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1
但是,这种理想状态在现实中往往很难实现。经济活动追求的目标是获得更多的财富,一般认为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获得财富,一是生产更多的增量财富,其二是改变财富的最终分配。前者最常见的方式是企业家进行创新活动来获得财富,这一方面带来社会产品和有效劳务的增加,同时经济主体也获得自身的利益,即所谓既增加社会利益也增加了个体的利益,这显然应当是被鼓励的行为。后者则并不能增加国民财富,只是改变了对财富的分配比例。财富分配又可分为两类,一种是合法的财富分配,比如买卖证券套利、减免税收等行为,这些行为只要是在既定的法律法规之下进行的、且假定现行法律是“良法”,则就不会损害他人的利益而增加了自己的利益;另一种是不合法的分配行为,比如、强制性地剥夺他人的财富等,这种行为对经济只有害处而毫无益处。一个有效率的经济,应该是鼓励、保护生产增量财富的行为,而坚决遏制不合法的分配,否则企业家就不会有激励来生产财富,而整个社会只会形成对强取豪夺的畸形激励。所以,市场经济是有严格的前提的,这就是不允许存在损人利己的行为,也就是说必须尊重他人的某种权利或者说是“产权”,不同主体之间的“产权”的边界就在于“不损害他人”。
既然要保障经济自由,就首先必须为“自由”划定界限,于是政府对经济自由的影响变得至关重要。在现代社会里,政府在经济领域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政府扮演着界定产权、保护产权、制定市场规则的行为主体。市场里的行为固然是“私人”之间的行为,但并不是无政府的行为,保障经济自由的实现,必须强调政府的职能。
在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必要性时,同时更要警惕,政府其实也是一个“经济人”,事实上政府总之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的,政府可以占有资源、有大量的消费,甚至可以生产产品,政府也会追求“政府自身”的利益。由于在现代社会里,政府是惟一的合法拥有强制力的机构,如果对政府的行为不能形成有效的约束,政府就会从追求自身利益的目的出发而极有“效率”地侵害国民的利益,这种现象显然是不绝于史书的。所以说,要真正保障经济自由,就要有效约束政府,让政府既能够保障适度经济自由的实现,又止步于经济自由之外,这就涉及到经济自由与民主、法治之间的关系问题。
关于经济自由与民主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引起了长期讨论的问题。有一种非常有影响但是极具误导性的说法是,民主并不是经济增长的必要前提,因为有很多的实证研究表明,世界上有很多国家或地区,没有民主但经济发展得非常成功。常常被援引的例子是,香港在回归前在英国的殖民统治下并没有民主,但经济非常繁荣。而很多民主国家比如菲律宾以及拉美的国家经济却非常糟糕。于是正反两方面的例子说明,民主既不是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也不是充分条件。
但共识性的看法是,“法治”是经济自由、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法治要求一切行动无论是个体的行动还是政府的行动都必须服从法律。杨小凯教授经常提到的典型例子是,英国经济成功的一个关键性原因就是“光荣革命”之后英国确立了法治政府原则,使得政府的行为受到了法律的有效约束和民意的监督。为了保证法律是正义的,法治原则要求一切法律必须是由选举产生的、代表人民的、作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立法机关来制定,而且由此产生的法律必须合乎自然法原则,比如尊崇天赋人权等自然权利。
法治为任何行为主体的行动边界约定了一个游戏规则,法治的价值前提是对不可剥夺、不可侵犯的基本权利的尊重,法治之下人们享有充分的自由,法治保护了自由免遭他人或政府的干预和侵犯,这恰恰就是经济自由真正可实现的基本要求。但问题在于,法治有个自身无法克服的难题,符合正义原则的法律如何产生,谁来监督立法者和执法者?如果法律只是由最高统治者自己制定的,则如此产生的法律只可能约束人民而约束不了统治者,这不是法治的精神。法治的真精神是,一切的一切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法治之真正可实现需要依赖民主。民主对法治的贡献是,民主之下的立法过程具有普遍的代表性和广泛的参与性,这提高了法律的公正性和民意基础,也只有在民主的框架下,民众才可能对立法和执法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就此而言,民主又是法治的必要条件。对民主往往有一种简单化的理解,是认为民主就只是等同于少数服从多数原则,事实上民主首先强调的是人民拥有基本权利,基于民主的原则,人民可以让渡某种权利给一个机构或个体,也就是选举产生某种领导机构,如果没有基本权利先行,这种选举根本不具有实质意义。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2
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既是增强县(市)区域内国民经济整体实力的主题,也是国家增强综合国力的基础。加快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是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县域经济竞争力是县域内进行资源配置获得竞争优势的能力,它包括资源优势、比较优势、潜在优势、市场优势、区位优势、环境优势。有了竞争力,县域经济发展才能充满生机和活力。如何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根据自己的认识和体会,我认为,以力促力、以力带力、以力借力,才能实现县域经济的超常规发展。具体地讲就是:
一、以观念更新产生的能动力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思想新,才能一新百新;观念变,才能一变百变。我们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固然有物质基础方面的因素,但追根溯源,最大的差距还在于思想僵化,观念陈旧。加快壮大县域经济,要特别注意克服几大观念误区:一是见物不见人的“资源误区”。县域经济的发展,固然要凭借自然、人文、区位等资源优势,但一个县发展的主导思想、工作思路、战略决策,才是壮大县域经济的关键所在。作为一个县的领导,是否具有战略眼光、全局意识、创新能力、开拓精神,对于实现县域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至关重要。二是多多益善的“支柱误区”。县域经济的发展要克服“多、小、散、乱”的通病,确定支柱产业不益太多,关键是要有特色,走专业化、规模化和品牌化的路子。三是南橘北枳的“经验误区”。发展县域经济不能盲目“跟风”,不能照搬照抄别人的经验,不能把别人的经验作为一种成规。一定要从本县实际出发,创造性运用别人的经验。四是画地为牢的“界线误区”。发展县域经济,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打破所有制界限,破除条块分割,强化区域意识,不求所有,但求所在,不分亲疏,为我所用,共同致力于县域经济的发展。
二、以资源优化配置的整合力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按照现代社会的标准和市场的法则,需要人们重新认识资源的内涵和外延。它不仅包括自然资源,还包括人力资源、技术资源、管理资源、信息资源,只要是能够加以开发利用,作为市场要素参与经济活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不管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都应该看成是一种资源。这就要求我们在市场经营活动中,不仅注重自然资源等有形资源的开发利用,更应重视人才、技术、信息等无形资源的开发利用,全方位提高资源利用率。
