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1

餐桌要充满绿色

春节团聚少不了吃。春节期间,每家餐桌上都是琳琅满目,饭店也是一桌难求。但怎样才能吃得更健康、更环保呢?事实上,如今春节餐桌上的浪费已到了触目惊心的地步,这种浪费不仅表现在金钱上,而且也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春节期间往往是食用野生动物的高峰。尽管近年来人们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加强了,但春节期间购买、食用野味的事情还不少见。引起人们食用野生动物欲望的因素是复杂的,但有相当部分是来自根深蒂固的文化习俗。为了保护濒危野生动物,消费者应自觉放弃这种不健康的消费行为。有野生动物保护专家建议大家春节不购买野生动物,让那些野生动物商贩发不了昧心财;下餐馆不点野味,走亲访友时不食用野味,让野味从餐桌上消失。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平时一日三餐已基本能满足身体对各种营养的需要,没有必要仍按老传统那样大吃大喝。春节餐桌造成的浪费不是个小数目。大家应常怀“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之念,过一个欢乐而又节俭的春节。

礼品要重内在品质

讲究“礼尚往来”、“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是中华民族的传统。逢年过节,大街小巷,人们大包小裹地购买礼品,或孝敬父母,或访问亲朋。可礼品中那大盒小盒、方格纸板、泡沫塑料、绸布等就有一大堆,宛若鸡肋,弃之可惜,留之无用,最终也只是墙角的一堆垃圾。有的商家为哗众取宠,不惜为原本价格一般的商品配上名贵红酒,甚至金银水晶饰品来提高“身价”。无数礼品虽然因为外包装的华美上演了“灰姑娘”童话,但过度包装产生的垃圾却令人头痛。

过度包装是一种浪费和假象,主要表现为包装层次过多、材料过当;结构设计过当、包装功能过剩;表面装潢过度、包装成本过高等。过度包装就是制造垃圾,因为这些包装没有实用价值,只能当作垃圾扔掉,严重地浪费了原本就稀缺的资源。而且,相关的垃圾处理费用也很大。北京市曾做过统计,如果避免或减少这些不必要的包装,仅垃圾处理一项费用每年至少可以节省2亿元。专家建议,消费者过节选择礼品别盲目追求外观的华丽和价格的昂贵,关键要货真价实。

另外,塑料袋仍在污染我们的环境。在我国的668座城市里,有2/3被垃圾环带包围, “垃圾围城”不仅影响着气候,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垃圾主要来自我们用过的东西,虽然禁塑令推出有一段时间了,但基于各种原因,一次性塑料袋还没有从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真正消失。它们多年不腐,长年不烂,集中起来堆积如山,分散开去处处可见,随风飞扬。在房屋周围、马路旁边、花园的树根草丛常现塑料袋的踪迹,在城郊农田、公路、河道也有塑料袋的身影。

娱乐要适度

春节,少不了娱乐。家长大多会买一些玩具作为礼物送给孩子们。亲友聚会时,唱歌、燃放鞭炮也是常有的“节目”。但长时间泡在娱乐场所,不知不觉中会受到彩光污染。因为这些场所一般安装黑光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灯光等设备,会造成彩光污染。研究表明,黑光灯所产生的紫外线强度大大高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且对人体有害影响持续时间长。另外,过春节时,燃放烟花爆竹产生大量的烟尘严重污染空气,散飞的纸屑又影响地面卫生,而且还会发出剧烈声响,形成噪音污染。特别是烟花爆竹使人们在体会浓浓年味儿的同时,也给人带来许多危险,由此产生的烟尘、噪声和纸屑造成的污染也不容小觑。

低碳”在于意识

虽然有越来越多的人赞成以各种“低碳”的方式过春节,但反对的声音也在不断响起。诸如“失去了年味”、“对传统文化的伤害”等都成了反对的理由。

其实反对的理由也并非没有道理,毕竟放鞭炮、通宵点灯等方式是很久以来中国人过春节最习以为常的做法,但是“低碳春节”这一概念的提出,或许当初只是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醒人们培养节能环保的“低碳”意识。

过去的这两年中,人们越来越多地发现,“低碳”概念开始不断渗入到生活和工作的许多方面中来。吃、穿、住、行,样样都希望能做到“低碳”,各种各样的“低碳”生活方式建议也扑面而来,常见的比如“少开车,多使用公共交通工具”,“随手关灯,少用空调”等,夸张一点的建议像是“不使用大尺寸的显示器”、“尽量不叫外卖打包送餐”等。

春节期间,很多地方的报纸都报道了有关“低碳”过春节的新闻,虽然新闻报道中提到的很多低碳方式可能使得这个“年”过得或多或少缺了些年味,但从培养更多人拥有“低碳”意识的角度上来看,并没有错。

