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励式教育的利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鼓励式教育的利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鼓励式教育的利弊

鼓励式教育的利弊范文1

    关键词:道路交通事故 损害赔偿 归责原则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和交通运输业的快速发展,道路交通事故明显增多,起诉到人民法院的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也越来越多。近年来,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各种机动车辆大量增加, 随之而来的道路交通事故的数量及其损害后果也十分惊人, 这愈来愈成为当今面临的一大社会问题。事故的发生必然涉及到赔偿问题, 因我国相关法律和法规对此规定的不明确,以及交通事故本身的复杂性,使得在司法实践中, 人民法院在面对这大量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时,普遍感到审理难度大,在法律适用、具体操作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亟待加以解决。笔者针对存在的问题, 试作以下探讨。

    一、道路交通事故责任概念和性质

    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对对“机动车”以及“道路”的概念如下作界定:第一百一十九条指出本法中下列用语的含义:(一)“道路”,是指公路、城市道路和虽在单位管辖范围但允许社会机动车通行的地方,包括广场、公共停车场等用于公众通行的场所。(二)“车辆”,是指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三)“机动车”,是指以动力装置驱动或者牵引,上道路行驶的供人员乘用或者用于运送物品以及进行工程专项作业的轮式车辆。(四)“非机动车”,是指以人力或者畜力驱动,上道路行驶的交通工具,以及虽有动力装置驱动但设计最高时速、空车质量、外形尺寸符合有关国家标准的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电动自行车等交通工具。(五)“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的规定,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法《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和其他道路交通管理法规、规章的行为(以下称违章行为),过失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故”。从道路交通事故的发生形态上,可分为机动车与机动车、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机动车与行人或乘车人以及非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非机动车与行人或乘车人之间发生的事故。

    在国外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以无过失责任为主。1906年德国有关当局提出一项《关于机动车运行之所生损害的责任义务的法律草案》。此项法律草案是德国强化其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立法的第一次尝试。1909年德国公布了《汽车交通法》,1952年修改为《道路交通法》,该法第7条规定对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采取过错推定主义。1987年又将该法修改为无过失责任,规定车辆在驾驶中致人损害,由车辆所有人负赔偿责任,但因受害人或第三人或动物引起的除外。①在日本制定《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以前,对机动车引起的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采用的是过失责任,《机动车损害赔偿保障法》第三条规定原告要使被告承担赔偿责任,必须证明:1、被告具有运行供用人的资格;2、损害是由机动车运行发生的;3、必须是损害人他人的生命或身体。作为免责事由,必须证明自己或运输人对机动车的循行未怠于注意,且车辆不存在构造缺陷和技能障碍,被害人或运输以外的第三人有故意或过失。因此,在日本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实质上都是实行的无过错责任。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交通事故责任者所承担的赔偿责任其性质应该为过失责任。而在学理上认为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是高度危险作业的赔偿责任,按照《民法通则》第123条规定,“从事高空、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高速运输工具等对周围环境有高度危险的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应该承担民事责任;如果能够证明是由受害人故意的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则其性质应属于高速运输工具的高度危险作业民事责任,适用无过错责任。在《民法典草案》中将机动车肇事责任从高度危险作业责任中分离出来,主要体现于不再将适用于高度危险责任的无过错责任是用于机动车肇事责任。采用了过错推定责任或者封闭道路适用过错责任、非封闭责任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对于上述问题,《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态度非常明确,即肯定了机动车为高度危险源,确认了机动车驾驶人的无过错责任。按照该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的规定,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违法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机动车驾驶人已经采取必要处理措施的,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责任。第76条第2款还规定,交通事故的损失是有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该法在处理机动车肇事责任问题上与《民法通则》一致,凸现了生命的尊严,进一步贯彻了人文主义的思想,保护了弱者的权利。

    对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害赔偿采取无过错责任原则,其理论依据是:1. 交通事故是伴随汽车运行在一定程度上必然要发生的特殊危险,如果拘执过错责任原则,只在加害人有过错时才承担赔偿责任,则于受害人显然过于苛刻,使其得不到法律保护;汽车所有人承担无过错责任,可以将赔偿支出计入成本(提高价格或收费,或者通过责任保险) ,转嫁给消费者或社会分担,此做法对于汽车所有人并非过苛。2. 道路交通事故作为一种特殊危险,惟有汽车所有人和驾驶人可能预防和减少其发生,采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可以间接加重汽车所有人和驾驶人一方的注意义务,有利于防止和减少事故。3. 汽车所有人大多属有产者,并且是汽车运行利益的获得者,依民法报偿理论,由所有人承担损害赔偿责任,完全符合社会道德观念。②

    二、道路交通事故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23 条,高速运输工具造成人身损害属于一种特殊侵权行为,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不以加害人的过错为责任成立要件,只要造成人身损害,即成立民事损害赔偿责任。道路交通事故责任应具备如下要件:

    1、 须机动车辆在道路上发生事故

    这里的道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路,而是专指公路、城市街道和胡同(里巷) ,以及公共场所、公共停车场等供车辆、行人通行的地方,即通常所说的公共道路和公共场所。“乡村可供机动车通行的便道、机耕道、通向单位或单位内部停车场的叉道、单位内部有公共使用性质的通道也包括在内。” ③但单位内部使用的通道和停车场不包括在内。交通事故也并非道路上发生的一切事故,单指车辆等交通工具的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以及其他道路上进行有关活动的人员,因违章行为致人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

    2、须给受害人造成损害

    道路交通事故以给受害人造成损害为必要条件。如果只有违章没有损害,则只能以行政制裁的方式来处罚,不应该承担赔偿责任。损害事实包括人身伤亡损害,也包括其他财产损害,人身伤害事故应该依人身伤害标准予以判断,财产损害事故,则应区别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有学者认为, “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仅限于人身损害,而不包括物件损害,至于机动车事故造成的物件损害应依民法通则第106 条处理” .④该观点值得商榷,笔者认为道路交通事故给受害人造成的“损害”既包括人身损害,也包括财产损害。财产损害包括实际损失和可得利益损失。如果对人身损害通过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解决,而财产损害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不利于保护受害人的利益。⑤

    3、 须是机动车辆在使用过程中有交通违章行为而发生事故

    机动车辆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所发生的事故,才构成道路交通事故。机动车辆在非运行状态所发生的事故,不属道路交通事故。交通事故的致害人,一般为机动车、非机动车的驾驶人员,也不排除其他人员。这些人员违反交通法规、规章,在道路上进行于交通有关的活动,均为交通违章行为。

    4、交通违章行为须与受害人所致损害间有因果关系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17条特别强调,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其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有因果关系的,应当负交通事故责任。当事人没有违章行为或者虽有违章行为,但违章行为与交通事故无因果关系的,不负交通事故责任。因果关系的判断,应依侵权责任构成的一般原则判断。交通事故是机动车以与他人碰撞等接触方式造成他人损害的,对人身及财产损害须有直接的因果关系,对非接触所致损害,具备相当因果关系即可,如无因果关系,机动车供用人不负赔偿责任。

    5、致害人须有过失

    交通事故责任虽然是过错推定责任,但并不包括故意在内。因为故意以交通工具制造事故致害他人的,情节严重的构成刑事犯罪,即使不构成犯罪,此时以不属于这里所研究的交通事故侵权责任的范畴,而应该从一般的民事侵权的角度加以分析。因而,交通事故的主观状态,只能是过失,该过失形式采推定形式,如果致害人能够证明自己没有过失则一般可以免责。

    在道路交通事故责任中,具备如下事由,可免除机动车供用人的交通事故赔偿责任:其一,受害人故意造成自己的人身或财产损害。受害人的故意行为,是造成损害的根本原因,应自己承担后果。我国《民法通则》第123 条规定:“如果能够证明损害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不承担民事责任。”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76 条第2 款的规定“,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行人故意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责任。”其二,非机动车或行人进入高速公路造成的自身损害。高速公路是封闭的机动车高速运行道路,禁止非机动车和行人进入,如果非机动车或行人擅自进入高速公路与机动车相撞,所受损害应自己负责。

    三、道路交通事故的归责原则

    道路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如何?一直是一个颇有争议的问题,在此笔者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列出以下几点加以探讨。

    (一) 比较法上之观察

    1、美国

    在美国,对于汽车事故造成的损害必须以肇事者有过失为要件,即汽车交通事故责任的归责原则是过失责任。理由是,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汽车并不被认为是危险的交通工具,他已经受到完全的控制。不过,在美国实际生活中,汽车事故是通过交通事故保险来解决的。这样,在实际中,除非能证明是受害人自身的原因所致,否则,保险公司要承担赔偿责任。在美国,过失责任理论的基本思想就是每一个社会成员对其他成员都负有一种义务,即须以一种可以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的方式实施自己的行为。美国最早提出交通事故实行无过失责任的是美国学者巴兰庭。目前在美国,许多州通过保险方法对机动车事故引起的损害采取了无过失责任。由此可见,美国的发展趋势为无过失责任。

鼓励式教育的利弊范文2

【关键词】 聚髌器;克氏针张力带;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

髌骨粉碎性骨折为严重的关节内骨折,受伤后的软骨面不能再生,一旦修复不好,将严重影响膝关节功能。且骨折常为粉碎性,横断骨折多见,此类骨折复位并不困难,但由于老年人骨质疏松,坚强的内固定及早期功能锻炼成为治疗难点。为了探讨聚髌器与克氏针张力带治疗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提高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我院对收治的50例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聚髌器与克氏针张力带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并分析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以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50例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9例,女性21例;患者年龄最小为51岁,最大为80岁,平均年龄为60.2岁。骨折部位:左侧23例,右侧27例。致伤原因:跌倒伤15例,高处坠落伤20例,交通事故伤15例。以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致伤原因、骨折部位等资料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比较。

