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1
一、目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1. 高职院校本身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部分高职院校过分强调人才培养应以市场为导向。社会和家长对学生的期望也更多地和就业联系在一起,使高职教学成为了知识的叠加和技能的操练,忽视了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和人格素质的培养,甚至某些高职院校为了“不撞红线”,不断压缩学时,草草应付。这种社会功利化的倾向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课程设置以及评价体系。只是过分强调专业化,过分注重实用化,过分强调技能化,导致学生社会适应性较差,在工作岗位上自我发展和创新能力较弱,缺乏沟通协调与团队协作能力等问题。
2. 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许多高职学生更加注重知识的实用性和功利性。他们认为学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没有用处,特别是在近年来就业形势严峻、就业压力大的背景下,相当一部份学生把精力主要放在学习专业课程上面,应付各种证书考试,追求短期利益,这样必然导致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忽视甚至是漠视。再加之大班纯理论授课,传统的闭卷考核方式,更使得学生兴趣缺失,教学质量也就大打折扣。
3.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单一,缺乏实效性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的的方式和手段。当前,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部分教师受到了学校、学生等多重影响,自身也慢慢产生了懈怠情绪,不再注重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夸大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不利于启发学生的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其结果就是制约和影响了教学的实效性,也让学生更加认为思想政治课仅仅是枯燥无味的理论灌输,对今后就业和自身发展毫无用处。
4. 忽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
教师及相关部门对课程本身认识不足,还表现为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纯粹的知识课、理论课来讲授,忽视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性及其社会实践教学环节。例如,高职院校纷纷开展了志愿者等社会实践活动,但仅仅属于社团活动,不属于必修环节,不计学分,参加人数有限,效果不佳。有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与社会实践隶属不同部门管理,两者之间缺乏沟通协调,致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缺乏内在联系,形成严重脱节,实践教学不能很好地为理论教学服务,理论知识也未能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二、改革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措施
1. 高职院校要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生的重要性
首先,高职院校应认真贯彻国家有关精神,清晰认识到思想政治课对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性,不打折扣的完成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关教学环节。其次,作为任课教师应以积极饱满的态度进行教学,不能受外界功利思想的影响,真正做到“教书育人”。要让学生逐步转变观念,让他们认识到正确的信仰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等内容,不仅是口号,是理论,更是结合社会发展应运而生的时代精神,他能够帮助学生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他们今后提供更好、更大的发展空间。
2. 合理设定培养目标,科学优化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结构
在高职的通识教育课程设置过程中,应充分了解社会需求、学生需求,不断完善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国家教育部相关文件明确指出,“要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加强法治教育,增强学生的法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要以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教育引导学生牢固树立立足岗位、增强本领、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增强对职业理念、职业责任和职业使命的认识与理解,增强职业荣誉感,养成良好的职业态度和职业操守”。这些精神充分体现出目前人才培养之关键,高职思政课程就应该针对其受教主体的特殊性切实发挥其引导性的作用。
3. 改革和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将学生从传统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中授课班级不宜过大,大力采用讨论式、辩论式等教育教学方法,让学生充分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其次,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考核方式,不再用传统的考核书本理论知识的试卷对学生进行考核,而改用小论文、大作业及社会热点分析等形式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效性。最后,教学内容应贴近学生生活实际,使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意义,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使学生在步入社会后,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后能正确分析,理性判断,不会无所适从。
4.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环节建设
学校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环节纳入课程体系,计入考核成绩体系,使学生高度重视社会实践环节。团委、学生会等负责社会实践教学环节的部门应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调查、“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让学生走入社会,主动探究,把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将课堂延伸到课堂外、校园外,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践;让学生真正把课内所学,在课外有效适用;课外见闻,课内升华,使大学生亲自体会到通识教育与自身发展的紧密联系,认识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性,这样有助于学生把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起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2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目标;设定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源于此,新课程更加注重落实高中思想政治课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努力提高学生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的思想政治素养。在国家教育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把学科教学目标定位为“培养基本的思想政治学科素养”,深化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目标。科学有效的教学目标,系关课堂教学的信度和效度。如何设定与描述教学目标,使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更加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需要,更加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这是摆在每一位高中思想政治教师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把握方向,整合资源,有效设定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充分重视高中学生的发展潜力,在尊重学生个性差异的同时,恰当地释疑解惑、循循善诱,帮助他们认同正确的价值标准,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评价教师教学效果和学生能力发展的具体指标和依据,对教学活动具有规范、制约和导向作用。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就是通过制订并实施一定教学活动,引导高中学生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提高理性思维判断能力,培养相对成熟的法治思想,增强公共参与的素质。
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需综合考虑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三个维度间既有的区别又有联系。一方面,三个维度的要求不同,具有层次性。掌握一定的知识属于基础性目标,提高能力是课堂教学的主导目标,培养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则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另一方面,三个维度的目标又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的设定,必须把知识基础、能力主导和价值观培养贯穿于一体,促进高中学生思想政治学科素养的提高。
