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种植业行业发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种植业行业发展范文1
一、转变观念,提高对发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
更新思想,树立新的经营观念。要转变传统的单一经营思想观念,提高各级经营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对拓展中间业务重要性的认识,树立市场观念,增强竞争意识,把拓展中间业务提高到关系股份制商业银行生存和发展的高度来认识,正确处理资产、负债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关系,把提高中间业务发展水平、发展质量和市场份额当作国有商业银行业务经营发展的重要指标来考核。把传统业务优势带到中间业务发展中,把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服务领域延伸和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通过中间业务的不断发展,促进传统业务的巩固和发展。
二、完善中间业务的组织管理体系
规范管理,确保中间业务稳健发展。中间业务是一个新的业务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从央行、银监局、商业银行具体业务等方面进行管理。
1. 金融监管部门可以要求股份制商业银行在报送的报表中增加表外项目;将股份制商业银行对外担保纳入外债管理,对于融资性对外担保必须报经外汇管理局批准,其他非融资性担保也必须事后向外汇局登记备案,对外授权应当确立在分行一级办理。
2.央行应制定中间业务管理条例。借鉴国外对中间业务的监管标准、监管手段,制定有利于增加中间业务透明度的会计准则和实施细则,并建立严格的商业银行定期、详尽向央行报告中间业务经营状况的报表制度;建立科学的风险测量指标体系,以对中间业务风险进行量化分析,及时发现潜在问题。
3. 股份制商业银行规范管理。鉴于当前股份制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经营松散,自发性较强的现实,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制定业务经营管理战略,加强对中间业务的集中领导和统一管理,使中间业务在全行形成开发、运作和管理相结合的系统网络,促进中间业务的健康发展。
三、强化中间业务产品开发
各家银行应充分认识到发展中间业务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了解大力开展中间业务是银行业生存发展、自我完善的需要,是寻求新的收益渠道和空间的需要,是面向市场、抢占市场份额的需要,是面对商业银行国际化潮流的需要,是优化结构、大幅增长业务收入的需要。因此,各级银行与广大员工要更新传统的经营理念,提高对中间业务的全方位和全新的认识,确立资产业务、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三架马车并驾齐驱的战略思想,尽快实现银行业务经营和收入来源的多元化。
四、实施有效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策略
市场营销作为连接产品与市场的桥梁,在竞争中显得特别重要。目前,各商业银行对中间业务,无论是营销队伍建设,还是宣传费用投入都存在明显不足。由于银行自身对产品缺乏营销,使相当一些中间业务还未被社会认同,真正形成社会需求。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让中间业务面向市场、面向客户、面向产品、面向基层。
五、加大技术支持,优化服务手段
中间业务是一项集科学技术、电子智能和服务质量为一体的现代化金融服务业务,它的发展必须要有相应的“软硬件”为依托。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在电子化建设方面步伐较快,但还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在计算机联网、软件的开发与应用及服务功能上尤为突出。中间业务,尤其是中高级的中间业务,需要一系列技术的支持。附加值越高,对技术的要求就越高。中间业务系统,采用平台化的设计思路,系统的扩充和叠加就如同搭积木一样。在系统设计时,要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讯、语音、网络等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丰富、快捷、方便的金融服务。
六、完善人才培训机制,加快专业人才培养步伐
中间业务涉及面广,技术性、专业性强,且是一项依托于现代化技术手段、管理手段发展起来的金融服务业,需要大批高素质的专门人才。要把一大批掌握会计、外语、计算机、法律、资产管理、外汇、理财等多方面知识和那些有较高理论水平、丰富实践经验的人员充实到中间业务岗位上来。
七、调整并制定收费标准,提高中间业务收入
为规范收费行为,维护商业银行和客户的合法权益,建议尽快出台《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费管理办法》,对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方式及其他相关事项做出具体规定。商业银行以此为据,实行中间业务收费明码标价,自觉接受人民银行监管以及客户和社会公众的监督。
八、正确评价和有效防范中间业务风险