1.2 方 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患肢支具外固定治疗,取患者平卧位,硬膜外麻醉后在患者膝关节前以横弧形切开适当大小的切口,将骨折断端显露出来,将骨折端积血及嵌插软组织清除,并对关节腔进行冲洗,对合碎骨块,并对髌骨进行复位。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取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即利用两枚克氏针垂直穿骨折线,克氏针直径为0.25cm,两枚克氏针间的平行距离应控制在髌骨横径的1/3左右,靠近关节面自髌骨下缘向髌尖穿刺,且要确保针尖及针尾均露出5mm。然后利用直径为0.15cm的钢丝于髌前以8字形进行缠绕,将髌前筋膜及髌旁支持带拧紧并进行固定缝合。利用石膏外托进行4~6周的固定,去掉石膏托后指导患者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观察组患者采用聚髌器治疗,即利用游标卡尺对髌骨上下径进行测量,并适当对测量的数值进行缩小,缩小程度通常为10%~15%。于髌骨上下缘髌腱附丽部位分别切开1~3个0.2~0.3cm的纵向切口。然后将记忆合金髌骨爪浸浴0~5℃的盐水中,拉平弧形爪,并对髌骨爪进行定位,将股四头肌腱及髌韧带纵向切开,然后经股四头肌腱及髌韧带切口将髌骨爪放置在复位好的髌骨上。复位良好后用40℃左右的温盐水浸纱布进行热敷,促进髌骨爪恢复原来形状。术后利用弹力绷带进行包扎,并将患肢抬高,于术后2d指导患者进行长收缩锻炼,于术后5d指导患者在CPM下进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

1.3 疗效判定 以Bostman评分系统为依据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可分为优、良、一般、差4个标准,其中以28~30分为优良,以20~27分为一般,以小于20分为差[1]。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以P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比较 观察组25例患者经聚髌器治疗后优19例,良6例,其优良率为100%;对照组25例患者经克氏针张力带治疗后优16例,良5例,一般3例,差1例,其优良率为84.0%。两组患者优良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比较 观察组25例患者中仅1例患者发生创伤性关节炎,1例患者发生内固定物脱落或断裂,其并发症发生率为8.0%。对照组25例患者中皮下疼痛1例,感染1例,关节强直1例,内固定物脱落或断裂1例,创伤性关节炎2例,其并发症发生率为24.0%。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 论

髌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1%[2]。临床上通常将克氏针张力带作为治疗髌骨骨折的常用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然而,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及交通行业的不断发展,髌骨骨折逐渐趋向粉碎性。髌骨粉碎性骨折具有骨块小、稳定性差、碎片多等特点[4]。因克氏针张力带属于点及线的固定,对于部分小骨块难以进行有效的固定,尤其是对于严重髌骨粉碎性骨折患者,其穿刺较为困难,从而对复位及固定效果造成影响。此外,该治疗方式极易因克氏针过长而导致皮肤刺破、钢丝松动脱落等现象发生[5]。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日臻完善,记忆合金逐渐应用于临床治疗上,聚髌器也随之在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得到有效的应用。聚髌器可通过5个功能爪固定,属于面的固定,因而可有效固定小骨块。且该治疗方式具有操作简单、无须钻孔等优点[6],因而将其应用于老年髌骨粉碎性骨折的治疗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经聚髌器治疗后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采用克氏针张力带治疗的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 汤金城,李兴华.张力带别针系统联合钢丝环扎内固定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中医正骨,2013,25(12):52-53,55.

[2] 马新杰,姜鑫,李玉恩.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爪治疗急性髌骨粉碎性骨折疗效观察[J].辽宁医学院学报,2013,34(6):31-32.

[3] 陈峰嵘,刘好源,黄哲元,等.拉力空心螺钉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的策略[J].临床军医杂志,2013,41(12):1257-1258.

[4] 蔡春水,刘燕洁,黄星球,等.不可吸收线荷包缝合治疗髌骨粉碎性骨折[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3,21(22):2325-2326.

