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范文1

关键字:社会支持;心理健康;大学生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22-0001-02

当今大学生面临着学业、就业、实现自我价值等多重压力,寻求社会支持是大学生排解焦虑、摆脱困境的有效途径,对大学生身心健康和正确行为模式的形成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一、社会支持的含义

社会支持是一个多维度概念,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或不同的角度对其有不同的理解,所以迄今为止,对于社会支持的内涵在各个学科之间乃至学科内部都未能达到统一。《当代社会科学大辞典》(1995)认为,社会支持是人与人之间的亲密联系,这种联系在个体面临困难或威胁时,可以为个体提供精神或物质上的帮助,是心理社会压力与心理障碍之间的中介因素之一。就国内已有的研究看来,有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李强认为,“从社会心理刺激与个体心理健康之间关系的角度来看,社会支持应该被界定为一个人通过社会联系所能获得的能减轻心理应激反应、缓解精神紧张状态、提高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李强,1998)陈成文认为,从社会学意义角度上来说,社会支持是一定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者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陈成文,2000:131)贺寨平从社会网络的视角出发,指出个人的社会支持网就是指个人能藉以获得各种资源支持(如金钱、情感、友谊等)的社会支持网络,通过社会支持网络的帮助,人们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和危机,并维持日常生活的正常运行。(贺寨平,2001)行红芳从社会支持的狭义意义上作出理解,认为社会支持是一定的社会网络运用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手段对社会弱势群体进行无偿帮助的一种选择性社会行为。(行红芳,2006)See man T. E. 从社会支持的内容来界定,认为社会支持包括:信息支持(帮助个体认识到引发困境的事件,并找到解决困境的资源和策略)、工具支持(提供实质的服务、财力支持以及特殊援助)、情感支持(用关心、安慰等让个体感觉到自己的价值)三个方面。(See man,T. E.,1991)。

二、国外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在西方社会,心理健康问题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受到了很多学者的关注。之后,历史上不同时期都有很多学者重视心理健康问题,但是真正系统地开展心理健康研究还是从20世纪开始的。近代的心理卫生、心理健康运动是20世纪初由美国人比尔斯(Beers)倡导的。他于1908年在家乡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卫生组织──康州心理卫生协会。近些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很值得关注的,在日常生活中,很多同学都会感到郁闷、无聊、厌烦等。从高中过渡到大学,很多同学都不适应。现在大学生的心理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价值观的多样化。现代大学生都非常重视自我的感受、判断和对现实的体验,从中形成自我价值取向。但是尽管他们的信息、知识比以往的大学生要多,可是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却变得更狭窄。一方面是因为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另一方面是对自我环境的过多关心,使他们缺乏对现实社会更广泛的关注。

2.对人际关系的敏感。在对大学生的心理咨询中最强烈感受到的是,80%以上的心理问题与人际关系(包括异性恋爱关系等)问题有关。他们在人际关系中不是通过相互交流来确认自我与对方的关系性质,而是尽量做到既不伤害对方,也不让对方伤害自己,以采取“回避”的方式居多。

现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是值得我们每位老师学生关注的,从历次大学生暴力事件中,需要人们引起高度重视与关注的是发生异常心理问题的原因,研究认为主要有下面几个方面的因素。第一,社会环境的因素。当今大学生与网络关系日益密切。网络带给了我们科技的发展,信息的流通。然而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负面影响,有些未成年学生也迷恋上网络,放弃学业。还有一些成年人也每天迷恋网络。在网络中待的时间长了,就会感觉到生活太无聊了,最终会导致他们产生迷惘,严重者有的自杀,有的会对别人造成伤害。第二,家庭因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会给我们带来和谐的生活,家庭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产生影响:①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很多成年人出现的心理毛病基本上缘于儿童和青少年。在临床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中,父母教养对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之理论已经确立,其中精神障碍和不适应问题的诊断技术的确立受这种理论的影响很深。②父母与子女的关系。现在父母与子女关系大致可以分为:A、拒绝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子女教养在感情上或态度上表现出拒绝倾向。B、支配的亲子关系。父母对孩子支配过头,把孩子当成父母的所有物,想用绝对权力去统治子女。C、过度保护的亲子关系。为孩子担心不安恐怖,经常用过分的保护去消除这种不安感情。D、服从的亲子关系。对孩子的要求和意见,不管是什么都无条件接受,并以此感到满足。第三,高校心理咨询工作欠缺。学校教育在人格的形成过程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值青春期的大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但尚没有形成完全健康的人格。从现在大学生的心理困惑看,许多都是由于人格障碍而导致的。针对当前的现状,高校应逐步完善两个方面的工作:其一,建立专业化队伍,强化心理咨询功能。其二,心理教育课程化、多渠道开展。

