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1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2000年12月~2009年12月在我院住院产后产妇20例,其中在我院分娩19例,外院分娩以产后出血转入院1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36岁,平均30岁。1例为双胎妊娠,其余为单胎妊娠。分娩方式:剖宫产15例,难产2例,顺产3例。现将临床护理措施报告如下。
1.2临床症状
1.2.1 一般状况 身高85kg者,糖尿病和妊娠高血压疾病发生率增加。
1.2.2 全身检查 如血压>140/90mmHg或较基础血压升高30/15mmHg者为异常;注意心脏有无扩大,节律是否正常;检查肺部、肝脏和肾脏有无异常。
1.2.3 腹部检查 测量宫底高度判断子宫大小是否与停经周数相符,过大者应排除羊水过多或双胎,过小者警惕胎儿宫内发育迟缓或羊水过少。通过四步触诊法了解胎产式、胎先露、胎方位和胎儿先露部衔接情况,特别注意有无胎位异常和头盆不称。
1.2.4 骨盆检查 注意有无骨盆畸形和骨盆狭窄,及时识别头盆不称个案。
1.2.5 阴道检查 检查外有无静脉曲张、阴道先天畸形、宫颈松弛或瘢痕、子宫肌瘤或先天畸形、子宫脱垂、附件包块等。
1.2.6 判断有无宫缩及胎膜早破
高危孕妇常表现为紧张、忧虑和恐惧。孕妇可因为前次妊娠的失败而对此次妊娠产生恐惧;在妊娠的早期担心流产及胎儿畸形,孕早期用药后担心对胎儿有影响;在妊娠中晚期则担心发生并发症、早产、因医疗指征需要终止妊娠及胎死宫内或死产,并对分娩过程中疼痛有恐惧心理。当妊娠过程中有异常发生时,紧张、忧虑和恐惧的心理会进一步加重。
1.3辅助检查
1.3.1 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检查有无贫血、白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等情况。
尿液常规:检查有无蛋白、白细胞、红细胞、葡萄糖和管型。 检查肝功能和肾功能。
糖耐量试验及检测空腹血糖:有糖尿病危险因素的孕妇可于孕24~28周行糖尿病筛查,异常者行糖耐量试验或直接测空腹血糖。
感染检测:主要检测有无梅毒、艾滋病、巨细胞病毒、风疹病毒、单纯疱疹病毒、弓形虫、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等感染。
1.3.2 超声检查 通常于妊娠18周起,定期行超声检查。可核实胎龄、了解胎儿发育情况,羊水、胎盘及胎位,还可及时了解胎儿有无畸形。
1.3.3 心电图检查 检查是否有心律失常或心肌劳损,必要时行心脏彩超检查以排除心脏疾患。
1.3.4 高危妊娠的特殊检测方法 包括:胎儿生长状况的监测、胎儿安危的监测、胎儿成熟度的监测及胎儿畸形及遗传性疾病的宫内诊断。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 与孕妇进行交流,了解孕妇的心理状态,告知对高危妊娠应理智对待,要重视但无需过于忧虑和紧张。紧张、恐惧的负面心理有弊无益,应保持乐观愉快的心境,只有具备良好的心理状态才有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只要在妊娠期间按时做好产前检查,密切配合医生的治疗,就能转危为安,安全度过孕期,平安娩出胎儿。鼓励和指导孕妇家人参与和配合治疗、护理工作。
2.2 一般护理
2.2.1饮食管理:嘱妊娠期间增加营养,保证胎儿发育需要。对胎盘功能减退、胎儿发育迟缓的孕妇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饮食并补充维生素、微量元素和氨基酸;对妊娠合并糖尿病者则要控制饮食;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要减少食盐摄入。
2.2.2卧床休息:可以改善子宫胎盘血液循环,减少水肿、避免子宫对肾脏的压迫和减轻由于妊娠而产生的心血管系统的负担,有利于胎儿发育,减少胎儿窘迫和发育迟缓的发生率,一般取左侧卧位。
2.2.3 鼓励适当地活动:根据孕妇的身体情况不同,制定不同的活动计划,孕妇进行适当的活动能保持愉快放松的心态,有助于预防各类并发症,降低高危因素。
2.3 加强健康指导对高危孕妇进行高危妊娠有关知识的宣教,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技能(自我监测胎动及自我识别胎动异常),按期进行产前检查,提高孕妇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
2.4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观察孕妇的生命体征,注意有无阴道流血、腹痛、心慌、胸闷、眼花、胎动减少等症状,及时报告医生并记录处理经过。产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注意胎心率、宫缩情况及羊水的色、量,做好母儿监护及监护配合。
2.5 做好检查及治疗配合认真执行医嘱并积极配合治疗。帮助正确留置检查标本;按医嘱及时、正确给予药物治疗,并做好用药观察,防止不良反应发生;对有并发症的患者,做好抢救准备;做好各种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和术中的配合工作;分娩中做好新生儿的抢救准备及抢救配合工作;为早产儿或极低体重儿准备好暖箱,并做好高危儿的护理。
3 结果
孕妇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掌握自我监测技能。孕妇顺利经过妊娠、分娩和产褥期。胎儿发育、生长良好,无新生儿窒息和出生缺陷。
参 考 文 献
[1]原本旭,钟晓燕,马庭元.高危妊娠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关系[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2
