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课教学反思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微型课教学反思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微型课教学反思范文1

一、应试目的太强,忽视培养兴趣,难以调动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实践表明,缺乏数学兴趣是数学学习失败的重要根源.高中数学学科特征已使学生感到乏味和畏惧,再者传统的数学教学,教学内容存在“偏难、繁旧”等问题,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多以高考为目标,以解题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采用“饱和轰炸”型的“注入式”教学,这种课堂教学教师表演得精彩而学生学得被动、茫然,根本感受不到数学的趣、美,使学生误以为数学就是繁琐的推理、记忆程式定理和解题,逐渐对数学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使得数学学习“雪上加霜”.

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发展学生继续学习能力是新课程标准要达到的目标之一. 而要培养学生兴趣,首先要相应改革我们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如:提高上课艺术,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让学习数学成为一种享受;搜集、整理数学史与数学美方面的小资料及趣味数学题,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把数学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增加一些数学实验的内容,变“听数学”为“做数学”;另外要留意分析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良好表现,使学生时时有成功的体验,从而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信心,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数学难学为数学易学,乐于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

二、无视个体差异,缺乏分层教学,没有切实做到因材施教

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自身的思维能力等个体差异影响着学习效果,现行的同目标、同内容、同过程的教学和同高度的评价标准,不但使学优生得不到更充分的拓展锻炼的机会,还使应特别夯实基础的学困生连基础也掌握不了. 这样的教学不仅不能同时满足学优生和学困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而且严重挫伤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造成各自的学习困难.

“提供多样课程,适应个性选择”是《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非常主要的理念,它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人人数学观”的一种延续,它提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数学教学思想,即“分层教学思想”. 它强调数学教学应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使不同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这种分层的意识一方面可以体现在帮助学生对课程多层次、多种类的选择上,如实施“走班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数学水平、学习兴趣,自主分析满足自己需要的、适合自身水平的数学教学. 另一方面,分层意识也可以体现在具体的数学课堂教学中,而坚持“过程教学”则是在同一个班中实施“分层教学”的最佳途径. 我们可以首先调查研究学生的数学素质差异,把学生分成A,B,C三个层次,并把每节课(每章节)的教学目标及学生能力形成过程分成逐步加深的三个层次,使不同学生在不同层次中得到发展提高. 另外,课后可以设计“分层设问”训练题,强化训练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层次的发展,以巩固教学过程化所带来的效果. 另外,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帮助他们确定适合的、留有余地的“近期目标”和“长远目标”,使他们在实现“近期目标”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并采取鼓励、监督、指导等一系列手段,帮助学困生磨炼意志、战胜困难,以期实现“长远目标”.

三、不注重精讲精练,作业负担沉重,反思性学习难以进行

注入式、接收—巩固型的传统教学,往往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得太多,而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努力地听讲、记忆,缺乏高质量的课堂参与活动;而课堂外教师的题海战术,铺天盖地的参考书又使学生疲于应付,根本没有时间和精力进行学后的消化反思,不能真正掌握知识、方法和技巧,由此就出现了讲过、做过仍然不懂、不会做的现象,从而又加重了教与学的负担. 这种缺乏反思、囫囵吞枣的学习使得数学学习异常艰辛且收效甚微,甚至越学越差.

新课标将学生活动的质量作为评价教师课堂教学的重要标准之一的同时又把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放在了一个重要的地位,而且引导学生学会批判和自我反思是新课程标准对学生能力培养提出的新要求. 曹才翰先生非常重视并倡导培养学生对学习过程的反思习惯,认为“培养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的习惯,提高学生思维的自我评价水平,这是提高学习效率、培养数学能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

微型课教学反思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 反思 合作 提问

目前,新一轮课程改革正以令人瞩目的迅猛之势在全国各地顺利推进,广大教师以此为契机,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断改革自己的教学实践。但本人发现,有些老师对课改精神的理解有失偏颇,由此而对课堂教学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在此试作分析,以期引起大家的关注。

