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从众心理特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1
【关键词】中学生 心理特点 和谐 师生关系
“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教育活动中,教师面临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而师生关系是教育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提高教育的有效性、教育获得成功的需要。青春期是一个人身心急剧变化的时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关注学生的自尊需要、多变的情绪、逆反心理和向师性等心理特点。
强烈的自尊心是中学生的重要心理特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说认为,一个人在生存需要、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他便会产生自尊需要,产生对名声、地位、荣誉的追求。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才能和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享有一定的声誉,获得良好的社会评价。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相对小学生来说,中学生有了较为独立的自我评价能力,但是,中学生的自我评价存在依附性。他们把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评价看得很重要。因此,以他人评价来衡量自己的价值。由于生理心理的发展,知识的增多,交往面的扩大,自我意识的增强,他们开始认为自己已经长大了,强烈希望他人尊重自己,渴望展现自己的才能,获得别人的肯定。当评价能满足个人的自尊需要时,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从而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当评价不能满足个人的自尊需要时,就会使人丧失自尊心,对人际关系产生消极的影响。
教师要尊重学生,应当保护和发展学生的自尊心。这是现代教师必须具备的优秀品质。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自尊心是青少年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是高尚纯洁的心理品质。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与教师的接触最为频繁,只有尊重学生,满足学生的自尊需要,才能谈得到对学生的关心、理解与信任,才能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如果教师不能满足学生渴望尊重的愿望,学生就会对自己失去信心,也会影响师生关系,从而影响教育的效果。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地对待学生。一方面,是把学生看作与自己完全平等的人。只有平等地对待学生,才能真正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的成长是一个过程,对自然、对社会的认识是一个过程,难免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对于错误,教师应给予批评,但不能讽刺、挖苦、训斥甚至体罚、打骂。另一方面,是教师要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的人格、个性、情感要一视同仁。尤其要尊重后进心。后进心更需要得到教师的尊重。在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自尊心比优秀生还要强。无论对优秀生或后进心,教师都应当平等对待,以保护每个学生的自尊心。
尊重学生体现在教学上,就是把学生当主体看待,树立一切为学生、为一切学生、为学生一切的教学理念,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如果课堂上教师唱主角,甚至唱独角,学生就会产生“受排斥感”,以为受到老师的“漠视,师生关系就变得不和谐,课堂气氛变得不融洽。因此,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必须让学生在课堂上当家作主。
情绪是一个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中学生的情绪丰富而强烈,起伏变化也很大,很不稳定,而且容易冲动,往往不善于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多变的情绪,使他们不能专心致志地做好每一件事,学习也因此而受到干扰。有时,放任的情绪还会影响同学之间的团结,影响师生关系。这些,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是十分不利的。
