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管理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学校管理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学校管理的认识

对学校管理的认识范文1

一、身体与认知:认知观的转变

(一)认知的内涵

“认知”,在西文中为“cognition”,最早是承认父子关系的法律用语,后用于哲学、心理学等领域。心理学中,“认知”指认识的活动和知识获得的过程。[1]在牛津网络词典中,认知(cognition)有多种释义,如在哲学中,最广泛意义上的“认知”指认识的行为或能力,包括感觉、知觉、概念等,也可以指知识、意识或感觉、知觉、注意或高级直觉等类似行为的结果等。其中,它还指出认知与感觉、意志是有区别的。①具体而言,心理学中认知可以理解为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进行信息处理的心理功能。在发展与教育心理学视野中,认知发展观被看作为人类发展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认知的发展对人或人类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认知活动的进行或认知能力的发展,人类便无法对这个世界进行感觉、感受、了解、思考和记忆等等,个人的自我发展也就无从而起,人类文化和文明的传承也无从而谈。因此,认知能力的培养和发展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等领域的关键议题。在发展心理学中,认知发展主要是指发生在注意、理解、学习、思维、记忆等心理活动中与年龄有关的变化,感觉、知觉与学习是早期认知基础。[2]

(二)认知观的“附身”转变

“认知”是认知心理学或认知科学中核心主题,而认知心理学也是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心理学的主流。然而,传统的认知心理学主张身心分离的二元论传统,认为在认知过程中,身心并不起同步的作用,二者的地位并不对等甚至是对立的。在西方传统文化的二元对立思想下,身体在求知过程中处于被贬低的地位,这种情况在柏拉图的《斐多》篇中有典型的表述———“身体给了我们爱、欲望、恐惧等各种不真实的东西,其结果是我们几乎从来没有机会对各种事物进行思考……事实似乎是,只要我们活着,就要尽可能地避免同身体的接触与联系,除非绝对的必要。这样我们才能不断地、最大程度的接近知识。”[3]在近现代能够典型反映认知身心分离主张的则是计算机科学兴起后的心智-计算机隐喻,该隐喻将心灵视为一种计算性的(computational)的机械装置,即认知过程与计算机的符号加工过程类似,是一种大脑中的信息处理过程(informationprocessing),认知由“运算”而得。随着认知研究领域的发展,“后认知主义”(post-cognitivism)的变革将我们引向了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新取向———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在西方学界中,“具身认知”(embodiedcognition)、“具身心智”(embodiedmind)、“具身化”(embodiment)等概念自20世纪80年代便受到较广泛的关注,而我国只是近年来才开始有较多研究者对其给予关注及介绍。具身认知理论的提出克服或改进了传统认知主义的生态缺陷,因为具身认知理论突出了身体或主体所处的实时环境对主体的认知活动的影响,认为认知主体所处的环境也是认知系统的一部分,[4]而不仅仅是认知的对象。“身体”是具身认知理论的重要内容,具身认知理论主张认知主体的“身体”对主体认知活动有影响,但是其中是有什么影响呢?身体对认知的影响又是如何发生的呢?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如果不能有所解释,那么“身体”便成了具身认知活动的“黑匣子”,含糊不清。有学者提出在阐述身体对认知活动的影响时将其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中之一便指出了身体特征相关的活动(如手势等)在认知活动中起到作用。[5]

二、身体与管理:学校场所的探讨

学校是按照一定社会的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年轻一代进行培养和教育的场所,[6]是我们学习知识、发展认知能力的重要场所。从我们的经验可知,它还是一个可以限制、管理或发展我们的身体的场所。法国哲学家、社会思想家米歇尔•福柯曾提出“学校即监狱”的观点,认为学校教育中渗透着规训,学校通过权力的运用对学生的身体进行管理和规训,使其符合学校的规范和准则。

(一)身体管理与身体规训的内涵

学校的身体管理和身体规训是学术界中讨论有关学生身体教育时较常用的两个概念。在社会学理论中,身体与肉体不同,身体包括了肉体和灵魂两方面,是肉体和灵魂的统一体。有研究者将“身体规训”定义为在学校场域,学校和教师运用其规训权力对学生身体所施加的种种控制,以期造就适合学校场域的“听话的身体”的一种行为与行动。[7]也有学者指出,“规训”着重的并不是摧毁、破坏、阻碍等压迫性或否定性的力量,而是那些技术性、肯定性的积极力量,而行使制度化和规训化的“身体管理”(bodyadministration)可以创造出新型的、顺从的、训练有素的“听话的身体”(declinebodies)。身体规训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身体的认知度和感受度,使行为更具规范性。[8]可见,学校的身体管理和身体规训二者有着一定的共通性,都是作用指向身体的行为或行动,通过对身体的规限使得学生的行为遵循一定的规范,身体规训是身体管理的一种技术性的程序。然而,二者也有一定的区别,这主要表现在动机和目标指向上———身体管理主要出于学校管理的需要,通过从学生的身体方面的规限来达到良好管治学校的目的;身体规训虽然也有助于学校的管理,但它更倾向于被用作对身体的政治管治技术,试图让作为“被统治者”的学生接受学校“统治者”的“真理知识”、按照“统治者”的权力-知识要求行使或被行使自己的身体,达到培养顺从的学生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学校的治理,但却并不直接为了学校管理而采用的手段。在广义上,学校场所中对学生的身体管理包含了对学生的身体规训行为,本文所用的“身体管理”概念也是取其广义内涵。

