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生活的理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低碳生活的理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低碳生活的理念

低碳生活的理念范文1

关键词: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家庭教育;养成训练

中图分类号:G40-059.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539(2012)0200105

当下,发展低碳经济、全面实现低碳生活已经成为全球共同的呼声。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在家庭中加强青少年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的训练,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对于培养造就具有良好道德素质、适应现代低碳生活的新型公民意义重大。本文就对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质的家庭养成问题作一分析。

一、低碳生活伦理是现代人道德

文明素质的新要求 所谓“低碳生活”(low-carbon life),是指减少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以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这是一种简单、俭朴和绿色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需要法律政策的保障,也需要伦理道德的熏陶、引导。何谓低碳生活伦理?笔者认为,低碳生活伦理是为倡行低碳生活方式而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相关伦理道德规范,其基本理念在于强调责任、和谐和节俭意识,以维护人类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最终目的在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维系生态平衡。可以说,低碳生活伦理是现代人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思想基础,践行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态度和道德境界,体现了对现代人道德文明素质的新要求。

首先,让生活“碳中和”成为现代人低碳生活伦理的基本价值理念。“碳中和”(Carbon Neutral)也叫碳补偿,是指通过计算二氧化碳的排放总量,然后通过植树等方式把这些排放量吸收掉,以达到环保的目的。目前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实现了“碳中和”从“前卫”到“大众”的转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环保理念。即通过计算自己日常活动制造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并计算抵消这些二氧化碳所需的经济成本,然后付款给相关环保组织或机构,由他们进行植树以抵消相应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抵消我们的“碳足迹”。 这种将碳的排放直观化、量化和公式化,易于让普通大众意识到自己的微小行动在保护整个地球的生存环境中的作用。这种意识再经过一些低碳实践活动的强化,就会转化成一种道德责任感,即心灵的内在必然意愿或“内在自律”。[1]这种环保责任感的确立,有助于环保行动的开展。我国目前一些环保组织也开始了“碳中和”的实践,影响也日渐扩大。尽管这种做法尚未得到普及,但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逐渐减少碳的排放应该成为现代人低碳生活伦理的基本价值理念。

其次,低碳生活中“新节俭主义”已经成为现代人道德文明素质的新体现。节俭是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短缺经济时代的结束,“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观念已经不适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因而,“新节俭主义”应运而生。与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时代的节俭要求不同,这种“新节俭主义”尊重人们对物质生活的合理追求,但又主张在物质丰富的经济条件下远离过度奢华、过度浪费的生活方式。此外,“新节俭主义”倡导环保、归真、简约、精致,奉行“新节俭主义”的人主张在不压抑自身必要消费需求的前提下,摒弃无所谓的铺张浪费,扔掉多余、烦琐的部分,过精致、纯粹而简单的生活。[2] “新节俭主义”的生活态度,其实是在回归生活的本真。早在20世纪之初,就曾在《简易生活之必要》一文中表达了类似观点,他说,“衣食之享用过度也,戚友之酬应过度也,物质之消耗过度也,精神之劳役过度也。以有限之精力,有限之物质,应过度之要求,肩过度之负担,鲜不气竭声嘶,疲于奔命。实力不足以达者,则觅捷径以达之,正轨不足以济者,则走曲线以济之。于是虚伪、夸张、奢侈、贪婪种种罪恶,皆因此过度之生活以丛滋矣。今欲有以救之,舍提倡简易之生活,别无善途。衣食宜俭其享用,戚友宜俭其酬应,物质宜俭其消耗,精神宜俭其劳役。务使自己现有之精力、物质,克以应与已缘接而生之要求之负担,绰有余裕。而后道义可守,节操可保,威武不能挫其气,利禄不能动其心,处固能安其朴素,出亦不易其清廉,俯仰天地之间,全无所于愧作也。”[3]阐述的道理与“新节俭主义”异曲同工,且论及了节俭的重要道德意义。“新节俭主义”倡导的是理性消费,是传统节俭美德在社会发展新时期的扬弃,这不仅是当代人类文明进步的一种体现,而且是践行低碳生活伦理的新方式。

二、家庭是提高青少年低碳生活

伦理素养的重要场所 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的家庭养成,是家庭成员根据个体的生长规律,在家庭中对青少年的低碳生活行为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和反复训练、体验,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积淀相应的道德素质。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的培养需要家庭熏陶、学校教育和社会濡染“三位一体”的合力凝聚,而家庭则对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意识和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基础性的作用。

第一,家庭是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养的起点。家庭是人生最早和最长久的学校,是社会教化的最重要的场所。一个人呱呱坠地来到人间,所经历的第一种生活就是家庭生活,所遇到的第一任老师就是父母或家庭的其他长辈。因而,我国古代的《周易・家人》卦辞中就已经提出了“教先从家始”、“正家而天下定”的主张。前苏联教育家沃莉科娃也说过,“家庭是社会的一个基层单位,是一个特殊集体,而这一集体是完全按另一种,比如与学校集体不同的方式组成的。”[4]可见,家庭对于培养青少年的道德素质包括低碳生活伦理素质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家庭在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养成的过程中起到了奠基、定向的作用。换句话说,家庭是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观念和习惯养成的起点。

第二,家庭在养成和积淀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道德品质上起着别的教育无法替代的作用。在家庭中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养成是建立在血亲伦常关系上的教育、训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具有血缘或姻亲关系。这一特点决定了家长教育的权威性,决定了受教育者对教育者的信任以及对所受教育、训练内容的认同,从而主动地予以接受。此外,在家庭中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养成还具有学校、社会教育和行为训练无法比拟的优点,那就是俗话说的“知子莫若父,知女莫若母”。由于父母对孩子的秉性、行为习惯、思想品德的优缺点都了如指掌,而且孩子在家中不像在学校和社会那样掩饰自己,这样家长就能比老师等他人进行更有针对性的教育,以促使他们更好地养成低碳生活习惯。[4]

