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1
关键词: 护理本科教育 信息能力 护理信息能力 重要性 培养方案
自21世纪以来,随着有限网络、无线通讯技术的快递发展和普及,各种信息的传递、交互日益增多,可以说我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医疗护理保健信息系统和技术出现了快速增长,几乎所有大中型医院都开始了信息化整合进程。就护理信息化而言,如护理人员在门诊挂号、住院登记、实验室检查、科室财务管理、医嘱执行等信息录入和维护[1],等等,这些日常信息处理工作都需要护理人员具有一定的信息管理能力。所以,护理信息化作为医疗护理保健信息系统的重要一环,必须加快速度,否则就会落后,拖后腿。这样的理念必须“往前推”,必须在护理教育阶段落实执行,从教育环节入手才能更有效率地培养护理本科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从2015年护理学生就业现状看,护理信息能力对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推动护理现代化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护理信息能力及其重要性
1.1概念
在1974年美国政府的报告中,由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了“信息素质(information literacy)”的概念。它的定义是:利用大量信息工具及主要信息源使问题得到解答的技术和技能[2];直到1979年,全美信息产业协会给出了信息素质的定义:掌握了利用信息工具的知识与技能,并将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到了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发表的信息素质研究报告指出,具备信息素质的人,是能够敏锐地察觉信息需求,并能够进行相应的信息检索、评估和有效利用所需信息的人。同时,我国学者马海群指出,信息素质广义的理解为在信息化社会中个体成员所具有的各种信息品质,包括信息智慧(涉及信息知识与技能)、信息道德、信息意识、信息觉悟、信息观念、信息潜能、信息心理等。
对“信息能力”最广泛性的解释为作为具有信息素质的人,必须具有一种能够充分认识到何时需要信息,并有能力有效发现、检索、评价和利用所需信息,解决现存问题的能力。信息素质是当代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具体到护理本科专业,护理信息能力是指在护理专业领域中,护理工作者或护生为了能在护理工作中充分发挥护理信息的知识、技术、态度等方面优势,提供更优质、更安全、更高效的护理服务而进行的各种护理信息活动过程中体现出来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整合[3]。
1.2培养护理信息能力的意义
护理信息能力本质上是学生对(护理)信息的获取、评估、处理、利用、创造、评价和反馈等一系列活动。
1.2.1增强学生信息管理能力。对于学习过程而言,加强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实质上是增强学生的信息管理能力。使学生在课堂过程中,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掌握教师想要传达的信息,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理解快速、准确融入到自己的知识体系中。在课堂时间后,学生能够利用网络、书籍、杂志等其他信息获取渠道,合理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从而全方面地提高能力和竞争力。因此,增强学生护理信息能力可以认为是在增强学生的知识信息学习能力,能够大大加速学生正确建立护理知识体系。
1.2.2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在实际护理工作中,未来的护理人员都将面临信息化技术越来越密集的工作环境,需要获取、处理和管理多种护理信息,如前文提到的门诊挂号、住院登记、医嘱执行及患者信息等,因此优秀的护理信息能力显得尤为重要。优异的护理信息能力能促进护理人员在护理工作程序中技术的使用、增强护理文件的准确性和完整性、促进护理标准化语言的发展、改进护理流程、加强护理数据的自动化收集和重复使用,从而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工作中的误差。因此,能否提高护理信息能力,关系到能否为患者提供更安全、更高效、以患者为中心的及时、平等的优秀的护理服务。
2.培养学生护理信息能力方案研究
培养学生护理信息能力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同时对目前护理教育和环境进行多方面调整,重点集中在以下方面。
2.1调整课程设置
增加一些具体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Access2003基本操作》、《Excel应用》,再通过一些专门、专业的选修课作为补充,例如数据库语言的入门学习,《VB程序设计》等[4];删减一些计算机基础课程中与这些专门课程重复的部分。通过基础与针对性应用、必修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方式,达到既有使用技能训练,又提高学习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更培养学生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调整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上,建议使用任务驱动式,教师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查阅资料,对知识体系进行整理,再选出代表进行讲解,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堂讲授中,注意区分基本知识点、重点与难点,基本知识点主要靠教师教授;重点及难点的讲解,结合探究式教学的特点,调动学生的自主能力一起完成学习过程,并在最后设置课堂实践的部分用于巩固知识点。
2.3调整教学手段
从教学手段上,注意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例如PPT显示,Flas演示,音视频演示,等等[4],直观地让学生了解信息获取、信息处理和信息管理的多种先进工具,以及这些工具的强大功能,从而调动学习主动性。
2.4调整考核方式
考核方式不应当完全以纸面成绩作为标准,护理信息能力是一项与实践联系的非常紧密的课程,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因此,考核方式应该包含平时考核、上机考核和纸面考试三个部分。
2.5外部环境建设
一所学校的信息环境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获取信息渠道是否丰富。图书馆建设、网络架设和机房建设等外部环境因素[5],决定了学生获取信息的多寡、多样性,对学生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产生重大影响。
3.结语
护理信息能力是21世纪护理专业本科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护理信息能力的培养是国内各大高校当前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护理信息技术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持续投入软硬件资源,在做好基础建设的同时,鼓励教师利用新兴科技手段教学,鼓励学生通过不断学习和实验获取更多信息技术,并通过这些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护理本科生的护理信息能力,使其能够更好地适应毕业后的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徐荣,曹梅娟.护理本科生护理信息能力的重要性及培养对策[J].中华护理教育,2012.9(2):67-69.
