含义的不同。

26.简述艺术与科学的关系。

27.简述艺术批评的内涵和功能。

28.简述审美理解的内涵。

四、论述题:本大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29.以具体作品为例,试论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30.结合艺术实践,谈谈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C 2.C 3.A 4.B 5.B 6.C 7.D 8.B 9.B 10.B 11.C 12.B 13.B 14.B

二、填空题

15.风格即人

16.现场演出传播 展览性传播 大众传播

17.共鸣 净化 领悟

18.时间 空间 时空

19.典型人物 典型环境

20.歌剧 舞剧 话剧

21.欧洲园林 阿拉伯园林 东方园林

22.东晋

23.间接性 广阔性 想像性

三、简答题

24.主要有三个基本特征:

(1)形式的变幻。绘画是一种具有直观性的视觉艺术形式。在绘画中,一切精神性的内涵都需要通过变幻的形式来表现。

(2)瞬间的凝固。绘画艺术的语言是线条、色彩和形体块面,由它们构成的画面是凝固的静物形态。

(3)丰富的意味。绘画突出形象的蕴含,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思想情感和审美理想。

25.二者具有密切的联系,但又有极大的不同。

(1)艺术思潮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由于受到一定的社会思潮和哲学思潮的影响,艺术领域所出现的具有较大影响的思想潮流和创作倾向。

(2)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形成的艺术派别。

26.(1)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为艺术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环境和更广阔的天地;艺术与科技、美学与科学的相互结合和相互渗透,促进了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自身的发展,促进了艺术观念、美学观念的变化。

(2)艺术对科学的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影响。科学研究、发明、创造的实体,都在不违前科学规律的前提下更加注重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设计和造型,科学与艺术和谐、互补。

27.艺术批评是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文化活动。艺术批评主要有四种功能:

①通过对艺术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

②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予帮助;

③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④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28.(1)审美理解是人在审美过程中对主体与审美对象的相互联系、内容与形式的审美特性及其规律的认识、领悟或把握;

(2)审美理解是和感知、情感、想像等心理因素交织在一起的、领悟式的理解;体现出积淀在感生中的理性,是审美判断和逻辑推理的结果;

(3)审美理解是美感深化的表现和必要环节,能够推动想像和联想的展开,并促成艺术意蕴的升华。

四、论述题

29.答案要点任何一件艺术作品,都可以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展开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它是创造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审美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和方式。艺术语言是各门类艺术创造的媒介和形式的总称。艺术语言具有多样性和丰富性,并在艺术发展中不断变化和革新。艺术语言是渗透了艺术家独特个性的特殊语言。艺术家应该在创造活动中不断锤炼语言,追求艺术形式和表现手段的创新。

(2)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感性与理性的统一、思想与情感的统一。

(3)艺术意蕴。它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涵的深层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和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的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艺术意蕴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30.答案要点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规律。

(1)艺术在它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的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2)艺术的历史继承性,首先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取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范文2

关键词:英汉 职业职务称谓语 对比

根据奥斯丁的言语行为理论,人们在使用职业职务称谓词语时,同时要完成三种行为:以言表意行为、以言施事行为和以言取效行为。在这里,以言表意行为就是用职务职位来称呼他人,这一行为简单清楚明了,不用过多叙述。“以言取效行为”是指称谓人在用职业职务称呼对方之后通常还可能对被称谓者、自己或其他人的感情、思想和行为产生一定的影响。“以言取效行为”是一种言后行为,它依赖于语境,不一定通过话语本身就能取得。而语境的构成包括该民族的生理心理机制、伦理道德观念、社会制度规范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职务职位称谓的“以言取效行为”在没有特定的语境下也是不确定的。所以我们要着重分析的是“以言施事行为”与职业职务称谓词语。

1、“以言施事行为”下汉英职业职务称谓类别及语用对比

汉语社会中几乎所有职务和部分职业(表示社会地位的象征词)都可做社交称谓。而且同种职业在不同的语境中也有不同的称谓。例如,在正式语境中,我们称呼餐厅的工作人员为“服务员”,而在有些非正式的语境中,我们也可戏称他们为“小二”。

英语中能用做称谓语的职务不多,一般用于对皇室成员、政府上层、宗教界、法律界和军界人士的称谓,如president Obama, (奥巴马总统),Judge Smith(史密斯法官)。有的职务称谓还显示出一定的模糊性。如“President”可用来称呼“总统”、“主席”、“大学校长”和可用于“银行行长”等职务的称呼。在英语中可用作称谓语的职业很少,常用的主要有doctor(医生)、nurse(护士)、waiter/waitress(饭店服务员)等。

对比之下,我们很容易地看到汉语职业职务称谓语远远多于英语。从以言施事行为来看,汉语职业职务称谓的丰富性是为了能更好地表示出对个体的社会地位的确立,以权势或地位差别的显现来表示对被称谓人的尊重。在汉语中,职务称谓注重突出双方的权势差别,并以说话者个体身份的自我压缩、贬低、隐藏来表示自己的谦让习俗礼节以及对被称谓者的尊重。职业职务称谓是在社会中的言语行为,它可以反映交际双方的社会地位和社会关系,尤其反映出交际双方的权势(power)和同等性(solidarity)。在西方社会,个人凭借自己的能力和本事从政被认为是一种个人价值的张扬和体现。同时,为保证行政权的高效行使和体现行政权的领导服从关系,因此公共权力机关在上下级、平级之间的称呼通常也以职务相称,尤其是在正式场合。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有人用职务来称呼他人而更多是以自我为中心,讲求以对等式称谓来追求说话者与受话者双方地位平等的关系。