鼓励式教育的利弊范文3

【关键词】鼓风机;变频调节;导叶调控

在城市污水处理工艺中,活性污泥法具有投资少、处理效率高、运行经验成熟等特点而被广泛使用。其曝气系统通常采用鼓风曝气。实际运行中,污水的水质、水量及环境等因素总处在变化之中,曝气系统应能根据曝气池溶解氧含量的变化及时调节供气量,以保证处理效果,并不致浪费能源。因此,在项目设计阶段,业主和设计单位均高度重视鼓风机的选型及调控方式的选择。

河南省南阳市污水处理厂工程的初步设计,鼓风设备采用了单级高速离心风机,一期采用变频控制调节风量的方案。为了满足污水处理工艺的要求,最大限度节能、降低建设投资,经考察,并多次组织专家进行技术经济分析和论证,认为针对本工程污水处理鼓风曝气工艺特点,二期采用进口导叶是鼓风机合理的调控方式。

1 离心鼓风机的原理及调控方案

1.1 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及特性

单级高速离心风机的工作原理是:原动机通过轴驱动叶轮高速旋转,气流由进口轴向进入高速旋转的叶轮后变成径向流动被加速,然后进入扩压腔,改变流动方向而减速,这种减速作用将高速旋转的气流中具有的动能转化为压能(势能),使风机出口保持稳定压力。

从理论上讲,离心鼓风机的压力-流量特性曲线是一条直线,但由于风机内部存在摩擦阻力等损失,实际的压力与流量特性曲线随流量的增大而平缓下降,对应的离心风机的功率-流量曲线随流量的增大而上升。当风机以恒速运行时,风机的工况点将沿压力-流量特性曲线移动。风机运行时的工况点,不仅取决于本身的性能,而且取决于系统的特性,当管网阻力增大时,管路性能曲线将变陡。

风机调节的基本原理就是通过改变风机本身的性能曲线或外部管网特性曲线,以得到所需工况。

1.2 鼓风机调控方案

在初步设计中,鼓风曝气装置,设计选用变频磁悬浮鼓风机和西门子单级高速离心鼓风机。考虑到污水处理量的不均衡性,为了节约能源,保证风机出口压力不变及各工艺构筑物需气量的要求,设计一期采用变频调节的方式和二期采用可编程逻辑控制器来调控鼓风机风量的变化。

图1 鼓风曝气示意

2 离心风机调控方式的分析、选择

离心风机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风机,是风机节能的主要对象。从调查中了解到,目前风机运行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能源浪费严重。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风机与泵的用电量占全国用电总量的40%左右[1]。造成风机能耗大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运行中的风机大量采用档板、阀门等调节方式。这种方式虽简便易行,但在调节过程中将产生大量的能量损耗。因此,在污水处理工程中需经常调节风量的鼓风机,应选择合适的调节方式,以降低能耗。

2.1 变频调控原理与特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交流电机调速技术被广泛采用。通过新一代全控型电子元件,用变频器改变交流电机的转速方式来进行风机流量的控制,可以大幅度减少以往机械方式调控流量造成的能量损耗。

图2 变频调节时风机的性能曲线

变频调节的节能原理:

图2中曲线1和2表示调速时的压力-流量曲线,曲线3和4表示节流调节时管路阻力特性曲线,曲线5表示恒速时功率-流量曲线,设A点为风机最大工况点。当风量需从Q1减少到Q2时,如果采用节流调节法,工况点由A到B,风压增加到H2,由图中可看出轴功率P2下降,但减少的不太多。如果采用变频调节方式,风机工况点由A到C,可见在满足同样风量Q2情况下,风压H3将大幅度下降,功率P3随着显著减少。节省的功率损耗P=HQ2与图中面积BH2H3C成正比。

由以上分析可知,变频调节是一种高效的调节方式。鼓风机采用变频调节,不会产生附加压力损失,节能效果显著,调节风量范围0%-100%,适合调节范围宽,且经常处于低负荷下运行的场合。但是,当风机转速下降,风量减小时,风压将发生很大变化,由风机比例定律:

Q1/Q2=(n1/n2), H1/H2=(n1/n2)2, P1/P2=(n1/n2)3

可知,当其转速降低到原额定转速的一半时,对应工况点的流量、压力、轴功率各下降到原来的1/2、1/4、1/8,这就是变频调节方式可以大幅度节电的原因。

根据变频调节这一特性,对于在污水处理工艺中,曝气池始终保持5m正常液位(见图1),要求鼓风机在出口压力恒定的条件下,进行大范围的流量调节,当调节深度较大时,将会使风压下降过大,不能满足工艺要求。当调节深度较小时,则显示不出其节能的优势,反而使装置复杂,一次性投资增高(本工程中鼓风机采用变频调节比导叶调节增加一次性投资20万元)。因此,对本工程的曝气池需保持5m液位的工况条件下,采用变频调节方式显然是不合适的。

2.2 进口导叶调节原理及特性

进口导叶调节装置即在鼓风机吸风入口附近装设一组可调节转角的导叶-进口导叶,其作用是使气流在进入叶轮之前发生旋转,造成扭曲速度。导叶可绕自身轴转动,叶片每转动一个角度就意味着变换一个导叶安装角,使进入风机叶轮的气流方向相应改变。