孕产妇死亡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文化及医疗保健水平的重要标志,产后出血是发展中国家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科出血占我国孕产妇死亡率的49.9%,其中产后出血占产科出血死亡构成的87.8%。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必然会对产妇造成一系列危害,产后出因的预防显得更为重要,因此医务工作者应做好怀孕妇女的围生期保健系统管理工作,及早干预,及时发现,及早处理。我们对产科产后出血病例做回顾性分析,在探讨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及对其预防及治疗的有效方法,为及早采取措施,努力降低其发生并及时搭救产妇生命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住院分娩2450例,发生产后出血69例,年龄20-40岁。产后出血量500-2500ml,其中失血性休克(失代偿)7例,自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总失血量2500ml即诊断为产后出血。
2 方法
所有产后阴道流血较多的产妇均先行子宫按摩,并常规应用促宫缩药物,清除宫腔残留物等影响宫缩的因素,如在剖宫产术中,除按摩子宫及应用促宫缩药物外,8字缝合胎盘附着部位;对失血量较多者在止血同时开通静脉通路,抗休克治疗。有软产道裂伤者给予缝合。全身疾病者治疗其原发病,如有凝血功能障碍根据其实验室检查结果补充相应凝血因子。采用容积法加面积法及目测法来测定产后出血量。
3 结果
宫缩乏力43例占62%,胎盘粘连26例,前置胎盘13例;软产道裂伤3例;凝血功能异常1例。
护理
(1)做好孕期保健。产前保健包括孕前及孕期的保健,产前保健有两方面的潜在作用,医务人员在产前随访时可以随时了解妊娠妇女的情况,及早发现潜在因素和高危因素,预先诊断,并随后采取合适的措施。教育妊娠妇女明白妊娠各期潜在因素和高危因素的严重性,当这些症状出现时应立即采取措施。有凝血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者,有妊娠合并疾病者应积极治疗后再孕;不宜妊娠者在早孕时及时终止妊娠。而今选择性剖宫产的增加,由于大多数选择性剖宫产的孕妇未进入临产状态,子宫自发的收缩差且对缩宫素的敏感性差,所以产后出血的机会亦增加。对因惧痛而要求选择性剖宫产的孕妇应告知其顺产的好处,尽量顺产,同时大大推广分娩镇痛在临床的应用。
(2)做好产前准备工作,有下述高危因素的孕妇应积极做好产前准备工作:1)多孕、多产及曾有多次宫腔手术者;2)高龄初产妇或低龄孕妇;3)有子宫肌瘤剔除术史;4)瘢痕子宫;5)生殖器发育不全或畸形;6)妊娠期高血压;7)合并糖尿病、血液病等;8)宫缩乏力、产程延长;9)行胎头吸引、产钳等助产手术助产,特别是用宫缩剂更需注意;10)死胎;11)多胎;12)巨大儿等。有研究报道,瘢痕子宫在引起产后出血的直接原因中(宫缩乏力、胎盘因素、子宫切口裂伤)均占较高比例。有研究报道,瘢痕子宫可能为再次妊娠并发前置胎盘的高危因素。近年来巨大儿的发生率明显升高,由此带来的母儿并发症也相应增多,如产后出血、手术产、产伤等的危险性均明显增加。产前保健对预防和缓解出血的作用是有限的,重视对高危孕妇的转 诊,对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降低孕产妇死亡率有着重要意义,产前检查发现在妊娠期出现的不良症状,并安排转诊做紧急检查和治疗;其次在分娩中存在有严重出血风险的妇女,保证她们在设施齐全的医院分娩。
(3)正确处理产程。1)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情况,注意水分及营养的补充,避免产妇过度疲劳,合理使用镇静剂,使产妇用休息机会。注重产妇心理调适,有利于消除孕妇临产前的情结障碍,减少宫缩乏力,产程延长,胎儿窘迫。2)重视第二产程处理,指导产妇适时及正确使用腹压,对有可能发生产后出血者,应安排有较高业务水平的医生在场守候,有指征者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接产技术操作要规范,正确引导胎头、胎肩及胎儿顺利娩出。对 已有宫缩乏力者,当胎肩娩出时,即肌肉注射缩宫素10 U,并继以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增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3)正确处理第三产程,准确收集并测量产后出血量,等胎盘自然剥离征象出现后,轻压子宫下段及轻轻牵引脐带帮助胎盘、胎膜完整排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检查软产道有无撕裂或 血肿。检查子宫收缩情况,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4)加强产后观察。产后2 h是产后出血发生高峰期,产妇应在产房观察2h ;监测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处理;产妇回病房前应排空膀胱,鼓励产妇让新生儿及早吸吮乳 头,以反射性引起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
(5)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是减少产后出血 的有效措施,重视社会因素对剖宫产增加的影响。提高手术技巧,对于子宫下段肌层切口不宜过低,减少因血运不佳引起切口愈合不良导致产后出血。可在术前应用10%的葡萄糖酸钙10ml 静脉推注减少术中出血,也可在术中舌下含服米索前列醇配合催产素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
总之,产后出血的发生是复杂的,常常是一项或多项因素混合致病,且互为因果,相互促进,因此针对高危因素,做好产前、产时及产后的宣教预防工作,是减少产后出血的最有效手段。
参考文献
[1] 常林爱.产后大出血产妇12例急救护理.基层医学论坛,2008.12(6)78