三、我国心理健康研究的现状

1.对心理健康研究的重视程度加大。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体制改革日益深入,社会竞争不断加剧。据预测,进入21世纪后我国各类精神卫生问题将更加突出。在2020年的疾病总负担预测值中,精神卫生问题仍将排名第一(殷大奎)。因此,开展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普及工作已经成为当前我国一项重要和十分紧迫的任务。

2.心理健康研究内容逐步丰富。目前,虽然我国还没有像美国国家心理健康研究所那样的大型心理健康研究机构,但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心理健康国家重点实验室也在行为、系统、分子水平上开展心理健康研究。

3.较系统地开展了从业人员的培训工作。在心理健康人员专业培训方面,目前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学校中从事心理辅导与咨询工作教师的培训,另一方面是专业心理咨询人员的培训。

四、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意义

1.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理论意义。家庭支持作为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其对大学生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在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时不可避免的研究领域。通过对大学生家庭支持影响的研究,有利于丰富有关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的理论研究,建立更加完善的大学生社会支持理论体系,为进一步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提供理论和方法范式。

2.研究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的现实意义。以大学生为被试对象研究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影响,可以揭示社会支持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社会支持在促进大学生获得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状态中的作用,以及大学生社会支持系统中各种支持之间的相互联系,还能为学校确定正确的教育教学方式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为帮助部分家庭支持缺位的大学生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政策提供理论和方法思路,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保健提供思路。

参考文献:

[1]李强.社会支持与个体心理健康[J].天津社会科学,1998,(1):67.

[2]陈成文.社会弱者论――体制转换时期社会弱者的生活状况和社会支持[M].北京时事出版社,2000.

[3]贺寨平.国外社会支持网研究综述[J].国外社会科学,2001,(1):76.

[4]行红芳.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系统与需求满足[J].中州学刊,2006,(3):120.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范文2

[关键词]社会支持 心理弹性 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 G44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4-0148-02

一、引言

许多研究者都认为社会支持是一种对健康有良好促进效果的结构,既包括心理健康方面(Barrera, 1986; Cohen & Wills, 1985),也包括身体健康方面(Uchino, 2009)。王桢等人(2006)对1430 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及应对方式、社会支持进行了问卷施测,发现社会支持以积极应对方式为中介对心理健康发生影响。为了更好地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应对方式指导,并给予他们足够的寻求社会支持的训练。

Denny等人(2004)调查研究结果发现社会支持和家庭关系能够显著的影响和保护心理弹性。Sackera等人(2007)进行的追踪研究也发现来自家庭的支持能够促进弱势青少年的心理弹性。这些研究都说明社会支持显著影响个体的心理弹性。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验证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水平的交互作用,以及探讨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提供研究基础。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是在校大学生,共施测600份问卷,有效问卷477份。被试分布的情况见表1。

(三)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测量法,具体选用的量表如下:

1.社会支持评定量表

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ocial Support Rating Scale,SSRS)),共10个条目,考虑到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相关研究的修订办法,对量表中的一些项目进行修改。

2.成人心理弹性量表

Dddgeir Friborg的成人心理弹性量表(Resilience Scale for Adults,简称RSA),有 33 个项目。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良好,验证性因素结构显示六因子结构拟合良好。

3.SCL-90

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由陈会昌修订后共有90个题目。对每个题目按照1、2、3、4、5分别计分,“1”代表“没有症状”,“5”代表症状“严重”。

三、研究结果

(一)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如表2所示,心理弹性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分以及心理健康各个因子得分都有着显著的负相关。这说明心理弹性水平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两者呈现负相关说明,心理弹性越好,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得分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社会支持总分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个因子均分都有显著负相关。社会支持得分越高,社会支持的状况越好。故社会支持的数量和质量越好,量表得分高,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就越低,心理健康水平越高。表3表明,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总分和各维度(除自我知觉与客观支持维度之间)之间都呈现显著的正相关,这说明社会支持越好,心理弹性越强,这是由于社会支持对心理弹性有保护和促进的作用。

(二)心理弹性的中介效应检验

根据文献分析,笔者假设心理弹性是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的中介变量,具体模型如图1。

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的总效应是0.269 (t=-6.10,P

四、分析与讨论

(一)大学生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分析

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总均分及各因子均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遇到困难时就会有更多的解决途径或者情感支持,在困难中更容易保持心理健康,因此,心理健康的水平就越好。

