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环境的现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经济环境的现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经济环境的现状

经济环境的现状范文1

发展低碳经济,对加强资源环境管理具有重要的作用,故环境会计在世界范围内也逐渐受到关注和重视。笔者通过回顾我国环境会计的发展现状,总结分析在低碳经济视角下的我国环境会计行业中存在的问题:尚未建立系统的会计理论和环境会计方法体系、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较弱、信息披露体制建设不够完善等;笔者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低碳经济;环境会计;现状及对策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世界各国的环境问题更加突出,人们对生存环境的关注程度也更高。2010年8月,我国的国家发改委启动了低碳城市发展试点工作,这为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中环境会计的实施和研究提供了实践经验和空间。研究环境会计的目的是通过对环境污染的程度进行分析和计量,同时进行会计处理并及时的披露相关信息,最终让社会大众全面客观认识企业环境会计。

在国外,环境会计的研究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环境会计研究起步比较晚,理论研究的落后也阻碍了环境会计的发展。我国处于低碳经济的理念也就逐渐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发展之中,随后低碳会计理论体系才得到了发展,同时社会各界从环境会计的目标、假设、方法、信息披露方式等方面研究了低碳经济下环境会计实施的可能性。但是从总体来说,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相匹配的环境会计等理论研究依然处于起步阶段。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低碳经济2003年,在英国的能源白皮书《我们未来的能源——创建低碳经济》中,首次提出了低碳经济的概念,并认为低碳经济是一个经济形态的总称,包括低碳发展、低碳经济产业、低碳生活方式和低碳技术等[1],至此,英国构建了低碳经济发展体系,从此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逐渐得到普及与发展。低碳经济的核心是改善节能减排技术,优化产业结构制度,实现低消耗、低污染以及低排放的目标,我国以此为目标也开始重视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企业在经营的过程中承担着一定的责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践行社会责任,实现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

(二)环境会计环境会计,就是要求企业按照国家的相关政策和法规,衡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花费在能源利用和环境污染防治等方面的费用,分析企业的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实现企业绿色利润的最大化和资源的优化利用。环境会计具有很强的全局性和政策性,并要求企业将环境会计信息准确的披露出来。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将会计学与环境经济学结合起来,通过价值管理,实践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相协调,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也是环境会计的研究目标。

二、低碳经济视角下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尽管政府和相关管理部门逐渐重视环境会计问题和低碳经济的发展,但是目前我国的环境会计还存在着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薄弱、理论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尚未建立低碳经济视角下的环境会计体系等问题。

(一)企业环境责任意识薄弱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励,企业发展压力增大,全面考虑环保支出必然会增加企业成本,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被削弱,所以,企业往往不愿意主动考虑环保问题[2]。政府管理和惩治依然是促进企业关注环保的重要因素,政府也是环境资料信息的主要使用者,他们可以将这些信息充分利用起来,逐渐完善我国的环境保护相关政策措施的制定,企业很难从环境信息中获得收益,所以尚且不考虑环境信息对社会大众的作用。因此,多数企业都没有关注环境会计,也没有意识到自身需要承担的社会责任。

(二)未建立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目前我国的环境会计理论及其体系中存在的诸多的问题,例如环境会计目标不够明确,计量标准难以统一等。尽管部分学者认为环境会计的目标就是利用会计的方式来控制或者反映社会环境资源的使用情况,以此优化资源利用,实现环境和经济和谐发展。但是,该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完善管理体制和市场功能等多种措施的共同治理,仅凭会计这单一的手段很难实现该目标。与此同时,目前尚且没有科学的定量方式和指标体系,将货币作为计量基础的可操作性较差。所以,我国尚未建立相应的环境会计理论以及方法体系。

(三)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制度尚未完善我国主动参与和进行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企业还比较少,这主要是受到国家会计政策以及社会整体环境的影响,纵使有少数企业进行信息披露,在方式、内容以及披露领域等方面也受到较多的限制,缺乏统一的标准和准则依然是环境会计行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3]。经济社会中,只有少数企业愿意进行会计信息披露,同时其环境信息披露结果中,缺乏定量分析,可比叉,信息披露的可信度也有待提升。在环境绩效信息披露方面,部分会计信息难以用货币进行衡量,所以无法在财务报表中真实的体现出来,这也是限制使用者关注环境信息的一个因素。

三、低碳经济视角下对我国环境会计实施的几点对策

(一)提高企业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公众参与环境会计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大众以及团体的支持,需要不断提升各界的环境责任意识以及综合素质。首先要加强低碳经济的宣传,提升从业人员的低碳环保意识,促进他们在工作中遵守环境会计准则,进行更加严谨的学科内容和范围界定[4]。其次应该逐步将节能减排的任务从政府主体向企业主体转移,明确企业责任,保证企业在追求自我利益的同时,能够主动承担环境保护的责任。最后是要将环境指标纳入会计系统中,为促进环境会计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同时充分发挥社会公众以及社会团体的监督作用。

