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孝文化的体现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孝文化的体现范文1
一、重点体育项目的描写研究
(一)击壤东汉王充《论衡·艺术》和三国时期魏国邯郸淳的《艺经》都对击壤有记录,其中,《艺经》中描写到农民将一块长方形木块侧立在地面上,于三四十步外用一块木块抛掷,直到将侧立在地面上的木块打倒为止,当时这种体育活动非常兴盛。南朝谢灵运在《初去郡》中写道:“即是羲唐化,获我击壤声”,张协在《七命》中写道:“黄发击壤”,是描写黄发的老者在玩击壤的游戏,可以看出,当时人人都爱好击壤活动,击壤这种体育活动具有较强的技巧性,人们在练习与参与的过程中,获得了较好的娱乐效果。
(二)角抵唐代受到西域文化的影响,对胡的角抵运动也有较多的认识与研究,大家都愿意参与到这项活动中来,王定保引用了《角抵赋》中的说法,对角抵活动进行了呈现,角抵主要掺杂了相扑和武术的技巧,这种体育活动有一定的技巧性,在竞技过程中,需要参与者发挥自己的力量与技能,将对方“制服”,这样的体育运动反映了唐代时期竞技精神的强化,也说明了当时社会积极昂扬的精神面貌。在《水浒传》中也多次描写角抵活动,在格斗中,反映了山东大汉的强健体魄,深刻体现出角抵运动对搏击活动有着较好的带动作用。
(三)拔河唐代薛胜在《拔河赋》中描写了民间拔河活动的盛况,“一鼓作气,再鼓作力,三鼓兮其绳则直”。可以看出拔河是非常具有竞技性的,双方队员都用力往两边拉,绳子的承载力与人力交相辉映,在惊险刺激的激烈场面中,可以带动双方队员的斗志。当然各个时期都有对拔河比赛描写的文学作品,这项运动有悠久的历史,民众都喜欢这项运动,并将竞技精神融合于其中。
(四)跳水南宋时期,朝廷搬到长江以南地区,而长江以南地区多水流且气温较高,所以那个时期流行跳水运动。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记载道:“两画船,上立秋千……一人上蹴秋千,将平架,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这里描写的是人们借用水秋千这种工具进行跳水的活动,可以说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筋斗掷身”是说跳水者翻一个筋斗跳入水中,说明当时人们已经掌握相当成熟的跳水技巧。
(五)举重举重这项运动需要花费很大力气,这项运动在后来的武举考试中也出现了。《清史稿·选举志》中写道:“试以八力、十力、十二力之弓;八十斤、百斤、百二十斤之刀;二百斤、二百五十斤、三百斤之石。弓开满,刀舞花,掇石离地尺。”明清的举重活动是非常盛行的,《水浒传》中武松举起石墩,在空中摇晃,一提,一掷,一接,反映了武松力大无穷。举重运动需要自身有非常大的力气,人们借助各种重物进行训练,当时对石器的使用比较广泛,举石担、石锁等,是清朝非常流行的举重项目。
二、探析古代文学作品中的体育文化精神
(一)竞技精神从历代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古代竞技体育的种类比较多,尤其是在政治、经济都稳定的年代,为了显示大国人才的竞争意识,进行大型的体育比赛,可以显示大国风范。同时,我国人民自身的竞技精神是比较强烈的,大家都想在各种体育运动中获得成功,一个是重在参与的热情,另一个则是在竞争过程中发现自己技巧的缺失,获得更好的进步。人们的竞技精神至今还是被许多人推崇的,人们在竞技中获得了经验与成功,为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精神面貌的提升做好了准备。
(二)娱乐精神许多体育活动都是以娱乐为目的的,古代的文学作品从各种角度来反映人们参与其中时的心情,人们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时候,身心可以获得舒展,对相关的体育运动的技巧捕捉也是极为有利的。古代没有网络,没有高科技的娱乐活动,只能在这些体育运动中寻找快乐,所以当人们找到参与某项体育活动的热情时,就可以乐在其中,娱乐效果极强。从古代到现代,人们对各种体育活动的参与热情不减,这也是因为民族的传统的积极作用的带动,加上一代代传下来的体育项目的参与技巧是需要人来继承的,所以现代人不但参与其中,而且在相关的创新研究中有着较强的提升意识。
三、结语
孝文化的体现范文2
【关键词】中西;小说;文化;人文环境
科幻小说源自于西方,然而科幻小说的萌芽应该在中国。狭义的科幻小说指的是以科学为基础,担负着科普宣传任务,科学意识成分较多的小说。《西游记》虽是志怪类幻想小说,然而以广义科幻的观点看,也是具有中国风格的科幻小说的萌芽。但是几千年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作为非主流非正统的科幻题材,一直未受到应有的关注和重视,尽管在古代神话传说的记载曾出现长娥奔月,女娲补天,牛郎织女等神话传说,可惜在所谓正统思想的扼杀下并未形成燎原之势。中国自古以来科学发展缓慢不能不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对科学探索的不足,对人类各种新发现新理论的重视不足。
