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谈谈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谈谈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范文1
摘要: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也是每一个人的事。充分加大各种舆论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本文重点谈谈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倡导低碳生活、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必要性;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之对策研究。
关键词: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节能环保意识;对策
随着全球资源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发展低碳经济成为人类的共同选择。低碳经济不仅仅是政府、企业的事,也是每一个人的事。不断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使之在日常行为中注意减少CO2 的排放,是实现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必然选择。提高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一是要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二是要转变思想观念,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三是要充分发挥社团在公民节能环保意识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1 低碳经济与低碳生活
1.1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形成背景。低碳经济是近年来国际社会应对人类大量消耗化石能源、大量排放二氧化碳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而提出的新概念。低碳经济的基本思想可以追溯到20 世纪90 年代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但是低碳经济作为单独概念并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 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
1.2 低碳生活、低碳经济的依托。有关专家指出,低碳经济主要是两种: 一种是低碳生产,一种是低碳消费。这不仅意味着低碳经济要在生产方面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由此可见,低碳经济仅有先进技术的支撑是不够的,必须依托于低碳生活,才能够真正地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俗话说:有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就有什么样的经济。当代环境资源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人类日常活动的正当结果,这已经基本成为了人类的共识。
2 倡导低碳生活、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必要性
公民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有利于增加公众参与度,实现共同低碳当前,在发展低碳经济的背景下,我们倡导低碳生活、建低碳型社会,这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而在这些环节中,人作为主体在其中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公众是否积极参与节能环保行动以及参与的广度与深度如何,将最终决定着低碳经济推行的实际效果,从而影响低碳经济发展目标的实现。节能环保是典型的社会公共事务,我们每个人理应承担起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积极参与到节能环保的各项工作中去。这是我们作为社会成员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有效推行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的必要条件。
3 提高公民节能环保意识之对策研究
3.1 加大节能宣传力度,在全社会营造节能减排的良好氛围。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是践行科学发展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途径。但是,当前社会公众对发展低碳经济、节能减排重要性的认识仍不足,对能源环境问题的忧患意识较弱,公民节能习惯还未养成。所以,必须通过广泛地宣传教育培养公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培养其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自觉实践低碳生产和生活。
充分发挥各种舆论媒体的宣传导向作用。在国外,许多城市、企业十分重视媒体对节能的宣传教育。加拿大渥太华就专门办了一份报纸吝啬家日报,专登宣传小气有理、为人们节约过日子提供具体办法的文章,提倡吝啬不是没有面子的事,而是一种创造。报纸很受读者欢迎,发行量不断刷新。
因此,我们要借鉴国外的优秀做法,利用各种舆论媒体对公众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要通过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多种媒体广泛宣传低碳经济的概念、内涵、措施和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性、必要性,使社会公众了解中国能源、水资源利用状况及面临的问题、节能环保对于中国的重要意义,尽量拉近节能环保与民众的距离。另一方面,要加大普及节能知识的力度,充分利用特殊时日开展活动。
3.2 转变思想观念,倡导低碳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倡导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推进低碳经济。从目前来看,中国公众的低碳意识还比较薄弱,良好的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还没有养成。据科学家测算,一个人的日常起居每年所排放出的二氧化碳总量,足足可以充满三个热气球。可见,公众生活方式健康、环保与否对于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是多么重要。
3.3 哥本哈根大会直接向我们提出了未来现代而文明的生活方式转型的责任,让这场运动从自己家中发起,从生活的点点滴滴做起。2008 年6 月,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表的公开报告对个人的低碳生活方式提出了具体意见,这对我们形成绿色简约的生活方式有着指导意义。
