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优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西医结合的优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西医结合的优点

中西医结合的优点范文1

关键词 裴正学 中西医结合 十六字方针

裴正学教授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是裴老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的高度概括,已被全国中西医界所关注,成为当前中西医领域的重要学派。通过跟随裴老多年的学习,将自己对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十六字方针”的体会浅析如下,与同道共勉,敬请批评指正。

中西医结合反映了医学发展的趋势,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裴老在《中西医结合的必要性和必然性》一文中指出“纵观中西医近百年动态,双方已各自开始了针对自身缺陷的纠偏。一切事物,但凡发展,都是以逐步纠偏、逐步完善为前提的,这也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1]。”根据科学发展规律,不同学科的相互渗透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在目前我国特有的历史条件下,中医和西医并存,中西医结合自然成为我国的必然产物。

中医学要在当代存在和发展,就要利用和吸纳现代科学技术,要和西医学进行有效的交流和沟通。裴老从中医和西医两种完全不同的医学体系入手,认识到西医注重疾病的微观发现,中医注重疾病的宏观表现;西医注重疾病的局部表现,中医侧重疾病的整体表现;西医注重疾病的致病性,中医侧重机体的反应性;西医采用的是实验研究的方法,中医则采用的是逻辑推理的方法。中西医结合正是建立在中、西医学之不相同但彼此又有密切联系的不可分离关系及互补关系基础上的“和而不同”。在中医理论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不断完善西医片面和孤立的认识,在微观物质和理论相对清楚的基础上回到对机体的宏观把握上来;对于中医药,则可以认识和补充其微观方面的不足,明确其深层次的物质基础,拓展其应用领域。因此,裴老反复强调,“把宏观辨证推向微观辨证是当前中医学术发展的当务之急”。重视宏观与微观相结合,逐步在明确西医诊断的前提下,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临床实践为基础,并注意引进生命科学前沿领域以及其他现代科学的理论与技术,运用多学科手段进行跨学科协作研究去揭示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规律和整体调节,逐步达到“西医诊断,中医辨证”创新层次的中西医结合水平。

病证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重要模式

裴老提出的“西医诊断,中医辨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中西医结合模式,实际上反映了病证结合的临床诊疗思想。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医护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医疗纠纷“举证倒置”就是其中较为重要的一点。因此单纯根据中医的诊断和辨证来诊疗疾病就显得不够了。中医大多是根据病人的主症来命名疾病(中医),不同疾病(现代医学)的中医病名和辨证可以完全相同,而同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的中医病名和辨证也可以完全不同,许多中医疾病和辨证与预后并无太多直接的关系。如中医的胃脘痛(或上腹部不适),它可能包括了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痉挛,消化道溃疡,胃癌,冠心病,甚至肝癌等疾病,上述疾病的预后是完全不同的,它们之间没有任何可比性,有些疾病并不需要经过特殊治疗,症状即可缓解,而像肝癌等病,一旦延误诊断,患者就有生命之虞。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不断增强,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也有了更高的预期,如果仍然使用一些无法定性、量化的中医概念去解释、说明人的健康状况已经难以令人满意。病症结合的诊疗模式一方面很好地体现了中医的特色和优势,另一方面,又能采用现代医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客观准确地反映人们的身体状况,减少诊疗过程中的模糊地带,更好地满足了人民的健康需求。裴老在临床工作当中反复强调,“西医的研究水平有多高,中医的发展水平就有多高”,充分说明了病症结合的重要意义。

建立完善的中西医结合理论体系是中西医结合发展的关键

中西医结合就是用现代科学的知识、技术、方法来整理研究中医的理、法、方、药,取两种不同体系学术的优点与精华,将两种医学融汇或整合,形成一个更完善的医学体系,提高临床疗效。

中西医结合医学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其临床地位的确定。通过西医辨病与中医辨证的双重诊断,使我们对疾病的认识和对疗效的评价都更加全面。可以说是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继承,发扬了中医药的精华、丰富了现代医学的内涵。促进中西医结合体系形成的关键是教育, 要进一步加强人才的培养。应该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包括人才培养、研究项目、理论研究、临床研究、药物开发都应该有一个符合我国国情的可行性的规划[2]。将中医的宏观概念与西医的微观概念相结合,会形成一门很好的、很系统的理论。这需要我们广大中西医结合医务工作者加强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和完善。

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促进中西医结合发展

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与其他任何一门学科的发展一样,必须进行方法学的突破和思路的创新,循证医学为我们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现代医学模式是在经验医学基础上强调循证医学。因此,重视并应用以国际评估标准进行科研设计和评估方法的规范化,使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可信,并不断在获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临床及科研水平并与国际接轨。循证医学的核心思想是任何医疗决策的确定,即医生处理患者、专家制定治疗措施、政府制定医疗卫生政策等,都应根据现有客观的、最可靠的科学依据进行。强调任何医疗决策的制定都应遵循和应用科学证据。这就要求临床医生应具有高素质和掌握优良的医学技能,以及具有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理念和方法,掌握现代化医疗设施,以最佳证据作出医疗决策。由于环境污染,老龄化社会的来临及疾病谱的变化,化学药品、药源性疾病、医源性疾病日益增多,现代医学模式正在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人类疾病的防治及健康的维护需要朝多元化方向发展,循证医学为此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方法[3]。因此,借鉴循证医学的方法,使中西医结合的研究成果更加科学可信,并不断在获得已有成就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临床及科研水平并与国际接轨。

