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方法

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方法范文1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生活污水;改造工程中图分类号:U664.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学院的快速发展,学生规模不断壮大,校园面积不断扩大,水资源不足问题开始显现且日趋严重,原有的供排水系统不足之处也逐渐暴露出来。同时新的渭河流域水体排放标准出台。所以陕西各高校均对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提标改造。本文主要结合陕西某高校的生活污水处理工程,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在生活污水处理改造工程中的应用。

1.工程概况

本污水站日处理最大水量为:3500m3/d,新扩建生活污水经综合处理后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GB/T18921-2002)的水质标准及《黄河流域(陕西段)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DB61/224-2011)“一级”排放标准A标准,主要指标如下:COD≤50mg/L,BOD≤10mg/L,SS≤10mg/L,NH3-N≤4mg/L,TP≤0.5 mg/L,pH:6.5-8.5。该污水处理站于2012年3月开始试生产,于2012年7月通过环保验收,整个工艺稳定、高效,可以保证污水处理系统出水稳定、排放达标。

2.污水特征

水源为教学区办公污水及生活区生活污水,经过预处理之后,悬浮物较少,生化性好;高等院校在一天内的排水特性为排水时间相对集中,且水量波动大,变化快,水量不够稳定;同时考虑院校具有教学期及寒暑假期的特殊性,在一年内在不同的季节上也存在“丰”“枯”水期,对整个污水处理系统有着较大的冲击性。

3.工艺描述

3.1工艺流程

本污水站扩建系统主体工艺采用:原有前处理段+厌氧+缺氧(反硝化)+膜生物反应器工艺。好氧段采用新建膜生物反应器,厌氧及缺氧段利用原有池体改造。污水汇流后进入原污水处理系统调节池之后,经泵提升进入改扩建污水处理系统。

3.2膜生物反应器概述

膜生物反应器膜组件单元(超滤膜或微滤膜)是将膜的高效分离技术与生物降解作用相结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高效的污水处理与回用工艺。取代二沉池,所有悬浮物和胶体都被膜分离截留,膜分离作用增加了曝气池中活性污泥的浓度、提高了生物降解的速率,减少了剩余污泥的排放量。

用途:原有污水处理系统扩容、提标改造;市政污水处理系统新建;中水回用。

范围:新农村建设生活污水处理及中水回用;工矿企业、农村、哨所、旅游景区等的生活污水及新生水回用;类似于生活污水性质的工业污水处理;受场地限制和水资源缺乏地区。

出水水质:优于国家污水排放一级A标准,可用于绿化浇灌、洗车、马路降尘和冲洗、冲厕、消防、景观补充水等非饮用水场所。

3.3膜生物反应器优缺点

本工程采用最新品种膜——平板膜,其优点:

浸没放置,膜组件稳定置放于反应池中;

低压(抽吸或重力)出水,系统工作压力小,电耗低;

工艺流程短、土建投资少,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先进、运行稳定,出水水质稳定;

膜不易污染、膜清洗频率低、清洗操作方便;膜片可单张更换。

缺点:

设备一次性投资略大;

运行操作略复杂。

4.膜生物反应器设计计算

数量:1座分2格

结构:半地上钢筋砼结构

总容积:1300.0m3

BOD污泥负荷:0.1kgBOD5/kg MLSS·d

污泥浓度:6.0kg MLSS/m³

水力停留时间:8.0h

配套设备:膜池混合液回流泵:4台,2用2备

排泥泵:2台,1用1备

罗茨风机:3台,2用1备

抽吸泵:3台,2用1备

转子流量计:20只

气体电磁流量计:2只

液体电磁流量计:2只

膜池液位控制器:2套

负压表:2只

真空压力传感器:2只

MBR膜组件: 组件型号:PEIER150-150

膜组件面积:225.0m2

单组产水量:75m³/d

单格配置组件数量:12组,预留1组

5. 污水处理总程度

5.1进出水水质

进水CODCr=410mg/l,BOD5=230mg/l,NH3-N=40mg/L,SS=250mg/L,TP=5mg/L

污水经处理后,出水中CODCr≦50mg/l,BOD5≦10mg/l,NH3-N≦5mg/L,SS=10mg/L,TP=0.5mg/L

则水中污染物去除率总量如下:

日削消减CODCr总量:CODCr=(410-50)×3500÷1000=1260千克/日

日削消减BOD5总量:BOD5=(230-10)×3500÷1000=770千克/日

日削消减NH3-N总量:NH3-N=(40-5)×3500÷1000=122.5千克/日

日削消减SS总量:COD=(250-10)×3500÷1000=840千克/日

日削消减TP总量:TP=(5-0.5)×3500÷1000=15.75千克/日

5.2各构筑物去除率

各构筑物去除率一览表

5.3工程运行情况

经过连续的运行和水质监测,一般水质再生水处理流程的出水COD均值为35.3mg/L、NH4-N均值为3.6mg/L、TP均值为0.46mg/L、SS均值为8.2mg/L,水质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景观环境用水》(GB/T18921-2002)的水质标准。

6.膜系统运行维护

6.1过滤过程

一般情况下,膜自动在过滤和空曝气的模式下转换,设置过滤产水 8~12 分钟,停止过滤,空曝气 2~3 分钟。一天按 24 小时计算,工作周期:运行 8min,空曝气 2min,有效工作时间为19.2 小时/天。空曝气阶段通过对膜外过滤表面进行冲刷,抑制膜污染。在过滤产水模式下,利用抽吸泵吸引,通过超滤膜把透过液引出并送入透过液母管中。抽吸泵配有变频器,变频系统可根据出水量的需要来调节泵的工作流量。

6.2维护性化学清洗(在线清洗)

在线化学清洗是一种强度较低的化学药剂浸泡清洗,先进行反冲洗来去除膜纤维外表面附着的污泥等固形污染物,然后化学药剂按规定的浓度注入到透过液管道中并最终达到膜纤维内侧及外表面。 在线清洗方法:在线清洗药剂:NaClO; 浓度:300~500ppm,柠檬酸:浓度 1%;清洗方法:注入药剂后浸泡;清洗时间:30min 。

6.3恢复性化学清洗(离线清洗)

离线化学清洗是一种强度更高的清洗方式,一般是次氯酸钠和柠檬酸(或盐酸)浸泡清洗。化学清洗措施:将污泥从膜池中排出,注入化学药剂原位浸泡膜组件或将膜组件从膜池内吊装出来,单独设置一个化学清洗系统进行浸泡,更能彻底清洗膜组件,也不对系统运行产生太大干扰,但清洗周期较长。 恢复性化学清洗方法:

