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1

关键词 麻疹 预防接种

调查结果

基本情况:2012年7月11日,贵港市人民医院网络直报1例临床诊断麻疹病例,住址为港北区武乐乡吉斗村,收到报告后,港北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调查处理,并采样送检。患者,男,2011年11月2日出生,2012年6月24日发病,无麻疹免疫史(未到初免年龄),主要症状为发热和腹泻。6月24日~27日在广州白云区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4天,未愈;为节省治疗费用,6月28日回乡治疗,先后在村医李伟祥处和武乐卫生院看病,病情未见好转,7月7日到贵港市人民医院儿科住院治疗,症状为发热、咳嗽和腹泻,没有出疹;9日患者开始出疹,因天季较热,以为是痱子,到11日诊断为麻疹并转到感染科治疗,18日病愈出院。患者的哥哥(6岁)和姐姐(4岁)均没有发病。经排查,近期该乡无麻疹疑似病例发生。

预防接种情况

武乐乡预防接种情况:武乐乡人口36306人,8个月龄~15岁儿童8606人,2006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出生儿童2531人,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均在95%以上,其中乙肝第3针98.92%(2459/2470),卡介苗99.96%(2469/2470),第3颗糖丸99.88%(2467/2470),百白破第四针99.76%(2464/2470),麻疹类疫苗第1针99.64%(2461/2470),麻疹类疫苗第2针97.66%(2297/2352)。

吉斗村预防接种情况:吉斗村人口6120人,8月龄~15岁儿童1121人,2006年1月1日~2011年6月30日出生儿童351人,免疫规划“五苗”接种率均95%以上,其中乙肝第3针100%(351/351),卡介苗100%(351/351),第3颗糖丸100%(351/351),百白破第3针100%(351/351),麻疹类疫苗第1针99.72%(350/351),麻疹类疫苗第2针99.42%(344/346)。

患者预防接种情况:卡介苗接种时间:2011年11月2日;乙肝接种时间:2011年11月2日、2011年12月3日、2012年5月23日;糖丸接种时间:2012年1月8日、2012年2月13日、2012年3月13日;百白破接种时间:2012年2月13日、2012年3月13日、2012年4月15日。患者接种完第1针百白破后,即随父母到广东。

防控措施

严格隔离治疗患者。11日患者被诊断为麻疹后立即转到感染科治疗,直到18日连续3天没有发热和其他症状,方出院回家。

加强疫情监测和报告。要求村医和卫生院要密切关注有关出疹性疾病动态,及时发现患者、及时报告。同时,要求村医生每天上午8:00进行病例报告,发现疑似病例及时转到卫生院进行治疗。

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提高易感人群的免疫力。2012年7月20日,武乐乡卫生院抽调15名医务人员分两组对吉斗村8个月~15岁以下儿童进行麻疹疫苗应急接种,应种人数1121人,实种1085人,接种率96.79%。

下一步防控措施

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把麻疹防控工作做为免疫规划工作的重点。投入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由于黄牌警告制度,将麻疹控制工作列为一项硬性考核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因此要加强麻疹防控工作,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参与配合的良好工作氛围。

开展麻疹局部强化免疫活动,及时对高危人群进行麻疹疫苗强化接种。

加强麻疹疫情监测和报告。要求各医疗机构和村医要认真关注有关出疹性疾病动态,及时发现患者、及时报告。

讨 论

这例出现咳嗽、结膜充血、流涕等,躯干和肢体出现红色斑丘疹,约1周后退疹,出疹部位有色素沉着的患者,经流行病学调查,结合临床及麻疹特异性IgM测定,证实为一起麻疹暴发。由于疫情报告及时,采取了以应急接种MV、隔离治疗现症患者等为重点的综合防制措施,疫情得到控制,采取措施得力,无二代病例发生。

近十几来,我区出现少量麻疹散发病例,无暴发疫情。由于本次暴发的儿童,为输入性病例,且发病时年龄未达到接种年龄,提示我区部分地区儿童基础免疫及加强免疫存在薄弱环节,尤其是流行儿童的免疫存在空白。今后,工作必须在作好麻疹基础免疫的情况下,重点落实加强免疫,必要时开展MV强化免疫工作[1,2],消除免疫空白人群,最后加强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管理,以达到预防控制和消灭麻疹的目的。