心理弹性得分与心理健康的总均分及各个因子的均分存在显著负相关。学生的心理弹性越强,越不易受重大创伤事件或长期压力的不良影响,心理健康就保持得越好。

在社会支持、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的各因子关系中,与抑郁因子的相关尤其密切。可见,通过提高社会支持和心理弹性,能够很好地抵抗抑郁。

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之间也有显著的正相关。学生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遇到困境时更容易获取外界的帮助和支持,而外界的支持使得学生更倾向采取积极的措施应对,心理弹性就越强。

(二)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的中介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具有预测作用,这种预测作用一方面体现在社会支持对心理健康水平的直接预测作用;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支持通过心理弹性的部分中介作用来影响心理健康水平。社会支持的不足会导致大学生在面临压力和困境时感到更加无措和无助,容易采取愤怒、自我封闭等消极措施来处理,导致心理健康水平下降;相反,有足够的社会支持的学生在面临压力时,会更加积极面对,利用社会支持资源,促进了学生的心理弹性能力,找出多种积极的应对措施处理困难,尽早从困境中恢复过来,使得学生心理健康得以维持和发展。

五、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 研究结论

主要结论如下:1.社会支持与心理弹性存在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存在显著正相关。2.社会支持、心理弹性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3.心理弹性在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之间存在部分中介作用。

(二)建议

1.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2.学校要加强心理辅导工作力度,安排专职老师负责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需求。3.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组织规划和指导。4.加强学生的学业和就业指导。

[ 参 考 文 献 ]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范文3

摘 要: 为了解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校园生活满意度的关系,文章运用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生活满意度量表对508名高职学生进行调查,发现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均存在显著正相关,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校园生活满意度有显著预测作用。

关键词: 高职学生 积极心理资本 社会支持 校园生活满意度

在日渐“高大上”的校园生活条件下,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如何?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他们对生活质量的评价?是怎样影响的?国内外研究认为影响个体生活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收入、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健康状况、人格、归因、应对方式等[1][2]。探析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与校园生活满意度的关系,为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职学生校园生活质量和满意度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我们联系湖南三所高职院校,采用张兴贵、何立国编制的青少年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3],叶悦妹、戴晓阳等人编制的青少年社会支持量表[4],张阔等人编制的积极心理资本问卷[5],通过网络问卷星调查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8份,其中男生150人,女生358人;独生子女113人,非独生子女395人;农村学生391人,城市学生117人;大一182人,大二121人,大三205人。采用五点评分法计分,用SPSS17.0做统计分析,有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

2.结果分析

2.1总体描述性统计分析

总体显示,被试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校园生活满意度总分及单个样本均值都处于中等水平,三者排序依次为: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生活满意度。

2.2高职学生社会支持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相关分析显示,积极心理资本的自我效能感、希望、乐观三个维度与社会支持各维度相关极显著。韧性维度与主观支持不相关,与客观支持、利用度及总支持呈低度正相关。

2.3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与积极心理资本的关系

除韧性维度外,积极心理资本与校园生活满意度各维度之间也存在显著相关(P

2.4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的关系

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与社会支持各个维度之间相关显著(P

2.5高职学生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对校园生活满意度的回归分析

运用逐步回归的方法,以生活满意度为因变量,考察社会支持、积极心理资本各维度的回归效应(见表5)。结果发现,七个预测变量中的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五个变量对校园生活满意度有较好的预测效应,可解释总变异量的53.5%,其中乐观是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最好的预测变量,能单独解释35.4%的变异量;然后依次是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能单独解释变异量分别为32.9%、30.9%、29.6%和21.8%。

非俗蓟回归方程:校园生活满意度=33.282+2.303×自我效能+2.960×希望+2.722×乐观+2.301×主观支持+1.664×客观支持。

标准化回归方程:校园生活满意度=0.556×自我效能感+0.573×希望+0.595×乐观+0.544×主观支持+0.467×客观支持。

3.讨论

从总体看,高职学生积极心理资本、社会支持、校园生活满意度都处于中等水平,整体情况良好,但个别学生心理资本、社会支持、校园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

积极心理资本六维度与社会支持三维度之间相关显著,但韧性维度与主观支持不相关。这与国内外以往相关研究的部分结果存在差异,区别主要在于韧性因子对社会支持的影响。从相关矩阵看,越是自我效能感强、越有希望、越会乐观的高职学生,其知觉到的社会支持水平越高;而感受社会支持越多的学生,往往其拥有的积极心理资本越丰富。

