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与环境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城市与环境研究

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1

关键词:城市规划 环境规划 协调发展

近年来,城市河流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所以,人们在城市规划中加入了环境规划的理念,以图实现发展的科学、全面、可持续性。

一、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概述

(一)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概念界定

城市规划是指在满足社会和经济发展需要的基础上,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它涉及城市美学、环境科学、规划学等很多相关学科。城市规划包括规划和建设两个方面,科学的城市规划将对城市的发展发挥积极的指导作用。

环境规划则是指人们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生态环境规律对自身的行为和环境所作的合理安排,这种安排包括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目的是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手段是把社会、经济、环境三者作为一个复合的系统并对其进行研究,具体表现往往是规划者对一定时期内环境保护目标和措施所作出的具体规定。[1]

(二) 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内涵阐释

城市规划一般包括城市发展及用地布局的规划、合理的功能分区、交通教育农业等基础设施的规划建设、环境规划、人文历史遗产的保护等等内容。

完整的环境规划体系一般包括环境规划的目标、用于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一定的预测功能、规划方案设计及决策、环境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三)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区别与联系

二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规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同。城市规划强调规划的过程,它是以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的,而环境规划则注重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环境发展的相互协调;二者的发展历程不尽相同。城市规划在50年代初期已随着国家对城市的开发建设而发展起来,至今已具备一套比较成熟的城市规划体系,而环境规划是今年来随着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才被人们重视起来,其规划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加以完善;二者的实施和管理主体不同。城市规划的编制、审批及管理全过程主要由各级政府及其规划行政主管部门主导,负责其在规划过程中的组织及协调。环境规划一般由环保行政主管部门如环保局负责规划的编制、审批及管理。

广义的城市规划包括城市环境规划,环境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的最终目的都是服务于社会发展,可以说它们的终极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在现阶段的社会发展中,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却存在一定的矛盾。[2]

二、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现状分析

(一)当前城市中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城市空气质量堪忧。这一问题主要是由汽车尾气排放、工业迅速发展过程中化石燃料的过多使用等原因造成的。据监测统计,我国大多数城市空气中的的PM2.5均未达到国际标准。所以我们才会在过去的这个冬季经历了漫长的霾天气。

水污染现象严重。不管是居民的日常用水,还是大自然中的河流湖泊,都因为大量化工企业将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放出去而遭受到严重的污染。

城市垃圾问题积重难返。由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垃圾处理方法和完善的资源回收再利用机制,人们生产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垃圾成为加剧大气及水污染的帮凶。[3]

(二)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之间矛盾重重

城市规划不合理导致环境规划难度加大。在实际的规划过程中,尤其是以前的规划设计者们存有以工业生产为先、农业和生活次之的理念,城市生活区与工业区、农业生产区往往相互层叠交叉。生活区距工业区太近容易造成工业产生的噪音、水体以及大气的污染对群众的生活不利局面,而农业生产区与工业区的层叠则会出现工业污水影响农业灌溉的结果,直接造成食品源的安全隐患。而城市建设用地的不断增多也导致用于生态环境的土地被迫缩小。

城市的扩张给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我国正处在城镇化飞速发展的阶段,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入城市,导致城市人口数量的急剧增长。这一现象是城市规划对人口的数量变化预测不够科学造成的,但是却会带来更严重的环境污染,同时造成城市绿化资源、公共设施的短缺。

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相互制约。一些地方官员为了提升政绩,往往优先发展经济,在城市规划时以工业发展为重点,而部分工业领域的发展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大破坏。在优先保证经济发展的导向下,环境规划常常被弱化。

三、实现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协调发展的对策

当前,决策者们开始将目光更多地集中在生态环境上,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的共识,并且成为支撑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两大基本战略之一。[4]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环境规划应与城市规划协调发展,统一实现为社会发展服务的目标。要实现二者的协调发展,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一)构建完整的规划体系

目前,我国的规划体系主要是建立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建设部等几个部门的规划体系平台上,由这些体系相互融合而成,没有有效统领各类专项规划的综合性规划体系,因为,我们需要尽快构建完整并且相互协调的综合规划体系,以结束当前各类体系共存的混乱局面。

