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1

关键词:公选课;教学实践;探讨

作者简介:冯伟(1977-),女,安徽宿州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黄建恩(1970-),男,山东临沂人,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副教授,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博士研究生。

(江苏 徐州 221116)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矿业大学2010年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00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3)31-0111-02

通识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其目的在于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不管是人文、社会与自然科学,主要探索的本质内涵是人类精神的自由、心灵的满足、生命的尊严、生活的价值、资源的善用、宇宙的和谐等。”[1]在当前快速发展的中国高等教育界,通识教育理念被借鉴并得到大力推广。但由于各种因素影响,高校很难自主设计通识教育公共必修课,因此,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成为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重要方式。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面向全校各个专业学生开设,涉及的知识领域广、课程多样、内容丰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因此,能满足学生广泛的兴趣需求,对拓宽知识面、开阔眼界、促进个性发展、提高综合素质等方面具有必修课无法替代的作用。笔者四年来一直在教学第一线从事通识教育公共选修课“人居环境与通风”的教学工作,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一些教学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并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

一、明确教学目标与定位

人居环境是人类工作劳动、生活居住、休息游乐和社会交往的空间场所。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室内大量新型建筑材料、装潢材料、家用电器设备以及清洁剂、杀虫剂、除臭剂等日用化学品被广泛使用,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来源日益增多。同时,采暖、空调设备的逐渐普及和建筑节能的发展使得建筑物的密闭程度提高,通风换气量减少,室内空气污染物浓度进一步增大,加剧了室内空气污染程度,室内空气污染已成为对公众健康危害最大的五种环境因素之一。要解决室内空气环境问题,除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采取有效的净化措施以外,加强环境保护教育,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也是重要举措之一,这也正是开设“人居环境与通风”课程的目的。

高校公选课设置必须定位准确,需要将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理念三者相结合来定位。[2]由于公选课的选课学生来自全校理、工、文、管等不同学科领域,课程基础差异较大,学习的接受能力和理解能力有一定差别,因此,学生的学习重点并不是要求掌握人居环境的构成要素、作用原理及改善措施和技术,而是使学生了解人居环境污染的产生、发展、现状和趋势,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人居环境问题涉及面非常广,在很多产业都不同程度存在影响人居环境质量的问题。那么对于这些专业的学生来讲,“人居环境与通风”课程的学习,将使他们今后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内有意识地减少和避免对环境的污染,并且尽可能地采取不污染环境的工艺和方法。高校培养出来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之后,大多会在不同行业或部门成为不同层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另外,这些学生若干年后也会为人父母,他们自身的环境意识也会直接影响下一代的观念。[3]因此,树立环境保护意识,端正环境保护态度,具备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知识成为“人居环境与通风”公选课教学的核心目标,依据目标对课程进行合理的定位,为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奠定基础。

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

当前,中国矿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公选课“人居环境与通风”为32学时,2学分。由于人居环境的范畴非常广泛,不可能在课内一一讲到,因此,在教学内容安排上基于教学目标和定位,侧重于建筑环境与建筑通风。选取“地球绕日运动规律,太阳辐射,建筑物的配置和外形与日照的关系,室外气候要素”作为第一章的内容;选取“室内空气污染物的种类、来源、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治理措施”作为第二章的内容;选取“建筑围护结构的热湿传递和冷热负荷,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作为第三、四章的内容;选取“建筑光环境和建筑声环境的基本知识”作为第五、六章的内容;选取“建筑通风系统的构成、原理和措施”等有关知识作为第七章的内容。

作为一门面向全校各专业学生,以知识普及为重点的公选课,在教学内容的难度上要适当降低,知识面上要增加宽度。根据学生特点修正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实用性。例如,在讲述第二章的内容时,并不要求学生掌握污染治理的机理、技术方法和装置,而是要向学生介绍导致室内空气污染的成因,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当的装修材料、不合理的生活方式、不正确的日常处理办法会加剧室内空气的污染,使学生理解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可以采取哪些有效简便的措施减少和减弱污染。再比如,讲述建筑热湿环境负荷时,不是向学生传授负荷的计算方法和过程,而是让学生知晓哪些因素会导致建筑负荷增大,今后在学习和工作中可以从自身考虑采取哪些办法降低能耗,实现节能和环保。

教学过程中,以实际发生的室内空气污染事件、建筑火灾事件,如“军团菌病”事件、幼儿白血病发病率上升、克拉玛依剧院大火等作为题材,并辅助相关的视频录像资料,从直观易懂的角度帮助学生学习理解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把国内外建筑环境与通风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相应实例引入课堂,进一步充实、更新和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改进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过程,由于公选课学生的来源、知识背景不同,公选课的课时少、标准低,学生容易轻视,上课热情不高。怎样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并融入其中,激发热情,提高兴趣和乐趣,是公选课授课教师在教学实践与探索中面临的问题。笔者经过四年的公选课教学实践,深刻体会到在公选课教学活动中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当前,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高校的教学活动中,多媒体技术具有传统黑板授课所不具有的一些优势。但在利用幻灯片时,如果有过多的文字,会使学生感到枯燥无味,注意力不能集中,身体感到疲惫,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因此,在使用多媒体技术时,授课教师要多投入一些时间和精力,广泛搜罗相关素材,以大量生动形象的图片、动画和视频内容充实课件,图文并茂,提高直观性和生动性,使学生乐于接受、了解和掌握。视频的一次连续播放时间也要合理控制,不宜过长,以15分钟左右为好。例如,在讲述人居环境的发展历程时,通过世界各地,不同年代、不同国家、不同地域特色的有关建筑的图片,直观地反应出人居环境的发展过程和现状,相比于传统的单纯的文字介绍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再比如,讲到建筑通风内容时,以知名的英国BRE绿色环境楼为案例,将其有关的视频资料播放给学生,并在播放过程中加以讲解,使复杂抽象的原理变得生动、形象且易于理解,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问越辩越明,在教学过程中,开展中小型讨论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教学方式。利用15~20分钟的时间,就学生们普遍比较关心的、与课程内容相关的问题展开讨论。例如,在讲述“采暖、空调等热湿环境调节方式”内容时,就环境的改善与因采用人工调节方法而对环境构成的臭氧层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等危害的关系进行讨论,分析因果和利弊,加深学生对这一问题的理解。在“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这一章,安排讨论,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真实感受,从性别、年龄、着装、肌肉活动强度、周围环境、心理等因素来了解人体的热平衡,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对于课堂讨论提出的一些不同的见解或分歧,要求学生课后到图书馆或者上网查阅相关文献和报道,加深课堂讨论内容的消化和理解。

四、改革考核方式

课程以课程论文结合平时成绩作为考核方式。平时成绩占30%~40%,具体根据学生的课堂出勤情况、课堂讨论表现等方面综合确定。对平时缺勤或迟到次数较多的学生及时了解情况并进行教导,随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避免学生厌学情绪的产生。课程论文成绩占60%~70%,要求学生围绕课程内容,从建筑热湿环境、人体对热湿环境的反应、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建筑通风等方面选择某一主题内容,通过文献查阅、检索和上网搜集资料进行分析和论述。论述要求具有一定的深度,内容要较为丰富和充实,字数要达到3000汉字以上。学生根据授课教师要求的统一的文本格式对论文进行编排,编排质量作为成绩评定的一个方面。四年的教学实践总结发现,课程论文的撰写,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拓展了学生在人居环境与通风领域的知识面,并初步掌握了论文撰写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很大的帮助。

通识公选课教学相对于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教学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通过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参与和共同努力,教学目标与定位的明确、教学内容体系的更新和完善、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的改进,可以不断使学生开阔思路,拓宽视野,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成为人居环境品质改善和提高的倡导者和践行者。

参考文献:

[1]黄坤锦.大学通识教育的基本理念和课程规划[J].北京大学教育论坛,2006,(3):31.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2

>> 煤炭企业内部审计转型发展研究 浅谈煤炭企业内部审计如何适应企业快速发展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精细管理模式浅析 增强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绩效的合理化模式构建 煤炭企业内部市场化物资管理模式探讨 浅析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试论如何加强煤炭企业内部控制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风险评估研究 煤炭企业内部资金管理 浅议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浅谈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审计 对煤炭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加强煤炭企业内部控制 试论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浅谈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研究 煤炭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构建研究 浅议煤炭企业内部控制 浅析煤炭企业内部审计转型 浅析煤炭企业内部审计转型问题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1997.