(二)建立健全环境会计理论和方法体系环境会计理论及其方法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是推广环境会计的基本条件。一方面,应该按照环境会计对较多理论和方法具有依赖性的特点,利用具体的会计实务操作方式来解决该问题。与此同时,应该加强政府引导,组织该领域的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学习和研讨,鼓励相关人员进行研究,提升环境会计的理论水平,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促进环境会计理论的发展[5]。从另一方面来说,应该建立更加完善的环境会计制度,根据环境原则制定环境会计制度,提升环境会计的可操作性,方面相关人员掌握。

(三)制定环境会计准则及健全信息披露制度国家的立法机关以及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制定更加完善和健全的环境会计准则,并不断实现相关准则的优化和完善,为环境会计的信息披露构建统一标准。一要完善《会计法》等相关基础法案,将环境会计核算的内容列入会计法中,通过法律的方式明确环境会计的地位;二是制定和完善环境会计准则及其制度。完善和扩充企业会计报表体系,将环境相关内容确定为会计必须披露的内容;三要明确会计信息披露的具体形式,先利用文字叙述的方法将相关信息披露在附注中,再逐渐独立编制的环境资产负债表等财务报表,同时以文字描述作为说明;四是建立企业生态指标考核体系,定期对企业进行考察,将结果向社会公布;五要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加强管理和审计,强化社会大众的再监督。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低碳经济的理念也逐渐成为未来经济发展形势和主要模式,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追求能源的高效开发和利用,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向目标。在低碳经济的视角下进行环境会计发展和研究是社会提出的要求,也是未来的发展趋势,以低碳经济作为研究环境会计的背景,是对现有理论研究的巨大创新,是一个新颖的研究领域,具有很强的研究价值。因此,在低碳经济视角下对环境会计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符合时展要求的举措。

参考文献:

[1]李计坤.低碳经济背景下企业环境会计的现状与对策研究[J].财会研究,2011(12):15.

[2]武丽华.低碳经济下企业环境会计研究[J].中国林业经济,2014(10):16-18.

经济环境的现状范文2

关键词:湖南大学生;创业环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6-0046-02

湖南大学生教育素质较高,具有很强创业热情,是湖南创业环境中很重要的主体,但目前湖南大学生创业环境仍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完善。

一、大学生创业环境的概念

大学生创业环境是一个很丰富的概念。所谓的创业环境指的是有关应该企业创业过程中的一切外部因素的统称,创业环境一般分为两种:创业大环境和创业小环境。创业大环境主要指的是社会环境、学校环境、家庭环境;小环境主要指的是创业过程中的硬件和软件,包括场地、设备及技术支持等。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主要是政府、社会、学校相关的创业政策,金融环境,社会环境等;大学生创业的小环境主要是指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及创业基础条件等。

二、创业环境研究现状

国外对创业环境的研究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全球创业观察(GEM)研究认为,创业环境分为9个方面分别为金融支持、政府政策、政府项目教育和培训、研究开发转移、商业环境和专业基础设施、国内市场开放程度、实体基础设施的可得性、文化及社会规范[1];第二种为1994年Gnyawali和Fogel研究提出的,他们研究认为创业过程在外部环境对其创业有着很大的作用力,而创业环境主要可以分为5个部分,分别为政府政策和工作程序、社会经济条件、创业和管理技能、对创业资金支持和对创业的非资金支持,而5个维度以下又可细分为33子部分[2];第三种观点为Lundstrom和Stevenson所提出的MOS模型,他们的研究将创业环境分为6个不同影响部分,分别为创业教育、创业促进、减少进入障碍、启动支持、启动融资以及目标群体政策,通过这个6个影响因子组成MOS创业模型[3]。

三、大学生创业环境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体制也不断地进步,我国整体创业环境也日渐完善,这种经济大环境对大学生创业有着有利的推动作用。但是就现阶段创业环境整体来看,整个创业环境仍存在着一点的不完善,我国创业体制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这对湖南大学生的创业行为产生了一定限制。

1.政策法规环境。现阶段,全国范围内大学生就业形势都比较严峻,各地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从而缓解大学生就业难题。湖南省也陆续出台相关创业利好政策。例如湖南省《关于推进全民创业的若干措施》的通知(2011年1月12日)、湖南省促进就业小额担保贷款实施办法(2014年2月21)、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创业就业的实施意见(湘政办明电〔2014〕89号)、湖南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大学生创业专项扶持资金管理使用办法(2015年7月6日)、湖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应届毕业生求职创业补贴发放工作的通知(2015年7月22日)、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南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行动计划(2015―2017年)》的通知、湖南省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实施方案(2015年10月22日)等鼓励创新创业的政策性文件。