二、v究策略,融会贯通,精准描述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的预期结果,对课堂教学具有激励和调控功能。探讨基于学科素养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目标在整个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即能更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需要,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提高教学的信度和效度。
基于学科素养,笔者以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第12课第3框“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教学目标的设定与描述。
1.创设情境,导思激趣,引发政治认同目标
政治认同是指人们对一定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认可和赞同。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中,政治认同目标可描述为以下内容:
水平1:列举在中国,通过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成功事例;
水平2:通过对现实生活的回顾,证实劳动是人的存在方式;
水平3:通过各种劳动观的比较,阐明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水平4:明辨各种走不出自我的狭隘天地、不想为他人和社会奉献的思想,表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信念,积极投身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
为有效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教师在导入环节可以引入一个现实生活情境:大家有什么人生目标?学生回答:“我读好书―考上大学―找个好工作―娶个好老婆―生个好儿子―儿子读好书―考上好大学”。进而设置一个严肃的人生问题:人应追求怎样的人生?如何实现人生的价值?通过创设直观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引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辨人生,为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做好铺垫。
2.层层递进,升华情感,推进理性精神目标
理性精神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理智、自主、反思等思维品质和行为特征。通过“价值的创造与实现”的学习,应达成以下教学目标:
水平1:运用价值观,分析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水平2:通过对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各种价值创造方式的分析,学会做出理性的判断和选择;
水平3:坚定社会价值信念,以负责任的态度和行动对他人、对社会做出独特的贡献。
在实现本课的理性精神目标方面,通过观看“马云成功访谈”的视频,引导学生从“怎样的生活才是快乐充实的”的角度进行探究。为此,教师设置了三个递进的问题:(1)马云是通过什么途径取得成功的?(2)马云的成功是他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吗?为什么?(3)结合马云成功后的做法和现实生活的实例谈谈应如何处理与教师、父母、同学之间的关系。这样设计的目的有三个方面:第一,树立榜样,引导学生“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第二,从马云成功的例子中进行探究,帮助学生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第三,通过学生自身(或他人)的事例和感受,让他们进一步明确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领悟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他人与社会,社会所提供的各种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从而实现情感上的升华。
3.注重体验,强化认知,突显法治意识目标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的认可、崇尚与遵从,是关于法治的思想、知识和态度,主要包括规则意识、程序意识和权利义务意识等。法治意识目标在“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的教学中是个隐性目标,也就是说它并不是那么明显地与课本知识联结在一起。但是,在实现人生价值的行动中,不管是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劳动关系,还是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甚至是自身主观精神与客观实践的关系,都不可避免地会与法律观、权利义务观等联系起来。因此,教师在本课可以设定以下目标:
水平1: 理解法治是当今世界普遍遵从的人类劳动与价值追求的国家治理方式;
水平2:通过生活体验与课堂学习,形成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懂得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关系,养成依法维权的习惯;
水平3:具有法治让社会更和谐、生活更美好的认知和情感。
4.合作探究,贴近实际,内化公共参与目标
公共参与是公民主动有序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和国家治理,承担公共责任,维护公共利益,践行公共精神的意愿与能力。人的价值只能在社会劳动中实现,它既需要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同时也要求自我具备一定的主观条件。“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一课公共参与目标设定为如下内容:
水平1:了解有序参与社会劳动的途径、方式和规则;
水平2:积累参与社会劳动的主观条件和实践经验;
水平3:提高合作劳动的意识和能力,积极创造条件实现人生价值;
水平4:坚定理想信念,坚持正确价值观的指导,具有勇于担当的责任感。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课程思政;法学教育;“互联网+”法学专业
作为本科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覆盖面广、理论与实践性强的特点,“课程思政”将极大地有助于全员育人、全课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教育格局的形成。目前高校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均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存在很大的改革空间。站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政治高度,以“互联网+”教育改革为背景,将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专业教学内容和过程中,推动高校卓越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一、“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课程思政”应有之意
“课程思政”为“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教学改革提供新思路。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党的四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建立全员、全程、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自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一模式被彻底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各高校各专业开启了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序幕。毫无例外,法学专业的“课程思政”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在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教学改革,从线下到“互联网+”的教学转变,明确当下改革新目标是要实现学生的法律知识习得、职业能力形成与价值重塑的三位一体,改革新方向是要运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把思想政治教育与法治教育有机融合,把“课程思政”作为落实好、贯彻好、实现好新时代法学教育工作目标的必由之路和必要之选。“课程思政”为“互联网+”时代法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现实依据。法学教育本身就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塑造和完善,其背后承载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创新以及专业素养的培育,还应包括对国家人文精神和主流价值观的号召。教育部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意见提出“坚持以法学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为指导,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需要,培养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践行明法笃行、知行合一的法治人才。”法学专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共同体中的重要一员,要实现应用型法律人才到“互联网+”时代“复合型、创新型”与“德法兼修”的法律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就必须把立“德”放在人才培养首位,注重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把法治精神和主流价值渗透进法学人才培养中,在学生理论知识学习、职业技能养成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正确的价值观。“课程思政”契合“互联网+”法学教育的时代要求。“互联网+”不仅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当下学生群体的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还使其社会交往和行为模式互联网化。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催生各种在线教学平台的普及应用,学生不仅可以在线学习,还可以在线获取各种国内外资讯和案件报道,其中不乏各种西方文化利用网络技术对我国教育领域进行各种意识形态的渗透。学生对外界信息的鉴别和分辨能力不强,思想意识和价值判断就容易受到迷惑。“课程思政”能有效阻断“互联网+”法学教学中不良因素的侵入,教师在线教学中主动解答学生知识疑问的同时,也是对学生思想迷茫和行为无助的积极关照,更有利于有效引导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无论是线下教学还是线上教学,都是学生认知观念重构的课堂。“互联网+”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度融合发展更能彰显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与时俱进。