近几年西方推出的《魔戒》三部曲,《哈里波特》更使科幻小说大行其道,风靡全球。同时,科幻小说作为一个蕴涵丰富的文化载体,与其产生的宗教,民族心理,神话传说等文化因素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魔戒》中讲述了一枚具有无比神力的“众戒之王”,它不但具有让人隐身的神秘力量,还有掌管另外十九枚魔戒的能力。索隆发现了这枚戒指的踪迹,为了增强他统驭世界的能力,决定找回这枚遗失的戒王。魔戒一旦被索隆掌握,那么世界便将毁于邪恶之手。弗拉多等人在术士刚多尔夫的帮助下临危受命,要将这枚魔戒带到厄运山去销毁,于是一行人踏上了正义与邪恶对峙的历险之旅。沿途,邪恶力量不时对他们展开袭击,企图夺回魔戒。经历千难万险,在战胜了外部的黑暗势力并超越了自身的局限之后,他们终于摧毁了魔戒,使生灵与人类免遭涂炭[1]。这与中国的科幻小说《西游记》有相似之处:同样是一个团队,同样面对着一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同样面对千难万险的征途。所以有人称《魔戒》是西方的《西游记》。
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文环境,因其在漫长历史的演化中,必定会哺育出自己的文化系统结构,其内在机制及演化路径,决定其独特的人文形态。这种人文形态不象其他自然物,但他们仍然是客观的,确定的,因而可以作为认识的对象加以分析。可以通过对中西文化差异的研究追问世界不同文化的独特品质与其起源。
《西游记》的一个主要思想是长生不老。第一回孙悟空虽然在花果山,水帘洞过着“不归人王法律,不惧禽兽威严”,的自在生活,但却忧虑“暗中有阎王老子管着,一旦身亡,可不枉生世界之中,不得久注天人之内”。当通背猿猴告诉他,“佛与仙与神圣三者,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为了长生不老,孙悟空开始寻师访道之路。在中国追求永生,仙境,仙人以及成仙之术的方术之士,先秦已有。《魔戒》中精灵和人类作为大地之曲的重要演奏者被创造出来,但人类和精灵“天数”不同。人类总是伴随疾病,伤痛走向年迈,当他们的躯体不足以再支撑生命时,他们就会死亡。他们死之日,灵魂就会离开,而精灵则不同,只有在被难以忍受的伤痛或忧伤压垮时,他们才会死,他们死后,灵魂还将在世间轮回。《魔戒》中表现出的一种西方式的生命意识,“赖活并不强于好死”。回顾西方文明起源的古希腊,苏格拉底就死亡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真正重要的事情不是活着而是好好的活着…而好好的活着意味着活的高尚或正直。”“真正难以逃避的不是死亡,而是罪恶。”
《魔戒》是一部恶与善二元对立的小说。在托尔金的小说世界里“恶”异常强大,不仅表现为外在的类似于撒旦的恶魔萨隆,而且体现为存在于每个人内心的欲望,恶与善势均力敌,激烈对抗[2]。魔戒有着可以使拥有者成为世界之王,统辖万灵的巨大魔力,因而诱发人内在的强烈欲望。比如,护戒人博罗米尔抵挡不住戒指的诱惑,建议利用戒指本身的邪恶力量,以“恶”治“恶”,对抗萨隆,精灵之王埃尔隆德断然拒绝了这个建议,“他的力量太强大了,几乎没有人可以自如运用,除非这个人既已拥有了无边法力。但是,对于这样的人来说戒指更是致命的危险,因为他将使人心智沦丧,完全沉迷于自我无限膨胀的贪欲…”但博罗米尔还是忘记了这个忠告,在护戒途中妄图窃取魔戒。格罗姆则更是完全被欲望所异化的人,对魔戒的强烈渴求使他自身分裂,最终和魔戒一起毁灭。
在善恶问题上《西游记》则体现出东方式的整体思维模式。魔与道,恶与善之间的区别,对立不是绝对,永远不变的,而是相对的,可变的。小说中神中有魔,魔中有神,神魔之间有对立的一面,但更多表现为相联系的一面,比如,孙悟空在佛门前是妖猴,猪八戒,沙僧被扁下界后曾一度是吃人的妖怪。在修成正果后,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做了净坛使者,沙僧成了金身罗汉。
从西方的观点来看,恶就是恶,善就是善,两者之间是截然对立的。善和恶之间的抗争是两种强大力量之间的抗衡,或者胜或者败,不存在其他的可能。从中国式的观点看,善与恶的本质乃是一定条件的作用或某种关系影响造成的差别,不存在两个独立的本体,善和恶都是道的具体体现,二者共同存在于一个整体匡架内。所以中国文化中的整体思维抹杀了西方文化中的二元对立。
参考文献
孝文化的体现范文3
关键词:校园文化;现状;对策
1当前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
长期以来,运动训练、体育教学、一直在“生物体育观”的“工具理性”下发展,巨大的运动负荷背后却隐藏着对身心的摧残和扭曲,是体育人文精神的“异化”,比赛场成了国家利益、民族精神、“功利主义”的竞技场。“人文奥运”、“绿色奥运”、“科技奥运”、“生态奥运” [1]的提出,标志着人类体育观念的更新,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动机、目的以远远超越了在“生物体育观”指导下的认识,体育背后强大的“人文魅力”日益显现。