当前,在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农业产业化的进程中,要特别注重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工业化上,园区建设的实质其实就是对资源的整合,把众多的工厂聚集在一起,便于统筹土地的征用、基础设施建设,发挥政府的行政杠杆作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和信息交流,整体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xx市确定了“六区一带”的工业园区建设新格局,就是要把工业园区建设成为经济发展的核心区,特色产业的培育区,城市发展的新区。在城市化上,要重视和加快县城建设,做大做强中心城市。从资源的优化配置方面看,搞小城镇遍地开花不可取。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在3000美元以下时,人口和生产要素主要向大城市转移。尽管从我国国情来看,不能单纯依靠大城市来提高城市化水平,但也不能走另一个极端,即主要依靠小城镇的做法。首先,小城镇对人口的吸纳能力弱,不可能满足中国人口城市化的需求;其次,由于小城镇的规模太小,达不到规模化的要求,导致资源利用率低、效益低下;再次,小城镇的大规模发展,必然减少大量耕地,引发新的问题。城市建设要突出战略规划和依法管理,要借鉴西方国家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先进经验,总体规划突出超前性和特色化,城市管理突出法制化。xx在城市建设上的重点是实施小坝城区北扩东进工程,不断扩张城市规模。五年内,将城市规划区内的农业人口全部转为城市人口,城镇人口达到15万以上,城市面积达到15平方公里以上,城市化率提高到50%以上。在农业产业化上,坚持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注重农业的投入和产出,着眼于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强化市场意识和效益观念,引导群众转变生产方式和生产习惯,实现从低投入、低产出向高投入、高产出的转变。今年以来,我们采取了重点抓、抓重点的工作方法,改变了过去乡乡建温棚、村村搞养殖,点多面广、形不成规模、浪费人力、物力等资源的弊端,着力抓了一些规模养殖示范园区和种植基地,突出抓了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农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和规模化经营,实现农业工厂化、农民工人化、服务市场化、产供销一体化。
三、以产业结构升级的带动力提高县域经济的竞争力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县域经济竞争变得越来越激烈。有没有优势主导产业,是衡量县域经济竞争力的重要依据。只有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围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选择重大项目,建设一批资源型、开发型、造血型项目,做到改造一批,新建一批,争取一批,储备一批,依托大项目、大投入,才能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带动县域经济的大发展。从xx的实际出发,在依托现有资源、产业基础和市场条件,注重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同时,主要是加快运用先进技术和高新技术,改造提升冶金、电力、建材、酿酒、化工、农产品加工等六大优势特色产业,做大做强行业“排头兵”。酿酒葡萄产业是我市目前发展潜力最大的产业,这一产业的发展壮大对增加我市财政收入、调整农业结构、吸纳农村劳动力具有重要的作用。我们力争在3年内建成5万亩酿酒葡萄基地,形成5万吨葡萄酒的生产规模,实现产值3亿元,建成全国较大的葡萄酒生产基地。到2010年使葡萄基地达到10万亩,实现产值10亿元,新增财政收入10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3万人,使之真正成为我市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优势特色产业。
四、以开放水平提升的互动力提高县域经济竞争力
县域与外界的互动能力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县域经济的发展。现代社会,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各国、各地间经济的相互依存越来越强,市场共有、资源共享的程度不断提高,谁游离于经济大循环之外,谁就难以在竞争中立足。在我国入世后,县域经济的发展不能仅在县内、省内、国内定位,要在全球经济中定位,要利用两种资源,开发两个市场,提升竞争力。因此,壮大县域经济,必须走出“体内循环”,从观念上打破资源、市场的行政区划,在竞争、合作中拓宽县域经济的发展空间。壮大县域经济,必须突出“引”字,引资促发展,拓宽招商引资的路子。同时,要突出“改”字,改制促发展。县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经济,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特点是税源型、龙头型、城市型、民营型、特色型经济,必须把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作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体之一来抓,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通过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实现双增双赢,即:老板增收、财政增收,业主赢利,政府也赢利。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3
关键词:游客体验;可持续发展;体验
为了能够给景区招揽更多的客户并保证客户不流失,就一定要做到重视游客的旅游体验与享受。是否注重游客的旅游体验与享受也决定着旅游景区的经营成败和景区旅游产业是否可持续发展。所以,在对旅游景区进行管理时,一定要对两者进行兼顾才能促进景区更好的发展。
一、国内旅游景区现状
目前,我国的旅游景点已有15000多处,有多处旅游景点被世界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现有的景区中主要分为自然尽管和人文景观。自然景观主要是山川、河流、湖泊等,人文景观则是指人为修建的,极有文化意义的艺术建筑,比如:故宫、天坛、颐和园等等。
但虽然我国的旅游景点众多,发展情况却并不乐观,很多旅游公园因为娱乐形式单一、景区景观相似性强等原因相继倒闭,而众多旅游景区的倒闭让整个旅游行业受到极大的损失。
二、旅游景区管理模式的改革
现在人们选择在节假日出去旅游主要原因就是想体验一下新的生活环境,放松自己的身心。因此旅游景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自身的资源,吸引游客让游客在游览和参观的过程中体验到快乐,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和放松。
(一)景区需重视游客体验
游客的旅游体验是景区最应予以重视的部分,因为绝大多数的游客是希望能通过旅游体验不一样的生活环境,从原来的氛围中解放出来,真正达到放松身心,享受旅行的目的。因此给游客更好的旅游体验,满足游客的心理,是景区需要放在首位的。而结合景区的自身特点和优势为游客提供更为有特点的服务,让游客通过在景区旅游的良好体验,以此加强游客对景区的良好印象,让游客觉得在景区的体验是愉悦的、放松的,这点对于景区能否招揽更多游客十分重要。可以说游客的体验好坏直接决定着景区能否持续发展。
(二)均衡的利用景区资源
