遥感技术的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遥感技术的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遥感技术的特征

遥感技术的特征范文1

关键词:香港居民; 旅游重要性; 旅游动机; 人口统计特征; 最优尺度回归

收稿日期: 2012-02-28; 修订日期: 2012-06-02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网络口碑与商家绩效相互影响的动态机制研究:理论模型构建与实证分析”(71101039);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项目“基于社会网络的Web个体情感倾向变迁规律研究”(2011M500680)。

作者简介: 张紫琼(1982-),女,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酒店及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和数据挖掘。Rob Law(1963-),男,博士,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酒店及旅游管理。刘挺(1972-),男,博士,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为自然语言处理、信息检索。1引言根据《2010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2010年中国大陆接待香港游客达7932.19万人次,占全年接待入境游客的59.20%;接待入境过夜的香港游客达2609.45万人次,占全年接待入境过夜游客的46.88%。可以看出,香港居民对中国大陆旅游业的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中国大陆旅游业实践者对香港居民的出游特征了解并不多,学术界对香港居民出游特征的研究文献亦不多见。因此,研究香港居民的出游特征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解读香港居民的出游特征,研究出游动机和人口统计特征如何影响香港居民对旅游重要性的感知,探讨这些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并研究了人口统计特征对香港居民各种出游动机的影响程度。2相关研究回顾对不同游客而言,旅游的重要性程度可能有所不同,而目前关于旅游重要性感知的研究比较匮乏,因而本文将重点回顾研究人口统计特征与旅游动机之间关系的相关文献。人口统计特征主要包括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收入等,是影响游客旅游行为的重要因素。一些学者将旅游动机在各种人口统计特征不同水平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作为研究重点,发现具有较高收入和较高受教育程度的人更可能参与休闲活动(Sirisukul,1998)、更愿意长途旅行(Zimmer,et al.,1995)。Heung等(2001)以日本休闲游客为研究对象,发现女性比男性更重视寻求利益动机,低年龄的游客普遍比年长游客更重视探索动机,而收入和职业对各项出游动机均无显著影响。Kim等(2003)发现中年游客的家庭聚会出游动机显著高于年轻和年老游客,年龄越大的游客观赏自然风光的动机越强烈,而年轻游客的探险和结交朋友动机显著高于其他年龄段;家庭主妇的家庭聚会动机、公务员的观赏自然风光动机、专业人员的逃避日常事务动机、学生的探险和结交朋友动机分别显著高于其他群体,而家庭主妇的探险和结交朋友动机、公务员的逃避日常事务动机、专业人员的家庭聚会动机、学生的观赏自然风光动机分别显著低于其他群体;女性的家庭聚会动机显著高于男性,男性的观赏自然风光动机和探险与结交朋友动机显著高于女性,男性和女性在逃避日常事务动机上无显著差异;高收入群体的家庭聚会动机和观赏自然风光动机显著高于低收入群体,而低收入群体的探险与结交朋友动机显著高于高收入群体,高收入和低收入群体在逃避日常事务动机上无显著差异。Tourism Science旅游科学

旅游重要性感知、旅游动机与人口特征:基于香港居民调查数据的实证研究

国内学者在人口统计特征对出游动机的影响方面也有一定的研究成果。邱扶东(1996)研究发现,年龄、职业和家庭人均收入对旅游动机水平有显著影响。张宏梅和陆林(2004)发现,皖江城市居民的4个出游动机(新奇、内部社交、外部社交和知识)存在人口统计特征上的显著差异,其研究结果表明:年龄越大,新奇动机越弱;25~44岁和45~64岁两个群体的内部社交动机表现较强,15~24岁群体的外部社交动机表现较强,25~44岁群体的知识动机最强;高中组的新奇动机最强,大专以上组的知识动机较强;政府工作人员、学生和军人的新奇动机较高,军人、离退休人员的内部社交动机较强;家庭人均月收入2000元以上的两组的新奇动机较强。包亚芳(2009)发现,50~54岁的老年人最易被“求知与好奇”动机驱动去旅游,而性别、受教育程度和自我感知经济状况对杭州老年人的出游动机无显著影响。董亮(2011)针对九寨沟、峨眉山和青城山三个世界遗产地游客的旅游动机进行研究,发现游客的年龄和学历对其旅游动机影响较大,年龄较大的旅游者的宗教朝圣动机大于年纪较轻的旅游者,学历较高的旅游者对文化类遗产旅游资源表现出更浓的兴趣。上述文献表明,虽然国内外很多学者研究人口统计特征与旅游动机之间的关系,但更多的是从各种旅游动机在人口统计特征不同水平上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的视角展开,很少探讨各项人口统计特征在某种出游动机上的相对重要性。3研究数据及方法

3.1数据来源本文的数据来源为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在2010年3月17日至2010年3月28日以香港居民为对象进行的大规模电话调查。该调查采用随机数字拨号(Random digit dialing)抽样方法,从香港地区电话簿中选择样本。调查语言根据被访对象使用粤语或英语。该次调查共拨打电话14983次(对“无人接听/电话留言机/暂时没有时间/网路正在使用”情况采取重试操作),排除“接通即拒绝/拒绝合作/中途拒绝”(1303次)、“电话有问题(长鸣、怪声不能分辨)、非目标样本(没有受访对象、FAX、非住宅)”(225次)等情况后,共有1708位香港居民完成了不超过15分钟的电话调查,调查成功率为56.73%,其中1238份调查有效(即对旅游重要性、旅游动机、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各项均不存在“不记得/不清楚/拒绝回答”等回答)。表1显示的是有效调查中受访对象的人口统计特征。