“低碳”概念自提出以来并没有历经多长时间,尽管对于很多具有良好环保意识的人而言,这已是老生常谈,但面对中国十几亿的人口来说,还是有很多地方和很多人需要了解并认识“低碳”的重要性。

不少地方为了完成节能减排的国家任务,用类似“拉闸限电”“工厂停工”等非常极端的手法以达到减少能耗的目标,特别是某些地区在面临高温天气考验的同时,却被迫无法用电消暑。

不少媒体极力反对这样的极端做法,节能减排绝对不是今年或者明年的事,这是个长久持续下去的话题。要“低碳”,除了升级使用低能耗高效率的生产方式外,还有就是尽可能让更多的普通大众在一点一滴中把能源和资源都节省下来。

关于“低碳”过春节的提议,有媒体撰文表示,过一个低碳的年不仅是一个新的话题,更是一种道德的选择,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态度。节约环保型的春节生活,你只需要小小的留心和付出,节能减排的效果就会立竿见影。

有不少环保组织都提出“低碳”生活是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在新春佳节中节约能源,改变高耗能的生活和消费习惯,过一个低碳绿色的春节,既是传统习俗与新年趣的有机结合,又是一种时尚的追求。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2

[关键词]低碳生活 城市 对策

[中图分类号]X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9-0131-02

一、问题的提出

低碳经济作为当今全球在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重要经济模式,已经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英国、德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在实践中探索低碳经济发展的对策,并在此领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作为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世界第二温室气体排出国,中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长春市作为重要的省会城市,更需将低碳生活作为低碳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所以,了解居民低碳意识状况,帮助居民确立低碳生活理念,探索践行低碳生活的新方法、新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长春市居民低碳生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长春市居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足

在此次调查中,我们设置了“您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吗”这一问题来反映居民对具体“低碳生活”方式的认识水平。其中回答“很了解”的人只有11%,“较了解”的人为37.8%,“听说过”的人46.8%,4.4%的人选择“从未听说过”;调查又通过“您知道以下哪些做法可以减少碳排量”来了解人们对低碳生活方式的了解程度,结果发现只有47.3%的人认为“穿棉质衣服比尼龙衣服的碳排量更少”,34.2%的人认为“减少肉制品的摄入量会减少碳排量”。这表明大多数的人都不太清楚日常生活中的低碳方式。

(二)长春市居民对低碳饮食的实践程度高于认知程度

调查发现,长春市居民对低碳饮食的认知度较低,在饮食方面缺乏低碳意识,但是对低碳饮食的实践度较高。在认知层面,只有少数被调查者能意识到正确低碳饮食方式,如“肉制品的摄入量与碳排量成正比”。而在实践层面,有47.4%的人能够经常做到“避免油煎、油炸食物”,只有19.6%的人认为自己存在经常“暴饮暴食”的情况。

(三)长春市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较弱,不注重节约的现象比较普遍

低碳消费生活方式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为满足物质、精神文化需要,消费各种低碳、绿色消费资料和劳务的活动方式的总和。

本次调查主要从人们对低碳产品的选择来考察人们的低碳消费意识。低碳产品是指具备节能、减排作用的产品,它在生产过程、运输、外包装等方面都讲求低碳。在问到关于购买日常用品产地问题时,60.4%的人认为产品产地无所谓,只要是自己喜欢,哪里的都一样;只有13.1%的人表示很少购买外地产品。在问到“购物时怎样考虑产品的包装”,有34.4%的人认为产品包装“无所谓”,29.9%的人表示“尽量选择纸质包装的产品,感觉比较环保”。另外,对于购买冷冻冷藏食品的提问,44.5%的人表示偶尔购买,只有5.7%的人表示从不购买,这说明居民对低碳消费的意识浅薄,大多数居民在购物选择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的要求或者产品的性能,不考虑关心产品的低碳情况。

三、长春市居民低碳生活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居民低碳意识缺乏

通过此次调查,我们发现低碳生活并没有深入到居民生活的点滴中。数据显示,只有11%的居民知道什么是低碳生活,其他大多数只是了解一些,44%的人没有听说过“低碳生活”。大部分居民单纯认为只有生产领域才会产生碳排放,平时的日常生活不会产生碳排放,居民普遍认为自己日常生活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关系不大。

(二)社会低碳生活宣传力度不够

社会宣传教育不到位是致使一些人存在高碳化生活方式的重要原因。调查发现,虽然大多数人对低碳生活的支持度相当高,但是由于认识不够,仍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不关电脑、不关水龙头,浪费点水电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也浪费不了多少钱”,这说明很多居民对日常低碳生活的重要意义及我国在碳排放方面面临的严竣形势还认识不清,认为实现低碳离自己很远,甚至有一些人认为自己有钱,无所谓浪费。

