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范文1

一、中国传统社会形态中的道德修养

从社会的性质和形态看,人类社会的发展形态主要可分为两类:同质性社会与异质性社会。同质性社会通常表现为社会民众归属于共同的政治共同体,并拥有大致相同的政治认同、理想信仰和价值追求;异质性社会中的民众虽然在信仰、价值和认同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依然能够谋求其基本的价值共识和文化理解。“家国”一体的制度安排和封建的自然经济构筑了中国传统的同质性社会形态,即:维系整个国家机器运转的宗法血缘关系,不仅加固着君权与族权的联盟,而且也构筑着君主意志转变为社会意志的基本通道,从而使多地域、多民族的中国华夏大地形成了基本雷同的社会结构、伦理纲常及其可沟通的行为方式。这种同质性社会形态成就了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观念:既有西周的“敬德配天”、“修德配命”之说;先秦儒家的“存心养性”、“反身自省”的“内在功夫”;宋明理学家的“居敬穷理”和“省察克治”的“向内求索”;还有老子的“涤除玄览”、“致虚极、守静笃”、释家的“觉悟”、“渐悟”、“顿悟”;等等。无论是儒家主张的内省自身、格物致知以成圣贤,道家坚守的致虚极、守静笃以返璞归真,抑或是释家力行的净心觉悟以求“修炼成佛”,都在向世人澄明这样一种镜像:中国社会的传统道德修养虽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其“推己及人”的社会价值旨向,但终因其片面推崇“诵读经书”、“颂经参禅”、“坐而论道”、“三省其身”,以实现道德个体心性觉解的道德修养方法及其修养过程,就已然将作为人类道德实践活动方式的道德修养仅仅视为一种可以远离轰轰烈烈的社会实践,以内省、自责、内修、悟道为主要方式的私人生活领域的心性求索。这种与中国传统社会形态的同质化结构相适应的传统道德修养具有强烈的依附性、内向性和精英性的文化特质。

依附性是浸透着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方法、途径、境界及其全过程的基本文化特质。在“家国一体”和封建自然经济的中国文化传统氛围中,道德修养一般总是以位高权重者为引领、以长者匡正晚辈为秩序,从而为维持既有社会秩序锻造出一代又一代谦卑温顺的依附性“臣民人格”。其次,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的诸多之道,均以内向度的人性回溯为精神归宿。无论是主张抵达内心善的儒学,还是觉解或顿悟某种虚极境界的老庄学派,都始于人自身向善的欲望、执于“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内自省”的修身功夫,止于尽心知性,回复人之本性的境界。以儒家、老庄为代表的这种“为己”的心性修养之学,是一种向内用力,而非向外求利的道德追求。最后,以“成德、成性”为境界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作为对人及其生命存在意义的终极目的性价值理解的推崇,有助于构筑并促进人生精神世界的完善和至善,尽管因其人生哲学基础具有强烈的精英主义倾向和权威主义依赖,对多数平民百姓来说它还只是一种具有某种虚幻镜像的奢侈品。

二、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转型社会的挑战

时至今日,社会转型的发展语境已经成为我们讨论一切中国现象,包括道德修养现象无法摆脱的时代背景。按照英国著名历史学家汤因比关于人类文明进步的理论,我们可以将社会转型理解为是一种需要接受“灵魂的分裂”的挑战及对挑战的回应过程。[1]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社会转型的挑战已成当代中国社会生活中的经验事实。以社会存在方式及其变迁的历史眼光鸟瞰社会转型过程中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遭遇“灵魂的分裂”情景中所直接承负的诸多挑战,至少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得到佐证。

首先,依附性的“臣民人格”遭遇个性张扬的挑战。在与传统伦理文化和人格范型相适应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中,民众个性在整个社会格局或者说漫长的封建社会演变中是个隐形而不彰显的存在体。产生并服务于封建自然经济为基础的同质性社会结构的中国传统道德修养文化,无论是其原生形态,还是秦汉以后的流变形态,本质上只是一种奉行人身依附关系的、塑造模具式系列道德人格的宗法等级道德修养,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传统社会虽有本质差异,但在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策略上已然还是以一种国家伦理的“独特权威”继续强化着经过改良过的种种新型依附关系。由改革开放,市场经济所推动的中国现代化所带来的,以个性张扬和人的解放为特征的异质性转型社会,打破了同质性社会诸要素及其相互关系之间的可通约性格局,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不可通约性的文化特征。换句话说,传统的依附性道德修养范型或系统对现代人的约束力日渐式微或近乎塌陷。异质性社会由于削弱甚至消解了外在于具体道德主体的唯一性、权威性规定,使道德主体得以赢得独立性人格以及自由价值的认知与判断空间,从而打开了传统道德修养被禁锢的封闭之门。

其次,内向性的“尽心知性”遭遇公共领域的挑战。作为传统道德修养根基的儒家伦理之目的在于追求个体之德的圆满,所谓“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荀子·劝学》)的“慎独”境界。与传统社会私人领域独大的状况不同,现代社会的政治民主、经济自由与文化多元不仅造成了德沃金所说的“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的明显界分,而且促成了公共领域的不断扩张。广阔的“公共空间”使现代人在自由与个性得以充分彰显的同时,发生着与私人领域之外的人、物、事之间更为密切的公共关系。然而如何与陌生环境共生、与不同人群共存、与时间流动共进?传统的以纯粹追求自我人格的心性觉解,或者片面局囿于对熟人领域的道义承诺为宗旨的“尽心知性”内向性道德修养体系已力所不及。人们生活世界所显示出的公共取向和公共意义,极大地拓展了人们对道德修养的认识论视域:在公共生活日益扩张的今天,我们不仅需要独具的个性、卓越的私人美德,而且更加迫切地需要基于现代公共生活要求,符合个体社会身份与公共角色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公共美德。诸如:基于政治参与所需要的正义感,基于人际交往所需要的平等、诚信、宽容、明礼守法,基于公民身份所应当具备的爱国主义、法制意识等等。显然,这种认识论的转向再一次撼动了囿于狭小私人领域的“尽心知性”的内向性道德修养的根基,从传统相对封闭的私人领域走向开放广阔的公共领域已成当代中国社会道德修养的选择路径。

最后,“成圣成贤”的精英道德遭遇公民道德的挑战。既推崇“天人合一”道德人格形上境界,又诉诸日常生活礼仪纲常,具有相对成熟和完备规范架设的,发端于传统同质性社会的中国道德修养体系,对于完善和拓展少数社会精英分子个体精神家园无疑有其一定的道德修养价值。但是,这种以“成圣成贤”为个体境界

