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课堂心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智慧课堂心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智慧课堂心得

智慧课堂心得范文1

一、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创新意识

学习兴趣是创造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浓厚的兴趣是一种巨大的动力,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考力和想象力,驱使学生去积极思考、观察和研究。从实际情况看,学生对政治课感兴趣与否,将直接影响着思维的积极性。如果教学总是老一套,教条条、背条条,“一言堂”式的灌输,只会使学生感到厌烦,丧失对思想政治课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教学由于没有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学生不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因而难以达到培养学生素质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富有创新意识,设计形象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那种强烈的探索欲望,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才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对于教材中比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在教学中就要遵循从个别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人类认识事物的规律,深入浅出,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去帮助学生进行分析理解,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多运用录音、录像、幻灯片等多媒体直观材料,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使教学更生动、形象,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大大增加。

二、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发展创造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动脑思考。创设问题意识环境,启发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提出不同的看法和见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引思,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很大的作用。“疑”是激发思维的起点,是激发思维的动力。教师应针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巧妙地提出问题。这类问题主要是学生没能提出而又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问题,一般是在重点、难点、社会热点和思维盲点处提出问题。这类问题要有一定的深度,具有思索性,能引起学生认识的升华。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沿着问题思考,引发学生去探究、思考、解决问题,从而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培养学生独立思维能力。

如在初三思想品德课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新科技革命对生产力因素的影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向学生提出:① 请同学们说出自己熟悉并经常使用的家用电器?②你还了解哪些电子产品?比如交通工具方面,办公用具方面,教学设备方面的。③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和生产劳动带来了哪些影响?这样通过设疑,在学生认识知识系统中建立了新旧知识的联系,达到了解学情,检验效果,纠正学习中的缺陷和不正确的思路,可以发现问题,调整教学进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三、采用灵活多样的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功能

思想政治课要转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在教学过程中,把“备”的重点放在对学生的了解和分析上,把“教”的重点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上,把“导”的重点放在学生心理、思维的疏导上,把“考”的重点放在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上。

1. 开设热点评说。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一种既不是自由放任,也不是独断专行的情景,让学生在宽松、充满情趣的教学环境中,增加教学活动的“主角”。由学生自己去捕捉有价值的新闻热点,通过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去回答他们自己的疑问,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这样的教学方法,既使热点问题得到了科学的评说,又激发了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使学生增加了思维的深度和广度。

2. 指导学生读书,培养思维能力。读书方法是学习方法中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理解知识、获取知识、培养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科学的读书方法有利于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发挥其主体地位的作用,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读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学生好奇、求知欲强的心理特点,提出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密切联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以此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

3. 将辩论、小品、表演等形式引入政治课的教学活动中。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由于有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使得学生听得枯燥无味,对政治课不感兴趣。如果教师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以辩论、小品等形式创设不同的教学情境,为学生搭建展示自己才能和能力的舞台,将课堂交还给学生,使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探索,勇于创新,这样既可以丰富课堂教学,将知行统一起来,完成教学目标,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

智慧课堂心得范文2

关键词: 高职 素质教育 诚信

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一家企业的生存之道。而社会上诚信让位于利益,诚信让位于名誉的事件,如假冒伪劣商品,论文作假,身份作假,时有报道。虽是个案,但是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却是深远的。大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由于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侵袭,论文作假、作业抄袭和考试作弊等事件在校园中频频发生[1]。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如何在课堂上传达诚信的价值观,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和研究。

我们是专业课教师,所在的学校是医药类的高职高专学校,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工作将是与健康密切相关的药品生产和药品销售行业。生命所系,诚信至上。然而,学生对这一点却没有深刻的理解。教师不能等着他们走上工作岗位后,经过惨痛的教训才明白这个道理。因此,学生的素质教育比知识的获得更重要[2]。目前,尽管学校把素质教育放在非常重要的地位,但诚信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不是一个具体的知识,仅由教师课堂传授,让每一个学生深有体悟确实是一件难事。经过几次课堂实践,并开展诚信项目体验,向学生传授“诚信是你的最好选择”的理念,取得一些成效。