竞争意识淡泊,创新精神不足
东方体育文化是受儒家思想影响的,长时间处于闭关自守的封建社会条件下,形成了融养生、健体、道德、竞技、娱乐为一体的独特风格。以孔子、孟子为主要代表的儒家文化主张“宁静致远”,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道家文化主张“清静无为”,这种儒道互补型文化中的静止观念在整个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取了支配地位,对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道教所倡导的“静以养生”和 “静以养神”,庄子主张不引导而寿,用入境的方式坐忘,行气而生,这可以说是中华民族独特的以驱病健体为主要目的体育活动方式。而竞争性的富于冒险创新性的体育因为没有充分发展的社会文化空间,而没有形成发展的大气候。在体育上则表现为创新精神不足,竞争意识淡薄,参与竞争的主动性不够,以个人为基础的竞争得不到充分发展。在多元文化环境的冲击下,传统的体育思想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突。
2建立多元文化教育理念的学校体育理论框架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年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也在不断提高,健康日益成为人们的第一需要。学校体育教育的基本观念应是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重视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关注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承认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学校体育教育改革首先应从转变思想观念开始。
2.1构建“以人为本”的体育教育观
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应该以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为教育目标,“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着眼于塑造受教育者的理想人格,充分遵循和尊重人的身心发展规律,维护人的权利、关怀人的困难和痛苦、容忍人的弱点和缺点、发展人的自主和独立意识等为特征,鼓励和促进人的创造才能的生成和成熟。构建“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是新时期下社会发展对体育的必然要求。只有整个民族素质提高,才能形成现代文明主体,才能产生智力和人力资源的相应优势,才能使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一个基本保证和真正动力。我国实施的以民族创新为灵魂的素质教育的本质就是主体性教育,就是要把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等始终作为各种教育和各科教学活动的目的。以学生为主体,通过主动学习促进主体性发展,促进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旨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2.2增强终身体育意识教育
“健康第一”的学校教育指导思想为学校体育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很显然,现有校园体育状况无法满足终身体育教育的目标要求。近年来,不少体育教育界的同仁,致力于学校体育教学的改革,提出了各式各样新的教学模式,取得了一些实效。但效果的取得仅仅见于校园体育教育环境的内部,并不能说明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直接因果关系。我们应该意识到,有限的校园体育资源,全部用于体育教学,并不是实现终身体育的最佳途径,人是具有主体性的,只有把人通过较好的培养方式,置于一种社会环境之中,引导其向着生活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个人主体性的作用,从而实现学校体育的目标。选择“文化”的概念,探究校园体育文化与终身体育潜在、本质的联系,采取一种让学生接受校园体育文化,理解校园体育文化的方法,促使其在校园体育文化环境氛围里,受到熏陶、感染,将对他们真正接受终身体育的理念具有客观的现实意义。