①清洗药剂:HCl;浓度:0.3%;或2%柠檬酸 ;清洗方法:浸泡;清洗时间:6~12h

②清洗药剂:NaClO;浓度:3000ppm; 清洗方法:浸泡;清洗时间:6~12h

当运行过程跨膜压力≥0.06MPa,则必须进行恢复性清洗。维护性清洗周期为 7~15 天,恢复性化学离线清洗3~6 个月。

7.结语

经过对原有处理设施的升级改造,本校园内的污水再生处理能达到水量3500 m3/d,完全满足非饮用水的用水质水量需求;得到的优质再生水满足高水质要求的用水需要。

膜生物反应器具有以下优点:操作管理方便,易于实现自动控制 可去除氨氮及难降解有机物,占地面积小,不受设置场合限制 剩余污泥产量少,出水水质优质稳定 等。基于以上各优点,特别适合在高校的污水处理提标改造工程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排水工程.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87

[2]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试用).北京.北京出版社,2006.3

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方法范文2

摘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其在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循环经济体系;模式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湖南省西北部的武陵山脉腹地,由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索溪峪自然保护区、天子山自然保护区、杨家界自然保护区等各具特色的风景区组成,总面积为398平方公里,核心面积为264平方公里。整个风景区以世界罕见的石英砂岩峰林峡谷地貌为主体,境内奇峰林立、古木参天,集“峰奇、水秀、谷幽、林深、洞奥”于一身。武陵源风景名胜区以其独特的石英砂岩峰林旅游资源享誉全球,使其成为奇绝超群的胜景。1992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2004年被列入首批《世界地质公园》[1]。2007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被列为中国首批AAAAA级旅游区。

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高品位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全世界的旅游者,2006年共接待国内外游客21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3.35亿元。旅游业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但发展过程中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消费方式上存在很多问题,造成了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出现了水体污染、生活垃圾增多、景区人工设施泛滥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景观质量。构筑旅游循环经济体系是解决武陵源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实现资源利用最优化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有效途径,是旅游产业拓展增长潜力、培育发展后劲、塑造行业形象的重要基础,是建设和谐旅游景区的最佳手段。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首次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循环经济概念。20世纪90年代确立经济可持续发展战略以来,协调经济与环境发展的循环经济受到了国外学术界的大力关注,发达国家提出了“循环经济”发展思路。自1998年我国引入循环经济迄今,已有许多学者对发展工业、农业、生态城市的循环经济理论有了较深入的研究,但是把循环经济引入到旅游业并对旅游循环经济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还处于初期阶段。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旅游循环经济进行了研究,对我国旅游业建立循环体系进行了理论的指导。

王蓉(2004)、李伟(2004)、邹统钎(2005)、邓念梅,魏卫(2005)、舒代宁(2005)、杨美霞(2006)、李庆蕾(2006)、舒小林,明庆忠,李庆蕾(2006)、颜庭干(2006)、唐世英(2006)等从不同角度、对不同旅游区旅游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研究,对循环经济理论在旅游领域的运用,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每个旅游区由于自然、人文环境的差异,旅游循环经济模式也各不相同。笔者试图在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业发展实际调查基础上,探讨构建、实施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的对策,以解决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发展中的环境问题,促进旅游业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一、循环经济理论概述

循环经济是一种善待地球的经验发展新模式。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用科学的方法,把经济发展活动组织成为“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的闭环式流程。所有的原料和能源要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最合理的利用,从而使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控制在尽可能低的范围内。它强调最有效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做到生产和消费“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实现人类发展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循环经济的运行原则集中体现在“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原则上,简称3R原则。“减量化”原则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一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达到在经济活动的源头节约资源从而减少污染。这一原则有利于避免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发展方式;“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的生产和包装能够以循环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减少生产和消费中废物的产生。这一原则可以防止产品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产品在完成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资源,减少废物品最终处理量,缓解垃圾无害化处理的压力。按照循环经济的思想,“3R”原则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其根本目标在于减轻经济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在经济活动中避免或减少资源的破坏;在废弃物的处理上,尽量实现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从而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的重要意义

(一)实施循环经济是解决武陵源旅游发展与环境冲突的有效途径

旅游业发展必须解决“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配套问题,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引发开发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武陵源景区在在旅游开发初期,由于环境问题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旅游规划滞后,导致开发中布局不够合理、资源破坏现象突出、过多招揽游客等问题,造成了景区废物、废水、废气的大肆排放,对当地环境造成了污染。

武陵源核心景区建造宾馆、饭店、索道、升降机、公路、停车场、珠宝店、泡脚店等设施,占用了大量土地,损毁了自然景观面积至少10hm2以上。黄石寨索道的修建就毁坏了近1万平方米森林,打破了公园内原有的宁静和清新,使得许多原生动物逃而远之;天子山索道与百龙电梯的修建都大大加剧了对资源的破坏;核心景区内不合理建筑泛滥,严重影响景观质量,1999年底至2004年底,对核心景区的427户进行了房屋大拆迁,拆除房屋13.4万平方米,拆除建筑物2万立方米[7]。武陵源风景名胜区的旅游资源是一种有限的、稀缺的资源,其开发利用必须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意味着使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在旅游源头控制资源的使用,降低生态成本,有利于解决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冲突,延长了旅游资源的使用寿命,实现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

(二)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可以实现资源最优化利用,实现经济、环境效益共赢

武陵源旅游业发展初期,采用传统经济的线性发展模式,对资源节约利用、节能降耗问题考虑不足。随着旅游人数逐年增多,对电能、水能、物力、人力、土地等资源消耗逐年加大。到2006年底武陵源有230余家饭店,床位1.8万张,平均入住率43%,武陵源景区内仅游客耗费的水约113.04万吨/年;区内宾馆每天消耗的一次性用品就有7740套,一年就需要282.51万套。景区游客使用一次性雨衣、雨鞋、塑料袋也是资源耗费的一个方面,武陵源景区多年的雨天平均数约75天,年平均耗费135万套雨衣,加大了垃圾产生量。如果按照每人排放垃圾500克计算,一年产生的固体垃圾量达1412.55吨,尽管区内设立了1206个固体垃圾箱,并标明“可回收”和“不可回收”字样,但事实上没有进行分类回收,最终仍旧是集中填埋方式处理,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如此大的耗费不仅提高了旅游企业成本,同时增加了当地的环境压力。武陵源环保部门资料表明,2005年武陵源景区年废水排放量约203万吨,年处理污水量为109.5万吨,而未经处理的污水直接排入了水体,造成金鞭溪、索溪溪水被严重污染,溪中岩石变黑,枯水期水带腥臭。

旅游循环经济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准则,模拟自然系统运行方式和规律,使旅游经济的发展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实现资源的最优化。武陵源景区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采用节能、降耗等科学方法与手段从源头减少资源的进入量,使物质在系统内被多次利用、循环,从而减少废物的排放,既节约了经济成本,保护了自然环境,还拉长了生成产链,推动环保产业和其他新型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进一步发展。

