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个体生态学重要原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个体生态学重要原理范文1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人居环境问题逐渐凸显,越来越多的规划设计者开始认识到生态学在规划设计中的重要性,未来生态规划设计无疑会成为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的主流方向。20世纪70年代,麦克哈格在《设计结合自然》中确立了生态规划设计的准则,我国最初由李嘉乐先生首先提出园林生态学的概念及研究内容的,而20世纪80年代“园林生态学”作为一门独立课程在北京林业大学开设,现在许多院校景观园林专业相继开设了本课程。笔者多年来从事“园林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根据人才培养方向在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与实践,旨在提高“园林生态学”教学质量及学生实践能力。
1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教学的目的
2011年风景园林学科正式成为国家一级学科,与建筑学、城市规划构成“三位一体”的人居环境科学主导专业体系,而生态学的研究,成为了探索和谐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担负着将生态学的理论、原理、方法以及技术应用于专业实践中的责任,其研究及应用领域主要包括4个方面:园林生态效益研究、园林生物与环境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研究、生态学规划与生态管理研究。风景园林专业学生就业以园林规划设计及园林工程为主,因此园林生态学的学习,可为景观生态规划、园林生态施工打下基础。
2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园林生态学”是随着园林发展中“生态园林”的提出而兴起的多学科交叉学科,发展时间短,在课程理论体系、研究方法、实践环节、教学方法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2.1 "园林生态学”理论体系还需要完善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学科综合理论还相对匮乏,生态学相关理论基础知识与景观园林专业融会贯通还需要一定的实践研究,这种现象明显体现在教材编写中,现在“园林生态学”常用教材主要有冷平生(2001,2003)、刘长福(2003)、温国胜(2007)、廖飞勇(2010)主编的教材,教材内容凸显多学科内容的机械组合,个体生态学部分的园林植物生态习性及生态效应理论与专业实践联系紧密,而种群、群落、生态系统部分的理论体系、研究方法、案例讲解多来自普通生态学和植物生态学,教学内容理论性强,难以满足景观园林专业需求,教材尤其缺乏园林生态设计和生态工程的特色。
2.2 “园林生态学”在后继设计类课程中应用不足
随着园林学由原来的造园阶段发展到大地景观阶段,生态学的理念也体现在景观园林专业的各门专业
课程中,但多是理性要求,定性评价,教师在讲授园林相关设计类课程时也引入生态学理念,但在实践环节,如毕业设计、课程作业,项目设计中多以合理性、艺术性评论,而忽略了生态学设计指导。因此学生对于“园林生态学”的学习多是停留在理论上,后期实践得不到应用,影响了学生学习“园林生态学”的效果。
2.3实践教学环节不足,教学模式单一
“园林生态学”是一门应用学科,实践教学环节非常重要。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验教学及实习环节。多数院校“园林生态学”课程安排了实践教学环节,但多为实验课程,只有北京农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等少数院校安排了3-7天实习w,而对于景观园林专业,实习教学环节尤为重要,应该适当增加实习教学。同时适宜的“园林生态学”实践教材缺乏,实践教学模式单一,主要是教师指导,学生机械式操作,影响了实践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调查表明,一般院校“园林生态学”课程作为专业基础必修课程,设置在3~5学期开课,而园林设计、种植设计、园林工程等课程是“园林生态学”生态规划及工程部分教学的基础,但是这类专业课程开课时间设置在“园林生态学”之后,因此也会使“园林生态学”理论教学及实践教学产生一定的困难。
2.4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尚待完善
虽然“园林生态学”是一门应用学科,但由于“园林生态学”课程理论体系不完善,实践应用成果较少,因此,多数院校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偏重理论,对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关注不够,而有针对性的专业实践教学相对更少。现在多数院校教学方法多采用传统多媒体授课,教师讲,学生听,减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质量得不到提高。
3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探讨
学以致用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根本,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因此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为目的,优化教学内容,探讨适宜的教学方法,提高“园林生态学”教学效果。
