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饮食的认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健康饮食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健康饮食的认识范文1

菠菜

不贫血:菠菜中富含铁,铁是人体造血原料之一,是女性经期时的好食品。经常吃菠菜的人面色红润、光彩照人,可远离缺铁性贫血。

体质强:菠菜中含有可观的蛋白质,可帮助身体发育,精力旺盛。

皮肤好:菠菜中会有维生素K,这是很多蔬菜、水果中缺乏的。人的头发光亮,皮肤白净有光泽,不仅需要维生素A、B、C,也少不了维生素K。

排毒:菠菜可以清理人体肠胃里的热毒,避免便秘,保持排泄的通畅。且菠菜的热量很低,常吃也不用担心发胖。

保护视力:我们知道缺乏维生素A会导致眼睛干涩、看东西“模糊”。菠菜中的胡萝卜素在体内会转化成维生素A,可降低视网膜退化的危险。对常用计算机的人应该是有不小的帮助。

稳定情绪:菠菜中丰富的维生素A、B、C可以帮助你从焦躁不安的状态中走出,赶走紧张情绪,改善忧郁的心情。

生健康宝宝:菠菜中的叶酸对准妈妈非常重要,怀孕期间补充充足的叶酸,不仅可以避免生出有发育缺陷的宝宝,还能减低新生婴儿患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等疾病的概率。

番茄

防癌:蕃茄中的西红柿红素,具有很高的抗氧化作用,它能够保护细胞不受伤害,也能修补已受损的细胞,抑制和清除人体内的自由基。保护心血管系统,降低心脏病、高血压的发病率,对防癌、抗癌有一定效果。

给你好食欲:番茄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C、P、B,纤维素,有机酸,钙等,常吃可以远离口腔溃疡,改善消化不良,增强食欲。

精力旺盛:将番茄和面包一起吃,可以增强人的耐力,如果与蛋黄一起吃,还能提高人的精力。

美白:想保持皮肤的白皙么?当然少不了常吃番茄,它含有的维生素P是细胞正常代谢不可缺少的物质,可以使皮肤的色素、暗斑消退,防止色素沉着。

巧克力

拥有快乐:巧克力有镇静的作用,它的味道和口感还能刺激人大脑中的快乐中枢,使人变得快乐。

马铃薯

护脾胃:生活在气候干燥地区的人多吃些马铃薯可以缓解燥热、便秘,还可以养护脾胃,益气润肠。

消除眼袋:把马铃薯片贴在眼睛上,可以减轻眼袋,对细小的皱纹也有作用。据说将马铃薯的汁涂在指甲上,能够使指甲更细腻、光洁。

蘑菇

营养丰富:蘑菇中的蛋白质含量多在30%以上,比一般的蔬菜和水果要高出很多。含有多种维生素和丰富的钙、铁等矿物质。最重要的是它还含有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却又是必须的8种氨基酸。

提高免疫力:香菇经太阳照射后,所含有的特殊物质会转化成维生素D,它被人体吸收后,对增强抵抗力有帮助。香菇还能够刺激人体产生更多的干扰素,消灭体内的病毒,因此香菇对预防感冒也有一定的作用。

减肥:蘑菇中有大量无机质、维生素、蛋白质等丰富的营养成分,但热量很低,常吃也不会发胖。且蘑菇含有很高的植物纤维素,可防止便秘、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蘑菇中的维生素C比一般水果要高很多,可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大豆

抑制肿瘤:豆类中的异黄酮素和金雀异黄素均是强有力的抗氧化剂,对降低女性的乳腺癌和宫颈癌很有帮助。

远离冠心病:大豆中的脂肪以不饱和脂肪酸居多,是防止冠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的好食品。

延缓衰老:黑豆不仅有较强的预防动脉硬化的作用,还能消除体内的自由基,延缓老化。

鸡蛋

增强记忆力:鸡蛋中的卵磷脂、甘油三脂、胆固醇、卵黄素等,对神经系统和身体发育有很大作用,还可对记忆力减退有一定的阻挡作用。

美容:用刚煮熟的热鸡蛋在脸上滚几分钟,促使面部皮肤血管舒张,增强血液循环,皮肤吸收营养物质,再用冷水使毛孔和血管收缩,是简单又经济实惠的美容方式。

核桃

健脑:一斤核桃的营养价值相当于5斤鸡蛋或9斤牛奶。核桃中的蛋白质有对人体极为重要的赖氨酸,对大脑很有益。因此,工作压力大而出现头晕、健忘、心悸等症状的人,不妨吃一些核桃试试。

