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范文1
近年来,生态教育思想和生态教育理念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也成为谈论越来越多的生态话题,随着对生态学理论的深入研究和探索,生态式教育为体育教育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生态学是研究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生态学和其他学科的相关理论和方法论为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体育教育的理论与方法,除了在内涵上得到了进一步的深化,而且体现了体育教育思想和理论发展的时代感,所以在研究体育教学时不能简单的套用生态学理论,而需要注意运用生态教育思想和理念将其作为一种复杂生态系统进行相关的研究。随着体育教育改革的快速发展,当今人们的观念和思维方法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体育教学并不是过去传统的教师教、学生学的简单教学模式,而是一种受多种因素影响的复杂的社会现象,无论是社会、自然,还是人们的心理和生理等方面,都关系着对体育教学的发展,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掌握和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并理解透彻影响体育教学的各方面因素,找到有利于其发展和创新的突破点,从而达到体育教育改革的目标和要求。为了适应这一需要,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逐步建立起来,并且通过研究体育教育的改革和发展,阐述体育教育生态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体育教育学理论体系尚不成熟完善,体育教育生态环境也存在失衡的现状。体育教学生态系统是建立在多类学科理论的基础之上,其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着的,任何一个生态分系统里存在更小的相互影响的生态要素,由此拓宽了体育教学研究的内容和范围。因此,在结合生态学理论分析体育教学时,应该注意充分利用各种原理对其进行研究,另外也要借助各种生态要素合理搭配,进而形成一个和谐、系统的活动生态和良好的生态系统。同时,体育教学生态系统的外部要素和内部要素要共生互补,使各要素达到动态的平衡状态,才能够保证在宏观上实现协调性与科学合理性,形成最佳的体育教学效果。体育生态教学理论体系,其研究的重点是教育,并且关系着体育的产生、存在、发展,目的是形成一种良好、和谐的生态关系。
二、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构建的发展脉络
依据学科属性,体育教育生态学是多种学科相互连接形成的交叉学科,它既属于体育学科的范畴,也是教育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依据生态学理论,体育教育生态学主要是以生态理论、研究方法为主,并致力于分析在体育教育和教学活动中的社会环境、自然环境、文化环境以及各种人文环境等对于体育教学活动的影响以及它们之间错综复杂的联系,并将其中的基本规律展现出来,推动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丰富体育教育学理论研究体系。另外,体育教育生态学以体育教育和教学实践为立足点,分析和解释体育教育中的问题,并将生态学理论运用到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中。从教育学的角度看,体育教育生态学不仅是教育学其中的一环,而且也是属于体育教育学的一部分。体育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和教育学等学科的理论而建立起来的,然而分析实际体育教育问题时,要避免简单地硬搬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应该在生态学和教育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指导下,对体育教育进行全面而透彻的探讨,进而完善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同时也为当前体育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供一定的帮助。通过这一理论的运用,深入分析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结构,这一部分主要研究的是体育教育的个体以及群体系统,并对整体生态系统建设进行了研究。在研究体育教育生态结构的基础上,揭示“最适度原则”、“体育教育的生态节律”等基本原理,阐释体育教育生态的基本规律,探讨体育教育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并通过理论指导进行体育教育实践活动。从这些条件上看,在教育领域中,体育教育生态学与其他学科有明显的不同和差别,有其独特的学科体系和研究视角,具有针对性和应用性。另外,体育教育生态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领域,以及与相关学科的边缘效应,是其学科产生和发展的基础,这些问题关系到体育教育生态学是否具有成为独立学科的权利和理由,对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三、体育教育生态学的理论体系的特点
体育教育的生态学将生态学理论引入到体育教育,在体育教育中是一种兴起的研究视角,属于体育教育学科的一个分支,体育教育生态学在进一步发展的过程中,吸收了生态学、体育生态学、体育教育学等相关领域的理论,体育教育生态学研究内容体系的结构体系可以从以下几点进行归纳和分析:1.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创立。这一部分研究的重点在于教育生态学的概念、研究方向,以及教育生态学的目的和意义。2.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和生态功能。首先从体育教育的生态环境来讲,教育的生态环境是以教育为中心,影响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这一部分以自然环境为基础,分析了体育教育的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只有综合考虑多种环境因素,这样才能全面地做出判断,更好地发展体育教育。再从体育教育的生态功能这个角度看,这一部分研究的侧重点则是体育教育生态的内在功能和外在功能,依照生态学的理论和观点,研究了体育教育的生态作用和意义,阐明了体育教育生态的内在发展进程,还展示了其外在的生态功能。3.体育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从体育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的角度看,体育教育的生态学理论在教育工作中发挥作用,主要是基于两方面的原理,即生态学原理与教育节律。这个部分主要阐述了体育教育生态学的定律、法则以及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体育教育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另外,从体育教育生态学的基本规律来讲,这个部分不仅分析了体育教育和外部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还对体育教育与内部各个环节的联系进行了研究探讨。4.体育教育生态学的评估模式。这一方面分析了体育教育生态的评价、原理以及方法,评估模式作为体育教育生态学中的重要部分,是进行反馈调控的环节。
四、体育教育生态学理论体系的发展趋势