一、新课程不需要老师讲了吗

最近,各种课改观摩活动此起彼伏,观摩课、调研课、示范课、评比课接二连三。稍作注意的活。你就会发现,目前的语文教师很怕讲,能“少讲”则“少讲”,能“不讲”则“不讲”,尽量多让学生讲,多让学生活动。因为越来越多的老师认为,新课程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就必须做到“少讲”,甚至“不讲”。于是,课堂上出现了学生泛泛而读,冠以“自读自悟”;滥用多媒体课件,名曰“用好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想方设法追求课堂活动的热热闹闹,千方百计在教学形式上作文章,而不顾及教学的实效。

“讲”就是“满堂灌”、“填鸭式”?就是“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体”?不!它们之间不能简单画等号。新课程并不排斥老师讲。问题是怎样讲。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这样一段话,讲当然是必要的……问题可能在如何看待“讲”和“怎样讲”……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教师就要朝着促使学生“反三”这个标的精要地“讲”,务必启发学生的能动性,引导他们尽可能自己去探索。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并不是一概地反对老师讲,而是主张“精要地讲”,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性、创迪性地讲。

从以前教师的繁琐分析到现在教师谈“讲”色变,我们不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要从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好好研究“讲”,正确把握“讲”的作用。学生各抒己见,老师加上精当的评点,就能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自主探究,老师加上启发引导,就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生自读感悟,老师加上精妙的点拨,学生便能感悟得更深。

我们不能当讲的不讲,该挖掘体会的不去挖掘体会,这样的教学势必缺少深度和广度。课堂上的“兵教兵”运用得当,固然有效,但教师大多还是能见学生所未见,思学生所未思。教师要履行好“平等中的首席”这一职能,恰当而精要的“讲”还是少不了的。

二、这样的合作学习有用吗

眼下,几乎所有的课堂,特别是公开教学,都可以看到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从讲台上走了下来,不再“居高临下”,师生之间的距离接近了,学生的确是“动”起来了。但稍作注意,我们会发现有些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很多,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很低。如有的把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形式、一种点缀,只用两三分钟时间,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学习状态,就草草收场;有的看似全员参与,实际上是好学生一统“天下”,学困生“袖手旁观”;有的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不会倾听,不会合作,课堂几乎处于失控状态,教师缺少组织教学的策略;有的课堂气氛似乎很活跃,其实思维含金量很低;有的重视对合作结果的评价,忽视如何提高合作有效性的指导……

按照最优化的教学过程必定是信息量流通的最佳过程的原理,合作学习无疑是一种极佳的教学方式,它能使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帮助,对不同智力水平、思维方式、认知风格的学生实现“互补”,达到共同提高。但如果运用不当,合作学习的这些作用就无法发挥。因此,领会合作学习的精髓,正确运用合作学习的方法。应当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

为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我们必须做到如下几点:

1、准确掌握合作学习的规则。教师应根据学习任务的性质采用相应的策略,或先明确分工再合作,使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自己的特长,既快又好地完成任务;或先独立思考,再分别说出自己的想法,最后形成集体的意见。

2、精心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的内容要考虑学生之间可能会有不同的认识、有不同的发现等等,这些内容往往是教学的重点或难点,是学生靠个体自主学习很难解决的。这样,才能把学生的差异变成一种教学资源,学生才会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才会收到相互启发的功效。

3、加强对合作学习的指导。课堂上,教师要真正关注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时,教师不能袖手旁观,而要深入到小组中去,了解他们合作的效果、讨论的焦点、思考的疑难点。教师还应考虑学生需要什么,如何去引导他们,从而灵活地组织安排下一个活动。

三、怎样提问更有效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老师们在课堂上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

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课文的特点,不分时间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地使用。结果,学生所思所见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提出了启发式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也就是说只有当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时教师的适时启发,才能帮助学生打开思维的门扉。

作为教师,我们每一节课都应该考虑: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提问需进一步改进。

我认为,提问题首先要讲究实效。有的问题,要“穷追不舍”,像前面提到的诸如“你读懂了什么”之类的问题,如果学生的交流非常粗浅,教师决不能“鸣锣收兵”,而要提供足够时间让学生再读自悟,或进行适时适度的点拨,促使学生对某一问题的讨论进一步深入。

