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范文1
关键词:企业;利率互换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1-0-01
一、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的必要性
贷款率利率的全面放开,增大了企业融资中的利率风险,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是化解利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及拓宽融资渠道的有效途径。
1.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是降低融资成本的需要。利率互换是指互换双方约定在未来的一定期限内,根据约定数量的名义本金彼此交换利息额的金融合约,是一种基于比较优势和互换利益共享的交易,是企业规避利率风险,降低融资成本的重要手段。企业在融资过程中,由于其行业特点、区域差异、市场知名度以及信用等级等原因,不同企业在相同融资品种上的融资成本存在差异。当一家企业在浮动利率融资品种上具有融资比较优势,另以企业在固定利率融资品种上具有比较优势;两个企业融资所需类型不同,可以通过利率互换,各自得到其所需的融资类型。利率互换中,两个企业均发挥比较优势,从中获取共享的互换利益,使双方融资成本均降低。
2.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是规避利率风险的需要。企业的负债一般期限相对较长,面临着市场利率变化的风险,如果企业不开展利率互换业务,相应的利率风险就不容易规避。利率互换的主要功能是债务保值,企业可以利用利率互换进行中长期债务的利率风险管理。具体而言,预期利率看涨时,将浮动利率债务通过利率互换转换成固定利率债务;而预期利率看跌时,将固定利率债务转换为浮动利率。企业可依据对利率走势的预期,来规避利率的风险。
3.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是拓宽融资渠道的需要。一些企业由于所在行业或信用等级等各方面的原因,在所在区域内融资渠道相对比较狭窄,或者融资成本比较高,或者筹资方式比较单一,企业可以通过利率互换业务,在自己最具有比较优势的市场进行筹资,然后通过利率互换达到自己所要筹资的目的,突破了某一市场对企业融资存在特定要求的限制,为企业融资拓宽了渠道。
二、企业开展利率互换业务面临的风险
利率互换的主要功能是规避利率风险,但实际利率互换交易本身也存在较大风险。企业利率互换业务最主要的风险有三种:
其一,信用风险,是指企业与对手间直接利率互换,由于对方违约不履行互换义务时,企业遭受一定的风险或损失。企业在利率互换中承担的信用风险大小取决于四个因素:一是交易对手的信用评级,信用评级越高,信用风险越小;二是企业互换交易方式,直接与对方互换缺乏履约保障,其信用风险较大,利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进行互换,通过保证金制度、持仓限额制度和强行平仓等制度约束,其信用风险相对较小;三是互换对方的交易目的,互换对方是以套保为目的的互换,信用风险较小,以套利投机为目的的互换,企业面临的信用风险较大。
其二,市场风险,市场风险又称为价格风险,是指由标的资产价格变动等因素所导致的利率互换产品价格变动的不确定性。企业利率互换业务的市场风险,源于利率变动,使得企业互换价值变成负值的损失。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进行互换的场风险大小主要取决三种因素:标的资产价格波动大小、互换匹配程度及互换的目的。当前,人民币利率互换交易的目的最主要的有三种形式,套保组合交易、套利组合交易及单边的套利交易。一般来说,套保者由于利用了对冲的原理,其面临的市场风险最小;套利和投机者面临的市场风险最大。
其三,操作风险,由于内部监管体系不完善,经营管监管出现漏洞,工作流程不合理等,使交易决策出现人为的失误而带来风险。在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交易系统进行互换,要求支付一定比例的保证金便能进行数倍于保证金数额的交易量,利率互换产品这种的杠杆性加剧了操作风险。利率互换衍生产品在价值确定、交易策略和内部管理上都更加复杂,缺乏对互换定价和风险的全面认识,出现失误和漏洞的可能性也较大。操作风险随着互换市场的迅速发展而将被企业普遍重视。
三、企业利率互换业务的风险防范
第一,推进利率互换市场的规范和发展。规范的的市场是规避利率互换风险的重要保障,可以借鉴国外利率互换市场发展的经验,结合我国货币市场的实际运行情况,尽快形成统一的基准利率,使得互换定价机制更加合理确定合理;控制企业利率互换风险,除定价机制合理外,重要的是企业准入要严格控制,在市场准入机制方面坚持企业只能进行以套期保值为目的的利率互换交易;建立健全资信评级和信息披露制度,资信评级高的企业优先进入,并设定准入企业信用级别的最低限制,从源头上降低利率互换业务中的风险。
第二,要提高企业自身的利率互换风险意识。一些企业仅关注利率互换可以降低融资成本,拓展融资渠道的功能,对利率互换自身风险认识不足。加强企业相关人员的利率互换风险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逐步提高对互换风险的认识和管理水平。企业要对利率走势有正确的预期,在互换中要合理匹配,控制风险敞口,规避利率互换风险。
第三,建立健全利率互换的内部控制制度。为了有效防范和控制利率互换风险,企业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建立适合自身风险控制机制,力求将风险降至最低。企业利率互换要以套期保值为目的,以降低融资成本和拓展融资渠道为目标,严格控制以套利和投机为目的的利率互换。建立和完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和操作风险的管理制度。对可能出现的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要有相应的防范措施。
参考文献:
[1]魏玮.利率互换交易及其定价分析[J].金融理论与实践,2011,2.
