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学的理解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学的理解范文1
关键词:可译;不可译;生态;模因
doi:10.16083/ki.1671-1580.2017.04.036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7)04-0124-03
关于语言是否可译的问题,既是翻译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也是一直以来译界长期争论不休的焦点话题。可译论者认为,尽管人类语言的表层结构如语音、词形、句法等表现形式不同,但各种语言的深层结构是普遍存在并且是互通的,因此,翻译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非常必要的。不可译论者则认为,“翻译建立在原语和译语具有功能同等语境特征的基础上,尽管语言具有同等表达力,由于语言的差异,意义无法在两种语言之间完全转移,必然导致不可译”。笔者认为,可译性和不可译性是一对矛盾体,绝对的可译和绝对的不可译都是不存在的,翻译活动是在可译和不可译的天枰两端之间进行移动而最终达到的一种模因生态平衡。
一、翻译的生态模因学
清华大学的胡庚申教授将生态学融入到翻译研究领域,建立了生态翻译学理论体系;芬兰学者切斯特曼(Chesterman)把道金斯的模因概念引入到翻译研究中来,建构了翻译模因论。笔者通过系统研究这两个理论体系发现,达尔文生物进化论既是生态翻译学的哲学基础,同时也是翻译模因论的基本理据,其中的“自然选择”“汰弱留强”等自然法则使生态翻译学和翻译模因论在哲学理据、基本原理等方面形成共质层,两种理论相互融合。
翻译模因论者认为,存在于翻译模因库中的各种翻译模因为了能成功被复制进而传播感染宿主,必须努力成为“强势模因”,具涓弑U嫘浴⒍嗖性和长寿性等特征。生态翻译学认为,翻译过程中存在大量“适应”“选择”“生存”“淘汰”等现象,翻译是译者不断“适应”和优化“选择”的过程,译文就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连续不断地把“差的”排除掉,把“好的”保存下来的积累结果。
基于此,“生态”与“模因”在翻译的一定范畴内达到共振点,形成翻译的“生态模因学”,使社会模因、文化模因和语言模因趋于稳定性结构,达到翻译模因生态环境的平衡。作为人类行为的翻译活动,与自然界,不管是直接还是间接,总体上是通过模因关联和共通,形成翻译模因生态的关联序链。
二、可译度的生态模因理据
两种语言的“可译”和“不可译”是相对的,翻译是在一定范围和限度内才得以实现。译文与原文之间不可能是一种完全对等的数学等式关系,只能是一种近似的、有条件的对等平衡关系。不可译性的客观存在产生可译性限度。可译度参数直接反映了翻译过程中可译性程度。
对于译文的可译性现象,生态模因学认为,可译模因与不可译模因存在于翻译模因库里,可译模因或不可译模因的主宰地位不只是取决于原语系统与目的语系统之间语言文字层面表层的差别问题,而是原语生态与译语生态里的语言生态、文化生态、交际生态之间的“差异度”问题。
(一)语言模因生态差异度
在原语模因库中存在着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基因型模因的特征是相同的信息异型传递……模因在传播复制的过程中尽管名称越来越时尚,与原始形式大相径庭,但实质没变,形成了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基因型模因……表现型模因的特征是不同的信息同型传递……从而构成内容各异、形式相同的表现型模因”。就基因型模因而言,因其承载信息的稳定性,导致原语语言生态与译语语言生态差异度并不明显,翻译时只需注重两种语言语码转换即可,可译度较高。而对于表现型模因来说,尽管翻译时能在语言表层结构进行语码转换,但因其承载的内容各异,造成原语语言生态与译语语言生态差异度较大,译语模因的表达必然存在一定程度的亏损和欠缺,可译度明显下降。
(二)文化模因生态差异度
世界各民族在地理位置、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方面的差异形成了各民族独特的文化特征,对翻译过程中文化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形成阻碍。在翻译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原语文化模因所承载的文化信息量越大,在译人语的文化生态环境中就越难对其模仿和复制,这一点也正好体现在旅游文本的翻译中。作为对外宣传博大精深中国文化的媒介,中文旅游文本存在大量的介绍中华民族悠久历史传统的文化模因,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往往难以原汁原味地再现原语文化模因负载的独特文化信息,从而造成译语生态环境中的文化模因缺失现象。
(三)交际模因生态差异度
交际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强调译者“把选择转换的侧重点放在交际的层面上,既关注原语系统里作者的总体交际意图是否在译语系统里得以体现,是否传递给了译文读者;又关注原语系统里包括原文语言/文化形式和语言/文化内涵的交际意图是否传递给了读者”。旅游翻译体裁属于特殊的一种文本类型,按照纽马克的文本类型理论,旅游文本翻译除了传达地理环境、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信息外,还有一种“号召”功能:目的是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促进民族间的友好往来,达到一种交际“共鸣”,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模因的感染和传播。
三、湖湘旅游翻译中可译度的生态模因转化策略
湖南省地处中国中部、长江中游,因大部分区域处于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内最大河流湘江流贯全境而简称“湘”。承载大量湖湘文化信息的旅游文本存在不可译现象,当不可译发生时,译者可采取“多维”转换、“掏空”再现和环境“补建”等生态模因转化策略使可译度值增加。
(一)“多维”转换
由于翻译生态系统是由多个维度、多种模因构成的,为了维持原语生态和译语生态的和谐与平衡,在对旅游文本进行翻译时,不能只对原单一维度的语言转换,应以语言模因、文化模因、交际模因为基础,在双语文本的生态环境中进行多维度、多层次、多方面的适应与选择,达到翻译的最高整合适应选择度。
作为长沙城区最大的湿地公园,洋湖湿地公园中科普馆的部分景介如下:
科普馆总建筑面积约4800m2,占地面积约3500m2,展示了城市人居与环境可持续发展内涵,是两型理念集中体现的代表性建筑。
原译:The science museum has a gross buildingarea of approximately 4,800m2,covers an area of aapproximately 3,500m2,demonstrates the contents of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lwing environ-ment,and is the representative building collectivelyembodying the resource-saving and envffonmentfriendly concept.