如何应对中学生多变的情绪呢?首先,教师要有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和体验。德国著名作家约翰•保罗曾说:“一个人真正伟大之处,就在于他能够认识自己。”教师要在与周围环境、与他人的相互关系中,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中正确地认识自己。教师应该认识到自己是一代新人的精心培育者。教书育人是教师的神圣职责和义务,也是基本的职业道德要求。所谓教书育人,就是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又要帮助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随着科学的发展,文明的进步,人民日益认识到心理健康的重要性。面对学生多变的情绪,教师要担当学生“心理调节者”的角色,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使每个学生都能愉快地学习与生活。这对形成和谐友好型师生关系至关重要。其次,要增强自制力,用理智来控制自己的情感和行为。调节和控制情绪,保持健康的心境,有利于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有些教师,当压力长期得不到排解时,就会不自觉地把压力和怒气以各种方式直接“转嫁”到学生身上,“轻则授业疲倦,重则迁怒伤害”。殊不知,成长中的孩子最需要教导,教导就是耐心地讲道理,把智慧传递给孩子。教导孩子的时候能够面带笑容,那是一种更高的境界。要保持一种积极的情绪状态,这就需要教师具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开朗豁达的良好性格,理解学生,培养宽容精神。
当代中学生存在比较严重的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一种特殊的反对态度,是中学生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种稳定的逆向心理倾向。逆反心理过重不仅会造成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而且还会引起感情失控,影响师生关系。
逆反心理的表现呈现多样性。有一些初中学生往往以社会上某些个别的事实来以偏概全地全盘否定正面宣传。比如,在我以事例说明公务员这种职业的责任是为人民服务、廉洁奉公时,一学生脱口而出:“贪污受贿”。在一些学生当中,不良的行为倾向却赢得了很多人的认同。而那些爱护集体、爱护公物、遵守校规校纪、上课积极回答问题的同学则被排斥,在班集体里造成正不压邪的局面。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2
1、求新性
中学生处于求新求异、富有好奇心的年龄阶段,对外界新事物的接受能力特别强。于是在社会许多新奇玩意儿的吸引下,“试一试”的想法成了这种心理的源泉。因此,在保龄球道边、卡丁车上总能看到肩挎书包、胸佩“某某中学”校徽的学生族的身影。如今,很多学生对“DDR跳舞机”情有独钟,很大程度上就是受这种消费心理的支配。
2、兴趣性
据了解,有的学生是“追星族”,每月开支中的大部分即用在了购置自己偶像的磁带或CD上;有的学生是DIY(组装电脑迷)或“小网虫”,钱包里的不少储蓄自然花在了采购相应的软、硬件或书籍上……总的来说,主要消费对象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有关。换言之,兴趣爱好越广泛,所花费的款项也就可能同比例增长。
3、从众性
身处在周围都是同龄人的环境中,加之有不少学生的家境不错,特别容易出现攀比风气。这使许多人产生了“别人有什么,我也要有什么”的想法,加上时下的某些时尚主流,更促进了这种心理的形成,于是有许多中学生加入了追赶潮流的大军。
4、盲目性
这种心理特点的形成是基于前几种心理的,且从众性心理起了主导作用。另外,许多商家看准学生的这种消费心理,推出了许多商品,导致中学生消费的无的放矢。比如某歌星推出一张新专辑,某运动品牌有新的款式上市,用不了多长时间,便会“你有我有全都有”。其实所买的商品是否实用甚至是否有使用价值,学生不一定会去多考虑。“见好就买”似乎已经成了当代中学生消费的重要特征。
以上列举了中学生消费心理的几个主要特点。这说明,中学生必须养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培养正常的消费心理,以适应现实中的经济活动的需要,不要成为一个有钱但不会花钱的人。适度消费和合理消费就是正确消费观的组成部分,学会消费,就应当努力做到消费的适度与合理有机结合,在正确的消费行为中感受消费给自己带来的乐趣。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3
