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培养;人文素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征。”由此可以看出,语文教改的走向与提倡人文精神的时代要求是一致的。在语文教学中体现人文主义精神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而高中阶段是实施人文主义教育的黄金时期。如果说幼教和小教低段的教育任务是培养孩子基本社会行为规范和道德意识,小教高段和初中教育的任务是知识的积累,那么,高中阶段的主要教育任务则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为他们步入社会和继续学习奠定深厚的人文底蕴。高中阶段是人的性格、价值观及人生观、世界观基本定型的重要时期。在这个年龄段,学生的身心发育日臻完善、自我意识强烈、对个人价值有被认同的渴望、并希望在集体中彰显个性。这一系列的变化决定了高中生的实际心理需求与人文主义教育理念是一致的,也使高中时期成为给学生一生奠定一个坚实的人文精神基础的黄金时期。那么,如何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有意识地作了一些探索,认为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充分挖掘语文教材人文内涵、营造人文化课堂教学氛围、创造多样化语文学习情境,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的有效方法。

一、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重要性

目前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一些高中语文教师仍采用单一的思想灌输法,并没有为学生留下太多的自主学习权利,这样不仅影响了学生对语文学的认知能力,也影响了语文教学的质量。与此同时,这种思想性的教学模式,太过于偏执高中语文教师的想法,并不注重学生的要求与选择,这样就会导致高中生没有太多的探究能力和独特能力,就会降低到高中的升学率。而通过在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中建构人文性教育,可有效的营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使其提高高中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与此同时只有,被人文环境熏陶的高中生,才能有效的提高个人的综合素质水平,这样才有利于中华文明的传承,所以人文性理念是影响我国社会大众文化水平高低的重要关键。因此,在新课改大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人文性建构,对未来高中语文教学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应积极倡导人文性的教学模式,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

二、新课改下高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方法

1.转变传统语文教学理念,构建人文教育基础

转变高中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是实施人文教育的基础。但目前一些高中语文教师由于教学思路还过于僵化,跟不上当代高中生学生的各种各样的新奇想法,这样不仅会导致语文教学质量差,高中生也更是无法适应新课改的需要。所以在转变高中语文教师的传统教学理念的过程中,首先应提高语文教师的教学水平,并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更新,特别是学校应求语文教师充分理解人文性建构的最终目的。在高中语文教学课程中,语文教师应转变自己的角色,并尽可能地提高学生的探究、创新、积极的学习能力,并采取引导的方式对学生的兴趣进行提升,使其解决单一枯燥的语文教学模式。与此同时,高中语文教师还应观察高中生在语文教学课程中的反应,并尊重学生提出想法,最好给予大力的支持,这样可促进高中生可以个性化的发展,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通过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理念实现人文化建构,不仅可以使高中生的思想成为多元化,进而也能降低高中生的高考压力,提高高中生的升学率。

2.挖掘教材人文内涵,唤醒学生美好情操

我们可以通过挖掘教材的情感内涵,教会学生感受各种美好的情感,让丰富的情感滋养学生的心灵,从而唤醒沉睡在他们心中的美好情操。例如,《我与地坛》中有对深挚而毫不张扬的母爱的感悟,让人荡气回肠、潸然泪下。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品读那些感情深沉的文句,帮助学生理解“子欲养而亲不在”的痛苦,启发学生回忆自己生活中体现父母之爱的点滴小事,从而教会学生透过平凡而琐碎的生活细节去感受父母伟大而深沉的爱,感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情愫。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要善于汲取其精华,作为育人的营养。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选进语文教材的都是一些文质兼美的经典佳作,这些含义深沉的文字,负载着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塑造了众多富有情操美的人物形象。无论是朱自清与父亲的温暖亲情、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执着爱情、俞伯牙与钟子期的纯洁友情,还是余光中的故土之恋、杜甫的家国之忧、辛弃疾的志士之悲,都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教材;无论是追求真理、上下求索的屈原,丹心照史、宁死不屈的文天祥,还是目光如炬、嬉笑怒骂的鲁迅,甘于清贫、坚守气节的朱自清,都是具有美好情操的人格楷模。教师如果能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做好向导,善于点拨,再经学生的反复解读、咀嚼品味、思索深化,久而久之,必能让美好的情操如“润物细无声”的春雨,滋养学生心田。

