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口贸易结构的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出口贸易结构的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出口贸易结构的概念

出口贸易结构的概念范文1

关键词:低碳经济;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7)04-0010-02

当前低碳经济环境下我国出口贸易存在很多问题,从而限制了出口贸易的发展,主要因素包括生产成本、生产技术、污染、贸易壁垒等一系列因素,对出口贸易的结构等方面造成影响。低碳经济的概念来源于英文白皮书中的定义,旨在通过对产业结构、能源体系以及新兴技术等进行调整和优化,从而单身新型的经济形态,该形态可以实现低碳排放,保证环境的清洁。我国属于经济贸易大国,对资源能源的消耗量和需求量日益增多,且在贸易过程中对二氧化碳筹污染气体的排放较大,造成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目前国家和政府对低碳和节能减排问题高度重视,并加强了对能源、技术和经济等条件的制约,但在执行过程中并没有发挥其作用,导致在出口贸易中仍旧存在严重的碳排放,致使产业链断裂,产品受阻,出口贸易难以发展,甚至会出现崩裂现象。本文通过对出口贸易中的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并着重阐述了低碳环境下如何发展出口贸易的策略,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靠性建议和策略,以供参考。

一、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的现状

出口贸易产品结构的优化,加上出口范围的增大,导致中初级产品以及工业产品的比重逐年增大,商品贸易结构发生转变,且商品中碳的排放量虽有所降低,但仍达不到低碳经济的要求。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中的商品包括具有高排放的剂、矿物燃料、高污染类的轻纺类产品。其他贸易出口的产品还包括橡胶制品、矿冶制品等,导致碳排放量仍处于较高位置,对环境造成较大的污染。

目前我国出口贸易主要面向亚洲各国,其次是欧洲、北美洲和非洲等国家,而且贸易市场呈现多元化发展,出口贸易量增加,美洲各国中对美国的出口贸易较多,东盟各国出口贸易量占12%,并且出口贸易的范围仍在不断扩大。

二、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的问题

(一)出口贸易市场不平衡

低碳经济背景下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不均衡,尤其是很多出口商品需要依赖于较为发达的国家,对贸易市场以及出口贸易的结构等进行调整,也在不断开拓新的出口贸易市场,增加了贸易的范围,并波及拉丁美洲、欧洲和非洲的其他国家。但从总体的数据来分析,目前我国的出口贸易合作伙伴仍是集中在美国、日本、东盟等国家和地区,其他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相对较少。

(二)贸易摩擦影响出口增长

影响我国出口贸易成本增长的因素是由于在出口贸易中各国家对碳排放标准的严格要求,以及在贸易中的摩擦增大。我国目前儆诜⒄怪泄家,但出口贸易量较大,受贸易规模和经济快速发展的影响,导致新型的产业结构受到限制,并且在贸易中出现很多摩擦。各国提倡低碳排放、低碳经济等,对碳排放要求严格,使我国贸易市场遭受冲击,企业出口贸易的成本大大增加,严重影响到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出口商品竞争力低

虽然我国目前科技发展迅速,贸易市场也在不断扩大,但出口商品的层次还是集中在初级阶段,商品的竞争力和科技含量较低,大都是生活或者工业生产中较为普通的器材和原件等。出口贸易的商品缺少较高科技含量,难以在出口贸易的市场中提高竞争力。对于运输设备、精密仪器、化学制品以及机械制造中的高科技产品出口量相对较少,跟当前的发达国家相比存在一定的差距。如此一来,出口贸易的原料就会大量使用,会消耗大部分的能源和资源,导致环境问题进一步加剧,高碳排放量的增加,制约着出口贸易的发展。

三、低碳经济背景下中国出口贸易的对策与路径

(一)树立低碳经济下出口贸易发展概念

出口贸易的宏观政策,国家首先要树立低碳经济下的出口贸易发展概念,制定与低碳贸易相关的战略和规划,在开展和发展出口贸易时必须要以低碳发展理念为核心,并依据制定的相关政策进行实施,加强对碳排放量的限制。让低碳经济理念与出口贸易经济发展相协调,实现中国贸易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与环境政策相适应,共同发展,共同进步。开展低碳经济必须要封山育林,植树造林,保护我国环境的同时,要积极的储备可再生资源和能源,减少碳的排放。

将产业政策与贸易政策相结合,高度重视高碳产品出口以及低碳出口贸易企业的相关政策,并制定退税政策的措施,对与产品出口中减少碳排放,对低碳经济做出贡献的企业实施奖励,以此鼓励其在低碳环境下快速发展。规制贸易壁垒,建立和完善国际贸易法律体系,让出口贸易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对与存在高碳排放的产品出口需要进行限制,必要时进行取缔。加大对国际贸易法律的宣传和教育,让出口贸易的企业人员具有环境意识,出口贸易的企业根据国家法律和法规打造与之相协调的商品,达到节能减排的目标,并且可以提高出口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从而让其他国家能够最大程度的接受我国的出口贸易产品,增大出口贸易的范围。

(二)优化出口贸易产业结构

通过行业技术和工艺等来优化出口贸易的’产业结构,减少劳动密集型、资源能源密集型的产品制造,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对污染排放高度重视,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和方案,并要坚持走低碳工业道路。通过提升科技水平来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发展绿色能源,着力打造绿色商品,减少碳泄露现象的发生,建立清洁、低碳的绿色贸易体系,将低碳产品作为出口贸易的核心。从能源的利用人手,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让消耗的能源发挥更高的价值。通过对技术的引进和改造,创新能源利用技术,最大程度上提高碳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高碳排放,从而降低出口贸易中的碳排放强度。