尽管在我国体育教育生态学引发了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其仍呈现出明显的落后性,还处在发展的初级阶段,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同时也缺乏广泛的推广和运用,教育研究者的研究重点也没有放在体育教育生态学这一课题上,严重阻碍了体育教育的健康发展,迫切地需要获得全方位有效的改进。究其原因可从这几个方面来分析,目前对于体育教育生态学的研究不够全面和开放,而且研究的范围比较小,缺乏多样灵活的研究方法和丰富的研究内容,由于参考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因此研究理论大多是经验之谈,没有充分的对比研究和实验性研究。除此之外,体育教育生态学的基本理论仍旧缺乏足够的深层次研究,在学术上还属于边缘学科,对关系到体育学科发展的基本问题还没有进行深入的学术研究和探讨,无法形成学术共识。所以,体育教育生态学在研究上面临着难以创新的问题和不足,这不利于其长久的发展下去。
五、结语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范文2
关键词 生态饭店;概念;内涵;实现途径
中图分类号 F06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9)05-0139-04
作者简介 洪文艺,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博士生,景德镇市旅游局副局长,研究方向生态饭店、生态旅游规划:(江西景德镇333000)
胡希军,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测绘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景观生态与旅游规划;(湖南长沙410004)
何平,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农林水部主任、德国比勒费尔德大学博士后,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研究方向为区域生态、生态经济。(北京100044)
经济的发展与环境的恶化,使得饭店不仅是一个经济因子,还是一个生态因子。是一种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综合体现,它与社会、政治、文化、人们日常生活的联系越来越密切。因此,仅从经济、环境的角度来理解、研究、建设和管理饭店,未必抓住了饭店与环境问题的关键和饭店业未来发展的新趋势。生态饭店理念的出现,为我们在饭店行业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构建和谐社会、推进生态旅游找到了一条最佳途径。
一、饭店生态建设的紧迫性
1、饭店业发展带来了环境压力。我国饭店业在短短30年时间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78年只有相当于星级的饭店137家、客房1.5万多间。目前,全国已拥有星级饭店1.5万多家、客房160多万间,均为30年前的100多倍。饭店所提供的舒适环境是建立在资源的严重消耗基础上的,每天消耗大量的一次性用品,生产大量垃圾。其水、电、煤、气等能源消耗约占经营成本的30%,单位建筑面积的平均用电量是城市居民的10倍多,人均日耗水量为5倍多。一座建筑面积在8一10万cm2的大型饭店,年消耗标准煤约132亿kg,不亚于一个大型工厂。饭店也是所在地环境的重要污染源。一家三星级饭店年污水排放量可达1亿kg左右。一座中等规模饭店的燃煤锅炉,每年至少排放420万kg二氧化碳、7万kg烟尘和2.8万kg二氧化硫。即便使用燃油锅炉,也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一氧化氮、氮氢化合物和二氧化碳等污染物。随着饭店业数量和规模的进一步发展,饭店所在地的环境压力将会越来越大。
2、绿色饭店创建面临升级换代。至2008年底,我国共有绿色旅游饭店2000多家,占全国星级饭店总数13%左右。绿色饭店的提出和创建是我国饭店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绿色革命”,尽管它转变了消费观念,提高了饭店效益,保护了饭店所在地环境,但也越来越表现出局限与不足:在理论方面,绿色饭店的主要理论支撑体系是循环经济理论,侧重于节能降耗和循环利用。一种经济只有尊重生态学诸原理,才会是可持续发展的。饭店业要实现科学发展,应该是基础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科学发展观、经济学、现代饭店管理学等多学科的有机结合。在标准方面,我国目前有多套绿色饭店标准,反映出管理体制上的混乱。在执行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企业积极性不高、评定机构执行不严、整体效果不佳等问题。在实践方面,饭店业的“创绿”活动在全国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理解简单化、目标庸俗化、氛围表面化、产品同质化、地区差异化等问题。创建内容以节能降耗为主,涉及的范围较小,很难从根本上协调、解决好饭店与环境的关系。因此,绿色饭店的理念面临着升级,其实践也需要进一步深化。它只能作为我国饭店与环境发展中的基本要求或“最低配置”,成为饭店设计、建设、开张、运营的“准入门槛”,而不是最高追求。
3、饭店所依存的环境继续恶化。绿色饭店理念的提出与日益恶化的环境质量有关。在我国,饭店一般位于城市或景区(含度假区)。而我国城市和景区的整体环境质量都面临着严峻挑战,环境污染不仅抵消了一部分经济发展成果,也威胁到国人生活的安全与健康,有碍于生活质量的提高,甚至成为人们致病的主要原因之一。2007年,我国地级城市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级标准的仅占2.4%,达国家二级标准的占58.1%,有近40%的城市空气质量在三级或三级以下。2008年,我国北方共发生6次大规模沙尘天气,累计造成空气质量超标283次,重污染34次。我国人均淡水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数的1/4,位列世界第110位,600多个中型城市中有400个严重缺水。七大水系除长江、珠江总体水质较好之外,其他水系均有不同程度的污染,全国近岸海域总体水质为轻度污染。降水中,酸雨污染较严重,酸雨发生面积约1.50万平方公里,有20个省份10%以上城市(区)受到酸雨污染;有8个省份70%以上城市受到酸雨影响。许多景区,特别是以农村生态为自然背景的景区,面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双重威胁,突出表现在生活污染加剧,面源污染加重,饮用水存在安全隐患,生态退化尚未得到有效的遏制01。
4、生态旅游市场需求更加凸显。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的构建离不开生态旅游的发展。早在1999年,国家旅游局就把“生态环境游”作为主题,提出了“返璞归真,怡然自得”的旅游宣传口号。10年之后,国家旅游局又把2009年作为“中国生态旅游年”,号召旅游者“走进绿色旅游、感受生态文明”。这种对生态旅游的推进力度,无论是形式、内容以及具体措施都不是简单的重复,目的是推广生态旅游产品、宣传环境友好型旅游理念、倡导节约型旅游经营方式、深化旅游消费新风尚、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传统旅游的“六要素”中,饭店业占“吃、住”两项,三分天下有其一。当前,饭店业态正发生许多新变化,一些饭店的功能已经超出了吃、住的范畴,如庐山脚下的星子,有多家饭店既是四星级旅游饭店,又是国家AAAA级景区,这些饭店不再是旅游的中转站,而是真正的旅游目的地。饭店的生态建设是生态旅游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
二、生态饭店的定义及内涵
1、生态饭店概念的讨论