(三)传统不良观念的根深蒂固

受传统不良观念影响,大多数长春市居民目前仍存在“便利消费”“面子消费”的消费方式,这对实现低碳生活方式是很大的障碍。如很多年轻人为了生活的方便快捷,甚至家里的餐具都使用一次性的碗筷,冰箱里放满了冷冻冷藏食品,认为这样的生活才够方便够时尚。还有的家庭认为买车是必要的,甚至通过借钱或者贷款买车,认为“买了车才感觉到自己是上层社会的人”。这种虚荣的消费理念、便利的消费观念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导致了人们生活领域的高碳化趋势。能否选择一种低消耗、低污染、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直接影响生产结构的改变,进而影响到低碳发展状况。而低碳消费的实现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人们在思想上改变不合理的消费理念,整个社会和家庭应该提倡低碳消费意识,普及低碳消费习惯和观念,引导人们逐步步入低碳消费结构中去。

四、长春市建设低碳生活的思路与对策

在以上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借鉴国内外低碳生活的经验,结合长春市实际,从多角度拟定提出长春市居民实践低碳生活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大低碳宣传力度,树立全民低碳理念

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多种宣传手段,集中开展大张旗鼓的低碳生活科普宣传活动。制定《低碳生活手册》,把家庭低碳生活知识宣传普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让居民明确应该采用怎样的具体措施来实践低碳生活。将低碳理念同时引入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从校长、教师做起,身体力行带动学生自觉践行低碳理念:不浪费粮食、节约用水、不要存在攀比心理等,从小培养青少年的低碳意识,树立低碳理念,使公民从小就树立起节能减排的良好道德风尚。

(二)完善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法律制度和规范

政府应强化低碳认证,加强低碳产品的标识管理,加大低碳产品生产销售中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培育低碳市场,充分发挥低碳价格促进生产与消费的作用,制定媒体的规范宣传制度,防止出现过度渲染“奢侈”消费、高消费的现象。综合利用税收、价格等政策工具,引导并推广“低碳”消费方式,抑制“高碳”消费,使全社会形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三)政策上给予企业支持与引导

鼓励风力、水力、太阳能等新能源开发项目的建设,加强对低碳型房屋建设、低碳物业管理技术研发、高能效耐用型家电推广的支持,政府应对提供节能产品和低碳能源开发技术的此类企业在税收和融资方面提供支持。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免税费、提供财政补贴等措施鼓励企业大力研发低碳产品,推进实现低碳生活的实践。

(四)完善低碳生活设施建设

城市是人口、建筑、交通的集中地,也是高能耗、高碳排放的集中地。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以及家用小汽车数的增加,长春市的城市拥堵现象越来越严重,排放强度也随之增加。要有效地解决这一难题,就要不断完善城市的公共交通设施,提高公共交通在城市客运交通结构中的比例,如实施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交通模式,推进轨道交通建设。政府还可以通过减免购置税,引导消费者购买小排量汽车,财政补贴方式推广节能灯、高效节能空调,鼓励家电或汽车“以旧换新”等,通过税收等手段,抑制消费主体的高碳消费方式,等等。

【参考文献】

[1]沈金菊.低碳经济背景下低碳生活方式的引导[J].企业导报,2010(10).

[2]刘敏.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湖南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研究[J].消费经济,2009(25).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3

低碳经济对策建议

现有的文献对低碳经济的概念尚无统一规定,我国学者对低碳经济的概念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说明。周生贤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发展低碳经济是一场涉及生产模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国家权益的全球性革命。

付允认为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和高效能、高效率、高效益为基础,将低碳发展作为其发展方向,将节能减排作为其发展方式,将碳中和技术作为其发展方法的绿色经济发展模式。

一、低碳经济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伴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样化以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速发展,气候变暖所造成的全球性气候灾难让世界重新思考传统经济发展模式的问题。传统的以“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为特征的高碳经济模式所产生的碳排放及其带来的全球气候变化己经危机当前和未来人类社会的总体福利,加快经济发展模式转变已经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特征的低碳经济逐步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选择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全球的共识。

(二)国外研究现状

“低碳经济”产生于全球气候变暖大背景,作为一种应对气候变暖工具,其一诞生便背负着明确的历史使命,其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完善与升华,对其研究也首先立足于各国的具体实践,然后进入学术研究领域。“低碳经济”概念产生于英国2003年的《我们的能源未来―――创建低碳经济》能源白皮书,该白皮书目的是实现《京都议定书》的减排承诺,确保本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低碳经济概念的提出引发了世界的广泛关注,并逐渐受到国际社会及其他国家和地区的重视。2007年3月英国《气候变化法》草案,从法律角度明确低碳经济社会建立,为本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提供法制依据。通过政策与法制措施,低碳经济概念开始深入人心,其内涵也得到不断丰富与完善,其领域也在不断扩展,其理论研究也逐渐得到学者们重视,其影响也扩展到了其他国家。如美国尽管没有签订《京都议定书》,但在低碳经济理念影响下,其意识到高碳经济的不可持续,人类必将迈向低碳经济,为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全球制高点,美国从实践层面加大低碳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此外,日本、澳大利亚、德国、丹麦等国都从实践角度建立起各具特色的低碳经济发展框架,欧盟委员会于2007年通过了立法动议,要求修订欧盟现行的《燃料质量指令》,为生产和运输燃料制定更严格的环保标准,以有效减少碳排放,使空气质量能够达到欧盟2005年制定的《空气污染主题战略》标准等,可见整个世界都在关注低碳经济。

