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舞蹈艺术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族舞蹈艺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族舞蹈艺术

民族舞蹈艺术范文1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有其自身的发展和传播历史,在人类艺术发展的长河中有着重要作用,正是由于它对人类的重要作用,才有了其传播的需求。在民族舞蹈艺术传播过程中,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舞蹈艺术把具有时尚性的元素和具有历史性的艺术进行有效结合,使民族舞蹈在传播过程中发扬光大。

1.1民族舞蹈艺术起源

只有了解了起源,才能对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背景和历史进行研究,民族舞蹈艺术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从原始社会开始人们一起生活,共同劳动,产生了简单的劳动生活舞蹈,跳跃、奔跑,甚至可以模仿动物们的动作,后来的孔雀舞,龙舞,狮子舞等都是通过模拟动物在自然界的生活情态,之后经过不断的演变,抽象具体,最后形成各种舞蹈。可以说舞蹈来源于生活和自然,又不断的加工创作,才有了后来的各种舞蹈的出现。随着人类的发展,各民族舞蹈在不同地域和民族之间也形成了差异化,体现了民俗性和地域性。舞蹈从简单到复杂的演变过程中,融合了各民族的经济、文化和历史,成为了一种艺术。

1.2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的特征

中华民族是一个积聚多民族的家庭,由于生活环境、生活习惯、审美观等的差别,各民族舞也具有民俗性、区域性、流派性的特点。东北秧歌的幽默、热情;蒙古舞的热情奔放和稳健有力;南方舞蹈的阴柔细腻,都体现了民间舞蹈由于地域和民族等差异,形成了多样形式,百花齐放。演绎着各民族的生活和民族心理,营造不同的氛围。同时我国民族舞还具有情节完整、形象鲜明、肢体语言丰富的特点,民族舞蹈很多都来自于民间的故事,把故事完整的用舞蹈表现出来,具有完整的情节。民族舞源于生活中的故事,也融合了故事里面的真情,用肢体动作和舞者的情绪,唤起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歌颂民族的优秀文化。通过肢体这种“无声语言”,比有声语言更有感染力和意境,让观众更深刻领悟民族舞蹈的情怀。

1.3民族舞历史传播

我国民族舞蹈艺术经历过一段悠久发展历史,发展过程中,其内容也随着发生着变化。从最初民族舞蹈是表达人民内心喜怒哀乐被多数人所认识并接受,成为娱乐群众自己的活动,经过世世代代的相传,慢慢形成了对生活具有一定影响的艺术形态,并成为比较普遍的文化现象。由于地域不同,各民族形成了各自具有相对独立的舞蹈体系。所以最初的传播,是随着民俗文化的发展而不断演进的。伴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的追求已经从物质生活转变为精神生活,人们对于思想上也不再是单一的追求,而是追求多元化的享受。当民族间的接触越来越多,舞蹈艺术交流使得更具有时展的特色。

2我国民族舞蹈艺术传播手段

我国民族舞艺术传播在早期就有多种方式,通过表演,图画,文字等传播。但是随着科技的进步,文明的发展,各种新的传播方式出现,尤其是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极大加强。特别是多种传播方式相互配合,报纸、电视和网络等,达到前所未有的传播效果。

2.1我国民族舞传播方式

民族舞的传播,可以以面对面的直接传播方式,这种方式在我国民族舞的历史长河中,是最主流的传播方式,对面教授,也可以通过图画和文字来指导。另一种传播方式是将舞蹈通过中介传出去,利用纸张和图画等,也可以借助印刷书刊图片的方式。尤其对于间接传播方式的发展,最初的图画记录的传播,没有直接传播产生的效果好,但是也给部分没有机会亲临现场看舞蹈的人以极大的满足。为了更直观的体验舞蹈带来的美感和刺激,电子产品的出现,变间接到直接的感官效果,现场直播的电视和互联网欣赏到民族舞提高了审美层次。

2.2新旧媒体的传播对比

在近年来电视舞蹈的产生和发展得到不断的重视,整体电视舞蹈的制作质量和水平也不断的提升。尤其一些电视节目专门推出民族舞节目,是电视的传播美和舞蹈的艺术美融合于一体的,广受观众称赞。在电视舞蹈的制作上,除了从形体上对电视观众的信息传递,而且借助舞蹈动作以及表情等符号向观众传递舞蹈的感情,让民族舞表演更具有渲染力。从传播美学的角度来看,电视媒体实现其传播艺术美,与观众进行互动传播成为新的手段,把电视机前的观众调动起来,让观众从收视活动中走出来,不再冷漠在电视机前,而是用真诚的情感全身心地参与到舞蹈之中。表演结束后,可以让电视观众通过短信、互联网或者电话等方式对满意的作品进行评价等,对表演中的不足提出意见,提升了民族舞电视传播的质量。我国民族舞艺术与电视的结合之后,和互联网的联合又迎来了我国民族舞艺术的传播新空间,我国民族舞艺术的存在形式也随之改变了。我国民族舞艺术网上传播是弘扬民族文化、振兴民族艺术大背景下强有力的支持。网络对我国民族舞艺术的普及与发展起到了其他媒体所不能替代的推动作用。

民族舞蹈艺术范文2

关键词:艺术活动;民族舞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J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17-0124-01