饭店的生态理念并不陌生,绿色饭店也多方面体现了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思想。近年来,国内一些学者从概念、内涵、管理模式等角度对生态饭店进行了讨论。萧歌认为,生态型饭店是饭店的前沿形态,是按照生态学的原理、循环经济的理论,模拟自然生态系统的运行方式来规划设计或重塑饭店,实现物质的循环,能量的转换,以达到人、饭店、环境有机契合和互惠共生。张东亮等对生态饭店经营管理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认为生态饭店就是指从选址到设计、建造和装潢都注重与其周围整个自然和文化生态系统的协调及平衡,并运用生态旅游相关学科的理念和方法来对其进行经营管理的饭店。薛惠锋认为,生态饭店是在绿色饭店的“环保、健康、安全”内涵的基础上,从系统学的角度而提出的一种概念,是指一种建立在进入饭店系统的物质能量循环利用
基础上的生态经济。以上学者都强调了生态饭店要以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强调了饭店与环境的协调平衡、互惠共生。由于定义的着眼点不同,各自强调的内容也不尽相同,有的侧重于循环、有的侧重于系统、有的侧重于保护、有的则侧重于人、饭店、环境的统一。但缺乏从整体上对生态饭店的本质特征进行深入的分析,对生态饭店的建设内容等问题的讨论也相对弱化。
2、生态饭店的定义
在借鉴以上专家、学者对生态饭店定义的基础上,本文认为:所谓生态饭店就是综合运用生态学、现代饭店管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全面系统地认识饭店的生态规律,整体研究、综合调整饭店内部以及饭店与环境的生产关系和生存状况;既全面维护客人、员工和饭店自身的安全与健康,又始终保持饭店对其所依存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使饭店系统内部和饭店与其所依存的生态系统之间始终保持一种稳定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状态的饭店。
3、生态饭店的科学内涵
(1)理顺饭店与生态的逻辑关系。在“生态饭店”的名词中,“生态”是“饭店”的修饰和前缀,饭店是主体、是根本;生态是性质、是形式。生态饭店研究、讨论的内容,是在饭店的基础上来讨论生态问题。即饭店内部以及饭店与环境的生态关系问题。一般饭店的性质、特征、内涵和规律都适用于生态饭店,同时饭店的生产过程又体现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生态系统的一般规律。反之,则缘木求鱼、本末倒置。所以,生态饭店可以表象地理解为“生态性质的饭店”、“具有生态运行特征的饭店”、“生态型饭店”或者“饭店的生态化”等。
(2)努力探索饭店生态的新规律。环境问题与生态问题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并不是生态问题的全部。饭店与环境的生态关系及其规律,对于我们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饭店生态的本质与特征、饭店的生态结构与功能、人在饭店与环境中的生态位、饭店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与最终目标,以及饭店生态环境的演化过程、生态机理及其生态控制、修复与对策等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地探索与研究。尽管我们可以用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去理解饭店因子的生态特征及其活动规律,但这种机械、表象的理解往往是纸上谈兵,以至于走向目标的反面。因此,认识、研究、探索、揭示饭店内部以及饭店与环境的生态关系与规律,不仅是饭店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饭店未来发展战略的重要使命。
(3)把握生态饭店理论支撑体系。生态饭店的理论支撑是基础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科学发展观、经济学、现代饭店管理学以及相关学科的有机结合。总的原则是以经济学、管理学为基础,用生态学的一般原理来协调、解决饭店系统内部以及饭店与环境之间的生态问题与环境矛盾,以达到饭店与环境的稳定平衡和互惠共生。据此,生态饭店是生态经济在饭店业中的运用和发展,是饭店业的应用生态学。现代饭店企业是为经济效益而存在的,离开经济效益去讨论生态、社会效益,对于饭店产业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绿色饭店成功推行的关键,就是“把节能作为绿色饭店创建的第一桶金”。生态饭店的理念虽好,但不能作为一种标签与时尚,更不能厚此薄彼,片面地强调某一学科的重要作用。如果泛化、滥化、异化生态饭店,同样也会把饭店引向生态的反面。生态饭店最终将形成一整套适合自己科学发展特点和具有实践指导作用的基本原理,成为应用生态学科群体中的一支新秀,一个独立的、边缘化的学科体系――饭店生态学,而不仅仅是生态学和经济学的“附属”。
(4)认识饭店生态因子的两重性。从饭店与环境的关系上看,生态饭店既是一个生态因子或环境因子,又是一个人工的生态系统,二者统一在饭店所依存的环境之中。作为一个生态因子,整体上饭店就是一个“消费者”。饭店能量的输入、废物的排放,都依赖于城市、景区或更大的生态系统。如果没有城市(或景区)这个大生态系统,饭店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基础和意义。对于城市、景区系统而言,饭店的生态功能就是消费。所以,饭店是其所依存环境的天然生态威胁,饭店生态建设的目的就是如何使饭店整体上对环境的负反馈达到最小,包括隐患最少、排放最少、污染最小、消耗最小。作为人工的生态系统,饭店仅靠自然的运转难以实现自我的稳定平衡,它必须依赖于硬件和软件两大人工系统的平稳、协调运转,才能得以在环境中生存。饭店硬件系统一般指建筑系统、能源系统、设备系统、物耗系统、安全系统、人力系统等;软件系统一般包括采购系统、服务系统、营销协调、管理系统、维护系统、财务系统等。软件依靠硬件作为支撑,硬件通过软件发挥作用,这些系统互相作用、共同支撑起饭店的正常运转,维持着饭店与环境的物质与能量的交换及稳定平衡的关系,同时,又单独与饭店的外部环境之间存在反馈与负反馈的关系。
(5)协调饭店生态的功能与结构。从结构上看,在饭店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只有消费者(主要是客人,也包括员工),非生物成分主要是饭店的建筑和设施设备。生产者和分解者缺失,绿色植物、各种被消费的物质和能量只能依靠从饭店系统的外界输入,饭店自身不能生产。同时,饭店把被消耗的物质和能量向外排放,不能在系统内部进行分解。现在生物圈内几乎任何角落都有现代人的影响,人是现代生态系统的调控者。根据人在生态系统中的特殊生态位,有学者提出了生态系统生物构成的四元结构: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调控者。人是饭店与环境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生态因子,它既是消费者,又是生产者,还是调控者。从功能上看,饭店的生态本质就是消费或者消耗,饭店是为消费而产生、为消耗而存在的。因此,饭店业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不是“绿色产业”、“无烟工业”。要想在饭店系统内部达到完全的清洁生产、循环利用和零排放,理论和实践上都是行不通的,这就是饭店成为城市或景区重要污染源的生态现实。生态饭店就是研究饭店如何科学地消耗、合理地消耗、循环地消耗。由此看来,仅从基础生态学的角度去分析饭店的结构与功能是不够的,应用生态学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6)抓住饭店生态建设核心内容。饭店的生态建设内容往往随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环境发展现状而各有侧重。当前,我国饭店业生态建设的核心内容则是生态安全与生态健康。饭店的生态安全是指饭店在建设、运营过程中,饭店内部各因子和因子之间,与饭店外部环境各因素和因素之间的一种稳定、健康、和谐的没有危险的客观状态。这种客观状态不仅是饭店安全运行的最佳状态,也是一种饭店管理的新理念,饭店服务的新境界,饭店产品的新形式。在传统饭店食品安全、消防安全、人身财物安全、设备安全等安全管理的基础上,生态饭店的安全内容还包括:客人的消费安全和健康威胁、员工的工作安全与健康隐患、客人隐私和心理安全、人力资源安全、主客关系安全以及饭店对其所在地政治、经济、环境的安全威胁等。所有可能对饭店构成威胁和饭店对环境构成隐患的因素都是饭店的生态安全因子,和谐共生是饭店生态安全管理追求的最高境界。生态饭店的健康内容主要包