3.4 倡导绿色消费方式,推动低碳经济发展。众所周知,二战以后,消费主义在西方发达国家大规模流行,这对中国也产生了一些负面影响。消费主义是一种超过正常需要的浪费式、资源透支型的消费,反映到社会生活中,则表现为大量的面子消费、奢侈消费。消费主义造成了资源和能源的大量浪费,造成了自然力的严重不和谐。因此,转变消费主义的思想观念,倡导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我们要优化消费结构,提倡 5S 消费原则。和谐的消费观念是生态文明社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优化消费结构是为了将人类的消费行为控制在大自然可承载的能力之内,实现理性消费、科学消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谈谈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范文2
如果使用私家车的话,一辆私家车本身就一两顿重,加上发动机的散热损耗,即使没辆车做五个人,一辆车所好能量的15%才被真正利用,而就大部分都被损耗了。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低碳出行个人演讲材料资料,提供参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欢迎你的阅读。
低碳出行个人演讲材料一
低碳生活确实是一种回归理性的生活方式。其实在工业文明社会之前,甚至是在几十年前我们过的就是低碳生活,但是工业化的推进和城市化就迅速把人类的生活推到了高碳上,当然高碳生活不能持续,那么我们如何在保持现代的生活水平的基础上,做到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呢?其实,低碳生活,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而不是能力,我们应该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注意节电、节油、节气,从点滴做起。除了种树,还有人买运输里程很短的商品,有人坚持爬楼梯,形形,有的很有趣,有的不免有些麻烦。现在我们从衣、食、住、行、经济活动这五个方面来谈谈。
第一是“衣”。大家都知道年轻人喜欢穿牛仔裤,其实牛仔裤是最不“低碳”的。就牛仔布的加工而言,它不仅要消耗大量的水和电来打磨,而且对各种化工染料的提取,排碳量高,对皮肤有一定的刺激性,容易导致过敏性皮炎,引起瘙痒、疼痛、红肿或水泡。此外,化纤面料衣物透气和吸湿性差,影响汗液蒸发和皮肤呼吸,还容易吸附空气中的灰尘。因此我们尽量少选择化纤制品作为贴身衣物穿。此外,在面料选择上,不妨选择一些“低碳”材质,如棉质、亚麻、丝绸等天然织物,尽量避免选择化纤质地的服装。
第二是“食”。众所周知,猪肉和肌肉是要大规模消耗粮食来生产的,每年中国消耗世界上猪肉和鸡肉比例的一半以上,而生产一斤的猪肉或鸡肉要消耗五倍以上的粮食。如果大家都去吃猪肉和鸡肉,就刺激了这个产业的发展,其实是完全走了一个错误的路线。国外畜牧业的发展70%的都是草食性动物,而不是食粮型的动物。所以,对生活中肉类的选择还是要以草食性的动物,如牛、羊为主,另外再配一些水果和蔬菜,不要过多的去吃用粮食转化的肉。综上,我们应该做到均衡膳食搭配,改变偏重肉食的习惯;少吃垃圾食品,多吃素菜瓜果。
第三是“住”。我们应该尽量去住小区楼房,面积不大,墙体较多,这样一家一户墙壁也可以传递热量,使房间更暖和。如果住别墅,四面都是通风的,这样一户一套别墅的能源消耗是非常大的。另外在房屋的玻璃采用方面,尽量使用双层玻璃,或者在玻璃上贴一层单向辐射的膜,防止采进的光迅速向室外反射扩散,因为把房子的隔热层搞好,就相当于节省了一半的能源供应。在房子的装修方面,装修材料大多都还有不等量有害化学物质,装修材料过多导致污染的综合集中,在很长一段时间难以消散,并且,对材料进行加工业要使用能源。在低碳时代,我们应根据家庭人口数量选择合适户型,降低水电的用量,不仅减少了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节约了开支。室内装修应以简约、自然通风、采光为原则,不要过度装修。在家庭内多摆放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制造氧气,调节空气、消除异味。
第四是“行”。如果使用私家车的话,一辆私家车本身就一两顿重,加上发动机的散热损耗,即使没辆车做五个人,一辆车所好能量的15%才被真正利用,而就大部分都被损耗了。所以,一个人开车出门,就是真正的浪费,是巨大的犯罪。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多走路,少坐车,上下楼尽量爬楼梯,这样既可以锻炼身体,也有利于减碳。远距离的上班族,应尽量选择低油耗、更环保的汽车,多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而选择步行上班,可以健身、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增强每日食欲、防治颈椎疾病、促使骨骼强健、避免骨质疏松、锻炼两个足弓、预防静脉血栓等。此外,锻炼应选自然、健康的室外运动,而不是依赖电动健身器械来进行;应以适中强度进行,以不感到吃力为度。这样减碳又保健,可谓一举多得。
第五是经济活动。我国很多地区目前还在使用传统的柴火和锅灶。在甘肃南部用晒干的牛粪等作燃料的,燃烧秸秆,浪费了大量能源和资源,不利于低碳的发展。我们应该将低碳经济跟生态农业联系,注重开发生物能源,把能够循环利用的东西充分利用。例如沼气的开发利用。沼气是以畜禽粪便和麦草作为原料发酵过滤而成的清洁能源,其使用使人们减少了对森林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一些大型养殖场用沼气来进行养殖,朝气还为一些酒店和小区供应能源,沼液和沼渣又可以做成一些肥料在农业生产中使用,这样形成了循环利用模式,将达了能源和资源消耗,同时减少了污染,可谓一举两得。 还有,目前我国的电力70%以上都是靠煤炭转化来的,水电只是占到10%多一点,其他的能源只占到5%,所以我们中国现在的耗电就是最大的高碳。现在人们为了克服高碳,开发低碳能源,都做了许多努力,比如风力发电,用硅发电,光发电,用硅晶体多晶硅来进行光电转化,制造计算其中的硅电池,这样利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的可再生、无污染能源进行生产活动,对降低生活中的排碳量,创造健康的生活方式是极为有益的。其实,低碳生活不止以上几种生活方式,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低碳出行个人演讲材料二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的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 相信大家知道,长久以来,人们为了谋求经济利益,不择手段的破坏已经使我们生活的地球伤痕累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废气,污水,白色垃圾正笼罩着我们居住的地球,如果继续任其发展下去,我们世世代代赖以生存的地球就会在宇宙中消失。因此,我们国家为了宣传节能低碳,在全社会树立和普及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国家决定,今年6月15日至21日为全国节能宣传周,6月17日为第一个“全国低碳日”。 那我们怎么才能做到节能低碳,为建设美丽的家园出力呢?
1、节约每一滴水:洗手时调小水量,随手关闭水龙头,杜绝长流水,提高水的利用率。
2、节约每一升油:实行“135”出行方案(也就是说一公里内步行,三公里内骑自行车,五公里内乘坐交通工具。公务出行尽量采用拼车形式,实现绿色低碳出行。
3、节约每一度电:办公区域停开一天空调;有两台以上电梯的少开一台;停开门厅、走廊、楼梯等公共场所照明灯,做到人走灯灭,随手关灯、关闭电源开关,提倡“能用一盏不开多盏”,提倡在光线充足时不开灯。
4、节约每一张纸:在满足要求的前提下,注意打印格式尽量少用纸,提倡打印纸双面用;在进行普通复印时,复印机调到省墨状态,提倡双面复印;作业本、笔记本、教案本、粉笔等坚持用完;提倡无纸化办公。
“践行节能低碳,建设美丽家园”是一种承诺,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个理想。老师们、同学们,践行节能低碳的好方法还有很多,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现在做起,从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共同宣传,共同努力,为建设更加美丽、富饶的家园做出自己的贡献。
谢谢大家!