[2]徐荣,曹梅娟.护理信息能力内涵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2):92-94.
[3]徐荣,曹梅娟.护理信息能力概念及构成要素分析[J].护理学杂志,2011.26(20):88-90.
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2
【中国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1-0276-01
随着对母婴保健的重视、生活水平的提高、健康观念和概念的改变、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使现代产科的护理模式不断地变化着,在护理概念和内容实质上均发生了新的变化。人性化的服务模式已成为现在主要的服务目标。产科护士接触的是孕产妇,如何帮助她们安全顺利渡过妊娠分娩期是现代产科护理所面临的一个问题。产后健康教育主要是针对住院产妇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以及家庭的适应能力而进行的一种教育指导,有一定的专业性和独特性。我院自实施爱婴医院以来,不断完善护理模式,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有效地沟通和良好的护患关系是健康教育实施成功的保证。
护士是健康教育队伍中的主力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通过对健康教育对象的评估,选择相应的内容和形式,使人们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健康地生活。而护患关系是
建立在双方平等、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产科护士要教会产妇掌握自身康复知识、哺育和护理新生儿的知识,这就要求护士自身不仅要有良好的素质、高度的责任心,而且还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娴熟的技术、才能取得产妇及家属的信任,满足产妇的需求。因此,当产妇一进入产后区就要给她留下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这是进行健康教育的重要环节。护士要热情接待,微笑服务,详细作入区介绍,了解产妇的心理感受,给予及时周到的帮助,消除产妇恐惧和陌生感,使产妇感觉舒适,心情舒畅,自觉去学习产褥期保健知识以及婴儿的护理技巧,使产妇尽快进入母亲角色。
2. 选择合适的时间分阶段进行健康教育:
妊娠分娩使产妇的心理和生理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初为人母的产妇变得敏感、情绪波动大且不稳定,护士要耐心地听取产妇的倾诉,详细地解答产妇的每个问题。宣教的时机要灵活,不能根据工作的需要而进行,而是根据产妇需要进行。最好的时机是产妇休息过后,精力充沛情绪稳定,每次讲解的内容不要太多,要有针对性和重点,反复多次给予指导和帮助;也可随机指导,教导产妇如何观察新生儿的日常情况,如正在哭闹时,指导查找哭闹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及时解决,提高产妇护理婴儿的技巧,帮助产妇建立母乳喂养和照顾婴儿的信心,避免因缺乏经验而导致紧张焦虑情绪。
3. 健康教育的方法
根据分娩后时间的长短不同,进行单人或集中讲解和示范,宣教语言要通俗易懂,重点突出表达产妇所需了解的内容。比如即将出院的产妇,可集中在一起讲课,现场示范和指导,发放宣教资料、图片等。
4. 健康教育的内容
力求简单、形象、多使用图片,必要时重复讲解,内容包括母乳喂养技巧、正确的挤奶手法、如何更换尿布、喂奶的选择、饮食指导、产褥期宣教、如何科学坐月子等等。出院前指导正确掌握婴儿沐浴、抚触及脐部、臀部的护理方法;指导出院后定期做好预防接种、计划生育及告知咨询电话,有异常及时咨询或就医。
4.1科学坐月子 指导产妇树立新型健康理念,勤换衣服和床上用品,勤洗头,洗澡,保持皮肤清洁,促进血液循环;禁止盆浴,以免上行感染而引起盆腔疾病;房间经常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清新有利于身体各功能的恢复。保持良好心情和保证充足的睡眠,但不能一个月卧床不起,应每天适当下床活动,做相应的产后保健操,从而促进恶露的排出和子宫复旧。适当的活动还能促进肠蠕动,保持大便的通畅以及肌张力的恢复。但也不可活动无度,更不可提重物或干重活,6周之内不可站立时间过长或久蹲,防止子宫脱垂。
4.2指导家属及产妇注意饮食及营养卫生,改变一些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合理搭配,多食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糖类及含少量脂肪的食物,这样有利于乳汁的分泌。