(三)循环旅游经济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最佳选择

人与自然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只有人与自然和谐,才能实现持续发展。旅游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坚持持续发展原则。但是武陵源区同很多旅游区一样,存在重经济利益、轻环境保护的问题,特别是二者出现矛盾时,将经济利益放在首位,超容量接待问题比较严重,特别是旅游旺季时日客流量达3.76万人次,远远超出了标准的日接待量1.8万人次,过多的游客不仅给景区内带来了植被的破坏、生物的消失,也使当地独特的文化受到冲击,纯朴的民风被金钱至上的观念所替代。在景区内除了猕猴、野猪仍有一定的数量外,原有的豹、麝、獐等动物几乎消失。长此下去其结果是逐渐破坏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

发展旅游循环经济就是要按照自然规律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从根本上改善人类对资源、环境重要性的认识,纠正以往人们只重视经济而忽视环境的错误,从而促进人与自然、环境的良性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三、武陵源景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建设模式探讨

旅游业与传统的工业相比,使用原料品种少,产生的废弃物相对单一,主要是电源、水源、食物、土地的消耗,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废水、废气。所以武陵源景区内构建旅游循环经济体系相对其他产业来说较为简单,主要从以下环节入手。

(一)在开发阶段,设法构建循环体系,减少生态成本的投入

在旅游开发规划阶段,就要遵循减量化原则,减少水源、电能、土地、木材等物资、能源的使用,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材料、可再生资源代替污染严重的能源和不可再生资源。景区游道、观景台、休息亭建设初期应全面使用节能设施和环保材料;景区开发时应合理规划用地,减少对土地资源的使用和生态植被的破坏;在酒店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与装饰等方面充分考虑能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

电能的使用在景区能源耗费上占有很大一部分,在景区开发中应充分利用太阳能代替其他产生污染或耗能大的电源,在景区内采用节能设施、材料代替耗能设备,如公共路灯、厕所灯可以用感应灯、无极灯和节能灯管。武陵源景区内酒店宾馆空调耗能巨大,可以安装节能器,减少电能的耗费。如深圳联创公司生产的节能器,把它安在一个大楼的中央空调动力系统上,能减少约20%-40%的电耗。如果在武陵源景区各酒店和大型场所安装节能器,一年可以节约42.38万度电,减少50.85万元的财政支出。

景区内可以设立雨水、降雪收集系统,对雨水、雪水进行收集,通过收集天然雨水和降雪减少自来水的使用量,用天然水洗车、洗路、灌溉园林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在景区运营阶段,尽量对资源进行多次使用,减少废物的排放

在游览经营阶段,主要是资源的耗费和废弃物的产生环节,即接待旅游者耗费的能源和产生的生活垃圾,在此阶段应当遵循“再利用”和“再循环”原则,促进资源反复利用,以减少污染物产生量。

武陵源景区的各大宾馆可以提倡旅游者自带洗漱用品或“一客一套”洗漱用品,被单毛巾等可采用“一客一洗”的方法,以节约能源和用水,并减少洗涤剂对水资源的污染;在酒店、餐馆使用多次耐用的消毒碗筷代替一次性碗筷,可以节约成本84.75万元,节约生物资源,减少污染物。景区可以采用出租雨具替代一次性防雨工具。这样就可以节约对135万套雨衣形成的垃圾处理量,减少“白色污染”的产生量。景区内酒店的办公用纸和景区政府的办公用纸可采用无纸化办公和网络化办公减少对纸张的耗费。对于游客丢弃的矿泉水瓶、易拉罐、胶卷盒等废弃物可以进行分类回收处理后在景区内直接使用;对于不能处理的废弃物可以运输到周边工业地进行处理,在其他产业链中循环使用,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景区内宾馆和居民产生的废水是景区的主要水污染源,对酒店游客和当地居民产生的废水可以建立污水处理场,采用物理和化学方法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可用于清洗道路、浇灌景区的花草园林、冲洗厕所或用于洗车等,以达到资源的再利用。如深圳青岛朝日对污水处理后的达标废水进行回收利用,用于绿化及厕所冲洗,回收率达16%,利用达标的废水代替自来水洗车、冲地,每天可节约自来水300吨,每年可节约自来水10.95万吨左右。武陵源景区每年废水排放量达200万吨,若按深圳青岛朝日对污水的回收量16%推算,武陵源景区一年可节约自来水32万吨,可节约成本64万元。这不仅可以为景区带来经济效益,更大程度上可以减少景区废水的排放量,减轻了污水处理的压力。

旅游者在景区购物的塑料袋可以用可降解塑料袋代替或推广可重复使用购物袋,并退还不使用一次性购物袋的顾客部分金额等手段来引导顾客进行绿色消费,按80%的购物人数计算,将会减少226万个塑料袋,减少22.6万元的支出。

武陵源景区餐馆剩余的粮食、蔬菜、水果也是可以建立循环圈进行有效处理,如可以送到当地农民养猪场做有机饲料进行处理或者建立沼气池后重新产生沼气减少其他能源的使用,产生的有机饲料和沼气又可以作为新资源进行使用,把景区内部的废物变废为宝,

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方法范文3

旅游垃圾是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伴随旅游开发和旅游活动的开展所产生的不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附属物质(含文化)的总称。旅游垃圾治理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和旅游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关于旅游垃圾治理的研究成果包括:从宏观上分析了旅游垃圾治理相关理论问题;将旅游垃圾治理与循环经济结合进行了研究;对旅游景区垃圾治理措具体施进行了研究;对旅游垃圾资源化处理的文章开始出现。变废为宝,实现垃圾资源化足当今世界的潮流,旅游垃圾的资源化开发利用符合了这一大潮流。

一、旅游垃圾资源化的传统处理方法

郎一环和沈镭从物质循环理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不灭定律、能量守衡定律)、资源再生理论和系统理论的角度对垃圾资源化进行了理论探讨。垃圾处理行业被称为静脉工业,资源回收前景广阔,是公认的朝阳产业。旅游垃圾和其他垃圾一样可以进行资源化治理,治理的方法包括废品回收、废品加工、发展农用肥料和垃圾焚烧热能的利用等措施。