[2] 林俊兰.108例产后出血产妇的院前急救及护理.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3(4)32
[3] 申丽君.产后出血的护理心得.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7(4)56
[4] 黄玉娥.产后出血原因分析及护理.现代临床护理,2009.7(8)49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3
关键词:产后出血原因;高危因素;防治及护理
【中图分类号】R41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2)11-0291-01
1研究对象
我院2007~2011分娩总数2037例,发生产后出血42例,发生率2.06%,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42岁。
1.1一般资料:产后出血发生率,收集我院2007年1-2011年12月我院分娩产妇2037例,发生产后出血为42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6%与全国产后出血发生率1.6%-6.4%相等,其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42岁,平均年龄29岁。
1.2研究方法。方法:产后出血的诊断标准:①胎儿娩出后24h内失血量达到或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发生率,收集我院2007年1-2011年12月我院分娩产妇2037例,发生产后出血为42例。产后出血发生率为2.06%与全国产后出血发生率1.6%-6.4%相等,其中年龄最小20岁,最大42岁,平均年龄29岁。出血量的测量方法1.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立即放置聚血盘与产妇臀下收集血液,至产后2小时取出,用量杯测量聚血盘中的血量。2小时回病房后,与产妇臀下放置干净的会阴垫,采用称重法,称血染纸巾来计算产后2-24小时血量,上述出血的总和为24小时的出量;2.剖宫产分娩:切开子宫壁后先吸进羊水倒掉,然后负压瓶收集血量,其余出血量收集的方法与阴道分娩相同。
1.3研究步骤:产后二小时采用聚血器置于产妇臀下测量出血量,以便于观察.统计.和及时处理.产后采用产妇纸至产后24小时,用称重法换算出出血量,并作统计。剖宫产者,术中先于子宫前壁下段切一小口,将羊水尽量吸净,记录羊水量,术后统计处术中出血量并登记,回病房后先用聚血器.产妇纸计算产后2小时及24小时的出血量。阴道分娩者,于胎儿娩出后,立即放置聚血器于产妇臀下,2小时后用产妇纸至产后24小时,并统计产后2小时及24 小时的出血量。
1.4研究结果
1.4.1产后出血的原因:(1)子宫收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本研究中因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出血,占26例(61.90%),其中产程延长7例,占宫缩乏力的(26.92%),巨大儿2例,占(7.69%),双胎2例,占(7.69%),心理因素2例,占(7.69%),妊娠期高血压疾病6例,占(23.07%),羊水过多5例,占(19.23%),其它因素4例,占(15.38%)。(2)42例产后出血中,胎盘因素9例,占(21.43%),其中胎盘粘连2例,占胎盘因素(22.2%),胎盘残留4,占胎盘因素(44.44%)。(3)软产道损伤有7例,占产后出血的(16.67%),其中阴道助产4例,占软产道损伤的(57.14%),剖宫产术中所致子宫下段裂伤1,占软产道损伤的(14%)阴道大血肿2例,占软产道裂伤(28.57%)。
1.4.2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产后出血与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损伤.胎盘因素有关。病理产科、产程延长、胎盘因素、剖宫产、感染都易造成产后出血,其中以产程延长导致宫缩乏力性出血最常见;其次是胎盘因素:包括胎盘粘连、剥离后滞留、以及胎盘残留。这种出血医护人员如果不仔细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将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病率。 1.3产后出血的并发症 42例产后出血的患者中,并发贫血的18例占42.85%。4产后出血发生的时间在产后2小时有22例,占52.38%,发生在产后24小时的有20例,占47.61%,发生失血性休的3例,发生时段均为产后2小时。5产后出血的治疗,就是针对原因的治疗,在发生产后出血时,往往几种原因并存,这就需要我们寻找原因,针对治疗,不可忽视任何一个存在的因素。比如在治疗宫缩乏力时往往以下几种方法同时应用:②(1)持续按摩子宫。(2)静脉与宫体同时应用缩宫素。(3)应用前列腺素类药物。(5)清试宫腔(6)检查软产道,快速缝合止血。对治疗效果不理想,出血无法控制的可宫腔填塞纱布或手术止血。
2讨论
2.1宫缩乏力导致的产后出血为首位原因:子宫收缩乏力的影响因素是多样化的,产程延长、多胎、巨大儿、感染、各种妊娠并发症和合并症以及产妇的心理因素等均会影响子宫收缩。因此,正确处理产程,防止产妇过度疲劳和体力消耗而致使产后宫缩乏力,过度疲劳不利胎盘剥离和娩出。而宫缩乏力又不能有效关闭胎盘附着部子宫壁血窦,导致产后出血。因此应加强产程观察,认真绘制产程图,根据产程的不同阶段,急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加强产科医生的责任心,防止产程异常、滞产而导致的产后出血,对有可能引起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如巨大儿、羊水过多、多胎以及产程明显延长的待胎头娩出,立即肌注催产素10u,舌下含服米素前列醇600ug。