二、低碳经济发展对策的建议

(一)大力发展“低碳产业”

为了实现低碳,停止发展与低速发展都不可取,惟有加速发展,同时提高我国在低碳经济与技术方面的竞争力。因此,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向低碳经济转型的同时,大力发展低碳产业。低碳经济不仅仅是需要去郑重承担起来的一份责任,它同时也意味着一种新的发展机会,必须在转型、转变中培育和创新更多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全国第一个规模达50亿元的杭州市“低碳产业基金”就是政府主导的典型的低碳产业,其投资方向是三大类:即为“高碳改造、低碳升级和无碳替代”。高碳改造包括节能减排;低碳升级包括新材料、新装备、新工艺升级原有设备;无碳替代包括新能源;核能、风能、太阳能等。

(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优化经济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低碳产业。工业部门对我国实现低碳经济发展有重要作用,工业的发展必须由能源的密集使用作为支持,造成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因此需要在满足国内消费需求和出口的前提下,避免重工业迅速发展带来的物耗高、能耗高、碳排放高的问题,发展低排放高效能的低碳产业。对诸如钢铁、电力、化工、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产业优先制定碳排放标准和标识制度,增加行业准入门槛,对高排放行业,尤其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化工制品制造业的能耗和排放水平进行限制。

(三)缩小区域差距,全面发展低碳经济

对于我国不同省域低碳经济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特点,针对不同区域应有不同的政策。对于东部沿海以及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应该改变过度重视经济发展的目标,将经济发展、温室气体减排和人类发展三方面共同发展作为区域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目标,将三者结合的总体表现作为考量发达区域发展的基础。

(四)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参与低碳活动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我国居民的物质需求得到了极大满足,但是由于生活水平提高造成生活能源的消费需求也越来越大,随之能源消耗产生的 CO2排放呈上升趋势,因此倡导低碳生活的理念和创造低碳消费的环境成为我国低碳经济在社会生活方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应加大低碳生活的教育宣传力度,开展关于低碳生活的公益活动,从意识上自觉地建立起低碳消费和生活理念。政府应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多种途径来宣传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并举行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讲座,使公众学习到在生活中如何进行低碳生活,学会如何进行节能减排。

三、结论

低碳经济是一种时尚,也是以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必须从政府的政策和全民的意识来有效提高低碳经济的实施,使我国在低碳经济的潮流中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以此来提高全民节约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郑永红,梁星.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对策和建议[J].环境保护,2009(11).

[2]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编.2009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4

【关键词】低碳消费;问卷调查;长株潭

一、问题的提出

低碳(low carbon)意指较低或更低的温室气体(以CO2为主)排放。低碳消费是一种在消费过程中积极实现低能耗、低污染和低排放,基于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态化消费方式,其实质是以低碳为导向,当代消费者对社会和后代负责任的消费。消费者作为实行低碳消费的最小单元,是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当前,许多消费者已经充分意识到低碳消费对于自身生活及城市发展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并已从日常小事入手,开始培养科学的消费方式。但不容否认的是仍有部分消费者对低碳消费概念比较模糊,“过度性消费”、“炫耀性消费”等不良观念仍然存在。面对经济迅猛发展所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消费已经成为建设两型社会,保护蓝天碧水的必要举措。有鉴于此,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长株潭消费者低碳消费状况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旨在为促进低碳消费、引领低碳生产、建设两型社会提供参考。

二、调查设计与样本分析

本次调查在2014年5月进行,问卷内容主要包括长株潭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认知和态度、了解消费者低碳消费的实践情况以及影响低碳消费实践的因素等方面。样本选择上,我们选取了长株潭地区人流量大、商业繁华的10个商圈(具体见商圈分布),每个商圈驻点通过街头拦问的方式调查50个消费者,共访问500名消费者。样本涉及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职业、不同收入。本次调查回收的问卷共500份,剔除掉前后矛盾以及填写错误的问卷,统计出有效问卷486份,问卷有效率97.2%。数据统计处理采用Excel软件。本次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如表1所示。

三、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消费者对低碳消费持有积极态度,但低碳概念的认知比较欠缺