二、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现状
法学教学发挥着非常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但是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理念局限,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及设计等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存在诸多障碍,尚不能满足“互联网+”时代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理念局限。我国法律渊源一直深受西方法学理论和法律制度的影响,相当数量的部门法是在参考借鉴国外相关法律框架和内容上修建起来的,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严重冲击我国法律的基本概念、原则和体系。部分教师对于法律思想、中国传统法治文化的精髓和内容理解不深、重视不够,没有从国家、民族、社会、人文等多角度去深刻领会法律与政治、法律与文化等诸多要素之间的紧密互动,更没有从国家战略、政治意义高度去把握“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对于法治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要义。沿用传统教育观念对待法学教学,认为只要讲好法律、讲好判例就是好的法学教师,把“德”从“法”中剥离出来,教学过程不去关注学生的心理和思想变化,而把“立德”任务推给辅导员、班主任或者思政课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的不足,导致法学专业教师“授业”与“传道”相分离。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内容局限。法学与思想政治在学科分类上分属两个不同的专业,在教学内容上各有侧重。法学教育侧重教会学生掌握法律知识和技能,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塑造学生的意识形态。如何准确定位法学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链接点,是法学“课程思政”的前提。就目前研究和实践成果来看,虽然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法学教材作为“课程思政”教材,但数量上没有覆盖到全部法学专业课程中,内容上也没有涵盖到全部法学知识体系里,尚未形成统一的、规范化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体系。即使开展“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也仅限于传授经典思想,知识点交陈旧,在“教书”过程中生搬硬套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忽略了当前所处的“互联网+”时代特征,不关注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的现实状况与学生群体的心理思想变化,“育人”效果必将大打折扣。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教学的路径局限。法学是一门注重培养学生法学理论基本功与法律职业技能的综合性学科,学生不仅要在课堂中学习,还要在各类司法机构里见习或实习,不仅在线下学习,还要在线上平台学习。目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主要依托本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如在讲授法律的概念、原理、原则等章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具体案例分析、法律条文理解等法律适用方面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理论教学环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实践教学环节弱化思想政治教育;在线下教学环节重视思想政治教育,但是在线上教学环节弱化思想政治教育。法学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尚未制定出较为完善的“课程思政”教学模式,思想政治教育在课程中实施的路径不畅通、范围较狭小,决定了法学“德育”质量和效果不佳。
三、“互联网+”时代法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法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是“德法兼修”,“课程思政”是大势所趋。站在新时代立德树人、课程育人的政治高度,借助互“联网+”优势,把传统法学教学进行“课程思政”的升级换代,突破思想政治元素难以融入法学领域的思想壁垒,找准思想政治教育在法学教学中的交融点,优化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模式。坚定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同向同行”的教学理念。思想政治教育包含着政治方向、政治道路、政治观念等内容,其核心是塑造人的价值观。法学领域的知识内容与一定社会的经济、政治相关,具有较强的意识形态特征。从政治属性看,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都为国家和人民服务,二者的政治立场、政治导向、政治意图等具有一致性;从育人目标来看,二者都以塑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目标,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承者。法学教师在课程教学中传授专业知识,即为“授业”,同时引导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养成社会主义法律信仰,即为“传道”,二者相辅相成。强调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保持目标和方向的一致,强调将知识传授、技能培养与价值引领和育人导向相结合、相统一,正是当前高校推进“课程思政”的一个核心主旨。法学专业“课程思政”的第一步,就是牢固树立思想政治元素融入法学专业教学的政治信念。创新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同行”的教学内容。随着“马工程”教材的推行,法学“课程思政”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围绕中国化的理论成果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来设计思想政治教育的投射点。
由于法学知识具有时效性强、现代感强的特点,“课程思政”教学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德育”也应与时俱进。因此必须以发展的眼光去找寻法学专业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连接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等等具体内容,都是与法学息息相关的,法学教师运用线上教育资源,主动把现阶段的依法治国理念等国家意志和精神这种法学专业特有的意识形态因素作为切入点,把法律职业人应当具有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使命感与当前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流有机融合,与当下学生的实际生活状况、思想状态有效结合,真正激活法学课程中的“德育”功能,形成法学专业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协同、融合发展。拓展法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协同育人”的教学模式。“互联网+”时代的开放性、包容性特质嵌入“课程思政”,必然会引发法学教学模式的大变动。法学专业课的课程思政教学需要坚持“课程承载思政”和“思政寓于课程”的理念,就需走出教室,既要融入实践教学,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把实践技能教育与劳动精神培养相结合,引导学生成为有大德大爱的人;又要上网上线,借助多媒体在情感体验上的独特优势,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感悟为人处世之道,真正实现由在线学习到网络育人的转变。法学专业立足于时代特色、学校特色、专业特色、学生特色,在课程目标、课程大纲、课程设计等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中,在教学团队、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教学环节和过程中拓宽“德育”渠道,形成从“个人”到“全员”、从“单程”到“全程”、从“单向”到“全方位”的法学“课程思政”生态圈。“互联网+”时代的法学专业“课程思政”是一个具有时代价值、政治意义的教学改革,“课程思政”让法学教师回归教书育人本位,让法学课程回归立德树人本位,让学生具备“德法兼修”,实现社会主义法治人才培养的终极目标。
参考文献:
[1].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9.
