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暴力的实质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网络暴力的实质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网络暴力的实质

网络暴力的实质范文1

【关键词】医疗体制改革;价值网络;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外包

中图分类号: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6-037-01

公立医院的改革试点是深化医药卫生改革中需要重点抓好的几项改革之一。本文就基于价值网络视角下对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的外包管理进行分析,分析探讨公立医院的人力管理改革新思路。

一、医院人力资源管理新要求及面临的问题

(一)新医改对人力资源管理新要求

新医改要求医院对人事制度的改革,首先就是要完善分配机制,建立薪酬和绩效相称的评估体系,提高医务人员的成就感与工作积极性;同时倡导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引入新的管理理念,促进医院关注人才、引进人才、运用人力、留住人才;二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化、科学化水平,更多的关注医务人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以提高医务工作者的满意度;四是提高医院的人事管理效能。因此,建立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至关重要。

(二)当前医院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通过分析,医院人力资源管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观念比较落后,管理体制较为僵化,不能营造吸引和造就人才环境。同时关于绩效考核的标准比较单一,没有一个量化的标准,在薪酬的分配方而很难调动其积极性;二是存在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导致管理理念和选人用人方法不科学,管理效率较为低下;四是医院的人力资源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无论是管理的模式还是效率都不能满足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同时还增加管理的成本,这些都制约了公立医院的改革以及发展。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和途径。

二、医院开展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及其风险

(一)关于人力资源外包管理

所谓外包管理,就是指医院和外包服务商签订合作协议,将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能整体或者是部分的外包给服务商,目的是降低人力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目前,国外医疗卫生机构在信息技术、收费和追欠、物业管理、人力资源等方而采用业务外包模式以提高医院的运作效率,效益显著。而国内的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尚未广泛推广,主要的原因是管理者对外包的风险无法很好的化解。但是相信随着医改深入推进,人力资源管理战略全而部署,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是提升人力资源管理一个有效的途径。

(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可能涉及的风险

医院实行人力资源的外包管理主要存在的风险有以下几个方而:一是在医院方而,可能存在经营管理风险、内部抵制风险、逆向选择风险以及道德风险和信息泄露风险;二是外包服务商的风险主要跨文化沟通的风险、信息不对称的风险等;二是医院工作者而言,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主要是白身利益受损的风险。因此,实行人力资源外包管理就必选要把医院和外包服务供应商与医院工作者三方纳入同一个价值网络中,确保医院和外包服务商与医院工作者基于外包的价值网络,合作共赢,规避风险。

三、医院开展人力资源外包管理的探讨

网络暴力的实质范文2

一、符号暴力的新形式:网络语言暴力

随着计算机和因特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在中国已广泛普及。网络成为了人们娱乐的主要方式之一,聊天软件的推出,使得网络成为了人们聊天的重要场所。网络的普及应用,语言沟通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不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计算机为媒介的网络语言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且逐步深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领域中。伴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的运用愈加广泛,然而网络语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种沟通的手段,在负面效应上,网络语言经常扮演着暴力角色。

微博、互动贴吧和各种形式的网友留言,让网络语言充斥着整个网络,同时网络语言暴力现象也日益凸显。从娱乐界的演艺明星的绯闻到名人的负面消息,从微博名人的造谣互骂到“叫兽”、“脑残”等流行,从不堪忍受网络暴力抑郁到自杀的韩国女星到无法承受网络谣言轻生的中学女生,网络谣言不仅中伤着名人,同时也伤害着普通百姓。据相关网站的民意调查显示,将近84%的重庆网民在网上曾经被骂过。对于网络语言暴力出现的成因,社会说法不尽相同。有人认为网络发言人的匿名性是网络语言暴力出现的主要原因,也有人从社会层面、个体层面以及网络传播等多个角度分析了网络语言暴力出现的原因。笔者认为法国社会学家布迪厄的“符号暴力”和“符号权力”能够解释网络语言暴力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符号暴力,在社会生活中通过语言、文化、思想交流的人们自觉或不自觉的接受的“看不见的、沉默的暴力”,符号是社会群体的共同认可,这种认可是人的意识行为,并通过意愿的交流成为社会人群的共识。从历史角度看,符号暴力长期存在于人类社会中,语言和文字出现以后,符号暴力的形式逐渐增多。在现代社会,电脑的发明和因特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活动场所,作为社交场所的网络,出现了符号暴力的一种新形式,就是网络语言暴力。

