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逻辑学的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逻辑学的发展史范文1
关键词:学生;生活逻辑;理论逻辑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1-0090-02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必须要有逻辑。没有逻辑,即丧失了智慧的一切。我们要把握的是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巧妙统一。
接下来我就用我上过的一节课《行为不同 结果不同》其中一个层次"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来说明是如何把握生活逻辑与理论逻辑的统一的:
这节课的理论逻辑应该显而易见的,那就是"每个行为都会产生一定后果,人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但是抽象的理论逻辑如果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记忆在大脑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学生也会糊涂!课堂必须以体验生活为过程,靠生活逻辑来推动,做到顺水推舟。所以我们要把课堂设计成一个感受生活意境——认识生活问题——抽象生活逻辑,最终实现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有机融合的过程。这样才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做到"润物细无声"。但是寻找生活逻辑,却是需要老师的细心、用心、耐心和专心。
生活不是逻辑,我们要寻找的是生活中的逻辑,生活中的逻辑,是显而易见的,是无时不在、无处不有的,是俯拾即是的。当然课堂中的生活逻辑依托于老师创设的各种情景。但是哪个情景体现的生活逻辑才能和我们已经找到的理论逻辑相统一呢?这是个痛苦而漫长的过程。
我记得文学界流传过这样一句话“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 一件很平凡的事情里也可能隐藏着大智慧。生活中再平凡不过的点滴,只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都会发现其所蕴含的独特的美。于是我就留心身边能体现生活逻辑的小行为。那段时间电视里经常播放一则公益广告“关心别人快乐自己”,于是偶然一瞥我盯上了它。这个广告学生都是非常熟悉的。我就选中了这个“可借用情景”。接下来我的设计是这样的:
1.看身边的行为
1.1 你看到了哪些行为?请用恰当的字眼表达出来。
踢、挡、接、推、扶、摘、捡……。
1.2 选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行为,谈谈该行为产生或可能产生的结果。同学们分析的都非常透彻。大家看,生活中偶尔发生的一个小细节、一个小举动,都会给自己、给他人、给社会造成一定影响,产生的一定结果。那这说明了什么呢?
之所以一种行为带来这么多影响和结果,那是因为我们生活在社会中,我们不是一个孤立的人,我们要工作、要学习、要生活,总会接触形形的人,碰到各种各样的事,做出各种各样的行为,产生各种各样的结果。
然后我又选中了身边实际发生的“肖辛的故事”这一“可再现情景”。设计如下:
2.我们来反思
每一种行为都会产生一定的结果,这道理非常简单,我们大家也都能明白,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有好多人意识不到自己行为的后果。就像我的一个学生肖辛一样。
肖辛是我2005年送走的一个学生,现在已经上高二了。听肖辛妈妈说,上星期六下午小辛离家出走了,原因是爸爸误认为小辛去网吧玩游戏,狠狠批评了他,晓辛感觉特别委屈,火气也很大,于是就和爸爸吵了起来,爸爸忍不住动手打了他一巴掌,小辛便赌气离家出走,至今也没有回家。
在我的印象当中,小辛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学习、品行也都很好,我就是想不明白:他怎么能离家出走呢?
(1)大家在家里也是孩子,也算是小辛的同龄人,你们认为小辛离家出走时是怎么想的?
(2)大家想的可能就是小辛当时所想的,小辛离家出走了,急坏了关心、爱护他的所有人。在小辛离家出走后第三天,也就是前天,小辛妈妈给我这个小辛初中的班主任打来电话。(录音)
"赵老师,我是肖辛的妈妈,打电话麻烦您,真是很不好意思,肖辛因为和他爸爸闹了点矛盾,离家出走了,今天已经是第三天了,我和他爸都向单位请了假,这几天,所有的亲戚朋友也都在找他,但是一直到现在也没能找到。我快担心死了,根本吃不下饭、睡不着觉,老是想着孩子在外面被欺负,被拐骗、被伤害;他爸爸后悔的直捶头;因为这事爷爷的心脏病也犯了,现在还在医院里;肖辛现在的班主任也担心的不得了,班里同学也都在辛辛苦苦的找他。我实在是没有办法才给您打电话,麻烦您联系联系他初中时的同学,看能不能有他的消息。"
肖辛的离家出走带来了哪些后果?
(3)接到小辛妈妈的电话,我也是心急如焚,我打了好多电话,发动了好多好多同学,终于在昨天晚上联系上了小辛,但小辛却对我说:"赵老师,我离家出走没有错,我不想回家。"
大家帮我想一想,我该给肖辛说些什么呢?(音乐)
(4)如果小辛能想到大家说的这些,他可能就不会离家出走了。可小辛只考虑自己的感受,没有考虑自己周围的人。大家反思一下自己在家庭、学校、社会生活中做没做过"只考虑自己、不考虑周围人"的事情?(音乐)
我曾经做过:……
我想说:……
(5)同学们,我们不是孤立地生活在这个社会上,我们有亲人,有同学,有朋友,有老师,还有我们认识或不认识的许许多多的人,我们的每个行为都会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造成一定的结果,所以不管我们做什么,心中都要有"他人",一定要慎重自己的行为,不要任性、不要盲目、不要草率、不要冲动!