关键词:“90后”;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网络消费;消费心理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联合相关互联网机构开展调查,并于2014年7月第34次成功发表了备受瞩目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在该报告中表明,截止到2014年6月底,中国互联网络的网民已经达到6.32亿,较2013年底增加1442万人,互联网普及率为46.9%,较2013年底提升了1.1个百分点。其中,2014年上半年,手机支付因公增长最快,手机支付用户半年增长率达63.4%。相比2013年底,手机购物、手机团购和手机旅行预订网民规模增长率分别达到42.0%、25.5%、65.4%。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大部分人对网络消费持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当代高校学生都是“90后”,这一群体作为当前互联网消费的活跃主体,又作为未来互联网消费的潜力股,成为众多商家争先抢夺的一个群体。因此,深入了解和分析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显得尤为重要。
一、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
本文通过对“90后”高校学生为样本,通过自制问卷调查和访谈的形式对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现将高校学生的消费心理主要归纳为一下几点。
1.容易从众:在调查研究的过程中发现,部分高校学生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存在从众的心理,从众的消费心理在女性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这种消费心理表现为在网络消费时不自觉地同周边人或是大多数人保持一致,而自身的消费意志不坚定或容易被影响从而改变消费行为。在商品品牌知名度高、商家信用好的情况下,“90后”高校学生的消费从众行为更加明显。也正是这种从众心理,给他们的网络消费带来了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2.寻求个性:“90后”有着内心要求独立、个性张扬等心理特点,因此,高校学生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寻求变化。也正因为如此,他们对网络个性化商品、个别化消费服务、特殊化购物体验表现出了更多的倾向性。
3.寻求多样化:“90后”高校学生由于有着自我意识强的心理特点,在网络消费的过程中表现为寻求商品种类、结构、价位等网络各方面的多样化,以通过多样化的消费过程来体验自我、感受自我。但是由于高校学生的消费水平有限,并且高价格高质量的商品往往比较单一,无法满足“90”后寻求多样化的消费体验,因此,在高校就读期间,他们往往会倾向于购买价廉物美的商品,并不定时进行更替商品以便于满足该阶段的心理需求。
二、“90后”高校学生网络购物策略分析
1.注重树立品牌形象:由于“90后”高校学生在进行网络消费时,对信用良好且知名度较高的商家有较大的倾向性,且在这样的条件下,“90后”高校学生容易产生从众心理,因此网络商家需要加强企业人员和制度管理、提高服务水平、注重树立品牌信誉、加强诚信经商、遵守行业道德规范,从而提升商家重诚信、讲信誉的品牌形象。
2.附加销售个性价值:由于“90后”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存在从众心理和不稳定性,商家在高校学生初次购买时,可以通过提供限时特价、包邮等促销方式,激发他们的网络消费欲望。在网络消费行为巩固阶段,商家可以通过vip特享价、返现、代金券和会员积分等促销方式,促进高校学生的再次购物欲望。为了让更多的“90后”高校学生了解网站和商品信息,扩大宣传力度,商家可通过各种营销手段激励“90后”高校学生将购物体验分享到关注度较高的媒体平台,引发更多的从众购物效应。媒体平台可以考虑的有“90后”高校学生经常使用的人人网、微信、微博、QQ空间等。
3.搭建多样化商品结构:由于“90后”高校学生趋同于多样化的消费体验,因此建议商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提供多品种的商品种类,搭建多层次的商品结构,以满足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体验,例如,多样化的商品价位、多样化的商品属性、多样化的促销搭配等。
4.开展针对性特色宣传将“90后”高校学生作为主要消费对象的商家需要开展“90后”高校学生特有的广告宣传。比如,结合网络热点拍摄广告、游戏网站投放广告、提供参与性广告互动等,都可以快速拉近商家与高校学生的距离,迅速建立品牌或商品的形象,逐步建立商家的的知名度和信誉度。
三、总结
网络消费已经深入我们的日常生活,“90后”高校学生更将成为未来的网络消费主体,他们必然成为了众多商家的“必争之地”。而注重“90后”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现状并有针对性的制定营销策略,可以让商家在激烈的互联网营销战役中占据竞争优势。从上文中我们可以看到“90后”高校学生的网络消费心理主要具有容易从众、寻求个性和寻求多样化的特点。因此,商家应当在树立品牌形象、附加销售个性价值、搭建多样化商品结构和开展针对性宣传等方面加大投入,使营销符合“90后”高校学生网络消费心理,让产品更为“90后”所接受,从而获得高附加值的经济利益和稳定的市场地位。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4,07.