第三,家庭中的低碳生活观念和方式是培养适应低碳生活的新一代公民的预备役学校。在学校低碳生活伦理养成、家庭低碳生活伦理养成、社会低碳生活伦理养成的立体“网络”中,家庭低碳生活伦理行为习惯养成为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熏陶培养适应低碳生活方式的新型公民奠定了极其重要的基础,可以说家庭是人们接受社会文明、养成良好低碳生活方式的预备役学校。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指出:“主要的教育基础是在五岁之前奠定的,你们在五岁以前所做的一切,等于整个教育过程的百分之九十的工作。”[5]可见,家庭对青少年良好道德素质的养成包括低碳生活伦理素质的养成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家庭不仅是引导个人走上社会的桥梁,更是连接个人与社会的纽带。家庭中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成败得失,直接影响到现代人道德文明素质的提高,影响到我国低碳社会构建的步伐。

三、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质家庭

养成的内容 家长或其他长辈在家庭生活中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应该着力于基本要求的教育和落实。这些内容要求有哪些?笔者认为,尽管各自的家庭情况不同,教育方式不同,但基本内容还是共同的。

一是加强对青少年低碳生活知识的认知教育。家长或家庭其他成员在家庭中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行为习惯,首先让孩子了解“低碳生活”的相关知识,其次要根据青少年认知思维的特点和他们目前可接受的知识层次,结合低碳生活方式的主要内容,重点从与青少年生活密切的“吃、穿、用、行”四个方面教育孩子认知什么是低碳生活。在“吃”的方面,要告诉他们什么是低碳食物,什么是碳排放量大的食物,让孩子知道多吃新鲜蔬菜,减少禽蛋肉类和高脂肪的食用量,尽量不吃加工类食品,吃饭时不浪费、不糟蹋食物就是低碳生活。在“穿”的方面,让孩子知道有换洗的衣服、能保暖就行,不要买太多的、不实惠的衣服,不与其他孩子攀比穿戴就是低碳生活。在“用”的方面,要让孩子知道节约用电、节约用水、节约用纸、对废旧物品合理利用、不使用一次性碗筷、一次性纸杯就是低碳生活。在“行”的方面,要让孩子知道步行、骑自行车、坐公共汽车、尽量减少使用私家车就是低碳生活。同时,告诉孩子多种树、多造林,爱护花草树木,为生态环境建设捐款等行动也是间接地减少碳排放,也是低碳生活的主要内容。

二是加强青少年遵守和践行低碳生活伦理道德规范能力的培养。家长或家庭其他成员在家庭生活中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养贵在实践。“纸上得来终觉浅,觉知此事要躬行”。家长要把低碳生活理论知识和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行为紧密结合起来,加强对青少年低碳生活实践能力的培养。即要求青少年在日常的家庭生活和学习中,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衣、食、住、用、行做起,最大限度地减少一切可能的碳消耗。青少年要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践行低碳生活,在生活实践中自觉遵守和践行符合低碳生活道德规范导向的能力。

三是加强青少年低碳生活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青少年低碳生活道德行为习惯养成应该是家长或家庭其他成员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道德素质的着力点。成中英教授就曾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指出:“低碳不是一个热门的词汇,不是某一个机构的名片和政治策略。低碳是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类有规律可循的生存轨迹。”首先,家长要提高习惯培养重要性的认识。因为“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孔子语),成为习惯的素质才是最牢固的素质。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应注重加强孩子保护生态和环境、合理利用资源道德的责任意识培养,教育孩子选择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节能减排、应对全球变暖是关乎每一个人的大事;引导孩子明确保护环境是我们每一个社会成员、每一个“地球村”村民的责任。其次,倡导勤俭生活方式。随着物质财富的不断提高,孩子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吃、穿、用、玩的互相攀比心理也有所增加。家长应该在生活中从小事、小节做起,在节俭行为习惯的反复训练、体验中唤起孩子对节俭观的崇尚与信仰,让孩子明白节俭不仅是中华传统美德,而且是当今社会我们践行低碳生活的必要选择。注重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习惯培养,可以有效地促进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质的生成和巩固。

四、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素质家庭

养成的基本方法 在家庭中加强青少年低碳生活伦理的养成教育,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笔者认为,应注重以下几种方法。

第一,从家庭生活的小事入手,加强青少年对低碳生活知识的认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其他长辈应该从小处、小事、小节抓起,使低碳生活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使之逐步成为青少年生活的基本准则。从小处、小事、小节抓起,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可以收到润物无声的成效。有位教师发现自己上小学的女儿节约意识、环保责任意识差,于是就有意识地对孩子进行低碳生活知识的教育。从算帐入手,她根据有关资料教女儿计算出少浪费一斤粮食可节约0.18公斤标准煤,相应减排二氧化碳0.47公斤。母女俩共同算出如果全国平均每人每年减少粮食浪费1斤,每年可节约24.1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61.2万吨。从具体的数据分析上,女儿了解到节约粮食对环境保护的重要作用,此后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开始注意节约,逐渐改掉了不太珍惜粮食的毛病。

第二,坚持以身立范,引导青少年选择低碳生活方式。以身立范、示范引导是青少年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养成的直接途径。人们常说,“父母是子女的样子,子女是父母的镜子”。在生活中,父母应增强自己的低碳生活意识,时时处处注重做到低碳生活。例如:家长在做饭的时候将淘米水用来擦地板、擦玻璃、浇花,用洗澡、洗衣水冲马桶;在洗衣服的时候尽量少用烘干机烘干衣服而选择自然晾干;去超市购物时,尽量选择乘坐公交并自带购物袋;在自家的阳台上种植蔬果,既能减少外来蔬果的消费,又能吃到不用农药、化肥的绿色食品;在和孩子外出吃饭时,尽量自带餐具,减少或拒绝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自来水笔、圆珠笔用完更换笔芯而不是随手扔掉,等等。在践行低碳生活的过程中,家长要明确告诫孩子尤其是年龄小的孩子,节约用水、用电不只是为自家省钱的小事,更是造福人类的大事;种植蔬果和绿色出行不只是健康和节约能源那么简单,而是有着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意义。当父母通过自身低碳生活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并让孩子理解生活中的习惯和细节的改变可以起到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作用的时候,孩子的主动性就可能被调动起来,积极参与低碳、环保、节俭生活的热情就会提高。反之,如果家长生活铺张浪费或表里不一、言行相悖,只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因而,家长在引导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低碳生活行为习惯中应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重言传更重身教尤为重要。