一、实验课堂的诚信教育

与诚信相对的就是欺骗,那么学生什么时候会欺骗老师?就是跟自己的利益相关的时候。在药物化学实验的课堂上,学生每次实验结束后,需要向老师汇报药物合成实验的产量,老师记录在册。一般学生都会根据称量结果,如实汇报。但是当老师宣布,实验产量与学生的实验成绩挂钩后,问题就来了,某些学生会多报自己的产量。因为成绩一直是学生们最关心的内容,一旦牵涉到自身利益,往往会使出各种手段去争取,包括不正当的。自觉的学生当然有,但是看一个社会秩序好不好,不是看最自觉的公民,而是看最不自觉的公民。老师如果嫌麻烦就睁只眼闭只眼,这样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全体舞弊,因为其他学生看到多报数据后反而对自身有益,当然都会尝试,什么都敢报,反正监督者(老师)撒手不管。这种经历对学生来说是灾难性的,老师必须阻止这种做法。

从源头看,我们能把这一考察项目取消吗?将产量列入实验成绩,是考查学生平时表现的一部分,产量高的学生反映出他的操作能力,所以这项考察项目没有错。为纠正学生虚拟产量的问题,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一)把诚信作为一个考察项目,告诉学生,老师要抽查。监督是诚信的必要保障,没有监督,诚信恐怕要沦为空谈。(二)明确宣布一旦发现有作假者,产量归零。惩罚是确保诚信的震慑手段,通过对触犯者的监督,维持学习的良好秩序[3]。(三)增加考察项目,告诉学生产量不是唯一评判学生实验成绩的标准。考虑到有些学生实验态度很认真,但因一些因素导致产量不高,可将操作方法、实验现象描述、实验心得体悟等一些主观因素列为考察项目。这是增加学生主观诚信意愿的手段。经过这番调整,有效地解决了一些学生虚报产量的问题。

二、理论课堂的诚信教育

很多时候当老师把信任交给学生,而没有监督的时候,往往不能得到应有的回报。大学课堂免不了要上大课,几个班的学生集中在一个大教室内授课,不仅增加了教师的授课难度,而且使考查学生的学习效果更困难。如课堂点到率、上课表现(有没有玩手机,有没有睡觉)和课外复习预习等等,都令老师感到头痛。为了考查学生上课有没有迟到,有没有旷课,有没有复习这一揽子问题,我们特意搞了个课堂五分钟测试,即上课开始后要求学生将上节课的教学内容,写在自己的测试本上,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为了让学生及时得到反馈信息――分数,让学生交换测试本互相批改,给出分数并签上批改者的姓名,时间控制在两分钟内。这种课堂测试互相批改的方法在研究生班里使用过,效果不错,老师不用担心作弊这回事,但用在高职学生中就会出问题,说明高职生的诚信意识还有待提高。当然,研究所班课堂人数少易于管理也是一个原因。高职生要走向工作岗位,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有的工作都需要诚信,特别是与人的生命和健康相关的岗位。面对高职生的诚信问题,教育工作者不能妥协,而是要通过多种途径提升他们的诚信理念,强化诚信行为。

首先,在测试阶段学生答题能够做到诚信,不作弊。这么大的教室,几个班的学生紧挨着坐,课本资料就在旁边,而监督者――老师只有一个,如果大多数学生想作弊,场面将非常混乱,根本管不过来。经过努力,有效地保证了试验班级的课堂纪律。大多数学生做到了自觉,并带动了其他不安分的学生。首先,量其所能,每次授完课给学生一个重点点拨,即测试范围,使其有重点地进行课后复习。根据实际观察,高职高专学生的课堂学习能力没有本科生和研究生强,如果大多数学生做不到,测试肯定是失败的。相反,如果大多数学生能够做到,愿意配合老师,剩下的少部分学生就影响不了大局。