[2]冯莉莉.当代大学生的消费现状调查及分析研究.[D],2014,07.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4
关键词 新型农民;学习;心理特点;心理期望
中图分类号 G442;G7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2)01-0387-01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型农民,就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为了适应农村改革发展的需求,承担着新型农民培训任务的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采用适应农民学习特点和心理期望的教学原则和方法,大力实施人才培训。在实施新型农民培训过程中,通过素质提升工程,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养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敢创新的新型农民。
1 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心理特点
1.1 学习目的明确,认知和理解能力较强
农民在科技带动生产的心理作用下,具有明确的学习目的。科技进步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显著效益是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动力来源。他们学习的目的和动机都来自生产、加工、经营和社会实践的需要。学习科技知识与个人家庭致富、改善生活质量、提高社会地位、寻求个人发展,以及对子女教育紧密联系在一起。由于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学习动机,容易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1]。
农民在市场经济和科技兴农的影响下,具有较强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2]。农民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加工、经营和生活等各项活动中,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实践经验,对科技知识的理解应用有着在校学生无法相比的优越性,具有较强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其在学习过程中借助积累的基础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联系实际思考问题,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1.2 精力分散,学习时间有限
农民承担着各种生产和社会活动,精力分散,记忆能力较差。由于农民大多是生产劳动者、家庭负担者,还有较多的社会活动、子女教育等问题,加上年龄较大,精力容易分散,记忆能力较差。因此,虽然其接受知识快,但是如果不用于实践操作,遗忘也快。农民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家庭负担重,学习时间有限。在社会竞争心理作用下,青壮年农民为了家庭致富和子女教育等问题,农忙时在家生产,农闲时想外出“淘金”;农村留守妇女和老人肩负了主要家庭劳务,参加学习时间少、困难大。另外,农民要自行安排生产劳动时间,作息制度不统一,而且学习时间分散、不易集中。
1.3 惧怕风险,注重经济效益
农民存在惧怕风险和从众心理,但容易相互间学习。农民在生产实践中不敢冒风险,从众心理重,创新能力差。在生产实践中只要有一户生产、试验成功,相互间容易学习,是一种重要的学习交流方式,特别是革新技术的传播[3-4]。同时,部分农民重经济效益、轻教育培训。目前,农民经过经营土地、外出务工等方式,收入有了较大增长,但从事的多是一些技术含量低、规模小、粗放式经营的项目,这些项目收入虽然可观,但缺乏发展后劲。农民未建立终身教育的观念,小富即安,不愿花费时间、精力和金钱参加培训,即使参加,也希望立竿见影,迅速产生效益,这种思想意识大大阻碍了农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2 农民学习科技知识的心理期望
2.1 获得收益
农民是农业生产经营者,期望学习后获得好的收益。农民在生产上遇到了技术问题,希望改革和致富,但缺少相应的途径,则产生了学习科技的欲望。学习中他们期望教师能关心其实际问题,了解其学习心情,在施教过程中最好教学目的能与他们的致富要求相一致,使他们学习后能用得上,用就有效,并能获得收益,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2 解决实际问题
农民是务实主义者,期望学习后能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当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在当地经过试验、示范,证明比传统品种、技术、方法具有明显的增产、增收效果后才能接受和应用,改革创新能力差。同时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所学的科技知识具有实际、实用、经济、有效的特点,而不是增加他们更多的学习费用和经济困难。
2.3 为决策提供帮助
农民是生产劳动者,期望学习中能够帮助其进行决策分析。农民有在生产实践中积累的知识和经验,对于生产有自己的看法和安排。不需要围绕已经掌握的知识过多讲解,而是需要针对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或技术革新措施,帮助他们进行决策分析,预测市场前景。
2.4 采取鼓励灵活的教学方式
农民年龄参差不齐,期望教师主动关心和鼓励他们学习科技。对于一些年龄大的农民,其学习新技术、新知识缺乏信心,感到年龄大了还当学生,存在自卑心理;或者文化基础差,学习难度较大,产生退缩情绪。这就要求施教者平等对待,热情主动与其交流互动、讨论座谈,鼓励他们,给他们学习的信心和勇气,努力创造和谐的学习氛围和环境,激发、唤起和保护他们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要新颖、实用,激发其好奇心,提高学习效果。农民期盼更加灵活、实际的教学方式。由于课堂教学的局限性,加之农民的理解能力有限,有很多实际操作问题农民难以掌握,农民期望专家能够深(下转第389页)
(上接第387页)
入农田、工厂、养殖厂现场讲课,现场传授一些实践性的知识。农民会觉得通俗易懂,学习的积极性会更加高涨。
3 结语
总之,新型农民培训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在发展生态、高效和现代农业过程中,对新型农民已赋予了新的含义,必须是具有现代文化科技意识,集农、工、商、贸于一体的人才,知识、能力、素质要更高于传统意义的农民。这就对教育培训单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者必须加强教学设施等硬件建设,更新教育观念,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全面掌握农民心理特点和心理期望,熟练掌握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授课水平,以博爱之心实施新型农民培训工程,为构建繁荣、富强、生态、文明、民主、和谐农村服务。
4 参考文献
[1] 黄建.河南农民工学习需求调查[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21(3):75-78.
