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育的原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教育的原则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1

(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南京210046)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中存在大量的模糊语言。本文通过举例,分析了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模糊现象在礼貌原则中的应用及其语用功能。实践证明,遵循礼貌原则、恰当地使用模糊语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培养学生的语用意识和语用能力。

关键词 :模糊语言;礼貌原则;英语课堂教学;语用功能

DOI:10.16083/j.cnki.-1296/G4.2015.01.030

中图分类号:H0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5)01—0065—03

收稿日期:2014—07—10

作者简介:朱赟(1973— ),女,江苏丹阳人。南京邮电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语言学,外语教学。

美国控制论专家札德于1965年提出的模糊理论对语言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着语言模糊性研究的深入,一门研究语言和言语中的模糊现象的新兴学科——模糊语言学随之诞生。1972年,著名语言学家Lakoff发表的“Hedges: A Study in Meaning Criteria and the Logic of Fuzzy Concepts”推动了模糊语言学的发展。在中国,模糊语言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1979年,伍铁平在《模糊语言初探》中运用模糊集论对语言的模糊性进行了研究,标志着模糊语言学在中国的诞生。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模糊语有利于营造良好的交谈氛围,避免过于直接和唐突的表达,给学生留有余地;同时,也使师生双方的言语显得得体,维护了师生双方的平等地位和友好关系,使教与学可以在融洽的氛围中进行。

一、礼貌和礼貌原则

(一)礼貌

礼貌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一条重要准绳。在现实的人际交往中,由于使用的语言不当或不得体而引起相互之间的误解或冲突,最终导致交际失败的情况屡见不鲜。因此,礼貌有助于实现良好的交际效果,对于交际的顺利进行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1973年,Lakoff从会话原则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礼貌三原则——不要强加于人、给对方留有余地、增进相互间的友情。1978年,Brown和Levinson在《语言使用中的普遍现象:礼貌现象》一书中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对礼貌现象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面子保全论”,认为礼貌就是具有正常交际能力的人为满足面子需求所采取的各种理性行为。作为“补救策略”,礼貌是为最大限度地维护听话人和说话人的面子所做的努力,礼貌分为积极的礼貌和消极的礼貌。积极的礼貌以“接近”为基础,说话人尽量满足听话人的积极面子需求,以减轻可能对听话人产生的面子损伤;消极的礼貌以“回避”为基础,通过谦让等承认并尊重听话人的消极面子需求。

(二)礼貌原则

1983年,在Grice的合作原则的基础上,Leech提出了礼貌原则。[1]礼貌原则解释了会话中的礼貌现象,解释了人们在会话中常常有意地违反合作原则、拐弯抹角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意图是出于礼貌的考虑,是为了使言语得体。礼貌原则包括六大准则,每条准则各含两条次则。

1.得体准则(Tact Maxim)

(1)使他人受损最小;(2)使他人受惠最大。

2.慷慨准则(Generosity Maxim)

(1)使自己受惠最小;(2)使自己受损最大。

3.赞誉准则(Approbation Maxim)

(1)尽量减少对他人的贬损;(2)尽量夸大对他人的赞美。

4.谦逊准则(Modesty Maxim)

(1)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扬;(2)尽量夸大对自己的贬损。

5.一致准则(Agreement Maxim)

(1)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分歧;(2)尽量夸大与他人的一致。

6.同情准则(Sympathy Maxim)

(1)尽量减少自己对他人的厌恶;(2)尽量夸大自己对他人的同情。

礼貌原则规定人们通过语言来表示礼貌,含蓄地表达自己的真意,目的是以最礼貌、最含蓄的方式使言语交际双方既能成功而顺利地交流,又能相互理解、坦诚相待。[2]对于一些敏感性、刺激性的话题,人们在交际时要避免直言不讳,而要采用含蓄、委婉的语言,以维护交际双方的平等地位和相互之间的友好关系。何兆熊指出:“礼貌原则就是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把不礼貌的信念减弱到最低程度。”[3]

二、课堂模糊语的语用功能

“模糊语言在特定环境下能起到精确语言所起不到的作用”。 [4]在课堂这样一个特定环境下,模糊语具有特有的语用功能。

首先,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参与。我国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使得学生在课堂上习惯了被动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和观点,加上学生在课堂上害怕回答出错丢面子,从而不愿意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如果教师没有考虑到学生的感受,就会引起学生的尴尬不安、反感、抵触等消极态度,最终影响到教与学的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模糊语有助于缓和紧张的课堂气氛,鼓励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活动。