3.营造人文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感受人文情怀

教师的爱应该是一种由衷的关爱,它体现在对学生的尊重和珍视,所以我们首先需要营造人文化的课堂教学氛围。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我们都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而不应将学生当作容纳知识的“容器”。同时,坚持“共同基础与多样选择相统一的原则”,不以标准答案扼杀学生求知、抒发个人独特见解的积极性,使语文课堂成为学生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舞台,让他们看到自己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在思想、感情、想象力、创造力等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性。比如学习戏剧《雷雨》时,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分别认识周朴园、繁漪、鲁贵、周平等人物的形象。周朴园怀念侍萍这一点,历来很有争议。因此,可设置的论题是:周朴园怀念侍萍有没有动真情、动真心?能不能简单地用“虚伪”二字概括?通过对论题的辩论,学生对于这个具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有了深刻的认识。同时,大家在交流讨论中,也学会了与人合作,营造了互为补充、共同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

4.构建多样化语文学习情境,丰富学生的人文阅历

我们要敢于打破封闭、狭小的语文课堂教学空间,把学生引向自然、引入社会,让学生自主地去听、去说、去读、去写,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创设多样化的语文学习情境,从而培养美好的情感,形成健康的人格。我们要鼓励学生走上社会,去感受古代遗址或当地文化景观散发出的人文气息。各地的文化遗迹都有着丰富的人文内涵,经得起我们用古代或现代文化的视角去审视、推敲。语文教师组织学生参观本地的人文景观,可以促成古人的文化精神、智慧力量内化为学生自觉学习的动力,并孕育出新的人文精神。我们要不断创造阅读情境,让学生在大量课外阅读中感悟、体验。古今中外一流大作家的作品大多蕴涵着崇高的思想和积极、美好的情感,教师要大胆让学生朗读、诵读,整体感知、积累和接受熏陶。

总之,在新课改大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人文精神,可有效的提高高中生的综合素质,熏陶高中生的审美能力,培养高中生的美好情感。因而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想法构建良好的人文教育平台,才能更好地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2

[关键词]:自由教育功利教育历史视野

一、“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解读

(一) 关于“自由教育”

有关“自由教育”的说法,不同的人表现出不同的倾向。有的认为“自由教育”是一种发展理性的教育。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自由教育”称之为“文雅教育”。他认为,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特征,在于人具有理性;人只有充分运用、发展其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因此,“自由教育”也应当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有的认为“自由教育”是文理兼备的普通教育。英国生物学家、教育家赫胥黎即持此观点,他认为真正的自由教育应该包括自然学科和人文学科。另外,我国学者李曼丽女士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教育,这论述了自由教育的一些特征。当然,以上的各种理解并不是绝然对立的,他们之间存在着交叉与渗透。

关于“自由教育”的解读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反对外在的强制性和功利性,把理性的陶冶作为自由教育的要务,强调使学生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本文所说的“自由教育”就是一种超越功利性的、以人的自由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它不以功利性为目的,注重人格本身的修养和提升,强调学生自由、和谐地发展,强调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及独具特色的个性,即开拓、进取、自主、自立、负责、热爱生活。一句话,给予人更多的自由,释放人更大的潜力,促使学生得到自由、和谐的发展,是“自由教育”的核心所在。

(二)关于“功利教育”

19世纪英国哲学家、西方功利主义思想的集大成者约翰•密尔(JohnMill,即穆勒)首先使用“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的概念。“功利教育”就是以功利主义为主导价值取向的教育,是追求功效和利益的教育。我们可以理解:一方面,劳动是谋生的重要手段,因此劳动者个人必然追求功利,通过劳动尽可能获得生存的必要条件和优厚的回报。而教育正是通过对受教育者进行知识、技能上的武装,使他们获得谋生的本领,在社会中追求个人的正当利益。另一方面,教育也以社会的需要为出发点。通过教育可以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所需要的专业人才,从而推动社会的进步、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

本文所说的“功利教育”是注重社会的现实需要、关注个人正当利益的教育。 “功利教育”的价值,在于它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提高个人获得谋生手段的能力。“功利教育”反对从抽象的人性出发来决定教育的内容,排斥诸如“存天理,灭人欲”、“天堂的玫瑰有没有刺”这类虚妄空谈,主张人的现实感觉,尊重个人的切身利益;提倡科学知识和实践,将教育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我们说,社会主义的功利主义的核心是实现个人利益、集体利益和社会利益的高度统一。那么,社会主义的“功利教育”在承认个人服从和满足社会利益时, 也承认个人的利益和价值,二者是一致的。