2.2重视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本文中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9例(21.42%),占第2位,其中又以胎盘粘连、滞留多见,多孕、多产以及流产次数的增多,都不同程度损伤子宫内膜及继发感染都是引起胎盘粘连或胎盘附着异常的因素,因此,加强健康教育,做好避孕指导,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同时对这类产妇应该观察第三产程,以及行人工剥离胎盘术,以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我所采用凡人流大于等于2次,胎盘大于等于10min未娩出者,既行人工剥离胎盘术。重视第三产程的观察与处理,及时排空膀胱,密切观察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以及对症处理,注意倾听产妇主诉,提倡母乳喂养及早接触,早吸吮。
2.3软产道损伤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软产道损伤导致的产后出血7例。因此对急产、巨大儿、胎吸或产钳助产者,臀助产及牵引、胎儿娩出时或娩出后有活动性出血者均应行软产道检查,同时加强产科医生的基本技能的培训,正确掌握手术指征和技能。
本文剖宫产有1例出现产后出血,占14.28%,临床上应重视剖宫产后出血问题,首先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征,剖宫产不是处理高危妊娠的唯一方法,更不是减少分娩的唯一途径。对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者,只要前次剖宫产指征不存在,应给予充分的阴道试产,提倡自然分娩,动态头位评分,及时合理使用宫缩剂,增大阴道分娩的可能性,提高手术操作技巧,术中正确选择子宫切口,缝合均匀,松紧适度,不盲目及反复多次缝扎。
2.4正确、及时处理产后出血症状:早发现、早诊断产后出血是正确处理产后出血的关键,正确处理产程、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可在第二产程常规开放静脉通道,胎儿娩出后可肌注或静脉点滴缩宫素;同时查找出血原因以便即使处理。对有急慢性感染的孕妇,积极治疗,避免严重后果的产生。
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众多,不仅有病理因素、临床因素,也有社会因素。因此我门应加强孕产妇系统管理,及时筛查高危因素,重点管理高危孕妇,重视可能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及高危因素,及时防治产后出血,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率,减少产后出血引起的并发症。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指征,提高接产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助产质量,增强助产人员的责任心。合理应用宫缩剂,增大阴道分娩的可能性。
3防治及护理措施
3.1预防产后出血A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对高危妊娠者如妊高症.肝炎.贫血.血液病等提前入院。B.分娩期: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治产程延长,保证产妇基本需要,避免产妇衰竭状态,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以保证产妇的休息;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术,胎头胎肩娩出要慢,一般相隔3分钟左右,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滴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处血量。C.产后期:产后两小时内产妇在 产房内接受监护,定时测量产妇的生命体征;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宫缩致产后出血;早期哺乳可刺激子宫收缩,减少出血;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道,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的准备,并做好产妇的保暖。
3.2针对原因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子宫收缩乏力所致大出血,通过使用宫缩剂.按摩子宫.宫腔内填塞纱布条或结扎血管等方法,达到止血的目的;软产道撕裂伤造成的大出血,止血的有效措施是及时准确地修复缝合。胎盘所致的大出血及时将胎盘取出,并做好必要的刮宫准备。凝血功能障碍所致的出血,针对不同病因.疾病种类进行护理,如血小板症应输新鲜血或成分输血,如发生DIC应配合医生全力抢救;失血性休克应及早补充血容量,或输血,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观察恶露量色气味。观察会阴伤口情况,严格会阴护理,按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3.3心理护理与健康教育:大失血后体质虚弱,医护人员应主动给予产妇关爱与关心,鼓励产妇说出内心的感受,针对产妇的具体情况,有效地纠正贫血,适当增加活动量,以促进身体的康复过程。另外做好出院指导,也是心理支持的很好途径,指导产妇出院时注意加强营养和活动,继续观察子宫复旧的情况及恶露情况,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使产妇能按时接受检查,以了解产妇的恢复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产后指导方案,使产妇尽快恢复健康,并接受计划生育指导。同时指导产妇注意产褥期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部分产妇分娩24小时后,于产褥期发生子宫大量出血,被称为晚期产后出血,多于产后1~2周内发生,也可推迟6~8周甚至于10周发生,应予高度警惕,以免导致严重后果。