(二)通过立法加强环境规划的实施力度

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如美国比较成熟的经验,通过颁布环境保护法以及一些具体细化的空气净化、水净化、能源政策等方面的法律法规来强制约束人们进行环境保护,对于违反相关法律的企业和个人可以加大处罚力度,确保环境规划的贯彻实施。

(三)加强环境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和地位

在当前迫切需要构建协调规划体系的前提下,应该由相对发展较成熟的城市规划带动环境规划的发展,在运作、实施、管理等各个方面加强环境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和地位,必要时可通过法律手段和技术措施达到城市规划和环境规划协调发展的目的。或者可以将环境规划纳入到法定的城市总体规划体系中,通过城市规划的强制实施来确保环境规划的落实。

(四)在城市布局规划中充分考虑环境问题

城市的合理布局可为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因此,在城市布局规划中应充分考虑环境问题。首先要注意遵循自然规律,根据自然的地理资源及人文环境进行城市功能分区。其次要把建设发展和环境保护有效结合,努力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局面。最后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城市规划过程中注重提高人们生活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五)注重城市生态规划

生态城市以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为表象,是人与自然、经济与环境和谐发展的完美状态。城市生态规划是城市环境规划的重要内容,有关部门在制定环境规划时应从建设生态城市的角度考虑,突出生态规划的重要地位。[5]

实现城市规划与环境规划的协调发展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环境规划必将成为城市总体规划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唯有如此,才能实现城市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秉利.当代城市规划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56.

[2]陈勇.城市的可持续发展[N].重庆建筑大学学报,1998(2).

[3]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56.

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2

首先,现代城市的兴起推动了城市雕塑的功能转变,即由传统宗教宣扬及标志性建筑更多地了转化成为环境美化功能。建筑、街道、树木、装饰物都是不同城市空间环境的构成元素,城市中雕塑的特点,不仅仅是雕塑自身的造型、色彩,还在于它是否能成为环境空间中的焦点。因此,城市雕塑的设计理念和摆放要与环境相携相生,既要考虑雕塑作品与环境的融入度,又要考虑其分离可能,以其自身空间展示城市之“魂”。塘月色小区的群马雕塑作品在轮廓、动态、色彩、结构上,准确中有夸张,生动中有惊艳,线条和形态体现千姿百态,十分美观,并与周围景观环境(包括建筑、绿地、道路等)有机的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既突出又和谐统一的景观环境,为荷塘月色小区营造了文艺气息浓厚、活泼友善的人居氛围。

其次,城市雕塑的造型、体量、色彩的设计,应服从于环境氛围。按照不同类型城市,雕塑应有它的功能特点,笔者认为,街头雕塑应欢快活波、显现地域风土人情;公共雕塑要以展示主题功能性为首要任务;园林景观雕塑应契合园林建筑特色;广场雕塑应以视觉冲击力取胜;居住区雕塑应适宜人们生活情趣、引导美好生活为要等。成功的城市雕塑,将赋予城市空间无形的张力,成为城市的视觉观赏中心、形态标志或城市坐标。如青岛东海路五四广场中心的雕塑“五月的风”,其在空间尺度和定位上与环境紧密配合,合理组织观赏流线,确定最佳观赏区域,根据各个单体雕塑的内容和关系确定雕塑之间的合理距离,很好的控制了分散与集中的节奏。

二、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互动

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3

关键词:历史建筑;宜居;丛台

一、引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构建宜居城市观念的不断深入,城市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和利用也成为摆在人们面前的一重要课题。宜居城市的理论和建设实践较早出现于经济发达的西方国家,其中就涉及历史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如萨尔扎诺(E.Salzano, 1997)认为:宜居城市是连接过去和未来的枢纽;宜居城市尊重所有的历史遗迹(我们的根),同时它也尊重那些还未降临尘世的人们。大卫• 史密斯在其著作《宜居与城市规划》中指出,宜居的内涵之一就是“由历史建筑和优美的自然环境所带来的宜居。” 在我国,城市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与城市宜居性构建两个领域的交叉性研究尚属起步阶段,如何将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置于整体性宜居城市构建的体系之中,使之与新建城市功能单元共同为城市全面性宜居做出贡献,成为解决城市大发展与城市历史建筑及环境保护之间矛盾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以河北省邯郸市武灵丛台为例,从城市规划的角度,探讨城市历史建筑在宜居城市构建中的地位和作用。