逻辑学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 网络文学; 特征; 复杂性; 模糊性
进入新世纪, 我国正在空前地迈向一个信息时代。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 IC) 公布的统计报告, 到2002年底, 我国上网用户人数突破六千万大关, 网民总量居世界第二。从2002 年我国信息消费市场发展状况来看, 我国信息消费继续呈现活跃、旺盛的增长势头; 网民的整体素质结构更趋优化, 网民的行为更趋于理性化。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生事物, 依托它的母体——计算机网络正朝着前方发展着。但是, 它正像新出生的婴儿一样, 充满着希望的同时, 也有着潺弱的一面。我想, 只有理性分析网络文学的现状, 找寻其本质特征, 才能使其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一、网络文学概念综述
对网络文学的探寻是从上世纪末开始的, 目前关于网络文学的准确定义问题仍然存在剧烈论争, 综合起来, 有以下几种看法。
有人认为, 网络文学其实是网络化了的文学, 它存活于电脑网络, 离开了网络媒体, 网络文学就会失去其精髓, 甚至不复存在。“真正利用了网络的特点, 与之密不可分的文学, 我们不妨称之为网络化的文学。这样的文学如果印刷出版, 即丧失了部分创作, 要完整地欣赏它, 只能在网上。”有的甚至认为只有在网上写作并使用网络符码, 才能算真正的网络文学。比如古清生在《哪有网络原创文学——想起来说》中提出: 网络原创文学首先必须是在线写作; 其次, 必须是文学, 要有文学的构成要素和审美功能, 起码网络新闻和新闻综述不是文学; 第三, 网络原创文学还需要有网络写作的特征, 如工业化革命之后的文学产生的变异, 工具的变迁, 是使写作人写作或者说社会心态总的嬗变的基础, 它应该出现特别鲜明的网络人文符码, 或曰信息等等。
有人认为, 网络文学具有“新写实主义”风格, 网络文学作品内容更贴近人们的内心世界。上海作家陈村认为:“网络文学创作其实与卡拉O K 差不多, 能给人以牛刀小试的机会。”网络文学对内心的表达更为直接率真, 不矫情。
有人认为, 网络文学从属于文学, 它与传统文学一样,它必须融合作家才情和灵气, 必须具有文学欣赏价值。从维熙在《网络文学评奖有感》一文中就提出:“⋯⋯因为网络文学还是个新生的婴儿。⋯⋯不是任何网上文字都能往文学这个器皿里装的, 他必需具备纸上作家的才情和秉赋, 这是世界任何地域都有的文学标尺。”
有人还从表现形式和内容风格方面, 概括出网络文学的特征。比如网虫笨狸认为网络文学的主要特点应是它的自由灵动和生动幽默。而方舟子把网络文学称为“流放文学”, 因为它在内容上具有流放文学的特点: 怀旧与感受, 回忆过去的酸甜苦辣生活或在异乡的感受。
著名网络文学作家李寻欢认为,“网人在网络上发表的供网人阅读的文学”, 具体包含三层意思: 首先, 网络文学的主体必须是“网人”, 即网络的使用者; 其次: 网络文学的传播渠道(或者说主要的传播渠道) 必须是网络; 第三; 从作者的创作动机来说, 必须是为网上受众写作的。他给网络文学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 即“网络文学的父亲是网络, 母亲是文学”。
中南大学教授欧阳友权认为,“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的文学, 也是网上的文学”, 由于网络文学是网络时代的文学,它的技术因素比历史上任何一种文学都要多, 这不仅容易出现“只见网络没有文学”的现象, 而且还容易在文学观念上叛逃应有的审美设定, 宽容乃至助长技术主义和工具理性, 以技术审美化替代艺术审美性, 导致文学的“非艺术化”和“非审美性”。
综上所述, 关于网络文学的概念, 不外乎三种。第一种利用网络多媒体大量收藏、吸纳传统的文学作品, 比如大量的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学收藏站点; 第二种是利用网络的多媒体
和W EB 交互作用而创作出来的文学作品, 只存在于网络, 其代表有联手小说、多媒体剧本等形式。第三种, 就是以传统的创作手法而只为网络创作的作品, 这类东西最多, 也最能成为网络文学的代表。第一种看法主要从内容上说, 显然过于“狭窄”了; 第二种看法又过于宽泛, 以为所有在网上的“文字”都能成为网络文学, 充其量也只能算是“网络文字”。其实, 网络文学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样式流行于世, 是与这一时代的先进科学技术的出现分不开的, 因而, 我们觉得, 关于网络文学的定义, 至少与以下三个方面有关: 网络文学的创作者必须是“网人”, 作品的流通、传阅形式必须依赖网络技术, 网络文学的创作必须符合文学样式, 即它的创作工具是计算机而非纸笔, 它的欣赏是在网上而不是书本, 它的收藏形式是电脑硬、软盘而不是书架书橱。
二、网络文学的特征
网络文学源于民间, 是一种由民间自发形成而逐渐发展的。从这一点来看, 网络文学的创作是自由的, 是个人自由的写作, 是个人真实情感的流露, 而非功利的写作, 网络文学的创作又否认权威, 它不相信权威, 每个人都有表达自己内心情感的权利; 同时它从创作到欣赏、收藏都是在网上进行的。因此我们在探析网络文学特点时, 把它与传统文学放在一起进行比较的, 这样它的特征就越发明显了。
1. 网络创作的自由性。传统文学依托文字来塑造人物形象, 读者通过阅读文字符号进行艺术的想像和再创造, 它借助书籍进行文学传递和传承的, 因而, 它要求文学创作必须严格按照特定的文学范式。网络文学则借用多媒体手段进行文学形象的塑造, 创作者不受任何的文学范式约束, 这里既没有苛刻的编辑眼光, 也没有舆论的强求, 只要拥有一台电脑和一条细绳(宽带) , 无论你从事何种职业, 无论你住在哪里, 只要你热爱文学, 你完全可以从事创作。在这里, 没有质量的优劣, 没有性别与年龄的差异, 也没有任何种族与民族的不同, 只要一腔热情, 你可以在这里自由挥洒、激扬文字。