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是对中医的促进和发展

当前无论中医、西医都存在缺陷和不足,都不足以完全代表现代以及未来医学发展的模式,因而将两者的合理内涵有机地结合,吸取两种医学的理论精华,将现代医学体系的解剖概念、生理学、生物化学以及分子生物学、基因组学和蛋白组学等与中医的整体观、系统论相结合,这就是中西医结合。也可以用“与时俱进”四个字来概括,即紧跟时代的步伐,采取一切科学的、有效的研究方法,发掘和研究我国传统医药。①中医药是医学宝库的宝贵财富,有着丰富的内涵和不可估量的珍贵价值;②由于中医学是经验医学,缺乏科学理论基础,在现代医学高速发展的今天,需要运用现代化的研究手段,用“科学”去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因此,中西医结合是对中医药的继承与发展,不是简单的中医和西医的叠加,更不是中医西化。裴老提出中西医结合的十六字方针好就好在以“中药为主,西药为辅”来进一步发展中医。裴老曾说:“只有大胆的把中医学术伸展到微观,中医才能既保住自己的特色,又能加入到现代技术的相互交错、相互渗透的网络系统中去。只有这样,中医才能和现代科学技术同步前进。”

参考文献

1 裴正学.裴正学医学经验集[M].兰州:甘肃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27.

中西医结合的优点范文2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心脏病早期防治的方法,寻求一种最有效的疗法。方法对我院内科2007年3月――2009年3月治疗的120例早期心脏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中医治疗组、西医治疗组、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三组进行分析。对各组的疗效、副作用、治疗时间及治疗后随访1年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患者各项指标均较中药治疗组和西药治疗有明显优势。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是目前防治早期心脏病的最佳疗法。

【关键词】心脏病早期 防治 体会 中西医结合

心脏病已成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高发于中老年人。据资料统计全世界1/3的人口死于心脏病,在我国,每年也有几十万人死于此病。现代医学对其的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只停留在缓解症状的层面上,无法从根本上治愈。于是造成患者和家属的谈心脏病色变,对于疾病的治疗毫无信心。其实医学上对于早期心脏病的治疗,不仅能够预防其发展,部分患者完全可以治愈。我院内科2007年3月――2009年3月采用三种疗法对120例早期心脏病患者进行了治疗,并对其疗效进行了比较研究,简述如下:

1 研究资料及分析方法:

1.1基本资料:

120例患者均经我院科室会诊确诊为早期心脏病,其中男68例,女52例;年龄在52――87岁之间,平均年龄68.4岁;38例症状明显直接确诊,82例结合超声心电图确诊;冠状动脉心脏病23例,高血压性心脏病19例,风湿性心脏病25例,肺性心脏病 13例,心肌病19例 ,心脏肿瘤6例,血管病变15例;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分别采用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

1.2数据分析方法:

将研究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并采用SPSSl3.0和 SAS 8.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差异P

2 治疗方法

2.1西医治疗:

西医对于心脏病的治疗常采用药物治疗,介入治疗和手术治疗等方法。对于早期心脏疾病的治疗,常采用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有曲美他嗪、胺碘酮、β1受体阻滞剂、低分子肝素钙治、阿司匹林等通过抗感染、吸氧、利尿、强心、血管扩张等改善心脏的血液循环来缓解患者的症状,从而达到治疗作用。

2.2中医治疗:

根据中医心病从脾(胃)论治理论,使用方剂:炒黄土25克、神曲25克、炒麦芽25克、丹参12克、人参25克、贝母25克、枳壳12克、太子参12克、沙参12克、麦冬12克、泡参25克、土茯苓 25克、白术25克、炒山楂25克、水菖卜5克、紫菀25克、冬花25克、枣皮18克、猪苓15克、白豆蔻5克、炒枣仁15克、三七55克,日一剂,分四次水煎服。根据患者不同症状进行相关加减。

2.3中西医结合治疗

本组患者根据具体情况分别采用西药抗感染、吸氧、利尿、强心、血管扩张剂等治疗,在症状得到基本缓解的基础上,配合中医方法治疗,临床上使用艾灸、针刺、穴位按压、中药方剂等治疗。我院内科采取方剂配合治疗,使用加味参附龙牡汤:红花10克、紫苏子10 克、红参9克、白术12 克、生姜12克、制附子9克、黄芪25克、桂枝15克、茯苓25克、赤芍10 克、地龙9 克、橘红10 克、煅龙骨25 克、煅牡蛎25 克。每日1剂,水煎取分3次口服,15日一疗程。根据患者情况,结合我院自制的中西药复方口服液,处方为:肌甘片20片、复方丹参片60片、乳酶生片800片、肝泰乐片20片研碎,加入到10%葡萄糖液400ml,摇匀,日两次,每次100ml,五剂一疗程。

3 结果

经我院治疗,120例患者症状均得到缓解,除中医治疗组和西医治疗5例患者病情加重,采取手术治疗外,89例患者康复,26例患者靠药物维持。随访一年无死亡病例,复发12例,加重3例。三组具体数据见下表:

