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的发展史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态学的发展史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1

生态社会主义坚持社会和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认为自然始终是人化的自然,人是能动的而非消极的,因而反对极端自然中心主义,同时也反对私欲过度膨胀的狭隘人类中心主义。

二、生态文明的现代性背景

生态文明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方位的生态化构建,并以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作为核心的行为准则,因而俞可平就认为:“生态文明就是人类在改造自然以造福自身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做的全部努力和所取得的全部成果,它表征着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进步状态。”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任务:“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比重显著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将“生态文明”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意志,表明走一条以生态文明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符合中国国情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必然归宿。

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新的更高级的人类文明形态,是对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崇尚工具理性和物质主义,经历了蒸汽时代、电气时代、电子时代,带来了生态危机、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经济危机、精神危机,恩格斯在谈到资本主义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时就指出:“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

西方工具理性模式下的现代化,追求物质主义、经济主义、技治主义和消费主义。问题的关键在于,人毕竟不能止步于物质动物,人与其他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人追求意义与价值,追求无限与不朽。

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工业污染、生态破坏、技术机械化、经济物化甚至只限于GDP的崇拜进行反思和批判的结果就是:扬弃和超越片面工具理性的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主动选择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生态文明模式。

三、科学发展观要求下的生态文明伦理内涵

科学发展观的主要内容是: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科学”是指全面、协调、可持续,其中“可持续”是指持久性和连续性,要求建设以资源环境承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也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社会。

科学发展观要求通过发展去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平衡,因而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本质要求是一致的,都是追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经济文明。提出和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所建设的生态文明,是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科学发展观是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既是发展观,也是伦理观,也就是说科学发展观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提出了自己的伦理要求。

首先,“以人为本”规定了生态文明的人本精神。“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出发点,也同样是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出发点,“建设生态文明,绝不是人类消极地回归自然,而是人类积极地与大自然实现和谐。人类既不能简单地去‘主宰’或‘统治’自然,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消极地无所作为。”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经济零增长的稳态经济发展模式,无益于解决生态危机,发展中的问题应该通过更加科学的发展来解决。以人为本的伦理观实现了从极端人类中心主义、非人类中心主义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的转变,主张合理的经济发展,反对不合理的欲望膨胀,有效避免了“征服自然”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恶化、人的精神异化等严重后果。

同时,经济发展也仅是实现人类自身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任务,而非人类发展的目的。1990年发表的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指出:“在人类发展的视角下,发展被定义为扩展人的选择范围的过程;其关注的焦点是人的生活质量,人所享有的实质的自由和机会,人实际能做些什么和能成为什么;经济发展是人类发展的重要手段,但其本身不是人类发展的目标。”

其次,如何协调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当今人们对人类的经济活动进行理论反思和实践探索的重点和热点,涉及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经济伦理、商业伦理、企业伦理、消费伦理等。同时,生态危机背景下人类精神生态异化问题尤其突出,如何理解并消除人的现代性精神危机已刻不容缓。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遵循生态经济伦理规律,认为经济发展(经济合理性)与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生态合理性)之间的关系是协调融合的,并致力于追求经济建设、人的发展与生态保护三者之间达到合理、动态、健康、开放的平衡状态。

“‘生态经济伦理’主要是指人们在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自觉协调和平衡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这三重价值追求的努力中所体现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或者主要是指生态经济发展所要求的道德意识、道德规范、道德关系和道德实践的总称。”生态经济伦理综合了生态伦理、经济伦理、商业伦理、企业伦理、技术伦理、消费伦理、财富伦理、生态经济学、环境文学、环境社会学等诸多方面的价值追求,能够把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最佳的生态效益统一起来,处理好人、自然与社会的和谐关系,克服生态危机、经济危机和人的精神危机,为人类的生存、繁衍和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生态环境、社会环境和心灵环境。

(作者:宋丽娟,工商管理学硕士,江西服装学院教师,研究方向:管理学;杨涛,江西服装学院副院长,研究方向:高校管理和财务管理)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297.

[2]于文秀.生态文明理论研究的国际视野.光明日报,2011—01—04(11).