3.1丰富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根据风景园林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就业方向,精炼教学内容,对“园林生态学”的教学内容进行重组,简化一些理论性过重的基础知识,如种群生态及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等。删除部分内容,例如在中学阶段就有较深讲解的生态系统、个体生态学、种间关系等部分理论。突出实践能力的培养,查阅文献资料,结合教材,把一些成熟的园林生态学研究成果传授给学生,补充该学科最前沿的知识,丰富教学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根据专业特色优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听而不烦,学而不厌。
3.2采用适宜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兴趣
根据教学内容,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可以弥补教材的不足,提高学生的兴趣,能更好的传授知识,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法的改革及探索是摆在一线教师面前永远的课题园林生态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多有描述,但风景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教学方法的研究鲜有报道,笔者在传统多媒体教学的基础上,研究了案例教学、课后文献与课堂讨论、专题讲座教学、现场教学等教学模式。
3.2.1案例教学
案例教学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法在很多领域都有不同程度的应用,其中生态学案例教学也多有研究。案例教学的素材,一是来源于文献参考资料,教师需要阅读相关研究文献,精心选择教学案例,例如在讲解园林植物滞尘杀菌作用时选择“上海市交通绿化带植物配置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研究”及“光华大道西沿线温江段绿化景观工程方案设计”中的植物种植规划为例;二是来源于科研项目,选择相关研究课题,结合生态学理论,从项目的立意、国内外发展现状、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等进行讲解,注重生态学知识的应用,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淮北地区北美红杉引种驯化技术研究”、“薰衣草引繁技术研究及旅游观光园建设”等项目主要侧重讲解植物对生态因子的适应及不同立地条件对园林植物影响;“徐州地区珍稀植物调查及保护技术研究”、“淮北地区园林植物群落优化技术研究”主要侧重园林植物种群、群落的研究;“生态园规划”、“湖泊大型水生植物生态修复技术研究”等项目主要是讲解园林生态规划的相关知识。
3.2.2课后文献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基于教学相当的原则,增加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环节,在“园林生态学”应用部分教学时,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查阅相关文献,组织材料,分组制作PPT上台讲解,并组织提问、讨论。通过这种方式的锻炼,学生不仅了解生态学在园林中的应用,而且能了解国内外最新园林生态学的研究动态,获得较新的知识信息。如“生态因子在园林植物引种中的应用”、“园林种植设计中植物群落构建中的要素”、“园林设计中适地适树的理解”、“人工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方法”等。
3.2.3专题讲座教学
“园林生态学”首先在北京林业大学开设,采取专题讲座的教学方法。而随着“园林生态学”教材的出版及理论体系的相对完善园林生态学”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但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其理论体系与风景园林专业实践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但多不能被教材及时编人,因此安排一定的专题讲座,更有利于“园林生态学”教学内容的丰富。专题讲座可以邀请工作在园林一线的专业人士,也可以邀请本学院的教师参与,讲授内容包括研究课题、园林工程项目、学科前沿等。
3.2.4现场教学
现场教学是把课堂搬到现场,现场解决问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根据教学内容安排现场教学,能弥补实践环节的不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园林生态学”实践性强,笔者在植物生态特性、园林群落生态位理论、群落多样性、园林生态管理等教学中都安排过现场教学,取得较好效果。现场教学要求教师精心选择教学现场,最好设在校园内或校园附近,教学内容事先以作业的形式布置,要求学生查阅文献进行预习,现场分组讨论,教师补充讲解,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3加强实践教学改革
在实验教学中,提倡以学生为主,指导老师确定实验项目名称,要求学生查阅文献,编写实验指导书,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仪器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分析等,指导教师根据科学性与合理性,批改实验指导书。在实验实施期间,学生遇到各种问题,就会通过相互交流、资料查阅、咨询指导老师等途径寻求帮助,解决问题。例如“生态因子对园林植物的影响”实验项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一种或多种园林生态因子(温度、光照、水分、土壤质地、湿度等),研究其对植物(自选)的影响。通过这种实践教学,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责任心,有利于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课程实习在景观园林专业“园林生态学”教学中尤为重要,但基于本课程在教学及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建议实习时间滞后,待其他设计类课程授课结束,综合实习时集中安排,配合其他教师,把生态学原理运用到园林规划设计中。
