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学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学的认识

生态学的认识范文1

关键词:人类发展生态学;家园合作;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29-02

一、问题提出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极其细微而复杂的任务。尤其是自1979年我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日益增多,许多家长都不能对这类“新型儿童”采取科学的教养态度。在这种困境下,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

我国政府和相关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合作共育。在2001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家园合作的目的在于充分利用家长资源,实现家园互动共育,促进幼儿素质的提高,这是家园合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然而,在不同的理论视角下,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对家园合作的态度和理解是不一样的,本文主要是从生态学取向探求我们成人在创设与儿童密切相关的环境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且试着找出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掘儿童潜能的正确途径。

二、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主要内容

人类发展生态学是由尤・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nner)提出的,他认为,“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的是发展着的个体与其直接生长于其中的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渐近的、双向的互动,而这个互动过程又受到个体不同的直接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影响,并受到这些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制约。”

人类发展生态学中的“生态”指的是有机体或个人正在经历着的,或者与个体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环境。人类发展生态学中的“环境”指的是体验到的、对人发展产生影响或受人发展影响的“事件或条件”,不仅涉及任何在科学意义上环境的实体特征,还包括在环境中的儿童对这些特征的主观感受,而且各种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个既具有中心,又向四处扩散的网络。布朗芬布伦纳将之称为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其按与个体互动的频率及密切程度依次向外扩展成四级――微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宏观系统(macrosystem)。这些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环境相互交织在一起,前者逐个地被包含在后者之中,形成了一种同心圆样式的结构。

微系统是指个体最直接接触到的环境,是发展着的人在具有特定物理和物质特征的情景中所体验到的活动、角色和人际关系的一种样式。包括家庭、学校、邻居和社区。中间系统是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景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家庭与学校、学校与社区、家庭与同伴等。外系统是对儿童的发展只有间接而无直接的影响,包括了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之间的关系和发展过程,至少有一个环境不包括发展着的个体,但是会间接地影响个体存在的微环境。宏观系统是个体所处的整个社会组织、机构和文化背景,包括来自某种文化或者文化的价值观念、信仰和信念、历史及其变化、政治和经济、社会机构等,宏观系统是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的联合建构,包括特定文化或者亚文化的特征、信仰、知识体系、物质资源、习惯、生活方式等。

各个系统是相互系、相互制约的,其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到另外一个系统;儿童的发展过程是其不断地扩展对生态环境的认识的过程,从家庭到幼儿园再到社会;儿童的生态过渡对其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人类发展生态学视角下的家园合作

1、充分利用微系统对幼儿进行教育

幼儿在微系统中发展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幼儿在其它层次系统中的发展。微系统是一些活动、角色以及人际关系的模式。

这里所指的活动是“具有自身动量的、正在进行的行为,被环境的参与者认为是有意义或有目的的行为。”人际关系是指在同一环境中,当活动的一方注意或参与到另一方的活动中,便发生了人际关系。而角色是对社会中占某一特定地位的人和与之有关的其他人所期望的一组活动和关系。他通常可以用一定社会文化中的地位加以描述,并按年龄、性别、职业和亲属关系等变量加以区分。在微系统中,活动、人际关系和角色之间是三位一体的关系。在平时,教师和家长都应该密切关注孩子的行为,适时的介入,帮助和引导孩子学会正确的处事原则和方法。家长和幼儿园老师在在平时要和幼儿多互动,满足儿童的角色期待,同时,也要注意与儿童互动时的情感交流,在互动中增进彼此感情。

如果我们的学前教育工作者能够按照人类发展生态学中的这些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就不会出现那些生态危机现象啦,例如僵化封闭的活动设计与组织规范;单项、线性的活动方式;儿童被动、受控制的生存方式;对幼儿生命与差异的漠视等。

2、加强中间系统的联系

环境的发展潜力将随着一个环境与其他环境之间存在的支持性联系的增多而提高。中间系统中各微观系统间的互动质量越高,促进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幼儿在微系统发展效果的好坏会受到中间系统的影响。中间系统是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微系统的交集,如果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学到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等内容存在很大差异的话,那么幼儿在以后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和心理肯定会非常矛盾,这种情况当然不是我们想看见的。

首先,作为教师要积极、耐心、细致的向家长传授科学的幼儿教育方法,定期汇报幼儿在班级上的情况。同时,也要了解每个幼儿的特点,以及他们在家庭中的表现和习惯等。当然,家长也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参与者,家长对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与教师的配合程度等等,都会影响幼儿教育的最终结果。

3、合理控制外系统的影响

外系统虽然没有直接影响到幼儿,但是他们却深深的影响着与幼儿朝夕相处的人,因此,外系统也不可避免的会对幼儿的日常生活和性格、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从家庭方面来说,家长的经济收入、社会地位、职业状况和文化水平,决定了父母所承担的角色、所从事的活动和所建立的人际关系,从而间接地影响了他们对待子女的态度,做为家长应当学会控制自己在幼儿面前的言行举止;从幼儿家庭所处的社区来说,社区内居民的文化水平、生活习惯以及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程度等方面,也会影响到幼儿的知识范围和交往水平等;从幼儿园方面来说,幼儿园的师资水平以及教师间的合作竞争氛围等都会影响教师的教学活动、教师对幼儿的态度以及儿童观及事业心等,作为幼儿教师不仅应该规范好自身行为,还应该向幼儿家长和社区宣传为幼儿营造良好心理环境的重要性。

4、重视宏观系统的作用

人类发展生态学认为,在整个文化或者亚文化及其所包含的较低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具体的各方面的表现可能差距很大,但是却具有内部的同源性。微系统、中间系统、外系统决定着人们的行为和发展的进程,而宏观系统决定着这三级生态系统的具体特征。因此,任何关于人的发展的研究都必须考察宏观系统的影响作用,换句话说,微系统、中间系统和外系统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影响,是在宏观系统这种广阔的背景下得以实现的。幼儿在家庭、幼儿园和社区中参与的各种活动都是要受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及当地人的普遍价值观影响的,不仅仅是幼儿,每个人的活动都会受其所在的文化圈的影响,对幼儿的教育更应该重视价值观、文化观等层次的影响。

四、对家园合作的启示

1、要明确家园合作的目的

家园合作只是一种方法,是一种为了促进儿童身心发展而进行家园互动共育的方法。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家庭和幼儿园都应该注意合作的有效性,即合作要能切实的促进儿童的发展,而不能本末倒置,去过分的追求家园合作的频次和形式等。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在创设环境时,首先,要考虑的是儿童在这种环境下是不是会获得发展,这种环境对儿童发展的促进作用到底有多大;其次,幼儿园老师要和家长统一步调,家庭要配合幼儿园开展的系列活动,家长也可以根据自己对儿童的期望引导儿童向某些特定的方向发展,补充集体教学的不足之处。家园合作是要指向幼儿的个别发展,指向各个幼儿发展的特殊方面。

2、要注意家园合作的有效性

如何才能保证家园合作的有效性?我觉得我们可以用“做细”和“做远”这两个词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做细”指的就是要将家园合作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做好,不仅要确保家园合作的目的、内容、方式和方法等环节的科学性,还要确保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微系统中都要获得发展。要使家园合作有效,就必须先确保儿童在家庭和幼儿园这两个微系统中都要获得发展,在此基础之上的家园合作共育才会更有意义。其次,“做远”就是要突破家园合作的限制,将眼光放长远,要注意到那些可能会对家园合作产生影响的潜在因素。比如,家长的文化背景和经济收入、幼儿园自身的教育资源等问题。虽说这些因素是客观存在的,单凭家庭和幼儿园的力量很难改变这些已有的现状,但是,这些客观存在确实会对家园合作以及儿童的发展产生影响。

3、要从宏观角度审视家园合作

生活在特定文化圈中的人们,其言行举止、衣食住行无不渗透着这种特定文化传统的影响,当然,家庭教育、幼儿园教育也无法规避这种文化的影响。家园合作不仅要在培养儿童能力等方面做到步调一致,在塑造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更要做到统一。幼儿期是儿童价值观形成的萌芽期,此时儿童缺乏辨别好坏的能力,极易受一些错误思想的影响,加之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转型期,各种鱼龙混杂的思想围绕在我们左右,作为成人,我们更应该重视对儿童文化、价值观等层面的教育。因此,家庭和幼儿园要重视对儿童进行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培养,让儿童热爱集体,喜欢与人交流合作,多让儿童接触一些有教育意义的活动,让幼儿获得在集体中的快乐体验。

参考资料

[1] 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 袁爱玲.幼儿园教育活动生存现状剖析[J].学前教育研究,2007,(2).