进口导叶调节风量原理是:当导叶安装角θ=0°时,导叶对进口气流基本上无作用,气流将以径向流入叶轮叶片。当θ>0°时,进口导叶将使气流进口的绝对速度沿圆周速度方向偏转θ角,同时对气流进口的速度有一定的节流作用,这种预旋和节流作用将导致风机性能曲线下降,从而使运行工况点变化,实现风机流量调节。进口导叶调节的节能原理通过图3说明。

图3 进口导叶调节时风机的性能曲线

图3中曲线1为节流调节时功率-流量曲线,曲线2为进口导叶调节时的功率-流量曲线。当进口导叶安装角由θ1=0°增大为θ2或θ3时,运行工况点由M1移至M2或M3;流量由Q1减小至Q2或Q3;轴功率由P′1减少至P′2或P′3。图中用剖面线表示的面积为进口导叶比节流调节节省的功率。在本工程中,曝气池深度是固定的,鼓风机在保持出口压力恒定条件下,进行流量调节,即H=常量,Q=变量时,管网的特性曲线近似于水平直线,鼓风机采用进口导叶调节,不必借助于改变管网特性曲线,可通过改变导叶的开闭角度,使风机的压力-流量性能曲线改变,流量的变化是通过将工况点移动到新的改变了的风机特性曲线上的方法实现的(见图4)。

图4 本工程进口导叶调节时风机性能曲线

离心风机采用进口导叶调节方式,在部分负荷运行时可获得高效率和较宽的性能范围,在保持出口压力恒定条件下,工作流量可在50%-100%额定流量范围内变化[2]。调节深度愈大、省功愈多。如流量减少到额定流量的60%时,进口导叶方式比进口节流方式节省功率达17%之多[3]。此外,其结构相对简单,运行可靠,维护管理方便,初期投资低。因此,本工程中鼓风机采用进口导叶调节流量,显然是最佳调节方式。

2.3 不同调控方式的比较

图5 不同调节方式下功率消耗比较

1.出口节流(离心);2.进口节流;3.导叶调节(轴流);4.导叶调节(离心);

5.液力耦合器;6.动叶可调;7.变频调节;8.理想曲线

图5给出了不同调控方式时风量和轴功率的关系。尽管变频调节的离心鼓风机调节范围很广,在节能上有显著效果,但用在本工程的工艺系统中将受到工艺条件限制,调节范围仅为80%-100%,而且通过图5[3]可看出,在相对流量变化不大时,变频与导叶两种调节方式消耗功率差别并不大,因此采用变频调节方式其节能特长显示不出来,这就失去了选择它的意义。而选择导叶调节方式的鼓风机,在保持出口压力恒定条件下可以较大范围调节风量(50%-100%),以保证污水中溶解氧含量稳定,相对地节省了能源。所以应选择导叶调节方式的高速离心风机,作为本工程的设备选型。同时,为了更好地体现出节能效果,对于大功率的离心风机,还应注意配套电机的选择,如采用10kV高压电机,也有助于降低能耗。

3 结语

通过对变频与导叶调节方式的原理与特点的分析,明确了在采用鼓风曝气的污水处理工艺中,鼓风机调控方式的选择,不能只考虑节能,必须在满足曝气工艺对风量、风压要求前提下,从流量变化范围、风机功率大小、调节装置的技术复杂程度、可靠性及投资等方面综合考虑,进行技术经济分析,作出合理的选择。

【参考文献】

[1]吴民强.泵与风机节能技术问答[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

鼓励式教育的利弊范文4

关键词:中西儿童;美术教育;教育观

美术教育能够提高儿童的审美能力、创造能力、观察能力,促进儿童发展。教学思想的不同,导致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差异,文章主要分析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一、中西不同的儿童美术教育观

1.不同的教育理念

西方采取了“自治式教育观”,教师在儿童美术教育过程中尊重儿童的个性,相信儿童的能力,因材施教,促使儿童发挥创造能力,让儿童通过美术创作表达思想和情感。西方家庭和学校都注重培养儿童的管理能力,尊重他们的思想见解,给他们充分发展自身特长的机会。但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自由不是无限的,其提倡在家长和教师的鼓励、启发和引导下,让儿童依据接触的世界探索人生,独立完成创作,培养自身的兴趣,促进心智的发展,从而学会自我管理和约束,提升责任感,加强与社会和自然的接触。中国儿童美术教育重视技术和结构,主要采取的是“授受式教育”。其教育以书本为主,注重教师教、儿童学的授课方式。儿童主要学习美术知识和技法,儿童学习效果的评价标准以创作的相似度为主。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方式常常为课堂教学或者补习班培训,儿童缺少对事物本质和原型的观察,所以儿童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较弱,但具有较强的规范性。