[2]党的四中全会《决定》[EB/OL].2020-8-10.
[3]沃耘.高校法学“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路径与对策[N].天津日报,2019-3-4.
[4]教育部.中央政法委关于坚持德法兼修实施卓越法治人才教育培养计划2.0的意见[EB/OL].,2018-12-31.
[5]赵鸣歧.高校专业类课程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原则、任务与标准[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8(5).
[6]朱应平.强化高校法学专业课程的思政教育[N].安徽日报,2019-12-31.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4
[关键词]高中思想政治家庭生活社会教育语文
[中图分类号]G63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5)310078
思想政治课是塑造高中生灵魂、使他们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灵魂的塑造、精神的影响向来就是难事,不是一蹴而就的。何况,现在信息渠道广泛,并且高中生独立意识很强,不会轻易就相信、接受教师的灌输。因此,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不妨加强知识的说服力。笔者以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做好“三结合”是增强知识说服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的良好途径。
一、与家庭生活相结合
家庭是学生成长的摇篮,是学生精神素质、品德取向形成的基础。家庭成员的素质、家庭氛围的优劣、家庭的生活习惯以及教子观念等,都会给孩子的思想打上烙印。思想政治课可以说是在家庭生活基础上对学生思想的进一步“打磨”和提升。思想政治课程中的许多内容都需要学生在家庭生活里实践、感悟,才能形成自己良好的思想、品质,而家庭生活又为高中思想政治课的落实提供了较好的条件,让“高大上”的思想政治课“接地气”、生活化。
比如教学思想政治必修4的《生活处处有哲学》一节内容时,笔者请学生以“我家里的哲学问题”为主题就自己的家庭生活谈谈哲学问题。有的学生说,晚饭后妈妈要求开车出去转转,爸爸主张骑车外出,这说明事物是一分为二的,具有两重性。有的学生说,奶奶爱听爸爸的,外婆爱听妈妈的,这表明矛盾具有普遍性,要全面看问题。有的学生还说,爸爸妈妈禁止我吃垃圾食品,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总爱给我买我喜欢的垃圾食品,我现在是偷偷地吃,这说明整体和部分密不可分,各部分协调一致才能产生强大的合力……学生积极地结合身边的事物来谈,很好地理解了身边的哲学,感受到了哲学的智慧。
二、与社会教育相结合
恩格斯说:“任何哲学只不过是在思想上反映出来的时代内容。”思想政治课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与时代有很强的适应性。学生必将走上社会、服务社会,社会的状况是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良好参照,思想政治课的学习离不开社会这个“文本”。如果能很好地和社会教育结合起来,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教学必能充分发挥社会教育资源的潜力,取得良好的效果。
比如教学“价值与价值观”的内容时,笔者结合当前社会教育中的主旋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教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个人作为社会的一员,国家的一分子,树立怎样的价值观,如何实现自身的价值,都应服从、服务于社会、国家,充分发掘出个人蕴藏的善良道德意愿、道德情感与精神力量,将国家和社会的价值要求内化为个人的意识,外化为个人的行为规范。这样将个人价值观的树立同社会教育联系起来,同国家目标联系起来,才能形成广泛的价值认同,形成全民族的凝聚力,共同实现“中国梦”。
三、与语文学科相结合
思想政治学科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语文学科也是社会生活的升华。客观地说,学生对语文学科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对思想政治学科的重视,如果思想政治教师能有意识地在课堂上将思想政治学科与语文学科的相关知识、能力结合起来,其结果必然是思想政治与语文两门课程的双赢。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生;社会化
中图分类号:G641?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36-0149-02
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类永恒的主题,早在1845年,马克思就对此提出了精辟论述:“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一、大学生社会化——现代教育的内在诉求
美国社会学教授戴维·波普诺认为,社会化是“一个人获得自己的人格和学会参与社会或群体的方法的社会互动过程”。我国社会学家先生认为社会化是指“个人学习知识、技能和规范,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并发展自己社会性的过程”。简单来看,社会化就是指个体由生物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伴随着个体生命的始终。人的社会化和大学生的社会化是普遍和特殊、共性和个性的关系,大学生的社会化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作为青年知识分子的后备军,承担着社会发展开拓者的角色,这是大学生不同于其他青年群体的特殊性,据此,有学者提出大学生社会化是指“大学生以社会影响为主要背景、以高等教育传递为主要媒介,接受社会教化、学习社会文化并通过大学文化这一特有形式影响和作用社会的过程;是大学生在社会角色期待的引导下、在逐步成为独立成熟的社会人和高级专门人才的过程中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影响社会、改造社会相统一的过程。”大学生社会化的顺利实现无论对大学生自身还是对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大学时期是人生的关键时期,是事业和人生的重要起跑线,大学阶段的社会化程度将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在跨出大学校门后能否良好地适应社会并满足社会的需求。大学阶段是青年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迅速形成并稳定的重要时期,通过大学这个“小社会”,青年学生由对社会一知半解的状态发展成为熟知社会规范的成熟的社会人,从而成为符合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也将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最终得以实现的后备力量。
二、“基础”课——推进大学生社会化必经路径