其次,控制时间,大多数学生已停笔写完时,及时宣布测试结束,减少作弊需要的时间,也就减少作弊的机会。

此外,老师还要加强巡视,并及时指出作弊的学生,给予威慑。在学生测试的3分钟里,老师布置完题目后不是闭目养神,而是积极应付各种突况,现场的问题有:偷看旁边学生的答案,偷看课本,偷看手机。可将学生的课桌编为A桌和B桌,就像大学英语等级考试一样,A桌的周围都是B桌,问题也分A和B。这样,旁边学生的问题不一样,也就不能抄袭。对个别偷看课本和手机的学生,老师及时指出,一般能有效制止。做小抄的学生还没有发现过,可能是因为每一次的测试,对平时成绩的影响较小,更不用说对最后的总评成绩了,所以不值得他们做小抄。如果有学生做了小抄,那还是值得表扬的:能够把老师上课的重点都整理一遍,并摘录在小纸条上。

在互相批改阶段学生做到诚信,实事求是地给对方一个分数。当学生的利益一致时,他们非常团结,一致对外(老师)的。估计平时关系不怎么好的学生在这个“游戏”中也能够握手言和。批改时,虽然没有让学生互相交换着改,而是交给前排或者后排的学生改,可是很快就发现,学生已经形成一个大同盟,有意互相拔高成绩,共同欺骗老师。所以让利益共同体中的人互相监督评价是一个非常不明智的选择。但是几个班级的学生涉及一百多份作业,如果每次课全部由老师批改,势必影响反馈的及时性,而且如此大的工作量也会挫伤老师工作的积极性。

为了让学生在测试中做到诚信,首先让批改者签上自己的姓名,表示愿意对批改成绩负责。其次,每次批改结束随机抽取部分测试本查看,发现有故意加分的,由批改者承担全部责任。另外,课间及时记录成绩,及时发现迟到者和旷课者。经过几次的磨合,学生较好地配合老师完成复习、测试和互相评分的任务,老师与学生的关系更密切,改变大学课堂上老师与学生关系冷漠的传统,特别是高职高专的学生,他们似乎更喜欢老师多管一点。

三、课外的诚信教育

课外是自由的时间,也是完全脱离监督者―老师监控的时间,如何让学生在这段时间里做到“老师在与不在一个样”确实是个挑战。可以因“课”制宜,选择合适的方式布置作业,采取不同形式的“监控”。比如,在某些选修课上,学生人数少,于是我们给学生的课题各不相同,让学生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阻断他抄袭的想法。但是大多数情况下没有这样的条件,为保证教学效果,老师规定“如两份相同的作业,错得一模一样,都给零分”。但值得注意的是,有做满分的同学,往往被当做模板;还有真的是同样的错,但不是互相抄袭的学生。对上述学生的评价就应尽量做到实际情况,实际处理。老师布置的这些作业仅仅是掌握知识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不记录成绩,让学生没有压力,甚至他觉得自己掌握了,可以不做这些作业,这是老师对学生的信任。其次把他课外学习的效果放到课内检测,比如课堂测试、抽查,通过对结果的监管,增强学生课外自学的自觉性。

总之,要求学生诚信,老师的人格魅力是不容忽视的[4]。老师首先要获得学生的信任,要信任学生。老师要认真对待每一堂课,使之更生动,在知识的领域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同时老师也不能自以为是,要同等地信任和尊重学生,不厌其烦地解惑学生的各种问题,包括你认为很傻的问题,不能流露不耐烦和鄙夷的态度。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诚信教育才能获得成功。

参考文献:

[1]戴世英.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5,4(上):108-109.

[2]杨柳.高校大学生诚信教育浅析[J].思政教育,2014,298:12-13.