积极心理资本除韧性维度外与校园生活满意度各维度间相关显著,表明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表现越健康、积极、阳光,他们越能激发自身的活力和热情,对自身校园生活各个方面的满意度就越高;相应的,对自身校园生活满意度高的学生,越能从逆境、冲突、失败、责任和压力中迅速恢复的心理能力,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

相关分析结果验证了以往研究的结论,学生拥有的、领悟到的社会支持与其校园生活满意度的评价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表明领悟到更多更深社会支持的高职学生对自身校园生活满意度越高,评价越正面积极,而对生活满意度越高、感到幸福的学生越能领悟到家庭、学校、老师、同学的理解和关怀。

回归分析表明,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校园生活满意度具有良好的正向预测作用,乐观、希望、自我效能、主观支持、客观支持能单独解释的变异量分别35.4%、32.9%、30.9%、29.6%、21.8%。

最后强调的是积极心理资本的乐观因子是影响高职学生校园生活满意度的总体状况的重要预测指标,其单独解释变异量达到35.4%。乐观因子得分较高的高职学生可体验到更多的积极情绪,积极地规划未来,即使遭遇生活事件,乐观的学生也能坚定信心,面对困难,不轻易怀疑自己的能力,积极地解决问题,对生活的满意度相对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上,拥有更多的幸福感。所以,高职院校管理者和教育者应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高职学生的乐观精神及健全人格,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引导学生以健康的心态投入未来生活。

参考文献:

[1]Shin Sh,Sok SR.A comparison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life satisfaction between Korean older people living with family and living alone[J].Int Nurs Rev,2012,59(2):252-258.

[2]程红.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相关因素研究[D].合肥:安徽医科大学,2013.

[3]张阔,张赛,董颖红.积极心理资本:测量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心理与行为研究,2010,8(1):58-64.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范文4

    二

   

    延异性的文艺美学 研究 形态与前者不同之处就在于他们既对文学 艺术 的创美 规律 、审美特性予以关注,同时也注重从文艺美学作为文艺学的一个 理论 学科出发来揭示文艺美学与文艺 社会 学、文艺心 理学 等学科之间的联系。他们注重吸收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的 方法 和 内容 来丰富文艺美学的研究内涵,由此向文艺学的其它分支学科延伸和关联,来展现文艺的多层价值。所以在延异性的文艺美学研究中,文艺美学的学科内涵得到了扩充和延伸。周来祥在文艺美学的研究过程中,就注意到了这一点。

   

    在文艺美学的学科界定上,周来祥先生特别提出了心理学在文艺美学的学科研究中的奠基作用,并注意处理好文艺美学与文艺社会学、文艺心理学之间的平衡关系,通过兼顾三者的关系,来突破文艺美学仅关注文艺审美层面的单一指向,注重多个层面的开掘与延异。周来祥写道:“我对文学艺术的美学思考就突破了对文艺作品的对象性观照,而是把文学艺术放在 科学 理性认识与感性伦理、生存实践之间作关系性的系统研究,是二者的关系规定了艺术之为艺术的独特本质,而不仅是文学本身规定自己的本质属性。”所以在周先生那里,他对文艺美学作了以下的界定,“文艺美学是以心理情感为中介,结合 哲学 认识与社会学、伦理学、生存实践论的一种高度综合的研究。”周来祥虽然注意到了情感在文艺中的优先作用,并把其看作为文艺的一个独特特征从美学的角度加以研究,但是在周来祥这里,延异的特征也是非常明显的。在周来祥看来,文艺美学以美学的逻辑终点作为自己的逻辑起点,但是这种以美学逻辑终点为其逻辑起点的研究,仍然要落实于心理学和认识论上,以此为根基实现文艺美学研究领域的延伸和 发展 ,或者说是多种功能的统一,周来祥写道:“文艺美学应是哲学认识论、艺术社会学和审美心理学的统一,而这种统一的焦点的基础似乎应该侧重在认识论和心理学上。它以心理学为中介,将哲学认识论与艺术社会学,内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去研究文艺的审美特性和美学规律。它需要引进心理学的科学成果来研究文艺 问题 ,但是这种研究并不是孤立起来的文艺心理学,而是糅合在一起的。它在任何一个问题上既作社会学、生存实践的 分析 ,又要作认识论、心理学的分析。当我们说艺术以情感为中介时,实质是心理学的分析;当我们说艺术包含了哲学的真理时,就加进了哲学认识论的分析;当我们说艺术包含着生存的意义,伦理的善时,我们就加进了社会学、伦理学、 政治 学、存在论、实践论的分析。”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他的文艺美学研究照顾到了文艺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独特内涵,同时还充分利用这种独特性,通过视角、方法、对象和内容的延异来进行文艺美学的关联性研究。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一大批的理论学人对此表示赞同,例如谭好哲提出的“文艺美学是一门交叉性综合性的学科”,但又充分吸收文艺心理学、文艺社会学的学科优势来丰富文艺美学的学科内涵。曾繁仁认为“文艺美学是吸收美学、文艺学、艺术学三门学科的营养,是以以上三门学科交叉融合渗透的产物,同时又富有 时代 精神。”这种时代精神就是探讨“美与艺术所蕴涵的深厚的人文精神”。冯宪光从巴赫金的文本间性概念出发提出“文艺美学是一门间性学科”的论断,这种“间性学科”就是打破逻格斯对学科的紧密划界,“注重不同类属的事物、话语、文本之间的对话联系、间性联系”。在学科定位和划界问题上,这些理论学人都注意到了文艺在美学的视野中其文化内涵可以得到多元生发和展开。