第三,强化养成训练,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在生活实践中,养成训练是培养青少年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也是在家庭中养成低碳生活习惯必须始终坚持的。所谓“道德养成训练是指家庭、学校、社会根据个体道德的生长规律,通过对受教育者施行有计划、有组织的反复训练、体验,使之形成稳定的行为习惯,从而将社会道德规范内化为个体的道德心理,凝聚为道德品质的一种道德教育观和道德品质培养方法。道德养成即是道德素质的养成,包括道德意识养成(知、情、意、信)和道德行为习惯养成两方面。”[6]青少年自身的生理、心理特点,决定了在家庭中养成青少年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必须有明确、具体、可操作性方案,这样才能便于遵循和引导,从而将青少年对低碳生活知识的认知转变为自觉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下面是两个旨在养成孩子勤俭节约的低碳生活行为习惯的养成训练活动案例:

[案例一:教孩子正确选择电脑关机方式]

养成目标:

(1)道德意识养成目标――认识到勤俭节约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 增强节约电能意识,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德信念。

(2)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养成不浪费电、节约资源的低碳生活习惯。

实施过程与方法:

(1)家长明确地告诉孩子,每次使用电脑时要学会正确选择使用方式:暂时或较长时间不用电脑时选用“待机”模式或“睡眠”模式;很长时间不用时选择“关机”模式;亮度随房间光线变化而调整等。家长可以给孩子具体操作演示。

(2)家长注意教育孩子,正确选择使用方式不仅可以节省电能,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还可以减少电脑辐射,保护我们身体健康。

(3)当孩子忘记关机或使用方式选择不当时,家长应该及时提醒,习惯是逐渐养成的,也需要提醒很多次。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要表示赞赏。

(4)父母使用电脑时,要正确选择使用方式,给孩子做好节能环保的榜样,如果自己忘记关机或使用方式不当,孩子给予提醒,应虚心接受、改正,并表扬孩子的做法。

测评巩固:

通过孩子使用电脑过程中是否自觉选择关机方式的实际观察,评估孩子节约用电,养成正确选择关机习惯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改进和巩固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

[案例二:让孩子自己挣取1元钱]

养成目标:

(1)道德意识养成目标――认识到勤俭节约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 增强节俭意识的认同感,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道德信念。

(2)道德行为习惯养成目标――养成俭朴、自力、珍惜资源等生活习惯。

实施过程与方法:

(1)家长给孩子布置任务:利用星期天依靠自己的劳动至少挣取1元钱(要求真正靠自己劳动获得,不得把家里的废品拿去卖),从中体验挣钱的不易。

(2)家庭成员坐在一起听孩子讲一讲挣钱的过程和感受。

(3)请老一辈人(孩子的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等)讲过去的艰苦生活,感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4)家长遇到孩子平时不该遗弃物品时(如吃剩的面包、馒头、水果,写字时仍可用的铅笔、橡皮、纸张等),注意抓住时机引导和启发孩子:虽然现在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我们还应该保持勤俭节约、自觉参与低碳生活。

(5)家长引导孩子利用挣来的钱办一件有意义的事(如积攒起来买东西给爷爷奶奶或家境不好的邻居老人等)。

测评巩固:

通过随孩子平时吃饭、使用水电等实际观察,或家长和孩子一起对一些浪费资源的事件进行讨论,试探了解孩子的看法等形式,评估孩子节约资源的实际水平,在此基础上改进养成训练方案,巩固孩子相关道德意识和道德行为习惯。

通过以上养成训练活动,有助于帮助孩子养成勤俭节约、低碳生活的好习惯。案例一中,家长通过反复训练孩子电脑关机习惯,可培养青少年节约电能的低碳生活行为习惯。案例二中,让孩子自己赚取一元钱,体验挣钱的不易,从中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以及与人交往的能力等,使孩子进一步体悟“成由节俭败由奢”的道理,明白在人们生活水平极大提高的今天,仍要继承和发扬节俭的优良传统,养成生活俭朴、珍惜资源等的生活习惯。同时,家长在实施养成训练活动中,还应该注重孩子情感体验的强化以及训练活动的持续性。青少年的低碳生活伦理素质养成决非一蹴而就,只有通过实践中行为的不断累积,才能形成习惯, 积淀成品德。因而家长在训练活动的设计和安排上应该注意经常性和持续性, 以达到习惯成为“自然”的目标,这样才能使活动行为内化为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罗顺元.低碳文化与文明前景[J].未来与发展,2010,(5):11-15.

[2]熊焰.低碳之路:重新定义世界和我们的生活[M].北京:中国经济出社,2010:190.

[3].文集(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462.

[4]陈延斌,刘建宁.家庭中的道德行为习惯养成:未成年公民道德素质的基础工程[J].伦理学与德育研究,2005,(1):133-144.

低碳生活的理念范文2

兰州市是城市污染相对严重的城市,低碳生活方式在市民中的接受和传播现状尤为重要。本文从传播学的角度分析低碳理念在市民中的了解、接受和传播各阶段的情况,以便为低碳生活的推广提供一些事实性材料。

研究设计与资料获取

市民对低碳生活的认识是怎样的呢?他们通过什么途径产生这种认识的?有效的宣传方式有哪些?政府和大众媒体在宣传低碳理念中扮演怎样的角色?为回答这些问题,2010年11~12月笔者以兰州市城关区18周岁(含18周岁)以上的市民为对象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调查采取多阶段随机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共发放问卷240份,收到有效问卷234份,有效率97.5。全部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和处理。在95%的置信度水平下分析调查结果。调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调查240名市民对低碳生活的总体认知状况,包括态度、了解程度和途径;第二部分调查低碳宣传状况,主要从传者、传播渠道和传播效果等方面考察。

实证分析

(一)对低碳生活的认识

1.了解程度不一,总体有一定了解

调查结果显示,82%的被调查者对“低碳生活”这一概念有一定了解,仅有4%的被调查者表示对此非常了解,仍有3%的被调查者表示对“低碳生活”不了解。

2.主要通过媒体宣传、网络途径、街道小区内的宣传栏了解低碳生活

在所有的了解途径中,选择报纸电视等媒体宣传和广告、网络社区论坛讨论等网络途径、街道小区内的宣传栏这三种途径的人数最多,分别占83.5%、45.2%、24.8%。从环保机构了解低碳生活的比例仅为8.2%,可见环保机构对此的宣传力度还远远不够。此外,人际传播的作用不明显,家人朋友之间对此的交流比较少,可见低碳生活还未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话题。而作为新媒体之一的手机在人们了解低碳生活方面几乎没有发挥应有作用,仅有3.2%的受调查者通过这一途径了解低碳生活。