废品回收是最传统的方法。由正规的废品回收站或公司进行收购,然后对废品进行科学分类及处理后再次循环利用,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带动社会效益起着积极的作用。这种方法投入少,技术要求不高,实施容易。废品加工是在废品回收的基础上,把垃圾废品加工成社会适用的产品。废品加工既可变废为宝,又可增加加工部门的经济收入,减轻了政府的垃圾治理负担。垃圾中的食物残渣、树叶、纸张等在好氧微生物的作用下得到降解,并产生二氧化碳、水、热量和有机物等,逐步实现堆肥的无害化,粗堆肥作为填埋场的覆盖土进行利用,细堆肥放置在不需通风的存储区数周后,即生产出垃圾成品肥。这样的肥料作为土壤改良剂,可应用于农田、园林、绿地和花卉等。垃圾变肥料的技术投资小、占地少、循环利用无污染,可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最大资源化。垃圾焚烧余热利用的主要方式是设置余热锅炉,利用余热锅炉产生的蒸汽发电、供热。有效实现生活垃圾在焚烧炉内充分燃烧,在炉内完成灭菌、减容、实现无害化处理并最终实现生活垃圾化学能向热能――电能高效转换,是建设垃圾发电设施的基本要求。目前,在世界上许多先进的国家已经有很丰富的经验。如法国每6户产生的垃圾,便可保证一户居民的用电和供热。在德国,未能回收利用的垃圾一般不进行填埋,而是直接焚烧用于发电。垃圾焚烧发电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垃圾处理方式,不仅不污染环境,不破坏地下水资源,而且还可大量节约土地。

二、变旅游垃圾为旅游资源

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定义,旅游资源(tourismresources)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均称为旅游资源。旅游吸引力是判别某一个事物是否属于旅游资源的重要依据。一般来说,人们对垃圾避而远之,将旅游垃圾和旅游资源联系在一起实在让人难以接受。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GB/T18972-2003)的旅游资源分类表,旅游资源包括8主类、31亚类和155基本类型,目前看来,旅游垃圾不能归入任何类别。

由于旅游需求具有可变性,随着科技对传统资源的不断改变和完善,旅游资源的形式和内容越来越广泛。旅游垃圾经过处理后可以成为有吸引力的旅游资源或成为旅游资源的原材料,即垃圾无害化处理后经过加工可以变成新的旅游吸引物或景观。如印度的昌迪加尔的垃圾公园,该公园没有奇花异草,也没有飞禽走兽,却吸引无数游客前往。在这座10公顷大小的公园内,城市废料变成创世佳作,无生命力的岩石变成了艺术珍宝。公园内,既有用电插头做成的大块墙壁和拱门,也有用煤渣和沥青堆积的假山,啤酒瓶搭建的小房子,陶瓷碎片、酒瓶盖堆砌而成的武士、及动物雕塑等。目前,每年都会有数万名游客慕名而来参观这个垃圾公园。此外,具有一定文化特色大型垃圾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工厂如垃圾焚烧发电厂可以开展工业旅游,让游客观赏垃圾资源化的工业流程。

三、变旅游垃圾处理场地为垃圾旅游景区

经过治理后,世界上出现了多个从过去的垃圾堆变成了充满绿色和多种野生动物的知名自然保护区。如新加坡的实马高岛已经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垃圾填埋场。从1999年起新加坡的垃圾经过焚化后,都运到这个改造了实马高岛。所谓改造,是指现在的实马高岛是由旧实马高岛和锡京岛衔接形成,堤坝包围的三百多公顷海域用于填埋无法焚化的垃圾。这里没有垃圾的臭味,因为焚化后的垃圾只是些无味的无机质,而且每填埋一定厚度,工人会铺土种草,鸟儿则会捎带一些大树种子,南洋楹这种快速生长的大树如今已经顶天立地了。在实马高岛,有700多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和植物在这里和谐共处,其中还包括许多珍稀物种。一些受保护的野生动物比如大嘴鹭、马来西亚环颈都在岛上筑巢,濒临灭绝的中国白海豚也出现经常在小岛附近的海域里。新加坡国家环保局表示,实马高岛独特的生态环境让该国90%的垃圾都得到了合适的处理,而且专门用来处理垃圾的4家焚化厂还为全国提供了2%的电能。从2005年起,这里开始向一些旅游团体开放,提供一个独特的休闲娱乐去处:观星:在新加坡这个大都市里,夜晚的灯火辉煌掩盖了天上繁星点点,在这个远离新加坡本岛的世外桃源,碧空中的星月绝对是上天赐予的礼物;观鸟:如果是观鸟爱好者,实马高岛有些罕见的鸟儿,比如greatbilledheron;海边(潮间带)漫步:实马高岛的海岸线有新加坡最大的海草区,里面的虾兵蟹将不计其数,也有珊瑚礁,海绵。同时还可以进行垂钓。

将垃圾处理场地的垃圾经过无害化处理后,按照不同旅游景区(如风景区、文博院馆、旅游度假区、自然保护区、主题公园、游乐园、植物园等各类旅游景区)的建设标准,配套相应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打造景区主题相适应的旅游产品。还可以打造旅游垃圾主题景区,在景观质量方面注入垃圾处理历史、垃圾处理技术等景观要素。在不具备修建垃圾旅游主题景区的情况下,可以修建普通的休闲娱乐场所,如广场、公园、博物馆等。具体建设要求参照《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GB/T17775-2003)相应A级景区标准进行。

由于是在垃圾处理场上建立旅游景区,因此更应强调低碳旅游区建设,通过运用低碳技术、推行碳汇机制和倡导低碳旅游方式,以获得更高的旅游体验和更大的旅游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1.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在垃圾处理场营造低碳旅游吸引物的主要措施途径有:(1)通过生态标签地行动,如建设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风景名胜区、地质公园、生态旅游区等,充分挖掘森林、海洋、湿地、海塘、湖泊、江河等自然高碳汇体资源的旅游价值,提升自然旅游吸引物的质量。(2)策划以低能耗、低耗损为主的低碳旅游活动产品。(3)通过生态化的技术手段,修复附近受损湿地(湖泊、河流源地)、受损土地(矿山、油田)营造自然与人工结合的综合型低碳旅游吸引物。

2.配置低碳旅游设施。在垃圾处理场配置低碳旅游设施的途径主要有:(1)通过建设生态停车场,使用电瓶车、新型能源车等低碳旅游交通工具,以及建设低碳旅游道路等途径,发展低碳旅游交通设施。(2)使用循环污水处理装置,建设生态厕所,使用生态垃圾桶等方式,发展低碳旅游环境卫生设施。(3)因地制宜通过利用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更新能源技术,建设新型的低碳旅游能源供应系统。(4)建设低碳旅游住宿、餐饮、购物、娱乐设施,如低碳酒店、低碳商贸建筑。(5)使用新能源观光游览车、低碳旅游休闲设施(如运动、健身设施)、低碳旅游观光设施、低碳娱乐体验设施,来发展低碳游憩观光设施。

3.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倡导低碳旅游消费方式,主要包括:(1)倡导低碳旅游交通方式。旅游者在进行旅游交通方式的选择中,应尽量以徒步、自行车、公共汽车、铁路等相对低碳的旅游交通方式取代自驾车、航空等高碳交通方式。旅游者在选择同一类型的旅游线路时,尽量选择个人旅游碳足迹相对少的旅游线路。(2)倡导低碳旅游住宿餐饮方式。旅游者在选择旅游住宿餐饮服务时,尽量选择带有“绿色标签”的旅游酒店,在进行餐饮食物的选择时,应优先考虑各种绿色食品、生态食品,不使用一次性餐饮工具。(3)优先选择低碳旅游活动。旅游者在选择旅游活动时,应优先选择体育、运动、康体低碳旅游体验活动。