4 讨论

近年来对心脏病的治疗采取西医治疗,虽然能够快速缓解症状,但是由于药物的副作用和耐药性等弊端使得治疗结果差强人意。中医治疗虽然能够从根本上治疗,但由于起效较慢,容易贻误病情。临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综合了上述来两种疗法的优点,即迅速缓解了症状又从根本上进行治疗,疗效高达96.4%,副作用出现率仅为3.8%,复发率仅为7.2%。而且中西医结合疗法操作简便,适用于偏远地区和医疗条件落后地区使用。综合上述优点可以作为一种早期心脏病防治的有效方法进行推广。

心脏病并不可怕,尤其是早期心脏病只要诊断正确,合理治疗是完全可以治愈的。发挥中医药的优势,结合西医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为证实中医药的疗效,发扬中医文化做出了贡献。也为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本文通过对我院内科治疗的120例早期心脏病患者的治疗方法、疗效、副作用、复发率等比较研究证实了中西医结合治疗法是目前防治早期心脏病的最佳疗法。

参考文献

[1]张玲,赵金武.肾病综合征合并急性肾内静脉血栓形成1 例[J].中国现代医生,2008

[2]许兰兰;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衰缓解期的 临床观察,中国医药导报 ,2007

中西医结合的优点范文3

【关键词】急性细菌性痢疾;中西医结合;疗效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资料现在在我院2012年5月-2013.5月在我院进行救治的140例患者,140例患者有男90例,女50例,其中4-15岁之间的患者有50例,16岁-59岁之间的患者有75例,60岁以上的患者有20例。治疗组患者和观察组患者之间的年龄和性别、以及病程方面基本雷同,是具有一定的可比性的。

1.2 诊断参考依据

1.2.1 病史要点:参照7天之内在患者家庭本地有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流行现象,并且有与其他感染病人有接触,或是进食到生冷不洁的食物史。

1.2.2 临床上的主要症状

患有急性细菌性痢疾普通类型的患者表现是感到突然间就会发热、出现腹痛、腹泻的现象,而腹泻刚开始为稀便,之后会很快就转化成脓血样,、每天排便次数在10次以上,排便形状呈现黏液或是黏液脓血,量不多,左下腹疼痛等症状。

1.2.3 检查的要点

查体要点:中毒性的患者会出现高烧现象,血压是随即降低,患者脉搏细速很难触及,患者情绪出现不安、焦虑、嗜睡、昏迷等情况,呼吸系统方面会出现节律不齐和深浅不均衡、甚至会出现呼吸衰竭等现象。

1.2.4 实验室进行检查:

对患者排出的粪便进行检查,1)常规检查,在诊断中肉眼观察到患者排出的粪便多为黏液和黏液血便、血水样等。经过镜检后呈现大量的脓细胞、白细胞或是分散的红细胞,如见巨噬细胞有助于诊断。2)进行病原学检查:在进行确诊是要依靠粪便培养出痢疾杆菌,之后同时在进行药物敏感试验,最终来指导临床上进行科学合理的选用抗菌类药物。3)血常规检验标准:急性期血白细胞的总数增高。

对于本文分析的14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资料中,有82例患者有与菌痢病人接触,患者不洁饮食史有58例,发热患者有100例,出现腹痛患者有120例,出现有不同程度上的里急后重感的有140例。检验后有肉眼见到出现脓血便样的患者有120例,水样黏液便患者有20例。经过镜检后呈现大量的脓细胞、白细胞或是分散的红细胞有140例,血常规检验后白细胞正常但中性粒细胞升高54例.

1.3 鉴别诊断

1)细菌性胃肠型食物中毒:患者由于进食细菌和毒素污染后的食物就会导致此急症,患者也会出现发热、呕吐、腹泻等症状,在排便过程中多数为浠水变样,也可呈现脓血便样。在确诊患者过程中就要依赖于从呕吐物中、粪便物、可疑食物等中来检出同一病源体。

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患者给予氧氟沙星注射液结合中药治疗,中药基本配方:葛根15g,黄连10g,黄芩10g,白头翁10g,蒲公英10g。随症加味:腹痛重者加细辛3g,玄胡12g,黏液脓血便者加冬瓜仁10g,桔梗10g,白头翁10g,蒲公英20g,排脓伴乏力、口渴、肢体末端发冷、血压低气阴两虚者加黄芪15g,党参10g,麦冬12g益气养阴。水煎取汁200~300ml分3次空腹温服。有的患者仅加用单方如生大蒜切细,一次2~6g用盐、醋混合食用,或用白头翁、蒲公英加水煎服每日2次,而氧氟沙星注射液患者静脉注用量:1/2次成人,严重为0.4,1/2次。儿童10~20 mg/(kg.d),分2次静滴,另外对于出现严重呕吐患者或是以脱水患者可以进行给予口服补液和静脉补液。对照组患者直接给予氨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抗炎。

3 结果:

诊断标准康复:临床症状(里急后重感、腹痛、呕吐、)消失,患者排便次数在2次以下,且排便形状。

好转: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临床症状(里急后重感、腹痛、呕吐、等情况有所改善。

治疗组70例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给予的中西医结合的方式患者中显效62例,占总体有效率的94.9%,显效稍慢的有8例,占总体有效率的7.1%。而对照组给予的西药氨苄青霉素、硫酸庆大霉素抗炎的70例患者显效有42例,占总体有效率的78.8%。显效稍慢的有18例,占总体有效率的21.2%。结果显示对照组给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患者显效率高、可缩短治疗时间,效果显著,建议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4 讨论