二、丛台在今日邯郸构建宜居城市中的作用

丛台(图1)是古代赵国的重要文化遗存,世传为赵武灵王所建, 所以也称武灵丛台,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丛台”之名始见于汉书记载,“连聚非一,故名丛台”。史载当时台上有天桥、雪洞、花苑、妆阁诸景,结构奇特,装饰美妙,名扬列国。今天的丛台虽然历经维修改建而失历史原貌,但它仍以古代亭榭的独特风韵,成为赵都邯郸的历史见证与象征。作为城市历史建筑,从城市规划角度来讲,丛台对于今日邯郸的城市宜居性作出了重要贡献,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功能性宜居――当代新生活的容器

据史载,丛台的原始功能是用于观看歌舞和军事演练。民国二十八年(1939),人们以丛台遗址为主体,将其辟为丛台公园。解放后,丛台公园被重新规划设计,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丛台本身只是一座历史建筑,如果单独当做游览建筑来开发,可能不会有现在的吸引力,而将其扩展为草木水体连绵的公园,则将城市生活与历史建筑进行了有力的结合,消除了历史建筑与城市生活的隔阂,而历史建筑的影响区域也随之扩大。

从城市整体布局来看,丛台公园位于城市的西北部,距离城市中心相对较远,从而远离城市喧嚣,保证了公园的宁静,颇有世外桃源的气质。同时,由于邯郸城市较小,即使丛台公园处于城市的西北部,亦具备较好的可达性,因此利用率较高。

从城市整体空间规划来看,由于丛台公园面积较大,周围的现代建筑与处于公园中部的丛台距离较远而毫无压迫之感,从而使丛台作为历史建筑与周围建筑形成了较为良好的空间关系(见图2)。丛台月亮门甚至和现代建筑形成了框景关系,值得借鉴(见图3)。

2.生态型宜居――资源的再利用

丛台公园初建时,占地仅3 万平方米。当时除维修古丛台、七贤祠及亭、榭等建筑外,还增建了八卦亭、临湖轩、茅亭(现无存)等景点。同时堆土为山,砌石路、架木桥、载种花木。解放后,丛台公园被扩建后总占地为246445平方米(369.6亩)(正中为丛台湖,湖面28000平方米(42亩))。现在园内不仅有繁花似锦的花圃地,生长茂盛的植物,而且水体浩大。湖中建有亭、桥、榭,湖边建有长廊,假山,花圃,茶亭等,湖中种植莲藕,岸边垂柳依依。人们在湖中垂钓或荡舟泛游,与园林建筑交相辉映,呈现出一派优美的园林景象,而大量绿化和水体则使周围小气候得到优化(见图4、图5、图6)。

3.文化性宜居――人类的精神居所

赵文化是古代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滥觞于春秋,兴盛于战国,延续至两汉,直至今日都有自己特殊的文化影响。赵文化以胡服骑射为代表,基本内涵为开放进取、坚韧包容,是华夏文化与北方草原游牧文化融合的结晶。而古代学术大师如荀子、公孙龙、慎到,王侯将相如赵武灵王、廉颇、蔺相如、赵奢等每一个人物都是一笔珍贵的文化遗产,几千年来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历史,熏陶感染了后来的人们。

武灵丛台和学步桥是赵文化的重要载体。丛台公园以古赵历史人物和历史故事为背景,以古丛台、据胜亭、七贤祠、碑林长廊、望诸榭等建筑为主体形成一系列景点,创造出独具特色的园林文化景观,丰富了其文化内涵,延伸了其意境。学步桥位于丛台公园北门外西侧,并以之为主体修建了学步桥广场(见图7),它与丛台公园构成一历史建筑群。学步桥广场以邯郸历史文化为主线,根据出自邯郸的成语典故、民间传说以及重要历史事件,利用古桥、河流、仿古建筑、雕塑、石刻、植物等,巧妙地将古赵文化与自然园林有机结合起来。人们在欣赏这些美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民族精神的撼人力量,从而使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