中间业务虽然风险较低,但绝不是没有风险。开办任何一种中间业务都会存在风险,只不过是风险度的大小和表现形式不同而已。因此,从开始就要将风险防范放到重要位置来抓,不能因为强调业务发展而忽视风险防范。
1. 严控市场准入关,稳妥谨慎开放中间业务市场
由于商业银行中间业务风险“非零性”的特性,监管机构应严控中间业务市场准入关。即金融监管当局要根据市场发展变化以及客户的需求,做好有关中间业务审批或备案工作,推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开展。
2. 建立完备的中间业务监管法规,增强可操作性
随着金融创新活动的增加,使得金融机构之间的业务区分日益模糊,业务交叉逐步增多,这就对金融监管体制提出了新的要求。为保证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平稳发展,需要建立更加完善的中间业务法规,如:《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暂行规定实施细则》等,增强基层央行监管的可操作性,加大现行分业监管的协调力度,统一有关政策法规要求,促进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的共同发展,充分发挥金融业的整体功能。
3. 制定有关法律、法规,解除中间业务发展法律瓶颈
一是调整、完善、出台有关中间业务的法律、法规,同时,国家继续完善对国内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审批制度,简化审批环节,提高审批效率,加快创新速度。二是正确处理金融法规与金融监管之间的关系,提高中间业务的经营管理水平。
4. 建立、健全中间业务管理法律法规
在中间业务的发展过程中始终存在法律、法规滞后于业务发展的情况。应尽快借鉴国际上相关的管理制度,制订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关于中间业务操作的具体管理规定,将中间业务的发展纳入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种植业行业发展范文2
关键词:商业银行;中小企业;可持续性;支撑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7)09-0017-01
1 可持续性支撑概念的界定
“可持续性”(sustainable)一词最早源于生态学,应用于其他学科领域是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可持续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中第一次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同。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指满足现代人的需求以不损害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指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它们是一个密不可分的系统,既要达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又要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和环境。
可持续发展虽然起源于环境保护问题,但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观,它早已超越了单纯的环境保护。由此,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所提供的可持续性支撑可以界定为,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提供的支持既要考虑中小企业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中小企业未来发展的需要,通过提供融资等多种服务帮助中小企业做大做强,从长远的角度关注企业成长。这一概念的核心在于正确处理把握好支持与发展、效率与进度、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问题,使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发展的支持始终处于良性循环的状态。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可持续性支撑必须要实现融资总量增加,结构优化,质量过硬,融资过程中始终保证效益优先,运作规范和提倡创新的基本目标。
2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必要性
对商业银行而言,中小企业融资是为中小企业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商业银行拓展发展空间的战略选择。具体而言:
(1)未来几年,我国政府在解决就业、消除收入差距等问题上承担的责任将日益明显,对吸纳劳动力就业、增加城镇居民收入有重要作用的中小企业将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把握住中小企业,也就把握了未来中国经济中最有朝气的经济主体。
(2)商业银行之间竞争的加剧,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限制,大型企业融资渠道的增多,以及大型集团企业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都必然制约商业银行对大型集团企业的融资,能否有效地拓展中小企业信贷市场就是商业银行在未来的信贷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的关键所在。