二、网络语言背后隐藏的符号权力

以往只存在于现实世界的暴力,现在也存在于网络中。网络游戏的暴力让爱好者沉迷于虚拟世界,现实社会各界人士对夹杂暴力的网络游戏嗤之以鼻,但是很少人注意到网络语言中的“隐性暴力”,实际上网络语言暴力带给网民的不只有虚拟世界的伤害,更能让人们感受到的现实中的伤害。有专家学者曾在人民网撰文,指出网络语言暴力是互联网不能承受之重,可见语言带来的是隐性的和深层次的,并非是想象中的“温和暴力”。网络语言不仅是跨时空的沟通手段,网络语言也是一种传递权力内容的媒介。

法国当代著名社会学家布迪厄认为“语言关系总是符号权力的关系,通过这种关系,言说者及其各自所属的各种集团之间的力量关系以一种变相的方式体现出来”。网络语言体现出来的不只是个体之间的人际关系,网络语言中隐含的符号权力关系,其实是各类网民代表其所属的社会团体之间的力量关系。站在社会整体的高度来看,即使是最简单的网络语言交流也不是纯粹的沟通行为,网络语言总是涉及到言说者和接受者所属的社会团体之间关系,言说者往往被赋予特定的社会权威,而网络语言接受者在不同程度上认可言说者的网络语言。在网络语言交流中,如果不考虑交流者的社会力量关系,那么很多时候往往理解不了当事人的行为。当社会中发生某女孩因为不堪忍受网络上对其辱骂和攻击的语言而自杀的现象时,人们经常会谴责那些人身攻击和造谣者的个体,同时惋惜青春生命的逝去,对现代社会年轻人心里承受力的担忧。在悲剧事件的发生中,网络语言的言说者实质上在扮演正义者的角色,无形中充当了社会强者,对他人进行指责,网络语言的接收者,在网络语言的洪水猛兽中,自觉的扮演了坏人的角色,成为了社会的弱势群体。

网络语言背后的符号权力,实际上来源于现实社会。网络语言交流的当事人各自扮演者所属社会角色,这种角色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拟的,但是交流者之间互相认可各自角色,并充当了其所属社会团体的发言者。网络语言依靠其背后现实社会的权力,往往能够建立起网络世界的发言秩序。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不应简化为沟通关系,同时也是网络社会秩序的支配方式和手段。网民是社会行为的主体,是具有认知能力的行动者,当他们受制于网络空间的网络语言时,他们真正受制的是整个社会机制和制度,当言语接受者认可网络语言对他们施加的社会压力时,实质上施加他们身上的是一种心理暴力。

三、从语言教育矫正网络语言暴力

语言是社会个体和群体可以自由和充分使用的,语言不会因为人们的使用而被消耗掉,语言可被视为公共载体。语言的背后隐藏着言说者的社会力量,语言交流者的身后是其各自所代表的社会团体力量的对比,在注意语言的符号权力关系的同时,也有关注语言的产生过程。所有的语言交流都包含着言说者和接受者,双方直接相互认可,至少认可各自对方言说的权利和隐含的身份力量。言说者在言说时,不仅希望接受者能够理解他,而且也希望接受者能够相信、尊重甚至服从他,按照布迪厄的说法就是“每一次语言表达都应视为一次符号权力行为”。

语言是一种社会实践,社会个体在具体的社会情境中交流,在实践中逐渐清晰了各种语境并能够很好的把握语言。每个社会个体都拥有社会资本和权力去运用语言,即使是力量最小的弱势群体都有权力去言说。语言的产生过程受制于各种语言的教育行动,童年时期的家庭教育中,父母的语言代表着权威态势;在制度化的教育时期,教育机构的教师语言代表着正确与否的标准,有时教师的语言还代表着价值观的准确判断;在社会交往的言语教育中,当社会个体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往中,无形中吸收了各种形式的语言。

网络暴力的实质范文3

G20峰会是一个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于1999年12月16日在德国柏林成立,旨在推动以工业化的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开放及有建设性的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2016年9月,G20峰会在中国杭州举行。

反家庭暴力法

2016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据最高法2015年统计,全国约有24.7%的家庭存在不同程度的家庭暴力;妇联系统每年受理4到5万件家暴投诉;近10%的故意杀人案件涉及家庭暴力。

“她经济”

据相关报告显示,中国近75%的家庭消费决策由女性主导;女性对商品的要求越来越高,由生活必需品转向可选消费品,由实用转向轻奢。“她经济”的消费指向很大程度上也是整体消费的“晴雨表”,成为新时代消费的引导性力量,给中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展现多彩的柔性商机。