汉语表达习惯将一系列谓语并列,形成排比气势。如果翻译时按照汉语谓语并列习惯来逐字逐句翻译就不符合英文句法表达。原译文中的四个动词“has”“cover”“demonstrate”和“并列表达,破坏了译语语言模因的生态环境。此外,“城市人居与环境”原译文表达为“urban living environment”,属漏译连接词“and”。
在文化模因和交际模因层面,原文中带有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两型理念”,指的是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在翻译时除了将“两型理念”这一名词概念译出外,其内涵的翻译表达也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才能维持汉英两种语言的语言模因、文化模因和交际模因的多维度模因生态平衡,提高可译度。笔者改译如下:
With a gross construction area of approximately4.800 square meters and a covered area Of approxi-mately 3,500 square meters,the Science Museum isconsidered as a representative building mainly ex-pressing the two-oriented concept Of resource-savingand environment-friendly idea by demonsffating thesustainable development contents Of both urban 1ivingand environment.
(二)“掏空”再现
人的大脑存储着许多相关信息,译者大脑里也必然存储着许多相关的语言知识、文化背景等信息。一方面,这些对于理解原文和表达译文来说都是重要的;然而,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原语生态,并为译文构建一个与原语生态相适应的译语生态,译者有时又需要“忘记”“转移”或“掏空”这些信息。
旅游景点的公示作为一种特殊的交际工具,在汉英翻译时,译者应改变中文思维角度,掏空原语固有的语言模因,从外国游客的文化价值观出发,在英语生态环境中重构功能相同的公示语语言模因。例如“严禁抽烟”公示语的翻译有很多版本:“No smoking”“Smoking prohibited”,但这些翻译模因的生命力较弱,不适应英语语言的生态环境。如果将其反译成“Thank you for not smoking”,语气更委婉,则更能受到译语读者的认同,这样的强势模因才能在译语语言生态环境中生存和长存。
(三)环境“补建”
环境指的是“翻译生态环境”,即原文、原语和译语所呈现的世界,是语言、交际、文化、社会,以及作者、读者、委托者等互联互动的整体。“补建”即对于翻译过程中因原语翻译模因生态环境和译语翻译模因生态环境的差异而出现的模因空缺现象,通过加注、解释和补译等策略进行补充和修复。
天心阁是长沙的重要名胜,古城墙为其主要景点之一。其中一处介绍“济南城墙”: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在古城扩建外郭40里,俗称“圩子”。
A 40 li(one li equals 500 meters)outer citywall was expanded around the periphery Of the an-cient city in the 11 year ofthe Xianfeng jn the QingDynasty(1861 AD),commonly known as“Weizi”.