微型课教学反思范文3

[关键词] 新课程理念;高中化学;无效教学行为

追求有效教学,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当前课改的热点。在平时的听课、评课中,发现了很多朴实而又精彩的课例,但与此同时,也看到了不少课堂上存在着无效的教学行为,这些行为严重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对教师和学生两方面来讲无疑是在做无用功。因此,有必要冷静反思化学课堂教学现状,及时分析造成课堂教学中无效教学行为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解决和改进,进而做到从无效到有效,从有效到高效。

一、无效的“探究”教学行为,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化学教学过程中,通过实验探究,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可以使学生在亲身体验中获取知识、锻炼能力。“实验探究”成了在新课程背景下化学教学中最流行的教学方法之一。但在化学实验探究中,不少教师只是盲目的进行“实验探究”,而忽视学生的学习基础、实验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虽然整个课堂热热闹闹的,但学生根本都没弄清楚自己做实验的目的以及实验探究所依据的化学反应原理。这样整个课堂下来,不但教学是无效的,同时打击了学生的探究信心与学习兴趣。

二、无效的课堂提问,降低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课堂提问,是艺术性很强的教学手段之一,但是,有些教师课堂提问太多,每讲一两句便问对不对、好不好,学生跟着教师的话异口同声“对”、“好”。其实教师问的问题是什么,学生都没有时间经过大脑思考。一节课下来,问题提了一大堆,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或者有的提问设计太难,离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现实太远,学生无从回答,使课堂气氛沉寂。

课堂提问是一项设疑、激趣、引思的综合性教学艺术。新颖而富于启发性的问题,恰到好处的提问能使学生思维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和谐课堂氛围的形成。因此,教师一定要在钻研文本上下工夫,在课堂上突出重点,解决难点,这样设计的问题才必定含有启发性,有一定的思考价值,才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同时,特别要注意把握提问时机,设计的问题难易程度要深浅适中,适应不同的学生,只有这样,才可引导全体学生生动活泼的学习,从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无效的多媒体辅助教学,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现速度快,图文声并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可以给予学生更多视觉和听觉上的冲击,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由于其确实可以有效地改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益,被越来越多的化学教师所采用。但是,不少化学教师对多媒体这一课程资源的利用存在着误区,在课堂上长时间、大容量、过多过滥地使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甚至是课件的展示盖过对学生解题思维的引导,而教师没有时间搜集学生反馈的信息,学生也来不及对知识内容做出深入细致的思考,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就难于实现。因此,形式新颖的课件设计虽能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但教师还应尽量避免舍简求繁,课前花费大量的时间去准备课件,课堂上过分强调形式和过分依赖课件,忽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和教学根本目标的达成,从而导致课堂教学的无效性。

四、抛弃“讲授——注入”教学方法,制约着化学教学的有效性

微型课教学反思范文4

然而凡事皆有其两面性,如果片面夸大多媒体网络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就会偏离课堂教与学的实质。不少教师自视扔掉了粉笔、握住了鼠标就是更新了教育观、解读了新课程,盲目追求看似迭起的课堂假象,对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种种非常态行为,非但不加以批驳,反而人云亦云、亦步亦趋。这种现象在目前的高中英语教学中可见一斑,对此我们着实应该伫步反思、引以为戒。

一、高中英语课堂教学“非常态”教学行为的表现

1.拿来主义,风起云涌

网终技术迅猛发展,工具型、资料型、开放型的教学平台日益成为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的发展方向。网络上充斥着许许多多带有学科特色的教学平台、多媒体资料库、素材库、课件和试题库等,其质量参差不齐。也许是由于日常教学工作相当繁重,也许是制作课件在构思、搜索、准备上要花费太多的时间、精力,因此很多教师往往一看到网上有内容相关的英语课件,就全盘接收,下载为己所用,不知不觉中成了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顶礼膜拜者、网络资源的拿来主义者。孰不知学情不一样,再优秀的课件也不一定适合每一个教师、学生乃至每一次课堂教学。