(3)中小企业融资是商业银行有效分散信贷集中风险,保持适度资产负债比例结构的手段,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融资需求以流动资金为主,融资期限较短,金额不大,可以有效提高银行信贷资产的流动性,另外,中小企业数量多,行业分布广泛,可以降低商业银行对单一客户、行业的融资集中度,分散信贷风险。
(4)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继续推进,商业银行从风险相对较低的大型、垄断型或跨国型优质企业融资中获得的收益将非常有限,以有效控制风险并获取高收益为特征的中小企业信贷业务无疑将成为商业银行信贷收益的主要来源。
3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难点
(1)商业银行在信贷管理上实行“一刀切”政策,往往将大型企业的信贷管理模式运用于中小企业;在对企业的评级授信方面也沿用一个标准,致使中小企业能达到客户信用标准的很少;在具体信贷业务操作过程中,信贷审查环节多,链条长,手续繁杂,难以适应和满足中小企业贷款期限短、需求急、额度相对较小的特点,使中小企业难以信贷准入。
(2)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等因素影响,中小企业融资门槛被不断提高。近年来国家为了缓解经济过热的势头,采取了一系列紧缩银根措施,加大了中小企业的信贷准入难度。同时受国有商业银行股改影响,部分行业采取了信贷收缩政策,给中小企业带来了融资障碍。
(3)担保落实难,贷款成本高,使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多采取抵押和保证两种贷款担保方式,为了降低风险,近年来,银行原则上还是采取抵押担保方式,抵押担保主要是采取不动产抵押,而对于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其可抵押的有效资产有限,抵押担保难以落实,而中介公司、担保公司存在担保能力不足的问题,保证担保能力难以取得商业银行的认可,加之过高的资产评估费、担保手续费、公证费、贷款利率等,造成企业贷款成本过高,使一些低盈利企业难以承受,只能望而却步。
(4)大多数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提供的金融服务产品单一,仍然是以存款、贷款和一般的结算类产品等传统性业务为主,缺乏适合中小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有针对性的产品或组合产品,缺乏对中小企业营销的特色品牌,专门为中小企业设计的产品少之又少。
4 商业银行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可持续性支撑的具体措施
(1)组建中小企业信贷部门,建立适应中小企业融资特点的长期信贷管理模式。在信贷管理方面,根据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的特征制定有区别的融资策略,将中小企业信贷从其他信贷中分理出来专管专放,力争做到方便、快捷,又规范、合理,既能够在短期内满足中小企业资金需求短平快的特性,又能在长期为中小企业提供持续支撑。在评级授信管理上,制定出适合中小企业的授信评级标准,既可以防范信贷风险,又能客观评价信用状况。
(2)按照商业银行的经营要求和管理能力,合理选择中小企业目标客户群体,形成合理的信贷准入门槛。商业银行在为中小企业发展提供融资支持的同时,也要兼顾低风险、高收益的信贷原则,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一方面,要将成长型的优质中小企业作为目标客户群,通过调整信贷准入政策,优选客户;另一方面,要根据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合理确定中小企业信贷业务的增长速度和规模。
(3)创新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方式,方便优质中小企业贷款。从理论上讲,一切具有相对价值的物品和权益都可用作抵押。由此,商业银行可以尝试允许部分优质中小企业可以存货、应收账款、存单、专利权等用于抵押(质押)而取得贷款,放宽信贷条件,使中小企业能够获取用于周转的短期流动资金贷款,更迅速地抓住稍纵即逝的市场机会,进一步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
(4)商业银行需不断加强服务内容、手段的创新。依托银行在人才、资金、信息方面的优势,以中间业务为平台,主要定位于中小企业,开展资信调查、财务顾问、代客理财、项目评估、投资银行、网上银行等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大的服务,为中小企业广泛参与资本运作、促进资源的优化重组提供服务。
参考文献
[1]李扬. 中小企业融资与银行[M]. 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
[2]赵家敏,黄英婷. 我国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用评级模型研究[J].金融论坛,2006,(4).
[3]徐晓峰,纪建悦. 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再探讨[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1).