[3]吴凌,揭财明,黄警秋.博弈论视角的大学生诚信缺失分析与诚信教育探索[J].价值工程,2014,30:254-256.

智慧课堂心得范文3

【关键词】核心素养;幸福课堂;本质回归

中图分类号:G62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01-0033-03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核心素养”成为课堂改革的新热点。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将核心素养体系置于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目标的基础地位,作为下一步课程改革的“关键”因素。因此,教学追求不能止于过去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态度与价值观”等的“双基”或“四基”的培养,而是要着眼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等核心素养,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思想政治素质基础。幸福课堂适应了时代的需要,关注课堂核心素养的培育,既培育学生问题解决、探究能力、批判性思维等“认知性素养”,更注重学生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人际交往等“非认知性素养”。使课堂成为学生真情迸发的乐园、师生思维涌聚的生活高地,共享发展的心路历程、心灵放飞的精神园地。

一、在教学流程中培育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是指学生个体在面对复杂的不确定的生活情境时,综合运用政治学科的学习所孕育出来的学科知识与技能、学科思想与观念,在分析情境、应对挑战、发现问题、确认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出来坚持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参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社会的关键能力和品格。在幸福课堂的教学设计中,我们依据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以高中学生的生活为基础,较好地实现了书本知识、现实生活与学生成长的内在结合。教学流程的设计蕴含着对课程理论的自我建构意识、课程资源的开发,老师在课堂上不仅关注教学目标、教学技术问题,更关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是否有价值和教育意义。它有别于以往的教学意识,其关键词是两个:一是动态、二是系统。在系统优化的层次上进行教学设计,在理论逻辑和生活逻辑的统一中梳理整合教学资源,课堂教学的知识活化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中,逐步转化为学生的能力,升华为学生的情感,从而促进了学生的有效发展。使高中政治课堂不仅成为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课堂,而且成为人性养育的课堂,学生在享受课堂学习的幸福的同时,培育了终身发展的核心素养。

课堂是师生精神相遇的地方,以学生的学习为核心,视学生主动学习、创造性地学习、享受学习为教学的最高境界,这既是教育的本质回归,更是核心素养的根本要求。幸福课堂注重站在学生的角度整合教学资源,通过提供一种有效的“线索”,引发学生对有价值问题的思索与破解,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仅把学生领上道,更重要的是引领学生悟道,实际上,这种道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思考、探究、发现、创新的能力。比如,在《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的课堂上,以红火蚁的入侵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线索,按照“情景展现――自主探究――拓展提升”的递进层次,通过对“红火蚁的入侵对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食物链会带来哪些影响?”“红火蚁的入侵能否威胁一个国家的安全?”“红火蚁为什么在南美未造成危害,而对其他国家造成重大危害?”几个有价值问题的探究,学生的思维随着一个个问题的展现顺达地流淌和深化,学生在活动、自主、变化、多解、交流、碰撞、补充、完善中享受到课堂教学的思维之美,在轻松愉悦中学到该学的东西。充分体现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全体学生的参与度、理性思维的推进度、情感内化的深度。在设计《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一课时,以当下社会的旅游热为话题,设计了“人在旅途”主题活动,通过“南京我来了――我的旅游见闻”,引导学生“发现――分析――解决”身边的消费问题,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过程中,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明辨是非的能力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思维习惯;通过“洋口港欢迎你――我的旅游计划书”的活动探究,帮助学生将课堂所学理论应用于生活实践,形成理性、科学、合理消费的实践能力,为学生在未来生活中学以致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打下了基础。

二、在自主学习中生成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最关键、最必要的共同素养。核心素养不是只适用于特定情境、特定学科或特定人群的特殊素养,而是适用于一切情境和所有人的普遍素养。核心素养是指那些关键的、不可或缺的品质、能力、才干及精神面貌。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既具有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伦理学等跨学科的综合性,又具有学科的知识与技能、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做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的综合性。从价值取向上看,核心素养反映了学生终身学习所必需的素养与国家、社会公认的价值观,在核心素养的引领下,“教学”升华为“教育”,而核心素养的达成既依赖各个学科独特育人功能的发挥、学科本质魅力的发掘,更强调个人修养、社会关爱、家国情怀,更加注重自主学习展示、合作参与、创新实践。