二、历史上“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论争与博弈

纵观历史,无论中西方,“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自从诞生之日起,便进行着不断的较量与抗衡。

(一)西方历史上二者的论争

在古希腊,功利主义思想最初是以快乐主义表现出来的。其代表人物有阿里斯提卜、伊壁鸠鲁等。他们都认为,凡给个人带来快乐的行为,才具有伦理价值,但二者对快乐的理解又有所不同。以阿里斯提卜为代表的昔勒尼学派注重感官上的肉体快乐,故被戏称为“粗俗的快乐主义”。伊壁鸠鲁则认为,精神快乐比肉体快乐更为重要。他说:“当我们说快乐是最终目的时,我们并不是指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而是指身体上无痛苦和灵魂上无纷扰。”[1]与之相对,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则提出以发展人的理性为目的的“自由教育”思想。他认为:人的基本特征在于人的理性,只有充分运用、发展理性,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同样,教育也应当以充分发展人的理性为根本目的;自由教育是自由人所应接受的教育。他提出“自由教育”的实施条件:一是要有闲暇时间。当自由人无需为生计奔波,才能专心从事崇高的沉思活动,为发展心灵的目的而运用、发展理性。二是设置自由学科。只有不为任何功利目的而设置自由学科,才是自由人所应学习的内容。

中世纪的“自由教育”是神学化下的“自由教育”。中世纪基督教会利用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来解释神学,改组了古代希腊、罗马学校中的一般文化学科,提出了“七艺”教育。“七艺”渗透着神学的内容,其“自由”已不是指充分发展人的理性 ,而是指摆脱尘世的欲望,皈依基督的神性。教会认为,“七艺”的学习是为理解神学和达于神明:学习文法是为了阅读《圣经》,学习修辞学是为了分析经书的文体,辩证法的学习则是为了替教会的宗教信条进行辩护等等。另外还把“1”解释为唯一的神,“2”解释为耶稣基督所具有的神性和人性双重人格,“3”意味着圣父、圣子和圣灵的“三位一体”,等等。可见,中世纪“自由教育”是神学笼罩下的教育,它以论证上帝为己任,只有皈依上帝才可以达到真正的自由。文艺复兴运动敲响了基督教禁欲主义教育的丧钟,使人们从天国回到了人间,开始关心起世俗人自己的日常生活及其利益。稍后的宗教改革又对基督教的“自由教育”展开了猛烈的批判,进一步肯定了人的感情需要和世俗利益。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以人文主义为主旨,极力批判神学笼罩下的“自由教育”,打破了中世纪的神学桎梏,肯定了现世的幸福与利益。可见,人文主义这种强调摆脱神权束缚、解放人性,使人身心和谐发展的“自由教育”主张,同时也渗透着追求世俗幸福的功利性色彩。

近代西方的教育思想更是呈现出一幅幅“自由”与“功利”相抗衡的画面。这不仅表现在某一个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内部,如洛克的绅士教育观既保留了英国传统“自由教育”的要素,同时又希望借助于世俗知识的加强,培养一种能够适应17世纪英国社会生产发展的新“绅士”;而且也表现在不同教育家、教育流派之间,如18世纪卢梭的“自然教育”与19世纪斯宾塞的“科学教育”是近代西方的主要教育流派。法国的卢梭认为遵循自然的教育必然是自由的教育,因为在他看来,人的最重要的自然权利就是自由。自然教育的原则是:教育要“顺应自然”,即适应儿童的天性,促进儿童身心的自然发展。“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儿童是有他特有的看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去代替他们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简直是最愚蠢的事情。”[2]进而,卢梭明确提出教育应该培养自由、独立和自食其力的“自然人”,这是身心发达、体脑两健、不受传统束缚的新人。为了培养自由的人,教育内容应让儿童在直接接触大自然中去获取;教育的方法也应该是自然的、自由的。英国的斯宾塞根据功利主义的效用原则,他直截了当地提出功利主义教育目的――“为完满生活做准备”。在他看来,完满生活所需要的知识素养无疑是多方面的,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不可能把所有的人类知识都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对各种知识的价值进行客观地比较鉴别,而比较的尺度在于它们与生活、生产和个人发展的关系。他最终明确地提出“科学知识最有价值”的见解,并因此制定了以科学知识为核心的课程体系,突出自然科学知识,强调课程设置的功利性。当然,在教育方法上,斯宾塞也提倡遵循自然的法则,他的“自然后果”的德育方法即源自卢梭。由此可见,教育中的博弈与论争,并不排斥相互之间的渗透与吸纳。