4.3及会的护理 乳汁是婴儿食粮的来源,因此的护理与促进乳汁分泌同样重要。指导产妇喂奶前洗手,清洁,喂奶后要排空的乳汁,这样才有利于保持乳汁的分泌;两侧轮流哺喂,以免乳汁淤积;指导正确的喂奶姿势,避免吸吮不当引起皲裂;胸罩松紧适度防止下垂。教会产妇学会观察恶露的变化,每天清洗外2-3次,勤换护垫,保持清洁。
4.4指导产后42天要采取避孕措施,哺乳期间禁口服避孕药;产后42天产科门诊复查,了解产后的恢复情况,婴儿的健康情况,以及需注意的事项。
4.5 指导产妇如何观察新生儿的变化,科学合理的喂养,做好皮肤、脐带、臀部的护理及按时预防接种,在产后的健康教育中,深深体会到产妇对产褥期卫生知识、科学育儿知识的需求,通过健康教育,消除了产妇的精神紧张及依赖心理,使其自觉地学习一个初为人母的职责,从而提高了健康水平。在宣教的同时,我们也深深的感受到,如没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一定的专业知识是做不好这项工作的。只有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观念,才能满足不同需求的产妇的要求,更好地改善了服务态度,产妇的满意度、母乳喂养成功率大大提高,护士的价值也随之体现出来。
参考文献
[1]吴红芳 马玉清 适时的健康教育对孕产妇的影响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09.10 第9卷第9期
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3
【关键词】老年人;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360-01
1 老年病人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士通过美好的语言和亲切的交谈指导患者正确的对待疾病,了解病情,减轻痛苦。进入老年期的病人,由于年龄逐渐增大,机体组织器官功能衰退,多脏器功能受损并存,一病多症或一症多病。由于老年病人多是慢性病患者,长期饱受疾病的困扰迁延不愈,给患者和家庭都造成了很大的负担。除了机体发生生理或病理性改变外,心理状态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心理活动比较复杂。他们对病情的估计多为悲观,对疾病缺乏了解,对疾病康复缺乏信心,心理发生了改变,这时就会产生孤独、寂寞、情绪低落、自卑、失眠、焦虑、害怕、敏感多疑、易怒、自尊心受挫,这时我们加以适当的疏导,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康复的时间。因此在临床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该主动接近患者并与其交谈,从而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改变他们对疾病不正确的看法,了解他们所担心的问题,让他们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以及临床表现和治疗经过以及预后如何,使他们对自身所患疾病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从而打消他们的顾虑,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护理方案。
一些老年人在从工作岗位退下来以后,社会环境改变了,减少了同外界交往的机会,在以前的工作中有一定的职务和丰富的工作经验,现在突然闲下来,会有失落感,无价值感,而子女又忙于工作,有的老人又丧偶甚至独自居住,难免产生孤独寂寞,这时更需要从生活上以及心理上去关怀他们。护理人员应将老人当长辈、当亲人、当朋友、拉近和他们的距离,关心和尊重他们,用言行感化老人,维护他们的自尊心,同时组织开展一些有益于身心健康的集体活动,转移他们的注意力,消除孤独寂寞的心理。根据不同老人的不同心理特点,耐心细致的疏导和满足其合理要求,使他们感到我们是真正的关心他们。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及康复时间。在工作中要耐心细致,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同情心,通过他们的亲属和朋友了解他们的性格以及发病原因,了解病人的心理变化,收集相关资料,然后对采集的资料加以分析和研究,制定完整系统的护理方案。对待病人要和蔼可亲一视同仁,耐心解释患者提出的各种疑问,使他们感到被重视和足够的尊重,鼓励患者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指导患者正确服药以及在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住院环境,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做一些体育锻炼,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心理得到安慰,才能有利于疾病的恢复和身心健康,因此心理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和康复以及提高生活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对老年病人实施健康教育的重要性