4.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培育碳汇旅游体验环境主要通过政府、旅游企业、旅游景区以及旅游者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1)政府要通过推行旅游碳汇机制,制定碳汇旅游体验环境的评估指标和监督机构,不断增强垃圾旅游景区的碳汇能力,消除碳排放的消极影响,培育高品级的碳汇旅游体验环境。(2)旅游企业要引入碳汇机制的旅游环境培育理念,注重提供企业生态文明建设,尽快实施低碳技术装备和服务方式转型,打造低碳旅游企业。(3)旅游景区要积极参与旅游环境的建设与维护,实施低碳景区行动,构建和谐畅爽的低碳旅游景区环境。(4)旅游者要自觉规范自身的旅游行为,树立“碳中和”的旅游消费理念,实行“碳补偿”或“碳抵消”的旅游消费方式。由此,共同实现旅游体验环境优化,最大限度地提高旅游环境的碳汇能力。

垃圾旅游景区打造成功后,可以开辟垃圾旅游线路。普通大众对垃圾处理技术、垃圾旅游景区、旅游循环经济等还是很向往的,因此,开发垃圾旅游专线应该有一定的前景2011年3月18日开始,杭州市开通全国首趟“垃圾旅游线”――“跟着垃圾去旅游”。该线路是国内首条生活垃圾处理“集、疏、运、埋、复、用、观”全过程市民生态游体验线。这条“垃圾旅游”线路旅游流程是:第一步,游客先到武林广场坐车,由直运公司专业的导游领路,到和睦苑李家桥社区,现场观摩清洁直运车桶车作业模式;第二步,到达和睦中转站,现场观摩桶装电瓶车和8吨双动力模式站车的桶车对接直运模式;第三步,到达天子岭生态公园,紧着就是生态公园内四个景点:市民林、环境教育第二课堂、沼气发电厂、运营调度服务指挥中心。通过“垃圾旅游线”体验,既能学到清洁直运的专业知识,还能欣赏到优美的风景;同时,有利于更好地引导市民去面对垃圾、关注垃圾,增强市民垃圾分类意识和低碳环保理念,养成减少垃圾的好习惯。

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方法范文4

Abstract: Qinhuangdao has a unique cultural landscape, rich natural landscape and geographical landscape and agricultural eco-tourism landscape, but there are a variety of issues in the 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status quo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resources in Qinhuangdao, this paper made discussion on how to carry out sustainable utilization of tourism resources, so as to promot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关键词: 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

Key words: tourism resources;sustainable;utilization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5-0301-02

1 秦皇岛旅游资源概况

秦皇岛旅游资源在分布上呈两条相对平行的带状分布,其中在滨海带上,有老龙头、第一关、姜女庙、秦皇求仙入海处、海上运动中心、新澳海底世界、野生动物园、鸽子窝、金山嘴、老虎石、北戴河名人别墅、联峰山、滑沙场、渔岛以及众多的滨海浴场和各类主题公园等;在中北部山地——丘陵带上,有三道关——九门口——义院口——界岭口——桃林口——冷口——城子岭口长城和沿长城一线的各处文物古迹,以长寿山、角山、燕塞湖、祖山、背牛顶、天马山、碣石山、十里葡萄长廊、孤竹国文化遗址等。其中大部分精品资源均衡分布在以北戴河和海港区为中心的50公里范围内,各个景区之间距离适中,这种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有利于组织旅游线路,统筹安排交通和食宿。

2 秦皇岛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源整体开发不够,产业结构和质量不尽理想 部分旅游景区的综合开发不够,供给内容比较单一,文化和自然观光构成主要的旅游形式,其他方面的需求难以满足,忽视了参与性、休闲性、趣味性、民俗风情旅游产品的开发。

2.2 资源保护问题日益突出 作为旅游城市,秦皇岛尤其应该充分发挥旅游资源丰富的优势,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在旅游发展的过程中应该切实保护好生态环境。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保证旅游业的持续发展。目前,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中存在诸如开发活动违反环境管理法规、景区生态遭受破坏、景区环境污染严重、人工建筑与景区整体不协调、环保部门执法工作不力的环境问题。

2.3 旅游客源比较单一 秦皇岛客源主要以观光客为主,这也是导致秦皇岛旅游黄金期只有7、8月两个月,而淡季却高达十个月的根本原因。

2.4 管理体制和法制不健全 公共景点建设有待改善。全市的旅游景点建设大致呈现公共景点稀少,管理不善,卫生条件情况恶劣的现象。

法制意识不健全,如景点景区的居民不懂法、不守法,在景区乱砍、乱伐、乱建,对风景资源造成严重破坏。

3 秦皇岛旅游资源开发措施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3.1 秦皇岛市旅游资源开发措施

3.1.1 加快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

①交通基础设施。秦皇岛市目前的交通状况比较薄弱,要全面改善通往全市各旅游景区的公路状况,提高通往重点旅游景区的公路等级。各主要旅游景区要全部配套建设生态停车场。美化通往重点旅游景区的公路,加强公路的可进入性,形成一路一景。

②供电、供水、广播电视、网络系统等基础设施。各主要景区要建成与景区配套独立的供电、供水网络,解决水电供应等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景区要全部实现接收有线电视或卫星电视,网络系统建设要建全。

③旅游标志标识牌建设。各景区及旅游公路要配套建设旅游标志标识牌。

④环保、环卫设施建设。各景区的环保、环卫等基础设施要基本配套,建设污水处理系统和垃圾定点处置场所;重点景区要配备在线监测系统,对水体、空气质量进行监测;垃圾做到无害化处理,污水要做到达标排放。

⑤数字信息化设施建设。在宾馆饭店、公共停车场、景区游客接待中心等公共场所要设立秦皇岛市旅游信息电子触摸屏。全市各景区要全部实现移动通信的全面覆盖,重点景区的星级客房要全部实现宽带网络连通。

3.1.2 加强旅游资源及行业管理 秦皇岛市在旅游开发与管理上应坚持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相结合,制定出奖惩分明的旅游管理规章制度,检查督促工作进展,实行年度目标考核,在规模较大的景区设置综合管理机构,代表政府和旅游行政管理单位统一行使管理职能。

3.1.3 扩大市场份额,加强宣传力度 要积极探索进入新市场的契机,挖掘新的潜在客源,开拓新兴市场,形成开放有序,重点突出,布局合理、层次分明的旅游大市场格局。同时要不断强化整体促销与专项促销力度,加大宣传资金的投入,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网络、推介会等各种媒介及手段进行宣传,编写便携实用的旅游小手册,加大特色小吃的研制、宣传,尽量做到让每位游客满意而归,实现“口碑营销”。