4“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效果
通过多年来“园林生态学”的教学改革实践,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从根本上改善了“园林生态学”重理论而轻实践,学而不能用、不会用的现状,提高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
4.1课程教学效果改善
“园林生态学”教学改革以来,由于教学中增加了与专业相关的案例及实践的讲解,学生积极性提高,听课效果明显改善,对于教师留的拓展性作业能积极完成,上课发言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师生间能形成良好的互动。由于学生对本课程的认可,重视程度增加,也促进教师教学积极性提高,更好地准备材料,组织上课,明显提高了教学效果。
4.2实践应用能力提高
个体生态学重要原理范文2
一、生态学适宜于中职学生管理工作
生态通常是指一切生物的自然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以及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相互作用的关系,研究有机体或有机群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专门科学通常称为生态学。生态学又分为两种形式,即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前者研究作为个体的生命有机体与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后者研究生物群体与其环境之间的自然关系。生态模式或者生态视野是人从整体上认识,以全方位、多角度去研究并效法它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运用模式。以人为本的发展观,高度显示出生态模式在学校教育中的重大作用。毫无疑问,人是生态系统的主体,各种教育的作用使人们的主体作用越来越大。因此,教育本身对生态化必然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
生态视野下的生态系统是以生物群落作为基础,在特定时间与空间范围内,具体的生物成分与非生物之间,能够通过不断的物质流、能量流与信息流进而形成相互作用与互相依存的统一整体。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以学生发展为主线,相关的教育主管部门、中职学校、中职学生管理部门、中职学生管理人员、中职学生群体、中职学生个体、相关的社会环境与家庭等多种因子完全可以构成具有整体综合效应的生态系统。对于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而言,管理者是老师与学生管理工作者或家长,中职学生是被管理者。试想如果中职管理方面的教育规律不与中职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规律相适应,必然就会造成中职学生形成敌对的心理,从而使中职管理工作收不到应有的良好效果。因此要促进中职学生良性发展,就必须保持中职学生行为与中职学生管理制度的制约性与平衡性,换言之就是保持中职学生管理生态系统的整体平衡性。
二、中职学生管理工作不够生态化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在很长时期以来,占据主导型的模式是以管理者的教师作为中心来开展的,偏重于制度管理,侧重于纪律约束,中职学校管理者对中职学生有绝对的权威。这种学生管理方法与生态化的要求相去甚远,具有明显的违背生态要求的特点。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往往以管住学生为目的,因为传统的学生管理工作认为,在复杂的中职学校教育系列活动中,为了有效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与推进,有效保证活动的效率与效益,中职学生就应该被管住管好。因此在传统意义上的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自然围绕如何有效地管住中职学生这一目标而开展管理活动,实际上是把对效率和效益的追求迁移到中职学生管理中,极大地忽视了中职学生教育管理中生态型。很多学者已经发现当前的中职学生管理已出现严重的异化现象,把中职学生当做了手段。
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太偏重于制度约束和量化考评。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认为能够被管住,必然制定出严格的与周详的中职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必然在中职学生管理中不断出现的新的问题将这些制度不断进行演进和细化,使学生时时处处被繁琐的规章制度所控制、监督和惩罚。结果是在强大的制度权威的中职校园文化环境中,中职学生被这些制度缚住了手脚不得自由,要么成为听话温顺的小绵羊,要么不断承受很多制度的约束与惩罚。传统的中职学生管理工作受科学主义思潮影响,片面地认为量化或数学化是管理科学方法的显著特征,管理者认为量化可以避免人的主观情感的干扰,可以精准地对中职学生的管理活动进行预测与调控,从而实现对中职学生科学而且有效教育管理,由此带来的是对中职学生管理实行量化方法,并且推崇将班级管理建立在学生考核分上等做法。实际上。在中职学生管理中,如果制定太多的规章制度,过度限制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会妨碍学生的发展,而且重要的规章制度的重大遗漏也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三、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的生态化完善方向