[29] Koenig HE,CantlonJE.Quantitative Industrial Ecology[M].IEEE Trans On Sys.Man&Cyb Part C:APP.&Review,1998.

[30] ChalierA,PaekerJ.The Economics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Recycling[M].USOregon:ReedCollege,1998.

[31] 国际环保产业促进中心.循环经济国际趋势与中国实践[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32] 张宏伟,杨 凯,王 震.城市包装废弃物减量化及回收体系构建的国际比较[J].世界地理研究,2002(6).

[33] 毛文永.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概论[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3.

[34] 顾春林.转型期的我国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水平关系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03.

[35] 潘 岳.关于环境与发展问题的几点看法[J].资源与人居环境,2008(19).

[36] 章 波.循环经济发展指标体系研究及实证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15).

[37] 吴春梅.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及评价体系探讨[D].济南:山东科技大学,2005.

[38] 迟春洁,蒋景楠.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内容和构建思路仁[J].技术经济,2006(2).

[39] 钟 霞.多指标综合评价方法及应用[J].内蒙古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7).

[40] 李彩红.化工行业循环经济的指标体系及效果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7(4).

[41] 向来生,郭亚军,孙 磊,等.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7(2).

[42] 胡安水.生态价值论视野下的循环经济[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43] 王海龙,赵光洲.循环经济对资源环境外部性的作用及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7(2).

[44] 陈 勇.基于循环经济的钢铁行业资源利用效率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10.

[45] 申富光,杨民政,田文新,等.着力调结构、抓改革为新发展做出新贡献[J].中国集体经济,2010(5).

[46] 张鸿莹.对煤炭行业研究生招生培养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煤炭,2010(2).

[47] 高长宏,屈 武,陈秀文.谈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5).

[48] 于励民.我国煤炭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运行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8.

[49] 陈世元.煤炭企业环境成本的确认计量及应用研究[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

[50] 张 圆,周 滨,赵 杰.循环经济理论研究综述及天津发展循环经济概况分析[J].青年科学,2010(11).

[51] 沈 默.逆向物流对循环经济发展的贡献[C].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阶段性成果集(江苏卷),2010.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3

【关键词】节能建筑;保温建材;太阳能沼气

1. 建筑节能的背景

(1)节能建筑是探讨以满足建筑热环境和保护人居环境为目的,通过建筑设计手段及改善建筑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充分利用非常规能源,使建筑达到可持续发展的应用研究科学。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居住质量(建筑功能合理,建筑设备齐全,室内外环境条件舒适等)越来越重视,要求建筑师在进行建筑艺术创作的同时,更应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实现建筑的可持续发展。目前,建筑节能成为世界建筑界共同关注的课题,并由此形成关于“建筑节能”定义的争论,一般来讲,其概念又三个几本层次:最初仅强调“节能”,即为了达到节能的目标可以牺牲部分热舒适的要求;后来强调“在建筑中保持能源”,即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目前较普遍的称为“提高建筑中能源利用效率”,即积极主动的高效用能。我国建筑界对此节能概念又较一致的看法,即在建筑中合理的使用和有效地利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

(2)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家对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改善居住条件等问题愈加重视,法制逐步健全,相应制定了多项技术法规和标准规范。这些标准规范的颁布实施,对于改善环境、节约能源、提高投资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起到了重要作用。

(3)近年来,我国平均每年新建采暖居住建筑约1亿m2。如果这些采暖居住建筑都按新建筑标准建造,节能率50%,则每年可节约采暖用煤150万吨标准煤,可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12.7万吨、烟尘6550吨、灰渣217万吨。可见,推行新的建筑标准,推广节能建筑的概念,对于可持续发展,经济建设,环境保护以及居住质量的提高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

(4)就目前而言,针对城市建筑结构的调整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在加快,社会的能源的供应面临潜在危险,城市建设毁坏了自然资源,带来了污染及噪音,垃圾包围城市在一些地方已到达难以容忍的程度。这些问题都在迫使人们开始正视那些曾经被忽视的问题。然而,仅仅这样丢失了羊才想到补牢的举措是不够的,为了防止农村的发展也遇到这样的问题,及早进行以农村建筑为对象的建筑节能方案设计就显得很有必要。

(5)广泛的来讲,实现建筑的节能,大体有两大途径:改善建筑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和非常规能源的利用。

2. 建筑节能的实现途径

2.1 改善建筑维护结构的热物性。主要的突破点是建筑的技术设计。

(1)通过建筑设计手段,根据地方气候特点及房间使用性质等对墙体、屋面、门窗进行具体化设计。例如保温层的设置,实体材料保温隔热屋面,双层玻璃窗等等。

(2)这种方法由于对建筑细节要求比较高,设计成本较大,目前在城市建筑或某些特殊建筑的设计中见得比较多。

(3)另外可以采用新的节能建材。有一则消息,目前已有一种新的承重保温砌块能使建筑节能达到50%以上。“采用承重保温砌块的房屋,较之传统建筑节能50%以上;这种砌块的制作原料30%为粉煤灰,株洲华银火电公司每年由此减少排放粉煤灰2.5万吨。”(株洲网)。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发展与成熟,这类材料会在将来的民用建筑中得到采用与推广。

2.2 非常规能源的利用。 这里的非常规能源指的主要是太阳能,风能以及沼气能等。

2.2.1 对于农村而言,沼气是一种最为有利用价值的能源,从而也是农村建筑节能的关键所在。沼气,顾名思义就是沼泽里的气体。人们经常看到,在沼泽地、污水沟或粪池里,有气泡冒出来,如果我们划着火柴,可把它点燃,这就是自然界天然发生的沼气。沼气,是各种有机物质,在隔绝空气(还原条件),并必适宜的温度、湿度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产生的一种可燃烧气体。在我国的广大农村,沼气技术已相当成熟,广大用户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相对于常规的应用而言,目前有人提出了太阳能沼气的思想,讲两种能源联合起来,实现更大意义上的节能。

2.2.2 太阳能沼气。这是指利用最新的生物能恒温干式发酵技术,借助太阳能集热器来吸收太阳光,在把太阳光转换为热能,此装置适用与罐体沼气池并且需要做好密封处理,通过沼气罐内置的PVC导热管和池内的空气形成一个热气循环,以次来提高罐内的发酵温度;以此保证沼气罐可以一年四季可以正常产气!