对景区资源的均衡利用是景区发展的基础。如何均衡利用景区的现有资源谋求更好的发展是每个景区都应该考虑的事情。首先,景区现有的一切资源都是十分稀少且珍贵的,为了保障未来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性,我们必须要对景区内的资源进行综合与均衡的利用和保护。如:张家界景区当时因拍摄张纪中版《神雕仙侣》被污染,就应该被很多景区引以为戒,将景区内部划分出范围什么地方可让游客涉足,什么地方不允许,要指定相关的保护措施,醒目的地方放置,让游客知晓保护景区的意义,同时在一定范围内设置相关的督导人员,确保景区不被破坏、污染。
三、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
(一)整体管理与控制
如果想要景区的发展的更好就一定要对景区的发展和管理方式有长期的规划,并且对于景区的整体进行管理和控制,这需要旅游景区和政府进行配合。
首先,政府方面,需要给予景区开发、保护、管理等方面大力的支持,通过宣传手段让广大群众也参与到景区的规划制定中来,同时政府部门应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旅游行业管理规范,严格监督企业对景区的开发行为,杜绝过度开发。
其次,游客方面,景区通过在媒体和政府等多方面宣传,对游客进行教育和沟通,让游客养成保护景区的意识,培养负责人的游客。
最后,政策方面,政府可对景区推行一些保护政策,如:退耕还林、天然景色保护等政策,这样一方面可以保护景区现有景观,另一方面还能保障景区的可持续发展。
(二)项目配置原则
1.景区独特性
现在我国的景区存在一个非常尴尬的问题,就是相似度十分的高,这样不能结合自家景区的亮点进行规划、创新的方式,因此导致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对景区缺乏新鲜感,降低了旅游体验。
景区在规划和建设上,应该让景区变得有特色,有独特性和唯一性,这就要求景区要有主题,要让游客对景区有新鲜感。景区可结合自身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设立带有自身明显特色的旅游项目,如雪乡和东北民俗结合,睡火炕吃农家菜参观林海雪原等。
2.游客参与性
游客不仅是体验的主题也是体验的组成,为了确保游客能够得到最佳的景区体验,在景区项目设立之初就需要游客参与到项目的设计中来,或是参与产品的设计或是提供建议,这样在实际执行的时候,就能为游客提供真正所需的个性化产品。
3.项目挑战性
旅游项目在设计的时候要拒绝平庸,一定要考虑该项目在完成的过程上对游客具有一定的挑战性,让游客对项目产生新奇感的同时产生自我认同感,这样的旅游项目一方面可以让参与的游客在征服了某一个项目后有一种自我肯定感,让游客觉得自己克服了艰难险阻,也让自己成功的克服了内心的恐惧,让游客深切的体会到了挑战不可能并取得成功的喜悦,例如:根据景区实际情况安排蹦极、滑翔伞等多种项目,这样既增加了项目的挑战性也确保了项目的多样性,给了游客更多的选择。
(三)资源与环境管理方式
景区的资源与环境应采取梯度开发的管理方式,因地制宜的采取用将景区分化成为不同的区域、每部分景区轮流向游客开放等方法确保景区的资源可持续利用,在确保景区环境多样性和独特性的同时,也给游客带来了新鲜感。
比如可在旅游区限制每天进园的总体游客数量,确保每个进入园区的游客可以真正的享受旅游带来的轻松、愉悦。
结语:以所有游客为主体,从实际和情感方面考虑游客的切实需求,采取多方面的有效措施对旅游景区进行管理,都是注重游客的旅游体验的方法,也是在体验经济时代的旅游景区管理所需加强的重点。以此种方式管理的旅游景区加强了游客在旅游过程中的放松感和愉悦感,这样既可增加景区游客数量,还对景区管理中考虑到了对资源、环境和文化的协调、保护对景区未来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这样的管理方式必然会成为未来旅游行业的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4
关键词:公路施工;机械管理;经济效益;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目前,我国的公路建设事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起步阶段,特别是随着我国拉动内需,加大基础设施建设,给公路建设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各地方政府抓准机遇,不断加大公路建设基本投资力度,积极发展公路建设事业,逐步扩大施工生产能力和规模。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不仅仅对公路建设的速度与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还对公路建设中的机械施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路建设中机械化施工问题的解决,对于公路建设的顺利竣工,对于提高公路建设质量以及维护工人公路建设的安全性有着重要意义。尽管我国在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及提高施工经济效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取得了重大的进展,但是在实际的公路施工机械管理方面,很多问题依然存在。本文主要研究我国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及提高施工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在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
一、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1、设备管理与施工使用职责不清,管理混乱
由于受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下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制度的影响,目前我国很多公路机械施工管理部门将机械的管理与技术的管理混为一谈。机械的管理与技术的管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盲目的提高机械工作效率,为施工单位节约资金以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然而,实际情况是,很多施工企业过度注重施工技术和施工进度的重要性,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缺乏有效重视,使得机械设备管理与养护出现问题,最终导致设备管理与施工使用职责不清,管理混乱问题的出现。
2、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机械设备工作流于形式
任何工作都是在一定的规章制度下进行的,公路机械设备施工与管理也不例外。尽管我国在公路机械设备施工与管理方面设置了相当多的法律法规,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有些法律法规早已不适应时展需要。另外,有些规章制度在实际的执行过程中无法得到有效执行,规章制度如同虚设,起不到应有的束缚与管理作用。我国在公路机械设备中使用的一些基本的制度,例如,三定制度、保养制度、经济核算制度等很难实施,使得我国公路机械设备管理与养护很难开展。
3、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及机械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
我国公路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种类繁多,尤其是近几年来,国家在机械设备技术研发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机械设备操作复杂程度进一步提高。这就对机械设备使用和操作人员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养护、使用维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公路施工要求的体力需求远远地要高于智力需求,这就使得一批文化水平低、素质低、能力低的人员进入到机械设备操控的范围内,造成对机械设备管理维修不到位,严重阻碍了公路施工的顺利竣工。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及机械操作人员缺乏专业培训,是目前我国公路施工中的机械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重要原因。