种植业行业发展范文3
一、融资难是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当前,尽管中小企业总体上保持平稳发展,但由于外在环境的制约,特别是经济复苏进程波折起伏,外部需求持续萎靡,生产经营成本持续提高,转型压力空前加大,再加上长期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尚未根本解决,中小企业发展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包括:生产成本上升过快,原材料、劳动力成本普遍上涨,挤压了企业利润空间;停产破产企业数量增加,中小企业面临重新洗牌;大部分中小企业处于传统产业价值链低端、技术创新能力弱、生产经营粗放、装备水平低、专业人才短缺,缺乏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主要依靠“低成本、低价格、低利润”参与竞争,难以及时消化经营成本上涨因素,难以适应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优化经济结构的现实要求;业务较为单一,缺乏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通常实行严密的家族控制,偏重人际关系协调,忽视企业文化和企业制度的建设,缺乏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的管理,不适应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财务管理不健全,抵押担保困难,对外筹资能力较弱,多数企业没有建立规范的财务会计制度,财务报表数据不准确,财务信息不公开,可供抵押担保的资产缺乏,中小企业较难通过金融机构贷款和证券市场进行融资,不可能长期从事市场的扩张和品牌形象的塑造。当前,国家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调控总体偏紧,金融系统贷款规模比较紧张,中小企业融资艰难日益成为制约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目前,导致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一是大多数中小企业仍依赖于传统融资方式,没有采取更为灵活的间接融资方式,这使得中小企业长期融资渠道狭窄、资金不畅,过分依赖自有资金和银行贷款。金融危机爆发后,资金回笼慢,资金链条吃紧,企业应收账款拖欠严重,资金周转受到影响。整个企业现金流陷入了危机,随时会导致企业现金链的崩溃,使本就资金相对不充裕的中小企业陷入入不敷出的状况。与此同时,在稳健货币政策的大背景下,银行类金融机构为规避风险,减少了信用贷款额度,收紧公司类贷款审批权限,要求利率上浮或收取融资费用,导致企业融资成本上升了40—50%。
二是中小企业资金缺口大。资金严重不足和融资难度加大是影响中小企业经营发展的突出问题。以广东省为例,广东省中小企业实际融资约1.2万亿元,与全省中小企业2万多亿元的潜在资金需求相比,存在1万多亿元的资金缺口。
三是融资渠道单一。有关机构的调查显示,当中小企业出现资金困难时,70%的企业选择了通过商业银行和信用社贷款解决资金问题,而通过向租赁机构、小额贷款公司、创司融资,或者通过发行债券、公开发行上市、获得政府专项基金的无偿贷款等方式解决问题的仅占2—8%。这说明中小企业对间接融资过度依赖,直接融资占比偏低,直接融资渠道和方式严重不足。
四是融资门槛高。中小企业倾向于通过银行贷款解决资金需求问题,而抵押贷款是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形式,抵押物不足使中小企业获得银行贷款的成功率较低。调查表明,近3年曾向银行申请过贷款的中小企业,其成功率不到40%,而且几乎全部是通过抵押获得贷款,银行极少对中小企业发放纯粹的信用贷款。
五是长期融资更为困难。调查表明,近年来通过政府和金融机构多方面努力,中小企业融资难得到一定缓解,但这主要体现在短期信贷融资方面,而长期信贷和权益性融资却严重不足,特别是大量高科技创业企业,很难从金融机构获取融资。
六是小型企业融资难度比中型企业大。从企业规模看,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资金缺乏程度差别不大,但从融资能力看,中型企业相对具有优势。调查显示,在提出贷款需求的企业中,成功获得100%足额贷款的中型企业为78.9%,小型企业为36.4%,相比之下小企业获得贷款难度更大。
中小企业融资难,除了上述原因,最根本的还是体制机制问题。一方面由于银行系统之外的金融服务渠道和方式结构性欠缺、资本市场缺乏层次、民间资本难以进入银行体系等问题,中小企业多元化、多层次的融资需求难以得到满足。研究表明,由于行业和企业生命周期的差异,不同类型的中小企业对融资渠道和方式有不同的要求和适应性,但我国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尚未建立,场外融资渠道缺失,使中小企业始终存在着对银行贷款的过度依赖,难以从资本市场获得资金支持。目前尽管建立了中小板、创业板,但多数中小企业难以满足上市要求。另一方面现有商业银行体系的主体架构都是为大型企业服务而设计的,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评估和成本收益模式并不适应中小企业的特点,而与中小企业相匹配的中小银行不仅数量严重不足,而且面临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障碍,无法满足广大中小企业对金融服务的需求。所以,仅仅依靠现有的商业银行体系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二、以开发性金融探索创新北京市中小企业融资模式
种植业行业发展范文4
有着五千年文明的古老中国,在这片华夏土地上孕育了许多的传统文化,中医中药便是其中的一朵奇葩。相较于西药,中药在许多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人均寿命的提高,加上环境的恶化,导致以富贵病、中老年疾病为代表的疑难病症越来越多,西医对此多束手无策,加上西药对人体副作用大,价格昂贵,对比之下,中药的优势便显示出来,重要性逐渐被人们重新认识。比如治疗糖尿病,西药能很好地降糖,但对于消除症状改善机体功能,中药却能发挥很好的作用,对西药形成互补。另外,在抗衰老、防治亚健康等方面,中药也具有极大优势。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和扶持中医中药。1982年,新修改的国家《宪法》中提出:“国家发展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现代医药和我国传统医药”,首次给予了中医和西医同等的地位。2009年4月21日,为促进我国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国务院出台《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中医药继承与创新、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的指导方向。
近期中药行业面临的问题
然而,2012年中药行业爆发了一系列问题事件,涉及从原料到药用辅料、企业道德到社会责任,眼花缭乱的程度不仅让公众迷惑,也令行业人士慨叹唏嘘,而这纷乱的背后,我们不禁要问,中药行业到底是怎么了?