2.不同的教育方式

西方美术教育是个性式教育,通过对人的全面培养,实现人的价值,开发人的潜能。因此,在西方美术教育中,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是从发展儿童的个性出发,采取相应的教育方式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内在潜质开发,实现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中国教育方式受应试教育影响,注重培养儿童的美术技能和知识。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美术教育采取模仿的教学方式,以命题的方式让儿童进行美术创作。此外,以往的儿童美术教学以传授儿童美术知识和技能为重点,使儿童对中国美术知识和技能有一定的认识,也了解了中国美术的历史文化,但对儿童个性的培养不足。目前,我国已提出素质教育的教育观,旨在促进儿童各方面能力协调发展。但美术教学目前仍然以知识和技能作为重点,个性培养不足。

3.不同的培养方式

西方儿童美术教育采取不同的培养方式,但主要采取通才式培养方式。由于西方高等教育较为普及,学生毕业后能够自由地选择感兴趣的职业。面对较低的就业压力,各方面教育力量在实施时能够积极配合,给儿童美术教育提供较多实践和创新的机会。中国教育衡量学校的标准主要是升学率。教育资源的限制导致学校的等级不同,成绩优异者才能有机会进入更好的大学。因此,我国教育主要是英才式教育,注重培养精英人才。在英才教育观下,儿童美术教育具有功利性,其主要为升学服务,儿童主要学习考试涉及的美术知识和技能,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英才式教育观能够培养出专业技能较高的人才,促进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发展。

4.不同学习期望下的教育观

西方教育注重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基础培训,常使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进行教育,让儿童多参与、多讨论、多观察,在有效的接受范围内促进身心发展。家庭、学校和社会对儿童的期望促进他们的发展,使儿童对美术产生乐学的观念,通过自己的理解和观察学习美术,并进行美术创作。儿童能够与自然环境和社会密切接触,扩展知识范围,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中国提倡苦读式教学观,儿童从小开始承担着家庭和社会等各方面的希望,被寄予能够成才的厚望。在中国长期的历史传统下,儿童选择或被选择了苦读的学习方式。中国美术教育不太注重开发学生智力或培养学生能力,而注重让学生模仿创作,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儿童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但能够促进儿童专业技能的发展。

二、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利弊分析

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差异是由文化差异和教育基础差异引起的,不同的历史传承造就了不同的教育观。中西方不同的教育观又形成了儿童不同的思维模式。因此,分析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利弊,要从家长和教师入手,因为他们是儿童美术教育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影响着儿童美术教育观念。不同的教育观受到教育思想和社会背景的影响,反过来教育观又影响着美术教育的发展,影响着儿童认识美、发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发展。在中西方儿童美术教育观的影响下,中西方儿童美术教育各有利弊。首先,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理念能够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但导致儿童在知识、技能的积累和传承上处于弱势;中国美术教育理念注重对儿童美术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促进了儿童对历史文化的传承,激发了儿童的爱国热情,但儿童的个性发展培育不足。其次,西方家庭和学校培养儿童自由发展,优点是能促进儿童自由探索,缺点是容易引起儿童放任自流,不能合理引导儿童发展;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方式能依据儿童特长进行合理引导,但儿童在自由创作上受到限制。再次,西方儿童美术教育的培养方式能使儿童获得美的教育,但专业领域导向性不强;中国美术培养方式能够促进将儿童培养成书画大家,专业性强,但大众美术教育不够普及。最后,西方期望儿童美术教育与其他科目教育相结合,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但是期望范围宽,效果并不理想;中国儿童美术教育期望目的性强,能够促进儿童专业能力的发展,但是美术创新需要进一步开拓。

三、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问题的对策

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各自的利弊随着美术教育思想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怎样解决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是教育者在儿童美术教育中必须面对的事情。笔者根据上述分析,对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存在的问题逐个提出一些对策。第一,从教育理念上促进教育观的发展,提倡全面发展和技能知识并重的观念。中西方都应该借鉴对方合理的理念,促进教育方式的完善。一方面促进人的个性发展,一方面注重知识、技能学习,使知识、技能成为创造的基础。第二,从教育方式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完善对儿童成才的培养。社会、学校、家庭应该寻找中西教育方式上的平衡点,使儿童个性发展和知识技能学习合理共存,既要实现儿童自身的价值,又要实现儿童在社会中的价值。教育方式上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相结合,既能促进儿童特长的发展,又能发挥选拔功能。第三,从培养方式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使通才式教育和英才式教育相结合。教育既要培养专业人才,又要促进人的发展。通才式和英才式培养方式各有特长,结合两种培养方式的长处,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可以为儿童未来职业培训和发展提供帮助。第四,从学习期望上促进美术教育观的发展,让儿童乐学美术并愿意为之苦学。儿童美术教育既要培养儿童的动手能力,也要使儿童美术教育期望值与儿童发展方向相适应。社会、学校、家庭要将对儿童的教育方式相互结合,将儿童的发展方向和现有的美术教育观相联系,对儿童美术教育提出合理期望,其期望值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要与儿童的主观能动性相结合,促进儿童个性发展和美术知识、技能培养,使儿童成为对社会发展有用的人才,又能促进儿童兴趣的发展。