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范文2
关键词:企业经营风险;防范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4-000-01
一、企业经营风险的主要表现
1.法律风险
法律环境的变化也是诱发企业经营风险的一个重要方面。改革开放使我国的法律法规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依法治国的思想深人人心,但要建成一套完善的法规制度,仍需要有一个逐渐完善的过程,因此现阶段已有的法律法规,就有可能需要在一定时期内进行必要的调整和修订,这种调整、修订的不确定性将对经营活动产生重大影响。同时,由于法律不完善、执法观念差,也会使企业承受乱摊派、乱收费等不应有的社会负担,增加了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了盈利水平。
2.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对某一行业内所有的企业或者在整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企业具有相同的影响,是每一个企业都承受的风险,因此我们也将之称为不可规避风险。经济危机、通货膨胀、世界战争都是企业面临的市场风险。分析市场风险可以从政治环境因素、经济环境因素和技术因素等多个角度进行。市场风险对每一个企业的每一项投资的影响是相同的,因此企业很难规避。
3.企业特有风险
企业特有风险是由于企业所处的某个行业或者某个产业所面临的特有事件造成的风险,影响范围局限在个别的企业和公司之内。新技术转实际生产能力效果不佳、资金周转不灵、重要合同的丧失等等,这些都是随机发生的,但是企业是可以想办法规避的,因此企业特有风险也被称为可分散风险或者非市场风险等等。
4.资金管理风险
一个企业的资金链不仅是企业正常运转的表象,更重要的是凸显企业做优做强、健康发展的阳青雨表”。企业正常经营离不开资金的支撑,有了资金运作就有可能滋生风险。有的企业往往在经营过程中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从思想上和行为上忽视了资金风险的存在:有的企业为了自身发展的需要,面对资金匿乏的窘况,在缺乏正规、有效融资渠道的情况下,通过集资、违规借贷等方式筹资:有的企业甚至靠拖欠贷款或者“东墙补西墙”来获得经营所需资金,这一切就必然形成经营风险,产生的直接后果就是导致企业破产倒闭。
5.国际环境带来的风险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人,我国企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国内企业的竞争,更面临来自国外企业的竞争。而外资往往具有雄厚的资金优势和成熟的经营模式,这给本土企业带来巨大竞争压力,市场风险也大大增加。
二、企业经营风险控制的防范措施
1.树立风险意识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它必须独立承担风险。企业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时,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实际经营结果与预期效果相偏离的情况是难以避兔的。因此,企业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即要酬人风险,正确认识风险,科学评估风险,预防风险发生。
2.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系统
在制定了风险管理系统之后,企业风险评估人员就要依照风险管理的实施计划进行企业风险的评估,以寻找风险管理的有效对策,尽量避兔风险的发生。为了提高风险评估的有效性,企业需要对企业风险评估人员的风险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比如“作业标准法”,也就是说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质量进行考核,依照效果和作业标准对企业风险管理工作进行检查和评估,对于没有达标的,让其及时改正。
3.完善企业的风险管理制度
企业要想对经营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就需要建立完善的企业组织结构,这是企业进行风险防范和管理的前提条件。要明确每一个工作岗位的具体职责,并建立一个专门进行风险管理的部门,对任何一个细微的风险征兆都要予以充分重视,并及时进行处理,将风险扼杀在萌芽状态,避兔产生真正的风险损失。企业所设置的风险管理部门和风险管理人员必须做到与企业内部其他部门的通力合作。比如:向企业主要领导提交各项以风险管理为主观点的分析报告,与财务部门合作建立企业内部稽核制度,防止员工欺诈行为;与行销部门合作建立产品公众责任风险防范计划;与生产部门合作制定员工福利计划等等。同时,需要企业会计和审计人员不断提高业务能力,能对企业各项经营活动进行有效监督,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间题并予以解决。
4.重点加强资金管理
资金是企业经营发展的基础,只有合理地利用资金,才能够促进企业的发展。所以,在对企业资金经营管理时,要站在全局的高度,实行统一管理,保持资金的合理调度及运行顺畅。在企业资金比较充盈的情况下,要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充分发挥资金的升值价值,但必须对其进行有计划、组织的利用。要严格控制企业的库存,避兔大量的库存占用资金,致使企业的周转资金受到影响,进而制约了企业的经营、发展。要盘活企业的沉淀资金,使其发挥更大的价值。对企业的应收账款,要加强回收管理,促进资金的流动,提高资金的利用率。
5.随时关注外部环境的变化
对于企业来讲,外部环境的变化是难以准确预测的,企业一定程度上对来自于外部风险是难以实现对其的全面控制的。但另一方面,并不等同于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难以有所作为。为有效应对各类外部风险,可以通过对外部环境的密切关注、深人分析,把握其变化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对外部环境及时做出适时的灵活调整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强化企业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将可能产生的损失降至最低水平。同时,企业要时刻关注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尤其是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方面产业政策、财政政策、税收政策等,对政策的变化对企业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及时做好预算;时刻关注竞争对手及市场的变化,对市场进行深人全面的调查,强化企业对于外部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注重产销的有机衔接,及时调整策略;另外对于企业目标群体的变化要给予全面关注和把握。