将学校体育娱乐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丰富多彩,这也必将极大地丰富校园体育文化终身体育基础,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养成教育是培养习惯的中心环节,学生应形成自己的健身方案终身体育思想。这就要求终身坚持体育锻炼与终身接受体育教育。
参考文献:
[1] 王则珊. 《学校体育理论与研究》.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8.
[2] 周西宽等.《体育史》.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
孝文化的体现范文4
【关键词】软硬件系统 高校信息化建设 策略
1 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纵观当前我国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不难看出,虽取得了明显成效,然而仍旧包含一些现实问题。具体体现为重视物质忽视人力资源建设。实践工作中较少关注信息化用户的现实需要,没能分析用户需求呈现出的特征与差异性,忽视了创建友好型、人性化的用户操作界面,较难组建专业化、高水平的开发工作团队以及服务运行队伍。另外,高校信息化建设实践中还存在重视硬件、忽视软件的问题。虽然一些高校创建了现代化的校园网系统硬件平台,然而却没能注重开发有用的信息化工作体系,呈现出软硬件系统建设发展无法一致同步的问题。
另外,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呈现出不到位的问题。无法创建针对性的工作标准,同时欠缺该标准同应用访问的具体接口。形成的各类信息体系呈现出相互孤立的问题,因而较难完成信息挖掘以及匹配。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还存在重视开发忽视维护的问题。由于信息化应用服务系统没能完善健全,进而令信息化应用体系后续需要进行大量的维护管理工作,任务量庞大,较难自如应对。
基于高校专门机构利用单独数据采集实现以及录入信息,进而在一定层面保证了信息数据的权威性以及可靠性、唯一性。令信息数据精准性获取了良好保障。伴随对网络系统依赖性的持续提升,各类信息安全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
2 高校信息化建设科学策略
2.1 创建专业化网络信息以及技术中心,建设信息化校园
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创建专业化网络信息中心以及技术中心,负责制定信息化校园建设的整体规划。高校相关单位应通过有序协调的配合,同信息技术中心一同进行信息化校园建设的需求分析,完善系统建设,做好维护管理工作。实践阶段中,应由全局视角入手,考量各类子系统的有效对接,进而确保整体工作的便利、有序开展。
2.2 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开发强大应用平台
高校信息化建设工作中,应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做好前期的有效分析,在内部人员熟练掌握系统结构、组成的研究以及有关子系统的研发基础上,进而可全面了解系统具体的维护工作流程,预防过于依赖市场各方力量。项目实施阶段中,应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针对内部员工以及外部企业开发工作团队,创建完善的规章体制实现有效约束管理,打造优质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系统模块的有效连接以及集成藕合。
高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基于web的系统离不开现代化、强大功能的开发应用平台。通常来讲,应用平台开发应同网络系统发展趋势、方向确保合理一致。进而不但可提升实践工作效率,还可推进不同部门的良好协同合作。再者利于履行现代化的工作机制。
2.3 创建办公自动化系统,保证校园网安全可靠运行服务
信息时代,应通过广泛宣传、丰富应用令全校师生均认识到开创办公自动化系统在校园信息化建设实践工作中的重要性,探究信息化建设任务的内涵优势,进而引入全校师生至高校信息化建设团队之中。另外,办公自动化系统支持动态演化,体现明显的离散性。这样一来令系统运行呈现出鲜明的动态性以及不可控制性。该系统的另一显著特征为用户多样化,进而令用户趋向为充满个性化的任务工作流程,现实需要也会丰富多样。为此,应着力于对办公流程整体自动演化实现有效支持。