中职学生的管理同样可以具备生态系统的特点并进行不断的完善和推进。生态管理模式要想收到良性效果,自然有自身的独特习性。中职学生的特殊的生态特点在于同济依慕型,一般在同龄人或同辈人之间具有依慕关系。当然,同济依慕关系是彼此平等的,而且是群体力量的产生的基础。因为中职学生结成生态群体能满足个人合群的合理欲望翻。在中职学校,这种合理的生态系统中,敏感因子可以包括中职学校的自然环境、中职学校规章制度、中职管理人员、中职学生、半正式或非正式组织、专业教学环境、其它社会环境等因子,这些生态敏感因子通过错综复杂的联系而产生相互作用以及与生态主体开展和谐互动实现中职学生管理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中职学生成长是生态主体与生态环境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对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进行生态系统的调节应遵循生态规律中的最适度原则、生态链法则、耐度定律与限制因子定律。中职学生管理工作生态链有机制、人员、制度与环境等四个方面的交换能量源,如果能够通过这四方面的有机结合,就能够优化管理生态环境内部结构,促使对学生成长起到正面的积极作用。为促使中职学生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可以制定一系列科学的学生管理条例。在中职学生管理工作过程中,建立合理的队伍,主要由专职(兼职)从事学生教育与管理工作的党政干部组成,或者学生处(科)与团委部门中从事学生管理工作的人员,还有相应的辅导员、班主任等管理与服务工作的人员等。
个体生态学重要原理范文3
所谓实习(practice),即在实践中学习,任何知识源于实践,归于实践,要付诸实践来检验所学。生态学野外实习(fieldpractice)指以植物、动物及生存的各种环境为研究对象,把植物学、动物学和自然地理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将生态学理论知识运用到具体实践,不仅可以强化学生对动植物种类的认识,还能进一步拓宽知识面,更深入地理解植物学、动物学与他们的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学野外实习既是生态学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补充,具有独立的教学规律[5][6]。虽然野外实习教学是以验证为主的一种教学模式,但野外实习教学绝不仅仅在于验证书本知识和巩固理论知识,而应更加重视理论知识的应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团队精神和协作意识。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合格的中学生物学师资,因此结合生态学课程的特点,大致将地方性师范院校生态学野外实习的目的总结为6点:(1)巩固和加强课堂教学内容。(2)认识生物在自然界从个体、种群、群落到生态系统的分布层次。(3)理解生物与环境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关系。(4)认识自然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及生态效益。(5)掌握生态学最基本的野外工作方法,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6)身临其境,走进野外,感受自然,体验生态,提升环保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为在今后的生物学教学中更好地渗透生态理念、实现环保意识的薪火相传奠定基础。
二、师范院校生态学野外实习的现状
据笔者的初步调查与统计,绝大部分地方性师范院校生物科学(师范)专业的生态学课程仅有课堂理论教学,少数院校设置了生态学实验,仅有极少数院校设置了生态学野外实习环节,如漳州师范学院在南靖乐土热带雨林实习3天,锻炼学生的认知能力;南阳师范学院先后建立了鸡公山、桐柏淮源、内乡宝天曼及西峡老界岭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野外实习时间为2周,内容涉及生物区系、生态调查、环境识别及野外生存等;绵阳师范学院的生态学野外实习时间为7天,主要内容包括校园生物多样性观察与种群调查等。笔者通过精品课程网站及文献资料对国内14所国家或省属重点师范大学的生态学课程野外实习建设的基本情况进行了粗略的统计和分析(见表1),结果表明:除了完整的理论与实验教学部分,14所大学的生态学课程均设置了野外实习,而且建有相对固定的野外实习基地,基地具有区域内典型的生态系统,其实习内容的设计各具特色,对地方性师范院校的生态学野外实习方案的设计具有较高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三、生态学野外实习设计的总体思路
生态学野外实习方案的设计必须符合生态学课程学习的目的和任务。在生态学野外实习中,需要培养学生的三种能力:(1)观察分析能力。观察并分析自然生态现象与过程,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2)一般实验技能。通过对生态因子的测定,掌握仪器的使用技术,学会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3)综合实践能力。通过生物群落中种间关系、生境条件、群落结构、演替、分类的综合实验,掌握生态学研究的初步方法和多因子综合分析与研究的基本能力,学会运用生态学基本原理从事生态管理和生态环境建设的一般技能[4][7](P1-10)[8](P1-6)。生态学课程内容的基本框架为:有机体与环境(个体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生态系统生态学、应用生态学、现代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与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等[9](P1-5)。