三、结束语

丛台作为今日邯郸城市文化的代表,通过其使用功能的改变、资源的生态型利用以及文化环境的塑造等,为邯郸的城市宜居性作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将历史文化建筑和环境的保护、利用置于宜居型城市构建体系中的成功范例。

参考文献:

【1】郝良真,孙继民.从文献记载看古代的丛台[J].邯郸:邯郸师专学报,2004(3):Vol.14 No.1

【2】邵服民.邯郸历史文化资源及利用述略.董仲舒与河北历史文化研究.2007

【3】杨震.古城邯郸的标志性建筑――丛台.城建档案.2008(10)

基金项目:201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201003073)

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4

关键词:生态园林;城市环境;保护

中图分类号:TU98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13216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增加了城市资源的使用量,破坏了城市原有的生态环境,同时,各种污染源的出现,也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社会服务人员不可忽视的问题。因此,管理者要加大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增加城市绿化面积。

1 生态园林的定义

生态园林是以生态学为参考,建设城市生态系统。在城市生态系统中,根据不同植物的生长条件,种植在不同的地区,形成植被群落,让其互相协调,保证在每个生长季节都有植被生长,产生季相色彩[1]。这些植被包括乔木、灌木、草本等,在互不影响的情况下,可以充分利用阳光、土壤、水分等,减少群落中植被生长的冲突。

随着各项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加快,增加了环境污染,城市生态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破坏,这种情况让人们注意到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保持城市生态平衡。

2 生态园林在城市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2.1 吸附空气中的有毒气体与粉尘

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改变城市大气环境,改善环境质量,减少空气中有毒气体和粉尘[2]。

现在,很多城市周边都开办了化工厂,在城市内部,行车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导致大量的有毒气体排放,增加空气的粉尘数和噪音,这些都会对人体造成慢性伤害。针对上述内容,社会服务人员在城市中种植一些可以吸收有毒气体的树木,比如土杉等,过滤城市空气,避免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并且,还要适当调节植被的种植密度,让植被在适当的距离生长,通过树叶的微震吸收车辆发出的噪音。对于空气中的粉尘,可以种植林木,因为林木叶子的表面有很多被毛,还有较为粘稠的油脂,能够吸附空气中的粉尘。除以上几种污染源外,化工厂也会产生大量的有害病菌,绿色植被可以利用自身的净化功能吸收病菌,消除它的有害性。通过这几种方式,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调节生态平衡。

2.2 以“生态平衡”为主导,建设生态园林

生态平衡是指,在一个稳定的系统中,其结构与功能处于协调的状态,能量的输入输出基本平衡,让整体效益达到最高[3]。而生态园林的建设,可以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保持生态平衡,所以,社会服务人员在展开园林建设时,要客观分析城市当下的生态环境,合理安排植被的种植,把多种自然景观加入到城市建设中,让城市更具观赏价值。

2.3 根据“生态位”的原则,建设生态园林

生态位指的是某个物种在一个系统中起到的作用,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的地位。它可以让城市根据特定的环境,选择适合种植的植物,提高城市生态园林的整体功能。所以,社会服务人员必须按照“生态位”提出的要求,建设生态园林。首先,要根据生态位的特点,挑选符合这一特点的植物种植,形成生长群落,减少竞争,合理利用土壤、阳光等,建设符合城市特点的生态园林。同时,还要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选择主要针对这一地区的植物进行种植,比如,气候比较干旱的地区,可以种植一些抗旱耐寒的植被,增加植被的成活率。

另外,大多数城市都会选择一些可以有效吸附空气中的污染物,抗虫性较强,不需要精细照顾的植被,最为城市生态园林建设的主要种植物。生态园林的建设,必须注重植被生长的差异性,以差异性为基准,划分种植区。像是槭树与杜鹃,因为槭树的树干很高,可以吸收上层的阳光和深层土壤的养分,杜鹃是林下灌木,只要零散的阳光和浅层的土壤即可满足生长条件,种植在一起后,不仅可以保持形成群落的良性发展,还可以提高城市的整体观赏性。

3 总结

生态园林是以生态学为原则,构建城市复层次、多结构的园林。特别是在城市环境的保护中,要首先从生态园林的角度入手,利用城市发展的有利因素,优化城市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所以,社会服务人员在建造园林时,要根据独特的地域特点,选择适合的植被,提高城市的观赏性。

参考文献

[1]王祥荣.生态园林与城市环境保护[J].中国园林,2013(2):12-14.