幸福课堂一直研究学生的有意义学习,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与生命世界的意义联系,培育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个体意识、乐观热情的生活态度、合作共赢的交往期待、言行一致的处世作风,自我发展的能力倾向和动态平衡的个性结构。做到明确目标主动学;端正态度自觉学;培养习惯勤奋学;讲究方法高效学。即观念上想学、情感上乐学、行动上会学。在认知、情感与意志的和谐而充分的发展中生成核心素养。课堂生态的根本性变化,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致与情意,学生在交流、合作、反省、领悟、自我调整、自我强化中学到的不是僵化的结构性的知识,而是活起来、动起来的知识,当知识具有流动性、生成性和实践性的时候,便有了再生和增值的可能,从而实现了知识向能力的转化,有效地促进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塑造明天的教育》指出“学习”的含义包括:学习以批判的方式提出问题; 学习阐述本人的价值观; 学习设想更加光明和可持续的未来; 学习有条理地思考问题;学习如何通过实践知识来做出应对; 学习如何探索传统和创新之间的辩证关系。幸福课堂就是从这个全新的角度研究学生的自主学习,它由五种积极性、五种智力、三种能力、两种承受力构成。五种积极性是向上的积极性、、兴趣的积极性、自信的积极性、注意力积极性和毅力的积极性;五种智力是观察感受能力、记忆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三种能力是听讲与阅读的接受能力、 语言和操作的表达能力、学习的自我管理组织能力;两种承受能力是身体的承受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学生的学习是受情感和思维模式影响的,这包括期望值、个人偏见和成见、自尊以及对社会活动的需要。在幸福课堂上,学生喜欢学习,遇到学习困难能主动克服或调整,善于独立学习,能根据现实条件进行学习;知道自己的学习特点,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调整,善于探究与思考,善于搜集和利用各种资料,善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生带着激性、带着自信、带着责任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学习中,课堂上做到精神饱满、精力充沛、专心致志地参与课堂学习的全过程,坦然、专注、高效地完成课堂学习的每一个任务。在教学《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一课时,设计了“慧眼识明楼”“动手悟科技”“吃货搜美食”“起舞辨民族”四个学生自主学习活动,学生在手脑并用中生成出灵性、悟性。在情感与理智的协调发展中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学生热烈讨论、积极发言的场面,听到了师生发自内心的笑声、掌声和老师的歌声、观赏到师生优美的民族舞蹈,学生的思想、人格和能力在教学内容活动化、生活化和想学的氛围中得到升华。学生的情感推向了教与学的最,整堂课变得厚重而大气,课堂成为生成核心素养的学习乐园,极大地提升了学生课堂学习的幸福感。

三、在学情研究中提升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借助学校教育所形成的解决问题的素养与能力。根据日本学者恒吉宏典等主编的《授业研究重要术语基础知识》,核心素养指“学生在学校教育的学习场所习得的、以人类文化遗产与现代文化为基轴而编制的教育内容,与生存于生活世界的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所形成的作为关键能力的内核”。因此,核心素养不是先天遗传,而是经过后天教育习得的,它是支撑“有文化教养的健全公民”形象的心智修炼或精神支柱。对于教师而言,这是个巨大挑战。教师要从“学科教学”转向“学科教育”。教师要明白作为“人”的“核心素养”有哪些、学科本质是什么,在自己的课堂教学空间中要把学生带向何方。要弄明白这些问题,必须全方位的研究学情,让有序、有距离感的知识因为贴近了学生,接上了学生生活的地气,再连接了相关知识的理论之气,很自然地打通核心素养的培育路径,在把握学情的过程中,彼此收获了相互尊重的幸福和共同成长的喜悦。

