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

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1

联合国粮农组织(FAO)题为《粮食浪费足迹》的报告称,全球粮食浪费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超过中国和美国以外其他任何国家的排放量。

Every year about a third of all food for human consumption, around 1.3 billion tons, is wasted, along with all the energy, water and chemicals needed to produce it and dispose of it.

全球每年s有1/3的粮食被浪费,浪费量大约为13亿吨。与此同时,生产和处理粮食所需的能源、水和化学制品也被浪费。

Almost 30 percent of the world’s farmland, and a volume of water equivalent to the annual discharge of the River Volga, are in effect being used in vain.

全球几乎有30%的农田和相当于俄罗斯伏尔加河年流量的水资源被白白消耗。

In its report, the FAO estimated that the carbon footprint of wasted food was equivalent to 3.3 billion tons of carbon dioxide per year.

联合国粮农组织在报告中预测,粮食浪费产生的碳足迹,相当于每年排放33亿吨二氧化碳。

If it were a country, it would be the world’s third biggest emitter after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suggesting that more efficient food use could contribute substantially to global efforts to cut greenhouse gases to limit global warming.

如果把粮食浪费造成的碳排放看成一个国家,那么则是继中国和美国之后的全球第三大温室气体排放国。这表明更有效地使用粮食,将能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抑制气候变暖做出巨大贡献。

In the industrialized world, much of the waste comes from consumers buying too much and throwing away what they do not eat.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it is mainly the result of inefficient farming and a lack of proper storage facilities.

在工业发达国家,多数粮食浪费与消费者购买太多食物、把没吃的食物扔掉有关;在发展中国家,农业效率低且缺乏适当的存储设施,是造成粮食浪费的主要原因

“Food wastage reduction would not only avoid pressure on scarce natural resources but also decrease the need to raise food production by 60 percent in order to meet the 2050 population demand,”the FAO said.

“减少浪费食物,不仅能避免因稀缺的自然资源减少产生的压力,还能减轻需要提高粮食生产水平60%才能满足2050年的人口需求的压力。”联合国粮农组织称。

It suggested improving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oducers and consumers to manage the supply chain more efficiently, as well as investing more in harvesting, cooling and packaging methods.

报告建议提高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沟通,更有效地管理供应链,以及更多地投资于收获、冷却和包装方法。

It also said consumers in the developed world should be encouraged to serve smaller portions and make more use of leftovers. Businesses should give surplus food to charities, and develop alternatives to dumping organic waste in landfill.

该报道还说,在发达国家的消费者应鼓励、服务弱势群体,更多地利用剩余粮食。企业应该捐给慈善机构剩余食品,开发替代食品以及有机废物倒入垃圾填埋场。

The FAO estimated the cost of the wasted food, excluding fish and seafood, at about $750 billion a year, based on producer prices.

联合国粮农组织估算,基于生产者价格,不包括鱼和海鲜,一年所浪费粮食的经济损失约为7500亿美元。

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2

我国是一个世界文明古国,在悠久的农耕文明中,粮食文化是其重要渊源。历史上关于“俭以养德”的粮食文化的名言有很多:“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君子以俭德辟难”,“克勤于邦,克俭于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等等。重温这些名言使人深刻认识到,勤俭是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我们理应身体力行,发扬光大。

弘扬我国的粮食文化,其重点在于弘扬其蕴含于内的勤俭风尚和节约精神。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一个没有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国家,是难以繁荣昌盛的;一个没有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社会是难以长治久安的;一个没有以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精神支撑的民族是难以自立自强的。目前,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务必开源节流并举:既抓紧粮食生产不放松;又抓紧粮食节约不放手。减少粮食产后损失和节约粮食,等于开垦“无形粮田”,这对于要素资源稀缺的我国来说,战略意义更加深远和重大。因此,我们更需要大力弘扬“俭以养德、惜粮节粮”的粮食文化,在全社会大兴节约粮食资源的优良风尚。

粮食损失浪费的表现与危害

我国以人均占世界耕地40%和人均占世界水资源25%的资源量,生产的粮食总量多年来高居世界首位,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和占世界22%人口的丰衣足食。这一成就来之不易,值得好好珍惜。然而,由于受盲目追求高消费及挥霍浪费歪风的影响,我国浪费粮食资源的现象还很严重。