职务称谓还包括职衔、学衔和军衔称谓,汉英职衔和学衔称谓在用法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例如,汉语一般只说“王教授”,而不说“王讲师”或者是“王助教”;只说“孙博士”,而不说“孙硕士”或者是“孙学士”。英语也只说“Professor Harry”,而不说“Lecturer Harry”或者是“Assistant Harry”;只说“Doctor Brian”,而不说“Master Brian”或者是“Bachelor Brian”。英汉语言中都只把高级职称和学位用做称谓,从以言施事行为来看,英汉社会都是通过高级职称和学位头衔称谓来表示对高学历和高学位称谓对象的尊重,体现了彼此双方都重视知识,尊重人才。另外在军队里,汉语习惯用“首长”来称呼上级,英语中,也习惯用sir(与“首长”同义)来称呼上级。这种类似的称谓体现了相似的言语行为。其以言施事行为,也就是称谓意图和动机,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共同三点:

第一,军队称谓讲究简洁,体现出军人语言的干练;第二,体现部队等级的森严,不论称谓对象官大官小,只要高于自己,一律都是“首长”;第三,军队语言的保密性,不随便泄露长官的身份,尤其是重要长官的身份。所以尽管不同社会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背景,但人类社会相同的认知结构使我们在使用职务职业称谓时有相同的言语行为动机,因此带来了相似的职务职业称谓内容。

2、以言施事行为下职务职业称谓方式及语用对比

汉语的职务职业称谓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只有职业职务称谓,用于较随便的场合;二是在前面加姓氏或名字,加姓氏一般用于较正式的场合,加名字的方式一般用在非正式场合;三是在前面加上全名,这是最为正式的用法。四是在职业职务称谓前加通用社交称谓,例如“经理先生”,“门卫师傅”等,这种方式也比较正式;五是少数职务称谓前还可加上表尊敬和亲切的“老”字。例如,“老领导”、“老首长”。有时候,姓氏加职务/职业的称谓方式还有缩略形式。例如:“王队”,“张局”,“张工”等。“王队长”缩略为“王队”其概念意义并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在语音形式和书写结构上发生了变化。但是在具体的语言应用中,其表达的以言施事行为往往隐含着与原式不同的超语言的表达含义。

例如:陈校(陈校长),这个学生经常迟到早退,怎么处理?

此例子中的职务称谓缩略形式表达的言语行为含义是:

a. 我在对你说话

b. 我们彼此都很熟悉

c. 我很尊重你

d. 我们彼此都认为我们的对话不必拘束,不必拘泥于级别差异

e. 我认为我和你的关系比较亲近,是老交情了

汉语职务称谓缩略形式也是最近这几年才比较流行的。这一称谓形式的产生究其原因主要有三方面:语言表达上的(受汉语词汇双音化倾向影响),语言交流追求经济和实效以及语言表达的创新心理(尹晓薇,2008)。除了以上三种原因,我认为职务缩略称谓产生的另一重要原因是职务职业称谓语表达的主要是单一的权势关系而缺乏同等关系。使用缩略称谓的话,既能充分表现出对被称谓人的尊敬,又包含了亲近的语义关系,以此缓解权势带来的心理压力,同时表现出权势和同等关系的变化,为成功的交际打开一个良好的开端。

英语的职业职务称谓也有以下几种方式:一是单独使用;二是加姓氏或教名,不过英语中的姓氏是加在职业职务称谓后面。姓氏加职务的称谓方式在英语中是没有缩略形式的;三是Mr.或Madam等通用社交称谓加职业职务称谓。

汉英称谓方式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汉语职业职务称谓的形式比英语要多,例如,汉语职务称谓前加“老”字,这在英语中是绝对没有的现象。究其以言施事行为来看,那是因为中国人尊重年龄大、资历高的人,认为长者代表声望和权利,同时,“老”字又有拉近彼此亲近关系的含义,所以职务前加上“老”字的称呼既表示出对被称谓人的尊重,又体现出两人关系亲近。英语里,个人成就重于年龄,而且西方人忌讳别人称谓自己为“elder person(老人)”他们认为老就代表无用;第二,汉语有职务称谓缩率词,而英语没有。英语中表达权势的职务称谓词原本就不多,而且其使用的场合都比较正式,不需要在表达权势关系的同时追求同等;第三,在现代汉语中,人们表示职务中的副职,基本上都是使用“副”字来表示。如,“副校长”、“副经理”、“副主任”。在英语中,用于表示副职的词汇和词缀数量却相当可观,最常用的有“vice”、“associate”、“deputy”以及“assistant”。如“vice-principle”(副校长),“associate editor”(副主任),“deputy chairman”(副主席/主席),“assistant director”(副导演/助理导演)等。由此可见,汉语对副职的称谓方式比英语要简单。还有就是汉语职务称谓中表副职的“副”在实际称谓中往往都省掉了,这样的用法一方面是说话人希望抬高对方的社会地位从而博得对方的好感,另一方面称呼中多了个“副”字,感觉拗口,去掉也丝毫不影响称谓对方。而在英文中,这种对副职省略掉“副”的称谓现象是没有的。其原因也是因为英语职务称谓的场合比较正式,要求称谓要准确无误,不能在称呼时随意更改其职务,否则,就是错误的言语行为表现。

3、以言施事行为下职务称谓称谓感彩表达对比

以言施事行为表达的是说话人的意图,也称言外之力,即通过用职务或者是头衔来称谓对方表达称谓人对被称谓者的感彩。在汉语中,职务和职业称谓有时表达的是尊敬之意,如“郭老师”、 “王医生”,而且很多时候,我们会使用抬高对方身份的职业称谓来表达尊敬。例如,我们对在学校里工作的非任课教师或者是已经退休了的老师也称呼“老师”,再比如我们对在医院里工作的护士和穿白大褂的工作人员都称呼为“医生”;有时表达的是赞美和戏谑,如我们称呼护士为“白衣天使”、称呼媒人为“红娘”,有时表达的是亲切和随意,如“林工”,“张队”,有时表达的是倨傲和轻视,如“剃头匠”、“杀猪匠”。 汉语职业职务称谓语感彩的丰富和细致还表现在对同一职业职务称谓不同的称谓语变体之间感彩的差别。如同样是对教师,就有下列的称谓语:“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园丁”、“老师”、“教书匠”、“孩子王”、“臭老九”等。这一系列称谓表达了各种感彩。第一个称谓语“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最后一个称谓语“臭老九”,在感彩上的反差是很大的。