2.2.3 这种新型沼气再生资源干式发酵具有七大成功优点:

(1)干发酵技术 改变了传统的地下池水压式温发酵,只能靠增加池的体积来提高产气量。

(2)生物过滤膜生产快速高效发酵技术,在这一点我们借鉴了大型工业沼气工程中的厌氧生物过滤膜生产方式。

(3)高温高效启动技术,传统的沼气池由于埋在地下,靠地温产生的热能,因而造成夏季产气用不完,冬季产气不够用的现象。而我们的干发酵技术一年四季产气平衡,使用正常罐内温度平均比地下池高出15度左右,自然产气就高。

(4)自动稳压低压安全储气技术,传统的沼气池由于设计上的原因,在夏季温度高时易涨坏池子,而我们的储气囊是分离装置,并具有自动排气功能,使用十分安全。

(5)去除二氧化硫技术可以极大的提高甲烷纯度,使热值增高(约8000大卡/立方米,纯甲烷8625~9500大卡),完全与液化气效果一样。

(6)防结壳技术,传统沼气池必须靠人工搅拌防止料液结壳,而在此由于厌氧罐体的巧妙设计,不再让人费心。

(7)精密配方技术,这是一项关键的技术革新,沼气快速高效产气与配方有关。

2.2.4 不过,目前而言我国太阳能沼气池建设技术尚不成熟,离在农村的推广使用可能还会有很长一段距离。

3. 总结

(1)总而言之,在能源危机愈演愈烈,节能已逐渐成为人民共识的今天,在农村进行节能建筑的宣传和实践是很有必要,很有实际意义的。

(2)以上所提出的仅仅是我从事建筑过程中的一些感悟及阅读专业书的一些浅显的见解,所涉及的内容可能有许多遗漏甚至错误的地方,希望各位专家和同行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 孙宝樑. 简明建筑节能技术.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4

关键词:居住伦理;居住建筑伦理;居住环境伦理;居住方式伦理

中图分类号:B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0751(2013)03—0110—06

“居住伦理”,即人们在日常居住生活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念对个体的人格、人生的塑造,对人际交往和社会风气的影响及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和良序美俗。作为生活伦理的重要内容,居住伦理重在以伦理、道德的视角关注百姓的日常起居生活,塑造健康的居住方式,树立理性的居住伦理观和行为方式。目前国内的居住伦理研究主要可以从近30年来关于居住学研究的成果中体现出来。居住学研究的主旨虽然在于探索人类居住生活的内在规律,生活与空间的相互关系及发生、发展、变化的因果关系和结构关系等①,但在研究过程中必然关涉对现实伦理问题的阐析,而且有的伦理研究(如建筑伦理)已呈独立的态势,因此,本文基于居住伦理的内涵与居住学的三个重要范畴:居住建筑、居住环境和居住方式,结合国内的居住学研究成果,对其中伦理研究的发展脉络、主要成果和研究的不足做一述评。

一、居住建筑伦理研究

正如法国建筑师勒·柯布西耶所说:住宅是居住的机器。作为一门综合诸多软科学与自然科学为一身的综合性学科,居住学与建筑学关系密切。人类居住的本质在于建基于人类生活与行为之上的家屋,家屋并不仅仅包括具体技术、材料等实在的内容,还包括抽象的文化传统意识、价值取向等范畴,而这些使居住建筑的伦理研究成为可能。

居住建筑学与伦理学的结合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西方,其兴起,一方面源于建筑本身与伦理之间的深层关联,另一方面则是因现代建筑实践中涌现的大量伦理问题的推动。中国的建筑伦理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主要由一些建筑学者发起,他们在其论著中开始涉及建筑的伦理问题,如同济大学建筑系教授沈福煦在《宗教·伦理·建筑·艺术》一文中较早论及建筑与伦理的关系,指出:“建筑伦理学是从建筑实践中引出的经验和原理,主要关注的是对与建筑相关事物的态度,或者是说,对这些事物的判断。”②21世纪,随着居住学研究在国内的深入展开及城市居住环境恶化、建筑师职业精神缺失等多重危机的出现,关于建筑伦理的讨论日趋白热化。除了建筑学者,一些伦理学者也加入其中。拓荒之作为秦红岭的《建筑的伦理意蕴——建筑伦成果,其主要是从如下四个方面展开探讨的。

第一,以伦理视角阐析古代居住建筑的思想特征,揭示中国传统居住建筑文化的伦理意蕴及伦理功能。伦理概念在建筑中的形象反映构成建筑与伦理的狭义关系,而伦理观的流变与建筑发展间的关系则构成建筑与伦理的广义关系。有的研究从建筑与伦理的狭义关系出发,指出中国“居以载道”的建筑理念充分表达了中国传统的伦理型文化。如秦红岭认为,中国古代建筑无论是宫殿还是民居,都体现了皇权至上的政治伦理观、尊卑有序的等级道德观、群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及和谐为本的人伦观;陈喆等在《传统民居空间划分的伦理内涵》中以家庭伦理为主线,考察人类传统民居建筑的空间划分方式,揭示了其中蕴含的伦理旨向;马旭初在《北京四合院与传统伦理观念》中以四合院的建筑风格为例,揭示了四合院内宅、外宅的划分体现着尊卑有别的等级观念,内宅的居住安排反映出长幼有序的传统伦理观念;张峰率在《“男尊女卑”伦理观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的影响》中,通过对中国传统居住建筑中男女空间的比较研究,阐述了“男尊女卑”伦理观对传统居住建筑设计的深广影响。从以上研究成果看,中国传统的建筑具有内外有别的空间格局、尊卑有序的标示功能以及注重礼制的精神承载等特征,这些特征皆源于传统儒家伦理规范——“礼”,“礼”是中国传统建筑的核心价值内涵,因此,由“礼”的精神影响的建筑无不体现着一种等级差序。有的研究则从建筑与伦理的广义关系出发,探析伦理观念的流变与民居建筑的赓续构成的源流关系。有学者以民居建筑嬗变之“流”为立足点,指出导致这一嬗变的原因是伦理观念的变迁。如董睿在《居住文化的变迁与传统伦理的嬗变》中,从大历史层面揭示了中国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中伦理观念从大一统走向民主、从强调等级走向主张平等的巨大嬗变,而作为文化物质载体的民居建筑则见证并体现着这种嬗变。有学者以道德观念的嬗变之“源”为立足点,微观论证观念客体,即民居建筑的巨大变化。如陈斌的《从家庭伦理道德的转变看家庭居住方式的变化》指出,不仅社会文化、伦理意识的变迁会深刻地影响居住建筑、居住生活的变化,居住建筑、居住生活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传统价值观的嬗变。

第二,从应用伦理的视角,探讨建筑师的职业伦理问题。建筑师的职业伦理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入手进行分析,前者指建筑师从建筑的价值属性、建筑与社会的关系、建筑与自然的关系入手进行的哲学探究;后者则基于西方的伦理准则,围绕建筑师的个体责任和义务,研究建筑师在民居工程实践中碰到的伦理难题和责任冲突及应当遵循的职业道德规范。目前,国内的研究多从微观层面出发探讨建筑师的职业道德问题。如秦红岭在《试论土木工程师的职业伦理》中将责任伦理视为建筑师首要的道德规范,认为建筑师必须担负起神圣的原始伦理责任,诗意地创造和守护人类的家园,让人更好地存在着。秦红岭在《职业伦理视野中的建筑工程伦理》中还提出了保证这种责任有效的方式。除了责任伦理,有的研究还从美德理论出发,指出建筑活动内蕴着求真、臻善、趋美的伦理价值,所以,“建筑师不仅有求真的欲望,更有求善的欲望……希望自己的目的能够在改造世界和创造人类生活环境的活动中实现,希望人们在他们所创造的生活环境中幸福地生活”③。这是建筑师的普遍良知,这一良知甚至在制度伦理缺位的时候也能发挥巨大的规范与引导作用。这些研究开拓了国内职业伦理学的新视野。