二、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提高经济效益策略探析
1、必须重视机械化设备的安全检测、保养和维修
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由于过度使用或者使用不当出现机械破损,这就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定期检查与维修。然而,在实际的机械设备的使用过程中,由于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很多公路施工方缺乏最基本的对机械设备的更新使用,甚至出现带病作业的问题,这些陈旧的设备往往造成因失灵而对施工工程进度带来消极影响。机械设备是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法宝,公路施工中如果缺少对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工程建设的质量与时期就无法得到保障。加强对机械化设备的安全检测、保养和维修,对于提高机械使用效率,缩短公路工程建设周期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必须强化机械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要想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强化机械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制度。数据表明,由于机械设备操作不当或者机械设备出现问题而导致的安全事故不在少数,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国家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带来相当大的影响。因此,公路机械施工中必须强化机械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机械操作人员基本安全常识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建立健全相应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对机械设备使用的全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监督。
3、科学安排,合理调度,实现机械设备的高利用率
公路工程的机械化施工并不是由单一的机械单独完成的,它需要所有各式各样的机械之间的相互配合与合作。对于那些越高级的公路建设,对需要的机械设备就要高级,数量也就越多。因此,要想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要做到机械设备的优化组合,设定合理的机械使用施工方案,让机械获得最大的使用效率。另外,对于一些闲置的机械设备,施工企业应该依托市场,灵活外租,提高设备管理的经济效益。通过租赁合同建立制约机制,降低施工成本,加速施工企业资金周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4、实现机械设备在公路独立核算
实现机械设备在公路独立核算,是目前我国公路机械设备管理中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策略。通过实施独立核算,使得机械管理与技术管理充分发挥各自优势,逐步实现机械设备管理的专业化和规范化。另外,通过实施独立核算还有利于设备管理资金的投入,加强对机械设备管理与操作人员的培养,提高他们机械操作技能与水平,进而提高工程施工效率。还有,实现机械设备独立核算,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减少返工和浪费,更能够加快工程进度、保证施工质量,在隐形中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总结:
公路运营中的机械化施工工作不仅仅可以提高公路使用时间和寿命,而且还会增强公路运载量,促进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市场竞争的加剧,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将面临新的形势和任务。企业只有不断提高机械设备的技术装备水平和使用效率,实行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机械设备管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建立适应公路建设市场竞争机制及发展规律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才能更好地参与公路市场竞争,提高公路施工经济效益,加快公路建设事业的发展。我国在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及提高施工经济效益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很多问题依然存在。公路施工部门及管理人员应该深入研究我国在公路施工机械管理及提高施工经济效益方面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在公路施工机械管理以提高经济效益方面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
参考文献:
[1] 王佳楠. 公路施工机械设备管理[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10(03)
[2] 杨修志,宋汉乾. 加强筑路设备管理 发挥机械最大效益[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09(01)
[3] 赵铁栓,陈新轩,韩斌. 浅谈公路施工企业对工程机械的管理[J]. 建设机械技术与管理, 2011(10)
[4] 曹红. 筑路机械使用管理的几点体会[J]. 山西建筑, 2008(12)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5
监督活动
绩效审计是指由独立的审计机构或人员,依据有关法规和标准,运用审计程序和方法,对被审单位或项目的经济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评价和鉴证,提出改进建议,促进其管理、提高效益的一种独立性的监督活动。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的审计准则中将绩效审计定义为“对被审单位在履行职责时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审计”。
经济性是指“从事一项活动并使其达到合格质量的条件下耗费资源的最小化”。简单地说就是支出是否节约,经济性主要关注的是投入产出比,只有以较低的价格获得同等质量的资源时才能够实现经济性。
效率性是指“投入资源和产出的产品、服务或其他成果之间的关系”。是指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在使用人、财、物和信息资源时,当一定量的投入取得产出最大化,或者取得一定量的产出时实现投入最小化都可以称之为效率性。一个单位投入的产出越高,效率就越高。