其实问题本身就是答案。
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着公众健康需求的总体发展,中药行业响应这一要求快速扩张,造成企业对输入资源的需求增加,这种输入增加迅速推高那些供应弹性小、生产周期长的原料价格,导致制药企业生产成本急速提高。同时有限财政资金不足以支持巨额公共卫生费用支出,压缩产品和服务供应价格成为政府不得已的行政诉求,于是五花八门的各类药品招标,最直接的入选标准都演变成了价格竞争——低价者中标,致使药品生产偏离以质量为中心的基本行业准则,转变成以成本为中心的消费品生产原则。而当药品生产偏离质量这唯一中心时,所谓安全问题仅是一个时间概念,于是围绕行业产生的各种危机开始了。
中国中药行业年度峰会,成为中药行业发展的指明灯
由中国中药协会、中国医药商业协会及国药励展展览有限责任公司共同主办的2012中国中药行业年度峰会即将隆重召开。此次峰会作为制药行业年度峰会系列的成功延续,在原有榜单评选基础上新增了“中成药工业企业品牌”、“最具投资潜力企业品牌”、“中药材优秀产地十强县”等10个项目,有意识地针对药品流通各环节进行榜单细分,旨在打造中药行业最具影响力的品牌传播平台,发掘优秀中药行业品牌,加强全行业对中药品牌的认知,推动行业健康方向发展,成为中药行业发展的指明灯。
“2012中国中药行业年度峰会”的主题为“资源·变革·发展”,旨在探讨面对有限的财政投入、有限的制药资源、有限的利润空间、有限的行业调整余地……以及近乎无限的公众健康需求的现状下,企业如何谋求自身变革,寻求行业发展空间,铸造优秀的有良心的中药行业品牌。
1、资源
从2012年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上获悉,3年来,中医药在深化医改中的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成为构建我国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重大举措,进一步彰显了中医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日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展示了中医药未来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光明前景。
2011年中央财政投入近60亿元,其中新增投资42.12亿元,支持1814所县级中医(民族医)医院、58个地市级民族医医院和88个西部地区地市级中医医院的服务能力建设;安排资金10.14亿元,支持70所县级中医医院建设;新增投资3亿元,支持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的88个中医专科建设;安排资金4.12亿元,支持全国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等项目建设。
相对于以往,国家对中医药的财政投入还是在逐年加大的,但对于整体的中药行业,还是有限的。
中药资源紧缺的约束对我国中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重要挑战。据全国中草药资源调查显示,我国现有的中草药种类为12807种,其中药用植物11146种,药用动物1581种,药用矿物80种。对320种常用植物类药材统计表明,其总蕴藏量达850万吨。近几年,国外企业竞相低价收购我国中药材和提取物的现象愈演愈烈,中药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问题日益突出,一些跨国制药企业凭借其技术优势与巨大的财力,纷纷用越来越低的价格,掠夺性地从我国购买优等药材和提取物或粗制品,已造成某些物种的濒危,如现在野生的麻黄、甘草已很少。中药资源虽是可更新的自然资源,但对药用动植物进行掠夺式的采集和捕猎,忽视了动植物的生长和增殖规律。另外,很多地区盲目砍伐森林,不适当开垦农田,破坏了药用动物、植物的生存环境,使自然生态失去平衡。这些人为原因导致了某些中药资源种类的枯竭,减弱了资源的再生能力。资源的再生量跟不上需求量的增长,供需矛盾就会日益突出。
另外,中药行业还存在利润空间、行业调整余地……以及近乎无限的公众健康需求的的问题和现状。
2、变革
面对以上的种种资源有限和缺乏,中药企业如何变革,成为企业发展迫在眉睫的关键问题。那么如何进行有效变革,在新形势下政府和企业如何配合?是个热门话题,本次论坛将从整合产业链资源,搭建综合性平台,为行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彰显公众意愿的行业评比,体现中药行业真实品牌价值等方面为你详细解答。
3、发展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永恒的主题,发展是任何一个行业不变的主旋律,面对中药行业存在的问题,行业如何发展?企业如何发展?特别是在新形势下,中药行业面临诸多挑战,也面临诸多机遇,我们要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积极变革,积极创新,在国家整体上对中药发展支持和扶持的政策上,努力实现中药行业的跨越式发展。
种植业行业发展范文5