的精英道德修养,既放逐或远离了仅以谋求有尊严地活着的广大民众道德主体的普适性资格,更遭遇经济成分多元、社会职业多样、地位差距拉大、价值取向多元的当代中国转型社会中所成长起来的公民道德的挑战。公民道德对“成圣成贤”精英道德的挑战既表现为对传统道德修养体系的怀疑、动摇,更积聚着一种建构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生活方式道德修养体系的深刻的社会力量。

三、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

中国社会是否已经进入了公民社会,这是一个需要采用制度性和组织性若干指标评价的实证的社会学话语,然而处于转型中的当代中国社会正在走向公民社会,已经不仅仅是一种愿望或猜想,而是一个确定无疑的社会发展的经验事实。30年改革开放在社会领域引发的根本变革,就在于其成就了中国社会由单位社会向公民社会的深刻转型。尽管公民社会在全球范围的实现程度和发展水平错落不齐,但它作为国家、市场、社会公众等不同力量处于一种平衡状态的异质化、公共化结构的社会形态,总是一个需要以民主、商谈、参与为其文化特质的社会。“一个公民社会就意味着这里存在着一部渗透着自由、民主和人权理念的宪法,众多充满着活力的民间团体,提供制约与纠错功能的健全的公共领域以及拥有公正、责任、宽容、善于对话、善于妥协、积极参与之精神与素质的普通公民。”[2]公民社会的上述文化特质不仅存在于政治领域、经济领域,而且也渗透于道德领域,进而催生社会道德的文化转型。这种文化转型在道德修养领域将发生什么样的历史性变迁?它的独特之处在哪里?公正地说,对这个相当独特的道德文化,不仅从文明的层次上反思还很少,就是对其内部的相当精密微妙之处的解析也极为鲜见。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代中国道德修养及其转型,对伦理学的发展来说,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道德修养及其转型的特点、运作逻辑及其转型的研究应当成为当代中国伦理学发展的新的灵感来源和动力源泉。在这里,我们无意诟病传统的“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体系,相反,我们依然认为,“心性求索”是道德修养的重要形态,因为,道德修养作为个体化的道德实践活动,产生于个人自我确证、自我肯定和自我发展的需要。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途径及其过程进行个体精神世界的道德修养则是社会的、历史的;当“心性求索”作为一种主体道德修养形态的合理性、合法性所依存的微观生存环境和宏观社会形态不再依旧,就需要对其进行适时的修正、完善,从而使道德修养体系得以形成与发展了的社会形态和人们的具体生存环境相适应的新型道德修养形态。笔者以为,“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体系是与以“民主、商谈、参与”为文化特质的公民社会相适应的当代道德修养体系的可能选择。目的伦理学认为,道德修养不只是遵循规范,而是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规范是为了生存,修养则为了生活,道德修养当以人为目的,指向人的幸福的生活方式。

所谓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指的是一种奠基于生活的、以生活意义为价值诉求并主要通过日常生活交往中的经验教化、习俗规范、制度创新来影响人的道德认同、陶冶人的道德情感、磨砺人的道德意志,进而达致某种道德境界的道德修养形态。主张以生活濡化作为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的道德修养形态的学理依据有二:一是生活的道德性;一是道德修养的“生活”性。生活的道德性,是指生活不仅为了活着,而且更需要有意义、有尊严地活着。人的生活过程就是一个不断发现意义、生成意义、实现意义的过程。意义问题就是生活的道德性问题。人不仅拥有感性生活,而且拥有意义生活。这种意义生活既产生于感性生活又为感性生活提供价值目的和意义参照,从而真正实现人有德性的幸福生活。生活的内在法则是生成的、开放的、超越的。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活不仅是实然的,更是应然的;不仅是惯常的、不证自明的,更是可供选择的,创新的与超越的。生活濡化式道德修养的生命力就在于其秉承了生活的这种超越性与创新性,为每个个体的道德修养不断注入新的价值与不竭动力。道德既构成生活意义的解释系统,使人对生活意义有更合理、更深刻的理解;又构成生活意义的目的系统,使人的生活得到更为合理、更为完善的展开与提升。道德修养的“生活”性,是指道德修养作为一种道德实践的活动方式总是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或者表现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道德修养赋予人的生活方式以意义,道德修养的价值植根于“美好生活”或“人生幸福”。换句话说,一种道德修养,如果忘掉了人的生活、遗弃了人的生活,它就不再是人的道德修养;而人总是以自己的尺度来衡量、估价和选择适合于人自身生活的道德修养方法和途径。道德修养作为人的生活方式,具有为我性、求善性和内在超越性。据上所析,较之于“心性求索式”的道德修养形态,生活濡化式的道德修养,在本质上是一种更合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语境中公民道德成长特性及其发展规律的生成性道德修养模式,其最终目的是将公民历经生活检验的合理的价值与信念纳入道德修养体系,以加快完成人的精神世界和行为能力,即:知与行的同构过程,从而实现某种理想的道德修养境界。换句话说,在生活濡化的道德修养视域中,道德修养主体不再只是一个静观的凝视者而必须是一个行动的实践者。诚如胡塞尔所言:“当我们面对面谈话,互相握手致意,有爱和恨,在思考和活动中,在辩论中互相联系在一起的时候,我们就经常处在那种人格主义的态度中。”[3]以生活濡化为路径的开放式的道德修养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生活世界本身就是一个宏大的道德修养场域。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范文2

关键词:个性;反应;知情意行

学习,正如鲍尔和希尔加德所言,是一个很难定义的概念:“要提供一个足以包括一切不同的学习形式,将行为发生变化的其他原因排除在外的学习定义,这是不容易的。”但是,毋庸置疑,学习的最邻近的类概念是反应:学习是有机体所获得的一种对于内外刺激的反应活动。所以,桑代克说:“学习只不过在于获得新反应……我们视学习为反应之获得。”而所谓反应,众所周知,亦即一事物在他事物作用下所发生的变化,是对他事物的作用和属性的回答或表现:反应属于变化范畴。因此,几乎所有心理学家都用“变化”来界定学习:“所谓学习,简要而概括讲来,就是生物因经验而发生的反应之变化。”那么,学习究竟是有机体的一种怎样的反应或变化呢?是有机体受意识支配的反应活动:“低等生物的经验发生变化可以没有意识之伴随,但意识却是所有更为高等的学习的不可缺少因素,因而企图仅仅用身体的与生理的术语来说明学习是完全不适当的。

有机体受意识支配的反应活动,众所周知,亦即所谓行为:行为就是有机体受意识支配的实际活动:意识或心理――知情意――是行为的内在因素,属于行为范畴。因此,学习就是一种行为变化或行为反应,就是知、情、意、行之变化或反应。对于这一点,桑代克曾有十分透辟的论述:“人类的学习由人类的本性和行为的变化构成。本性的变化只有通过行为变化而为我们所知。这里和此后所谓的行为,是指人类所做的任何事情,包括思想和感情。”然而,正如达尔文所指出,本能也属于行为范畴,也是有机体受意识支配的反应活动:“我不打算给本能下任何定义。不难看出,若干不同的精神活动通常都被包括在这个术语之内。但是,当人们说本能促使杜鹃迁徙并且把蛋下在别种鸟的鸟巢里,谁都知道这是什么意思。”

更确切些说,本能是有机体先天固有而又受意识支配的反应活动。于是――学习与本能无疑恰恰相反――学习显然就是一种后天获得的行为反应或行为变化,是有机体后天获得的反应活动。这就是为什么几乎所有学习的定义都强调学习是经验或练习之结果的缘故:“学习是有机体因经验而发生的一种变化。”学习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那么,是否有机体后天获得的一切行为反应活动都是学习?