参考文献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2

唐达奚珣夫妇墓志考释

虢仲铜铭文及相关问题

洛阳洛宁东汉五层陶楼

西汉长私官铜鼎铭文考略

河南新安县洞真观壁画艺术

洛阳关林出土唐代花釉瓷罐赏析

唐陇西郡君独孤夫人墓志考略

探铲的发明和早期使用的历史

洛阳新获商代有铭青铜兵器

新出北魏淮南王元遵墓志考释

日本山形县出土刻字石斧略论

古代三门峡黄河漕运及历史地位

明代锦衣卫百户汪宪夫妇墓志考释

西安西郊南窑头村唐代陶窑发掘简报

洛阳孟津南陈北魏墓发掘简报

洛阳出土的一件唐代银器的定名

洛阳隋代回洛仓遗址2014年度考古发掘简报

试论我国博物馆宣传工作中的一些问题

河南新安县博物馆馆藏的汉晋建筑明器

西安长安区大兆汉代遗址发掘简报

洛阳林校西周车马坑发掘简报

洛阳新安汉函谷关遗址考古工作综述

偃师华润电厂东汉墓相关问题探析

洛阳唐宋墓志纹饰中的十二生肖图案

洛阳洛龙区唐城御府三座西晋墓发掘简报

河南沁阳唐代李洪钧墓发掘简报

洛阳嵩县云岩寺遗址考古调查报告

洛阳宋代赵思温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

河南省洛阳市北宋安番(审)韬墓发掘简报

河南省洛阳市苗南村两座宋墓发掘简报

从彩陶纹饰看中国史前晚期的太阳崇拜

从二里头文化的分布形势认识夏文化

西汉未央令官铜勺及其相关问题

洛阳孟津后沟玉冢调查勘探报告

洛阳围棋博物馆藏东汉弈棋画像石

唐武攸宜夫人李氏墓发掘简报

试析洛阳偃师一座东汉金缕玉衣墓的性质

河南灵宝铸鼎塬仰韶文化聚落群的结构分析

环太湖地区新石器时代祭坛群祭祀内涵初探

“天子驾六”产生的社会背景及祭祀功能初探

新安县博物馆藏宋代珍珠地瓷枕和三彩瓷枕

河南荥阳凤凰台遗址战国墓葬发掘简报

洛阳河拦沟村两座东汉墓发掘简报

郑州上街盛世新城小区西晋墓发掘简报

山东长清衔草寺遗迹调查考略

深圳“茅山公家塾”壁画中的“八仙蝙蝠图”

青铜文物的科学分析与腐蚀机理及保护方法略述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3

基层社会管理创新的实践与探索——乐天溪镇社会管理创新调查

借鉴外地先进经验 加强宜昌城市管理——关于赴无锡、新乡、洛阳市学习城市管理经验的考察报告

《三峡论坛》“三峡发展论坛”专栏征稿启事

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创新研究

基于移民安稳致富的三峡库区旅游业发展研究——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例

三峡工程网络调查问卷文化学分析

历史文化遗迹在建成宜昌国际水电旅游名城中的地位

“且兰”地考论

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因素、困境及路径选择

主体功能区战略背景下武陵山经济协作区发展路径选择

《土家族大辞典》编纂工作启动仪式暨第一次编委会会议在三峡大学举行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及应用——基于恩施州与湖北省的对比分析