[3] 郝萍瑞.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园区域活动研究[D]. 广西:广西师范大学,2008.

生态学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本科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4-0102-03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1],也是一门普及生态教育、提高大众国民生态意识的科学。当今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关系变得愈来愈复杂,而由生态学支撑建立起来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和生态平衡等理论,在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保卫国家生态安全,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强生态学人才培养对实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社会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自1977年内蒙古大学创办全国第一个生态学专业以来[2],截至2010年底,本科院校开设生态学专业的院校已达52个[3]。为加强生态学人才的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最新修订的《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2012年)》中,将生态学由原来隶属于生物学的二级学科提升为独立的一级学科,这说明了国家对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的重视。党的十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这给生态学专业人才发展提供了更广阔前景。然而,近年来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就业并不理想,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本科专业为研究对象,对2010―2012年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图1),由图可知,2010年就业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约占42.8%,无关的约占57.1%;2011年就业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约占52.1%,无关的约占48.9%;2012年就业工作性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约占47.9%,无关的约占52.1%。结果显示,生态学专业就业形势不乐观,人才流失逐年上升。因此,本文在分析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问题的基础上,针对实践教学这一薄弱环节,提出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一些思路,旨在为学生创新培养和生态学专业建设提供参考。

一、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我国大多数高校将生态学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定位于:培养较全面地掌握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生态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受过生态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实验训练,具有系统的现代生态学基础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验技能,熟悉生态学现状、前沿及其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实际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专业人才[4]。然而现实情况却反映出生态学本科专业人才缺乏合理定位。一是本科生四年学习所应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定位,与社会的发展和需求联系不紧密,尤其是在适应就业市场需求方面还有待深入探索。二是各高校在本科生培养定位上没有发挥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陷入了“教育无特点,学生无特长”的尴尬局面。三是长期偏重理论教学,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明显不足。

2.教学存在不足。由于生态学本科人才培养定位不准确,造成了教学上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重复等问题。比如在课程设置上为了面面俱到,开设了涵盖生态学的所有内容,包括分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和景观生态学等不同尺度的生态学内容,但缺乏系统课程体系构建,使得各个课程教学内容出现了较多的重复,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高校为了专业排名,过多注重生态学科学研究,忽视社会实际应用需求,导致生态学专业本科生就业渠道狭窄,对口性不强。

3.教学资源薄弱。生态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专业,但是一直以来,本科的实验和实践教学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实验课时少,教学内容陈旧,生态学先进精密仪器如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总有机碳/总氮分析仪等没有引入本科实践教学中。此外,一些年青教师多是刚出校门即上讲台,有点“赶鸭子上架”,教学经验不足;一些骨干教师也因科研任务繁重而“心有余而力不足”,投入到教学工作中的精力不足,不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这些导致学生专业知识流于表面,专业知识结构不够系统,甚至存在盲区。

二、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思路

生态学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生态素养。所以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教学内容与社会需求相结合,生态素养与个人定位相结合,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因此,笔者认为,应在实践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资源建设以及实践平台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索,促进课内外衔接、产学研结合、融专业教育和综合教育为一体的多层次的开放性实践教学模式的形成和发展。

1.构建与理论教学有机互补的实践课程体系。传统的生态学本科专业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包括专业基础实验、野外综合实习、毕业论文3个方面。课程体系改革首先按照培养创新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要求,构建包括课程实验、课程实习、专业综合实习、社会实践与第二课堂、毕业论文实习(设计)在内的“五环节”专业实践课程体系。以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为例,首先将一些联系性强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安排在同一学年进行,避免教学内容的重复性和简单性,又能在暑期进行综合性实习。比如将气象学、测量学、植物学、树木学、土壤学、普通生态学,整合成“生态学实验研究方法与技术”,主要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的基础理论知识与自然结合起来,系统理解森林生态奥秘和野外调查的技术;将城市生态学、污染生态学、恢复生态学、环境工程技术、生态监测与评价等课程实习结合起来,整合成“环境生态监测和修复综合实习”,主要使学生理解污染生态过程,从而明确生态监测和修复的方法。

其次根据需要增加实践教学时数,生态学本科生实践课程体系包括学科基础实验9门,专业实验课17门,野外实习课12门,专业生产实习(生态学专业综合实习和生态学专业能力训练)2周,毕业论文实习16周。实践学分由原来总学分的30%提高到40%以上,总周数也由原来不足40周增加到47.6周。我们希望通过改革学生既可以掌握较为完整的野外调查技能,又能提高对各类理论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对实际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进行综合的分析,使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得到有效锻炼和提高。

2.改进和规范实践教学的内容与方法。我们要将生态学专业的实践教学“软”、“空”、“泛”现状向“硬”、“实”、“深”改变,强化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按照2∶2∶1的比例,把实践教学内容划分为基础性实验、综合设计实验和研究探索性实验三个层次。

基础性实验主要是一些验证性实验,一般以单个指标的测定为主,如植物生物量测定、土壤有机质测定、土壤pH值测定等。在实验过程中,先由教师讲解实验目的、实验原理、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然后指导学生完成实验。学生通过自身动手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植物、土壤和水样品的收集和处理及其常规化学分析方法和操作规范。

综合性实验是基础性实验的拓展和延伸。除了需要测定多个分析指标外,还要把其他一些相关课程的知识点融合在一起。首先由主讲教师提出一个主题,再与学生们一起讨论,最终确定相关题材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如城市森林降水水质的研究。实验内容包括了大气降水、经林冠截留后的穿透水、树干茎流的水质测定,即监测点的确定,水样的采集与保存,水样指标(pH值、溶解氧、电导率、铵态氮、硝态氮、硫)的分析测定。学生通过这个过程能将《森林生态学》、《污染生态学》、《环境监测与评价》等课程中的相关知识点结合起来,分析测定结果,完成研究报告。由于综合性实验的题材融入了学生平时对相关学科关注的一些热门话题以及科研兴趣的题材,因此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突显,提高了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开拓能力。

研究性实验结合毕业论文一起进行。学生自主选择科研选题,选题确定后,学生首先在老师的指导下搜集文献资料,文献阅读结束后与老师一起设计、确定实验方案,然后开展分析测定,测定结果运用SPSS、EXCEL等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完成毕业论文。优秀的毕业论文在老师帮助下修改,以科技论文形式公开发表。通过这个过程的训练,学生具备了熟练的文献检索技巧,学会使用了相关软件,学会了遇到问题后通过检索文献,参考同一领域其他研究者的方法与结果,从而找到解决科研问题的方法。加强学生对科技论文写作的认识,训练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对其今后的学习与工作都大有益处。

3.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本科生导师制是本科教育应对素质教育的挑战而进行的教育改革新探索,实施本科生导师制也是高校加强创新型人才培养而采取的重要措施。本科生导师制的基本内容包括:师生双向选择;沟通交流;导师指导学生选课;学生参与导师的科研。学校应实施全程导师制,即从大学一年级的第二学期开始,让本科生选择导师,让本科生结合导师的科研项目申报省级或校级大学生科技创新课题、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等活动,与研究生组成科研团队尽早地进入科研工作之中,使大学生更早地获得导师的“学术关怀”,稳定专业思想,制订学业发展规划[5]。