生态学的理解范文2
究其运动技能形成的机制来讲,则是一种复杂的、链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性条件反射。传统武术一直凭借前辈的经验拳论而研究继承,解剖生理学基础相对薄弱,不利于科学深入地研究。今天,我们围绕这个问题,就其有关解剖生理学基础理论知识作如下交流,以期达到了解、普及之目的,更好地为传统功夫研究者提供基础理论支持。
一、基本面和基本轴
躯体运动是一种以骨为杠杆、关节为枢纽、骨骼肌收缩为动力的随意运动。也就是说,运动环节是在肌力牵拉下围绕着关节轴在某一面内进行骨杠杆运动的。
1 基本面
矢状面:沿前后方向将人体垂直分为左右两部分的平面。
额状面:沿左右方向将人体垂直分为前后两部分的平面。
水平面:沿于地面平行方向将人体分为上下两部分的平面。
2 基本轴
矢状轴:呈前后方向,并与额状面垂直的轴。
额状轴:呈左右方向,并与矢状面垂直的轴。
垂直轴:呈上下方向,并与水平面垂直的轴。
提示:
(1)人体大部分关节的运动都属于转动性质,但由于关节面的形态通常不是规则几何形,因而在关节运动时往往不止一个转动轴,而是有许多瞬间相互更替的转动轴,即“中间轴”。具有两个基本轴以上的关节运动同时具有中间轴。
(2)运动生物力学中提到的关节轴,一般不是指准确的几何轴,而是指运动的自由度。
太极拳以“圆运动”为其特点之一。这种圆运动是在立体空间而不是在平面上进行的运动。譬如,推手时,双方的粘着点,不断旋转,在躯干的带动下,绕着三个互相垂直的基本轴做旋转运动,它是平动与转动相结合的空间螺旋运动。充分体现出太极拳以“触之则旋转自如”的运劲特征。再如,洪式太极拳手法中的“划圈”动作,也无不蕴藏着公转与自转中的轴运动。“划圈”就像地球围绕太阳旋转,手运行的轨迹是公转;同时,手与小臂在轨道上运行时还要顺逆方向不停地旋转,这种旋转好比地球的自转。可见,“划圈”动作是上肢环节围绕相应关节基本轴的复合轴运动。
二、关节运动链
1 概念
关节运动链:是指人体的几个部位(环节)通过关节连接而组成的一个复合运动链。
在太极拳运动中,单个环节的活动很少,大多数情况是运动链的各个环节或全身各部分之间相互配合完成某一动作的。
2 分类
(1)闭合运动链(closed kinematicchain,CKC)
概念:指运动时肢体远端组成环状,或者踏在物体上形成闭合状态,末端无游离的环节。(例如,在做太极拳的马步、弓步等动作,或练习洪式太极拳腰裆劲的基本功拔井绳时,髋、膝、踝等多个关节形成一个闭合的环。)
运动特点:一个关节的运动总会引起另一些关节的运动。
(2)开放运动链(open kinematicchain,OKC)
概念:指运动时肢体远端呈游离状态。(比如,太极拳膝法训练中,足部呈游离状态,膝关节单独伸屈的运动方式。)
运动特点:
a 若其中某一关节固定时,其余关节仍可产生运动。(如臂在肩关节处固定时,仍可在肘关节及腕关节处同时产生运动,或单独发生运动。)
b 远端的运动范围大于近端,速度也快于近端。如太极拳技法中的鞭打动作。
闭链运动与开链运动对同一肌肉所产生的作用不同。通常情况下,闭链运动是肌肉在远固定下工作完成,而开链运动是肌肉在近固定下工作完成。
(3)闭合运动链与开放运动链之间的转换
a 闭合运动链在某处解开时,则转变为开放运动链。
b 当游离末端一旦有支撑点或握点时,将由开放运动链转为闭合运动链。
3 关节活动的顺序性
(1)大关节和小关节
人体四肢由近端至远端,各关节所配置的肌肉是由强到弱,即肌肉生理横断面逐个减小。因此,把所配置的肌肉生理横断面大的关节称为大关节,反之称为小关节。
(2)关节活动的顺序性
以大关节带动小关节,大小关节依次进行活动。
(3)关节活动顺序性的原理
大关节运动时,所产生的力量较大,因此它能首先克服阻力而产生活动。而小关节的力量较小,只有当阻力减少到它能产生活动时,肌肉才能由等长收缩变为向心收缩使关节产生活动。所以,在整体活动时,尽管配置大小肌群的关节同时用力,但其结果还是表现为大关节带动小关节的活动规律。这一活动顺序是自然形成的。
(4)关节活动顺序性的意义
使动作产生更大的力量,或获得更大的运动速度。
三、肌肉工作的协调机制
关节运动链的协调运动是由参与运动的骨骼肌交替收缩与放松来完成的。对抗肌的放松能力和使原动肌在紧张之后及时转为放松的神经灵活性是协调性的关键。所谓协调就是该收缩的肌肉收缩,该放松的肌肉放松。
1 肌肉工作问的协作关系
人体的运动即使是简单的运动,也都是由许多肌肉共同参与、互相协作才能完成。根据肌肉在完成动作过程中发挥的作用不同,可把它们分为:
原动肌:主动收缩发力直接完成动作的肌群。
对抗肌:位于原动肌对侧,并适当放松和拉长的肌群。
固定肌:固定原动肌定点骨的肌群。
中和肌:抵消原动肌无关功能的肌群。
2 肌肉活动的神经支配
支配肌肉活动的传导系分为:
锥体系: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
锥体外系:管理骨骼肌随意运动以外的运动。
肌肉活动的神经支配原理告诉我们,肌肉的收缩与放松是在大脑皮层的支配下进行的,当原动肌收缩用力时,对抗肌即应处于放松状态;肌肉一次收缩结束后,在下次收缩前应有一个放松过程。
3 肌肉放松的作用
(1)改善动作的协调性
运动过程中的有关刺激会使人产生较重的心理负荷,必须让心理不断有放松调节的机会,才能更好地调控肌肉运动。对初学者来说,肌肉放松能提高肌肉、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使动作轻松自如,具有良好的节奏感,从而加快动作的学习过程。
(2)增长肌肉力量,促进肌肉发展
肌肉力量来源于完成动作时各肌群收缩的合力,各肌群之间的协调性如何则是影响肌力的主要因素。对抗肌不能放松,原动肌的力量就会被对抗肌抵消一部分甚至全部。若肌肉只是一味地紧张收缩,不能很好地放松舒张,则对肌肉的刺激就不易达到较深层次,也就不能有效发挥人体的运动潜能。
(3)减缓疲劳,避免运动损伤
紧张收缩的肌肉压迫肌肉中的血管,影响血液流动。肌肉一旦放松,则会大大改善血液循环条件,使血液流动比肌紧张时提高十倍多,降低血乳酸含量,对减缓疲劳和避免运动损伤有重要作用。
生态学的理解范文3
关键词:语文信息;培养;自学能力