2.社会氛围环境。根据GEM的模型,我国创业活动在GEM的模型中划分为较为活跃的国家,全员创业指数比平均水平高出约4.3%,但是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相比,我国的整体创业活动并不算积极。从GEM的数据得出,我国总体创业人数仅为GEM总体人数的2.78%,我国主要额创业类型属于生存性的创业,占总创业人数的0.6,比国际平均水平高24个百分点。

我国人力资源充足,而大学生群体是人力资源中的高素质群体,但是现阶段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和创业能力都偏低。据颜中玉、姚金海、罗元等人对湖南师范大学、湖南商学院、湖南财政经济学院等7所高校四个年级、30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毕业会会进行自主创业的仅占4.87%,有20.90%的学生会选择先就业积累经验,然后再进行创业。这种情况说明,湖南大学生的创业风险意识不断增强,认识到社会经验在创业过程中的重要意义,在选择创业活动的时候不再盲从和盲目进行。

3.金融信贷环境。大学生创业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之一就是资金问题。从学生创业活动的资金融资来看,大部分大学生的创业自己都是从家庭渠道获得,金融信贷渠道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支持较少,政策性资金和学校创业基金对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帮助相当有限。大学生缺少创业资金,很多创业的优秀方案都无法进行实践。

4.创业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在创业教育环节存在一定缺失,大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创业教育多数仅为理论教育,缺乏实践创业经验和技术指导,在实际创业时仅凭自身热情和自身实践去积累经验,导致创业过程存在较大风险。就湖南省高校而言,尽管大部分高校开设《创业基础》必修、选修课,这也仅仅停留在理论上教学,没有配套的孵化场所、资金支持、政策优惠、创业氛围等方面的必要支撑。

四、对策与建议

1.完善创业政策体系,科学制定大学生创业政策。国家及地方相关政策对大学生创业活动有着很大的影响,中央政府出台全国性的大学生创业激励政策,各级地方政府因地制宜,使国家政策与地方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对接,有效地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一方面,要完善相关政策扶植体系,从财政扶持、税收减免、人员培训、优惠贷款、后续支持等多方面进行帮扶。另一方面,将复杂的程序简单化,尽力减少大学生创业扶持过程中的中间环节,缩短大学生创业扶持申请的难度和时间长度。保证国家政策切实落实到大学生创业活动中来。第三,增加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资金支持,拓宽大学生创业的融资渠道。

2.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全社会关注创业。通过更加积极关注大学生创业环境,扶持大学生创业活动,促进大学生创业活动的良性发展,全面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调动积极的社会因素,从政策上保证大学生创业活动的公平社会环境,激发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优势,大学生创业环境才能不断完善,创业成果得到充分肯定,从而逐步构建良好的创业社会环境。

3.加强创业教育,强化创业服务。大学生创业需要积极的创业热情、理性的创业意识和较强的创业能力,这些创业素质都需要通过一定的教育和指导。大学生创业教育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进行:第一,通过大学教育进行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培养。传统的学校教育以知识技能的掌握为主要目标,使大学生被动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要。创业活动需要学生主动寻找社会需求,与传统教育模式有一定的区别。

4.加大创业资金投入,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大学生创业活动的一个重要限制就是缺乏创业资金支持,政府和社会要加大对创业资金的投入,帮助大学生创业全体拓宽资金来源和融资渠道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第一,政府通过加大财政支持对大学生创业进行扶持,建立稳定的大学生创业基金来源,制定合理的创业贷款申请和发放流程,完善贷款程序,建立良性运作的大学生创业资金平台。第二,在政策上支持社会力量注入大学生创业活动中,使大学生的创业活动得到社会的支持和认同。第三,鼓励面向大学生创业的专项债务资本供给,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支持大学生创业活动。第四,完善资本市场,为大学生进入资本市场进行合理的融资提供帮助。

5.建立科学评价机制。现阶段,社会对大学生创业问题比较关注,但是大多数的目光集中在大学生创业的成功与否上面,缺少对大学生创业思路、创业态度、创业价值评判进行合理衡量。改善这种片面的创业关注需要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科学合理的创业评价。在看待大学生创业活动时,不能只关注创业过程中的问题和矛盾,要从大学生的实际情况支持和鼓励大学生创业,给予合理的资金支持、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持,同时建立包容的社会创业环境,使大学生创业活动在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陈琪,金康伟.创业环境问题研究述评[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110-114.