而在英语中,职务职业称谓基本上都是表达尊敬和严肃之意,很少有感性的职业职务称谓词语。因为英语中的职务称谓多半是在正式场合中使用,正式场合对称谓语的要求理所当然要严肃庄重,因此必然缺乏丰富的感彩。汉语职业职务称谓语所表达出来的感彩远比英语要丰富多彩得多,这一语用差异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文化建立在数千年的封建宗法制基础上,伦理道德观念极其浓厚,社会阶层等级森严。儒家文化中孔子“名不正则言不顺”的思想几千年来对中国的政治、文化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封建帝王靠严格的等级制度来保证皇权统治,导致汉语中名目繁多,十分具体的职业职务称谓。而复杂繁多的汉语职业职务称谓语所表达的感情自然就丰富多彩。

职位的形成及使用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不仅包含着一个国家的政治、历史和文化背景,而且蕴藏着该民族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职业职务的称谓必须通过语言这一载体进行表述,不同的文化背景下,职业职务称谓的语言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对汉英职业职务称谓语的比较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汉英的职业职务称谓语更为丰富、具体,且表达的感彩丰富浓烈。而英语中的职业职务称谓语要简单得多,所表达的情感色彩也比较平和。虽然汉英两种语言中的称谓系统都受“权势”和“等同”语义关系的制约,但毕竟两者产生于完全不同的文化价值体系。从言语行为理论的视角下来看,汉语的职业职务称谓文化强烈地折射着一种等级观念和尊卑观念,即受“权势”语义关系制约要重,而英语的职业职务称谓文化更多反映的是“等同”语义关系。

参考文献:

1.Ralph Fasold.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Language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2.马宏基,常庆丰.称谓语M. 北京:新华出版社,1998

3.田惠刚.中西人际称谓系统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8

4.胡文仲.英美文化词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5

5.郑玲萍.简述职务副职的中英文表达及其文化现象J.宁波大学学报学报,2005

6.马宏基.称谓语的感彩J.淄博师专学报,1996

7.马宏基.动机与称谓语J.淄博师专学报,1996

8.易嵘.缩略称呼语的语义分析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6

9.郑玲萍.简述职务副职的中英文表达及其文化含义J.宁波大学学报,2005

10.秦旭.英汉社会称谓的对比研究J. 扬州职业大学学报,2001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范文3

【关键词】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近年来,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越来越成为学界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内外学者对认同及其理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内容涉及民族认同的概念内涵、国家认同的概念内涵、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现将相关成果综述如下。

一、国内研究现状

(一)民族认同的内涵

国内关于民族认同的概念,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表述,但大多数学者都认为民族认同指的是一种归属感或归属意识,是对这种归属的认知、体悟和情感依恋。目前在我国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民族认同概念大概有以下几种:

把民族认同称之为民族自我意识,即“自己人”的心理。

在《“民族意识”初析》一文中,熊锡元认为,学术界所说的“认同”指一种归属感,所以民族认同就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金炳镐在《民族分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一文中指出,民族分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是相对应的客观存在。民族认同意识,就是民族归属心理;民族分界意识,就是民族自我区别的心理。

还有学者按照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主体的状况不同,将民族认同分为两方面:多民族国家中人口少数、文化弱势民族的认同和人口多数、文化优势民族的认同。此外,还有学者认为民族认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民族认同指对某一民族国家的认同,也就是国家认同;狭义的民族认同指一个国家内部的各个民族对各自民族文化的认同,也就是族群认同。”

(二)国家认同的内涵

国家认同,主要是民族成员对民族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关于国家认同的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种意见:第一,国家认同是国民认同,其主体是公民,其客体是民族国家共同体。如佐斌认为“国家认同是人们对自己的国家成员身分的知悉和接受,是一个包括许多成分的复杂心理结构系统”。贺金瑞与燕继荣教授认为:“国家认同是指一个国家的公民对自己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道德价值观、理想信念、国家等的认同,即国民认同。人对国家的认同是随着人出生时被赋予的国家身份而具备的前提的。”徐则平提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认同并效忠于民族国家”。还有学者将国家视为一种政治共同体,认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权力和权威的认同。第二,国家认同是民族成员对国家共同体的归属感。认为国家认同实质上是一个民族自觉归属于国家,形成捍卫国家和民族(国族)利益的主体意识。如陈茂荣认为“国家认同是指公民对国家的政治权力和统治权威的认可、接纳、服从、忠诚”,“国家认同具有性、政治性、领土性、阶级性、合法性、波动性六大特征。”

(三)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关系

近年来,学术界对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研究成果较为丰富,出现了“冲突论”、“替代论”、“共生论”等不同的观点。西方学者更多的倾向与“冲突论”和“替代论”,而国内学者主张“共生论”的居多数。

张宝成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一文中既论述了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冲突性,同时也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共生性。他指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差异性,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冲突,同时二者之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他主要从认同的客体、认同的基础两方面说明了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差异和冲突性;同时又以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为前提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国家认同认可和保护民族认同,并借助民族认同中的血缘和文化传统因素来获得。

而主张“共生论”学者则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相互依存的联系性。金志远在《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一文中通过对“冲突论”、“替代论”、“共生论”、“辩证统一论”等观点的分析认为,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的主体、客体、目的和标准依据是不同的,但同时也存在联系,因此,在多民族国家,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共生论”是一个比较理想的选择。张宝成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一文中认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既有差异性,存在一定意义上的冲突,同时二者之间也是一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的关系”。 钱雪梅在《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一文中从辨析认同的基本特性入手,分别考察了个人的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以及族群的自我认同与国家认同之间的关系,说明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事实及其含义。