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5

1.规划建设与选址因素

体育场馆是一个城市基础设施的地标性建筑,大型城市在体育赛事结束之后往往会将体育馆当作城市宣传的地标。体育场馆的规划建设与选址因素是市运会与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效应的制约因素之一,市运会前期的场馆规划建设与选址,需要全方位地考虑是否会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破坏,重点要考虑土地的合理规划使用。新建的体育场馆是否会对土地造成污染,是否破坏生态环境,都是重点考虑的问题。

2.建材的使用及处理因素

目前,体育赛事场馆建筑材料是对人类伤害较大的辐射因素,这些材料的辐射来源是异常的放射性元素。装饰石材的种类有两种:一种是花岗岩,另一种是大理石,这两种石材中都含有一定的放射性元素,而这些元素在衰变的过程中会产生放射性物质。人类长期吸入高浓度的含有放射性的空气,会对肺部造成辐射伤害,并引起多种疾病,严重的甚至会导致细胞病变,形成癌细胞,丧失生命。场馆中会配备洗浴等设施,这些设施当中也会含有放射性物质,对人体造成不良影响。

3.城市空气、水质、电磁、噪声污染等因素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生态环境的压力不断增大,造成的城市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其中因体育赛事而 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值得关注。表1为重庆五运会之前主要污染物年度均值变化。

通过表1可以发现,自2011年以来,重庆市二氧化硫(S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氮(NO2)以及可吸入颗粒物(PM10)都有了明显改善,空气质量逐年稳步提升。2011~2013年期间,大部分污染物的浓度值基本相近。可见,新常态下,市运会举办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发展定位分析

表2中给出的是重庆五运会之后,各项政策对环境质量改善的效果,对比五运会前夕,城市环境已经有了很大变化,但是仍与预期效果相差较远。分析以上数据可知,新常态下城市生态环境发展效应的市运会定位应从以下几点着手。

1.提高全民环境保护意识

体育比赛想要顺利举行,绿色的理念是不能缺少的。在这个理念中,整体性、公正性、公平性是最基本的原则,确保不同的参赛队伍能够得到平等对待。市运会不仅仅是一种体育比赛形式,还是一种文化力量,这是敦促全体人员形成良好的道德规范的机会,是提升自身的途径,更是养成文明行为的渠道。而“绿色”所代表的不仅仅是远离污染,更承载了希望、和平与进步的文化意义和协调、平衡与共生的社会意义,这是体育发展的主题之一。

2.提升人的环保意识

面对不断恶化的环境,市运会在举办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寻找环境与体育发展的平衡点,加强环境保护,为社会持续稳定发展奠定基础。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全员参与,为生态环境改进贡献力量。市运会举办人员对赛事期间的城市环境问题也要当成首要问题来解决,弘扬环保精神,大力宣传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切实按照政府的指示进行,让环保成为市运会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3.促进市运会举办城市的环境改善措施

市运会举办期间,举办城市各方面都有了很大变化,环境问题更是较以往有了很大改观,城市也变得越来越美观。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与实施不仅让赛事顺利举行,还使举办市运会的城市环境得到极大改观,使城市朝着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方向发展。

4.促进体育运动和市运会的可持续发展

体育赛事作为一项世人瞩目的体育活动,每一届举办时都是一项系统而庞大的工程,涉及经济社会的方方面面。市运会在举办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对此,相关单位也制定了环境保护政策,对申办城市以及举办城市环境的各方面都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以减少市运会举办期间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三、发展模式研究

1.明确具体环保政策模式

纵观以往成功举办市运会的城市,其市民的城市环境保护意识在不断提高。为切实保护好主办城市的生态环境,今后的申办城市以及举办城市都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实施步骤,明确环境标准以及提出具体的环保政策,在新常态下改变城市生态环境问题。随着气候的不断变化,生态环境对人类的影响也越来越明显,而人类也开始反思赛事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的破坏,为了改变体育赛事对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问题,相关单位制定了极具约束力的环保政策, 严格按照环保标准举办市运会。