目前在我国粮食等食用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储运和消费的全过程中,浪费与损失是多种多样的:从损耗的形态看,可把其划分为物理性损失和生物性损失。前者是指粮食等食物在生产与消费过程中以物理性减少或耗损而形成的损失;后者是指在生产、加工、消费各种过程中因发生霉变、腐烂、变质、污染而丢弃食物的损失。从损耗的原因看,可将其划分为技术性损失、人为性损失和政策性损失。从损耗发生的过程看,可分为产前损失、产中损失、产后损失。概括起来,我国粮食严重损失浪费主要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一是粮食收获后储运物流环节损失严重。我国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储粮技术设施水平先进,采用“四合一”绿色储粮新技术、新工艺,既大幅度降低了储粮损失率,又保持了储粮的品质质量,受到国际粮食机构的赞扬。但问题在于,由于我国农村粮食和食用农产品流通、储运及加工科技陈旧与设施落后,特别是农户储粮甚至停留在原始状态,造成的撒失、霉变、虫害、鼠害等产后损失数量巨大,据估算,每年约高达三、四千万吨,足以养活1.5亿到2.0亿人口。

二是餐饮业中优质食物浪费惊人。在城市宾馆、酒店、小餐馆的餐饮行业,粮食等食物浪费数量大、很普遍。据中国农业大学的一项调查,全国餐饮业一年在餐桌上浪费的蛋白质和脂肪量,分别高达800万吨和300万吨,前者相当于2000万吨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后者相当于1500万吨大豆的油脂含量。

三是过度的人情消费也成为浪费之源。首先要肯定,我国是礼仪之邦,重人情、讲礼仪。然而,那种人情消费泛滥、讲排场摆阔气、豪华盛宴剩余大半、制造大量“高级垃圾”、空耗社会资源、污染生态环境的做法和行为,是必须纠正的。此外,集体食堂和家庭中粮食和食物浪费不可轻估。在一些大学、中学食堂,以及其他集体伙食单位,抛撒浪费粮食和菜肴的现象相当严重。还有个人和家庭不易觉察的、“细水长流”型浪费也不可忽视。例如,居民随意倒掉剩余饭菜、采购太多过期发霉后抛弃作垃圾处理等,这些浪费不可小视。

总的来看,目前我国粮食等食用农产品在收获、运输、储存、加工、销售,以及餐饮消费等各个环节的损失和浪费惊人。巨量的粮食和优质食物被白白抛弃作为垃圾处理,令人痛心,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首先,浪费大量粮食和优质食物,损害粮食安全。概算起来,仅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肉类和水产品总量高达8228.5万吨左右。其次,耗费巨量耕地和淡水,损失稀缺资源。无谓的损失和浪费,实际上也相当于吞噬了我国稀缺的耕地、水源和能源。据估算,我国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至少需要1.55亿多亩良田生产的粮食总量。再次,宝贵财富化为垃圾,恶化城市环境。主要由米、面、淀粉类,骨、肉、油、皮等构成的餐饮垃圾,所含的各种有机物质极易腐烂,在垃圾收集、运输过程中造成污染;在垃圾填埋场所渗滤液又成为污染源,还是大气污染和蚊蝇孳生的重要场地。更有甚者,由餐饮垃圾喂养的猪,成为“垃圾猪”,流入市场危害消费者健康;利用生活垃圾炼出的“地沟油”也已成为严重危害居民健康的祸害。

深挖节粮潜力还需多策并举

我国必须采取标本兼治的有效措施,深挖节约粮食和减少粮食损耗的潜力。

其一,针对节粮意识淡薄的问题,要从提高国民素质入手,大力增强全民节粮自觉性。大兴粮食文化,唤起全民爱粮节粮的浓厚意识,做到“温饱不忘饥寒,丰年不忘灾年,增产不忘节约”,弘扬文明生活风尚,树立“节粮光荣,浪费可耻”的意识,把节约粮食资源和减少粮食损耗变成全民的自觉行动。