调查表明,对于“低碳和您的日常生活关系大吗?”和“了解低碳理念后,您会积极响应低碳消费吗?”,调查结果表明,68%的消费者认为低碳和自己的生活息息相关,这说明他们对低碳生活的支持度较高,有27%的消费者觉得自己的生活和低碳“在某些方面有点关系”,而认为“关系不大,那是政府的事”只占5%;另外,对于在理解低碳理念之后,有80%的被调查消费者“会响应而且会带动身边的人一起”践行低碳消费,不过也有14%的消费者选择了“无所谓,只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更有6%的消费者选择了“不会,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这说明消费者对低碳消费持支持的积极态度,意愿上也希望践行低碳消费。

另一方面,81%的消费者通过各种途径只是听过或是知道低碳消费的少数内容,这些消费者还将低碳消费、绿色消费、生态消费几个概念混淆起来,也基本未听说过碳足迹、碳标签等新名词。而只有19%的消费者对低碳消费的相关含义和内容较为熟悉。对于“低碳消费是否会降低生活质量”,49%的消费者认为不会降低生活质量,30%认为会稍微降低,21%认为会大大降低生活质量。这说明低碳消费在全社会已经具有一定的认知基础,但人们对于低碳消费的认识并不深入,绝大部分认知仅仅停留在表面,仍然需要我们大力倡导低碳消费理念,广泛宣传、普及低碳消费知识。

(二)低碳消费实践度不高,是否实施低碳与个人收入和产品定价关系密切

1.日常生活习惯的低碳消费实践分析。

我们选取与消费者日常生活习惯相关的问题,如“是否经常使用环保购物袋购物?”、“是否对电子设备充电完成后拨离电源?”、“是否对家庭生活废水二次利用”进行调查,结果表明58%的消费者都“能经常使用环保购物袋”,也有42%的消费者明确表示为了方便而用一次性的购物袋;在使用完电子设备充电器完成后,63%的消费者“主动自觉拔离电源”,也有24%的消费者“偶尔能做到”,不过也有13%的被调查对象“做不到”;对于家庭生活废水的二次利用,有超过70%的消费者“不能做到”,位居榜首,不过也有25%的消费者“能做到”,也有5%的被调查对象“从来不做”。上述调查结果说明消费者日常生活中低碳消费实践度较低,很多的低碳实践取决于是否会影响自身正常生活,是否方便、省事、省力。

2.购物方面的低碳消费实践分析。

有关“您购买东西是否会选择低碳节能型?”、“如果购买低碳产品,在对比同类普通产品,您愿意付出多少额外费用?”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对于购买低碳节能型产品,“经常购买低碳节能型产品”的消费者占到41%,比重最大,“有时选择购买低碳节能型产品”的消费者为31%,“偶尔购买低碳节能型产品”的消费者占28%;那么对于购买的低碳节能型产品价格高出普通产品的“10%以下”,有54%的被调查对象能够接受,而价格“超过10%~25%”的,35%的消费者愿意购买,当然价格“超过25%",只有11%的消费者愿意支付。居上所知,要引导人们采取低碳消费实践除了宣传教育外还需要利用经济杠杆来调节控制,一方面可以鼓励企业实施低碳生产,以低碳产品替代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另一方面可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来鼓励消费者选择低碳消费,通过经济手段促进低碳消费的健康发展。

(三)经济因素的考虑决定了低碳消费的普及程度

调查消费者践行低碳消费影响因素时发现,选择经济因素的人数占59%,其次是社会氛围占27%,个人意识占12%。消费水平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们的收入水平,收入水平决定着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关注和选择程度。目前中国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人们收入两极分化较严重,多数消费者没有足够的经济条件来选择低碳消费行为。

对于低碳消费没有普及的原因,33%的消费者选择是对概念不了解,没有养成低碳消费习惯,其次是政府引导不够,消费者不知如何实践,占到27%,还有错误的消费理念影响了消费行为,占到19%。在此,我们必须承认低碳消费需要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共同努力,仅仅依靠部分社会群体、企业和机构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广大消费者必须从自身出发,通过多种渠道深入了解低碳消费理念,并采取实际行动来践行低碳消费理念。

四、调查结论

通过统计分析本次调查问卷结果,对于长株潭消费者低碳消费意识的现状有了初步认识,同时也发现了可能存在的问题。首先,知道“低碳”的人数较多,但清楚其内涵的人较少。随着近几年宣传力度的加大“低碳”一词已经深入广大消费者的心中,但是对低碳内涵了解深入的人所占比例有限,而且认识上还存在一定误区。此外,虽然大部分消费者对倡导低碳消费的态度是积极的,但是在日常消费实践中并没有体现低碳消费理念。

其次,企业对低碳产品生产投入不足,可供消费者选择的相关产品种类极为有限,而现有的低碳产品价格偏高,同时我国低碳产品质量认证标准和监督机制并不完善,导致消费者对低碳产品的可靠性存在疑虑。另外,低碳消费的传播方式较为单一,主要通过各种媒体传播,需要丰富其他途径推广低碳消费理念,如可以加强政府宣传引导。