[2] 李辉,白新杰,赵志良.中国农民心理和谐的结构特征[J].心理研究,2011,4(5):49-55.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5
关键词:黑社会性质犯罪;有组织犯罪;心理特点
目前,我国虽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黑社会存在,但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正日益成为我国一类严重刑事犯罪。它严重破坏了我国经济秩序、社会生活秩序,危及着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黑社会性质犯罪作为有组织犯罪的一种形式,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特点。
一、黑社会性质犯罪的心理动力
黑社会性质犯罪活动源于一定的心理动力因素,这种动力因素促使组织成员依附于犯罪组织,积极参与活动。
(一)强烈的反社会心理。这种反社会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第一.由于错误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与社会主流观念背遭而驰,在社会生活过程中遭受否定和排斥,对社会的教育不能正确认识和理解,由反感、抵触逐渐发展成为与社会对抗的矛盾心理;第二,由于教育的缺乏和误差,加上个人认识的偏差和阅历的浅薄.对社会局部和个别问题产生以点带面、以偏概全的错误认识;第三,参与犯罪组织活动后.受群体内部反社会意识的影响.受他人的传习和感染,加之从众心理的作用逐步与社会走向对立;第四,多数犯罪组织成员受到过法律制裁.由于对社会的教育和挽救存在错误认识,对社会产生强烈的报复心理。据有关资料统计,在40个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实例中,为首和骨干成员属于两劳释放人员的共24个,占68%。
(二)归属心理。由于观念与行为同社会规范背道而驰,犯罪人在心理上受到社会压力与谴责,表现为各方面的否定、排斥和鄙视等。由此造成的角色紧张使他们与社会主流处于心理上的对立,所以他们之间非常容易相互理解.心理相容性很大,成员之间容易互相认同,尤其是错误认识、不良需要和违法行为能够得到其他组织成员的承认和支持.因而犯罪人对犯罪组织有着强烈的归属心理。
(三)责任扩散心理。在黑社会性质犯罪组织中.由于犯罪人存在“法不责众”的责任扩散心理.认为“天塌下来大家扛.降低了个人在犯罪前后承受的心理压力,罪责感会减少.实施犯罪时愈加无所顾忌,自我意识受到影响和抑制,甚至出现“去个性化现象,手段残忍,肆无忌惮,胆大妄为。犯罪现场中的气氛渲染还会产生感染作用,激发犯罪人的表现欲望和虚荣心.为了提高自己在组织和葡伙心目中的地位,相互影响.逞强显能。
(四)团俸压力和首要分子的权威。犯罪组织内部一般都具有成文或不成文的,但是十分明确的行为规范,并带有强制性、残忍性。如长春市的椠旭东集团就曾将“违规”同伙的手指砍下,在聚会场所长期示窳.以敬效尤。犯罪组织内部存在的团俸压力强化了个俸的从众心理,使犯罪人对组织规范和命令不敢违犯;而首要分子往往以其丰富的犯罪经验和阅历、心狠手辣的性格取得同伙的敬佩和畏惧,让其同伙惟命是从。
(五)以情感为纽带的内聚力。由于黑社会性质犯罪能为组织成员带来利益并为其提供保护,首要分子又千方百计对成员进行情感上的笼络.由此而来的安全感促使他们对犯罪组织产生精神寄托,出现强烈的依赖感.这种依椟痔是维系犯罪组织的重要感情纽带。犯罪组织成员以相同或相近的信仰、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等为基础,取得感情上的共鸣;社会的否定和排斥,彼此之间的心理支持成为他们的摩情纽带,他们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一荣俱荣,一损惧损。
二、黑社会性质犯罪中不同角色的心理特点
黑社会性质犯罪中不同角色由于其所处地位、所起作用和经验阅历的不同,也表现出不同的心理特点。
(一)首要成员的心理特点。首要成员作为领导、组织者,在犯罪组织中处于核心地位。他们多数长期从事犯罪活动,受到过公安机关的打击处理,阅历丰富,拥有犯罪经验.攻于心计;通过智力或体力上的优势和胆太妄为的亡命心理,在犯罪组织中具有较高的威信和影响力,具备拉拢、管理和协调下属的能力,善于通过恩威并施,笼络控制成员为其效劳;他们已经形成了稳定的消极世界观和人生观,坚持顽固的反社会态度,主观恶性难于改变;表现出狡猾阴险、胆大妄为的人格特征;在认识能力和永平上表现出不一致性,即高能力与低水平的矛盾。多数具有合法身份,利用正当的经济活动掩护其犯罪行为。也有一些人组织犯罪集团为其政治利益服务。在暴力性犯罪集团中,首要分子常常直接参与策划、组织。