在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中还出现了一些价值模糊的观点,一种观点主张用民族认同取代国家认同;还有一种观点只强调针对少数民族一定要强化国家认同,而只字不提主体民族,不提民族认同。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一)认同理论

“认同”( identity),源自于拉丁文 idem,原意为“相同”或“同一”,16 世纪在英语中出现。起初主要用于代数和逻辑学,而现代心理学意义上的“认同”一词最早是由弗洛伊德提出,最后在埃里克森的同一性理论中得到了发展。

“认同”是人类的基本特性之一,是某种深刻的、基础的持久的或根本的东西,区别于“自我”、表面的、偶然的、易变的内容和表征。认同首先是过程和结果的统一;其次,认同是关于“我是谁”、“我们是谁”的回答,与不认同或斥异相对立,是一种归属感和身份感;再次,认同包含个体层面上的自我认同和社会层面上的社会认同,且自我认同是社会认同的基础,社会认同是自我认同的表现;最后,认同的客体是丰富的、复杂的,因而认同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既有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地域认同,又有文化认同、政治认同等等 。

(二)民族认同理论

民族认同( 有时也称为族群认同)是民族发展进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 18 世纪启蒙运动时期。马林诺夫斯基认为,“认同”涵义在民族研究领域内衍生出了“民族认同”的概念。之后的学者们不断地为民族认同的概念做界定,如安东尼・史密斯认为,“民族认同”( ethnical identity或national identity) 这个术语取代了先前的两个术语: “民族特点”( national character) 和“民族意识”( national con-sciousness)。美国学者迈尔威利・斯徒沃德强调,民族认同是指某一民族共同体的成员将自己和他人认同为同一民族,对这一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持接近态度;卡尔拉主张民族认同是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对其民族身份的承认,并且这种群体水平上的认同一般有四个基本要素,即群体认识、群体态度、群体行为和群体归属感。

(三)国家认同理论

国家认同的研究起始于心理学研究的发展,最早的国家认同研究是Piaget和Weil在1951年对4―15岁日内瓦儿童的研究,但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直到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心理学界才又涌现一批有关国家认同的研究,如Jahoda、Tajfel等人对儿童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社会认同理论、社会分类(social categorization theory)和自我类化理论(self―categorization theory)为基础,经过心理家们多方面研究,对国家认同的认识逐步深入,研究者们开始更多考虑宗教认同对国家认同的影响。

(四)民族认同与文化适应

文化适应是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问题, 已经产生了众多的文化适应理论模型,如 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Ward的“文化适应过程模型”,Danckwortt的“对陌生文化的适应理论”等,其中以Berry的跨文化适应模型应用最为广泛。Redfield等人认为,文化适应是指两种具有不同文化的群体在连续接触的过程中所导致的两种模式的变化。Donal dB等的研究发现,文化适应与民族认同有着非常显著的正相关。

(五)民族认同与心理健康

在西方的研究中,民族认同和心理健康的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在两个理论框架的指导下进行,一个是社会认同理论(Tajfel & Turner, 1986)另外一个是认同的发展理论(Erikson, 1968)。前者主张社会认同是自我概念的一部分, 认为人们都有寻求积极社会认同的需要,以此提高自尊, 那些积极评价自己所属群体的个体比消极评价自己群体的个体享有更高的自尊和心理健康水平;后者主张当自我认同是和谐、稳定和建构良好的时候,其对心理健康具有积极的影响, 并认为年轻人在开始形成和发展更大的认同问题时, 民族认同在青少年时期特别重要。

Drew,Rosanna和Leigh对移民群体的研究也发现,由于移民在进入新的文化背景后,一般会出现文化冲突和文化休克现象,因而那些具有较高民族认同的移民,由于他们的这种民族认同能为他们提供一种外部的社会支持,因而他们的心理不安感较轻。

三、研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研究一直以来都是学界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学者们为此进行了不懈的努力,成就卓然,但同时也存在着问题和不足。

第一,研究对象较单一。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研究成为近几年学者关注的重点,但是研究者在研究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时,研究对象往往只是选取某个地区的少数民族或者学生群体(如大学生)为样本,倾向于研究少数民族和学生群体的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关系,而不是选取主流群体(如汉族),往往忽略了针对少数民族和学生群体的研究只能局限于民族范围或特定的群体范围,不能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也很难提出大众化的对策。

第二,研究深度还不够。目前针对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影响因素和机制的研究还较少,研究深度有待进一步加强。影响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因素有很多,包括政治性的因素、地理环境的因素、方面的因素和心理方面的因素等。。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会随着现实情景和影响因素的变化而变化。这种复杂性决定了研究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一定要站在整体性的高度,运用多学科的视角,比如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等,有针对性的采取多种方法,比如民族社会学的社会调查、深度访谈法,人类学的田野调查法,心理学的量表测验方法等,从而在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相互借鉴,开展深入全面的研究。

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对多民族国家和地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有至关重要的影响,两者既存在张力和冲突,也存在和谐共生,虽然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其一致性是主流方向。因此,我们必须继续深入研究国家认同和民族认同的相关理论,从而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加强对本民族的认同和对国家的认同。

参考文献

[1].简述我的民族研究经历和思考[J].北京大学学报,1997(2).

[2]金炳镐.民族分界意识和民族认同意识[J].黑龙江民族丛刊,1988(3).

[3]熊锡元.“民族意识”初析[J].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9(3):6.

[4]陈茂荣. 论“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学术界,2011(4):56-67.

[5]徐黎丽.论多民族国家中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冲突――以中国为例[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

[6]张宝成.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之比较[J].贵州民族研究,2010(3):2.

[7]高永久,朱军.论多民族国家中的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J].民族研究, 2010(2):26-35.

[8]陈茂荣.“民族国家”与“国家民族”――“民族认同”与“国家认同”的紧张关系何以消解[J].青海民族研究,2011(4):36-43.

