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风俗的意义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传统风俗的意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传统风俗的意义

传统风俗的意义范文1

【关键词】 ;传统风俗习惯;研究

一、 的传统表亲婚姻研究:“上山丫头”和“回乡丫头”

认为,在传统社会里形成的表亲联姻的风俗习惯,是为了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婚姻者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从这句古话里,我们可以得知,传统社会婚姻的主要目的是延续后代,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可是,在传统社会什么样的婚姻是最理想的婚姻呢?“在过去,表亲婚姻是最理想的婚姻关系。”并且在传统社会,这种表亲婚姻的习俗也相当盛行和普遍,以致“公婆”和“舅姑”的称谓都可以合在一起。“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但是,为什么在传统社会表亲婚姻会如此的盛行和普遍呢?

在看来,传统社会表亲联姻盛行的原因是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指出,在传统社会里“儿女的婚姻大事完全由父母安排并且服从父母的安排。谈论自己的婚姻,被认为是不适当的和羞耻的。因此,这里不存在求婚的这个说法。婚配的双方互不相识;在订婚后,还要互相避免见面。”于是,传统社会便存在有了这样的状况,“在男方和女方亲家之间,很明显地缺少经济互惠关系。而且婚姻的安排很少考虑到丈夫和妻子的爱好,因而存在这家庭不和睦的可能性,它会导致家庭不稳定,从长远来看,经济互惠是亲属制度的基本稳定力量,但是媳妇的处境不利于这个群体的和睦相处,于是,表亲婚姻便成了解决这种困境的方法。”为什么表亲联姻会成为一种问题的解决办法呢?在看来,这主要是因为“表亲们的父母中必有一人是出于同一抚育团体的;姑母和父亲,舅父和母亲,或是姨母和母亲本是一家的同胞。于是,在表亲中传袭着一部分相同的生活习惯。表亲又不是属于同一生活合作的团体,这是因为,在传统社会中婚姻是以父系为主的单系氏族团体,而表亲就是在单系组成的氏族之外的姻亲。姻亲并不是进入实际重要的合作事业。因而,表亲有了许多成为配偶的优势条件。他们有着相近的生活习惯,在日常生活中不易发生冲突,而在社会结构上他们又是家庭组织的,姻亲关系再加上婚姻关系并没有产生矛盾,于是便产生了‘亲上加亲’。”

指出,传统社会的表亲联姻主要有两种形式;“上山丫头”和“回乡丫头”。上山丫头和回乡丫头是两种婚姻的名称,“一个女孩子嫁给她父亲的姊妹的儿子,叫做“上山丫头”,“上山”意味着家庭的兴旺。一个女孩子嫁给她母亲的兄弟的儿子,叫做“回乡丫头”,就是一个女孩又回到她的本地。不过,在传统社会里,对这两种表亲婚姻的态度却大不相同,一般情况下更喜欢上山丫头,而排斥回乡丫头。认为上山丫头是越爬越向上的,而回乡丫头则是愈回愈糟,不怎么吉利。”但是,为什么人们喜欢“上山丫头”,而不喜欢“回乡丫头”呢?

认为这其中的原因是为了更好的生活。在看来,在传统社会中婆媳关系并不好,“家庭的纠纷更经常地发生在媳妇和婆婆之间,她们之间发生摩擦是司空见惯的。丈夫和公公白天不在家中,终日劳动,但是婆婆总是在家中。儿媳对婆婆本来毫无感情基础,来到这个家之后,感到自己被婆婆看管着,否则,丈夫会替婆婆来打她。婆婆代表着权力。” 于是,在“上山型”的婚姻中,“这个女孩子成为她父亲的姊妹的儿媳,她的婆婆是从她的父亲的家中来的,和儿媳的父亲还有着亲密的关系,于是婆媳关系会更和谐些,因而人们更喜欢“上山型”;但是“回乡”型的婚姻中,一个女孩成为她母亲的兄弟的妻子的儿媳。兄弟的妻子曾在婆婆手里受过苦的。兄弟的妻子的婆婆正是女孩的母亲的母亲。当这个女孩子落到了她母亲的兄弟的妻子手上当儿媳,而她的婆婆正是她母亲的母亲的儿媳,她正好成了她婆婆报复的对象。因而,在这种情况下,婆媳关系紧张,家庭不会和睦,因之,人们也就排除“回乡型”。”