(二)骨干成员的心理特点。骨干成员是犯罪集团的中坚力量。他们在犯罪集团中人数不多,但是所起的作用较大,在犯罪组织中处于承上启下的关键地位。助纣为虐是骨干成员的突出心理特点。这些人具有强烈的反社会心理,多数具有犯罪和逃避打击的经验。骨干分子与首要分子相比,错误的世界观等方面设有明显差别,但认识能力发展不均衡。缺乏正确生括信念,精神空虚,所以他们依附于首要分子,以首要分子为中心进行活动,比较为首要分子所信任,或者为其出谋划策,或者充当急先锋,冲锋陷阵。骨干分子与首要分子关系密切,心理上的相通性较强,对犯罪组织依赖感较强。骨干成员之间经常会因利益关系出现矛盾。由于主观恶习性较深,多数冷醋无情,表现出情感的两极性和易变性,一方面他们对首要分子言听计从,另一方面,他们对下属和受害者又十分凶残。
(三)一般成员的心理特点。一般成员在犯罪组织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在团伙中,他们数量较多但作用较小。主观恶性较轻.其世界观、价值观常常表现出浅薄、片面的特点。他们常常是受荣骗加入到犯罪组织中的,他们参与犯罪集团活动不完全是为了犯罪目的,有时只是为了满足心理上的虚荣心和归属需要。由于认识能力与永平的低下,在黑社会性质犯罪中,他们常处于盲从和被动的地位。情感上表现出不稳定性,好感情用事,易冲动,逞能好胜,愿意显示自己,自拉能力差,容易受人指使参与或实施暴力犯罪或其他恶性犯罪
三、打击黑社畲性质犯罪的心理对策
从众心理特点范文6
【关键词】社会心理学高职院校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7.3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20)52-0005-02
1.高职学生就业心理分析
1.1自我评价失准
高职院校学生所处的年龄阶段处于青年和成年之间,是一个较为特殊的阶段。处于这一阶段的高职院校学生具有“第二次心理断乳期”“边缘人”等较为特殊的地位,人格再构和多重价值观等心理特点,他们在就业的过程当中,容易忽略自身的能力及专业培养目标,从而导致其失去了精确的就业价值判断,理想中就业的范围远远大于实际范围,这使得学生产生了盲目自大的心理。具体表现为:就业期望过高,并将待遇厚薄、城市大小、交通便利程度及住房宽敞性等方面作为更加优先的选择指标与选择标准,而不愿意去中小型城市与基层单位工作,也不愿承担艰苦的工作。还有一些学生因为存在较强的自卑心理,对自己的能力并不自信,面对工作机会的时候没有及时抓住,而是在对自身能力怀疑、想应聘工作又不敢应聘的矛盾心理当中丧失机会。此外,其人际交往能力和自我表现能力往往得不到用人单位的认可而无法得到工作机会。通常来说,这部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都并不高,同时他们对自己的信心也比较弱,在面对就业的时候甚至产生了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不愿主动地与其他人竞争就业岗位。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国际化程度都不断增强,这使得很多学生有机会到国际社会当中进行就业。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学生面对新的就业环境会产生种种顾虑,在与境外单位接洽的时候也容易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人际交往和文化差异也是他们自我评价失准的一个重要原因,这使他们容易低估自己的能力。
1.2具有焦虑、悲观、挫折心理
自我效能感是指社会公众在进行某一种行为操作前进行自我把握和产生正确自我感受的能力,这也是一种对自己的主观评估,而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就会对人们行为的动机产生直接的影响。由于各种主观因素的限制与制约,高职生在择业时经常会出现自我效能低下的不良情绪,主要表现为:第一,焦虑心理。焦虑是指就业时所出现的一种强烈的、持久的紧张、不安等情绪,这种情绪会相应的引起行为上和生理上的变化,从而导致其出现生理上的反应。第二,悲观心理。悲观是指就业过程中出现无所适从、忧心忡忡的情况,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在面对求职失败或者其他挫折的时候就很容易产生悲观、消极的情绪。第三,挫折心理。因为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普遍不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所以被用人单位拒绝后容易出现挫败感、失望、愤怒、苦闷等不良情绪体验。而这些情绪的出现,会对高职院校的学生产生心理、情绪以及行为上的影响,使得他们容易错过一些好的就业机会。