其次,缩短师生距离,缓和师生关系。英语课堂上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教学成功的基础和保障。模糊语的使用缓和了教师说话的语气,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师生距离,有助于建立起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辅助”的教学新模式。[5]

再次,促进课堂话语的顺利进行。课堂话语的顺利进行是课堂教学活动完成的前提。要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就要避免师生双方语言表达不连贯的情况出现。而模糊语的使用能够填补语言表达的空白,改进教学效果,有效地推动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最后,突出信息要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提供的信息有轻有重,并非所有的内容都是重点或难点。教师通过使用低调模糊语或话语填充词可以提醒学生注意其所说的内容,以便于学生获取有效的信息,提高课堂学习的效率。

三、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

(一)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得体准则

得体准则要求说话人最小限度地使别人受损或最大限度地使别人得益。过多的否定或批评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损伤学生的面子,挫伤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遵循得体准则,将学生置于利益的中心,让学生在师生交际中尽量多受惠,就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例如:

Teacher:Could you please retell the story we learned yesterday?

Student:Sorry,I didn?t prepare for it.

Teacher:Generally speaking,it is essential to review what we have learned.So you?d better make preparation.

在上述对话中,教师没有因为学生未事先准备而直接批评学生,相反地,他使用了模糊性语言“generally speaking”,大大地减弱了批评的语气,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没有复习是不对的,维护了学生的面子和自尊。

(二)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慷慨准则

慷慨准则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对自己的益处,尽量增大自己付出的代价,即少让自己得益,多使自己吃亏。教师适当地使用慷慨准则有助于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例如:

Teacher:You did a good job in the examination.

Student:Thanks.And thanks to your help in the past days, I got high score.

Teacher:You deserve it because of your hard work.I just worked like a guide in a sense.

在该对话中,学生认为自己取得好成绩是由于教师的帮助,而教师使用了模糊性语言“in a sense”,弱化了自己给予学生的帮助,突出了学生自己的努力,从而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维护了师生间的良好关系。

(三)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赞誉准则

赞誉准则要求说话人最小限度地贬低他人,最大限度地赞誉他人。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量使用赞赏性的语言,激发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例如:

Teacher:You have made much progress in this examination, but it seems that you could have got higher score if you had been careful.

在这句话中,教师首先表扬学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然后,使用了模糊性语言“it seems”,委婉地指出由于学生粗心而导致分数不是非常理想,避免因直接批评而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其感受到来自老师的充分肯定和诸多期待。这样,学生能够愉快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进而去反思,以吸取教训。

(四)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谦逊准则

谦逊准则要求说话人最小限度地赞誉自己,最大限度地贬低自己。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遵循谦逊准则,显示教师的宽容,使学生的积极面子得以保留,以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使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例如:

Teacher:You have made some grammatical mistakes.Well, perhaps it is my fault,to some extent.I didn’t make it clear in the previous class.

在上述例子中,学生因为没有掌握所学知识而出错时,教师没有批评、责备学生。为了减少冲突,教师使用了模糊性语言“perhaps”、“to some extent”,把责任揽到自己身上,符合礼貌原则中的谦逊准则:相对减少自身与他人的分歧,尽量减少对自己的赞扬,尽力夸大对自身的贬损。表面上否定了教师的权威,实际上却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

(五)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一致准则

一致准则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与他人的分歧,尽量夸大与他人的一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难免会产生一些意见分歧。当学生对教师的看法持有异议而提出自己的见解时,教师要避免直接说“You are wrong” 或者“I don?t agree with you”,让学生感觉丢了面子。当师生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不一致时,教师要尽量夸大自己和学生之间的一致,保护学生的自尊,避免冲突,以达到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例如:

Student:Do you agree with me?

Teacher:I agree with you to some degree.

在该对话中,教师遵循了一致原则,使用了模糊语言“to some degree”,间接地表明自己有不同的看法,既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又让学生愿意去倾听教师或其他同学的看法,敢于发表自己的想法;同时,有效地促进了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维护了良好的师生关系。

(六)课堂话语中的模糊现象和同情准则

同情准则要求说话人尽量减少自己对他人的厌恶,尽量夸大自己对他人的同情。当学生犯错误时,如果教师用尖酸刻薄的语言对学生进行批评, 就会使学生感到难堪,进而引发其逆反和敌对的情绪。同情准则的使用可以有效地维护学生的面子,避免师生发生冲突。例如:

Teacher:Most students did a good job in this composition,but some of you made some spelling mistakes.