(二)学校身体管理的合法性

发展心理学关注人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的身体、心理的发展特征,认为身体自我(physicalself)是人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个体的自我意识中最先萌芽的一个部分。身体自我属于整体自我的一个部分,是个体对与自己身体有关的自我意识,它包括对自己身体的认知评价(身体自我概念、身体意象),以及由此产生的对身体的满意度和个体对自己身体的管理三个方面。一方面,根据身体的物理属性,我们的身体都应该首先是自己的,由自己管理,但由于自我意识和身体的发展具有阶段性,我们对自己身体的管理能力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认识的开拓才得以发展、提高,但同时也会随着老年阶段的到来而有一定的弱化。正如发展心理学的有关知识所述,婴幼儿的身体的自我意识、自我控制能力是较弱的,因而一定年龄段的婴幼儿大小便的排泄都不能够自控,而直接顺应生理需要而作用。所以,这个阶段父母或其他活动能力较强的人员对婴幼儿身体的管理显得异常重要。而当人进入老年,随着身体机能、活动能力的衰弱,当衰退到一定程度时,其身体也需要依托他者适当的照顾和管理。因此,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局限是他者能够对我们进行身体管理的一个重要原因。同理,学生因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阶段性不成熟的状态而需要一定的引导、培养也是构成学校对学生进行身体管理合法性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学校开展早操活动、设置体育课程等等有助于学生身体锻炼、成长的活动正是首要出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目的。在另一方面,人的身体也具有社会属性,我们的身体并不完全是私人的,它具有一定的公共性。从人类的历史可知,人的身体和对待身体的态度不是永恒的,身体随着年龄而变化,受物质条件和文化的制约,不同的时代和国度对身体也表现出不同的关注,社会文化的变化也影响着人类对身体的自我认知的发展变化。[9]比如,有学者指出作为身体一部分的头发,其意蕴便大致经历了从伦理性、民俗性,到革命性、政治性,再到审美性、文化性的主题变迁,总体反映了人及其身体由束缚到自由的历程。而通过对中小学对学生的发型管理的研究考察,他们还指出了与纯粹生理学意义上的头发不同,发型在管理学上具有身份的象征意义,作为社会的教育机构的学校对学生的发型施以规定、分类,意味着一种身体的规训与身份秩序的安排,试图实现学生的发型与其身份相匹配,从“头”开始进行学校身体标准化管理。[10]学校是一个公共场所,当学生进入学校的时空之后,其身体的公共性质便不能忽视。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约翰•杜威曾提出“学校即社会”的观点,在《我的教育信条》中他便指出“学校主要是一种社会组织。教育既然是一种社会过程,学校便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形式。”[11]因此,学生的身体在作为社会组织以及公共时空的学校场所所具备的社会意象是学校对学生进行身体管理的一个关键因素。从这一角度看,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管理主要出于促使学生加深对自身的社会角色的认同和了解,促进学生社会认知的发展。

三、具身认知理论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一)克服反身性的教学管理,理解学生合理的身体自由

长久以来,学校教育管理中都存在各种各样的“反身”现象,忽视学生的身体价值。这里的“反身”是相对于“正身”而言,也就是对身体没有一个正确的、正式的、端正的认识和对待。在过去,我国的中小学课堂对学生的身体活动有着严格的要求,比如课堂上教师要求学生在听课时的身体姿势必须合乎一定的要求,手脚不能乱动,双手自手臂部至手掌上下平贴与身体平衡摆在桌面上,头不能摇动,也不能随便转头或低头,甚至连眼睛都不能乱看,要听从教师的指挥,老师让看黑板就看黑板,让看书的时候就看书,如果没有得到“指令”,连看老师也会受到批评,更遑论口渴想喝水、打呵欠等等,所有不符合教师或学校要求的身体“小动作”都被看作是违反纪律的,是要受批评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得不一副全身紧绷状态,身体各部分的活动都是极其压抑的。笔者认为,所有教育工作者亟需意识到如此种种的“纪律要求”都是不同程度上的“反身”做法,它们贬低了学生的身体自由的价值。正如杜威在《民主与教育》一书中指出的那样,“学校中‘规训问题’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师常常不得不把大量时间消耗在抑制学生的身体活动上,这些活动使学生不把心思放在教材上。教师会赞扬学生的身体活动的安静、学生的沉默、学生在姿势和动作上的整齐划一、学生对理智兴趣态度的机械模仿……把身体活动和对意义的领悟分离开来的这种情形,必然会使教师和学生都处于神经紧张和心智衰弱的状态之中……这样一来,就不是在教育儿童为有意义地、优雅地运用自己的身体能力负责,而是教育他们承担压制身体自由表现的强制性义务。”[12]虽然随着现代学校民主、开放、平等、自由的教育理念的推行和落实,现在中小学课堂的身体要求的“纪律绳”有一定松绑,弹性的空间也有所加大,但是严格和明细的课堂规范要求还是较普遍地存在我们的中小学课堂中。具身认知理论给我们学校管理的首要启示便是要承认学生的身体价值。因此,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应注意克服各种反身性的弊端,合理取消或修正一些反身性的规范要求,正确和恰当地看待学生的身体及其活动,正视和理解学生适当的身体活动自由,使教学管理回归到对人及其身体的尊重的轨道上。