其二,针对存在大量“营养盲”的情况,要从普及科学健康膳食知识入手,改善国民生活方式。目前人们对于食物营养存在多种认识误区,如,多吃大鱼大肉就是营养、植物油吃多少也没有害处等。因此,要从现代营养学和人体健康需要出发,树立科学食物消费观,倡导“健康膳食”方式。所谓“健康膳食”,是以现代营养学原理为指导,以增强人体健康为目标,以促进人体营养平衡为核心,采取对食物的文明消费方式方法。我国在未来应吸取西方“三高”食物模式的教训,采取以植物性食物为基础的多样化食物消费模式,合理增加动物性食物,减少油类和食盐消费量,提高居民膳食的合理化水平。这样既有利于人体健康、精力充沛、延年益寿,也有利于节约粮食、合理利用资源。

其三,针对集体伙食单位粮食浪费严重的现象,要从改变消费方式着眼,广泛提倡自助式用餐。从上世纪80年代后期,自助餐进入我国大众化餐饮市场,受到消费者的青睐。这是因为自助餐具有如下几条明显的好处:一是形式多样、用餐简便,用餐者可自由进行交际,如商务会谈、亲友聚会、小型娱乐等,都很方便;二是自助选择、适量自取,顾客从品种到数量有更多的选择:喜欢吃什么就选择什么,能吃多少就取多少,有效避免食物浪费;三是菜肴丰富、营养全面,消费者可选择多样化食物,保障其全面的营养需求;四是程序减少,用工量小,费用减低,价格低廉、用餐简便,较大幅度节省费用支出。这些优点表明,在学校、机关、工厂、宾馆、餐馆等集体伙食单位,甚至各种会议、商务接待等,都可广泛采取自助餐形式,既卫生简便,又避免浪费,还弘扬文明消费风尚。

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3

牛盾表示,数万年来,整个人类社会都在努力提供足够的农产品,足够的营养,同时又要保证生态环境和谐和可持续发展。但是,尽管人类做了如此大的努力,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

2000年,世界上有8亿人处于饥饿和半饥饿状态。为解决这一问题,联合国制定了一个千年发展计划,希望通过15年的努力,能使世界上饥饿和半饥饿的人口减半,但时至今日,这一数字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增加到10亿。

牛盾表示,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全球粮食安全问题的治理结构不合理;很多国家的政府对农业投入不足;气候变化问题对农业发展造成影响;工业化国家用大量的粮食和植物油来生产生物能源,大大减少了农产品的供给;还有浪费粮食等不当行为。

“在我来看,当前世界粮食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最重要的原因是两个不平衡,一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极大不平衡,二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对粮食消费水平的极大不平衡。”牛盾说。

“中国政府参加这次世博会,目的就是要向世界介绍,在中国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中国人民怎样把农业和粮食安全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他说。

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4

【关键词】社会发展 对立因素 吃饭危机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同志曾说过:“一个粮食,一个钢铁,有了这两个东西什么都好办。”可见“吃饭是第一件大事”。人们为了吃好、穿好、住好,总是积极地、永不停息地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可见社会发展与吃饭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但是社会的发展与吃饭又存在很多对立因素。

1 社会发展与粮食生产争夺土地。

1.1 各项建设侵占了大量的土地

1.1.1 住宅占地严重。近年住宅的开发十分猛烈,楼盘如雨后春笋,以前大部分人家都是三室同堂,人平住房只有几平方米。现在一般人家都占有几百平方米的住房。而且房产商和个人还屯积了不少住房。城镇周围大面积的良田都变成了住宅。我县城区周围近几年扩大了数万亩。各乡镇也是从无镇到有镇,从小镇到大镇,不知扩大了多少倍。

1.1.2 各机关单位不断改善条件,乔迁新居,而且规模大得惊人,一个县政府机关占地上千亩,一个局级机关占地数百亩。大量占用土地成了机关单位显示气派的一种时尚。

1.1.3 开发区到处都是,占地不计其数;而由于土地储备制度,有的开发区储备了大量的土地,数年没有开发,造成大面积良田荒废。

1.1.4 由于交通事业的发展,铁路公路密如蛛网,据统计,我国1978年公路还只有89万公里,2008年增加到185万公里,计划到2010年增加到230万公里,乡村公路更是不计其数。同时由于车辆的急速增加。交通拥挤的现象还非常严重。铁路、公路还需占用大量的土地。