一、民族舞蹈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地位

(一)舞蹈的地位

在我国戏曲表演中有亮相一说,亮相是指每一位登场的演员尤其是主角面对观众的第一个静止的造型,俗话说亮相三分戏,是给观众的第一印象也是一位好演员将要进行表演的开场白。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开幕式,舞蹈演员如同戏曲中的亮相,可以说关系到整个活动能否进行下去的关键,大型艺术活动又都是以舞蹈为开场白的,由此可以看出民族舞蹈在这些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重要地位。

(二)民族舞蹈的功能决定着在大型文化艺术中的地位

舞蹈作为一种形体艺术,长于抒情短于叙事,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开幕式需要的主要是营造一种气氛,这种气氛必须幼师换了祥和的,要达到这一目的,唯有舞蹈可以担此重任,如傣族象脚舞,动作幅度的大人数可有几百人到上千人同时舞动,动作整齐规模恢宏,一下子就会把观众的情绪退到,因此民族舞蹈也便奠定的他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首当其冲的重要的地位。

(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给民族舞蹈带来的影响

首先给观众由于优美的舞姿带来情绪的欢快产生激动的心情,受到美的熏陶,达到精神上的满足。其次,对每一个亲自参与的舞者也会在精神上带来美的洗礼,也加深了对民族舞蹈的体会和理解,从而推动民族舞蹈的发展。再次,对民族舞蹈本身也是有重要的影响,,每次举行大型的文化艺术活动都会引起与会者及其他社会人士的关注,尤其是新闻媒体的宣传报道更加深了民族舞蹈的影响力,

二、我国目前传统文艺情况存在着发展缓慢甚至衰退的原因

(一)众所周知,我国的大部分传统文化艺术都存在于民间,而且大部分都是独一无二的,一旦失传便无法恢复,近几十年来,除个别极少数有所发展外,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都衰退了有的甚至绝迹了。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许多传统的艺术难以形成有较大的市场需求的产业。其次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的传统艺人不被重视很难在精神上得到鼓励,让传统艺人有一种不被重视的和尊重之感。三是许多传统民间艺术需要经常的培训,经费是自掏腰包,这就制约了其的发展。

(二)保护和发展传统民间文化艺术的理由

第一,这是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第二,每一个传统的民间文艺项目都有其独特的发展历史和渊源,我们作为后人有责任去保护他们。第三,许多民间文艺完全可以形成一个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行业,发展的好的话,可以为现代社会主义社会添砖加瓦。第四,传统的文艺项目的缺失会是我们大型文艺活动黯然失色,缺少活力和具有中华民族特有的表现形式。

(三)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与民族舞蹈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1、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是个契机,为民族舞蹈提供了一个展现的机会。

民族民间舞蹈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为自己的各种节日和宗教活动而编制的舞蹈。他们平时所举办的活动都是小范围的,无论从人力物力财力等各方面都很难做到,所以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为他们提供了一个契机,少数民族也借此向外界展示了他们的文化艺术。通过一次次的大型文化艺术的活动的举办,与外界增加了交流,开放了眼界。

2、大型文化艺术活动必须以民族舞蹈为主要内容。

民族文化艺术涵盖了整个民族文化艺术的各个方面,如果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没有民族舞蹈,那是很难营造出大规模的气氛的,也可以这样说,没有民族舞蹈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是很难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正所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3、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与民族舞蹈相辅相成。

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但直接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更主要的是推动了经济飞发展,有必然反过来进一步的促进文化的大发展。通过民族舞蹈在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的展演可以增强民族自尊心。通过这样大型艺术活动的举办使得他们以主人翁的姿态向世界展示他们的民族舞蹈,从而更好的发扬本民族的传统艺术,这种心理的变化将大大的促进少数民族的文化艺术的发展和经济的腾飞。另一方面。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大力的促进了民族舞蹈的普及。通过向世人的表演和展示,使得民族舞蹈变得众所周知,从而推动了其的大力发展和普及。普及还包括旅游方面,由于多次的大型文化艺术活动的举办中外来宾来到了该地,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和繁荣。

民族舞蹈艺术范文3

艺术离不了人民的习惯,感情以至语言,离不了民族的历史发展。”同志同样十分明确地指出:“少数洋化的东西可以保持,但是,多数是要能在中国土壤里植根成长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中国舞蹈艺术的实践充分证明,民族化的确是中国舞蹈艺术的生命与灵魂、支点与亮点,是其智力支撑与动力之源。不仅中国本土固有的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以民族化为其题中应有之义,而且从西方引进的芭蕾舞与现代舞,也都走出一条成功的民族化之路,例如人所共知的民族芭蕾舞剧《白毛女》、《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中国现代舞之父”吴晓邦创作并主演的中国民族化现代舞《游击队员之歌》、《大刀进行曲》等等,都是民族化舞蹈艺术精品。如此等等,不胜枚举。由此可见,民族化作为中国舞蹈艺术的生命与灵魂这一重要意义,必须十分明确,牢牢坚守,这是中国舞蹈艺术发展的方向与定位,是不容有半点怀疑与小视的。

二、民族化的主要内容

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是其整体民族化的依托与载体。如果说,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意义系统是“软系统”、“务虚工程”的话,那么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内容系统就是“硬系统”、“实体工程”。中国舞蹈艺术的内容系统,指的是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内部诸要素的总和,这一系统的民族化,又可以再分解为以下几个主要的小系统。