低碳出行个人演讲材料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
优美和谐的自然环境,必然为我们带来身心的愉悦和无限的乐趣。"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让我们感受清幽;"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让我们触摸壮丽;"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让我们聆听喧闹;"春水碧如天,画船听雨眠",让我们亲近悠闲;"棠梨叶落胭脂色,荠麦花开白雪香",让我们体味斑澜。碧海蓝天,看海鸥飞翔;冰封雪飘,听松涛轰鸣;莺飞草长,闻鸟语、嗅花香。美丽的自然带来美丽的心境,美丽的心境带来了美丽的生活。千百年来,人类在不断地认识自然,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中造福着自己。
近年来,人类由于对环境不够珍惜,随心所欲,滥伐林木,滥建厂房,生存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各种环境问题接踵而至:森林退化,沙尘暴扬,水土流失,洪水肆虐,火灾频发,噪音刺耳,臭气熏天,酸雨赤潮,臭氧空洞……空中烟囱林立,浓烟滚滚,河中死鱼漂荡,污水滔滔;地上垃圾遍布,废渣成堆……人为地破坏环境,无异于自掘坟墓,早在1996年联合国环境署就曾发出警告:南极臭氧空洞正逐步增大,地面紫外线辐射增强,皮肤癌发病率上升;1.2亿人口生活在混浊的空气里;12亿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动物和11%的鸟类濒临灭绝;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亿吨;森林以每年450万公顷的速度消失。
有科学家预言:由于二氧化碳过多排放而引起的温室效应、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地球将会被海水覆盖。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平面总体上升了90毫米,仅仅去年,我国海平面就长高了8毫米,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长得快。照这样发展下去,许多熟悉的地方,将会在我们的眼前,消逝得无影无踪。怎么办?怎么办!难道就这样任其发展下去吗?亲爱的同学们!只要我们行动起来,全民“节能低碳”,地球的温度是可以控制的;只要我们人人都养成“节能低碳”的日常生活习惯,海平面的高度也是可以控制的!
其实“节能低碳”很简单,不就是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吗?不就是节电、节油、节气、节水吗?只要您在买菜时能够自备购物袋,并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只要您多开窗户代替空调,并及时拔掉暂时不用的电器插头;只要您上班或上学时,多走路骑自行车,少开摩托车和小车;只要您在每次用完水之后,及时拧紧水龙头R22;R22;那么,低碳生活便不难。
如今,节能减排、低碳生活已迫在眉睫。做为一名学生,应该把引领节能、低碳当作自己的责任;做为一个公民,应该把实行节能、低碳当作自己的义务;作为一个人,应该把节能、低碳当作自己的品德修养!
同学们,为了我们的家园更美好,为了我们的地球更健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养成低碳、节约、环保的习惯。那么就让我以一段“低碳生活三字经”来结束我的演讲。
朋友们,请参与,我快乐,我低碳;出屋门,灯要关,水宝贵,多循环;
私家车,车轮转,油价高,还污染;离家近,距离短,步行好,能锻炼;
电视机,稍调暗,既节能,又护眼;旧物品,用途宽,巧利用,能省钱;
谈谈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范文3
【关键词】新教材 化学教学 环保意识 培养
在新版的化学教材中,有两条线贯串全册教材:一是与日常生活相联系,二是始终渗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工业发展带给人类物质文明的同时,能源结构的变化,化学工业的发展,工业废水、废渣、废气的排放,化肥、农药的利用又污染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断地危害人类的健康,阻碍了工农业及科技的发展。人类要生存,就必须保护好自然环境,所以保护环境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重点介绍大气水体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下面就新教材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
1.结合教材内容进行环保教育,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不少,怎样才能把这些内容的教学与环境保护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就应做到适时,适当。在教学进程中,当讲到涉及环保知识的内容,如:氧气、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金属的冶炼、煤、石油等内容时,就应及时向学生进行环保教育,教学中强调环境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使学生明白,为了不让环境污染威胁人类自身的生存,就一定要保护环境。在教学中可适当补充一些内容,介绍一些实例来加深印象,拓宽视野。如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氟里昂(ccl2f2)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在讲二氧化碳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之后,联系近来倡导的“低碳生活”,一方面解释“低碳生活”的含义,告诉学生“低碳生活”并不难,只要平时多留心、多动手就能实现。比如电脑、电视不用后,随手切断电源,将白炽灯换成节能灯,少开一点空调可节省用电,这就属于“低碳生活”的范畴。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环境教育的内容很多,教师要尽量因地制宜地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化学实验进行环保教育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在化学实验教学中,也应重视环保教育,意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以促使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协调发展。化学实验,特别是象制备硫化氢,二氧化硫,氯气等气体,做铜与硝酸,浓硫酸的反应实验等,往往毒化教室、实验室的空气,直接影响师生健康。我们则可将制备过程中多余的气体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气体,通过导管再经一个倒挂漏斗,进入相应的吸收液(如多余的cl2通入碱液吸收)。将有害气体尽可能作化学处理,以消除或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在进行化学实验,不断改进化学实验(如用实验方法鉴别浓hno3,稀hno3时,铜片改用铜丝,不需反应时,只要抽出铜丝,反应即停止),尽可能采用微型化学实验(如在进行氯离子的检验,碘升华实验时),这样不仅节约了药品,同时减少废液,废渣,和有害气体的产生;实验后的废液,废渣尽可能回收利用(如银镜反应的废液的回收利用);若不能回收利用的,则应倒在规定的地方,以便清理。在实验过程中,注重环保问题,不仅可以大大减少环境污染,而且能使学生经常地受到直观的环境保护的教育:
3.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
课堂教学固然是进行环保教育的重要一环。但课外活动形式多种多样,丰富多彩,所以还应在课外活动中进行环保教育。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参观考察和社会调查(如参观造纸厂、水泥厂、化工厂,调查周边的水环境等),使学生了解周围环境污染原因及对策,在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同时,也增强和提高了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可出专栏,办展览和小报,聘请环保部门的专家来校作讲座等多种形式、多种途径扩大环保教育的影响,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通过以上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环境与发展的关系,认识到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进一步了解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规和政策,认识到破坏环境是一种不道德行为,是一种违法行为。
总之,环境保护问题是人类面临的三大问题(人口、能源、环境)之一,因为环境是跟人类生活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地球环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类能不能继续生存下去的问题。环境意识已成为当代人类文化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一个人的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化学污染物对环境,对人类健康,社会发展的危害,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保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们的共同呼声。新教材渗透大量的环保知识,为此,寓环境保护教育于化学教学之中是每一位化学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 高剑南,王祖浩主编. 化学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教育出版社,2001.