综上所述,企业的经营风险出现会对企业在运营以及发展的过程中带来巨大的影响,甚至有时候是致命的,因此,企业必须要学会对经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还必须要随时准备较为有效的安全措施,从而降低企业运营过程中所可能出现的风险,将所有潜在的威胁和经济效益损失降到最低,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范文3
本国货币的升值对进口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的影响是,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本国货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间接的影响是,本国货币汇率变化也会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当进口价格发生变化时,根据需求价格规律,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调整。当需求弹性不同时,进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
具体来看,汇率变动对于设备进口行业里的每一个分支部门的影响是不同的:
1.对于国外设备具有极度需求刚性的企业不一定有益处
这类企业因汇率上升虽然可以得到进口价格方面的优惠,但是如果遇到海外厂家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趁机抬价的情况,本国汇率上升的变动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比如,今年我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改变进口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情况。由于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大,且铁矿石需求刚性,近两年进口矿石价格的涨幅较快,近两年铁矿石价格上涨迅猛且目前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因此,在看到本国货币升值带来进口成本小幅下降的同时,更要看到企业对特定货物的刚性需求。高额的进口成本不一定会使本国某些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减弱了汇率变动带来的竞争优势。
2.对于国外设备具有需求弹性的企业会有益处
汇率变动改变了一般设备的进出口态势。提高本国货币汇率后,增加了相对低价进口的机会和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市场容量。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国货币升值之后,国外产品竞争力将持续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提升,而国内低端产品出口受阻后,必可能回流国内市场,导致市场价格下滑。
3.对于外贸流通公司的影响是正面的
专业从事进口业务的外贸流通公司,在国外设备相对降价的环境下,会在业务量增大的过程中获益。
4.对于设备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较小
设备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较稳定。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出口和进口直接挂钩,出口目的地较为明确,价格也较为稳定。虽然进口成本下降,但出口成本相对升高,赢亏可能相抵,因本国货币升值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我国,很多企业大多已习惯了我国的现行货币机制,对于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还缺乏深度分析,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必然选择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企业尽管已通过各种渠道及国家相关宏观调控政策预感到人民币有升值的倾向,但由于对人民币参照国际一揽子货币的实际操作技巧不熟悉,也没能抓住时机扬长避短,预期避险措施滞后。而且很多企业对于货币结算信心不足,感到操作的灵活性难以把握,这也是它们在人民币汇率调整后不能灵活应对的重要原因和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
总之,汇率机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我们可积极探索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新措施,探索充分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方法,将各项应对措施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促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1、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发展变化,及时引导企业驱利避害。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给外经贸带来的影响,科学分析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化走势,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指导。积极引导企业正确分析人民币升值,国家放宽了外汇使用、需求、兑换包括携带进出境等方面的限额,使得市场更加能够反映供求关系。在外汇市场上要给予企业、金融机构以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些工具。