(三)加大出口产品研究力度,提高产品附加值

出口贸易结构的概念范文2

关键词:出口失衡;国内市场规模;产业结构

一、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出口贸易迅猛增长,据WTO数据显示,1980年至2014年,中国货物出口从181亿美元上升到23430亿美元,占同期世界货物出口总额的比重从0.89%上升到12.4%,自2009年来已连续6年商品出口稳居全球首位。毫无疑问,从总量上看,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然而我国贸易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突出的一点就是我国出口贸易在省区之间极度失衡(何莉,2007)。《中国统计年鉴2014》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商品出口省份广东的出口额是最少省份青海的2086倍,前五位省区的出口额占全国总额的75.1%,是后五位省区的188倍;即使是采用出口依存度(即出口/GDP)以扣除各省区经济总量差异,我国省区之间出口仍存在巨大失衡,出口依存度最高省区是最低省区的51.6倍,前五位省区出口总额占GDP总额的比重是后五位省区的11.9倍。那么,到底是哪些因素导致了我国出口贸易在省区之间存在如此大的差异呢?大量研究表明,省区出口贸易的失衡是我国地区发展差距扩大的重要原因(李斌和陈开军,2007)。因此,探讨省区出口贸易失衡的根源并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不仅对我国扩大出口贸易,实现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化有重要实践意义,更能为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长期以来,国内学术界对我国出口贸易决定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国家层面。盛斌和廖明中(2004)分析了中国对40个主要贸易伙伴的出口潜力及其影响因素;赵志刚(2003)分析了中国总体对外贸易、非制造业对外贸易以及制造业对外贸易的行业内贸易的决定因素;江小涓(2007)研究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杨汝岱(2008)和钟昌标(2007)分别考察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和电子行业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林吉双和陈娜娜(2008)则分析了广东出口贸易的影响因素。显然,上述研究对理解我国出口贸易飞速增长的原因非常有启发,但对国家或单个省区总体层面的研究不可能兼顾省区之间的异质性,忽视了我国出口贸易省区严重失衡这个典型事实。而我国幅员辽阔,各省区无论是经济发展水平还是地理环境等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有必要从地区层面研究我国出口贸易的决定因素。与本文类似,姜辉和查伟华(2014)也关注到了省区出口贸易的失衡,但其文章侧重省区出口增长率的差异及其根源,而本文侧重出口规模。

由于出口贸易与地理位置和优惠政策极其相关,因此,省区出口贸易失衡在一定程度上是我国改革开放背景下政策诱导的结果。然而,在“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等战略以及政策优惠逐步向中、西部地区倾斜背景下,地区之间出口贸易不平衡状况却并未从根本上改变或逆转。基于此,我们必须在政策因素之外寻找我国地区出口贸易失衡的决定因素。20世纪80年代以来,规模报酬递增被国际贸易理论所普遍接收,Krugman(1980)认为一国或地区拥有的内部市场越大,则在规模经济的作用下生产成本越低,因此产品的出口竞争力越强,从而出口越多,即所谓的“本土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这为本文研究我国省区出口贸易失衡原因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中国地区出口失衡:分析框架

国际贸易理论的发展一直以解释贸易发生的原因为核心,其中有两种不同又互补的理论:强调要素禀赋结构差异的传统贸易理论和强调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的新贸易理论。基于此,本文研究中国省区出口贸易失衡的决定因素主要包括三类变量:国内市场规模(反映规模经济)、产业结构(反映比较优势)和相关控制变量(包括宏观经济变量以及区位和政策变量)。考虑到在我国对外开放不同阶段,省区出口贸易的决定因素可能存在差异,本文将研究限定为中国加入WTO后,故样本区间为2002~2013年。

(一)变量与数据

1. 国内市场规模。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报酬递增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即使是资源禀赋、技术水平相似或相近的国家之间也可以发生贸易。Krugman(1980)认为一国或地区本地市场越大,则规模经济作用下的生产成本越低,产品出口竞争力越强,故出口越多,这称为“本地市场效应”(Home Market Effect)。因此,内部市场规模是一国或地区出口的重要影响因素。具体到我国各省区而言,国内市场包括两层市场:区内市场和区际市场。基于Harris(1954)的定义,本文将各省区国内市场规模(domestic market scale, DMS)表示为:

DMSit=+∑(1)

其中,Yit和Yjt为地区i和j在t年的GDP,Dii是地区i的内部距离,内部距离取地理半径的2/3,即Dii=(2/3)*(Si/π)^0.5,其中,Si为i省的面积。Dij为i、j两地间的距离,一般取省区首府所在地之间的直线距离。距离依据经纬度估算,数据直接从黄金易园网站(http:///find/jingwei/index.asp)读取。

2. 产业结构。受要素禀赋、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行业竞争力等因素的影响,一个国家内部不同行业之间的出口绩效是存在差异的,借鉴增加值率的概念,我们定义行业出口率=出口货值/工业总产值用以测度各行业的出口绩效。若某省区产业结构与国家的出口行业结构相匹配程度越高,即高出口率行业在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高,那么该省区的出口也必然越多。于是,我们构建一个出口潜能指标(export potential,EP)以反映产业结构对出口的影响,预期符号为正。出口潜能为各行业按行业份额加权的出口率之和,即:

EPit=・ejit(2)

其中,pvjit为地区i行业j在t年的产值,PVit是地区i在t年20行业的产值之和,ejit是地区i行业j在t年的出口率。2004年的相关数据来自《中国经济普查年鉴-2004》,其余年份数据均来自相应年份的《中国工业经济统计年鉴》。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认为,一国或地区应该按照各自的要素禀赋结构进行分工,生产并出口密集使用其丰裕要素的商品。因此,产业结构进入出口潜能指标必然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传统贸易理论中要素禀赋结构对出口贸易的决定作用。

3. 相关控制变量。本文所考察的控制变量包括影响地区出口的宏观经济变量(如FDI、进口)和区位以及政策变量。由于本文以省区为分析对象,汇率变量的取值在各省区完全一样,故单独考虑汇率变动的因素。本文分别使用“年末外资企业外方注册资本总额”(单位:亿美元)和按目的地分货物进口总额(单位:亿美元)度量FDI和进口(import,IM),数据来自相应年份《中国统计年鉴》。

新经济地理理论表明,贸易活动特别是加工贸易的发展受制于贸易成本和时间成本,因此,由区位(或者地理位置)导致的与国外市场的距离成为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决定变量。考虑到目前国际贸易主要依靠海运,我们以各省区首府所在地到海岸线距离的倒数表示区位(location,LOC)以反映地理位置对出口的影响,其中沿海省份到海岸线的距离为其内部距离Dii,内地省份到海岸线的距离为其到最近的沿海省区的距离加上该沿海省区的内部距离。为了反映距离的动态特征,我们用年平均汇率对其进行调整,即i省第t年的区位为该省到海岸线的距离的倒数与t年的年平均汇率(exchange rate, ER)的乘积,调整后的区位变量也反映了汇率变动对省区贸易的影响。若C表示沿海省份的集合,则有:

为考察政策变量的影响,本文研究了以出口为目的的海关特殊监管区。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发展海关特殊监管区,先后形成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区港联动)、跨境工业园区、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等6种类型。本文依据各种类型所享有的加工和物流功能及其相应的优惠政策不同,对其进行分级赋值。其中,保税港区、综合保税区、拓展保税物流功能的出口加工区、跨境工业园区和保税物流园区为2,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为1。将每个省区历年拥有的海关监管区数量乘以对应的级别并加总即得到各省历年的政策优惠指数(policy,POL)。

(二)模型设定与估计方法

基于前面的分析,并对所有变量数据都取自然对数以减少异方差后,我们设定如下计量回归模型:

EXit=αi+β1EPit+β2FDIit+β3IMit+β4DMSit+β5POLit+β6LOCit+εit(4)

上式中,对αi的不同处理方式对应三种模型:混合模型(Pool)、固定效应模型(FE)和随机效应模型(RE),具体如何选择,可基于两个检验,一个是检验个体效应模型还是混合模型的F检验,另一个是检验个体效应为固定效应还是随机效应的Hausman检验。计算后发现,判定个体效应模型还是混合模型的F检验统计量为39.7(p

关于扰动项εit的结构,在式(4)中我们没有直接设定,而是通过假设检验进行判断。从数据结构看,横截面上,由于省区之间的异质性,可能存在组间异方差,而且大量研究表明面板数据组间异方差是普遍存在的;时间序列方面,由于采用了多年的数据,且大部分数据都有明显的趋势,可能存在个体内部的自相关。因此,本文首先通过LM检验判断截面异方差是否存在,LM检验的统计量为1910.2(p

三、中国地区出口失衡:实证结果

采用三种估计方法(OLS、FGLS和MLE)对式(4)基准回归结果见表1中模型(1)-(3)。可见,除区位LOC外,其余变量都通过了至少5%的显著性水平,国内市场规模越大以及产业结构的出口潜能、FDI和进口以及获得国家出口优惠政策越多的省区,出口贸易发展水平也相应越高。因此,一个省区国内市场规模的大小、产业结构与国家行业层面出口结构的匹配程度、进口和FDI的多寡以及所享有国家政策优惠的高低都是省区出口决定的重要因素。区位变量对省区出口的影响虽然符号符合理论预期,但没能通过显著性检验,这有点出乎我们的意料。考虑到各省区的进口对应于贸易伙伴国则为出口,也会受区位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怀疑是因为进口变量已经部分了区位因素的作用才导致其不显著。于是,我们剔除进口变量,回归结果见表1中模型(4)。可以看出,此时区位变量对省区出口的作用为正且通过5%的显著性检验,其余变量的结果也都符合预期且显著。正如理论预期的,MLE比FGLS估计更为有效,各变量的标准误更小。

由于式(6)中出口、进口、FDI和市场潜力等变量的均采用绝对值,此时,变量之间可能会存在一致的时间趋势而导致伪回归。避免产生伪回归结果的最常用的方法是对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若变量是非平稳的,则采用协整分析。然而,本节中面板数据的时间维度仅10期且数据结构为大N小T型,并不适合进行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因此,我们是通过在回归方程中加入时间变量t以去除各变量可能存在的一致的时间趋势。稳健性检验的结论与表1基本一致,故文中没有报告相应的回归结果。

考虑到我国省区出口贸易存在显著的区域差异,我们将31个省区样本按东、中、西三个地区分别进行了检验以考察省区出口贸易影响因素是否在不同地区有所区别,MLE估计结果见表1中模型(5)-(7)。可以看出,产业结构出口潜能和国内市场潜能在三个地区回归中仍然都符号符合预期而且显著外,区位因素和政策优惠在三个地区回归中都不显著,FDI和进口只有在东部地区回归中显著。因此,在影响省区出口的所有因素中,只有产业结构出口潜能和国内市场规模是最稳健的因素,不仅能解释不同地区之间的出口差异,而且也是地区内不同省区间出口差异。分地区回归的结果比较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区位和政策优惠因素省区之间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三大地区之间,而地区内部的各省区之间则相对均衡;而FDI和进口的地区差别不仅表现在不同地区之间,而且即使是东部地区内部省区之间也存在较大差异,但中西部内部则发展相对较均衡。

总之,国内市场规模、出口潜能、FDI、进口以及区位和政策因素都是影响我国省区出口贸易失衡的重要因素,尤其对东、中、西三大地区之间的出口贸易不均衡发展具有很强的解释力,而其中国内市场规模和出口潜力还能很好的解释三大地区内部省区之间的出口失衡。

四、结论与对策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逐步从一个封闭半封闭的国家发展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对外贸易大国,但在省区层面上,我国出口贸易是失衡的。实证分析表明,省区国内市场规模、产业结构出口潜能、FDI、进口、区位和政策优惠的差异都是三大地区之间出口贸易失衡的原因,但最重要因素还是国内市场规模和出口潜能,且这两个因素也是地区内部出口贸易失衡的原因。

因此,本文认为要实现我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特别是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全球出口疲软的大背景下,我国未来的对外贸易尤其是出口贸易必须实现地区协调发展。为此,本文建议:第一,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充分发挥国内市场对出口贸易的带动作用。在后金融危机导致国际需求疲软的背景下,立足于国内市场即发展内部贸易显得尤其重要,这不仅是扩大我国内需的重要方法,也是基于规模效应活动出口竞争优势的重要渠道。第二,充分发挥各省区的比较优势,重新调整产业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和优化升级。

参考文献:

[1]何莉.中国进出口贸易发展地区差距及其结构分解[J].国际经贸探索,2007(07).

[2]李斌,陈开军.对外贸易与地区经济差距变动[J].世界经济,2007(05).

[3]盛斌,廖明中.中国的贸易流量与出口潜力:引力模型的研究[J].世界经济,2004(02).

[4]赵志刚.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内贸易决定变量[J].世界经济文汇,2003(04).

[5]江小涓.我国出口商品结构的决定因素和变化趋势[J].经济研究,2007(05).

[6]杨汝岱.中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4~2005年分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分析[J].世界经济,2008(08).

[7]钟昌标.影响中国电子行业出口决定因素的经验分析[J].经济研究,2007(09).

[8]林吉双,陈娜娜.广东省出口贸易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8 (09).

[9]姜辉,查伟华.我国省际出口增长的空间差异及形成机理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4(05).