谈谈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范文4
一、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动力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也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学生一旦拥有了对某门课的兴趣,就会主动自觉深入地去探索和思考,这对于提高学习效率、智力发展、能力培养及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有巨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能否激发学生产生深刻的求知欲望是促使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得到发展的重要前提。我在“三自主”模式的实践中侧重从导入、课内自主探究和课后自主练习三个环节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在《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时,我首先展示了世博会各国展馆的视频资料,给学生强烈的视觉冲击,然后又请同学介绍参观世博会的印象及感受。由于有切身的体会和感受,一下打开了学生的话匣子,激发了思维的火花,引发了他们对文化多样性的探究欲望。而在上《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框题时,我侧重在课内自主探究环节设计了几个开放性的题目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上海世博会中很多国家都在宣传低碳生活,假如你是一名环保工作者,你会如何借助于传媒来宣传低碳理念?”以及“请找找你的生活中有哪些外来文化的影子,它们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给学生极大的思维拓展空间,各组同学各抒己见。在讨论过程中,通过激烈的争论使学生在自学阶段的认识得到深化、巩固、更正,并进一步探求新知。
二、良好的思考习惯是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前提
学生要养成主动探索、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要学会读书,学会积累知识,把读书和积累知识当作和吃饭、睡觉一样重要的事。如果不能养成这些良好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就无从培养,素质教育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了。为此,我从三个方面要求学生。一是要求学生善于倾听,学会笔记。学生听课笔记质量直接反映听课质量,而听课质量的差别必然导致学习成绩的差别,因此解决好倾听的问题是十分重要的。善于倾听,学会笔记主要是以听为主,以记为辅。当然听课笔记的规范和习惯,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形成。二是坚持每周拿出一节课作为自主整理课。在这节课内要求学生把这周所学的知识重新梳理,建构新的知识体系,并把这周典型的错题或习题整理到错题集中。其主要任务是查漏补缺,纠偏矫正,突出重点,攻破难点,形成完整知识体系。三是要求每节课由两位学生作简短的时政新闻评述。首先,让学生把最近国内外重大时事收集整理好,用自己的语言言简意赅地说给大家听。其次,评述新闻。就是针对所了解的内容即兴发表自己对某人某事或社会现象的认识,或联系实际谈谈自己的感想。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查阅资料、搜集知识的能力,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另一方面又锻炼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和求异思维能力,而且在不知不觉中,使学生养成自觉读报纸、看电视、听广播、关心国家大事的良好习惯,从而为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一定的阅读能力是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基础
阅读书本的能力是自主学习能力的核心。因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应把培养阅读书本的能力作为重点。在教学实践中,我首先在学案中出示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和重点,这样导明学生思想发展的方向,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保证教育教学的正确性,提高认知的内化度。其次我要求学生在自主预习即阅读教材时完成几个主要任务:读“四题”(课题、节题、框题、目题),明确学习的大方向;读“三字”(黑体字、宋体字、楷体字),掌握书本理论;读插图、引言,拓展思维层面。再次我要求学生对教材中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问题提出疑问,既问自己,又问同学和老师。通过这几个环节把书读通、读懂、读透,重建认知结构,增强认识能力,提高思维素质、思想觉悟。在此过程中,教师要面向全班、小组、个人进行必要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的指导,使学生准确地掌握阅读方法、分析方法,高效率地完成自学任务。
四、完善的评价机制是养成自主学习习惯的重要保证
谈谈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范文5
能源价格上涨,欧洲各国将节能列为政府工作重点,从盖房子开始节能的第一步。
房地产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我国的在建建筑占据世界总数的近半壁江山。如何在城市中尽可能的节电节气节水,尽可能的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排放,成为我国很多行业面临的问题。2009年,我国用于绿色领域发展的投入高达1500亿美元,相当于中国国民生产总值的3%。低碳建筑的发展将催生百亿新兴企业的出现,房地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将共享低碳建筑“蛋糕”的进程。
经济学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曾评论:“‘红色中国’向‘绿色中国’的转变,将被历史学家认为是最近1年半时间里最有象征意义的现象。”
绿色并不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说起绿色低碳、节能减排,第一反应是“花钱”和“投入”。好的商业模式可以让节能成为“零投入干赚钱”的好 买卖。
零碳诞生地――
贝丁顿社区是英国最大的、低碳可持续发展社区。也是把科学环保生活理念引入现实的第一个成功典范。目前,贝丁顿社区的零能耗理念已经被推广到2012年的伦敦奥运会的场馆建设之中。