我国物流业高速发展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增长,社会物流需求保持高速增长,近年来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04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38.3万亿元,同比增长29.9%;全国社会物流总成本为29114亿元,同比增长16.6%,社会物流总成本与GDP的比例为21.3%,比上年同期降低0.1个百分点。重点物流企业2008年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等指标都有较大幅度增长。一些大型物流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等指标的年均增长幅度一般在30%以上。
物流成本偏高、提升空间大
据统计,目前我国一般工业品,从出厂经装卸、储存、运输等各个物流环节,最终到消费者手中的流通费用,约占商品价格的50%,而水果、蔬菜、某些化工产品的流通费用,有时高达70%,我国汽车零配件的生产中90%以上的时间是储存、装卸和搬运,这些费用和时间上的消耗及大量存在的库存为物流的发展留下了巨大的空间。目前中国的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超过20%,比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高出1倍。
重点关注现代物流企业和物流装备企业
我国物流业发展空间大,目前正处于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初期。物流企业虽然有了很大发展,但规模小、实力弱、服务差的问题依然存在。随着基础设施的完善,服务水平的提高,企业自办物流的情况将大幅减少,物流外包将成趋势。那些能够尽快吸收国外先进物流管理经验、不断提高服务水平的物流企业将能不断获得市场份额,从而发展壮大。
同时,收益于物流业的高速发展,物流装备制造企业也将获得持续的增长动力。
重点关注与世界先进物流企业对接的锦江投资和叉车龙头安徽合力。
1.锦江投资:合资外资物流巨头、抢占国内物流先机。04年中通过资产置换,公司业务已从酒店行业完全转型为汽车服务和物流行业。汽车服务主要是旅游商务,即客车出租业务,增长平稳,为公司提供稳定的现金流。公司的物流业务通过与外资物流巨头YellowRoadwayCorp.(简称“YRC”)的合资,面临大发展的机遇。锦江投资及其他股东将锦海捷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50%的股权转让给YRC,这样锦江投资与YRC各持50%的股权,锦海捷亚继续致力于国际货代业务。同时,锦江投资将与YRC合作筹建第三方物流公司世纪锦江物流,持有25%股权。世纪锦江物流将为大中型制造业和专业贸易商,特别是为全球500强企业在中国的企业提供地面运输、仓储、分拨等物流服务。借助于YRC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锦江投资的物流业务可望获得快速增长,将是公司未来业绩增长的主要推动力。
公司现金流充足,每股现金1。08元。锦江投资通过转让股权将获得8000万的税前利润。05年每股收益在0。4元左右,目前的动态市盈率不到21倍。公司股本结构特殊,非流通股比例高(63。22%),A股只有4181万股(占7。58%),对价的潜力大。根据股本结构类似的上海永久和海立股份的对价方案,锦江投资的对价将在10送3。5股以上,对价后的市盈率不大到16倍,具有吸引力。
种植业行业发展范文6
(20
学年——20
学年)
发展领域
评价要素与达成标志
分值
自评
督评
备注
F1:
学校管理
(20分)
G1科学民主化学校管理:
1)
形成科学稳固的专业大部制管理模式。
2)
优化部门管理机构,行政人员轮岗调整。
3)
完善部门岗位职责。
4)
坚持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5)
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8
G2
学校信息化管理:
1)
实现校园网络的高速稳定运行。
2)
实现学校内外门户网站的统一。
3)
逐步建立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
4)
建设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
5)
健全和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6
G3
教师温馨家园建设:
1)
主题式“教工之家”建设。
2)
文明办公室创建活动。
3)
组织教职工健身俱乐部活动、体检等活动。
4)
开展送温暖送爱心、五必访、退休教师慰问等活动。
6
F2:
专业建设
(20分)
G4
深化汽修机械专业群课程改革:
1)
建立汽修专业指导委员会,构建基于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卓越汽修人才培养模式。
2)