二、传统巫术风俗习惯的研究:巫术

认为,在传统社会形成的风俗习惯巫术是为了适应生活的需要。在巫术中,“我们可以看到巫师、行为和表征:我们把完成巫术行为的人叫做巫师,即使他不是专门的巫师;巫术的表征指那些跟巫术行为相对应的观点和信仰;而巫师行为;我们称之为巫师仪式。”在看来,“巫术不是一个人自发的个人的行动,而是一种有组织的制度。有一个固定的人,他拥有魔力并负责施展巫术。其次,有一套传统的礼仪来唤起超自然的干预。最后还有一些神话来维护这种礼仪和巫术师的能力。”

不过,认为,巫术产生的原因是为了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指出,“科学只能通过人力的有效控制来支配自然因素。自然因素中尚有不能控制的因素。承认人的力量有限,转而产生种种巫术,但巫术并不代替其他科学。它只是用来对付大自然灾害的一种手段。它并不排除其他手段。科学和巫术同时被用来达到一个现实的目的。他们的科学知识和装备仍然不足以控制许多自然灾害,对巫术的需要依然保持不变。”其实,在看来,巫术只是满足某种需要的手段。“在乡土社会中很多行为我们自以为是用来达到某种欲望或目的,而在客观的检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些行为却在满足主观上并没有自觉的需要,而且行为和所说的目的之间毫无实在的关联。巫术是最明显的例子。譬如驱鬼,实际上却是驱除了心理上的恐惧。鬼有没有是不紧要的,恐惧得驱去。”事实上,当人类遇上困难时,科学知识与能够控制的力量对解决这困难宣告无效时,便会体认自己的无能。此时,他的恐怖、焦虑、希望,在他的躯体中产生了一种非稳定的平衡,而使他去寻找一种替代的行为。而这这种行为的具体表现是巫术。

当然,巫术在传统社会中的功能有很多。“巫术不仅对个人而言,可以促成人格的完整,对社会而言,它也是一种组织的力量。”其实,在传统社会中“常常利用巫术来维护社会秩序。人们所以不敢不遵守这些规则,并不是为了恐怖法律所加于身体上的惩罚,而是怕违犯以后超自然所予的惩罚。这种巫术的应用,像以巫术为人疗疾驱祟一样,可以说是对于社会有利的,是合于道德、法律、宗教规范的。”不过,觉得“我们对鬼神也很实际,供奉他们为的是风调雨顺,为的是免灾逃祸。我们的祭祀很多有点像请客、疏通、贿赂。我们的祈祷是许愿、哀乞。鬼神在我们是权力,不是理想;是财源,不是公道。一个跪在送子观音前磕头的妇人,她的心头绝不会有牺牲这两个字。她的行为无异于在街头做买卖,香烛和磕头是阳冥之间的通货。”因而,始终认为在传统社会里形成的风俗习惯巫术只是满足生活需要的工具。

【参考文献】

[1] .江村经济.全集.第二卷.99、105.

[2] .生育制度.全集.第四卷.261.

[3] .江村通讯.全集.第一卷.474.

[4] .家中的儿媳.全集.第二卷.103.

[5] .江村经济.全集.第二卷.106、185.

[6] .科学与巫术.全集.第二卷.184.

传统风俗的意义范文2

关键词:风俗 文化功能 民俗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地域辽阔的文明古国。各地区、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成了与众不同的民风民俗,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中深受风俗的影响。

此外,风俗的自产生以来就与民俗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两者有着众多共同的特性和内容。所谓“民俗者,风俗也”。我们可以将已有的民俗研究成果应用到风俗的研究上来。本文便是运用此方法来对风俗的文化功能进行探讨。