1.“基础”课促进大学生政治社会化。大学阶段,是青年学子的政治立场趋向形成和稳定的重要时期。从认识论的观点出发,政治社会化的定义可以表述为:“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而大学生政治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条件下,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习得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的知识和能力,形成正确的政治认知、理性的政治态度、良好的政治情感的互动过程。大学生能否获得正确良好的政治社会化,关系到我们整个国家的政治道路能否保持在正确的方向上,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能否在现代化进程中获得良性的运行和发展,也关系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能否真正得以实现。“基础”课是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我国高等教育在新时期改革的产物,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客观需要。在教学目标上“基础”课突出表现为:“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教育为主线,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帮助大学生形成崇高的理想信念,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逐渐成长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扎实的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从教学内容上来看,“基础”课第一章“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第二章“继承爱国传统,弘扬民族精神”都旨在帮助学生确立国家主导的社会意识形态,运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综合运用政治学和社会学学科交叉的方法,帮助学生解决思想问题,提高思想认识,最终目的都是强化大学生的政治是非观念,使之具有较强的政治警惕性,在扑朔迷离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活动中,能够站在正确的政治立场去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最终推进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
2.“基础”课促进大学生角色社会化。“基础”课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开设,教学对象是大一新生。大一新生是每一个高校靓丽的风景线,他们为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是学校新一代的主力军,这一群体有其自身的特殊性:第一,生理上逐渐成熟,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从教育学的角度来看,这是个体成长的关键时期;第二,心理矛盾突出,处于人生观成型的初始阶段,从心理学上来看,这个阶段被称为“心理断乳期”;第三,角色定位不清晰,角色冲突激烈,既进入了追求成为“独立人”的自我觉醒时期,又明显带有“后中学时代”的特征。这些特征,使得大一新生处在一个矛盾重重却又急于寻找自我的人生关键时期,“基础”课的开设无疑成为了大一新生人生道路上的一场及时雨。“基础”课绪论“珍惜大学生活,开拓新的境界”、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第六章“培育职业精神,树立家庭美德”,都旨在帮助大学生认识社会和认识自己,明确自己的个体角色和社会角色,在矛盾的冲突中求得积极的自我调适,以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角色定位去了解社会和适应社会,并通过理论教学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方式,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对大学生的角色社会化起到加强、引导和教化的作用,有效推进大学生角色的社会化。
3.“基础”课促进大学生道德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是人的社会化过程中一项极其重要的方面,道德人格的良好发展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的重要任务之一。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指大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通过一定的途径和方式,将特定社会所肯定和践行的道德伦理和道德价值内化为自身自觉的道德信念与行为的过程。大学生道德社会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使命,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的现实需要。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得以实现的,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变化,我国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我国正处在现代化、城市化的社会发展进程中,社会意识形态越来越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这使得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市场经济建设进程中,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有着进一步蔓延的趋势,这些都给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带来了激烈的冲击,一方面,道德教条要求大学生省察克治,另一方面,社会上的物欲横流又刺激着大学生尚未稳定的人生观。由此,道德要求与社会现实的二律背反导致大学生在道德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自我冲突,甚至是方向的迷失。
“基础”课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内在的包含着对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引导与教化,第四章“加强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都明确的指向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问题,旨在加强大学生的道德修养,锤炼道德品质,使大学生遵守社会功德、维护公共秩序,自觉抵御社会上蔓延的不良意识形态,从而顺利实现大学生的道德社会化。
4.“基础”课促进大学生通过法律知识学习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就是使“自然人”成为“法律人”的过程,也是个体逐渐学会法律规范和法律行为并为现存法律体制所接受的过程,同时也是个体的法律态度、法律信仰、法律意识的形成过程,是个体认知自身所处的法律环境,并利用和改造这一法律环境的过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法治进程中,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立足我国当前的法治现状,凸显法治问题,对法治教育提出了新思想和新主张,把党的法治理论提升到新的境界,是我们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加快法治建设的思想纲领,这给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基础”课正是承载着这样的社会使命,旨在帮助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树立法律信仰和法律思维方式,推进大学生的法律社会化。