依托动漫产业 保护和开发旅游目的地民间传说

对创建宜昌国际水电旅游名城的认识和思考

黄柏权教授申报的《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调查研究》获国家民委批准立项

龙麻布努语语音系统

《宋书》概数词的称数法研究

穆时英:上海都市文学的真正书写者

《洪疫之年》中的女性叙事技巧

世界银行移民政策高级顾问、著名社会学家迈克尔·塞尼(Michael Cernea)教授来访我校

主动融入宜昌都市圈 加快推进宜昌长阳一体化

破解统筹城乡发展难题的宜都经验

湘西自治州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思考

略谈唐代中国移民活动的类型

少数民族水库移民生计转型过程中传统文化的演变与调适——基于贵州省紫云自治县、罗甸县的调查

白鹤滩水电站跑马乡移民人口调查报告

西南少数民族水电移民文化保护与发展述论

《三峡论坛》征稿启事

Induced Earthquake Monitoring of the Three Gorges Reservoir

试析三峡水库管理的五大特点

屈原与20世纪初小说的叙事伦理——以《老残游记》为例

记南台湾府城奉祀爱国诗人屈原之庙宇

论宜昌在中的地位和作用

东夷“尊鸟”与荆楚“崇凤”比较研究

长江三峡发展研究院参与国家民委组织的武陵民族地区城镇化问题调研

“第二届湖北青年学者论坛”学术会议综述

略论清代对贵州苗疆“生界”的经营及影响

城市化进程中村落寺庙的复兴——浙中H村将军庙的个案研究

乌江流域阳戏的传承与研究

《三峡通史》编撰工作会议在我校举行

何伟军教授一行赴恩施小茅坡营村进行田野调查

发展品牌经济 建设品牌城市

《三峡论坛》“三峡发展论坛”专栏征稿启事

主持人语

“山寨”的文本解析与当代媒介表意

存在的叙述与叙述的存在——论林白小说叙述的存在性转向

麦克尤恩《水泥花园》中的不可靠叙述

主持人语

白鹤滩水电站移民实物指标调查问题探讨

关于三峡库区忠县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开县移民安置对县域经济发展的影响评价研究

三峡后续工作时期宜昌市三峡移民安稳致富长效机制研究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践与思考——以麻阳苗族自治县为例

屈原与中国诸文化

宜昌文化名人资源的保护与开发——以屈原和王昭君为例

浅谈湖北省旅游业对自然灾害的应对

旅游者摄影行为及对旅游地形象的表征研究——以凤凰古城旅游者为例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4

【关键词】高中历史审美

那么如何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呢?现从以下四个方面谈谈我的认识。

1.深入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热爱美。

历史中的美是无处不在的,纵观人类文明史,就是一部人类追求美、创造美的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历史教材本身就是审美教育的宝库。教师要全面熟悉教材,善于挖掘教材中的美育因素,引导学生发现美、热爱美。美育通常划分为自然美、社会美和艺术美三类。所谓自然美,就是各种自然事物呈现的美,既包括未经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如祖国的壮丽风光,又包括经过劳动改造的自然景物,如秦朝修筑的气势恢弘的万里长城,埃及充满神秘色彩的金字塔等。欣赏自然美,可以激发学生对自然、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和激情,丰富想象力,培养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所谓社会美,是指现实生活中社会事物和现象呈现的美。它来源于人的社会实践,因此人的美在社会美中占有中心地位。灿若星辰的民族精英、古今中外的风流人物,他们为实现人类的美好理想而奋斗不息,他们是心灵美的光辉典范,展现出人类创造历史的执着追求、闪光的智慧、高尚的人格和坚强的意志品质,这足以震撼学生心灵,唤起学生共鸣,激发奋发向上的情感力量,激励学生追求美、热爱美、创造美。所谓艺术美是指各种富丽堂皇的建筑、各具特色的雕塑、琳琅满目的工艺品、价值连城的绘画、书法、文学戏剧作品等等。艺术美对人的心灵和情感产生强大的穿透力,陶冶和净化着学生的心灵,促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发展,增强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了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2.运用多种直观教具,创造出审美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感受美、追求美

历史虽然已经飘逝,不能直接感知,但历史文物、历史图片和历史遗迹是可以直接感知的。因此,历史教师要善于通过文物、模型、地图、图片以及电影、电视、录像等直观教具进行历史教学。这些直观教具不仅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刺激人的视觉、听觉,增强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形成清晰的历史形象,烘托出浓厚的审美氛围,而且可以以事物的外在美来揭示事物本身所蕴涵的内在美,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例如讲"秦汉时期的文化"一节时,可播放气势磅礴的秦始皇陵兵马俑的资料片,指导学生观察兵马俑的阵容和肖像特点,在学生感受、感叹兵马俑阵容的严整宏伟、肖像的栩栩如生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透过历史形象的表象看到隐藏在其背后的实质,引导他们将兵马俑的庞大阵容与秦国富国强兵的内在史实联系起来,还可以引导他们将兵马俑拱卫秦始皇陵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联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才能激发审美想象力,激励学生探索美、追求美。