[9]钱雪梅.从认同的基本特性看族群认同与国家认同的关系[J]. 民族研究, 2007(6):16-25.

[10]金志远.论国家认同与民族(族群)认同的共生性[J].前沿,2010(19): 128-133.

[11]肖滨.两种公民身份与国家认同的双元结构[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1):15.

[12]贺金瑞, 燕继荣.论从民族认同到国家认同[J].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3).

[13]赵颖.基于公民身份的国家认同与民族认同研究[D].郑州大学,2011.

[14]王希恩.民族认同与民族意识[J].民族研究,1995(6): 17.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范文4

[ 地理位置的描述]

按照地理位置的相对性和绝对性,一般分为绝对地理位置和相对地理位置。绝对地理位置是以整个地球为参考系,以经纬度为度量标准。地球上每一个地方都有自身唯一的经纬度值。相对地理位置是以其参考点的周围事物进行确定。因此,在答题时需要注意题干设问方式,有的放矢地回答。

1.描述绝对地理位置

若要描述某地经度位置,需要指出该地具体经度范围及所处半球位置,如东(西)半球;

若要描述某地纬度位置,需要指出该地具体纬度范围、地处高(中、低)纬度、地处 纬度带(如热带、亚热带)及所处半球位置,如南(北)半球。

2.描述相对地理位置

若要描述某地自然地理方面的内容,首先应清晰表述地处什么自然区。

然后,描述其海陆位置(大洲大陆位置),可用“ (方位)临 海(洋)或大陆(大洲)”“位于 大陆(大洲或海洋) (方位)”“深居 大陆(大洲)内陆”等用语;

描述地形方面,可用“ (方位)临 (山或地形区)”“ (山或某地形区)的 (方位)”等用语;

描述板块位置,可用“ 板块与 板块交界(碰撞或张裂处)”“ 板块内部”等用语;

描述气候方面,可用“地处 温度带”、“地处 干湿地区”等用语;

描述其它相对位置,可用“ (方位)临 (河、湖、植被、土壤)”“ (河、湖、植被、土壤) (方位)”等用语。

若要描述某地人文地理方面的内容,则可按以下方面叙述。

描述交通区位时,可用“ 交通线的 部位(如东端或西端)”“ 交通的枢纽(节点、要道)”等用语;

描述经济区位时,可用“ (方位)是 (著名的经济区域)”“离 (著名的经济区域)近”等用语;

描述政治区位时,可用“ (方位)临 国(省、区)”等用语;

描述其他人文地理方面内容时,可用“地处 文化区”“地处 民族聚集区”等用语。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笔者有的项目用“位置”,有的用“区位”。“区位”源于德文的standort,与“位置”不同,既有区,又有位,还有被设计的内涵,其主要含义是某事物占有的场所,但也含有“位置、布局、分布、位置关系”等方面的意义。现代区位理论并不把诸如动植物占据某特定场所繁殖、生存的行为纳入区位理论范畴,而区位定义中的某事物限定在人类为生存与发展而进行的诸活动,即人类活动与人类行为。从这个意义上讲,区位就是人类活动(人类行为)所占有的场所。从这点来看,地理位置更注重自然属性的表达,而区位则是注重人文意义上的表达。

[ 地理位置的评价]

[纬度位置――热量][人类活动][水文水系

土壤

植被][海陆位置――水份][板块位置][气候][地形][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决定自然地理特征

经度不同,地方时有差异;纬度不同,地表接受到的太阳辐射不同,海陆位置会影响受海洋水汽影响的程度,即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的差异会形成气候的差异。描述时,可用“纬度低,光热充足,利于农业发展”“南北纬度跨度大,地表热量迥异,有利于多种农作物生长”等用语;

板块位置决定了地质作用的不同,地质作用影响了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海拔不同,水热组合差异,形成气候的垂直分异。地形、气候是地表两个最重要的自然地理要素,地形、气候特点决定了该地水文水系、生物、土壤的分布与变化。描述时,可用“沿海,海岸线长,利于海洋资源开发”“沿海,多良港便于对外联系(海洋运输)”“内陆边疆,位于与邻国陆上对外贸易与合作”等用语。

2.位置影响人类活动和人类行为

人是地理环境的产物,自然地理特征差异产生了人类活动和人类行为的不同:如人口、民族、语言、宗教等分布、聚落的形成和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产业活动等。

描述交通区位,可从“该地几种主要交通运输线路从什么方向联系或沟通了什么区域”和“什么重要交通线路经过此地”两方面展开叙述;

描述经济区位,可从发达区往往对该地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管理、市场等,欠发达区为该地提供劳动力、原料、动力、市场等几个方面展开叙述;

描述政治区位,主要从便于与邻国(省、区)进行交流与合作这个角度展开描述。

例题 仔细阅读下图,回答相关问题:

(1)比较甲、乙两个大河图示阴影部分地理位置的异同点。

(2)试分析C港成为世界著名大港的重要交通位置条件。

解析 (1)地理位置的概括或描述或比较类题,纬度位置与海陆位置(大洲大陆位置)是最重要的,其它要素,如果材料有相关信息则读写出,如果没有一般不用回答。

[\&相同点\&不同点\&甲\&乙\&绝对位置\&中纬度\&52°N左右\&32°N左右\&相对

位置\&海陆

位置\&亚欧大陆

沿海地区\&在亚欧大陆的西岸

临大西洋(北海)\&在亚欧大陆的东岸临太平洋\&河湖

位置\&河口地带\&莱茵河河口\&长江河口\&]

港口是水运网中的一个点,港口规模的大小理论上应该是由港口货物的多少决定。港口货物的多少受许多条件影响,如港口的区位条件、港口基础设施条件、港口集疏运条件、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水平、港口软环境水平(通关快慢、服务好坏、价格高低等)等等。此外诸如港口水深、港口陆域范围等自然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港口的规模。此处交通通达度越高,港口腹地越广,集疏运条件越好,进出港货物量越大。