4.1 概念及发病特点

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常见的肠道传染病,以急性发热等全身中毒症状与腹痛、腹泻、里急后重及排脓血样便等肠道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本病终年均有发生,但多流行于夏秋季节。人群对本病有普遍易感性,幼儿及青壮年发病率较高,尤其是中毒性痢疾比较集中发生于儿童。本病属中医学“痢疾”范畴,《丹溪心法・痢》中有“是瘀作痢,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又说“痢赤属血,白属气,有身热,后重,腹痛,下血”,且

对本病发生的证候及传染性均有详细的论述。

4.2 中医角度认为此疾病的发病机制

本病的病位在于肠道。湿热、疫毒、寒湿之邪壅滞肠中,使肠道气血凝滞,传导失司。气滞则腹痛,里急后重。血瘀化脓则便脓血。急性痢疾多为湿热疫毒蕴结肠中,表现为湿热证候。中毒性痢疾(称为“疫毒痢”)乃疫毒内壅,热邪灼盛,蒙蔽心包,引动肝风所致,甚者邪盛正虚,出现内闭外脱之危候。如果湿热疫毒之邪上攻于胃,则胃不纳食,成为噤口痢。慢性痢疾,迁延日久,正虚邪留,或时发时愈,形成休息痢。或湿热伤阴,遂成阴虚痢。或脾肾两虚,导致虚寒痢。有的也因饮食不当或受寒凉之邪,而致反复发作,则可见寒热夹杂证候。

4.3 本病的预防采取以切断传播途径为主、同时注意传染源的管理与易感人群的保护等综合措施。

1)管理好传染源对患者和带菌者要做到早发现、早隔离,予以彻底治疗。

2)切断传播途径应从加强环境卫生、饮食卫生和个人卫生等多方面着手。认真贯彻三管一灭(饮水、食物、粪便的管理及灭蝇),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把住“病从口人”关。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良好卫生习惯。

3)保护易感人群口服多价痢疾减毒活菌苗如“依链”株菌苗,能刺激肠粘膜产生特异性分泌型IgA。国内已在研究用各种方法获得志贺菌减毒突变株用于自动免疫,但对此菌苗的效果和安全性尚待进一步研究。

4.4 本组资料中给予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的形式可以快速的缩短治疗过程,而且采用中药结合治疗,不仅不良作用少,至于病根,还可以减少基层地区的患者经济负担,氧氟沙星是较安全的抗菌药物,加之半衰期长,生物利用度高,疗效好,使用方便等优点,尤其适合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建议在临床治疗中可以给予广泛的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Saavdra J. Probiotics and infectious diarrhea. Am J Gastroenterol, 2000;95:S16-18

[2]张开瑞. 细菌性痢疾. 见:聂青和主编. 感染性腹泻病. 第1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42-265

[3]刘海燕;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疗效观察[J];菏泽医专学报;2001年02期

[4]高庆华,桂明东,叶;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细菌性痢疾52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年08期

[5]李桂花,蒋克平,常新亚;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细菌性痢疾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3年19期

中西医结合的优点范文4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2.08.636 文章编号:1004-7484(2012)-08-2927-01

急性脑梗死是常见脑血管病、发病率、致残率较高。在临床上我科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04年1月-2008年1月住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龄45岁-70岁,平均56岁,病程4天-15天,完全瘫痪8例,不完全瘫痪21例,失语24例,运动性失语22例,混合性失语8例。同时合并血压高18例,合并冠心病心肌缺血11例。

对照组:40例男22例,女18例,年龄40-72岁,平均54岁,病程3天-14天,完全瘫痪6例,不完全瘫痪16例,失语22例,运动性失语16例,不完全性失语8例,同时合并高血压病20例,冠心病心肌缺血6例。

两组病人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标准,都为第一次发病,均行头部CT检查证实,明确诊断为脑梗死。严重心功能不全,合并症严重患者除外。

两组病例年龄、性别、病程、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及并发症评分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 治疗

1.2.1 对照组常规应用奥扎格雷钠、血栓通、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脱水药及降压对症治疗。

1.2.2 治疗组以对照组常规应用奥扎格雷钠、血栓通、胞二磷胆碱、静脉滴注脱水药及降压对症治疗。配合对症等常规西医治疗,并以补阳还五汤为主方:黄芪20g-120g、当归20g-40g,川芎20g-50g、桃仁10g-20g、红花10g-20g、地龙20g-50g、狶签草10g-15g、丹参20g-30g,加丹参、狶签草等方药组成水煎服,每天服一剂。根据病情可以每天早晚个一次。病情稳定后每天服一次。所有患者治疗14天为一疗程。总共治疗1-2疗程。

2 结果

判定疗效:神经功能评定指标采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选择Barthel指数(BL),简称为BADL.其判断标准如下:>65分者为生活大部分自理;需要帮助为60分-40分;需要很大帮助为40分-20分;生活完全需要帮助为20分以下。可以用来评价治疗前后的功能状况,也可以判定治疗效果。预测住院时间。估计预后。为目前神经科及康复治疗应用最广泛的评价方法。包括10项内容:进食、转移、修饰、入厕、洗澡、平地行走、上下楼梯、穿衣、大小便控制。如果得分高,独立性就越好,依赖性越小。

结果对照组平均住院22天,死亡病例4例,病死率为8.9%。BL评分>65分者为生活大部分自理17例,家庭回归率为44%,治疗组平均住院22天,死亡1例,病死率2.5%,BL评分>65分者26例,家庭回归率为65.5%,两组病例发病后6个月随访,回归家庭比例及病死率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均有显著性。