否。因为正如道格拉斯L・欣茨曼所指出,学习与个性的形成有关:“所谓个性,众所周知,受经验的强烈影响。男孩和女孩通过仿效同性的成人而塑造其个性。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不论是暴躁的还是平和的、焦虑的还是自信的、合群的还是孤僻的、沉稳的还是冲动的、狡诈的还是坦率的,都是学习的结果。”确实,有机体后天获得的行为只有在其能够形成个性或人格――特别是能力――的条件下,才是学习;而不能够形成能力、个性或人格的后天获得的行为并不是学习。

试想,一个人胡乱出拳和另一个人打太极拳同样是后天获得的行为,但前者并非学习而只有后者才是学习:岂不就是因为后者能够――而前者却不能――形成能力和个性?一个人借书和偷书同样是后天获得的行为,但前者并非学习而只有后者才是学习:岂不就是因为后者能够造就偷盗的能力和个性,而借书却不能造就什么能力和个性?一个人因疲劳、醉酒、疾病和药物而产生的行为变化无疑是后天获得的,为什么不是学习?岂不就是因为疲劳、醉酒、疾病和药物并不能形成能力和个性?因此,学习是能够形成能力、个性或人格的后天获得的行为反应。而能力、个性或人格,众所周知,乃是稳定的、恒久的、整体的心理和行为状态。所以,可以形成能力、个性或人格的行为反应,便是可以持久保持――而非暂时状态――的行为反应。因此,加涅说:“学习是人的特质或能力的一种变化,它可以持久保持而不能仅仅归因于生长过程。这种被称为学习的变化通过行为改变而表现出来。……就某些类型的行为表现来看,这种变化可能是并且常常是能力的提高,也可能是那种被叫做态度或兴趣或价值的倾向改变。这种改变不是暂时的,而必须能够保持一定时期。”

综观学习概念,可知鲍尔和希尔加德所言甚是:“学习是指一个主体在某个规定情境中的重复经验引起的对那个情境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不过,这种行为的变化是不能根据主体的先天反应倾向、成熟或暂时状态(如疲劳、酒醉、内驱力等)来解释的。”换言之,所谓学习,亦即习得,就是有机体后天获得的、有意识的、能够形成个性的反应活动,是有机体后天获得的、有意识的、能够形成个性的行为――意识或知情意是行为的内在要素――反应活动,是有机体后天获得的有意识的能够形成个性的知、情、意、行之反应活动。

“学习”概念的界说,使“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学习”概念迎刃而解: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学习,岂不就是有机体后天获得的、有意识的、能够形成道德个性或道德人格的反应活动?岂不就是每个人后天获得的能够形成其道德人格的活动?岂不就是每个人后天获得的能够形成其道德人格的知、情、意、行之四大活动?

这样一来,学习便分为两类:一类是能够形成道德人格的学习,如偷盗、拐骗、拾金不昧和助人为乐;另一类是能够形成非道德人格――画家人格和诗人人格等等――的学习,如画画、吟诗、数学演算和行走观望。能够形成非道德人格的学习,可以称之为非道德学习或非道德习得:所谓非道德学习,亦即非道德习得,亦即能够形成非道德人格的学习,它是每个人后天获得的、有意识的、能够形成其非道德人格的活动,是每个人后天获得的能够形成其非道德人格的活动,说到底就是每个人后天获得的能够形成其非道德人格的知、情、意、行之四大活动。反之,能够形成道德人格的学习,可以称之为道德学习或道德习得:所谓道德学习,亦即道德习得,亦即能够形成道德人格的学习,它是每个人后天获得的、有意识的、能够形成其道德人格的活动,是每个人后天获得的能够形成其道德人格的活动,说到底,就是每个人后天获得的能够形成其道德人格的知、情、意、行之四大活动。

那么,“道德学习”与“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学习”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是同一概念吗?非也!因为,细究起来,道德学习无疑分为两类:一类是“学好”的道德学习,亦即形成好人、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人格的道德学习;另一类是“学坏”的道德学习,亦即形成坏人、小人、恶人和不道德的人的道德学习。“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学习”显然是“学好的道德学习”,是形成好人――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人格的道德学习;而不是“学坏”的道德学习,不是形成坏人、小人、恶人和不道德的人的道德学习。不过,为了行文简便,我们所谓的道德学习,大都与通常用语一致,亦即与“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学习”是同一概念:它只是指“学好的道德学习”,而不包括“学坏的道德学习”;只是指形成好人、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人格的道德学习,而不包括形成坏人、小人、恶人和不道德的人的道德学习。

然而,无论如何,道德学习是每个人后天获得的能够形成其道德人格的知、情、意、行之四大活动,显然意味着:道德学习分为四类:道德认识学习、道德感情学习、道德意志学习和道德行为学习。首先,所谓道德认识学习,亦即个人道德认识的习得,是每个人后天获得和形成其“品德结构的个人道德认识成分”的活动。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人所拥有的一切道德认识,无疑都是后天获得的:道德学习是每个人获得其道德认识的唯一途径。因为不言而喻,每个人的道德认识,与其他认识一样,说到底,只能来源于他后天所遭遇和所进行的实践活动,主要是所受到的各种道德教育和所进行的各种道德修养活动,如所受到的言教、身教、奖惩和榜样之教育以及所进行的读书、调查、访问、躬行和自省等等实践活动。所以,每个人的道德认识都是后天获得的,因而都属于学习范畴:道德认识学习与道德认识获得是同一概念。因此,道德学习也就是每个人获得道德认识的一切活动,是每个人获得关于道德的理性认识和科学以及感性认识或经验的一切活动。