(二)中国历史上二者的博弈

先秦时期,道家的“自由教育”思想与墨、法两家的“功利教育”思想并行于世,相互论辩争鸣。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有其自由和功利的双重精神,而蕴含文化传统的中国古代教育也有其自由和功利的双重特质。首先,道家的教育思想有其自由因子。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提出“道法自然”。后继者庄子在《逍遥游》中表达了人对自由的向往和追求,以求达到精神逍遥自由的境界。庄子所说的精神自由,是指 “自适”或“游”、“逍遥”。庄子比喻说:“忘足,履之适也;忘腰,带之适也;忘是非,心之适也。”[3]“心适”即心灵精神的怡乐自由、自然顺达。其次,墨家、法家则高举功利主义教育的旗帜。墨家特别注重从社会利益的角度去探讨教育问题。墨子提出“兼以易别”的教育理想,强调要以最大多数的平民利益为基本前提,“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4]。在他看来,“义”之所以贵为良宝者,乃是因为“义可以利民”[5]。法家不仅十分注重社会利益,更注重从国家利益的高度来阐述其功利主义教育思想,他们主张通过耕战和法制教育,把个人一己之利纳入或消融于国家整体发展的公利之中。

南宋时期,“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博弈集中体现在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陈亮、叶适为代表的“事功学派”之间的斗争与论辩。二者在教育思想上的主要分歧集中体现在培养什么人和用什么方法上。朱熹的教育目的,可以概括为培养“醇儒”,这一目的并非为追求科举考试和功名利禄。陈亮、叶适批判朱熹空言性命道德的学说,而主张求实用、讲功利、论真才。陈亮认为,教育目的应该教人“做人”,而不是教人“作儒”。他指出:理学家所谓“醇儒”不过是“研习义理之精微,辨析古今之同异,原心于秒忽,较礼于分寸,以积累为功,以涵养为正,面盎背”的道学先生,无真才实学却自命不凡。他认为,教育要培养的应当是文武兼资、博学多才、才智俱全、兴利除弊的“一世英雄”。他尖锐地批评理学教育的培养目标使人“玩心于无形之表”,“不过如枯木死灰”[6]。他说:“今世之儒士,自以为得‘正心诚意’之学者,皆风痹不知痛痒之人也。举一世安于君父之仇,而方低头拱手以谈性命,不知何者谓之性命乎?”[7] 在学习方法上,“事功学派”重视在实际中锻炼学生的才能,反对理学家“专以心为宗主”的学习方法,认为“专以心为宗主,虚意多,实力少;测知多,凝聚狭,而尧舜以来内外交相成之道废矣”。叶适反对朱陆理学静坐读书、涵养心性、空谈德性的内求方法,认为心性之说是无根无据的主观臆造,更无补于匡时救世。至明末清初,实学教育家对空谈性命的理学教育进行了更加深入的批判。颜元辛辣地讥讽理学家最大的本事只是“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恩”[8]。功利主义教育家反对理学的空谈心性,主张到现实事物中去寻找教育理论依据,注重科学实用知识的学习和传播。

三、“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的当代辨析

在历史上,“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进行了长期的论争与博弈,时至今日仍在持续。事实证明,真正成功的教育既离不开“自由”,也离不开“功利”,单纯的坚持自由或者单纯的坚持功利都将遭到失败。“水至清而无鱼”,推向极端的单一教育其弊端值得警惕。

(一)时代需求二者的有机融合与统一

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我们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呢?一方面,教育培养的人才应该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另一方面,教育应促进人的个性的多方面自由、和谐发展。这两种需要,无论“自由教育”还是“功利教育”都不能单一地、完美地满足。21 世纪人们在对未来社会的展望中,越来越重视人自身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平衡。