经济环境的现状范文3

关键词环境现状;问题;解决对策

中图分类号X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671-(2012)041-0230-01

1睢县的环境现状

保护和改善环境是我国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保护必须以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全会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为主题,以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根本,以强化环境管理能力为核心,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好环境污染问题,使环境状况与全县人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相适应。睢县的环保工作,在县委、县政府和上级部门的领导下,经过全县人民的共同努力,采取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措施,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所面临的环境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在工业废水逐步实现稳定达标排放的同时,城市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日益突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活污水的污染问题将更加突出,河流污染存在较大的隐患。水污染对工农业生产和群众饮用水源会造成较大影响和危害。

大气污染仍然严峻,由于睢县能源结构以煤炭为主,工业生活锅炉和乡镇窑业的不断增加,造成二氧化硫和烟尘的大量排放,加上汽车尾气的污染,大气环境质量受到一定影响;

噪声管理仍需加强,固体废物污染亟待解决。部分城市居民文教区与商业中心区存在噪声扰民现象。城市生活垃圾逐年增加,且未得到有效处置,成为较大的环境隐患。

环境污染从城市向农村发展。随着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污水、垃圾、农业生产及畜禽养殖废弃物排放量逐年增加,化肥、农药施用量居高不下,城市工业污染向农村转移趋势加快等原因,导致农村地区环境状况明显下降,不仅直接影响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存环境与身体健康,也制约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农村面源污染日益加剧,污染正由县城向农村急速

蔓延。

环境管理压力较大。现有的环境法律法规缺乏有力的强制措施,公众参与机制尚不健全,造成环境执法能力偏弱,环境管理不到位。

总之,睢县所面临的环境形势依然严峻,随着环保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十五”和“十一五”期间许多环保设施的建成和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环保意识的逐步提高,也为解决上述环境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抓住机遇,加大污染治理和环境管理力度,坚定不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初步实现全县城乡生态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景象。

2主要措施

1)建立政府和领导绩效考核制度。建立和完善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环境保护问责制、行政责任追究制和行政效能监察制,重点落实经济综合管理、国土资源、城建、水利、林业、农业和交通等部门的环境保护责任。把环境保护指标纳入地方各级政府和党政领导绩效考核制中。

2)严格新建项目审批,提高环保准入门槛。对新建项目要按照“总量控制”指标要求,依据“增产不增污”或“增产减污”的方针,严把审批关。对那些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环保法规要求物耗能耗高污染严重的项目严格控制。全面推行规划环评,将预防为主的方针落实到发展规划与重大决策阶段。推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在城市规划、土地开发、区域资源开发、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小区、产业结构调整等重大决策过程中的落实。

3)推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提高企业环境绩效。全面推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发放工作,严禁企业无证排污。完善排污申报制度,对污染源实行动态管理,将排污许可证发放工作与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相结合。实施总量控制定期考核和公布制度。严格控制产业结构不合理、生产能力过剩、污染严重的部分行业(如砖瓦窑厂、农药行业等)的企业排污许可证发放。

4)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继续清理整顿违法排污企业,从严处罚环境违法行为的责任者。加强对重点排污企业的监管,完善监督管理体制和机制,加强联合执法,充分发挥政府各部门打击违法排污企业的职能。加大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解决执法和守法成本高、违法成本低的问题;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强化环保监管

手段。

5)继续抓好创建活动和循环经济示范活动。继续开展创建环境优美乡镇、绿色企业、绿色学校、环境保护模范社区(绿色社区)等活动。推行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

6)引导全社会参与环境保护。实行政务公开,提高环境信息的透明度;明确公众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开辟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正当渠道;继续提高全民、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和各类企业法人的环境保护意识;积极引导各类环保民间组织投身环保公益活动。通过政府的绿色采购引导社会的消费行为。在政府采购中,优先采购经过生态设计、通过环境标志认证、经过清洁生产审核或通过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的产品。

7)水污染防治为重点,兼顾大气污染防治,推行污染物排放许可证制度和总量控制制度。大力开展工业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依法控制乡镇工业和养殖业污染,把乡镇重点污染源列入县政府限期治理计划。严格新建项目审批。严格执法,加大对违法排污企业的打击力度。推行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经济环境的现状范文4

最近今年,我国资源、环境危机进一步加剧,环境污染蔓延趋势加剧,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和新污染物质的危害逐渐凸显,我国的环境风险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加强环境监管和生态环境应急预警体系的建设正成为政府环保工作的重中之重[1]。众所周知,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重要手段和环境决策的技术基础,因此,发展现代环境监测技术对我国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具有实际意义。本文结合我国环境监测现状,重点探讨了环境监测的内涵、应用和发展趋势。

一、环境监测的内涵

众所周知,环境监测是环境执法、环境质量现状和变化趋势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英文翻译为“monitor”,原指监视、监控之意,但随着我国环境污染的不断加剧,广义的环境监测包括对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等的监测。

1.环境监测的内涵

所谓环境监测,即通过对数据的研究和评估,探讨环境污染源及其变化趋势,描述环境受污染的程度,全面、准确、及时的反映环境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2.环境监测的作用

环境监测有助于环境污染的防治以及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协调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关系,是环境执法的依据和重要手段,更是环境管理、规划与决策的重要科学依据。