参考文献
[1]乐杰主编.妇产科学.第七版.人民卫生出版社.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4
关键词: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医院感染;护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R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6-0376-01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是我院近几年发展起来的专业。它的创建和完善对危重患者的抢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由于NICU患者通常病情危重,抵抗力差,使用多种广谱菌药物和侵入性操作的开展增多等因素,使得NICU医院感染有上升趋势,所以控制和预防NICU医院感染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对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在我院NICU住院的235例医院感染患儿进行了回顾分析,以探讨降低NICU院感染发生率的防范措施,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2009年3月至2012年3月我院NICU的新生儿30分钟至28天,男1506人,女1105人,早产儿680人,足月儿1931人,所有患儿医院感染符合卫生部2001年颁发的《院感染诊断标准》执行。
1.2 方法:所有资料采集回顾性调查方法,调集患者病案进行资料汇总。分析主要内容包括病种,入住NICU时的病情危重程度,日龄,胎龄,体重,侵入性操作及抗生素使用情况。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发生率:本组235例发生医院感染患者占同期NICU住院病人2611例的9%。其中男136(57.7%)、女99人(42.3%)、早产儿占105人(44.5%)、足月儿130人(55.5%)。
2.2 医院感染住院分布:235例医院感染患者中皮肤黏膜感染66人(28.1%)、上呼吸道感染46人(19.6%)、肺炎14(5.9%)、呼吸机相关肺炎48(20%)、泌尿道感染12(5.1%)、支气管炎13(5.5%)、肠炎18(14.1%)、败血症18(7.7%)。
2.3 医院感染疾病分布:本组感染患者中早产儿68(29%)、高危儿28(12%)、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40(17%)、吸入综合症11(4.7%)、新生儿肺透明膜病35(14.8%)、先天畸形4(4.7%)、新生儿窒息及并发症33(14.1%)、其他16(6.7%)。
2.4 医院感染的致病菌情况:本组235例感染患者中,单一菌感染148例,混合菌感染87例。从分离的病原菌中可以看出:真菌类最多,其次是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表皮萄菌球菌,肠杆菌,肠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打单胞干菌等。
2.5 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本组235例感染患者中209例使用多种抗生素,23人使用激素,有56人行洗胃,15人鼻饲,235人静脉置管,有11人唐氏综合症,早产儿的院内感染明显高于足月儿。因此,医院感染与患者入住NICU无关,主要与患儿的胎龄、体重、病情危重度、侵入性操作、用药情况、患儿先天性疾病等有关。
3 讨论
3.1 加强医护人员自身管理:所有医护人员必须对医院感染高度重视,严格执行医院感染的各项规章制度;护理人员在护理操作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操作前后必须正确洗手。另外,定期进行环境卫生监测和新生儿医院感染卫生目标监测。医护人员应限制家属探视的时间和次数。进入NICU一律按医院感染管理规定更衣,换鞋和戴好口罩、帽子。
3.2 加强基础护理,预防交叉感染:早产儿,低体重儿的新生儿皮肤柔嫩,皮质很薄,受压时间过长或受大小便等污物的刺激,易破损引起感染。皮肤是细菌侵入身体的一个途径[2],即使无外来损伤,但由于皮肤与床垫长期接触或自身的粪便污染都可导致感染,因此接触新生儿前应认真洗手。工作人员或早产儿如患感染性疾病应立即进行隔离,防止交叉感染;高危患儿应做好病室的消毒工作,防止窒息和奶制品污染。同时要与家属做好交流和沟通工作。
3.3 合理使用抗生素:医院成立合理使用抗菌药的专家委员会,制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的相关规定,及时了解NICU患儿使用抗生素情况,严格掌握用药指针,尽可能减少抗生素滥用,正确掌握抗生素的使用:给药时间、合理配伍、并观察不良反应。不恰当的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可导致菌群失调,明显降低病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从而造成耐药菌的大量繁殖,增加感染机会,其中较长时间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真菌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3],通常情况下NICU患者气管切开丧失呼吸屏障功能及侵入性操作都容易造成真菌感染,而真菌感染主要在呼吸道,所以应正确掌握抗生素应用指征,根据药敏选择敏感抗生素,并及时停药。对长期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者。要定期检测真菌群变化及感染部位的细菌变化,可有效防止二重感染及耐药菌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胡必杰,郭燕红,高光明,刘荣辉.无陪护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M].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标准操作规程,2010,6(1);21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5