健康教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的社会和教育活动,促使人们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方式的过程。正确恰当的健康教育是病人做出健康决定和提高自身健康水平以及生活质量的必要条件,老年病人因为机体器官功能的减退以及自身健康水平的降低,所以更渴望获得有关疾病的知识以及健康保健的知识。尤其是知识型的老年病人有强烈的获取健康知识的愿望,他们希望在住院期间能够更多了解医疗卫生护理常识以及健康常识,所以对健康教育的要求会更高。同时在住院期间让病人了解和学习有关健康知识以及疾病的治疗方法更有助于病人主动配合疾病的治疗和护理,加快疾病的康复时间以及减少或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机体功能的恢复和心理状态的调试以及康复,从而提高病人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开展系统的健康教育,通过与病人以及家属的沟通过,也会让病人及家属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更加明确各种检查以及治疗方法的目的和意义,取得患者的信任,加强医患之间的沟通,促使医患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从而减少医患之间的摩擦和纠纷的发生。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帮助患者达到最佳的健康水平,促进健康,恢复健康以及健康保健。健康教育也能帮助病人建立对自己健康的责任感,更加重视自身的健康状况,使其对自己的健康负责。在医疗中也不是所有疾病都能够通过治疗而达到康复的,所以当有些疾病不能痊愈时就要教育病人适应受损的功能,必须面对或学会处理永久性健康的功能的改变,学会维持日常的新知识新技能,同时也要教育患者的家庭也要了解和接受患者的功能改变,学会帮助患者维持健康保健的手段。
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4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护理干预;中药保肾胶囊;临床疗效
患有肾脏疾病的患者以及继发于全身疾病而对肾脏功能产生影响的患者,其结果大多是出现慢性肾功能衰竭。目前,此病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病程较长,但是若能在治疗时为患者强化护理干预,则可以使患者的存活时间得到延长,并提高其生活质量。本研究特从护理与治疗相结合的方法,取得肯定的治疗效果,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自2009年4月~2011年3月期间,我院共接收300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CRF诊断标准,我院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150例和对照组150例。其中治疗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共有84例,女性66例,年龄范围为20岁至74岁,平均年龄为47.3±3.8岁,对照组患者中的男性患者共有81例,女性69例,年龄范围为19岁至76岁。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较小(P>0.05),具有临床对比研究意义。
1.2治疗 两组均予以优质动物的饮食(0.6g/kg/d)高热量和低脂肪饮食,纠正水、电解质及酸平衡,严重控制血压、酌情予以促进细胞生成素、铁剂等,纠正贫血,对发生感染者予以抗生素、抗感染并低磷、高糖饮食、合并高血压者给予降压药物治疗等。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为治疗组患者予以中药保肾胶囊(处方组成由生黄芪40g,太子参30g,白术15g,茯苓15g,赤芍15g,枳实10g,大黄10g,丹参30g,车前子15g,白茅根10g,半夏10g,大腹皮10g,杜仲15g,怀牛膝15g,羊藿15g,萆解10g,制法:将以上中药按照配方配料,先行炮制、烘干、粉碎、过100目筛、混匀,取上述药粉装0号胶囊,使每粒胶囊装药粉0.4g即得)。口服,一次4粒,一日3次,饭前服用,服药期间定期监测血钾,如发现血钾>5.5mmol/l,暂停服中药,并对症处理。对照组患者在基础治的基础上,为患者每天服用三次爱西特药物,每次剂量为4粒。两组患者均治疗3个月,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