基于上述,生态学野外实习以实习基地为载体,实习内容划分为“基础板块”和“研究板块”[4]。基础板块包括“生态因子测定”和“生物群落调查”,包括实习基地生境各种生态因子的测定,草本群落或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的调查及植被分布与生态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研究板块则完成统一指定或自行设计的实习研究课题,以“小组”为单位,以“课题”为研究内容,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研究项目,可以先拟定课题再调查或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新的自然现象再进行研究,并以“论文”或“调查报告”为成果。野外实习结束后,举行“生态学野外实习汇报会”,对各小组的实习成果进行集中汇报和集体评议,并将相关资料归档保存,作为生态学课程建设的内容之一。
四、野外实习基地(场所)的选择
根据统计,国内重点大学一般都拥有固定的生物学野外实习基地,基地建设与实习模式比较成熟[10]。合适的野外实习基地是野外实习取得理想效果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提高生态学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生态学野外实习的可持续性,并便于积累相关实习资料,根据地方性师范院校的客观条件,结合生态学野外实习的目的,要充分利用本区域内的典型生态系统和优势生物资源就近选择合适的地域作为实习基地(实习场所)。在生态学野外实习过程中,既要让学生感受地形地貌复杂、生物资源丰富、保存良好的生态系统景观,也要让学生切身感受生态环境破坏带来的负面效应,因此有3种不同性质的生态系统可以作为实习基地(场所)的候选:(1)保存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2)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3)人为扰动或受损严重的生态系统。韩山师范学院地处广东省潮州市,潮州市隶属于粤东地区,粤东地区包括梅州、潮州、汕头、揭阳及汕尾等5市,隶属华南地区,位于韩江中下游,介于北纬22°37′-24°91′,东经114°54′-117°10′之间,总面积32263km2,地处低纬度,多山地丘陵,兼有滨海平原和盆地,濒临南海,属海洋性东南季风气候,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为主,光照充足,雨量丰沛,年日照时数1600-2100h,年降水量在1400-2400mm,土壤类型包括黄壤、红壤、赤红壤、滨海砂土、潮砂泥土和滨海盐渍沼泽土等,土质肥沃,适宜植物的生长发育,生物种类丰富,生物多样性较高[11]。通过实地勘察和综合分析,我们初步确定如下的地点作为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场所)。
(一)保存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实习基地(场地)的选择为保护生态系统、生物物种和自然遗迹等,一些自然生态环境优良的区域已经规划为自然保护区(naturereserve)、森林公园(forestpark)及湿地公园(wetlandpark)等模式进行管理,它们是研究各类生态系统的自然过程、各种生物的生态和生物学特性的重要基地。根据笔者统计,在粤东地区共有国家级森林公园5个(包括南澳海岛、神光山、雁鸣湖、大北山、镇山及南台山等),省级森林公园12个(包括双髻山、丰溪、长潭、黄岐山、天鹅山、大南山、韩山、蒲丽顶、岚溪、红山及紫莲山等),省级自然保护区9个(海丰公平大湖、大埔丰溪、潮安凤凰山、梅县阴那山、南澳候鸟、五华七目嶂、兴宁铁山渡田河、陆河南万红椎林及蕉岭长潭等),此外还有多处市级、县级森林公园。上述保护区的地质复杂,物种丰富,植被区系多样,而且承担着在保护的前提下把科学研究、教育、生产和旅游等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而充分展示其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的责任。根据各保护区的生物资源、环境条件及距离的远近,我们选择潮安凤凰山自然保护区、铜鼓嶂森林公园、紫莲山森林公园及红山森林公园作为生态学野外实习基地。凤凰山自然保护区年平均气温19.3℃,年平均降雨量2119.7mm,素有“潮汕屋脊”之称的主峰风鸟髻海拔1497.3m,土壤属红壤、黄壤和水稻土三大类,森林覆盖率达到84.9%,区内有陆栖脊椎动物225种,维管植物1281种,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2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34种,是潮汕地区首屈一指的动植物“物种宝库”,素有“粤东生态屏障”和“潮汕植物大观园”美誉。区内有两种典型的生态系统,即季风常绿阔叶林与中山湿地生态系统(天池周围),且植被的垂直分布特征明显,随海拔升高依次分布:季风常绿阔叶林(小于600m)—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600-1000m)—常绿针阔混交林(1000-1200m)—山顶常绿阔叶矮林、灌丛及草地(大于1200m)。保护区内有大面积的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凤凰单丛茶茶园(2010年批准)[12]。铜鼓嶂自然保护区位于梅州市丰顺县北部,其最高峰海拔1559.5m,属于粤东第一高峰,地处中亚热带典型常绿阔叶林与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交错地带,保存有大面积类似原始次生的常绿阔叶林,区域内生物资源丰富,植被垂直分布特征明显[13]。此类基地的生态学野外实习内容重点关注植被分布的垂直地带性、常绿阔叶林特征及植被分布与环境因子(如海拔、光照、温度、土壤性质及地形等)之间的相关性,并通过实地考察理解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生态、社会及经济效益。此外,潮州市郊区的紫莲山省级森林公园成立于2009年,地质属典型花岗岩丘陵地貌,主要森林资源为马尾松和阔叶乔木组成的针阔混交林,是由当地的常绿阔叶林被破坏之后恢复形成的次生林类型,还有部分人工桉树林、茶园、杨梅林和潮州柑林等。在该基地的实习内容主要为恢复生态学,关注粤东地区原生态遭受人为破坏之后恢复的可能性及保护措施等。于1993年建立的红山森林公园亦在备选之列。