【关键词】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0-0710-01
新生儿败血症指在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中,繁殖并产生毒素所造成新生儿的全身性感染,甚至还可能在体内产生迁移病灶,其发生率在活产婴儿中所占比例约1‰~10‰,在早产婴儿中发病率更高。一旦新生儿出现院内感染败血症,很可能危及生命。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如果处理不好随时可能引发医疗纠纷,给医院带来不良影响。为了探讨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特点,进一步为院内感染的防治手段提供参考,对收治的10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的临床特点、高危因素和病原菌培养情况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8月~2012年8月期间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0例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患儿。诊断标准参考中华医学会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确诊标准[1]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制定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同时符合以下3项:①临床出现体温改变、黄疸、反应迟钝、拒乳等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白细胞改变(>20×109/L或
1.2 血培养及药敏试验方法:严格无菌操作,取静脉血2 ml接种于专用培养基中,送检验科进行细菌培养。
2 结果
2.1 临床资料:10例患儿中男6例,女4例;早产儿8例,足月儿2例;低出生体质量儿6例,正常体质量儿4例;患儿的基础疾病包括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 3例,重度窒息复苏后2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2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1例。
2.2 败血症发生情况: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占同期住院患儿的1.19%(10/838),占新生儿败血症的18.87%(10/53)。患儿发生败血症的时间为入院后5~40 d,平均(15.1±9.1)d。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临床表现多样化,主要表现为拒乳、体重减轻或不增、反应迟钝、发热、黄疸及消化系统症状等。
2.3 病原菌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10例患儿中真菌感染3例,细菌感染5例,有2例为混合感染,共培养出细菌8株,革兰阴性(G-)菌6株,其中肺炎克雷伯菌4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1株,臭鼻克雷伯菌1株;革兰阳性(G+)菌2株,其中肠球菌2株;真菌2株。4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复方新诺明均敏感,对庆大霉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亚胺培南敏感率分别为84.2%、75.3%和92.4%,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哌拉西林、氨苄青霉素等高度耐药。真菌药敏结果显示2株真菌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5-氟胞嘧啶、伊曲康唑和伏立康唑均敏感,未发现耐药株。
2.4 院内感染相关因素分析:分析患儿的胎龄、性别、出生时的体质量、气管插管、留置PICC(中心静脉导管)与院内感染败血症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早产儿、低出生体质量儿、留置PICC、气管插管等是导致院内感染败血症的高危因素。见表2。
2.5 转归:新生儿院内感染败血症,细菌感染使用敏感抗菌素,真菌感染使用氟康唑足量足疗程治疗后,血培养转阴7例(70%),同时积极治疗原发病并营养支持治疗等,除1例家长要求放弃治疗外,治愈7例,好转2例。
3 讨论