(一)题材的民族化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首先体现在题材的民族化上面。题材作为舞蹈作品的内容要素之一。是作品中构成艺术形象和故事情节的具体材料,是舞蹈艺术编创者在观察体验社会生活的过程中,经过选择、集中、加工、发展而确定的。题材的选择与处理,与编创者的个性、人生经历、文化修养、美学追求有很大关系,也受其思想、情感、艺术观的决定。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选择民族化的题材。关于题材对于文艺作品的重要性,德国文学家歌德讲得十分透辟:“还有什么比题材更重要呢?离开题材还有什么艺术学呢?如果题材不适合,一切才能都会浪费掉。”虽然“题材决定论”曾经受到质疑,但是谁也无法否认题材占尽先机的重要作用,所谓“题材选对了就成功了一半”的说法,也并非一点道理也没有。显而易见,民族化的题材,对于中国舞蹈艺术的整体民族化,的确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与前提作用。在这方面,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民族舞剧《红楼梦》、《小刀会》、《大梦敦煌》、《粉墨春秋》,都首先以民族化的题材取胜,这是有目共睹、有口皆碑的。

(二)主题的民族化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也体现在主题的民族化上面。主题作品中国舞蹈作品另一个内容要素,指的是舞蹈作品中蕴含的基本思想。这种思想不是裸的抽象思想,也不是标语品号式的政治条文,而是与具体的题材和艺术形象的特殊性密不可分地结合在一起的。主题是舞蹈作品所有要素的辐射中心和创造虚构的制约点。主题的民族化既与题材的民族化密切相关,又与民族思想、民族情感、民族文化密切相关。中国舞蹈艺术作品主题的民族化,取得了显著成就,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民族舞剧《丝路花雨》,就表现出中华民族“友好交往,通商互助,和睦相处,国泰民安”的国际交往的善良、朴素的民族精神。又如三人舞《金山战鼓》,表现出中华民族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与不可战胜的英雄气概。再如女子群舞《小溪•江河•大海》,表现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聚少成多的民族精神与民族情怀。

(三)形象的民族化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还体现在形象的民族化上面。“舞蹈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人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样式。”[7](P.177)舞蹈艺术中的人物形象或拟人化了的动物形象、植物形象、器物形象,都是舞蹈艺术的中心。所以形象的民族化,也自然成为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中心。在这方面,同样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民族舞剧《红楼梦》中的男女主人公秦始皇,《无字碑》中的女主人公武则天,女子独舞《雀之灵》中的孔雀,《荷花舞》中的荷花,《千手观音》中的观音,舞蹈诗《长城》中的长城等形象,都是中华民族所独有的舞蹈形象,其民族化的艺术含量与文化含量,都十分丰厚。

(四)事件的民族化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同时也体现在事件的民族化上面。事件作为舞蹈艺术的内容要素之一,也是舞蹈艺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情节舞还是情感舞,都离不开必要的事件。所谓“民族事儿、民族趣儿、民族气儿、民族味儿”,都以“民族事件”为前提。在这方面,当然也有许多成功的例证。例如《丝路花雨》中在“丝绸之路”上发生的英娘、神笔张与波斯商人伊努思友好相处、患难与共、生死相托的动人故事,《秦始皇》中秦始皇的“把六合、建统一”、“征徭役,筑阿房”、“谋宫闱,思虑归宿”、“塑兵俑,封幽府”四大历史事件,都是典型的民族化事件,它们对于整个舞蹈作品民族化的艺术呈现,功不可没。由此可见,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主要内容,是整个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支撑与核心,依托与关键。

三、民族化的必要形式

中国舞蹈艺术形式的民族化,是其整体民族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系统”与“配套工程”。形式与内容是一对范畴,内容决定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并反作用于内容。没有无形式的内容,也没有无内容的形式。中国舞蹈艺术内容的民族化与形式的民族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完美结合、有机统一,打造出整个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灿烂篇章。具体而言,中国舞蹈艺术民族化的必要形式,还可以细分为以下几个层面:

(一)体裁的民族化体裁的民族化,是中国舞蹈艺术形式民族化的重要元素之一。体裁是舞蹈艺术作品的样式与类别,中国舞蹈艺术的体裁,主要有古典舞、民族舞、民间舞、民俗舞、芭蕾舞、现代舞等等。中国本土的各种舞蹈体裁,自然以民族化为其根本特征,而且实现民族化也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而外来的芭蕾舞、现代舞,也在呈现中国民族化特色方面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并取得了巨大的艺术成就。尤其令人可喜的是,还出现了芭蕾舞、现代舞与民族民间舞的混搭,例如当下流行的“迪斯科秧歌”、“农民工街舞”等等,都成为“洋舞”民族化的重要标志。

(二)结构的民族化结构的民族化,也是中国舞蹈艺术形式民族化的重要元素之一。结构是舞蹈作品的组织方式与内部构造。中国舞蹈艺术作品结构民族化的主要特点,与中国所(有艺术作品的结构特点一样,都是“线性结构”,这与西方艺术作品的“块状结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由于中国传统艺术是舞的艺术、乐的艺术,而音乐是在时间中流动的线的艺术,舞蹈是在空间中流动的线的艺术,乐舞的抽象化的最终形态是线,线实际上是对乐舞的一种造型。因此,中国传统艺术又是线的艺术。在中国各个艺术种类中,不仅绘画、书法是线的艺术,其他诸如雕塑、篆刻,音乐、舞蹈,乃至戏曲、古典小说等,也都可以称之为线的艺术。”中国舞蹈艺术作品大多数都以“线性结构”来体现民族化特点,例如《丝路花雨》与舞剧《玉卿嫂》,都是典型的民族化的“线性结构”,即具有完整的起、承、转、合的时间流程与空间流程。