2.蜻蜓点水,囫囵吞枣

新课标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但有些教师过于求多求全,运用网络资源,收集了大量的课外知识,构筑不同的任务,浓缩了学的过程,过分强调在“做中学”的“做”,超额设计了一系列的拓展练习任务。学生忙忙碌碌地“为做而做”,教师无暇顾及学生的“学”,教师为了完成那些体现新课标旨意的“任务”,忽略了最为重要的完成任务的过程。师生、生生探究合作、共同发展的教学互动过程才是新课标所倡导的。

3.主导突显,主体淡化

凡是公开课都选择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每个教师都会精心准备课件,把每一个教学步骤、每一个设计好的教学任务通过多媒体辅助演示出来。粉笔、黑板等早已失去其应有的教学工具的地位,成为了教学观念落伍的代名词。既然任务已设计,而且每个任务都是环环相扣,教师在课堂上就很注重引导学生顺着既定的任务链走,不敢越雷池一步,更不敢激发学生的发散思维,否则这被激活的思绪又怎能收得回?这课件还怎么演示下去?这些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上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在教学过程中下意识地利用了对学生调控支配的权利,以课件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学生的主动性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二、多媒体网络技术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再定位

1.明确目的性

教师首先应该明确多媒体网络技术的运用,目的是创设一个集图像、声音、动画和文字于一体的语言教学情境,因为多媒体具有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容量庞大的优势,能适时呈现教学内容,展示课堂语言实践活动材料,链接教学环节,补充相关主题的背景语料,通过听、说、读、写,让学生接触更多的语言材料,营造浓厚的学英语的课堂氛围。教师应借助多媒体,通过各种感官综合刺激学生大脑,引导学生挖掘自己的创造潜能、开发自己的创造力,使课堂教学快节奏、大容量、高效率地进行,避免为课件而教、为课件而学的本末倒置的“非常态”教学行为。

2.讲究科学性

正确运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在高中英语教学中开发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要讲究科学性,妥善处理人与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教学资源的关系,教师、学生通过有效的多媒体网络技术获取网络教学资源,再将网络教学资源反馈给课堂教学,实现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在网络资源的开发、甄选上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向学生推荐实用有效的教学网站;在网络资源的运用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重视探究学习的过程,构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探究和交流的发展空间,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由可能变为现实。

三、基于网络的课堂教学对英语教师的再要求

1.学无止境,教无定法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要重视理论学习,把教学理论水平的提高与课堂教学实践结合起来;认真学习新课标,解读新课标,树立与课程改革相适应的教学观念和教学策略;把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以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核心和根本目的,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主观能动性,把接受式学习和探究性学习有效地结合起来。

2.提升信息知识和技术素养

微型课教学反思范文5

关键词:微课;微格教学;教学方式;模式构建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7)04-0071-05

借助信息技术,微课已然演变为一种能够普遍推广的新颖时尚的教学形式,一种每个教师皆可设计开发、记录优质教学资源的手段,并促发催生多种基于微课的创新教学模式。微格教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受训者的教学技能,规范其教学行为,塑造优秀的从教者。为此,探究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何为微课

“微课”,在国外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又称微讲座,英文Micro-lecture,是用来描述简短的、围绕某个特定主题的、条理清晰的录像讲座材料,其时间长度一般为5~10分钟。中文特指以微视频为主的教学资源,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为支持翻转学习、混合学习、移动学习、碎片化学习等多种学习方式,并为大众提供碎片化、移动化的网络学习新体验。[1]

微课的主要特征是视频为主,主题突出,短小精悍,资源多样,应用面广,其核心理念是在课程中把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紧密地联系起来,以产生一种“更加聚焦的学习体验”。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协会Educause认为,Micro-lecture“就是一节短小的、用来呈现某个单一话题的录音或录像;百度百科:“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认为,微课全称是“微型视频课程”,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的有机结合体;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对微课的定位是:“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

综上所述,微课既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也是一种微型教学活动。作为教学视频资源,它是以短小精趣为特征的在线学习方式,是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作为微型教学活动,它是以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生成性为特征的网络课程,是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围绕学科知识点、教学重难点、作业布置及实验操作而展开的教学全过程。