21世纪是人类全面进入信息化社会的时代,在提倡创新,张扬个性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谁能把握信息,谁就能拥有成功。语文学习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对各种信息的搜集、加工、处理,再生成新知识、新技能的过程。那么,如何借助语文信息平台,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一、激发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能否帮助学生培养起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持久的学习热情,是语文教学成败的关键。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一旦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相信其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从而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意志主动努力的状态,提高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一)以博激趣
教师渊博的课外知识和幽默的语言对学生学习语文学科具有极大的吸引力,要激发学生搜集信息的兴趣,教师必须具备这方面的能力。另外,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广博,涉及古今中外,同类知识更是纵横交错。如在教《背影》时,我搜集了歌曲刘和刚的《父亲》、韦唯的《爱的奉献》、作者朱自清的图片、生平介绍、课文音频朗读等等;教《中国石拱桥》时,也搜集了有关石拱桥建筑的介绍、古今中外桥的图片。学习古诗时,我指导学生回忆了描写同样意境的诗歌,或作者的其他诗歌……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认识到知识是多么博大精深,在看、听、忆中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以及渴望自我搜集的意识。
(二)以图激趣
五彩缤纷的图片最能吸引学生的眼球,能增强学生的形象思维,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如教学《苏州园林》《故乡》等课文时,我搜集了大量有关图片在课堂上展示,使学生身临其境。与此同时,我鼓励学生和教师一起努力,动手搜集更多的资料,丰富自己的阅历。
二、信息搜集的指导策略
信息收集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从课外收集和筛选与课文学习有关的材料,并在收集的过程中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搜集信息是一种学习,是一种技能,必须讲究目的方法,才能保证质量。
(一)信息收集的要求
“该搜集什么样的信息”是个大前提,所以在学生收集资料前,教师先指导学生带着问题收集资料,如预习课文后,有哪些疑问在课文中不能找到答案,可以借助网络或者是课外书籍进行查找。在学生收集资料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学会取舍,对于本课的学习有帮助的资料可以保存下来。
(二)搜集信息的途径
当今社会学生接触面较广,所以搜集信息的途径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
1.从学科教材中获取。中学语文教材中,同一单元的课文背景相同或相似,而且从课文内容上说往往又互为背景。对此,可抓住相似点,引导学生对相关课文进行对比联系理解。同时也可以抓住语文教材与其他教材的联系,让学生从其他学科中获取相关信息。
2.从课外阅读中获取。进行课外阅读,可拓展学生的信息空间,以促进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的结合,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学生可在自己熟悉的读物上搜集信息,教师也可推荐相关的课外读物,让学生自己搜集。
3.可以从网络上获取。近年来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逐渐成为跨时空的大型全球“信息中心”,通过网络可以查找到许多信息资料。有条件的学生可以在家里上网查资料,如果学生家里没有电脑,教师可以单设信息课帮助学生上网查资料。
4.可以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生活处处皆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了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自己观察、聆听、动手动脑等形式来完成信息的获取。
(三)处理信息的方法
为避免学生的参与空洞、肤浅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沼,教师在布置类似的作业时要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在教学中,我发现学生搜集到的信息很多,但并不是都有价值。那么,如何让课外搜集资料变得更有实效,真正体现它的价值呢?这时我们可以利用小资料库的形式分类别保存下来,让小资料库做为一个小小的收容站,到需要时再提取。同时,小资料库不仅体现学生的巨大收获,还能锻炼学生的编辑能力。另外,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课等相关课程,为学生提供多种形式的交流平台。
三、在输出信息中树立学生自学的信心
要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除了搜集信息外,还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搜集到的信息进行学习,提高自学能力。在课堂上,学生能利用信息自己解决的问题,让学生自学完成;如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适当引导、点拨,力求学生自学完成,要让学生充分发挥其自主性。另外,教师可根据课程的需要,展示学生搜集到的信息,并对好的信息进行肯定、表扬,让每个学生体现其自身的价值,树立自学的信心,同时使成功的乐趣成为学生自学的动力。
四、培养学生在搜集信息过程中自学的习惯
培养良好的自学习惯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注重学生自学习惯的培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我们的课堂时间是非常有限的,不可能全部解决问题,这就要求学生将问题带出课堂,向课外延伸,到课外寻找答案,搜集自己需要的信息,这就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只要学生有学习的兴趣,有需要寻找问题答案的热情,学生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良好的自学习惯。