(二)强化学校身体管理中“身体-认知”功能,弱化“身体-规训”功能

在学校管理中,有很多方面都涉及了对学生身体的管理。不管是课堂上教学管理中对学生实行的包括坐姿、举手回答问题等方面在内的身体活动规范,还是对学生的衣着打扮、发型装饰、早操锻炼等方面的规定要求,都是对学生直接或间接的身体管理。学校对学生的各种身体管理的行动中,既有反身性质的行动,从消极方面对学生的身体的摆弄施以规定,也有正身性质的行动,从积极方面规范学生的身体状态,比如身体的早操锻炼便是属于一种积极性质的管理。但不管是反身性质还是正身性质的身体管理,学校管理中对学生的身体规定大都是出于规训的目的和作用的考虑,而较少是出于身体的认知效应的意图。具身认知理论启示了我们应该重视身体的认知效应,关注身体经验对认知行为的影响,从身体因素的角度考虑促进人的认知发展,因此也揭示了学校的身体管理所包含的认知功能。从现实的结果来看,不管学校对学生的身体管理发挥的是“身体-认知”功能还是“身体-规训”的功能,都有可能达到相同的效果,比如使学生遵守学校有关的行为规范,一方面这是学生服从学校的权力规训的结果,另一方面这也是学生对公共场所的行为举止规范的认知结果。尽管如此,由于不同的目标或意图体现着不同的预设方向和不同的结果期望,不同的功能倾向也是反映着不同的理念和目标或意图,因此,学校在对学生的身体管理中发挥的是促进学生认知发展的功能还是发挥实现学校权力规训目的的功能,其中所反映学校对学生生命和人格的地位的态度以及对学生指导的期望是有所不同的———后者更倾向于将学生视为学校权力施用的对象,强调学生的生命的从属地位和期望学生摆出服从的姿态,从而达到学生顺从和“遵纪守法”的学校管理目的;前者则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身体体验,重视学生在学校中的认知能力的培养的意义,寄予着学校对学生成长、成熟、发展以及自发自愿展现良好的行为举止的期望,是“以人为本”的学校管理观的体现。因此,学校在对学生的身体管理中,应该强化“身体-认知”功能,弱化“身体-规训”功能,让学校管理是为育人服务而不是为管理而管理。

(三)学校管理要重视学生的身体理解,注重管理情境的生成性

对学校管理的认识范文2

作为一名学校管理者,我深刻认识到教师是学校赖以生存发展的最大的、最具活力的资源,没有教师质量的提升,就不会有教育质量的提升;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不会有学校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管理关系到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教育事业的发展。作为校长,不是管教师,而是要为教师的成长服务,要帮助每一位教师感受工作的快乐。在学校管理上,我校以“以人为本、和谐发展,为学生的主动发展奠基”的办学理念为指导,以人为本,重在激励,营造出有利于人尽其才的用人环境,既体现制度的严肃不可违,又充满人文关爱,促进教师主动、和谐发展。

一、以人为本,建立和谐发展的管理制度,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1.重视校园文化导向,凝聚教师队伍思想。

“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南开精神贯穿南开百年历史,赋予学校长久的创造力,启迪陶冶了成千上万南开人,它是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我们要发扬这种南开系列学校特有的校园团队精神和价值取向,促进全体教师向人本思想的创业者转变,创造一个人人参与、发挥团队精神、坦诚相待的和谐工作环境,营造一种温暖的“家”的氛围,促进教师在实现学校大发展中实现个人的发展。学校给每位教师制作了《南大附中文化集锦》,并将写有办学理念及其内涵的牌子立于校园显著位置上,让全校师生时刻牢记,并要求全校教职员工在背诵、理解的基础上,以实际行动把办学理念自觉地落实在自己的工作过程中,引导教师把自我发展与学校的发展相统一。特别在当前学校人才竞争、生源竞争十分激烈的新形势下,首先保证人人有岗,即“先归队”,然后是“再完善”,即积极运用愿景激励全体教师在各自岗位上确立发展方向和奋斗目标,使能者显其能,庸者有改进,全体都发展。使具有不同文化背景和观念的教师凝聚在统一的校园文化理念和价值取向之下,并力求使这一理念和价值取向成为教师共同的行为导向,从而形成教师潜质开发的思想基础。

2.转变学校管理方式,创建服务型管理模式。

学校管理模式由管理型转变成服务型,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一切为了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把教育教学各方面的工作都与办学理念联系起来,让办学理念贯穿于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全过程。转变学校管理的方式,用办学理念的标准衡量、评价学校管理工作,特别是要提高中层管理人员的执行力,不断提高工作的责任感、使命感,向管理要效益,切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和终身幸福奠基服务。

3.激发教师创新精神,提升教师创造能力。

作为校长,激发教师的创造力,是开发人力资源的最高层次的目标。要切实打造激发教师创造力的环境和机制:一是创造一个鼓励教师开拓创新精神和冒险精神的宽松环境以及思想活跃和倡导自由探索的氛围。二是建立正确的评价和激励机制,重奖重用有突出业绩的开拓创新者,鼓励教师树形象、立师德、精业务,给教师以充分的发展空间,鼓励冒尖,张扬个性。同时,采取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的方法,增强教师的荣誉感,激励教师施展才干,自我发掘潜能。同时,作为管理者应当正确认识教师存在的差距,善待教师,与教师一起分析错误,找出对策,帮助教师自我提升,从而把改正错误和解决问题当作一种发展提升的机会。三是激励教师不断更新知识,并引导他们面对现实去研究教育的新发展、科技的新动向,研究现实生活所提出的种种挑战,从而促进教师快速发展,提升教师的创造能力。