第三,以中西方哲学元理论来探讨居住建筑的伦理基础,拟构建国内居住建筑伦理体系。对此,有的研究从传统建筑所载之“道”着手,汲取其中的建筑理念,赋予现代居住建筑设计以生命。如邱建伟的博士论文《走向“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的人文反思与非线性思维观建构》,通过哲学与科学的综合分析,建立科学与人文相交融的合理化因素,从更广泛的领域反思现代建筑设计理论,提出现代建筑设计应秉持人性的、人文的理念,要使建筑与人实现“天人合一”。有的研究以海德格尔的现象学理论来探讨建筑的伦理本质问题,对其“诗意栖居”的筑造理念进行伦理学的解读。如郭宇力的硕士论文《历史的栖居:基于现象学视角的“历史性存在”筑造思考》,把“面对事实本身”作为理论视角,将历史街区问题的研究置于“人之存在”的深度和城市、建筑整体演化的背景之下,从哲学和现实“筑造”两个层面展开命题式的探讨,对当前人类社会的危机根源予以反思。还有一些研究基于国内建筑实践中的现实问题,提出了建筑活动中存在的值得研究的伦理问题,如建筑工程伦理、建筑技术伦理等问题,不同利益阶层的利己行为、弱势群体的居住质量问题等,这些研究强调未来的居住建筑实践必须确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建筑伦理原则和行为规范,兼顾公平与正义等。

第四,从代际伦理的视角探讨城市化进程中产生的伦理问题,尤其是传统民居的保护问题。这些研究或者运用建筑学、人类学、哲学等方法,反思城市化的功过,认为城市化导致普遍的文化平庸状况,这种平庸已经使历史丰富性丧失,城市记忆力模糊,甚至失语;④中国的城市化正处于非常危险的时期,正在走向反人性、反人文之路,城市化应有的伦理目标应该是为历史留空间,为生活留空间,为子孙留空间。⑤或者运用文献学、建筑学、伦理学相结合的方法,在拼贴、还原中华传统古老民居建筑原貌的基础上,一方面指出这些由城市、乡镇、集市构成的复杂社会文化现象会随着自然的、经济的和社会行政局面、伦理文化赓续的盘根错节而融为一体,它们是中华悠久历史馈赠给后世的丰富遗产,我们的伦理责任就是让其得以存续;另一方面指出研究本身即是一种文化的“寻根”,在“实用”哲学大行其事的今天,我们要完成个体灵魂的完善,以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从冷僻、萎缩走向“适应、合理、变通、兼融”。⑥

综上分析,目前国内建筑伦理研究虽然取得了进展,但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正如秦红岭在《建筑伦理研究的现状评述:学理基础与趋势展望》中指出的,国内建筑伦理研究在研究对象、学科性质、研究方法等方面都存在诸多不足;不仅如此,建筑伦理研究的成果更多关注的是城市建筑而非乡村居住建筑的伦理问题,更多的是对文化意蕴而非人居建筑伦理价值的思考,这是由居住伦理的非独立性所导致的。但应当肯定的是,相较于居住伦理其他范畴的研究,国内建筑伦理的研究成果最丰硕、内容最丰富、体系最完整。这些研究,一方面,为中国建筑伦理学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促进了城市的人性、人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作为国内居住伦理学建立之先声,居住建筑伦理的研究也为居住环境伦理、居住方式伦理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居住环境伦理研究

挪威建筑理论家C.N.舒尔兹认为,“居住”意味着人与给定环境之间建立一种有意义的关系。人想获得一个“存在的立足点”,必须“认同”于环境,即人赋予环境以意义、对环境有“归属感”,这才是居住的真实意义。⑦因此,有的学者甚至将居住学视为全面研究人类居住环境的学科。人类居住生活与社会文化环境、人工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居住学形成之前,就已是学界关注的主要伦理问题。20世纪20年代,中国学者邹德谨和一些日本学者就对这一方面做了最早的探讨。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居住学的确立,日本学界以深切的现实关怀和广阔的理论视域不断推动研究的发展。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国家也开始了对居住环境伦理的体系化研究,时至今天,居住的生态伦理、环境伦理研究已成为西方伦理学研究的显学。但由于政治的原因,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叶,在一些建筑学者、伦理学者的推动下,中国的居住环境伦理研究才渐趋复兴。居住环境包括居住的自然生态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及人工环境。⑧所以下面就从这三个方面对国内人居环境伦理研究给予述评。

第一,基于生态伦理观、环境伦理观探讨传统的居住观念、居住行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既有之利”、“现有之弊”与“应有之义”。其中,“既有之利”指居住环境伦理研究重在把握人类传统居住文化的价值,指出中国传统居住追求“宜居”,强调居住环境与人和自然间的融合。如谭刚毅在《两宋时期的中国民居与居住形态》中指出,中国传统文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生态伦理”的概念,可实际生活中却无不体现着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这种亲和关系源自中国人的古老智慧。朱力认为,“在中国古代依靠经验来营造宜居环境,并以阴阳五行等思想加以引导,而产生了风水学说,按照‘趋吉避凶’的原则,以指导居住环境的选址、定向、施工等,其中隐含着朴素的生态伦理观念”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大多都认识到指导传统中国人“宜居”生态理念的是“天人合一”哲学观。“现有之弊”主要指出了人类居住文化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危机,分析了造成危机的主要根源在于错误的生态观。荆其敏等强调,导致空气、水等居住环境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现代人类生存的价值观及居住方式和生活方式之弊。传统的住宅讲究“天人合一”,但现在,由于建筑师缺乏土地生态学的观点,城市和乡村在建房时只会挑选最好的地段,从而破坏了自然环境。⑩对此,秦红岭也在《试析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的价值原则》中揭示,现代人主张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将自然视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工具,这种观念已经成为现代人类的普遍价值观,反映在国家发展、城市建设、民居建筑和人们居住生活的每一个方面。朱力以本雅明的批判理论分析了这一价值观的哲学根源,其指出,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理性的崇拜与确立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主宰了人类的价值体系。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当代环境伦理问题产生的价值根源。“应有之义”旨在基于导致居住环境日益恶化的价值和人性根源,强调借鉴传统,以新的自然观应用于当代居住设计与建设、居住生活理念之中,培育现代人的环境伦理道德意识。如孙彩萍从宏观层面指出,传统的自然观、生态伦理观不仅是中国未来居住建设的文化资源,还是遭受现代机械自然观之苦的西方文化观念变革的契机所在。朱力从微观层面强调,明代文人在居住环境理想图式、日常生活情趣、休闲娱乐、社会交往、消费观念等生活方式上对自然的审美与尊重的精神,对当代社会构建生态环境伦理观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能够帮助我们超越仅从工具理性的视角思考自然价值的思维定式。此外,有的研究也正确地看到正是人类的欲望造成了今天的环境问题,所以必须抑制人类的消费欲望,善待环境,关爱万物,建立起一个“低熵”社会。