在这句话中,教师使用了模糊语言“most”、“some”,委婉而含蓄地表扬了做得好的学生,间接地批评了拼写错误的学生,既维护了被批评人的感受和自尊,又点明了其在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使学生了解了自己的不足。

四、结语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模糊语言的运用非常普遍。这些模糊语言和礼貌原则关系密切,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语用作用。教师遵循礼貌原则、使用模糊语言可以避免过于武断,从而使自己表现得更加礼貌、客气,表达得更加客观、准确;同时,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形成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Leech,Geoffrey.Principles of Pragmatics[M].London:Longman.1981.

[2]何自然.模糊限制语与言语交际[J].外国语,1985(5).

[3]何兆熊.新编语用学概要[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伍铁平.模糊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5]王雪玉.二语课堂教师用语中模糊语的分类及教学功能[J].成都大学学报,2005(S1).

[6]周红,钱纪芳.模糊限制语-表达礼貌的语言策略[J].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2008(2).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2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粤法民字〔1989〕138号“关于监护人是否承担赔偿责任”的请示报告收悉。

关于梁剑文等4未成年人盗窃财物被劳动教养,受害人翁舞慧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其监护人承担赔偿责任,人民法院能否作为民事赔偿案件受理的问题,经研究认为,鉴于此案情况比较复杂,现行法律对此类问题又无明确规定,如何适用法律,需要在审判实践中积累经验进行研究。因此,此案不宜采用提起民事诉讼的办法解决。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3

护理操作中的问题

安瓿吸取药液法操作烦琐:此方法教材中的操作程序为先消毒安瓿和砂轮锯安瓿再消毒安瓿折断安瓿抽取药液。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只用砂轮在安瓿颈部锯过之后,进行消毒1次。两种消毒效果的比较结果证明,进行1次消毒效果可靠,省时省力,经济方便。以我院急诊输液室1998年度输液量统计,平均每天输液235.5人次,共用安瓿628个,如按教材要求操作,以每个安瓿比实际操作多花10秒计,工作量明显增加,工作时间需增加104分。通过科学研究与多家医院的长期实践证明,1次消毒可以取代常规的消毒方法。

皮试、肌注等单个治疗,铺无菌盘意义不大:此方法的常规操作程序要求为单个患者进行注射时也要铺无菌盘。在实际工作中,单个患者注射吸药后将针筒放入治疗盘中,然后即行注射,尤其目前一次性注射器已较广泛的用于临床,空针的原针头帽、空安瓿或空药瓶有较好的保护针头的作用,针栓部分虽然暴露在外,但对针筒内药液无任何影响。集体注射可铺无菌治疗盘,其目的在于针头套入安瓿内,在安瓿的口部有针头暴露的可能,而且放置的时间也较长。

口腔护理操作步骤太教条:口腔护理规定棉球的个数,规定上、下、左、右的先后顺序,致使护士在实际操作中普遍感到困扰。

观念上的保守:有些细节书中虽然没有要求,我们有的教员却自行加上。如对注射操作之前的清洁台面和治疗盘,也规定了很多烦琐的步骤,并且往往加得过于复杂化,认为保险系数越大越好,步骤规定的越细越好。

问题分析

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脱离:从事护理教学的人员长期脱离临床实践,而在临床工作的护士仅负责临床实习带教。护理教材内容过于烦琐,而临床实际则简便有效。以致操作考试成绩优秀者往往不能按时完成繁忙科室的临床治疗任务,具有丰富临床护理经验和技术熟练的老护士为了操作考试能达标,不得不像护生那样去反复练习基础的操作步骤。护理教学现有的不科学、不切实际削弱了护理教学的效果和操作常规的权威性,易误导年轻的护士产生不按规范操作没什么关系的想法,甚至有可能将本应严格的规范行为也随意起来,而产生严重后果。

护理教材和操作常规滞后于临床实际,硬性要求照此执行,则会限制护理学科的发展,限制护士的业务才干、进取心和创造性的发挥。

改进意见

重视护理内涵建设:建立一种激发和调动内在潜能的新机制,将护理技术的改进和护理知识的更新作为护理管理部门和权威性护理职能部门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并纳入护理质量考评体系。对护理技术和护理知识更新有贡献者可予以奖励。区分不同层次护理教育对象的教育内容,是提高护理群体自身价值和社会信誉的重要环节。对教材和操作常规要适时进行研讨、修订,注入新观念、新内容,以符合现代护理教育。