4.发挥人力资源配置作用,实施竞岗聘任管理措施。

加强科学合理的岗位聘任制度建设,是发挥人力资源的作用、打造人力资源强校的关键。对一些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的教师,必须加强教育,促其改进,这也是对他们的将来负责。因此,我们明确提出了“公布岗位―个人述职竞聘―择优聘用”的聘任程序;校长、副校长、主任及年级组组长三级聘任措施;能者上、庸者下的竞争上岗原则;优劳多得、少劳少得、不劳不得的岗位绩效奖励原则;以及“敬业爱岗,一专多能”的人才发展观。

二、克服“应试教育”负作用,完善评价机制

1.当前评价机制的不足。

我国的学校教育质量评价中的问题是较为注重学校达到某一标准的评价,却很少注意到评价学校对促进学生学习方式变化的方向、程度和大小。一方面存在着过分强调对投入的评价,另一方面又往往简单地将学生的统考、会考、中考、高考或某次测验的成绩作为比较学校教育质量的指标。评价时根本不或很少考虑不同的学校中学生的学习起点水平。结果,招生时录取分数较高的学校即通常说的“重点校”在评价中无疑一直都是教育质量高的学校。而那些只能录取一般学生的学校就只好背着教学不好的名声,这些学校也就失去了同别的学校比较的热情和信心。

有许多地方用学生成绩、上高一级“重点校”的人数来评价学校和校长。这样评价的后果是,校长为了确保学校的形象,对教师采取同样的方法考核,那教师也只有用“宁可错练一千,也不放过一题”,用“时间加汗水”来换取考试的优胜。这种“应试教育”在评价、奖励中的负作用主要表现在考试分数评价的比重过大,有的地方甚至把它当成对教师评价的唯一标准。这种评价直接导致了教育功利思想和教育的短期行为,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危害不浅。在“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的过程中,我们逐步认识了“应试教育”的特点及危害。“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还有巨大的惯性,不少学校的校长、教师一方面批判“应试教育”,一方面又不知除考分之外应怎样评价教师工作,于是又走上以分数衡量教师全面工作的“应试教育”的评价老路。这些问题在现代教育评价中如不认真研究和改进,素质教育就无法推进,全面提高教师和学生素质就无从谈起。

2.要逐步确立科学的评价和奖励机制。

新课程背景下,急需发挥学校评价的导向、激励功能,调动师生工作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为学校注入活力,使评价成为校长、教师、学生乐于接受的一种交流、指导、合作形式,使评估、检查成为促进学生成长、教师提高、学校发展的有效手段。

(1)更新评价观念,强化服务意识。

随着发展性学校评价理念的确立,评价工作正逐渐由找问题为主向多指导为主转变,因此,评价者要加强专业学习,提高理论水平,做教育教学及管理的行家里手,说有分量、有指导性的话,为学校管理及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政策指导和支持,想方设法为学校发展出谋、出力。

(2)丰富评价内容,展现学校优势。

在评估中既要检查学校的共性要求,又看到学校的特色,从而全面反映学校的整体情况。检查内容可以分为必查内容和特色内容。必查内容保证了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落实,特色内容促使学校从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和设定最佳发展目标,办出特色,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学校走上自主办学的道路。

(3)优化评价方式,保证评价质量。

对学校的评价要拓宽评价主体,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以学校自评为主,教职工全员参与,使评价的过程成为学校管理人员、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学校管理的过程。他评以教育督导部门组织的评价为主。自评与他评结合,尊重了学校的主体地位,给学校留有自我认定的机会、空间,有助于学校发现问题和不足,完善了评价制度。同时注重过程性评价,充分关注学校的发展过程,引导学校不断反思发展现状,不断追求新的发展目标,使评价过程成为学校不断提高的过程。评价不再是只简单地打个分数,而是如实地提出对学校工作的看法,负责地写出意见、建议反馈单,指出学校办学理念、实践操作、文化建设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根源,探讨改进的策略、办法。对不同学校的评价应该充分考虑生源的差异,横向比较和纵向比较相结合,看学校是否较以前有进步、有提高。

3.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与奖励制度。

完善教师工作质量综合评价制度,一是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估标准。既要有对结果的评估,也要有对过程的评估;既要有对过去的评估,也要有对人才的发展潜质作出的评估。二是改善考核方法。把自评与他评结合起来,并采取措施让各种利益群体(如工作对象等)参与进来。三是充分利用考核评估结果。把考核评估的结果作为人才选拔、培训、使用以及储备的依据,进一步把教师管理放在全局整体性的发展战略上来考虑,使教师管理模式更加科学化。

对学校管理的认识范文3

论文摘要:随着中国社会逐渐向现代性转向,日益制度化的高校管理方式正迫使高校学子成为单向度的唯理性人。高校应采取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增加通识教育内容、塑造人性化的校园文化以及采用人性化的学生评价策略等措施,来加强对高校学子的人文关怀,引导其全面发展。

一、现代性的转向与高校管理方式的日益制度化

    我国是一个大陆国家,古代中国人长久以来都依靠农耕为生。这种地理环境和小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孕育出了以血缘为基础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从这种意义上,冯友兰先生指出中国传统社会制度实际上便是家族制度。正是中国传统社会制度的这一本质,造成了我国传统的社会管理秩序主要是基于血缘、学缘和地缘等各种非合同关系而建立的,不是依靠成文的制度来维系的,这种传统的社会管理方式必然具有重人情、轻利益的显著特征。这种社会管理模式具有相当大的保守性和落后的一面,但也正是这种以血缘为心理基础的温情脉脉的管理方式,使得长久生活于窘迫的物质条件下的中国人能够保持一定的心理决乐。