润肤:每天吃几个核桃,或者喝加进核桃的粥,坚持一段时间,会感到皮肤细腻、滋润一些。

吃出好心情:鱼中有一种特殊的脂肪酸,与人体大脑中的“开心激素”有关。所以人在感觉情绪低落时,有意识地多吃一些鱼,心情会渐渐好起来。鱼肉中富含镁和硼,镁有镇静效果,经常吃鱼肉可以使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

烟民的福音:动脉硬化的早期症状之一就是内皮机能失调(即动脉无法扩张),吸烟会引起内皮机能失调。但鱼肉中的氨基酸可以防止动脉硬化。所以如果一时还戒不了烟,就多吃鱼吧。

橙子

防癌:一个中等大小的橙子可以提供人一天所需的维生素C,提高身体抵挡细菌侵害的能力。

健康饮食的认识范文2

全麦食品(在大部分进餐中)

人体需要碳水化合物提供能量,碳水化合物的最佳来源是全麦,比如燕麦片、粗面面包、以及玄米(也就是糙米)。它们含有麸糠和胚芽,以及富含能量的淀粉。

植物油。美国人平均每天从脂肪中获取1/3的日需卡路里,所以,把它们放在金字塔的下部是有道理的。健康的不饱和脂肪来自橄榄、大豆、玉米、向日葵、花生和其他植物油,以及富含脂肪的鱼类,比如三文鱼等。这些健康的脂肪不仅改善人体胆固醇水平,而且还能有效防止潜在的心脏猝死和心肌梗死等。

蔬菜(大量的)和水果(每日2到3次)

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有效防止心脏病和心绞痛的发生:预防各种癌症:降血压:减轻被称作憩室炎的肠道疾病;防治白内障和青光眼,对65岁以上的老人来说,这两种眼疾是造成老年失明的主要病因。

鱼、禽、蛋(每日1到2次)

这是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大量的研究表明,吃鱼可以减少心脏病的危险。肌肉和火鸡的饱和脂肪含量低,也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鸡蛋是长期被妖魔化的食物,因为它的胆固醇含量相对较高,实际上,鸡蛋是很好的早餐,它比油炸甜面包圈或者精面面包圈要好得多。

坚果和带壳豆(每日1到3次)

坚果和带壳豆是植物蛋白、植物纤维、维他命和矿物质的最佳来源。带壳豆包括黑豆、蚕豆、毛豆等干货。很多坚果含有丰富的健康脂肪,比如,杏仁、核桃、小胡桃、花生、榛子、松子等可以直接标明该食物有益于心脏。

奶制品和代用钙(每日1到2次)

为防治骨质疏松,需要摄入钙、维生素D等,奶制品是美国人获得钙的传统来源。除了牛奶和奶酪这类含有饱和脂肪的食品外,还有其他的健康方式获取钙。如果你喜欢奶制品,可坚持选择脱脂或者低脂产品。如果你不喜欢奶制品,代用钙食品是保证每日人体钙需求量的保证。

红肉和奶油(小心使用)

这些食物被放在健康饮食金字塔的上层,因为它们含有丰富的饱和脂肪。如果你每天都吃红肉,如牛羊肉等,每周尝试几次鱼或者鸡肉可以改善你的胆固醇水平。同样的,你也可以从奶油换到橄揽油。

大米、白面包、土豆、意大利通心粉、甜品(慎用)

为什么这些全美国人的主食被放在了健康饮食金字塔的顶端?因为它们会引起人体血糖的迅速提高,导致体重增加,糖尿病、心脏病和其他慢性病的发生。全麦碳水化合物则使人体血糖稳定,至少是缓慢增长而不会超过人体正常水平,使人体有能力处理多余的血糖。

多种维生素

日常多种维生素,多种矿物补充物是人体的营养后备。我们每天吃的食物有时不能提供人体日常所需的所有营养元素,这时多种维生素可以为那些哪怕是最谨慎小心的食客填补营养缺口。

酒精类(适量)

健康饮食的认识范文3

生活中常有一些中老年人,一旦发现患有糖尿病,就天天“吃糠咽菜”,肉、蛋、奶、油等都避之唯恐不及。医生一方面会为病人的自我克制感叹,同时也为他们对健康和营养的理解出现偏差而焦急。让我们看一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饮食误区:

误区一细粮不能吃

粗粮的好处是富含纤维,使粮食中的淀粉消化、吸收较慢,从而使血糖升高得较慢,但提供能量较慢,对于脾胃功能欠佳的人或老年人往往不宜过多进食,只能适当进食(如每天1餐中部分含粗粮)。白米和白面是可以吃的,但每餐不宜超过100~125克(生重),但也不宜少于75克。

误区二主食越少越好

粮食是人体碳水化合物的来源,也是身体能量的最快捷来源。如果主食进食较少,会使人全身无力,有饥饿感。有些糖尿病患者吃主食较少,还会在进餐后3~5小时出现出汗、心慌和头晕等低血糖反应。

误区三肉和鸡蛋尤其是蛋黄最好不吃

人的身体有相当大比例的蛋白(如肌肉、皮肤、毛发和内脏等),如果蛋白进食过少或偏食,就可能导致蛋白质营养不良,表现为乏力、皮肤干糙、毛发脱落或头发发黄、四肢肌肉萎缩,严重时还会出现全身浮肿等。每天1个鸡蛋、100克瘦肉(各种红肉、白肉均可)是活动量不大的体重60~70公斤者的必需量。

误区四应尽量吃白肉

红肉和白肉营养不同,从营养全面的角度考虑,应该都摄取一些,但应注意减少肥肉的摄入。在肉食的选择上可根据个人喜好、消化功能和营养全面等原则,不应只考虑胆固醇高低而对红肉一律封杀。每种食物都有其独到的营养,切不可因噎废食。

误区五稀饭应少吃或不吃

稀饭中的粮食由于烹饪时间较长,人体吸收较快,因而会使血糖升高较快。但吃稀饭引起的血糖升高又会很快下降,因而如单纯进食稀饭作为主食,会出现血糖先高后低的现象。对于脾胃偏弱的老年人,吃稀饭有助于饭食的消化吸收,也有助于身体快速获得能量。适量进食稀饭常需结合一些干粮,这样既有利于营养快速吸收,又可以防止喝粥后的低血糖。至于喝粥后的高血糖并不难克服,如餐后散步20~30分钟常常可以抵消进食稀饭后引起的一过性高血糖。

其实,糖尿病饮食就是普通人的健康饮食,真正的健康饮食是营养均衡、不偏食,适合每个人的身体和健康需要,又能满足个人口味的饮食。而饮食的偏好也不可忽视,这种偏好往往是身体特殊需要的反映,应该加以科学分析,努力扬长避短,而不能简单地按普遍理论予以评价。因此,并不需要对自己钟爱的饮食说“不”,而应该想方设法既说“是”,又能克服其不利的一面。运动是身体获取必要的营养又不会产生血糖过高的法宝。慢慢吃、七分饱对于健康是一个好建议。

果蔬养生:看谁先变心――杏

杏字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已经存在。我国自古以来就将杏列为五果之一。杏色泽悦目,香气扑鼻,而且果肉鲜甜软糯,营养也极为丰富,说到杏,你会不会联想到红杏出墙呢?为什么要用杏来代表有外心的女子呢?我推测可能跟杏自身的性质有关。杏的成熟过程与别的水果不同。在杏成熟时,首先是杏肉先变成黄色,然后才是果皮由绿色转为黄色或红黄。当女子有出墙行为时,最大的可能就是她的心先变了。

杏的营养成分

营养学家测定,甜杏仁的营养比杏肉还丰富,每500克甜杏仁含:蛋白质120克、脂肪240克、钙649毫克、磷929毫克、铁17.9毫克,还含有多种维生素。

杏的食药同源

杏的果、仁、叶、树皮均可入药,但主要是杏仁,杏仁以苦杏仁为佳。苦杏仁性温,有小毒,具有止咳、平喘、祛痰、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伤风感冒引起的咳嗽、痰多、哮喘、大便燥结、老年性肠液枯燥、产后便秘等疾症。

健康饮食的认识范文4

文/周艳

饮料美味,不少老人也爱喝,可是老人因为身体或者疾病受限制很多,那么,“三高”老人应当喝些什么饮料呢?