著名法学家伯尔曼指出“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法律信仰是契约社会的基础,也是现代法治社会的必然内在要求。人既是生物层面上的存在,更是社会层面上的存在,在法治社会中也是法律层面的存在。当代大学生作为我国法治社会的主力军,必须具备良好的法律素质,认同并遵从我国的法律体系,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树立法律之上的意识。然而在现实生活中,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却往往缺乏相应的法律教育,从而出现一些大学生对法律一知半解的情形,“基础”课中的法律基础部分恰好可以帮助非法律专业的大学生树立起基本的社会主义法律思维方式,其中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第八章“了解法律制度,自觉遵守法律”的教学主旨正是有效推进大学生法律社会化。
三、审视与反思——“基础课”在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中的不足之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要从梦想走到现实,需要大量具有良好适应能力的高质量社会化人才,这就需要进一步提高“中国梦”的后备军——大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和质量。然而,近几年来,在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我们常可以看到不能与社会需求相适应的高校毕业生,这种对社会的不适应,更多地表现在社会化程度的欠缺方面,而非专业技能的不足,很多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行为模式和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社会要求不相适应,这些都给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敲响了警钟,而旨在培育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法制观的“基础”课,无疑承载着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教学使命,反思“基础”课教学中的不足,有利于更有效的促进大学生社会化,为社会建设提供更优秀的后备人才。
1.部分“基础”课教师自身社会化程度不高。在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中,高校教师是执行教化任务的主体,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执行者。出于“基础”课的特点,“基础”课教师的社会化程度对大学生的引导尤为重要。然而,部分“基础”课教师存在与社会脱节的情况,在教学中单兵作战,照本宣科。部分高校重科研轻教学,致使部分教师对课堂教学存有走过场的应付心态,这些都势必影响到“基础”课对大学生社会化的促进与引导作用。作为一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具备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如果只是为了完成教学课时数而对课堂教学带有敷衍了事的态度,那就与教学的本质背道而驰了。孔子有曰:“性相近,习相远”,也就是说人的先天素质是差不多的,后天环境中人和人之间的差距主要来自于学习和教化,由此可见,担任着教化使命的教师,在学生的发展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基础”课教师理应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化程度,紧跟时代的脉搏,探索教学的规律,促进课堂的时效性,尽量对大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进行身教与言传,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为促进大学生社会化做出自己的贡献。
2.教学方法落后,灵活性不够。在现代教育中,课堂教学几乎成为了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部,听取教师的课堂教授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方式。课堂教学是推进大学生社会化的主阵地,是教育过程中最具基础性与持续性的教育手段。然而,传统单一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90后”大学生的学习需求,致力于培育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与法制观的“基础”课教师,更应该在教学方法上灵活多变不拘一格,力求用“90后”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来组织课堂教学。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手段,可以增强大学生对课堂的直观感受;采用分组讨论的教学手段,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课堂的主人翁感受;采用现场观摩的教学手段,可以实现大学生对社会行为的亲身亲历;采用参与式的教学手段,可以打破教师独白式的单调课堂气氛;采用多媒体植入的教学手段,可以直接在课堂上呈现声音和视觉相交叉的多层次体验。“基础”课教师应在不断的教学体验中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手法和教学规律,从而为大学生社会化注入新的活力。
3.社会实践环节相对薄弱。陆游有诗云:“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是促进大学生社会化的有力途径,可以帮助大学生突破校园的相对封闭性,增强大学生对社会认识的深刻性和全面性,提高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是对大学生活单纯性的有效补充。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过程,实质上是知、情、意、行多个方面互动的过程,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素质的培育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大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必备桥梁,是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印证和深化课堂理论的必经路径。然而,在“基础”课的实际教学中,由于实践教学的保障资源有限,使得实践教学的环节往往停留在表面文章上,学生难以真正参与实践,知和行难以得到统一。部分高校对“基础”课的实践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在经费和人力等方面都缺乏投入,出现了“基础”课教师单枪匹马力不从心的情形,结局往往是在举步维艰之中草草收场,这种“吃力不讨好”的挫败感不仅打击任课教师的积极性,也使得学生难以实现预期的实践目标,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基础”课实践教学的实施。