当然,若把微格教学法从培训教师某些教学技能的培训实验场运用到日常教学环境而成为常态教学活动的时候,就构成了微课教学。一般分两种形态,一种是用微课形式教学,一种是用微课资源进行教学。为此,未来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势必将成为常规教学的新常态。

二、微格教学与微课的联系

微格教学最早起源于斯坦福大学,随后传播到世界各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由发达国家传播到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微格教学的要义就是要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依据理论,重点在于通过学习者的参与、经验分享、反馈、教学诊断等一系列实践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技能。关键在于“教师少讲,学生多练;教师主导,学生反思”。

微格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集中解决某一特定教学问题行为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师技能训练形式。英文为Microteaching,又译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小型教学或录像反馈教学。[4]

微格教学培训的实质就是将复杂的课堂教学分解为比较简单的小型教学,通过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使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个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在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理论水平、对课堂教学认识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2]教育部已将微格教学列为高等师范院校达标的条件之一。

作为教学视频资源和学习资源,微课是传统教学的浓缩,又是微型教学活动。作为一种在线学习视频资源,微课以短小精趣为特征,是记录教师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它是教师进行微格教学过程的记录与展示;作为一种微型的教学活动,它以情景化、趣味性、可视化为特征,以短小精悍的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又不局限于教学视频,既是教学资源包,可以在课堂、课下使用,又是在教师主导下的微格教学的教与学的课程,是教师开展微格教学的全过程,也是常规教学的浓缩与精华。

目前,在我国中小学教育领域,微课时长多被限定在5~8分钟,最多不超过10分钟。在高校,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评价标准中明确要求参赛微课时长应该在10~20分钟之间。美国学者Bradley T.Vander Zanden认为:成年人可以一丝不苟地集中自己的精力在某个事物上的时间平均为20分钟,未成年人还达不到20分钟。为此,结合实际教学与知识点的难易程度,为保证教学质量,提高学习效率,实现微课教学目标,我们认为,微课时长一般应控制在5~15分钟左右。众所周知,享誉全球的TED讲座,就严格将讲座限制在18分钟左右!

然而,微课建设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在限制的r间内,激发讲授者采用创新的教学设计与编排陈述,在达到教学效果的同时提炼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实现短小精趣的教学目标,既是教学方式的丰富与创新,又是课堂教学课程形式与内容的改革。

未来,微课需要跳出技术与浓缩课的藩篱,从碎片化走向系统化、规范化,趋近微课程,并在课程的视野下思考微课的功能定位,使之与教学融为一体。

三、教师职业教育视域下微课的价值意义及使用原则

信息时代,教育需要与时俱进;网络时代,教育必须进行改革。针对教育改革,首要是师资队伍,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能力。教学方法的革新则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学形式的改变是顺应时代的发展与学生的喜好、有效地完成教学内容、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举措。一段深受学生喜欢的微课视频,除了完成教学内容外,还要能激活学生已有知识,并能在学生生活中加以应用、整合,实现教学目标。

无论运用微课,还是进行微格教学,都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现代教育学还认为,教师要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仍须源源不断地获得三种信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信息,来自学生的反馈信息,教自身教学行为的信息。

如果说微课给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教学设计与教师风采的平台,微格教学则为训练和提高教师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手段、方法与实现的可能。

微格教学是利用教育技术手段来集中培训、提高、展示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技能的一种教学训练形式。对于学生,微格教学不能替代综合运用教学技能的现场操作练习和教育实习,只有将二者相互协调、补充,方可取得最佳培训与教学效果。对于教师,微格教学需要遵循扬长避短的教育原则,通过经常的教学实训、不断的教学反思来完善、提高自身的教学效果与教学技能。[4]

为此,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运用的模式,首先,准确定位,明确定位教师与学生在微课中的角色。其次,明晰微课的教学思路,并针对教育教学内容、对象与需求确定教学视频的制作方式。第三,遵循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确定微课教学内容、时长、教学方法与实施方式。