    随着1978年党的吹响了改革开放的号角,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伟大实践在神州大地全面展开,对外开放的国策也逐步由点到面不断深化。我国的对内改革首先指向长期以来以自给自足为特征的小农经济模式,希望用建立在商品经济基础之上的市场经济体制取代建国后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时间的推移,依循着这种指向的现代化建设逐渐使得我国传统的小农业生产的经济基础被侵蚀和动摇。另一方面,随着对外开放的不断深化,国外众多思潮和“主义”被中国人所接触、认识甚至接纳,这就使得我国传统的思想文化受到了严重冲击并发生了重要变化。在这两者的合力之下,曾经深受几千年封建思想桎梏的中国社会,终于步入了向现代性挺进的轨道。

    现代性是指一种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大约于17世纪出现于欧洲,并在后来的岁月里程度不同地在世界范围内产生着影响。现代性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不同于传统社会的一大根本特点,是它建构于“经济人”的人性假说之上。这种人性假说把人看成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完全理性的最大利益者。按照这种逻辑建构的现代性的社会生活或组织模式,在价值取向上必然是推崇利益和效率的。为了追求利益和效率的最大化,各种组织在管理方式上纷纷采用了泰勒的“科学管理方式”。“科学管理方式”的着眼点就是在强化专业分工的基础上,通过劳动工人的操作动作和操作程序的制度化来提高生产效率。正是从这个角度,我们可以说现代性必然是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或组织模式。

    现代性的制度化取向相当具有侵略性。作为市场经济体制中最具革命胜的基层实体,各类企业就自然充当了管理手段及方式制度化的先锋。但管理方式制度化趋势并没有就此止步,随之而来的是事业单位和政府组织也出现了企业化运动。这一运动的实质是把企业经营管理逻辑推广到政府和事业单位。在我国事业单位群体中占据着重要地位的高等学校是这一管理体制改革的重镇之一。它们普遍以表面上的效率和效益为中心,积极主动地按照这一逻辑对教学管理、人事管理、学生管理和后勤管理的方式实施了制度化过程,并据此进行制度创新。在这一过程中,有着浓厚的人清味的中国传统管理方式被挤退出了高等校园,取而代之的是冷冰冰的、日益制度化的学校管理方式。

二、高校学子“制度化哟存在状态与虚无感

    随着高等学校管理制度化进程的推进,高校学子的存在状态也日益变得“制度化”起来。作为对校内各种关系和行为进行一定约束的高校管理制度,首先指向的约束对象就是在校的学生。当萃萃学子经历了高考的涅巢而迈入高等学校之际,他们与所在学校的法人之间就变成了一种明白无误的制度化合同关系,比如得和学校签订培养合同之类的一系列协议书,包括在校期间应学习哪些课程,都被学分制度规定得详详细细,而诸如奖学金、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等荣誉评定方法和程序也都有明确的制度规定。总之,高校学子在校期间应该做哪些事情,什么时候做,做到什么程度,都会找到相应的制度规定。可见,这些遵循着功利取向逻辑而制定的制度在高校校园所有领域里把学子的行为都给安排好了,学子们只需按部就班地去落实就行,其青春年华的存在形式在某种程度上已经被“制度化”了。

    这导致今天处在现代社会的高校学子由衷生发出某种“虚无感”,理性的制度和文化对学子生活实行全面的控制和操纵,固然带来了学校管理效益和管理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但也伴随着学子们同自然、社会、自我的疏离。马克思指出,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但在现实里,高校学子的社会关系已经被极大地简单化了,变成了人和管理制度的关系。用存在主义哲学来阐释这个问题,就是学子们作为非理性的人的一面,被理性的制度和文化环境排挤出了作为整体而存在的他们的自然存在本身。这就逼使那些有着七情六欲的、活生生的人变成了抽象人、片面人、理性人,变成了利益最大化者和没有感情的人。总之,现代性笼罩之下的高校学子几乎变成了存在于制度、规则、标准之中的一堆抽象符号。

三、加强人文关怀,消减高校学子的虚无感

    针对高校学子在学校管理方式日益制度化的重压之下变身为片面人的普遍现实情况,高校应进行理性的反思,把以往教学和管理上所遵循的以功利为价值取向的思维模式,转变到以“人文关怀”为取向的新思路上来。所谓人文关怀,笔者认为就是着眼于理想人格全面发展的一种育人价值取向。依据此价值取向,应采取多种积极可行的措施,提升学子们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消减他们的虚无感,使被现代性所异化掉的人格回归到具有更加丰富内容的“现实人”上来。

    首先,要加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树立关爱学子的良好形象。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把深刻的教育观念、抽象的知识规范具体化、人格化,使教育富有形象性、感染性,能极大地强化教育效果。中国传统教育历来强调教育者的榜样作用,《史记》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体制转轨时期,我国高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下降的趋势,网络上经常出现贬损教师形象的报道,可见教师的形象正受到国民的质疑。因此高校有关部门应转变在高校教师评价问题上所一贯秉持的功利取向,更加注重师德的建设和考评,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和人文情怀,让学子们能感受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