2000年建成的英国伦敦南部的贝丁顿社区被称为“未来之家”。社区设计者、英国著名的生态建筑师比尔・邓斯特(Bill Dunster)设计的理念是,不牺牲现代生活舒适性的前提下,建造节能环保的和谐社区。
贝丁顿社区占地1.7公顷,99套住宅、210位居民、近2400平方米的办公商用面积。社区建筑采用环保材料,通过对阳光、水、风能和木材的循环利用实现“零能耗”;贝丁顿社区屋顶上一排风帽,都会自动找到主力风向,新风量的最大化得将室外的新风灌入到室内去,使得室内的空气保持新鲜度;
英国位于高纬度地区,夏季白天时间长时。贝丁顿社区内的各种建筑物紧凑相邻,以减少建筑的总散热面积,墙壁厚度超过半米,窗框采用木材以减少热传导;朝阳的玻璃阳光房充分的利用太阳光照,减少了使用电灯的时间。阳光房玻璃夏天打开利于散热,冬天关闭充分保持吸收的热量。玻璃房所带来的热量提供了有效的热能保障,等到夜晚或季节变迁室内温度降低时,之前存储的热量就会被自动 释放。
在建造过程中因“就近取材”和大量使用回收建材,木材来自周边地区的木材废料和邻近的速生林,树林被砍伐后马上补种上新的树苗;使用节能电器和低能耗灯具;垃圾箱分类放置纸张、玻璃和塑料制品;厨房垃圾的废渣作为自家种植地的肥料;屋顶种植景天类植被自然调节室内温度;独立完善的雨水收集系统和污水处理系统,净化处理生活废水,未被回收的水进行生物回收或被土壤吸收利用;安装了多种节水装置和自动检测功能;能源量的使用可以通过电表、水表、天然气表了解得一清二楚。
住宅和商务等空间的联合开发,使居民可以徒步去工作场所,减少了社区内的交通量和驾车外出,设置了免费的汽车充电站,去伦敦上班的人乘坐火车往返;社区附近的农场商店把居民订购的食品、蔬菜放在各家门口的食品篮中;居民在自家花园种植蔬菜和农作物;为了鼓励步行,人行道上照明设备比较好,四处都设有轮椅通行、婴儿车的特殊通道。
贝丁顿社区将节约、勤俭做到了极致,但是社区内房屋的配套设施都非常完善。和普通社区相比,贝丁顿社区的家庭可以节省45%的用电,50%以上的用水量,减少80%以上的取暖能耗,60%以上的私家车行驶里程。贝丁顿社区充分体现了贝丁顿社区最初的设计理念――环保而且舒适。
“省钱”的贝丁顿社区,每周接待两批来自中国的参观团。
碳排放的控制措施――
合同能源管理EPC-Energy Performance Contracting――另一个需要关注的案例
2009年,我国节能服务公司约为502家,从业人员增加到11.3万人,增幅达74%。从节能项目的分布来看,建筑节能项目占30%左右。
国家推出一系列产业政策扶持举措推动节能服务产业发展,为行业各方搭桥和完善交易秩序和市场改进。能耗大的企业面对低碳减排时,虽然感觉到压力的增大,但是合同能源管理也让关联企业嗅到了巨大的商机。节能服务企业为企业节能增效,提供从资金、技术到设备的一整套节能服务,帮助企业实现节能效益后,从节省的收益中拿走一部分作为收益,达到节能服务公司与能耗企业间的“双赢” 局面。
如何才能让建筑更加节能 ――
从源头减少能耗
室内温度依靠地下水降温,冷水在房子中循环升温后被送回地下循环往复。选用品质优良的聚氨酯板材做内外保温;在方圆35英里之内选购建筑建材,以减少运输能耗;首选“废弃物”或边角料、木屑;收集热力的房间尽量朝南,装上太阳能光电板转化电能;给屋顶、墙体和地面裹上厚厚的“大衣”,保温层可以将阳光、灯光、热水、烹饪产生的热能留住;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和中水利用设施。
上海世博会的几大地标性建筑――世博轴、世博中心、演艺中心和城市未来馆都采用了地源热泵系统加江水源热泵系统。
国际先进低碳技术与现代建筑的 组合
上海世博会伦敦案例零碳馆――
海外华人带回来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对人们思想的启示。
8月中旬的上海,据当地人介绍当日的温度不高、湿度适宜。
进入零碳馆一路参观下来,与场馆人员、零碳馆馆长、企业领导们互动的内容,像一场建筑专业的知识强化课程。
伦敦案例零碳馆以英国贝丁顿社区为原型设计建造,建筑物内有零碳报告厅、零碳餐厅,零碳展示厅和6套零碳示 范房。
入馆墙壁上有一张手绘的结构图,清晰地向参观者介绍了零碳馆实现自给自足“神话”的原因。零碳展示厅内,2010年伦敦东区的奥林匹克运动会实景沙盘,药囊抱枕,沿街小鸟和鸟箱,泰晤士河、自给自足的蔬菜种植建,淘汰的列车,展现着英国的废物再利用、生物制药、伦敦街景、艺术长廊或餐厅……。
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围在案例馆内的碳系统旁,兴奋不已。
零碳馆屋顶的风帽转动着寻找主力风向。在上海的气候条件下,零碳馆在下箱体里放了很多的热回收芯片、热交换器、除湿芯片、加湿芯片,通过溶液除湿的方式使得吹入室内的温度保持好的舒适度。
零碳馆的创意无限及先进的节约理念吸引了无数游人专程前往一探究竟
零碳报告厅内,摆满了中央美院学生的作品――废物再利用的座椅。
中午到零碳餐厅用餐。餐厅食物原材料来自上海郊区的有机农场,由零排放汽车运到场馆。啤酒瓶做的灯具、冰做的酒杯、轮胎做的桌子、废旧水管做的椅子、装在橙子里的冰激凌,能食用的餐具减少了一次性餐具垃圾的能源消耗,零碳馆想尽办法在游客不经意间把环保的生活理念渗透进每一个生活细节。松松散散的坐在餐厅里废旧水管的椅子上,与年轻有为的零碳馆馆长陈硕、实干型的中投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总裁朱辉东、服务烟台万华近三十年的房春光总裁助理等几位好友,从2009年零碳馆的筹备开始聊起来。
身在其中的低碳建筑专家们
能源结构推动了建筑业的转折
《中国外资》:零碳馆开馆至今,让您体会最深刻的有哪些?
陈硕:我2009年回国准备零碳馆,。开馆至今,我看到国内对节能减排做了比我预想的多的工作。零碳馆在设计初期定位为住宅及办公使用,但是零碳馆和世博会其他场馆一样,面临人群增加、室外空气和湿气不断进入馆内的问题。我们从各方面因地制宜的考虑了场馆的碳排放和谈排查的问题。我们还参与了世博会5.2万平方公里的碳核算的工作和内容,关注大量国内外人流的交通出行、水处理、基建的模型所产生的二氧化碳。
《中国外资》:结合零碳馆,谈谈您对中国的低碳之路的体会?
朱辉东:世博零碳馆使用的降低碳排放的新技术相当多,馆长陈硕在英国伦敦工作时,对英国零碳中心的整体设计、施工和维护都非常熟悉,后来把它搬到世博会中来,结合了中国的实际情况,我个人认为,很多方面比英国人做得更好,比方说外形更酷,外墙更精致(英国人偏爱红砖,而中国因为保护耕地,已经禁止使用红砖做建筑材料),又比方说为了降低造价,大量使用了国产设备技术,建设成本只有英国的三分之一,效果却不差。世博零碳馆在零碳技术上“洋为中用”探索了道路,积累了经验。英国纬度偏高,冬季湿冷,保温尤其重要,贝丁顿社区的建筑保温工作做得很好,仅此一项措施,就能降低近50%的能耗。零碳建筑的第一步,是使用环保节能保温材料。中国迈向零碳建筑的第一步,是使用中国人用得起的环保节能保温材料。这个工作代价最小,效果最好。另外,零碳社区提倡大家在社区中的SOHO(居家办公一体化),减少因频繁工作出行带来的碳排放,这其实与我们国家多年提倡的“就近入学”,“就近就业”以节约资源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如何与低碳的新经济结合起来,则是时代的新课题。在贝丁顿社区中,因为居民对环保的共同关注,对减少碳排放的共同认识,社区感就很强,邻里交往就很多,随之也产生了很多生意。分享认同,创建价值。石岩大师说过“让实实在在的朋友成为有实力的人,让有实力的人成为实实在在的朋友”,我非常认同。贝丁顿人的环保理念居然能结合商业模式,实实在在可资 我国我民深度学习。
谁的低碳是标准?