3.环境监测的对象

按照介质不同,环境监测对象可大致分为水质污染监测、生物污染监测、大气污染监测、土壤及固体废弃物监测等几大类。

二、环境监测技术的应用现状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总体呈现以下特点:①环境监测由单一分析发展到多种技术手段监测;②环境监测由断续性监测发展到全自动监测;③环境监测完成了方法、制度和体系的建设;④监测技术正朝着现代化,监测手段也朝着自动化和系统化的方向不断发展,目前,生物技术、3S技术和信息技术正成为我国环境监测的主流技术[2,3]。

生物技术主要分为生物大分子标记物检测技术和PCR技术。其中前者主要包括生物大分子标记物及其检测技术有核酸分子损伤检测技术、报告基因标记技术、DNA芯片技术和酶分子标记物检测等。后者是在体外合成特异性DN段的方法,只要在试管内提供DNA体外复制所需的原料(DNA聚合酶、模板核酸、寡核苷酸引物、四种三磷酸脱氧核苷酸),其原理类似于生物体内DNA的复制。

3S技术主要应用于水资源调查评价和水环境监测。其中前者主要用于流域水文模拟、水资源评价和基于GIS的土地利用状况分析,后者以GIS为信息处理平台,可实现对水域分布变化、水体沼泽和水体富营养化等进行监测。此外,3S技术还可以在湿地资源动态变化监测中的进行应用,运用多时相、多平台的遥感动态变化监测技术及时获取湿地动态信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空间分析功能和数据管理功能对遥感技术获取的湿地信息进行实时更新,可获得湿地的动态变化情况。

信息技术主要分为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和PLC技术。环境监测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层次型的异构网络结构,最底层为部署在实际监测环境中的传感器节点。向上层依次为传输网络、基站,最终连接到Internet。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组成。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在结构上对耐热、防尘、防潮、抗震等都有精确考虑,在硬件上采用隔离、屏蔽、滤波、接地等抗干扰措施,非常适用于条件恶劣的户外及工业现场。对雨水的远程监测及控制对于农业生产及防洪抗旱有着积极的意义。

三、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环境监测技术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为我国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我国环境监测发展历程及其规律的考察,笔者认为我国环境监测技术的未来发展总体呈现以下趋势。

1.监测技术

监测技术向国际化、现代化、多元化方向发展,将更多的先进技术,如气体采样吸附技术、微波技术等应用到环境监测当中。

2.监测仪器

重点向高自动化、小型化、高精密化的研制方向发展。

3.监测方法

向分析项目系统化方向发展。

4.监测精度

向痕量分析甚至超痕量分析方向发展。许多有毒有害物质,其浓度虽然很低,但对人体的危害极大。因此,要想控制这类污染物质,必须先发展痕量和超痕量分析技术,掌握其污染现状。

5.监测重点

①加强对三废为代表的重度工业污染源的监测;②监测分析项目以有机污染物质的监控为主;③建立健全环境监测预警应急监测系统。

6.监测介质

从监控介质上,将对水、悬浮物、沉积物、大气、生物界面整个体系的有毒有害的“三致”物质作全面监控。基于多种有毒污染物如多环芳烃类、多氯联苯类、某些重金属等在环境介质中能积累、迁移、转化的事实,要保障环境安全,不能局限在只对水质加以监测、保护,还要考虑与水体相关的环境介质(水/悬浮物/沉积物/大气/生物界面)的综合作用。

四、结语

环境监测作为环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前提和重要基础,其对政府的环境管理决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级政府应当高度重视我国的环境监测工作,加大投入,以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法制化为根本目标,大力发展现代监测技术,更新现代监测设备,并努力提高监测人员的基本素质,从而构建出独具中国特色的环境监测管理技术体系。

参考文献

[1]罗山茅. 环境监测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 北方环境. 2011,(09).

经济环境的现状范文5

关键词:环境会计;环境成本;环境负债

进入21世纪,我国经济迅猛发展,21世纪初期,伴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正逐渐进入人们热议的话题。党的十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列为重点,呼吁党和国家人民更加真爱自然、自觉维护生态社会。我国对环境会计研究基本上还处于初级探索的阶段,相关理论体系尚未形成。因此,环境会计领域的研究则显得更加重要与迫切。

一、环境会计的当前状况

(一)理论体系不成熟

环境会计发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在会计界具有领先地位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对这一领域尽享探索,并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当前环境会计理论体系的发展可以划分为这五个趋势:以核算环境成本为主体的环境会计信息披露越来越精细;以包括环境绩效为核心内容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提供与评价越来越规范;以提供绿色GDP指标为导向的资源环境核算内容越来越综合;以强化企业环境责任为主体的环境管理体系建设越来越标准以及以确定生态效率指标为核心的环境会计披露与评价越来越具体。