2、及时提供专业培训和相关金融信息。积极指导企业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并运用各种方式规避汇率风险。深入调研对外贸易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后亟需解决的问题,邀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对外经贸企业进行全面培训;及时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企业介绍和推广规避汇率风险的成功案例,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3、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全面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企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主动性。积极引导企业合理进口国外生产原料,尽量冲抵对外贸易的市场风险。同时减轻对原材料的需求压力。引进原料与外销相结合,合理、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进口规模,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
4、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享有关税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
5、全力引导企业利用合同价格,共同担当风险。
6、引导企业运用金融手段规避市场风险。比如采用多币种结算、押汇等方式转嫁汇率风险;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并可通过适当的美元贷款,来降低利息支出和汇差损失。
7、引导企业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值。这次人民币升值后,加大研究开发的投入,积极运用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使国外客户在价格谈判中作出了让步。
8、引导企业进一步加强企业管理。企业应苦练内功,加强管理,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作者单位:本钢集团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中谋求快速可持续发展,是商务工作的重中之重。
本国货币的升值对进口的影响有直接和间接两方面。直接的影响是,汇率升值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以外币计价转化成以本国货币计价后,将会发生相同幅度的下降。间接的影响是,本国货币汇率变化也会通过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当进口价格发生变化时,根据需求价格规律,进口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需求量也必然随之调整。当需求弹性不同时,进口量增加的幅度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需求弹性理论,需求弹性越高的商品,进口价格变化引起进口量的调整就越大。
具体来看,汇率变动对于设备进口行业里的每一个分支部门的影响是不同的:
1.对于国外设备具有极度需求刚性的企业不一定有益处
这类企业因汇率上升虽然可以得到进口价格方面的优惠,但是如果遇到海外厂家受政治等因素的影响而趁机抬价的情况,本国汇率上升的变动并不会带来多大好处。比如,今年我国提高人民币汇率并没有改变进口铁矿石价格居高不下情况。由于中国进口铁矿石的需求量大,且铁矿石需求刚性,近两年进口矿石价格的涨幅较快,近两年铁矿石价格上涨迅猛且目前的进口铁矿石价格仍然高位运行。因此,在看到本国货币升值带来进口成本小幅下降的同时,更要看到企业对特定货物的刚性需求。高额的进口成本不一定会使本国某些企业的竞争能力提高,减弱了汇率变动带来的竞争优势。
2.对于国外设备具有需求弹性的企业会有益处
汇率变动改变了一般设备的进出口态势。提高本国货币汇率后,增加了相对低价进口的机会和需求,扩大了本国的市场容量。在某种程度上,会加大国内市场的竞争。本国货币升值之后,国外产品竞争力将持续增加,其市场占有率将得到提升,而国内低端产品出口受阻后,必可能回流国内市场,导致市场价格下滑。
3.对于外贸流通公司的影响是正面的
专业从事进口业务的外贸流通公司,在国外设备相对降价的环境下,会在业务量增大的过程中获益。
4.对于设备加工贸易企业的影响较小
设备加工贸易企业出口较稳定。加工贸易两头在外,出口和进口直接挂钩,出口目的地较为明确,价格也较为稳定。虽然进口成本下降,但出口成本相对升高,赢亏可能相抵,因本国货币升值造成的影响相对较小。
在我国,很多企业大多已习惯了我国的现行货币机制,对于人民币实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还缺乏深度分析,对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我国加入WTO后与国际市场全面接轨的必然选择存在模糊认识;有的企业尽管已通过各种渠道及国家相关宏观调控政策预感到人民币有升值的倾向,但由于对人民币参照国际一揽子货币的实际操作技巧不熟悉,也没能抓住时机扬长避短,预期避险措施滞后。而且很多企业对于货币结算信心不足,感到操作的灵活性难以把握,这也是它们在人民币汇率调整后不能灵活应对的重要原因和将要面临的严峻考验之一。
总之,汇率机制的改革,是我国经济和人民币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我们可积极探索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的新措施,探索充分合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新方法,将各项应对措施贯穿于工作的各个环节,大力促进经济快速可持续发展。
对策建议:
1、密切关注人民币汇率新机制的发展变化,及时引导企业驱利避害。研究分析人民币汇率机制改革给外经贸带来的影响,科学分析预测人民币汇率变化走势,及时为企业提供服务和指导。积极引导企业正确分析人民币升值,国家放宽了外汇使用、需求、兑换包括携带进出境等方面的限额,使得市场更加能够反映供求关系。在外汇市场上要给予企业、金融机构以进行风险管理的一些工具。
2、及时提供专业培训和相关金融信息。积极指导企业提高汇率风险意识并运用各种方式规避汇率风险。深入调研对外贸易企业在人民币升值后亟需解决的问题,邀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专家学者来讲课,对外经贸企业进行全面培训;及时通过网络、媒体等多种渠道向企业介绍和推广规避汇率风险的成功案例,提高企业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