四、结语

由于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受到各自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影响,所以要了解中西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特点,就要认真分析中西方社会背景和教育思想的异同。文章对不同的儿童美术教育观进行阐述,提出各自存在的利弊,并根据问题阐述解决的途径,期望能够对促进儿童美术教育发展和儿童个性发展发挥作用。中西双方需要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同时要加强交流,促进儿童美术教育观念的发展。

参考文献:

鼓励式教育的利弊范文5

[关键词]远程开放教育网上教学面授辅导利弊教学模式改革

一、网上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课程教学中网上教学的优势

1.网络上信息量大,而且查找方便、迅捷网络的出现给人们建造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可以很方便迅捷地获取各种信息,电大作为一个系统,有着资源上的优势,学生可以上本校的网站、省电大的网站及中央电大的网站,观看vOD点播,利用网络课件学习等。

2.突破时空限制

网络学习不分时间、不论空间,突破时空藩篱,可解决学员的家学矛盾、工学矛盾。学员可以通过网络查找资料、观看VOD点播、利用课件学习,更可以在网络上与其他学员进行讨论,有问题还可以与教师利用BBS等方式进行交流。随时随地都可以学习,为上班族们搭建了终身学习的平台。

3、网络教学方式更有利于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师生分离”和“教导分离”促使网络教学方式从传统的教师主导型转向了学生主导型,客观上推动了学生主体参与知识建构活动,使教学过程更趋科学、合理。

(二)课程教学中网上教学存在的问题

1.过于依赖学员学习的主动性

网上学习的前提是学生必须具备明确的学习目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但是学员来读书的目的是有差别的,对于那些主动性不强的学员来说,平时因为师生分离,他们可能很少自觉学习或根本不学,作业也可以抄袭其他同学的,再加上网络上信息资源极为丰富,学员在学习中要进行信息的选择,学生如果自我管理和控制能力不强,很容易迷失在网络中。长此以往,他们就无法达到学习目标。而且这样的学员还可能影响到其他学员。

2.教师难以获得面对面的信息反馈

单纯依靠网络来进行教学,学生与教师缺乏面对面的交流,情感上会产生疏离感。对于教师来说,如果每天对着录音录像的机器讲课,而无法获得当面的即时的反馈,怎么能做到因材施教呢?特别是一些课程中的难点问题,学生很难通过自学就掌握其中的要领,教师如果在教的过程中不能及时得到反馈,也很难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

3、学员在网上学习中难以获得认同感和激励

在传统的集中面授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员进行及时的认可、鼓励,让学员感觉到自己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在这样的激励中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但在网络教学中,学员很难得到这种即时被认可的感觉,长期下来可能会丧失学习的热情。

二、经济法基础课程中面授教学的利弊分析

(一)课程教学中面授辅导的优势

1.学生可以获得及时的激励并实现师生情感的互动

面授辅导中学生与教师是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教师能够给学生即时的表扬和鼓励,使学员获得被认同的感觉,提高他们学习的动力和热情。而且课堂上学员相互之间、学员与教师之间,面对面的交流无疑对加强情感上的交流和互动有着很大的好处。

2.便于教师获得即时的反馈,特别是关于难点问题

集中面授辅导中教师与学生是面对面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可以获得学生即时的反馈,从而得知该知识点学员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实现一个互动的过程。特别是对于课程中的一些难点问题,不同的学员可能掌握的情况也不一样,是否需要再讲解或者需要再巩固,这些往往很难从网上教学中获得。

3.讲评作业采用面授辅导的形式更有效

笔者在几年来的教学过程中尝试过不同的方式来讲评作业,实践证明,要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要使他们对作业中的一些问题更明晰,还是通过面授的方式来讲评更好。如果把答案直接放在网上,学生通常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二)课程教学中面授辅导存在的问题

1.集中面授辅导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工学矛盾、家学矛盾是成人接受继续教育的最大桎梏,如果单纯依靠面授,无法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就无法保证他们的学习时间,更无法达到教学目标,保证教学质量。

2.单纯的面授辅导由于时间有限,信息量不够

学员能够到学校来接受面授辅导的时间本来就是有限的,在这有限的时间里,如果教师既要进行系统的讲授,又要进行重点、难点的辅导,还要进行作业的讲评,显然是不现实的。但是在一门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这些都是必要的,如果有所缺失,就无法完成教学目标。这些缺失的时间用什么来弥补呢?答案只能是通过网络教学来完成这个任务。

3.难以适应不同学员的要求

学员所从事的工作、原本的专业基础、学习能力都有所不同,面授辅导课很难适应这些不同基础、不同能力的学员的需求,如果结合网络教学,大家利用业余时间自主学习,那么就可以在学习过程中各取所需。