我国于1992年8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重大战略决策,呼吁人们爱护环境,尊重自然,以较低的环境成本来发展经济。2002年财政部推行“绿色核算“政策方针,将“绿色核算”划分为宏观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宏观层面要求计算国民经济指标时,要考虑防治环境污染所产生的费用以及将环境污染恢复所产生的费用,最后再计算指标时应该将这些费用扣除;微观层面则来自于绿色会计领域的核算。著名会计学家郭道扬教授又曾提出”绿色成本“的概念,将企业的排污状况与当前环境的污染状况进行有机的结合。近些年,国家统计局计划建立相关指标来统计环境污染相关数据,据以反映环境污染程度。

从整个层面来说,虽然我国在环境会计领域的发展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从政府官员到研究学者都在积极为环境治理出谋划策。但随之而产生的问题则是环境信息的不对称问题,由于专业性不同,一方无法从其他领域理解获得全部信息,不同方面的信息缺乏一个串联整合。而且相关理论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还无法进行实务的验证。

(二)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康

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加重,与环境保护有关的数据信息披露显得更加重要。不仅仅是为了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呼,更是为了企业自身的健康发展,一个经营结构健康的企业注定不是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进行经营的,如果企业决定对相关环境信息进行披露,不仅仅会对经营管理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揭示企业的环境成本以及环境负债,帮助决策者及时调整企业经营结构以致于不被行业淘汰,而且企业对环境影响的充分披露也是其他利益相关者所期望的。

环境会计披露仍面临诸多问题:

1.主动披露环境信息的相关企业范围较小。仅上市公司群体而言,目前只有对污染较重的化工企业才会被强制要求对环境问题信息进行充分披露,对一般上市公司而言,则无法全部做到对待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问题充分披露。非上市公司群体则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忽略问题更加严峻。

2.环境会计信息披露不规范。目前对于污染治理费用,相当一部分企业直接将其划分为期间费用中的管理费用范畴,在管理费用下设置二级科目“绿化费”和“排污费”。这种盲目计入期间费用的方法,不仅无法体现企业收入与费用的配比原则,导致会计信息失去决策有用性,而且当防止污染与治理污染所产生的费用较大时,这种计入期间费用的做法是不科学的,甚至会影响企业的当期利润及税负。

3.上市公司披露信息不具有可比性,缺乏完整性。企业可以通过年度财务报告、会计报表附注、社会责任报告以及董事长工作报告等中披露相关环境信息,这些信息载体格式不一,而且有些以货币计量,有些则无法进行货币计量。例如笔者选取了安徽省北部区域6家上市集团公司,通过巨潮资讯网( http: // cninfo. com. cn) 调查搜集资料发现,这6 家上市公司中有2家上市公司公布了专门的社会责任报告,2家仅在年度财务报告中的重要事项中简要说明社会责任情况,剩余2家则对环境相关信息无明确列示。其中披露信息的4家上市公司全部采用非货币计量,即文字形式披露相关信息,在行业中不具有可比性,更缺乏完整性。(见表1)

(三)相关环境会计的法律法规不成熟

当前我国环境会计领域会计主体的选择分为两种:一种为政府主体论,另一种为企业主体论。政府主体论的会计主体显然是政府,它要求政府担当环境会计信息核算与披露的主力军,由政府承担会计核算所产生的费用以及风险。而企业主体论的会计主体为企业自身,它要求企业自身核算和披露在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成本与环境负债,当中所产生的费用和风险由企业自身承担。政府主体论无疑会增加财政支出,增重财政负担,但企业也是利益最大化的追求者,期望企业自身自觉核算披露相关信息显然也是不现实的。所以更需要相关法律的出台来在两者中找到平衡点,将环境会计披露法制化。

我国针对环境保护虽然颁布了许多法律,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等,前者虽然于1989年颁布,但直到2014年4月其修订版本才通过,其更新速度无法与实际情况的变化相匹配。对于环境会计领域,我国至今尚未出台专门相关的法律来进行约束。这些情况都说明目前在环境会计领域,法律的约束作用相对较小,相应的法律空白点比较多。

二、对环境会计发展的建议

西方发达国家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开始在财务报告中披露企业环境信息。日本朝日啤酒株式会社旗下的朝日啤酒集团自1997年开始每年发行《环境报告书》。报告书中列示了导言、环保管理体制、环境影响、治理措施、治理成果、环保活动等长达几十页内容,同时随着日本环境省和经济产业省的指南陆续公布,环境报告书的内容也逐年随着变化。我国在这一领域起步已经落后,所以更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努力填补环境会计领域的空缺与不足。以下提出一些建议,希望能够为环境会计的发展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加强法律方面的建设,提高法律约束力

不管是政府主体论为主还是企业主体论为主,国家都应该加强环境会计领域的法律法规建设,针对环境污染C布相应的法律之后,应该具体细化每个领域的法律法规,鉴于环境会计领域空白点较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抓紧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不仅仅是会计主体方面的细化说明,针对会计核算的范围、核算方法的选择、披露方式的限定等诸多问题都需要相应的规章制度进行法律约束。我国相关部门还要加强执法力度,并对排放超标,污染环境,损害社会公众利益的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真正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促使企业不得不担起环境保护的责任,使经济能够绿色健康的发展。