3、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全面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推动企业扩大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产品,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促进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主动性。积极引导企业合理进口国外生产原料,尽量冲抵对外贸易的市场风险。同时减轻对原材料的需求压力。引进原料与外销相结合,合理、充分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扩大进口规模,实现进出口贸易的协调发展。
4、推动企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工贸易的原材料和市场两头在外,享有关税优惠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
5、全力引导企业利用合同价格,共同担当风险。
6、引导企业运用金融手段规避市场风险。比如采用多币种结算、押汇等方式转嫁汇率风险;适当采用外汇远期买卖、套期保值等手段锁定汇率风险;并可通过适当的美元贷款,来降低利息支出和汇差损失。
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范文4
关键词:失地农户;风险认知;影响因素
土地作为农户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不仅为农户提供了经济收入和就业机会,而且还承载着农户的各类社会保障功能。在当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善的背景下,农户被迫失去土地是有很大风险的,这种风险源自于失地农户未来生计的不确定性大大提高。尽管农户具有一套有效的风险规避策略,但由于历史和社会的原因,我国农村的大部分劳动力文化素质偏低、劳动技能缺乏,处于弱势的失地农户很难正式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中就业,这必然导致失地农户未来生计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此外,进入城镇生活的失地农户家庭也同时失去了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生活的货币化和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在生活中面临着更大的市场风险和诸多不确定性,尽管农户自身采取了种种应对策略,但处于弱势的失地农户仍可能经历无法预期的收入减少或福利损失,进而导致其生计不可持续。
“风险认知”是一个心理学范畴的概念,主要被用来描述人们对外界各种风险的感受和认识,它是人类了解某种特定风险,并进而对该风险产生评估与行动的过程。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广大农户而言,如何规避风险是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部分。Kevin提出了一种由农户参与的风险地图分析方法,该方法能够快速地对农户面临的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价:而后陈传波等对Kevin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改进,利用开放式的农户访谈来让农户自己描述所面临的风险并对风险进行排序,然后对农户的风险描述进行识别和归类,并最终形成一张风险地图。随着风险认知研究的不断深入,各种风险管理分析框架被陆续提出来。世界银行提出了一个整合的风险管理分析框架,在该框架中,农户通常需要运用正规机制和非正规机制来规避风险,正规机制主要由公共机构提供,包括基础设施建设、公共财产资源管理、宏观经济政策、转移支付、以工代赈计划等;非正规机制以个人和家庭为主,采取的策略包括动用储蓄、变卖资产、借贷、生计多样化、迁移、寻求支持网络等。FAO在借鉴农户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和灾害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上,也提出了一个基于可持续生计的灾害风险管理框架,认为农户在遭遇风险冲击时会综合运用其所拥有的五大生计资本来应对,而农户能否规避风险则由家庭拥有的各种生计资产的质量和数量来决定。
尽管国内外学者围绕农户风险认知和风险管理进行了大量研究,但是专门针对失地农户生计风险认知问题的研究成果还比较缺乏。已有的文献大多围绕农户失地的风险类别及其分配差异进行定性分析,而对失地农户风险认知影响因素的研究还有待补充。从分析方法来看,国内关于失地农户风险认知问题的研究更多的还是定性分析,定量分析相对缺乏。有鉴于此,本研究拟利用来自湖北、江西两省的失地农户调查数据,在描述性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二元Logit模型,就失地农户生计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对于这一问题的实证研究,能为政府制定提高失地农户抵御风险能力的政策提供基础依据,因此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问卷调查设于2013年7月在湖北省襄阳市和江西省九江市进行。共选取上述区域内的12个村作为抽样点,在每个村随机抽取有土地被征用情况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①农户家庭人口信息,如家庭人口规模、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健康状况、征地前后从事的主要活动、劳动力接受技能培训的状况等;②家庭的生计资本状况,如土地资源变动情况、征地补偿情况、家庭金融资产变化状况、家庭居住条件变化、家庭主要的耐用消费品和生产性固定资产情况、家庭社会资本的变化、家庭收入情况等;③农户对生计风险的认知情况,包括对某种风险的担心程度、风险是否发生、风险发生对家庭的影响程度以及农户采取的风险应对策略等。调查由受过培训的调查员进行入户访谈并填写调查问卷,调查共完成农户问卷630份,其中有效问卷621份,问卷有效率为98.57%。
样本农户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从家庭人口特征来看,被调查农户的户主以男性为主,说明男性当家作主的家庭占绝大多数:户主以中老年人为主,年龄主要分布在50~59岁和60岁及以上,分别占32.05%和31.88%:大部分户主受教育水平为初中和小学文化程度,户主受教育水平在高中(中专)及以上的农户并不多,说明样本地区失地农民文化水平比较低:另外,失地农户家庭人口规模以5人以上为主,占48.15%,而家庭规模在3人以下的比重非常低。从家庭征地补偿情况来看,58.94%的样本农户失去了全部的土地,农户所获征地补偿款以3万元以下为主,占全部样本的50.08%,所获征地补偿款在3万~10万元的占26.25%,获得10万以上征地补偿款的农户比重为23.67%,这表明样本地区农户获得的征地补偿并不高。从失地农户家庭年收入来看,家庭年收入水平主要集中在3万~10万元,该类农户占全部样本的56.20%,这说明绝大部分家庭的收入属于中等水平,高收入家庭比重偏低。