[10]Krugman, P. Scale Economies,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and the Pattern of Trad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80(05).

出口贸易结构的概念范文3

摘要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不仅引起世界许多国家的关注,我国政府、企业和学者也都高度重视,加强了对我国的外贸,尤其是出口贸易的研究探讨。从我国对外贸易的总体战略问题、外贸总体战略中出口贸易的战略地位问题、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的战略选择问题、出口贸易的市场选择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指出中国应坚持以出口为主导的战略方向,在出口贸易中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创汇增收,同时通过技术设备引进及自我发展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在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实施上,根据不同的目的,市场选择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

关键词出口贸易总体战略战略地位商品结构市场选择

1对外贸易的总体战略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按商品和劳务流向不同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不同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的客观环境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手段,特别是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或鼓励或抑制的不同政策,都制订有各自的战略规划,以作为本国对外贸易总的指导思想,即称对外贸易的总体战略。

西方经济学家和一些国际组织,把近几十年来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对外贸易总体战略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进口替代型战略。最早实施这种战略的是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该战略主要是高筑贸易壁垒,限制进口,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替代工业制品的进口,减少对国外经济的依赖,保护和扶植民族的幼稚工业。为了解决本国工业发展进口机械设备所需外汇,也出口一定数量的资源型产品和初级产品。

二是出口导向型战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实施的是这种战略。该战略与进口替代型正好相反,主张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加工业,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这些国家把国际市场作为本国经济的活动中心,把制成品出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主要措施是鼓励出口贸易的同时,也大量引进外资、技术、进口原料,以弥补内资金和原材料的严重不足。

三是混合型战略。该战略是上述两种战略的结合,把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不过分限制进口,也不过分鼓励出口。印度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采取过这种战略。

以上三种战略的共同地方是都包含有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进口替代型把保护、限制进口作为战略重点,出口导向型把鼓励出口作为战略核心,混合型二者兼顾,视为同等重要。

我国过去几十年实行的究竟是何种对外贸易战略,从来没有过统一的认识和非常明确的定位。改革开放前谈不上贸易战略这个概念,当时按实际做法是在过分强调自力更生思想的指导下,基本上采取了闭关锁国及几乎封闭式的进口替代型。至于市场的选择,更是反复多变、忽而是“东方”,忽而是“西方”,忽而又四面撒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但外贸战略仍然摇摆不定。大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上实行的是类似进口替代型与出口导向型相结合的混合战略;1994年以后,由外经贸部提出了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劳务合作与交流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大经贸”战略。这实际是一种内容复杂、实施困难、含糊不清的战略。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究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总体战略。最后在争论无果的情况下,又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选择可持续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比较自由的,配以适当保护的综合战略”和有管理的可调节的自由贸易政策。这更是一种没有具体战略的战略。

2外贸总体战略中出口贸易的战略地位

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在过去甚至今后的战略选择问题,总是没有形成过完全统一的认识,但有一点是大家都无可争辩的,这就是出口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关键所在,更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的前途问题。实践证明,正是这些年我国坚持了以出口贸易为先导,才以此带动了进口贸易,推动了对外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

(1)从外贸依存度方面,出口依存度始终高于进口依存度。从1990~2005年的16年间,出口贸易依存度有15个年份高于进口依存度,16年中出口依存度平均为20%以上,最高年超过3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GDP的20%以上来自出口贸易。

(2)从外贸贡献度方面,出口贸易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的增长,必然会带动国民收入的增长。根据林毅夫等学者的测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贸出口每增10.0%,基本上能拉动GDP增长1.0%。而进口贸易,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对经济增长不仅没有贡献,而且体现为漏损,二者呈负相关,进口每增长10.0%GDP增长为负0.56%。由此可知,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功不可没。出口贸易已成为与投资,消费一起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尤其在目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出口这驾马车显得更有活力。出口的增长还会刺激消费增加和投资扩大,对后两驾马车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3)出口贸易是我国换取外汇的重要来源。从1978~2005年我国年出口贸易额由97.5亿美元增长到7620亿美元,增长了78倍;1991~2005年的15年间,除1993年贸易呈逆差外,有14年都是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其中2005年顺差超千亿美元。多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换取了大量的外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出口的迅速增长,同时也带动了进口的增长。进口额由1978年的108.8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6601.2亿美元,增长了约61倍。

出口贸易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重点,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首先,出口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实行对外开放,就要大力发展外经贸事业,就要大规模地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以及多边、双边经济合作等,所有这一些都需要出口贸易换取的外汇提供资金保证。其次是我国产业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一方面因为发展出口贸易必须积极发展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这对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出口贸易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所需资金创造条件。第三,我国具有发展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优势,稀有金属、煤炭等的矿产资源优势,机电等制成品的工业基础、生产规模和成熟的国际市场优势,新开发生产的高科技产品优势等都比较明显。

3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的战略选择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的物质商品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发生了两个明显的转变:一是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出口商品是以食品、土特产品、矿物燃料产品等为主,工业制成品不占主要地位。到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5年初级产品的出口仅占全部出口产品的7.9%,工业制成品已占到92.1%。二是工业制成品中由粗加工型为主向精加工型为主的转变。过去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属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近年来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逐渐增多。目前我国出口的几大类产品中,高科技产品仅次于机电、轻纺排在第三位,而且还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但是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总体上讲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轻纺产品中的绝大部分和机电产品中的相当一部分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上不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国内原材料价格、劳动工资的上升,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也正在减弱。二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贴牌产品虽然市场看好,但我国付出的成本代价太高。

鉴于目前的现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向,坚持走以轻纺类产品为基础,以机电类产品为重点,以高新科技产品为发展目标的出口战略,其内容如下:

3.1以轻纺产品为基础

轻纺产品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轻纺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是我国发展出口贸易的根本所在,特别是纺织服装、儿童玩具,国内有庞大的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出口大国的地位不易被撼动,是我国出口战略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轻纺产品一般档次较低、质量较差、名牌较少,竞争力不强,轻纺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国多为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日趋升温,对从我国进口的纺织品等歧视性限制逐渐增加,再加上国内成本优势正在减弱,因此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今后要坚守轻纺产品出口这一根基不被动摇,就必须采取以质取胜、提高质量、提高档次、创立品牌。3.2以机电产品为重点