(2)C港(鹿特丹)成为世界著名大港,是源于它是世界水陆交通枢纽的交通位置条件。作为交通枢纽,必是多条交通线路交汇,故第2问答出经过鹿特丹的主要交通线路即可。

答案 (1)共同点:均为中纬度亚欧大陆上,河口地带。不同点:甲在亚欧大陆的西岸,莱茵河河口,临大西洋(北海);乙在亚欧大陆的东岸,长江河口,临太平洋;甲纬度高于乙。

(2)扼北海航线要冲;位于莱茵河入海口;地处亚欧大陆桥西端。

[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很多中药材生长习性独特,有的喜阴,有地喜光,有的喜湿,有的耐寒,有的耐旱……近年来,依托中药材,甘肃制药、药膳食品、日化用品等工业蓬勃发展。甘肃生地理位置独特,是全国中药材资源大省,素有“天然药库”“千年药乡”。

简述甘肃省地理位置的特点。

[参考答案]

大致位于32°N-43°N,92°E-109°E。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范文5

Abstract: With the increasingly complex indoor use function and the continuous Changing in concept of people's lives, interior design has become an indispensable part of people's lives. Interior designers need to understand the essence of the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its connotation, absorb the quintessence of 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s and the design concept to integrate design of modern interior space, and create a truly international, modern interior space.

关键词: 室内设计;东西方文化;地域

Key words: interior design;eastern and western culture;region

中图分类号:TU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15-0104-01

0引言

室内设计,作为一种学科,它的存在,离不开科学与艺术的共同进步,也受东西方文化的影响较深。一个所谓成功的室内设计作品,其元素和风格必然体现一种人性化,能够展现当前人们进步的一种空间思想,即生存空间理念和思维空间。它犹如风向标,不断推动着社会精神的一种文明与进步,提升着大众的生活品位,并成为一种主流。

1室内设计与东西方文化

生活本身是一种文化,东西方文化隶属于世界文化体系当中,影响着世界各方面的发展,室内设计作为居住文化,当然也体现着各国文化的特色。东方中国儒道提倡 “天人合一”和西方基督教文化坚信“人定胜天”,这形成了室内设计在中国与西方各自特征的不同。

1.1 东方——中国古典建筑结构我们提到东方文化,首先想到的是中国的儒家道家与印度教文化;以中国为例,其精髓主要体现在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古建筑构件斗拱,既有结构的功效同时兼具美学。如中国木结构的梁架——榉架,更是框架结构里的楷模,虽然外观看起错综复杂,但丰富,成为了室内最好的装饰构件。

1.2 西方——古希腊、古罗马、洛可可风格西方文化体现最为明显的即其理性思维,并注重科学性。尤其在功能性方面占较大优势。在西方,不同地域和文化内涵造就了其在室内设计的传统样式的区别,但是美的东西人们都喜爱,所以其设计元素也逐渐趋向人性化。不同时期、不同文化、不同情感的体现离不开人文地域的差异与不同生活地位的关联。西方古埃及的美艳、古希腊的三大柱式,古罗马的拱券造型,他们的装饰造型与结构功能结合了起来,成为那个世纪的经典,堪称完美;再正如洛可可风格的矫揉造作,加上中国古清风格的重叠雕饰,成为这类室内装饰的最高峰。从单纯的纯艺术形式,到注重实用功能,再到一味的添加装饰,这是古典主义建筑在室内装饰方面走过的全部路程。随着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出现,玻璃的广泛运用,为室内设计师争得了更大的发挥空间,堪称人类建筑史上的一次革命,现代室内设计由此诞生。

2室内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2.1 从东西方文化思考的中国的室内设计特色人们对室内功能要求的多样化,使得室内设计慢慢成为一门举足轻重的学科。中国古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是截然不同的体系。以中国为例,中国更为崇尚传统,拥有五千年的文明,从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具有一定特点的思想道德、文化风俗、制度、艺术成为了所谓意义上的传统。[1]一个成功的中国室内设计师,在他的设计理念里肯定存在着很多根深蒂固地体现并继承传统的文化情结观。以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为主导的古典室内设计风格,就是与中国两千年的封建社会形态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其政治体制、伦理道德都对室内的设计产生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2.2 当今国际室内设计的发展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当今,不断开放的网络时代,使得各国的室内设计风格能够有随时交流,运用的平台。进入信息化时代,统一多元化成为时代的标志。室内设计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风格、主义,人们对室内环境设计的营造不单追逐的是时髦与简约,更像是想摆脱传统思想的芥蒂,重新定义生活方式、重获自由新生,即多变、自由又时尚,逐步学会用发现美的眼光和尺度来重新要求室内空间。而现代国际式的室内设计,装饰的效果则更多运用的是简洁的造型和材料的自然纹理,在布置手法上注重陈设物品之间的“和谐”,创造出更加惬意的室内环境气氛。由此,东方、西方渐渐不会再具有明显的界限问题,因为任何一种艺术样式都不可能永远占据统治地位,“和谐”的艺术形式成为多元化的设计时代所必须要遵守的,也已成为判定艺术与设计质量是否平衡的标杆。

2.3 室内设计人性化思考我们研究室内设计的文化体现,需要归根设计的根本要义——以“人”为本。人有多个含义:①情感,即处理好人、物、自然之间的关系;②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如宗教、风俗等。③不同时代和不同年龄段人的生活习惯,如青年年女人,老人,尤其注重关心残疾人的无障碍设计,室内空间内部各结构处理要灵活多样,让室内设计的在风格上达到和谐统一性。

当然,时展的确实是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而实际上,自从工业文明开始,环境的创造实际上都是以牺牲大自然绿化环境为代价。环境问题渐渐成为国家舆论界探讨的课题之一,“绿色设计”的召唤则成为室内空间设计的主题。主题表达与其表现的优劣是在生态环境创造的前提下,形式与功能相互结合的问题。它代表着一种新理念,新形势,新方式,新手段与新的价值取向。可以说,这种设计理念的出现,关系到地球的生态平衡,也关乎个人的切身利益,它将会成为一种理性与成熟的标志。