[3]俞可平.科学发展观与生态文明.与现实,2005,(4).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95.383.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2

关键词:组织生态学 组织生态环境 生态哲学

当今时代,组织发展面临的环境越来越复杂,从而引起生态学家和环境学家的高度重视。作为一门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组织现象的科学,组织生态学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在英美等国兴起的新兴边缘学科。目前,我国的组织生态学研究正在起步。

组织生态学的内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源于希腊文,由“oikos”和“logos”两个词根组成,其本意是“研究住所”的学问。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的关系的科学。本世纪初,生态学已成为一门初具理论体系的学科,并且在植物生态学(plant ecology)和动物生态学(animal ecology)两大领域发展迅速。此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并被运用于社会科学领域。以帕克(Park,R.E.,1864-1944)和伯吉斯(Burgess,E.W.,1886-1966)等人为代表的芝加哥学派(Chicago school)的学者们最早将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运用于人类社会问题研究。组织环境是组织生态学研究的重要方面之一。我国的组织生态学研究起步较晚,有关研究大都是从宏观上对组织生态系统、组织与环境关系等问题所作的一般性探讨,而较少有深入的、具体的研究成果;一些专著也带有学科初创时期所不可避免的生态学原理类比与演绎的特征,对有关组织生态问题的分析和论证也有待进一步深化。

组织生态学研究建立在两个基本的理论假设基础上。其一,组织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原理与方法研究组织生态主体与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它尤其侧重于考察各种组织生态环境及其构成要素对组织生态系统和组织生态系统中作为生态主体的人的影响。其二,组织生态系统是一个由人、组织(活动)、环境共同构成的复合系统。

基于以上对组织生态学的概念和基本理论假设的具体考察,一方面,我们可以在思想观念上得到某些启示,那就是对人、组织、环境之间的关系应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而在目前,确立和强化组织生态意识显得尤为重要;另一方面,在实践中,优化组织生态系统的内外部环境,提高组织生态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成为组织改革与发展的重要方面。而在理论层次上抽象出能够基本反映组织生态系统与各种生态环境之间、不同组织生态主体之间复杂关系的范畴,更是今后组织改革与发展应当承担的重要研究任务之一。

组织生态意识的确立与强化

(一)关于人、组织、环境

组织生态学研究和探讨生态环境与组织生态主体之间的关系,而组织活动又是人类社会所独有的、以人为实践对象的社会活动,这就使得组织生态与一般生物生态、一般社会生态都有着很大的不同,组织生态主体具有多层次性。本文认为,构成整个组织生态系统的三个重要因素分别是人、组织(活动)和环境。人、组织、环境(不同层次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构成一个复杂的复合生态系统。这种影响是相互的,多边的。作为生态主体的人以及作为社会子系统的组织生态系统(以及组织),正是在这样一种相互联系的动态变化过程中,寻求着各自的和共同的发展。

(二)组织生态意识的确立与强化

所谓组织生态意识,是一种对组织生态系统自身生存与发展的总体认识,尤其是一种有关组织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危机意识。当前组织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种种生态问题,涉及组织生态系统与种种环境要素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危机;涉及组织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生态主体(如各级各类组织之间)之间的平衡关系的危机;涉及不同组织生态主体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方面的危机。在各种组织生态问题迭出、组织生态系统发展面临种种危机之时,强化组织生态意识,是我们解决种种生态问题的思想基础。

组织生态环境的优化

(一)组织生态系统外部环境优化

从作为组织生态主体的组织生态系统来看,所谓组织生态系统外部生态环境的优化,包括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规范环境的优化。而自然环境的优化最根本地表现为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这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对自然的热爱与保护上,体现在人类利用自然的审美性对人类自身的组织上。社会环境与规范环境的优化,表现为各种社会关系的日趋合理和整个社会组织的日益完善,表现为人的个性心理素质与群体心理素质的普遍优秀。一方面,社会各子系统本身应当为组织生态系统创造适宜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如民主的政治环境、发达的经济环境、丰富的文化环境、适度的人口环境等。另一方面,应理顺组织生态系统与其他社会子系统的关系,对于社会生态系统中的不同子系统来讲,既保持相互间的密切联系,又保持各自的相对独立性,有助于保持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平衡,特别要降低和减少社会各子系统对组织生态系统各种派生功能的期望与要求,使组织生态系统更好地发挥其培养人的本体功能。

(二)提高组织生态系统适应环境的能力

对组织生态系统自身来讲,要提高自身适应外部环境(主要是社会环境)的能力,一方面要使组织生态系统达成结构与功能的统一,如使组织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使组织生态系统内部各要素与相应的环境要素之间保持合理的比例关系等。另一方面,要保持组织生态系统自身的相对独立性,增强组织生态系统的自我反省与自我更新意识,充分发挥其自我更新的功能,在组织生态系统内部的各生态主体之间引进竞争机制,进而增进组织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的活力,提高组织生态系统承受外界环境压力的能力。