其次,所谓道德感情学习,亦即个人道德感情的习得,是每个人后天获得和形成其品德结构的个人道德感情成分的活动。那么,每个人的个人道德感情是否都是后天获得的?换言之,每个人的道德感情学习与他的道德感情获得是同一概念吗?说到底,道德感情学习是每个人获得其道德感情的唯一途径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如前所述,每个人的任何个人道德感情皆直接源于和形成于他的个人道德认识,而最终则源于和形成于他的个人道德实践。试想,一个人对他父母的深情挚爱,根本说来,无疑源于和形成于他长期从父母那里得到的快乐和利益的实践活动:爱是自我对其快乐和利益之因的心理反应;但直接说来,岂不源于和形成于诸如“父母之恩无与伦比”的个人道德认识?否则,一个人如果没有这种道德认识,即使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与伦比的恩惠和快乐,也可能并不深爱其父母。众多不孝儿女就是明证:他们虽然从父母那里得到了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利益,却并不深爱他们的父母。原因之一,岂不就是因为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岂不就是因为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和认识父母的深恩大德?可见,每个人的道德感情最终源于其道德实践而直接源于其道德认识,因而都是后天获得的,都属于学习范畴:道德感情学习是每个人获得其个人道德感情的唯一途径。于是,道德感情学习也就是每个人获得其道德感情的一切活动:后天获得道德感情的活动与获得道德感情的活动实为同一概念。

最后,所谓道德意志学习,亦即个人道德意志的习得,是每个人后天获得和形成其品德结构的个人道德意志成分的活动,说到底,也就是每个人后天获得和进行道德行为的活动。因为所谓道德意志,众所周知,也就是道德行为的动机从确定到执行的整个心理过程,就是一个人的道德行为从心理确定到实际实现的整个心理过程:道德意志学习与道德行为学习实为同一概念。那么,每个人的“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学习”与其“道德意志(道德行为)获得”是同一概念吗?或者说,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学习是每个人获得其道德意志(道德行为)之唯一途径吗?答案无疑是肯定的。因为每个人道德意志的获得过程,也就是解决道德行为动机冲突和克服道德动机实现困难的过程:而动机冲突的解决与动机实现困难的克服无疑都是后天努力的结果。所以,道德意志学习或道德行为学习,说到底,也就是每个人获得道德意志或进行道德行为的一切活动:“获得道德意志和进行道德行为的活动”与“后天获得道德意志和进行道德行为的活动”是同一概念。

于是,品德的所有因素――个人道德认识和个人道德感情以及个人道德意志――都是后天获得、习得的,因而都是道德学习――道德认识学习和道德感情学习以及道德意志或道德行为学习――的结果。于是,每个人的品德也就都是后天获得、习得的,都是道德学习之结果。这是不难理解的。因为所谓品德,众所周知,就是每个人长期的可以自由选择的道德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自我,就是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的长期遵守或违背道德的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道德自我、道德人格和道德个性:一个人长期的、可以自由选择的道德行为,怎么能不是他后天获得的和学习的结果呢?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的道德行为所形成和表现出来的品德、道德人格和道德个性,怎么可能不是后天获得的和学习的结果呢?

但是,由此决不能说,构成每个人的品德的全部东西,统统都是后天形成的,统统都是学习的结果。因为品德既然是一种道德自我、道德人格和道德个性;而任何自我、人格和个性显然无不包含着共性、普遍性和人性。品德就其为个性和人格来说,是人人不同、可以自由选择的,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但是,品德、个性和人格中所包含的共性、人性和普遍性,则无疑是每个人生而固有、不可自由选择的,是先天固有、不学而能的。

试想,一个具有同情心的品德、人格和个性的人,他这种品德、人格和个性无疑是可以自由选择的,是他后天学习的结果。但是,他这种品德、人格和个性中所包含的同情心,则是任何人都具有的,是那些没有同情心品德和人格的人也都具有的,是人人同样生而固有不学而能的普遍人性。只不过,具有同情心品德的人的同情心,在量上扩充、积累达到了一定程度――亦即积累、扩充到了成为他的稳定的恒久的心理状态――从而变成了他的个性、人格和品德;而不具有同情心品德的人的同情心,在量的扩充、积累上则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因而只是他偶尔的、一时的心理状态,因而没有成为他的个性、人格和品德。

因此,每个人的品德固然是他后天获得的,是道德学习的结果;但是,这种学习,说到底,不过是对自己生而固有的善的人性的扩充、积累,使其成为自己稳定的恒久的心理状态――亦即成为自己的品德、人格和个性――从而在自己的品德、道德人格和道德个性中的得到实现:所谓好人、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不过是善的人性不断得到学习、扩充而终于变成自己的品德和个性的人,不过是善的人性在自己的品德和个性中得到实现的人;反之,所谓坏人、小人、恶人、不道德的人,则是恶的人性不断得到学习、扩充而终于变成自己的品德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和个性的人,是恶的人性在自己的品德和个性中得到实现的人。

于是,所谓道德学习――亦即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学习――说到底,便正如儒家所言,无非存心养性:“存心养性之外,无别学也。”确实,道德学习的真正目标和任务全在于“存其心,养其性”一方面,压抑、减少自己生而固有的恶的人性,阻止其成为稳定的、恒久的心理状态,从而不致变成自己的品德和个性,使自己不致成为一个小人、坏人和不道德的人;另一方面,扩充、积累自己生而固有的善的人性,逐渐使之成为自己的稳定的、恒久的心理状态,从而变成自己的品德、人格和个性,使自己成为一个有美德的人,一个君子、仁人乃至圣人。一言以蔽之日:“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可见,学习作为道德修养方法,不但是提高品德所有因素的全面的道德修养方法,而且真正讲来,道德学习――亦即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学习――原本就是道德修养:二者实乃同一概念。这不但是因为所谓道德修养与道德学习,说到底,都是存心养性,都是存养扩充自己心中所固有的善的人性;而且就二者的定义来说,岂不都是指后天进行的能够形成其理想道德人格的活动?岂不都是指后天进行的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品德从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可是,为什么人们通常都将道德学习当作道德修养的一种特殊方法一一亦即当作获得道德知识和提高道德认识的道德修养方法一一呢?这种常识是片面的和错误的吗?