推进“汽车底盘”、“汽车电器”、“汽车钣金与喷漆”资源库建设,建立“基于汽修教学资源库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3)
打造“汽车维修与检测”精品课程,完成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基地建设。
4)
通过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做强“汽车整车与零部件销售服务”专业。
5)
扩大“汽车附件设计与制造加工中心教学工厂”规模。
6)
成立“产学研一体化中心”,并成功运作。
10
G5 优化财经商贸专业群专业建设:
1)
修订物流、财会、服装等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成立新一轮专业指导委员会。
2)
加强各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品牌。
3)
加大物流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初步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标杆性专业。
4)
完善财会专业技能岗位人才培养标准,完善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引进金融行业高端人才。
5)
服装专业实训工场建设,校本教材开发,重塑专业形象。
6)
调整商务英语和文秘专业方向,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10
F3:
办学条件
(16分)
G6 营造舒适整洁校园环境:
1)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解决交通隐患问题。
2)
平安校园创建,实现视频监控和一卡通。
3)
学生寝室和食堂装修改造,落实食堂“五常法”。
4)
田径场重新布局和改造。
5)
教职工办公室重新规划和装修。
6)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形成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8
G7
改善教育教学活动条件:
1)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微格教室。
2)
升级改造功能完备的电子阅览室。
3)
计财楼改造成师生综合活动中心。
4)
建设校史陈列室。
8
F4:
教学科研管理
(12分)
G8
教研组建设:
1)
培养教研组长队伍,形成一定影响力。
2)
组织教研组外出学习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规范公开课的“研课—上(听)课—评课”系列环节。
3)
出台校级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并实施。
4)
逐步推进各教研组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5)
教研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教师学科比武获奖率提高。
6)
成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科研兴趣小组,落实科研导师制。
12
F5:
师资建设(12分)
G9教师梯队建设:
1)
组建校级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2)
开展校级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评选活动。
3)
示范校建设中的专业带头人培养。
4)
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青年教师在教坛新秀、技能大赛等活动中获奖率高。
5)
完善师徒结对方案。
6)
建立以教师成长规划为主导的师训制度。
12
F6:
德育工作(20分)
G10 德育品牌提升:
1)
德育工作顶层设计,打造我校特色的鄞职“青年”、“诚信实践基地”、“唤醒德育”等德育品牌。
2)
培养优秀德育团队和班主任队伍,适时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
3)
改进日常德育工作方法,制定并实施教室、寝室的7S管理制度。
4)
打造“一班一品”特色班集体。
5)
整合德育活动,实施德育课题的研究,以课题引领德育。
6)
突出人文主题,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7)
开辟第二德育课堂,争取2-3个社团在区域中形成一定影响力。
12
G11 民族班教育特色:
1)
推进民族学生规范化管理,完善奖惩和激励机制。
2)
强化学生文化基础能力,实施专业技能和普通话考证制。
3)
完善班主任团队协作管理机制,加大班主任团队宣传力度。
4)
推荐优秀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高职考,抓学生成才典型。