一、 风俗的定义

风俗是我国一个古老而重要的文化概念,自其产生之日起便与我们有着密切联系,并且为历代统治者所重视。它有着独特的起源,发展与传承历史。

“风俗”“民风”等词最早见于《礼记。王制》:“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此外,《诗经》《管子》等文献也有许多记载有关风俗的记载。至汉代,“风俗”一词则已普遍使用。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关风俗的文史资料,如《史记。货殖列传》、《汉书。食货志》、《风俗通义》等。这些资料不但记录了当时的风俗,而且对风俗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探讨,使得风俗的研究进一步发展。汉代以后,我国有关风俗的著作更是不断出现,如《岁时广计》、《东京梦梁录》、《清嘉录》等,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风俗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是密切联系的,风俗对人们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和进行文化规范的作用。综合中国古代的风俗观,我们可以发现古代学者对风俗有两个典型的概念:一是如《周礼》所说:“俗者习也,上所化曰风,下所习曰俗”;一是如《风俗通义》所说,:“风者,天气有寒暖,地形有险易;俗者,含血之类,像之而生”。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出风俗的这两种解释都有其合理之处,他们 不同的角度揭示了风俗的特点。前者主要从文治教化的角度出发,是就风俗形成的社会动力而言;而后者则主要是从自然和 社会两个方面对风俗的产生作出解释,认为风俗兼具自然和社会的双重属性。

在近代社会,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风俗的内涵发生了许多的变化,近代学人对风俗的研究也更为关注。1910年张采亮写成中国第一部风俗史――《中国风俗史》,它以风俗为线索,将政治文化,典章制度,文人风气,生产方式,生活习俗融为一体,以历时的角度,建构中国通史,体现出中国固有风俗概念在接受西学的影响后,发生的独特变化。1922年胡朴安著《中华全国风俗志》,他通过对中华各地风俗的详细记载,既突出了我国风俗的整体性,体现出风俗中的国家意识,又显示出了我国各地风俗鲜明的个性特征。1923年北京大学成立的“北京大学风俗调查会”也在旨趣中写到:“风俗为人类遗传性与习惯性之表现,可以觇民族文化程度之高下;间接即为研究文学、史学、社会学、心理学之良好材料。”

而现在,我国对风俗的定义则主要集中在各类学术著作以及各类辞典中,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以《辞海》为代表,说:“风俗:历代相传积久成习的风尚、习俗”;另一种以《现代汉语词典》为代表,说:“风俗:社会上长期形成的风尚、礼节、习惯的总和”。

简而言之,风俗是在一定的社会共体中,人们普遍公认的,积久成习的各种行为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社会文化传承,有着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

二、风俗的特征

风俗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在其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特征。这些征主要表现在:

(一)风俗具有社会性

风俗的产生是人民群众集体创造的结果,是得到特定群体认可、接受和传承的文化事象。任何单个人社会行为是不能称为风俗的,只有当这种行为得到其所处社会群体的认可和接受,它才能成为一种风俗。风俗的社会性也可理解为群众性。

(二)风俗具有地域性和多样性

中国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风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也必然深受地域的影响。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便是对风俗地域性的形象说明。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我国各地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地域性风俗。例如,我国南方和北方民族的居住习俗就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另外,我国的风俗也是多种多样的,这主要表现为:不同的地区,民族有不同的风俗,甚至同一地区,民族也有不同的风俗。风俗的地域性也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风俗的多样性。

(三)风俗具有传承性和可变性

风俗作为一种历史文化传承,它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跨越时空的文化连续体。同时,风俗还具有相对稳定性,一旦形成便不会轻易改变。然而,由于风俗是与政治、经济,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等相联系的,所以风俗在其发展过程中又不可避免地受这些因素的影响,从而产生变异。“时异俗易”“移风易俗”等词就体现出风俗的这种可变性。总之,风俗是在传承与变异的统一体中不断发展的。

三、 风俗的文化功能

关于文化的功能,英国文化人类学家马林洛夫斯基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文化根本是一种手段性的现实,为满足人类需求而存在。”风俗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领域,充分认识并把握它的文化功能,才能有助于它的传承和发展,才有利于激发全民族的文化创造力,增强我国文化的活力,从而使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具体来说,风俗具有以下的文化功能:

(一)风俗具有塑造共同的民族心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功能

风俗具有社会性,任何一种风俗事象都不是个人的行为,而是社会普遍传承的风尚和习俗。个人的生活习惯,爱好和他所要遵循的礼仪等,只有与社会习俗相结合,社会才会给予承认,才能融入到社会的风俗之中。由此可见风俗是与广大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文化,它是人民群众生产与生活领域的一个方面,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一个民族的民族心理与民族精神。另外,由于风俗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使得它也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能够不断强化每一个国民的国家意识与民族意识,增强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例如,我国传统的家族观念强调“精忠报国”,教育子孙后代要热爱祖国,珍惜家人。顾元明先生也指出:“一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待人处事无不反映着民族精神”。

另外,风俗总是和一定的社会群体相联系的。因受同一种风俗观的影响,这些社会群体便容易形成共同的价值观,民族观。因此,像春节、端午节等对全国都有影响的风俗则更容易使中华民族形成共同的民族心理,从而增强中华民族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凝聚力和向心力。

(二)风俗具有教育规范功能

风俗作为一种社会文化传统,它有着教育大众,规范人们行为的双重功能。它的这种功能在人们成长的过程中表现的十分明显。例如,一个人出生以后便要接受“诞生仪礼”,成年后则要经历“成人仪礼”,紧接着又要经历“婚姻仪礼”,人死后则又有“丧葬仪礼”。此外,在人的一生中,他还会受服饰风俗,岁时风俗,村落风俗等的规范和影响,从而不断实现人的“社会化”。因此,我们认为风俗既塑造和影响我们的人格,同时又规范我们的行为。风俗的教化规范功能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互为补充,对人的成长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三)风俗具有历史功能

风俗是一种历史文化的创造和积累,是活的社会“化石”,它记载着人类社会传承和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功能。其次,风俗本身也是历史发展的产物,反映出各个时代的时代特征。例如,我国历史上很多有关记载风俗的著作在今天已经成为研究各个朝代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重要资料。另外,对于那些依靠口头传承的社会风俗,其历史功能更是体现的突出。例如,我国一些少数民族的《创世纪》以及各类神话叙事诗不仅反映出这些民族的原始宗教观,而且还记叙了这些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至今仍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

(四)风俗具有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

通对风俗事象的考察研究,我们对特定时代和特定领域里人们的思想意识,审美意识,精神追求,价值取向及其文化心理将会有更深的理解。风俗作为一种特色的文化事象,其文化认知和审美功能是十分突出的。例如,我们通过传唱各种民谣则可以体会到古代劳动人民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再如,我们通过写春联,画年画则可以感受到中国书画艺术的独特魅力,也可以感受出中华民族追求美好生活的文化心理。由此可见,风俗是我们认识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

(五)风俗具有娱乐功能

风俗既是人民物质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人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满足精神生活的需要,各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许多的娱乐活动,从而达到放松消遣,愉悦身心的目的。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又以节日风俗和竞技风俗表现的最为明显。例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的泼水节等。另外,风俗的这种娱乐功能也使得其生命力更强,影响更大。至今天,很多少数民族的风俗正是因为其娱乐功能才逐渐走入大家的视线,为大家所熟知。

总之,风俗的内容和特征是多种多样的。同样,风俗的文化功能也是多方面的。通过对风俗文化功能的深入探讨,我们进一步发现了风俗的巨大作用与价值,也发现了风俗对自己潜移默化的影响。对待风俗,我们应采用辩证的观点,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面对传统风俗不断消失的现状,我们要采取有效的措施来保护我们的文化生态环境,使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遗产得以传承和发展,从而使风俗的文化功能得以继续正常发挥,使我们及我们的子孙能在良好的风俗中健康成长,快乐生活,使我国的文化更加和谐而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徐杰舜.汉族风俗史.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

[2]胡朴安.中华全国风俗志.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0

[3]张亮采.中国风俗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

[4]陶立.民俗学概论.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

[5]胡坤生.社会风俗三百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6]萧放.“风俗”论考.《民间文化青年论坛第一届网络学术论文集》2003

[7]萧放.中国传统风俗观的历史研究与当代思考.《北京师范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

[8]苏蔓;李美娟.中国民俗文化的特征与社会功能.《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9]尹伊君;王国武.民俗文化的特征、功能与传承.《学术交流》.2009