1.2 经济作物与粮食争夺土地。由于粮食价格不高,为了追求经济效益,很多农户都种上了经济作物,如蔬菜、棉花、烟草等。特别是种烟的很多,仅我县就有数十万亩。

1.3 退耕还林失去了大面积土地。为了保持生态平衡。国家推行退耕还林,大面积的水田种上了树木。有些平原地区的良田里也都种上了树苗。

1.4 边远山区土地荒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很多山区的农民耐不住穷山恶水的辛苦,弃农从商了,山区的田地渐渐变成了荒山。我老家那个村原来有53亩水田。现在只有10亩多了,其余的都变成了荒山。

2 产业的发展与人类争夺粮食。

2.1 酒业、糖业及其它副食品大量消耗粮食。酒业、糖业是大量消耗粮食的行业,在我国粮食困难时期是根受限制的。近年来社会的发展,国家取消了对这些行业的限制,这些行业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繁荣了市场,但消耗粮食也不少。

2.2 饲料用粮不断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肉类的需求增大,同时有的肉类大量出口,畜牧业发展很快,而消耗的粮食也很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饲料用粮约占粮食消耗的40%以上。

2.3 用粮食制作能源等新兴产业的兴起冲击着粮食市场。自从美国生物汽油事件出现以后,我国也开始使用乙醇汽油,一种粮食危机笼罩着粮食市场,如果这些产业发展起来,人们不能不更为吃饭担忧。

3 人们的意识改变,对粮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的繁荣使人缺少忧患意识,高枕无忧地生活着,很多不良现象随之出现。

3.1 粮食浪费现象严重。因为市场粮食充足,价格也比较便宜,浪费粮食的现象非常严重。有的大学生吃饭时买三个馒头只吃一个,用两个擦碗,很多学校、机关单位每天都有大量的剩饭剩菜浪费,很多家庭浪费的饭菜要比吃下肚的还多。

3.2 粮食储备意识不强。由于进口粮食价格不高,国家粮食连年丰收,粮食市场非常繁荣,人们随时随地可以买到粮食,为了追求新鲜,人们都不愿意储备粮食。国家储备库大都是空空如野,很多人家是家无隔夜粮,连产粮的农户也是吃多少买多少。

3.3 人口不断增长,粮食需求不断增大。社会在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的平均寿命不断增加,新增人口速度也不断加快。解放初期,我国人口仅四亿,现在已达到13亿多,而且不断攀高,吃饭的压力越来越大。

由此等等,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给我国的吃饭问题带来了一定的威胁与危机。我国从2004年开始成为纯进口粮食国家,到去年进口已达近3千多万吨,照这样的速度,若干年以后,世界全部粮食也不够我们买,因此,吃饭的大事我们不得不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笔者认为,要保证吃饭问题,须从以下诸方面入手:

1 保护耕地面积。保证吃饭的首要条件就是要保证耕地面积,国家规定了18亿亩耕地红线,说明国家对这个问题非常重视。而且当天则经济研究所茅于轼教授提出可以突破这一红线之时,与会佳宾拂袖而去,并招来了无数的攻击。说明国民对这一红线非常关注。但事实上,这一红线早已突破,而且红线内的地盘越来越少。这也是正常的,因为人们都买汽车,就不能不修路,人口增加了,不能不办学校,也不能不办医院。公民的基本住宅也必须保证。只是国家要尽量控制用地。控制用地的措施很多,以下是主要的几个方面。

1.1 控制房地产过热发展。近年来房地产的发展非常快,给国家带来了诸多的好处,既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又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很多人尝到了甜头。但甜头太足,过热发展的现象随之而来,本来已是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很多地方还在起动的扶持、刺激。到头来,银行贷款收不同,国家经济危机加深不说,占用了这么多良田,造成粮食紧张局面。所以,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要对房地产的发展进行限制、引导,或者让市场去自然调节。