3.通过跨学科整合渗透,引导学生感悟美、鉴赏美

历史学科包罗万象,涵盖古今中外的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等等,历史学科这一综合性特征,决定了历史教学必然涉及其他学科,比如涉及语文、美术、音乐、地理等。传统的历史教学难以用相关学科专业的语言把教材中蕴涵的美生动具体地呈现给学生,对学生审美教育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层,限制了学生审美能力的提升和审美情趣的培养。如何才能让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受到美的熏陶,提高学生感悟美、鉴赏美的能力呢?跨学科整合渗透教学不失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途径。跨学科整合渗透教学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探索历史教学与其它学科的结合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为多元的知识结构,使学科知识通过整合、相互渗透、交叉,得以综合运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对学科知识的整合能力。譬如文化史教学中教师要引进美学理论,有针对性地渗透美学方面的知识,从美学角度分析作品的立意,无疑会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审美能力。当然,教师还可借助学生的才艺,通过多种形式进行跨学科整合教学,如让学生吟颂唐诗宋词、鉴赏名篇名画、演奏音乐家的名曲,不仅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而且提高了审美鉴赏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美、创造美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5

关键词: 三维目标 历史教学 教学目标

一、理清三个维度目标之间的联系

一直以来,我们沿用的是“教学大纲”,侧重于描述“教学目标”上的要求和期望,而忽视对教学目标的具体“基准”进行描述和设定。从课程目标到教学目标的过程并不是简移套用的过程,从理论性强、抽象性强的课程目标到具有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目标,其中应该有一个理论向实践过渡的过程。因此,课程标准中的三个维度目标需要细化,并具有鲜明的学科特色。教师在细分目标维度时,同时要考虑学科特色,不要将历史课变成语文课或者政治课,在进行教学设计、教学实践时要突出历史感。

《课程标准》中讲道:三维目标虽各有其本体价值,但是它们要根据具体的学生情况分析后各有侧重,且互为手段、互为目的、互相促进、相互转化。在进行一堂实际的历史教学过程中,任何一个目标都可成为学习目标,同时可作为实现其他二维目标的辅助条件,三维目标只有科学地协调才能达到高效的教学效果。三维目标尽管要根据学情分析后各有侧重,且互为目的,但从教学的总体上说,“知识与技能”是三维目标中的主线,贯穿于教学始终。事实上,只有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并掌握历史学科的知识结构、思维方法,才能切实实现三维目标。因为,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目标是可以通过一堂具体的历史课实现的,且可以设计教学反馈环节,知道学生是否实现此目标,《课程标准》中的“内容标准”明确规定了每一课应该掌握的知识点。但对三维目标的落实,决不意味着对学科知识的弱化,而是体现了对学科知识与能力的深度理解、融会贯通。

二、立足于课程标准,结合学情整合重难点

教师要指导学生理解教材,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使知识由点成线、由线成面、由面成体,构成基础知识的框架,促进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对教材内容的处理要深入浅出,紧扣重难点。

三、通过看、论、思的方法,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

具体的历史史实,基本的历史概念、历史规律是落实知识与能力目标的起点。我们所说的历史四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就构成具体历史史实,对这种知识就要让学生阅读吸收。在掌握具体的历史史实的基础上,通过学生历史学习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提升归纳概括能力而形成的对事件本质性的认识,就是历史概念的形成。对这部分知识就要让学生根据已有知识引申、拓展、总结得出,这是讨论和思考的环节。此外是基本的历史线索和规律。它是历史发展过程中历史现象内部紧密联系的反映,它包含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发展阶段的内在联系,以及对现今社会的启示作用。掌握历史规律一般有归纳法和演绎法两种方式。

四、优化教学过程,落实过程与方法教学目标

“过程”是指历史学习的经过,“方法”是指历史学习中的学法。“过程与方法”的详细表述应是通过什么样的教学过程学习什么知识,让学生学会怎么样的历史学习方法。新课标要求教师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转变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探究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做好教师的引导与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能力得到发展。