建模第一步:教学角色的准确定位

(1)教师的角色――是教学的引领者。为此,教师授课时间需要进行调整与再分配。教师的微课教学一定要明确主题,清晰教学要点,把握教学知识点与趣味性,通过生动案例启发学生,诱导学生深层次的思考,将教学视频与教学要求相一致。视频的重点在于提出问题,引发兴趣,启发思考。作为微型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强调教学情境的营造,强调教学环节的完整,注重教学的趣味性、启发性与生成性,同时注意教学时间的合理安排。单纯知识点教学视频一般在5-6分钟,原理阐述教学视频在10分钟左右,教学难点与实验操作教学视频在15分钟左右。既使是复杂的实验操作教学视频也应限制在20分钟以内,否则就超出了微课的范畴,演变为常规的网络教学。

(2)学生的角色――须进行角色转换:明确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学的有效性在于把握学生的兴趣点与关注度。教学必须为学生服务,首先就要换位思考,了解学生的喜好,知道学生关注的兴趣所在。为此,在微课教学中,把握微课短小精趣的特征,围绕主题,创设情境,突出重点,把握教学的环节与节奏。如此才能在知识的趣味与魅力活跃过程中吸引学生的关注度,引发学生的思考,有效地进行教学,实现微课的目的。

建模第二步:厘清教学思路

首先,众多高校的微格教室已经达到录播教室的标准,差距也仅仅是教室的大小、装修档次及机位多少。微课的发展势必需要源源不断的优质、精悍的教学视频资源,因此,利用微格教室开展微课教学,有事倍功半的作用,更有一举多得的效应,足以满足微课高效、可视的要求。

其次,每一个进行微格教学的教师,势必重视教学环节的方方面面。他们在常规教学中不乏闪光点,更不缺少教育教学的经验,甚至教学智慧。因此,这些教学视频资源为微课提供了多元、精趣的微课素材。

第三,将常规教学与微格教室运用相结合,势必会形成一个学校、一个专业发展的风格与特色,有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能有效引导、持续加以重视、不断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则更有助于推动教学的改革、微课的发展。

为此,须明确微课的教学思路,即高效、可视、多元、精趣、特色。具体程序步骤是:选择合适的命题――多元的表现形式――清晰的教学思路――准确的教学定位――生动有趣的教学――抑扬顿挫的过程――主题突出的内容――精彩完美的教学。

建模第三步:微课教学视频的制作方式

主题突出、短小精悍是微课的两个主要特征。现阶段为维持微课的情景化、趣味性,为促进微课进一步推广、提高,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可以进行微课教学,也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微课。为此,微课制作方式有三种,也就是说微课的教学视频来源有:①原有优质课、观摩课、微格教学等教学视频的编辑、加工与完善,②利用录屏软件、手写板、电子白板、液晶显示屏、录像设备等的原创开发,③微格教室的常态化微课教学录制。

建模第四步: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

微课的教学设计理念,首推梅瑞尔的“首要教学原理”,即在有限的时间内,围绕教学主题与教育目标,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创新设计与教育智慧,启发学生的兴趣、学习动力,通过教学视频资源的适当运用,保证教学的质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构建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目的在于挖掘微格教室潜能,充分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教学视频资源与课堂教学展示教师教育教学的精彩,传播知识的规律与魅力!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模式见图1。

如图1所示,主题突出是微课在微格教学中运用的关键,教学内容是否在联系现实世界问题的情境中得到呈现是有效教学的核心所在。为保证学生的兴趣与关注度,启发、引导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学习,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主题明确突出、内容生动有趣,时间5~15分钟),教学视频资源应在有限的时间内,充分展示、体现教学针对聚焦主题的论证与认识,通过师生有效的互动、应用与演练,通过教学的反思与完善,通过学生将知识的灵活运用与创造,最终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技能应用到其日常生活,变为自身的经验与认识,并在多元学习环境中合理运用以促进学习。

总之,微课与微格教学的结合有利于整合教育资源,有利于促进教师的成长,有利于调动、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更有利于教育教学改革。如果说微课是技术与教学融为一体的时代产物,微格教学就是造就这一时代产物的最佳平台和最有效的教学手段,更是成就一代名师、打造专业特色的最好方式。时代在发展,教学在变革,学生在成长,教师在提高,知识在传授,文化在传播,这一切需要微课发挥更大的作用与影响,更需要借助微格教学促进微课更快、更好地发展。

