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1

人为什么到了一定年龄就会衰老?《黄帝内经》中《天枢・天年》认为“人之寿百岁而死”,“百岁乃得终”,并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指出到了40岁,“五脏六腑十二经脉,皆大盛以平定”,是一生中生命最为强盛的时期。但随之而至的是衰老进程的开始,其后每过10年,衰老状况就会越来越严重,至百岁“五脏皆虚,神气皆去,形骸独居而终矣”,衰老之极就是死亡的到来。

可见,中医传统理论一贯认为生命是一种自然现象,自然界存在着“生长化收藏”的基本规律,人类寿命也有与之相关的“生长壮老死”周期,其终极便是生命的结束。

“生老病死”虽然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法则,但随着人类对衰老本质的认识、物质文明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人的平均寿命在不断延长,人们也越来越认识到摄生养性、防病延年的重要,养生长寿的正确理念也确立起来。

要想长寿,未老先防

中医学的养生健康防老方法都是以预防疾病、保健益寿为目的。要想长寿,未老先防的理念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和认可。强调“预防胜于治疗”,“防患于未然”,“治未病”的思想贯穿着祖国医学的始终。

尽享天年,重在自我

“我命由我不由天”是中医学养生健康长寿的主要观点之一。中医学认为,人的寿命长短主要由自身决定,可以自我掌握。只要掌握了科学的方法,学会科学生活,就可以更接近长寿。反之,则寿命易折。这是经过众多“长寿家”长期不懈的实践所验证了的长寿思想。

健康长寿,需要学习

中医学健康长寿的理念认为,每个人都可以健康长寿,活到其应尽的寿数,但原则是需要学习健康长寿的方法,并总结健康长寿的经验。任何人不可能生而知之,健康的知识在于积累,长寿的经验在于总结,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也在不断地变化,只有选择一套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有可能达到健康长寿的境界。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2

穿越春的轻灵,夏的葳蕤,秋的深厚,冬的丰藏,接受了四季的洗礼,《百岁养生》杂志陪伴着各位敬爱的读者又迎来了崭新的一年。在此,杂志社全体员工向过去一年各位关心与支持《百岁养生》的读者们,表达由衷的感谢,并致以新年的问候!

再过去的一年里,《百岁养生》始终以“读百岁养生,过百岁寿诞”为宗旨,紧紧围绕“40岁的生活参谋,50岁的健康助理,60岁的家庭医生,70岁的益寿良方”的定位,一切均从“新”字出发,无论是中医养生、心理养生,还是运动养生、饮食养生,无不展现出全新的养生新理念和长寿新知识。经过又一年的探索与努力,《百岁养生》这棵幼苗,在您的关爱下,如今已经枝繁叶茂,羽翼丰满,并喜获全球养生类期刊金奖,成为中老年养生必备的经典期刊。在这新的一年里,我们将让您《百岁养生》进家中,全年家人不生病。

展望2013年,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新的一年里,我们要精益求精,想读者所想,急读者所急,增设新版块,精细化老栏目,以全新的视角诠释养生新知识。

为顺应时代新发展,满足读者新要求,《百岁养生》紧扣时代脉搏,经过精心策划,应时推出富有健康新理念的中医养生、心理养生、饮食养生、经络养生、运动养生、情趣养生等栏目!

在中医养生栏目中,本刊将邀请全国知名中医药养生专家为您讲解各种中医养生的单方、验方及秘方,教您基本的养病防病知识,使有病者祛病,健康者长寿。

在心理养生栏目中,国内知名心理咨询师和心理治疗师将会为您提供全方位的心理咨询、心理安慰及自我调理方法等知识,使读者从中学会自我调理的方法,以达身心健康之功效。

运动养生栏目中将为您传授运动养生的技巧和要领,使您掌握运动养生的精髓,以期延年益寿之功效。

在饮食养生栏目中,将由专业营养师亲自执笔为读者撰写全新的养生知识,并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药膳加以整理奉献给您,使您从中受益……