网络约车

网络约车平台作为一种新兴的出行方式愈加受欢迎,但是它的出现与传统出租行业产生了很大的利益冲突,也因安全、市场公平竞等问题备受争议。由于网约车运作的模式与传统出租车不同,要量体裁衣设计新的管理制度。在鼓励网络约车的创新的同时,规范其发展,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也提上日程。

直播

数据显示,国内的直播平台数量已经超过200多个,中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25亿,占网民总体的45.8%。2016年是网络直播的元年,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民直播的时代。

洪荒之力

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中国姑娘傅园慧赛后在接受央视采访时凭借着自己的丰富表情和一句“我用了洪荒之力”,瞬间走红网络。随后,“洪荒之力”成为网络热词。

天宫二号

天宫二号是中国的一个太空实验室,由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制,可同时承载三名航天员在轨工作。实验室有前后两个交会对接口,可以与神舟载人飞船等目标飞行器的天舟货运飞船同时对接。天宫二号和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圆满成功,首次实现了我国航天员中期在轨驻留,并开展一批体现国际科学前沿和高新技术发展方向的空间科学与应用任务,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新的重大进展。

网络暴力的实质范文4

关键词:校园暴力 现状研究 预防措施 法律约束

一、校园暴力概述

校园暴力是指学生在校园中受到其他同学严重的暴力行为或者严重的威胁等影响学生身体健康或者心理健康的行为总称。校园暴力是国内国外都不可回避的一个十分严峻的现象,具有其自身的广泛特殊性,并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校园暴力逐渐演变成不同的形式和特征。校园作为学生成长和学习最重要的场所,作为培养学生世界观、认知观的主阵地,校园暴力现象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学生心理造成难以估量的深远负面影响。因此研究当前的校园暴力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校园暴力应当运用科学的方法加以分析,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有效的惩罚制度,以便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安全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对学生心理健康以及良好的社会价值观、社会认识观的培养形成。

校园暴力由于自身具有特殊性,因此对于校园暴力的界定要素不同于一般的暴力行为。校园暴力的第一个要素即为地域性要素,校园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场所应为学校内部或者学校周边地区,例如在校园内部或者放学路上对他人进行的殴打辱骂行为。校园暴力的第二个特殊要素即为侵害对象的特殊性,权利受到侵害的对象不仅仅包括在校的学生,还包括学校里的授课老师和行政教师等其他工作人员,但从近些年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学生是人身权利受到侵害的主要对象。校园暴力的第三个主要要素即为施暴人的主体特殊性,从近几年发生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施暴人的主体主要为在校学生,且多为被侵害对象的同学,由于施暴人与被侵害对象之间错综复杂的各种因素,加以双方自身身心的不成熟性与不理智性,导致校园暴力行为的发生。校园暴力的第四个要素即为侵害后果的特殊性,校园暴力事件的侵害后果多为对他人人身权利造成侵犯,进而对他人的心理造成伤害,致使被侵害对象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被侵害对象的身心成长与日常学习和生活。

校园暴力由于不同于一般暴力行为的界定,因而也呈现出了不同于一般暴力行为的特点。从近几年频发的校园暴力事件来看,当前的校园暴力具有年轻化、突发化、报复化、残忍化、团体化等特点。校园暴力的施暴者多为青少年,往往由于小的纠纷矛盾所引起,加之青少年心理成长尚不成熟,极易由于意气行事而受到同伴鼓动,进而形成一个打击报复的小团体,由于某些特定外界因素或者相约共同对被侵害人造成突发的刁难,并辅以十分残暴的手段。更有甚者会引来校外成年人士参与,进而将暴力手段升级或导致危害后果加重,容易被校外人士利用发生威逼利诱、敲诈勒索等更为恶劣的犯罪。以往的校园暴力事件参与者多为男生,而从近几年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情况看,女生参与和遭遇校园暴力事件的比例正在逐渐加大,其中很多男生参与的校园暴力事件更是由于女生的因素主导产生的,这些具有团体性、报复性等特点的校园暴力极易引发恶性循环,这对于正处于身心成长的青春期的青少年是极具危害的。