有效性是指“目标实现的程度和从事一项活动时期望取得的成果与实际取得的成果之间的关系”。是指目标的实现程度,即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预期的结果,它是实际实现的目标与计划目标之间的比较。有效性主要关注的是一个项目是否实现了目标。要区分短期产出(或产品)与最终产出(或成果)的不同。最终成果对于衡量项目的有效性是非常重要的。项目的成果可能比投入值和产出值更难以衡量和评价。项目成果经常受到外部因素的影响,同时应当从长期效果而不是短期效果来评价它。
绩效审计是提高经营效益的
有效手段
绩效审计是真实性审计、合法性审计、效益性审计三位一体的综合性审计,也是提高审计质量、扩大审计效应,强化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提高经营效益的有效手段。由于科学论证、集体决策、管理创新等都是绩效审计的规范目标,这样也就从审计监督的角度,加强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通过绩效审计,可以促进改善财务收支、资金运用的管理、经营支出或成本的控制,进而改进经营管理,加强控制机制,提高决策和计划水平,乃至促进宏观经济的治理和调控,提高经济效益,所以它具有建设性作用;但从防止资源配置使用不当、控制系统失效等而言,也有具积极的防护性作用。
审计目标:一般来说,绩效审计的整体目标应当是围绕审核、检查、评价被审计单位的经营活动是否经济、合理、有效来确定的。一是通过对主要收支项目和资源管理(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揭示被审计单位经营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向经营管理者提出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建议;二是确定提高效益的途径,向被审计单位提出改善管理和改进控制系统的必要措施,促进被审单位提高经济效益并保持经济效益的持续增长。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三者并没有明确的界限和区分,它们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因此,绩效审计的绩效检查评价,必须将这几方面综合一起进行检查、考虑。
审计范围:绩效审计除涉及财务收支及其会计资料外,主要涉及有关的经营计划、决策、管理、技术、组织结构、控制系统等方面。
审计依据:绩效审计除依据财政、财务、会计等法令、制度、规章、规范外,还需依据有关的政策、决策、计划、方案、法规,以及经济合同、管理制度等。
绩效审计的内容及重点应以提高效益为目的
绩效审计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评价被审计单位管理和配置公共资源绩效的好坏,而是通过效益审计找出效果差、效率低的原因,向利益相关者披露相应的信息或提出整改的建议,通过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努力,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因此,效益审计亦以真实性为基础,除财务会计资料外,还应包括管理会计,并涉及有关政策、决策、计划、财务预算、金融产品、管理体系、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公司治理结构、内部控制体系以及信息网络技术等方面。
效益审计的内容应从资产的完整性,经营活动的合法性,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以及利润情况等方面入手,维护国家财经纪律、评价企业管理水平,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具体包括:一是审查资产的完整性,保证企业资产保值增值;二是审查经营活动的合法性,维护国家财经纪律;三是审查会计资料的真实性,保证财务信息完整可靠;四是审查盈利完成情况,全面评价经营业绩;五是各种资源配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有效性;六是内部控制制度及状况,评价其经营管理水平。
绩效审计强调的是被审机构是否经济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其资源(诸如人力、资产等);由权力机关确立的项目或资金使用的预期结果或效益是否达到;是否考虑了可能以较低成本达到预期效果的其他可供选择的办法。因此,绩效审计的中心在于评价和提高被审单位资源利用或管理上的有效。
调查和统计分析是绩效审计中最常用的方法
调查是一种既简单又复杂的工具,它可以用来调查事实,也可以用来调查对特定问题的看法。调查方法易于操作,但准确性差,需要审计人员较多的判断。所以,审计人员进行抽样调查时,一般要保证一定的样本量。
统计分析也是绩效审计中用来了解状况、进行分析的常用方法。在评价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时,通常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中各因素的影响、确定其中的因果关系或者找出存在的差距及原因。统计分析方法相对于调查来说,不易操作,要求审计人员具备一定的理论和技能,其特点是准确性强,结论相对可靠。
在实施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无论采用哪一种审计技术和方法,都要根据具体情况决定。不论决定采用什么技术和方法,都必须以保证审计报告的客观性和公正性为原则。
在实施绩效审计时,要注意处理和把握好绩效审计与合规性审计的关系:
一是效益审计必须以合规性审计为基础。效益审计和合规性审计都产生于对受托责任的评价与鉴定,合规性审计主要关注受托财务责任,效益审计侧重于受托管理责任。
二是把握好效益审计与合规性审计在审计理念上存在的差异。效益审计与合规性审计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高绩效,但二者的审计理念并不相同,合规性审计是问题和过程导向性审计,它通过对违规违纪问题的查处和纠正,促进对既定制度的维护,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效益审计则是绩效和结果导向的审计,通过预期目标与实际结果之间存在的差异,找出制度上或管理上的缺陷,通过完善制度和管理,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绩效审计的难点与对策
在当前开展绩效审计,审计环境还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主要表现在:
一是没有公认的绩效审计标准。由于审计的对象千差万别,致使审计对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标准难以确定。即使同一项目,也会有不同的衡量标准,采用不同的衡量标准,得出的结论必然会存在差异,这种差异有时可能还比较悬殊。这使得每开展一项绩效审计,审计人员都必须在现场审计开始前,就衡量绩效的标准问题进行多方协商,寻求一种公认的、不存在异议的评价标准。因此,衡量标准的不确定,给审计人员客观公正地提出评价意见造成了困难。
二是没有统一的审计方法和技术。由于绩效审计方法和技术的不统一,给审计人员提供了自由选择的空间。在实施绩效审计中,审计人员可以灵活地选择自认为与被审计事项相适应的技术和方法,致使审计的风险加大。
三是较难获取准确充分的审计证据。由于方法的灵活性和审计对象的复杂性,同时又缺少可供遵循的准则和程序,使得绩效审计证据的收集渠道多种多样,致使审计证据的不充分或缺乏证明力,导致结论的有失客观、公正。
四是审计人员的素质未能适应绩效审计发展的需要。绩效审计要求审计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需要多样化和创新的方法,以及多学科的知识。传统审计的视野相对较窄,审计人员缺乏绩效评价的意识、专业知识及技术技能和开展绩效审计时所需具备的相应独立性和胜任能力。
鉴于上述情况,我们应多方采取措施,为推行绩效审计、迎接绩效审计的挑战作好准备:
一是广泛开展绩效审计研究,建立和制订绩效审计准则和审计操作指南,从理论上探索绩效审计标准、绩效指标评价体系和绩效审计方法、技术的路子、方法。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6