总之,收集、处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动脑的能力,而且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学生在收集、处理信息的过程中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走进社会、走进自然、遨游于信息的海洋之中。久而久之,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会不断增强,学生会真正地融入到学习中去,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生态学的理解范文4
关键词 中小学生 赛前心理
跳高曾一度是我国的优势项目,近些年成绩并不令人满意,影响比赛成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心理素质是其中一个主要影响因素。因为,体育竞赛不仅是技术和实力的比拼,更是心理素质的较量,心理素质是除技术之外,比赛制胜的关键,所以专业运动员的训练都有心理训练部分。本文基于对某市中小学生运动会跳高运动员赛前心理的调查,提出通过模拟训练、自我暗示训练、放松训练的方法来调整赛前跳高运动员的最佳心理状态,为我市中小学生跳高训练提供参考。
一、赛前心理的表现
比赛的不同阶段运动员的心理状态都在不断地波动,优秀运动员能够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比赛中始终都能不骄不躁,并根据情况控制与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反之,心理素质欠佳的运动员,则容易出现较大的心理波动,尤其是在比赛受挫时,心理状态将会急剧跌落,表现出较差的心理控制能力。通过对调查数据的统计发现:我市中小学生赛前主要问题是心跳加速、四肢发冷、不知所措,这都是赛前紧张的表现。
二、赛前紧张的原因
运动员的紧张主要来源于自身心理素质不坚定,表现出焦躁不安、畏缩懦弱、动作混乱、失去取胜信心想尽快结束比赛,进而引起身体生理机能的变化。其原因主要有缺乏比赛经验,对赛场氛围不适应而产生的心理与生理不适;过度看中比赛结果,一心求胜。
三、消除赛前紧张的方法
(一)模拟训练法
此训练方法是从比赛实际出发的,在训练过程中从比赛对手、场地、设备、照明、器材、观众、气候条件等进行语言图像模拟和实景模拟,使运动员熟悉并适应比赛场景和比赛的氛围,建立对比赛应激情况的适应性,减轻真实比赛的不适感。避免运动员对于意外的超强度刺激缺乏应答准备,造成不适应反应的产生,致使比赛的失利。
(二)暗示训练
通过语言对自我的暗示,能够有效缓解。比赛前神经系统往往处于高度兴奋状态,这样会过多地消耗运动员的精力和体力,所以自我控制对运动员非常重要。而暗示是一种很好的自我调节与控制的手段,特别是运动员的自我心理与语言暗示,对于缓解赛前紧张十分有效。所以,在日常训练中,暗示训练不可少。另外,放松训练对于放松肌肉,调节赛前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有很大帮助,因此可以将放松训练(深度呼吸、意念想象、游戏等)与暗示训练一起训练。
(三)端正比赛态度
跳高运动是以失败来结束比赛的,为了使运动员端正比赛的态度,不过分纠结于比赛胜负结果,因此,要加强运动员的思想教育,使运动员从小树立“比赛第一、成绩第二”的态度,避免“一心求胜”的心理。
(四)赛前热身
赛前的准备活动,是克服心理紧张的又一重要手段,比赛上场前的准备活动,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使运动员在生理机能上动员起来,适应比赛的生理要求;另一方面还要使运动员在心理上适应比赛的要求。赛前的准备活动应从一般活动和专项技术动作两部分展开,以帮助运动员尽快地进入比赛状态,克服紧张心理,建立必胜信心。
(五)教练员引导
赛前教练员的引导对于稳定运动员的情绪,增加运动员的信心十分重要。而且教练员可以帮助运动员分析对手的优缺点,制定相应的正确战术,适应比赛场地氛围,可以稳定运动员的心理状态,使运动员注意力高度集中,建立必胜的信心,避免赛前紧张。
(六)表象演练法
使用表象演练法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运动员的紧张反应,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完成:第一,回想成功的情景:当一个运动员赛前紧张时,让他想象以前成功的情景和经历,这不仅能降低已经体验到的紧张情绪,而且能取得较好成绩。第二,技能的心理演练:技能的心理演练也有助于降低紧张情绪,这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运动技能的改进可促使运动员的自信心增强;另一方面,在赛前进行技能的演练,可使运动员将对比赛的担忧转移至对活动的注意上。
(七)对比赛设定的目标要适宜
运动员应从实际出发,根据自己平时的成绩,确定合适的期望值,把自己有把握实现的目标作为自己努力的方向。可以设定两层目标(基本目标和奋斗目标):基本目标是较保守的目标,是自己运动水平完全能够达到的目标;奋斗目标是稍高于自己水平,需要能力拼搏才能够达到的目标。运动员在实现基本目标之后,再努力向更高的目标努力,既能发挥目标的动力作用,又不会使运动员丧失信心。
四、小结
现代社会运动员间的技术水平和身体素质方面的差距逐渐缩小,比赛胜负在很大程度上是决定于运动员的心理素质。紧张心理是运动员赛前之大敌,尤其是对于心理素质不成熟的中小学生更是影响比赛的重要羁绊。在平常训练之中必须注重运动员的心理抗压能力的培养,使运动员时刻能能够保持清醒头脑,有意识的控制自己的行为。为此,平常训练中应从思想、心理、训练方法、技术等不同方面,对运动员进行训练,使运动员具有稳定而强健的心理。
参考文献:
生态学的理解范文5
太极拳教学 膝关节 生物力学特征
本人从事太极拳教学多年,时有同事和学生说起在练习24式简化太极拳的过程中,膝关节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于是我出于专业的好奇,查阅了一些文献资料,结果是支持太极拳具有良好健身作用的文献不胜其数。然而从事篮球专业训练的运动员会多发篮球膝,原因主要是膝关节在篮球运动中常处于不稳定的半蹲位,且膝关节在不断的蹬伸过程关节软骨不断研磨,这样容易造成关节的损伤,如果不及时休息恢复,很容易造成慢性损伤,导致骨关节炎。是不是太极拳的练习过程中若不注意太极拳的技法和要求,或者因为其他的原因等导致膝关节不同程度的损伤?