根据校园暴力的不同特点和不同行为方式,可以将校园暴力大致分为语言暴力、行为暴力和心理暴力三种。语言暴力是指施暴者对被侵害人实施言语上的强制命令行为,包括侮辱、嘲笑、谩骂被侵害人和强制使被侵害人接受某种思想或观点等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种软暴力,不会对被侵害人的身体造成直接的损害,但是会对被侵害人的身心健康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行为暴力是指施暴者对被侵害人实施身体上的直接侵害或者强制被侵害人实施某种特定行为,这种行为属于一种硬暴力,会对被侵害人的身心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害,更为甚者可能会剥夺被侵害人生命。心理暴力是一种较为特殊的暴力类型,国际劳工组织将心理暴力认定为是暴力行为的组成部分。1例如在施暴者实施暴力行为之前对被侵害人施加警告,给被侵害人造成心理恐慌。这些不同类型的暴力行为在现今愈演愈烈的校园暴力事件中已经屡见不鲜,因此我们必须分析这些校园暴力形成的更深层次的原因,进而提出有效的措施来避免一些悲剧惨剧的发生。

二、校园暴力的成因分析

校园暴力问题不是段时间就形成的,也不是由一种因素独立导致的,而是由多种因素长期交错复杂最终产生的,因此对于校园暴力的成因可以从被侵害人主体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以及法律因素等多方面来分析。

(一)学校因素

校园暴力现象愈演愈烈,校园暴力事件越来越频繁,学校方面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明确规定,为了保障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促进未成年人的道德培养,学校应当实行预防犯罪教育的法制教育计划。但是在我国当今应试教育体制根深蒂固的现阶段,社会各界都对高分数趋之若鹜,大有一种唯分数论成败的倾向,虽然有些地方已经实行了教育体制改革,但是中考、高考中的高分效应依然没有散去,学校普遍追求高分数和高升学率,加大中高考的文化课程比例,缩短甚至没有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品德教育等多方面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所必要的课程。将这些课程留在书面上,挂在口头上,展示在墙面上,但是很少践行到实际上。这种法制、品德、心理等课程的缺失,导致学生在产生矛盾纠纷时不知所措,只能按照从网络上、电影电视中、生活中等所看到的自认为是正确的暴力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学校的这种“重做题轻做人”的教育方式对于青少年的心理教育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及时的矫正,学校只注重对于外来人员的排查与控制管理,而忽视了内部的预防和教育,虽然有效减少了校外人员暴力事件的发生,但是s滋生了校内同学的校园暴力事件频发,学校不应该对于内外管理教育厚此薄彼。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青少年教育中最为重要的一环,一个人秉性的养成同他的家庭教育具有很大的关系,家庭会给青少年带来最为直接的影响。随着网络世界的发达和社会生活压力的增大,父母同孩子之间进行心与心的沟通逐渐减少,父母关心的重点逐渐变为学习是否进步、音乐体育等课外专项技能是否学习、钱是否足够等物质层面的东西,反而很少关注孩子是否有和别人闹矛盾、是否交到了好朋友等精神层面的交流。而这种现象所形成的对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也有不同,其中极易形成专制和放任两个极端,而专制、放任的教养方式最有可能导致学生的不良行为。第一种是接受专制教养的学生,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里的被侵害人,因为其已经接受了逆来顺受,不敢反抗。第二种是接受放任教养的同学,这些青少年由于父母的溺爱,肆意纵容自己的行为,没有得到父母及时有效的限制,极易形成自负心理,养成一种唯我独尊的意识,容易成为校园暴力事件里的施暴者。

(三)自我因素

多数校园暴力事件的当事人均为青少年,青少年在校期间因为缺乏学校和家庭的心理教育和法制教育,对于外界新鲜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在遇到矛盾纠纷时不能很好的表达自己内心的情绪,对突发事件缺乏独立评价能力和法制规范意识,不能正确合理的控制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极具模仿性和盲目性。同时网络世界的发达又给了青少年足够大的舞台表现自己,但同时也使许多青少年沾染了许多社会不良风气,很多校园暴力事件都是通过网络社交平台而为外界所获知,这种引发社会广泛的关注会极大地满足青少年的炫耀心理和“网红”心理,导致青少年对于校园暴力行为乐此不疲,最终害人害己悔之晚矣。

(四)法律因素

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对于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做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但是该部法律关于对预防未成年人教育、监管不力的事后处罚规定十分模糊不清,只是规定了由公安机关对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予以训诫,责令其严加管教,这对于监护人的监督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约束作用。同时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也仅仅规定了学校和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相互配合加以管教,管教无效或者无力管教的可以按照有关规定送到专门学校继续接受教育,并没有规定更为明确具体的惩戒措施,反而这种规定被当成了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护身符。我国《刑法》中也规定十四周岁以下为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人,只要未成年人不满十四周岁,即使发生严重的校园暴力事件,也难以适用刑法予以惩治。

在我国目前的现状下,学校因素、家庭因素、自身因素和法律因素共同导致了校园暴力现象屡禁不止,各种令人发指的行为手段频频发生在青少年身上,极大地影响了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对其以后的学习生活造成了极大地困扰。因此我们要分析校园暴力现象产生的深层次的原因,并找出合理有效的手段来预防和规制校园暴力行为。