2.失地农户对生计风险的认知
2.1失地农户对生计风险分布的认知
借鉴国内学者在研究农户生计风险时采用的开放式访谈方式,让失地农户自己描述可能存在的生计风险,并对这些描述进行归类,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失地农户最为担心的生计风险是家人患病产生大的医疗开支,占全部样本的63.77%,由此可见,尽管中国在农村地区实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但“看病贵、看病难”依然是困扰广大农户的普遍问题:调查样本中有61.13%的失地农户担心没有就业机会,且有54.08%的被调查农户对食品自给率存在担心,这表明土地被征用不仅给农户带来了就业的冲击,也让农户失去了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很多原本可以自给自足的农产品,如蔬菜、禽蛋、粮食等都需要到市场上去购买,生活的商品化、货币化程度提高了;有42.32%的农户表示担心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弱化也使得养老风险(47.50%)成为当前失地农户所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子女教育支出一直是农户家庭的一项主要经济负担,尽管中国教育制度改革成效显著,但依然有34.62%的失地农户担心子女上学的学费问题。总体而言,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和生活成本的提高使失地农户陷入各类生计风险的包围之中,失地农户最担心的生计风险排列顺序依次是:大病风险、就业风险、口粮风险、养老风险、市场风险和教育风险。
2.2失地农户对生计风险影响程度的认知
调查显示,失地农户普遍对未来可能发生的生计风险感到忧虑,表3是失地农户对“您认为下列风险发生对家庭的影响程度”问题的回答结果。失地农户在土地被征用后不得不进入城市劳动力市场选择非农就业,然而由于文化素质低、缺乏相应的非农劳动技能等原因,失地农民普遍就业困难,就业的不稳定会导致未来收入的不确定性提高。表3显示,失地农户认为就业风险对家庭的影响比较严重和十分严重的比重分别占23.24%和7.19%。另外,7.41%的失地农户认为大病风险对家庭的影响十分严重,这主要是因为家庭成员如果患上大病极易产生大额的医疗费用支出,这不仅会影响到农户的即期储蓄和消费,同时也会对农户的长期收入、消费、经营支出等产生持续影响。当然,被调查失地农户认为口粮风险(15.08%)、市场风险(11.62%)、教育风险(9.98%)和养老风险(6.76%)对家庭的生计影响也比较严重。
3.失地农户生计风险认知的影响因素分析
3.1变量设定
失地农户在未来面临某些生计风险是必然的,大量的经验观察和实证研究表明,发展中国家的农户通常都是风险厌恶者,他们总是力图规避各种风险,而家庭或个人的生计资本状况是农户抵御风险、降低生计脆弱性的最重要基础,农户对生计风险的认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庭各种生计资本的综合利用。借鉴英国国际发展部提出的可持续生计框架中对于生计资本的界定,选择失地农户拥有的人力资本、自然资本、物质资本、金融资本和社会资本来分析影响失地农户生计风险认知的因素,有关变量说明及统计性描述情况见表4。
3.2模型构建
失地农户对各类生计风险的认知采用二分变量来表示,担心某种风险取值为1,否则取0,因此采用二元Logit模型是理想的估计方法。设失地农户对某种风险的认知为因变量Y,它的取值有两个选择(Y=1或0),构建二元Logit模型如下。
1)人力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风险认知的影响。户主年龄对失地农户的大病风险认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对就业风险和教育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受教育年限只对口粮风险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健康水平对农户大病风险、就业风险和养老风险认知都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对就业风险而言,户主的年龄和健康水平分别在1%和10%的显著水平上影响对就业风险的认知,且影响方向为负,这表明健康状况越好的农户越有可能在劳动力市场上找到工作,而户主的年龄越大越不担心就业风险可能跟大龄失地农民对工作性质和工资水平的要求低有关,很多被调查失地农民表示找一份工作并不难,他们对工作稳定性和工资收入的要求明显低于年轻的失地农民。户主的受教育水平越高越不担心口粮风险,这主要是因为受教育水平高的农户一般都以非农就业为主,日常的口粮消费商品化、货币化程度一直都相对较高。家庭人口规模对农户的大病风险、养老风险、市场风险和教育风险认知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原因可能是人口规模大的家庭往往人口负担率高,“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结构使得日常开支相对较大,对市场价格的敏感性也相对较高。另外,户主年龄对家庭教育风险认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这主要是因为户主年龄大的家庭中子女还在接受教育的比重非常低,很多失地农户家庭的孩子读完初中后大多选择外出打工。
2)自然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风险认知的影响。土地是农户最主要的自然资本,其不仅具有生产功能、就业功能,更具有生活保障功能和养老保障功能。调查发现,有366个样本农户的土地全部被征用,占样本农户总数的58.94%:有255个农户只征用了部分土地,平均剩余耕地面积为0.29 hm2。失地程度在5%的水平上显著影响农户对口粮风险认知,且影响方向为正,这表明土地征收使得农户失去了一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他们的生活完全被卷入市场经济的浪潮中,生活的货币化和市场化程度大大提高,失地程度在1%的水平上显著的影响农户对市场风险的认知也证实了这一事实。
3)物质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风险认知的影响。本研究选择房屋套数来反映农户的物质资本水平,根据本次调查的情况,31.12%的失地农户拥有2套住房,16.89%的失地农户拥有3套及以上的住房,而在土地被征用之前拥有2套住房和3套及以上住房的比例只有17.29%和2.63%。很多失地农户选择将多余的房屋用于出租赚取一定的租金收入,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户的财产性收入水平,因此,物质资本状况对失地农户的口粮风险和养老风险认知有显著的负向影响。