3.对低碳生活方式主要持赞成态度,但仍有疑虑

绝大多数受调查者对低碳生活这一生活方式持赞成态度,仅有9.1%的人持无所谓态度。而在对执行低碳生活是否会降低人们的生活水平进行调查时,只有约1/3的受调查者明确表示执行低碳生活不会降低生活水平,有20%的人表示不确定会不会降低,认为可能会降低与可能不会降低的人数基本持平。

(二)低碳宣传

1. 低碳生活的传播效果

霍夫兰在《说服与传播》一书中指出,在新态度的学习过程中,有三个变量十分重要:注意、理解和接受。注意,承认一个事实,一个人并不会注意每一个遇到的信息刺激。理解,承认另一个事实,即信息如果过于复杂或模棱两可,将不能被目标受众所理解。①同时信源的可信性影响着传播效果。②

虽然人们在生活中可能或多或少听说过与低碳生活相关的事项,但这并不代表着人们会把听到的告诉他人。在这种情况下,基本上都是因为对所听到的事情的真实性有所怀疑,或者是觉得事情本身没什么重要性,因此也就没有二次传播的价值。就受调查者对与低碳相关的事项听说情况来看,虽然人们或多或少都听说过这些事项,但是选择将自己听说过的这些事项和朋友家人谈论的人数还不到30%,明确表示不会向家人朋友提及的人数却占到将近20%,近一半的人选择可能会向家人朋友提及这些事项。这就表明,低碳传播有待加强,这与低碳的宣传息息相关。

赖特的“四功能说”中强调大众传播具有社会化功能,即在传播知识、价值以及行为规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③但在对人们日常接触较多的广播电视和报纸等大众媒体关于低碳宣传的调查中,我们发现46.8%的受调查者表示大众媒体的宣传一般,认为这方面的宣传很少的比例占7.4%,还有3.9%的受调查者表示没有注意过,认为宣传比较多的不到40%。因此可以看出大众媒体对于低碳生活的宣传做得还不够到位,大众媒体没有发挥应有的向公众传递信息的作用,也导致了相当数量的人对低碳生活不了解。

2.低碳宣传的传播渠道

低碳宣传的方式和措施多种多样,其有效性也不尽相同。在此次调查中,调查者对常见的方式和措施进行了分析:

(1)总体看来,最有效的三种宣传方式是广播电视宣传、组织低碳的相关活动和报刊的宣传。组织学习班、进门入户宣传、传单和横幅这三种方式选择比例最低,可以看出宣传可行性不高。

(2)在保障低碳生活被更大范围地推广和执行的措施中,近一半受调查者选择“组织多种宣传方式”和“媒体加大宣传力度,建立监督体制”。此外,选择“国家制定政策和奖惩制度”的比例也较高(20.4%)。出台专门法律以及市民之间相互鼓励监督都不能保障低碳生活被更大范围地推广和执行。

3.政府在低碳宣传中的角色

在调查中,81.8%的受调查者表示政府有必要号召市民执行低碳生活,认为在宣传低碳生活中政府的作用可有可无的比例,与明确表示政府没有必要号召市民的比例基本持平,都在10%左右。此外,调查者也对认为政府没有必要号召市民执行低碳生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66.7%的受调查者认为低碳是要市民身体力行的,政府不是执行主体,市民才是;28.6%的受调查者则认为政府对于这方面的宣传内容空洞,都是口号性的,对于市民来说没有实际意义;4.7%的人认为是否执行低碳生活完全是个人的态度问题,和政府是否宣传无关。因此,可以看出在低碳宣传中,政府的宣传是有必要的。而在低碳的执行中,市民才是主体,是否采取低碳生活方式完全看个人,政府宣传与号召只是外在因素。

结语

对以上分析进行概括,可得出以下结论:

(一)从认知层面来看,人们对低碳这一概念已较为了解,但仍存在概念认识不清等误区。大部分人都是通过媒体宣传和广告、网络途径、街道小区内的宣传栏了解低碳生活的,说明这三种方式关于低碳生活的宣传较多,同时也表明宣传方式不够多样化。

(二)在传播渠道中,最有效的三种宣传方式是广播电视宣传、组织与低碳相关的活动和报刊的宣传。此外还需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比如加大媒体宣传力度,国家制定相关政策和奖惩机制。从传播效果来看,大众媒体对低碳生活的宣传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做得不够到位,目前的宣传不能满足市民的需要;低碳理念在人际传播中的效果欠佳,一些居民缺乏低碳意识。

(三)从宣传主体来看,政府的宣传是有必要的,但宣传策略不够灵活,内容较为空洞,与人们生活缺乏实际联系。此外,环保机构没有发挥应有的宣传作用。

注释:

①熊澄宇:《西方新闻传播学经典名著选读》[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②③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低碳生活的理念范文3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是低碳生活理念渗透到教育领域后产生的概念,其实质是环境教育的深化和发展,是环境教育的重要分支。通过低碳的教育设施、教育活动,培养低碳价值观、形成生态品德、掌握低碳生活的知识与技能、养成低碳习惯为内容的教育实践活动。

一、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一)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要求

发展低碳经济是全世界的共识,为此国际社会签订了一系列国际公约、议定书,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英国政府能源白皮书》。我国也明确提出将发展低碳经济作为国家的重要战略。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是生产方式的转变,更重要的是人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转变,而低碳生活习惯的养成是这一转变的重要表现。

(二)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是现代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在大学生中开展低碳生活教育,能使高校德育更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能提高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能充分体现高校“以学生为本”教育理念,开辟高校德育新领域,丰富德育内容,突破“重说教,轻体验”的教育瓶颈,并最终提升德育的实效性。

(三)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是高校所担负的社会职责

高校大学生既是能源消耗大户,也是重要的节能技术研发群体。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既能发挥大学生低碳生活的带头作用;又能激发其对节能减排技术的研发潜能,进而推动整个低碳经济的发展。是实现经济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必然举措,也是高校所担负的社会职责。

二、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的内容选择

(一)低碳生活知识养成教育

在低碳生活养成教育的过程中应该将前述低碳经济相关概念的提出及其内涵作为对大学生开展低碳生活养成教育的首选内容,要重点开展低碳及其基础理论的教育。因为只有“知其然”,才能知其“所以然”。没有理解,不可能有行为,只有让大学生知道了“是什么”,他们才可能自觉传播和践行。