(三)组织内部生态环境优化

组织生态环境的优化,就是根据当时当地组织的具体情况,宏观调控组织内外各种环境要素,使之处于有利于组织活动的进行、有利于组织成员身心发展的最佳状态,它具体地表现为组织物质环境的优化、组织组织环境的优化以及组织规范的优化。就组织物质环境优化而言,首先要为组织活动提供必要的场地和设施,在具备了基本活动条件的基础上,则要考虑通过对组织活动场所的精心设计、布局、装饰等,使组织物质环境体现出美的价值与意蕴,更加富有组织意义。组织组织环境的优化,其目的在于使组织成为“健康的组织”,为此,应做到:一是保持组织组织所应有的开放性;二是建立、健全适宜的组织组织机构,使组织组织机构的层次、规模与组织规模相适应;保持各种组织之间的和谐一致的关系;三是保持组织组织自身的改革与发展的愿望和努力;四是具有既体现组织组织目标又体现不同成员的个性特征的组织价值气氛,营造一种平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五是组织组织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组织规范环境的优化,则主要体现在形成良好的组织文化上。

组织发展的生态哲学

适应与发展、平衡与失衡、共生与竞争从不同侧面反映了组织生态系统与各种环境要素之间、不同组织生态主体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关系的揭示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生态学的原理与方法研究、认识组织现象。

(一)适应与发展

适应(adaptation)与发展(development)是组织生态系统生存与发展辩证统一过程的两个层面。“适应”,包括组织生态系统对其赖以生存与发展的外部环境的适应、作为组织生态系统载体的组织对其周围具体生态环境的适应,以及组织生态系统中不断成长着的人对社会环境与组织生态环境的适应。对组织生态系统来讲,适应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组织生态系统的“发展”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组织生态系统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处理好组织与自然环境、组织与社会、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效益与效率以及组织、家庭、社会、国家之间的复杂的生态冲突关系,实现组织生态系统环境合理、系统和谐、经济高效、行为规范的持续、稳定、健康的综合发展。组织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表现为人、组织、环境的有机结合;表现为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组织之间的有机联系;表现为组织资源投入的不断增加;表现为现在的组织发展是未来组织发展的准备与基础;表现为组织组织的日益完善、组织活动的不断丰富以及组织质量的不断提高等各个方面。组织生态系统的持续发展是全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

(二)平衡与失衡

组织生态系统中的平衡(balance)与失衡(imbalance)主要表现在组织生态系统的输入输出以及结构与功能上。平衡表明组织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物质和能量的输入与输出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当生态系统所受的外界干扰超过自身调节的能力时,就会引起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失调,使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这就是所谓的失衡。平衡与失衡是生态运动过程中两个前后相继、彼此相连的阶段;平衡是相对的、暂时的、动态的。失衡不总是消极的,失衡本身也许就是新的组织变革(组织进化)的契机。从组织生态系统与其环境进行物质与能量交换的角度来看,组织资源供应不足,不仅影响组织生态系统的持续性发展,甚至影响组织生态系统的生存;而组织生态系统自身所特有的惰性又会导致组织滞后(educational lag)现象的产生。组织生态系统自身结构与功能的平衡与失衡,主要体现在各级各类组织在数量、布局等方面的比例关系是否合理、组织系统自身的组织是否完善、组织生态系统的育人功能是否为组织生态系统的各种派生功能所掩盖、组织内容与受组织者的实际所需是否协调等方面。

(三)共生与竞争

共生(symbiosis)与竞争(competition)主要涉及不同组织生态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组织生态系统中的共生关系突出体现在不同层次、类别组织之间的相互关系上。不同组织之间的共生关系更多地表现为竞争。

竞争存在于同类同级的组织之间,也存在于同级不同类的组织之间。而随着终身学习组织的崛起,各种非制度化组织机构的地位正在不断上升,使得制度化组织机构组织面临新的挑战。竞争同样存在于组织组织内部的各成员之间。在组织竞争的过程中,应当提倡正当的、合理的竞争,并以此促进组织工作的开展,促进组织成员在态度、价值、认知成就、身体健康等各个方面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储利民.组织生态视角下的产业变迁与企业成长[J].商业时代,2006(23)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3