幸福课堂把对教育的爱倾注到每一个孩子身上,尊重生命本身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以最纯朴、最敏锐、最真诚的情怀去研究学生,帮助学生在课堂上舒展生命的个性,唤醒和引发他们内在的生命活力,提升他们的课堂生活质量,让生命潜能得以开发,享受课堂带来的生命意义,提升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幸福课堂研究学情的方法有五个方面:

1. 既研究学生的现状,又研究学生的过去和未来

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各不相同的最近发展区,其素质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研究学生的现状,就是要通过学生起点知识和能力分析来确定教学的起点。一般地说,起点知识和能力分析包括:①学习者是否具备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与技能;②学习者是否具有学习的自我管理组织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③学习态度分析,即了解学习者对所学内容的认识水平和态度。同时,还研究与学生现状有关的历史发展情况、发展变化过程,以及未来发展的趋势,正确进行归因分析,发现学生蕴藏的内在潜能,捕捉学生向上的“闪光点”,不断激励学生前进,使师生双方都体验到成功的愉悦。

2. 既研究学生的共性,又研究学生个性

一个教学班的学生都会反映同龄人的共同特点,折射出时代的基本特征,同时,班级群体中的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着不同的个性,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而且班级中学生个体之间的智力、非智力因素发展水平也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每一位学生都具有自己的存在方式与最近发展区,具有兴趣广泛与情绪不稳交错,强烈的自我意识交织着依赖心理等基本心态。研究每个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差异,准确地把握当代学生的基本心态,才能对症下药,有效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教师必须帮助学生选择合适的方法,真实了解学生共性中的个性特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体验不同的成功。当进步成为班级学生的学习主题,其学习与生活的幸福不言而喻。

3. 既研究学生成长的内因,又研究学生成长的外因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内部世界,是其生理、心理、思想、道德、知识技能等多种因素的机体,而这内部世界与他人生活和学习的物质环境、人文环境等外部世界又是密不可分的统一体,只有将学生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统一起来进行研究,才能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归因。幸福课堂十分重视学生学习行为习惯和学习心理的研究,营造浓厚的好学、乐学的氛围,形成“刻苦、奋进、拼搏、乐观、愉性、向上”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困生顺利度过暂时危险期,加入学习成功者的行列。

4. 既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又研究其非智力因素

人的素质是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辩证统一体,两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研究学生,必须研究学生的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注意、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能力,同时,研究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也是研究学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培养学生学习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理想、信念等,并针对学生的气质、性格等个性心理特征施教,加强教学的针对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心理素质和方法技巧,一旦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收获的将是学生的智慧与快乐。

5. 既研究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智能结构,又研究学生的人格结构

克服过去单从认知或智能结构这条“线”上来查因果、论是非的做法,运用教育心理学中的控制理论,研究学生的内部控制与外部控制的因素,研究学生人格对学业成就的影响,不断促使学生从外部控制型向内部控制型转化,使许多学生具有较高的成就动机,激发学生走向成功的热情,使学生个性和人格得以健康地成长。

课堂是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全方位的学情研究,带来了师生无顾忌地沟通、无条件地接纳、无羞涩地包容、无主次地分享,学生尊重教师的付出,聆听教师对生活的解读。当鲜活的学情出现时,教师及时捕捉,服从学生的需要,将意外及时纳入临场设计、巧妙运用于教学活动之中,课堂因意外而更加美丽。在上《围绕主题 抓住主线》一课时,在充分分析学情的基础上,以如东县的发展为背景,设计了寻美、问美、创美、践行四个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分享家乡美的过程中从科学发展理念的角度,思考如东应何而美,如何更美。学生在熟悉的生活背景中,感悟了如东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科学发展的美好未来,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增强了为家乡贡献青春年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由于老师精心创设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情境,拨动了学生的情感之弦,学生们在“入境、明理、动情”的过程中主动学习,真正做到用心去参与、敢于去尝试、乐于去展示、享受到生命的充实和快乐,培养了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学生在参与中完成了真实的学习,达到认知、情感与素养的和谐而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人民教育》编辑部.核心素养:重构未来教育图景[J].人民教育.2015.7.