(二)低碳生活价值观养成教育

应该借助于更深刻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低碳生态文明观念,达到内化于心的程度。一是危机观,核心是提高学生对于全球气候变化、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等方面危机意识,培养学生崇尚低碳的使命感;二是自然观,让学生明白人与自然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三是人生观,要让学生更为深刻地意识到生活的本质,对生活观念、超前生活方式、消费主义文化等进行深入探讨,从而形成更加健康的生活方式,

(三)低碳生活行为养成教育

应通过“怎么样”才能有效促进低碳生产生活的教育内容使学生养成一种自主、自发、自觉的低碳生活行为习惯。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让他们觉得低碳生活不但离我们不远,而且自己就是实践者。

三、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的路径选择

(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加强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可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依托,从教学入手,将低碳教育理念引入课堂,帮助大学生树立低碳人生观,形成科学消费观;以社会实践活动为基础,加强国情、民情教育,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使他们自觉践行低碳行动;树立大思政观,由思政课教师牵头,动员各方力量参与,打造低碳校园文化。

(二)以第二课堂为阵地加强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实践活动阵地,做到“知行合一”,通过科学的策划和精心的组织,动员和吸引大学生参加到低碳生产和生活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如“志愿服务体验”,“低碳生活论坛”,“低碳生活辩论赛”等,使他们能在具体的行动中提高认识水平,提升实践能力。

(三)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加强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隐性感染作用,要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站、校报、讲座介绍等校内媒体和途径,进行直观形象的低碳宣传与普及,推广低碳生活理念。也可以发挥环保社团作用,借助校园文化活动营造良好的低碳环保氛围,构建良好的文化育人软环境,使学生融入到低碳生活的氛围之中,通过潜移默化形成低碳生活理念、养成低碳生活行为。

(四)以树立健康消费理念为引领加强大学生低碳生活养成教育

以低碳为导向的健康消费理念和消费方式,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必然选择。目前,大学生消费存在攀比消费、盲目消费及享乐主义倾向,与低碳经济所倡导的简单、简约和简朴的低碳生活方式所背驰。鉴于此,首先,学校相关部门应当向大学生普及低碳消费知识,适时调整大学生在消费过程中的不良诱导行为,鼓励大学生实行低碳生活;其次学校应开设相应的消费教育课程,帮助并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提升大学生低碳消费的自觉性,使大学生消费行为更趋合理。

参考文献

[1]张馨,丁贞栋.大学生低碳生活教育内涵和内容范畴分析[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5)

[2]高凤香.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的大学生低碳经济教育略论[J].价值工程2011(2)

低碳生活的理念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低碳认知;低碳行为;对策

中图分类号:G52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12月1日

一、研究概况

(一)研究对象。本次调查从青岛农业大学抽取不同性别、居住地、专业及年级的400名学生作为调研样本,具有较强的代表性和真实性,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当前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态度和行为状况。由于问卷调查和访谈的随机性和偶然性,样本在不同调研指标之间的数量分布可能存在稍许失衡。

(二)研究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为主,辅以个案访谈。问卷采用笔者自行设计的“大学生低碳生活认知、态度及行为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大学生对于低碳生活的认知状况、情感态度状况和行为状况三方面,共计27道题。发放问卷400份,回收376份,回收率91.75%。

(三)样本基本信息。从表1可以了解此次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就性别来看,男性114人,占总数的30.3%;女性262人,占69.7%。就居住地看,家住城市的学生有119人,占31.6%; 家住农村的学生有257人,占68.4%。就专业划分看,理工科、农学类的学生有137人,占36.4%;文科类的学生有239人,占63.6%。就年级分类看,大一学生85人,占22.6%;大二学生120人,占31.9%;大三学生90人,占23.9%;大四学生81人,占21.5%。(表1)

二、当代大学生低碳认知、情感态度及行为践行状况

(一)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概念及内涵认知状况良好。在376份有效问卷中,在“是否知道低碳生活这个词”的问题回答中,绝大多数学生都知道其基本含义和大体内容,比重达到75.3%;表示熟悉含义和具体内容的学生比重占17.6%,表示“听说过,但不清楚是什么”的学生占6.4%;只有极少数学生表示“从未听过这个概念”,比例占0.8%。

从对低碳生活内涵的理解来看(多选),62%学生认为低碳生活是降低CO2排放,67.3%的学生认为低碳生活是节约能源消耗,41.5%的学生认为是低碳生活就是提高能源效率,29.8%的学生认为低碳生活就是发展新能源。

在“您知道日常生活是碳排放的主要途径之一吗”的问题上,有28.2%的学生表示“知道”,43.4%的学生表示“基本知道”,26.6%的学生表示“稍微知道”,只有1.9%的学生表示“完全不知道”。在“践行低碳生活是否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问题上,绝大多数学生(61.7%)持否定态度,25.3%的学生认为可能会对生活质量有所影响,认为践行低碳生活肯定会影响生活质量的学生的比重最少,占总量的6.6%。

由此可见,当代大学生对低碳生活及相关概念的认知状态良好,对日常生活与低碳行为的关系也存在比较客观和理性的认知。

(二)大学生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情感态度表现积极。在设计调查问卷时,对大学生低碳情感态度的认知主要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直接询问大学生有关低碳生活的问题来获知其对低碳生活的情感态度。在有关低碳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关系问题中,0.8%的学生认为与自身关系不大,那是政府的事;11.7%的学生认为,有点关系,但只局限于某些方面;36.7%的学生认为关系比较大;50.8%的学生认为关系非常大,且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在“我们是否应该倡导并践行低碳生活”的问题上,绝大多数的学生(83%)持完全肯定态度,认为践行低碳生活是应该的,且要从自身做起;9.6%的学生持部分肯定态度,认为践行低碳生活是应该的,不过主要应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二是间接方式,即依据大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及其表现的责任感和道德感来判断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情感态度。在“有没有考虑您的日常生活方式对环境产生影响“这个问题上,超过85%的学生表示有所考虑,9.3%的同学虽然没有考虑过但是想要了解。在践行低碳生活方式的预期结果方面,80.3%的学生认为践行低碳生活能够缓解全球气候变暖问题,且很有意义和必要;18.9%的学生人认为想法很美好,但实施会很困难。同时,为考察大学生对低碳与环保问题的了解情况,我们列举了一些与环保有关的关键词让学生选择(多选),结果显示,知道全球变暖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达到96.3%;知道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和节能减排的学生人数比例较高,分别是87.8%、81.1%和87%;知道《京都议定书》的人数比例居中,有60.6%;知道碳中和的人最少,仅占14.6%。