一、企业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社会责任中的利益相关者包括政府、股东、债权人、供应商、顾客、员工、社区和自然环境等要素,它们均对企业的竞争优势产生影响。
1、政府
政府是企业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监督者。企业是政策和法律的执行者、建设者和纳税人。企业最基本的社会责任是合法经营,依法纳税,服从安全和清洁条例,避免雇佣中的歧视行为,符合政府规定的污染标准、质量标准,尽可能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促进社会进步。企业对政府除了履行最基本的责任外,还可以通过积极配合与支持政府行为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企业通过承担社会责任可以获得政府的高度信任,相应地就会获得政府的认同,在制定和实施政策上向其倾斜,同时对企业的发展给予大力支持,如给予税收、用地、贷款等方面优惠政策,这就使得企业的经济决策活动有了更多的自由度和灵活性,以营造出有利于企业发展和竞争力提高的外部环境。
2、股东
股东通过现金、资产或技术合作的方式将其所拥有的资源投入到企业运营中去,以期获得超额收益。因此,企业对股东的责任是第一位的,即企业首先要履行经济责任,实现利润最大化。然而,在社会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公司都不再是一个各自为阵、独善其身的经营实体,它的生存和繁荣离不开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无论是为自身的发展还是为社会的整体利益,公司都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股东利益最大化与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前者是后者实现的基础,而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不仅体现企业经营者个人的道德水准,更能够促进企业自身的发展。不可否认,社会责任活动意味着企业要额外支付成本,但事实上,企业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一些社会责任活动相当于投资。虽然短期内这种投资或许牺牲了企业的经营业绩,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投资由于改善了企业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吸引了大量人才等,可以增加收益,增加的收益足以抵补企业当初所额外支付的成本。
3、债权人
企业和债权人通过签订契约合同,形成了企业和债权人之间的委托关系。相对于债权人来说,他们更关心的是债权的安全,即能否如期收回债权本金和利息。企业对于债权人的责任,主要集中在还本付息和分红。企业履行对债权人的社会责任,建立严格的债权人保护制度和企业诚信体系,严格执行企业财务制度,确保投入资金或资产的保值增值,足额按时偿还到期的债务,以及合同所规定的利息,实现双方利益共赢。若企业长期履行债权人责任,则会使得债权人更愿意与企业合作,使企业获得更多的货币资源,这有助于提升企业资金的整合支配能力和运营能力。
4、供应商
企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供应商的大力支持,企业和供应商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只有履行对供应商的社会责任,信守承诺,及时归还货款,才能得到供应商的充分信赖,才能有效避免供应商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企业若一如既往地对供应商履行责任,供应商将视企业为优质客户,企业与供应商保持良好关系,可以增加双方的信任,促使供应商更愿意与企业长期合作,以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动态能力,为企业增加竞争优势注入动力(Dyer & Singh,1998)。
5、顾客
企业社会责任会影响着顾客对企业产品的评价和购买意愿行为,从而影响着企业产品的市场份额和竞争优势的提升。据Brown和Dacin(1997)的研究,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会影响着消费者对企业产品质量的感知。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可以通过影响公司评价间接地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评价,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对新产品也有重要的影响。正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对企业所有的产品评价都是正面的,而负面的企业社会责任联想对企业所有的产品评价都是有害的。如果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符合消费者的社会预期时,那将会正向地影响消费者对企业产品的评价,产生较高的支付意愿。因此,只要企业在实施社会责任行为的过程中尽量关注消费者的社会期望,则可以提升其购买意愿。Yoon和Canli认为,当企业的产品信息不明确时,消费者可能试图通过企业的社会责任信息来评价新产品。当消费者对企业的社会责任活动做出积极评价时,他们对企业的产品评价也较高。纽约The Walker Group(1995)曾进行的一项研究表明,90%的消费者认为,当质量、服务、价格相同时,他们会购买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声誉最好的企业的产品与服务(Petrich Joseph & Quinn John,1997)。
6、员工
职工是企业发展的支撑力量。保障职工的合法权益,是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主要内容之一,企业对职工的社会责任包括技术培训、福利待遇改进、完善安全生产条件、扩大职工权利、企业环境美化等方面。企业只有履行保护职工生命、健康和确保职工待遇等责任,才能提高他们对企业的忠诚度、向心力,激发职工的潜力和工作的积极性,进而迸发出最大的潜能,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最大价值,提供内在动力(Dutton,Dukerich,and Harquail,1994),导致工作效率和企业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从而增强企业的竞争力(Becker & Gerhart,1996)。Peterson(2004)的实证研究表明,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与雇员之间有着重大的关系。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实践,如公平薪酬、清洁安全的工作环境、培训机会、儿童照管设施、灵活的工作时间和工作分担等,既可以增加雇员士气和生产能力,又能够减少旷工现象及人员的流动。另外,Fulmer和Ballou(2003)以《财富》杂志评选的“美国100家最适合工作公司”为例证分析雇员对工作场所质量的态度与企业绩效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这100公司的雇员对工作场所质量都有积极的态度,由此能够增强企业的财务绩效。
7、社区