五、在体验式教学中,落实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学目标

由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具有潜移默化、体验性、持久性等特点,因此一般难以通过短时间内的几次课程显性地表达出来,更不可能一节历史课就培养出学生的人文情怀。不能采取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将教师个人情感、态度、价值观强加在学生的身上,只能通过教师进行精心的课前教学准备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感受中习得。教学应强调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应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己观察、思考的机会,在课堂中参与、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独特的感受。

让学生在创设的历史情境中体验。历史都是过去发生的事情,离学生实际生活遥远而陌生,教学中通过为学生创设身临其境的情境,还原知识产生的背景,增强知识的可理解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主动建构知识框架,产生学科感悟。历史教学中有大量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以利用,如教学中充分利用图像史料、考古成果、文字史料;带领学生参观历史遗址、遗迹、博物馆等;走访亲身经历过事件的人,听他们口述历史等。利用这些可见、可感的资源,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还可以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中得到感悟,从而为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打好基础。

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历史。倡导探究式的学习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将教师“教”转变成学生“学”,学生有了主动性才能有真实感想。在探究活动中,相比于听老师讲历史,亲身参与探究历史而形成的体验最深刻。如通过组织课堂分组讨论,或事先收集相关史料,举办历史长廊展,出演历史情景剧,或组织“历史问题调查”,写调查报告等活动,不但培养历史学习能力,而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其中历史情景剧是根据教学的要求,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以此形象地复现历史情景。学生既然要扮演历史人物,必然需要深刻解读历史人物,他们解读历史人物的过程其实就是在落实教学目标。这样不仅能加深学生对历史史实的识记,而且能培养学生找到看历史的视角。

历史课程标准中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教师设计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据。三维目标的落实是教师分析课程标准,整合历史教材等专业技能的体现,它影响到教学过程的实施和教学效果。教师只有通过不断的职业教育学习,工作后的教育培训,才能了解《课程标准》中的基本理念、设计思路、课程目标,以及课程的内容标准、教学建议和评估建议等内容。立足于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学习实践中总结经验,落实三维目标,是做好历史学科教学的出发点。

参与文献:

[1]黄伟.教学三维目标的落实[J].教育研究,2007(10).

[2]穆易宁.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考试测量命题改革[J].天津:历史教学,2005(4).

历史遗迹调查报告范文6

秦文公十年(前756年)立鄜畤。《史记•封禅书》“其后十六年,秦文公东猎汧、渭之间,卜居之而吉。文公梦黄蛇自天下属地,其口止于鄜衍。文公问史敦,敦曰:‘此上帝之徵,君其祠之。’于是作鄜畤,用三牲郊祭白帝焉。”[2]1358,卷28《封禅书》鄜畤在今甘肃华亭县麻庵乡境。秦宣公四年(前672年)所立密畤。[2]185,卷5《秦本纪》密畤在今甘肃华亭县麻庵乡境。秦灵公三年(前422年)建立的吴阳上畤、下畤。[2]704,卷15《六国年表》上、下畤在今甘肃华亭县麻庵乡境。秦献公十八年(前367年)所建畦畤。《史记•封禅书》“栎阳雨金,秦献公自以为得金瑞,故作畦畤栎阳,而祀白帝。”[2]1365,卷28《封禅书》畦畤在今陕西临潼东北。从秦襄公创西畤,到秦献公建畦畤,秦人在前后400余年中,不懈追求,创造和完善了有独自特色的畤祭祀典,成为后来封禅和都城南北郊礼天地(后称天坛、地坛)的先声。其实,秦襄公的西畤,也是总结民间早已有的农业祭祀创新而成的。徐中舒先生曾说:“秦国诸畤,出于当地传说,其初均为民间祠祀,所祭之庙为杂合体,其与五行配合乃后来之事。畤为峙立之意,民间所祭杂神,可能在田中立石以祭,属原始拜物教。”[4]535-536顺着徐先生思路,我们从造字上破析这一问题。畤字从田从寺。《说文解字•田部》“田,陈也,树谷曰田。象四口十阡陌之制也。凡田之属皆从田。”[5]290畤字以田为偏旁,说明其与土地耕植有关。而寺字的构形在金文中是上为止,下为又(即寸)。金文中,止为足之形,又为手之形,林义光《文源》言:“寸,象手形。”又言:金文寺“从又从之,本义为持。”《诗•大雅•瞻卬》“时维妇寺”句《正义》言:“寺,即侍也。”[6]577畤从田从寺,意为侍田,即人手足并用于田地之谓。而畤之肇始,当是农民祈求农业丰收的活动。由于原始农业对自然条件依赖极大,主宰风雨雷电的是天——上帝。所以早期的畤祭应为农民祈祷上天佑护的祭典。