(三)大学生对低碳生活践行状况表现有待提升。对大学生低碳生活践行状况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实际情况;二是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意愿情况。调查结果表明,虽然大学生对低碳概念内涵的认知状况良好,对低碳生活方式的情感表现积极,但相当一部分同学仍处于是高碳生活状态。

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节约用水用电”问题上,只有9%的学生表示非常注意,41.8%的学生表示比较注意,47.9%的学生表示有些注意,但不严格,还有1.3%学生平时从不注意节约用水用电。具体到低碳实践案例的调查中,35%的学生表示不习惯随手关灯,41%的学生经常使电器处于待机状态,18.9%的学生就餐时会经常使用有偿一次性餐具,46.7%的学生存在浪费纸张的现象。

在问及今后是否存在低碳生活践行意愿时,49.7%的学生表示肯定会,并且还会努力带动周边的人一起行动;43.4%的学生表示会根据具体情况而定;4%的学生表示无所谓,只要不影响自己的生活就会参与;2.9%的学生则持完全否定态度,表示不想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

从大学生积极的低碳认知和情感表现来看,该群体对低碳生活的理念理解较为良好,情感态度也比较积极,但积极的低碳生活态度与真实的低碳生活行为之间存在着距离。

三、大学生群体低碳认知、情感态度与行为的差异与相关性分析

(一)专业差异与大学生低碳认知不存在相关性。根据假设,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同,理工类、农学类及文科类学生对大学生低碳生活概念及内涵的认知会存在些许差异,但实际检验结果却不能论证上述结论,即大学生的专业类别并没有影响其对低碳理念的认知。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假设方差相等的情况下,F检验显著性水平小于0.05,拒绝原假设,则方差不相等,双侧检验值大于0.05,接受方差不相等,可知理工、农学类和文科类的同学在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程度上不存在差异。(表2)

(二)家庭居住地与大学生的低碳认知之间不存在相关性。由于“家庭居住地”与“全球变暖关注程度”都是定类变量,所以选择交叉列联表进行分析,运用λ(Lambda)相关测量法来验证两者的相关性,λ的值为0.003,用家庭居住地来预测全球变暖关注程度可以消减0.3%的误差,表示家庭居住地与大学生对全球变暖关注程度之间基本不存在相关性。所以,无论家居农村还是城市的大学生,其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基本是相同的,没有太大的差异性。(表3)

(三)大学生低碳关注程度与低碳行为践行存在弱相关。根据λ的值为0.062,用个人对全球变暖的关注度来预测平时节约用水用电可以消减6.2%的误差,说明两者之间的关系很弱。0.062更接近于0,所以说个人对全球变暖的关注程度与平时节约用水用电的相关程度很弱,大学生的低碳行为并未与较好的低碳关注程度相一致,对低碳的关注程度并没有较好地转化为行为实践。(表4)

综上可见,大学生的专业设置、家庭居住地与大学生的低碳认知不存在相关性,即大学生的专业设置、家庭居住地对大学生的低碳认知不存在影响。而大学生的低碳认知及低碳践行度之间存在一定的弱相关性,说明大学生的低碳认知对大学生的低碳行为践行产生影响。

四、结论及建议

(一)认知方面:加强高校低碳教育,加强学生低碳理念认知。学校是大学生获取低碳信息最便捷、迅速和有效的方式,高校有必要充分利用自身资源,开展各种低碳宣传教育活动,营造浓郁的低碳校园氛围。通过各种途径如校园网、校园广播、校报、微信、飞信、微博等形式,以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在全校范围内大力宣传低碳意识,倡导低碳生活,营造高校范围内的低碳环境。

(二)情感方面:成立大学生低碳行为试点协会,用实际案例激发正面情感。高校可以在校园内成立低碳行为试点协会,制定低碳行为规则和规范,将低碳行为量化、细化和具体化,让大学生分批次参与低碳行为试点协会的活动,建立个人低碳档案,找出日常行为与低碳行为在碳排放上存在的差异,从而激发学生践行低碳行为、保护生态环境的正面情感和积极性。同时,低碳行为试点单位教育大学生如何采取“碳中和”措施来抵消生活中的碳排放,如鼓励学生种植绿色植物,回收日常废弃塑料制品,或定期缴纳一定费用成立“生态基金”,从而加强减排意识,在实际的碳排放中培养低碳正面情感。

低碳生活的理念范文5

关键词:低碳;景观设计;园林

中图分类号:TU986.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48

随着低碳生活理念的发展,我们必须将这一理念融入城市园林景观设计中,从而创造出一个宜居的绿色生态城市,为人们创造一个更加稳定、舒适的低碳生活环境。由于低碳生活概念出现在一个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导致人们对低碳生活的认识不够,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融入低碳生活的概念是很难的。虽然一些城市在景观设计中融入了低碳生活理念的理念,但在实践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在此基础上,笔者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对低碳园林景观设计进行了探讨与分析。

1 低碳园林景观设计中的问题

伴随着低碳理念,人们对低碳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在城市园林景观建设与设计时,设计人员必须将低碳生活观念自觉融入到园林景观设计中。但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低碳生活的园林景观设计仍然是一个问题,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低碳生活观理解

目前,许多城市在景观设计上,过多地关注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审美感受,忽视了景观的生态效应,园林景观本身具有的生态效应和低碳生活理念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果我们忽视了景观的生态效应,那就会使低碳生活理念融入不到景观设计中。

1.2 园林工程是一项工程量大、资源消耗大的系统工程

在当前城市园林建设中,无法避免资源过度浪费的情况。同时,为达到观赏效果快速见效的效果,对施工初期的过度堆积造成资源的浪费,造成了较高的养护成本,也影响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1.3 使用不合理的材料

在目前的景观设计中,使用的材料是不合理的,有些设计人员在设计中没有多方面考虑。如园林植物的植物选择忽视了生长速率和植物寿命,使园林植物的观赏期缩短,更替频繁,远期不能形成预期的效果,从而导致重复建设。景观设施没有考虑成本的情况,一些景观设施是可以使用木材结构的材料,但使用的钢结构的材料,从而提高了材料的成本。