企业与社区的关系就好比鱼儿与水的关系,鱼儿离不开水,企业一样离不开社区,与社区保持良好的睦邻关系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土壤,并构成了企业外部公共关系工作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社区是企业最稳定的顾客,可为企业提供一定必要的人力,为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而企业作为法人也是社区的一员。企业承担社区责任可以改善企业与社区的关系,赢得良好的口碑,获得社区的支持,从而有利于企业在当地的立足与长远发展。比如,支援企业所在社区教育、医疗卫生、文化艺术、城市建设等;解决所在地劳动力就业和资源闲置的问题;支援社区改善公共环境;捐赠扶助落后地区经济、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大力支持老少边穷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增加对口支援、定点扶贫等投入。通过从事公益慈善事业有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与美誉度,有助于提高客户对企业的认同感,扩大市场占有率。
8、自然环境
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往往会对环境造成一些不良影响,如生产过程产生“三废”或噪声污染、最终产品的使用或废弃对环境产生污染、资源消耗大等。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公众日益增长的环境需求和环境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已成为社会的基本矛盾之一。因此,保护生态环境,企业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已刻不容缓。企业应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通过多种途径来减少环境污染、减少自然资源的损耗。比如,优先使用清洁能源;积极寻找自然资源的替代品以保护不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不断加大环保和研发投入,生产绿色产品,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实现自身的绿色健康发展;积极进行技术创新提高生产率以减少资源的消耗,争做低碳企业;积极发挥辐射带头作用,引领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及所在社区成员履行环境责任。企业履行环境责任,不仅可以改善外部自然环境,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而且还可以降低耗费,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使企业获得可持续发展。Hart(1995)的研究表明,企业运用污染预防战略,进行技术改造,减少生产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从整体上可降低成本和节约资源,这些措施成为企业提升环境绩效并改善产业绩效的源泉。Russo和Fouts(1997)认为,采取积极主动的环境政策的企业常常会重新设计生产或派送程序,重组实物资源以减少浪费和提高操作效率。他们运用独立的先进评定手段共分析了243家企业,结论表明:企业的“绿色成本”有利于产业的成长。同时,Russo和Fouts(1997)的研究还发现,来自环境业绩的声誉将导致对环境事务关心的消费者购买其产品,并且企业可以通过善因营销(Cause-related Marketing)将社会事务投资作为赚取更多利润和获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手段。而Jaggi和Freedman(1992)的证实研究充分说明,从长期来看,企业对生态环境的责任能促进企业竞争优势的形成。
二、企业社会责任、资源与企业竞争优势
1、企业社会责任、人力资源与竞争优势
人力资源成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基础和根本保障。如何吸引并留住人才、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与创造性,是企业管理的核心问题。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才在选择工作时,不再仅仅关注薪水、职位、发展机会等,他们更关心未来雇主的社会形象。对于那些经常参与到社会责任事业中的企业来说,它们更具有良好的社会形象,更容易获得人们的好感,当然也更容易招聘到并留住优秀人才。Decllant和Altman(1994)发现,企业的环境业绩是否符合员工的价值理念会影响到员工进入企业工作的意愿。
Turban和Greening(1997)的研究发现,社会责任型企业比不负责任的企业对员工的吸引力更大。他们还发现一些企业通过宣传他们的企业社会业绩来吸引高质量的员工。例如IBM、GM、Microsoft等众多大型跨国企业在其招聘宣传手册中介绍他们对社区、自然、工作环境、员工多样化、产品与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社会责任活动,以此来吸引高质量的员工。Turban和Greening(1996)通过对633个组织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慈善捐赠能增加组织对应聘者的吸引力。1999至2001年美国Aspen学院开展的一项社会创新研究调查表明,超过一半的MBA学生在发现自己的价值观与所供职公司发生冲突时会选择另谋高就。世界著名咨询公司Towers Perrin(韬睿咨询)在2007年针对全球9个国家10万名劳动者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影响员工投入的因素中,“企业社会责任”超越“职业发展前景”、“有挑战的工作”、“与上级的关系”等因素排在第三位(邵兴东,2009)。
2、企业社会责任、声誉与企业竞争优势
企业的社会责任对企业的声誉有直接的影响关系。Dowling(2004)和Manfred(2004)均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成为企业声誉(形象)的重要影响因素。Fombrun和Shanley(1990)认为,投资于CSR活动可能是建立产品差异性和声誉的重要因素,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声誉有正面的影响。Russo和Fouts(1997)的研究发现,如果企业的环境质量较高,则可以通过对顾客购买产生影响的环境控制声誉,从而给企业带来无形资源。Orlitzky等(2003)认为,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及有效的信息披露可以帮助企业在利益相关者心中树立良好的形象。Williams和Barrett(2000)提出,公司参与慈善活动有助于企业声誉的提高。Carroll和Buchholtz(2008)认为,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声誉的前导变量,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加快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识别”,通过这个过程,利益相关者感受到其个人价值观与公司价值观的融合,促进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良好关系的建立,从而直接或间接提升企业声誉。Antunovieh等(2000)通过分析1983年到1996年13年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分析,也得出企业社会责任会提升声誉资本的结论。