[10]王晓葵. “风俗”概念的近代嬗变.《文化遗产》.2010

传统风俗的意义范文3

重阳佳节,对于我国意义甚重,寓意深远,你知道九九重阳节的意义吗?下面查字典小编精心整理了九九重阳节的意义的相关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九九重阳节的意义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汉中叶以后的儒家阴阳观,有六阴九阳。九是阳数,固重九亦叫“重阳”。民间在该日有登高的风俗,所以重阳节又称“登高节”。还有重九节、茱萸、节等说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

重阳节起源农历九月九日是我国传统节日重阳节。重阳节已有千余年历史,中国政府在1989年将每年的这一天定为“老人节”、“敬老节”,每到这一日,各地都要组织老年人登山秋游,交流感情,锻炼身体。不少家庭的晚辈也会搀扶年老的长辈到郊外活动。重阳节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历史悠久。据有关资料记载,重阳节的起源,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屈原在《远游》诗中就有“集重阳入帝宫兮”的诗句。但这里的“重阳”是指天,还不是指重阳节;三国时期曹丕在《九日与钟繇书》中则明确写出了重阳的饮宴了:“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到了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这在陶渊明的作品中有所体现;到了唐代,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从此以后,全国上下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到了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庆祝,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到了清代,这种风俗依旧盛行。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这里同时提到和酒。大概在魏晋时期,重阳日已有了饮酒、赏菊的做法。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到明代,九月重阳,皇宫上下要一起吃花糕以庆贺,皇帝要亲自到万岁山登高,以畅秋志,此风俗一直流传到清代。

重阳节故事相传在东汉时期,汝河有个瘟魔,只要它一出现,家家就有人病倒,天天有人丧命,这一带的百姓受尽了瘟魔的蹂躏。 一场瘟疫夺走了青年恒景的父母,他自己也因病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他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父老乡亲,决心出去访仙学艺,为民除掉瘟魔。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终于打听到在东方有一座最古老的山,山上有一个法力无边的仙长,恒景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在仙鹤指引下,终于找到了那座高山,找到了那个有着神奇法力的仙长,仙长为他的精神所感动,终于收留了恒景,并且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苦练,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天仙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仙长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一盅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回到家乡,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按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酒,做好了降魔的准备。中午时分,随着几声怪叫,瘟魔冲出汝河,但是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阵阵茱萸奇香和酒气,便戛然止步,脸色突变,这时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追下山来,几个回合就把温魔刺死剑下,从此九月初九登高避疫的风俗年复一年地流传下来。梁人吴均在他的《续齐谐记》一书里曾有此记载。 后来人们就把重阳节登高的风俗看作是免灾避祸的活动。

传统风俗的意义范文4

一、实施背景:通过本次活动策划让学生充分了解我国各地各民族在中秋节里各种各样的风俗习惯,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了解节日的渊源、形成,民间各种不同的庆祝方式以及其中所承载的中国所独有的文化内涵,以此来体验中秋节吃月饼庆丰收、庆团圆、送祝福、送亲情的意义;

体会班级就是一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是班级大家庭的成员,应该相互关心,相互爱护;增强学生爱父母爱家乡爱祖国的感情,同时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真正了解节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帮助青少年增强科学节日文化理念,弘扬创新节日文化,让节日真正给我们带来快乐与幸福。

二、活动时间:

中秋节前两天

三、活动目的:

1、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

2、通过了解家乡过中秋的风俗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情感,体会家庭欢乐、生活甜美的幸福。

3、通过对节日的了解使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文化的特点。

4、培养学生搜集,整理,比较,分析和运用资料的能力以及语言概括和表达能力。

四、活动准备:

将学生分为六组分课题收集各地中秋节的节日和风俗习惯,以及中秋的相关资料。

五、中秋节活动方案

第一阶段:活动准备

一、搜集有关中秋节的名称、由来、中秋灯谜和中秋节的传说故事等等。

二、调查访问身边的长辈,了解家乡过中秋节的风俗习惯。

第二阶段:以班会形式进入活动

一、情境导入

二、进入活动主题,交流感悟

第一主题:话说中秋

1、中秋节的由来

2、中秋节的传说与民间故事

3、中秋诗词佳句知多少

第二主题:中秋实践活动

1、设计别致、精美的月饼图案

2、举办月饼宴

三、讨论中秋节活动方案

1、中秋节就要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吗?谈谈今年打算怎么过中秋节。

2、同学们之间交流。

四、小结

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关于中秋节的知识,又为过今年的中秋节出了那么多好主意,虽然大家采用各种各样的形式来庆祝这个传统佳节,但每个人心中有个共同的最美好、最传统的愿望,那就是:花常开!月常圆!人常在!老师感到好开心!看来,我们班是一个完整的大家庭,就像中秋节的月亮一样圆圆整整!

第三阶段:拓展,延伸。

中秋节是欢庆丰收的节日,是团圆的节日。中秋的月饼象征着人们渴望家人团圆、生活甜蜜的美好愿望。通过今天的活动,我们初步了解中秋节的名称、起源及节日风俗习惯,欣赏吟诵了月亮的诗词。今后我们还要进一步研究,在以后的研究中,你想研究些什么?

1、中秋的风俗习惯。

2、中秋的传说和故事。

3、月亮的传说与故事。

4、关于月球的小知识。

5、关于中秋的诗词。

6、关于中秋的食品。

传统风俗的意义范文5

关键词:民间年画;图形形式;象征寓意一、民间木版画的形成与发展

木版年画是一种古老的、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是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随着年节风俗的演变而衍生形成的。早在秦汉时期,真正意义上固定的年节习俗开始形成。人们于新旧更替之际,除庆丰收的活动外,又增添了祭祀祖宗、驱妖除怪等方面的内容。在民间年节风俗习俗化过程中,与之相适应的年节装饰艺术应运而生,先是画鸡于户,画虎于门,而后有出现了神荼、郁垒之类的门神形象。我们所熟知的木版年画艺术像年年有余,观音送子图等等。民间木版画以驱凶辟邪、纳福迎祥为初衷,逐步转入世俗化,纳入戏曲传说、时事风俗、喜庆装饰等内容,呈现出百花竞艳的风貌。

二、木板年画图形的题材与形式

以图形为出发点民间版画的题材可分为以下六种类型,

1.娃娃美人。以娃娃美人为内容的年画,反应了人们对家庭美满、后代健康、生活幸福的憧憬,因此,一直深受民众喜爱。这类题材大致分为三种,一是娃娃图,娃娃图样式繁多,其中有人物众多活泼热闹的“百子图”和“婴戏图”,也有描绘喜得贵子、孩子健康可爱的粉娃娃,还有融合戏曲表演的“娃娃戏”等;二是美人图,美人图又有古装美人和时装美人两种,前者有历史传说中的绝佳美人,如“四美图”“十美图”等,历史上的才女,如蔡文姬,驰骋沙场的女英雄如花木兰、穆桂英等,还有天仙、麻姑、嫦娥等传奇吉庆人物。时装美人有奏乐图、梳妆图等。三是娃娃美人图,美人和娃娃共处一图,大都以寓意形式反映吉祥如意的愿望。如表现美满生活的“福善吉庆”,表现多子多福的“富贵寿考”和表现劳动致富的“渔妇”等等。

2.神像。神像有门神和神马两种,门神是最早的年画内容,“秦琼、敬德”是我们最常见的门神年画中的两位门卫,只是形态不尽相同,此外也有“关公像”、“钟馗”等门神。神马又称纸马,包括“财神”、“灶王、灶母”、“张仙”、“观音”、“八仙”、“天地全神”等等。

3.神话传说。神话传说年画分人物和故事两种。“八仙”、“和合二仙”、“牛郎织女”、“刘海戏金蟾”、“天仙送子”等是较为常见的神话人物形象。传说故事内容繁多,如“霸王出世”、“孔子落凡”、“韩湘子讨封”和“文王访贤”等,还有民间寓言传说,如“猴子抢帽”、“猪八戒娶媳妇”、“老鼠娶亲”等,多采用拟人化手法加以表现,并对其赋予深刻的社会涵义。