鲜蔬饮料

高血糖老人忌含糖饮食,用黄瓜、番茄、苦瓜、紫薯等鲜蔬调制的饮料是高血糖老人的良好饮品。

1.黄瓜汁 取新鲜的黄瓜半根,洗净,去皮,切成细丝。用干净纱布包好黄瓜丝,用力挤出汁;或者把黄瓜丝放到榨汁机里,这样榨出黄瓜汁更方便。

2.番茄汁 选新鲜、熟透的番茄洗净,用开水烫软去皮,然后切碎。用干净纱布包好,把番茄汁挤入小盆内,用温开水冲调后即可饮用。亦可将去皮后的番茄切成小块,放入榨汁机里榨汁后用温开水调成饮料饮用。

3.紫薯汁 紫薯一块,洗净去皮,切成小块,然后放入搅拌机内加少许水搅拌,用过滤网过滤,即做成一杯紫薯汁。

降血脂饮料

高血脂老人忌高脂饮食,宜选用有助于降血脂的食物。

1.柠檬汁 柠檬富含有益血管健康的黄酮类抗氧化剂,夏暑之际为老人调一杯能放松身体、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柠檬汁是不错的选择。还可以帮助老人消化油腻的食物。

2.山楂汁 将鲜山楂果数枚洗净、去核,放入榨汁机里榨成糊状,加温开水饮用。

3.南瓜汁 将南瓜100克去皮,切成小块放入蒸锅蒸熟;然后用勺压烂成泥,用纱布过滤;再加适量温开水稀释,就做成颜人的南瓜汁了。

4.胡萝卜汁 取胡萝卜1-2个,切成小块蒸熟,捣碎成泥状,用纱布过滤后,加适量温开水稀释成汁。也可用榨汁机直接制作。

低嘌呤饮料

高尿酸老人宜饮用嘌呤含量低的饮料。

1.生菜梨子汁 将半棵生菜、1个梨洗净,梨去皮去核切成小块,然后将生菜、梨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加入蜂蜜、柠檬汁即可。

2.莲藕蔬果汁 将莲藕3两洗净去皮切成小块,苹果1个去皮去核切块,然后一起放入榨汁机中,加入温开水榨汁过滤,再加入2匙柠檬汁即可。

3.蜂蜜牛奶果汁 取香蕉1根去皮,苹果半个去皮去核切成小块,与100克牛奶、1匙蜂蜜一起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即可。

有些菜天生是绝配

文/王璐

虽然各种食材可以任意搭配,但是有一些著名的家常菜格外受人们喜爱,比如土豆炖牛肉、鲶鱼烧豆腐、青椒炒木耳等。除了传统习惯等文化层次的因素之外,这些搭配在营养和口感上其实也是很科学的。

增强鲜味

代表菜:土豆炖牛肉、小鸡炖蘑菇。

食物中的肌苷酸盐和鸟苷酸盐不仅可以产生鲜味,还可以与谷氨酸盐发生“协同作用”,它们同时使用时,产生的“鲜味”远远大于各自单独使用时。土豆中含有比较多的谷氨酸盐,而牛肉中不仅含有谷氨酸盐,还含有很多肌苷酸盐和鸟苷酸盐。两者同煮,味道更鲜。而若把萝卜与牛肉一起煮,就只能依靠牛肉产生鲜味了。同样的道理,蘑菇(尤其是香菇)含有丰富的鸟苷酸盐,鸡肉含有丰富的肌苷酸盐,在煮的过程中,它们都会释放出游离的谷氨酸钠,从而会产生浓得化不开的鲜味。

改善口感和口味

代表菜:木瓜炖排骨、萝卜炖羊肉。

食材搭配的美妙之处还在于能使其口味和口感更好。以木瓜炖排骨为例,木瓜中含有一种特别的酶——木瓜蛋白酶,它是粉的主要成分,能把动物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小分子肽或氨基酸,不但能提高蛋白质利用率,还能使肉变得更嫩。羊肉的膻味让很多人难以接受,而把它和萝卜一起烹调,不但能中和羊肉的温热,还有解腻去膻的功效。

促进营养吸收

代表菜:鲶鱼烧豆腐、青椒炒木耳。

没有一种食物的营养是完美的,不同食材进行搭配,不但营养能互补,还能促进某些营养素吸收,豆腐中的蛋氨酸含量较少,苯丙氨酸较高,而鱼肉却恰恰相反,两者同食,能很好地进行氨基酸互补。更重要的是,豆腐含钙多,而鱼肉中丰富的维生素D能加强人体对钙的吸收。因此,鲶鱼烧豆腐就是一道很好的补钙家常菜。除此之外,维生素C能促进铁的吸收,因此,青椒炒木耳是一道经典的补铁菜。

减少有害物质

健康饮食的认识范文5

【关键词】 环境 食物氟 人群危害评价

Effects of food fluorine on human health in fulfilled water-improving fluorosis area