护理教学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护理教学必须以护理临床实践为基础,护理教学人员参与护生实习带教,参与在职护士的技术培训和操作考核。要组织由护理教育者、临床教员和护生共同参加的护理教学评估。

要求护生掌握操作原则:基础护理操作应知应会要求护生、护士掌握原则,而不要死记硬背每一个操作步骤,教者与学者都用操作原则来衡量,而不致感到困惑和束手无策。如口腔护理可要求上下左右,牙齿内、外、咬合面、口腔黏膜均护理清洁,无遗漏,动作轻柔熟练,患者感觉舒适为原则。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4

【关键词】:循证护理;高等护理专业;护理教育

【中图分类号】R49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 (2010) 02-153-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指护士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所能获得的最好研究证据,结合护士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考虑患者的价值和意愿,三者结合,制订出适合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计划,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它对临床护理实践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为我国的护理教育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理念和模式[1]。本文针对我国循证护理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循证护理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如何在高等护理专业开展循证护理教育,提出基本观点进行探讨。

1开展循证护理教育的重要意义

随着循证护理的发展,仅凭经验和直觉进行护理已成为历史,由传统的经验护理模式向现代循证护理模式转变也是护理发展的必然趋势。将循证护理引入高等护理的教育中以顺应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之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2]。

1.1对高等护理专业开展循证护理教育是时代的需要

飞速发展的21世纪对护理人才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护理教育必须趋于科学化,循证护理教育实现了护理教育的理念,它将最新、最好的研究结果,护理人员的临床实践及病人的选择三者结合,制定最佳护理方案为个案病人服务,其宗旨是为每个不同健康状况的人提出最佳护理决策,满足时代对当今护理人员的要求。

1.2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多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即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基础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缺乏学习、思考的主动性,更缺乏综合能力、创造性能力的培养。循证护理教育通过论证实践标准改善了护生的思维方式,使她们掌握了学习的技巧和方法,增强了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判断力,实现了从被动接受书本知识到主动学习的转变,增强了其自信心和学习热情。

1.3缩短课堂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的距离

开展循证护理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科学的医学观,将现有最好的临床科学研究结果与个人的临床专业知识和病人的意愿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虑,满足病患对现代护理的更高标准要求,有利于应用型护理人才的培养。

2我国的循证护理教育现状

循证护理的实用性和科学性越来越受到广大护理工作者重视,在护理教育中也展开了探讨和研究。如:严谨等[3]通过实习前对护生进行为期8周的循证护理教学,探讨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循证护理教学目标,明确了循证护理教学的重点,同时也感受到循证护理实施的阻力。朱丹等[4]在护理学基础课中选择有关内容实施循证护理教学,使学生初步了解循证护理的基本概念和内涵,养成查找资料的习惯,但受专科护理教学的影响,设置的病例不能再现循证护理的全过程。朱劲松等[5]在内科护理教学中指导大专护生实施循证护理实践,认为循证护理要以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科研成果为前提,所以老师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医学统计学、专业外语、计算机及网络知识。上述所见,大多数循证护理教学都是在护生的实习期间进行的,是小范围内的探索,师资力量薄弱,学时有限,缺乏明确的教学目标和计划,没有把循证护理纳入课程体系,也没有专门的教材,学生制定的循证护理计划的实施在临床实践中遇到了阻力。

3实施循证护理教育的观点

3.1培养高素质的循证护理教师

循证护理教育主要靠教师来实施,教师的循证护理意识和循证护理素质的提高是搞好循证护理教育的关键,应培养一批能实践和传授循证护理知识的院校教师和临床教师,以推动循证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运用。教师培养可通过多途径解决,一是举办培训班或进修班;二是作为继续教育的内容;三是招收研究生;四是有条件的院校设立循证护理相关实习基地。师资培养可以由对循证护理研究较深的知名的高等院校来承担,亦可通过脱产学习,也可利用电视、函授与网络远程教育等方式进行。