学生,让学生找到个性发展的舞台,进而促进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

关键词:学科社团 个性发展 特色发展

世界的魅力在于万事万物都具有多元化与多样性。而社会的发展也需要多元化,需要各种类型的人才,这样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作为培养人才的基础教育机

构——九年义务教育学校,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各种各样的人才。按照不同的学科成立学科社团组织,使之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补充,为教师和学生彰显个性、发展特色搭建成长的舞台。

学科社团的成立能够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大学或高中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比较大,思想趋于成熟,能够由学生自行组织成立社团。而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校,教育对象是小学生和中学生,他们思想尚未成熟,还不能由学生自发组织成立社团组织。这就要求学校要对此进行策划,由有专长的教师组织成立社团,满足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需求。

一、学科社团是彰显教师魅力的主阵地

魅力总是与个性、语言、情感、特长联系在一起。要想让教师彰显自己的魅力与专长,学校就应该给教师搭建展示

的平台。在这一过程中,学校要根据教师的兴趣和专长组建学科社团,并要建立严格的审批制度,保证社团组织能够健康地运行。以我校的学科社团拓展教学为例,就是以教师所学专业或某一方面的特长为依据,由教师自愿申报,填写申报表,写清楚自己申报社团的发展方向,招收社团成员所在年级及人数,需要哪些设备,再经学校领导考察审核,逐一审批申报的教师是否有此方面的特长,能否胜任对该学科

社团的组织与活动的辅导,成立该学科社团,是否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最终决定是否批准成立该社团。在审批过程中求精而不求多,绝不能报一个批一个。已经成立的社团组织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应该成熟一个发展一个。我校最初只成立了9个学科社团,涉及的学科领域范围较窄,满足不了所有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教师和学生参与率都很低。经过两年实践,学科社团队伍不断壮大,由最初的9个增加到如今的28个学科社团。这28个学科社团涉及多个学科领域,音乐、体育、数学、英语、美术、科学、实验、剪纸、园艺、创

意……无论是学科数量方面,还是学生人数方面都有很大的突破。尤其是让那些有魅力有专长的教师找到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教师的专长得以充分发挥,其实最受益的是学生。在这个舞台上,教师就像演员一样把自己的绝活或专长展示给观众。同时,也能吸引到大量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

二、学科社团是发展学生个性的主阵地

发展学生个性,是教育工作者长期追求的目标,也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之一。霍姆林斯基曾经指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情绪等炼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

因此,学校教育应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学科社团的成立就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发展个性的舞台。每一学年初,学校都会制订并下发社团教学招生表及社团教师简介,面向全体学生进行社团纳新活动。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社团和辅导教师。为了丰富学科社团教学内涵,保证社团活动数量、质量和成果。每个社团都有固定的活动地点和活动时间,确保社团活动可以有条不紊地进行。我校的28个社团中,美术方面的社团有4个,从内容上看也是多方面的,比如大家熟悉的素描、色彩、简笔画等。此外,还开设了版画、沙画、立体造型、纸盘DIY、手工制作、陶艺等,让学生在五彩斑斓的世界里感受美,体验美;音乐方面有电钢琴社、合唱团、军乐队3个社团,学生可以在那里快乐地识谱、弹奏、演唱,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英语方面的社团有3个,学生可以在那里练习表演英语童话剧,学唱英语歌曲,学习英语寓言故事、小笑话等,使参与其中的学生既提高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也接触到一些西

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他们的英语知识,拓展了课堂学习内容;数学方面的社团有2个,学生在那里可以学到速算、巧算等课本以外的知识,让那些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有机会施展才华;体育方面有篮球、乒乓球和田径3个社团,在那里学生既能掌握篮球、乒乓球的动作要领,又能学到太极拳、花样跳绳、花样踢毽子等其他体育项目,让学生在运动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健康成长。

三、让教师和学生在社团展示活动中彰显个性

学校为了检验每个社团的活动情况,在每一学年期末都要给社团辅导教师和社团成员搭建展示的平台,届时每个

社团都要把这一学年,最优秀的成果呈现出来。在展现过程中尽可能运用多样化的方式,使展示内容丰富多彩。只有这样,各社团的教师和学生才能把本社团的特色呈现给大家,让同学和家长了解各个社团的活动内容,同时也为下一学年各社团招收新成员奠定基础。