3.1.4 建立多层次、多品种的旅游产品生产基地 大果山楂、樱桃、核桃等是秦皇岛市的的土特产品。秦皇岛市以后研究的重点是让游客如何把这些土特产品远销区内外。秦皇岛市应加大开发研制更多有特色的美食,让游客在愉悦身心的同时又品尝到特色美食会让游客更加留恋忘返。“土”和“特”的消费心理是旅游者的特殊需求,每到一地总是想买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纪念。要增加游客的消费水平,必须要在产品深加工和包装上下功夫,游客购买到精美的礼品馈赠亲友,不仅给秦皇岛带来了经济效益,也是绝佳的宣传途径。

3.2 秦皇岛旅游资源可持续利用建议

3.2.1 认真搞好旅游规划,科学定位发展蓝图 旅游规划是旅游业发展的纲领和蓝图,是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旅游业发展目标,拟定旅游业的发展规模、要素结构与空间布局、安排旅游业发展速度、旅游设施的修建等是旅游规划的内容,协调旅游与环境关系是制定旅游规划的必要途径,应以合理布局景区,适度开发旅游资源,从环境适应性的角度出发,努力“争取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永久和谐”的原则制定旅游规划时。

3.2.2 加强生态建设,保护生态环境 生态旅游和特色旅游逐渐成为成为旅游产业发展中的新宠,旅游发展途径是开发和生态建设相结合。加强生态保护是发展旅游业的必然、客观要求,达到旅游地较高质量的环境要求。

①加强景区及周围的生态建设。“绿”是秦皇岛是最显著的特点,一定要采取各种有力措施保护好植物;景区要加大绿化面积,沿途绿化和美化是重点。在景区周围大量种植能美化、绿化的树种。加强绿化美化,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增加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以便改善整个旅游区的大环境。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法制轨道,依法治理和保护生态环境。

②通过经济手段,保护生态。将旅游环保和经济利益相结合最能引起旅游买卖双方的注意,以此来减少污染。在旅游淡旺季调整价格,避免黄金周拥堵现象,保护旅游氛围的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为限制过度开发,建议征收资源税;加大环保的执法力度,防止垃圾污染,杜绝对环境保护造成重大危害的行为。

③加大科技投入和教育宣传力度。在旅游高速发展的同时,建议建立环保监测预警系统。同时也要加大保护生态环境的宣传力度,应通过参观前的生态保护知识讲解、标本、图片、影视、宣传手册等环境宣传教育,提高游客的环保意识。

3.2.3 构建合理的社区参与模式,发展社区生态旅游

秦皇岛旅游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唯一的途径就是建立合理健康的社区参与旅游模式。各地的景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社区模式,主要有资源入股的生态旅游利益分配模式政府主导的生态旅游教育培训模式、门票收入提成的生态补偿模式、独立的社区生态旅游自治管理模式、合理的社区参与决策模式。

3.2.4 控制游客流量 为保证旅游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需要控制游客流量。税收、实行强制规定景区接待游客人次上限是主要有两种方法,这些都需要政府的管制和调控。征税会提高景区的开发成本,这仅仅是对景区开发利用者而言,整个社会的总成本的提高不会受此影响,政府对于社会福利和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税收来完成,使强化管理,宏观调控更有效,而对于整个社会提高了社会和环境双重效益,使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更好的完成。对一些相对成熟的景区而言,采取强制措施比较有效,接待人次在这些景点增长平稳,而又因相对发展的时间较长,完全可以鼓励其改变优化旅游产品或提高景区的承载力,这样能相对提高接待人次,合理配置资金和人力资源,即游客接待活动量。对一些相对成熟的、已成为秦皇岛形象的景区景点,其社会效益远远大于经济效益,如果限制游客接待量,反而会导致整个秦皇岛接待人次下降,所以应提升接待水平而不是限制游客流量。

参考文献:

[1]邓敏.论中国旅游资源开发的发展阶段[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7).

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方法范文5

[关键词]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06(2007)11―0047―05

1、引言

水环境问题已成为21世纪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旅游业是重要的经济产业之一,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已引起了水体污染等一系列水环境问题,如何进行合理有效的水资源利用与保护是旅游地可持续发展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末旅游环境研究兴起以来,水环境管理问题成为旅游环境研究的重点领域与主要内容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覃新萍等对深圳华侨城的给水系统和雨、污水系统进行了设计;督明明提出青狮潭水库向漓江有偿旅游供水的水权理论;陶卓民和芮晔提出旅游景区清洁生产有利水资源管理,是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保障;王群对国外旅游地水供需矛盾以及旅游水环境影响研究进行了综述,旅游区水环境研究已从单一的水生态与承载力向水供需和水环境管理迈进。山岳型旅游地由于其独特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环境、旅游开发方式,水量和水质问题已对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未来水环境问题将更加突出。因此,山岳型旅游地的水资源保护、利用与管理尤为重要。目前国内学者对山岳型旅游地的管理体制、客流特性、生态环境、生命周期、空间竞争、居民态度等已有一定的研究,但对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的研究甚少。本文以牯牛降风景区、普陀山风景区、黄山风景区3个不同发展阶段的山岳型旅游地为案例,对水环境管理现状、水环境管理驱动力和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从管理的角度提出了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模式,以期为山岳型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与管理提供借鉴。

2、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比较

2.1 区域特征比较

牯牛降、普陀山、黄山3处案例地既有共性,又有差异。共性在于三者都属于山岳型旅游地,且旅游地区内均提供食宿等服务设施,有着不同程度的水需求;区别在于发展阶段、管理模式、地理环境等方面。在发展阶段上,三者分别处于旅游地生命周期的初期、发展期、成熟期等典型的发展阶段;在旅游地经营方式上,三者分别采用租赁经营、国有企业、股份公司3种经营方式。因此,本文选取的案例地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便于进行比较研究。

2.2 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比较

2.2.1 水环境管理现状比较

(1)牯牛降风景区(观音堂核心景区)

牯牛降风景区(观音堂核心景区)正处于旅游发展初期,属生态旅游示范点,黄山市牯牛降旅游发展有限公司于2002年整体租赁经营,租期为50年,实行自负盈亏,景区内建设与管理均由其负责,现有床位200张左右,需水量较少。景区降雨量丰富,多年平均降雨量1600―1700毫米,地下水资源为17×104立方米,山上溪水常年不断,景区在山下建一拦水坝,输往各用水处。据实地访谈调查,景区内宾馆和餐厅及各用水处均没有装水表,不需交水费,管理者和经营者也没有制定节水管理政策,员工更没有节水意识。建有一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后即排放到下游,无水质监测与监督,无中水回收利用系统,所有用水均为源泉水。