2. 作品内容的情感化、个性化。网络文学最突出的特点就是个性鲜明。所有人上网都想取得一鸣惊人的效果, 他们心理很清楚, 只有不苟同他人或模仿别人, 才有好的效果, 这样网络文学风格就异彩纷呈起来。由于网络这一媒体的特殊性, 网络在写作时心灵会自由一些, 只要愿意, 网络可以独立自由地面对探索之路, 无拘无束地走下去。每个人尽可以选择自己最为喜欢的表达方式, 即可以为独抒心中之情; 可以放纵野性的情感; 可以慢悠悠地踱着方步; 可以如脱缰野马驰骋狂奔; 在这里, 网络们可以尽情释放出自己的灵魂与元气。当今这样的世界, 残酷的竞争, 人与人之间很难进行面对面的沟通, 于是被压抑的内心无处申诉。计算机网络刚好给现代人填补了这个空缺, 网络文学就成了他们最好的最
自由的表达展现自我的方式, 内心化、情感化也就成了网络文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了。
3.流动、多样的艺术形态。电脑网络上充满了信息流运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静止不变的固化信息。网络文学也总是处于流动的状态, 其表现形态呈现为一种灵活多变的格局。网络又给各种文学爱好者提供广阔的个人才华施展空间, 不同的“创作者”不仅可以自由抒写自己的内心世界, 又可以广泛选择艺术表现形式, 因此, 传统的、现代的诸如现实主义、浪漫主义表达手法应有尽有, 网络文学修辞艺术如反讽、戏谑、戏拟等尽显纷呈。
4. 全息开放的结构模式。传统文学作品的结构是封闭的, 它们自我架构、彼此无关。读者在阅读时, 无法调动另一部作品的信息, 更不能将后者的信息纳入到时下阅读的作品结构中来。而网络文学作品中的超文本却超越了个别作品的局限, 使众多文本互联为一个大文本结构系统。读者在阅读时, 可以调动所有相关信息, 并为己所用, 可以激活某一构想的引申部分。网络文学的超文本结构增强人们的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想像, 有助于拓宽思路, 摆脱思维定势的束缚, 但在一定程度上会削弱欣赏的深度。
5. 美学欣赏的互动性。传统文学作品的美学欣赏, 往往是单向度的。读者虽然具有充分的艺术想像和创造空间,但对另一极即作者和作品, 无法进行沟通和施加影响, 不能改变原创作品的形态。而网络文学的欣赏却是双向度的, 它能在不同程度上实现美学欣赏的交互性。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对自己作品进行解说, 回答读者的提问, 并提供作品的文化背景和创作动机。读者也可以直接参与作品的创作, 改变作品的主题思想、情节结构、人物命运和事件结局。网络真正的魅力在于互动性, 互动让人们对作品、主题、趋势和当中的想法产生兴趣, 同时延展了作品生命, 使其不断进化,维持使用者的参与程度。
6.作品信息的资源共享和传递的即时性。电脑网络的重要价值, 就在于信息资源的共享。作者可以从网络上得到回报, 即作品的影响力和声誉度。网络超越了时空, 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省却了多少发表的“关卡”, 即时、不加修饰地表现了“作者的原意”。
三、网络文学的发展亟待规范
与互联网迅猛发展相一致, 以网络为平台的网络原创文学也有着令人吃惊的发展速度。各种各样的文学网站或网络文学频道犹如雨后春笋一般映入人们的视野。信息时代的来临为网络原创文学提供了充足的物质基础, 使之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同时也给读者提供广阔自由的阅读空间。
网络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同时也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交流方式。文学传播方式的变革成为网络文学迅速发展壮大的契机。网络使人们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 随心所欲进行文学创作, 也造成了网络原创文学在水平和质量上参差不齐, 著名评论家陈思和用" 藏污纳垢" 一词是最好的概括。当然, 我们不能否认网络原创文学作品中的精品存在, 而且随着网络创作队伍的不断扩大及其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 网络文学将成为文学发展中不可忽略的力量。基于此, 我们觉得, 对于网络文学应给予宽容与严格并存的价值评判。
1. 网络的写作水平有待提高。由于网络文学是新时期的产物, 它伴随着多媒体的出现而产生, 许多创作者是网络的爱好者而不是专业作家, 它的文学还较为肤浅。网络文学要想取得一定的成就, 还应假以时日, 还必须等待对民间的培养与扶持, 同时, 对于网络文学, 还应宽容理性, 还应有更多高水平作家热心自觉参与其中。像陈村、王朔、张辛欣等作家, 不仅参与进来了, 还建立自己的网站, 发表作品和看法, 与读者、创作者进行对话交流。这些, 无疑对网络文学的发展与进步都是有益和有利的。
2. 创作者的版权、著作权有待保护。传统文学的著作者、版权都很好地得到保护, 网络文学就显得薄弱。特别是网络作者的署名权, 就难以得到应有的保护。网络文学有不受时空、地域的限制, 本来是好事, 但是如果不能彻底解决网上剽窃、抄袭的问题, 创作者的权利不能有效得到保护,那么, 网络文学的发展将会是纸上谈兵。
3. 文学品味的导向有待关注。网络文学的内容较为随意, 它主要是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世界, 其语言不像传统文学那样几经推敲, 而是随想随打的, 有的是创作者的发泄物, 没头没尾, 无病, 言之无物。正确的导向, 个人品味的提高, 有助于网络文学的发展。总之, 网络文学的出现, 是对传统文学理论和批评的挑战。从网络文学的兴起和发展历史来看, 网络文学的体裁种类和艺术样式, 网络文学的独特创作手法, 网络文学的美学欣赏方法和方式, 网络文学的批评理论和批评标准, 网络文学的传播手段和途径, 网络文学的中西方文化差异等等, 都需要我们协作攻关。我们决不能沿用传统的文学评判标准,用传统的条条框框, 去限制、束缚它的发展。