   

    从以上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延异性的文艺美学研究,既有自身的学科领地、研究方法和目的,同时这一文艺美学研究形态,又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灵活性、变通性和延异性的特征。既从深度上努力开掘自身的学科特性,又从广度上全面照顾美学、艺术学、文艺心理学和文艺社会学对文艺美学的 影响 和启发。

   

    延异性文艺美学注重运用多种方法来开掘文艺的多层价值,给予了拓展性文艺美学研究以启发,即充分运用多种方法来研究文艺美学。但是与前者不同的是,拓展派文艺美学研究在注重吸收多种方法的同时,也使得文艺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得到了大大扩展,进一步丰富了文艺美学的研究内涵。

   

    三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范文5

关键词 学科性质 教育社会心理学 多学科的视角

中图分类号:B8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02.081

Resolve Disciplinary Nature of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from the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LI Jing

(College of Education Science,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Anhui 241000)

Abstract Social psychology of education as a new discipline is only 40 years of history, yet perfect discipline system. In this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in social psychology carding status quo, based on the proposed problems in the current study and reflection. According to the standard form independent disciplin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ultiple disciplines to resolve the ownership of the Nature of Psychology education community.

Key words disciplinary nature; education social psychology; multidisciplinary perspective

0 前言

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上世纪70年代在美国逐步兴起并日益影响深远的年轻学科,传入国内并发展至今已逾40年。其中,“教育社会心理学”这一概念首先出现在Getzels(1969)编撰的《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这预示着该学科的产生。国内研究始于1983年,以张世富撰写的《课堂中的教育社会心理学》和由章志光翻译林格伦的《课堂教育心理学》为起点。①随后,时蓉华(1989)撰写的《现代社会心理学》第十八章提及“教育社会心理学”,并将此学科看作社会心理学的分支,更为关注的是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中的重要性。②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整合了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等多门学科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所以关于其学科性质的界定问题,仍是不同学科研究者探讨的焦点。本文拟从多学科的角度出发,梳理教育社会心理学在国内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就该学科的学科性质归属问题作出分析。

1 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反思

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时间较短,学科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纵观国内有关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研究,研究者不难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1)20世纪90年代是国内学者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高峰期,出现了很多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奠定了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础。但近十年了,国内关于该学科领域研究的文献资料依然很少,无论是在理论建构,还是应用研究方面并无新的突破。(2)尽管有很多学者努力建立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出版相关专著,但其体系仍较多依赖国外教材的框架,或是搬照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建构上无独特之处。(3)研究领域庞杂,缺乏有针对性的、突出的研究课题,研究的角度与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不免有相似之处、重合之处。③(4)自教育社会心理学诞生以来,教育心理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和教育学家都不约而同地将目光投入到该领域。但研究者根据各自研究的目的,从不同的角度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定向,带有很强的主观随意性。这不仅不利于其学科本身的发展,反而使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更加含糊。

因此,解决以上问题,明确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应是首要探讨的课题。学科性质决定着学科体系的建构,决定着研究者改用什么样的方法研究什么样的问题,从而造出是什么东西的问题。总结国内多数学者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介于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和教育社会学之间的边缘学科。它是应用社会心理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研究教育系统、教育过程中个体和集体由于人际交往而发生的心理活动和心理现象,并探索它发生发展的规律的学科。④这一观点对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进行了定向,被后来的研究者普遍接受并引用。但是不禁引发新的思考:首先,既然已有了明确的学科定向,为何在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还会出现诸多混乱的局面,研究中存在的不确定与争论,是促进了还是阻碍了学科本身的进步。其次,形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由于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定向不完善造成的,还是研究者根据各自的研究需要,对其学科性质定向的主观随意性造成的呢?