五、对策建议

消费者消费方式由“高碳”向“低碳”的转变需要政府、企业和社会团体等共同配合,在多方的共同推动下推广低碳消费理念,树立低碳消费观,构建生态、文明、健康的低碳消费方式。

(一)政府发挥指引作用,通过多种途径引导消费者和企业低碳化

首先政府应该加大对长株潭消费者低碳消费的宣传力度,积极培育全民低碳消费意识,深入普及科学的低碳消费知识,营造低碳消费文化氛围,引导和帮助消费者建立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政府部门、行业协会和相关非政府组织需要通过大众媒体、公益活动等多种途径,面向消费者宣传“低碳生活”、“低碳消费”等理念,增强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感,鼓励和刺激消费者进行低碳消费,问接促进低碳零售业发展。其次制定完善的政策法规体系。政府应出台政策和法规鼓励企业实行低碳化生产,如制定奖励措施,对于开发低碳产品、高效利用能源的企业,给予大力支持和鼓励,并在贷款、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二)企业发挥自主作用,积极探索低碳发展之路

低碳消费方式作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给经济发展和企业经营带来全新的机遇和挑战。企业必须在生产和供应链的每一个环节进行绿色环保和低碳革命,通过技术创新实现低碳、节能、减排生产。此外,企业也是低碳消费产品的提供主体,是联系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只有企业提供了低碳节能的消费品,使公众在购买产品时有所选择,才能更广泛、深入地推行全民低碳消费战略。低碳产品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量控制成本,使价格能被广大消费者接受。

(三)消费者应该更新过时的消费观念,广泛参与低碳消费

居民应强化低碳消费理念,树立以过度消费、奢侈消费为耻,以适度消费、理性消费为荣的思想意识。加强对低碳消费方式的了解,践行低碳消费方式。消费行为不仅要兼顾当代人的当前消费,而且要兼顾后代人消费需要的满足,当代人消费的增长要不影响后代人消费的增长。具体表现为减少便利性消费,拒绝高能源消耗;减少一次性消费,增强低碳和环保意识;减少奢侈性消费,避免大量消耗能源;减少高热量饮食消费,推崇膳食平衡等。

总之,发展低碳消费是一场涉及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生产模式的革命,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在低碳消费理念的指引下,消费者选择低碳消费方式,践行低碳消费行为尤其关键。唯有如此,才能形成良好的低碳消费环境,共同推进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敏.低碳经济背景下构建湖南低碳消费生活方式研究[J].消费经济,2009(10).

[2]杜威.基于低碳意识视角下的低碳消费分析[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4(5).

[3]赵敏.低碳消费方式实现途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11(2).

[4]刘华容.关于中国建设低碳消费模式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2010(4).

[5]马振涛,胡建国.低碳消费政策分析框架与消费行为[J].生态经济,2015(9).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5

[关键词]低碳 城市化 发展策略

伴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当务之急。在“低碳”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的形势下,如何践行“低碳”发展理念和选择合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成为当前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一、低碳与低碳城市

城市化是指在工业化和人类社会分工的发展过程中,非农产业及人口从农业中分离出来,逐渐聚集形成城市的过程。城市化水平的提升对拉动内需,带动GDP 的增长,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及区域经济的发展除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为基础的城市化发展面临着高碳发展模式的挑战。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正确践行低碳理念,选择恰当的城市化发展模式来保障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专家和学者研究的重要课题,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对此进行了描述。付允、汪云林等学者认为,低碳城市是通过在城市发展低碳经济,创新低碳技术,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减少城市的温室气体排放,彻底摆脱以往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经济运行模式,形成结构优化、循环利用、节能高效、绿色环保的经济体系,形成健康、节约、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最终实现城市的清洁发展、高效发展、低碳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夏堃堡认为,低碳城市就是在城市倡导低碳生产和低碳消费,建设一个良性的可持续的能源生态体系,建立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胡鞍钢认为,低碳城市是中国从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重要的一个方面,包括低碳能源,提高燃气普及率、提高城市绿化率、提高废弃物处理率等方面的工作。综合以上观点,笔者认为低碳城市是以生态文明为指导思想,采取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生活方式的城市。低碳城市发展旨在通过经济发展模式、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在保证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实现有助于减少碳排放的城市建设模式和社会发展方式。

二、山西的低碳城市化

众所周知,山西是我国的能源大省和典型的资源型省份。以山西省为例,探讨和研究低碳理念指导下城市化的发展策略将具有代表性和借鉴性意义。

通过相关文献和相关数据的查阅发现,山西作为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省份,近些年城市化迅速发展,能源消耗量居高不下,带来的资源、能源和环境问题也比较严峻,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山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中的障碍主要有以下几点:

首先,山西省低碳城市化发展困难重重,压力较大。经历了严格的资源整合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大胆尝试资源型城市综合改革,山西省的产业结构调整取得较为明显的成绩。但由于历史原因,第二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产业结构的调整仍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第二,现阶段降低能耗与低碳指标的实现主要通过行政手段来实现,加上转换成本较高,致使中小企业低碳技术改造和应用的积极性并不是很高。另外,现有财税体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在某种程度上对低碳城市的发展起到抑制作用。分税制财政体制和政绩考核制度使得地方只有通过以高能耗为代价才能实现经济的发展来保证地方财政的稳定,财政的缺失无形中成为阻碍了山西低碳城市化的步伐的重要原因。

另外,目前我国低碳技术的研发环节较为薄弱,其向生产力的转化更为薄弱。与煤炭相关的低碳技术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和煤层气的勘探开发、二氧化碳捕获与埋存等领域开发的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新技术等,因技术研发投入和风险较高,中小煤矿难以承受,致使研发的重任落在大型国企和政府科研单位的肩上,而这些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需要复杂的审批流程和资金压力,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山西低碳城市化的步伐。

第三,居民整体的低碳意识相对较低,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较为落后。受地理因素的影响,与沿海城市相比,山西居民的低碳意识较差,根深蒂固的高碳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一时难以改变,生产生活中依然存在高投入和高排放的问题。

三、建议和对策

结合山西省城市化发展现状及低碳发展的障碍,以正确践行低碳理念为起点,参考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的成功模式,为促进山西省的城市化进程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建议如下:

1.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低碳产业。结合山西省的城市化发展道路,不难发现山西的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中,信息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都较低。在今后的发展中,继续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同时,把握综合改革实验区的宝贵契机,注重文化生产力的挖掘,发展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绿色经济增长点,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另外,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低碳项目是促进低碳城市建设的有效载体,能有力的唤醒居民的低碳意识,同时对其它省份的低碳城市化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2.鼓励低碳技术创新,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促进煤炭相关的低碳技术创新,一方面要加强与煤炭相关的低碳技术研发,并建立成果转化平台,促进技术向生产力的转化。同时完善相关政策和法规,通过法律手段保护研发者的权益。另外,积极组织相关教科研及能源领域相关资源,建立实验室,定期或者不定期召开能源发展论坛,促进能源政策和信息的传播交流,通过研发新能源和替代能源,缓解资源紧张和环境污染的局面,也是促进山西省实现低碳城市化发展的有效途径。

3.唤醒居民和企业树立低碳意识,引导养成良好的低碳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加大低碳相关概念的宣传与推广,唤醒居民的低碳消费意识,引导形成健康的低碳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这是山西低碳城市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参考文献:

[1]付允,汪云林,李丁.低碳城市的发展路径研究[J].科学对社会的影响,2008,(2)

[2]夏堃堡.发展低碳经济,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J].环境保护,2008,(20).

低碳生活方式的建议范文6

【摘要】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的旅游形式,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对内蒙古旅游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内蒙古发展低碳旅游的建议与对策。

关键词 低碳旅游;经济;内蒙古;旅游业

【作者简介】张晓娜,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城乡规划管理。

一、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和问题

(一) 内蒙古旅游资源概况

内蒙古位于中国北部边陲,东西直线距离2430千米,南北直线距离1700千米,幅员辽阔,地跨东北、华北、西北,全区总面积118.3万平方千米,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8。内蒙古旅游资源极其丰富,拥有草原、森林、沙漠等自然景观以及独特的民族文化。内蒙古拥有天然草场约8667万公顷,占全国天然草场面积的19.2%,是中国五大天然草场之一。内蒙古森林资源在全国也占有重要地位,著名的大兴安岭林区大部分在内蒙古境内,全区森林面积0.24亿公顷,居全国第一位,森林覆盖率达到20%。另外内蒙古西部地区有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浑善达克沙漠、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其中巴丹吉林沙漠是中国第三大沙漠,内蒙古第一大沙漠。沙漠中神奇的自然景观,众多的湖泊和绿洲,成为沙漠旅游开发的依托资源。内蒙古民族文化丰富多彩,在古代曾有几十个民族在此生息繁衍,这些北方游牧民族和游猎民族长期形成的生产、生活习俗,与现代生活形成鲜明的反差,形式多样,可观赏性强,感受丰富,对旅游者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有巨大的旅游开发潜力。

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内蒙古把积极发展旅游业作为长期的发展战略,目前正在开发和培育高品质、具有民族特色的旅游产品,加快建设国家级生态休闲旅游景区景点,建成一批年接待游客能力50万人以上的国内知名旅游景区,创建一批特色旅游城镇和旅游强县,积极开发民族文化旅游、乡村旅游、工业旅游、红色旅游、冰雪旅游等新的旅游产品,推进旅游常态化。