虽然现在电脑网络上还存在着许多无序的现象, 如黑客、黄色信息、电脑病毒、电脑刑事犯罪、电子邮件炸弹等等。作为一种崭新的文学形态, 网络文学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向我们展示出无限宽广的发展前景。只要我们给予一个宽容的发展空间, 给一个合理的评判环境, 网络文学最终将从现在的无序状态走向有序系统, 从而展示出一个五彩斑斓的网络文学新世界来。
到了全国少工委的嘉奖, 当奖杯在学生面前高高举起时, 学生沸腾了。学生对科学的追求与探索情感空前高涨。
四.鼓励学生阅读优秀科学书籍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学生阅读科学书籍, 可以丰富自己的科学知识, 培养自己的科学兴趣。科学书籍有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科技知识书籍, 以传播科技知识为主要内容; 二是科学家的故事。学生大量阅读科技知识书籍, 能够丰富自己的科技知识。学生的知识丰富了, 在与别人的交流中, 在平时的学习中,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都会尝试到成功的喜悦, 从而增强对科学的情感。如有一名学生阅读了有关天文学的知识书籍, 在学习宇宙知识的课上, 提出了宇宙大爆炸的问题, 受到了学生和老师的夸奖, 该名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从而增强了学习科学的兴趣。在科技组《保护森林保护未来》的活动中, 学生就是靠大量阅读有关环境保护的书籍, 掌握了许多有关森林的知识, 在访问乡林业员时,提出了许多既有深度又有广度的问题, 受到了乡林业员的赞扬, 增强了学生搞好活动的信心和兴趣。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大量行为都要通过模仿榜样的行为即通过观察学习或模仿学习而获得, 而这种观察学习主要是靠榜样的影响来实现的。科学家常常是孩子们崇拜的偶像, 让学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 对学生的激励作用是难以想像的。科学家们成长的经历, 对待科学研究
的严谨态度以及为科学事业献身的精神, 都足以激发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进行科学创造的决心。我在每学期的教学中都要安排一至二课时为学生朗读科学家的故事书, 如《爱迪生的故事》、《科学的发明发现》等, 同时帮助学生从学校图书室借阅这方面的书籍, 以此激励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科学的情感。阅读科学家的故事书籍是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 树立远大理想的最好途径。
五、发挥学生合作学习中的带动作用
合作是学生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 学生在合作中的相互学习是任何学习方式代替不了的, 学生在学习中的相互启发与相互带动可以促进学生科学兴趣的发展。我在教学活动中除了重视同班学科、同年级学生的合作学习外, 还特别重视学生中的以大带小合作学习。以大带小的合作学习就是在开展活动时, 将低年级学生安排到高年级学生一起,让高年级学生一边活动一边成为低年级学生的老师, 这样的结果不仅使低年级的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培养, 而且还
逻辑学的发展史范文3
本文作者根据多年以来工作实际经验,对教学中网络应用进行探讨,阐述了这一研究方法与经验,以便和同行交流与切磋。
【关键词】互联网 应用 教学 探析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网络教学模式已基本能够实现。网络教学是指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来学习和获取知识或者是教师利用网络资源向学生传授课程知识的一种教学模式。网络教学具有差异化、相互性、即时共享性和时效性等特点,可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进一步转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这也要求我们应当了解网络教学的特点和模式,积极在教学工作中进行创新。
1 Internet下教学模式的探究
1.1 该教学模式的种类
1.1.1 多对多学习
在多对多的教学模式中,网络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虚拟而又接近现实的学习环境。
1.1.2 一对多学习
一对多的学习模式是指教师的授课可以同时面向多名学生,而学生只能跟教师进行单独的交流或者在教师操作下来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沟通互动;
1.1.3 一对一学习
网络教学中的一对一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之间一对一的沟通关系。在一对一的学习模式中,老师和学生可以实时进行沟通互动。
1.1.4 个人学习
个人学习者可以利用网络在线阅读和查询数据库中的信息,提出问题,求得答案。这种学习模式可以全天进行,学习者依据自身情况,随时向老师请教问题和下载学习内容。实际上一对多模式中除了实现教师和多个学生之间的互动之外,还可以让学生之间的直接交流。