把机电产品作为我国出口贸易战略的重点,不仅这是我国目前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的45%以上,还在于:一是机电产品中的一些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可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状况,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二是机电产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产规模较大,与国民经济其他许多部门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机电产业的发展,也可为其他部门提供更多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三是发达国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内机电产业出现萎缩,所需机电产品多为进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对机电产品,尤其是对成套设备的需求也明显增加。因此,机电产品的世界市场容量很大,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50%,出口贸易的空间较大。

3.3以高新科技产品为发展目标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而出现的计算机等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新的产业,代表着世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这些新的高科技产业不仅本身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普遍提高其他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加其附加值,从而增强同类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因此下大力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的出口,不仅是我国出口贸易追求的战略目标和新的增长点,更可极大改变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接近30%。虽然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今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良好。因此大力发展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作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战略目标,是符合我国情况和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需求,是保持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驱动力。

4出口贸易的市场选择

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选择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曾明确提出实行“多元化的市场战略”,其内容包括:继续开拓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稳定巩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亚洲市场,加快发展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市场,积极开发非洲、拉丁美洲市场。但不同时期,多元化市场战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今后这一战略如何实施,笔者认为,鉴于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经贸环境的新变化及国内“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应当在坚持创汇增收、出口与进口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出口产品适销对路、发展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等原则下,把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分为三大不同类型,区别对待。三大类型是: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市场,以促进进口、服务于进口贸易为主要目标的市场,以销售中低档次产品和发展国家友好关系为主要目标的市场。

(1)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包括我国港、澳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市场,当属于以创汇为主要目标的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市场容量大、消费水平高、需求稳定,我国产品在这里享有一定信誉。因此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年出口额一般要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5%左右,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外汇收入的摇钱树,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主要来源地。对于这些地区要在坚决巩固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向纵深发展。

(2)以促进进口,服务进口为主要目标的出口市场。这类市场包括俄罗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西亚的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北非的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西非的尼日利亚、拉美的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不仅是出口大国,同样也是进口大国,不仅要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要进口我国储备有限但需求量很大的资源性产品,如被称为我国发展瓶颈的石油、天然气,以及铁矿石、化肥、铜矿等,上述地区正是这些资源储量、生产、出口的重要地,同时又不受发达国家所控制,因而是我国的重要进口基地,巩固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关系对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是十分必要的。维持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关系,一是要尽量保持贸易平衡,用扩大出口解决进口所需外汇;二是为建立可靠稳定的进口基地,应以提供设备技术、直接投资、劳务输出等方式与对方建立多种经济合作关系。总之,把这些地区作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选择,不应以换取外汇为目标,而是满足进口需要。

(3)亚、非、拉其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工业制成品比较短缺,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购买力不高,我国出口的中低档为主的轻纺类产品,价格低廉,非常适合这些国家的消费需求;我国的机械设备、操作技术要求不高,价格合理,与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相配套。因此这些地区理所当然的应是我国,特别是众多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市场。此外,这些国家长期以来与我国保持着友好关系,在许多国际活动中是我国的忠实朋友与合作伙伴,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关系,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既可落实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又可以巩固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应坚持以出口为主导的战略方向,在出口贸易中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创汇增收,同时通过技术设备引进及自我发展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在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实施上,根据不同的目的,市场的选择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荣林.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出口贸易结构的概念范文4

一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按商品和劳务流向不同可分为出口贸易、进口贸易和过境贸易。不同国家根据本国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结合国内外的客观环境条件,对国际贸易的发展目标和实现手段,特别是对出口贸易和进口贸易或鼓励或抑制的不同政策,都制订有各自的战略规划,以作为本国对外贸易总的指导思想,即称对外贸易的总体战略。

西方经济学家和一些国际组织,把近几十年来亚洲和拉丁美洲一些发展中国家采取的对外贸易总体战略大体分为三种类型。

一是进口替代型战略。最早实施这种战略的是巴西、阿根廷等拉美国家。该战略主要是高筑贸易壁垒,限制进口,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的民族工业替代工业制品的进口,减少对国外经济的依赖,保护和扶植民族的幼稚工业。为了解决本国工业发展进口机械设备所需外汇,也出口一定数量的资源型产品和初级产品。

二是出口导向型战略。日本和亚洲四小龙等实施的是这种战略。该战略与进口替代型正好相反,主张大力发展外向型的加工业,扩大工业制成品的出口,促进整体经济的发展和工业化。这些国家把国际市场作为本国经济的活动中心,把制成品出口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核心,其主要措施是鼓励出口贸易的同时,也大量引进外资、技术、进口原料,以弥补内资金和原材料的严重不足。

三是混合型战略。该战略是上述两种战略的结合,把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既不过分限制进口,也不过分鼓励出口。印度在20世纪70年代一度采取过这种战略。

以上三种战略的共同地方是都包含有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进口替代型把保护、限制进口作为战略重点,出口导向型把鼓励出口作为战略核心,混合型二者兼顾,视为同等重要。

我国过去几十年实行的究竟是何种对外贸易战略,从来没有过统一的认识和非常明确的定位。改革开放前谈不上贸易战略这个概念,当时按实际做法是在过分强调自力更生思想的指导下,基本上采取了闭关锁国及几乎封闭式的进口替代型。至于市场的选择,更是反复多变、忽而是“东方”,忽而是“西方”,忽而又四面撒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国际间的经贸联系日益加强,对外贸易不断扩大,但外贸战略仍然摇摆不定。大体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前基本上实行的是类似进口替代型与出口导向型相结合的混合战略;1994年以后,由外经贸部提出了以进出口贸易为基础,商品、资金、劳务合作与交流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协调发展的“大经贸”战略。这实际是一种内容复杂、实施困难、含糊不清的战略。加入WTO以后,我国的对外贸易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但究竟应该实行什么样的总体战略。最后在争论无果的情况下,又提出要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选择可持续发展,“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比较自由的,配以适当保护的综合战略”和有管理的可调节的自由贸易政策。这更是一种没有具体战略的战略。

2外贸总体战略中出口贸易的战略地位

尽管我国的对外贸易,在过去甚至今后的战略选择问题,总是没有形成过完全统一的认识,但有一点是大家都无可争辩的,这就是出口贸易在我国对外贸易战略中始终处于主导的地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是我国对外贸易的关键所在,更关系到我国对外开放的前途问题。实践证明,正是这些年我国坚持了以出口贸易为先导,才以此带动了进口贸易,推动了对外开放,促进了国民经济增长,主要表现在:

(1)从外贸依存度方面,出口依存度始终高于进口依存度。从1990~2005年的16年间,出口贸易依存度有15个年份高于进口依存度,16年中出口依存度平均为20%以上,最高年超过30%,也就是说我国每年GDP的20%以上来自出口贸易。

(2)从外贸贡献度方面,出口贸易是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的增长,必然会带动国民收入的增长。根据林毅夫等学者的测算,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的外贸出口每增10.0%,基本上能拉动GDP增长1.0%。而进口贸易,由于20世纪90年代后我国国内市场一直处于供给过剩有效需求不足的状况,对经济增长不仅没有贡献,而且体现为漏损,二者呈负相关,进口每增长10.0%GDP增长为负0.56%。由此可知,我国目前的经济总量已跃居世界第四位,出口贸易的大幅增长功不可没。出口贸易已成为与投资,消费一起拉动我国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尤其在目前内需不足的情况下,出口这驾马车显得更有活力。出口的增长还会刺激消费增加和投资扩大,对后两驾马车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3)出口贸易是我国换取外汇的重要来源。从1978~2005年我国年出口贸易额由97.5亿美元增长到7620亿美元,增长了78倍;1991~2005年的15年间,除1993年贸易呈逆差外,有14年都是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其中2005年顺差超千亿美元。多年的贸易顺差为我国换取了大量的外汇,使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出口的迅速增长,同时也带动了进口的增长。进口额由1978年的108.8亿美元增长到2004年的6601.2亿美元,增长了约61倍。

出口贸易能成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战略重点,并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出如此重要的作用,是与我国的基本国情及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密切相关的。这是因为:首先,出口贸易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实行对外开放,就要大力发展外经贸事业,就要大规模地引进技术设备、利用外资、开展对外工程承包、劳务合作以及多边、双边经济合作等,所有这一些都需要出口贸易换取的外汇提供资金保证。其次是我国产业结构,乃至整个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需要。一方面因为发展出口贸易必须积极发展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这对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调整与优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出口贸易也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引进先进技术设备所需资金创造条件。第三,我国具有发展出口贸易的比较优势。如纺织服装等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成本优势,稀有金属、煤炭等的矿产资源优势,机电等制成品的工业基础、生产规模和成熟的国际市场优势,新开发生产的高科技产品优势等都比较明显。

3出口贸易的商品结构的战略选择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出口贸易的物质商品结构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发生了两个明显的转变:一是由以初级产品为主向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的转变,20世纪80年代的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的出口商品是以食品、土特产品、矿物燃料产品等为主,工业制成品不占主要地位。到80年代后期,特别是90年代以后,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2005年初级产品的出口仅占全部出口产品的7.9%,工业制成品已占到92.1%。二是工业制成品中由粗加工型为主向精加工型为主的转变。过去我国出口的工业制成品多属于附加值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近年来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的产品逐渐增多。目前我国出口的几大类产品中,高科技产品仅次于机电、轻纺排在第三位,而且还有明显上升的趋势。

但是目前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总体上讲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轻纺产品中的绝大部分和机电产品中的相当一部分依然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不仅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价格上不去,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国际市场的激烈竞争和我国国内原材料价格、劳动工资的上升,我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优势也正在减弱。二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贴牌产品虽然市场看好,但我国付出的成本代价太高。

鉴于目前的现状,对今后如何进一步优化我国的出口产品结构,笔者认为应根据我国传统的比较优势和国际市场的发展趋向,坚持走以轻纺类产品为基础,以机电类产品为重点,以高新科技产品为发展目标的出口战略,其内容如下:

3.1以轻纺产品为基础

轻纺产品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轻纺产品属于劳动密集型产品,我国具有明显的成本优势,是我国发展出口贸易的根本所在,特别是纺织服装、儿童玩具,国内有庞大的生产能力,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出口大国的地位不易被撼动,是我国出口战略的基础。但是由于我国轻纺产品一般档次较低、质量较差、名牌较少,竞争力不强,轻纺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国多为欧美发达国家,这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措施日趋升温,对从我国进口的纺织品等歧视性限制逐渐增加,再加上国内成本优势正在减弱,因此出口形势依然严峻。今后要坚守轻纺产品出口这一根基不被动摇,就必须采取以质取胜、提高质量、提高档次、创立品牌。

3.2以机电产品为重点

把机电产品作为我国出口贸易战略的重点,不仅这是我国目前出口的第一大类产品,出口额占全部出口的45%以上,还在于:一是机电产品中的一些产品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发展机电产品出口,可以改变长期以来我国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的状况,优化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二是机电产品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生产规模较大,与国民经济其他许多部门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加机电产业的发展,也可为其他部门提供更多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三是发达国家由于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国内机电产业出现萎缩,所需机电产品多为进口;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因经济发展中基础设施建设规模的迅速扩大,对机电产品,尤其是对成套设备的需求也明显增加。因此,机电产品的世界市场容量很大,贸易额占世界总贸易额的50%,出口贸易的空间较大。

3.3以高新科技产品为发展目标

自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第三次技术革命而出现的计算机等电子技术、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工程、航空航天等新的产业,代表着世界经济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方向。这些新的高科技产业不仅本身在国际贸易中的份额越来越大,同时还通过新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可以普遍提高其他产业的技术含量,增加其附加值,从而增强同类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因此下大力气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其产品的出口,不仅是我国出口贸易追求的战略目标和新的增长点,更可极大改变我国出口商品的结构。

近年来,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增长迅速,2005年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额接近30%。虽然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但今后发展潜力巨大,前景良好。因此大力发展新技术产品出口,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有影响的并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产品,作为我国出口贸易的战略目标,是符合我国情况和千变万化的国际市场需求,是保持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的根本保证和驱动力。

4出口贸易的市场选择

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选择问题,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曾明确提出实行“多元化的市场战略”,其内容包括:继续开拓欧(盟)、美、日等发达国家市场,稳定巩固包括港、澳、台在内的亚洲市场,加快发展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市场,积极开发非洲、拉丁美洲市场。但不同时期,多元化市场战略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今后这一战略如何实施,笔者认为,鉴于我国加入WTO后国际经贸环境的新变化及国内“十一五”规划经济发展目标的要求,应当在坚持创汇增收、出口与进口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出口产品适销对路、发展国家间友好合作关系等原则下,把纷繁复杂的国际市场分为三大不同类型,区别对待。三大类型是:以出口创汇为主要目标的市场,以促进进口、服务于进口贸易为主要目标的市场,以销售中低档次产品和发展国家友好关系为主要目标的市场。