原来,学习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概念,因而具有广义学习概念与狭义学习概念之分。学习是有机体后天获得的、有意识的、能够形成个性的反应活动,只是广义学习概念的定义。从这个定义来看,学习是一切有意识、有大脑的动物的共同活动。那么,人类的学习与其他动物的学习的根本区别是什么?二者的区别,正如巴甫洛夫所言,是语言和科学:人类是唯一具有语言和科学的动物。而在人类的一切学习(认知学习和感情学习以及意志或行为学习)中,认知学习――语言、科学和知识的学习――无疑是最高级最主要最重要的学习。试想,我们从小学到中学、大学、研究生、博士生乃至留学生所学习的课程,岂不都是知识和科学吗?所以,科尔文写道:“学习过程如果不是完全也是近乎完全限于――因所遭遇的实践之需要――获得知识。”这就是为什么一提及学习我们所想到的就是学习知识和科学的缘故。有鉴于此,鲍尔和希尔加德在定义广义的学习概念――学习是有机体的行为反应――之后,又接着写道:“学习通常就是指去获得知识。”学习就是获得知识和科学的活动,就是有机体后天习得的有意识的能够形成个性的获得知识的反应活动:这就是狭义学习概念的定义。

如果学习是获得知识的活动,那么,道德学习岂不就是获得道德知识、拥有道德智慧和提高道德认识的活动?孔子说:“好学近乎知。”诚哉斯言!道德学习就是获得道德知识、道德智慧的道德修养方法,就是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的道德修养方法:这就是狭义道德学习概念的定义。从这个定义来看,道德学习固然不再是提高品德所有因素的全面的道德修养方法,却仍然是首要的、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这是因为:

首先,只有这种获得道德知识的道德学习方法才能够――其他道德修养方法则不能够――创造和确证优良道德。而问题的关键恰恰在于――如前所述――所奉行和内化的道德之优劣乃是确定道德修养之优劣的依据:所谓优良的道德修养,便是奉行优良道德的道德修养,因为奉行优良道德的道德修养,必定行之有效、具有正道德价值和实现善的人性;而所谓恶劣的道德教育和道德修养,便是奉行恶劣道德的道德修养,因为奉行恶劣道德的道德修养,必定行之无效和具有负道德价值并且往往是恶的人性之实现:这岂不就是地地道道的邪恶?这岂不就是道德修养原本反对的东西?这岂不完全违背了道德修养之目的?这样一来,道德学习岂不就因其是唯一能够创造和确证优良道德的道德修养方法而堪称最重要最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

其次,个人道德认识不仅是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成分,而且是品德的其他因素――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形成的必要条件。因为如前所述,一方面,个人道德感情直接形成于个人道德认识,因而没有个人道德认识的提高,决不会有个人道德感情的提高;另一方面,个人道德意志是个人道德感情引发和转化为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因而既形成于个人道德感情又形成于个人道德认识而为二者之合金:没有个人道德认识,便不会有相应的个人道德感情,因而也就不会有相应的个人道德意志。试想,虽然爱的道德感情是对快乐和利益的心理反应,但是,那些尚未生儿育女的人们,却为什么并不深爱给予了他们无与伦比的快乐和利益的父母?原因之一,岂不就是因为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岂不就是因为他们未能真正理解和认识父母的深恩大德?没有这种对父母深恩大德的认识,便不会有深爱父母的道德感情,因而也就不会有克服各种困难来孝敬父母的道德意志。

因此,即使是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的狭义的道德学习,也正因其是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的道德修养方法,同时也是形成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的必要条件、根本方法:只有通过道德学习方法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才能够获得和形成相应的道德感情,真正欲求和愿意做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才能够获得和形成相应的道德意志,克服各种困难而实际成为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反之,如果一个人不进行道德学习,没有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不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那么,他便不可能获得和形成相应的道德感情,便不可能真正欲求和愿意做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从而也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道德意志、克服各种困难而实际成为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因此,孔子说:“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

可见,学习不但是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的道德修养方法,因而――个人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指导因素和首要成分――是道德修养的前提与指导;而且因其是获得和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的道德修养方法,同时也是形成个人道德感情和个人道德意志的必要条件与根本方法,是唯一能够创造和确证优良道德的道德修养方法,因而也就是提高品德全部因素的全面的、全局的、普遍的道德修养方法,是首要的、最重要的和最主要的道德修养方法。那么,学习的具体的内容究竟如何?究竟应该怎样学习呢?

学习的具体内容无疑极为广泛:一切道德认识、道德知识、道德智慧和道德科学尽在其中。然而,道德修养无非是存心养性,因而作为道德修养方法的道德学习之首要问题,无疑就是“知性”,就是通晓人性,就是通晓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之本性:这是道德学习第一大部分内容之要义。为了衡量和确定人性――亦即人的伦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理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之善恶从而抑恶扬善,必须知道衡量人性善恶之标准,亦即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这是道德学习第二大部分内容之要义。通过研究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便可以从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客观本性中推导出伦理行为应该如何的优良道德规范:这是道德学习第三大部分内容之要义。优良道德如何由社会外在规范内化为每个人的品德的研究和实践,终可以使学习者树立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有美德的人――一个内化优良道德的君子、仁人和圣人――的道德信念:这是道德学习第四大部分内容之要义。道德学习内容固然纷纭复杂、包罗万象,但究其要义,亦不过如此而已。

道德学习的方法和形式自然也是多种多样,如攻读伦理书籍、听取他人传授、学习道德榜样、参观访问调查、反思社会生活、体验人生真谛等等。不过,一个人的道德知识,众所周知,有感性和理性之分:感性主要来自社会生活实践,理性主要来自伦理书籍。因此,反思社会生活是获取感性道德知识的主要形式;阅读伦理书籍是获取理性道德知识的主要形式。学习的主要目的无疑在于经过感性而达于理性。于是,正如朱熹所言,道德学习的最重要形式是读书:“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在读书。”不过,读书固然是道德学习的最重要的形式,却不是道德学习的最高级形式。道德学习的最高级形式是什么?无疑是道德知识的创造,是优良道德知识的创造。因为道德学习是获得道德知识的活动:而创造当然是最高级的获得,是获得的最高级形式:创造是学习的最高形式。于是,如果说读书是道德学习的最重要形式,那么,道德学习的最高形式便是:构建优良道德的科学体系从而创造和确证优良道德。

综上可知,学习与道德学习概念十分复杂,皆有广义与狭义之分:①广义的学习是指有机体后天获得的、有意识的、能够形成个性的反应活动;②狭义的学习则是指有机体获得知识的活动;③广义的道德学习亦即道德修养,是指每个人后天进行的能够形成理想道德自我的活动,是每个人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品德从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道德修养方法;④狭义的道德学习则是指每个人获得道德知识和道德智慧的活动,是提高个人道德认识的道德修养方法。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范文3

关键词:互联网;《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

要想解决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发展的问题,需要对云平台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教学模式进行探究,了解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教学特点及作用,产生一个新式的依靠网络的教学单元,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促进云平台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教学模式的发展。

一、云平台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教学模式

如何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更加有效率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工作者努力解决的问题。针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具体情况,产生的云平台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教学单元,是在网络上建立相应的针对性的学习基地,根据教学的要求,将教材的基本构成组成单独的单元,同时将课文中的各个环节构成一个个单元教材。每个单元都包含和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图像、文档、小视频、案例分析、考试题目等内容。此外,每个单元设立可以进行交流的聊天室、BBS等,其目的在于构建活动与学习进行联系、外界与教学进行联系、课堂与生活进行联系的教学体系。而课程中的九个章节的单元构成联系紧密的整体结构。这样的教学模式与保守的课堂不同,可以打破上下课时间的限制,师生之间可以双向的沟通,可以创造一个更加自由、更加广泛、更加完善的课堂教学的基础。