4)金融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风险认知的影响。本研究选择家庭总收入、现金和存款数额两个指标来反映失地农户金融资本的状况,从回归结果可以看出,家庭总收入、现金和存款数额对失地农户的各类风险认知基本上都是负向影响,其中家庭总收入对失地农户的就业风险、口粮风险和教育风险认知分别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现金和存款数额只对农户的市场风险认知在5%的水平上显著,说明提高家庭收入水平是失地农户规避各类主要生计风险的核心和关键。
5)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户生计风险认知的影响。社会网络的规模和质量是体现社会资本的两个重要维度,本研究借鉴现有的经济学研究,用春节期间相互拜年的家庭数和能够提高资金支持的家庭数来衡量家庭层面的社会网络。回归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失地农户的绝大部分生计风险认知都具有负向的影响,其中对大病风险、口粮风险和养老风险认知分别在10%的水平上显著,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家庭结交和维持亲友关系也是一种有目的的投资行为,人们交朋友并不是随机的或任意的选择,而且能够给予资金支持的家庭户数越多,表明了农户“外源性融资”的能力越强,因此也越有能力取规避各类生计风险。
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范文5
1.0 项目概要
1.1 项目要点
1.2 项目背景
1.3 项目核心竞争力
1.4 项目内容与特点
1.4.1 体系架构
1.4.2 技术或资源特点
1.4.3 商业经营模式特点
1.5 市场机遇
1.6 项目投资价值
1.7 成功关键
1.8 盈利目标
2.0 项目公司介绍
2.1 发起人介绍
2.2 股权结构和核心团队
2.3 公司组织结构
2.4 [历史]财务经营状况(新建项目与公司没有本章节)
3.0 产品和服务
3.1 项目内容与目标
3.2 项目开发思路
3.3 项目创新与差异化
3.4 项目核心竞争力或特点
3.5 项目开发(条件)资源状况
3.6 项目地理位置与背景
3.7 项目设备与设施
3.8 项目建设基本方案与内容
3.9 经营模式与盈利模式
3.10 项目进展
4.0 市场和行业分析
4.1 行业市场分析
4.2 行业准入与政策环境分析
4.3 市场容量分析
4.4 供需现状与预测
4.5 目标市场分析
4.6 销售渠道分析
4.7 竞争对手分析
5.0 项目SWOT综合分析
5.1 优势分析
5.2 弱势分析
5.3 机会分析
5.4 威胁分析
5.5 SWOT综合分析
6.0 项目发展战略与实施计划
6.1 执行战略
6.2 竞争策略
6.3 市场营销策略
6.3.1 目标市场定位
6.3.2 定价策略
6.3.3 渠道策略
6.3.4 宣传促销策略
6.3.5 整合传播策略与措施
6.3.6 网络营销策略
6.3.7 客户关系管理策略
6.4 经销商培训与销售网络建设
6.5 公共关系与战略结盟
6.6 售后服务策略
6.7 战略合作伙伴
7.0 项目管理与人员计划
7.1 项目公司组织结构
7.2 项目公司管理团队(管理层人员介绍或团队组建)
7.3 管理团队建设与完善
7.4 人员招聘与培训计划
7.5 人员管理制度与激励机制
7.6 项目质量控制系统
7.7 项目成本控制管理
7.8 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8.0 风险分析与规避对策
8.1 项目风险分析
8.2 项目风险规避
8.2.1 政策规避方法
8.2.2 市场风险规避方法
8.2.3 经营管理风险规避方法
8.2.4 人才风险规避方法
8.2.5 融资风险规避方法
9.0 投入估算与资金筹措
9.1 项目融资需求与贷款方式
9.2 项目资金使用计划
9.3 融资资金使用计划
9.4 资金合作方式及与资金偿还保障
9.5 退出机制
10.0 项目投资效益分析
10.1 财务分析基本假设
10.2 收入估算
10.3 成本与税金估算
10.3.1 采购与水、电、燃料等费用
10.3.2 工资及福利费用
10.3.3 折旧费
10.3.4 维修费
10.3.5 管理费用
10.3.6 销售税金等费用
10.3.7 税率
10.4 成本估算
10.4.1 固定资产折旧费用估算表
10.4.2 销售成本估算表
10.4.3 付现经营成本估算表
10.4.4 运营费用估算表
10.5 损益表与现金流量表估算
10.6 重要财务指标
10.7 财务敏感性分析
10.8 盈亏平衡分析
10.8.1 盈亏平衡点
10.8.2 盈亏平衡分析图
10.8.3 盈亏平衡分析结论
10.9 投资效益分析结论
11.0 项目投资价值分析
11.1 分析方法的选择
11.2 收益年限的确定
11.3 基本数据
11.4 投资价值分析结果
12.0 附录
(1) 基本报表
(2) 辅助报表
(3) 敏感分析报表
(4) 营业执照
(5) 法人代码证书
规避市场风险的对策范文6
【摘要】:本文介绍了期货市场在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的作用,说明了其对于整个市场和企业都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前景;本文还就期货市场的风险特征加以论述。
期货市场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个既熟悉又陌生的概念。熟悉是因为经常听说,陌生是因为没有确切了解期货市场的作用及其风险特征。
期货市场的作用
期货市场的作用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
一、期货市场在宏观经济中的作用
1、提供分散、转移价格风险的工具,有助于稳定国民经济
期货品种涉及农产品、金属、能源、金融等行业,而这些行业在国民经济中都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期货市场为这些行业提供了分散、转移价格风险的工具,有利于减缓价格波动对行业发展的不利影响,有助稳定于国民经济。