三、校园暴力的应对措施

校园暴力行为在我国频频发生,社会公众对校园暴力行为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如何有效避免校园暴力已经成了亟需解决的问题。采取合理有效的应对措施不仅可以减少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更可以有效提高青少年的法制观念和道德观念,有助于提高社会整体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形态。

(一)加强法制教育

当前我国青少年在学校和家庭中缺少必要的法制教育,因此应当首先加强对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不仅需要在学校里向青少年普及法律常识,配备专业的老师切实开展法制教育,更需要家长和老师以身作则,切实为青少年做好典范,这种潜移默化的法制观念影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校园暴力问题。让青少年了解所有人都要遵守最基本的道德底线和法律,一旦违反就要为所造成的严重后果承担责任。同时社会其他机构、电视、网络媒体也应当各自开展法制教育平台专栏,将法制教育融入青少年的日常生活中,让青少年自觉学习并有更多渠道获得法律知识,更好的学会如何保护自己和尊重他人。

(二)加强学校管理

学校应当实施科学的学生管理方法,针对每一个学生建立德育法制教育档案,积极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完善档案内容,做到一人一档,老师和家长针对不同青少年的情况建立不同的法制教育培养模式,类似情况借鉴培养,切实建立科学的、具有针对性的培养方法,帮助青少年树立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从心理上、人格上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制思想、道德思想水平。除此之外,学校应当建立完善的警备系统,在学校的必要位置安放摄像头和安排警卫人员进行校园巡逻,在校园内部设置紧急情况报警设备,做到一有暴力事件发生及时知晓、及时到场、及时处置,尽可能减小校园暴力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做到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处置一体化,综合防治、控制校园暴力行为。

(三)健全法律体系

在立法方面,应当将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写入刑法,对于造成重伤或者死亡结果、团体性暴力行为、持械暴力等严重的校园暴力行为应当由刑法加以规制,追究施暴者的刑事责任,但为了保障未成年的施暴者身心健康发展,应当将其在特殊场所进行服刑。在司法方面,应当对于校园暴力行为采取从重处罚的措施,而不应当只是由家长或学校进行简单的批评教育,应当由司法机关专业人士在特定场所对其进行法制教育,让施暴者自身检讨反思,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以加深青少年对于违法犯罪行为的畏惧心理,使其不敢继续实施校园暴力行为,从而改变以往的形式主义纠正制度。在对校园暴力行为的施暴者进行执行时,应当完善社区矫正制度,从实质上椭未成年施暴者进行监督和帮扶,设立专门的部门和拨付专项经费对校园暴力未成年施暴人进行有计划地帮扶教育。

四、结语

青少年是祖国未来的栋梁,对于青少年的法制教育、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一刻也不能松懈,每一起校园暴力事件的发生都会对当事人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也会造成社会公众的校园暴力恐慌,不利于国家的稳定团结。因此我们应当结合当今频发的校园暴力行为的特点,弥补我国关于校园暴力的立法缺失,完善司法、执法的法律体系,集合政府机构、学校、家庭以及媒体网络等各种渠道的力量,加强对于青少年法制的教育宣传与引导,切实营造一个良好的校园学习环境,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梁丽琨.我国中学校园暴力的现状及其预防对策[D].河北师范大学,2015.

[2]姜辰颖.校园暴力现象现状分析[J].社会心理科学,2016,(09).

[3]严红英,陶志阳.中学校园暴力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6,(08).

[4]赵瑞达.校园暴力的法律解决路径[J].法制博览,2016,(15).

网络暴力的实质范文5

 

广场政治实质上是非专业性的群体决策与意志体现。在新媒体的推进下,我国逐渐形成了现代广场政治,在由5亿中国网民构成的公共空间里,网民意志的正确、有序、有效表达依然存在难以突围的困境,并呈现出无序、畸形的发展态势,所以亟需政府治理力量的介入来突破目前僵化的失调模式。

 

社会冲突论基于社会冲突的负面功效更突出强调发挥冲突的正向功效,那么借助社会冲突论构建一个有序的网络公共空间,将对改善网络民意表达机制,使其与我国社会政治生态相适应,释放更多的正面的社会活力展现一定效用。

 

在缺少规范约束的情形下,网络本身行为是一把双刃剑,网络的话语组织形式增加了民主与公正的机会,同时也带来非理性思想及的泛滥。政治参与的虚拟公共平台渐显广场效应。聚集在这种效应下的网络民众,心理会发生畸变,行为变得不稳定。