庞大的信息化系统需要可靠安全的运行环境,目前开放自由的网络环境、庞大海量的信息应用,令信息安全越发重要。其具体涵盖传输信息的安全,也就是利用链路层的处理加密、IP层的保密工作、应用层的安全加密等,依据应用现实需要以及不同等级的安全强度,对系统之中数据信息实施安全传输。另外,还应确保信息存储应用的可靠安全。系统之中主体涵盖数据信息以及功能信息。做好数据信息的可靠安全保护,可保障数据库各类信息的可靠安全。再者做好功能文件以及终端安全的有效保证也十分必要。另外应做好安全管理。引入可靠的管理手段、现代化操作技术保障网络信息的整体安全性。
一方面有关单位、政府机构应依据信息安全有关规章、法律制度实施,再者还应遵循校园信息化操作体制,制定安全机制,良好的构成优势互补。
3 结束语
总之,高校信息化建设进程中,实践工作步伐日益加快,同时也显现出一定的不足之处。为此,我们只有做好良好的总体规划,提升高校师生对开展校园信息化建设的科学认识,创建专业化的网络信息以及技术中心,引入校企合作模式,开发强大应用平台,创建良好的办公自动化系统,保证校园网的安全可靠与持续运行。方能真正提升高校科学研究、教学管理整体水平,加快工作效率,扩充高校知名度,实现可持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沈培华.数字化校园解决方案与实践[R].珠海:高等学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工作研会,2011.
[3]朱海松.网络的破碎化传播[M].中国市场出版社,2010.
孝文化的体现范文5
【关键词】校本课程;学校文化;提升;内涵发展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45-0038-03
【作者简介】1.李方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局长;2.汤雪平,江苏省无锡市梁溪区教育局(江苏无锡,214000)教研员。
当今社会的快速发展促使越来越多的学校意识到学校文化建设是现代学校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因素。校本课程通过开发、实践、评价等过程对学校文化的影响是系统的、全方位的,通过学校文化改造具有地方特色、学校特点、满足学生需求的校本课程,使之更能切合学校的教育实践,对于学校而言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校本课程和学校文化的共生关系
任何一所学校的校本课程建设都与学校文化紧密相关。首先,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元素,文化决定课程的结构、内容、品性;其次,在不断探索建设校本课程过程中创生着新的文化。离开学校文化谈校本课程,离开校本课程谈学校文化,都是不可行的。正如“书生”校长程红兵的话:“有学校之形,无学校文化之神;有课程改革之名,无课程文化之实;学校文化存在同质化、低质化、浅表化现象”。
1.学校文化是校本课程建设的资源。
国内外学者关于学校文化的理解有不同的看法,其中杰克逊认为“在学校、班级中促进学生社会化的非学术性经验构成了隐性课程,而这些非学术性经验的主题实际上就是学校文化”。由此看出,学校文化包含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校园的一草一木一桌一椅都存在着丰富的隐性课程资源。校本课程是在学校这个特定的文化环境中,立足于文化背景和学校特色而开发出来的课程,它是学校文化的具体体现,有着深深的学校文化烙印。只有基于学校文化,才能使校本课程切合学校的教学实践,满足学生切身需要。
2.校本课程促进学校文化的形成。
丰富的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支撑。学校特色是一所学校的“品牌”,是一种个性化的学校文化。校本课程的特点就是立足于学校,以学校为本,在体现学校特色的基础上设置适合本校发展的课程,最终体现学校文化。因此,可以说校本课程是学校文化的重要内容。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的过程就是学校文化浸润、沉淀、生成的过程,从而形成学校文化发展轨迹。
二、改造校本课程的必要性
近年来,校本课程作为课程改革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理想走向现实。从理论层面上说,校本课程是原有单一课程体系的突破和超越,很有意义;但在实践中却步履维艰,困难重重。笔者在校期间有幸参加了教育部“课程与学习的关系”课题调研工作,对部分城市和学校关于校本课程开发问题做了一些访谈和问卷调查,深切感受到校本课程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1.校本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的“断崖”。