这种方法打破了课堂学习的限制和传统教学的局限,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观点更加科学和合理,是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的有效改革,可以提高在思想道德和法律方面的教学能力。

二、教学方式的主要目的

所有的教学方式想要提升它的教学效果,就必须确定教学目的,而云平台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基本教学模式的主要目的表现为:

1.实现教学资料的网络化

由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学习需要的材料相对较多,老师无法将大量的资料拿到课堂中,所以通过把老师准备的资料上传到云平台上,让学生进行自行阅读,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体会资料的精华。

2.实现教学教案的网络化

保守的教学过程是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下面记笔记,这种教学具有局限性。把老师的教案放在网络上,可以在课堂上播放PPT,不仅减轻了老师的劳累,也可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3.实现教学管理的网络化

在云平台上,老师可以对自己的教案、教学成果、教学邮件进行管理,同时也可以管理学生的考勤、作业、成绩等方面。减轻教师的工作量,也可以更好地管理学生的学习。

4.实现即时教学的网络化

在云平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站中,建立QQ群、个人聊天室、公共聊天室和答疑天地,可以打破时间的限制,在平台上解答疑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信心。

三、主要特色及功能

1.打破传统教学方式

教学模式的网络化,达到解决课程枯燥的目的。网络教学方式的学习非常有趣,许多的信息通过云平台表现出来,再加入图片的展示、影像表达、音效插入、文档描述、有效穿插等功能,学习效果好、独特性强、内容丰富,符合学生好奇的特性,使得学生注意力可以集中,老师在讲课时能引经据典,旁敲侧击,把理论与真实进行联系,使用差别比较、联系分析、文字表达、图像展示、声音配合,构成一个比较新型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网络体系,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热情,使教学课程的内容发挥最大的效用。

2.具有及时性

教学模式的及时性解决了课程主体双显的缺点。大学云平台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使用PPT、电子邮件、聊天室、YY语言等都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就专业问题进行交流与沟通。其中聊天室、YY语言的是目前速度较快、使用比较方便的软件。学生在学习上存在疑问,教师可以立即进行解答;学生与教师在你来我往的对话中进行沟通和交流,可以大幅度提高学生进行学习的积极性。

3.具有隐蔽性

网络教学方式的隐蔽性特点,解决了老师与学生的联系不多的缺点。在云平台上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网站中的聊天室、QQ群,学生对课程存在疑问,可以在平台上进行讨论,可以使用自己的昵称方便学生与老师之间可以畅所欲言,可以在聊天平台上表现学生内心的想法,可以促进学生学习激情的提高。同时,老师可以按照学生质疑的方向,并从中组织答案的解析,然后根据具体方法进行教学,可以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的吸引力,同时提高了课程教学的效率。

4.提高教学效率

网络教学方式可以使老师和学生不用受上下课时间,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学生、教师可以在云平台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交流和沟通,特别是在聊天软件的帮助下,使得学生和教师同时进行畅聊想知道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还可以使用软件进行教学,同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不是本班的学生或者相关人员都加入探讨当中,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感兴趣的知识。教师与学生都在云平台上讨论问题,表现出教与学的平等性,也可以提高教学效率。

在现代科技不断进步的今天,课程如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课程教学的效率,同时促进学生能力的进步,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大学云平台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模式只是一个教学革新尝试,但还要对政治理论课教学不理想的局面进行突破,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吴宇戈,吴磊.大学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J].商,2014(15):45-46.

[2]曹洪军,顾晓静,黄方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研究述评[J].煤炭高等教育,2014(05):89-90.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范文4

一、新时期师德修养的重要意义

首先,教师道德素质在教师素质构成中更显重要

新时期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长期性、示范性、创造性的特点决定构成教师素质的特殊性。教师素质作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才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主要包括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等。

教师道德作为一种职业道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思想情操和人格品质。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本身和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和教师道德的外在表现。

学生接受知识的过程正是个性与品德形成时期。尽管社会环境、家庭环境对儿童、青少年的个性形成和品德发展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教师的作用最大。教师通过一定的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对学生产生影响的同时,还通过本人的人格特征、言行举止等对学生产生影响。在多数学生眼里,教师的话都是对的,教师都是正确的。教师的言行就潜移默化地影响儿童个性的形成和品德的发展。因此被称为“师魂”的教师道德素质将比文化素质更重要。

其次,师德修养的魅力将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诲人不倦”等要求,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迹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由单一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养成,教师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形成具有超常的决定性作用。因为教师的教育是长期的系统的,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还是德育手段等都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教师的教育是科学的,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是决定和影响人一生的发展的关键时期,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时期。所以,从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看师德修养水平的高低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最后,师爱是师德修养的灵魂

当今社会,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部分教师过多地偏向于对功利的追求,缺乏爱心,许多学生在人生的紧要关口,由于长期受老师的影响,因而可能最终导致其难以建立对社会的关爱。作为教师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

二、新时期师德修养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说来,良好的师德不仅是提高师德修养的必需条件,更是教育教学过程中增强师生关系的基础。

教师自己受了多大程度的教育和教养,并且使这种教育和教养成为他自己的财富,就能在相应的程度上对别人发生教育影响,而且必然发生这种影响。教师自身的学识与道德水平即师德始终在潜移默化中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着学生,也影响着学生对从教者的判断和看法,进而影响着师生关系。

首先,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素质进而加强师生关系

一个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具备优良的素质。具体表现在,精神焕发,精力充沛的进行教学,并有坚毅、乐观的性格、严整刚毅的志向与力量,这样通过教师以自己的品行为榜样使学生在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当中不知不觉中受教师的影响,使学生也形成坚强的意志与自制力,因而更富有理性,善于思考,发奋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学习效率。像这样,在教师身体力行过程中,不仅使学生的学习有了提高,而且使学生受到感染,更加的敬慕教师,从而增进了师生关系。如果这位教师不仅做不到以上方面,且在上课时无精打采,语言粗俗,不仅不能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势必对学生起着不良的影响,就无从谈起师生关系了。所以教师的良好的素质影响着师生关系。

其次,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职业素质进而融洽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自然而然的会要求自己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职业素质。具体表现在,不自觉中热爱着教育职业,热爱着教学工作,热爱学生,并会自觉的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样他便会受到学生的爱戴,赢得学生的欢迎与尊敬,进而才会出现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这个教师没有从心底里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那么他便不会受到学生的欢迎,师生关系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第三,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进而增强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会想方设法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了解学生方面,从学生的知识基础、智力水平、接受能力、年龄特征、个性差异等方面出发来了解学生,并能客观、公正、科学地处理好共性与个性、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相互关系。在教材内容方面,使教材适合学生的接受能力,从而使学生顺利的掌握教材。只有这样他才会使学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进而获得学生的敬爱,师生关系也因此增强。