对个人发展而言, 教育要培养出能独立思考、人格完善、有理性头脑的人才。教育的真义在于对人的培养。教育的主题是人,离开了作为教育活动主体的人,教育就什么都不是。我国著名教育家在其教育名篇《教育独立议》中指出:“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份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9]教育需要帮助学生们打好坚实的人格基础,促进人性的自由、完满的发展。只有这样,才能承载未来社会中各种挑战与机遇,才能承载未来无限拓展的创新空间。这也是培养全面素质人才的基础。对社会发展而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所引发的国家之间的竞争,社会急需大批各个专业的各种类型的高层次人才,因此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就成为教育的应有之义。现代社会,强调教育的功利性本无可厚非,但仅仅强调教育的功利性价值而否定其非功利性价值――促进人自身全面发展的价值,则是片面的。

如何处理好人与社会、功利性与非功利性的关系是教育的当务之急,也是教育的理想,这种理想在《学会生存》中作了如下表述:“人类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他的人格丰富多彩,表达方式复杂多样;使他作为一个人,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思想家,来承担各种不同的责任。”[10]“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从不同的方面回答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如果我们只强调一方面而忽视甚至贬抑另一方面的话,将会对人的发展或社会的发展造成损害。“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不应是各执一端,时代需求两者的融合与统一。只有这样,才能塑造具有完美人格而又能顺应时展的“一世英才”。

(二)推向极端的单一教育其弊端值得警惕

如前所述,“自由教育”与“功利教育”都是成功教育的应有之义。但是,如果各自走向极端,其弊端是值得我们警惕的。

极端的“功利教育”日益成为经济的附庸,成为实利下的使女,成为人们追逐欲望的工具,从而忽视了人内在的需要、精神的提升、人格的完善。极端的功利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一种经济、社会需求,教育由此变成了一种适应性的教育,一种引导人片面追求利益(金钱、权力等) 的教育。在这种极端的教育引导下,受教育者把追逐自身利益当作唯一重要的事,他们受教育就是为了个人的谋生和迎合社会的经济效益,以获得更多的实际利益,人由此成为了追逐欲望的傀儡,从而丧失了人之为人的内在价值和品行,丧失了人的尊严。这样的人也不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被割裂为日渐远离自身精神性的客观物的存在[11] 。人是一种整体性存在。人之为人,不仅在于其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精神存在。极端的“功利教育”缺乏对人的关注,对于人的身心是双重损害。所以,教育不仅要关心学生实际技能的提高,更为根本的是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的成长、人格的完善。

极端的“自由教育”只看到了人自身的发展,把人教育成了脱离社会需要的纯粹的自由人。它所造就的人既无利于已之生存,也无利于社会之发展。对个人而言,作为个体的人要想在社会上生存,必须要有生存的本领。个人要通过教育为自已的谋生做知识和技能上的准备。对社会而言,当今知识经济时代正是对科技和人才无限渴求的时代,尖端科技和人才站在了时代最前沿。时代需求教育为社会培养大批优秀的人才,以促进经济的发展、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富强。我们说,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教育的目标只有在个体与社会的统一中,才能把握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脱离开社会来谈论人的发展,只能是一种理论研究中的抽象,若干作为现实的教育目标,则势必落空[12]。

(三)当前我国教育应重点克服的问题

当前我国教育中存在着过分地追求“功利”的倾向。长期以来,教育被作为一种工具、一种谋生的手段,功利主义倾向极为突出。“学而优则仕”、“读书为功名利禄”的功利主义思想根深蒂固,缺乏对人的内在素质发展的关注,从而导致了教育的浮躁、浅薄,重结果、轻过程。