4.打造优质高效的实验平台。依托生态学科拥有的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国家工程实验室、城市森林生态省重点实验室等平台,根据新的实践教学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运用能力提供一个多层次、多形式的实践平台。

(1)针对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建立基础实验平台。拥有数量充足的基本实验设备,如水土气取样仪、光照度计、水质分析仪、pH测定仪、GPS、天平、烘箱等,保障了基础实验的需求。

(2)针对开放性实验,结合学科老师主攻研究方向,建设专业方向性实验室。包括样品处理室、土壤生态实验室、环境污染物检测分析室、微生物实验室、分子生态学实验室等,均向本科生开放,同时开放城市森林生态观测站,促使学生较好掌握高精尖仪器的使用,也能有效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建立本科生与研究生交流机制。建立本科生与硕士、博士研究生交流平台,在实验室一起学习研究,提高本科生对科研工作的兴趣,提升本科生研究能力。

(4)按照“产学研结合”的原则,建设校外实习基地。目前,我们已与湖南省植物园、长沙金霞污水处理厂、黑麋峰自然保护区、湖南天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未来将实现学生与企事业单位沟通交流,让学生了解他们的需求,规划自己学习目标。

(5)逐步建立和完善实验教学和管理的网络平台,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使实验指导、实验题目、实验所需数据、资料等都能通过网络进行,实验课件可以通过网络下载,以此增加资源共享。

5.健全实验实践技能考核制度。考核方法关乎学生实验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的科学性,也是强化与巩固实践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改革后的实验考核采取多元标准,基础实验、技能实验、综合实验、研究实验、实验态度和观念态度五项,分别占总分的20%,并要求由学生书面设计一个综合性实验,重点是考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规范性、实验方案设计的创新性和可行性,实验报告的科学性以及团结合作的精神。

考核的形式,也改为小组考核和个人考核相结合,实验小组首先要对实验开展情况做出总结和汇报,其次要求个人对自己所承担的工作做出小结,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评价,以此考核学生科学素养、数据分析和文字表达能力。

此外,我们还要建设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编写优质实践教材,打造实践教学精品课程体系、制度化的实践教学管理模式。总之,上述的实践教学的改革是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可以较好满足社会对于生态学既重应用又重学术的人才要求。

参考文献:

[1]孙儒泳,李庆芬,牛翠娟,等.基础生态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王建柱,张文丽,陈芳清.我国生态学专业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2010,(32):211-212.

[3]纳佳.本科专业介绍及其开设院校之生态学[EB/OL].http://.2010-07-06.

生态学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台湾;大学生;权利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3)06-0110-06

收稿日期:2013-04-12

作者简介:朱平(1971-),男,河南台前人,教育学博士,广西大学教育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和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一、 引言

台湾“司法院”关于学生权利问题经由1952年第6号判字到大法官解释第382号再到大法官解释第684号的转变,体现了台湾大学生的在学法律关系由特别权力关系到修正特别权力关系再到一般法律关系的演变,2011年颁布的第684号解释从根本上解除了特别权力关系对学生的束缚。尽管如此,台湾大学生权利保障依然存在着诸多问题。比如,很多大学仍在实行门禁制度,执行点名和熄灯、强迫军训必修、出版审稿以及禁止学生参加集会游行等规定[1](P8);还存在着各企业品牌“大使”随意来校摆摊设点和大学宿舍BOT经营等现象[1](P9-10),以及政府借口大学自治而对学校侵害学生权利置之不理等现象[2](P7)。

基于此,台湾大学生权利评鉴小组于2010年和2011年分别就学生自治、宿舍规范、学生权益、劳动权益、教育私有化、性别平等以及信息公开等七方面进行了普查,评鉴小组将数据与台湾现实背景结合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了《台湾大学生权利评鉴报告》。但是该研究粗放型的统计方法,未能使我们精确把握台湾大学生权利的实际状况。因此,本课题沿着其思路,对台湾大学生权利现状做回溯性研究,试图通过进一步实证调查来解决上述问题,以期对不够完善的大陆大学生的权利保障现状和问题,提供某些借鉴和启示。

二、研究方法

(一)数据来源

分别从台湾东、南、中、北部选取6所高校大一至大四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问卷420份,回收问卷367份,其中有效问卷353份,回收率87.4%,有效率96.2%。

(二)研究工具

本研究所使用的问卷沿用“台湾大学生权利评鉴小组”原问卷中的七大权利维度(学生自治、宿舍规范、学生权益、劳动权益、教育私有化、性别平等、信息公开)[1](P7),[2](P6),并在不改变原意的情况下,为方便研究对其表达方式进行了一些转换。研究采用里克特五点计分对各权利项目的认知程度和满意程度进行测量。经检验,该问卷各维度内部一致性表现良好,具体的信度测量结果如下:

对收集的数据运用spss及excel软件分别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值检定及绩效评估矩阵分析,探讨不同个体属性的大学生对于自身权利满意度认知的差异性,以及台湾大学生对不同权利的认知及需要改善的具体权利等。

(三)主要研究方法

1.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值检定

以个体不同的背景变项为基准,运用Spss分析技术,检验不同学生的个人背景变项对不同权利项目认知的差异性及其大小。单因素方差分析主要用于多个样本两两比较,而T值检定主要用于两个独立样本进行比较。

2.绩效评估矩阵与管制线

利用绩效评估矩阵法,通过调查学生对自身权利重要程度与满意程度的感知结果,分别以七大构面作为分析单元,用Excel软件绘制出XY-Plot图,来找出需改善权利题项。

(1)权利题项的坐标点确定。计算出七大构面之下各小权利题项重要程度和满意程度的平均值,分别记为UI和US 再利用如下公式将UI、US转换为[0,1]区间的重要程度指标值PI和满意程度指标值PS[3]。

其中UI和US分别表示权利题项的重要程度和满意程度的平均值,R=K-1,表示K等量表的全距,在本研究中由于是五等量表,所以K=5;而min=1,则为五等量表的最小值。

(2)坐标点分析。如下图所示,E点所在点坐标E(PEI、PES)和F点所在坐标F(PFI、PFS),根据绩效评估矩阵法,E属于H(2、2)区块,所以属于维持现状区,则F点属于H(1、2)区块,所以属于改善区。从其具体所在坐标来看,PEI>PES,因而E应为改善区题项;而F点中,PFI近似等于PFS,故属于维持现状区。为了避免特殊点对问题分析的干扰,我们采用设置管制线的方法,来找出需要改善或维持的题项。

(3)管制线的确定。利用上下管制线将整个区域划分为3个区块是该评估分析方法的重要特点,即在两坐标轴上找出A(0,d)、B(1-d,1)、C(d、0)、D(1、1-d),本研究中主要采用Hsia et al (2009)(d= 0.1840),这样连接AB,CD点,在AB以上的区域则为改善区,AB和CD之间的区域为保持现状区,而CD下方区域则为资源过剩区,如图1所示。

三、数据分析

(一)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值检验

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及独立样本T检验,获悉不同性别、年级、学校所在地及参加社团与否的学生,在自身权利满意度上的差异(见表2)。

由上表得知,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学生自治、劳动权利、性别平等、信息公开的满意度无明显差异,对其它维度的满意度均在0.01水平上差异显著。其中,在宿舍规范上,大二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大一及大三学生;在学生权利上,大三学生的满意度高于大一学生;在教育私有化维度上,大三学生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大一和大四学生。大三学生是对学生权利最为敏感的群体,无论是从“宿舍规范”还是从“学生权益”来看,大三学生对于自身权利认知的满意度都不高。