1.3护理
1.3.1护理评估 由于大部分患者具有多年患病史,而少数虽患有慢性肾病,但临床表现不够明显,直到末期才知晓。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做护理评估时,一定要全面、细心、细致地收集患者的资料,充分了解患者发病原因、病程长短、主要疼痛部位、尿量多少、水肿程度、精神意识状态、血压、呼吸、心率情况以及患者皮肤是否有瘀点、瘀斑、抓痕等[1]。
1.3.2护理措施 进行透析的患者要保证营养,多摄入高蛋白,日摄入量要达到1.2~1.4g/kg,在饮食时,患者所摄入的优质高蛋白要达到50%以上方可。在日常生活中,要保持患者口腔和皮肤表面的卫生,经常进行漱口,并用温水擦洗身子,大便之后要用高锰酸钾进行坐浴,患者所在病房要经常进行消毒。休息和活动要交替进行[2]。在对患者进行透析时,护理人员要严格执行无菌化操作,若患者进行家庭腹膜透析,其所在房间要定期消毒。若对患者进行血液透析,需要为患者接种乙肝疫苗。尽量减少血液制品的输入。因接受血液透析患者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的发生率要明显高于正常人群,接受预防接种是有效方法。评价患者会进行预防感染的操作,住院期间未发生感染[3]
1.4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数据用(X±S)表示,用t检验或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用V2检验分析,P
2.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 患者若临床症状和体征出现明显消失或减轻,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30%,血清肌酐降低>30%,则判定为显效;若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所减轻,内生肌酐清除率增加>20%,血清肌酐降低>20%,则判定为有效;若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没有发生变化,甚至有加重表现,内生肌酐清除率不增加,不降低或上升,则判定为无效。
2.2 治疗前后肾功能检测指标治疗前后比较 详见表1
2.3 两组经系统治疗3个疗程(9个月)总体疗效比较 见表2
3.讨论
慢性肾功能衰竭(英文简称为CRF),是内科疾病中较为难治的病种之一,在祖国医学上,它属于“溺毒、虚劳、水肿、关格、腰痛等疾病范畴”,一般认为患有此病是患者气血阴阳不足而致痰浊、水湿、瘀血和湿热,即是本虚标实之证。在对该病进行治疗时,一定要紧紧抓住该病的发病机制和虚实病机特点,从而标本兼治,化瘀降浊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太子参能增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及T淋巴细胞功能,可使血肌酐下降,肾实质细胞代谢有明显改善,并能减少尿蛋白[4];大黄的主要成份为蒽醌衍生物,它能使合成尿素和肌酐的原料短缺,并能促进尿素和肌酐的排出增多,可抑制间质系膜细胞增生,抑制肾小管的高代谢和体蛋白的分解,对脂质代谢紊乱亦起治疗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扶正泻浊祛瘀之效,使慢性肾衰患者能够缓解病情,减轻症状并能延缓肾衰进一步发展[5]。
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我国患病率约为0.005%,据此推算,国人每年将有近70万人患有CRF。若推广本治疗方案,能早治疗,延缓遏制病情的进展,改善临床预后,若该症发展到尿毒症期,行替代治疗如透析及肾移植术,其医疗费用竟是天文数字,因此,该研究成果将取得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开发前景异常广阔,值得大力推广。
参 考 文 献
[1] 郑丽君.浅谈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内科护理[J].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2003,15(3):70-71.
[2] 包凤.慢性肾功能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体会[J].国医论坛,2003,18(16):35.
[3] 粱荣先,郭慧敏,白翠霞.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人的调护[J].辽宁中医杂志,2001,6:346.