(1)欧、美、日等西方发达国家和包括我国港、澳在内的东亚、东南亚市场,当属于以创汇为主要目标的市场。这些国家和地区市场容量大、消费水平高、需求稳定,我国产品在这里享有一定信誉。因此长期以来这里一直是我国的主要出口市场,年出口额一般要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5%左右,是我国名副其实的外汇收入的摇钱树,同时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所需先进技术和设备的主要来源地。对于这些地区要在坚决巩固的基础上,不遗余力地向纵深发展。

(2)以促进进口,服务进口为主要目标的出口市场。这类市场包括俄罗斯、中亚的哈萨克斯坦、西亚的沙特、科威特、卡塔尔、北非的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西非的尼日利亚、拉美的委内瑞拉、巴西等国家和地区。

我国不仅是出口大国,同样也是进口大国,不仅要进口先进的技术设备,还要进口我国储备有限但需求量很大的资源性产品,如被称为我国发展瓶颈的石油、天然气,以及铁矿石、化肥、铜矿等,上述地区正是这些资源储量、生产、出口的重要地,同时又不受发达国家所控制,因而是我国的重要进口基地,巩固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关系对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是十分必要的。维持与这些地区的贸易关系,一是要尽量保持贸易平衡,用扩大出口解决进口所需外汇;二是为建立可靠稳定的进口基地,应以提供设备技术、直接投资、劳务输出等方式与对方建立多种经济合作关系。总之,把这些地区作为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选择,不应以换取外汇为目标,而是满足进口需要。

(3)亚、非、拉其他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起步比较晚,工业制成品比较短缺,人民生活水平相对较低,购买力不高,我国出口的中低档为主的轻纺类产品,价格低廉,非常适合这些国家的消费需求;我国的机械设备、操作技术要求不高,价格合理,与这些国家的产业结构、生产力水平相配套。因此这些地区理所当然的应是我国,特别是众多中小企业产品的出口市场。此外,这些国家长期以来与我国保持着友好关系,在许多国际活动中是我国的忠实朋友与合作伙伴,加强与这些国家的贸易关系,进一步开拓出口市场既可落实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又可以巩固国家间的友好关系。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应坚持以出口为主导的战略方向,在出口贸易中发挥比较优势,坚持创汇增收,同时通过技术设备引进及自我发展实现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在出口市场多元化的战略实施上,根据不同的目的,市场的选择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我国出口贸易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荣林.中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转型的理论与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

2曲如晓.中国对外贸易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3赵玉阁.中国对外贸易教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出口贸易结构的概念范文5

在对贸易模式进行定义前,我们先来探讨一下贸易结构的概念。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指一个国一定时期内,各种类别的进出口商品占整个进出口贸易额的份额。一个国对外贸商品结构,主要是由该国的经济发水平,产业结构状况,自然资源状况和贸易政策决定的。发达国家对外贸易商品结构是以出口初级产品为辅,出口工业制成品为主;而发展中国家的硕士论文对外贸商品结构的特征则是以出口初级品为主,出口工业成品为辅。国际商品结构是指各种类别的商品在整个国际贸易额中所占的比重,通常以它们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的比重来表示。

国际上衡量贸易模式的指标有:(1)ctb(对贸易平衡的贡献率)。ctb指数,又称对贸易差额的贡献指数,它不仅反映了各行业的贸易差额,而且通过比较总的贸易差额中各行业所占的比重与贸易总额中该行业所占的比重,反映了各行业的净出口对整个贸易差额的贡献,即各行业的比较优势。

贸易竞争力指数(tc)法、国际市场占有率法、简单比价法、国内资源成本法等,它们从出口规模、净出口状况、市场份额、价格、生产成本等不同角度对商品国际竞争力进行测算,对分析一国或地区的商品国际竞争力都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中显示性比较优势法和贸易竞争力指数法运用较多。

tc(贸易竞争指数)。它是用来判断一个国家的某种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是否具备相对竞争优势的度量指数,其计算公式为tc=(ej一lj)/(ej十lj),式中均、ij分别代表一国类商品的出口额和进口额。如贸易竞争指数为正,表示该国j类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对于世界来说,该国剥商品的净供应国,具有较强的出口竞争力,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强;贸易竞争指数为负,则表示该国类商品的生产效率低于国际水平,出口竞争力较弱,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也较弱;如果指数为零,则说明该国类商品的生产效率与国际水平相当,其进出口纯属进行品种交换,其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

ms(国际市场占有率)。该指标反映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出口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占有的份额或程度,用公式表示为ms=均/wj,式中ej和wj分别表示一国j商品的出口值和世翔商品的出口值,其值越高,说明该国此种商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在自由良好的市场条件下,本国硕士论文市场和国际市场一样,都是对各国开放的。一个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大小,最终将表现在该产业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率。

出口贸易结构的概念范文6

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之间的相互影响、金融发展对贸易开放的影响以及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对两者关系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14世纪,但在此之后一直未能有专门、系统的研究。直到20世纪70年代金融发展理论产生后,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的关系才开始得到系统而深入的分析。从20世纪末到现在,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更加具体和细化,学者们越来越开始集中于研究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之间单向作用的影响。本文在简单界定二者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对国内外关于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关系的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

1基本概念界定

金融发展是指金融资产相对规模的扩大或占GDP份额的上升,同时伴随着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效率的提升和金融体系功能完善的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概念。从历史的角度出发,金融发展应该包括:(1)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的统一;(2)包括获取金融总量所运用的交易技术、交易机制与交易模式的创新;(3)通过加强金融发展模式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吻合程度,使金融对经济的渗透程度增加,促进经济发展。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的效率也就越高。一般来说,金融发展程度是金融工具的数量、种类和先进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和效率等的综合。

贸易开放是指一国从事对外贸易时在生产要素流动、国际化分工和贸易交换方面的国际参与程度,这种参与程度包括参与范围、参与规模和参与层次等多方面内容。具体来看,贸易开放包括三方面内容:第一,国际分工阶段国内市场的开放,如国外生产要素和产品(包括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的使用,国外的资本、技术和研发的使用;第二,本国贸易参与国外市场的程度,包括出口(包含货物和服务两方面)、对外投资和技术转让等;第三,贸易政策的开放和与国际经济组织规章制度的趋同,如汇率政策、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可兑换、投资政策的限制、贸易壁垒的放宽和消除等。