另外,在新的一年,本刊将加大编读之间的互动,增加读者来稿量。如果您有好的养生方法及防病治病的偏方、秘方,寿联、宗祠家庙对联,老照片等愿与广大读者分享可向编辑部来稿。《百岁养生》杂志会因您的关心而努力,您的参与而壮大。

当辞旧迎新的钟声响起,我们伴随着2013年第一缕朝阳踏上征途。拥抱新年,我们满怀希望地在养生的道路上与广大读者一同探索、前进。力求将最科学的、最简单易行的养生方法、策略呈现给广大读者,是我们神圣而义不容辞的责任。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更加精益求精,优化内容,提高质量,为各位读者奉上营养丰富的养生大餐。

“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百岁养生》与君共勉!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3

中医学历来重视疾病的预防。“治未病”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三个方面。是指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疾病发生、发展的方法,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也是中医预防保健的重要理论基础和准则。社区卫生服务是在社区范围内,面对基层,以维护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的健康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中医“治未病”也就是在疾病没有发生或萌芽期,通过中医整体辨证,采用对人体无损害的调理方式,使机体维持健康的状态,免受疾患的侵扰,并达到健体强身、延年益寿的目的。其内涵是延长生命时限和提高生活质量,这也是社区群众对健康的基本需求。

中医“治未病”理论及社区卫生服务

“治未病”理论包括:“未病养生防病于先、欲病施治防微杜渐和已病早治防止传变”。“治未病”概念始见于《黄帝内经》,包含“未病先防;治病萌芽;待衰而刺;既病防变”四层意思,标志着“治未病”思想的形成。之后,汉张仲景“既病防变”思想的具体应用;华佗创“五禽戏”健体强身。晋范汪运用“逆灸”防霍乱;葛洪主张导引和药物预防等;这是“治未病”思想进入发展阶段的成造。至唐代,“治未病”思想理论已较为成熟,最具代表性的是大医家孙思邈,其将疾病较为科学地分为“未病”、“欲病”、“已病”三个层次。宋、元、明时期,众医家亦主张“摄养于无疾之先”,强调“天人合一,辨证施养”。清代“治未病”思想更趋完善。建国以后至今,“治未病”思想在国家卫生工作方针中做了详细介绍,在2007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治未病”思想的理念和实践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开启了中医药“治未病”的新纪元。

社区卫生服务是在社区范围内,面对基层,以维护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等的健康为目的,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为一体的、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基层卫生服务。

“预防为主”与“治未病”

“预防为主”医学的初衷和目的,就是让人们最好不生病或少生病。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战略部署。我国一贯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基本方针,即从重治疗向重预防发展。而中医的防治原则始终贯穿着“治未病”的思想。这也是“上工治未病”的精要所在。

中医“治未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未病养生防病于先:居室内燃熏艾条、煎服板兰根等,预防流感;煎服莲子酸枣仁,可养心安神,帮助睡眠;薏米淮山粥健脾益胃,增进食欲;中药足浴、穴位按摩、针炙,能舒缓精神紧张、消除疲劳,预防情志致病;小儿推背按摩能行血活络、增强体质;等等,都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具体实施的有效方法。这些简便易行、经济实惠、疗效肯定的养生保健、防病于先的方法,深受社区居民的欢迎。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推广。

欲病施治防微杜渐:“欲病”,即为亚健康,是介于疾病和健康之间。此类患者就诊时,主诉仅为某些症状,如心慌心跳,或心中烦闷,或左脸红热而右脸未见,或自觉口干、舌尖发麻等等。有症状者均认为自己已发病,但到医院作实验室各相关检查,各项指标又末见异常,西医因缺乏依据,无法作出相应的诊断,进而无法进行治疗,这给患者带来了难言的痛苦。而中医辨证施治却能发挥出它的神奇作用:针对这些患者临床症状,运用辨证论治理论,或予囗服中药,平阴阳、调脏腑,满则溢之,损则补之;或予针灸推拿,使经络疏通、血运气行,等使人机体阴阳平衡,随之症状消除、身体复原。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4