注:Barthel指数简称(BL)两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性,经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P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最常见的疾病,致残率高。遗留后遗症,患者如有后遗症造成生活不能自理。影响正常生活,生活质量就会下降,家庭负担就会加重。随着医学的发展,新治疗方法以及手段不断更新,通过临床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是有效方法,急性脑梗死中医属“中风”范畴,本病属中医学卒中、中风、类中风、偏枯、半身不遂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血瘀内阻,血行不畅,气机不通,故而百病丛生”。中医认为本病病因不外乎气虚、气滞、气逆、血虚、血瘀、痰瘀、血瘀、风痰、湿痰、心火、肝火诸端,单行致病或合而为疾,病变部位主要在脑,但与心、肝、脾、肾诸脏密切相关。发为人事不知,半身不遂。其中以肝阳上亢及气滞血瘀最为常见。治疗原则为活血化瘀,通径活络,醒脑开窍,中医补阳还五汤是治疗人体气虚血瘀导致中风的传统方剂,该方剂主要由黄芪、赤芍、当归、川芎、桃仁、红花、地龙等中药组成黄芪补元气、地龙通经络、黄芪为补气要药,有健脾益气、补气还阳。加用狶莶草有舒筋活血、通经络、强筋健骨作用,桃仁、红花、丹参、赤芍有活血化瘀功效,川芎具有抑制血小板凝集等作用,脑梗死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一种,患病的患者血液为高凝状态,血粘稠度高致血淤,补阳还五汤经研究认为具有抗凝血、抑制血粘稠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循环的作用,临床应用后疗效显著。西医治疗奥扎格雷钠、血栓通、胞二磷胆碱具有抗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粘稠度、抗血栓、改善微循环。

脑梗死的病因较多。常见如动脉硬化、脑血管畸形,吸烟、高血压病、糖尿病。酒精中毒、高血脂等以及红细胞聚集,血小板异常,聚集性增多、粘附性增加,导致血液粘稠度增加。再有脑血量改变,血压降低,脑血流量减少,血液缓慢并形成涡流。另外血液成分改变时,血液凝固性增高。都是形成血栓的因素。致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及血栓形成,中医理论是改变气虚、血淤导致的患者血液粘稠状况。调节泵功能改变微循环障碍。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改变缺血区脑组织的供血,促进闭塞血管缺血吸收,还有降低胆固醇、甘油三酯。中西医结合的优点是,将西医急诊急救和中医中药在临床治疗及康复过程中有机完美的结合一起,同时中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在进行康复治疗,肢体针灸、康复、语言练习、综合一起。临床疗效治疗组高于对照组,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后遗症及副作用减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秀华,刘俊芳.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81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2010年02期.

[2] 李贤.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0年18期.

[3] 周永安,刘路芬,芮成俊.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J].光明中医,2008年06期.

[4] 黄建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36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年05期.

[5] 杜洪乔.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梗死47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0年07期.

中西医结合的优点范文5

医学是以人体为研究主体,以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预防疾病为研究内容的科学[1],从研究主体和研究目的看,西医和中医是相通的。中医学以阴阳平衡学说为理论基础,凝聚着中华民族近千年的医学实践结晶,代表着中国传统的医学理论体系;西医学与西方现代科技同步,随着近现代西方科学发展逐渐形成,代表现代医学理论的主体模式。中西医结合的概念源自1956年同志提出的:“把中医中药的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中西医结合虽然在学科建设、临床研究、临床应用、中药研究等方面已取得巨大成就。但至今在结合医学理论的发展方面仍未能形成大的突破,其关键的问题就是两个医学体系间没有找到明确的结合点和交叉点。

1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

1•1中医学基本理论的形成中医学是一门诞生于中华文化母体基础上的学科,也是世界上现存的唯一的经历了数千年延绵不断的发展过程的传统医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积累总结而形成的具有独特理论风格和丰富诊疗经验的医学体系[2]。中医学较完整的理论体系的形成是以《黄帝内经》的出现为标志,它融入了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等哲学思想,总结了前人丰富的医学知识和经验,融会了当时科学技术、天文地理知识等进行归纳、推理、演绎,进而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医学理论体系,它较系统的形成了中医的阴阳平衡学说、五行生克学说、脏腑及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等,尤其是阴阳平衡学说。它以大处着手,将复杂无比的对象简单化,运用整体性和动态原则认识和处理事物[3]。它促进了中医学从原始的经验医学向着具有系统理论的高深医学发展,使中医学沿着辩证唯物主义的轨道发展,并得到了完整系统的表达,使得它充满着睿智的哲学思想而延续至今[4]。东汉时期,张仲景发展了《内经》、《难经》等经典医学理论,总结了秦汉以前的医学成就,完成了《伤寒杂病论》这部伟大的医学著作。张仲景运用阴阳平衡学说的基本原理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辨杂病,确立了理、法、方、药的基础理论和运用规律,创立了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其后医家百家争鸣,中医典籍浩如烟海,但均没有超出这两部巨著确立的以阴阳平衡和辨证论治为基础的理论范畴。