1.4 忽视了利用生态技术

如雨水回收利用,太阳能的收集和利用生态节能技术。由于较高的施工成本,并不能形成直接的经济效益,在项目中使用较少。

2 融入低碳生活理念的园林景观设计

2.1 景观植物选择

在园林植物的选择上,设计人员应根据其特点和功能要求,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合理配置方案,以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加强可持续发展,真正做到低碳景观。常见园林植物配置模式包括以下几个:

2.1.1 落叶乔木和常绿灌木搭配

在固碳释氧能力上灌木树种明显高于乔木,灌木植物固碳释氧比草本和藤本植物高。根据试验,该植物类型的碳固定和氧释放能力为:常绿灌木>落叶乔木>常绿乔木>落叶灌木。因此,建议增加常绿灌木和落叶树的应用率,并可用于搭配。它能增加单位空间的绿地,改善冬季的绿化景观,也能有效增加绿地的固碳能力。

2.1.2 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

研究表明,速生树种的固碳能力明显高于慢生树种。但对于长远考虑,速生树种与慢生树种搭配种植,既能有较高的固碳效益,又能形成长期良好的植物景观和生态效益。

2.1.3 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搭配

彩叶植物固碳释氧能力比常绿植物更强,这可能是相关的(花色素苷)的叶中的含量和分布的差异,从而影响叶片光谱反射率的能力,但也影响光吸收。但是考虑到大多数的色叶植物和落叶植物在秋季和冬季是落叶,秋季和冬季的固体碳效益接近于零。因此,常绿植物与彩叶、落叶植物搭配,可以弥补这一不足,在确保秋季和冬季绿地的固碳释氧能力的同时,形成四个季节的植物景观。

2.1.4 老树和小树搭配

相对较小的树木,固碳能力比老树高。这是值得思考的,这可以成为一个强有力的证据,对目前的“大树进城”现象。在每棵植物的碳储存方面,老树远高于常规树种,但由于老树的数量基本不变,生长基本停止,碳储存更稳定,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贡献较小。然而,无论从生态效应,景观审美水平,或科学价值的历史方面,保护古代和著名的树木是不争的。因此,在同一时间,在建设低碳景观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在建设低碳景观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到这一点。

2.1.5 地方植物与常规园林植物配置

地方植物是当地的植物。这种植物有一个长期的进化过程,它可以适应当地的环境,其生理、遗传、形态特征和当地自然条件,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因此,适当增加当地植物,以及常规园林植物配置,不仅可以提高整体固碳能力,也能提高植物群落的生态稳定性和适应性,也能为当地园林植物资源的开发做出贡献。

2.2 园林景观水体选择

水在园林景观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选择合适的水体和水体中或在水生植物旁边,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水体景观。当然,有一些景观没有水体。在水体景观中,设计人员必须考虑地形、水体等因素的影响,选择合理的大小和形式。最好是采取最近的水,以避免不必要的浪费,而合理的规划和水植物配置。这不仅可以增加观赏价值的水景观,而且还节约用水,减少污染,从而形成一个良好的水循环。

2.3 景观材料选择

园林景观设计应以城市的自然环境为基础,然后进行连续的加工与改造,从而形成一个新的景观体系。而在改造过程中,将其应用到大量的景观材料中,并对景观的质量和景观效果有直接影响。因此,设计师必须注意景观材料的选择。为了满足低碳生活理念,园林景观材料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污染、重视园林材料的使用而受到重视。当然,在景观材料的选择上,应尽量使用当地的材料和当地的石材。这不仅可以节省材料的运输成本,可以搞活当地市场。特别能提高园林材料的利用率和成活率,并能提高当地的实际情况。

2.4 景观维护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为了保证植物正常生长。通常,我们采取施肥、病虫害防治等一系列措施。而在这一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这与低碳概念相反。因此,设计师必须考虑的情况,采取适当措施,增加植物种类,数量的措施,以确保园林植物的多样性。但在合理的范围内,应注意控制园林植物的多样性。

2.5 低碳景观建设思路

在低碳景观设计中,我们应该试着使用生产性景观。因此,它不仅可以有良好的观赏,而且还可以减少能源消耗。例如,在园林景观中单独开辟一个生态农业观光点,在园林中设置景观,建立小型太阳能发电厂,以进一步减少花园的能源消耗等。但在设计中,应控制发展的程度和规模。并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尽可能地保护和完善原有的生态系统,特别是应加强生态技术的使用。例如在水景设计中增加雨水花园,景观构筑物中加入太阳能板收集太阳能。既能节约能源,也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要结合这些理念,不仅可以优化和美化景观,而且还可以减少园林能耗,从而实现低碳园林。

低碳生活的理念范文6

一、低碳设计与产品

(一)低碳设计的特点

“低碳”和“设计”相结合,诞生了“低碳设计”这个词。“低碳设计”可以理解为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的设计、生产、贮运、销售、使用和回收等各个环节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设计。

(二)低碳产品的特点

低碳产品指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内,涵盖原材料、生产制造、流通、消费者使用、处置和回收等全过程的温室气体(主要是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的产品。低碳产品包罗万象,包括清洁碳、LED照明、幕墙、节能材料、气化炉、石头纸等。其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环保性

首先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低碳产品在产品生命周期内对使用者以及环境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符合国家对于环保型产品的要求。

2.可循环利用性

低碳产品的可循环性体现在产品使用后,其外壳、支架、包装等可以通过设计再利用于我们生活中,提升其价值;那些不可利用的部件通过技术的处理利于回收处理,不给环境带来多余的负担。

3.功能优化性

低碳产品不仅要有效减少消耗能源和资源的前提下,还要达到不降低产品的性价比,因而产品不仅保留它原有的功能外还可能具备其它功能,这样才能达到有限的资源条件下满足无限的市场需求,将资源利用价值的扩大化也是一种低碳设计角度。