董奉在庐山创建杏林园,施医济世50多年,创造了数也数不清的医学奇迹,但他却没有医著留世。对中医来讲,医术是要靠传承,是什么原因造成他没有为后人留下珍贵的遗著呢?从董奉的人生经历中,我们仿佛可以推测,其一,董奉乃一介道医,但同时又是一个政治人物,所以没有留下任何文字资料。其二,也许他写下了很多医案心得,但没有留传下来。在董奉所处的年代,留下传世医著的医家不多,“建安三神医”中只有张仲景给后人留下了《伤寒杂病论》,但也是晋太医令王叔和收集各种断简残章的各种抄本整理出来的,命名为《伤寒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黄帝内经》也并非黄帝和岐伯所作,而是后人托名整理出来的,并经过几代人的校正。因此,董奉没能够有遗著传世也是能够理解的,或许我们现在还没发现吧!

董奉给后人留下了一座庐山杏林园,创立了一个生命和谐、生态和谐的和谐社区。尽管这个园场不大,但毕竟还是给人们展现了一幅回归于自然的医学理念和对大同社会不懈追求的历史画卷。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从葛洪《神仙传・卷十・董奉》的描述中、从千百年来流传于民间的神医董奉的故事中去领悟董奉医学思想和医学实践的真谛。你会发现,这其中自始至终贯穿着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这条主线。药茶、药粥、药膳在董奉为人治病时总是经常运用,心理疗法、运动疗法、沐浴疗法、外敷疗法、气功疗法等自然疗法,在董奉这里同样能治好病。一株杏树,把中医药“简、便、廉、验”的特色体现得淋漓尽致。原因在哪里?这就涉及一个至关重要的医理,那就是调动人体的气机。

杏仁的归经是肺与大肠,《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说:“肺者,脏之盖也。”什么是盖?肺在脏腑中位置最高,它位于胸中,上通喉咙、开窍于鼻,生理功能是主气机,司呼吸、下通水道,与大肠相表里,主肃降,肺主一身之气。中医讲“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一个人健康的关键在气血的充盈通畅,否则就会生病。这就是董奉医学实践的理论依据。调动人体气机,不能让人的气机运转失常,不能让人的生命运转卡在第一关口上,因此,调理气机是董奉的一个绝招。用什么呢?用杏仁,这是一味下气良方。苦杏仁降肺气,甜杏仁养肺气,通过加减配伍,有升有降,医仙董奉以杏疗疾、以杏养生,关键之一就是把握气机的升降。

董奉创建杏林园,在杏林园这个小范围里,让园区内的百姓生活在人与自然和谐的环境中,这个环境包括社会环境和生态自然环境,这种“回归自然”的医学实践蕴含着深刻的医学理念。道教认为,人本身就是与大宇宙相对应的一个小宇宙,有着极强的“自然力”和“自愈力”,关键取决于人的平衡状态。这种平衡状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阴阳平衡:第二,气血平衡:第三,心态平衡。这三个平衡的归结点就是人与天地、自然的平衡,正因为道教强调平衡的医学理念,所以自然疗法也贯穿于道教医学的始终。作为道教徒的董奉、葛玄、葛洪、陶弘景、孙思邈、司马承贞等历史上众多的医学大家,为中医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特别是在中医养生学与养生术方面,道教的医学思想作为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尤为重要。董奉在庐山杏林园已基本摆脱了原始道教的教义与要义。尊重生命是董奉思想转变的一个突出特征,主要表现在高扬和合思想与突出生命养护两个方面。

“道”是董奉养生智慧的核心概念,但并不是抽象的,在庐山杏林园中,在董奉的传说与故事中,无不体现他遵循自然法则而为。“负阴抱阳”是遵循“人法地、地法天”的思想顺天而行,“返璞归真”是让人获得平静与自然,药膳补益是道教医学思想中食物对疾病防治的经验总结。

源自道教医学思想中的“负阴抱阳观”阴阳学说属于我国古代哲学的范畴。所谓阴阳,是古人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事物和现象的概括,它既可以代表两个相互对立的事物,也可以代表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在阴阳学说看来,凡是活动的、上升的、温热的、明亮的、刚强的都属于阳,凡沉静的、下降的、寒冷的、晦暗的、柔弱的都属于阴。中医学也应用阴阳的属性,将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分成阴阳两大类,并贯穿于辨证、治则、方药、养生保健的各个方面。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5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汲取中医护理、西医护理、新兴边缘学科的护理研究之长,运用现代科学知识,结合中医基本理论与方法,实施保持和增进人类健康的护理过程。中西医结合护理是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方向,是中医护理与现代护理飞速发展的需要,其发展的可行性及策略,主要从以下几面进行探讨。