第二,从生活伦理的视角出发,探讨社会文化环境与居住行为间的伦理关系。作为生活伦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居住伦理研究的社会文化环境既包括居民的居住观,也包括居住区内的安全、邻里关系等问题。研究者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出发,分析社会文化环境对于居民生活的意义。宏观层面,有的从历史主义视角研究儒家礼制文化与阴阳风水等神秘文化对城乡聚落方式的影响,如肖群忠指出,中国古代邻里关系的基本特点决定邻里关系主要是以道德作为调节手段,形成了亲仁善邻的道德态度、乡邻和睦的价值目标、相容相让的基本道德、相扶相助的伦理义务;有的研究,如林永匡的《民国居住文化通史》,立足社会大变动时期,探讨新旧文化在城市居住伦理中的共存与冲突。有的研究立足现实,阐述现代社会文化环境对民居建筑和居住生活产生的利弊,如郭晓蓓的《“城市生活”今昔:民生伦理的审视视角——当代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道德思考》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以俗文化为主流的社会,这一俗文化在商品社会中以群众的消费文化、商业文化等为内核,极大地影响着当代的居住文化、居住伦理和居住道德。微观层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中国各区域及少数民族人居环境伦理的探讨,这是目前该领域研究得比较充分的部分,为中国古民居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三,从生活伦理的视角出发,研究人工环境的伦理性及其对居住生活的选择、居住质量的影响。“人工环境”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形成的环境要素,包括住宅的设计和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卫生绿化等。调查显示,人工环境的质量直接反映居民的居住质量,决定着人们的购房行为,成为衡量生活满意度和幸福感的主要标准。罗雪中认为,与以往人们“被居住”不同,现代人在选购商品房时更追求住宅区的人工环境。与传统的宜居理念不同,现代的“宜居”与“便利”紧密联系,进而与幸福感、城市的满意度与认同感等伦理心理密不可分。遗憾的是,国内目前这一层面的研究多停留于艺术、建筑的层面。

总之,现代人迫切需要一个安静、安全、优美、便利的居住环境,然而,国内居住环境的状况虽已得到一定改善,伦理研究也已起步,但与民生需求相比,都是相对滞后的。主要体现是:缺乏类似国外学界将居住、社会和环境问题联为一体系统地归纳和阐述居住环境的概念、指标体系、评价理论的系统化、评价理论的理论化等研究成果;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尚未建立,或囿于现象的描述,学理分析不足,或仅局限于形而上的论述,而建筑、环境学等科学知识背景匮乏;针对居住环境问题开出的很多“药方”只能停留在学术层面,缺乏现实的可操作性;诸如居住安全、居住用水等居住环境的范畴研究尚待起步。这些既是居住环境伦理研究的局限性,也是其未来研究与发展的生长点所在。

三、居住方式伦理研究

居住方式伦理以居住主体的价值,居住主体与居住空间的关系,社会中各种因素成长、组合与嬗变综合作用引起的居住方式流变为研究内容,其研究最早可追溯至19世纪初,伴随世界范围内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居住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焦点问题。20世纪50年代,居住学形成,居住方式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焦点问题,逐渐为西方的多个研究领域所重视,出现学科综合、交叉的大趋势。在中国,现代意义的居住方式研究开始是作为民俗学的研究内容承担着启蒙民众的使命,20世纪90年代中叶得到一定程度的独立发展。21世纪,城市化进程速度加快,传统聚落与现代城居的矛盾,居住主体的多元化、复杂化与住宅理念一元化的矛盾,贫富差距、居住空间的隔绝与社会制度的公正性问题之间的矛盾以及西方居住学理论的引进,推动了居住方式研究的迅速发展。综合这些研究,主要包括以下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从人本主义出发探讨居住方式的伦理本质及现代居住行为的价值缺失问题。有的研究综观古今中外的居住文化,主张住宅建设必须以人为本才能让人们对生活更满意,才能共建和谐的人际关系,而现代城市高层住宅与小区正背道而驰,造成使用者的不满。有的研究认为,虽然现代城市住宅建筑已开始强调人的参与和改善人的居住感受,但中国的城市规划本质上仍未摆脱功能主义的影响,住区规划“见物不见人”,缺乏人文关怀的问题依然很严重。鉴于此,邱建伟博士在其论文《走向“天人合一”——建筑设计的人文反思与非线性思维观建构》中,主张研究或借助西方建筑模式、生活模式的自然主义、人本主义思潮指导中国的建筑观、居住观,或者致力于以传统“天人合一”的建筑理念作为今天住宅建设者的学理依据。

第二,从政治伦理层面探讨公众参与城市规划、居住建设的权利。根据1987年国际建筑师协会的《布赖顿会议宣言》提出的城市住宅的发展均势,未来的居民是最主要的决策者与建设者。按建筑规划设计的步骤,市民、设计师、政府官员分别承担着不同的义务,由此产生了对不同角色职业伦理问题的探讨。目前,国内研究多为对建筑师、城市规划设计师和政府官员的职业伦理的探讨,而对于城市规划、居住决策的“公众参与”问题的伦理研究很少有涉及。其中,对政府官员职业伦理问题的探讨主要从百姓“难住”、“住难”的现状及其居住政策、法规的研究中加以体现,如张增船指出,“住有所居”是当前的一项民生大计,有着人道主义、制度公正、人权等内在伦理意蕴,在现有的制度环境下,政府责任的缺位、财税体制和土地政策的伦理失范,使“住”成了居民的沉重负担。居住危机实质上就是制度伦理危机。

第三,从制度伦理与关怀伦理层面探讨中国的弱势群体居住生活中凸显的伦理问题。这是目前中国居住伦理研究亟待重点关注的领域,然而却处于相对匮乏的状态。现有的研究有的着力从整体探讨城市“居住弱势群体”的伦理问题,如焦怡雪的博士后报告《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规划问题研究》,将“居住弱势群体”界定为居住现状水平不能满足基本居住需要又无法通过市场途径改善居住状况的群体,提出城市居住弱势群体住房保障的目标为实现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的社会权利。有的则具体研究了“年龄弱势群体”——城市老人的居住问题。21世纪,人口老龄化成为中国面临的突出社会问题,老年人居住问题的研究持续升温。与20世纪不同的是,这一时期的研究更多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如王江萍在《城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研究》中指出,孤独感和沮丧感是独居老人的普遍精神状态,传统的以“孝”为核心建构的住宅设计和家庭居住方式在某种程度上能够缓解老人的这种状态,使老人能够获得幸福的晚年生活。有的研究针对“绝对弱势群体”——农民工的居住问题作以初探,如单孝虹的《失地农民集中居住新区的道德伦理建设初探》强调,农民工居住在城市中,形成一个庞大的弱势群体,其居住方式或大或小地影响着他们对城市的认同感,实际上,农民工的居住方式彰显出的是制度的公正、公平等伦理问题。这部分的研究应当成为伦理学各个领域研究的核心内容。

第四,从家庭伦理的视角透析反传统的“特殊家庭”的居住伦理问题。由于家庭组织形式和成员间伦理关系、社会地位的不同,家庭成员的居住方式、日常的交往形式存在巨大的差异。有的研究探讨了“丁克家庭”的家居方式,如梁旭的《“丁克家庭”的居住问题研究》指出了“丁克家庭”这一居住方式对传统婚姻、家庭价值观念的巨大冲击。有的则研究了城市的“空巢家庭”,如侯立丽的硕士论文《我国城市“空巢家庭”居住模式研究》指出,计划生育造成“空巢家庭”成为未来中国人的主要居住方式,对于“空巢家庭”,除了来自家庭、社会的人文关怀外,还必须实现空巢家庭住宅设计的人性化、住宅环境的环保性和住宅社区的交流性特征,这样才能确保空巢家庭的和谐。实际上,除了城市“空巢家庭”,乡村也表达出日益纠结的家庭、社会伦理困境:夫妻长年外出打工,孩子和老人形成“空巢家庭”,由于相比由此导致的“留守儿童”的伦理问题,老人的居住伦理问题已显得微乎其微了,所以这部分的伦理研究少有人问津。