(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系统实习基地(场地)的选择根据生态学原理,人是生态链条中的一个环节,人与自然万物息息相关。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大自然才能造福人类。生态旅游与生态农业在设计过程中都运用了生态学原理,都倡导环保和可持续发展。其中:生态旅游(ecotourism)=感受和享受自然+认识与研究自然+保护和发展自然,是具有强烈环境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开发方式;生态农业(eco-agriculture)是按照生态学与经济学原理,追求经济、生态、社会效益最大化的农业生产模式,是改善生态环境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想模式[14]。因此,我们确定生态旅游景区与生态农业模式为实习基地(场所)。根据统计,仅潮州市就有生态旅游景区24处,生态农业模式在粤东地区应用比较普遍。我们选择“国家AAAA级”生态旅游点绿岛山庄作为实习基地,绿岛山庄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湖泊及湿地等),充分利用农业资源,开拓发展乡村旅游集地质科普、文物民俗、生态度假等于一体的综合性生态旅游胜地,同时注重推行节能减排,清洁低碳,采用太阳能、沼气提供照明、热能、电力,环保效应突显。另外,绿岛还是一家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其“绿岛模式”中,种养、加工、旅游等多种农业生产链以及天敌昆虫防治病虫、供水供肥管道、排污明沟、化粪沼气处理装置等多种环保技术和设施已被整合到一个复合循环的农业生产系统中去,农业企业的现代化程度高,较之传统的农业企业,其优越性和先进性相当明显,具有“二低二高”(即低消耗、低污染、高质量、高效益)的可持续发展特点[15]。因此,该基地的生态学实习既可关注生态保护与旅游活动的有机结合,又能体验生态农业模式的具体应用,可谓一举两得。位于汕头金平区的牛田洋现代农业生态示范区是以围垦湿地水网生态系统为背景,以“生产”、“生态”、“生活”为主导的多功能的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区与湿地生态系统保护区,包括水产、禽畜、种植等三大主导产业和功能区,形成了“科研—养殖—饲料—流通—加工—包装—出口”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其中5个产品获无公害农产品农业部认定。此外,潮安县是首批国家级生态农业建设试点县之一,潮安县的“猪—沼—茶(果)”生态农业模式已经非常成熟,学生通过对此类生态农业模式的实地考查,了解生态农业的物质循环与能量流动的全过程,分析“猪—沼—茶(果)”等模式的生态与经济效应[16]。
(三)人为扰动或受损严重的生态系统实习基地(场地)的选择人类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森林、草地、水体、大气及土壤等自然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从而导致如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土壤盐碱化、生物多样性减少、水体富营养化及生物入侵等一系列的生态危机,受损的生态系统随处可见。因此,在这一类型的实习场所的选择上,可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方案。我们拟选择四种类型的野外实习场所:(1)水体污染。随机选择周边地区的池塘、湖泊、河流及韩江等水体,现场调查并取水样带回实验室测定电导率、pH值、溶氧、透明度、BOD、COD、氨氮、亚硝酸、Cu2+、Cr6+及Zn2+等理化指标,以饮用水为对照,评价水体污染情况。(2)植被破坏。陶瓷产业是潮汕地区的主导产业,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瓷泥的大量采挖,已经导致周边山体的严重受损、水土流失及植被破坏,我们选择比较典型的瓷泥矿山,实地调查,初步评估瓷泥开采对于生态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认识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关系,并提出一些合理化建议。(3)农村垃圾。农村的垃圾产量日益提高,由于缺乏统一的处理方式,绝大部分农村生活垃圾未能得到有效处理,厨余、医疗、废旧电池、报废灯管、农药包装等垃圾被随意抛弃,对农村生态环境、农民生活生产和身心健康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和潜在威胁,农村垃圾危害问题已经凸显。选取邻近具有代表性的村庄,对其垃圾种类、处理方式及具体的危害程度进行调查与评估,分析广大农村的垃圾问题的严重性和亟待解决的迫切性。(4)植物入侵。潮汕地区地处南亚热带,气候温暖,雨量充沛,入侵植物种类十分丰富,已对自然生态系统与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的威胁或破坏。以入侵植物种类较多的神奇果园、慧如公园及美人城等地为实习场所,调查入侵植物的种类与危害情况,分析入侵植物与本地植物的种间竞争,结合文献检索进一步了解外来生物成功入侵的可能机制。
五、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