1 中、西医护理学的特点

1.1 西医护理 护理学的发展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一是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二是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阶段;三是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阶段。护理学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教育模式;护理操作技术更为科学、规范、实用,其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综合性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的独立的为人类健康服务的应用科学。系统化整体护理成为现代护理模式,整体护理是把服务对象视为一个整体,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精神等方面去考虑人类存在的和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通过护理程序来解决这些问题,直接服务于整体的人。但西医护理,大多采用对症护理,即见效快,疗程短,但难免有副作用或不可避免的损伤;西医护理在康复、强身、健体等方面也应充实和发展。

1.2 中医护理 中医护理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累了丰富的护理理论和方法。

1.2.1 中医护理的原则 (1)扶正邪:护理的目标是增强人体的防御能力,去除致病因素。(2)标本缓急:急则护标,缓则护本。(3)同病异护,异病同护:视临症表现施护症候相同,护理方法一样,症候不同,护理方法不同。(4)未病先防,已病防变:预防为主,强调观察病情,防止发生并发症。这些理论与方法正是整体护理要纳入的重要内容。

1.2.2 中医护理的特点 (1)整体观:中医理论以对立统一的整体观对待人体和疾病。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通过经络将人体各部分有机的联系在一起。体现脏腑之间,脏腑与各组织之间的生理功能与病理反应。尤其是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的天人合一论,表明人与所处的外部环境,又是一个整体。外界的各种变化,必然会影响人体生理与病理反应。因此,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人类自身的情绪变化都与健康有关。所以,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谋而合。(2)辨证施护:根据阴阳、五行、四诊、八纲、脏腑辨证的理论与方法,确定实施护理原则与方法。总之,中医护理在饮食、运动、睡眠、心理护理等健康养生方面有其特有的优势。

但长期以来,大量的中医护理经验和方法,一直散在于各种中医古籍之中,虽然也出版了许多中医护理书籍,但是缺乏深层次的研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体系和完善的护理操作程序,影响了中医护理学的发展。如一些中医护理技术操作应进一步规范化,在继承传统中医护理技术操作的同时吸收现代护理操作中先进的、科学的、实用的内容来充实自身,不断完善中医护理技术操作。

1.3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学是一门新兴的护理学,其特点是:它从人体与自然界的整体观、辨证施护与现代护理医学模式相结合,开展以人为中心的中西医结合系统化整体护理[1];在护理理论上,中西医汇通,有机结合,构建新的护理理论,丰富中国护理学的内涵;在护理实践上,西医的先进护理技术与中医的辨证施护相结合,实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全面护理;临床护理与健康教育相结合,为服务对象解决恢复健康、维持健康、促进健康的实际需要。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是将现代的护理观与中医的基本理论有机地结合起来,不同的理论、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观察方法,比较两者的不同点,进而相互学习,吸取两者之长,确定两者结合点,从而融会贯通,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整体护理,它不同于中医护理现代化,更不同于传统中医护理。它是医学新理论的真正结合,在现代科学高度发展的今天,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促进和共同发展是一个重要趋势。转贴于

2 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的可行性

2.1 中医护理观符合现代护理模式,奠定了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结合的基础 整体护理已成为现代护理的发展模式,体现了生理-生物-社会-心理的整体护理观念,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病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相吻合[2]。中西医结合整体护理教育是将中医辨证施护与西医整体护理有机的结合起来,在西医整体护理的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西医辨病提出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进行辨证施护及护理效果评价。