第五,从社会伦理的层面探讨社会转型期间出现的居住方式伦理问题。我国目前正处于社会转型期,空间资源分配不公导致阶层分化,由此映射出社会阶层分化后不同阶层居住方式的封闭与隔绝、贫富差距日趋扩大等诸多社会伦理问题。在中国现有市场经济体制下,城市住房资源不仅被市场“看不见的手”掌控,更为权力所控制,于是,腐败现象丛生,寻租活动猖獗,有限的住房资源分配失衡。就此,刘精明指出,旧城改造的过程就是一个城市优势资源重新分配的过程,是权力和金钱占有教育、交通、环境等最好的资源,而拆迁居民逐步被边缘化为弱势群体的过程。居住资源分配不均导致空间使用上的隔离与分化,客观上形成了社会的阶层隔离和贫富隔离。鉴于此,研究者试图提出有效的解决路径,秦红岭在罗尔斯正义论的启示下,强调了城市规划者的社会责任。有的研究则通过对美英等国的实践分析,提出“混合居住”的方式,以解决居住分异、空间资源分配失衡等问题,实现社会的和谐。但唐晓岚反对“混合居住”方式,认为这样可能引发和激化阶层矛盾,应该加强以政府管理为核心的社会调控的介入,以达到各阶层居住利益的公平。

总之,目前国内关于居住方式伦理的研究从各个层面反思了中国现代居住方式存在的伦理困境,但研究也存在非独立性、非系统性特征。此外,研究更多关注的是政治制度伦理的否定维度即保障性制度的研究,而非诸如公众权利、公众参与、公众监督等的维度;研究还局限于城居生活方式的探讨,乡居方式的研究甚少涉及;对居住主体范围的伦理研究也亟待扩大。

四、结语

“住”是人类生存的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和行为,而以居住建筑伦理、居住环境伦理与居住方式伦理为本质内容的居住伦理,蕴含着人道、人性和人本,公正、平等和幸福等丰富的伦理道德内容,不管时空如何变幻,都必然折射出个体的追求与价值、整个社会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所以,它本应为伦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然而由于主客观的因素,相较于发达国家理论成熟、视阈开阔、方法多元的居住伦理研究,中国的相关研究起步晚,目前还处于对居住的伦理问题进行多角度反思与学理基础的探索阶段。因此,这些反思和探索必然存在着诸多的不足,而弥补这些不足,推动中国的居住伦理研究走向独立,实现学理化、系统化和人居价值指导正是未来研究者的目标所在。

注释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5

关键词: 建筑设计; 应用技术; 推广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domestic construction paper publication of green buildings articles have met repeatedly, with the author's work experience, through the design, application, the promotion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three aspects of the development and application of green architecture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architectural design; Application technology; promotion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绿色建筑是指为人类提供一个健康、 舒适的工作、 居住、 活动的空间, 同时实现最高效率的利用能源、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在绿色生态建筑设计中我们应该做到以下标准:

(1) 绿色建筑应尊重自然、保护生态、与自然协调发展, 尽可能减少人工环境对自然生态平衡的负面影响。

(2) 绿色建筑要节约自然资源和能源, 最大限度地提高建筑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

(3) 绿色建筑要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避免或最大限度地减少环境污染, 采用耐久、 可重复使用的环保型绿色建材, 充分利用太阳能、 风能等自然清洁能源。加强绿化,改善环境。

(4)绿色建筑空间和使用功能应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要求建筑空间具有包容性,功能具有综合性,使用具有灵活性、 适应性和可扩展性。

(5) 绿色建筑应具有独特的建筑技术和艺术形式表达现代生态文化的内涵和审美意识, 创造自然、 健康、 亲切舒适、 生机勃勃、 丰富多彩, 具有传统地方文化意韵和现代气息的建筑环境艺术。

一、 绿色建筑设计理念

1、 绿色建筑设计应该从中国国情出发。

建筑行业资源消耗巨大, 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同时增加环境负荷。 我国的消费增长速度惊人,资源再生率也远低于发达国家。 我国各地区在气候、 地理环境、 自然资源、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与民俗方面都存在巨大差异。而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现有建筑面积 400多亿平方米,预计在今后30年内,还要建设 400亿平方米的新建筑,因此在我国发展绿色建筑,是一项意义重大而又紧迫的任务。

2、 以低耗为核心发展中国绿色建筑。

绿色建筑的本质是在建筑活动的全生命周期内, 在减少资源的消耗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的前提下, 建设健康环保的人居环境 "为此,我们可以从两方面着手:一方面以示范城市和示范项目为代表,在经济许可的范围内,鼓励采取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在减少资源使用的同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迅速在最大份额的中低端市场推行以减少使用! 合理使用资源为主要策略的低成本路线,即现阶段中国绿色建筑应以低耗为核心。

3、 坚持适当技术原则,强调 “整体设计” 思想。

适当技术原则的内涵,所谓适当技术就是尽量采用符合当地产业,设备、 材料和劳动水准的技术,因地制宜,积极适应建筑物所在地的环境条件,保持当地的文脉和传统。如某科技大学在陕北黄土高原所发展的现代窑洞住宅设计,利用最简单的玻璃温室、 浮力通风、 太

阳能热水和天窗采光等技术,不但使窑洞居住环境大为改观,甚至使采暖能源节约了60%以上。

所谓整体设计,就是要从全球环境和资源出发,应用经济可行的各种技术和建筑材料,构筑建筑全寿命周期的绿色建筑体系。如何在设计之中应用高技术和优质的材料, 就是要应用寿命周期评价方法予以权衡,现在欧美应用的高技术绿色设计方法往往和智能建筑设计相结合, 智能建筑是使用户发挥最高效率、 低保养成本和最有效的管理建筑本身的资源,这与绿色设计的理念是一致的。

二、 绿色建筑节能技术的应用

1、 建筑布局。

合理的建筑布局是降低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耗的重要前提条件。 比如在一栋建筑的功能、 规模、 场地确定以后, 建筑的朝向和外形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建筑能耗。一般认为, 建筑体形系数小, 单位建筑面积对应的外表面积就小, 这样有利于降低采暖空调系统的负荷。 住宅建筑的内部负荷相对较小, 且基本稳定, 外部负荷则起主要作用, 因此,其外型设计应追求小的体形系数。然而对于内部发热量较大的公共建筑, 夏季夜间的散热就非常重要, 在特定条件下, 适当增大体形系数更有利于节能。

2、 建筑围护结构。

建筑围护结构热工性能的优劣与否,直接影响着建筑使用能耗的大小。 在严寒地区, 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 在墙体的外面增加一层保温材料必要且非常有效, 保温层越厚,热工性能越优越。 在夏热冬冷地区, 对于建筑围护结构既要考虑冬季保温性能, 又要考虑夏季隔热性能, 两者间有时又会产生矛盾。近年来, 在建筑围护结构中, 玻璃的使用面积越来越大。从绿色建筑角度考虑, 透明的围护结构可以增加室内采光及冬季白天太阳的辐射量,但基于目前的技术发展条件, 在一个合理的价格范围内, 透明围护结构的热阻还是远远小于非透明围护结构热阻,更何况直接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在夏季常是空调系统的主要负荷,透明部分的外侧必须设有效的遮阳 (最好是卷帘、 百叶窗之类的活动遮阳), 以降低进入室内的太阳辐射量。由于透明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比非透明围护结构差, 因此, 从节能角度出发, 应控制透明围护结构的大面积使用。