《中国外资》:各位作为建筑业的专家,怎么理解低碳?
陈硕:一谈到低碳,大家就想到要花钱,新技术的成本比较高。但是低碳最早的发起目的是为了帮大家省钱。我们所说的零碳,实际上是为了发展未来更加便宜的、最可行的城市发展模型。低碳并不是为了时尚、时髦、政治口号性的目的,也不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物理学的定义,精确的对应千克二氧化碳,或者吨二氧化碳的数据。国际的低碳核查以碳交易和碳剂量的一系列数值为基准的。国内对低碳缺乏了解,很多新生力量都在试图推动低碳的前进,但是很少有人把低碳落实在数字上。
朱辉东:低碳是一个新名词,但并不是一个新话题。早在几十年前,欧洲就提出过sustainable development(可持续发展,意译), 到如今还在一脉相承的推行,只有低碳才能实现可持续,低碳发展就是定性定量的可持续发展。Sustainability一词,意指承载力,包含生态、环境、能源、空间以及土地的整体承载能力。以前我们总在说中国地大物博,改革开放了三十年才发现这块我们深情热爱的土地实在承载力太有限,千年绿洲的阿拉善沙尘滚滚,百年平安的松花江洪水滔滔,而森林横遭五十年滥砍滥伐后的舟曲呢,泥石横流!温总理尊重科学,善待自然的表态,舟曲县长“为国贡献千万立方木材”动情述说,百姓的悲哭面容,种种画面交织,无不在提醒我们:中国,再也承载不起下一个三十年的盲目开发了,必须要科学发展,必须要可持续发展,必须要低碳发展。从这个角度来说,低碳是环保的时尚代名词,是定性定量的环保,而中国的低碳发展之路,必定是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活之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最复杂的低碳建筑之路,理应始于最简单易行的外墙保温,始于最环保的聚氨酯 保温。
房春光:烟台万华在建筑节能材料领域有很多年的经验,我们也在通过各种手段,引导中国普通老百姓对建筑中低碳的清晰理解,使用到好的保温材料大幅度降低能耗。使建筑物有效的节能减排并达到相应的低碳标准,是中国房地产业走上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是房地产商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市场定位,谁与谁协作?
《中国外资》:媒体的作用是帮助大家在合适的时间发出适合的声音。许多企业与我们的互动态度,让我们感觉企业更关注产品技术和后续服务环节。北极星创投的创始人邓锋曾经提到,他从硅谷回国后看到国内的很多企业专注的埋头做技术,他付出了比以往多的时间帮助企业与市场的对接。产品与市场如何可以良性接轨?
房春光:我们最近的市场思路是低碳 + 生态 + 科技的整体方案。低碳的解决方案是,外墙保温用高档的保温材料聚氨酯,用低品位能源利用地源热泵做室内循环。我们与普来福公司合作的毛细管网可以做到房内恒温恒湿,其成本仅为德国产品1/3;生态的解决方案是,捆绑生态板业及后续服务的精装修给市场,提高房地产品牌价值,增加了房子的卖点。我们已经成立了万华房地产公司,准备做一个产品样板的示范社区给大家参考;科技方面,运用低品位能源,通过海水冬季取暖,夏季降温,都可很好的利用。
陈硕:用专业的规划师、设计师,得当的处理城市绿化、道路交通、餐厅商店、农业、工业、建筑、垃圾处理等一系列涉及生活方式的系统,把复杂的矛盾相互利用。例如,玉米油和菜油供应给汽车;遇到合适的技术,通过生物能的回收和氧化,将垃圾变成燃料发电、发热驱动建筑的运转。一切的问题需要重新的界定,这将催生一系列的产业市场,这将影响下一轮以及更下一轮的发展机遇。
市场”是否了解我国的建材产品技术目前的发展现状?
《中国外资》:您的谈话让我明白了保温材料对于低碳建筑的重要性,那么我国建筑保温节能材料目前的情况如何?
朱辉东:目前国内的主要建筑保温板市场仍然被聚苯板占领,这个材料就是CCTV央视大楼起火中的元凶,现已被北京市禁用,俗称泡沫板,易燃且助燃,着火后散发刺鼻剧毒浓烟,溶液呈蜡烛油状下滴;埋入土中不能降解,又称“白色垃圾”;挂在外墙上,太阳直射超过摄氏70度就变形甚至开裂,导致外墙渗水,最终失去保温效果,是最典型的不环保非绿色建材,“伪节能”产品。8年前,我就接触过这个材料,合作的瑞士建筑师说,这个材料使用十年左右就要出问题(还是欧标产品)不保温了,我们国家已经不让用了。令人痛心的是,欧洲淘汰的设备,多数莫名其妙地流转到了中国,并且还被大规模推广。作为专业人士,看到中国刚刚受到重视,刚刚起步的低碳建筑中大量潜藏这个节能“杀手”,而不大声疾呼,有违职业操守。中国的建筑低碳,最有效的起点是保温节能。保温节能的材料选择,关键是可持续保温,防火以及环保。与建筑同等寿命的,耐久的,防火的,保温节能性能好的绿色建材,也就是最好的外墙保温材料,完全国产的目前只有烟台万华的聚氨酯外墙保温板。最好的不一定是最贵的,但一定是最值得的。烟台万华的聚氨酯,突破了德国人的技术壁垒,完全是中国人自己的知识产权,并且产能中国第一。与烟台万华这个大型国企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国内的很多低碳产业缺乏核心技术,被跨国企业从垄断技术到垄断市场,从被牵着鼻子走,到最终灰飞烟灭不过是寥寥数年。
房春光:相对而言,聚氨酯在国内的销售占比大。聚氨酯不仅仅使用于建筑业,还用于制造塑料、橡胶、纤维、硬质和软质泡沫塑料、胶粘剂和涂料。
低碳建筑的发展,突破点在于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建筑材料的优化升级、不断复制的成功理念。谁为培训专业的低碳技术设计和整合团队买单?