校本课程应该是学校根据自身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而开发的课程,但在实际开发过程中,学校为了应付上级任务,为开发而开发;学校在没有调查学生个体需要和整合校内课程资源的情况下,开设不适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的校本课程,导致课程与学生需要之间出现一个“断崖”。如有的小学开设《锡梅戏韵》《国际视野》等课程,既与学生现阶段的兴趣与需要不符合,又对其他学科的学习无迁移价值。
2.保守的课程文化。
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但为了响应新课改的号召,有的课程只重视结果而忽视学生评价,忽略了学生的真正需求;有的课程大搞形式主义,无视学校的隐性课程资源;甚至简单地把校本课程定位为一种课程类型,如某所中学篮球队在市级甚至省级比赛中屡屡获冠,就以篮球为该校办学特色,开设一系列《篮球文化》《传球技术》《投篮技巧》等重复性课程。这些课程或只是学校原有课程的变形,或只是学科课程的附庸,没有使学校文化成为影响校本课程开发的考虑因素。
3.教师有限的课程开发力。
开发校本课程的主体力量是教师,他们决定着课程开发的程度和质量。但教师由于学科分科性,多数时间是以孤立的方式进行工作,教师之间缺乏合作交流,导致个人主义教师文化占主导地位。因此,教师在校本课程开发中容易以他们的兴趣、能力为基础开设课程,出现“师自为本”的现象。再者,从我国中小学教师所接受的教育来看,是“先天不足,后天失调”,教师职前职后都缺乏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理论和技能培训。
上述的问题主要是没有把校本课程的建设和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造成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院院长顾明远在《教育大词典》里对学校文化是这么定义的:学校内有关教学及其他一切活动的价值观念及行为形态。由此可见,课程是一种文化,它是通过一定的文本形式、多样的实践过程和丰富的客观结果表现出来,并以一定课程制度加以保证,课程的表现形式、实践样态与结果形态实质上也是对文化的发展、创造与丰富。教学的基本元素就是教师、学生、课程,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校本课程也就是学校文化。但是许多校本课程开发多是流于形式,应付上级任务,没有与学校文化联系在一起,这就使校本课程失去了“根”。因此,没有学校文化的校本课程只是海市蜃楼,昙花一现。
三、重建校本课程的内涵发展
众所周知,新课改是一次全方位、深层次的教育变革。对于学校而言,改造校本课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契机,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文化的转型和重建。从学校文化的组成部分来看,学校文化可以划分为学生文化、教师文化、课程文化。而今教育界倡导打造学校特色,建立品牌学校的呼声越来越高,学校应该从这三方面着手改造校本课程,这是学校文化建设和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
1.关注学生文化,开启校本课程改造。
现代教育关注以人为本,即要求我们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要。学生是在生理、心理及社会意识等各方面都未成熟的个体,他们的言行及支配其言行的信仰、价值观、态度等并非完全首先以体现社会意志为准则,而是首先以满足个体需求为目标,由于学生的个体需求多种多样,其文化类型在学校层面表现出学生的需求性文化。
改造校本课程如何体现学生的需求性文化呢?首先,认同学生智能发展的多元性,为不同智能类型的学生开发多样性的校本课程,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其次,确定生本教育,针对学生差异,满足不同需求,引导学生参与改造校本课程的工作。概括说来,就是根据学生的发展需求来确定课程目标;立足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开设课程;基于学生身心特点实施课程内容。
2.重塑教师文化,助力校本课程改造。
任何教W改革没有教师的支持都不可能成功,校本课程改造亦是如此。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钟启泉认为:学校是一种特有的社会组织,作为基础教育的“学校”是以“教师人格”的力量去塑造新生代的人格发展,以“学校文化”的底蕴去奠定新生代的学历发展的基础。可见,教师文化在学校文化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参与课程改造,一方面教师作为课程改造主体在学校文化建设中起着核心作用,通过参与课程汇编,实现课程知识的重构,通过课程实施间接影响着学校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校本课程改造开发为教师提供了专业化发展的空间和机遇,极大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与整体教学水平。同时,通过教师长期的合作还可以形成教研共同体,增强集体归属感。