【Abstract】Objective:Study the effect of food fluorine on human health in fulfilled water-improving fluorosis area,to explore the countermeasure of controling the total intake of fluorine.Methods:Made two villages in fluorosis area having fulfilled water-improving for fifteen years as test group,and one village in normal fluorine are as control group.Determined the contents of fluoride in water,soil,grain,vegetable and air of two groups ,and estimated dental fluorosis and the contents of fluoride in urine of children from eight to sixteen years old who borned in fluorosis area having fulfilled water-improving.Results:Compared with control group,the content of fluoride in grain of test group was three point six times higher,the average intake of fluorine of children in test group (3.419mg) was two point three eight times higher ,the case rate of children dental fluorosis (chalkiness) in test group markedly increased (21.65%) and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X2=39.72,P0<.01),the average contents of fluoride in urine of neonate in test group(2.59mg/L) markedly increased (t=2.49,P<0.02).The percentage of intake of fluorine by means of food was 66.07%.Conclusions:Having fulfilled water-improving for fifteen years,peoples in drinking water type endemic fluorosis area also taked in excessive fluoride by means of food,and caused cumulative intoxication of fluoride.

【Key words】Environment;Food fluorine;Estimation of human harm

八十年代以来,国内已有大量资料报道,降氟改水防治氟病已取得明显效果。但对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饮低氟水后食物氟对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报告尚不多见。随着改水时间的延长,这一危害日趋明显,目前亦未引起足够重视。为摸清这一因素,探讨综合治理措施,我们于2001年对1985年改水的病区人群进行了食物氟对健康影响因素的观察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观察点与对照点的选择 以改水十五年以上李党村、徐家庄村(原饮水氟含量均值为12.5mg/L;现饮水氟含量均值为1.15mg/L)为观察组;以正常氟区三关庙村(饮水氟含量均值为0.08mg/L)为对照组。

1.2 环境样品采集及检测方法 统一标准和方法,按村庄东、西、南、北、中不同方位,分别采集两组水、土、粮、菜、空气样品;样品有检验室专人进行处理、烘干、酸浸等,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另外采集改水后水源水检测水氟含量。

1.3 人群评价指标及方法 选择1985年改水后出生的8~16岁儿童为观察研究对象,进行氟斑牙检查并测定晨尿氟含量,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法。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水、土、粮、菜、空气氟含量比较 各种样品测定结果表明,观察组粮食氟含量是对照组的2.7倍;蔬菜氟含量是对照组的4倍;改水后水源氟含量1.150mg/L,见表1。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水、土、粮、菜、空气氟检出结果(略)

2.2 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人每日摄氟总量比较 两组均按8~16岁儿童每人每日饮水1升,摄取入粮食250g,蔬菜150g,吸入空气10m3,计算每日摄氟总量。结果表明,观察组儿童每人每日摄氟(3.419mg)比对照组(1.438mg)高2.38倍。其中经食物摄入的氟点占摄入量的66.07%,提示高氟病区在改饮低氟水后食物氟危害已占主导地位,见表2。

表2 观察组与对照组每人每日摄氟量比较(略)

2.3 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氟斑牙患病比较 观察结果表明,观察组儿童氟斑牙(白垩型)患病率仍高达21.65%,且显著高于对照组(3.95%),统计学处理差异非常显著(x2=39.72,P<0.01),见表3。

表3 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氟斑牙患病比较(略)

2.4 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尿氟比较 观察组儿童虽已饮用8~16年低氟水,但尿氟均值(2.59mg/L)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同年龄儿童尿氟水平(1.09mg/L),差异非常显著(t=2.49,P<0.01),见表4。结果表明,观察组儿童尿氟仍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自产主副食氟含量过高所致。

表4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尿氟检出结果比较(略)

3 讨论

3.1 地方性氟中毒的预防其原则是减少机体摄氟量。本地为饮水型氟中毒病区,自八十年代初即开展了大面积降氟改水工作,通过对改水后人群各项生理指标十几年观察,已取得明显效果。观察组2个村庄改水后按儿童每人每日饮水1L计算,经水摄氟量(1.15mg)较改水前(12.5mg)降低了90.8%,如单从饮水途径看似乎其病因基本消除或基本接近日需氟量[1~2],但在防治过程中,对食物氟的摄入及其危害却有所忽视,目前在饮水型氟中毒病区进一步探讨研究改水后食物氟对健康的影响及其预防措施是一个新的课题。