三、财经专业经济法基础课程教学模式的探索和思考

(一)转变自身观念,也要引导学员转变思想观念

教师自己首先要转变思想观念,注重引导学员更好地利用现有的资源进行学习,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满堂“灌”。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员转变思想观念,告诉他们如何查找学习资源,引导并组织学员进行学习讨论,逐渐帮助学员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不断提高自己,结合课程特点,整合并建设相应的资源

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开展其实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在这种模式下教师从信息的传递者变成了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教师必须从系统的角度去考虑组织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和安排有关细节,他们的工作包括建设相关资源、引导学生学习、组织学生讨论课程内容、为学员解答疑难、批改学生作业和考试试卷、给学生的学习结果评分等,所以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过硬的专业水平,还应当具有比较高的课件制作能力、良好的协调能力和管理能力。在建设或者整合资源的时候,要注意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以经济法基础课程为例,笔者在实践中注重在课堂中和课堂外针对实际情况,理论联系实际来进行教学,比如每堂课最后都要进行案例讨论,帮助学员巩固学员的学习成果,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考虑到很多学员将来要参加本专业的职称考试或者注册会计师的考试,笔者搜集了一些以往这些考试的题目,放在课程网页上,提高学员课后复习的积极性。

(三)根据需要安排必要的面授辅导,着重于难点的讲解和作业的讲评

对于难点的讲解,面授教学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即时得到学员的反馈,并针对问题有所侧重地讲解。特别是在财经专业的经济法基础课程中,学员们大多对法律方面的基本原理和一些概念缺乏了解,对如何应用法律规范来分析案例的方法还没有掌握,所以对这些问题进行有侧重的讲解,是很有必要的。此外,作业是保证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环节,学员在完成了作业后如果能够集中进行讲授,错误及时得到纠正,对于存在的问题就会印象更深刻。

(四)建立与学员的良好互动关系,并作好监控工作

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因为师生面对面的时间并不多,所以教师更需要与学员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比如用“公告牌”安排教学进度;决定教学进程的启动、停止;授课和学生的相互活动,分组讨论;对学员提出的问题迅速作出回应,并提出建议;定期浏览和回答学员的信件、网上“读书报告”和学习计划;保证学员的参与和交流畅通,鼓励学生的团体学习精神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全面了解学员的学习状况,“开放”不等于“放开”,“自主学习”也不等于“自由学习”,只有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的监控,才能保证教学质量。在此,强化形成性考核的作用,怎样把形成性考核工作落到实处也是非常重要的,要定期收缴和批改作业,书写评语,如有抄袭,及时指出,不参加形成性考核或者形成性考核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期末考试。

[参考文献]

[1]李雯“家里蹲”大学一国际网络让你在家拿文凭[J].世界教育信息,1999,(3).

[2]王汉澜.教育评价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5.

鼓励式教育的利弊范文6

1.教师要积极主动探究潜意识

我们要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物,这样才会看得透彻、准确。教师进行美术教育也应当如此,针对潜意识问题和美术教育的联系这一问题,从两个方面开展学习和教育工作。一方面,美术教师积极地探索潜意识的利弊,并对取得的结果加以分析和学习。潜意识的起源、发展、根本思想和现在的研究进展,美术教师都需要深刻、认真地领悟,明白其中的内涵。另一方面,美术教师要积极地了解潜意识与美术教育、创作以及学生心智方面的必然联系,以辩证的观点看待这种联系,发现其中可以利用的方面,在美术教育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潜意识对于学生的影响,并从该点出发解决教育和潜意识的基本矛盾,完善教育方式。

2.注重对学生直觉和灵感的培养

在美术教育中,教师往往容易忽视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和直觉,忽视培养学生使用它们的能力。人们解决一切问题都需要理性思维和直觉,二者缺一不可。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里,教师应当积极鼓励学生发展自主思考能力,并以合适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一旦发现学生取得进展就大力鼓励和肯定。直觉也是一个人的基本能力,在实际的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及时发掘学生的直觉能力也显得尤为重要。对于学生直觉的发掘,教师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是在一定程度上运用直觉进行教育工作;另一方面是根据直觉增强学生的创作能力。学生的直觉能力可以通过特殊的训练加以提高。

3.积极引导学生潜意识,促进美术创作

潜意识在美术创作和学习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可以激发学习者和创作者对于美术的兴趣和激情,潜动力和潜动机往往是制约创作者进行创作活动的直接点。潜意识在人的生活和创作中显现其作用,并作为名义上的主动力促使人们实现潜在的目标。外部因素可以使自我需求和美术创作以及学习联系起来,教师以外界的诱导作用为基础,在教育过程中设置客观环境和基本氛围,再加上美的意识形态,促进学生的潜意识开发,并以此激发出更高境界的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这样,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升学习能力,让学生能够创造出更好的艺术作品,促进艺术的发展和繁荣。

二、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