(2)普陀山风景区

普陀山风景区已进入旅游发展期,属海滨海岛型风景区,景区由普陀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国有独资企业)经营,普陀山管理局管理景区。景区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政策,创建ISO14000国家示范区,对风景区排污、排气、生态、净化、固体废弃物自净处理等工作逐一进行自查和整改。由于地处海滨,淡水资源缺乏,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209毫米,岛上共修建大小水库5个,蓄水量不到90×104立方米,蓄水量少,加之山上人口密度大,用水十分紧张,每年旅游旺季和干旱季节用水更为困难,属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地区,可饮用的淡水水源不足,抗旱能力差。水费约8元/吨,大大增加了宾馆和招待所的经营成本,宾馆和招待所虽制定了节水管理政策,但尚未采取任何节水技术措施和对游客进行节水意识教育等。舟山市政府为扶持普陀山旅游发展,于1993年投资938万元,铺设由本岛芦东水库至普陀山三甲堂水库的输水管道,每年由芦东水库向普陀山输送150×104立方米淡水,大大缓解岛上淡水短缺问题。2005年,舟山市政府铺设第二条跨海输水管道,实行“一备一用”,以确保普陀山的供水需求。由于盐水淡化成本太高,尚未建立盐水淡化厂。

(3)黄山风景区

黄山风景区年平均降雨量2376毫米,降雨非常丰富,总体上不存在资源性缺水,但降雨量分配不均,丰枯水期差异较大,由于蓄水设施有限,工程性缺水影响降雨的储存和利用。随着旅游规模的不断扩大,水供需矛盾日益突出,对水生态系统压力逐渐增大。景区修建水库,设立水厂,根据丰枯水期提供不同的供水量。由于山上供水成本高,水价高山景区10元/吨,低山景区7.5元/吨,加之排污费,综合水价约达13元/吨。据实地调查,宾馆普遍感到水费对宾馆的开支造成巨大的压力,并100%地制定了节水管理政策,要求员工和管理人员节水;15.38%的宾馆在水龙头上安装限速流量器或采用感应水龙头,46.15%的宾馆采用节水马桶或在马桶水箱内安装冲水限制器或用瓶子等装些石子放在水箱内,15.38%的宾馆(狮林大酒店和西海饭店等)在客房浴室或职工浴室、洗衣房等安装脚踏板,42.85%的宾馆在公共水龙头上安装锁,无钥匙人员不可以打开水龙头;玉屏楼宾馆采取了中水回用系统,回用率约为90%。此外,由于昂贵的水价及有限的供水,管理者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节水意识水平也相对提高。71.43%的宾馆采用贴告示牌或培训等对员工进行节水意识教育;57.14%的宾馆对浪费水的员工进行经济惩罚或其他惩罚措施;50%的宾馆采用在客房内贴节水告示牌等形式对游客进行节水意识教育。

2.2.2 管理驱动力及其方法比较

各风景区由于旅游发展阶段、管理主体、水资源等方面存在差异,导致外界控制、道德规范、经济约束等驱动力和水环境管理方法(政策管理、技术管理和意识管理)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

(1)牯牛降景区

牯牛降景区(观音堂核心景区)由于属私人租赁经营,水源充足,旅游开发初期游客量也相对较小, 景区仍处于开发初期,问题尚未显露,无外部限制因素,也不存在经济限制和道德节水意识因素。因此,景区没有进行政策、技术、意识等任何管理措施,水环境管理处于无序状态。若长此以往,景区水环境问题将显现,并逐步趋于严重。因此,政策、技术和意识管理都亟待加强。

(2)普陀山风景区

普陀山风景区由于淡水资源的严重缺乏,加上管理部门的限制,景区制定了相对较为完善的管理政策。昂贵的水价也推动景区进行政策管理,但由于属国有企业经营,各经营企业并没有进行严格的技术措施节水,尚缺乏有效的措施落实政策;技术管理相对落后,节水器具采用较少;企业和员工节水意识较差,虽然都了解节水的重要性和节水管理政策,但节水没有奖励,不节水也没有惩罚。道德也没有构成主要的驱动因素来推动景区的意识管理。未来在继续加强政策管理前提下,应重点加强技术和意识管理。

(3)黄山风景区

从各景区比较来看,黄山风景区目前水环境管理状况相对较好,尤其是技术措施可以为其他景区借鉴。黄山风景区已进入成熟期,政策推动力相对减弱,由于是股份公司经营,景区虽然没有制定严格的节水政策,但星级较高的宾馆自身制定了相对较为具体的节水政策,只是实施力度有待加强。目前政策和技术管理已基本定型,水环境管理最大的驱动力是昂贵的水价,政策控制和经济限制二者相结合,提高了景区管理人员和员工的节水道德意识,推动景区加强意识管理。但景区管理机构中缺乏针对性的部门全面有效管理全山的水量、水质问题;景区政策中对污水排放和供水分配制定了相应的政策,但尚未制定严格有效的政策来提高游客及各单位的节水意识,各单位的节水措施基本上依赖于本单位的政策,全山不具有统一性;昂贵的水价及有限的供水,促使管理者自身的道德意识和节水意识水平有所提高,但若排除当地的水价和缺水等客观条件,道德和节水意识并不构成水需求管理的驱动力。未来在巩固政策、技术管理的同时,应着重加强意识管理。

从以上各景区分析可知,水环境管理的驱动因素主要为外部控制、经济限制和道德意识。外部限制主要包括区域自然条件的干旱和内在水的缺乏程度,景区以及政府或其他旅游、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政策限制。经济限制主要是水价,包括资源水价、工程水价和环境水价等。道德意识主要是旅游地经营者和管理者所具有的节水意识,以及其经商和管理方法中所具有的环境敏感度。三种驱动力的不同作用力导致景区在政策管理、技术管理和意识管理等水环境管理方法上存在差异。总体上,当地自然条件缺水是影响水环境管理最直接的因素,而经济限制是最主要的驱动因素,强烈道德感可以在其他驱动力缺乏的情况下,促进各种管理措施的实施,但在其他驱动因素缺乏的情况下,道德并不构成重要的驱动力。在目前水环境问题没有达到完全危机时,需要政策驱动力来推动水需求管理的有效实施。

3、山岳型旅游地水环境管理模式构建

国外学者提出的旅游地水环境管理对策主要有管理政策、技术措施、经济措施和教育措施等。管理政策上,为了保证水供需长期平衡,取得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水环境管理被众多国家和学者首肯。国外目前较多国家将以上4种措施相结合,实行水环境一体化管理。当外界控制、道德规范、经济限制三个驱动力都扮演很重要的角色时,水环境管理实施最有效;反之,实施效果则最差。