3.2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最优尺度回归分析方法,它允许因变量和自变量都为分类数据,可分析自变量的各级别对因变量影响的强弱变化情况。基本思路是:基于希望拟合的模型框架,在保证变换后各变量间的联系成为线性的前提下,采用一定的非线性变换方法进行反复迭代,为原始分类变量的每一个类别找到最佳量化评分,随后在相应的模型中使用量化评分代替原始变量进行后续分析(张文彤,2004)。将最优尺度变换技术应用到线性回归,即为最优尺度回归,可由SPSS16.0的Optimal Scaling过程实现。本研究的因变量和自变量都是分类数据,采用最优尺度回归模型将能够清晰揭示各自变量之间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实现本研究的目标。4结果与讨论

4.2人口统计特征对各出游动机的影响

4.2.1“家人、朋友或亲戚一起”动机与人口统计特征从回归结果表3可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都是预测香港居民“家人、朋友或亲戚一起”出游动机的重要变量。女性、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月收入较高、年轻的香港居民比男性、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月收入较低、年老的香港居民“家人、朋友或亲戚一起”的出游动机更强。同时根据自变量影响的重要性可知,在4项人口统计特征中,家庭月收入和受教育程度更能影响香港居民的亲友聚会出游动机,而性别对该动机的影响最小。

4.2.2“认识不同的人”动机与人口统计特征回归结果(表4)表明,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是预测香港居民“认识不同的人”出游动机的重要变量,而性别对香港居民的该项出游动机(显著性水平为0.911)无显著影响。根据标准化系数,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年龄越大的香港居民在出游时越不被社会交往动机所驱使,说明在出游时希望能够结识新朋友的香港居民可能是受教育程度较低以及家庭月收入有限的人群,同时从年龄的标准化系数和影响重要性可知,希望在旅游时结交新朋友的群体主要是年轻的香港居民。而影响重要性的指标显示,年龄对香港居民“认识不同的人”出游动机的影响具有绝对优势,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对香港居民该项出游动机的影响较小。

4.2.3“休息及轻松一下”动机与人口统计特征根据表5可知,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都会影响香港居民“休息及轻松一下”的出游动机,且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的香港居民越希望通过旅游得到休息和放松。而年龄越大的香港居民越不看重休闲放松出游动机,表明年老的香港居民对休闲放松的需求较少。根据自变量的影响重要性,在4项人口统计特征中,家庭月收入对预测香港居民的“休息及轻松一下”出游动机最为重要,表明寻求休闲放松旅游的香港居民可能具有较高的家庭月收入。性别对香港居民的休闲放松出游动机影响较小。

4.2.4“远离日常事物、责任、压力等问题”动机与人口统计特征从表6可以看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都是影响香港居民“远离日常事物、责任、压力等问题”出游动机的重要变量。香港居民中女性比男性更希望通过旅游逃避一些琐事和压力;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的香港居民可能平时工作压力较大,比受教育程度较低、家庭月收入较低的香港居民更希望通过旅游来远离日常事务和排解压力;同时回归结果还表明香港居民随着年龄的增长,更不愿意通过旅游来逃避现实的烦恼。根据影响重要性指标,年龄在影响香港居民的“远离日常事物、责任、压力或问题”出游动机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性别、受教育程度和家庭月收入对香港居民的逃避日常事务出游动机的影响较小。

4.2.5“发掘新地方、认识新事物”动机与人口统计特征表7表明,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月收入越高的香港居民越希望到新地方去旅行或越喜欢接触到新事物;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香港居民去新地方或接触新鲜事物的出游动机逐渐降低。根据影响重要性指标,年龄和受教育程度对香港居民“发掘新地方、认识新事物”出游动机的影响较大,而性别和家庭月收入对该项动机的影响较小。

5结论与多数学者研究的不同之处是,本文研究目的不是研究旅游动机本身,而是研究各种旅游动机在旅游重要性感知中的相对影响,并揭示人口统计特征对香港居民的旅游重要性感知的影响程度。本文还着重研究了人口统计特征对香港居民出游动机的影响,揭示与某种出游动机最相关的人口统计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 香港居民对旅游重要性的感知与性别的相关关系不显著;香港居民对旅游重要性感知的影响因素的重要程度依次是休闲放松动机、发掘新事物动机、家庭月收入、亲朋好友聚会动机、受教育程度、社会交往动机、逃脱日常事务动机和年龄。(2) 香港居民亲朋好友聚会出游动机的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依次是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年龄和性别;社会交往动机的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依次是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月收入和性别;休闲放松动机的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依次是家庭月收入、年龄、受教育程度和性别;逃脱日常事务动机的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依次是年龄、家庭月收入、受教育程度和性别;发掘新事物动机的影响因素按重要程度依次是受教育程度、年龄、家庭月收入和性别。由于本文不是基于特定的旅游目的地进行调查,因而研究结论是香港居民的一种普遍需求,后续研究可以针对入境香港游客展开,以准确获取香港居民对大陆景点的相关旅游需求。致谢:感谢香港理工大学酒店及旅游管理学院在电话调查和数据整理方面所做的工作。

参考文献:

[1]Crompton J L.Motivations for pleasure vacation[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79,6(4):408424.

[2]Heung V C S,Qu H,Chu 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acation factors and sociodemographic and travelling characteristics:The case of Japanese leisure travellers[J].Tourism Management,2001,22(3):259269.

[3]Jang S,Cai L A.Travel motivations and destination choice:A study of British outbound market[J].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Marketing,2002,13(3):111133.

[4]Kim S S,Lee CK,Klenosky D B.The influence of push and pull factors at Korean national parks[J].Tourism Management,2003,24(2):169180.

[5]Lee G,O’leary J T,Lee S H,et parison and contrast of push and pull motivational effects on trip behaviour:An application of a multinomial logistic regression model[J].Tourism Analysis,2002,7(2):89104.