二、低碳设计理念对产品的材料影响

低碳理念是贴近自然的设计理念,产品的选材就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设计师需要改变传统的选材模式——单纯只注重产品的外观、功能性、色泽、纹理等的选材方式,现在更多的要考虑原材料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原材料的选择上要确保材料是环保型、无毒、无污染且可回收、可再生的低碳材料。对于低碳设计理念的选材,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自身环保型材料,它们是可以再生的、使用寿命较长原材料作为产品设计的材料,例如木材、竹材、藤材等,它们都是大自然生长出的植物为原材,都是可以再生的资源并且在使用过后的废弃产品也不会造成环境的污染。二是材料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和能耗少的材料,在生产原材料的过程中避免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除去自然材料外在生产中还需要大量的复合型原材料,例如人造的合成材料、复合材料、玻璃、硬纸板等,由于这些原材料不可能直接获取,必须经过工业技术加工,所以在这个过程中必须保证对环境的无污染影响,在使用过后的回收可以被降解或者是回收再利用,成为一种良性的循环。

三、低碳设计理念对产品设计使用方式的影响

低碳理念的生活方式是对传统的产品进行的使用方式改造,设计师通过创新思维打破产品的使用模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低碳理念对产品使用方式的改变。

(一)产品使用过程的低碳设计

每件产品设计师都赋予它不同的使用功能,而在加入低碳理念后,更多的需要设计师考虑如何通过设计引导低碳生活的方式。下面分析现在设计师对于低碳使用方式设计出的产品。图1是一款名为“citycharge”手机充电站,它像是一把雨伞的设计,结合雨伞的结构形式作为太阳能的接收板,在光照充足的时候可以满足同时六个设备的充电,充分利用清洁能源发电,既可以有效利用太阳能,也可以方便快捷的满足移动的电器的蓄电问题。这款设计是将旧iPhone变身台灯和扬声器,其实更像是一个支架,通过它,我们可以对那些旧的iPhone进行再利用,让它们变身为台灯或是小型扬声器。充电接口是集成到基座内部的,所以我们在外面看不到多余的线缆。台灯基座的声学设计可以起到放大手机本身喇叭声音的作用。这样的可以将废旧的手机再次利用起来,唤醒他们再一次的生命,改变它原本的基本功能,沿用它的附加功能就可以变废为宝的成为生活的一个小产品。

(二)产品在储运过程的低碳设计

产品的储存和运输同样需要通过设计降低占用面积,节省使用空间,达到低碳的储运需要。设计师可以通过改变产品的结构形式来解决产品储运遇到的难题,例如,常用的办法为折叠结构转换产品的构成状态,有效的减少产品闲置时的体积;另外,还有将其通过堆叠的结构的设计,契合结构设计易拆装的连接方式,利用这些构成形式都可以带动低碳储运的目标。是专为寿司设计的可伸缩的寿司包装,这款为寿司准备的食品包装有着类似日本纸灯的结构与外观,你可根据盛装寿司的多少来决定其长度,方便携带,同时在储存包装空间也可以相对减少。是一款可以卷起来的链条梯子设计,这个可以卷起来的梯子在存储上就很有优势,它就像我们的自行车链条一样可以卷起来存储,也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调节梯子所需要的高度,它盘绕起来就像一条蛇,平时我们可以把它存储在阁楼或者车库的杂物间里,家里需要用到的时候可以随手拿来使用,既可以减少闲置的空间,同时更是在储运过程的低碳设计。

(三)产品回收阶段的低碳设计

低碳设计不但要考虑到生产使用的过程,同时要考虑如何可以低碳的回收利用处理废弃的产品。作为低碳设计,它也是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设计师的设计是需要尽可能的选择可以重复使用或者是可再生的材料,避免原材料的浪费,减少垃圾的产生,达到低碳回收设计。一款利用废弃结构件拼接的台灯设计,结构非常简单且没有任何装饰掩饰内部构造,并且拼装的台灯既符合使用的照明需要,同时还能满足调节光照角度的功能,造型简单成本低廉,没有材料的浪费,用多余的连接件就可以拼装出一款家家都需要的台灯,既是低碳回收的设计,同时也是时尚家居的设计。两款旧物改造的设计,利用废弃的产品经过设计师的再次设计赋予它们重新存在的形式与运用价值,从而实现废弃物在设计中的循环利用。

四、低碳设计理念对产品设计风格的影响

人们生活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产品,它们都有各自的价值在为人们服务着,没有产品人类已经无法继续生活下去。设计是为让人们得到更好的方式去生活,在现在设计更多的是要调节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生存的环境能够更和谐的发展下去,于是向我们提出低碳设计理念的设计师在为着时代的进步不断的努力。随着技术进步和社会发展,产品设计开始走向多元化,并被赋予多种功能与意义,由于工业发展与环境的不和谐对人们的生活造成极大影响,所以人们迫切的提出低碳理念的设计方式,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渗入低碳,由此也相应产品契合低碳理念的产品设计风格。在“低碳设计”的风潮下,有着一种设计风格开始被人们逐渐提及,就是“人性化设计”“人性化设计”的切入点是人和设计之间的协调关系,从人的角度出发的设计,其实跟低碳设计理念不谋而合,都是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在低碳设计理念的影响下人性化设计需要关注人与设计和环境的关系。人性化设计受低碳理念的影响是需要在改变产品使用方的同时增加它的趣味性,减少对资源的浪费,既是好的创新,也是一个新的选择。

只需沿包装虚线撕下,就可以获得一个舀洗衣粉的勺,这样的设计从材料的选择到设计的巧妙完全体现到人性化和低碳环保理念的结合,用纸做洗衣粉的包装袋子,可以避免塑料袋包装对环境的污染,同时考虑使用方式的便捷,不浪费一个边角,使用过程需要废弃的撕口处都可以利用起来作为使用工具,巧妙的设计将美观与造型和功能都融合在一起,方便人们的使用符合低碳设计理念下的人性化设计。为纸板桌设计也是印证低碳人性化设计一个很好的体现,它由厚的双层牛皮瓦楞纸构成,重6.5KG,无需胶带,仅需2分钟,就可以将其组装成整张桌子,桌面还可拆卸,随时替换。组装好的桌子可以担负起一个成年人的重量。这款桌子既满足了轻巧易携带的附加功能,同时还是选用硬纸板作为原材料拼接而成,所有的结构都是利用榫卯结构拼接,在连接方式都选用低碳性,不同的组合方式还可以固定桌板不同的高度,满足人们在行进过程中对办公桌需要的高度。设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不应是只关注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来作为出发点设计产品,更需要关注的是设计与周遭的环境之间的关系,低碳设计理念是为产品设计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要求,于是相继的出现更多倾向于低碳理念的设计风格,也被大众喜欢成为追捧的风格。

五、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