不同地区学校的学生,除学生自治、劳动权益外,对其它维度的满意度均存在差异。其中,在宿舍规范上,东部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北、中和南部;在学生权益的满意度上,南部显著低于北、中部;在教育私有化上,南部的满意度显著低于中、东部;对性别平等的满意度,北、中部显著高于东、南部;在信息公开的满意度上,北部高于中部,在0.052水平上边界显著。究其原因,北部高校大多地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学生在对政策的领会方面具有优势,而且北部地区多为学生运动的发生地,在这种文化的影响下,学生对自身权利维护敏感度高。东部学生对自身权利满意度较高,可能受东华大学学生宿舍火灾的影响。火灾的发生,使校方认识到在管理上的不足,使学生也意识到维权的必要性,故而该火灾间接提升了该地区学生权利保障意识。“宿舍规范”和“性别平等”权利维度,由地域的不同产生的差异性更大。宿舍是学生除了教室之外的最重要学习和生活场域,宿舍规范每一细微的变化都会牵动学生的敏感神经。而就性别平等而言,不同地区文化的差异会形成不同的性别观,特别是在对待“两性课程”教育的观念上,由不同文化所引起的不同性别观会导致课程内容以及教育教学方式的差异(见表3)。

由上表得知,性别、学校类型、社团参与等对各学生权利维度的差异性影响不大,是否参加社团对学生权利满意度几乎不产生影响。在性别上,男生在对学生自治的满意度上高于女生。这可能是由于男生对参与学生社团更为积极,对学校管理各项制度的运行更为熟悉的原因。在学校类型上,公立学校学生对宿舍规范的满意度高于私立学校,可能在于台湾公、私立大学法律主体性质的差异。公立大学与学生的关系为公法人关系,表现为公法在学关系;私立大学与学生的关系为私法人关系,表现为私法在学关系。若私立学校与学生在提供宿舍、停车位等方面存在权利争议,依据私法人在学关系,不属于行政诉讼的范围。故而这两种不同关系呈现出不同的法律效果,导致学生权利保障在现实中存在差异。

(二)绩效评估矩阵

通过绩效评估矩阵综合评估台湾大学生对不同维度各具体项目的重视程度与满意程度,所得结果如下:

在本研究所设七大权利维度中,共11个权利项目位于上管制线以上,即待改善区域,分别为“学生须成立经由学生直接选举产生的学生会”、“学校应有学生代表参加学务会议”、“学校应有学生代表参加教务会议”、“学校应有学生代表参加行政会议”、“学校应有机制协助学生争取租屋时遭遇到的权益纠纷”、“学校应有机制协助学生争取打工时遭遇到的权益纠纷”、“学校应将学务会议之开会通知、会议记录上网公开”、“学校应将教务会议之开会通知、会议记录上网公开”、“学校应将行政会议之开会通知、记录上网公开”、“学校应该讲校务会议之开会通知、会议记录上网公开”以及“学校应该将学生申诉办法上网公开”。其余项目均位于上下管制线之间,即维持现状区,没有项目处于资源过剩区。这说明台湾学生权利的保障尚未出现保障过度现象,大部分权利保护处于良好状态,只有少部分权利保障处于不良状态。

具体分析,关于“校外租屋”,应是台湾高校扩招使学生人数剧增,而校内床铺数却相对短缺造成的。校外住宿存在诸如安全隐患、住宿费用高等问题。同时,由于学杂费调整等因素,使受教育成本提高,很多学生被迫去“打工”。学生“打工”过程中,常陷入有纠纷而无救济的尴尬境地,致使学生对学校表现不满。

台湾《大学法》第33条规定:“大学为增进教育效果,应由经选举产生之学生代表出席校务会议,并出席与其学业、生活及订定奖惩有关规章之会议;学生出席校务会议之代表比例不得少于会议成员总额十分之一。”“大学应辅导学生成立由全校学生选举产生之学生会及其他相关自治组织,以增进学生在校学习效果及自治能力”。但是,学校对该条款并未认真执行。在学务、教务及行政会议等关乎学生权益重大事项的会议上,学校只是止于让参会学生人数达到基本的法定要求,而并未积极听取学生的意见,从而造成学生权益受损的现象。在学生会选举方面,有些学校对学生会长、系会长的参选人数设定上限,且在参选资格中设定某些怪诞的资格条件,从而无法满足学生的参选意愿,最终使学生自主管理的意愿化为泡影。

学校校务、行政、教务等会议多半会涉及到学生的权益,其内容应在网上公开,这也是保障学生权利的重要途径。然而,校方往往刻意回避对学校某些决议的公开,即便公开,也往往极其隐蔽。这样导致学生在维权过程中,往往会因查询相关规定困难而产生不满情绪。

四、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第一,不同背景学生对其自身权利认知的差异。首先,通过对年级差异性背景属性的分析,发现大三年级这一学生群体对自身权利在遭到侵害时敏感度最高,也是对权利现状最不满意的群体,故而大三学生群体对自身权利的满意度往往可成为高校是否成功保障学生权利的标志。其次,在学校所处地区层面上,北、东部地区高校的学生对自身权利的满意度高于中、南部地区的学生,这就要求台湾教育管理部门应对中、南部地区高校在学生权利保障的落实方面进行重点监测和监控。其次,就性别而言,男生对自身权利的期望一般高于女生,特别是在学生自治这一维度上,因而各高校应在学生会选举程序、学生社团成立流程等方面做出深刻反思。再次,对于学生所处学校的性质而言,私立大学的学生对自身权利的满意度往往不及公立大学学生的满意度,这说明台湾私立大学与学生之间的私法人在学契约关系和公立大学与学生之间的公法人在学法律关系的不同,使公私立大学的学生权利保障存在差异性。最后,学生是否参加社团这一背景属性,基本上对学生权利的认知不构成差异性影响。

第二,就台湾当前亟需要整改的权利项目而言,37项权利中有11项被划于管制线以上的待改善区域。其中主要分布在“学生自治”、“宿舍规范”、“劳动权益”和“信息公开”方面。这四个方面的问题直接影响着台湾大学生权利的实现程度,是目前台湾大学生权利实现的最大问题所在。首先,在学生自治方面,对于学生参与校政的制度设计和学生组织的管理规定,校方应在此方面有实质性作为,不应将《大学法》中相关规定流于形式。其次,在宿舍规范上,存在门禁制度、晚归点名制度和统一熄灯制度的高校应考虑废止这些侵犯学生权利的制度,大学生基本上都已成年,高校应将大学生视为独立的个体,与其建立互信关系。再次,在劳动权益方面,出于学生因高学费而被迫选择工读的情况,政府和高校在保障学生工读时权利不受侵害的过程中应扮演积极角色。对政府而言,建立相应的反高学费的调控机制是关键所在。于高校而言,做好工读生工作单位的备案工作,以及建立工读生关于自身权利保障的法律咨询制度是高校工作要点。最后,在信息公开方面,学校的重大政策应适时向学生公开,信息公开是为了让学生能够知悉,否则就丧失了公开的意义。目前情况是一方面没有及时公开,另一方面没有为学生提供方便信息获得的途径。故而,对高校来说,选择适当的公开渠道与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及时获得相关信息是其努力方向。

(二)启示

相对台湾高校而言,大陆高校大学生权利现状并不乐观,首先表现为高校学生权利保障机制不健全,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以及《高等教育法》虽对学校保障学生权利做出了相关规定,但是在实际运行过程中,受特别权力关系理论[4],以及《行政诉讼法》第12条和《教育法》第42条的影响,当学生权利受到侵害时,只能通过学校上级行政机关申诉的途径予以救济而不能利用普通法律渠道寻求救济[5]。其次,从学生权利运行机制上来看,学生权利运行机制无保障;运行范围小,程度低;学生参与学校民主管理组织形式缺乏;学生组织作用发挥欠佳则成为其主要特点[6]。最后,在学生方面,其对自身权利的模糊认知是权利保障的重要障碍,而学校管理制度刚性化以及学校对学生权利践行的关注度不够,则又常常成为造成此现象的主要诱因[7]。针对上述状况,结合台湾大学生权利保障的经验,或许可以获得如下启示:

其一,针对宿舍管理,大陆高校应反思是否在门禁规定、男女生差异化管理方面有侵犯到学生权益。

其二,就《高等教育法》和《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来说,有关学生权利保障的规定,是否有对不同地区的地域文化、人文风俗、以及思维习惯做过充分调研,特别对于少数民族聚集的地区。

其三,在应对学生与校外个人或组织发生权益纠纷方面,大陆高校是否有合理化救济机制来切实保障学生权益。

其四,在学生自治方面,大陆高校是否考虑了学生会选举程序的合法性和正当性,学生会能否真实反映全校学生的诉求。同时,在校务、学务、行政决策方面,是否给予了学生一定的参与空间。

其五,在信息公开方面,大陆高校是否存在某些刻意隐瞒的现象,使学生权益因不知情而受损。如果大陆高校能借鉴台湾学生权利保障的经验和教训,大陆高校学生权利状况将大为改观。

参考文献

[1] 董宏志,施彦廷,林柏仪,等.2010年大学生学生权利调查评鉴报告[R].台北:大学生权利调查评鉴小组,2010.