[6]Pearce P L,Lee UII.Developing the travel career approach to tourist motivation[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2005,43(3):226237.

[7]Ryan C,Glendon I.Application of leisure motivation scale to tourism[J].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1998,25(1):169184.

[8]Sirisukul M.An examination of travel behavior of Thai people[C]∥Pottana(ed.),Tourism Development Conference,Conference Proceedings.Thailand Research Institution:Bangkok,Thailand,1998,8599.

[9]Yuan S,Mcdonald C.Motivational determinates of international pleasure time[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0,29(1):4244.

[10]Zhang Q H,Lam T.An analysis of Mainland Chinese visitors’ motivations to visit Hong Kong[J].Tourism Management,1999,20(5):587594.

[11]Zimmer Z,Brayley R E,Searle M S.Whether to go and where to go:Identification of important influences on seniors’ decisions to travel[J].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1995,33(3):310.

[12]包亚芳.基于“推-拉”理论的杭州老年人出游动机研究[J].旅游学刊,2009(11):4752.

[13]董亮.遗产地旅游者旅游动机差异的成因分析——以九寨沟、峨眉山和青城山三个世界遗产地为例[J].旅游科学,2011(2):4757.

[14]高军,马耀峰,吴必虎,等.国内外游客旅游动机及其差异研究——以西安市为例[J].人文地理,2011(4):132139.

[15]邱扶东.旅游动机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心理科学,1996(6):367369.

[16]徐菊凤.度假旅游者需求与行为特征分析——以中、俄赴三亚旅游者为例[J].旅游学刊,2007(12):5965.

[17]张宏梅,陆林.入境旅游者旅游动机及其跨文化比较—以桂林、阳朔入境旅游者为例[J].地理学报,2009(8):989998.

[18]张宏梅,陆林.皖江城市居民旅游动机及其与人口统计特征的关系[J].旅游科学,2004(4):2227.

[19]张文彤.SPSS统计分析高级教程[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遥感技术的特征范文2

关键词:遥感地址勘查技术;具体应用;研究

中图分类号: P6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6)31-152-2

1 遥感地质及勘查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所取得的地面图像和数据及相应的数据和信息处理技术在地质学的应用 。又称地质遥感。遥感地质一般包括4个方面的研究内容:①各种地质体和地质现象的电磁波谱特征。②地质体和地质现象在遥感图像上的判别特征。③地质遥感图像的光学及电子光学处理和图像及有关数据的数字处理和分析。④遥感技术在地质制图、地质矿产资源勘查及环境、工程、灾害地质调查研究中的应用。

1.1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概念

利用飞机与卫星等遥感器对检测地标的地质数据进行电磁、光谱的扫描与识别的技术称之为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其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有助于对检测地标的地质特性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可通过摸清地质信息与地质特征为地质勘探提供更为科学可靠的理论与数据。较之传统地质勘查技术,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具有多层次、综合性与宏观性的特点,因而地质勘查检测结果的精准性可得到大大提升。近些年,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凭借技术先进、检测结果准确等优势在现代地质勘查工作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1.2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特点

1.2.1 科学性

遥感技术在地质勘查工作中的应用为其数据采集环节提供了大量更具科学性的理论依据。以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在我国的应用为例,使用卫星、飞机等高端遥感器可科学计算、检测出待检测地标的具体地质状况,有效结合电磁技术、光谱技术同现代化计算机技术以及现代化航拍器械可使地质扫描工作更具科学性,进而可为我国地质勘查与地质研究工作提供更为科学、准确的勘察数据与地质资料。

1.2.2 精确性

不断增大的矿产需求量使得我国地质勘查工作逐渐细化,这对地质勘查技术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精细化要求。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可通过电磁技术与光谱技术的应用扫描并分析地质状况,现代地质勘查工作的精细化需求可得到满足。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实例显示,其可对地质状况进行全方位的检测与计算,这对现代地质勘查工作精确性以及矿产开采效率的提高均十分有利。

2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应用

2.1 获取地质构造信息

在应用遥感技术找矿的过程中,我们可通过空间信息观察到相关地质标志,而提取空间信息的过程中则需应用到遥感技术所呈现出的与检测区域成矿相关的线性图像,从推覆体以及断裂等相似类型中提取出有用信息是这一过程中需注意的部分。遥感地质勘查技术还可应用于获取酸性岩体、火山盆地等地质的信息。由于影响遥感技术成像的因素较多,因而其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极有可能会发生地质图像模糊的情况,这将直接导致地质线性形迹和地质纹理信息无法清楚显示出来,地质勘测工作随之面临困难。针对这一问题,目前主要采用人机交互、目视解译等方式来突出显示地质构造图像中的关键信息。

2.2 通过获取植被光谱来确定矿产位置

矿区感测区中的金属或矿物较易因地下水文因素和地下微生物作用的影响而改变底层结构,随之将会对土壤层中的成分造成矿物元素增加等影响,土壤成分受到的影响将直接体现在地表的职务上。土壤层中成分的变化将会改变地表植物对金属元素的剧集程度和吸收程度,继而将会使得植物内含水量及叶绿素也发生改变,后种变化将通过植物的反射光谱特征显示体现出来,遥感技术正是利用了这一系列的变化将检测区域地表植物的反射光谱特征显示出来,并通过分析植物异常光谱信息来确定该区域是否存在矿产。不同种类的植物,甚至是同种植物的不同器官在金属含量方面将会呈现不同的特点,因而需大量收集检测矿区的植被样品,并在分析植被光谱信息的基础上统计出具有良好金属吸收能力和聚集能力的植被。植物反射光谱的色调是应用光谱特征增强技术处理遥感图像的主要依据。分离提取出异常色调后,遥感技术可直观展现出这些异常色调,分析出植被对金属的吸收能力和聚集能力后则可为确定矿产位置提供一定的依据。