括:健康的内部环境、健康的产品、健康的管理、健康的服务、健康的外部因素等。健康的环境涉及空气环境、水环境、热环境、光环境、声环境、生物环境等;健康的产品主要有健康的客房、健康的餐饮、健康的娱乐、健康的文化等;管理与服务的健康包括:健康的服务心态、健康的服务氛围、健康的人际关系和主客关系、健康的企业文化等;健康的饭店外部因素主要有经济发展、政治稳定、社区友好、社会和谐以及富有文化特色的地方民俗等。
(7)稳定平衡是饭店的生态目标。饭店的生态目标是:饭店内部稳定平衡,饭店与环境之间互惠共生,可持续发展。作为人工生态系统的饭店,不具有自然生态系统那种自动校正的平衡能力和自我调节机制,要实现稳定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目标,就必须最大限度地引入自然的元素,模仿自然的机制,按自然规律运行。在设计上,使饭店与当地环境融为一体,最大限度地利用周边的环境资源和自然资源,自然元素利用得越多,消耗与浪费就越少,对环境的威胁也就越小;在管理上,实施生态经济增长方式,强调以人为本与环境保护的有机结合,注重资源的再使用、再循环,保证污染的减量化和排放的减量化。同时,用植物生态学方法对饭店植物进行配置和管理,防止饭店生物结构单一,植物的多样性有利于饭店环境的卫生健康,更有利于客人和员工的身心健康。饭店各生态因子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实现饭店的生态建设目标不可寄希望于“一蹴而就”,也不应满足于在较小的范围和较低的程度上进行,对生态饭店的考核不能仅仅停留在经济指标和节能指标上,必须全面、系统地分析和评价饭店和环境之间是否达到了稳定平衡和互惠共生。
(8)饭店生态建设的关键是设计。在绿色饭店创建的实践中,有时出现事与愿违,原因就是重“创”轻“建”的结果。饭店的生态建设必须做到“优生优育”的有机统一,“优生”是关键,“优育”是保证。好的饭店=好的设计+好的管理。饭店生态建设的关键是设计与建设,并在运营中不断调整优化。饭店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健康问题、能源问题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大都是由于设计与建设的不合理而造成的。对现有饭店进行生态改造,是改变不良设计,实施环境管理的有效方法。切实防止改造中出现新的浪费、新的污染和新的环境问题。
(9)生态饭店的动态与开放特征。饭店是一个完全开放的生态系统,必须有能量、物质的输入和输出过程。如果封闭起来,饭店将无法生存。饭店还是一个不断运动变化的系统,物质和能量在饭店中不断流动变化。饭店的结构和功能也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环境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结构合理,功能才能得到正常的发挥;结构最优,功能才能达到最佳。生态饭店具有动态的、开放的生态特征,其建设也必须是一个动态、开放的过程。因地不同、因时而异、突出重点,并注重与城市或景区的生态建设相结合,适度超前,做到有的放矢,相得益彰,使饭店与环境之间有机融合,协调稳定。
(10)生态饭店不是一种纯粹业态。不能把生态饭店简单地理解为一种纯粹的饭店业态,它不是一个现成的饭店产品,而是饭店表现出的一种稳定、安全、健康、和谐的状态,这种状态始终伴随饭店生态生产(设计、建设、开业、发展、消亡)的全过程。尽管某些饭店也可以把“生态”作为主题,但不能把“生态饭店”与商务饭店、会议饭店、度假饭店。旅游饭店、主题饭店、经济型饭店和社会旅馆并列和等同起来。生态饭店既是一种饭店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思想和方法,也表现为一种产品、服务、技术、规范与创新,更是一种饭店的社会责任、环境伦理、生态道德和政治文明。它是21世纪饭店业发展的新趋势,也是饭店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三、生态饭店的实现途径
饭店的快速发展往往与生态的本质要求产生矛盾,大规模的饭店容易形成更大的生态风险和环境威胁。所以,从理念到实践全面实施生态饭店就显得十分重要,生态饭店在我国的实现途径主要取决于以下3个方面:
1、饭店全面生态化。饭店全面生态化依赖于全行业推行、全过程渗透和全社会支持。“全行业推行”是指在全国范围推行生态饭店,全面开展生态饭店创建,实现全饭店行业的生态化;“全过程渗透”是指饭店产品的生产、营销、管理、服务、考核等的全过程都要体现出环境管理的理念和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包括对客人的消费需求、习惯、行为进行生态引导,对饭店员工的生态理念、知识、技能进行教育与培训,在饭店系统内部、饭店产品链条中全面打造生态消费与生态服务氛围。“全社会支持”是指生态饭店发展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行业组织、科研机构、饭店行业以及广大消费者的参与与支持。政府部门和行业组织要把刚性的制度机制、弹性的保证机制、柔性的文化机制有机结合,制定出一套能切实推进生态饭店发展的标准;科研机构与饭店行业要紧密合作,及时研究、解决和掌握饭店与环境之间的新问题、新规律;广大消费者要积极投身到饭店生态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和细节当中,为饭店生态化作出贡献。
2、饭店持续生态化。饭店生态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首先,饭店的生态建设伴随着一个饭店从设计、建设、运营、发展、拆除的整个生命过程,而不是短暂的经济行为;其次,饭店的生态建设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不断调整的发展历程,需要各方面持续不断的努力,并根据饭店与环境的生态关系现状不断进行调整和优化;再次,生态饭店的建设成果要持续巩固,逐步形成特色鲜明、富有个性的饭店生态文化。
3、饭店发展生态化。发展生态化是指用生态学、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引领我国饭店业的发展。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单体饭店的扩张和饭店集团的发展,要充分考虑环境容量和承载力。一个环境到底能容纳多少家饭店的消耗是有一定限度的。饭店发展要在环境容量适可的范围内进行,用生态的眼光看待发展的问题,用生态的办法解决发展的问题;二是在景区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中,要充分考虑饭店业的消耗、排放、污染和公共安全等方面的不利因素,并有科学的应对机制,以实现人、饭店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稳定;三是生态饭店是一个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科学理念,应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观念的提升、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高新技术的运用等变化而不断得到完善和提升,以指导饭店业的科学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赵焕焱.中国酒店市场2008年回顾[N].中国旅游报,2008―12-31.