1.3从众心理和盲目攀比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如今的就业环境中,因为受到就业趋势、社会舆论宣传以及其他同学的影响,而出现从众心理和盲目攀比的情况。随着当今社会对精英的大力宣传,使得高职院校学生更加容易忽略个体之间的差异性特征,从而形成从众心理的价值属性,进而导致自身无法形成明确的职业目标和价值观,而是盲目地跟随其他人的意见,严重脱离了自身的实际情况。除了从众心理之外,盲目攀比的现象会使得高职院校的学生在就业时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其他人身上,从而对自身的认知进行了错判,导致其在就业时出现更多的挫折。
2.高职学生出现心理困境的原因
2.1对社会职业环境缺乏了解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他们的自我认知主要是通过对自我的持续观察、对外界的感觉、与他人进行对比之后的分析和评价等过程来实现的。由于学生接触社会的时间比较短,他们的观察、感知以及评价能力都处于发展的阶段、具有较强的过渡性特征,自身的生活经验和成熟度比较有限,处于幼稚与成熟、依赖与独立、盲目与自觉等多种类型的矛盾中,所以无法充分地形成客观的自我认知,再加上学生对校园外的事件缺乏了解,导致他们出现了一定程度的社会化个体缺陷。这就意味着高职院校的学生实际上并没有做好充分的就业准备,受外界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从而在就业过程中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2.2受到社会舆论及家长的影响
以往的精英教育模式主要为社会提供更多的精英人才,這些精英人才主要去往发达城市就业,但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逐步发展,已经逐渐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在这样的背景下,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时必须更多地选择去中小型城市中就业。而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学生的家长仍然以精英的眼光来定义他们,希望他们去大城市找到更加体面的工作,对于当前的社会分工存在较大的错误理解,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在就业时承担了较大的心理压力。
2.3社会支持系统薄弱
社会支持系统指的是社会组织、学校以及学生家长为高职学生所提供的帮助,这种帮助不仅包括制度上和物质上的,还包括精神上的。对高职生而言,进入社会开始工作是一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也是属于一种应激性的事件,需要完善社会支持系统的配合与支持。但现阶段社会对高职生就业的扶持力度较小。而从目前来看,因为高职院校的学生通常都是寄宿在学校的,只有节假日的时候会回家,这使得他们与家长相处的时间比较少,获得帮助的机会也比较少。其次,高职院校方面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业与就业,对于学生的健康问题和心理指导都缺乏一定的关注甚至完全忽视,更别谈针对不同学生开展不同的就业心理指导了。第三,学生之间因为存在独立性和防御性等原因实际上并没有太多交流,反而会存在更多的竞争和攀比。第四,高职院校的心理咨询机构因为能力水平有限常常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甚至部分高职院校并未设置专业的心理部门,没有根据面临就业学生的心理特点来为他们提供针对性的心理辅导。在这样的情况下,高职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和遇到就业挫折时常常会感到无助,从而增加更多的心理负担,严重影响高职院校学生的正常就业。
3.社会心理学视角下如何做好高职学生的就业心理建设
3.1避免出现从众效应
在对从众效应进行解析的时候,无法使用片面的眼光来看待其所产生的结果。通常来说,其所产生的结果主要由其发生在什么场合中或者什么问题中而决定。所以,在对高职生进行心理辅导时要有效避免高职院校学生出现从众心理效应,提升对职业长远规划的重视,更多地强调职业规划,并引导学生更多地去中小型城市或基层单位进行就业,从而更好地发挥与突出其自身的价值与职业发展前景,推动自身的全面发展。同时,高职院校还要加强与中小城市、基层单位的交流、沟通,现身说法,帮助学生形成对基层工作人力资源正确认识,使他们能从基层出发、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前进。