1.2 该教学模式的流程
在Internet教学模式中,教师将多媒体课件放到WEB服务器上,学生经过注册,便可以访问教师的站点。通常学生并不都在同一个教室里面,学生和教师也未必在同一地点,学生和老师也不用按着课程表上的时间去上课。学生通过网络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教师,自由的选择学习的内容、地点、时间;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提问、发言;还可以随时浏览各地图书馆的信息资料。
1.3 该教学模式的特点
(1)投入小,效益高。
(2)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接受培训拥有了网上进行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积极性高,具备网上学习能力,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3)能够使教学资源充分利用,缩小了不同地域之间教学水平的差距。
(4)学生和教师不必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5)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2 多媒体教学模式的探究
2.1 多媒体教学的流程
多媒体教学模式是基于教室中的多媒体网络,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还是存在很多相同之处。在课堂上教师使用计算机通过多媒体网络平台来对学生进行授课,教师在这种教学模式里作为主导者发挥着重要作用,首先教师将准备好的多媒体课件上传到服务器,然后上课时再下载到教室中的电脑上,这些课件对教学起到的是辅助作用,这种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2.2 多媒体教学的特点
2.2.1 充分整合教学资源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年龄特征以及教学的要求来编制多媒体课件。这样一来就需要教师在日常工作中注意收集多媒体教学素材( 这些素材可以来源学生的作业、教师参考资料、其它教科书、工作总结等) 。当教学过程中需要用某个课件时,要充分注意课件教育性和科学性,也要注意它的艺术性。同时教师也可以将一些精品课件放到网络上,分享给大家借鉴学习。
2.2.2 可实现大班教学
在教学的效果上,传统的大班教学比不上小班效果好。所以怎样上好大班课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应用,为上好大班的课提供了助力。由于班级规模的增大,教师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机会越来越少,但在多媒体网络教学中,便可以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加强学生与学生间、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实现互动教学。
3 教学中网络的应用
3.1 充分利用校园网教学
学生们可以利用校园网上学到很多有用的知识,也能及时通过校园网一些问题与同学在网上沟通、讨论,因此校园网作为学校教与学的纽带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大大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让学生可以自主学习。教师则可以通过校园网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予以指导,提高教学质量。具体的做法是:
(1)为学生提供校园网站点。
(2)构建课程成绩管理系统。
(3)每周定时和学生进行网上辅导、答疑、交谈。
3.2 充分利用多媒体网教学
随着鼠标传输技术的突破,使教学不仅可以了解结果还能具体到过程,老师在使用监看与广播等功能时,不仅可以将鼠标光标的移动过程全部展现,还能够将不断变化的图像传递到多媒体屏幕上。通过使用网络同步操作技术,能够实现多人同在网上对网络画板进行操作、交互、演示、讨论;通过视窗接收方式及广播,学生可以一边接收教师多媒体广播的内容,一边进行学习思考、操作练习;教师则可以通过多屏同步技术实时监看学生学习情况。这样一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节约了教学成本,提高了教学效率。
3.3 充分利用远程网络教学
随着高校扩招的脚步进一步加大,高等院校的住宿、教室资源以难以满足逐年增长的学生规模。所以充分利用远程网络开展教学活动势在必行。远程网络,是指学生除了在教室上课之外,还可以利用学校单间的远程教育网络平台进行学习。目前一些院校的远程教学网络平台可以提供几十门课程,而且仍在不断丰富和完善中。学生可通过网络上交作业、提问,与教师、同学进行实时交流讨论等。
4 结语
虽然多媒体教学和网络教学尚无法替代传统的教学模式,但随着多媒体课件的推广使用,也对课堂教学水平有所提升,学生学习兴趣也大大提高。随着个人电脑的普及,学生们可以将老师课件拷贝后带回家,及时对当天学习内容温习。教师也可以利用网络来搭建学生间的讨论小组,便于对学生课下指导,让学习交流无处不在。
参考文献
[1]张伟远.网络教学发展模式的理论构建与应用[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3(01):7-14+23.
[2]王忠.网络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2(33):32-33.
[3]王吉庆.课堂教学中网络应用的策略问题[J].全球教育展望,2002(07):25-27.