 

有意识的个体容易消失,代之以无意识的群众。事实上,更多时候网络公共空间表现出一种无序的广场政治状态。同时,冲突也是处于发生、缓解、复生的持续不断的过程。借用社会冲突论,正确认识网络公共空间的冲突,并引导其朝着缓解社会系统压力,促进社会进步的方向发展,将成为重要命题。

 

一、 中国网络公共空间向“广场政治”迅速演变的成因

 

(一)转型时期社会情绪的空前释放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深刻的转型期和利益调整波动较大的时期。伴随着社会公众的利益诉求多元化,社会阶层分化也日益激烈。社会阶层分化加上日益模式化和固化的排斥性体制,造成阶层之间乏力与流动渠道不畅,慢慢导致社会阶层固化现象。底层民众长期被排除在社会公共资源之外,现实和理想的差距造成民众的浮躁化,进而引起民众情绪化的淤积。

 

再加上社会缺乏相关约束引导机制来转移民众的情绪,在自身利益求诉过程中,民众往往借助网络这一“弱者的武器”来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当引起网民情绪化的对象太多,网民却不能找到有效的宣泄和不满的渠道时,网络则成为延续的“广场”,承载着社会安全的减压阀。

 

(二)理念层面的过于依赖

 

网络公共空间中可以充泛民主意志,被民众看做是一种对社会发展具有良好作用的场域。人们寄希望于此场域中的社会舆情能够反映民意,表达民主意志,成为中国社会政治民主化的重要形式。很多人对网络广场就有了一种美好想象:一方面,网络公共空间能够拓展中国民众的政治参与空间,提升社会舆论对政府的监督,成为廉政建设的辅助工具;另一方面,网络公共空间通过舆论压力影响社会权力的执行过程和方式,从而缓解公民与政府的矛盾,最终避免街头群体性暴力事件的发生。

 

(三)民粹主义的过度膨胀

 

正如俞可平教授说过,民粹主义的兴起,汹涌的民意有时也变成一种“软暴力”,扭曲了正常的社会政治生活。由于网络是一个没有中心点的系统,所以网络政治是没有中心权威和中心话语的平台。正所谓政治姿态大于理性思考使得网络空间空前膨胀,向着非理性方向发展,网络草根政治愈演愈烈。其实质是一种民粹主义的泛起。因为在传统的主流媒体上,权威、精英占主导地位,民众缺乏表达自己声音的渠道与机会。具体表现为群众把民主制度下的言论自由当作挡箭牌,大肆对富人和官员展开了激烈的批判,将其符号化,盲目反对精英。

 

二、 中国网络空间健康发展的制约因素

 

网络信息传播的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虚无主义、情绪化等特性使得网络民主难以规范。网络民主在推动社会民主进步的同时,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阻碍着中国网络民主的健康发展。

 

(一)网民及其议题的分散化可能会影响网络民主的深度

 

目前,中国公共网络空间尚且还处于一种无序的广场政治状态。广场政治与直接民主挂钩,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机会,每个人都是言论自由的,都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但另一方面,广场政治总是暗含着非理性决策和个体被淹没的宿命倾向,人们处在人声鼎沸的广场上,个体民意表达的被忽视、分散,网络民主往往不能进入深层次的核心环节,囿于浅层次的网络骂仗。

 

(二)网民的非理性可能导致网络民主群体极化现象

 

网络广场的言语暴力事件多发,不断地损减社会公信力,不仅不会起到社会集体情绪发泄和引导的良好作用,反而会导致这种情绪的失控冲动。网络广场是一个充满道德感的场所,是一种用道德情绪代替理性管理体制的场所。迷茫的道德冲动,始终无法让网络话语场域摆脱“广场政治”的非理性缺陷。

 

一方面,网络话语以发现、揭秘、质疑和公论的方式,向政府施加压力,从而使官员减少了腐败的可能性;另一方面,网络话语依旧没有能力还原事件的原始过程,也无法在营造所谓“事件透明化”的过程中让人们获得理性的思考。简单的二元思维即“非黑即白”和传统宗法社会的道德想象和公平诉求,已经在网络话语揭秘之前就暗中成为主导网络广场人们行为的政治情绪了。

 

三、 中国网络民主发展面临的困境

 

(一)网络信息的恶性变量与灰色地带

 