一、由关节的压缩特性来谈24式简化太极拳的教学
关节软骨是一种复合生物材料,由固体相胶原纤维、蛋白多糖和液体相水及电解质等组成。通过光学显微镜的观察认为,关节软骨具有浅表层、移行层、放射层、钙化层四层结构。关节软骨的生物力学特性是与其内部结构密切相关。胶原纤维在关节软骨中,呈网状结构,能够限制大分子物质的自由扩散,而小分子物质则不受限制,可自由通过,因此,蛋白多糖在其中并不能自由扩散,而水分子则可以自由移动。关节软骨材料特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施加负荷的速度。因为在迅速施加并迅速解除负载的情况下,软骨发生瞬间变形,没有时间让软骨组织挤出液体,这种情况下,关节软骨组织类似于一弹性单相物质,施加负载时马上变形,负载消失后立即复原。这种关节软骨瞬间变形和复原反应是软骨组织能够抵抗冲击负荷。
关节软骨不仅是一种良好的抗压材料,而且是一种粘弹性十分明显的材料。粘弹性材料的两个基本反应是蠕变和应力松弛。蠕变是材料在恒定应力作用下,其应变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加大;应力松驰则是指材料在保持恒定应变状态下,所需要的外在应力随着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地减小。不同材料的粘弹性发生的机理可以有所不同。
在软骨组织负荷后,首先发生瞬间变形,但当负荷持续作用时,软骨的抗压作用迅速减少,而是出现一依赖时间的蠕变期。这是由于软骨内液体被逐渐挤出的缘故。在初始阶段,蠕变速度非常快,这是由于外在压力与软骨内蛋白多糖渗透压之间差距大,故液体渗出很快。随着液体的进一步渗出,软骨蛋白多糖浓度增加,渗透压增大,反过来又阻止液体的渗出。结果渗出逐渐减少直至最后达到平衡,此时无液体渗出,软骨变形停止,最后成为一直线。人体软骨的蠕变量是很大的,初始应变与最大应变可以相差3~5倍,即使作用于关节软骨的力很小,但只要作用时间足够大就有可能因为蠕变作用而引起软骨的较大变形。这种蠕变作用还有可能使得软骨内的软骨细胞发生损伤,或者是胶原纤维发生断裂。只要时间足够,较小的应力同样可以产生较大变形。关节软骨的粘弹,对于理解软骨的正常生理及损伤机理具有重要意义。孟维春等关节软骨压缩特性的实验研究生物力学方面论证了关节软骨在遭受慢性应力作用时,因蠕变而引起的软骨内部结构破坏,最终导致慢性骨关节炎的改变。Cooper的调查研究发现,经常从事长时间屈膝负重工作者,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因此,临床上应尽量避免持续的慢性应力损伤。
由于关节软骨可缓冲短暂而强烈的机械冲击力,而在缓慢而持久的应力作用下,会出现一依赖时间的蠕变期,且蠕变作用使得软骨内的软骨细胞发生损伤和胶原纤维断裂,只要时间足够较小的应力同样可以产生较大变形。
关节软骨的粘弹与24式简化太极拳的缓慢持久的运动特征是一对矛盾。在太极拳的练习中,膝关节软骨较一般运动来说要承受较长的缓慢而持久的应力作用,也就是说在这种应力下很可能造成关节软骨的软骨细胞发生损伤和胶原纤维断裂。所以在教学和练习中我们应注意:身体重心和虚实的转换,别使某一膝关节软骨处于较长时间的缓慢应力的作用下;要注意练习的时间和适当的休息;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安排练习的时间和强度,做到区别对待。
二、由膝关节的力学结构特点来谈太极拳的教学
膝关节由屈曲至伸直并伴有旋转时,最易造成半月板的损伤。膝半月板:位于股骨髁和胫骨髁之间,左右各一,它附在胫骨平台上并随胫骨在股骨上移动。当膝关节在半屈位旋转时,半月板产生移位。单纯的胫骨屈曲,半月板移位不大,只有当胫骨旋转时半月板移位最大。瓦斯摩尔斯(德国)认为这种移位所产生的压力在膝关节旋转不稳定中常能使半月板发生病理性损害。如半月板炎和半月板病,这些损害会进一步加重膝的旋转不稳定,甚至发展成膝关节骨关节病。