中医养生学的基本理念范文6

1.1心衰的中西医病因病机研究

中医传统文献中无“心衰”之名,根据其临床特征,涉及中医“喘证”、“水肿”、“心悸”、“怔忡”、“痰饮”、“心痹”等范畴。大多数研究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之证,以心之气阳虚衰为本,血脉瘀滞、水饮内停、痰浊不化为标。中医一般认为“心主血脉”,心力衰竭的发生及心之气阳虚衰关系最密切。心气虚是心衰发病的始动因素并贯穿于心衰发生发展的全过程。现代医学则认为心力衰竭的发生和病情恶化涉及一系列的细胞分子生物学、功能和形态的进行性改变。目前认识到,心室重塑是心力衰竭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是导致心力衰竭不断进展的病理生理基础。心室重塑的结构基础是心肌细胞和细胞外基质的变化,包括心肌细胞肥大和凋亡、胚胎基因和蛋白质的再表达及心肌细胞外基质量和组成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心室腔扩大、室壁肥厚和心室形状改变。整体来说,西医学中对心力衰竭的发病机制分析主要包括:神经-内分泌细胞因子的激活(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激活、血管加压素、肽类信号系统、炎性细胞因子激活等)、心肌重塑和心室重塑等。

1.2中西医对心衰的临床治疗证治情况研究

1.2.1中医对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辨证论治始终是中医诊疗特色,尽管目前辨证各有千秋。辨证分型主要有:(1)心肺气虚——益气养心——养心汤,生脉散,归脾汤加减。代表医家史载祥,许心如,成启予等。(2)气阴两虚——益气养阴——生脉散合炙甘草汤加减。代表医家:顾景琰等。(3)阳虚水泛——温阳利水——真武汤,苓桂术甘汤,五苓散加减。代表医家:陈鼎祺,邓铁涛,韩子江,廖家桢,马连珍,刑月朋,赵锡武,秦伯末等。(4)血瘀水阻——活血利水——桃红四物汤合五苓散,血府逐瘀汤加减。代表医家:汤益明,李介鸣,刘家骏等;(5)阳气虚脱——回阳救逆——参附龙牡汤,四逆汤加减。代表医家:柯雪帆,周次清,任继学等。根据马术明临床治疗研究总结有以下几点:(1)心衰早期多以心肺气虚为主,晚期以心肾阳虚为主,故益气补阳为常用方法,参芪桂附为主治之药。(2)心衰乃心主血脉失常之病,无论阳虚、气虚或停痰蓄水,均有淤血的表现,故活血化瘀之药常可加用,可提高疗效。(3)由于心病发展致心衰多时日已久,故治疗时守方守法,方可取得较好疗效。(4)中医有“劳则耗气”之说,此病尤为突出,心衰一经确诊,务要病人做到体力、脑力同时休息,以利元气恢复。水肿重者,嘱令其断却盐味。中医在治疗心衰上治法多样,药味众多,副作用较小,疗效可靠。中药在纠正心衰症状的同时,还可以增加心肌供血,增加心肌营养性血流量,营养心肌,改善心肌代谢,如人参、黄芪等。同时在中医药治疗的基础上,如联合西药对症处理,常得到事半功倍的结果。

1.2.2西医对于心力衰竭的临床治疗研究

传统的心衰的治疗原则是“强心、利尿、扩血管”。新的心衰治疗指南目的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延长患者的寿命,大量事实证明旧的治疗原则虽能暂时改善患者的症状,但对患者的生存率没有太大的意义。实验证明现代治疗心衰的新理念是从防到治的全面策略,从以往的短期血液动力学、药理学措施转变为长期的修复性的策略。目的是有力地改变衰竭的心脏的生物学性质。新的常规治疗或标准治疗是以神经内分泌拮抗剂为主的ACE-I类,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地高辛。其中改善症状的有ACE-I类、利尿剂、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硝酸酯类、螺内酯;改善预后的有:ACE-I,β受体阻滞剂,螺内酯。心衰的生物学治疗就是抑制与心肌重塑有关的刺激——介导因素,从而改善心肌的生物学功能。这些介导因素包括去甲肾上腺素(NE)、血管紧张素Ⅱ(AⅡ)、机械刺激、内皮素(ET)等。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其他新进展还包括内皮素受体拮抗剂、脑利钠多肽、基因治疗、心脏移植、人工心脏及心室机械辅助装置等。