3人性化设计展望

放眼西方,他们的室内设计风格和样式同样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了对于自然生态观的追求;如日本传统样式从一开始即注重自然采光的运用,尽量减少人为光的使用,这些都体现了这一点。今天,大家都在呼吁可持续发展,绿色设计必然会我们唯一的选择。但是,我们更需要认识到的是,绿色设计离不开高新技术的支持,实现生态建筑固然会有相当长的路要走,这就需要整个世界,整个社会,人们的一种心态以及生活态度的转变与支持,作为室内设计师,至少起码可以先从改变室内设计行业的从业观念开始,首先确立节能环保的设计概念,做到不滥用材料、不过度追求豪华,尽可能采用环保材料,优化施工程序,最大限度地避免浪费、节约资源,然后再根据当前技术发展所提供的物质条件,逐步达到理想中的绿色设计,并赋予情感的设计,相信在现代室内设计的道路上“绿色设计”将逐步崭露头角,且会走的更加长远。除此之外,建筑内部空间和室内结构处理则会更加讲求人文性,如隐蔽,隐私等,真正达到精神环境的艺术与技术的和谐交流,那么我们才可以说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性化。

参考文献:

[1]《中国装饰文化》展望之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6.

简述政治文化的含义和特征范文6

[关键词] 字幕翻译;变译;影片;《英雄》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国电影开始在世界影坛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中国元素更是成为好莱坞电影制作的热门话题。电影,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走向世界。然而,中国电影要彻底打开海外市场,除了特有的中国元素,巧妙的电影技巧,电影字幕的翻译是关键的一步。对此,文章首先梳理了字幕翻译的定义及其文本特点,并结合变译理论对《英雄》英文字幕翻译进行考察,探求汉语影片字幕英译的策略及其效果。

一、影视字幕翻译的现状及特点

字幕(subtitling)用来指翻译电影、电视等大众音像交际类型时使用的两种方式转换的术语,字幕可以是语际间的,也可以语内的,(谭载喜,2005)但它是源语文本和译语文本同时出现的惟一翻译形式。

影视字幕具有瞬间性、通俗性与综合性等特点。瞬间性是指观众在欣赏影视作品字幕时,不能反复阅读,前后翻阅并对照。字幕在屏幕上停留时间有限,通常是一闪而过,而留给观众思考回味的时间更是寥寥无几,这对字幕翻译有效性提出了简短、有效的要求。通俗性指作为大众传媒手段的影视自身,首先要考虑观众的接受能力和市场反应,因而字幕翻译不能晦涩难懂,而应走向目的语读者。综合性则是指影视字幕翻译能与人物语言和动态画面相互影响,相互补充,能与片中人物的动作表情有机结合,做到声画同步,这在一定程度上能为观众理解字幕翻译提供语境,且为字幕翻译者提供了便利。因此,把握好字幕翻译的特点是有效传递信息和文化的基础。而字幕翻译在进行文化传递的同时必须避免因文化内涵不同而导致的信息流失与信息超出现象,使观众借助字幕翻译完全领略外语影片的魅力。

二、变译策略

知识经济、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观众、读者成了“速食”主义者。传统的以大量消耗人力物力为特征的全译已经不能满足读者的多样性需求,也不利于出版商节约成本,提高翻译利用效率。于是,变译理论应运而生。在国外,变译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已经在功能主义学派、描写翻译学派以及文化学派中都有所论述。值得一提的是,功能主义翻译理论还动摇了“原文至上”的传统,扩大了翻译研究范围,不但为我们客观评价那些“忠实”译本,而且为我们客观评价那些“非忠实”译本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我国,变译作为一种翻译实践策略可以追溯到唐代佛经的翻译,一直延续到明清科技小说翻译。在反思变译策略的实践中,黄忠廉先生在其2000年出版的著作《翻译变体研究》中首次提出了变译理论,并将其定义为:译者根据特定条件下特定读者的特殊需求采用增、减、编、述、缩、并、改等变通手段摄取原作有关内容的翻译活动。同“翻译”概念一样,变译也具有兼词作用,既指行为,也指结果。变译者打破全译的常规,在原作自身和特殊译者之间达成互利和合作,办法是照顾和迁就读者的利益、志趣,予以方便,同时也解放自己,减少为全译付出的劳动量,增加译文的知识含量和智力投入,于己方便,于读者方便,最终于原作及其作者方便,使之便于特定读者接受,所以变通在寻求一种双方和多方都能接受的妥协方案和折中办法。(黄忠廉,2002:93)

基于以上变译理论的梳理,笔者认为变译首先作为一种翻译策略引人注目,其次在翻译学学科不断发展的趋势下上升成了理论化、系统化的研究,因此变译理论能否经受考验还应该在实践中检验。下文结合影视字幕翻译的特点,探究七种变通手段在影视字幕翻译中的应用及效果。

三、《英雄》英文字幕翻译的变译策略

论及国产影片在海外的成就,《英雄》无论是票房还是评价都让人不可忽视。如果说这部史诗般武侠巨著空前成功的全国热映和赞誉有加的如潮好评,是广大观众及媒体工作者对高尚电影艺术的长期渴望和热忱支持的有力佐证;那么,它在海外的成就除了影片美丽而炫目的色彩,美轮美奂的画面,荡气回肠的豪情气魄,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武侠精神,离不开的是字幕翻译者贾佩琳(Linda Jaivin)的成功译介。下文主要考察贾佩琳《英雄》字幕翻译中所使用的变通手段及成效。

第一,减译和缩译。减是总体上去掉原作中在译者看来读者所不需要的信息内容,有时是去掉原作中的残枝败叶,有时是挤掉多余的水分,在变译中表现为对原作的取舍;缩”则是压缩,是对原作内容的浓缩。出于字幕翻译时间、空间的限制,《英雄》英文字幕翻译采取了大量的减译和缩译,力图以简单明了的英文在画面转换之间让观众迅速了解故事情节、人物对白等。如:

例1:破刺长空者,赏千金,封千户侯。

He who kills Sky will receive gold and land.