3.2 食物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氟,许多研究资料对此进行了报道,食物中氟化物的吸收比水氟约低20%,正常人类膳食中天然存在的氟化物大约有80%可以被吸收[3~4][6~7]。我们对改水十五年以上的村庄观察发现,重病区改饮低氟水后儿童食物氟摄入量(2.259mg)明显高于非病区(0.638mg),且随着改水时间的延长这一危害对健康的影响日趋明显,在改水后其食物氟作用已占主导地位。当然食物氟的吸收,由于受化学成分钙、镁、铝及蛋白类食物影响,形成难溶性氟或凝集作用而使部分氟从粪中排出,吸收减少[1]。观察组总摄氟量(3.419mg)不会完全被蓄积中毒现象。一是从氟中毒最早出现、最敏感的氟斑牙指标看,改水十五年以上的8~16岁儿童氟斑牙患病率仍高达21.65%,高于对照组儿童氟斑牙患病率(3.95%)。二是儿童尿氟测定结果说明,观察组尿氟均值(2.59mg/L)也明显高于对照组(1.09mg/L),尿氟指标客观的反映了改水后人群机体对氟的摄入、吸收及排泄状况。显然,其观察组儿童的中毒现象及其尿氟仍高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高氟食物所致,提示饮水型病区改水后食物氟对健康的危害不容忽视。

3.3 本地病区虽然远距离(40华里)引用了低氟水,但本地居民所处的高氟环境并未消除,改水地区的粮、菜氟含量直接受当地土壤、水氟含量等高氟因素的影响[5],农作物的种植浇灌以及粮菜的洗涤等仍使用7~18mg/L的高氟水,造成了恶性循环,加重了农作物对氟的自然吸收和粮菜的污染,致使食物氟含量较高。本地空气氟含量低于国家允许浓度(0.007mg/m3),农村居民做饭以烧柴草为主,可排除其它途径高氟源污染。

本地观察结果表明,饮水型氟中毒病区改饮低氟水的居民,仍因摄入过量的食物氟而产生了蓄积中毒,食物氟这一危害无疑给饮水型氟区在制定饮水氟含量标准和控制总摄氟量方面提出了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因为食物中的氟多为结合性氟,这与食物型氟中毒病区所不同,目前尚难以直接用人工方法予以降低,为控制氟摄入量,减少食物氟的危害,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①在目前高氟环境还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只有对已改水源进一步采取理化降氟的方法,将饮水氟含量降至0.5mg/L以下。②在改水后居民仍处高氟环境的地区,粮食、蔬菜提倡种植低氟品种,多用土杂肥,少用含氟高的化学肥料,尽量减少高氟水灌溉。③教育群众用低氟水洗涤粮菜,减少污染,少饮茶,不用含氟牙膏,最大限度的减少食物氟危害,提高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 上官存民,姜元川.氟中毒及其防治综述,地方性氟中毒专辑[P] .西安:西安医学院附属二院氟病研究所,1979(3):1~8.

[2] 周德俊.饮用水和食物氟含量标准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学杂志,1985,4(1):60.

[3] 李恭才.贵州地方性、食物性氟中毒病,地方性氟中毒专辑[P].西安:西安医学院附属二院氟病研究所,1979(1):202~205.

[4] 霍尔查,魏赞道.氟中毒防治研究进展[P].第四届中国氟研究协会学术会论文选辑,1989,14.

[5] 王淳节.氟化物[M].地方病译丛,1985,4:63.

健康饮食的认识范文6

[关键词]转基因食品;安全;伦理

[作者简介]平静,渤海大学政法学院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研究生,辽宁锦州121000

[中图分类号]Q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728(2010)06-0087-03

食品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食品安全是关系人民生命健康和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如何发展食品对人类健康影响很大,如何发展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更大,因此,要在以保护人类健康为背景的基础下,发展转基因食品。

一、转基因食品含义及其发展现状

(一)含义

转基因食品是指通过生物技术,把某个基因从生物中分离出来,然后植入另一种生物体内,改造生物的遗传物质,使其在性状、营养品质、消费品质等方面朝着人们希望或喜好的方向发生改变,比如它的外观更漂亮、营养更丰富等等。例如:花生体内的某个基因含有大量的蛋白质,科学家们将其抽出,植入大豆中,于是就制造出新品种的高蛋白质含量的大豆。沙漠少雨地带植物中含耐旱的基因。科学家们将其抽出,移植到某些不耐干旱的农作物中,使其在遭受旱灾的情况下仍能正常收获。

(二)转基因食品的发展现状

有人说“21世纪是生物技术的世纪”,转基因食品就是生物技术的产物。近十余年来,世界上很多国家都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来扶持转基因食品的发展,把转基因食品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2001年全世界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为5260万公顷,约是1996年的30多倍。在此基础上,2002年又增长了600多万公顷,创历史新高。到2000年,各国应用转基因作物生产的转基因食品和食品成分已达4000余种。但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在世界各个国家间仍是不均衡的。