3.2建设规范的循证护理教材

循证护理是近年来随着循证医学的兴起而引入的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在我国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国内尚无关于循证护理系统知识的统编教材,这给教师备课和学生学习带来了较大困难。因此,必须加快循证护理学教材建设,以更快地促进循证护理的发展。例如:护理科研、文献检索、医学统计是循证护理学的基础支持学科,各科之间联系紧密。如果将循证护理与护理科研、文献检索、医学统计内容进行适当整合,穿插或合并教学。各临床课程也应融入循证护理思想,把护理新知识和新技术介绍给学生,使护生学会应用批判性思维对现存的实践模式寻求最佳证据,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事物的两重性,既不盲从于前人的经验,也不要因此造成对前人实践经验无原则的否认。

3.3开设循证护理课程,改革教学计划及方法

在各级护理专业中有针对性地开设循证护理教育的课程,这是普及循证护理知识,增强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循证护理意识和能力的重要渠道,但迫在眉睫的是对教学计划及教学方法进行改革,修改现有的高等护理教学计划,开设循证护理教育课程,同时大量采用PBL、EBL等教学方法,让学生掌握循证护理知识,理解循证护理精髓,以利学生在将来的临床与教育工作岗位上起到循证护理教育参与及发展的积极作用。

3.4设立循证护理相关实习基地

提高循证教育实效应该将理论知识的学习与丰富的临床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因此,有必要设立循证护理相关实习基地,以便进行系列化的循证护理床旁实践教育活动,借助于丰富的临床病例与网络资源,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促进循证护理教育的有效实施。这样可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积极参与意识和解决临床问题的能力。

总之,循证护理能够提高护理工作者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使他们不断更新知识,成为一名终身学习者。虽然循证护理教育模式有待于进一步改革与探索,但应该相信循证护理教育必将成为我国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推动我国护理学科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5

关键词:护理教育;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

近年来护理教育发展迅速,护理教育研究也日渐深入,高等护理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构建适应护理专业岗位特点,符合护理专业知识结构需要,符合高等护理教育特色的教学体系,进而形成独立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已成为当前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内容。而加强教材改革与建设直接关系到高等护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培养目标的实现,现已成为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的关键。因此,如何建设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和目标要求的教材成为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护理解剖学》教材编写的必要性

《人体解剖学》是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学生最先接触的、必修的医学基础课程。该课程为学习后续的专业课程和职业技能,进而提高全面素质,增强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但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缺少护理专业的专用教材,且其内容远远满足不了护理专业的需求,未能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现有供本科护理专业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与供其他专业用的教材并无明显差别,如国内大多数高等护理教育使用的人体解剖学教材,仍与临床专业共用由柏树令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系统解剖学》教材;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针对护理专业编写的《人体解剖学》教材,打破了长期沿用的临床专业人体解剖学教材编写模式,但大多教材是本科教材的压缩版,其内容的选取侧重学科内容的完整性,坚守基础课程的定位;如国内部分高等护理教育使用《人体结构学》教材,把人体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内容融合为一体,但90%以上护理学院本科生的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属于两门课程,分别由基础医学院人体解剖教研室和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承担,教学与考核存在较多问题,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近年来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教学借鉴医疗专业人体解剖学的教学形式,部分高校将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分为系统解剖学和护理应用解剖学两门课程分别开设。实践已证明这种培养模式对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的学生是切实可行的。不但提高护理专业教学质量和学生临床操作技能,而且也为高等护理教育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提供实践依据。鉴于国内高等护理教育本科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教学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结合近年来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本科护理解剖学教学经验,改革传统的人体解剖学教学模式,将传统的《人体解剖学》和近几年我们开发的《护理应用解剖学》教材[1]融为一体,编写适合本科护理教育的《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势在必行。

2《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编写思路

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是为学生以后临床护理服务,但临床上到底需求哪些内容?如何根据护理职业岗位需要重组《护理解剖学》教学内容?真正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如何确定教材结构、教材形式以及编写思想上的创新点?特别是教材编写思想上的创新;如何将最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运用于《护理解剖学》教材的编写中?首先,根据临床护理工作调查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以及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各级护理工作统计中急危重症监护病人显著上升;随着介入治疗的大量开展深静脉穿刺和动脉穿刺急剧增加,术后导管护理大量增加;尤其随着护理学科的飞速发展,专科护理操作如心内注射、胸腔穿刺、腹腔穿刺、腰椎穿刺、骨髓穿刺、泪道冲洗等逐渐增多。其次,分析以上述临床护理工作调查结果设计座谈提纲,组织高年级学生、临床护理专家召开座谈会,主题贴近护理岗位来确定编写重点内容。如为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定位编写教材突出全身体表标志内容;为提高学生护理操作的准确性和成功率编写教材突出表浅血管神经体表投影;为提高学生防范失误的能力编写教材突出与各种注射、穿刺、插管、急救等操作定位、操作技术控制的解剖学知识。最后,结合对国内外高等护理教育人体解剖学教研相关文献检索分析,最终确定编写思想、教材内容和教材形式的创新,形成详实的文字材料并进行校本教材的编写,最后通过课堂实践,将学生反馈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用于教材内容的调整上,以编写出既能够体现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又能兼顾终身教育的高等学校《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