[2] 林飞帆,董宏志,林柏仪.2011年大学生学生权利调查评鉴报告[R].台北:大学生权利调查评鉴小组,2011.

[3] 邱国钦,李素箱,廖添进.应用绩效评估矩阵方法探讨民宿业服务质量之研究[J].中小型企业发展季刊,2010(16):9.

[4] 李剑.论高校学生的权利保障[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8):155-157.

[5] 祁占勇.高等学校学生自治的权利边界与法律保障[J]. 高等教育研究,2012(3):29-34.

生态学的认识范文4

摘要:学习动力不足是成人教育中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这一问题严重制约成人教育的健康发展。立足于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间系统视角审视成人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探讨影响成人学习的中间系统生态因子,进而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成人学习动力;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间系统;分析;对策

布朗芬布伦纳(Urie Bronfenbrenner)认为,要考察发展中的个体,必须解读其所处的生态系统,由内而外主要有四个系统――小系统(microsystem)、中间系统(mesosystem)、外系统(exosystem)和大系统(macrosystem)。其中,中间系统就是指“由发展的人积极参与的两个或多个情境之间的相互关系”。[1]对于成人学员来说,所谓“中间系统”主要就是指学校、家庭、工作单位之间的相互关系。布朗芬布伦纳指出,中间系统有四种不同的类型:复合环境参与(multisetting-participation)、间接连结(indirect linkage)、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intersetting communication)、环境之间的知识(intersetting knowledge)。[2]我们就从这四个维度来分析成人学习动力的环境影响因子,探讨成人学习的中间系统生态。

一、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间系统视角的成人学习动力分析

1.复合环境参与。这种类型的中间系统是两个情景之间最基本的内在联系形式,它指的是同一个人参与到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环境,并且这种参与必须连续地发生。一般情况下,成人学员同一天将在家、工作单位、学校三种情景间切换,他作为“基本连结”(primary link)贯穿于这三种情景中,这些情景之间就形成了复合环境参与式的内在联系形式。除这种“基本连结”外,还存在一种“补充连结”,主要是指参与了上述同样两个或两个以上情景的与发展主体相关联的其他人。从中间系统于个体的发展价值大小而论,可以区分为“支持性中间系统”、“抵触性中间系统”、“微弱性中间系统”。[3]

分析“复合环境参与”这一类型的中间系统,考察其对成人学员学习动力的影响,必须明确只有出勤率高的成人学员才可能形成复合环境参与式的中间系统,所以我们只针对这一类成人学员进行分析。对他们的考察与分析主要从两方面进行:一是发展主体本身,即成人学员这一维度;二是与成人学员相关的其他人。

实地调查发现,不少成人学员选择专业时只图考试过关容易,因此往往“所学非所用”。并且成人学员在单位、学校情景中的表现也有差距,比较其所承担的角色、参与的活动及形成的人际关系这三种小系统元素或基本特征,发现这两种情景间存在落差,前者中的表现均优于后者。这无助于单位、学校之间建立有利于成人学员发展的相互信任、积极定向和目标一致关系,其所形成的中间系统对于人的发展价值比较小。这种“所学非所用”常导致成人学员所在工作单位与学校之间建立的关系往往是一种微弱型或无涉型的中间系统,显然这无助于成人学习动力的增进。同样,成人学员于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切换,也会形成复合环境参与式的中间系统。二者之间也存在对成人学员角色要求一致的时候,但多数时候所学不能用于家庭事务,学校和家庭这两种情景中的角色要求契合度不高,有时甚至毫无关联,这种境况下,学校和家庭之间所形成的内在联系形式,即复合环境参与式的中间系统就会是微弱型的或无涉型的中间系统。显而易见,这种中间系统对成人学员的学习没有多少促进力。

从与成人学员相关联的其他人来看,能同时参与同样的单位与学校情景的“补充连结”一般是他的同事,发生在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补充连结不多。通常情况下,结伴学习有利于彼此信息交流,相互鼓励,增强彼此的学习动力。当然,一方学习懈怠就会成为负面榜样,对方通过“观察学习”非但不会增进学习动力,反而会在对方的带动下,逐渐同流合污,丧失学习动力。总体上而言,不论是单位、学校之间,抑或是家庭、学校之间,补充连结并不是很多,有时甚至完全空缺,所以中间系统在这一环节十分薄弱,对成人学习助推力不够。

2.间接连结。所谓“间接连结”是指由第三方建立起两个或两个以上环境中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这里所涉及到的人不是指发展主体,而是与发展主体相关联的情景中的重要他人,他们经由第三方作为中介形成的联系是间接联系,这第三方充当了间接连结桥梁的作用。[4]比如成人学员所在单位领导(重要他人)从其他人(第三方)那里了解到成人教育质量不高,管理松散等情况,他就有可能不太支持员工在成人高校的学习,具体表现为工学冲突时不准假、谈及晋升条件时对成教学历嗤之以鼻等,这些都会阻碍成人学习,挫伤其学习积极性。从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类非支持性的间接连结不在少数。这从侧面说明,成人教育机构整体形象不佳,口碑不好,这些都间接影响到成人学习动力系统的激活与维系。

3.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是指为了特定的目的,从一个环境向另一个环境中的人们传递特定的信息。其交流的范围、难易程度等会直接影响个体的发展,影响中间系统作为人的发展情景的潜力。一般成人学员所在单位与学校、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交流很少,尤其是那种双方有意识、有目的的交往几近于无。受制于单位本位主义,单位与单位之间的壁垒森严,缺乏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通道。家庭与学校之间,也是鲜有交集。所以,这种类型的基本上趋近于零交流的中间系统,作为人的发展情景的潜力显而易见微乎其微。这种中间系统对于成人学习动力的影响自然是几不可察。

4.环境之间的知识。环境之间的知识是指在某一环境中存在的有关其他环境的信息或者经验。如果发展主体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之前,能预先获取即将到来的转变的有关信息、建议和经验,那么,中间系统作为人的发展的潜力会提高。[5]成人学员在学校、单位、家庭间的切换一般不会存在多大的生态适应障碍,他们预先了解学校情况对于其尽快进入角色有帮助,但当前成人教育的异化现象比较严重,成人教育机构的品牌形象每况愈下,口碑越来越差,这种情况下,成人学员入学前预先了解有关信息、经验显然无助于其学习,反而会削弱其学习动力。无疑,单位与学校之间信息或经验相连,当前主要表现为“学用一致”,这种学用结合的情形有利于提升成人学员认知内驱力(cognitive drive),激发学习兴趣。但遗憾的是,专志于学、学用结合、出勤率高的成人学员并不多,对于那些经常缺勤、断断续续来的学员,认知内驱力是难以激发的,因为它的激发有赖于个体在学习实践中不断取得成功。[6]