鉴于我国的教育社会心理学仍处于创建阶段,本文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探讨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归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些共识。在此之前,明确一门新兴学科形成的要旨是什么尤为重要。

2 学科性质划分的标准

判断一门学科是否具备形成独立学科的必要条件其标准很多,一些研究者已进行了比较系统深入的研究。在社会科学学科性质的划分中,研究者提出了一些特征:(1)内容的专门性;(2)对象的成熟性;(3)研究方法的科学性;(4)从理论形态上去把握认识。⑤从以上研究结果,可以发现:人们是一门学科的认识,其最根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对象与方法两个方面。除此,则是在此基础上形成的理论体系。当然,关于学科还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第一,在应用中形成的学科并不妨碍其形成真正的学科,只要它有对象有方法,也可自成体系。第二,方法有“专利”,但并非专用。没有独特的方法也并不妨碍一门学科成为真正的学科。第三,实践指标也是评判一门学科形成的重要标准。归纳起来,评判一门新学科是否具备成熟条件,主要从两个方面看:一是学科理论方面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二是实践方面的,是否有代表的人物、著作、学术组织和学术期刊。

针对于后者,国内学者在研究教育社会心理学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中,已经梳理出了相当清晰的脉络,不存在过多的争议。因而,另一重要的学科特征量――对象与方法,便成了研究者讨论的焦点,这也是本文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进行探讨的起点和落脚点。

3 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探讨

3.1 学科性质诸论

教育社会心理学起初主要是运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观点研究和解释某些教育现象,例如课堂中的人际关系和人际互动等问题。随着其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研究的问题逐渐广泛并产生了分歧。而这一分歧主要是由于研究者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看法不同所导致。主要表象为两种不同的观点:一种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学两个领域的结合,并且它具有自己特定的研究对象、理论体系和研究内容。另一种观点则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仅仅是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它并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国内著名学者张志学的观点认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是运用基本的社会心理学观点和研究方法,来考察学校系统中,集体或个体由于人与人间的相互作用而发生的心理现象,进而探讨它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

3.2 学科性质的分析

总的来看,无论如何界定教育社会心理学这门学科的性质,研究者学者都一直强调社会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这并不妨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教育社会心理学一经脱离社会心理学的,便会在研究对象与方法上寻求自己独特的方向。但同时研究者还是要反思: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至今真的寻找到了有别于其他学科的独特的研究对象和专门化的研究方法了吗?

首先,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实践基础是教育改革的需要和其自身发展的局限。社会的需要对教育问题提出新的改革要求,迫切需要新的教育理论来指导,局限于教育心理学学科的理论基础和研究传统,仅仅依靠教育心理学已经不能承担起教育改革的重任。这促使了研究者对教育心理学学科体系的反思,从而促发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萌芽。如果说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上有区别于教育心理学的独特之处的话,那便是教育社会心理学开始变换角度看待教育问题,开始关注学校教育环境中所隐含的微型的社会关系。它试图从社会社会学的视角去描述、分析、解释和解决学校教育中的问题,深化对学校教育问题的理解。⑥

其次,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为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形成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方法指导。教育社会心理学并不是机械地套用应用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问题,而是经过吸收将其融入到整个教育体系中。把研究课题落实到教育系统内特有的研究对象和研究现象之中,从而其形成紧密的联系。在过程中便形成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体系。所谓独特的理论体系指的是以社会心理学中成熟的理论观点为基础,将其转化的学校情境中进行研究。⑦因此,教育社会心理学的理论体系应该建立在这种转化的关系上,并且由于研究情境和研究对象的变化形成了有别于社会心理学的新的理论体系。同时教育社会心理学所形成的独特的方法体系,这种方法体系的独特之处就体现在它必须借助于其他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融合各种方法于一体。所谓方法有专利,并非专用,所以这并不影响教育社会心理学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最后,教育社会心理学与教育社会学也是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教育社会学研究的是特殊教育现象,教育社会心理学在研究社会文化环境对个体教育的影响和个体社会化进程方面,与教育社会学存在联系,但又因其强调从微观的视角考察社会文化和群体心理影响而与教育社会学相区别。⑧

4 结论

综上所述,教育社会心理学与相邻的学科在研究内容、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理论架构方面,既从上有交叉又相互区别,它已经具备了发展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条件。但如果将其学科性质简单地归属于一门交叉的边缘学科,与其说是合理科学的,不如说是受限于当前的研究水平所致。因为,作为教育社会心理学母体学科的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他们的学科性质归属也并非明确。例如,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历程中一直就存在两种观点,即心理学家眼中的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家的教育心理学,其学科性质的模糊性显而易见。所以对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性质的定向,依然是一个困难和漫长的过程,而这也正说明了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学科体系还未正真形成,对于一些基本问题的分歧还有待解决。这无疑也验证了学科发展的轨迹:在混乱中争论,在争论中发展,在发展中达到共识。

注释

① 覃晓燕.浅析教育社会心理学的逻辑起点[J].教育理论与研究,2003(3):41-45.