3《护理解剖学》教材编写创新

3.1思想创新

在教材编写中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职业教育指导思想,遵循护理专业技术人员执业资格考试大纲的基本要求和为护理及其相关专业课程提供必须够用理论知识的基本原则,重在基础,贴近临床,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素质、人文精神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高等护理人才[2]。

3.2内容创新

结合临床护理工作调查发现,紧贴护理岗位需要,同时保证人体解剖学的整体性和系统性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重组和凝练。内容选择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职业需要,以够用为原则,尽可能注重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将最新的高等护理教育教学改革成果运用于教材编写中。对与护理专业关系密切的内容充分描述,如运动系统内容突出全身表面标志、易于发生骨折和损伤部位的解剖知识;如内脏学突出各系统重要脏器位置、结构功能,尤其要突出内脏插管涉及的脏器和部位;如脉管系统突出心、全身动脉主要分支、表浅动脉压迫止血点和全身浅静脉等内容;如神经系统突出周围神经重要分支、与注射和性神经损伤等有关内容。同时在护理专业工作领域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展的情况下,在各章节中尽可能渗透环境保护、人文知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对其他内容只作一般介绍。如腹腔血管和神经的分支分布、出入脏器的结构血管神经的位置关系、运动系统部分内容等进行删减和压缩。

3.3形式创新

在教材总体结构和表现形式上尽可能做到贴近专业、贴近岗位、贴近学生[3]。根据高等护理教育需要,重组人体解剖学教学内容,本教材是医学基础课程贴近护理专业教学的有机尝试。全书分为9章,每章前设置学习目标,主要体现大纲的基本要求,指导学生高效学习;每章内容分基础模块和护理应用模块2部分,基础模块在内容选择上突出针对性与实用性,强调护理专业需要,使其内容符合护理专业岗位执业标准。基础模块中“知识卡片”是护理专业知识的拓展(如学科进展、学术前沿等),体现专业素质、能力、职业道德。护理应用模块结合临床常用的诊疗、护理操作技术,从解剖学知识应用的角度上,研究器官的位置、形态、结构、毗邻,阐述操作的定位、局部层次结构与操作的关系以及操作的注意事项,使学生提前感受基础知识与应用的结合。在护理专业工作领域、服务人群和业务范围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在专业模块中尽可能渗透环境保护、人文知识、健康教育等相关内容。每章末设置思考题,紧贴执业考试内容和题型,尽可能利用临床护理案例展现解剖学基础知识点,引导学生用所学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基础理论知识的临床应用能力[4]。如第七章感觉器:上部基础模块包括第一节视器(分眼球、眼副器、眼的血管和神经)、第二节前庭蜗器(分外耳、中耳、内耳);下部护理应用模块包括泪道冲洗术、球结膜下注射术、球后注射术和咽鼓管导管吹张术共四节内容,每节内容包括应用解剖和应用要点;正文后临床护理案例如:某高校大一男生,游泳后出现双眼畏光、眼红,自觉眼睛磨痛,接着出现眼皮红肿、怕光、流泪,早晨起床眼皮被分泌物粘住,不易睁开。就诊后医生诊断为:急性结膜炎。请运用视器相关知识指导结膜炎病人局部滴眼药水,如何滴入眼药水才能使其与结膜完全接触?滴完后常常需要自己用手指尖按压该眼内眦角处,请解释其原因?为避免急性结膜炎的传染流行,如何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

综上所述,编写《护理解剖学》创新教材将人体解剖学知识与临床护理专业知识融为一体,即使护理专业解剖学教师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又使护理专业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既能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增强学习兴趣,是解剖学教学内容和学习方法革新的一种尝试。期望这种尝试能使学生不再感到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枯燥无味,难学难记,能够让学生在掌握人体解剖学基础知识的同时,能应用它指导临床实践,提高临床护理应用能力。形成人体解剖学教学与临床护理应用的零距离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与能动性,充分体现《护理解剖学》教材的专业性。

参考文献:

[1]刘桂萍,张伟宏,吴爱群.护理应用解剖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38.