2.3 利用岩矿光谱技术进行识别

作为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理论基础,岩矿光谱技术适用于多光谱技术与高光谱技术,其主要是通过提取多光谱蚀变信息实现岩性识别与高光谱矿物识别的目的。多光谱技术较低的光谱分辨率使得岩矿的光谱特征表现力较弱,因此岩矿光谱技术在分析岩矿反射率差异时主要以图像线性信息与图像灰度特征为基础。较之多光谱技术,高光谱技术则既可获取到连续光谱信息,也可对地质类型加以直观地识别。综合使用多光谱技术与高光谱技术可对岩矿类型、与成矿作用有直接关系的矿物蚀变信息加以有效地识别,并可对蚀变强度进行定量,进而可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3 加强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应用的措施

前文笔者简要分析了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概念与特点,并探讨了其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具体应用。由于我国在应用遥感地质勘查技术过程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因而我们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还需采取合理的措施来保证其应用效果。

3.1 加强对遥感技术理论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实际应用离不开有效的理论研究。因此我们首先需深入研究并分析大量与遥感技术相关的理论文献,为遥感技术的应用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除此以外,我们还需依据勘测区域的特点进行理论创新,不断丰富地质勘查技术应用的理论成果。

3.2 加强技术支持

技术支持在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应用中处于十分关键的地位,因此我们首先需保持所应用的相关遥感设备的技术先进性,保证硬件基础;其次需加大引进与培养先进遥感技术人才的力度,以为遥感技术应用的准确性、合理性和科学性提供人才保证。

3.3 完善相关制度

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有效应用离不开相关制度的指导与规范,因此我们需积极完善诸如技术岗位责任制度的一系列制度,及时发现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促进我国遥感地质勘查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迅猛发展的国民经济使得国家对矿产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这对地质勘查技术的效率与精确度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对此,本文简单介绍了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及其在地质勘探工作中的应用,并提出了加强其应用的具体措施,以期为相关人士提供理论参考。

参 考 文 献

[1] 王润生,熊盛青,聂洪峰,等.遥感地质勘查技术与应用研究[J].地质学报,2011,11:1699-1743.

[2] 易飞.遥感地质勘查技术探究与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6,18:265.

[3] 罗庆霞,苏吉祥.遥感地质勘查技术在矿山中的应用[J].世界有色金属,2016,10:203+205.

遥感技术的特征范文3

关键词:地质勘探;矿产;遥感找矿;国土资源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国际环境的影响与促进,我国的遥感技术也逐步发展并趋于成熟,目前已经建立了集信息的采集、处理、应用等环节于一体的国土资源遥感技术体系。可以说,我国已经把遥感技术应用于地质调查、矿产勘查、矿山开发、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等重要领域。

1 遥感找矿技术概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国际、国内的地质矿产勘探工作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很大的技术支撑,地质勘探业迅速崛起,遥感找矿技术已经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地质找矿方法。

遥感找矿技术主要是指运用遥感技术进行地质矿藏的发现、开采等工程。该技术的理论支撑是遥感技术,按照光谱分为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和微波遥感。遥感技术用于地质找矿作业,能够全面、客观地记录和分析矿山的物质成分和结构,大大提高和改善了发现矿藏的几率和速度,并且分析结果更加精确和科学。

遥感找矿技术主要是依据大地层中的各种物理化学物质所发生的反射、透射等物理作用而产生的电磁波,来传递各种地质成分的特征信息。各种物质的物理化学特性与其发出的光谱的特息相关,物质成分及结构的差异使得不同物质的内部对不同波长的光子进行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透射等物理作用。一般而言,具有稳定的物理结构和稳定的化学性质的物质具有稳定的光谱吸收特征,而不同的矿物质又具有不同的电磁波辐射能力。在遥感找矿技术中,我们利用波谱仪等遥感设备对野外采集的样品进行光谱试验,获取数据并测量其光谱曲线,再与资料库中的已知光谱进行比较,可以确定矿物质中所含有的各种成分,并进一步判断其含量与纯度。这样,我们就利用遥感找矿技术,成功地为决策者开发利用矿山资源提供了可靠资料。

2 遥感找矿技术在地质勘探中的运用

遥感找矿技术可以用以提取地质构造,对地质勘探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现有资料,重要的矿产主要分布在地壳板块的边界地带以及不同块体的结合部位。遥感找矿技术能够对地质成分进行全面的分析和反馈,帮助地质勘探工作者提供可靠信息,如地表岩层、地质构造、地貌特征、水体和植被分布等。地质勘探测量工作者,可通过这些信息提取潜伏的地质构造特征,比如地表褶皱、地层断裂等。

遥感找矿技术主要利用金属矿床形成的特定光谱异常区进行工作,通过遥感技术形成图形和图像。质地中存在的各种矿物质的光谱曲线波动不一样,比如围岩的光谱曲线会相对很平缓,每个波段之间的差值也十分小;而矿化蚀变岩的光谱曲线波动较大,每个波段之间的差值也很大。这样,根据不同的光谱曲线,就能确定地质的性质,为地质勘探工作提供数据。

可以看出,提取蚀变信息是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工作中的一项主要手段。那么,遥感找矿技术是如何进行处理蚀变信息的?目前可以用单一的热红外波段或者比值分析,也可以将二者结合,再对蚀变信息进行增强,然后与已知的大量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例如,在植被覆盖非常广泛或者冰雪大量覆盖的地区,为了在不遗失任何信息的前提下去除干扰,我们可以采用比值处理法,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图像预处理;我们也可以利用热红外光谱技术探测物体的辐射能量,从而压抑森林植被和积雪造成的信号干扰。