[2]薛惠锋.使命与挑战――构建节约型旅游生态饭店[J].饭店现代化,2008,(1).
[3]顾瑞珍.“拐点”之后的喜与忧――解读2007中国环境状况公报[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5)
[4]萧歌.饭店业提升十策[N1.江南游报,2005-01―13.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范文3
关键词:限制因子;耐度定律;适度区间;大学英语;生态课堂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2)11-0003-02
一、教育生态学及其基本原理
根据188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卡尔(Haeckel)所下的定义,“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体与周围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科学”。“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是美国哥伦比亚师范学院院长克雷明(Cremin)于1976年在《公共教育》中提出的,这一概念的提出为教育科学研究开拓了一个新领域:一个教育学和生态学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跨学科的新领域。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1]。教育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为教育决策和实践特别是教育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也为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本文着重讨论其中的两条:限制因子定律和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
(一)限制因子定律
生态限制因子是指达到或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生态因子。这一定律是李比希(Liebig)在1840年研究各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时发现,后经泰勒、奥登等人扩充发展而来的,其核心是:当生态因素处于缺乏时,或在低于临界线,或超过最大忍受度的情况下就会起限制因子的作用[1]。限制因子会限制有机体的发展。在教育生态系统中,限制因子是客观存在的,另外,教育生态系统中的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有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值得重视和研究。
(二)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
耐度定律是指生物对于它生存所依赖的各种复杂条件中的一种生态因子的耐受度,或是质量上的,或是数量上的,是有限的,“过”和“不及”都是对其有害的。这一定律是谢尔福德(Shelford)于1911年在耐力生态学研究中提出的,经过后人的补充和发展而成。最适度原则是指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不能突破阈值,超过最适度范围,否则就会影响其发展甚至生存。最适度是生态因子质和量统一的结果[1]。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同样也存在着耐度和最适度的问题。
二、生态视角下大学英语课堂现状
课堂是一种独特的生态系统,由课堂生态主体和课堂生态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在课堂生态系统中,课堂生态主体是教师和学生,课堂生态环境是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对立面而存在的,指独立于课堂生态主体而存在的课堂物理生态环境因素,如:教室的大小、课桌、光线、颜色、噪音、温度、装饰、舒适度等,但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作为参照成为对方的课堂客体生态环境因素[2]。在和谐、平衡、可持续发展的课堂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和信息顺畅地进行交流,不断激发系统的活力,促进师生协同进步和发展。然而,当前大学英语课堂存在着诸多违背耐度定律和最适度原则的限制生态因子,不利于师生的协同进步和发展,本文试从课堂物理生态环境和课堂生态主体及作为课堂客体生态环境因素的教师和学生三个方面分析当前课堂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以期在教育生态原理的指导下得到改善。
(一)教师和学生的课堂物理生态环境
许多学校大学英语教室偏大,噪声偏高,超过了学生的耐度,影响学生的情绪;座位成秧田式拥挤排列,在物理条件上形成了教师和学生的不平等,有利于能量、信息等由教师向学生的单向流动,但不利于作为课堂生态主体的教师和学生之间,尤其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 相互促进, 和谐发展.