1•2中医理论的特点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阴阳是事物的相对属性,存在于事物的方方面面,阴阳平衡学说代表着事物对立统一,此消彼长的两个方面的动态平衡状态,在中医范畴内代表着人体的某一个体或机体内部某一个脏器、某一组织阴阳消长的动态平衡状态。正常生理是阴阳平衡,阴阳平衡失调,则发生疾病。五行学说在阴阳学说的基础上进一步说明了机体内部各层次间的平衡关系,以五行应五脏,指出了机体内部各脏器间的生克关系,说明了各组织系统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协调的关系。脏腑、气血津液学说提出了疾病结构单元的阴阳平衡状态,因此中医的思维方式是以动态平衡为基本线索的一种横向思维模式。我们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衡”医学[5]。

1•3中医理论的优势中医理论诞生于中华文化的母体中,以阴阳平衡观和五行相关学说贯穿于中医理论的过程,脏腑、气血津液学说代表某一脏器的结构单元的动态平衡观,五行生克代表着多个脏器间的多层次的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的层次平衡关系,天地人的平衡观代表人与环境的整体平衡状态,因此动态平衡观是中医理论的主线。用辨证论治的方法进行疾病的诊治,形成了一套融理法方药于一体的较完整而系统的理论,对疾病诊治有着较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对人体健康和对疾病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是符合辩证法的。

1•4中医理论的不足但中医学理论成型于两千年前,过于依赖于思维方法,对人体结构认识存在着先天的不足,常用取类比象、类比类推的方法进行归纳推理,一些基本概念不够具体,如脏腑、气血津液、八纲等概念较笼统不够细致。相对现代西医学存在着对人体结构单元和生理病理认识不够的问题,常常在诊治疾病过程中存在病变部位不清、治疗方法较粗放的不足,有着思想性有余而技术性不足的现象。

2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

2•1西医理论的形成现代西医的发展与现代西方科技发展同步,它遵循着现代科学以还原论的方法为指导,以观察和实验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把人体分解为许多的结构单元进行分析,创立和发展了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等相关学科,对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有了较全面的认识。它借助现代科学的进步和设备技术的不断进步,如运用显微镜、影像技术等现代化技术设备,使人们对微观结构生理病理和功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形成了较系统的现代医学理论体系,如建立了细胞、组织、器官、系统理论,组织病理学理论,病原微生物理论,免疫学理论,分子生物学理论等,进而指导人们的临床医学实践,分化出临床医学的各门学科,促进着现代医学向着更深、更细的方向发展。

2•2西医理论的特点西医理论的形成是伴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而完善的,它以客观的、具体的、形象的实物证据为基础,重视人体细微结构的分析研究,用微观的变化解释宏观现象的本质就成了西医学纵向思维方式的基础[6]。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西医学把结构单元作为其理论基础,把结构单元局部微观的生理、病理变化作为研究依据,善于抓住疾病的根本原因和起始因素,主张对疾病的一元化的解释,根据西医学的基本特点可以把西医学简单地理解为“元”医学。

2•3西医理论的优势西医最大的优点是以结构单元为基础,以实验的方法为手段对疾病进行客观的结构、生理、病理分析、研究和验证,形成了较为客观具体和科学形象的现代医学体系。

2•4西医理论的不足由于现代医学过于依赖于实验科学,过于强调对人体微观结构的研究,并向着无限纵深的微观方向发展,相对中医不注意宏观的把握,有着较大的片面性和不完整性,存在着技术性有余、思想性不足的现象。例如现代医学虽然对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生理病理过程有了较全面的认识。也有了很多治疗手段,可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但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如果结合中医治疗常常可以明显提高疗效,这种西医的缺陷单纯靠西医理论自身是难以解决的,并使其发展举步维艰[7]。钱学森早在八十年代就说过:“西医的思维方式是分析的、还原的,中医的思维方式更符合现代科学思维的发展方向”,“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巨系统,人体科学和医学研究都需要系统观点和系统方法,而这正是中医的思维方式。”[8]因此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单纯的西医理论和方法是不全面的,融入中医思维与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3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3•1中西医结合的概念中西医结合在我国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起始于建国初期同志的倡议,提倡广泛运用中医基本理论、西医基本理论、现代科技手段进行医学研究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以达到中西医的融合沟通并形成新的医学的目的。它是20世纪后50年中国在医疗卫生事业伟大成就之一。中国当代关于发展中医药事业方面的方针政策可以归纳为三句话:“中西医并重”、“实现中医现代化”和“促进中西医结合”,对于中西医结合经过50年的沧桑历程,已经在社会上获得了一定的共识,但也有许多不尽认同的地方[9]。中西医结合的方向和路径仍不是很明确。

3•2中西医结合的主要方法和成就①对疾病进行西医诊断的同时,再结合中医辨证,即西医辨病,中医辨证。在治疗上采取西药结合中药治疗,如糖尿病患者除使用西药如胰岛素、二甲双呱等治疗外,针对不同的患者进行辨证论治,给予中药进行治疗,如肺热津伤给予消渴丸,肾阴亏损者给予六味地黄丸等。②对同一患者的同一种疾病进行中西医两种诊断、两种治疗。例如外科手术的患者使用针刺进行麻醉,术后给予针灸或中药治疗,高血压患者除给予降压药物如硝酸异山梨酯,可以辨证论治给予中药方剂,如肝阳上亢者给予天麻钩藤饮等进行治疗。③运用现代药理学知识对中药药物组分进行研究开发新药和开发新的剂型例如:治疗疟疾的特效药青蒿素,心血管病的常用药物银杏叶片、复方丹参滴丸等。④用现代医学的理论研究中医理论,例如有些研究者提出“脾虚本质”、“肾虚本质”的研究,试探性的找一些指标如腺苷酸环化酶等作为判断指标,试图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对中医证的本质进行研究,明确中医药诊治疾病的原理。