[2]张伟宏,赵秋民,刘桂萍.人体解剖实验教学中的临床与哲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3(4):492-493.

[3]张伟宏,郑老须.人体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3:156-224.

护理教育的原则范文6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护理;教学改革;课程设置

近年来,护理专业教学改革一直是我国许多高校普遍重视的课题。经湖北省教育厅批准,武汉科技大学城市学院从2008年起开设涉外护理国际班(中外合作办学实验班),先后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和英国中央兰开夏大学取得联系尝试中外合作办学。在充分研究和比较国内外护理教育模式的基础上,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特点,探索制订了一套全新的课程体系并付诸实践。

1新课程体系的设置原则

培养国际化护理专业人才必须采用符合中国国情、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具体到课程设置方面,以素质教育为基本原则,以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3方面的综合素质为目标,同时参考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官方的护理专业课程评估标准[1]。

1.1知识目标的体现-合理平衡专业知识和人文知识两大课程模块目前我国的护理教育课程体系过于重"术"轻"道",不利于形成学生的护理专业价值观。杨叔子院士指出:"大学的主旋律应是育人,而非制器,是培养高级人才,而非制造高档器材"[2]。也就是说,我们的教育目标必须从培养"专才"向培养"通才"转变。而中外合作办学的学生尤其需要强化人文知识模块的内容,以便更好地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所以新课程体系的设置必须精简压缩传统的护理专业课程,大幅度增加人文课程。

1.2能力目标的体现-重点强化跨文化沟通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前提下,仅仅强调学生自学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独立思考能力、解决实际护理问题的能力还远远不够。沟通能力特别是跨文化沟通能力对于国际化的护理专业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在新课程体系里重点强化。批判性思维能力作为独立思考、独立判断、解决问题、正确决策和创新思维的前提,早已被普遍确立为国外高等教育的目标之一,而长期以来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以灌输型教学为主,学生习惯于被动记忆,相对缺乏质疑精神,批判性思维能力不足,所以开设批判性思维课程和在普通课程里通过案例教学进行批判性思维训练显然是必须的。

2新课程体系的具体实施

为达成提升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3方面综合素质的培养目标,必须对传统的课程体系做出大刀阔斧的改革。经与外方充分讨论,共同制定了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护理教育接轨的新课程体系并付诸实施,其中改革与创新的部分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2.1课程结构的调整专业课程和人文课程的平衡:我国现行护理教学课程体系有很强的专业人才培养的目的性,每年的护士执业资格考试大纲内容中专业性知识占90%以上,直接导致平时的课堂教学没有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思维,为提高就业率,重点课程几乎全部为专业课程,人文课程占全部课程的比例约为10%而且不受重视。而国外护理课程中人文学科课程接近总课时的1/3[3]。近年来,中国护理人员参加外国护理学校毕业生委员会(CGFNS)考试的通过率相当低,主要原因就是人文知识不足。所以我们在新课程体系中将人文课程的比例增加到了30%左右,有助于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

2.2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调整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的学科。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普遍重视医学和护理理论知识的系统学习,注重课堂教学,实践课时相对不足。在我们原来的课程体系中,理论课时和实践课时的比例为1:0.5。而在新课程体系中,我们将比例调整为1:1。一方面压缩总学时数,并减少课堂理论教学时间,给学生留出时间参与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另一方面拨专款扩建实验室,使实验室的面积和设备增加一倍以上,大幅度增加实验课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新课程体系的实践启示

正如高考已经改革多年,但应试教育模式似乎总也改变不了。通过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作为护士上岗的必要条件,其考试大纲明显重专业轻人文,似乎成了延续应试教育的护身符,也成了护理教育课程改革的绊脚石[4]。同时,高等教育改革的话题已提出多年,但多数高校的实际情况是改革举步维艰,传统的教学模式、课程体系依然是"主流"。所以大刀阔斧的课程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4结语

新课程体系研究作为教学改革的探索,并非仅仅针对中外合作办学,也为常规护理教学的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我国护理教育与世界接轨,培养真正国际化的高素质护理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曹梅娟.审视高等护理教育的质量与标准[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105.

[2]杨叔子.我们的大学是否在追求失去灵魂的卓越[N].中国教育报,2008-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