1.2 开发区、旅游景点的开发要从严把关。开发区、旅游区也是近年来经济效益明显的新兴产业群,受到很多人的青睐,但由于有些地方盲目发展,很多开发区是开而不发,大面积的庭用成了荒山,有的旅游区虽然圈占了大片的耕地,却成了“野生动物园”:有的人大量买地,名为办企业、搞开发,实则是圈地,等待做地皮生意。所以开发区、景区占用耕地必须严格把关,用地一定要追求经济效益。

1.3 土地储备制度要取消一由于土地储备制度,很多地方大面积的耕地荒废,在社会上造成了很坏的影响。国家要取消土地储备制度,要严格审查项目以后才能批准征地。

2 保证粮食作物。农作物的安排要注意科学性和合理性,要符合社会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需求,要有全局意识,要统筹安排。目前有的农户和地方干部只注重短期经济效益,没有长远目标。粮食种植面积不断缩小。为了保证粮食产量,要扩大粮食种植面积,有些经济作物可以取消。如烟草,不应该占用水田,只能用早地或采取其它办法。有些经济作物可以由国外进口,如棉花等。总之,要在保证粮食供应的基础上来发展经济作物,不能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而造成粮食紧张局面。

3 增加粮食产量。不论如何节约用地,粮食的种植面积总是在不断缩小,但人口总是不断增加,所需的粮食总是成倍的增加,所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是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一环。袁隆平的杂交水稻使水稻产量成倍增长,这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我国粮食的压力,但与当前粮食需求量的增长速度相比,这还不够,单位面积的产量还得逐步提高。这就需要进一步推广优良品种,要采取精耕细作、科学种田等有效措施,尽力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

4 节约粮食、加强粮食储备。粮食产得多,如果不节约,不储备,仍然可能导致没有饭吃,在粮食极其困难的年月,人们节约和储备粮食的意识都很强。随着粮食市场的不断繁荣。人们的节约和储备意识不断减弱,一旦战争或自然灾害出现,吃饭就成了大问题。要深挖洞广积粮。国家储备一定要实实在在。同时要鼓励农户积极储粮,科学储粮。

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5

关键词: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节水

1严峻的水资源供需形势

据统计,占全球陆地面积的60%的地区存在不同程度的水资源危机。水资源问题将是制约我国21世纪经济迅速发展的首要资源环境问题。目前我国平水年年缺水量358亿立方米,其中农业缺水300亿立方米,因缺水少生产粮食350?/FONT>400亿公斤;1997年,黄河断流长达700多公里,295天无水入海;全国50%以上河长被污染,其中严重污染占10%。21世纪,我国面临着16亿人口高峰的巨大压力,缺水总量将达1000亿立方米。面对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指出,“得认真研究水的问题……,应该未雨绸缪。”

2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我国农业水资源管理存在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

2.1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导致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机制,是一种非高效利用水资源的机制,由于造成水资源短缺与水资源浪费共存尴尬局面。众所周知,我国的农业水资源严重短缺,但与此形成明显对照的是水资源浪费极其惊人。我国主要灌区的渠系利用系数只有0.4?/FONT>0.6,即约有一半的水被浪费。例如,我国北方旱区水资源极其紧张,浪费却相当严重,海河流域渠系利用系数约为0.45,引黄灌区下游输水损失达30-50%,河西走廊一些渠道,水量损失竟高达60-80%。

2.2现行体制和政策难以形成有效的节水机制

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存在的弊端,导致管理单位失去节水的积极性,如灌区没有法律地位,缺乏经营管理自。灌区处于两难境地,具有“事业单位,企业管理”的说法,实际上,作为事业单位,没有人事部门下达的行政编制,财政部门不安排事业经费;同时又要求它实行企业办法管理,它既没有法律地位,又受多种限制,不能象企业那样追求利润。现行的政策不利于节水。目前的灌区收入主要依靠水费,在固定的价格条件下,水费的多寡取决于供水量的多少。一些灌区为了获得较多的收益,甚至鼓励多用水,有些灌区虽然节约了水,但被无偿地调给其它部门,无利可图,严重地影响了节水积极性,不利于节水机制的形成。