4.对大学生共性与个性均衡发展的引导有所欠缺。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感情、意志、情绪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不了解这一切就谈不上教育。”然而,我们传统教育中所形成的模式化教育与这一精神是背道而驰的,往往为了追求共性的教育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社会的良性运行固然需要社会成员遵循共性的规则,但也离不开个性的发展,富于个性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推进社会科技向前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如何在教育过程中兼顾共性与个性的发展和培育,使其能够均衡发展,避免顾此失彼。随着高校的扩招,大学里的班级越来越庞大,有些班级的学生数量多达百人,这无疑给因材施教带来了障碍,任课教师为了追求总体的教学效果,往往就会为了追求共性的教学而忽略了对学生个性的培育,长此以往,学生的创造性被扼杀,我们的社会也必然会因此而死气沉沉,我们必须对此作出反思。在“基础”课第一章“追求远大的理想,坚定崇高的信念”、第三章“领悟人生真谛,创造人生价值”的教学活动中,可以有目的地引导学生思考共性和个性平衡发展的关系。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敢于发展自我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另一方面又要引导学生把“小我”放在“大我”的社会环境中来寻求成长成才的路径,切不能为了追求个性而使自身脱离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也不能为了迎合主流的发展而丢失了自我的个性。正如心理学家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名言:“I+we=fully I”(我+我们=完整的我),“我”不是仅仅意味着我自己,“我”是我和我所处环境的总和,个人只有把握自己融入集体中,均衡自我与社会的关系,才能最大程度地实现人生价值,绽放出完美的人生,从而推动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与发展。
四、超越与重构——提升“基础课”课程质量,促进大学生社会化
社会化过程贯穿个体生命的始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社会化的必要途径,“基础”课作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课程之一,以解决大学生在成长成才道路上的思想问题为己任,理应在引导和推进大学生社会化得以良好运行的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1.突出“基础”课性质,帮助大学生社会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2005新方案实施以来,“基础”课一直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有机构成部分,是大学生进入大学后的第一门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目的在于培育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是一门促进发展与超越的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更注重既有知识和技能的讲授与传递,而“基础”课更注重的是精神的树立与思想的培育,从而塑造出能够引领社会发展的精英人才,这种变化是顺应当代教育主题的发展变化的。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教育在全世界的发展正倾向先于经济的发展,这在人类历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而且现在,教育在历史上第一次为一个尚未存在的社会培养着新人。”“基础”课应该而且必须承载起这样的历史使命。
2.增强“基础”课的时效性和吸引力,推进大学生社会化。教学是一门艺术。“基础”课是一门抽象性、情感性与创造性相叠加的艺术。一堂精彩的授课必定是经过任课教师精心设计和准备的,正如庄子所说:“不精不诚,不能感人”。“基础”课教师要在课程教学中精心设计课堂环节,艺术性地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注重课堂的参与性,综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情景式教学、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分组讨论、演讲辩论等多种教学手段,实现从“独白”到“对话”的课堂组织方式,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巧设疑云、搭建阶梯、引导思考,激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利用丰富的课堂互动来提高大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和课堂主人翁意识,以此来建立既严肃又活泼的课堂气氛,切忌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如此,大学生在课堂上既能学到理论知识,又能提高自我表达和参与集体的能力,大学生既能展现自我个性,又能体验团队精神。而在此过程中,任课教师要从课堂的主宰者转变为课堂的参与者,要从传递现成知识的角色转变为分享讨论的合作者,这在无形中也曲径通幽地把素质教育融于日常的课堂教学,这必将能够大大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进程。
3.注重“基础”课的公民意识塑造,引导大学生社会化。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培育与塑造,既是教育学问题,又是社会学的问题。在现代化日益推进的今天,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一种技能的传承,还包含着把社会个体培育成具有现代公民意识的现代公民,而这一目标的实现,也必须在整个教育的过程中伴随着对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和法制观的教育与思考。可以说,在教育中培育大学生的现代公民意识,这是对教育价值的回归,是教育本质的必然诉求。
综上,从“基础”课的特征来看,它正是立足于品德和人格的教育,通过对“个体、群体、社会”的思考和追问,使每一个人能够从生物人转化为社会人,从而推进整个社会良性运行。所以,“基础”课是提升人的综合能力的教育,是促进个体素质发展的教育,是对人负责任的教育,是培养合格公民乃至世界公民的教育,是回归了教育本质的教育,其价值归旨在于引导并推进大学生的社会化。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1984.
[3]阙贵频.简论人的社会化及大学生社会化的内涵界定[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9).
[4]王浦劬.政治学基础[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
[5]顾海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建设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6]董俊.论大学生道德社会化的实现路径[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8).
[7]王敏慧.关于法律社会化的思考[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5).