关节软骨在受压时,间质内的液体可被挤入关节表面,产生自压形式的静水作用,使关节软骨面具有低磨擦系数。软骨细胞则在软骨粘连素及蛋白多糖的协助下与Ⅱ型胶原纤维相粘连。关节软骨具有黏弹性的间质内液体流是软骨渗透及蛋白多糖固定电荷集团的表现,使其弹性系数高,抗张力性能强。关节面在受到突然的撞击或扭转后,软骨基质中大分子网络结构将承受巨大的剪力,在基质内的液体流动难以形成相对抗的压力时,这种网络结构将被破坏,细胞于基质中受到损伤,甚至延及至软骨下骨。
在一般人看来,太极拳动作柔和、运动强度小、没有危险,很适合老年人。然而,锻炼不当会导致膝关节的损伤.太极拳的标志动作是马步蹲裆,有资料显示,人体屈膝30°,膝关节承受压力和体重相等。屈膝60°,膝关节压力为体重的4倍;屈膝90°,所承受的压力是体重的6倍。如果膝关节长期处于紧张和负重状态就容易加速关节软骨的磨损,引起膝关节疼痛。
24式简化太极拳膝关节在练习中不断的屈伸扭转,且很多动作膝关节都是在屈曲至伸直并伴有旋转,譬如野马分鬃,左右揽雀尾等动作。运动中为了避免胫骨和股骨较大的相对运动。在练习时我们应该适当的注意些细节。练习野马分鬃和搂膝拗步时,后撤撇前脚的外撇幅度不能太大,这样在接下来弓步的蹬伸过程中膝关节不会太大的扭转。练习左右揽雀尾,当左揽雀尾转右揽雀尾时要注意左脚的内扣。还有蹬转的过程中应该注意虚实的转化,后脚的蹬伸以前脚掌为轴要圆活,尽量避免膝关节扭转时胫骨和股骨的相对运动。换句话说,也就是要做到“迈步如猫行”的轻盈圆活。且在24式简化太极拳的练习中不光是这几个动作仅仅如此,只是举个例子而已。另外,在练习中所有的弓步和马步不要屈膝不要太深,因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而定,要做到“中正安舒”。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动作正确,尤其注意膝关节不要因扭转造成胫骨和股骨很大的相对运动;应根据习练者得身体条件提出练习要求。
三、小结
运动创伤和劳损是膝关节疼痛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明确膝关节在进行太极拳练习时可能造成哪些损伤及损伤原因对进行太极拳教学非常重要。
太极拳运动对腿部的要求较高,膝关节始终处于半蹲位的静力性支撑,这就对膝关节的要求较高;动作姿势的不正确是直接造成膝部损伤又因素之一;运动前准备活动不充分,运动结束后没有适当的整理放松活动,使运动中产生的疲劳堆积形成损伤;没有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安排好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忽略了运动应遵循的循序渐进原则;从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由于膝关节股骨内外髁的外形和长度不同,即内髁关节面较外髁长,致使膑骨关节面不平稳。股内侧肌无力或变得萎缩,则能失去股内侧肌这种弓弦作用,增加了膝的旋转不稳定,结果可导致膑骨软骨病。因此股内侧肌肌力不足,无法保证膝关节的稳定,也是造成损伤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24式简化太极拳是全国推广的具有很好健身效果且老少皆宜的健身手段。如果我们在练习中不注意习练的技法和要求,不遵循体育锻炼的一般原则也许会对身带来不良的后果;此外,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安排习练的时间和强度,注意休息和恢复不能急功冒进。
参考文献:
[1]孟维春,董启榕.关节软骨压缩特性的实验研究[J].医用生物力学,2003,18(1)
[2]韩雨平.对体育运动中膝关节的稳定性的研究[J].民营科技,2010,(6).