《中国外资》:你们所理解的低碳建筑的最佳节能办法和技术是什么?
陈硕:在零碳馆的技术当中,大约有三十项左右的技术被环环相扣的使用到。零碳馆中最值得关注的是太阳能发电、电能储存、生物能储存、水处理等具体的技术。实现低碳城市低碳技术需要大批设计人才,根据不同的城市形态因地制宜的规划其低碳模式。我们帮助英国零碳社区做了很多的宣传,希望更多的城市规划和建筑人员到国外去了解低碳实施手段。
朱辉东:聚氨酯保温是实现低碳建筑节能的最切实可行的办法,技术上已经非常成熟,因为使用者认识提高,国内市场目前正在迅速扩张。大冬天人如何才能觉得不冷?穿上鸭绒大衣呗。那么给我们的房子都穿上“保暖衣”,有什么不好?冬天,少买单燃煤采暖,城市天更蓝;夏天,省空调电费,还可以降低了空调安装功率大大省钱。未来再配合远大直燃中央空调,太阳能光伏蓄能空调,地源热泵空调,江水源热泵空调,海水源热泵空调等等新技术,我相信政府提出的新建建筑节能65%的目标完全可以实现。
眼界决定方向 需求决定市场
《中国外资》:什么是你们目前所关注的投资或发展方向?
朱辉东:我们公司的投资主攻方向在新能源、新材料和新型低碳地产,在国内找到一家做新能源或是新材料并且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并扶持其发展并不是一个容易的过程。
陈硕:未来我们将更多的关注低碳设计、零碳中心代建。世博会结束后,我们会以世博零碳馆的世博后重建计划,与各地政府合作建设城市的低碳启动区,帮助城市建设城市基建。目前正在与上游的资金提供方进行谈判,用于帮助城市建设和升级城市的基建系统。争取出资50%、建设、设计、运营、技术、管理、工程、设备、协助低碳的产品提供方在当地落地产生更多的税收、教育、培训、就业、采购后帮助城市或产业来帮助在各个地方落户。
急迫的问题,如何解决?
《中国外资》:我国在低碳的城市建设中,还有哪些问题需要被关注?
陈硕:我有两个建议,希望各方关注。第一,建议国内相关机构尽早开展碳剂量方面的工作。碳交易在西方国家已经呈蓬勃发展之势,英国的伦敦金融城和美国的芝加哥气候交易所已经成为全球碳交易的两大中心。欧洲因为低碳经济已经催化了大量的新型企业,出现了大量从事碳交易碳核算的体系。国内还在起步阶段,没有快速跟进谈交易的进度。一旦中国加入了碳核算、碳交易体系,我国的人才和技术有可能跟不上。提前进行更多的碳核算工作,能让我们在未来国际在碳的谈判和位置上,判断更加理性。我已经与中国标准研究院、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合作制定中国的适合建筑方面的碳的标准和计量方法。第二,在低碳城市方面,我们提倡引进或关注新型的商业和开发模式,低碳城市和低碳社区不仅仅是技术上的应用,而是一种商业模式和能源模式的重新利用。未来我们可能不从电网买电,而是从邻居屋顶上的太阳能板买电。
初衷很简单――全面减排
《中国外资》:我们栏目的定位,就是希望更好的融合各方对低碳生活的理解!
陈硕:城市是人类应对不同问题的一种方案,不同的时代会遇到不同的问题。
朱辉东:从实际出发,一步一步把低碳之路走好,最终走到完美――零碳建筑。
谈谈对低碳生活的认识范文6
在化学中考总复习中,我们有这样一个共同的感受,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什么都明白,可到到自己独自面对化学问题时就茫然不解。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除了学生自身知识结构不足以外,缺乏的是对所学知识的建构、整合、迁移和创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是我们开展中考复习的首要任务,在此结合近年来化学中考发展的特点以及自己的教学体会,谈谈化学复习中学生能力素质培养的一些途径和方法。
一、学生在化学学习方面,应具备的主要能力
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强调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师应以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突破口,切实提高教学的实效性,让学生在解题实践中不断提高问题解决的能力。通过初中化学教学,结合学科特点,应着重培养学生以下能力:
1.基本的实验能力:包括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实验观察能力、科学探究能力。
2.科学思维能力:能对化学知识的相关概念理论,进行类比、归纳、概括、分析、综合的能力;
3.正确理解并熟练运用化学用语的能力:能理解化学用语的意义,能用化学用语表达相关化学问题的能力
4.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整合所学知识并能迁移应用的能力;运用化学的基本观念,关注科学社会与生活的能力;
5.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包括从文字、图表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能处理数据进行正确计算和分析的能力。
只有通过加强培养学生以上综合能力素质,才能使学生扎实基础,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素质的途径和方法
1.加强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教学中开展科学探究活动,有助于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实验探究能力的前提是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要素,并在此基础上,运用合理的科学探究方法,使科学探究的内容和形式明朗化。
在实验复习教学中,对教材列出的典型探究案例,从中总结出初中化学常见的实验探究方法:转化法、对比法、控制变量法。
转化法:比如酸与碱之间发生中和反应的实验,通过事先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入无色的酚酞试液,显示红色,然后逐渐滴加稀盐酸,至到红色消失成无色为止,说明氢氧化钠与盐酸之间发生了反应,这里采用的方法就是转化法。类似的用到转化法的探究方法的还有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探究,气体混合物中,氧气的体积是不可见也不易测量,可以转换成瓶中水的体积,进行观察,把间接现象直观化。由此总结出转化法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对一些化学实验进行探究,如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展开具体的实验探究,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对比法:影响实验的因素只有单一因素时,可设计只有单一因素的对比实验,通过去伪存真,排除干扰,找出其中真正影响因素。如探究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作用,探究金属活动性顺序等实验常用对比的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现象的异同,得出实验结论。
控制变量法:当提出的问题存在多种因素时,要探究其中一种影响因素就要用到控制变量法。铁生锈的条件有两个,可以在其它条件不变的前提下,只改变其中一个条件的对照实验,就用到控制变量法,同时还进行一个满足所有铁锈蚀的条件的对照实验,然后通过对照组得实验组的对比,使得出的结论完整而准确。类似的探究案例还有燃烧条件的探究。
只有通过各种探究方法综合运用到实验探究中去,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2.加强化学用语的应用训练,培养正确使用化学语言表达化学问题的能力
化学用语是化学学习有的语言,通过简单的符号赋予了丰富的意义,理解化学用语的意义,能够正确运用化学用语描述和表达化学问题,是学生应该具备的基本能力。化学用语包括元素符号、离子符号、结构示意图、化学式、化学方程式、电离方程式以及各种用语派生出来的具体应用。如何引导学生,过好化学用语关,对化学的学习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语言即力量,从元素符号到化学方程式,化学语言的形式简洁内涵丰富和国际通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印象。以氯酸钾分解的化学方程式:2KClO3 2KCl+3O2这一化学用语言为例,看看它所传递的化学信息有多丰富: 物质变化,氯酸钾分解产生氯化钾和氧气;数量关系:氯酸钾、氯化钾和氧气的计量数之比为2:2:3,三者的质量比为245:149:96;守恒关系:反应前后钾氯氧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保持不变;反应的条件需要二氧化锰作催化剂,并需要加热……上面那么繁琐的文字信息却可以用一个简单的化学方程式来表达,这让我们在惊叹化学语言巧妙的同时,也体会到解决问题时使用恰当的化学用语的重要性。
在而化学用语的书写和运用却是学生的一个难点,如何培养学生正确使用化学用语的能力呢?