3.2培养高职学生的自我效能
根据自我效能的定义可以得知,影响自我效能感的主要因素就是学生个人的经历、对自身所形成的评价以及情绪心理状态。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效能形成主要源自于成功和失败的经验、心理和情绪状态、其他人的评价和态度。所以,想要增强高职院校学生的自我效能,就必须注意控制上述的这些因素,并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在这个过程当中,结合学生的特点来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不断积累经验,遇到问题的时候善于全面思考和客观评价。面对挫折,能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这可以有效提升个人的自我效能感。从而增强他们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能力以及情绪管理能力,保持好自身的状态,进而拥有更强的就业心理适应能力。同时,教师还要积极鼓励学生进行自我暗示,使学生在产生消极情绪的时候能够做好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做好对身心状态的有效管理。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与同伴交流的方式来增强自我效能,形成对自我的合理评价,这还有利于维护与他人的良好关系。
3.3做好职业生涯规划
所谓职业生涯,是指相关的工作经历。职业生涯中并不仅仅包含客观的经历过程,同时也包含着自身的选择和适应过程,并且会涉及到个体特征和角色转换及同化过程。职业生涯规划,就是通过相关的理论知识来帮助高职院校学生进行职业选择和匹配过程的辅导。在这个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高职院校的教学目标,从而使得学生更容易适应和匹配社会需求,进而采取研讨和实践等多种方式来帮助学生形成职业意识,并获得全方面的发展。
3.4转变就业观念
从高职院校学生的角度来说,以往的就业观念应无法适应当前的社会发展形势,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无论是欧美国家,还是东南亚国家都是高职院校学生的重要就业区域,所以需要高职院校学生开拓自身的视野,在就业时放眼全球,境外就业同样也是非常好的一项选择,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获得更多更广阔的就业机会,同时也可以使他们有效地避开国内激烈的竞争。为了帮助高职学生完成就业观念的转变,学校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可以在就业季的时候成立专门的就业指导和服务中心,并定期在学生当中开展就业知识讲座,邀请境外单位来校宣传,帮助学生扩宽就业视野,使他们打破惯有的就业观念,能够从新的角度来对自己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在准确认识自己的基础上把握就业机会。
3.5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心理援助机制
临近毕业的高职生具有特殊的身份,他们不仅是即将离校的学生,同时也是准社会职员,因此对该群体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工作,同时需要社会、政府以及用人单位的协助。因此,要想有效改变高职生的传统就业观念,就必须要整合各种资源,通过成立心理援助机制的方式来为毕业生提供针对性的服务。对于政府來说,需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宏观的角度来为学会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对他们进行有效的引导。对于学校来说,则需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在这个基础上构建完善的心理援助机制与就业引导机制,以此来为学生提供专业的、及时的心理咨询服务,提高就业心理指导的时效性。同时,还需要加强对企业之间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就业信息和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