逻辑学的发展史范文4
一、科学发展观是指导统计工作的重要思维理念。
统计工作是政府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工作的性质是通过利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社会经济和各种现象的发展规律进行研究和认识,并为社会和经济的健康发展提出建议。而科学发展观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也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是指导我国社会主义革命现代化建设的崭新的思维理念,它适用于我们的各项工作,同样它也是我们统计工作的重要思维理念。我国政治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践告诉我们,中国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离不开统计工作的监测与服务,统计工作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其中就包括和谐统计的建设,没有统计的和谐就没有完整的和谐社会。因此我们要不断顺应时展的需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朝着建设和谐统计的目标,积极促进统计工作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职能,充分发挥统计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二、在新时期我们统计人要利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统计工作,构建和谐统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对统计工作的要求也越断提高,作为新时期的统计人,我们要利用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全局,坚持以人为本,与时俱进,着力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构建和谐统计。
1、坚持以人为本,加强全体统计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树立良好的思想素养和职业道德。统计核心价值观,是统计工作者对是与非、好与坏、对与错的基本判断,对自己统计人生价值的看待以及对统计事业的孜孜不倦追求的精神支柱。新时期的统计人应具有的核心价值观是:要朝着打造一流的政府统计工作,为用户提供高效优质的统计服务而奋斗。要加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要加强全体统计人的思想政治和爱岗敬业的教育。使统计人从思想根源上认识到统计工作在党、在国家的全局工作和决策中的重要性,积极投身于高尚的统计事业,乐为统计做奉献。并通过统计工作在服务社会、服务国民生活中所取得的成果和得到的社会认可上来加强全体统计人对统计工作的热爱。二是要规范全体统计人的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管理。职业道德是每个行业对各自从业人员的职业素质和道德水准的要求,同样,作为统计工作者,我们的职业道德就是保证统计数字真实可信,不出假数,我们要恪守自己的职业道德,努力提高自己的道德素质。三是要狠抓全体统计人的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培训。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批素质高、能力强、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统计精英。大力改善和提高为社会和人民服务的水平和质量,让人民真正享受到统计产品和统计服务在他们的生产、生活中的好处。四是要强化全体统计人的集体主队意识的认识。提升统计人的凝聚力、战斗力。
2、坚持与时俱进,加强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体系改革,确立科学合理的统计工作体系。在社会和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统计工作所研究的和服务的对象也在不断发生变化,为适应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需要,我们的统计方法和统计制度体系也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改革。一是要努力完善以必要的定期性普查为基础,经常性抽样调查为主体,同时辅之以重点调查、科学估算和有限的全面报表综合运用的统计调查方法体系改革。二是要深化统计管理体制改革,形成上下通畅、左右贯通的统计网络。统计工作涉及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客观上要求加强各部门、各地区的横向和纵向的管理和协调,只有这样才能有效避免矛盾和重复。三是必须按统计工作的流程对各级各类统计机构设进行整合和优化。建立符合未来形势发展要求的灵敏、快速、高速、精干的调查机构,提高效率,并使之适应网络时代的特点,有利于更广泛的采用抽样调查方法,从体制上切断统计数据与不法利益的联系,彻底排除干扰。四是要随着统计研究和服务对象的变化,对统计范围和统计指标及指标体系进行科学合理的调整,使得统计工作能及时反映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客观现象和规律,起到监测和预警作用,确保社会和经济的良性发展。
三、坚持和谐共赢,加强统计外部环境的和谐建设,促进统计工作多方协调。
和谐统计的发展离不开良好的统计环境,我们要加强统计外部环境的和谐建设,净化统计工作发展的环境。一是要加强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协调与配合。政府统计与部门统计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辩证统一关系,一方面部门统计要向政府统计部门提供基础信息资料,另一方面政府统计部门又要向其他部门和社会提供和统计信息服务。因此我们唯有与各部门保持良好的协调与配合,创造良好的统计氛围,才能确保我们统计工作的顺利开展,实现统计工作与其他部门工作的和谐共赢。二是要加强与基层单位等统计对象的协调与配合。统计对象作为直接为统计工作提供原始依据的基层单位,对我们工作的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改善与统计对象的关系,一方面让他们为我们提供真实可靠的基础数据,另一方面又要努力将我们的统计结果转化为他们服务的统计产品,为他们的发展献计献策,从而互利于双方的发展。
逻辑学的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网络学习;协作学习;CSCL
在协作、竞争和个人三种学习情境中, 协作学习是最重要的,占主导地位。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CSCL)已发展成为当前教育技术学和学习科学领域的热点研究问题。CSCL作为一种学习方式,把协作意识与社交技能引入网络教育系统,通过网络教育系统促进学习者之间的有效沟通,增强学习者协作沟通意识、启发学习者独立思考判断,为学习者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基础。
1 CSCL的基本理论
1.1 协作学习CL(Collaborative Learning)
协作学习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美国,并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实质性进展的一种教学理论与策略。我国教育技术研究者黄荣怀教授将协作学习定义为:“协作学习是学生以小组或团队形式参与、为达到共同的学习目标、在一定的激励机制下最大化个人和他人习得成果,而合作互助的一切相关行为”。
1.2 CSCL(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CSCL(Computer-Supported Cooperative Learning) , 即计算机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是计算机支持下的协同工作(CSCW)与协作学习(CL)的结合,指利用多媒体依网络等计算机技术来辅助和支持学习。CSCL不但关注交流技术,更关注交流的内容(即what to communicate),涉及到社会、心理、组织、学习效果等方面的问题。
与传统教室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方式相比,网络环境下的协作学习更能充分发挥协作学习的优势,具有以下特点:突破了协作学习范围;协作沟通方式灵活多样;协作学习可以角色转换;丰富的学习资源。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利于增强学习者协作沟通意识、启发学习者独立思考判断。
2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要素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通常由4个基本要素组成,即协作小组、成员、辅导教师和协作学习环境。