网络信息数量过度膨胀、网络信息质量良莠不齐造成信息困境。一方面,网络用户对象有时候不仅仅是单个个体的民意表达,其写作目的不单纯,甚至是纵、被扭曲过、被过滤过的民意。链接与发表时间有时候呈现出漏洞百出的状态,违背合理性。另一方面,信息的组织与传播方式芜杂。信息有时并非由专业的研究协会组织的,进行传播的渠道错乱,信息不具有权威性。信息来源的不确定性、信息的广度与深度不能保证。

 

(二)民主异化,挑战政治认同

 

如果网络民主造成事实上的“网络暴民政治”,那么民主必然走向它的反面,出现民主的异化。群体极化现象也往往使得网络民主陷入混乱之中。再加上网络主题的不确定性,使得网络民主的责任主体难以确定。这种言论的自由化、多元化,以及网络话语权日益强大的现实影响力,很有可能对这些矛盾与冲突起到助长的作用,甚至对现有的政治制度造成冲击,影响到社会政治的稳定,其缺点是不容忽视的。(三)网络民主法律和道德缺位

 

到2003年,我国共有37部中国计算机信息网络政策、条例、规定、办法、通知等设立并付诸实施。尤其是2000年10月8日,信息产业部的《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成为我国一部明确针对网络话语管理的规范文件。但是,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在这方面的规定或者范围太窄,或者过于笼统,对网络话语权的管理仍显单薄。它涉及技术的、内容的多方面问题,需要一个权威部门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联合制定出一个更加系统的规范。[1]网络民主中多元的道德观念导致道德评价标准失衡,道德规范难具操作性,法律和道德约束的缺位,导致网络民主发展的无序状态。

 

四、 政策建议

 

(一)价值观理念层面

 

1.破除网络民主、网络民意的幻觉

 

网络技术作为技术,嵌入在现行政治体制中,逐渐成为群众的工具性表达,其本身并不必然带来民主参与和现实政治的进步,也不可能自动改善现实民主政治的困境。网络议政并非万能的,虚拟空间终归无法取代现实空间,网络生活终究不能取代现实生活。不以组织化和制度化为前提的网络政治,从根本上说,不过是一种无序的广场政治。

 

2.保持传统媒体的舆论高地

 

网络信息冗杂、可信度低,在允许并鼓励传统媒体与网媒竞争的同时,加强传统媒体可以净化信息源、及时引导主流舆论的作用,防止出现网络“暴民政治”的悲剧。同时要给予传统媒体一定程度的独立与言论表达自由,避免完全沦为政府的代言人。构建传统媒体与民间自媒体有序竞争的多元格局和舆论空间。

 

(二)政府治理层面

 

1.架构法律与技术的基础,缓解冲突的负面影响

 

政府应当承担起对网络的管理责任,力求将网络活动纳入秩序的范畴中。针对网络政治的无序化,首先要以法律制度明确公民权利,同时严格执行网络新闻的有关规定,归口管理、分级负责。逐步制定专门的网络传播法,既考虑法律规范的传承性,又要确保相关政策法规富有弹性。同时培训专门的网络执法人员,提高政府网络治理的法制化水平[2]。

 

2.政府理性对待,发挥冲突正向功效完成转型

 

面对目前相对僵化的困境,政府要理性对待。在政治上依法要求,在具体方面宽以待之,在发展中逐渐摸索合适的管理办法。利用合适的方式对网络公民社会进行引导,建设良性的网络话语平台,让知识理性、现实理性成为引导网络公共空间话语的主导力量,克服网络广场话语建立在“宣泄情绪”基础上的非理性缺陷。积极建立正确的网络民意表达机制,促使网络政治由广场政治向公民社会深刻转型,让网络公民社会成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序力量。

 

五、 结语

 

在“互联网公共领域公民社会”的逻辑中,公民社会不会自然形成,网络广场的冲突也不会自我化解。中国的公共网络空间同样需要由一种由广场政治到广场文化的深刻转型,由广场政治向公民社会的深刻转型。广场政治的狂热不可能一直保持,广场政治是民主的学步,但不是民主生活的常态。从社会冲突论的视角,面对网络民主的兴起,政府努力构建网络民意表达维护机制,把握正确的选择是扭转网络民意表达的负向功效,发挥其正向功效的必然选择。

网络暴力的实质范文6

一、当前网络新闻标题在实现手段上的特点

1 网络新闻标题的形式特色。网络新闻标题的形式多是单行题。传统媒体的报纸,形式可以是多行题,有主标题。副标题,引题。网络的信息是海量的,必须容纳多种类型的新闻,它不同于版面有限的报纸。