2.在市运会广泛、合理应用环保科技产品模式

眼前的投资与未来的收益是可以画等号的,因此,各个国家都在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政府部门在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时候,环境问题已经成为重点考虑的问题之一。为了进一步推动绿色体育赛事,各个国家在提高绿化覆盖面积、改善交通问题、减少环境污染现象等方面作出了很大努力,并将高科技产品融入其中,使建筑设计、材料处理等问题更符合环保要求。

3.全员参与模式

市运会举办期间,开展环境保护教育活动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体育参与意识,培养人们的环保意识与素质,还能够让人们在市运会举办期间严格按照环境制度要求规范自己的行为,最终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四、结语

市运会作为重要的大型体育赛事活动之一,其规模较大,活动密度也比较大,相应地,所消耗的资源也会更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也会很大。如何有效促进市运会的可持续发展仍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城市与环境研究范文6

【关键词】城市污泥 矿山废弃地 以废治退 矿山废弃地生态 农林生态园

一、引言

根据2006年9月15日起《广州日报》报道,从广州市政府实施“青天绿地、蓝天碧水”工程三年来,在1350平方公里范围内就新增加绿地131平方公里,空气环境质量稳定保持二级水平,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96.79%达标,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达71.34%,第一期工程取得了预期的成绩。然而要达到综合治理珠江水质,更好地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必须有效地清理城市生活污泥。

目前,一方面,城市的地下排污管内沉积了大量污泥,从地下排污管清理出的城市污泥,含有农作物需要的大量有机物也含有对环境有害的物质,如果露天堆放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另一方面,客观存在废去矿山和空置采石场等复绿范围任务环重。广东省去年8月份梅州市就停止了171个煤矿井的开采,韶关市也停止了111个矿井的开采,还有其他城市的其他小型矿业的开采业务及商业用石开采业务的停止,需要进行生态复绿的范围不断增加。另外根据我国200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全国共有大型矿山废弃地就达40000平方公里,其中大容积尾矿坝达1500个。加上2000至现在政策性关闭的矿山数,全国范围内需要进行生态复绿的面积,预计将超过现有广州城市总面积的三十倍。废弃矿山面积之大,矿山周边土地恶化,生态环境退化,形势十分严峻,造成对土地资源经济、农林经济、生态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了同时解决城市清理污泥的堆放与绿化废去矿山和空置采石场问题,因此,必须把城市的环境整治与废弃矿山的生态恢复及农林经济作物耕种进行有机结合,即首先把城市生活污泥清理与生态复绿工程结合,降解污泥的有害要素,利用污泥中所含的有机物质,改良根治矿山废去地为农林经济用地,发展农林经济作物的种植及经营,并形成良性循环机制,创造城市生活排污的环境治理与恢复废去矿山地生态和发展种植农林经济作物系统效益,达到变废为宝,实现环境与土地经济资源的科学可持续发展模式。

二、城市污泥成分及矿山废去地环境的特征

为了有效地把城市的污泥清理与废弃矿山的生态恢复及农林经济作物耕种进行有机结合,在应用生态恢复技术之前,必须了解城市污泥成分及矿山废去地环境的特征。

1、城市污泥成分特征

城市污泥主要是城市人们的日常生活排污及城市建筑排污,经过长期沉浸堆积形成“固体废弃物”大量留置在城市地下排污管道内。由于近年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建筑淤泥迅速增加,加上生活排污等因素使城市地下排污管道内的污泥迅速增加,堵塞排水污染环境,亟需清理。根据实验数据表明清理的城市污泥等“固体废弃物”的酸碱性 (pH)一般在4-10之间,其中污泥4-6、淤泥 7-8、粉煤灰8-10,接近植物生长要求的pH值,具有简单可以改变土壤的酸碱性特征,通过实施简单的程序就可以使之成为优质植物生长土壤。