民族舞蹈艺术范文4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舞蹈;原生态舞蹈;生命;艺术特点

随着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人们被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在这些舞蹈中蕴涵着原始的生命态度,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这些舞蹈表达的人性的光辉与众不同,散发着一种巨大的自然能量。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而人类学家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类一样古老。舞蹈的这些最原始的特质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怀着对这些珍贵的原生态舞蹈的敬仰,笔者对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体现生命的自然性

西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绝对依赖而和谐。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舞蹈。这种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惟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例如,基诺族太阳鼓舞中象征神灵的太阳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玛尼石等。所以,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内容极其生活化

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对原始民族的舞蹈艺术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原始人类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那种他们能普遍地感受的最强烈的审美享乐。多数的原始舞蹈运动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只要一追溯我们的童年时代,就会记起这样的用力和迅速的运动,倘使持续的时间和所用的力气不超过某一种限度是会带来如何的快乐。因这种运动促成之情绪的紧张愈强,则快乐也愈大。人们的内心有忧动。而外表还须维持平静的态度总是苦的:而能籍外表的动作来发泄内心的郁积,却总是乐的。”

比如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屋里屋外,只要一把芦笙或一把三弦,人们就能欢乐起舞。歌舞者白发而成,边歌边舞,舞步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歌舞者的情绪随着山歌的变化而变化。有打歌调称:“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

再比如烟盒舞,这种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

再比如佤族的甩发舞,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舞蹈。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

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这种源自内心的欢乐情绪通过歌舞的形式更强烈地“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原生态舞蹈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在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例如,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的“采茶舞”,也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等。这些舞蹈中的动作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还有彝族的“海菜腔”,它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再比如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

这些舞蹈内容生动、丰富,反映的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和场景;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舞蹈,舞蹈就是生活。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突出体现了仪式化和图腾崇拜

“桑林中,崖壁下,或面向着咆哮奔腾的宽江长河,或围绕在柴芯的烈焰四周。火把的闪光映照出崖壁上的若隐若现的神秘画像,击石的铿锵伴随着鼎沸的呐喊欢唱;头饰彩羽,身披兽皮的人们……从日出跳到日落,从黄昏舞到晨曦。”(引自《中国舞蹈史》)这就是少数民族仪式舞蹈精彩的描述。仪式舞蹈的主题是生命,它用富于宗教感情的既定舞蹈动作程序。以使人们以神圣的心理从这些程序中体验并深信不疑地感受到神灵对生命本体的佑助。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仪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当征服与支配自然界的强烈愿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难以实现的时候,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开始了。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意识到自身与群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人们深信舞蹈可以超越现实,沟通神灵,于是不同部落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舞蹈,而这些舞蹈往往都是用于祭祀仪式的。

例如,哈尼族的芒鼓舞,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还有铜镲舞,这种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打鼓前要“祭鼓”,打鼓时边打边唱。

再例如,佤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木鼓舞”的习俗。他们将“木鼓舞”看成很神圣的仪式。在佤族人们的历史上,“木鼓舞”通常在本族人受到外族人入侵时、村里的老人过世时、取外族人的头颅祭祀古神时,敲鼓而舞。现在“木鼓舞”在佤族大多在两种情况下跳,一是村民拉木鼓回村寨时跳,二是有重要的活动在木鼓房中所处的村寨中跳。“木鼓舞”原始风貌浓厚,动作丰富。舞者时而站成两横排或两竖排交错变动,时而相互拉手将木鼓围成圆圈伴随着鼓点而舞,舞蹈情绪激烈,狂野粗砺。在简单奔放的律动中勃发出生命的情感。

还有,面具舞也是当地先民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是在东巴祭祀仪式中跳的一种舞蹈,其中的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除了认为万物有灵外,还信奉氏族的图腾。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象征和标记。涂尔干在分析图腾崇拜时认为,在氏族成员之外“存在着支配他们同时又支持他们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群体成员所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已经深入氏族成员的内心,并且对象化了。为了对象化,这种情感就被固定在某种客体上,如图腾。于是某些东西就变得神圣了。图腾崇拜在于部落和氏族成员对图腾神圣感情和心理归依感。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讲:“原始艺术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这种超凡的力量就是“图腾崇拜”。

西南

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这种方式强化了群体认同的标记性。例如,我们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见到牛头的出现。这就是体现对农业生活和力量的崇拜的牛头舞。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中国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发生了关系。传说远古时候‘葛天氏’之乐,是表现农业生活的。表演时三人手里都拿着牛尾巴,顿足踏地,边舞边唱”。这在当地的民间舞蹈中得到了体现。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几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牛可以耕种、有力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粮食,在原始社会,有粮食就有生命,就有财富,所以牛的多少可以衡量财富的多少。对牛的崇拜,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对农业的重视。

还有,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所以他们的太阳鼓舞是其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的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鼓舞反映出云南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器的形似特征,打鼓更具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原始先民相信阴阳协调,天地交和,生命乃成。对产生生命的行为和器官有着近乎神灵的崇拜。他们把这种崇拜隐含在舞蹈动作中,以乞求获得孕育生命的能力。从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原始先民对待情爱、生命的态度。

再如,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图腾,他们的孔雀舞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内容多为表现孔雀的动作和生活习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地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这些舞蹈虽然道具不同、舞风各异,但都体现了对氏族图腾的崇拜、对生命的崇拜。