教育的功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学校教育是最强调功利性的。学校从抓升学率入手,开设与考试有关的课程,其他课程很少设置;作业、考试代替了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往往会造成学生的片面畸形发展。在对教师教学考核评估方面,大多数学校习惯上以学生成绩好坏、升学率高低为唯一标准来衡量教师的工作,所以成绩好的学生成为教师关注的对象,而那些学习上不理想的学生当然也就不属教师考虑的教育对象之列。这样,素质教育只能停留在口号上,而难于真正得以实施。很多高校也处处弥漫着功利性的气息,早已弱化了大学精神,把大学变成了培养技术工具的加工厂,而无视学生自身的发展。随着社会的日益功利化,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渐渐心浮气躁。对教师而言,淡泊名利,伏身做学问,几乎成了奢事;对学生而言,“板凳要坐十年冷”已经成为遥远的童话。另外,具有功利性的职业教育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在强调其专门化的同时,很容易出现过分排斥其他方面的倾向。这就是说,仅注重技能或技术,而牺牲职业教育所包含的广泛意义。因此,教育的任务,不是要助长这个倾向,而是要预防这个倾向,使科学研究工作者不仅是科学家,教师不仅是教书匠,牧师不仅是穿着牧师服装的人,等等[13]。

家庭教育的功利性也日益突显。家长出于对孩子将来有个好前途的考虑,为了使孩子有朝一日成名成家,缺少对教育的理性思考。不少家长不考虑子女兴趣爱好,强迫送子女到处补课,学唱歌、弹琴、书法、图画。这种高压政策下的学习,忽视了儿童主体的差异,扭曲了儿童心灵的发展,歪曲了素质教育的本意,与具有全面性、差异性、基础性的素质教育要求是背道而驰的。

总之,来自学校、教师、家长等方面的过度功利性教育需求,最终都是以牺牲学生的身心发展和民族素质的提高为代价的。教育的核心应是教会我们的后代如何做一个真正的人,一个自身发展良好而又能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的人。陶行知先生说得好:“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所以,我们应把握住“功利教育”的度,使其与“自由教育”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学好知识的过程中形成美好个性,促使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辅成.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 [M]. 上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64,104.

[2]卢梭.爱弥儿[M].上卷.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8,91.

[3]《庄子•达生》.

[4]《墨子• 兼爱下》.

[5]《墨子• 耕柱》.

[6]《陈亮集•与应仲实书》.

[7]《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

[8]《颜元集•存学编》卷一.

[9]高平叔.教育论著选[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377.

[10]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2.

[11]李长伟,徐莹晖.极端的功利教育¬――功利主义教育目的与人的工具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9)),6.

人文主义教育的基本特征范文3

关键词:师生关系 教师专业标准 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9(a)-0221-02

1 师生关系现状及问题

师生关系是指学校教育中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来的独特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由伦理关系、社会关系、心理关系、教学关系、法律关系等构成的立体的、动态的人际关系[1]。

鉴于师生关系涉及到的教师、学生要素处在多样复杂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中,是不断成长和发展的个体,很多学者在进行师生关系研究时所着重的视角也各有差异。其中影响较大的研究视角为交往理论视角、后现代教育思潮视角、建构主义理论视角及新课程改革视角等。以不同的哲学基础为出发点,研究者们呈现了师生关系的基本现状和一些问题。

李婷(2011)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归纳了师生关系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校园安全和道德问题突出;教育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个性及特长发展;不能做到平等、发展、多元化地评价每个学生;情感交流缺失严重;请客送礼等社会不良风气污染校园等。

刘经兰(2011)总结了一些调查表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教师仍片面强调学生成绩,忽视学生的身心发展。学生敢于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见解,与老师在课堂上进行平等对话。学生的独立意识、权利意识增强,开始不甘于教师的控制,使师生矛盾冲突日益凸显。

付光槐(2011)结合众多学校教育中的实际情况分析,认为师生关系存在着依附性,冷漠化,功利化和师生冲突不断等问题。基于存在主义理论的观点,他认为师生双方都要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个体生命存在而得到尊重,师生关系之间应是一种互为主动的关系。

师生关系现状不很乐观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对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和分析也在一定广度和深度上有所收获。如,纪莉莉,周亚亚(2011)总结到目前关于中小学师生关系的研究范围涉及较广。主要提到了师生关系的测量、结构类型研究,发展特征及性别差异研究,师生关系与学校适应研究、心理健康、主观幸福感研究以及与学业成就等方面。而付慧娥等人(2011)通过修改屈志勇的《师生关系问卷》,随机选取武汉市某高校35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后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专业、地域、年级、学业成绩等在师生关系的亲密性、支持性、冲突性、满意度等方面存在差异。被调研大学生师生关系学生总体评价满意度为一般,这与很多以往研究的结论也类似。陈春莲(2011)分析了师生关系的“交往互动,平等对话,个性多元和关心理解”这四个基本特征。她认为在后现代主义教育理念下,教师的理性权威形象和话语霸权地位在教学过程中被打破,人格平等意义上的非线性的师生对话需要积极提倡。进而提出要在教育交往中构建“主体间性”[2]的师生关系;在教学活动中构建“平等对话”的师生关系;在课程学习中构建“共同参与”的师生关系。