(二)建立第二会计报告体系

当前企业环境会计所披露的信息无论是范围还是时间上差异都比较大,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环境会计没有具体的核算体系,没有统一的标准来规范。我国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案例,基于基本国情,创立并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规章制度。根据郭道扬教授的猜想,政府相关部门可以研究建立第二会计报告体系。在这一体系中,会计主要工作室确认、核算、计量和披露与环境相关的数据,也可以细分为三大部分:大气污染会计处理、水污染会计处理以及陆地污染会计处理。不仅可以将资源的消耗与对资源的破环联系在一起,也可以讲污染治理费用和防止污染费用联系在一起。同时,企业管理者也可以根据这一体系的报告讲企业的经济效益与环境成本和环境负债联系,有助于决策者作出优化决策。

(三)发展独立第三方的环境审计

仅仅依靠企业自身公布报告来披露信息是不够的,为了保证企业披露信息的质量,独立第三方的审计也是必不可少。在完善法律法规的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大力发展针对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第三方审计。可以建立以民间审计为主,政府审计为辅的审计体系,这也要求会计师事务所拓展知识面和业务范围,同时对注册会计师在环境会计领域的培养也是必不可少的。

(四)积极引导高等教育在环境会计领域的作用

针对环境会计领域的知识空白点,国家可以通过适当方式来引导高校进行环境会计领域的研究。例如国家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创业项目或者科研竞赛等方式吸收来自高校的方案与意见。同时在硕士和博士群体中,也可以通过适当方式或者加大投入,积极倡导他们投入环境会计领域的研究。同时高等院校可以设立相关学系将会计知识、统计知识与相关环境知识结合在一起,培养复合型知识人才。

以上观点仅是笔者个人观点,目前环境会计领域仍是一个发展不成熟的领域,我国和发达国家在该领域的差距还是不小,仍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与投入。

参考文献:

[1].环境会计发展现状及对策建议[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2011(10):72-75.

[2]李克国,魏国印.环境经济学[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2003.61.

[3]屈建民.我国环境会计的现状与改进措施[J].财会月刊,2003(B6).

[4]刘霞.浅议我国环境会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金融经济,2012(16).

经济环境的现状范文6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发展

中图分类号:S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2064(2017)05-0228-02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工业化进程逐渐加快。工业化使我国农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使农业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人们在享受工业成果的同时,也为农业的后续发展带来了极大的隐患,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农业发展的焦点问题。

1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1 生态环境的要求

随着工业化在我国农业领域的广泛应用。我国农业产量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药化肥等化学原料的使用量不嗫焖僭黾印E┟裰挥玫兀不养地,为了增加产量大幅度使用化肥农药,使得土地贫瘠、生态脆弱。随着农业污染的加剧,每年因呼吸道疾病而入院的人们总数在大幅度上升[1]。由于大量的焚烧秸秆,雾霾加剧,成为我国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

化肥农药的大量的被施入农田,使我国原本就紧缺的淡水资源受到大量污染,饮用水质量不断下降。而作为农业发展中最重要的水资源,却分布严重不均,尤其是在南北分布上。近年来我国农业灾害不断,表现大多为南涝北旱等问题。农业的发展已经在极大程度上遭到了限制。因此,实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成为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改变农业发展现状的重要方式。

1.2 农业资源不足

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随着计划生育的开展,我国人口数量虽然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但是据有关资料显示仍然占世界总人口总数的19%,但是我国水资源却只有世界的6%。因此,我国缺水严重。农业缺水更为严重。我国每年有三百亿平方米的农田缺水。

1.3 整体资源的利用率低

在我国每年使用农药的总量达到三十万吨,化肥的使用总量达到四千六百万吨,是西方国家的几倍,但是整体的利用率只能达到百分之三十到百分之四十左右。水资源的利用也较西方发达国家的用量多出很多,但是在粮食产量上,却远不如西方国家[2]。

1.4 农产品质量下降

近年来,随着农药化肥的使用,我国农产品产量虽然得到了提升,但是农产品的质量却严重下降。农产品中大量的营养成分被农药化肥破坏。而且由于农民对农药的使用没有限度,导致施用量过大,因此剩余的大量的农药,残留的农药被农作物吸收,使农产品中残留着农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