我校的28个社团,根据活动内容的不同,展示的方式也各不相同。如:Happy Life英语俱乐部、探索之星实验社、哥德巴赫数学社、预见能力网上训练社、炫酷动漫社、 Doremi电钢琴社、旭光乒乓球队等8个学科社团以制作PPT或视频的形式进行了展示。Cosplay表演社、美文美诗朗诵社、巧乐园数学社、舞韵舞蹈团、语丝文学社、心声合唱团、萌芽书画社、军乐队、灵思飞扬宣讲社、雏鹰运动队、腾飞篮球队11个社团以舞台表演的形式进行了展示。蓓蕾园艺社、北极光创意工作室、云锦绣坊、四叶草心理工作室、镂月裁云剪纸社、新视觉摄影社、紫绘轩书画社、黑白艺术工作室、青鸟陶艺工作室9个社团以展台、展板的形式进行了展示。

四、创设参加比赛的机会

社团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而且还丰富了学校的教学内涵和特色文化。为了能够让各个社团都着力打造成特色社团,学校鼓励教师和学生走出校门学习先进

经验,积极参加社团之间举办的各种比赛。通过比赛与其他学校的教师相互交流,取其精华,丰富经营社团组织的经

验。如我校的北极光创意工作室,自2010年以来,有30余人分别在国家、省、市级的创意、航模、电脑制作等大赛中获奖。萌芽书画社、黑白艺术工作室、紫绘轩书画社的辅导教师和学生分别在黑龙江省中小学生艺术大赛和大庆市中小幼艺术大赛中多次获奖。这些社团已经成为北湖学校的特色社团。

总之,要想让学科社团成为学校的特色文化和主打品牌,使社团能够持续完善地发展,既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扶持、宏观调控,又需要各学科社团的辅导教师勇于实践,敢于创新,不断更新社团活动内容,丰富社团活动的形式,使社团活动更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只有这样,学科社团教学才能不断地完善,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延伸、拓展和补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4

>> 人类发展生态学视野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探究策略 文化生态视野下的幼儿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析 建构主义视阈下的农村幼儿教师专业发展途径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民办高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路径探析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的高校通识教育与中国文化传承研究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现状与展望 文化生态学视阈下城镇化对达斡尔族社会生活的冲击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布依族花灯传承与发展研究 教师专业标准的 生态学解析 文化生态学视野下南部沿海区域体育可持续发展评价的研究 合作文化视阈下高职青年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 生态学视域下的商务英语专业教师发展研究 文化生态学视域下的荆楚髹漆文化研究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教师发展研究 生态学视域中教师专业发展的自然合作机制探讨 生态学视角下民办高校外语教师专业发展的思考 基于教育生态学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问题与建议 校园的文化生态学研究 幼儿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 专业共同体理论视角下的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2] 宋改敏,陈向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生态学转向[J].

当代教育管理,2009,(7).

[3] 徐秀玲.生态学视野下幼儿教师专业发展[D].山东师范

大学,2008.

[4] 阮阳.生态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

2009.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5

[关键词]高等教育学;就业信息;信息共享平台

过去十年至现在我国高校毕业生数量呈井喷式增长,2010年达到631万,2011年将达到652万,就业压力空前加大。近期笔者对驻石四所高校的198名高年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以下调查均指此次问卷调查),有158名同学认为网络是最重要的招聘信息获取渠道,约占被调查人数的80%。在这种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构建完善的大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以信息化和网络化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就成为了必然趋势。

1. 大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的现状

国外发达的国家和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比较成熟,信息化建设比较快,在大学生就业平台的建设和发展方面具有建设时间长、设备先进、系统发展比较成熟和规范等优点。在美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部门、每个毕业生和社会用人单位三者联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大学生就业平台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利用[1]。

近几年,我国在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快发展,国内的门户网站都提供了就业方面的网页,也有专门的就业网站。以下简要介绍国内重要的大学生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1.1新职业――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

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省略.cn/)由教育部主管,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主办,主要围绕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要,发挥教育行业资源优势,开展多种服务,带动省市、行业、高校提升就业指导服务水平[2]。目前主要有信息、就业指导、法律咨询、网上办公等功能。各省市教育主管部门、各高校也建立了相应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网络间建立全国大学生就业一站式服务系统。

1.省略)是国内首家由高校就业中心创办,为大学生就业和企业校园招聘提供服务的综合性网站。总站地址位于武汉理工大学校内,是较早倡导在相对独立的高校就业信息网站之间建立共享系统平台,较早倡导“高校联盟协作、信息资源共享”理念的网站,成立专业的“华中高校大学生就业市场”,组织特色化的“校园联合招聘活动”为高校毕业生和企业提供综合性的校园招聘服务,其中的“高校才子库”是一亮点[3]。