(二)教师的客体性生态环境
除了教师和学生共享的物理生态环境以外,以学生作为参照物,教师的客体生态环境有待改善,作为教师客体生态环境因素的学生对于教师而言是一个限制因子。 一方面,班级规模太大,在一些学校40人以下的班级很少, 100人以上的班级却不少见, 造成“有机体
或生物单位面积密度太大, 得不到生长所需要的充足的养分和空间”, 表现为学生资源分配不均衡,少数优等生多占资源,边缘性学生受冷落,而教师则负荷太重,力不从心,疲于应付。另一方面, 来自各个不同群体的学生带来了不同的人际关系、学风和管理制度,而每个学生个体也带来了不同的家庭背景、知识结构和个性倾向。这一切都会影响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等的制定和实施,不利于课堂生态系统整体和谐、平衡的发展。
(三)学生的客体生态环境
以教师作为参照物,学生的客体生态环境也有待改善。一方面,教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其专业素质、文化修养和个人倾向对学生主体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另一方面,许多学生,尤其是大班的边缘学生,无法获得均衡的学习资源,包括在课堂教学中获得与教师平等交流与对话的地位,参与教学各个环节的权利与得到教师和同伴的尊重的权利等。这一切都限制或阻碍了课堂生态系统整体、有序、健康的发展。
三、教育生态学原理对课堂教学改革的启示
根据教育生态学原理,课堂生态环境中的任何一种生态因子都可能成为限制因子;各生态因子的质和量的变化会对生态主体的进步与发展起到促进或限制作用,把握各生态因子的质和量,使它们处于生态主体最适度的状态是构建健康、和谐、待续发展的生态课堂的关键。据此,我们可以通过对课堂生态环境中各生态因子的调整改善当前失衡的课堂生态系统。
(一)分析物理生态因子,改善课堂生态环境
教室的大小及墙壁装饰、课桌的编排、噪音等都是影响课堂物理环境的生态因子,教室太大空旷,太小拥挤,墙壁的颜色太亮刺眼,太暗压抑,课桌秧田式排列沉闷被动,圆形编排难以辐射到边缘,噪音的大小直接影响师生物质、能量、信息交流和传递的顺畅等,对这些生态因子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控制,有望使师生能在一个大小适中、方便交流、噪音小、平等、舒适的环境中健康茁壮地成长。
(二)根据学生基础,实施分级教学
实施分级教学是基于各个生态个体不同的耐度和最适度,教师在实施课堂教学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和背景,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进程,只有难度和进度控制在学生的耐度范围以内,才能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身心才能稳步持续地发展。
(三)加强师资建设,改善学生的客体生态环境
作为生态主体学生的参照物而存在的客体生态因素教师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生态限制因子,教师素质的优劣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远远大于客体生态环境中的物理环境因素,因为它具有能动性、主动性、渗透性,能通过它的言行主动对生态主体学生施加影响,因此,教师素质的高低通常与学生素质的高低成正相关。
(四)控制班级规模,改善教师的客体生态环境
作为生态主体教师的参照物而存在的客体生态环境因素学生对教师来说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限制生态因子。在以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能力为目标的大学英语课堂中,学生数量的多少直接影响教师与学生之间物质、能量、信息双向交流的多少和顺畅与否,学生数太多的班级,为了保证资源的分配均衡,只能进行以教师为中心的单向传递,其结果就是教师做讲座,学生做笔记,日复一日,这种失衡的生态课堂最终导致教师学生双方身心疲惫,意志消沉。和谐而有活力的班级规模,其学生数应在教师的承受度以内,一般为40人左右。
(五)把握课堂生态特征,改善师生的生态关系
生态课堂具有整体性、协变性和共生性三大特征[2]。课堂生态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互为依托、协同发展的有机整体。根据这些特征,理想的师生关系应该是互利共生,而不是偏利共生的关系[3]。在师生互利共生的关系中,师生之间的学习和交流在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平等互利、协同进步的状态中进行,其结果是:学生得到发展,教师的生命活动价值得以实现。
(六)灵活应用教育生态学原理,因地制宜实现课堂教学改革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僵死的、万能的、一成不变的。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指导课堂教学改革也要结合实际,要认真分析各种限制因子,努力创造条件将那些妨碍生态课堂健康发展的限制因子调整到生态主体的耐度和适度范围内。但由于条件所限,改革常常不能一步到位,有些限制因子可能暂时无法调整,这时我们可以把目前不能改变的限制因子放一边,多研究那些目前可以改变的限制因子,如:在一些条件不成熟的学校,可以暂不考虑班级规模的问题,多研究一下教学方法、师资建设、规章制度等限制因子进而作出调整,对课堂施加有益的影响,使其向充满活力的生态型课堂发展。总之,深刻领会并创造性运用教育生态学原理是建设良性生态课堂并使其得到健康持续发展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3:2,134,138―140.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范文4
一、教育信息化对生态管理提出的要求
当今社会,对生态管理的统一概念是:生态学是一门研究外部环境与生态物体之间的关系的学科。20世纪70年代以来,利用生态学来研究教育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针对教育生态学的研究是方方面面的,首先,将学堂比喻成一个生态系统,而教师和学生就是这个系统中的两个基本生态要素。其次,将学校看成生态系统,在这一系统中,要求各个生态因子协调发展,要求生态要素相互联系,其目的是为了促进学校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的目标得以实现。在教育生态学中,学校生态内部各要素不仅仅是相互联系的,而且还是处于不断变化运动中的。当一个要素发生了改变,随之而来的将是其他关联要素的变动和重组。教育生态学的出现,为新一代的教育研究活动提供了新的视觉和出发点。
二、生态学视角下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
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做为一个特殊的生态系统,信息技术因子切实带动了让基础教育生态系统内部的结构与功能方面的改变,使其遵循着平衡-失衡-平衡的动态规律。虽然就目前来说,基础教育信息化改革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障碍,但是,只要不违背教育生态的基本原理,只要从教育生态自身发展的规律出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改革一定会在良性发展的轨道上运行。
1、摆脱传统束缚,改变陈旧观念
就目前的生物学发展而言,生态学的改革始终没有摆脱因子限制的定律,这极大的束缚了生物生存与发展的空间,生物的发展受到各种因素的制约,但影响最大的要数限制因子了。在教育生态系统中,并不是所有的因素都存在限制性,但有些限制性的因子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转换成非限制性的因子。所以,针对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教育信息化生态系统中的限制因子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摆脱传统束缚,改变陈旧观念,尽量将限制因素降到最低的程度,实现基础教育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
2、创造良好生态环境,遵循生态平衡基本定律
生态学上强调的生态平衡的原理,要求教育信息化的改革必须是系统的、全面的、综合发展的,不能一味的侧重单一的、静止的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维护等方面。教育信息化决策在制定时,需要慎重考虑像教师、学生、管理部门、信息技术人员等对教育信息化的影响,必须密切关注各生态要素在教育系统内部以及外部环境的内在联系,维持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与此同时,在制定有关教师信息化教学活动激励政策时,也应该考虑到教师教学的真实情景环境等因素对教师教学活动的影响。可以说,要想从生态视觉环境下研究基础教育信息化的活动,就必须从系统的、联系的、多元的角度加以思考。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范文5