生态学的理解范文6
关键词:高中地理; 高台阶
中图分类号:G633.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25-001
初中以形象思维为主,通常从熟悉、具体、直观的自然现象和演示入手建立地理概念和规律,学生只要死记住了知识点,就可以拿高分。而进入高中后,高一一开始学习的就是自然地理知识,如人教版必修一教材一上来就是宇宙中的地球,不仅要求学生有基本概念,还要求学生有一定的立体思维能力和读图分析能力,并要有一定的数学功底。那如何去解决这个“高台阶”使高一新生顺利地跨过高中地理门槛并学好地理呢?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增设小台阶。
台阶1.放慢起始教学进度,逐步加快教学节奏
刚刚我们已经提及了,必修一地理的学习,一开始就是整个地理学习过程中的最难的部分,所以在高一地理教学过程中必须把握分寸,以低起点、小步子、多训练、分层次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温习旧知识,恰当地进行铺垫,分解教学过程,分散难点。让学生在自己已有的水平上,通过努力能够理解和掌握知识。在速度上,放慢起始进度,逐渐加快教学节奏;在知识导入上,多与交际运用相结合;在知识落实上,先落实“死”课本,后变通延伸活课本;在知识难点的讲解上,从学生理解和掌握的实际出发,对教材作必要的层次处理和知识铺垫,并对知识的理解要点和应用注意点作必要的总结及举例说明。如我们在讲《地球运动》这一节时,光新课就讲了六个课时,三周的时间,节奏特别慢,但是我觉得在这一节放慢节奏绝对有必要,因为是刚开始,内容又特别难,到后面必须2、3的学习时可加快节奏,因为必修2、3以人文地理为主。
台阶2.充分发挥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情商
大家都知道,有时候学生愿意花更多时间、精力在某一课程上,并不是因为该课程很重要或很有趣等原因,而是因为他(她)喜欢该任课教师。地理教师由于专业的影响,知识面很广,往往给学生博学的印象。地理教师应努力更上一层楼,让学生觉得你“无所不知”。例如,运用高超、精湛的教学技术,幽默风趣、极富感染力、号召力的口才;“龙飞凤舞”、“赏心悦目”的板书;形象逼真、生动活泼的板图;恰当的肢体语言等方面展现地理教师的个人魅力。在这一点上,我个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我高中的班主任就是一个地理老师,他知识渊博、为人风趣,上课通常都不带课本,一只粉笔可以解决任何事情,不到一分钟的时间,一幅精美的世界地图就呈现在我们面前了。我们佩服的是五体投地,从而时不时的就拿地图照着画,在他的耳濡目染之下,到高二时我们班每一个人都能画出一幅简单的地图,同时还知道每个国家的位置。在班主任的组织下,还举行过画地图比赛。正因为我们班主任的个人魅力,当时我们班每一个人都乐于去学地理,主动去学地理,最终很多人大学还报了地理这一专业。
台阶3.克服性别障碍
在跨越“台阶”的过程中,有的人越往上攀登越感吃力,不乏落伍者。而落伍者中有不少是女生。理科是女生弱项的舆论和事例常压得女生不敢放胆去学习偏理科的地理,造成心理负担,使学习信心不足。多年的教学经历中也确实发现女生学好地理的信心明显低于男生,学习的劲头也不如男生,对自己不敢高要求,做题时,也不如男生灵活。科学研究表明,男女生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方面都存在差异。但这些差异主要不是表现在水平上,而是特色上的不同。男生在抽象、理解思维方面较强;女生在形象、机械思维方面较强,在高中偏向逻辑推理的学习中,女生喜欢记忆的方法已不适用了,从而在成绩上出现退步现象,但特色的差异并不代表能力水平的高低,只是一开始的适应程度的不同,使有的女生心理上产生障碍,缺乏信心,畏缩不前。因此,我们应多给女生充分的鼓励,树立自信心,消除过重的心理压力,采用各种形式或途径,进行表扬鼓励,实行激励评价,激起他们的成功欲望,使他们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唤起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学有目标,赶有方向,逐步提高。
台阶4.培养学生图文分析的能力
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这就要求我们加强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为此,老师应适时提出一些能激发同学阅读地图兴趣的问题或者认真设计地理略图,提高地理教学效果[1]。如我在讲解必修一第二章第2节里关于亚洲季风的时候,学生容易混淆,我就用图示法加强记忆:“之”字型图式识记。图中“之”字的“横”部表示东亚地区,“撇”部表示南亚地区,箭头表示风向。这样就能既快又好的掌握这一部分知识,学生也不再感到烦难而不可捉摸。[2]
台阶5.降低“教”的“营养感”,增强学生“学”的“饥饿感”
在地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地理学习的组织者。因此,不要把主次颠倒,教师只是帮助学生认真地组织好材料,引导他们在交际活动中学,在主动中发展,在合作中增强,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创新,逐渐步入“教”与“学”互促互动,使严肃的课堂荡起活跃友好的氛围。如我在讲地形对聚落的影响时,就给学生一个地形图,要求学生选择地形给自己造一幢房子,并说明你选这作为自己家的原因;讲地形对交通影响的时候,我就给学生一张地形图,地图上标出三条公里代表三种方案,要求学生选择一条自己认为最为合理的线路,并加以分析。这样,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的情境,变被动为主动,增强了学习活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