3•3当前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是理论创新从当代中西医结合的形式看,我们不难知道,中西医结合主要体现在用西医的技术方法进行检查诊断,用中医的方法进行治疗,或同一病种使用中西医两方法进行诊治。虽然在临床上的取得了不少令人满意的成果,但以上的几种结合皆处于摸索和尝试阶段,因为缺乏有效的理论指导,中西医在理论上的结合几乎为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机性[2]。中西医结合虽然走过了50余年,取得了不少令人瞩目的成绩,但由于研究的内容和角度存在着点多、线长、面广的问题,取得的成绩多停留在技术层面上,至今未能形成系统的理论。根据同志提出的“创造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倡议,实质是要求把中医中药知识和西医西药知识结合起来,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旨在提高临床疗效,创新医学理论,以丰富世界医学。因此创新医学理论,发展新的医学模式是中西医结合的关键问题。要达到这个目标单纯的靠中医现代化,或用现代科技来研究、解释中医理论是不够的,因为中医理论的特点是阴阳平衡的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医学理论。因此我们把两套医学理论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进行取长补短,相互融合才会产生新的新的医学理论模式。陈可冀院士认为找出两者的交叉点和结合点是非常重要的[9],而把中医理论的思想性融入西医理论,把西医理论的技术性融入中医理论正是它们取长补短的关键,可以作为它们的结合点与交叉点。

4“元衡论的”的观点

4•1阴阳平衡观是中医基本理论的主线中医理论以中国传统哲学的阴阳平衡观为衡量标准的,具有以阴阳平衡为主线的“衡”医学特点。具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的平衡观,其一是天、地、人相互关联的整体平衡观,其二是把人体大致划分为脏腑、气血津液等的结构平衡观,其三是根据五行学说,各脏腑间有着相互生克、相互关联的层次平衡观。有较强的整体观和系统性,具有较强的思想性、逻辑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辩证法。

4•2单元结构的研究是西医理论的基础西医学的基本理论具有以结构单元为主线的“元”医学特点,西医的理论基础是对解剖结构的正确认识,如果把一个人体看作个体单元,把人体分解成若干个单元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人体的构成层次为组织、器官、系统等几个层次,具有较强的精确性、客观性,它以现代西方科学使用的“还原论”的方法用实验、验证的方法进行医学研究,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和科学性,它的研究方法和观点倾向于辩证唯物主义的方法论和唯物论。

4•3“元衡论”可以作为中医理论和西医理论相结合的一个点“元衡论”的观点是我们根据中西医学理论进行综合分析,优势互补后得出的思路[10]。单元结构是指正常人体的基本构造如细胞、组织、器官、系统和病原微生物等,是西医理论的基础;阴阳平衡观主要指阴阳学说的阴阳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机体内部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相互联系为特点的人体内部的动态平衡状态。由于中医理论常以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概念表述机体的组织、器官的病理、生理变化,与现代西医理论相比较笼统不具体,较粗放而不精确。如果我们把阴阳平衡观、五行生克论融入人体的结构单元进行临床分析,用具体的结构单元代替抽象的脏腑、气血津液、表里等中医概念,把具体的结构单元作为阴阳间、五行间平衡与生克的结合点或交叉点,就可以对人体的分析有一个具体的、全面的、多层次的认识,这就是我们认识的“元衡论”。“元衡论”包含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其一为整体单元平衡,指人体是一个整体,其健康状态取决于人体与周围环境、饮食劳顿、神经精神、组装器官的动态平衡状态;其二为层次单元平衡,指人体由组织器官共同构成多个系统,系统与系统、器官与系统、器官与器官间通过神经体液联系构成若干个结构单元、功能单元,正常情况下它们保持着动态的生理平衡;其三是结构单元平衡,指某一个具体的器官或组织为一个具体的结构单元,正常情况下能够维持其自身内部的生理平衡状态。三个层次的单元平衡体系如果有一个平衡体系出现异常,通过其内部的联系可以影响其他层次的平衡状态,导致机体的疾病状态。因此,我们可以把“元衡论”简单地理解为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三个方面的人体平衡观,它把中西医两套理论中各自较为突出的基本特点进行有机结合。以整体单元、层次单元、结构单元作为分析疾病的三个层次的线索,以平衡观作为判断健康与疾病的依据,按这个思路进行探讨疾病病理、生理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可以更全面、清晰。