② 时蓉华.教育社会心理学[M].世界图书出版社,1993.

③ 张志学.谈教育社会心理学[J].教育研究,1991(4):11-16.

④ 章志光.建立我国教育社会心理学当议[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85(2):52-56.

⑤ 张世富.教育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应用[J].西北师大学报(社科版),1998(5):29-34.

⑥ 覃晓燕.教育社会心理学学科体系的构建[D].山西大学,2001.

心理学与社会学的关系范文6

【关键词】关系 社会工作 模式

1917年,美国社会工作者的先驱玛丽・里士满在《社会诊断》一书中提出了“直接治疗”和“间接治疗”两大类型。前者是指介入案主的环境,而后者则是社会工作者和案主“思想与思想”的影响。在此类型下,里士满强调了建立一种强有力的信任关系的重要性,通过这种信任关系社会工作者便能以案主的利益影响其活动和决定。一百年后的今天,里士满提出的有关“人际关系”重要性的先知理念已作为规范被写进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守则之中,并逐步形成了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模式。

关系及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

关系的涵义及对人类发展的意义。长久以来,人类不断发展大量复杂的知识观念以帮助理解“谁是自己”、“什么是自己”等哲学命题。人类这种对自我探求的核心主题之一便是人际关系―一种由自身所形成,缘于彼此都需要的人际间交往。这种关系,在最私密的程度上是与爱人间的,也包括相当公众化的与超市收银员等之间的交往过程。总之,“关系”一词,涵盖了广泛的人际交往。阿盖尔(Argyle)和亨德森(Henderson)对关系的社会及情感影响很感兴趣。他们发现一系列的心理特征指标与建立一种新的关系或失去现存的某种关系有关。为了强调关系和幸福间的这种关联,他们引用了一项研究,认为那些没能通过婚姻或友谊建立起社会联系的人比那些获得丰富社会关系的人寿命要短。在随后的研究中,阿盖尔证实了人们的幸福感、抑郁和患病率、自尊等均与是否同他人建立了亲密关系有关。

人际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价值。人际关系,通常是其质量或丧损问题,构成了社会工作的日常内容。在几乎所有的社会工作中,交往关系都包含其中。在一些情况下,例如收养所中的儿童寄养,关系的破裂常常是问题的中心。案主经受的是面临的外部困难(无论是生活物质的、人际交往的、或从更广泛的意义来看是社会的)与所承受的心理痛苦的结合。尽管这样的概念和许多社会服务行业都相关,但这几乎就是社会工作本身的定义,因为它揭示了其既关注于外又关注于内、既关注于社会又关注于个体的特点。在这种情境下,有必要强调的是,对案主的情感需要、情感发展的动力以及他们在形成和维持人际关系中所经历的困难做出反应,是当今社会工作能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有些问题来源于社会性的动力因素(如种族歧视、性别不平等和经济问题等),社会工作者在帮助案主获取物质和经济上的资源时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无论案主的困难涉及哪些因素,很多问题(如儿童受虐、精神健康、家庭暴力和中年丧亲等)都包含了情感和人际关系的困扰。有些公共服务(其中也不乏社会工作实务)中的模型,将人们假定为用逻辑和规则的策略解决问题以满足需要的理性人。不否认人性此方面的特征及至最大化利用的可能,但需要强调的是人类的情感关系也有其逻辑的一面。正如豪(Howe)和何思(Hinings)所明确指出的那样,这种情感逻辑无论是否被认识到,在人类智力理性的方方面面都发挥着作用。在实践中,存在于社会工作者和案主间的情感交往关系因其重要的意义,一度曾被称为“社会工作的核心”。

关系基础型社会工作。鉴于人际关系在社会工作中的重要性,一些学者(如霍利斯、特雷维西克和鲁赫等)提出并研究了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模式。这种模式是一种通过调动人格力量以发展案主的人际交往能力并提高其获取社会资源机会的工作方式。在这种模式下,社会工作能够为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一种具有支持和理解性的人际关系,而这种关系能够促使案主解决他们的困难并在此过程中感受到信心的增强而非削弱。