首先,强化记忆是前提,对元素符号、离子符号、元素化合价都需要持之以恒的记忆积累,这就要求在复习中,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加强对学生的督促和检查。
第二、对易混淆的化学用语应加以辨析比较,深化认识,如原子和离子的表示、原子和分子的表示、离子符号和化合价的表示、化学符号中处于不同位置上的数字的含义等,进行认真的比较,从而避免书写和应用中出错。
第三、对化学变化,应从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生成物的状态等方面,进行指导记忆,并对一些化学反应规律加以归纳和总结。对重要的典型化学反应,可以通过适当的形式,将不同的化学反应组合起来,让学生掌握得更牢。
3.加强试题研究,做好适当的训练和解题指导,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随着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中考命题的不断发展,试题更加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整合的考查,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和原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的迁移能力,通过比较、归纳和演绎,考查学生对化学知识的重整和创生的思维能力。
而这些能力的形成,需要以具体的应用为载体,在运用中去培养,去感悟化学知识的魅力。
因此,在复习教学中,可以通过精心设置复习提问、开展专题训练、作业讲评等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学生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1)精心组织在知识梳理过程中的复习提问。在复习过程中,针对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则重加强对基本概念的比较和深化认识。如复习物质分类的概念中,引导学生找出概念的逻辑关系,如包含关系,并列关系,相交关系等,在复习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的过程中,除了弄清各种反应的内涵和外延,可以在此基础上,对各种化学反应的反应物、生成物类别、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情况等方面作出深入的理解。提问也可根据学生的实际选择问题的深度和广度。
(2)精选习题,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思维能力。在复习中,可根据复习内容,合理组织学生进行适当的专题训练和模拟测试。精选练习可以摆脱题海训练的模式,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纵观近年来各地的中考化学试题,试题的呈现形式更加体现的知识的综合性和答题的灵活性,选择一些中考题例,让学生去感悟,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是一道2011年绵阳中学自主招生考试题的一道实验探究题:
试题在学生熟知的初中化学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了新的信息,涵盖了金属与酸反应,氢气的还原性、物质的检验、溶液的浓度、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实验操作和实验仪器的使用等方面的知识技能,同时又考查了学生对实验方案作出恰当合理的评价的能力,具有较强的综合性,要求学生运用综合能力,创造性地思考,才能作出完整正确的解答。
获取信息、处理信息、高度应变的能力是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核心,它是人类思维活动的最高层次。在复习教学中,让学生对熟知的内容进行灵活的重组和创生,在训练中让学生感受新的刺激,接受挑战,体验成功。
(3)作好练习和试题的讲评。在复习中我们尽量做到:精选习题、精讲精练、讲练结合、及时检测、从严批改、认真讲评,让学生体会不认真审题的后悔及思考不全的懊恼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找出不足,查漏补缺。关于“讲”,有句话说得好:“粗讲百题,不如精讲一题”,因此要选准讲评的对象,从多个不同层次进行讨论、探究。不仅要教师讲,也要让学生讲。讲题前留给学生充裕的思考时间,不急于提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习惯。训练学生把着重点放在如何审题、寻找突破口上,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注重解题方法的指导,不就题论题,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某个同学不正确的思路可能恰好是其他同学问题症结所在,教师恰好抓住症结,对症下药,这样的效果更好。
4.关注生活生产中的化学问题,培养学生运用化学原理和观念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近几年的中考试题特别注重考查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基础内容,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切入点,从应用入手,紧密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以日常生活和社会热点问题所涉及到的化学知识为背景,融入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考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运用最基础的化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从化学走向社会”的新理念,考察信息的收集与处理的试题在中考化学试卷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因此在复习中在梳理主干知识的基础上,要加强与化学生活、社会与科技联系的引导,俗话说,“处处留心皆学问”,就目前来看,化学学科日益给人类生活生产带来广泛的影响。如环境污染问题(如人们对PM2.5带来的影响)、能源问题(涉及化石燃料的使用,新能源的开发等)、温室效应(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的理念)、食品问题(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的危害等)、新材料在医疗卫生、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纳米材料、钛合金、石墨烯、稀土永磁材料等),在复习过程中,结合教材相关内容,将以上社会热点问题有机融合起来,深化对学科知识的认识,拓展学生视野,增强学生应对现实问题作出正确的评价的能力。
2013年中考可能会对这些内容有所涉及。我们在复习中要引导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解决相关的具体问题,使学生将学到的化学知识灵活地得到迁移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