山岳型旅游地游客量与服务设施的增加,一方面加大了景区的水供需矛盾,另一方面,过多的废水排放对景区的生态环境也造成了巨大的压力。因此,许多山岳景区已实行“区内游、区外住”的旅游开发模式,但大多山岳由于地形陡峭、游览路线长或度假旅游的开发等因素,不适合进行当天往返的路线设计,水环境一体化管理提上日程。从管理的角度来说,未来山岳景区理想的水环境管理模式应是随着人的素质不断提高,以道德影响为主,外部控制和经济限制影响为辅,形成意识管理、政策管理和技术管理三者齐头并进。政府是实施旅游水环境管理的主导力量。水环境管理需要各区域各部门的共同合作,只有政府牵头,发挥其引导和主导作用,才能充分发挥其他相关主体保护旅游水环境。如纳米比亚制定新的水法案和旅游法案,西班牙的巴利阿里群岛颁布了水文计划等,使保护旅游水环境成为公民的一项法律行动,效果明显。经济手段是保护旅游水环境最直接的手段。国外研究的实践证明,在公民环保意识有待提高的情况下,增加排污费和水费可以直接刺激人们节约用水,这为政府和实业界保护旅游水环境提供了一个重要方法。道德教育是保护旅游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随着人们收入的增加,经济手段不具有长远性和全面有效性,只有加强节水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增强人们的水环境保护意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水质污染和水量短缺问题。

景区的区域特征与生命周期所处阶段不同,水环境整合的具体措施也不同。各风景区可依据一体化管理模式,寻找相应的侧重点进行水环境管理。例如,在政策上,今后黄山风景区仍应加强政策管理,从总体上制定风景区的水管理政策,做到全山各宾馆和招待所用水及污水处理统一管理,增强企业的外界压力;普陀山风景区也应进一步加强政策的执行力度,与舟山市水务局协调统一,制定全景区的供水、节水政策,并将政策形成制度化;牯牛降风景区目前应在开发初期制定严格的水环境管理政策,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在技术上,黄山应继续加强各单位节水设备的改造,全部采用节水型马桶和生态厕所;普陀山风景区和牯牛降风景区均未采用节水器具,应着手改造现有设备,普陀山可根据成本效益分析,适时建立盐水淡化厂。在经济调控上,黄山和普陀山风景区均制定了较高的水价,今后还可制定超标用水超标收费等经济措施;牯牛降景区应及时制定科学的水价体系,以保证旅游和水源的良性发展;此外,还可引用国外的生态税进行经济补偿。在教育引导上,各风景区都应加强游客、员工的节水教育与培训,采用多种宣传和激励手段,提高管理者、员工和旅游者的节水意识。

4、结论与讨论

(1)山岳景区未来理想的水环境管理模式应是以道德影响为主,外部控制和经济限制影响为辅,形成意识管理、政策管理和技术管理三者齐头并进。政府是实施旅游水环境管理的主导力量。经济手段是保护旅游水环境最直接的手段。道德教育是保护旅游与水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旅游景区污水处理方法范文6

常平乡 张彬

根据市委统一安排,到东阳进行了专题培训。这次学习采取课堂教学和现场教学的形式,让我感受到了东阳的经济发展之快、干部作风之实、文化底蕴之深、思维理念之新。浙江东阳是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总面积1747平方公里,全市人口83万,地方财政收入40多亿,有"三乡一城"的美誉。即:教育之乡、建筑之乡、木雕竹编之乡、文化影视名城。长期以来,东阳一直坚持工业是基础,工业是保障。因此,提出了"强市名城"(工业强市,影视名城)的目标,在新常态下,从科技引领、创新驱动、优化结构、精准服务方面探索了新方法,以多头并进的模式,形成了五大主导产业,有磁性产业、医药化工、工艺美术、针织服装和五金机械。目前,东阳各项经济指标位居金华首位。下面,结合学习,谈些感受:

一、改善城市面貌,营造投资环境

东阳城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主城区建成十纵十横的道路网络。城市建设突出"一山一水一文".一山即南山景区开发;一水即江滨公园和江滨景观带;一文即卢宅为中心,建设古建筑群。加快城市发展,实施旧城改造,形成"以住带商"的格局。污水处理和垃圾填埋功能俱全,在新老城区开展了绿化、亮化、美化、洁化工程,提升了城市整体品味。初到东阳,在去党校途中已感受到该城市的品味,高标准规划,大手笔投入,人性化服务,真正形成了"城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美丽城市。我市提出的三水润沁工程,蓝图已绘制,应坚定信心,攻难克坚,用城市化建设带动工业化推进,形成经济支撑建设、环境保障发展的良性循环,创造可持续发展态势,打造"山水文化"新沁阳。

二、创新思维理念,壮大工业经济

东阳人凭着敢想敢干、坚持执着的精神,谋划和推动经济发展。横店在1996年开始建造广州街,起初也曾遭到争议和不理解,但是横店的创始人不放弃,坚持认准的事做到底,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单一行业到全面发展,直至发展成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影视基地,同时带动集工业旅游为一体的经济连锁带,收入高达150亿元,这就是"无中生有".东阳在全市范围开展低效、无效的工业用地清理,把这些土地腾出来用于摆放重点项目,节约了指标,解决了用地难问题,这就是"腾笼换鸟".我市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对全市没有产生效益的土地进行清理,集中土地资源,引进高效项目。思想解放、抢抓机遇是义乌的发展共识。义乌之所以成为闻名国际的小商品批发市场,正是穷则思变的典型,重点是紧扣时代主题,强化大众创业,勇于转变发展方式,才有了"鸡毛换糖"精神。我们的玻璃钢、造纸等传统行业,曾经也是我市的支柱产业,由于市场竞争原因,从辉煌走向低谷,下步,我们应从产品换代、制造换法、管理换脑、商业换型抓转型升级。

三、打响旅游品牌,实施带动战略

十三五东阳提出以工业旅游强市,所以该市牢牢把握"发展大旅游、开拓大市场、形成大产业"总体要求,深挖历史文化资源,积极培育生态旅游。东阳木雕竹编手工艺是传统特色,现建成有木雕城和木雕小镇。木雕城是国内红木家具和木制工艺品最大的批发零售市场;木雕小镇是一个以木雕产业为基础,文化体验、旅游休闲的创新创业之地。花园村曾经是个有名的穷山村,经过几十年的创业拼搏,成为小康建设示范村,目前,该村是首个单独以村为单位创建的旅游景区,税收超过一亿元。东阳旅游的丰富内涵和传承文化,实现了旅游经济强市战略。我市应学习借鉴,利用现有资源,用名人效益做大做强旅游文化产业。常平现有的文化资源众多,如:明清小山村、水打磨、古羊肠坂、常平阻击战遗址等历史遗迹,对子马、抬皇杠等民间传承等,这些都需要挖掘其背后更深的历史底蕴,给世人展现山区独特的地域特色和风情。以"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思路,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建设有本地特色的种养殖基地,叫响薄皮核桃、山野菜、小米、红薯、散养鸡等"常平山珍"品牌,带动三产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