目前,地质矿产勘探遥感找矿技术已经为我国的基础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和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提供了重要的数据资料。我国目前已经形成了关于地质矿产勘探遥感找矿技术运用的工作流程和技术方法,开发了"野外调查微机辅助遥感图像解译系统",为中国地质调查局制定了1∶25万遥感地质调查的技术规定,绘制了相关精度和比例的影像图,并做了详细的遥感地质解译,编制了航磁系列图、推断地质图和地球地质物理断面图等图件。成功运用该项技术进行了不同地区的区域地质岩性填图,确定各类火成岩体的分布,准确圈定了火山岩及火山机构,为直接或间接找矿等工作服务。这一系列的科研成果,都标明地质矿产勘探遥感找矿技术在我国地质勘探工作领域所发挥的积极作用。

3 地质矿产勘探遥感找矿技术的发展前景

在我国,地质勘查技术方法不断取得创新,找矿方式方法也取得突破性进展。国家也在不断加强地质矿产勘探遥感找矿技术开发体系的建设,提高地质勘查的能力。根据目前我国的国家需求和社会需求,结合我国地质矿产勘探遥感找矿技术的发展现状,未来几年将重点加强开展并加强以下3个业务体系的建设:

(1)矿产资源航空物探与遥感勘查应用体系;(2)环境地质、工程地质、地质灾害调查与监测多领域应用与服务体系;(3)海洋与陆域油气资源航空物探遥感调查体系;上述业务体系体现了遥感找矿技术在地质矿产勘探领域的重要应用和拓展。开发和完善以上体系,需要我们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坚持自主开发为主与引进外部技术为辅相结合的机制,不断提高和完善我国地质矿产勘探遥感找矿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

4 对当前遥感找矿技术的几点建议

4.1 加强技术装备建设,加大投资力度。

我国疆土地域跨越较大,而且国土资源复杂,如果只采用单一的运载工具,就无法适用于中西部地区的测量作业,同时又缺少适合于高原地区和山区遥感勘查飞行的直升机。对于海洋资源,大航程超低空海洋航空物探专用飞机的开发运用将成为严重制约海洋资源调查能力的关键资源。国内设备对数据的记录、处理能力精度不高,缺乏航重、航电以及航空气测设备等,这就造成一部分遥感信息源的缺乏。国外高精度遥感数据价格昂贵,而国产资源卫星数量少、分辨率和精度难以满足自身要求,严重制约我国地质矿产勘探工程的快速发展。

4.2 需要提高技术层次,深化应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地质矿产勘探遥感找矿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与遥感技术工程化能力不足的矛盾比较突出,因此随着我国国土资源管理对遥感找矿技术的业务化应用的迫切需求,遥感技术的自动化、工程化程度有待提高。

结束语

遥感找矿技术作为矿产勘查领域内的新生力量,在易找矿日益减少的情况下,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作用。许多遥感找矿的成功经验所带来的有益启示是,遥感应用必须与物化探、磁力、重力、地震探矿方法相结合,还需要进一步重视地热、地气的热力作用,深入研究生物地球化学效应、地球化学填图方法、生物成矿和数字地质的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只有加深对地表成矿信息的理解和诠释,才有可能对深部的、海底的隐伏矿床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从地球系统科学与地质信息科学的深度作出科学的推论和预测。

参考文献

遥感技术的特征范文4

关键词: 遥感技术;测绘技术;遥感监测

中图分类号:TP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597(2012)1020114-01

0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和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对自然和太空资源的开发和争夺利用已成为影响人类发展进程的重要因素。遥感正是为满足这样的需求而产生的一门综合性技术。数字化测绘技术是伴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及测量仪器的智能化而发展起来的的一门新兴的技术。它标志着我国测绘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与壮大。本文围绕遥感技术在数字化测量中的特点进行了简要的探讨。

1 遥感技术概述

遥感技术应用于数字化测绘,可以快速制作高质量地图,满足社会各方面需求。遥感技术的涵义遥感,顾名思义,就是从遥远处感知,泛指各种非接触的、远距离的探测技术。也就是利用地面上空的飞机、飞船、卫星等飞行物上的遥感器收集地面数据资料,并从中获取信息,经记录、传送、分析和判读来识别地物。遥感由空基系统、地基系统和研究技术支持系统组成。获取数据资料范围大,获取信息速度快、周期短,获取信息受条件限制少,获取信息的手段多,信息量大等都是遥感技术所具有的特点。

2 遥感技术的发展

遥感包括卫星遥感和航空遥感,航空遥感作为地形图测量的重要手段已在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卫星遥感用于测图也正在研究之中并取得一些意义重大的成果,基于遥感资料建立数字地面模型进而应用于测绘工作已获得了较多的应用。自20世纪初莱特兄弟发明人类历史上第一架飞机起,航空遥感就开始了它在军事上的应用,从1972年第一颗地球资源卫星发射升空以来,美国、法国、俄罗斯、欧空局、日本、印度、中国等国家都相继发射了众多对地观测卫星。遥感信息获取技术已从可见光发展到红外、微波:从单波段发展到多波段、多角度、多极化;从空间维扩展到时空维;从低分辨率发展到高分辨率甚至超高分辨率。遥感平台有地球同步轨道卫星、太阳同步卫星、太空飞船、航天飞机、探空火箭,并且还有高、中、低空飞机、升空气球和无人飞机等:传感器有框幅式光学相机,缝隙、全景相机、光机扫描仪、光电扫描仪、CCD线阵、面阵扫描仪、微波散射计、雷达测高仪、激光扫描仪和合成孔径雷达等,它们几乎覆盖了可透过大气窗口的所有电磁波段。