总之,中间系统对成人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具有较大的助推或阻滞作用,这种作用有赖于发展主体所参与的各种环境之间的关系。总体上来看,中间系统对成人学员的行为和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不多,支持性中间系统并非主流,微弱性或无涉性中间系统居主。

二、基于人类发展生态学中间系统视角的对策思考

1.多元并举,提升复合环境参与式中间系统的发展价值。从当前成人学员的实际表现来看,所形成的复合环境参与式的中间系统并不太多,尤其是具有发展潜力的中间系统更少。要改变这种现状,首先,要提高成人学员出勤率及参与积极性,否则复合环境参与式的中间系统建构就成为一句空话。其次,在新生报名时,应该对学生准备及需求情况进行分析,安排具有一定资质的咨询人员进行引导,对其专业、学科、学习安排等提供合理化建议。尽可能使其所学与所用相一致,而不是只图“过关方便”。同时,我们应该创造条件增进家校联结,尽可能使无涉或微弱型中间系统逐步转向更具有促进发展价值的“支持性中间系统”。比如,对初为父母的成人学员,增开育儿讲座;对已婚学员,开办婚姻学堂等。这些措施都有利于增强家校联结。再次,要注意激发成人学员的学习积极性,使成人学员乐意承担起学校中的角色,尽管实现单位(家庭)角色与学校角色的完全平衡不太现实,但应削减当前二者间存在的巨大落差。这就需要学校提升品牌形象,教师提高整体素质,专业课程设置合理且切合学生实际需要,远程教育平台活动具有吸引力……只有这样,成人学员才会重视其学校角色的担当,才会让自身的学校角色表现从消极走向积极。

针对成人学员与单位同事一起相伴就读的这类“补充连结”,要进行正面引导,使其发挥积极作用。这可以通过增强学校学习氛围,改良专业课程设置,改善网络平台等措施,增强学校活动的吸引力,从而使这类“补充连结”对双方学习起到正面促进作用。

2.重塑学校品牌形象,促使支持性间接连结增多。首先,扭转当前利益导向的办学机制,回归教育本源,围绕培养人这一根本目的进行彻底改良。其次,上级监管部门应有所作为,改变当前的监管缺位现状,对当地整个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进行整肃。从大的宏观背景上营造有利于良性竞争的氛围,从政策上引导办学方从逐利性竞争转向教育质量的竞争。第三,成人教育机构之间,成人教育机构与普通高校之间,应打破单位界域,进行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实现共享共建,避免重复建设与资源浪费。这些措施有利于提升学校品牌形象,促进成人教育、远程教育的健康发展。这样社会口碑就会向良性转化,从而使支持性间接连结增多,进而对成人学习产生正向助推力。

3.搭建广阔虚拟空间,增进环境之间的相互交流。增进环境之间的互动与交流,必须打破地方主义、单位本位主义的壁垒枷锁,充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突破,搭建广阔的虚拟空间,从政策上引导政府、单位、学校网络平台的联结,实现网络的统合,使信息公路真正成为畅通无阻的、四通八达的资源共享之网。除机密因素不能公开的子网之外,在学校所构建的网络平台节点,有能通向任何有助于增进教育实效的支路。依托于这样的功能强大的网络平台,成人学员就可以随意进出单位、学校、家庭,从而增强彼此之间的连结与交流。从这个意义上,改变当前基本上趋近于零交流的中间系统生态,使其作为人的发展情景的潜力显现出来。

4.扭转形象,理顺通道,使环境之间的知识交流有利于学习动力的增强。当前,环境之间的知识,尤其是有关成人教育机构不良形象的认知,不利于成人学习兴趣的激发。要转变成人教育机构不良形象,需要真正从成人实际出发,不弄虚作假,直面问题,发挥教职员工的主体积极性,学校口碑形象的转佳一定会实现。这样,成人学员入学前预先了解有关成人教育机构的信息、经验,就会激发起学习兴趣,增强其学习动力。此外,引导成人学员专志于学、学用结合,那么环境之间的知识交流通道就会建立起来,交流的顺畅又会增强交流的意愿,良性循环之下,这一类型的中间系统作为人的发展情景的潜力就会增强。

总之,中间系统对成人学习动力的激发与维持作用有赖于成人学习主体所参与的各种环境之间的关系。上述中间系统的各种类型对成人学习的影响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参考文献:

[1] Urie Bronfenbrenner.The Ecology of Human Development[M].

Cambridg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9:25.

[2] [4][5]薛烨,朱家雄,等.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

[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5-77.

[3] 原晋霞.幼儿园班级课程个案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D].

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05:36-37.

生态学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9-0359-02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有两个向度,从个体向度来说是我要认同,即形成的机制是内在的。从社会向度来说是要你认同,即形成的机制是外在的。

一、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内在机制

1.动力机制

动力机制是引导、激发和驱使个体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的力量,是个体接受、认同意识形态的内在根据。要想个体认同某一种意识形态,必须首先这个意识形态能满足个体的某种需要,需要是意识形态认同的基本动力。认为“任何人如果不同时为了自己的某种需要和为了这种需要的器官而做事,他就什么也不能做。”[1]286“一旦满足了某一范围的需要,又会游离出、创造出新的需要。”[2]260人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发展性、层次性。满足物质需要是人生存的保障,满足精神需要是人的本质要求。人们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利益,对某种意识形态做出选择与评价,即根据自己的需要做出是否愿意接受所在阶级、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这样,如果主流意识形态能够满足大学生的需求,能够帮助他们解决一些问题,那他们就会认同主流意识形态,并且会主动去学习、实践。反之,如果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背离了他们的诉求,不能使他们从中获益,那他们就会排斥主流意识形态。由此,教育者应该满足学生不同层次的需求,切忌“一刀切”,这里的满足不是形式上的完任务,而是一种实质性的进展。事实上,意识形态就是通过解释社会、指导实践、规划未来,来满足人的自我发展需要。但是只有将外在的权威和要求,顺利地转化为内在的需要,主流意识形态才能真正深入人心,才能得到大学生内心而不是表面的认同。这就意味着教育者不是要坚持自己的政治说教,而是遵从大学生的思想接受规律,吸收他们的相关思想,实现自身形式乃至内容的部分创新,以新的姿态出现,使大学生易于理解、乐于接受。

一个思想要被大学生接受,毫无疑问,得满足他们的思想需求,要是学生没有这一需求,自然,这种思想就难以对学生产生影响力,即使外在灌输给他们,其影响力也是微乎其微、甚至是无效的。在大学生思想需求的形式上,有些是显而易见、学生能意识到的,有些是潜在的,学生目前没发现的需求。甚至部分大学生对自己需要什么并真正清楚,处于盲目状态,没有方向就没有动力。还有些大学生的思想需求是扭曲的、不健康的,这种需要是不符合社会及自身的发展,和社会所倡导的主流价值观背道而驰。不管是哪种情况,教育者一方面帮助学生准确定位自己的这些需求,并尽可能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另一方面,帮助大学生全面认识自己的需求,并引导他们积极发展,从而产生更持久的动力。引导大学生认识到自身和社会发展的相关度,尤其认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对自己成长发展的积极意义、认识到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根本目的是在于提升生命的质量,获得为人的尊严,享受心灵的安宁,提升人的价值。理论越符合大学生的思想规律和生活实际,就越有说服力;而大学生的思想需求越全面越强烈,对主流意识形态的驱动力也就越持久有力。

因此,教育者结合大学生成长的需要时应当做到:一是,把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结合起来。主流意识形态教育离开大学生的实际需要,就会流于空谈。教育者要注重解决大学生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同时引导学生丰富、提升自己的精神需求。人类生活上绝对必需的东西,也就是必需品的需要实在是很少,而消费主义以品牌为噱头,以时尚为药效,将人卷入了无休止的购物与淘汰的恶性循环中,购物恋物成瘾。教育者要把大学生的这种低俗的物质需要引导到对精神的追求上来,精神是永恒存在的,能给人的心灵带来宁静。二是把基础需要和发展需要结合起来。人的需要是有多样性的,对于一个个体,肯定有诸多需要摆在面前,这必然带来冲突,作为教育者应帮助大学生理性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这些需要之间的关联,能很好的