第四,良好的师德能提高教师的艺术素养进而增进师生关系

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在教学中显露出较高的艺术修养,才能更好的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具体表现在,真挚的感情、优美的语言、闪光的哲理、恰当的态势和流畅的表达等方面。通过这些途径不仅使学生更加喜爱上他的课,而且增添了学生对他的敬慕,进而使师生关系更加融合。

第五,良好的师德促进教师自我教育进而稳固师生关系

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会努力不懈的坚持自我教育,使自己的专业水平不断提高,进而纯化和完善自我。具体表现在,经常进修、加强专业教育、精通本学科的专业知识、扩充知识面、开阔视野、拓展思路、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效果。这样才会使学生更加尊敬他和热爱上他的课,师生关系也因此得到加强。

三、新时期提高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道德修养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而且也是实践的问题。要使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成为教师行为的准则,必须依靠自己长期不懈的努力,自觉地进行修养和锻炼。因此,掌握正确的师德修养的途径和方法是重要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参加社会实践,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是教师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积极地进行道德修养,在外界客观因素的影响下,更主要地通过自身不懈地努力,日积月累,经过长期的锻炼,就能够成为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教师。

第一,努力学习,提高师德理论修养。

教师道德理论是教师进行职业道德修养的指导思想,掌握了它才能辨别善恶、是非,才能在自己思想领域里战胜那些错误的,落后的道德观念。一个只有在道德修养中以教师道德的先进典型作为自己思想行为的楷模,鼓励自己,在思想意识中凝聚着教师道德原则和规范,常以崇高的道德品质作为自己行为的目标,才能使自己的道德修养不会迷失方向,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有较高教师道德修养的人民教师。

学习教师道德理论,主要是个人自学和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个人自学不受时间地点限制,有一定的自我支配的灵活性、机动性,但由于受教师个人理论水平、理想觉悟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影响,有时达不到预期的目的。教育部门,包括学校组织的教师道德学习,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教师道德教育,它克服了自学中的不利因素。树立教师道德的理想人格,就是要确立人民教师道德的理想。

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道德品质。因为先进教师是存在于社会之中,生活在教师队伍里的活生生的人,它能够以直观形式启发教育和感染教师,进而影响教师的思想和行为,监督和促使他们以先进人物为榜样,取长补短,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学习先进教师的优秀品质,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多读教育界名人的传记和模范教师的先进事迹。这些名人身上都具有优秀的道德品质,体现着高尚的道德情操,多接触他们,以便受到感染和鼓舞,使自己的行为趋于道德原则和规范的要求。二是学习身边的模范教师,他们生活在自己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影响更直接、更深刻、更快捷。

第二,参加社会实践,做到知行统一。

参加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进行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修养的根本办法。在教师道德修养的过程中,从教师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到教师的道德行为和习惯,自始至终都是在社会实践中和教育教学完成的。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的行为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习,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如果只是“闭门思过”、“坐而论道”,脱离实践去修养,那么教师道德修养就要成为一句空话。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范文5

【关键词】教师;师德修养;途径;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72-02

师德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中逐步形成的道德观念、道德情操、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是教师应该具有的优秀的人品。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智慧的启迪者,更是精神的熏陶者、人格的影响者和道德的体现者。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是教师自我认识、自我锻炼、自我改造、自我提高的过程和结果。教师职业道德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素质,间接地影响到整个社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作为一名教师,不断提升职业道德修养是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头等重要的大事。

一、正确理解和把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深刻内涵

重视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德是做人的灵魂和根本。一个人的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决定着这个人的行为准则和人生方向。因此,做人德为先,育人先育德。我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说过“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我忧也”。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履行职责的过程中应遵循的特定的职业思想、行为准则和行为规范,以及与教师职业相适应的观念意识和行为品质。它是一般社会道德在特定的职业活动中的体现,但又突出教师职业领域内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是评价教师行为善恶的具体标准。教师作为传递和传播人类文明的专业人员,是学校教育教学职能的主要实施者,欲加强教育的内涵建设,就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是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里,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和人才的竞争。而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取决于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的高低。因此,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建设是提高教师整体素质的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也是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最具体最现实的方式和手段,有利于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强化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净化教育行业风气,推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

二、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

(一)争做勤于学习的带头人

加强道德理论的学习,不断完善自我,才不会迷失道德修养的方向,才能培养出真正完美的师德。每一名教师都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精于学习,通过学习比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和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教师明辨是非、善恶和进行师德评价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明确师德修养的目的和方向。每一名教师都要虚心向周围道德品质优秀的人学习,在师德修养中,要向历史上和现实生活中一切伟大的教育家和优秀教师学习。一切优秀教师的道德实践,都是教师道德理论的具体化,具有鲜明、生动、形象、感人的特点,体现了教师的道德风貌。正如伟大的发明家爱因斯坦所说:“只有伟大而纯洁的人物榜样,才能引导我们具有高尚的思想和行为”。每一名教师都要向社会生活中学习,以自身的模范带头作用带动和推进道德建设。

(二)争做勇于实践的带头人

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离不开实践,实践是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根本途径。道德实践是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教师只有在教育活动的实践中,提高道德认识,积累情感体验,磨炼道德意志,坚定道德信仰。作为一名教师,要始终铭记自己的职责所在,要不断在自己所分工的专业领域精益求精,刻苦钻研,才能在一个更高的平台,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基本职能。要积极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思维广阔的特点,树立良好的学术风气和教育风气,抵制腐败思想的侵袭,完成教师所应承担的社会培养人才的责任。教师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在处理师生之间、教师之间、教师与家长及教师与社会其他成员之间的关系中,才能认识自己行为的是与非,才能辨别善与恶,才能培养自己良好的教师道德品质。

(三)争做严于律己的带头人

教师所肩负的社会职责,决定了教师在道德水平要求上必然高于社会的一般人群。教师肩负着为社会培养合格人才的职责,其教育学生的手段主要是自己的知识、才能、情感、理想和人格。其中教师的道德品质,人格的教育作用是其他任何手段所不能代替的。教师只有以自己纯洁的灵魂,高尚品格去影响学生的心灵,才能培养出具有优良品质的新一代,因而才无愧于“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称呼。特别是当今社会,随着科技的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教师的社会价值越来越突出。首先,教师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为教师职业道德所要求的是教师在自己的职业行为中必须遵循一定社会的道德标准,体现一定社会的道德风貌,反映社会发展的潮流和方向,合乎时代的要求。当教师将自己在本职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这种品格和境界融入社会整体道德环境中,成为社会道德环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时,他必然对社会的和谐、完善、发展,对公众利益的广泛体现做出自己特有的贡献。其次,教师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和声望,使教师职业道德的价值含量更高。教师的职责是为社会培养人,在培养人的过程中,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着教师以高雅的行为举止,高尚的人格品质,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使学生从教师身上学会做人。另一方面教师职业道德要求教师更准确、更有效、更积极的向学生传播社会的道德和真理。