4•4“元衡论”的临床意义“元衡论”以现代医学的结构单元的平衡为基本点,把中医阴阳学说的理念贯穿于分析疾病的过程,用中西医的现有的知识和各种技术手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元衡论”的思路,这样就可以按照既注重解剖结构单元又注重平衡观的立体思路对疾病进行系统的生理、病理分析与研究并指导治疗,以丰富阴阳平衡理论的具体内容,完善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涵,同时为西医理论增添了系统性、整体性的思想,弥补了中医学思想性有余技术性不足和现代医学重技术轻思想的倾向,从而使对疾病的诊治既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具体性,又具有较强的整体性、系统性。中医理论认为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基本标志,平衡就是生理状态,失衡即为病理状态。人体的平衡不是简单的机械的对称性平衡,而是人体五脏六腑、组织器官及其功能活动协调吻合而产生的平衡,不是消极的静态平衡,而是积极的、主动的动态平衡[11]。中医学的平衡观存在于人体的方方面面,现代生物学的人体内环境的体液平衡,现代微生物学的微生态平衡[12]也从现代医学的两个角度阐明了解剖结构单元之间和结构单元内部存在动态平衡,说明了“元衡论”观点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笔者曾以“元衡论”的思路对痤疮的病因进行分析,得出痤疮的发病是由于相关的三个层次平衡失调即皮脂腺内部微生物失调是结果、激素代谢障碍是根本、消化系统障碍是诱因,三个层次的平衡环环相扣,构成了痤疮发病的基础,我们通过给予相关环节的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10],为“元衡论”的观点可以运用于人体疾病生理病理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中西医结合的优点范文6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消化性溃疡西医治疗

消化性溃疡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全身性疾病,本病呈周期性发作,与季节有关,中老年人为多发人群,患病时间长,且病情反反复复,如果不进行积极的治疗,很有可能引发出血、穿孔、幽门梗阻及癌变等严重情况。本研究对患有消化性溃疡的150例患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达到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150例患者消化性溃疡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78例,其中男40例,女38例;年龄23~60岁,平均44.6岁;病史6个月~5年,平均2.8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上腹饱胀、反酸、嗳气、呕血、黑便。患者均经过胃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结合临床体征诊断为胃溃疡;胃溃疡发病部位:胃窦部40例、胃角部25例、胃体部13例。溃疡个数≤2个,直径5~20mm,无活动性出血。治疗组72例,男33例,女39例;平均年龄47岁;病史6个月~10年,平均3.7年。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上腹痛、上腹饱胀、反酸、嗳气。患者均经过胃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结合临床体征诊断为胃溃疡。溃疡个数≤2个,溃疡的最大直径7.9±4.2mm之间,无活动性出血。对于已经行胃部手术、心、肝、肾等重要脏器有功能异常的未纳入本次研究对象。患者均经过胃镜、行快速尿素酶试验并结合临床体征诊断为胃溃疡。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溃疡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方法: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联合口服奥美拉唑20mg,阿莫西林0.5g,甲硝唑0.4g,2次/日;铝碳酸镁2片/次,4次/日;连续用药14天。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平溃散治疗,口服,一次6g,日3次。平溃散药物组成:白术667g,甘草500g,海螵蛸278g,绞股蓝总皂苷6.7g,黄柏167g,厚朴500g,沙棘222g,制成1000g。两组患者均于疗程结束后4周复查胃镜,取黏膜活检,采用速尿素酶试验检查是否根除幽门螺杆菌。

疗效判断标准:参照文献[1]进行评价。①治愈:溃疡消失,疤痕形成,腹痛完全消失;②有效:溃疡面积较前缩小>50%,炎症减轻,腹痛较前减轻,不影响工作;③无效:溃疡面积较前缩小不足50%或无变化,腹痛无缓解或加重。总有效率为治愈率加有效率。

幽门螺杆菌阴性定性标准:快速尿素酶试验和组织切片行组织检查,二者检查结果均为阴性。

结果

经治疗并通过胃镜复查,治疗组72例胃溃疡患者中,治愈59例,有效8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05%(67/72);幽门螺杆菌(Hp)阴性64例,阳性8例,HP根除率为88.9%(64/72)。治疗过程中有8例出现头晕、恶心,停药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其余未见异常。疗程结束后复查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对照组78例患者中,治愈55例,有效5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为76.9%(60/78);幽门螺杆菌(Hp)阴性53例,阳性25例,HP根除率为67.9%(53/78)。治疗过程中有1例出现头晕、恶心,停药后上述症状很快消失,其余未见异常。疗程结束后复查肝肾功能均未发现异常。

讨论

胃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器官之一,内科治疗主要以抑制胃酸、根除幽门螺杆菌、保护胃黏膜为主。奥美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它具有不可逆抑制胃黏膜壁细胞膜上质子泵的活性,抑制胃蛋白酶对黏膜的自身消化作用,保护胃黏膜;阿莫西林和甲硝唑都是抗菌药物,具有杀菌消炎作用,对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或其他致病菌有较好的杀灭作用。铝碳酸镁,是抗酸剂,它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不吸收进入血液,能迅速改善和缓解胃部疾病,如迅速中和胃酸并保持很长一段时间、可逆性选择性地结合胆酸、持续阻止胃蛋白酶对胃的损伤及增强胃黏膜保护因子作用。

治疗组加用的平溃散,具有健脾和胃、清热化湿、理气之功效,治疗消化性溃疡治愈率高,抗溃疡复发作用显著。研究结果表明[2],平溃散对组织胺引起的急性胃溃疡具有明显疗效,使溃疡指数降低;能增加胃黏膜的黏液分泌,包括结合的黏液量和游离的黏液量均有增加,增强了胃黏膜的屏障功能;同时平溃散还有显著的直接中和胃酸的作用。由此可知,平溃散的抗溃疡作用和其中和胃酸作用以及保护胃黏膜屏障功能有关。在服药治疗期间患者必须戒烟戒酒,保持合理的生活规律,避食生冷、辛辣的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综上所述,西医治疗本病检查手段先进,给药方法简便、见效快;而中医治疗胃溃疡注重辨证论治,方法灵活多样,具有疗效好、不良反应少的优点。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