整自己,准确定位各种需求的位置及价值,而不是抓不住矛盾的主要方面,处于矛盾、焦虑的状态中而耽误了学习,甚至走上不正确的道路或者带来心理疾病。三是把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结合起来。在这个海量信息的时代,个体都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不同个体的需求也不同,教育者要与大学生面对面的交流,不回避、听真话、找问题,每一个哪怕是盲从的需求都有着在现实社会的深层原因,教育者要实实在在地帮助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需求,保持理性,避免盲从,满足大学生合理的愿望和要求,这对于为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提供心理支持具有重要作用,也为大学生认同主流意识形态提供了真正动力之源。

2.运行机制

意识形态认同一旦启动,就将进入形成的实质性阶段,这一阶段称之为意识形态认同的运行阶段,包括认知、选择、整合、内化等既相互联系又依次递进的阶段。认知是大学生对大脑接收到的信息的感受、解读等思维过程。意识形态作为外来信息,它的强度、覆盖度、频率越大,越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反应;但是,强度、覆盖度、频率过大,也容易引起人们的反感和排斥情绪。另外,大学生对所感兴趣的意识形态也会给予优先注意、接受。选择是大学生在已经获得的新的意识形态认识的基础上,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与自己原有的观念加以比较,进行判断、筛选。选择的情况相当复杂,大学生对与自己原有价值观相契合的意识形态会予以同化、吸收,从而形成新的成分;而对不符合自己原有价值结构中的意识形态,则会在产生思想矛盾运动后,或者被吸收,或者被排斥,或者存疑。如此看来,意识形态只有与大学生的利益、需要和社会意识相契合,才会被他们所接受;契合度、一致性越大,接受度就越大。整合是指大学生将经过选择进入大脑的意识形态信息进行加工、统和的过程。内化就是经过加工整合,大学生将新的意识形态融入思想并践行的过程,这时大学生已经进入一个更高级的阶段,自我教育,这一阶段他们能够自觉接受、信奉和遵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了。 3.调节机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机制的运行,离不开调节机制的充分展开。只有发挥调节机制的作用,不断平衡和矫正运行与目标的偏差,才能保证大学生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持续进行。情绪情感、意志、习惯等心理因素对意识形态认同都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大学生易于选择、接受、认同引起自己愉悦、满足自己需求、符合自己兴趣的意识形态,漠视、拒绝、排斥与自身情感相悖、和自己没关系的意识形态。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大学生将注意力指向和集中于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并支持他们在困难面前坚持自己的信念、信仰,同时阻止那些异己意识形态对自己所认同的意识形态的干扰,保持意识形态认同的稳定性与一贯性。意志还能够调控大学生以理性的态度对待意识形态,不会造成对意识形态的狂热追求而走向极端化,也不会因情绪的波动或消极而削弱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习惯的养成,可以看作是真正实现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标志。因为行为往往带有偶然性、情境性,一个人的个别行为,有时很难综合地真实地反映他的思想价值观念,只有在行为经过反复的实践形成习惯后,才能成为个体稳固的行为模式、个人的价值观念。因此,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归宿,认识、情感、意志的培养最终都要落实到行为习惯上来,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成为个性。

此外,人的性格、个性、气质等心理特征决定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制约着意识形态认同的方式和深度。封闭、保守的心理特征有碍于意识形态的认同,积极、开放的心理特征有利于意识形态认同的形成与巩固。

二、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机制

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社会机制有很多,本文主要从教化、引导、奖惩三个基本机制谈起。

1.教化机制

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3]32这说明意识形态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出于实践的目的,一个人在社会中生

存,不可能不接受意识形态的教化。意识形态“是一个人进入并生活在一个社会中的许可证书”,“一个人只有通过教化与一种意识形态认同,才可能与以这种意识形态为主导思想的社会认同。”[4]3可见,社会中的人必须接受意识形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因此,国家不可能不对培养对象进行意识形态教化。

“调查得知,我国63.4%的人认为影响其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因素是对主流意识形态认识不清,位列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素的第二位;对青少年来说这一比例为65.9%,位列影响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因素的第一位。”[5]246可见,教化是实现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意识形态教化机制一般是指通过宣传、思想政治教育实现大学生对意识形态的认同。“与此同时,71.2%的人认为实现我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最有效的途径方法是思想政治理论教育,青少年的比例更高一些,为72.0%,位列意识形态认同最有效地途径方法的首位。”[5]247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传播的是社会的主流价值观念与政治思想。加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第一位的,因为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融入社会、完成自身的社会化、政治社会化的重要时期,但是对于社会的主流思想欠缺了解,在这种情况下,灌输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最好的选择。只要教育者遵循大学生的接受能力及思想规律,唤起大学生的自我教育意识,教育进行到一定程度后,灌输就会变为自我探索。这里的灌输不是对人的强制约束与填鸭式硬灌,在网络时代,试图让受教育者不加选择地接受思想的灌输简直是痴人说梦,教育的关键是让受教育者知道哪些思想、观念对个人有用,对自己有利,引导受教育者接受社会所传播的意识形态。满足大学生的需要不仅是指思想的内容要合乎学生的需求,而且还包括传授思想的方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接受规律。这就要求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交流、通过大学生主动参与、探讨、共鸣的创造性的教育活动,以达到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接受和认同的目的。

2.引导机制

在现如今这个价值取向多元化的社会,必须坚持主流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加强对意识形态的引导。大学生又是国家的宝贵人才,对他们进行意识形态的引导极端重要。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引导机制主要是通过三个途径:首先,用好榜样的力量,用什么样的榜样就有什么样的导向,正面榜样给人力量,反面榜样使人警醒。党员干部理应首当其冲成为全社会的道德示范群体。社会名人、公众人物对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公众人物应自觉增强社会责任感,对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产生积极的有益的影响。大众传媒也应增强育人责任,努力发挥好公众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我们这个“微时代”,信息在短时间内迅速扩散,大学生正处于接受新事物的旺盛时期,他们崇拜拥有大量粉丝的网络名人,网络名人的一句话都有可能引起轰动效应,如果网络名人共推正能量,肩负起社会责任,营造诚信、积极健康的网络世界,那么,毫无疑问,这对于大学生主流意识形态的引导是一个很好的助推器。其次,建立舆论导向机制,在全社会形成良好风气、营造文明社会,传递正能量。比如公益广告,它就是一盏灯,我们周围这样的灯多了,黑暗就少了。借助大众传媒可以声音与图像并用,给人全方位的思想冲击,而且公益广告的题材源于人们的生活又有着精神高度,更容易触动大学生的敏感,从而影响他们的价值评价。最后,具有意识形态教育意义的各种活动也使大学生潜移默化的被熏陶,这种非强制的方式反而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是一种较为有效地意识形态认同方式。总之,引导机制的目的就是让大学生在意识形态展现的巨大魅力的引导之下不自觉地认同、接受了该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念。

3.奖惩机制

奖惩机制是对人们合乎主流价值行为的鼓励及对不合乎主流价值行为的惩罚。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个人作为平等的利益主体的地位日益得到尊重,社会也会尽可能地满足个人利益,不管是物质还是精神的满足。但人与人之间不可避免的会因利益而引起相互冲突,这就需要思想政治教育进行调整。在调整过程中,维护主流价值观的人的行为应获得相应的“回报”,回报就是一种激励力量。奉献者就应该得到相应的物质激励或社会、他人的尊重与认可,而损害社会利益者则应该受到社会和他人的批评和谴责,甚至排挤等心理处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在外界的压力下,个人即使内心不认同某种意识形态