五、微课之反思

微课在微格教学中的运用需要重视、强化。微课、微课的属性、微格教室、微格教学概念相似,都需要一一厘清、明确,才能进一步开展完善。

微课的制作存在困难,呼唤教学团队的构建。单一教师教学技能的片面性,势必影响微课的推广、提高。构建教学团队,合理分工,由专人负责摄像及后期处理,省时省力,提高效率,微格教学的介入如虎添翼,有利于微课的大范围制作。

微课选取的知识点大量重复,往往容易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但另一方面,生僻、难度大、晦涩乏味的知识点又往往较少涉及。这一切可以借助微课大赛的作用加以规范、提高:规范微课的标准,重视教学内容,全面展开论证与演练,最终反思完善提高。

微课推广需要更多教师参与微格教学,微课的提高,需要让体验教学、趣味教学及各类教育教学活动等持续开展,实现微格教室的常态化、简易化、高效化。

不是所有教师都适合上微课(或出镜),也不是所有课程内容都适合应用微课教学。教师需遵循扬长避短的教学原则对课程需反思、规范,不断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微课是一种教学视频资源,又是一种微型教学活动。作为教育教学视频资源,微课需要大范围的参与制作;作为微型教学活动,微课的发展趋势是课程化!微课未来唯有走向微课程,知识传播才能保证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DB/OL]. http:///report/.

[2]孟宪凯,李涛.中国微格教学20年[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08(9):62.

微型课教学反思范文6

在国外的研究中,与”微课程”有关的名词有Minicourse 、Microlecture 、Microlesson等,对“微型课程”的取向不完全相同。2006年,美国的萨尔曼.可汗为辅导表亲的数学而录制了学到在线视频,大受欢迎。比尔.盖茨这样评价到:他是一个先锋,他借助技术手段,帮助大家获取知识,认清自己的位置,这简直是一场革命。

国内,有高校学者、区域教育研究者、一线教师等对微课程进行了研究或实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最为系统的是广东省佛山市教育局教育信息网络中心的胡铁生老师,他也率先提出了“微课”的概念。

(二)微课的概念及特点

微课是微型课程的简称,它是指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技能点(如重点、难点、疑点、考点等)或教学环节(如学习活动、过程、实验、任务等)而精心教学设计和开发的一种短小精悍的、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微型视频网络课程。

微课概念可以从下面六个方面来理解。1.教学设计针对性强:针对某个小知识点、技能点或具体问题解决的微型化、针对性教学。2.教学过程简短:一般为3―7分钟,且相对完整(碎片化与完整化的统一)。3.教学内容精选:相对于内容宽泛、目标多元的传统课堂,“微课”的问题聚集,主题突出,强调解决重难点问题。4.资源容量小:总容量一般不超过几十兆,以微视频为主要表现形式,情景化呈现,可通过多种终端访问,可实现移动学习。5.注重教学设计:基于教学设计(特别是以学为中心的设计)而开发,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活动及安排、教学评价等。6.服务学生学习为主:对象是学生,为学生的高效自主学习而设计制作。微课不仅是一种新资源类型,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微课的特点:外在表现特征是“短与小”,内部本质特征是“精”,目标是“悍”:为学生的个性化自主高效学习设计制作的一种新型课程资源、移动互联时代的新型教学模式和学习方式。

(三)英语微课的制作与设计

1.英语微课的主要设计与制作环节

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教学反思

2.英语微课教学设计要素

选取英语微课教学内容:简短、聚焦、有价值。确定英语微课教学目标:单一、明确、易达成。分析英语微课学习对象:年龄、特点、基础、学习方式。

制定英语微课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情景化、教学重点任务化、教学媒体多样化。技巧:内容呈现与讲解、操作同步(画音同步)。层次:内容可视化――思维可视化――探究可视化。