4.风俗实事。风俗节令年画以表现社会风俗和家庭生活的场景为主,多具体描绘新年、元宵、端午、中秋、重阳、除夕等节日的欢乐情形。如“男十忙”、“女十忙”、“出门见喜”、“发财还家”、“赐福龙舟”以及“连年吉庆、万民乐业”等等。时事趣闻年画多表现新闻和民间逸闻趣事,如表现清末民初反侵略战争题材的有“河间府大演操”、“日德两军大战青岛”、“大战山海关”等,表现社会新鲜事物的有“女子学堂”、“上海火车站”、“上海八角亭才女花园”等等。

5.戏文故事。民间对戏曲的爱好,表达了民洲对英雄的景仰,对善恶的辨别和对自由的赞美。年画艺人将戏文故事中最受人们欢迎的人物和最典型的场面改编,创作成不同样式的年画。有单幅的“状元祭塔”、“九龙山”、“二进宫”、“空城计”、“李存孝打虎”等;有对屏式的“歧山角”、“寿州城”、“对花枪”等;还有连环画样式的,如“刘公案”,以及灯画(亦为连环式),如“包公案”、“施公案”、“白袍记”等等。

6.吉祥图符。采用具有喜庆意义的花鸟草虫等生机盎然的动植物或文字图形通过一定的组合来构成画面,用谐音、隐喻、象征等手法来表达吉祥寓意的内容。如以文字和吉祥人物组合的“福字神仙”、“寿字八仙”等;对联“竹林鸟啼明月上,青山雨后白云飞”、“组字八仙诗”以及三节鹰“诗书传家”等;还有吉祥植物和动物组合的中堂“耄耋富贵”、瑞符“大鸡”、“镇宅神虎”等。

在木板年画中,常依据题材来选择适合的表现形式,题材不同形式也各异,以适应各地不同风俗和不同环境的装饰要求。民间年画的实用功能给它带来二零五花八门的样式,其主要规格有贡笺、中堂、对屏、门笺、门神、门童、三裁、屏条、三节鹰、窗旁、斗方、月光、画对子、窗顶、毛方子、桌围、拂尘纸、灯画、西洋镜、彩选格、喜画、历画、瑞符、纸马等等。

三、木板年画图形的特征与审美

民间木版年画这种艺术形式,雅俗共赏,虽然在表现题材和技法方面取自文人画,但是体现的更多的却是民间文化观念及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从最初表现为自然崇拜的物化形式,发展到后来成为人格化的神灵的体现,而后又逐渐演变成反映人们祈福禳灾、祈盼美好生活的艺术形式。虽然有许多新颖的题材内容的年画在近现代出现甚至流行,但始终深受民众喜爱的依然还是以传统表现形式表达吉祥喜庆内涵的年画。这就要求我们在重新审视传统民间年画时,认真的思考它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情趣,对今天的艺术创造活动,无疑地将起到十分有意义的借鉴作用。

民间木版年画具有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寓教于乐,通俗易懂;画中有戏,耐人寻味;象征寓意,喜庆吉祥的艺术特征。

民间美术惯用的象征寓意手法表现喜庆吉利的含义,将自然美的事物和吉语相结合,赋予迎祥纳福、吉利喜庆的意义,民间木板年画在其中表现的尤为突出。民间年画通过象征、借代、寓意、谐音等手段、借用具体可感的形体、符号、声音,把神秘、虚幻、朦胧、渺茫的观念复出形象,逐个表现出来。如画一副牡丹、猫,牡丹象征富贵。谐意取意,用视觉形象和听觉发音来体现美好的主题,祝颂富贵长寿。下面将年画中象征寓意的艺术语言择要录出。

以谐音构成的象征对象:

鱼―余;莲花―连;蝙蝠―福;芙蓉―荣;瓶、鞍―平安;鸡―吉;猴―候;狮―师;灯―登;

以植物或器物构成的象征对象:

牡丹―富贵;松柏―长青;佛手―多福;双鱼―信札;寿桃―多寿;石榴―多子;竹子―气节;梅花―品德;

以数字巧合与文字构成的象征对象:

三只羊:三羊―三阳;五只蝙蝠:五蝠―五福;两只喜鹊:“”―双喜;一百个寿字―百寿;太子冠、玉带、石榴、小船组合―冠带流传;童子抱花瓶、瓶中插三戟―平升三级。

民间木板年画综合了绘画、刻板、印刷、文学、戏曲等多种艺术或工艺形成,经过民间艺人的长年累月的创造与完善、成为一种有着较高审美价值的艺术形式,深受社会各阶层人士喜爱。进入当代以来,高品位的传统木版年画为海内外同好所收藏,为民艺专家、学者所研究,为现代设计师家们所借鉴。在此,特就它的审美趣味进行一番新的审视。

1.造型美。木版年画是将画稿以雕版的形式通过印刷完成的一种特殊的画种,又是以民间流传的方式适应于节令的艺术产品。它的造型风格必然要受到地域与人文环境的影响。以总体的眼光看,木版年画造型风格大致划分为两大风格:一种是以天津杨柳青、苏州桃花坞为代表,风格趋向细腻,造型趋向写实;另一种是以山东潍县,河南朱仙镇,陕西凤翔为代表,风格趋向粗犷,造型趋于夸张。

2.构图美。民间木版年画的构图有一个最大的特点是“满”。构图的装饰美是木版年画的另一特色

3.线条美。民间木版年画的造型是以线条为基础,再辅以各种色彩加以充实,即以线扶形,以色为肉,从而使整个年画的效果达到骨肉丰满。

传统风俗的意义范文6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三、理性思考法律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保护(一) 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提倡科学,促进社会和谐发展不能孤立地看待风俗习惯,必须从一个民族的历史、经济和自然条件去考虑这些风俗习惯之所以形成和存在的现象,如此才能让我们的认识符合客观情况。把民族风俗习惯看作陈规陋习,是对少数民族的诬蔑和歧视。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中存在某些陈规陋习,这是符合实际的。

   但是,汉族的风俗习惯中同样有陈规陋习。任何民族的风俗习惯中都会有好的、一般的和不好的。对不同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应全部

肯定或全部否定,而应当进行具体分析。总体上,汉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水平上较先进,大部分少数民族发展较落后,这是客观事实。但是,先进并不意味一切都好,落后也并不意味一切皆坏。

    看待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不能用自己民族的风俗习惯为标准,而应以对民族团结、对经济文化发展、对国家统一、对社会主义事业和对人民群众是否有利为标准。凡是有助于民族团、有助于经济文化发展、有助于人民生活和身心健康的风俗习惯应当提倡和发扬。凡是有害于民族团结、阻碍生产和经济文化发展、不利于人民群众的生活和不科学的风俗习惯,应对本民族群众说明害处,进行教育,帮助他们提高认识后,让他们自己进行改革。改革某些风俗习惯,主要依靠文化的进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来实现。提倡少数民族在衣食住行、婚丧嫁娶各方面奉行健康、科学和文明的新习俗。

    (二)合理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

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部分,应当被合理的利用。少数民族习惯法是在民族地区公平正义观上历练形成的一种具有特殊调控作用的行为模式和价值观念。在坚持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上,少数民族习惯法应通过国家权力机关的批准、同意或默许来使其具有双重效力,使其权威性得到保障。在保持正义和秩序的基础上,国家可以做出适当的变通,实现少数民族内社会关系的稳定和谐。

    运行国家法律是个复杂的过程,只靠法典是不能实现其功能和效率的,强行推行法律常常也只是适得其反。制定法有必要给少数民族习惯法留出一定空间,去吸收和认可一些有益的习惯法,使其融入制定法。

    也不能简单地用国家制定法来代替少数民族习惯法中的消极因素,而是通过发展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进行长期有效的法制宣传等方式,实现少数民族习惯法和国家制定法的融合。

    实践中,对少数民族习惯法效力的承认须限定在特定的区域内。在民族自治地方,有关少数民族特殊事务上,可以对习惯法有选择性地优先适用。对那些既符合少数民族的

风俗习惯,又符合全国人民利益的习惯法,可以优先适用。

    结论:

认真看待民族风俗习惯,涉及到各个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正确处理少数民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之间的关系,重视和充分尊重民族风俗习惯,这样才能使少数民族地区的秩序向着一种健康的、可持续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