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5
1.1政治及基本专业素养较高
从政治素质以及专业素养方面来讲,我国中职护理教育教师的素质较高。这些教师受过系统的高等教育,在长期的教育当中逐渐形成了较高的思想政治觉悟与文化水平。在思想上能够自觉地遵守医德,具备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观念。在专业素养上具备系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专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具备了相关的专业知识与技能,符合教师的基本条件。
1.2人文素养不高,易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
中职护理教师在政治思想观念以及专业素养方面的素质较高,但是在人文素养方面则有一定的缺陷。这种缺失包括教师自身人文素养差和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意识低。人文素养在教学中能够提升教师的魅力对学生人格的发展以及今后就职过程中职业道德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而教师缺乏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教育的意识主要体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只注重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教学,而很少对学生进行人文素养的教育和渗透,这样不利于今后职业过程中思想道德观念的形成。其次,教师人文素养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由于目前社会价值观念的多元化,会让人们在核心价值观上缺乏引导,人文素养的缺失会造成个体易受到不良社会风气的诱导,不利于良好道德观念的形成,进而影响工作的质量。
1.3教学意识与教学能力不高
在中职护理教育过程中,由于专业的特殊性,中职护理教师不单单扮演教师的角色,也具备护理人员的角色。这种双重职业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护理教师的工作质量。中职护理教师对教师这一角色的认知度不够深刻,缺乏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对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不高。在教学能力方面由于大多数没有接受长期系统的教师职业培训,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认识不够、在教学能力方面没有进行深入的学习与研究。这就造成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教学方法,教学的能力不高。单薄的教学意识造成了教师对教学活动不够认真,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研究不够透彻。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不能够充分的将自己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以合理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质量,也不利于自身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提高。
二、提升中职护理教育中师德的对策
针对中职护理教育中师德出现的问题,根据实践经验提出以下对策来提升中职护理教育中的师德:
2.1开展师德培训,完善制度建设
对教师道德培训认知的缺乏以及培训工作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教师道德的降低,因此要提升师德重要性的认识,要加强思想教育,对教师进行定期的师德培训与考核来提升其职业道德观念。要对师德进行考核,采取“师德否决制”,将考核结果与其评职称、奖励项目、先进测评项目相挂钩,提升教师对师德重要性的认知,及时进行自我职业道德的提升。要针对中职护理教师双重身份的特点及其工作的重要性,建立一套完备的师德体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管理机制。建立学生、教学成果等多方面的师德反馈系统,依据评价考核系统对教师进行定期的测评,对师德不合格的教师进行培训教育、实行分等级的奖惩措施。
2.2教师自觉进行道德学习与提升
教师个人也要进行自觉地师德提升。造成师德下降的一个原因是教师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学校要进行相关的制度改革对教师进行减负。同时教师通过体育锻炼来增强身体的健康水平,以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其次,自觉进行人文知识的学习,强化心理素质的训练来抵御压力。
三、小结
护理教育的重要性范文6
【关键词】人文素质;护理学;培养;对策
1 人文素质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指由知识、能力、观念、情感、意志等多种因素综合而成的一个人的内在的品质,表现为一个人的人格、气质、修养。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以及自身实践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个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人文素质包括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教育不等于人文学科教育,是要培养学生的人文知识能力,将人文知识中内含的价值―――人文精神向个体身心中内化。高校人文素质教育,就是要培养学生如何做人,包括如何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及自身的理性、情感、意志等方面的问题。加强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就是要培养他们的人文知识能力和人文精神。具体的说,就是要培养他们了解人文知识,通过人文知识的内化,促进他们人格、气质、修养等品质的形成。
2 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必要性
2.1 护理专业学生普遍人文素质较低,人文意识淡薄
护理专业学生生源大多来自理科考生,受高中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学生“重理轻文”,由此造成他们人文社科知识“先天”有所缺失。进入大学以后,医学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他们的课外阅读时间少。在课堂教学中,虽开设了一些社科人文课程,但大多数为选修课,学生对其重要性认知不够,所以收获不大。更重要的是,护理教育并没有将“人文素质”培养凸显出来,学生很难从观念上明白提高人文素质的意义,他们重专业轻人文。在对我校2011级200多名护理新生的调查中发现,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表示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人文素质是必不可少的,但并不能明确的说出作为一名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这就表明“人文素质”的重要性其实并没有真正得到学生的认可,我们虽然一直在强调人文素质,但目前还是没有真正落到实处。由此造成了护理专业学生普遍人文素质较低的现实,很多学生甚至连请假条、申请书都不知道如何书写,往往不是语句不通就是格式不规范,在工作总结中还出现“陶冶耳朵”这样的语句。在临床实习中,学生注重的是护理技能的掌握,意识不到人文素质在护理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有的学生在实习中无法处理好护患关系,与病人或者病人家属发生纠纷,给自身和学校带来不利影响。在将来的职业期望上,很多学生片面的认为只要学好专业知识,熟练专业操作技能就能胜任护士这一工作,而意识不到“人文素质”对这项工作的重要性。