比如说,美国作为转基因作物生产和出口的头号大国,其转基因技术水平居世界领先地位。1983年,美国成功培育了世界上第一例转基因植物――抗除草剂转基因烟草,标志着转基因技术的正式诞生。十年后,美国oalgono公司研制的延熟保鲜转基因番茄被批准上市,标志着转基因食品开始进入市场,1996年,这种西红柿食品制造的西红柿饼才得以允许在超市出售。从此,转基因食品开始进入迅猛发展时期。近年来,美国的转基因作物品种越来越多,种植面积逐年增加。目前,占美国农产品年产量70%的大豆、45%的棉花和40%的玉米已逐步转化为通过基因改制方式生产,种植面积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面积的66%。目前,美国国内市场有4000多种食品来自转基因植物和动物,也就是说,美国人购买的大多数食品中都含有转基因成分。

而中国作为占有世界22%人口的第一大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一直给予高度重视,已将转基因技术纳入其科技发展计划。中国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转基因技术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成就。例如,我国是世界上第二个有转基因抗虫棉花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国内已有几个抗虫棉品种通过审定。中国还实施了“转基因棉花种子产业化”、“基因工程疫苗产业化”等高新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并开始在生产中产生效益。10年前可能距我们极其遥远的转基因食品,如今已经不断进入了老百姓的餐桌。

虽然,我国在转基因食品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总体水平还较低。只要我们正确对待,合理开发,有效管理,很有可能走在世界的前列。

二、转基因食品存在的人类健康伦理疑虑

虽然转基因食品近几年迅猛发展,但在丰富人民食品消费的同时,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极大争议,也让消费者产生了诸多疑虑。目前,人类对转基因食品的疑虑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产生的不利影响;其二是转基因食品对生态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以下对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这一问题从伦理学的角度进行探讨。

人们对于转基因食品安全性最早的疑惑是基于有名的“pusztai”事件。这是英国一名叫pusztai的教授接受专访时,指出用转基因土豆喂大鼠,结果大鼠器官生长异常,免疫系统遭到破坏。并且这种转基因食品已在市面上推广。这引起了人们的恐慌。如今,虽然已经证实这种说法是不完全准确的,但人们的疑惑至今未消除。转基因食品对人类健康的伦理争论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一)转基因食品是否会破坏原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每种食品都有自身的营养组成,有其自身的规律性,转基因食品是指人为地将另一种基因转移到该食品中,这是否会打破原食品的规律性,降低食品的营养价值,破坏其营养组成,使其营养结构失衡。人体食用这种转基因食品是否会被人体有效地吸收利用,是否也会打破人体的营养平衡,造成体内营养素紊乱,甚至有更严重的影响。目前,还没有进行长时间的安全试验,没有人知道其对我们所食用食品原本自然属性的影响。

(二)转基因食品是否含有毒素

转基因食品是这十几年才被广大公众消费,进入人们的生活时间较短。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是否在达到某些人想要达到效果的同时也会增加或积聚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这些毒素是否对人体有害,能否被人体代谢掉或者说这些毒素是否有一定的潜伏期,没被察觉?或者是否会产生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甚至会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或产生新的毒素?对这些目前还没有有说服力的研究,尚不清楚是否会对人体产生影响。

(三)转基因食品是否会使人体产生过敏反应

转基因技术中的基因转移是否会引起人体对原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例如,1996年,巴西豆过敏事件,科学家把一种巴西豆的基因转入到大豆里面,导致部分人过敏反应,后来这个计划就放弃了,不再做下去了。或者转入的新的物质在目标生物体中是否会产生新的过敏物质,从而引起某些消费者的过敏反应。重组后的新食物性状是否完全符合人们设想的需求,这些都有待考证。

(四)转基因食物是否会使人体对抗生素起抵抗作用

科学家把一种外来基因转移到食物中,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是否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影响抗生素对人体的药效,使人体产生抗药性,新的疾病导致人类治疗传染性疾病的前景非常令人堪忧,传染疾病对^类的潜在威胁会越来越大。

转基因食品问世十几年来,全世界约有上千种转基因食品进入人们的生活,虽然尚未报道过一例食品安全事件,但是转基因食品的研制目前大多数只有动物实验,并无人体实验,也无长期的观察,因此,对人体的安全性尚无定论。