如何重塑教师文化提升校本改造?首先,要实现校本课程切合学校文化的内涵,关键在于调动广大教师参与课程改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转变他们的观念,提高他们的课程意识和改造能力,挖掘他们的创造潜能。其次,要保证校本课程改造的顺利进行,形成教师群体合作文化是重点:这种合作不仅表现为教师之间的合作,还体现在教师与课程专家、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只有持久的合作文化,才能互相沟通理解。同时,要求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改造的实践和反思中,加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加速专业发展进程。
3.挖掘课程文化,规划校本课程改造。
上文我们提及课程是一种文化,我们不能就课程谈课程,只有把课程改造和文化相融合,才能有长久的生命力。如何挖掘课程文化,建构学校课程体系?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校本课程往往是扎根于学校文化底蕴,体现出学校文化的传承与提升;如果偏离学校文化与特色去盲目开发校本课程,只会事倍功半。其次,我们要及时把握时代脉搏,利用社会大文化的特性,重建有生命力的校本课程。
孝文化的体现范文6
关键词:资源整合;多样化;价值;问题研究
课程改革的实施,为体育教学注入了新鲜血液,迎来了体育的科学春天。体育《课程标准》的出台,标志着我国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正在与国际接轨,要求体育老师在教学理念、教学形式、评价标准上不断更新。因为我们现有的教学条件,尚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所以体育老师要想方设法整合各种资源,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化解当前农村学校体育课堂还存在的问题,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体育锻炼场所和活动空间。现结合我们平时工作谈谈在体育资源整合方面的体会。
一、 推存出新、整合资源
就广大农村的中小学而言,运用现有的有限的体育器材上体育课是远远不够的。难怪我们体育老师感到:体育课难教,要场地没场地,要器材没器材,除了球类课学生感兴趣外,其他的课不好上。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知道更应该严格遵守古训,为发展学生体质要象蜡烛一样燃烧自己。
(一)开发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进行创新教学实践
创新小学体育教学,就要不断地开发丰富的体育课程资源。体育项目不应该是单一的,而是要建立在全方位、多层次的。学生除了参加课本上特定的体育活动外,还要积极扩展课程资源,广泛引进时尚的、受同学们欢迎的新兴的体育项目,如各种时尚的健美操、健身舞、保龄球、滑轮、攀岩以及有地方特色的高跷、耍手绢、武术、飞碟等体育项目。另外,针对小学生年龄、身体素质等特点,可以对一些常见的竞技项目进行改造,降低动作要求和难度,改变竞赛规则,以适应小学体育教学。通过引进和开发体育课程资源,既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理念,这更有利于为学校体育教学提供丰富的教材内容,形成自己鲜明、独特的教学风格。
学校条件不够,我们创造条件。我所在的学校,没有400米跑道,平时上课就用学生、桌子椅子设置成S型跑道。让学生既达到上体育课的效果,又好像是在玩游戏。增加了上体育课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进行体育锻炼。没有山羊,我们自己动手用凳子改造;没有跳高架,还是自己去做。尽可能满足教学需要。
(二)利用多媒体、增强教学效果
在技术动作讲解示范过程中,不可能做到同步解说、慢动作示范,更别说空中旋转和定格。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就较容易做到。学生通过图形和动画的同步解说、移动、旋转、定格、慢速播放、可生动直观地掌握挺身式跳远的动作要点,加深理解,掌握正确的动作概念,迅速形成运动表象。