,但是为了融入社会,不脱离群体,也会被动顺从主流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而改变自己的立场和行为,最终达到认同的目的。外界的压力会使个体产生从众心理而接受、认同某种意识形态。大学生更是如此,他们的集体意识更强烈,更注重团体凝聚力和群体尊严,他们唯恐因不认同、不遵从自己群体的意识形态观念和价值规范而受到议论、嘲讽、指责甚至排挤等心理处罚,从而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所以这种奖惩机制对于大学生的主流意识形态认同是一种很有效的激励制约机制。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生态学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 多模态话语分析 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艺术生

社会对于高素质、多元化英语人才的需要不断增大,艺术生英语能力的运用水平提高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成效甚微,尤其是听说能力的提高。在推进大学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及多媒体教学普及的环境下,传统的以教师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已经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多模态信息认知教-学模式利用多媒体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教师把多模态教学模式应用于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中,达到提高了术科生的英语听说能力,培养多元化人才的教学目的。

一、高校艺术生大学英语教育现状

1 高校艺术生英语基础弱,底子薄

在我国,高等院校在招收术科生时,主要以专业课为录取标准,文化课录取分数相对其他专业偏低,造成了英语得不到系统的学习,加之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都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足。大学入学后,学生学学英语时的知识结构不同,自然造成相当的难度。

2 艺术专业学生英语学习兴趣不浓

英语是门要靠长期一点一滴地积累才能够学好的科目,因为无法速成,所以对于基础薄弱的同学来说,英语很容易让他们失去耐性和信心,而正是因为艺术生英语水平普遍较低,大多数艺术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

3 艺术专业大学英语课程安排不合理

艺术生的专业课一般都是一对一至一对六的小班授课,与此相比,英语课都是五六十人的大课,很多口语课堂活动很难进行。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课堂教学方式也使学生的学习效果欠佳。

4 艺术类高校英语课没有相对应的教材

艺术类高校学生英语成绩较普通高校的学生普遍偏低,而目前大部分艺术类高校所使用的英语教材却与其他普通高校所使用的教材一致,缺乏针对性,学生学习起来感觉难,没兴趣,这给老师的教学工作也增加了难度。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

多模态话语分析以系统功能语言学位理论基础,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多种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多种手段和符号资源进行交际的现象(张德禄,2009,1)。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本身不需要做任何改动,就可以直接作为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框架。这个框架主要由五个层面的系统和选择的基本因素和条件组成:(1)文化层面;(2)语境层面;(3)意义层面;(4)形式层面;(5)媒体层面。是话语最终在物质世界表现的物质形式,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两大类;语言的包括纯语言的和伴语言的两类;非语言的包括身体性的和非身体性的两类。身体性的包括面部表情、手势、身势和动作等因素;非身体性的包括工具性的,如PPT、实验室、网络平台、实物(投影)、音响、同声传译室等。多模态信息认知教一学模式正是基于媒体层面上的应用。

三、多模态信息认知教一学模式框架

多模态信息认知教一学模式是一个由多模态、信息和认知构成的三位一体的教与学交互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以多媒体课堂为教学环境,多模态为教学手段,以信息为教学内容,以认知能力发展为教学目标。即多模态是教与学的方法,信息(主要指语篇信息和非语篇信息)是教与学的主要内容,也是该教学模式的核心,而学生的认知能力发展是教与学的目标。如图1所示。该教学模式中,信息是学习的内容,根据该模式,教师应多模态地教,学生需多模态地学,师生合作进行多模态评估,这是该教学模式最为重要的教学理念(袁传有,2010)。

四、多模态信息认知教一学模式的应用

本节以《新时代交互式英语预备级综合教程2》Unite 6“Do Father andSon Think Alike?”展示把多模态应用于艺术生大学英语教学的思路和作法。本单元的内容是“Generation gap”(代沟),本课文摘选自美国电影剧本The Death Poets Society《死亡诗社》(1989)。该片曾赢得1990年美国奥斯卡最佳电影原创剧本奖。由于是剧本模式,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是提高艺术生的诗歌欣赏素养;通过学习和欣赏电影原文剧本英文训练听力能力和口语能力。

1 多模态教学

教师多模态教学表现在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学生要充分熟悉该电影剧本的文化背景。要求学生课前从多媒体网络中下载或在线观看该电影的节选片段,了解课文内容中出现的剧本幕景和文化背景(剧本幕景在多模态会话理论中提供了背景信息,而声音和语言则是前景化的,两者对文本材料起到了强化作用)。

第二,教师精心备课。除了对剧本中提到的文化背景,诗歌和语言信息精通之外,还精心准备了与本课相关的描述主要情节发展的视频材料和影片中出现的对话的文字版本。本文的主题是“Generation Gap”,所以笔者选择了一部讲述母女之间代沟的热门影片视频《The Fficky Friday》(辣妈辣妹)引入主题。教师还准备了剧中学生“开学仪式”中所用到的道具的PPT图片,通过多模态的教学方式到达教学目的。

第三,上课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模仿表演剧中开场的“开学仪式”,此时,教师也模仿剧本中教师的角色,让学生身临其境地进入到剧本,成为剧本的一部分。以非语篇的形式创造积极的语境关系。“模态与语境的关系可以看作是积极模态和消极模态之间的关系。情节可以直接参与交际过程,但它本身不能以积极的方式参与进去,而是根据交际者的交际目的和采用的交际方式而被‘拉’进交际过程中去。所以情景依赖性强的话语交际具有多模态的特性”(张德禄,2009)。在语境的环境下,通过教师对重点词汇和文化背景的提问,把握学生的预习情况,鉴于艺术生英语文化基础薄弱的现实,教师在布置学生预习时,事先给出了预习的重点和难点。针对学生在场景模仿中遇到的难点答疑和文化知识进行分析和归纳。让学生充分学习到到英语语言和诗歌的魅力。

第四,课堂播放影片片段,让学生通过视觉模式和听觉模式直观的感受到“西方父母亲与孩子之间的代沟”问题,组织讨论,让学生用英语表达中西方父母与孩子之间代沟问题的不同表达形式,教师评论和总结,宣布“戏剧表演结束”。

第五,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和英文诗歌朗诵,搜集代沟问题的例子,准备进行英文演讲比赛,教师还充分发挥艺术生的专业特点,请学生为该剧本设计英文的海报,和用PPT图画的形式展示剧本中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2 多模态学习

学生通过多种感官多模态地学习语篇信息和非语篇信息。

首先,充分地预习,通过听觉,视觉模态进行影片视频的观看和教材的剧本文字和语篇信息,找出重点和难点,了解影片的幕景背景和文学文化背景,记录英语语言表达难点。

其次,艺术生改变了在大学英语课堂中被动接受信息的传统角色,成为积极的施动者和参与者,积极的调动听觉,视觉模式,并且伴随语音、语调,重音和非语言的交际模式,如身体语言,手势语等辅助信息,综合运用多模态认知语篇和非语篇信息。通过接受老师运用的多模态交际获取相关信息,通过回答问题,提出问题,课上讨论,听老师讲解演示等视、听、触觉模态训练表达和思维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听力运用能力。

然后,学生有效地延伸课堂,保持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把英语和艺术专业学习有效的结合,运用多模态输出信息,加强英语听说能力。笔者组织学生参与了英文诗歌朗读比赛和英文诗歌配图比赛,运用听觉、视觉、触觉等感觉,通过语言、图像、声音、动作,达到英语学习和英语交际目的。

教学实践证明,该模式不仅可以促进艺术生大学英语课堂的活跃,而且基于信息的教学内容充实了语篇情景,让艺术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英语交际中,从而提高了英语听说能力。

3 多模态评估

检验教学效果的方式不应该采取单一的考试评估方式,而是采取多模态的手段,把学生分成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英文口语和听力的评估(如英文配音,英文歌曲和演讲,辩论和课堂英文PPT展示和介绍的方式),把各个参数按比例计入总评成绩,让艺术生真正学习到英语的应用能力。提高听力和口语水平。

五、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