1.1农业生态学的发展农业生态学是由生态学发展起来的,是生态学的一个分支,它从有机体与环境关系角度为农业提供一些原理与观点。例如资源负担原理、食物链原理、能量金字塔原理、十分之一定律等等。生物体必须与环境条件相适应才能生存和发展,这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农业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例如小麦、棉花多分布于北方冷凉干燥的环境,水稻、甘蔗则多分布于南方高温多湿的环境。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工农业结合日益密切,科学技术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给农业生产带来了环境污染、能源不足和生态失调等反效果。
1.2“生态农业”的内涵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是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的基本特点是:充分利用人力、畜力和积极推广农业机械化相结合,不排除对先进技术的应用;科学合理地施用工业化肥、生长剂、保水剂等,扩大农业生态系统的物能转化;在植物保护方面,尽量采用耕作措施和人工措施防治农田病、虫、草害,积极研究高效、低毒、无残毒的化学农药,把农药污染降低到最低程度,采取食物链加环的方法,发挥生物能转化效率;推广太阳能、风能、沼气等非矿物能源的利用。
2农业生态学对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
“生态农业”与“农业生态”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农业生态实际是农业生态学,是研究人为干预下农业生态系统的生态问题的科学。农业生态研究的就是这种人为干预或控制下农业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为人类调控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的依据。所以,它是一个专门的学科,侧重于原理的探索和规律的追求。“生态农业”从字面上看,它本身是一种农业类型,它和旱地农业、能源农业、有机农业等一样,是一个以特殊方式经营的农业生产体系。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是农业生态学,生产对象是农业生态系统。它们是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是不能分离的。
3新时期中国推行的生态农业建设
3.1中国生态农业的类型无论什么样的生态农业模式,都是在一定区域的土地类型上进行的,无论其规模如何,它们都是一个农业生产的系统,并且是一个结构和功能都优化的生态农业系统。依据各生态农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中国的生态农业可以分为以下五种生态农业系统。
1)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系统:根据各类生物群落的生物学、生态学特征和生物之间的互利共生关系,考虑到不同的生物对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等的不同需求进行合理组合,最终实现不同生物立体共生的生态农业类型。
2)物质循环利用的生态农业系统:一种按照生态系统内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规律设计的一种良性循环系统。
3)主要因子调控的生态农业系统:针对当地的主要环境问题,采取人为措施对其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加以调控和治理。
4)区域整体规划的生态农业系统:在一定区域内,运用生态学规律,提高自然环境的协调能力,从而取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3.2中国生态农业模式案例探析—以贵州从江县为例中国幅员辽阔,沿海较发达地区和内地欠发达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差异,从而使得两者的生态农业在发展过程、模式选择和发展水平等方面不尽相同。本文以贵州省从江县为例,总结了其生态农业发展模式的经验,对本省同类型城市生态农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3.2.1从江县区域发展概况从江县全县山地面积2963km2,占总面积的91.34%,坝子面积64km2,占2%,河流滩涂面积占4%。从江县属中亚热带温暖湿润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8.4℃,森林覆盖率65.13%。从江县属珠江水系,支流纵横、水源丰富。通过资料研究发现,这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地区,耕地资源相对缺乏,且以梯田为主,粮食生产难度极高,产量低。
3.2.2从江县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
1)稻田养鱼、稻田养鸭模式:从江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积累了丰富的稻鱼共生、玉米同收的生态农业模式,根据稻鱼鸭共生的原理,在稻田养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生产经营。
2)特色优质农产品产业化农业模式:从江县因地制宜地生产发展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加强产业化建设,一方面减少了粮食生产的压力,另一方面促进了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发展。
3)以沼气为纽带的物质循环利用模式:农村沼气建设已经成为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沼气起着连接种植与养殖、生活与生产用能的纽带作用。
4)旅游业的发展:从江县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旅游资源丰富,由于相对闭塞的环境得到较为完整的保存,从江县拥有独具特色的苗族、侗族的民俗文化,有足够的旅游吸引力。
3.2.3从江县生态农业模式经验总结从江县根据该县的实际情况发展起来的生态农业模式积极推动了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但还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根据这些问题总结了相应的解决对策。首先,存在大面积的单家独户的生产模式,某些模式的应用推广比例在不断减小,对此国家政府部门应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形成多方面的参与机制;其次,优质农产品种植面积不大,基础设施薄弱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较差,应在优化农产品内部结构的同时建立各产业的农民协会,改善基础设施;最后,农村劳动力减少,交通不便利,一些先进生产技术的运用又需要农民从生活习惯上作出改变,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支持措施,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建立完善的后期保障服务体系。
3.3中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展望目前,中国农业已经进入崭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全面推动小康社会的发展建设,社会对农产品和食物上的要求不仅是满足数量上的需求,更多的是从农业生态环境和食物安全方面对农产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做更多的系统研究,使科技顺利地融入到生态农业的发展当中,例如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盐渍化、作物病虫害、环境污染等进行动态研究;应用卫星成像系统,辨别农作物病虫害,及时采取措施,避免情况恶化。中国农业应建立因地制宜的生态农业模式,利用自然生态环境本身的系统能力,减少人为和药肥的投入,改变其现有的落后的生产方式,提高资源环境的综合利用率,最终实现走生产安全可靠且高质量的农产品与生态环境健康和经济效益统一的可持续发展道路。
4结语
生态学的基本原理范文6
关键词:低碳城市城市规划概念特征原理生态城市
在全球环境气候恶化的前提下,人们越来越强烈的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于是建设低碳社会,发展低碳经济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也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既符合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律,也是实现城市未来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1 低碳城市的概念