网络的传播为了突显视觉冲击力,只能选择形式简洁的文字,不能过长,而且要配合整个网页版面的效果。最佳的文字标题要求用最精练的文字表现最丰富的内容。不过从日前互联网接收终端所限定的版面布局结构上看,一则新闻需要一个单行的、一般不超过25个字的标题,而确保这个标题能够描述出主要新闻事实和新闻中最新、最为本质的新闻要素及含义。

新浪网新闻主页的国际新闻标题基本都是单行题,给受众的视觉感受是直观的,每则新闻标题的字数也非常精练和适当,能够准确的表达新闻的主旨。其他的网站新闻标题大多也都是以单行题出现,可以看出,单行是网络新闻标题形式的主要特点。

网络新闻标题表达方式一般多为实题。有别于纸媒体的虚、实题均可。而更要求直接表达新闻事实,通过新闻要素来吸引读者。如果是虚题,读者无法从首页了解新闻内容,也不可能对一条琢磨不透的题目大伤脑筋。只能一瞥而过,失去点击率。

2 网络新闻标题的内容特色。网络新闻的传播特点是一个不同于以往传统媒体的,不只是单纯的接受,阅读新闻的动机有需要和接受不同的心态。此时受众是新闻的接受者,彼时也可成为新闻的发出者。这样的规律也影响了网络新闻标题蕴涵的内容。总体上说。标题的内容是多元化。

首先,网络新闻标题涉及内容最基本的就是重大新闻事件。它包括国内国际及地方等不同的领域。新闻标题本身陈述的是过去最近时段发生或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这样的新闻标题一般出自网站自身或纸媒体。也可以说新闻标题的内容是来自专业的新闻传媒机构。

其次,网络新闻标题内容涉及评论的是一些有观点有立场的新闻。在纸媒体中,带有评论性质的文章被严格界定为评论。而在互联网上,有网站转载的,也有网站自身对事件的评论。它们在新闻板块中出现,以新闻的形态。而它们的新闻标题也具有评论定性等色彩。另外,还有一些行业专家就某一新闻“冰点”与“热点”问题发表的言论。

此外,网络新闻的标题也有个人发表的言论观点。有些是名人在自己的某篇博客中的观点或是大众有对某事件独特的观点,也可以作为网络新闻的标题。这一点是由于网络的开放性决定的。

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对于网络新闻标题所使用的语言,中文网站当然是汉语。新闻是以事实为依据,所以网络新闻标题的语言运用首先应该用词准确,客观的体现出新闻事件的要素。在这一点上与纸媒体是一脉相承的。

二、网络新闻标题在网络传播中表现的缺失

网络是一个广阔的空间,对于媒体是一种快速传播新闻的媒介。有了网络这样的媒介,人们的生活也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网络新闻不仅是受众被动的接受,更多是阅读的需求。传统的纸媒体是给受众提供单方向的信息,网络却可以是互动性的。人们个人的观点,事件,很小众的现象都会成为网络新闻的素材。而作为一个网络新闻传播的重要部分:网络新闻标题。它所应具有的能力和现有的能力成为了必然关注的问题。

1 内容真实性的问题。对于网络新闻标题的内容,前面也做了分析。现在主要研究的是它存在的问题。前面说网络新闻标题的内容是多元化的,这也意味着它丰富,包罗万象,其中难免鱼龙混杂。在浏览网络新闻的时候,会被一些新闻标题所吸引,但链接到正文才发现名不符实,有被欺骗的感觉,期望转为失望。这样的现象产生不是偶然的,为了商业利益,有时会夸大事实,获得点击率。但是这种现象持续的后果是严重的,受众对媒体会不信任,会让网站的形象大打折扣。新闻的本源是事实。虽然商业利益不断挑战着新闻传播的真实性,但多媒体的传输模式为受众提供的不应该只是外在表现,内容实质也应同样追求真实与价值。

2 语言准确性的问题。新闻标题语言的准确性,在新闻标题能否发挥正确引导受众的过程里,有着重要的作用。纸媒体在这一方面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对于专业的新闻媒体,用词准确,能体现出一个媒体的新闻传播素养。在今天网络新闻的传播过程中。新闻标题在网站的首页充当门面。新闻标题的好坏,在网络经营者与新闻研究者看来,会产生一定的分歧,对于语言的要求也会不同。但一个符合新闻传播规律的标题,在语言准确程度和语法合理程度都应该是上乘的。做到语言准确,需要网络新闻工作人员有一定的新闻质素。网站不能只侧重于网络技术层面的操作,在网络新闻发展平稳迅速的今天,受众的成熟,让它们有更多的选择,新闻标题的质量也关系着新闻能否实现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