2.3灌溉工程老化,严重威胁21世纪粮食安全

据统计,全国现有220个大型灌区老化失修,效益不能充分发挥,全国现有111座大型水库不同程度地存在险情。仅以渠道工程老化为例,在被调查的373座渠首建筑物中,严重老化损坏的占70%,失效的占16%,报废的占10%,完好的仅占4%。造成老化的原因是多样的,如自然老化、工程质量存在缺陷、规划设计不合理、资金短缺、管理不善等,其中由于管理不善和人为破坏造成老化损坏的占10.9%。如果不对这些老化的工程和设备进行改造和修缮,供水的可持续性受到严重威胁,那么可能难以支撑21世纪我国人口对粮食的需求。

2.4过度超采,生态环境恶化

由于对地下水严重超采,导致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问题产生,甚至恶化。如在井罐区出现大面积地下漏斗区,全国出现56个漏斗区,总面积达8.2万平方公里,漏斗的出现,引起地面沉降或裂缝,甚至导致海水入侵。例如,全国已发现地面塌陷700点多处,秦皇岛市已经形成32.4平方公里的海水入侵区;黄河流域由于过量不合理使用,多年来不断断流,已经对相关地区产生重大生态环境影响。

2.5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收不低支,举步维艰。

由于水价太低,全国平均水费为运行成本的50%左右,导致经营单位亏损严重,生存处于困境,甚至难以维持生存。

3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探讨

为了保证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21世纪16亿人口高峰对粮食的需求,改革现行的水资源管理体制和机制势在必行。农业水资源管理机制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系统过程,作者认为,目前应该着重注意以下几点.

造成粮食浪费的原因范文6

【关键词】机车运用效率;影响因素;客观;主观;分析;途径

0 引言

铁路高速发展的今天,机车运输产能的提高已愈发重要。机车运用效率的提高得益于长交路、跨局轮乘的落实和实施,但问题也随之而来:像运输当中机车等车底、车底等机车的问题依然严峻,导致机车产能释放的不完全。怎样使机车各项指标得到明显提高,是管理部门需亟待解决的问题,机车运用效率的指标与管理组织息息相关,更是衡量机车运用组织工作的准绳。在统计与分析机车运用效率时,要第一时间了解机车相关运用情况,若发现组织工作出现问题,可提出改良措施,让整体水平到更高的一个层次。要想实现机车运用效率指标的高低,完全依赖于机务本段是不够的,还需要相关组织部门的配合,这样才能实现机车运用高效率,多拉重载速度快等系列目标。

1 客观不可控影响因素

1.1 受路局机调、行调等调度指挥的影响

由于机务系统的存在,机车出库后开行事宜需听从路局的机调和行调。并且在平常的工作中,因为机调和行调指挥调度不到位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机车会出现浪费现象。

例如,某线图定35对交路,当中34对南岔站上下行贯通,2对交路南岔站始发换挂。

而经常由于机车编组过多以及指挥调度不到位的原因,以至于南岔站始发列车数量多,致使机车出入库次数频繁,库停时间进而增加,影响机车的周转时间,也就影响了机车运用效率。

1.2 受区域内货物量的影响

区域内车务系统单位货物量的实际兑现情况,影响和决定着机务系统机车运用效率指标的高低。比如说:2013年2-10月份某车务段货物发送量计划在2700万吨,实际只完成了2456万吨,完成计划的91%。其中,水泥发送量计划1763万吨,实际只完成1257万吨,完成计划的71.3%;而此段2013年2-10月份各区段上行该路段开行列车2350列,实际只开行了1397列,少开行了953列;下行图定开行2203列,实际只开行了1545列,少开行了658列。由于运输量比实际预期要少,导致列车开行比之图定少很多,因此影响了机车运用效率指标。

1.3 受车务或车站组织方面影响

1.3.1 列车上下开行的数量不平衡导致单机过多和库停时间变长,甚至造成机车无路折返而进行调休。基本上每个路段日均调休4-7班,每班调休时间平均10小时,日均机车停留时间平均为24-46小时。

1.3.2 经常有局部缺车而运用机车接不上的情况,这时只能取消不足24小时的机车的备用状态,这样就使得机车浪费,运用效率降低。

1.3.3 不满轴的列车或单机在受单方向车流的影响进行开行送货,造成了机车指标的浪费。

1.3.4 受车务或车站调车作业的效率影响。增开小编组列车进行周期行粮食的抢运导致了机车的浪费。例如某车务段计划开行4对4台机车,而实际日均使用7台机车,在进入抢运粮食季节,实际使用了9台机车,日均开行7对,即便加开了3对交路,但由于每列机车牵引较少,使得在小线开行交路多的情况下机车浪费现象严重。