三、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方法

(一)组织推动,保障“强”起来

以教师职业道德建设为核心,将开展道德建设作为推动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重要抓手。不断健全组织领导、标准规范、考核奖惩等各项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切实可行的职业道德评估标准,加强对教师的考评。制定可操作的师德考核测评标准和测评方法,建立个人自评、教师互评、学生评价和组织评价的师德考评机制。这样既可确保学校师德考评工作落到实处,同时又有利于发挥教师、学生和组织等方面的监督作用。

(二)交流学习,全员“动”起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除了提高教师自身的主观积极性、自觉性外,还要抓好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组织开展道德模范人物评选活动,引导和鼓励教师之间相互学习、探讨、交流和借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注意归纳、挖掘师德师风建设中的典型材料,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作风、好经验、好方法,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追赶先进、争当先进的氛围,对在道德建设过程中成绩突出的,应予以表彰和奖励,并在教师职务评聘晋升和干部选拔等方面予以优先考虑。

(三)优化环境,氛围“浓”起来

良好的环境能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荡涤人的胸怀,所以要充分重视学校软环境和硬环境在师德建设中的作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和学校内部小环境的支持。努力在社会上营造一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教师的良好风气,不断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各方面的待遇,对教师的劳动予以充分的肯定,调动起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献身教育事业的热情。要尽可能地给教师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后顾之忧,使广大教师安心于教育事业。

(四)创新驱动,特色“亮”起来。

加强教师职业道德修养教育,一方面要加大宣传普及力度,利用广播、校刊、黑板报、校园网络等媒介作用,构建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教育网络,实现家长、学校、教师、学生勤沟通、多了解、变方式、学方法、互补台、成合力,打造学生健康成长平台,借以带动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另一方面举办道德讲堂、介绍先进人物的师德经验、专题演讲、齐诵《弟子规》等活动,进一步拓展活动空间,创新活动载体,始终坚持把创新当作推动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蓬勃开展、永葆活力的“阀门”,做到“规定动作不走样”,又要“自选动作有特色”。从而进一步凝聚广大教师对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实践活动的吸引力和感召力,倡导职业道德新风,使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深入人心,自觉成为广大教师行动的指南。

教师道德修养是教师职业道德要求的一项根本内容,教师应该通过上述途径和方法,积极提高自身的师德修养,成为领导赏识、同事称赞、学生喜爱、家长信赖、社会认可的优秀教师,从而推动推动和谐校园建设。

参考文献:

道德修养的主要方法范文6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法律基础;教育

学校是学生的第二任老师,学生在学校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也在学习做人做事。这就需要老师和学校的正确引导,灌输正确的思想道德意识与法律基础教育,这门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以后的发展有着及其重要的作用。

1当今社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随着文化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开始实施课改,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也开始加大重视,但是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却显现出许多问题,需要我们进行讨论从而改正。

1.1认知度不够高:学校的老师和学校的学生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都没有很高的认知度,老师在教授的时候无所谓,学生在学习的时候积极性不高,导致这门课程在学习的时候困难重重。一般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课程在大一的时候就开始学习,目的是能够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锻炼判断能力。但是由于教授双方认知度不高,导致对于双方都有着一些影响。

1.1.1从老师的方面:老师在准备课程的时候由于认知度不高,导致课程准备没有动力,资料也不完善,对于实时更新的实事不能很好的把控,老师的教课态度会直接影响学生,开始做的不好,结局自然也很难好。

1.1.2从学生的方面:学生不愿意主动学习,只是被动的填鸭,上课不能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分心思做其他业余活动。

1.2教材上的问题:一般的课本都是应试教育下统一的,更新有一个间歇性,教材无聊,学生学习无激情。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都是在高中课本的基础下进行学习的,学生觉得都学过,导致兴趣缺失,养成习惯后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好。排版单一,理论枯燥最后导致学习质量下降,课程不能得到应有的效果。

1.3集中学习影响质量:我国高校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一般采取大课形式,虽然资源得到了集中,但是相应的教学质量会有一定影响。上课的学生较多,老师不能一一的了解学生的个人情况,不能了解学生的教学质量,再加上人数较多,可能需要在一定程度上维持课堂秩序,导致对教学有影响。学生会认为,大家一起上课,证明这门课程算是公共课,不是很重要,降低了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学习的积极性。学生上大课,一般都在阶梯教室进行,人数众多,空间大,有的学生不能充分的理解老师教授的知识,坐的远的同学可能还看不到黑板,导致了学习质量的低下。

1.4教学方式单一: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老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大多数都采用传统方式,口头的讲解没有结合新兴的方式,浅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都是与时俱进的,会随着新的事件发生和法律法规不断的完善进行相关知识的更新了解。在教授的过程中,可以采取结合实际的情况,分析新闻发生的事件,进行讨论研究,通过实例让学生产生兴趣,这比照本宣科要有效的多。

2对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规律的把握

有效的把握教学规律,实事求是,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现状,在教学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让理论和实际进行有机的结合,找到适合学生和教授课程的规律,进行良好的教学。当然,也要对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分析,把握他们的思维和行动动向,采用科学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

3解决浅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问题的方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过程中显现了一些问题,随意需要相关工作者去不断的克服和解决,找到正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步。

3.1提高认知度:学校要进行一定的改变,提供相应的资源配置,安排一段时间举办讲座,增加一些课外的活动。教师要不断的完善自己,学习是终身事业,对于国家发生的大事进行关注,对于法律法规的完善进行充电,在课余时间研究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情带景。学生要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改变自己的态度,要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去。

3.2完善教材学习:减少照本宣科的教授方式,要有强大的资料库支持,对于一个问题进行深剖,可以结合实例,结合古今找到正确的理论对学生进行教育。老师可以在课后和学生进行互动和不断的讨论,进行学习,让学生养成学习的习惯,从而促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学科的长久发展。

3.3研究新型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源于老师,如果老师能够研究出有效的教学方式,那就是福音,老师要在教学方式上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注重实践,演讲、讲座都是比较好的方式,用活动带动学习,让他们认为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课程是一件有趣的事情,能够主动参与到其中去。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这样有利于让课堂的氛围变的生动有趣,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然也会提高。

结语: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从根本上来讲就是为了学生能够更好的生活,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能够运用自己学过的知识,通过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的学习,能够树立一个正确的三观,用法律的手段保护自己,用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造福社会,做一个有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居桐.浅析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A].《职业时空》,2009,5(9):103-104

[2]高培培.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育[A].《法制博览旬刊》,2013(3):299-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