3 数字化测量技术的优势

1)通过计算机模拟的方式,在屏幕上生动直观地反映出地貌、地形特征及地籍等要素,图像清晰明了,基本可弥补、甚至改变传统产品符号、线条、文字、数字、等非具一定专业知识才能认知的不足和缺陷。

2)数字化测量产品在使用、维护甚至更新方面都体现出了方便快捷的特点,能随时保持产品信息的现势性,可随时补充完善,随时出提供使用新图。

3)按照用户的需要的不同,可对产品的各种要素数据进行再加工,得到图件的用途也就不同,并且还可以任意对图形进行缩放和拼接,使用起来更加广泛。

4)利用地形、地籍等数字化的测量成果,作为底图在计算机上进行各种设计与规划,在进行许多方案的设计与比较时显得非常方便,对各种要素的汇总统计及叠加分析也做到了准确方便。计算机的合理使用也大大提高了测绘作业的效率,且规范化程度、自动化程度、科学化程度、数字化测绘产品的应用水平也将得到提高。由此不难看出,数字化测绘符合现代社信息会的要求,是现代测绘的重要发展方向。因此,以传统测绘为主的专业测绘单位要以发展数字化测绘技术作为单位发展的方向与目标。

4 遥感技术在数字化测量中的应用

4.1 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

在2009年,我国所应用的遥感技术主要是确保在调查土地数据过程当中的现势性问题。一般情况下,国土资源在审批以后所负责监管的工程,也就是在遥感监测一张图的建设工程开始时,主要是为了结合第二次的全国统一土地调查时点底图的生产,一般在生产覆盖所有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基本条件下,最为重要的就是要达到全国统一覆盖的监测系统。所谓建设的遥感监测工程则是在每年都必须要达到先进的遥感影像全覆盖建设以及土地变化信息的重要提取功能,从而在日后进行调查变更与核查时提供了较为便利的条件基础,此外还可以确保实现土地数据达到一定的真实性与现势性的目的,进一步提高建设土地资源监管系统的重要作用。

现在所应用的遥感技术主要是针对变更土地的调查以及动态监测等,所以他们可以统称为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这种监测一般主是对利用土地的调查数据和图件作为调查的基础,再通过处理遥感图像以及它的识别技术,并且在遥感图像所显示的图面上再进行提取变动的具体信息,以实现对土地变化可以及时地进行监测,也可以对其进行客观和直接的定期监测。这种监测手段是不同于其它监测的,由于遥感监测的精度较高,并且速度快,所监测的范围也较广,因此它可以精确的测量出国土资源管理的事实影像的,并且也最为基础的信息管理做出动态监测的结果。在现阶段,由于遥感技术在随着不断的进步发展,而影像的分辨率也在跟随不断的有所提高,在计算机技术以及处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技术与日俱增,从而也就促使了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技术有所提高,在应用方面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推广。

4.2 应用遥感技术的方法制地籍图

制作遥感地籍图,主要就是在利用计算机的制图环境,通过应用遥感所编制的资料再制作出所需要的地籍图,同时,这也是利用遥感信息在研究地理以及测绘制图过程当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应用。在应用遥感技术用来制图的主要流程一般表现在几个方面:1)必须要选用较为合适的影像源,因为在不同数据源的表现下会体现出不同的特征。当前,我们普遍应用的遥感影像大概分为SPOT、QuickBird、Landsat-TM等。2)应选用某一种遥感软件对其影像进行分析,并且纠正影像的配准问题。3)融合于遥感影像当中,主要是通过与影像的融合技术,突出当中应用较高的分辨率,从而确保光谱的主要特征。此外,还可以对融合以后的影像对其做线性拉伸以及灰度变换等一些增强的处理,用以加强图像的清晰度和对比度,出更为突出细节部分。第四,在应用目视解译以及踏勘实地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把不同地物的不同形状以及在不同区域范围上可以从影像当中进行提取,也就是形成一定的矢量文件。

5 结语

数字化的测绘工作是极其繁琐的,只有采取一定的科技手段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及时完成任务。随着遥感技术的发展,给测绘工作带来了不少便利,随着计算机技术以及GPS等技术的日臻完善,遥感技术应用于测绘领域也日趋成熟,相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进步,遥感技术的应用水平将步入一个全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遥感技术的特征范文5

[关键词]遥感技术 地质灾害 防治

[中图分类号]P694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5)-9-176-1

地质灾害是指地球的发展演变过程中,由各种自然地质作用和人类活动所形成的灾害性地质事件。遥感技术主要根据电磁辐射(发射、吸收、反射)理论,应用各种光学、电子学和电子光学探测仪器对远距离目标所辐射的电磁波信息进行接收记录,再经过加工处理,并最终成像,从而实现对环境地物进行探测和识别[3]。它可以从高空对于大范围地区进行探测,使地质灾害的监测工作朝立体化的监测方向发展。同时,遥感为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信息支持,专业人员应用相关软件可以对于监测地区的遥感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发挥遥感技术的优势,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难工作。

1遥感技术对于地质灾害的监测

地质灾害作为一种特殊的地质现象,具有突发性特点,它的发生往往伴随着一些特殊的信号,而这些信号通过遥感图像可以呈现出特殊的形态、色调以及影纹结构等,同时利用遥感技术进行监测还可以快速的获得有价值的遥感数据信息,进一步做好地质灾害的遥感解译工作。

1.1影像处理技术的应用

影像处理技术是指应用各种数字处理技术来改善影像质量,使处理过的影像清晰,目标区域突出和噪声得以消除等。专业人员综合利用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可以从卫星遥感图像上实时或准实时地反映地质灾害灾时的具体情况,监测重点地质灾害点的发展演化趋势,同时进行遥感影像校正,通过较为精确的影像模型确定灾情的轻重程度,提出有效地救灾建议。