利用多媒体技术,很方便地把根据教学需要而零散分布在不同影视、录象、VCD以及网上有关的视频、音频、图片等素材采集起来,再把它们合理加入到课件中去应用于体育教学中。如给学生讲授篮球技战术理论时,通过慢放或反复播发大量的CBA或NBA比赛片段让学生了解战术配合的形式和变化。这种带交互性和娱乐性的练习效果非常好,可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它激发了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注重音体结合、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音乐与体育有很强的亲和力和相通的地方。古代“六艺”所讲的我国儒家的乐舞理论,就尽显了中国传统教育的唯美、和谐强体、逸致特点。
音乐与体育是同样作用于人的身心的学科。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增进人身心健康的发展,两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体育是健与美的结合,音乐是心灵的“体操”;音乐发源于人内在的情感运动,而体育表现于人的外在的身体运动;音乐发展人健康的情感能力,而体育锻炼人强健的体魄。音乐同体育的结合,已经成为体育教学发展的趋势。而且现代的体育运动也离不开音乐,比如艺术体操、健美操、花样滑冰、扭秧歌、武术等。
瑞士的著名音乐教育家埃米尔、雅克、达尔克洛滋等研究表明:音乐节奏与规律最能激发、唤起练习者的感应。音乐之美有助于体育意境的展现,有助于调节生理机能和消除运动疲劳。通过音乐可以培养学生对各部分肢体的控制力,增强反应力。比如,学习武术时,可以用《中国功夫》来配乐。震撼人心的音乐连同动作的要求、节奏、形象会深深的印在学生的脑海中。练习弯道跑时,可以用《铃儿响叮当》等节奏鲜明的音乐。进行耐力运动时,可以用《运动员进行曲》、《相信自己》、《战胜自己》等歌曲加以烘托气氛,鼓励学生。因此说音乐是体育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要充分利用、善于利用、经常利用,这样才能促进体育课堂有效的提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找出问题、逐步化解
(一)、目前农村小学体育存在的问题
1、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2、体育教师态度不够端正。
3、体育器材的配置落后。
4、学生上课热情不够。
(二)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建议领导按照上级有关体育指示,对小学体育教学加以重视。
可能领导不重视体育,是因为它在整个学校管理工作中所处的比重较小。体育教师应积极主动为自己,也是为了整个学校的声誉提出合理的建议,争取校领导,特别是校长的支持,使学校在有能力的情况下,适当配置一些体育器材,在荣誉方面,也要积极主动争取,再则应给领导讲清体育在整个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体育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作为一名体育老师,不仅要有过硬的本领,还要有很高的热情。不怕脏累,要能吃苦。在体育教学中要力求运用快乐教育,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使各种方法相互配合,发挥教学方法的整体功能、优化教学过程。让乐趣成为最好的老师。孔子说:“知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对某种活动感兴趣,从中享受到快乐的体验,就会精神饱满,热情高涨,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学而不厌,乐之不疲;反之,则身心违,情绪索然,失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我努力克服忽视学生心理感受和情绪呆板无趣的教学,改革传统教学法,提倡自主合作,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成为体育课堂的主人。
开发课程资源、师生合作设计体育器材。
课程资源是新课标中所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再好的课程改革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学成果。场地和器材是体育教学质量的保证。没有宽敞的场地,充足的教学用具和辅助器材,我就和学生合作,因陋就简,如利用废旧的饮料瓶、矿泉水瓶自制土保龄球,还充分发挥小垫子的各种功能、一材多用、小凳子的使用也更加丰富起来,成为体育校本的开发器材。
参考文献:
[1]刘新科 主编 《中国传统文化与教育》东北示范大学出版社
[2]龚斌 《浅析音乐与体育的关系》 湖北体育科技 20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