(二)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内蒙古旅游业取得了长足发展,旅游基础建设逐步完善,旅游产品初成体系,产业地位初步确立,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已经成为国民经济重要的产业之一。2013年,旅游业总收入达1403.46亿元,同比增长24.36%,旅游业总收入占全区GDP的8.34%。全区国内旅游人数达到6612.76万人次,同比增长12.32%;国内旅游收入达到1343.73亿元,同比增长24.34%。旅游业直接就业人数达到26万人,间接从业人数达到130万人,同比增加13万人。截止到2013年底,全区A级旅游景区数量达到了276 家,其中5A 级2 家,4A级65家,3A级96家;星级饭店数量达到328家,其中5星级8家,4星级35家,3星级121家;旅行社数量达到901家。推出了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线路和一大批旅游项目,形成了层次清晰、内容丰富的旅游产品,为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 内蒙古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1.旅游产品开发水平不高,对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旅游精品项目少。从旅游产品开发的总体看,围绕草原风光、民族风情开发的旅游产品档次低,重复开发严重。依托草原、沙漠、湖泊等开发的旅游产品均体现民族风情这一主体,但在开发中对蒙古族为代表的民族文化内涵挖掘不够,表现为各旅游景区(点) 民族文化表现形式单一,低水平重复,普遍缺少展现蒙古族日常生活的内容,或只注重形式忽略内涵;体现民俗文化的方式过于形式化,参考性较低。

2.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内蒙古生态环境尤其是草原、湖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不合理的过度开发或忽视必要的保护,不仅会失去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而且会破坏生态环境,影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3.旅游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人才缺乏。目前, 内蒙古旅游的教育事业获得较快发展,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等院校已设立旅游专业,培养出一批旅游专业人才,但现有人才远远不能满足内蒙古旅游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二、内蒙古低碳旅游发展现状

目前,内蒙古正采取多项措施推行低碳旅游,已经取得一定的成绩。旅游景区的规划发展注重应用低碳旅游的理念,如内蒙古旅游局组织制订的《阿拉善盟旅游业发展与布局总体规划》(2009~2025年)高度重视生态保护,提出“低碳旅游”概念,结合阿拉善盟建设国家生态战略示范区,将“低碳旅游”理念运用于旅游项目建设之中,具有明显的特色和发展前瞻性。内蒙古低碳旅游区建设成绩卓著,2010年,由《国家地理》杂志和国内100 多名旅游摄影记者评选出中国三大低碳旅游区,内蒙古大兴安岭入选。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林业局2010年颁发的《大小兴安岭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规划(2010~2020年)》,标志着大兴安岭地区成为我国首个获正式批准的国家级低碳经济示范区。为此,大兴安岭地区将低碳经济作为首要发展战略,确定了建设全国低碳经济示范区的发展战略构想。另外,自治区政府采取多项措施推行低碳旅游,引导广大游客绿色旅游、低碳消费。如建议游客在用餐、住宿时尽量少用一次性用品,鼓励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采取步行、骑自行车等方式游玩,进而在旅行中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三、内蒙古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建议

(一) 强化政府责任,发挥政府引导作用

自治区政府及各部门应当抓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这个机遇,借助改革开放以来人们观念和理念的升级,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引导,鼓励旅游者选择低碳化的旅游方式。要大力推动低碳旅游政策的制定,如进一步发展壮大绿色环保企业,制定政策支持宾馆饭店、旅游景点等旅游企业利用新能源、新材料,及时全面引进节能减排技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降低碳消耗。出台旅游行业新的行业标准,将是否低碳纳入行业发展的考量和评价因素,出台更为细化的政策,从法律和制度层面将低碳旅游标准化和制度化,促使现有旅游模式转变到低碳、环保的发展道路上来,最终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模式。

(二) 加强宣传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

低碳旅游,前提是实现生态环境观念上的创新,重估自然资源的价值。我们必须转变观念,认识到自然资源的作用,既要重视其经济价值,又要重视其生态价值、精神价值和社会价值等。发展低碳旅游,建立绿色生活方式,不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为此应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广泛动员全民参与,充分利用电视、报纸、影像等各种媒介,普及气候变化、低碳经济与低碳旅游相关知识,鼓励人们将低碳生活方式体现在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形成低碳思维方式。节约能源和资源要从小事做起,引导人们更多地选择低碳旅游方式,促使旅游者将环保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规范。旅游业相关部门应配合环保部门开展公关活动,对广大消费者进行教育,增强公众的环保理念,强化他们的绿色意识,从而更积极主动地进行绿色消费。

(三) 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

低碳经济是人类的未来,低碳旅游是旅游的未来,低碳旅游是一种新兴的特殊旅游方式,需要高素质的专业管理人才和服务人才。应利用旅游院校、培训班、专题讲座、派出学习等办法培养一大批旅游方面的专业人才,加强对低碳旅游理论和规划方面的研究,为内蒙古地区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 杨智勇.低碳经济背景下内蒙古发展低碳旅游的对策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3,(16):44-45.

[2] 黄文胜.论低碳旅游与低碳旅游景区的创建[J].生态经济,2009,(11):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