5)
以论文、课题和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形成民族班教育理论成果。
6)
毕业生就业情况跟踪。
8
发展领域
评价要素与达成标志
分值
自评
督评
备注
F1:
学校管理
(20分)
G1科学民主化学校管理:
6)
形成科学稳固的专业大部制管理模式。
7)
优化部门管理机构,行政人员轮岗调整。
8)
完善部门岗位职责。
9)
坚持校务公开和民主管理。
10)
健全学校管理制度。
8
G2
学校信息化管理:
6)
实现校园网络的高速稳定运行。
7)
实现学校内外门户网站的统一。
8)
逐步建立数字化校园管理应用平台。
9)
建设教学资源库管理平台。
10)
健全和完善学校信息化管理制度。
6
G3
教师温馨家园建设:
5)
主题式“教工之家”建设。
6)
文明办公室创建活动。
7)
组织教职工健身俱乐部活动、体检等活动。
8)
开展送温暖送爱心、五必访、退休教师慰问等活动。
6
F2:
专业建设
(20分)
G4
深化汽修机械专业群课程改革:
7)
建立汽修专业指导委员会,构建基于自主与合作学习的卓越汽修人才培养模式。
8)
推进“汽车底盘”、“汽车电器”、“汽车钣金与喷漆”资源库建设,建立“基于汽修教学资源库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学模式。
9)
打造“汽车维修与检测”精品课程,完成省职业教育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基地建设。
10)
通过加强内涵建设,逐步做强“汽车整车与零部件销售服务”专业。
11)
扩大“汽车附件设计与制造加工中心教学工厂”规模。
12)
成立“产学研一体化中心”,并成功运作。
10
G5 优化财经商贸专业群专业建设:
7)
修订物流、财会、服装等专业的教学指导方案,成立新一轮专业指导委员会。
8)
加强各专业内涵建设,提升专业品牌。
9)
加大物流专业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初步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标杆性专业。
10)
完善财会专业技能岗位人才培养标准,完善校企共同培养模式,引进金融行业高端人才。
11)
服装专业实训工场建设,校本教材开发,重塑专业形象。
12)
调整商务英语和文秘专业方向,优化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
10
F3:
办学条件
(16分)
G6 营造舒适整洁校园环境:
7)
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解决交通隐患问题。
8)
平安校园创建,实现视频监控和一卡通。
9)
学生寝室和食堂装修改造,落实食堂“五常法”。
10)
田径场重新布局和改造。
11)
教职工办公室重新规划和装修。
12)
校园文化环境建设,形成我校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
8
G7
改善教育教学活动条件:
5)
建设一个现代化的微格教室。
6)
升级改造功能完备的电子阅览室。
7)
计财楼改造成师生综合活动中心。
8)
建设校史陈列室。
8
F4:
教学科研管理
(12分)
G8
教研组建设:
7)
培养教研组长队伍,形成一定影响力。
8)
组织教研组外出学习活动,开展“集体备课”活动,规范公开课的“研课—上(听)课—评课”系列环节。
9)
出台校级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并实施。
10)
逐步推进各教研组资源库建设,实现资源共享。
11)
教研组团队协作能力提升,教师学科比武获奖率提高。
12)
成立以教研组为单位的科研兴趣小组,落实科研导师制。
12
F5:
师资建设(12分)
G9教师梯队建设:
7)
组建校级名师工作室,发挥名师示范引领作用。
8)
开展校级骨干教师、优秀双师型教师评选活动。
9)
示范校建设中的专业带头人培养。
10)
为青年教师搭建成长平台,青年教师在教坛新秀、技能大赛等活动中获奖率高。
11)
完善师徒结对方案。
12)
建立以教师成长规划为主导的师训制度。
12
F6:
德育工作(20分)
G10 德育品牌提升:
8)
德育工作顶层设计,打造我校特色的鄞职“青年”、“诚信实践基地”、“唤醒德育”等德育品牌。
9)
培养优秀德育团队和班主任队伍,适时成立名班主任工作室。
10)
改进日常德育工作方法,制定并实施教室、寝室的7S管理制度。
11)
打造“一班一品”特色班集体。
12)
整合德育活动,实施德育课题的研究,以课题引领德育。
13)
突出人文主题,优化校园德育环境。
14)
开辟第二德育课堂,争取2-3个社团在区域中形成一定影响力。
12
G11 民族班教育特色:
7)
推进民族学生规范化管理,完善奖惩和激励机制。
8)
强化学生文化基础能力,实施专业技能和普通话考证制。
9)
完善班主任团队协作管理机制,加大班主任团队宣传力度。
10)
推荐优秀学生参加技能大赛和高职考,抓学生成才典型。
11)
以论文、课题和经验交流会等方式形成民族班教育理论成果。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