    其次,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应丰富人文通识教育的内容,特别是应更多地引导学子们对《论语》、《老子》、《中庸》等经典书籍进行研读,使他们有机会穿越时空,与古代圣贤们进行对话,从中感受深邃的思想魅力。这些经典作为传承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瑰宝能起到“修身养性”、提升个体幸福感的作用—不单单增进学生对客观事物的正面的知识,而且着眼于提高他们的心灵,修炼其“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思想境界,培育一种对自我心境起调节作用的人文素养。

对学校管理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任职教育;学历教育;师生关系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2)01-129-01

军校任职教育则是指“军官(士官)”在完成高等或中等学历教育的基础上,为适应岗位需要而进行的进修、培训或高学位教育。与学历教育相比,任职教育的培训层次和类型更加多样化。这意味着在传统的学历教育下的各种教育教学制度都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适应教学与研究发展的需要,而这其中师生关系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

学历教育中,多为“师道尊严”的师生关系,在管理上表现为“以教员为中心”的专制型的师生关系,教员为主角,学员为配角。教员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和学员成绩的评判者。在教学上,教员是主动者、支配者,而学员是被动者、服从者。学历教育中,教员比学员具有明显的优势。在知识上,教员是知之较多者,学员为知之较少者;在智力上,教员是较发达者,学员为较不发达者;在社会经验上,教员是较丰富者,学员则是欠丰富者。时而久之,就形成了权威型的师生关系,教员是高高在上的主动传授者,而学员则处在被动的接受者的地位。

一、实施民主教学,体现学员的主体地位

教员在课堂上要以学员为主体,增强民主意识,加强与学员的交流互动,针对学员的心理状态和特点、学习基础、个性和爱好等,重视激发和引导学员独立思考、学会运用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员要坚持问题引导的教学指导原则,提出问题之后,给学员留出思考的空间,让学员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自主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得出答案。要采用民主气氛浓郁的讨论式教学方式,让学员置身于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再感到学习会带来压力,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中要给学员创造自由、和谐的发展空间,让学员能够投入学习、学会学习、主宰学习,从而达到“课止意未尽”的意境,促使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培养其勤于思考、用于实践的精神。

二、提高思想认识,更新教育观念

思想是行为的先导,只有思想观念的转变才能带动其他方面的转变。与学历教育主要进行基础教育不同,任职教育主要是以岗位教育为主,通过强化岗位教学使学员具备较强的岗位任职能力,因而它与学历教育侧重知识的传授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教员角色转换首先必须着眼于熟悉承担本职工作,履行岗位职责的客观要求,提高对于任职教育的理论认识。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深化对岗位和职业教育特点的认识。进一步突出军事教育的特殊性,遵循军事规律和战争规律等军事任职教育的特殊性原则,突出人才培养的军事职业指向性,坚持“面向部队、面向战场、面向打赢”的“三个面向”办学宗旨,以岗位任职位向导,明确院校发展方向和定位,努力培养符合任职岗位需要的合格军事人才。

三、强化军人意识,提高军事素质

军事素质优良,是一名合格军人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素质。作为实施岗位任职教育的主体,院校教员军事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和影响培养对象的未来。与部队干部相比,院校教员的军事素质相对较弱。在军容风纪、形象作风、意志品质、使命意识、奉献精神、等级观念等方面,与任职教育环境下对教育主题的素质要求存在很大差距。因此,教员应注重从自我做起,培养学员的教学民主意识,培养师生高度的教学自觉行为。部队严明的纪律和军校严格的规章制度为学员日常言行的管理,教学秩序的正规,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促进学院全面发展,实现教育目的提供了强有力的重要保证。教员必须以此为基础,配合相关教学管理单位,做好传授“理”的工作。要根据学员的年龄、心理特点,通过创设民主、平等的教育氛围,摆事实讲道理,使学员自觉接受纪律约束,增强纪律观念,达到师生彼此的理解认同。这不仅有助于弘扬学生的个性,强化学员的自主理性,更有助于使师生以更加自觉的姿态参与教学,使教学相长,达到一个理想境界。

四、亦师亦友,以情为纽带,架起师生情感互融的桥梁。

对学校管理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技校班主任;问题;心理;教育对策

我国相关的教育法规定:“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班主任在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中,起着导师作用,班主任的首要职责是向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在这个大的前提下,技校的教育又有所不同,它既不是义务教育,又不同于成人的高职教育,多数学生是由初中升高中筛选下来的,素质条件相对于同龄的其他人来说要差很多。所以,作为技校的班主任,除了教授学生文化知识外,更多地要教授这些才十几岁的学生怎样做人,怎样适应社会,怎样去适应所选专业、职业等。

技校的学生文化功底普遍不好,纪律性较差,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贪玩等。但是他们往往聪明,好动,精力旺盛,对待他们要有耐心,善于引导,指导他们去如何做人,为了自己的将来掌握一技之长。因此,作为技校的班主任,其工作就要更为务实,付出更多一些。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经验,谈一谈技校班主任的管理工作。

一、要有吃苦受累的思想准备

班主任工作不是谁都愿意承担的,也不是谁都可以承担的,尤其是职业学校。技校学生来源复杂,学习基础普遍较差。他们具有品德发展不够健全,责任心缺乏,自身心理素质普遍较差,个性心理、自制力不稳定,意志力薄弱,自信心不足,成就感低等不同于普通高中学生素质的特殊性。因而,把一盘散沙的学生凝聚成一个团体将有很大的难度。班主任工作要比任课教师多付出几倍的努力。笔者接手的这个班级是学校的“题问班级”,全班男生心特别齐,在第一学期时曾四处打架,所有男生一起上,而女生也是异口同声地支持男生。但越是这样的班级,越能锻炼一个人,对于一名教师来说,只有带过这样的班级,并将这个班级带好,才能算是一名好的教师。