新生儿是院内感染的高危人群,因其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均未成熟,皮肤、黏膜娇嫩,易被擦伤,对病原菌高度易感。低出生体质量儿和早产儿住院时间较长,因进行胃肠外营养和各种有创诊治手段的不断开展,院内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升高,以院内感染败血症最为严重。有文献报道,基因芯片杂交技术或PCR技术在检测临床标本中的应用能快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比血培养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且能明确病原菌,但还未得到推广。国内外文献报道,该病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近年来随着多种侵袭性操作技术的开展和广谱抗生素的应用,使高危患儿获得性深部真菌感染的机率增高,特别是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升高[2]。本研究显示,院内感染败血症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及真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念珠菌为主要的病原菌。肺炎克雷伯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示对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尚敏感,但因复方新诺明对新生儿的不良反应大,因此可考虑用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真菌对氟康唑等常用的抗真菌药物均敏感,故可予氟康唑进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故应对高危患儿实施预防用药和早期经验性抗真菌治疗,这样能降低真菌败血症的发生率。经分析结果显示,早产、低出生体质量、气管插管、留置PICC是院内感染的高危因素。院内感染与同期住院患儿相比,住院时间明显延长,住院费用明显增多。本研究显示经过加强护理、严格无菌操作、及时有效的治疗,治愈和好转率达到90%。
参考文献:
高危儿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6
腮腺恶性肿瘤CT误诊40例分析
上颌阻生尖牙CBCT的测量分析
颅内多发结核瘤1例并文献复习
运动区脑挫裂伤伴血肿的82例治疗分析
浅析输卵管妊娠患者的诊断与治疗
嗜酸细胞性胃肠炎内科诊疗决策分析
浅析肝豆状核变性患者的临床诊疗
浅静脉穿刺技术的研究进展
复发性流产的主要病因研究进展
我国肾综合征出血热研究进展
心血管内科患者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观察
血行播散性肺结核合并肺外结核的305例分析
妇科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与护理
探讨门诊老年患者输液及健康宣教的护理分析
极低出生体重儿的观察与护理进展研讨
无痛导尿在手术室的应用与护理进展
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围手术期护理安全进展
关于扁平足测量方法及评估指标的研究与进展
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假性肠梗阻9例临床分析
鼻内镜下动力系统治疗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观察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伴不全性瘫痪前路减压加内固定
输尿管结石输尿管镜硬镜结合钬激光治疗80例临床体会
两种术式治疗下肢静脉溃疡150例临床疗效比较
音乐疗法对缓解口腔超声治疗中疼痛的疗效分析
气管软化试验在甲状腺肿大合并气管软化症中的应用评价
盆底康复治疗对产后盆底肌力影响的疗效观察
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104例临床分析
浅谈妊娠合并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诊疗
论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中反折导丝法置放双J管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
老年急性阑尾炎合并阑尾穿孔的69例临床疗效观察
浅谈老年糖尿病患者夜间低血糖的预防及防治措施
美沙拉嗪联合金双歧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60例临床疗效观察
胫骨平台骨折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28例
老年糖尿病肾病与下肢血管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改良Glasgow昏迷评分法在小儿颅脑外伤中的应用研究
血乳酸水平在ICU患者病情危重程度评估价值探讨
小儿川崎病合并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方法
洛阳市农村学校饮水与环境卫生设施现状调查分析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的手术护理配合及体会
谈我院磁性载体档案的精细化管理与保养维护探讨
晚期肝癌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及其护理措施的研究进展
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胫腓骨骨折内固定术后感染疗效探讨
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高危因素的防治及护理干预的康复研究
康复训练与护理对脑卒中后遗症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探讨
日本东芝INFINIX-8000A型DSA血管造影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检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