2、为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为了促进和引导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与协调发展,政府需制定一系列的宏观经济政策。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物资的供求状况和价格趋势是政府制定宏观经济政策所重点关注的。由于现货市场的价格信息具有短期性的特点,仅反应一个时点的供求状况,以此作参考制定的政策具有滞后性。而期货是通过对大量信息进行加工,进而对远期价格进行预测的一种竞争。它所形成的价格信号能反映多种生产要素在未来一定时期的变化趋势,具有超前性。政府可以依据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制定和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引导工商企业调整生产经营规模和方向,使其符合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需要。
3、有助于本国争夺定价权
由于期货价格发挥了基准价格的作用,本国期货市场自然成了国内市场定价中心。在世界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的今天,一些大国的期货市场甚至己经成为全球的定价中心。这种地位形成以后就会导致其他国家的企业在进行贸易时,常常受制于人,甚至连国内价格的制定也要参考他们的价格,丧失了定价权。因此,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一些发展中国家积极建立自己的期货交易所,或与发达国家的期货交易所合作建立本国的期货市场,其目的也是为了争夺定价中心或分享定价中心的利益。
4、促进本国经济的全球化
期货交易的对象是标准化的期货合约,这就为期货交易成为全球化无差别的交易方式提供了条件。同时,期货交易具有公开、公平、公正的特点,市场透明度高,形成的价格是国际贸易中的基准价格,于是期货市场成为各个国家合理配置资源的基础。利用期货市场能够把国际、国内两个市场联系起来,促进本国经济的国际化发展。
5、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高级形式。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是现代市场体系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由现货市场和期货市场共同构成的现代市场体系,能够真正全面地发挥市场的基础性的调节作用。另外,期货市场的形成和高效率安全运行大大增加了金融市场与商品市场的关联度,提高了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能力。因此期货市场有助于市场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完善。
二、期货市场在微观经济中的作用
1、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
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可以帮助生产经营者规避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达到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的目的,避免企业生产活动受到价格波动的干扰,保证生产平稳进行。
2、利用期货价格信号,组织安排现货生产
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对现货商品的未来价格走势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生产经营者可以利用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调整相关产品的生产计划,避免生产的盲目性。
3、拓展现货销售和采购渠道
现货市场存在着合同履约率不高,信用风险大等问题。期货市场中的交易会员都要经过严格的信用审查,在交易时都要缴纳一定的履约保证金。另外期货交易所也负有担保履约的责任,因而使交易的信用风险大大降低。在现货市场发展不是很完善的情况下,生产经营者可以通过在期货市场买卖合约,然后进行实物交割以销售或采购产品。
4、期货市场促使生产者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
期货交易的合约是标准化的,合约中标的物的交割等级也是标准化的,其质量、规格等都有严格规定。通过对不同交割品级升水的确定,可以体现优质优价的市场规则,这可以促进生产者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
期货市场的风险特征
在期货交易中存在着保证金制度、对冲机制、做多做空双向交易机制、每日结算制度等使其能够成为规避现货市场价格风险的一种有效手段。但是,期货交易作为一种独特的交易方式,与其他市场的风险相比,期货市场的风险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一、风险存在的客观性。
这种客观性一方面体现了市场风险的共性,在任何市场中,都存在由于不确定性因素而导致损失的可能性。另一方面,期货市场风险的客观性也来自期货交易内在机制的特殊性。期货交易的产生给套期保值者规避风险提供有效手段,没有风险就不会有套期保值的必要。可以说,没有风险就没有期货市场。
二、风险因素的放大性。
期货市场的风险与现货市场的风险相比具有放大性的特点,主要有下面几点原因:
1、与现货价格相比,期货价格波动较大,也更为频繁。现货交易均为实时交易,现货的价格受到国家政策、供给与需求等因素的影响,价格的波动幅度有一定的限制。期货价格是对将来标的物价格的预期,未来价格的升跌是不受限制的,因此与现货价格相比,期货价格波动更大。
2、期货交易具有“以小博大”的特征,投机性较强,交易者的过度投机心理容易诱发风险行为,增加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期货交易特有的保证金制度可以使交易者用较少的资金买卖较大价值的期货合约,杠杆效应大,加大了期货价格的波动。
3、期货交易不同于一般的现货交易,期货交易是连续性的合约买卖活动,交易量大,风险易于延伸,引发连锁反应。期货交易中只要投资者有足够的资金,在不超过交易所的开仓限额内,交易者可以不断地开仓买卖期货合约,而不用考虑市场的供应,连续的合约买卖加大了市场风险。
4、期货交易具有远期性,未来不确定因素多,预测难度大。期货交易是对未来市场价格的预测,而未来市场充满了变数,太多的因素不能确定。如果投资者一旦作出了错误的预测,必将遭受惨重的损失。
正确对待期货市场作用
期货交易的风险并不仅仅意味着发生损失的可能性,也存在着获取高额利润的可能,这使投资者产生期货投机的动力。但是,如果是为了规避现货市场风险的企业进行期货投机,不但起不到稳定企业经营的作用,反而会加大企业面临的不确定性。
只有准确认识期货市场作用,正确看待期货市场风险,提高广大企业的风险意识,规范交易行为,把风险降到最低程度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春峰.金融市场风险管理[f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2.寇日明,陈雨露,孙永红译《风险管理实务》中国金融出版社2000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