2.心衰患者实施中医养生指导的情况

2.1养生的定义

养生一词最早见于道教书籍,是在《庄子》内篇。养生,又有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的意思。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的意思;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的意思。总之,养生就是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达到保养生命、健康精神、增进智慧、延长寿命的目的的科学理论和方法。

2.2心衰患者中医养生指导情况

祖国医学源远流长,积累了十分丰富的防病治病经验,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以整体观念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学说为核心内容,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同时注重防病于未然的“治未病”的思想,中医养生学是一个巨大的宝库,有着丰富的养生理论和独特多的养生方法,有助于人类的身心康复。因患者知识层次,掌握疾病支持和信息程度的不同,宣教的个体化显得极为重要,可对患者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耐心准确回答并解释患者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对文化知识缺乏,理解力相对差的患者更应将宣教个体化。可建议性的为患者制定养生处方,从四时,饮食,情志等方面给予患者参考。在健康教育的基础上结合养生学的知识,制作通俗易懂,简明扼要的宣传手册或是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宣教,内容可涵盖养生学的八个要诀:说情志、戒私欲、远房室、适四时、节饮食、常运动、顺性情、服药饵。并结合心衰患者的特点“本虚标实、虚实夹杂”,重点讲授如何强心。可具体提出养生方案,如嘱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每天读书看报、听听音乐,注意休息等。利用走廊宣传栏或医院宣传栏定期介绍养生的方法。丰富饮食疗法,遵循目前国际健康教育领域主要理论基础——知信行理论,将其关于卫生知识和信息是建立积极、争取的信念与态度,进而改变相关行为的基础,而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的理论结合养生学的摄生康复之道,设计健康评估表,结合宣教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发病率的目的。现代中医学对于心力衰竭的研究基本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也有一定的研究,中医养生学从顺应四时,养神全形,调畅情志等方面重视疾病的整体调节,有着鲜明的特色的优势,尤其是结合现代医学及健康教育理论后,对与患者身心及社会诸多方面保持一种良好的状态,减少发病率,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3.西医对心衰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的开展情况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系统的教育活动,通过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形成正确的行为和观念。多数内科疾病与生活方式密切行馆,患者对于相关教育内容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疾病的康复、预后。

3.1西医对心衰患者健康教育的重点对象及主要内容

以下四类别那个人为反复教育的对象:(1)日常生活能力显著下降者(2)身体健康状况较差,自护能力较低者(3)住院次数多且自认为疾病知识有较多了解者(4)对疲劳等症状易于忽视的病人及家属。心衰患者健康教育内容要因人而异,根据患者具体需要确定方案并注意随时评估,不断调整,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成效突出。

3.2 心理健康教育

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病情发展及转归与心理、情绪、社会刺激等因素有密切相关,患者能否维持健康及生活质量提高有重要的相关性,同时还应教会家属提供情感支持,给予患者理解和关心。

3.3避免诱发因素教育

据统计有80%~90%患者病情复发是由诱发因素诱发的,对防治心力衰竭有重要意义。要教会患者如何做好防感染、防体力劳动过度、限制钠盐摄入、忌暴食暴饮、做好避孕措施并坚持服药。

3.4服药指导

指导患者应定期复诊,不能麻痹大意,按时服用强心药,教会患者自测脉搏和观察洋地黄毒性反应表现。间断使用利尿剂以及必要时加用扩血管药等。掌握各种服用方法、剂量、副作用及注意事项,定期复查。

3.5症状和体征的自我监测指导

指导患者每天测体重、计尿量,评价水肿消退情况,定时测量血压,同时应教会其对急性发作处理、如何改善睡眠、防改变跌倒的具体方法。根据心脏功能合理制定活动计划,逐步提高活动量,维持和提高心脏代偿功能。

3.6培养患者自我护理能力

心力衰竭的主要特点有:长期性、反复发作性、疾病复杂性、预后差、直接影响日常生活,消耗一定费用。因此培养心力衰竭患者自我护理的能力,调节生活习惯,实施自我管理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教会患者自我护理知识和技术有助于患者主动参与,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控制疾病发展,预防并发症,减少伤残程度,促进功能恢复,力求最好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