选择录制方式:英语微课类型、呈现方式、录制环境、设备、软件等。

英Z微课资源制作:微课件、微教案、导学案、任务单、测试习题等。

撰写英语微课录制脚本:片断化、精细化、结构化的教学设计。

微课教学活动实施微课教学评价。

3.英语微课的分类

(1)按知识点内容的传授方式分

讲授型:

解题型:

场景模拟型:

(2)按英语微课的教学方法来划分:讲授类、启发类、提问类、演示类、实验类、作业类、合作类、探索类、导入类、课前复习类、知识理解类、练习巩固类、小结拓展类、说课类、活动类。

(3)从教师教学工作出发的角度划分。分为课程精讲类、实验探究类、游戏学习类、虚拟面批类。

(5)按英语微课内容及数量构成大小分类。知识点型微课、专题学习型微课、学科微课程体系

(6)按不同使用方式来设计英语微课

第一类,适用于独立自主的自适应学习的微课。第二类,适用于引导探究,互动讨论的微课。第三类,适用于理解重难点知识的微课。第四类,适用于课后复习应用的微课。第五类,适用于系统微课程教学的微课。第六类,答疑型微课。

第七类,实验指导性微课。

4.常见英语微课视频的主要制作方式

(1)拍摄式微课:

(2)录屏式微课:

(3)软件合成工微课:

(4)混合式微课:

5.英语微课制作需要具备“四种观念”

(1)时间观念:微课制作的脚本意识,教学时间与环节精确规划。(2)内容观念:精选、重组;简短、独立。(3)结构观念:知识结构――教学结构完整性。(4)语言观念:科学规范、生动形象、幽默风趣、逐步呈现、音画同步、启发思维。

6.教师上好英语微课的五点注意事项

(1)切入课题要迅速(2)讲授线索要清晰(3)教师语言要得体(4)课后小结要快捷(5)PPT课件要专业

(四)微课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探索

1.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点

微课既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又要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需要根据微课特点和教学重点来确定授课内容。为了讲授重点内容,往往需要有条理地罗列知识点,讲究精简、准确和充分,且不会引发新的疑问。在设计微课时,要求尽可能地只有一条线索,在这一条线索上突出重点内容。教师对知识点的选择要细,十分钟内能够讲解透彻。知识点要准确无误,不允许有文字、语言、图片上的知识性错误或误导性的描述。

2.讲授人语言要准确简明

语言的准确简明是教学基本功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在微课中,由于时间受限,语言必须准确简明,否则可能导致知识点解释不清楚或是拖沓重复。英语语言自身的特点要求我们不能只注重语速快,更重要的是语音的清晰和语调的升降,因此对于讲授人的语言要求较高。

3.微课教学方法可以多种多样

(1)设置奖励

针对学生学习英语缺乏主动性,教师在微课做好后可以设置相关的奖励,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例如学生每次完整学习完一次微课可以获得十个积分,十个积分可以换取一分平时成绩,这样可以有效调动一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奖励可以给予个人,也可以给予小组。在小组活动中要让人人都参与,人人都有出彩的机会,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2)形式新颖

微课教学形式要符合现代00后学生的口味,要体现出个性化和趣味性。

(3)以学养趣,以趣促学

人人都有好奇心,但是如果总是旧调重弹,将会令学生感到枯燥乏味。如果教师勇于创新,使之新颖奇特,那么学生就会兴趣盎然。中职学生普遍对英语没有兴趣,导致上课不专心听讲、课下不认真复习。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兴趣的培养必须始终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体现在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运用上,做到以学养趣、以趣促学。因此要想在英语课堂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就需要教师精心挑选学生感兴趣的视频文件。90后学生很喜欢看一些趣味性强的视频,所以老师在设计教学内容的时候不能照搬教材,而要与学生换位思考,将教学内容设计得生动有趣。

(4)充分使用现代信息工具,加大课外对微课的利用

中职学生学习压力相对高中要小很多,课外有大量的时间。老师要鼓励学生用手机等现代信息交流工具,下载相应的英语微课视频,在课余时间观看复习。老师可在微课中设置一些问题,通过课堂提问对课下观看视频并且效果良好的学生给予加分和表扬。通过引领帮助学生养成自学和科学管理时间的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