3、 室内环境控制技术。

室内环境控制包括自然通风利用、自然光利用、空气处理系统等, 其中暖通空调系统的技术应用最为重要。 各类空调系统的能效存在较大差异, 建筑内部空调的合理分区对运行能耗的影响也很大, 系统、 科学地运行、 管理对实际节能与否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公共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能耗至少占建筑总能耗的50%以上,优化系统设计是节能的前提, 系统地自动控制是节能成败的关键。目前, 暖通空调系统基本上采用集散控制技术, 系统节能效率达10%~30%。

4、 充分利用太阳能。

太阳能是绿色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 是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 广泛存在的天然能源, 其优点是极为丰富、 洁净、 安全、 廉价。 目前, 在住宅区中太阳能的利用主要有三个方面: 太阳能热水器、 太阳能空调和太阳能电池。 据资料介绍, 安装一套供300人全年用热水洗浴的太阳能中央热水系统需投资约 15万元,全年的节能费约为 8万元, 2年就可收回全部投资, 而太阳能热水系统的使用寿命为 15~20年, 那么这套设备的节能费就高达100~140万元。 近几十年来, 许多国家都在积极研究、 开发利用太阳能, 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其中以澳大利亚和以色列最为显著, 其太阳能热水器的普及率分别是 30%和 50%。我国研制开发太阳能起步较晚, 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普及率仅为 6%左右, 且发展不平衡, 西部地区较集中, 云南省普及率最高达10%。 我国的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年日照时数为 2500h的地区占国土面积的2/3以上, 有的地区高达3000h。这为我国开发利用太阳能提供了良好的条件。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太阳能利用的范围将会更广, 能量

转换效率将会更高。

5、 合理利用水资源。

我国是个水资源缺乏的国家, 一些地方, 一方面缺水严重, 另一方面浪费严重。 节水的关键措施还是 “开源节流” 。 居民对水的消费主要是饮和用, 其中饮食用水量约占总消费量的 5%, 其余 95%用于洗涤、 排污等。在住宅小区, 根据两种用途设置 A、 B两套供水系统。A系统专供饮用水 (包括冲茶、 洗米、 洗菜煮饭)。这个系统的水必须是

符合饮用水标准的洁净水。 B系统专供使用水。 这个系统的水应该循环使用。 将住户洗菜、 洗衣、 洗澡水以及屋面雨水, 地面雨水引入蓄水池内, 进行过滤、 净化、 去污等物理、 化学处理, 再输入住户的 “使用水管” , 供洗地、 洗车、 绿化、 水景、 冲厕、 排污等使用。 这个系统的水循环使用, 可节省大量的用水。

6、 建筑智能化系统。

绿色建筑与智能建筑的共同点是建筑节能与环境控制。智能建筑 (1B) 是以建筑为平台, 兼备建筑设备、 办公自动化及通信网络系统, 集结构、 系统服务、 管理等于一体的最优化组合, 向人们提供安全、 高效、 舒适便利的建筑环境。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 (BAS) 将建筑物、 建筑群内的电力、 照明、 空调、 给排水、 防灾、 保安、 车库管理等设备或系统构成综合系统, 以便集中监视、 控制和管理。

7、 照明技术

照明也是建筑的耗能大项, 在商业建筑中, 照明能耗可占总能耗的20%~30%。照明不仅本身消耗能量, 在有空调降温需求的场合,照明能耗还增大了空调系统供冷的需求。在绿色建筑中可通过采用昼光照明等先进、 高效、 合理的照明设计来降低照明能耗。昼光照明是绿色的照明方式,不仅可降低能耗,还可起到降低供电峰值的作用。 昼光资源的利用作为一项专门的课题, 在绿色建筑中有很大的舞台。 照明技术的发展为照明节能提供了技术支撑, 在满足同样照度要求的前提下,高光效的光源和灯具比普通光源和灯具消耗的电能要低得多。

三、结语

要设计和建设绿色建筑, 除了以上建构外, 还需重塑市民的价值观与道德观, 取得市民的认同与理解, 强化人对自然应负的责任; 实现人对自然的重视与鉴赏。 绿色建筑的内涵要求在建筑的运营阶段,要做到节能, 就需要自觉地做到人走关灯, 关电脑, 节约用水, 将空调温度调到适宜温度等, 这些都不属技术能解决的问题, 而是一个人的意识问题, 生活习惯问题, 这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利己行为也是一种利他的行为。 而这种利他性, 则需要公共道德的监督和自我道德的约束。 正确看待人在整个自然界中所处的地位, 合理把握人的生命存在与万物存在的连带关系。 须突出人在社会发展中的核心地位、 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应当使经济发展与科学文化、思想道德和社会教育的发展保持恰当的匹配关系, 使精神文化的事业体现理想性与现实性,高层次与通俗化的关系, 重建人的精神家园。 绿色建筑是人类文明的标志, 是人类保护自己的懒以生存环境的明智的选择。 我们每一位建筑师, 在做建筑设计时,都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 也就是说: 要有意识地保护人居环境, 创造良好的居住环境。 在设计方法上力求做到自然与人的协调,为共同的发展创造出优美和谐的绿色家园。

近几年, 中国在绿色建筑方面的发展做了很多工作, 从政府、 研究机构、 开发商到全社会都对绿色建筑有了全新的认识和行动, 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时期已经到来,国家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方面的力度逐步加大,绿色建筑的发展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迅速跨越起步阶段, 正在向全面实施发展。目前, 绿色建筑是对环境问题、资源问题及社会问题切实可行而持久的解决方法, 是提高生活条件, 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将成为健康社会、和谐发展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仇保新.建立五大创新体系,促进绿色建筑发展[J].建筑学报,

2006,(8):5-7.

[2]林宪堂.绿色建筑生态#节能#减废#健康[M].北京:中国建筑

人居环境科学概论范文6

关键词:保障性住房;节能;措施

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10-0271-03

1引言

民生问题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更是社会安定团结、国家建设发展的现实问题。近年来,随着房价的不断攀升,保障性住房建设成为国家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举措之一。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高速发展期的到来,未来20年建筑能耗将成为我国主要能源消费增长点。大力推广绿色建筑,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是实现全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必然之路。因此,在保障性住房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国内外保障性住房建筑节能举措

2.1国外研究与实践

20世纪60年代,建筑师保·索勒瑞把生态学和建筑学两词合并,提出了著名的“生态建筑”(绿色建筑)新理念。1976年,生态建筑运动的先驱施耐德强调使用天然的建筑材料,利用自然通风、采光和取暖,倡导一种有利于人类健康和生态效益的温和建筑艺术。1996年的联合国人居环境学与建筑学大会,促成了《人居环境议程:目标和原则、承诺和全球行动计划》。绿色建筑渐成体系,并在不少国家实践推广,成为世界建筑发展的方向。