2、矿山废去地环境的特征

需要进行生态恢复的矿山废去地的主要环境特征是:采空区面积大、地面下沉、地下水位下降,空值采石场及矿山废去地日益增加,裸露面积的急剧增大引起扬尘污染环境,导致矿山周边土地恶化,生态环境退化,土地养分不足多年寸草不生,水分不足土地贫瘠,形势十分严峻,对空值采石场及矿山废去地的复绿治理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地步。

三、生态恢复技术及生态复绿工程

为了治理矿山废弃地的退化土地和清理城市污泥等“固体废弃物”,必须利用生态恢复技术,把城市生活污泥的清理与生态复绿工程及发展农林经济生产经营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变废为宝,以废治退的经济——生态——环保有机循环。

1、废去矿山地的生态恢复技术

目前,废去矿山地的生态恢复技术主要以利用物理及化学技术方法结合,降解污泥的有害要素,调整污泥的酸碱性 (pH),使污泥成为农林经济作物的生长土壤。

在利用生态恢复技术把污泥改良成土地的过程中,首先把清理的城市污泥等“固体废弃物”运送并覆盖到需要复绿的采石场、废弃矿山场地,覆盖并改良特定条件的退化土地;其次是在基础上利用“固体废弃物”加工形成人造土壤,调整土壤的酸碱性,改良土壤结构,增加有机肥提高养分为复绿、复垦、种植打好土壤基础;再次是根据土壤及气候条件等客观条件要求,进行生态复绿工程规划。划分种植瓜果、农作物及树木等经济农作物种植园,进行农林经济作物种植,达到植物与水土互养,逐渐克服退化;达到城市污泥与退化土地同时根治;农用土地增加,土地经济资源增益,发展农业生态园农林经济。

2、生态复绿工程与农林经济作物种植的有机结合模式

在改良后的土壤基础上开展生态复绿工程,首先是了解土壤及气候条件等客观;其次是划分种植瓜果、粮食及树木等经济农作物种植园;再次是依托农业经营股份公司组织进行农林经济作物种植及生产经营管理。因此,形成城市污泥清理与生态复绿工程及发展农林经济有机结合的环境生态体系模式。

城市污泥清理与生态复绿工程及发展农林经济的有机结合结构模式图

可见,城市污泥清理与生态复绿工程及发展农林经济的有机结合和有效运营是一个系统工程,通过依托农业经营股份公司的组织运营,具体开展实施城市污泥清理、生态复绿工程和发展农林经济工作。通过组织的机构运营,统一计划、统一调配资源、提供开展各项技术及服务,筹集和整备社会资金与资源,有组织地开展大规模治理活动,并创造农林生态园的规模经济效益。

四、环境生态体系模式的意义

通过建立城市污泥清理与生态复绿工程及发展农林经济有机结合的环境生态体系模式,对清理城市管道污泥、恢复废去地绿化及发展农林经济,实现环境效益、农林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具有重大的意义。

首先,在城市污泥清理与生态复绿工程有机结合阶段中,能够使大量城市污泥得到有效清理及堆放;通过运用生态恢复技术,利用了城市污泥本身具有的有机肥料及酸碱性特征,把“固体废弃物”改良成为适合农作物植物生长的土壤,增加了农业经济用土地资源。

其次,在生态复绿工程及发展农林经济有机结合阶段中,利用发展农业生态园种植农林经济作物,增加农业经济土地资源的有效利用,到达节约环境成本绿化土地的同时增加农林经济收益。

总之,从社会经济的角度出发,通过建立城市污泥清理与生态复绿工程及发展农林经济有机结合的环境生态体系模式,将利用城市污泥修复废去地,有效治理城市污泥及废去地环境问题,增加土地经济资源,恢复绿化和发展农业生产经营,创造巨大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目标。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50号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信托法》,2001年4月28日

[2] 于吉海,秦立生,刘莹,耿浩川:“发展我国信托业,开辟投资新渠道”,《发展论坛》2003年第2期

[3] 初昌雄:“我国信托业的发展新思路”,《财经研究》2002年第8期

[4] 张雷:“基于信托结构的融资模式研究”,《经济问题探索》2004年第9期

[5] 袁安照:“中国信托产业发展报告(2002-2003)”,《探索与研究》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