四、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是人类的艺术瑰宝

这种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得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舞者动作的内涵,舞蹈的内容,舞蹈所表达的信仰,以及舞具的神圣含义和它的活化石作用,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原生态舞蹈,其呈现过程是表演艺术;舞蹈的特定时间、空间与内涵体现了岁时节日民俗与人生仪礼;而舞蹈的服装和特定用具又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无疑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这种舞蹈是舞者世世代代从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具有生命的活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艺术品。

五、结语(下转第182页)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圣殿中的一枝奇葩,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体现着那一方水土人民对生活的真诚和感动。他们的舞蹈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没有粉饰与浮躁。因为大山里的人们深信天地可以交合,阴阳可以协调。他们跳舞是为了示爱,打歌是为了庆丰收,击鼓是为了交媾,这些充满人性的东西完全不同于一般舞蹈形式的单纯炫技。他们的舞蹈不是技巧,而是生命本身。他们是在用生命舞蹈!

【参考文献】

[1]于平.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M].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2.

[2]爱弥尔?涂尔干著.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商务印书馆,1984.

民族舞蹈艺术范文5

【关键词】西南少数民族舞蹈; 原生态舞蹈; 生命;艺术特点

随着大型原生态舞蹈《云南印象》的推广,人们被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原汁原味的原生态舞蹈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在这些舞蹈中蕴涵着原始的生命态度,舞者为生命而歌,为生命而舞。这些舞蹈表达的人性的光辉与众不同,散发着一种巨大的自然能量。英国哲学家科林伍德认为:舞蹈不仅是一切艺术之母,而且是一切语言之母。而人类学家认为: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舞蹈,舞蹈同人类一样古老。舞蹈的这些最原始的特质在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的舞蹈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怀着对这些珍贵的原生态舞蹈的敬仰,笔者对其特殊的艺术特点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一、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体现生命的自然性

西南少数民族自古就是传统的农耕社会。他们认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天人合一”。这种观念反映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就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与对自然秩序的服从,他们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他们所谓的“天”就是自然,是指大自然及自然界的演化规律。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统一。所以人就成了自然界的一部分。天地的本性与人的本性是内在统一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人对自然绝对依赖而和谐。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形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生态舞蹈。这种原生态舞蹈,不是简单的原始舞蹈或民族舞蹈,也不是一种简单舞蹈动作的堆加或形式上的传习,而是一种整体生命状态的呈现方式。他们认为万物有灵,人需要同天地、万物及神灵沟通,而舞蹈就是人与万物沟通的惟一方式。舞蹈不是表演而是他们的生活方式。这些生活中的舞蹈不是为了舞台表演而人为创编的,它因为其深厚的渊源已经成为社会生活内容,其中的某些仪式性的含义已经成为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这种舞蹈的服装、舞具都有鲜明的地域民族特色,并具有一定的远古含义。例如,基诺族太阳鼓舞中象征神灵的太阳鼓,藏族拜山神舞蹈中的玛尼石等。所以,这种原生态的舞蹈完全体现了生命的自然性。

二、西南少数民族原生态舞蹈的内容极其生活化

西南少数民族的舞蹈是民间生活与生产活动的一个部分,它作为人类活动的内容存在于大众之中的,它以民间生活为基础,用舞蹈的方式表达生活的需求。格罗塞在《艺术的起源》中对原始民族的舞蹈艺术进行了考察后认为:“再没有别的艺术行为,能像舞蹈那样的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原始人类无疑已经在舞蹈中发现了那种他们能普遍地感受的最强烈的审美享乐。多数的原始舞蹈运动是非常激烈的。我们只要一追溯我们的童年时代,就会记起这样的用力和迅速的运动,倘使持续的时间和所用的力气不超过某一种限度是会带来如何的快乐。因这种运动促成之情绪的紧张愈强,则快乐也愈大。人们的内心有忧动。而外表还须维持平静的态度总是苦的:而能籍外表的动作来发泄内心的郁积,却总是乐的。”

比如打歌(跳土风舞)是云南很多民族的青年男女交友择偶的最常见的方式。无论在田间地头还是屋里屋外,只要一把芦笙或一把三弦,人们就能欢乐起舞。歌舞者白发而成,边歌边舞,舞步时而激烈时而舒缓。歌舞者的情绪随着山歌的变化而变化。有打歌调称:“蚂蝗叮着鹭鸶脚,生生死死扯不脱”,姑娘们又喜欢又害羞。豪爽的彝族人说:“为人不跳乐,白在世上活”;他们还有许多生动的说法:“太阳出山来打歌,踏平草地跳平坡;汗水不湿羊皮褂,阿哥阿妹莫歇脚”;“打歌打到太阳落,只见黄灰不见脚,打起了黄灰做得药”;“采花来来采呀采花来,一家一个采呀采花来,阿娃花下说给你呀,好是好玩呢,就是害呀害羞羞……”;“想是想来挂是挂,不想不挂咋在着……”;“想你不能搭你去,爱你不能搭你在,就象小鸡么吃了针穿线,牵肠挂肚挂心肝,啊苏噻呢么哟嘿”……