企业声誉难以创造和模仿,也不可以进行交易,是一种不易获得的资源,被视为为企业提供可持续竞争能力的最重要的无形资源。不过,培养一个良好的声誉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要依靠企业长时期的稳定、持续的投资(Roberts & Dowling,2002)。然而,良好的企业声誉能获得消费者、投资者、潜在和在职员工、供应商、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更多支持,进而能给企业带来更多收益。因此,良好的声誉可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Fombrun等(2000)的研究表明,企业从企业社会责任和信息披露中获得效益,是因为它们帮助企业和雇员建立社区关系纽带,成为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它们协助企业塑造声誉资本,提升与供应商和政府的谈判能力,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价值,降低融资成本。
另外,企业拥有良好的声誉,可以赢得客户,提升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客户忠诚度和企业产品(服务)的价值。Martensen等(2000)的研究结果显示,企业声誉和形象是客户满意度和客户忠诚度的主要驱动因素。Nguyen和Leb1anc(2001)也认为企业声誉是企业建立客户忠诚度的决定性因素之一,良好的企业声誉能够帮助建立新客户对企业的信任感,加强已有客户对企业信任度,从而提高顾客的重复购买率。
三、企业社会责任、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1、企业社会责任、创新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创新对企业长期发展非常重要,它是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中企业只有不断进行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等来提高自身技术含量和产品质量水平,才能在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企业社会责任内容中关于安全生产、三废处理、节能减排等方面的要求给技术和产品创新提供了新的契机。Luetkenhorst(2004)认为,如果企业确立了对其利益相关者如客户、社区、自然环境等履行社会责任的战略,则会不断地改进生产工艺,开发新的生产技术,生产更优质、低成本、安全、环保的产品,从而有助于提高企业创新水平。Rachel Bocquet等(2011)对企业社会责任和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为了经济利益履行社会责任的公司在产品和过程的创新上更具有创新力,而那些履行社会责任是为了更好学习的公司采取组织创新。Majumdar和Marcus(2001)认为由于自发性企业社会责任对组织协调、管理风格等有显著的影响,员工的能力通过企业社会责任过程而内化,进而实现组织资源的有效利用,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提升。企业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有力保障,通过创新能在竞争中赢得先机,并获得超额利润。因此,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可以通过关注对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与要求来推动其创新,从而获得竞争优势。
2、企业社会责任、危机处理能力与企业竞争优势
危机具有不确定性,一旦发生其后果可能对企业及其利益相关者造成巨大损害。为避免危机来临时手足无措,企业应加强其危机处理能力,协助企业摆脱困境。有效的社会责任管理有助于企业发现问题,减少运营过程中以及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企业社会责任管理要求企业与利益相关者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商机制,实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利益上的均衡,稳定现有客户,减少客户转移风险,降低寻找新客户的成本,规避由于企业自身原因引发危机的同时还能让企业抵御外力诱发的危机,将危机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以较强的应变能力自我恢复,甚至可以将危机成本转化为一种新的投资。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常常能获得利益相关者的同情与信任,甚至通过合理的措施处理危机事件后反而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形象和信誉,并因此获得竞争优势。Klein和Dawar(2004)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溢出效应在企业陷入有害产品危机时的作用,结果表明,企业社会责任在企业发生产品危机时是有效的“缓和剂”,能很好地影响责任源(内部责任或外部责任)、持续性和可控性这三个要素,从而减少消费者对企业谴责的程度,进一步影响消费者对品牌的评价以及他们的购买意愿。
3、企业社会责任、市场壁垒与企业竞争优势
1997年8月,总部设在美国的社会责任国际(Social Accountability International)发起并联合欧美跨国公司和其他国际组织,制定了SA8000社会责任国际标准(Social Accountability 8000 International Standard),其宗旨在于“赋予市场经济以人道主义”,确保生产商及供应商所提供的产品符合社会责任的要求。SA8000规定了企业必须承担对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对工作环境、员工健康与安全、员工培训、薪酬、工会权利等具体问题制定了最低要求,例如禁止雇佣童工和必须消除性别或种族歧视等。它要求企业或组织在赚取利润的同时,必须主动承担对环境、社会和利益相关者的责任。SA8000是继ISO9000、ISO14000之后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国际性认证标准,SA8000认证得到高度认可。通过SA8000的企业,更容易得到劳动者的认同,提高员工的满意度,优化劳动关系,对求职者也具有更大的亲和力,这会直接影响到人才的流向,从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或SA8000达标,会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增加企业产品的劳动成本。但也要看到利用SA8000改善企业的生产经营与管理,重新设计制造成本的构成是完全可能的。事实证明,企业接受SA8000的认证和监管,使企业能更好地将精力集中到精益管理、技术研发、成本控制、按时生产等先进的管理和技术上,而不是仅仅将竞争力寄托于获得低成本劳动力方面。从长远看,企业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可以获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企业的经济绩效也与企业社会责任呈正相关关系。国内外大量的实践表明,实施SA8000标准认证,可和谐劳资关系,提高员工满意度,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和监督成本。相反,则会导致企业管理成本大幅上升,生产浪费严重。
四、企业社会责任、社会资本与企业竞争优势
美国著名政治学家Putnam教授认为,社会资本是指社会组织的那些可以通过促进协调行动而提高社会效能的特征,比如信任、规范及网络。社会资本与其他资本一样,也能为企业带来价值增值。而Yli-Renko等(2003)把企业社会资本划分为企业内部社会资本和外部社会资本。其中,企业内部社会资本是指企业内部存在的,有利于推动企业成员的信任与合作,促进企业各部门间的沟通与协调,从而增强企业内部凝聚力的人际关系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