1.3中国教育在线――校园招聘

作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教育门户网站,中国教育在线以满足各类教育需求为主,各类权威的招考、就业、辅导信息,已经成为当代学生和家长获取教育信息、了解校园动态的最佳途径。其校园招聘频道(career.省略)是一个重要的校园招聘信息共享网站。主要有政策解读、信息、面试技巧、择业趋势等板块。其“就业通”搭建起了大学生求职和企业招聘的桥梁[4]。

1.4应届生求职网

应届生求职网(省略)同样是专门面向大学生的求职招聘网站。向大学生提供最新、最全、最准的校园全职招聘、实习招聘、兼职招聘、企业宣讲会、招聘会等招聘信息,并同时提供职业测评、应聘指导等求职就业资讯及辅导[5]。始终以大学生需求为导向,注重给大学生提供最满意的网上求职服务,用权威、高效的专业服务做好大学生与社会的对接。

平台的建设还存在一些不足,针对现在就业信息共享平台存在的主要问题,据笔者调查,在198位调查对象中,有105位(占53%)同学认为目前就业信息平台信息量不够大,不能为毕业生提供充足、有效的就业岗位,有87位(占44%)同学认为平台的网上办公系统不够完善,有62位(占31%)同学认为在线留言、E-mail、短信等方式交流不及时,仍不能满足与用人单位更好地沟通的需要,还有35位(占18%)同学认为网速慢,影响使用。

2. 大学生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的发展趋势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大学生就业指导和服务,2010年7月13日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讲话中指出,要“建立和完善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体系”,这就给就业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今后的发展方向,据笔者调查,有40位以上的被调查者希望平台能够进一步与企业、用人单位合作,深度挖掘各类招聘信息,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岗位,更好的服务。事实上各高校也正在加大就业信息网络建设,实现网络就业信息资源的互联互通,为毕业生和用人单位搭建网络供需见面的平台,用人单位和学生通过网上就业共享平台实现招聘和求职正在成为主流[6]。

2.1高校主办的就业信息平台为毕业生就业进行全程服务的趋势

全国网上就业信息平台的格局正向做全程就业服务和只做信息服务二元结构发展,高校主办的就业信息平台以做全过程服务为主,企业主办的商业人才网站以做信息服务为主。

网上全过程的就业服务包括单位与求职者的资料审核、信息、视频洽谈、诚信认证、无形转有形(见面签约)等一系列过程,真正达到了通过网上信息平台实现毕业生就业的目的,从而保证求职与应聘的成功对接。高校掌握实际人力资源,完全具备做全过程服务的条件,而绝大部分用人单位又都有全过程服务的需要,所以这种持续专注于为广大单位和求职者提供有针对性的产品和服务,将会是高校(或高校联盟)网上就业市场发展的主要方向。平台的服务还会延伸到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各个方面和环节,如增加职前培育大学生就业观念养成板块、建立职后大学生就业信息反馈机制等。通过就业观念养成板块,使大学生转变盲目攀高的观念,树立务实的择业观;转变一次就业定终身的观念,树立动态的就业观。通过建立就业信息反馈机制,可以及时为政府部门提供毕业生就业动态,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从而加强就业研究工作,提高就业工作质量和水平。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的最终建设目标是集双向选择、网络招聘、远程见面、信息咨询、指导培训、弱势帮扶、政策、经验交流、研究监测、辅助管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示范性就业服务平台[2]。

2.2企业主办的商业人才网站行业性细分的趋势

商业人才网站仅掌握招聘求职的信息资源,没有直接掌握实际人力资源,不具备做全过程服务的条件,以做信息服务为主。商业人才网站的优势在于可以按行业分类服务。全国大型综合类网站开始对招聘行业进行类别划分,一部分甚至专门开设了分类行业招聘频道;而以英才网联、行业招聘网为代表的行业型招聘网站异军突起,迎合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在经营理念上突出细分行业,使得对口招聘的行业和专业性优势更加醒目。网上就业平台的行业化细分有利于网上就业市场的专业化发展,有利于品牌在特定行业内的深度和广度上的拓展。

2.3就业信息平台的开放性和共享性将进一步增强

开放、畅通的就业信息平台会成为吸引用人单位和大学生的“信息洼地”[7]。科技的发展已经为建立“云就业系统”提供了条件,平台系统逐步扁平化,可以打破现有的按照行政区划条块分割的状态,实现全国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共享,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将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平台将采用即时通信技术,能够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包括数据、语音、视频、电话的完整的及时交互支持,双方在此平台上可以进行简便快捷的远程视频洽谈,不必再奔波于各类传统的就业市场,将大大减少中间环节,加快信息传递速度,提高就业工作效率,同时能够节约大量的人力和财力,降低就业成本[8]。

参考文献:

[1]王国银.大学生就业平台开发与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2010.