再比如烟盒舞,这种舞是云南石屏、建水、峨山、通海一带彝族尼苏支系(俗称“三道红彝”)青年男女谈情说爱的一种活动。以传统的装烟丝盒为道具,左右手各持一面,以手指弹响作节拍,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集体舞,舞蹈随着清脆悦耳的烟盒节拍,铿锵的四弦声、笛子声翩翩而起,善舞者,套路形象生动,妙趣无穷。夜晚,彝族男女青年围在篝火边,弹着四弦,唱着“海菜腔”等曲子;之后,男女青年在“正弦”的伴奏下,开始斗“蹄壳”(鞋子),互相用脚去碰对方的脚,进行试探;聚会的是跳一种摹仿各种动物交尾、男女青年身体亲密接触的舞蹈,有“扭麻花”、“蜻蜒点水”、“鸽子渡食”、“蚂蚁走路”、“银瓶倒水”、“鹭鸶拿鱼”、“虾蚂虫扭腰”等;接着小伙子开始“抢姑娘”,到密林中幽会……“踩谷种”、“踩茨菇”等,则为反映农耕的舞蹈,彝族人极为喜爱烟盒舞。

再比如佤族的甩发舞, 佤族妇女大部份披长发,甩发是从佤族妇女发式特点及生活动作中,经过提炼发展成为具有佤族特色的舞蹈。甩发可以表现内心的强烈感情,可以表现力量,头发的摆动也可以象征熊熊大火。这种源自内心的欢乐情绪通过歌舞的形式更强烈地“转移和激动一切人类”。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原生态舞蹈以人类体力活动形式为舞蹈的基本表现形式,形成反映劳动活动的原生态舞蹈,同时表现在劳动中自然流露的美好感情。例如,流传于中国南方产茶区的“采茶舞”,也称“茶歌”,“采茶歌”、“唱采茶”、“灯歌”、“采茶灯”等。这些舞蹈中的动作模拟采茶劳动中的正采、倒采、蹲采以及盘茶、送茶等动作,还有彝族的“海菜腔”,它发源于云南石屏异龙湖一带,彝家姑娘在湖中捕鱼时,一边划船,一边唱歌,歌声就象水中随波浪起伏的海菜,因而叫“海菜腔”,“海菜腔”极其优美、复杂、动听,是滇南“四大腔”(“海菜腔”、“山悠腔”、“四腔”、“五山腔”)中最难学、最难唱的民歌。舞者们唱三拍,跳二拍,手击一拍,在原生、经典舞蹈中堪称一绝。生活在石屏县哨冲、龙朋、龙武一带的花腰彝,彝族人有句俗话:“有嘴不会唱,白活在世上;有脚不能跳,俏也无人要”。再比如傣族的《象脚鼓舞》是在喜庆佳节或是迎接远方来的客人时表达美好祝福的一种民间舞蹈。因形似大象的腿故名象脚鼓,演奏时用糯米饭粘在鼓面中心调试音的效果,象脚鼓流行于德宏、西双版纳、临沧及云南周边的东南亚各国。群众说:“象脚鼓一响,脚杆就痒”。

这些舞蹈内容生动、丰富,反映的是鲜活的生活状态和场景;甚至可以说,它已成为了当地人民生活的一部分,生活就是舞蹈,舞蹈就是生活。

三、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突出体现了仪式化和图腾崇拜

“桑林中,崖壁下,或面向着咆哮奔腾的宽江长河,或围绕在柴芯的烈焰四周。火把的闪光映照出崖壁上的若隐若现的神秘画像,击石的铿锵伴随着鼎沸的呐喊欢唱;头饰彩羽,身披兽皮的人们……从日出跳到日落,从黄昏舞到晨曦。”(引自《中国舞蹈史》)这就是少数民族仪式舞蹈精彩的描述。仪式舞蹈的主题是生命,它用富于宗教感情的既定舞蹈动作程序。以使人们以神圣的心理从这些程序中体验并深信不疑地感受到神灵对生命本体的佑助。在西南少数民族社会中,仪式舞蹈是一种流传久远,对人们的生活、生产及心理影响极深的一种民俗现象。当征服与支配自然界的强烈愿望,因手段的缺乏而难以实现的时候,盛大的仪式舞蹈就开始了。他们通过这种仪式舞蹈强烈地意识到自身的存在价值,意识到自身与群体的巨大潜在能动性。人们深信舞蹈可以超越现实,沟通神灵,于是不同部落产生了各具代表性的舞蹈,而这些舞蹈往往都是用于祭祀仪式的。

转贴于

例如,哈尼族的芒鼓舞,鼓声是人们向“摩米”(即天神)对话的道具,鼓里放有五谷及象征人丁兴旺的青草。芒舞是哈尼族在传统的“昂玛吐”节上表演的祭祀性喜庆舞蹈。芒鼓舞有清山净寨、驱邪避鬼、祈求丰收之意。还有铜镲舞,这种舞流行于西双版纳州哈尼族爱尼支系的一种舞蹈。先民们用两片铜镲相撞发出的洪亮声音来与神灵沟通。神鼓流传于云南绿春一带,当地人叫“热波比”。现在,绿春县牛孔乡只有一个妇女能打这种鼓,“神鼓”有24套打法,概括了祭祀、生殖繁衍、祈求丰收、婚丧嫁娶等内容。打鼓前要“祭鼓”,打鼓时边打边唱。