在接下这个班后,笔者做好了管理计划。首先,去掉惯常的“有色眼镜”,以发展的眼光,满腔热情地对待班级每一位学生,把每一位学生都看成独特的个人、发展的个人,都是可塑之材;把全班40多名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清楚,做到心中有数,并与每个学生至少详谈一次,了解每一个人的思想动态;建立问题学生的心理档案,追踪调查,关注进展,发现问题及时引导和帮助。其次,既不以成绩作为唯一的标准来衡量一个学生是“好生”还是“差生”,也不绝对地以过去的档案记录来看待每个学生。帮助学生正面评价自己,正视现实和压力,乐观向上地面对困难,学会自我接纳、自我欣赏。在自己没课的时候尽可能地多在班级随堂听课,监督管理每一个学生。然后利用班会时间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开设心理讲座,引导学生采用合理的心理保健方法进行有效的自我调节和情绪控制。

二、班主任要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

因为生源复杂,班主任要面临的情况也是多种多样的。通过笔者对相关资料的分析,可以发现,技校学生的心理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

1.考不上高中,感觉低人一等,在家人朋友面前抬不起头,表现极为消沉。

2.家人对学生的失望,导致学生破罐子破摔。

3.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差而无法继续上高中,所以既不满现状又无处发泄。

4.学生成长于单亲家庭、离异后结合家庭,性格孤僻。

由于上述原因,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睡觉、说话、不看书、不听讲,严重的甚至顶撞教师。作为班主任,在处理这些问题时,难免就会与学生出现冲突。但笔者注意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多与他们沟通谈心,生活上给予帮助,从根本上转变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毕业时这些学生都成为了合格的好学生。

三、技校班主任的最主要工作是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只有先学会做人,知识才会有用,所以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就尤其重要。为此,班主任工作要重视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身心健康教育。“言传身教”不是一句空话,用自己的知识、感情、人生观、道德观去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笔者把自己工作以来的经验和社会上常见的成功或失败的例子讲给他们,为他们在踏上社会的第一步上把握好方向。

班主任是学生人生旅途的引路人,是健康个性的培养者,心理治疗的工作者,担当着影响学生人生命运的重要角色。技校的学生所具有的特殊性,也为技校班主任的工作带来了艰巨性和挑战性。

对学校管理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构建思路体系目标培养途径

目前图书编校质量滑坡严重,谬误百出的图书层出不穷,令出版界人士十分尴尬。究其原因虽然很复杂,但与校对环节出现的问题是密不可分的。中国版协曾在全国校对工作研讨会上指出,图书的编校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校对工作的质量。校对工作作为出版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编辑工作的继续。通过校对,可以消灭与原稿不符的差错,确保全书体例的统一和内容的完整,而且还可以发现原稿的疏漏错误。校对人员必须具有较高的文化科学素养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尤其是校对操作中的入静心态、敏感性、精细度和忍耐力等对职业的特殊要求,并非谁都具备。这就是说,专职校对是一种需要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稳定的校对队伍,是提高校对质量的关键。校对工作是一种既需要一定的经验和知识,又需要一定的精力和视力的劳动。年纪轻的往往静不下心来,知识面较窄,经验也相对不足,难以适应校对工作的需要;年纪大的,精力和视力却又相对不济,加之现行的多数出版社的校对工作管理模式是奖金同校对的工作数量挂钩,与业务水平、工作质量关系不大,其结果往往是老校对人员的收入不如年轻的,这种状况不仅影响校对人员业务水准和工作质量的提高,也难以留住人才。

在出版行业中,校对人员的待遇相对较低,人事部门在制定职称系列时,从起点到上限两个方面都压低了校对专业职称的级别。一些出版社对校对工作重视不够。在出台的《图书校对工作基本规程》中,虽然提出编校人员按3:1的比例配备,反映了校对人员“量”的规定,但尚缺乏对其“质”的规定,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校对队伍的稳定。一些高学历、高水平的业务骨干纷纷离开校对岗位,而刚走出大学校门的毕业生又普遍不愿意从事校对工作,这种状况造成的结果便是严重影响了校对队伍的建设,甚至一些出版社出现校对人员短缺现象,客观上造成校对人员文化层次偏低,业务素质欠缺。

针对市场需求来看,亟待培养出专业的校对人员。中国青年报创业周刊曾在高职院校中针对应届高职毕业生对未来工作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显示,56.6%的高职毕业生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白领,只有10.8%的人认为自己将来会成为蓝领,还有32.6%的人表示不确定。“要有很高的工资待遇”、“能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知识”等等,在择业时最被高职毕业生看重,选择其为重要择业标准的分别占69.9%和68.7%,然后是“适合自己专业所学专长”(约占66.3%)、“工作符合自己的兴趣”( 约占66.2%)、“工作非常稳定”( 约占63.9%),而“工作具有挑战性”仅被33.7%的高职毕业生看重。就这个数据分析,编辑校对专业符合高职学生对于专业的选择倾向,毕业后从事的工作较为稳定、收入中等,而且在校对的过程中可以接触到各方面的知识,在校对工作中潜移默化地增加了知识的积累,可以从工作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做四年的校对所积累的知识不亚于一个本科生在校系统地学习四年,校对的工作可以很好的提升自我。同时,在现今就业压力如此之大的形势下,校对专业也能够提供充足的就业岗位。