智慧课堂心得范文4

1.前置作业的设计要遵循教师指令明确、简单易行的原则。

2.前置作业的设计要遵循教材内容:既由浅入深、简单易行,又能侧重自学问题的层次性、探究性、生成性。

3.前置作业的设计要遵循学生现有的水平,要让学生们易操作、感兴趣、有发展空间。

4.前置作业的设计要遵循英语知识点的循序渐进性特点即单词-----短语----句子-----对话------短文

5.前置作业的设计要遵循给予学生引领、指导的同时却不限制学生的思维

(如:给予一些活动方式供学生参考,歌曲形式、chant形式、对话表演形式、借助图片文字说明形式、打电话询问形式、为电影或动画片配音形式、小记者采访等等各种各样的形式,但不限制学生选择的权利和创新的权利。)

6.前置作业的设计要关注知识的迁移“对话与描述”是英语教学的重头戏。教学这部分内容我经常设计与教材内容相近的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利用自学到的新知识,通过知识迁移与类化,自主探究同类问题的表达方式、方法,并与同伴说一说演一演,然后通过交流和讨论让全体学生真正理解、运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智慧课堂心得范文5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正能量;知行统一

一、课堂德育

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是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和重要阵地。由于教师、学生的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影响,造成学生逆反心理,产生了在课堂学习中不良的学习心态,具体表现如下:

1.被动散漫型

这些学生在学习中存在态度定式,处于一种被动的学习状态。他们学习积极性不高,没有耐力,思维、求知欲等心理状态都处于薄弱状态。

对于学生的这种学习心态,教师要快速调整课堂教学模式,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方法,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我校学生以寄宿为主,大多数是农村孩子,一个班级里单亲家庭的孩子约占三分之一。“五加二”(五天在学校,二天在家)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严重缺乏家庭管理,抗挫折能力薄弱,情感淡漠脆弱,在学习和生活上对教师有极强的依赖性……针对这种现状,学生每出现一次有代表性的“事件”,我就在课堂上用十分钟左右的时间来讨论此事的性质、后果以及应该吸取什么样的教训,并根据各个学生情况制订一套人性化课堂管理制度,让课堂充满“人情味”。

2.消极早恋型

这些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学习目的不明确;认识模糊,得过且过。

我校地处农村,实行“五加二”教学模式,是农村寄宿制学校。即使执行国家教育的减负要求,初中生在校的时间也是比较长的。加上许多学生是留守儿或是单亲家庭,因家庭关系破裂、缺少温暖而自暴自弃,有的因爷爷奶奶抚养、自我约束力差而无心向学,有的因家庭经济比较困难而郁闷寡欢;独生子女因缺乏困苦的磨砺,稍遇挫折便产生退缩、难过、不安的情绪。针对这种情况,我校有针对地对学生开设心理咨询门诊,取名为“花季心语”,以解决学生在青春期的诸多烦恼;学校也把课堂德育拓展开来,大力加强了与家庭和社会的联系,争取家长的配合,组建“家长学校”。

通过多方位、多角度教育,使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接纳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处理好与异性之间的关系。