再例如,佤族至今仍然保留着“木鼓舞”的习俗。他们将“木鼓舞”看成很神圣的仪式。在佤族人们的历史上,“木鼓舞”通常在本族人受到外族人入侵时、村里的老人过世时、取外族人的头颅祭祀古神时,敲鼓而舞。现在“木鼓舞”在佤族大多在两种情况下跳,一是村民拉木鼓回村寨时跳,二是有重要的活动在木鼓房中所处的村寨中跳。“木鼓舞”原始风貌浓厚,动作丰富。舞者时而站成两横排或两竖排交错变动,时而相互拉手将木鼓围成圆圈伴随着鼓点而舞,舞蹈情绪激烈,狂野粗砺。在简单奔放的律动中勃发出生命的情感。

还有,面具舞也是当地先民举行驱鬼逐疫的祭仪。云南麻栗坡县大王岩崖画有面具舞图象。先民们戴着面具吓唬魔鬼,驱逐病疫,祈求人畜平安。面具舞发展为傩戏,至今一直遗存在云贵川等省的部分地区。

东巴舞是在东巴祭祀仪式中跳的一种舞蹈,其中的一类是为了超度亡灵。原始东巴教认为,人的躯壳死了,人的灵魂没有死;这样就必须由东巴跳舞祭祀,超渡亡灵,沿着“神路图”升入天堂。

西南少数民族人民除了认为万物有灵外,还信奉氏族的图腾。图腾是原始氏族和部落群体的象征和标记。涂尔干在分析图腾崇拜时认为,在氏族成员之外“存在着支配他们同时又支持他们的力量”,这种力量是群体成员所激起的情感,这种情感已经深入氏族成员的内心,并且对象化了。为了对象化,这种情感就被固定在某种客体上, 如图腾。于是某些东西就变得神圣了。图腾崇拜在于部落和氏族成员对图腾神圣感情和心理归依感。正如当代美国著名的美学家鲁道夫·阿恩海姆所讲:“原始艺术既不是产生于单纯的好奇心,也不产生于创造性的冲动本身,原始艺术的目的,并不在于去产生愉快的形象,而是把它作为日常生活中重要的实践工具和一种超凡的力量。”这种超凡的力量就是“图腾崇拜”。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表现图腾崇拜或本身即以某种作为图腾符号的动物动作为舞蹈动作。这种方式强化了群体认同的标记性。例如,我们在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中,常常见到牛头的出现。这就是体现对农业生活和力量的崇拜的牛头舞。牛是世界上很多民族在古代崇拜的动物。“中国人的先民很早就和牛发生了关系。传说远古时候‘葛天氏’之乐,是表现农业生活的。表演时三人手里都拿着牛尾巴,顿足踏地,边舞边唱”。这在当地的民间舞蹈中得到了体现。舞蹈中,持牛头者是祭祀仪式的主持者,又是祭祀舞蹈的领舞人,只有此人用线条画出身体,而其他几人都是用颜料涂满身体。牛头象征着力量和财富。牛可以耕种、有力量,还能带来更多的粮食,在原始社会,有粮食就有生命,就有财富,所以牛的多少可以衡量财富的多少。对牛的崇拜,可以看到原始先民对农业的重视。

还有,基诺族视太阳鼓为神灵的化身,所以他们的太阳鼓舞是其民族最具有代表性的舞蹈。鼓的正面似一轮太阳,鼓身的木管象征太阳的光芒。鼓舞反映出云南远古先民的生殖崇拜。鼓槌、鼓面很有男女生殖器的形似特征,打鼓更具明显的交合象征意味。原始先民相信阴阳协调,天地交和,生命乃成。对产生生命的行为和器官有着近乎神灵的崇拜。他们把这种崇拜隐含在舞蹈动作中,以乞求获得孕育生命的能力。从这些舞蹈中可以看出原始先民对待情爱、生命的态度。

再如,傣族人把孔雀作为自己民族精神的图腾,他们的孔雀舞是其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民间舞蹈。内容多为表现孔雀的动作和生活习性。舞蹈动作多保持在半蹲姿态上均匀地颤动,身体及手臂的每个关节都有弯曲,手形和手的动作也较多,有规范化的地位图和步法,每个动作有相应的鼓语伴奏。这些舞蹈虽然道具不同、舞风各异,但都体现了对氏族图腾的崇拜、对生命的崇拜。

四、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是人类的艺术瑰宝

这种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如同一本活得历史画卷,向人们讲诉着原始先民的生活方式,体现他们对神灵、对生命的崇敬。舞者动作的内涵,舞蹈的内容,舞蹈所表达的信仰,以及舞具的神圣含义和它的活化石作用,都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种原生态舞蹈,其呈现过程是表演艺术;舞蹈的特定 时间、空间与内涵体现了岁时节日民俗与人生仪礼;而舞蹈的服装和特定用具又和相关的特殊制作加工工艺技术密切相关。所以,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无疑是一种非常稀有的艺术形式。这种舞蹈是舞者世世代代从先祖那里继承下来的,具有生命的活力,是可以不断发展的活态文化艺术品。

五、结语(下转第182页)

西南少数民族的原生态舞蹈,作为中国舞蹈艺术圣殿中的一枝奇葩,处处体现着信仰和崇拜,体现着那一方水土人民对生活的真诚和感动。他们的舞蹈是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没有粉饰与浮躁。因为大山里的人们深信天地可以交合,阴阳可以协调。他们跳舞是为了示爱,打歌是为了庆丰收,击鼓是为了交媾,这些充满人性的东西完全不同于一般舞蹈形式的单纯炫技。他们的舞蹈不是技巧,而是生命本身。他们是在用生命舞蹈!

参考文献

[1]于平. 传统舞蹈与现代舞蹈[M]. 北京舞蹈学院出版社,2002.