2.1 协作小组:协作小组可以由教师组建,也可以在协作学习目标的指导下由学习者自由协商构成。
2.2 成员:协作学习成员不限于学生,也可能是由计算机扮演的学习伙伴。
2.3 辅导教师:协作学习要求辅导教师具有新型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
2.4 协作学习环境:包括协作学习的组织环境、空间环境、硬件环境和资源环境。
3 网络环境下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步骤
基于网络环境下实施协作学习模式的基本步骤如下:
3.1 确立学习目标,提出学习任务。教师根据教学及学生个体发展的需要, 确定协作学习的目标和任务。
3.2 确定协作学习的内容。根据对学习任务的分析,确定学习内容。
3.3 建立小组,分工计划。在协作学习中,经常以小组为单位,强调组中每个成员都积极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通过相互启发不断提高学习能力与工作效率。
3.4 创设协作环境。良好的协作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协作学习的效果与效率。
3.5 设计信息资源。网上的信息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却缺乏统一的分类标准,教师必须对信息资源进行整合、设计并提供相应的参考资源和搜索方法。
3.6 协作学习活动的设计。协作学习活动主要围绕学习内容开展,并根据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活动方式。
3.7 协作学习效果的评价。协作学习效果的评价一般通过小组集体讨论的方式进行。
4 CSCL 理论方面的探讨
国内研究者对CSCL理论方面的探讨已经取得许多研究成果,如黄荣怀提出了CSCL的理论和方法;赵建华和李克东分析了CSCL的原理与基本结构;袁磊和李青在分析CSCL知识论基础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种知识团体创新模式;任剑锋和李克东则探讨了如何将分布式认知理论应用于CSCL系统设计中。
4.1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发展现状
按照CSCL的应用范畴,可以将其划分为学校协作学习、在线协作学习和移动协作学习三个维度。赵建华,李克东将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分成七种,分别是竞争、辩论、合作、问题解决、伙伴、设计和角色扮演。胡新华,骆雪超将协作学习的模式进一步概括归纳出了四种模式:相互竞争性学习,相互合作性学习,伙伴性学习,角色互换性学习。
由此可见,在不同的情境中,采用不同的协作形式,这样可以提高协作学习的效度。其中比较有代表的是赵建华,李克东的协作学习的基本模式。
4.1.1 竞争。是指两个或更多的协作者参与学习过程,并有辅导教师参加。
4.1.2 辩论。协作者之间围绕给定的主题,由不同小组或成员叙述自己的观点,然后相互之间展开辩论。
4.1.3 合作。多个协作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
4.1.4 问题解决。问题解决过程中可以采取多种方式,如竞争、合作等。
4.1.5 伙伴。伙伴之间可以对共同关心的问题展开讨论与协商,并从对方那里获得问题解决的思路与灵感。
4.1.6 设计。在设计主题的解决过程中,学习者充分运用已掌握知识,相互之间进行分工、协作,共同完成设计主题。
4.1.7 角色扮演。该种模式是让不同学习者分别扮演指导者和学习者的角色,由学习者解答问题,指导者对学习者的解答进行判别和分析。
从以上可以看出,这些协作模式的分类标准还不是特别明确,甚至不是统一的标准。我们必须引导学生不仅要注意自己那部分任务,而且要把自己掌握的内容教会同伴,并倾听和接收同伴提出的意见,这样才能共同提高。
4.2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模式的学习研究和总结,发现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还需要得到更多的关注和改进。
4.2.1 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
在技术方面,需要获得更多的技术支持,网络平台的功能设置将得到改进和提高,学习者将获得更大成果展示空间和更加多种多样的沟通手段。
4.2.2 对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效果评价的研究太少
协作学习作为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不断被应用到不同科目的学习当中。但是目前更多的是研究如何开展协作学习,而对于协作学习如何评估的研究太少。
4.2.3 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不够
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有很多相关的研究都没有开展,许多问题还亟待解决。如学生在协作学习的同时,自己应该做哪些工作来更好地巩固学习成果等。
5 总结
尽管基于网络的协作学习的确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但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协作学习。学习中的三种形态,即竞争、协作、个别学习都是必要的,缺一不可。即使在适合协作学习的情况下,我们也要根据情况选择不同的支持策略,充分考虑各种制约因素,这样才能使协作学习真正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荣怀.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郁晓华,祝智庭.CSCL应用的新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9(5):25-31.
逻辑学的发展史范文6
记者:唐老师,三十年来,您始终在陪伴着我国中小学班集体建设的实践和理论发展。近十年来,您又密切关注着我国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的工作,对我国班主任专业化建设中产生的许多新事物,如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等进行研究。关于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和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我们有一些问题要和您探讨。
唐云增:一见到《河南教育》的人,我就感觉特别亲切。几十年来,《河南教育》对我国班主任工作、班主任专业化建设、班集体建设起着引领和推动作用,推出了像李镇西、丁如许、李迪等一批影响全国的著名班主任。去年,又在全国率先倡议成立河南省名班主任工作室联盟,不遗余力地推动我国班主任专业化发展,值得赞扬!
记者:谢谢唐老师对我们的鼓励。有一些问题是大家都比较关心的,比如何为名班主任,目前名班主任工作室的组建情况等。我想听听您对这些问题的看法。
唐云增:对名班主任的表述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是在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已经达到了班主任专家水平。
二是在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有良好的基础,通过培养可以达到班主任专家水平。例如,广西柳州市城中区十二中学的王静老师。
三是在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在该地区出类拔萃,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班主任。例如,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堰桥中学的胡文珠老师。
总的来说,名班主任就是已经在专业道德、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工作业绩等方面具有专家水平,或通过培养可以成为专家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优秀班主任。
当前,我国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名班主任工作室主要是由市、区、县教育局组建的,如河南省郑州市李迪班主任工作室;也有省、直辖市、自治区教育厅组建的,如广东省教育厅组建的何汝玉班主任工作室;还有一些是学校一级组建的,如江苏省扬州市竹西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
记者:您一再强调,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的第一要务就是把名班主任培养好。那么,怎样培养名班主任呢?
唐云增:有一句话叫“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才是最好的教育”。那么,什么才是适合名班主任发展的培养方式呢?我的回答是:符合科学逻辑的培养方式。
探索并遵循名班主任发展的科学逻辑,这是当前培养名班主任的最佳选择。
记者:什么是名班主任发展的科学逻辑呢?