2 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现状

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农用设备的引用需要耗费大量资金,农民的土地种植面积小,所以很多农业种植依旧保持着原本简单的种植技术。因此技术条件相对落后,现阶段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方式,主要是靠传统农业的作业与现代的科技手段相结合。主要是以节约资源和废物利用为主,各地因根据自身的特点,进行农业循环经济。例如: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农民在桑养蚕,在养蚕的低峰季节,又以桑叶养猪,不仅把桑叶资源进行有利的利用,而且使得猪肉的肉质鲜美,很受人们欢迎。然后,在养猪场建立沼气池,养猪场所排出的粪便通过管道被排放到沼气池中,通过粪便的发酵,则会产生沼气,沼气则可以给人们用于日常生活中照明和煮饭,既节能又环保[3]。这种经营模式是我国循环经济模式。而对于上海等土地资源短缺的地区,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时候,就非常注重土地资源的使用效率。他在保护农田的基础上,积极利用剩余空地种树,由此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对于农作的灌溉,积极采取节水的灌溉设施。对于农业生产出现的废弃物,经过加工后,作为肥料施回田地。畜禽的粪便,也成为田地的有机肥料。全市已建成有机肥厂。高达二十八家,专门进行粪便的处理和有机肥的加工。山东等地区,主要以玉米收获后的秸秆的废物利用为主,并发明出秸秆还田或加工饲料等秸秆废物利用技术。在浙江省,已经成功地创建出“无水层栽培水稻技术”不仅大大减少了水稻灌溉的用水量,同时还增加了水稻的产量。

部分地区,还发展了观光生态农业,这种经营模式,一般发生在繁华的都市周围,不仅交通便利,而且极受人们欢迎,通过提供农产品加工,为营利手段,以生态价值观为项目特色,同时培育蔬菜瓜果、花卉,以及进行畜禽等养殖。形成农业观光景点,也就是所谓的农家乐。

3 制约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因素

3.1 劳动力素质问题

现阶段我国的农村人口总数较高,但是,文化素养相对较低,由于农村人口的数量的过快增长。使得农业资源的人均占有量减少。农业经济的发展缓慢,阻碍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据有关资料表明,我国农业生产中,剩余的劳动力总量高达八百万人,由于自身素养不足,很难依靠科技进行现代化农业的耕种。而如今高校和相关机构所培养出来的人才。

3.2 工业和城市化带来的影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占用了农业的土地资源,并且产生了大量的废弃物和毒害物。使得,农业用地和水资源形成严重的污染,给农业的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不断向外扩展,大量占用农业用地,并且,每天形成大量的生活垃圾,使得农业用地形成严重的污染,破坏了农业的生态资源。制约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开展。

3.3 土地产权的制约

由于的形成。土地的使用期限被规范,土地的使用权限不明确,使得农用的土地流动性大,农民对农用地缺乏意识。对土地的管理意识薄弱,只用地不养地,影响了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4 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策略

4.1 建立农用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

首先各地区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做好r业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加强对自身的产业结构的调整,把节约资源与农业发展进行有有效结合。是农业的发展不影响环境的保护,积极减少对于农药化肥的使用,进行有机肥与化肥的替代,实现生产经营中的废弃物再利用的专业化。加强相关物质之间的相关利用。

4.2 建立健全法律制度

政府应对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加强重视,并健全农业循环经济的扶持政策,利用法律法规的制定,加强农民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建设人们的主人翁意识。使得人们能够积极进行对新能源的开发,加强对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以及废物循环利用的事业的支持力度。设立相应技术的研究项目,加强对各地的农业状况的了解,针对地区建立循环经济的技术研究与试验。并对有效的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进行推广,对当地农民进行技术培训。此外,还要健全发露制度,规范人们的农业生产行为,明确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基本制度,禁止农民进行过量的化肥和农药的使用,并根据实际情况,规定化肥农药的使用量。

4.3 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机制

首先,要建立农业循环经济的评价指标,对于在农村循环经济发展中,表现优异的村镇、相关部门以及个人,进行绩效评价,并进行奖励措施。因此鼓励人们推动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此外,还要加强对于农业循环经济的相关技术研究,建立技术团队。不仅使得农业循环经济得到更持续的发展,根据各地不同的条件,进行相关的循环经济方法,并大力推广实用技术。

4.4 加强循环经济教育

想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靠经济和技术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全体人们的共同努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需要大家共同的参与,也需要人民的认同和支持。因此,想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必须从根本上进行人们的思想教育,让他们认同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理念,同时加强自身的道德建设。将农业循环经济问题,对人们实行重点教育。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进行合理的知识讲解。此外,我们还可以开展宣讲会,以及相关的活动进行相关问题的教育。

4.5 加强农业循环经济设施建设

想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吗,不单单要增强农民自身的思想教育。同时,还要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设施建设。应设立合理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合作社,通过合作的方式建立基础设施。同时,加大政府的资金扶持力度,为发展农业经济循环的农户实行设施建设补助。

5 结语

农业循环经济是保证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可持续的重要保障。因此作为人口大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已经成为保证我国人口基本生活的重要前提,也是人们健康的重要保证。需要人们不断的进行探索与总结,寻找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新的途径,推动我国农业的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从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