[2]爱弥尔?涂尔干著.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M]. 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3]格罗塞. 艺术的起源[M]. 商务印书馆,1984.

民族舞蹈艺术范文6

关键词:藏族;民间舞蹈;艺术;特性

中国分类号:J7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4115(2014)05-196-1

一、藏族民间舞蹈概况

藏族是聚居在我国境内和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省部分地区的一个少数民族,其历史悠久、文化丰富。藏族民间舞蹈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结合的产物,是藏族劳动人民依据自己的生产生活直接进行的艺术创作,并在各地区群众中得到流传和传承的舞蹈形式。由于各地区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宗教文化的差异,形成了不同的舞蹈形态和形体动作,就藏族民间舞的现状来看,类别形式多姿多彩,各具特色。

二、民族地域性的艺术特性

藏族是青藏高原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的民族,藏族文化艺术的形成受地域和环境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农牧文化与宗教文化相结合的藏区文化,因此藏族民间舞蹈具有了鲜明的民族地域文化特点。一般来说,藏族民间舞可分为自娱性舞蹈和宗教舞蹈两大类,这两大类舞蹈都具有优美翩跹的舞姿、独特的舞蹈风格及深邃的文化内涵,在地域文化和艺术继承方面是最具有典型意义的。

锅庄舞是以歌舞结合、载歌载舞为形式的自娱性集体歌舞。锅庄舞曲调悠扬明亮,舞姿矫健,动作挺拔,既展舞姿又重情绪表现,女性动作飘逸含蓄,男性动作激昂奔放,是最能显示藏族人民骠悍气质的舞蹈品种。

三、即兴适应性的艺术特征

民族民间舞蹈作为一个悠久深邃的历史文化载体,在继承了传统舞蹈的体态动作、艺术形态基础上,将生产劳动中的群众自娱性融入到舞蹈当中,逐渐形成了群众即兴发挥、易学易懂、即兴适应性的舞蹈状态。这种即兴适应性使舞蹈有了相对稳定的形式和固定的动作,表演者根据情趣灵感即兴发挥部分舞蹈,迎合了民众的喜好和舞台场合的表演需求,使舞蹈内容和形式别具一番新意。

歌舞已成为藏族人民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这种自娱性的舞蹈形式已融入进民众的生活中。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意识形态的变化,藏族民间舞蹈汲取了民族传统文化和新的艺术养分,在创作者的精心编排下,表演者即兴发挥,使藏族民间舞蹈具有更加丰富、独特的艺术魅力。

四、舞台交融性的艺术特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民族的进步,藏族民间舞蹈的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我们现在所看到的藏族民间舞蹈是以原生态为基础,结合了时展和现实生活,将其舞蹈风格、基本动律、舞台服饰进行再创造的新型舞蹈形态,它既保留了藏族民间舞原生态的风格,又符合了舞台艺术发展的审美要求和大众的意识,使得原生态民族民间舞从“民间”走向了“舞台”。这种创新与融合是藏族民间舞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完美结合,也是未来民族民间舞蹈发展的必然趋势。

五、对藏族民间舞发展的思考

当前以藏族民间舞蹈为素材的节目中,多由慢到快,抒发出来的情绪比较单调,对舞蹈的动态造型较为忽视,舞蹈形式的表现力也较弱,给观众留下的印象不深刻。若能够采用“情感冲动作”的办法,加强动作力度的对比,将动作伸延开来,就能展现它更具豪放挺拔的舞蹈气质,更加适合表现人的深沉情感和骠悍的民族性格。传统是基础,发展就是超越。我们要继续挖掘和开拓藏族民间舞的多重表现力,多方面地反映人的思想情感,创作出更加个性化的新藏舞。

地区的民间舞蹈具有独特的魅力,是艺术家们研究民俗民间文化的重要素材来源,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文化宝库。藏族民间舞蹈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一些濒临失传的舞蹈得到了抢救,一些逐渐被遗忘的舞蹈陆续得到发掘、整理和重新介绍。其中,许多民间舞经舞蹈编导整理加工被搬上了舞台,深受广大观众喜爱。这些民间舞反映了新生活面貌,歌颂了现代人民的幸福生活,不仅丰富了群众的文化生活,也促进了民间舞蹈的继承和发展。

面对不同形态的藏族舞蹈,我们不能一味的封闭保守,也不能过度的开拓创新,因此,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能够理性的对待这些瑰宝。一方面,在保存与发展的问题上,面对原生态的藏族民间舞蹈,我们应该以十分尊重和科学的态度尽量保持和突出藏舞的特色,认真发掘整理,将其完整的保存下来,使其特有的民族风采和地方特色世代传承下去。另一方面,观众的审美品味和需求出现了多样化的趋势。因而,在继承传统舞蹈和学习外来文化时要保持必要的张力。在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大胆突破创新,要从生活出发,从内容着手,结合观众合理的审美需求,开展多层次、多侧面、多样化的舞蹈创作,为藏族舞蹈注入新的生命力,使藏族民间舞蹈的形式变得多姿多彩,更加具有时代感和感染力,创作出雅俗共赏的经典之作。

参考文献:

[1]何永才.舞蹈概说[M].拉萨:人民出版社,1988

[2]李加才让.藏族果卓舞文化审美特征浅论[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2005,(09).

[3]杨晓华.藏族民间舞蹈的艺术特性[J].群文天地,2011,(13).

[4]石胜.论藏族宗教舞蹈艺术[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7,(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