二、班主任德育

1.培养学生的责任感

我发现,校内所谓的“问题生”大多来自“有问题”的家庭,或父母离异,或父母工作繁忙,或父母溺爱。在这样一个不被“正确爱”的环境下成长,他们很难意识到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这样的学生在学校、在班级中也是这样,如果学生没有来自学校、班级的爱,他就很难爱这个学校班级,责任又从何谈起呢?在其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又如何肩负起责任呢?因此,在班级建设过程中,必须让学生产生集体归属感和认同感。譬如,在食堂吃饭,许多学生遇到自己爱吃的饭菜就多打、多吃,不爱吃的吃几口甚至一口也不吃就倒掉了,整个的馒头、整根的麻花毫不“吝惜”地倒掉,学生甚至认为自己花钱买的饭,愿意吃就吃,不愿意吃就倒掉,理所当然。针对这种状况,我利用班会组织学生学习“十”及两会精神,组织学生观看非洲及一些吃不上饭的国家地区的孩子们渴望粮食、渴望吃上饭的眼神,观看《舌尖上的浪费》的视频材料,并告诉不珍惜粮食的学生:钱是你自己的,但粮食是社会的,你没有权利浪费社会资源;你倒掉的不仅仅是你不愿意吃的米饭,还是农民伯伯们的血汗!同时,要求学生写出感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并在班级宣传板展出。在食堂,要求学生吃多少打多少,互相监督。

2.传递正能量

“正能量”泛指一切给予人向上,给予人希望和追求,是人行动的动力和感情。我们整个社会都需要正能量,教育界更需要正能量。

笛卡儿说:“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交谈。”因此,我校早晚开设读书朗诵课堂,推荐了《三字经》《弟子规》、唐诗宋词、名家名段等国学经典与美文赏析。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我校涌现出了以市级道德小模范王春艳为代表的一批读书达人。读国学也成为学生的必修课,学生在体会其中语言美、意境美、想象美的同时,既能丰富文学修养,又可感悟古人遗训。

三、道德教育必须全员参与,知行统一

道德教育要营造一种家庭式的和谐班级氛围,让班级充满气息和活力。师爱是一种高尚的情感,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亲其师,而信其道”,爱护和关心每位学生,学生就乐于接受学校的教育和管理。

智慧课堂心得范文6

一、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发现问题的能力是从外界众多的信息源中,发现自己所需要的有价值的问题能力。思想品德课是一门综合性课程,内容非常丰富。现代社会中存在着大量复杂的信息,由于以往的知识经验、习惯、情感以及流行的观念与见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认识与活动,人们通常获取的信息往往只限于自己已有的知识范围之内,只重视常规性问题,忽视了对创造性问题的探索。能否发现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有关的信息,完全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敏锐的洞察力。这就要求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培养学生观察问题的能力。比如,在讲到“我国农业、农村和农民”这一问题时,我组织学生到学校附近的农村参观,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他们发现问题。具体的做法是:①做好参观前的知识准备。教师在课上讲清“农业问题”的知识点,使学生了解我国农业现状、农村问题和党在农村的政策以及发展/农业的途径等。②明确提出参观的目标。要求学生注意观察该村的农业投入、抗灾能力、基础设施、生产经营状况、农业收成、农业政策、村办企业、劳动者文化素质等,方法是听介绍、参观、座谈、个别访问等。教师要指明各项活动的观察重点。③教师在实地观察中给学生以具体的指导。④指导学生写总结。通过这次参观,学生获得了大量的感性材料,教师要指导学生以观察报告的形式写总结。让学生通过对比,发现观察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激发了他们热爱社会主义新农村、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的热情。

二、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

辩证思维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辩证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运用矛盾分析方法,以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坚持逻辑与历史统一、理论与实践统一。政治课教学内容中包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为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提供了有利条件。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总的看要坚持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的原则。使学生了解丰富而生动的事实,通过分析、归纳,使学生明白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对立统一的道理。在日常教学和生活中,教师要注意纠正学生从单一侧面看问题的思维倾向。例如:在讲“改革开放巨大成就”时,简单地说教效果往往不好,教师可带领学生参加社会调查,然后进行课堂讨论。讨论后,要针对学生关于改革开放中的成绩和问题的意见分歧,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变化,结合报刊的数据,反复论证。经过一系列分析综合,学生对改革开放三十年的成就形成了比较统一的认识,其辩证思维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三、实践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