从文献分析中不难看出,目前国内师生关系的问题主要还是集中在:不够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不能摆脱“师道尊严”高高在上的妄尊意识;不会做到尊重差异、科学评价;不愿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思想共享。这些问题的出现是没有遵循中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的结果。在这样的师生关系中,教师无法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背离了让学生活泼生动学习、健康快乐成长的宗旨,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们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因此,国内越来越多的研究者日益强调师生关系要注重以人为本,建立民主、平等、沟通型师生关系。

2 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重要意义

以上众多研究和调查表明,民主、平等、沟通型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有深远影响。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最关键的要素,师生关系本身就是教育和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生共同健康成长、科学发展的载体,是影响教育活动顺利有效地完成和教育教学质量高低的重要因素。教师与学生从事教育教学活动的整个过程,是人生过程的重要阶段;它不仅体现教育价值,还体现师生作为人本身的价值[1],是不可逆转、不可复制的特殊人际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会产生多方面的影响:学生道德发展及其水平提升;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成绩;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素质;学生人格和心理健康等。有研究表明,良好的师生关系与学生人格特征中的乐群性、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自律性呈显著正相关,与其人格特征中的世故性、忧虑性、紧张性呈显著负相关[4]。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对学生与他人进行社会交往能起到示范、榜样的作用。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师的专业发展亦大有益处: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师德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能为提升专业情感、意识等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为拓宽、加深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能力创设较好的合作平台;为专注专业发展、提高教育教学反思能力搭建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为设定专业发展目标明确基本方向等。

在课程体系建设、专业学科队伍建设日益成熟、师资队伍建设和学生能力培养日益关注“人本”的背景下,创建“平等、民主、对话、尊重”内涵的新型师生关系已是教育发展和时展的迫切需要。

3 《中学教师专业标准》对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指导

针对目前师生关系中的突出问题,考虑到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中对教师和学生的重要作用和意义,《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本文中以下简称《专业标准》)着重提出了第45条:“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专业标准》还从多维度对教师如何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给予了细致指导。在专业理念和师德的维度中,“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领域;专业知识维度中“教育知识,学科教学知识”等领域;专业能力维度下的“教学设计,教学实施”等多个领域中,都传达出教师要以“学习者为本”,注重培养“平等、民主、对话、尊重”内涵的新型师生关系的意识和做法。

3.1 关注个体,尊重为基

人文主义强调:每个人在自己的身上都是有价值的―叫做人的尊严―其他一切价值的根源就是对此的尊重。《专业标准》在“对待学生的态度和行为”中,要求细化为尊重生命,关爱学生生活,尊重学生人格,尊重个体差异,尊重维护其合法权益,尊重、信任并平等对待学生。教师能做到“关爱、平等”地信任、对待学生,教师与学生就会产生良好的情感共鸣和思想交流。“教育教学的态度和行为”中,表述了要“尊重教育规律和中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个人修养与行为”中对教师衣着、语言和举止文明礼貌的要求也都体现了对未成年学习者的尊重和关怀。

在“教育知识”领域中,要求“了解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及其教育方法;了解中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发展的过程与特点;了解中学生群体文化特点与行为方式”。这些要求是在深入了解学习者的特点和特性的基础上,注重个体思想,同时兼顾群体意识的做法;是关怀个人、尊重个体的充分前提。31条的“了解中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反映了教师在处理学科教学知识时,要从学习者的认知特点出发,做出符合学习者特点、水平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在“沟通与合作”领域当中,虽然第55条“了解中学生,平等地与中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有泛泛而谈之感,但也表明师生关系是要打破以往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高高在上的状态,引导教师要做到“平等沟通交流”、民主公开地与学生对话。