2.2 现代医学模式将医学人文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拉底有一句名言:“医生有三件法宝,第一是语言,第二是药物,第三是手术刀。”可见,语言的重要性甚或超越了医学科技手段本身。在医患关系中,医学人文也是一件利器。目前,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演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疾病的产生或者治愈不只是躯体发生变化,对躯体产生影响的其他方方面面的因素也必须引起重视,医学人文不得不引起关注。现代整体护理观强调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以患者的利益和需求为中心,注重患者的心理需求和人格尊严。这就表明,在护理工作中必须重视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并且,由于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价值观念的转变,当今社会,整形、美容、减肥等一些新的医学门类迅速的产生,这便带来了更为复杂的护患关系。护生如果仅仅只是偏向护理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必然难以适应现代医学发展。由此可知,护理人才的培养要符合医学发展的要求,就不仅要培养护生的专业知识能力,还要培养护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将人文修养列入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中去。
2.3 人文素质是优秀护理人才的必备条件
没有良好的人文修养,就不能算作一名合格的护理工作者,同样,一名优秀的护理专业学生,人文素质是必备条件。从综合素质方面讲,具备良好的人文知识素养,可以使学生在学业深造上打好基础,在就业求职中游刃有余。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人文知识,学生在专业深造上才有基础,比如专业研究时的论文撰写,文字就功底非常重要。众所周知,护理专业学生在就业求职中,考核的不仅仅是护理专业知识,语言表达能力、应变能力、心理素质、仪表仪态等都是重要的因素。近年在毕业生就业中我们发现,专业成绩优秀的护生并一定能在求职应聘中占得优势。有些学生,专业成绩非常优秀,但在应聘中却屡屡受挫,究其原因就是缺乏人文素质。这些求职失败的护生,要么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要么语言表达能力差,要么狂妄自大或过于自卑,要么仪表仪态逊色……在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护生中,那些专业能力强,人际关系良好,语言表达能力好,心理素质过硬,有责任感、道德感的护生,明显受用人单位好评,他们发展的更快。
3 对策思考
3.1 树立护理教育新观念,将人文教育纳入护理教育目标体系中,强化人文意识
加强人文知识素质的培养首先就要从观念上转变。要树立护理教育的新观念,切实将人文教育纳入到护理教育的目标体系中去,增强人文教育意识。要把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到与科学素质教育同等重要的位置,并把这一思想贯穿于专业教育之中,传授给学生,使他们意识到人文知识能力和人文精神的重要性。这一环节上,教育工作者要发挥好引导作用,不管是教学管理人员还是教学者、学生管理者,要共同努力,改变学生“重专业轻人文”的狭隘思想,通过各种形式,如专业思想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学生社团活动,班级主题教育活动等等,以护理专业的先驱者“提灯女神”南丁格尔精神教育学生,把勇敢、仁爱、无私、奉献作为护理人文精神,提升学生的人文修养。
3.2 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完善人文学科教育体系
人文素质教育以人文学科为主要内容,涵盖文学、艺术、心理学、哲学、宗教、历史等领域。所以,人文课学科教学是加强护理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目前护理教育中,护理伦理学、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英语、政治等学科多已成为护理专业的必修课内容。但这些还不能满足护理教育对人文素质的要求,有些人文学科,如大学语文、护理美学、护士礼仪、医疗法律学、医疗语言学等还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对此,可在现有课程体系基础上,进一步整合人文教育资源,加大人文知识比重,适当增加一些与护理专业关系紧密的内容作为必修课或选修课,强化护理学与自然科学、社会科学的相互渗透,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逐步建立起系统的具有护理学特色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需要指出的是,重视人文学科教学,也应不断思索合适的教学方法,提高人文学科课堂教学质量,引发护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从这些学科教育中获益。如果只是单纯的改善学科设置而不提高学科教学质量,重视人文学科教学只能是流于空谈。
3.3 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
良好的氛围可以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力,要提升护理专业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在全校、全院、全班营造良好的人文氛围。由于人文素质教育涵盖领域多,内容丰富,而医学院校课程多,学习任务重,不可能把所有内容都放在课堂教学上。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学生为主体,采取各种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如知识讲座、主题演讲、社团活动、读书班、学术沙龙、文化节、体育节、艺术节等,丰富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使学生学到课堂上难以学到的知识。同时,要加强人文科学类图书建设,使学生在课余时间有书可读,在人类文化海洋中受到熏陶,不断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内化。根据自身专业优势,加强社会实践活动也是一种很好的手段。如义诊、健康知识宣讲等,以此鼓励学生积极深入工厂、农村、市场,访贫问苦,了解社会生活,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
高校是人文知识和人文精神的创造源和传播源。在护理学教育中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推进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融合,必将大大提高护理教育的质量,为保障和促进全人类的健康作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梅华.浅谈医学院校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8(9).
[2] 李斌.医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有效途径探索[J].西北医学教育,200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