在实践方面,国外具有保障性质的住宅早期关注房屋总体设计以及多个单元的特色设计。英国著名的零碳社区——贝丁顿社区运用多种绿色建筑技术,是世界上第一个零碳排放社区,曾获可持续发展奖。在节能方面,英国漫长的冬季与我国寒冷地区相似。针对这一特点,设计师将减少建筑热损失及充分利用太阳能作为重点,将建筑紧密排列,减少散热面;窗户采用三层中空玻璃;利用“风帽”排风,用排出空气热量对新风加热;此外,还有诸如“阳光间”的设计、蓄热材料的使用,种植屋面以及光伏电池屋面等建筑节能措施。在节水方面,社区有污水处理及雨水收集系统,设计利用芦苇地进行生物过滤,大大降低水消耗。

2.2国内研究与实践

我国20世纪90年代引进“绿色建筑”等理论概念,随着改革开放住房建设量的加大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建设理念为国内建筑界带来了“绿色”革命。

我国对保障性住房的节能设计研究始于2008年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启动。如江苏昆山绿色生态保障性住房项目康居住宅小区,设计初期进行了室外风环境模拟,设置了合理的楼间距和朝向,保证每层住户都能获得自然采光通风;小区在实现雨污分流的基础上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小区内部使用高效节能照明设备。在建筑单体中,高层住宅采用了砂浆砌块的自保温围护结构节能体系。景观环境中选用了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乡土植物,选用少维护、耐候性强、病虫害少及对人体无害的植物。

3调研分析

2013年初,笔者结合北京市大学生科技立项项目作了关于北京市保障性住房能耗现状的相关调查研究,主要调研了北京3个较大规模的保障住房社区——金隅·丽景园、旗胜家园和弘善家园。调查问卷共发出240份,回收有效问卷204份,回收率85%。通过实地调研走访和问卷调查等形式,从建筑内外环境、节能技术、小区绿化、采光、通风、遮阳等几个方面探讨了保障性住房的节能设计。希冀通过分析对比,发现目前保障房设计存在的问题并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法。

3.1项目概况

3.1.1金隅·丽景园项目

金隅·丽景园项目位于北京市朝阳区常营,是北京市首批配售的经济适用住房项目,总建筑面积约26万m2。该小区住宅建筑形式为双塔拼接而成。高楼间距适宜,并且两楼的相对位置在南北方向上有一定的错位,有效地保证了住户对采光条件的要求。由于是新建不久的小区,绿化尚未达到预期的设想;建筑使用外墙内保温及节能门窗,无飘窗。

3.1.2旗胜家园项目

西三旗地块旗胜家园成为北京首块“两限房”交易地块,总建筑面积43.7万m2。小区住宅楼为板式高层,小区行列布置,多数为小户型住房,建筑使用外墙保温及节能门窗,无飘窗。小区住户对采光满意度较高,但有少数西晒住房,夏天较热,且不能保证室内通风。户型设计中,有较大进深房间,室内采光及日照效果不理想。小区内部同样有楼间风较大问题。

3.1.3弘善家园项目

弘善家园地处北京市朝阳区潘家园,建筑面积144万m2,容积率3.89,绿化率达40%。建筑南向无遮挡,采光良好,有檐口遮阳,有阳台;有外保温及节能门窗;绿化及活动空间较少;户型设计南北通透,所以通风效果良好。在室外风环境上,高层与多层搭配,能有效避免风速过大。采暖上采用供热分户、分室计量的电热膜地采暖方式。

3.2能耗现状存在问题分析

通过与住户的深入交谈、实地调查及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发现如下问题。

3.2.1规划与建筑设计粗放

在建筑规划设计中,高层住宅为争取光照面,建筑互有错动,使邻里之间存在视线干扰问题。同时,平衡住宅的开间与进深也是保障性住房设计中需要面对的一个重要问题。一些住户对于大进深方式显得颇有微词,一些房间窗口实际成为暗窗,大大影响室内采光和日照效果,常常需要室内人工照明的补充。一些小户型设计中缺少阳台,住户在感到使用不便的同时,反映夏季过热及冬季漏风现象较多。还有诸如储藏空间不足等节能外的问题,均反映出在规划与建筑设计过程中考虑问题不够深入。

3.2.2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率不高

小区太阳能热水器使用较少。目前太阳能热水器在高层及超高层建筑设计使用并不成熟,这需要设计人员对节能设备的了解,更好解决成熟的节能技术与建筑设计之间的矛盾。

3.2.3保温设计简单

在调研中,很多居住者提出冬季室内墙体较凉,窗户密闭性也不是很好的问题。由此可见,目前的保温设计还存在较多问题,墙体保温性能欠佳,这加大了室内的热量散失,大幅增加了能耗。

3.2.4小区室外风环境有待改善

调研小区中都存在高楼间风速加剧的问题,北京市属寒冷地区,冬季受寒冷北风影响,居住者在楼下经过时,会受到寒冷北风侵袭,大大影响了居住舒适度。

3.3对应措施研究

(1)在居住小区中,建筑的朝向、位置、布局受气候要素影响,为保持室内舒适度,在建筑宏观设计中,要以气候为先决条件,用北京市本地气候、风向、阳光作为规划的控制要素,通过恰当的被动设计塑造建筑的群体形态。同时,建筑场地中避免使用需过度维护的水体及树种以真正达到在使用过程中获得节能的效果。

(2)从单体上来讲,在保障性住房设计中,要控制建筑使其有简单的体形,适宜的窗墙比,控制散热面积。针对户型设计中的无阳台设计,建议仍应保留,阳台冬季作为阳光间,吸收热量,夏季作为温度阻隔区,缓冲夏季过热。同时也方便住户的晾晒衣物、储存等实际功能。设计中更多考虑潜伏设计,延长建筑功能的多方面适应性,从而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3)北京太阳能资源发达,应大力推广使用太阳能技术。建筑上可采用阳台栏板作为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的结构构件,同时也能作为遮阳构件使用。这样可以在满足能源需求的同时兼顾建筑的基本功能。

(4)保温设计。墙体宜采用能有效避免热桥的外保温方式,从而达到改善室内热环境,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同时,屋面保温隔热应采用符合阻燃要求的挤塑聚苯乙烯保温板、防水保温一体化的硬质发泡聚氨酯等保温材料。外窗设计中的玻璃应选择真空玻璃,并采用大固定、小开启的方式优化,并应加强缝隙等构造处理。

(5)针对风环境的问题,可采取避开冬季季风风向、控制住宅间距和住宅高度比例形成风影区降低风速。在高层住宅间产生的涡流区减少规划道路、入口道路贴近住宅等措施,从而避免风旋、风洞、风漏斗效应。在规划设计中用最长最高的楼层阻止冬季寒冷的季风侵入,南边分散布置独立住宅导入夏季季风。同时使用适宜寒冷地区栽种的植物,用以缓冲楼间过大风速,调环境对舒适度的影响。

5结语

保障性住房建设问题是一项利国利民的长期工程。作为建筑从业者,我们必须在设计中更多结合当地气候条件、经济条件的现状采用相适应的节能技术,减少对一次性能源的依赖,通过细致的节能设计措施从而达到建筑节能设计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加平,董亮,孙世钧.绿色建筑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 张丁丁,王元丰.国内外绿色建筑及其评价体系的对比[C]//.EMB.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and Business Management.EBM,[C].2010.

[3] 江亿,林波荣,曾剑龙,等.住宅节能[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

[4] 杨柳.建筑气候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10.

[5] 杨靖,张嵩,汪冬宁.保障性住房的选址策略研究[J].城市规划,2009(12).

[6] 蔡君馥.住宅节能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1.

[7] 王崇杰,薛一冰.太阳能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