3.2 提供支撑,创建为先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现代教学应该是师生间、学生间的双向交流与多向交流活动。教师在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都应该以新型师生关系为指导,为学生提供和创造适应学生发展的环境。例如,《专业标准》中谈到的“了解所教学科与其它学科的联系;科学设计教学目标和教学计划;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氛围;有效调控教学过程”,这几点从教育教学环境的创设着眼,强调新型师生关系的发展需要师生共同营建教学内容和环境相配合的大氛围;只有在默契配合的大氛围中才会学有所得,教有所长。

“积极创造条件,促进中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每一个中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营造自由探索、勇于创新的氛围;帮助中学生建立良好的同伴关系”;以及47条和48条表示要组织开展德育活动和有益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活动等这几点,从宏观概念上提出师生在学校教育活动中、同伴社会交往中,要创设积极的、自由的、创新引导的、适合学生特点的学校学习、生活条件和环境。这是比课堂教学环境更大的校园环境的构建,是更具广泛意义的学校教育环境的构建。

此外,在“57条与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合作,共同促进中学生发展”和“58条协助中学与社区建立合作互助的良好关系”这两点要求中可见:建立有效的师生关系过程中,教师还要积极参与、协助和营建校外教育环境。作为社会个体,学生的成长环境是多元而且是相互交叉渗透的。创建良好的校外教育环境和平台,使学生的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进行有机地融合和互助,是对学生发展的全方位支持和培养;也是教师寻找教学共同体、进行合作教育的专业发展思路。

教师要明确“以学习者为本”,尊重、信任学生的专业精神,同时也要具备在教育教学环节中“创设氛围、提供学习支持”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意识。在教育教学中的具体专业能力的培养和运用在《专业标准》中也有细致体现。

3.3 运用方法,引导为主

建构主义观点提倡在教学中使用抛锚式教学。即让学生在一个完整真实的事件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通过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和生成学习,亲自体验,自主地理解事件、建构意义。这种理念反映在学校背景下的师生关系中,主要在《专业标准》中的以下几点要求中有体现:“13条引导中学生自主学习、自强自立,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39条引导和帮助中学生设计个性化的学习计划”;“41条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及“43条引发中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探究”。这几点标准要求教师在师生相处中应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对学生展开指导和培养,善于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协助、鼓励学生去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主动探究、自主思考;结合学习者的发展规律指导其学习、设计符合自身状况的学习计划,有可能的情况下可以实行有效的分级分层教学,并从认知知识、认知能力、认知策略方面给予学生帮助。

而“49条指导学生理想、心理、学业等多方面发展”和“53条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这两点要求则指出教师应利用合理的教育评价机制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德育、智育、心理发展等给予全面的建议和指引。教师需要通过强化专业发展知识来完成对学生的指导和协助,并通过指导过程逐步提升个人专业发展能力。

3.4 关注过程,发展为标

发展到现今阶段的建构主义,被许多心理学家认为是很多心理学派理论和应用的精华集合。其教育教学理念的核心还是要通过学习活动的组织、学习者心态分析、课堂文化的建设、心理氛围的营造以及对个人幸福的关注等多方面来实现对学习者的最全面发展,实现“完人”教育。《专业标准》通过以下几点要求体现了对学生发展的重视:“10条将中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发展与品德养成相结合,重视中学生的全面发展;12条激发中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培养中学生学习兴趣和爱好;40条激发与保护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学生创新能力”。

以上要求,关注学习者最基本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尊重学习者个体的个性;把学习者看作一个发展的、能动的、全面的个体;重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发展,充分符合了“知识经济时代教育的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一要求。作为行为示范者,作为学习引领者,作为思想启迪者,教师在推动学生的创造力发展、综合素质发展的过程也就是锻造自身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过程。

4 结语

我国教师教育的发展已由对教师数量的注重转向了对教师质量内涵的要求。《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经过数年的调查、研发、讨论和设制最终形成征求意见稿,是教师教育领域令人欣喜的大事,是建设高素质中学教师队伍的必要之需。教育教学领域中关于师生关系的讨论和研究由来已久,它也会在教师专业发展系统化的背景下更受关注。《中学教师专业标准》是指导教师构建新型师生关系的精辟导言,势必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启示。

参考文献

[1] 邵晓枫.百年来中国师生关系思想史研究(1990―2008)[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09.

[2] 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40.

[3] Collins,Brown&Newman.Cognition Apprenticeship:Teaching the Crafts of Reading,Writing and Arthmetic[J].In L.B.Resnick(Eds),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