关系基础型社会工作的主要理论来源

心理学来源。心理学探讨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例如,生理、心理和社会如何影响个人的人格;个体如何思考、感受以及行动等。这些核心方面既是人与人区别,又是人与人有相似之处的原因所在。当人们想要分析或理解自己的思维、感受和行为的不同方式时,生理、心理和社会分别有着怎样程度的影响?不同的心理学派对这些问题有着不尽相同的答案。心理学分为个体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前者集中于个人的心理活动和特征的分析,这是一切心理学研究的基础,所以也被称之为理论心理学。后者是把个人作为社会的人而来研究其心理过程的学科。这两方面的研究对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都具有重要的直接理论来源的意义。

社会学来源。社会学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它把社会作为一个整体,综合研究社会现象各方面的关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性。凡是一群有某些共同的观念、态度和行为习惯的人,或是在一块共同生活的人,都构成社会,所以一般来说,社会学是研究社会关系的科学。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对社会的形成、社会机构和文化类型的功能、以及社会之间人们的行为方式为何不同等问题非常关注。从社会工作的视角来看,与之相关且最重要的是社会学家从理论的高度研究了个体的社会建构过程,即个体是由其所处的社会环境现实所塑造,他们的理主要受到了其所在社会群体的预期和规范的影响。对社会工作者而言,常见的例子就是,在一个社会中被认为是虐待的行为,在另一个社会中则可能是正常和可接受的。

神经学来源。这些年来,心理学和社会学的不同观点被神经学学科的快速发展所补充。神经学是研究有关神经系统功能性或器质障碍性的医学专科。与其他医学专科不同的是,神经学还涉及到精神病学。因对诸如精神分裂症和抑郁症等大脑中化学物质障碍的更加了解而开发出大量有效药物,这些药物在心理治疗的配合下得以发挥出最大的功效。该学科的最新成果研究了个体的大脑受社会心理因素影响的过程。其结论表明,神经通路形成于一个人的早期生活,并且这些通路在一生中都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感受及行为方式。

无论是心理学、社会学还是神经学对个体的形成都很感兴趣。不同的学科视角共同表明:尽管人的思维、感情和行为方式各不相同,但都或大或小地形成于其人际关系的社会矩阵之中。总之,从人类科学的不同领域得出的统一认识对社会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关系基础型社会工作的模式发展过程

早期的心理分析模式。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并不完全是一种新的模式,其理论部分来源于从20世纪40年代起具有心理分析特征的儿童和精神康复社会工作及霍利斯(Hollis)于1964年所提出的社会心理模式。这些早期模式包含了如下主要内容:过往经历对现在的态度和行为有影响;人们并非总能意识到过往的经历对现在产生了影响;工作关系及其所引发的情感可能与其他无意识和不连贯的早期经历相关。

心理分析、系统理论和依恋理论的融合模式。上述思想是早期模式的重要特点,但为了发展一种更具包容性的方法,心理分析的视角由基于系统理论和依恋理论的思想补充了。这种综合的体系通过依恋理论、分析心理学和系统理论的方法融合,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在社会关系的背景下个体在与他人交往时行为方式的复杂性和多变性。社会工作有助于系统理论和分析心理学之间产生交流对话,因为社会工作的服务内容正是嫁接个人研究和社会理论最为恰当的桥梁。在实践中,这些知识被共同应用于社会环境是如何影响案主的主体性及其人际关系的发展。该模式融合了各种思想、研究发现以及心理动力在其他服务类行业中的实践探索,反映了一种开放性的态度。

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模式。在向更具包容性的理论方法的转向过程中,最终形成了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模式。这种模式对以前的一个关键批评―即病人化案主,强调社会工作者专家功能的趋向―做了回应。该模式修正了这些较为极端的观念,强调了在实务中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视角要平衡,而这也正是社会工作和其他专业组织相区别的一个重要地方。互助与合作的人际关系工作方式既值得尊重,又能产生赋权功能,因此被认为是关系基础型社会工作实践中的核心部分。整体来讲,关系基础型的社会工作模式包含了以下思想:在任何专业介入中,人际交往和专业关系是其中整体的部分;社会关系是复杂和多变的,人们理性的一面在被情感(既有意识也有无意识的)丰富化的同时也使其变得更加复杂;个体的内心和环境是不可分的,是整体的(即社会心理的)而不是一维的;社会工作个案都有其独特性,因此必须对个体的独特环境条件给予足够重视;良好的合作关系是有效沟通的方法,而这要求对自我的理解及应用给予特别的重视;对个体的尊重是关系基础型社会工作模式的基石,它强调各种具有包容性和赋权功能的方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