1.4 受外段接班库停时间及机车检修时间影响

因为长交路跨局轮乘制在我局的实行,机车使用效率不断提高。《铁路机车统计规则》规定,长交路轮乘制机车段在交接时,入段前为上班乘务员所属段的支配机车,入段后为接班乘务员所属段的支配机车,因此在外段继承的机车库停时间长的问题是不可控制的。若机车外段入库后有活耽误了临修,修好后就会由我段乘务员承担交路返回,或者是因为线路的变化而在库中停留时间较长的机车,在调整到其他区段就会造成库停时间变长,是无法控的。

2 机务系统主观可控影响因素

2.1 受调度员自身组织能力方面的影响

机车浪费的情况在平常的工作中是普遍存在又难以避免的,怎样去减少机车浪费才卓有成效是每个调度员自身要去摸索和解决的首要任务。

2.2 受机车内部质量方面的影响

2.2.1 机车运行中发生故障直接会影响列车晚点,与此同时为了组织和牵引列车,就会因为救援而导致机车周转时间变长,进而造成机车的浪费。

2.2.2 未及时修理的机车停留于库内不能担负牵引的任务也会造成机车的浪费。

2.2.3 调车机质量的不良会影响列车编组,也是列车始发晚点的原因之一。当本务机车已完全准备好的时候,因为车体编不出来的原因,会导致机车无法正常出行,从而周转时间延长,造成机车浪费。例如4列车始发晚点,原因是11月30日佳木斯站DF5型2009号机车出现了故障。

2.2.4 经常会因为机车本身质量的影响或乘务员没仔细检查机车等多方面原因造成库停时间变长。如10月15日275机车,7:20入库,计划在11:50点出库,实际16:30出库,库停时间长达4.3小时。

3 提高机车运用效率的途径

3.1 实行长交路轮乘制

按照铁路技术政策规定,选择长交路必须要是内燃、电力机车。长交路轮乘制另辟蹊径,冲破界限,独立实行跨局轮乘制,像机车统一使用、乘务区段分开、局与局之间这样一个轮乘方式。而随着铁路不断的发展,长交路轮乘制必然将成为运输组织要发展的方向。长交路优点也众多,例如发挥内燃烧。长交路也可将列车次数和时间不断缩减,此外,能促使车站咽喉道岔干扰的逐渐减少,列车输送能力也能得到相应提高,周转及送货速度也将随之加快。长交路减少了机车出入库时间和运用台数的同时机车产量和路程公里量也相应提高,运用效率也随之提高。乘务区段分开之后,在调度员的调度指挥下机车运用灵活性将会更高,避免由对行车规章的不熟悉而带来行车时安全的隐患,以此保证长交路列车安全行驶。

3.2 不固定肩回交路

机车运转制有循环运转制、半循环运转制、肩回式运转制交路等等。同时机车运转制决定着机车周转速度的快慢。即便都为肩回式运转制交路,也会因为牵引方式的不一样,导致周转时间不相等,机车使用台数同时会受到影响。而不固定牵引方式不仅能使机车使用范围扩大了,还能牵引不同区段两辆列车。日常工作中,此方式有利于机车周转时间的缩短和机车周转方案的优化。

3.3 经常保养及维修机车

长交路轮乘制的实行很难保证机车的质量。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机车保养必须多部门相互配合,如检修部门,同时技术、验收、教育、等部门对此也要进行大力支持,让机车质量提高的任务能够顺利完工。保养机车要围绕“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宗旨,“修”和“养”只有相得益彰了,机车的质量才能真正的提高。

4 结语

机车运用效率的提高具有重大意义,尤其对未来的铁路发展更是意义非凡。而机车运用效率提高的方法有很多,但都殊途同归,终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在运输生产安全流畅的情况之下,将效益做到最大化,譬如说经济上的效益、资源的合理利用、设备配置及管理结构等等。

【参考文献】

[1]高博深.影响机车运用效率的因素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0,23(9):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