认识低碳城市的概念,首先要认识到低碳城市实际也是属于生态城市的范畴,追求低碳城市建设,实际上也是在追求生态城市的建设。低碳城市是实现生态城市过程中的初级阶段,是以减少碳排放为主要切入点的生态城市类型。由此,低碳城市的概念可以这样理解:将低碳目标与生态理念相融合,实现“人―城市―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复合人居系统,从而形成低碳型生态城市。
2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
认识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特征,首先必须弄清低碳城市的基本特征,然后才能按照低碳城市规划原理去规划设计,自觉的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2.1 可操作性
低碳城市的“低碳“,是为人们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行为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切入点,也相对容易量化衡量,因而也较容易把握和实现。低碳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具体方法和技术体系,至少有以下三点:一是低碳城市发展指标体系;二是低碳经济技术和低碳能源技术;三是生态技术等。
2.2高效性
城市作为一种高度集聚性的人类聚居地,人们的生存途径不同、生活水准不同,欲望也不同,故生存竞争激烈,行为效率也就高了。低碳城市的高效性表现在城市的生产、运行和维护成本的低能耗趋于最小化,城市物质与能量得到了最高效的利用,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将大大提高。低碳城市规划内容的高效性主要应体现在城市能源系统的高效率,城市转换系统的高效益和城市流转系统的高效率。
2.3 循环性
“循环性”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自然生态系统内在运行机制。低碳城市的循环性特征体现城市各个系统和各个层面的良性循环,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点:
(1)通过自身生态系统的完善,对改善整个自然生态系统循环起积极的作用;
(2)城市循环的内容全面、完整,具有一定的系统性;
(3)城市各个系统以及整体的城市系统的循环速率比较合理、且保持整个城市循环系统平衡;
(4)循环机制明确模式正确;
(5)能识别、能解决阻碍城市系统良性循环中出现的问题。低碳城市规划设计就是遵循这几种特征的特性,利用科学的手段,通过原理设计,使其更加系统性,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2.4 和谐性
低碳城市的和谐性,一方面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贴近自然,自然融于城市,城市结合自然发展;另一方面,低碳城市的和谐性更主要的是体现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低碳城市不是仅用自然绿色点缀人居环境,而是关心人、陶冶人、人与人关系和谐的社会。
3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
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是指导低碳城市规划的基本原理和核心思想,对于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3.1 良性循环原理
良性循环原理的核心是指低碳城市要充分考虑各系统关系及城市与区域关系,从未实现城市发展的趋优性。其包括以下基本内容:
(1)系统性原理
城市环境已经属于自然环境加人工环境的环境系统,城市环境系统所具有的自然性、人工性、开放性、相依性等特点,使其成为生态系统中最为复杂的类型之一,从而决定其必须考虑系统的良性运转。
一方面,规划建设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不仅是物质空间的建设,而且还应注重人的环境素质的培养,致力于经济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建设、城市生态支持系统的建设和长远的发展框架建设等。另一方面,规划建设需要完善城市低碳生态系统功能。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应当运用生态学的生态系统基本功能的理论,从生物生产、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系统功能的角度着手,进行低碳生态城市的规划建设的组织实施。低碳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是实现低碳生态系统与外界协调平衡的必要条件,而从低碳系统的角度进行低碳城市规划建设,将有助于实现城市系统高效、循环的“自运营”,减轻城市建设与发展对区域的生态的负担,将城市建设成为与自然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人居系统。
(2)区域性原理
城市的发展是在一定区域背景下展开的,城市与其赖以生存的区域,是唇齿相依的关系。低碳城市是一定区域社会、经济、自然的综合体。城市要实现有机的生态发展,区域原理可对此发挥有益的作用。
首先,必须在城市和区域之间构筑有机、紧密的经济、社会和生态联系网络,形成复合系统。通过统一规划和建设,使水资源、市政、教育、医疗等资源能与城乡共同使用,使资源在城市和区域农村间复合循环利用,同时协调城乡基础设施投资,保证城乡更大范围的支持和覆盖;整合城乡发展,保持城市生态平衡,使城市与区域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的共生体。其次,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还要注意区域差别。
3.2 生态调控原理
低碳城市作为生态城市的先锋军,其规划建设需要以生态学原理为理论基础,对低碳城市进行符合生态学原理―自然原理调控。一是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要结合自然。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建设的框架,决定了城市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城市形态。低碳城市的空间结构要充分的结合自然,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包括地形地貌、地质、气象、水文等。二是基础设施建设要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的生态调控须构建城市生态安全格局,促进生态服务功能的基础设施建设,充分利用河流、水系、森林、防护林带、公园等要素形成绿色基础设施的基本空间格局,从而保证城市生态系统与自然环境之间生物要素的流通。三是空间设计结合自然。低碳城市空间设计主要是通过空间要素的生态化规划布局达到系统自我循环和自我调节,减少对环境的消耗和污染,实现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改善。
3.3 层次原理
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庞大的网络,具有复杂的结构。实现低碳城市需要区别各层次的共性和差异,层层推进,一环扣一环。层次原理的特征之一是通过改善纵向状态促使途径趋适。低碳城市规划作为指导和协调多部门利益、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合理组织城市空间环境的战略部署,必须在区域规划、总体规划、分区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城市设计、修建性详细规划、专项规划以及建筑设计和施工等层面都贯彻低碳化、生态化的基本概念,并使层次之间关系协调、层次递进。
当前,我国与人居环境发展密切相关的国情包括:①资源短缺;②人多地少;③经济贫穷。资源短缺、人多地少决定了我国的建设只能走资源、土地节约的道路;经济贫穷决定了我国不能停止发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能动摇。中国的经济及大多数城市的70%以上的能源来自煤碳,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走向带来极大的影响,相当一部分的生态空间受到蚕食和冲击。中国在未来几十年内,将出现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国城市环境也将面临严峻的考验。面对实情,应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经济,立即动手开发新能源,遏制污染,发展经济,建设低碳生态城市。
4 结语
总之,促进城市良性发展,低碳生态城市规划是一个重要战略。低碳城市规划是一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我国低碳城市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低碳城市的规划建设需要循序渐进,不仅仅需要技术、经济等各个方面的进步,更需要城市居民对于低碳城市生活的真正领悟,只有通过全方位的进步才能建设成真正的低碳城市。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