[2] 省略.cn/.省略.

[4] career.省略.

[5] 省略.

[6]范重庆.大学生就业信息化平台系统研究[J] .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7).

[7]解丽娜.信息化平台在高校大学生就业中的应用研究[J].福建电脑,2007,(8).

[8]王磊.高校学生就业信息平台建设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0,(7).

生态学的发展史范文6

关键词: 人类发展生态学 幼儿园 家庭 社区 合作

一、引言

幼儿园处在一个开放的社会系统中,它与家庭、社区有着密切的联系。近些年来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家庭、幼儿园和社区是幼儿生活学习的主要场所,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家园共育合作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只有充分利用家庭、社区、幼儿园的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优势,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发展。

世界学前教育组织(伽EP)和国际儿童教育协会(AcEI)在1999年召开的“21世纪国际幼儿教育研讨会”上,通过了《全球幼儿教育大纲》,指出:儿童的发展是“家庭、教师、保育人员和社区共同的责任”。教师要和家长“就儿童的成长及和儿童家庭有关的问题,经常进行讨论、交流”,教师要和心理学工作者、社会工作者、健康卫生人员、工商人员、公共服务机构、学校、宗教组织、休闲娱乐机构及家庭联合会等建立合作关系。

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家、园、社区合作共育。2001年,教育部在颁发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学习和生活的空间。幼儿园同时应为社区的早期教育提供服务。”

虽然我国通过制定有关的政策和法规强调幼儿园、家庭、社区之间合作的重要意义。但是,从现实的状况来看,家庭、社区内部虽然存在较丰富的教育资源,但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与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合作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如合作的单一性、合作地位的不平等性等问题。

布朗芬布伦纳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将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研究放置于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生态系统之中,探究生态系统中的各种生态环境对人的行为和发展的作用,以及人与各种生态环境的交互作用。这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合作共育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有意识地将生态学的系统观引入到这个问题的研究上,将会有利于学前教育机构更好地运用整个生态系统的力量,更好地发挥其促进儿童发展的作用。

二、人类发展生态学的主要观点

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的创始人布朗芬布伦纳认为:“人类发展生态学研究的是发展着的个体与其直接生长于其中的变化着的环境之间的渐进的、双向的互动,而这个互动过程又受到个体不同的直接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的影响,并受到这些环境所处的文化背景的制约。”布朗芬布伦纳认为儿童发展的生态环境由若干相互镶嵌在一起的系统组成,这一生态系统包括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外层系统和宏观系统。

1.微观系统

微观系统是指由儿童及与儿童最密切接触的其他成员组成的微观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儿童与他所处的环境产生最直接的相互作用,儿童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与环境发生作用,这种相互作用是双向影响的。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包括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场所,如学校、家庭、社区等环境,这些环境是与儿童生活密切相关的,对儿童产生的影响最直接。

2.中间系统

中间系统是由个体发展所在的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之间的联系构成,个体参与到微观系统相互关系中。中间系统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幼儿可能没有直接参与到中间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中,但是中间系统中的两个微系统间的相互作用对幼儿产生间接的影响,这种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具体地说,也就是幼儿生活的场所(幼儿园、家庭、社区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对幼儿的影响是很大的。

3.外层系统

外层系统是指儿童不直接主动参与,但是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儿童所处的微观系统对儿童产生间接的影响。外层系统包括父母工作场所、家庭生活条件、各种视听媒体等。

4.宏观系统

宏观系统是指由微观系统、中观系统、宏观系统联合建构所组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这种社会文化背景包括儿童所处社会中的某种文化或亚文化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信仰等。宏观系统不直接对儿童产生影响,而是通过影响外层系统对中观和微观系统产生影响,以至影响到儿童本身。如国家的就业政策影响到父母的职业状况,父母的职业状况影响到家庭的经济收入、家庭的生活质量,进而对处在微观系统中的儿童产生影响。