1.2多源影像融合技术的应用

多源影像融合技术是指将来自同一场景的不同图像传感器的多幅图像进行综合处理,得到一幅融合后的图像。与单源遥感影像数据相比,多源遥感影像数据所提供的信息更加的清晰、精确与立体。专业人员利用多源影像融合技术可以最大程度地保持遥感图像的准确性,从三维立体的角度了解灾情,进而增强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质量,提高灾后救援的效率。

1.3微波遥感的应用

微波遥感主要是利用波长在1mm到1m的微波波段,从而使其具有了一些独有的特点,如全天候、全天时的工作能力、对地物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和获取光学遥感所不能获取的一些特征等[5]。专业人员利用微波遥感,可以迅速准确地反映出地质的运动信息,进而实现对于地质灾难进行监测。

1.4无人机技术的应用

不同的物体呈现出不同的影像特征,这些影像特征是判读识别各种地质灾害的依据。无人机航空遥感系统主要由无人驾驶飞行器、飞行控制系统、稳定云台、任务传感器、无线通讯系统、数据处理与应用分析系统以及地面控制系统等几部分组成,而无人机技术是指运用无人机为飞行平台,利用无人机航空摄影系统能够获取高分辨率航空影像。专业人员通过无人机技术可以从颜色、 阴影、形状、大小、位置以及纹理几个方面快速的判断地质灾害发生的范围与发展趋势。这种技术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运载方便、作业成本低、效率高、安全性强等优点,已成为新时期载人航空遥感不可缺少的手段之一。

2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中的实际应用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电磁波信息传输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也进一步应用于地质灾害监测与防治工作中,地质灾害的防治提供了准确性高的信息,也为相关人员做好地质灾害的防灾避难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持。本文主要论述了遥感技术在地震、滑坡、泥石流、以及火山灾害中的应用。

2.1遥感技术在地震灾害中的应用

地震是地壳断裂活动的一种表现,往往伴随着强烈的地下水活动。专业人员利用远红外遥感技术可以监测地壳活动(水流量)是否处于异常状态,同时结合其他基础资料,捕捉地震灾害发生的前兆,对地震进行预报,防止大灾难的发生。

2.2遥感技术在滑坡、泥石流等灾害中的应用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者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雨水浸泡、地震及人工切坡等因素影响,在重力作用下,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者软弱带,整体地或者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专业人员利用定期遥感航空摄影的方式结合地面观测系统调查滑坡多发区域的动态,标记滑坡的数量,将正射图像与DEM及数字地理底图配合使用,估算相关重点地区,建立地表与深部相结合的立体监测网,进而达到预防滑坡灾害的目的。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2.3遥感技术在火山灾害中的应用

火山是地球内部岩浆活动穿过地壳喷出地表的一种直观现象,其爆发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专业人员利用遥感技术可以对于火山的热分布进行监测,再与以前的火山活动记录相比较,可以预测出火山未来的活动情况,进而降低火山灾害的危害。

3结论

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利用遥感技术对于地质灾害进行监测已成为现代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降低地质灾害损失的重要方式。笔者希望能有更多的专业人员有效地利用遥感技术做好灾前调查、灾中灾情监测和和灾后调查评估工作,充分发挥这一技术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优势,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熊盛青 国土资源遥感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J] 国土资源遥感,2002(01)

[2]张金存,魏文秋等 洪水灾害的遥感监测分析系统研究[J] 灾害学,2001(16)

[3]杨桄,刘湘南 遥感影像解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J]. 国土资源遥感,2004(60)

[4]谢慧芬.遥感技术在地质灾害监测和治理中的应用[J]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1 (34)

遥感技术的特征范文6

[关键词]地质找矿 遥感技术 蚀变遥感异常

[中图分类号] P237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3)-9-127-2

矿产资源供需矛盾的升级,对地质找矿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遥感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为其提供了便捷,并取得了一系列的可喜成绩,不少矿产资源相继被发现和开发,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随着遥感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广泛应用,必将会进一步提高地质找矿效率,从而发现更多的矿源以满足社会需求。

1遥感技术概述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遥感技术,是基于电磁波理论,借助相应的传感仪器收集远距离目标所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经处理后成像,以此探测和识别地面各种景物的一项综合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地质、水文、海洋、测绘、农业、气象等诸多领域。其中在地质找矿中发挥的效用尤为凸显,如大兴安岭西坡18个含煤盆地、伊利盆地铀矿床的扩大、塔里木盆地的石油天然气的发现等都借助了遥感技术,其主要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客观、全面的记录了地表综合景观几何特征的遥感影响,然后加以分析,得出地表景观分布、形态以及物质结构和成分等信息,以此识别地物,为发现矿源提供有力依据和参考。

2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具体应用

遥感技术具有多波段、宏观性、立体感强、信息量大、便于定位等显著优势,是地质找矿必不可少的技术手段,其具体应用主要体现为下述几点:

2.1提取矿化蚀变信息

在地质找矿中,通常将围岩蚀变视为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主要是因为其种类与矿床类型、围岩成分有关,而且在空间分布上与金属矿化常具规律可循,故在地质找矿中应首先了解围岩蚀变类型与矿种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由于地物与物理化学特征与光谱特定密切相关,其物质结构和成分差异会在吸收和反射光子波长中显现出来,因此可基于不同矿物的不同电磁辐射,借助波谱仪进行野外采样用于测量光谱曲线,通过对比参考光谱识别矿物组合。考虑到传感器在接收光谱特性时会受到大气、白云、植被等干扰介质的影响,因此应对吸收谷所在的宽度、深度、波长位置、对称性等加以处理,此时我们可以利用多光谱TM、ASTER、ETM+或者少量的微波遥感、高光谱等数据,以及分析主成分、比较波段、识别光谱角、分解混合象元、MPH等方法和技术提取矿蚀变异常信息,目前ETM+(TM)、基于ETM+数据的综合遥感技术等在提取蚀变遥感信息中成效较为显著,并形成了一套独特且相对成熟的蚀变遥感异常提取技术,即以校正辐射、几何、大气,去除植被、云、水等干扰介质为基础,以ETM+(TM)为主的信息提取技术,以PCA主分量为主,以波段比值为辅,结合分析光谱角的分析方法,分级、门限化处理信息,以此得到分级的蚀变遥感异常图,为围岩蚀变找矿提供了很大助益,如新疆哈图的喀尔色巴依克斯套、托玛尔勒的金矿蚀变带的发现利用的是ETM+数据的综合遥感技术,而新疆野马井的5个成矿远景区和多处金矿点、铜矿点的发现则利用了ETM+(TM)技术。

2.2识别地质岩石矿物

成矿的赋存条件多以特定的岩石组合和类型为物质基础,可见对于成矿来说,岩石的作用不言而喻,而岩石、矿物自身的光谱特性也为利用遥感技术获取遥感信息用于识别岩性提供了必要条件。通常用于识别岩性的方法主要为增强、变换、分析遥感图像,借助图像中颜色、色调、纹理等增强后的差异性,最大限度的区分岩相、划分岩性组合或岩石类型,如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等。一般情况下,当波长处于8-14μm时为热红外域,反映的是岩石、矿物光谱中的发射特征,当其处于0.4-2.5μm时则为可见近-短波红外域,反映的是岩石、矿物光谱中的反射特征。

遥感技术在识别岩石、矿物中的应用也较为常见,如二宫芳树利用ASTER热红外遥感技术提取了帕米尔东北边缘试验区的硅酸盐岩、碳酸盐岩、硅质岩的岩性;而Crosta则以研究区域内的蚀变特征和地质情况为依据,基于USGS矿物光谱数据库,创建了单矿物的识别标准,并利用AVIRIS获取了遥感图像,从而提取了明矾石、白云母、高岭石等矿物。因以空间特征和地物光谱的差异性为基础的高光谱成像遥感技术具有数据量大、分辨率高、波段超多等优势,其窄波段可用于矿物吸收特征的区别,配以重建地物光谱、量化并提取光谱特征、定量分析混合象元等,可实现对矿物岩石的有效区分,因而在识别岩石矿物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应注意,该种技术适用于岩石、植被稀少的区域,这也从侧面反映出遥感识别岩石矿物技术应该不断改进和创新,以此也适用于植被土壤覆盖率较高的区域。

2.3解译地质构造信息

通常重要的矿产多分布于板块交接处或近边界区域,时间与地质构造事件密切相关,而且成矿带的规模与地质构造变动基本一致,故可利用遥感技术获取空间信息用于地质找矿。

在此可借助遥感技术获取相应的影像,然后提取与研究范围内成矿构造有关的线状信息,与赋矿岩层、矿源层等有关的带状信息,与热液活动、火山盆底等有关的环状信息,与蚀变、矿化、接触带有关的色块、色带、色环等信息,若断裂为控矿的主要构造,此时重点提取遥感影响中的断裂信息意义重大,但在具体实践中,遥感系统可能会因模糊作用导致所关注的纹理、线性行迹等难以识别,影响分析结果,以此可借助目视解译、人机交互等处理遥感影响,如增强边缘、分析比值、拉伸灰度、卷及运算等,以此突出地质构造信息,同时遥感技术也可基于地貌、地表岩性、植被和水系分布等特征提取褶皱等隐伏的地质构造信息。而针对矿床改造,可通过宏观对比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响,结合研究成矿深度,判断矿床的产出位置,以及对其剥蚀改造作用进行研究。如赵少杰应用ETM+遥感技术和数据,在桂东地区解译了线性和环形构造,并结合几何分形学对其地质构造进行了分析,最终发现了3个成矿远景区。

此外,遥感技术在利用植被波普进行地质找矿中也有用武之地,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植被高覆盖率区域地质找矿难的问题。因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对其生态、生理等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此一来,其叶面光谱的波形和反射率会出现异常,从而在遥感影响中呈现不同的色彩、色度和灰度,然后利用遥感技术将其提取出来。

3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前景

一是基于高光谱综合技术的高光谱数据因可同步获取地物空间、光谱、辐射等信息,应用价值巨大,因而发展前景十分广阔;二是微波遥感因具备波段范围广、穿透性强、可全天时、全天候获取信息,利于提取地质构造信息,因此应用潜力很大,但应妥善处理消除斑噪、校正辐射、极化方式等关键技术;三是GIS、GPS、RS三大技术势必会实现有效的融合,以此为提高遥感数据的解译速度和程度提供重要保障;四是用于融合基于多光谱、微波、高光谱等遥感数据的技术会应运而生,如融合雷达图像和光学图像,既利于图像分辨率和纹理识别能力的提高,也利于矿物类型的识别;五是用于接收图像、处理和提取信息的技术会更加完善,以此便于接收更为细小、微弱的地质信息,解决图像失真问题,提高不同格式图像的兼容性和海量数据处理速度等。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遥感技术为地质找矿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对于提高地质找矿效率、扩充矿产储量意义重大,而且随着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不断需求,以及先进理论和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遥感技术必将会为地质找矿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从而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磊,秦国良.浅析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及发展前景[J].民营科技,2013(20).

[2]何建明.刍议遥感技术在地质找矿中的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