有诛杀二人中任何一人者,赏万金,封五千户侯。

He who kills either of them,will receive gold and land.

“千金”“万金”“千户侯”“万户侯”在汉语中是有区别的,但在古代封侯必封地,中西皆同,译者正是运用这一相通之处化繁为简,用简单的“land”代替了意义繁杂的“千户侯”“万户侯”,成功实现了形式和内容的双重浓缩,对于不懂中文的外国观众来说,这样的减译能帮助观众结合画面背景快速理解意思,虽然丢失了一部分信息,但不影响主要内容的表达。又如:

例2:武功琴韵各不相同,

Material arts and music are different,

但原理相同,

But they share the same principle,

都讲求大音希声之境界。

Both stress attaining a supreme state.

“大音希声”涵盖了强烈的中国文化色彩,意指“最美的声音乃是无声之音,即达到极致的东西是不可捉摸的。”语出老子《道德经》。这样的成语对大多数中国观众来说都不容易理解,更不用说外国观众。因此,译者直接省去了该习语的文化意义,而只是简述其大意。这样的处理,避免了节外生枝,而不至于让观众在短时间观看影片因为不解中国文化而困惑。

此外,片中翻译还出现了将中国人名、地名删减为零的做法。如:

例3:在狼猛县,臣掌管缉捕盗犯。

I must arrest criminals in my county.

例4:飞雪是赵国大将赵震之女。

Flying Snow is the daughter of a Zhao general.

上述两例中的人名“赵震”,地名“狼猛县”直接在翻译中省去,这样的处理不无道理,译者考虑到了海外观众对具体地名、人名不感兴趣,而只要弄清故事情节就可的心理,因此,省去麻烦的人名、地名翻译,只交代清楚源语的重要信息成了该片翻译的主要策略。

第二,编译和述译。编即编辑,指将原作内容条理化、有序化,使之更完美更精致的行为;述,取“述而不作”中“述”的含义,包括叙述转述或复述原作的主要内容或部分内容,原作形式基本遭到破坏。影片中,译者大量四字词大多采取了编译和述译。如:

例5:从此,我王可以高枕无忧了。

His Majesty can finaly sleep at night.

例6: 因飞雪与长空曾有一夜之情,

Flying Snow had an affair with Sky,

使残剑耿耿于怀。

Brokens word never forgave her.

例7:三年前,寡人曾与他们有过一战,

Three years ago,they stormed the palace,

在寡人看来,这二人光明磊磊,气度不凡。

I was impressed by their valor and dignity.

上文中的四字词语“高枕无忧”“耿耿于怀”“光明磊磊,气度不凡”都被译者编述成了通俗易懂的简单英文。就一般观众的接受能力而言,这样的编译和述译实为恰当不过。若把例5中“高枕无忧”的本意“垫高枕头,无忧无虑地睡觉”都译出,不但会使译文显得冗长繁琐,且会加大观众的阅读和理解难度。而把例6中的“耿耿于怀”,译者巧妙地译成“never forgave”,把“光明磊磊,气度不凡”简述成“valor and dignity”不仅克服了字幕翻译时间上的紧迫和空间上的拥挤,从而不会使目的语读者目不暇接、一头雾水。

第三,并译和改译。并指合并,是将原作中同类或有先后逻辑关系的两个及其以上的部分结合到一起的变通手段;改即改变,使原作发生明显的变化,改换了内容或形式等。片中,贾佩琳对中国文化词的处理,采取了改变源语意象、形式或者合并源语短语、句子的做法,并且化繁为简,并译了大量字幕,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字幕在观众观赏影片中的辅助作用。如:

例8:那年,我浪迹江湖,

When we first meet,

碰到飞雪。

I was living a carefree life.

飞雪知道,我从小浪迹江湖,

She knew Id drifted since childhood,

四海为家。

Calling no place home.

例9:长空说,

He said he had lived a life,

他从此纵横江湖,无牵无挂。

Without responsibilities or communities.

以上两例中“江湖”二字的翻译,都融入到了各自的语境,打破了前后语句的形式,将意义合并在一起。同时,在中国武侠文化中的“江湖”所表达的侠义精神也随之消失。这不能不说缺少了原文风味。但是,字幕翻译极强的目的性――娱乐观众――在此并没有丢失。

值得一提的是,以上六种变通手段,译者反复使用,贯穿始终。而一向被视为诠释异国文化常用的“增译”手段在该片翻译中几乎不用。增译是指在原作基础上信息的增加。这无论是从译者还是从观众出发都不具备经济原则。因为二者都有共同的目的,即在最短时间内,借助字幕对影片故事情节一目了然。倘若不需要增加信息观众也能欣赏影片,增译就增加了观众的阅读量,影响整个观看效果。整部影片的翻译以最少的英文单词,传递最主要的影片人物、故事信息,帮助外国观众更好地欣赏该片。从迎合目的语读者目的这一角度来说,贾佩琳的翻译无疑是成功有效的。

四、结 语

本文从国产电影走向世界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字幕翻译的现状和重要性,并结合变译理论相关策略分析了《英雄》英文字幕翻译的特点及效果,认为影片字幕翻译采取了以减少次要信息,传递主要信息的相减、编、述、缩、并、改策略,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字幕在影片欣赏中的作用,迎合了国外观众的口味。

[参考文献]

[1]黄忠廉.翻译变体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社,2000:5.

[2]黄忠廉.变译的七种变通手段[J].外语学刊,2002(01).

[3]黄忠廉.释 “变译”[J].外语研究,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