唐云增:我认为名班主任发展的科学逻辑,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去理解。
一、坚持五项原则
从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基本特点来看,名班主任专业成长,必须坚持以下五项原则:
学校为本。学校不仅是培养学生的场所,也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基地。班主任真正的专业成长、发展在学校。
班主任为本。班主任的专业成长来自班主任的自觉要求,只有班主任自觉地从学校和自身实际出发进行自我培养,才能真正实现专业化。没有班主任自己的自定目标、自我规划、自主学习、自我磨炼、自我评估、自觉完成,就不可能有名班主任的诞生。
实践为本。班主任工作岗位主要在班级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在学校教育和教学实践中产生的。以改进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实践活动是班主任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长解决问题的才干、获得持续专业发展的最重要进修学校。班集体建设是班主任工作成功的基石,是学生成长的最优化环境,更是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修炼场地。
学生为本。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很好地完成学习任务,获得全面培养,充分发展个性。因此,班主任发展的最后落脚点在学生身上,要让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全面发展的主人。这是班主任能否成为名班主任的一块“试金石”。
研究为本。班主任工作在研究中前进,班主任的成长过程也是不断提高研究能力的过程。没有一定的研究能力,不可能成为名班主任。
二、注重四大要素
根据对不同类型的名班主任发展历程的归纳,我发现了名班主任发展的四个要素。
胜任的经验。名班主任必然具备将班级建设成为优秀班集体的能力。名班主任经验丰富,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能手。不论原来的班级基础如何,名班主任都能通过精心打造,将之建成优秀班集体。
信服的效果。名班主任和他的学生,在这个优秀的班集体里,很好地完成了教育教学任务,学生获得了全面培养,个性得到了良好的发展,学校、家庭、社会普遍满意。
发展的困惑。人的一生是在发展中度过的,名班主任亦如此。有发展必有困惑,没有困惑就没有发展。名班主任有比一般班主任更高的奋斗目标,会有更大、更多的困惑。他们用比常人更多的汗水甚至泪水,铸就了超越一般班主任水平的名班主任。
不断地超越。名班主任的发展是无止境的。人的本性是要追求卓越的。有超越才有发展,不断地超越,才能不断发展。名班主任应是做大事、有大格局的人。名班主任在没有达到名班主任水平的时候,要努力达到名班主任的水平;当达到了名班主任水平的时候,要去挑战这一领域更高的高度,登上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的人生高峰,成为一个超越自我、追求无我的人。
这就是名班主任发展的科学逻辑。只有遵循名班主任发展的科学逻辑,才能真正把名班主任工作室建设好。
记者: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些遵循名班主任发展的科学逻辑建设名班主任工作室的实例,好吗?
唐云增:班主任专业化,为我国班主任培训工作提出了新的方向。班主任专业化的愿景与原有的基础之间,出现了一个广阔的创造空间。我国在实现班主任专业化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值得肯定的创造性做法。在这里我给大家介绍一些地区的具体做法。
名班主任培训工程。山东省济南市槐荫区教育局依托上海方略教育名师团队,并与他们正式签订名班主任培训合同,共同对六名优秀班主任进行名班主任培训,要求这六名优秀班主任在三年里要做到九点:以一位“育好己、上好课、带好班”的名班主任作为学习榜样;一定要把自己的班级建成优秀班集体;学会对优秀班集体发展水平作出科学评价;写好班级教育手记;学会定教育科研课题,学会搞教育科研;学会写经验总结、论文;能在正式刊物上发表文章;能在全国性会议上发言;能正式出版一本书。这几位班主任不负众望。张莉老师等已经从一般优秀班主任成长为槐荫区教育局名班主任工作室的主持人。
名班主任培养的基础工程。浙江省武义县教育局领导认为,名班主任要在带好班级的过程中磨炼自己、不断成长,名班主任背后一定有一个优秀的班集体。他们把班集体建设作为名班主任培养的基础工程。十多年来,全县对这项工作常抓不懈。
名班主任的雕琢工程。广东省的何汝玉班主任工作室,河南省郑州市的李迪班主任工作室,都是专家严格雕琢和名班主任自我雕琢的典型。他们在导师的严格要求下,了解教育科学前沿理论,不断寻找自己发展的不足,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自己个性化的教育特色和风格。
名班主任的辐射工程。南京市江宁区百家湖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全体成员自己动手建设工作室,工作室做到了有领导、有组织、有制度、有阵地、有目标、有计划、有课题、有活动、有评价、有经费。在全体成员专业水平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几位名班主任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在专家的指导下,提出了“既当班主任又当教授”的奋斗目标,在班主任专业修养的某个方面学好、学深、实践好,负责对外培训。目前百家湖中学名班主任工作室已经成为南京市乃至更大范围的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基地。
名班主任展示舞台工程。广西柳州市城中区教育局领导认为名班主任成长需要展示的舞台,所以要求各学校为班主任成长搭建舞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他们的努力争取下,由《德育报》《小学德育》《长三角教育》和全国中小学班集体研究中心联合倡办的“全国青年优秀班主任大讲堂”的基地就设立在柳州市城中区,这样有利于本地名班主任与专家面对面,与各地名班主任“结对子”,更有利于城中区的班主任在这个“大讲堂”上展示才华,加快了城中区名班主任的成长、成熟、成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