[8]伯尔曼.法律与宗教[M].梁治平,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对思想政治与法治课的认识范文6
1.1体育教育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吻合
体育的教育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体育在改造人或社会群体的思想观念和社会行为,促进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中所能起到的积极作用的认识[1]。在所有的社会活动中,体育活动最能打破阶层的限制,任何人在体育面前都是平等的,参与体育活动的人必须遵守共同的规则,人们通过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更好地理解公平、法治等概念的深刻含义,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同时,通过参与和观赏体育比赛,还能培养人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这样的体育教育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相吻合的。
1.2公共体育课堂教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重要阵地
2002年开始在我国所有普通高校实施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是普通高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体育课程建设和评价的依据。该纲要明确规定,普通高校的公共体育课,既要达到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素养的目的,同时也要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寓于课程之中。学生要通过公共体育课的学习,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2]。《纲要》明确规定要通过大学体育课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精神,为通过公共体育课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提供了政策依据。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公共体育课堂的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体育课堂教学的主要路径是通过隐蔽课程来实现的。隐蔽课程是指在学校范围内,根据教育目的和学校教育目标,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3]。体育隐蔽课程有利于实现教学的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将核心价值观的教育寓于课堂之中,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要使隐蔽课程发挥应有的价值,应当对以下要素进行安排和设计。
2.1重视公共体育课的课程功能和地位
要通过公共体育课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高校首先应当重视公共体育课的课程功能和地位,严格按照《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执行公共体育课的课程教学,保证公共体育课的课时,真正实行“三自主”的选课模式。同时,注重对体育场地的环境进行美化,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关内容以标语或者宣传画的形式在体育建筑和场地中进行布置,让学生在无形中受到陶冶,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了解。
2.2尊重大学生在公共体育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由于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部分大学生对公共体育课的地位和功能认识模糊,他们认为公共体育课不重要或者处于次要地位。而教师对大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认识也不充分,部分高校一直未实行“三自主”的选课模式,教学内容单一,教学方法陈旧,不能满足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和需求。这就导致部分大学生上公共体育课的积极性不高。因此,高校应当加大对公共体育课的宣传和教育,让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公共体育课的重要性,培养学生在公共体育课和体育锻炼中的积极主动性。学校可以通过学校的宣传栏等渠道加强对公共体育课的宣传教育,举办各类体育活动,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改变以往单一的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运动技能的教授,又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兴趣。
2.3发挥体育教师在公共体育课中的主导性
体育教师是公共体育课的主导者,只有更好地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性,才能更好地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目标。体育教师不但要对公共体育课的教学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和把握,同时,也要深入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体育教师首先应当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在自己的工作和生活中处处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其次,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素质,体育教师应当热爱教育事业,忠于自己的岗位,尊重并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再次,体育教师应当具备良好的专业素养,不但要具有良好的体育教学能力,同时,还应当认识到体育的教育价值对于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只有这样,体育教师才能真正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从而发挥体育隐蔽课程的功能。
2.4适当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内容
学校应当重视民族传统体育内容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作用。中国体育文化注重强调整体,把整体放在首位,培养人的民族气节与伦理道德的理念[4]。民族传统体育内涵丰富,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传统意识具有较好的教育意义。因此,高校应当根据地域和民族的特点适当开发民族传统体育的课程内容,有目的、有计划地在大学生中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注重对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舆论宣传,鼓励学生选择民族传统体育课程,在校运会等体育赛事和活动中给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一定的展示和发展空间。大学体育教师应当具备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能力,除了让学生掌握技能,同时也应当让学生了解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对其中蕴含的道德修养、伦理规范进行深入理解,深刻领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精髓,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主义精神,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
2.5注重发挥课外体育竞赛的积极作用
以课外体育竞赛为核心的课余体育也是公共体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外体育竞赛是竞技体育的一种组织形式。竞技体育是法治的,其规则体现了人人平等的法治精神。竞技体育又是德治的,参与者必须自律,要以既合理又合法的方式取得胜利[5]。课余体育竞赛蕴含着深刻的人文价值,因此,通过大学体育课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重视课外体育竞赛的地位和作用,而课外体育竞赛因其时间和内容选择的灵活性、多样性,深受学生欢迎。通过组织各种课外体育竞赛等活动,大学生无论是直接参与还是间接地观看比赛,都能直观地感受到体育竞赛中的拼搏精神,通过体育比赛规则的理解,能使学生深刻理解公平、法治的含义,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特别是集体类的体育竞赛,还能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2.6注重发挥教学评价的引导作用
要使大学体育课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应当充分利用教学评价的手段。公共体育课的教学评价不但要重视对大学生掌握知识、技术和技能的评价,也要加强对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体现出来的思想道德品质、组织性、纪律性等情意目标进行评价。由于这一类目标大都无法用量化的指标来体现,这就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应当在平时的课堂中注重对学生的观察,并及时做好相关记录。除此之外,还要针对此类教学目标进行学生自评和互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此类教学目标的理解和重视,从而发挥教学评价在促进大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引导作用。
3结语
高校公共体育课具备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功能,各类高校要充分利用好这一平台,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公共体育课堂中。要真正发挥公共体育课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作用,既需要高等学校提高对公共体育课的重视,也需要发挥公共体育隐蔽课程的优势,优化课程设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主动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
作者:李理 蒋宏宇 单位:湖南科技大学体育学院
参考文献
[1]张细谦,陈琦.体育的教育价值观与体育发展[J].体育文化导刊,2006(10):67-69.
[2]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3]姚蕾.体育隐蔽课程价值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24):228-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