2国外研究现状

20世纪70年代,麦金农(1973)和肖(1973)通过研究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相继提出“金融抑制”和“金融深化”理论。他们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广泛的“金融抑制”现象,阻碍了金融发展,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因此发展中国家应将金融自由化和金融深化作为发展政策的核心。肖(1973)在研究开放经济中的金融深化时,专门阐述过贸易政策和金融发展之间的关系。他认为,金融抑制和贸易扭曲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两者共同造成了对经济发展的连锁限制。在金融抑制情况下,存贷款利率和汇率的扭曲会造成贸易结构、贸易部门和非贸易部门之间资源配置的扭曲;而扭曲的贸易政策又会阻碍金融深化,形成反馈作用。贸易政策的不稳定和不切实际会降低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的投资水平,贸易政策中涉及补贴的贷款利率和信贷配额等金融工具也会牵制金融发展。

进入20世纪90年代,贸易开放与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又有巨大突破。随着学科间的交叉研究越来越深入,经济学者日益认识到金融体系对贸易的积极影响作用。Kletzer和Bardhan(1987)最早注意到一国的金融制度可以成为该国进行贸易的一种优势,他们在俄林-赫克歇尔模型的基础上引入金融因素,证实信贷市场发达的国家会专业化于外部融资依赖性较高的产业,而信贷市场限制较高的国家则专业化于外部融资依赖性较低的产业。Rajan和Zingales(1998)在此基础上提出金融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在金融市场高度发达的国家,那些高度依赖外部融资的产业具有较高的增长率。Beck(2003)认为如果一国金融发展完善,则在高度规模经济的部门具有比较优势,这些部门将出口产品。他使用56国36产业的数据证明在较高金融发展水平的国家中,依赖外部融资的制成品行业具有较高的出口份额和贸易顺差,并且各国之间存在着贸易结构的多样化。

大多数经济学家都是从金融发展如何影响对外贸易的角度进行研究,也有一些学者将研究着眼于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单向影响上。具体研究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供给角度和需求角度。从供给角度来解释贸易和金融联系的主要是Rajan和Zingales(2003)。他们认为经济体内现有利益集团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会极力阻止金融发展,但随着贸易开放和国际资本的流入,这种意愿会被削弱。于是贸易开放度的增加可以使得利益集团的意愿与金融发展的内在要求相一致,从而改善外部金融的供给条件,促进金融发展。Svaleryd和Vlachos(2002)则从需求角度解释了贸易跟金融的联系途径,并强调了贸易在风险分散方面的作用。他们指出,贸易开放必然伴随着各种风险,如国际竞争和外部冲击等,这造成了企业对外部融资的新需求,从而金融市场作为风险分散的重要工具得以不断发展。还有一些学者则从不同的视角分析了贸易对金融的影响途径。Aizenman(2008)针对把金融抑制作为间接税收手段的发展中国家建立一个理论模型,研究贸易开放对于金融自由化的影响,他认为贸易开放增加了实施金融抑制的成本,因而降低了使用金融抑制作为间接税收手段的有效性,这反过来暗示贸易自由化使得金融控制成本的增加,将最终导致金融改革。Kim、Lin和Suen(2010)基于1960-2005年88个国家的面板数据,对面板误差修正模型进行PMG估计,结果显示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在长期上有正向影响,同时短期上影响为负;在基于通货膨胀率和人均收入对国家进行分组估计时,这一结论只在于高通货膨胀组和低人均收入组得到证实。

3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之间关系的研究起步较晚,研究深度和广度还有待进一步拓宽。与国际上研究方向一致,国内的研究大多从金融发展比较优势理论出发,研究金融发展对贸易开放的影响,涉及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影响、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之间相互影响的研究较少。并且,国内现有的研究成果多为使用中国的相关经济数据进行宏观层面的实证检验,而理论研究以及将商品市场和资本市场相结合在微观厂商层面进行的实证检验较少。

在金融发展影响贸易开放的研究上,胡岩(2003)基于中国比较优势结构变迁的现状,探讨了银行、股市发展与出口商品结构的关联,认为在仅考虑金融部门水平差异的情况下,金融发展水平的提高将导致资本密集型产业出口水平的提高,使劳动密集型产业上的比较优势逐渐转移,从而能够促使贸易结构优化升级。孙兆斌(2004)则分析了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低度化的特征,并考察了其与现实金融发展的关系,认为金融发展会促使一国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进而为一国比较优势的结构性变动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撑,引致出口商品结构的优化。齐俊妍(2005)则认为金融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能更为有效地将资本量转化为投资并促进技术进步,增加资本技术密集型产品在出口总量中的比重,改善出口贸易结构。李斌,李国强(2008)则从规模、结构和效率三个方面论证了金融发展对于出口贸易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证明金融发展对出口贸易结构优化所起的正向作用。而林玲和李江冰(2009)则着眼于金融改革对出口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认为金融发展能改善资本密集型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比较优势从而促使出口贸易结构升级。

在贸易开放影响金融发展的研究上,梁莉(2005)利用我国1993-2004年的季度时间序列数据进行协整分析和Granger因果检验,发现贸易开放度与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规模指标具有协整关系,同时贸易开放度是金融中介和股票市场规模指标的Granger原因,反之则不成立。徐建军、熊德平和汪浩瀚(2008)基于1981-2004年的跨省面板数据,运用面板误差修正模型的Granger因果检验证实金融发展与对外贸易之间同时存在长、短期双向因果关系。沈能(2006)利用Geweke分解方法同样研究了我国金融发展和国际贸易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表明二者之间存在双向因果关系。钟晶晶(2009)通过对1978-2007年中国的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的Geweke分解检验,指出在贸易开放和金融发展的双向因果关系中,以贸易开放对金融发展的影响作用为主导,符合中国金融发展滞后于贸易的现状。冯叶月(2009)基于中国1990-2007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对外贸易影响金融发展的固定效应模型估计,发现对外贸易能够显著促进金融规模的扩张,但总体上不能有效提升金融行业的运行效率,同时对外贸易对各地区金融发展的影响是基于当地金融比较优势的不同而不同的,东部沿海地区较中西部而言更为显著。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