布朗芬布伦纳创建的生态系统理论,各个系统之间是整体联系的。在这个生态系统中,任何一个系统的变化都会波及另外一个系统,个体从出生就受到家庭生态系统的影响,由于个体的生成发展的需要,个体的发展扩展到幼儿园、社区,这时家庭环境、幼儿园环境、社区环境,以及这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对个体的成长产生重大的影响。

三、人类发展生态系统理论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启示

处于社区环境中的幼儿,可以与家庭、社区具体特定的物理和物质相互作用,可直接面对和接触人或物,并发生一定的关系,并从中获得知识和经验,譬如家长、社区成员、操场、博物馆,等等。对于幼儿来说,中观系统中各微观系统间的互动质量越高,促进儿童发展的可能性就越大。

哈佛大学的怀特教授曾指出:“研究人类发展时,我们必须把人们周围的社会实践活动作为整个研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同样的道理,要想改变某个人的活动方式,我们需要理解和对待个人活动所处的各种情形。”以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作为研究学前教育的视角,我们要看到以下两个层面的意义:第一,我们要认识到幼儿园作为生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共同对儿童产生作用。第二,我们要关注到幼儿所处的宏观环境对幼儿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如国家政策、规划的制定。以下主要探讨布朗芬布伦纳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对家、园、社区合作共育的启示。

1.充分协调好家、园、社区之间的关系

从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视角来看家、园、社区之间的关系,应该把这三者看成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密切相关的。充分利用家、园、社区的教育资源,将有助于最优化的教育合力的形成。

瑞吉欧・爱米利亚的儿童早期教育模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参照样例。在瑞吉欧,“我,就是我们”,“我”只有在团体――“我们”中才能最大限度地获得发展。在瑞吉欧眼里,幼儿教育是全社会的事,不仅包括市长在内的政理论府力量介入到幼儿教育的管理中,由教师、教学协同建设人员、研究者、家长等组成的社区咨询委员,也参与幼儿教育的管理,充分体现了“全社会参与幼儿教育”的独特风格。

2.家、园、社区资源的开发利用

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是幼儿积极参与的环境,它们之间的关系构成幼儿发展的中间系统。中间系统中各个环境的相似性、联结、交流等是幼儿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幼儿园处于一个大的社会系统中,与家庭系统、社区系统发生千丝万缕的关联,根据生态系统论的观点,各个子系统只有相互协调、通力合作,才能发挥整体的最佳效果,产生1+1+1>3的增值效应。这一点启示是幼儿园要充分利用幼儿园资源、家庭资源、社区资源,最大限度地开发中间系统对幼儿的发展潜力。

3.家、园、社区合作类型

EPstein(1995,1996)从学校为家长提供指导与支持的角度提出了六种类型的学校与家庭、社区合作的模式:(1)养育期,指学校对家长进行家教指导,帮助家长为儿童获得成功的学校生活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2)交流期,指学校和家庭围绕儿童的发展和学校的教学方案进行有效沟通;(3)志愿者活动,指家长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学校的日常事务与教育活动;(4)家庭学习,指学校为家长提供相关信息和活动建议,帮助家长指导孩子的家庭学习;(5)决策,指家长参与学校的决策管理;(6)与社区合作,指将社区中的资源和服务整合起来,进而促进学校教学与家庭活动的实施和儿童的学习。

4.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教育服务机构

目前很多国家正在推行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教育服务机构,各国政府期望通过这种服务机构的运行,能将家长和社区纳入到早期教育中来,期望通过家长和社区的参与及服务机构对家长和社区的影响,为学前儿童的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生态环境。因此,这些以社区为基础的整合性早期服务机构以更加开放、全面、上位的视角审视整合服务机构的价值:不仅指向婴幼儿的发展,提供婴幼儿服务内容,而且指向家庭支持、社区支持,为家庭成员、社区成员提供他们所需要的服务内容,并将整合性机构作为解决国家所面临的家庭问题、儿童问题的重要手段。同时,在管理思路上,打破了从学前教育系统自身角度进行专业化管理的思路,政府在加强对服务机构在学前教育、健康等行政部门的专业指导的同时,力求建立和健全以社区为基础的早期整合服务的社会协调机制,将行业化管理和社会化管理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保证学前教育机构的健康运行。

参考文献:

[1]李毅译.全球幼儿教育大纲.幼儿教育,2001.(4):6-7.

[2]转引自李生兰著.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共育的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

[3]薛烨,朱家雄.生态学视野下的学前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65).

[3]洪秀敏.儿童社会往的生态学分析.学前教育研究,200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