一、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主要因素分析

(一)人才培养模式建立的思路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均从事专科层次教育,培养出的基本是专科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发展高职教育的思路应是以传授职业技术为基础,根据学生的特点、专业要求训练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从对就业市场的调查得知,有些很有规模的图书文化公司急需一大批能从事校对工作的专业人才。因此,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应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在人才目标的指引下建立一个完整的系统。

(二)教学目标管理体系框架

编辑校对专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具备能够熟练进行编辑校对实务操作的能力,要形成以培养学生具有必要知识、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为宗旨的具有高职特色的专业教育目标管理体系。具体要求:

1、必须围绕编辑校对专业的培养目标,从人才的社会需求和职业岗位分析入手,分解出哪些是从事编校岗位工作所需的综合能力和专项能力,然后从理论教学到实训环节,从内部条件到外部环境,从教学软件到教学硬件,对专业教学进行全面系统的规划。

2、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学生进行量化的考核评价体系。

3、编辑校对专业培养的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必须是知识、能力和素质的三者结合。

作为校对人员要掌握的知识很多,但是作为基础不够扎实的专科生,我们也无法提出超越他们接受能力的要求,为解决这个问题,可以将《编校实用手册》当中的内容作为基础知识,因为《编校实用手册》中的大部分内容是可以通过记忆去完成的,同时,为了定期检验学生所积累的知识,我们可以将手册中的关键内容编成题目进行测试以督促记忆;校对工作的能力方面包括专业能力、学习能力和社会能力,具体包括专业技术应用能力、创新能力、良好的社会工作能力(如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协调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等)和其他一些专业相关能力;素质方面主要包括人格人文素质、专业素质、适应环境的素质。现在用人单位对校对人员的基本要求就是能够稳定、长期地从事此项工作,能够快速地适应工作的环境,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有针对性地加以指导,帮助他们树立踏实工作的态度。

(三)课程内容结构体系分析

课程体系是保证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应对完成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需设置的课程及相互关系进行全盘考虑,紧紧围绕专业目标定位要求考虑课程体系。我认为具体可将课程体系分成三块:理论教学体系、实践(训)教学体系和素质教育体系。

理论教学体系中专业基础课程应该把真正属于基础性的内容精选出来做较深入的学习,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基本功,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按照学生的基础进行分层次要求,对于自觉性较高且资质较好的学生可以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今后输送到出版社培育出优质人才;对于综合能力不高的学生可以着重培养他们的耐心,为今后进入一些图书公司从事基础校对工作输送人才。

实践技能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特色和优势,也是高职学生参与人才市场竞争的砝码。在课程的分配上完全可以加大实践(训)课程的比例,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训机会,使其能快速融入到工作的氛围之中。

素质教育是对学生长远发展的能力进行培养,所以需要将课程独立,并融入到全程教育中。

(四)培养途径

实训环节是编辑校对专业的重要特色,在实训过程中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我们可以积极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产教结合等工作,通过对外承接出版社或图书公司的稿件在学校给学生进行校对,在校对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勇于探索和执着追求的创新意识,并能够帮助学生寻求到工作的成就感。

(五)教学手段和方法

教学手段和方法的不同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这也是对专业课教师的考验。要求教师能够深入到相关出版社和企业中进行学习,并将经验所得进行整理,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的实际能力、经验为主的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使学生在与社会的广泛交流中获取知识。

二、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编辑校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学生就业和学习能力的培养两方面来设计。为此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专业建设上要有特色

1、要树立强烈的品牌意识和特色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如能将个人所学的专业建设成为一个品牌,必将大大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在择业的过程中也会充满自信。

2、开展产学结合、校企合作创设职业岗位环境。可建立编校工作室,主要负责人可以由学生担当,在设立的环境之下学生能够得到全面的锻炼,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有助于毕业后及时进入角色。

3、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把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放在首位,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学术方面的交流,还可以组织优秀学生去参加行业培训或会议,激发全体学生的求知热情。

4、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要求。如在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可结合用人单位的要求来增减课程。

(二)教学方法和手段要有创新

要求教学方法要特色鲜明、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氛围,提高教学质量。

(三)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多赢

可采用校企合作培养模式,企业所能提供的教学内容是课堂中无法企及的,这对于学生和教师来说都是很好的学习过程。

(四)知识、能力和素质的构建要有融合

一则校对人员的招聘信息这样写到“如果你:善疑、多思,任何错误都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如果你:不能容忍图书上的错误,必立刻改之而后快;如果你:喜爱读书,善于从书稿中学到东西;如果你: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必要时能连续工作20小时;如果你:字迹清楚,能埋头工作,精神高度集中;恭喜你!你具备了加入我们的通行证!”由此可见,校对工作是对脑力体力的双重考验。

在获取知识能力的培养方面,应提倡教师主导与学生自学并重,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能动性。课程设置上,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学中充分体现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职业能力主要培养学生的团体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等方面能力。

社会素质的培养。社会素质既引导个体做人,也引导个体成才。使人形成好的涵养、好的气质,是个体的人成为社会的人,这也是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可通过讲座、选修课、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来培育形成。而心理素质是人的所有素质中最容易产生危机的那一部分。要培养学生成就动机,使学生懂得人人都可以成功;要培养学生的情绪控制能力,实行以性格培养性格,以情绪感染情绪,一个班级里好的氛围占主导势必带动整个班集体的积极因素。

(五)教师队伍建设要有提高

教师是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以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切实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六)学生管理要有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