虽然“实质等同”原则规定,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各种主要营养成分、主要抗营养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成分等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与同类传统食品元差异,则认为两者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不安全问题,如果无实质等同性,需逐条进行安全性评价。但我们是否不仅要对主要的营养成分来评估,而且需要对所有的常量和微量的营养元素、抗营养元素、植物内毒素、次级代谢物以及致敏原等基本浓度进行分析后,才能说明是安全还是不安全。因此,这些都给人们带来了疑惑。

三、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对策

转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产物,发展时间不是很长,它与“绿色食品”所倡导的“传统,天然,回归自然”的初衷相违背。如同世界上所有的新生事物一样,它的发展不仅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潜在风险。这要求我们认真对待,趋利避害,找出相应对策,把一切建立在不伤害、有利、尊重和公正的伦理学基础之上,使其给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

(一)保障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目前,大多数人对转基因食品的了解还甚少,缺少对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意识,因此对它的安全性存在怀疑。增加转基因食品的标识,包括:转基因产品或者含有转基因成分的产品,都应在产品的外包装或产品说明书上进行标注,生产者和销售者及合同一方当事人都应履行告知的法定义务,各销售含转基因成分商品的经营者必须依法标注。让消费者通过产品上明确的标示区分转基因食品和非转基因食品。这起到了公众宣传和舆论导向的目的,让广大消费者能够明明白白的消费。消费者会慢慢了解这个东西,知识也就普及了,对转基因食品的认识度自然就高了。而如果不贴标签,就会变成欺骗和误导的行为,违反了公平和贸易的原则。这会使消费者凭他们自己的选择而购买商品。让消费者知道吃到嘴里的东西是什么,安不安全,有权决定吃还是不吃。这也真正负责地把选择权交给了公众自己。这代表了许多消费者的心声。这也以便对产生的问题进行追踪,有利于出现问题而发现其来源。

(二)完善转基因食品的政策法规建设

虽然,我国有了《农业作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但这其中并未涉及进口农产品,海关也没有将转基因作为检疫标准。食品安全风险已经超越了国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可能通过国际贸易迅速蔓延成为全球性的危机。因此,我国应尽早立法,有一套相关的完整的法律法规,或将部门颁布的条例升级为国家法规,并且对其落实,这有利于有关部门对转基因食品进行严格的检测,真正确保消费者的利益。在转基因食品大范围走进我们生活之前,只有在相应的法律法规严格控制下,使之朝着有利于人体健康的方向发展,才能使转基因食品的发展前景乐观,给人类带来不可估量的贡献。

(三)加强严格的规范化的监管流程和执法力度

各有关部门都应对其进行严格的评估和检测。首先要检测转了什么基因,这个基因的功能、来源、有无不良记录等。作为转基因食品,还要经受毒性、过敏性、营养成分等方面的评价,建立相关规范,标准应比任何食品都苛刻。还要接受严格的安全性评价,制定一套完整有效的长期监控机制,加强国际合作,从源头监管食品安全,围绕“从农场到餐桌”的所有环节开展食品安全监管。充分保障转基因食品市场的公正、公开、公平。建立执法机构,确定检测机构,建立一套可以执行的国家或者行业标准。为了强化转基因食品的安全管理,确保法规的各项规章得以实施,农业部应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转基因食品安全管理执法检察,食品卫生和安全监督主管部门启动对转基因食品的专项管理,制定相应的管理程序和方法。还应根据自查和督查的情况,对违法情节较严重的,公开在媒体上曝光,将公众的健康效益放在第一位,加强公众对他们的监督。做到各个部门相对独立,分工明确,责权清晰又相互协调统一。例如,“雀巢食品转基因”事件就表明,我国在转基因食品市场的管理上确实存在漏洞,对转基因食品的监督度不足,造成了企业有法律空子可钻。只有通过全程的监管和风险评估,对可能发现会给食品安全构成潜在危害的风险,预先加以防范,才能避免重要环节的缺失。只有通过加强安全监管,才能提高标准,增加检验检疫项目,不断修正技术法规等,以保证转基因食品的安全。

(四)抱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在国家对转基因研究应有充足投入的基础上,积极培养人才,引进研究成果,拓宽国内外技术合作的渠道,提高相关的检测技术、检测手段。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要慎重对待,持谨慎态度,尽职尽责,了解本学科的最新发展动态,积极开展研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并听取消费者的建议,做到对消费者负责。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转基因食品的安全问题,积极引导转基因食品的健康发展。使其成为造福广大人民的“绿色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