而秦人之为秦,或者又与农业关系密切。从《史记•秦本纪》的记载可知,秦人自非子以来就擅长于畜牧业,尤其是养马。因其为王室养马有功,被周孝王“分土为附庸,邑之秦。”[2]177,卷5《秦本纪》此秦,史书中又称为秦亭、秦谷,在今甘肃清水、张川县境。非子封地何以称为秦?秦字的各种书体,包括金文“”“”,[7]卷7都是从禾。《说文解字》言:“秦,伯益之后所封国。地宜禾,从禾,舂省。一曰秦,禾名。”[5]146禾本为谷子(粟),是自大地湾以来西北先民所种植的一种主要粮食作物。而舂,指将谷子壳捣去,以便食用。从秦字字形构造证明,秦谷或秦亭系适宜于农业的地方,或者是一个农业生产为主要经济形态的地方。由于秦人迁徙至此,遂在从事传统畜牧业的同时,致力于农业生产。在这种情况下,以祈求上天佑护农业丰收的畤祭,就从民间走向国家层面,而正式开创了畤祭。秦人开创的畤祭,不仅在春秋战国时期为周人所仿效,在秦皇朝灭亡以后,也被汉人继承和发扬。汉人将秦国的畤祀与五行学说相联系,用秦朝的四畤加上汉高祖新立的北畤,合称五畤,以与五行相合。《史记•封禅书》载:(汉王)二年,东击项籍而还入关,问:“故秦时上帝祠何帝也?”对曰:“四帝,有白、青、黄、赤帝之祠。”高祖曰:“吾闻天有五帝,而有四,何也?”莫知其说。于是高祖曰:“吾知之矣,乃待我而具五也。”乃立黑帝祠,命曰北畤。[2]1378,卷28《封禅书》所谓“莫知其说”,其实就是时人尚未将秦之畤祭与阴阳五行的关系编造圆满。汉人所言之秦之四畤,乃指秦文公所立鄜畤、秦宣公所立之密畤、秦灵公所立吴阳上畤和下畤。①虽然汉人未将西畤和畦畤列入秦之四畤中,但据《史记•封禅书》,汉帝在祭五畤的同时,“西畤、畦畤,祠如其故,上不亲往。”即仍定时对西畤和畦畤进行祭祀。

礼县鸾亭山为秦汉西畤遗址

据甘肃省文物考古所等五单位编著的《西汉水上游考古调查报告》介绍:[8](鸾亭山)遗址位于礼县城关镇后排村北侧,东为燕河(燕子河),西为刘家沟,南为县城,北为黄土峁梁地带,地势险峻。遗址位于山顶被挖断的山脊上,坡度比较缓,面积约2000平方米,海拔1576.9米。鸾亭山为县城最高点,山上和山下有汉墓,西侧的刘家沟里有墓葬,山的第3~4级台地上曾经出土玉戈,也曾采集到“长乐未央”瓦当和冥钱,山的最高点有祭礼坑和汉代的建筑遗迹,祭祀坑被盗。山腰的两翼还有对称的夯土台,山腰东部的夯土呈梯形,东西长20、南北宽25、高6米。山顶为夯土,面积20×20平方米。山顶上面散落大量的瓦片、陶片和骨头,另外还留有石头铺制的散水遗迹。瓦有板瓦和筒瓦,纹饰为粗绳纹,内饰布纹,还有内饰方格纹的。半山腰也散落瓦片。采集到乳状矮足鬲,素面泥质红陶鬲足、灰陶罐等。梁云先生对鸾亭山遗址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鸾亭山山顶应是历史上西畤的一部分。[9]我们赞同这一判断。在犬戎之乱中,秦襄公出兵勤王,且护送平王到洛邑,被封为诸侯,回西垂后创立西畤。关于秦襄公建西畤,《史记》中有如下说法:《秦本纪》:襄公“七年春,周幽王用褒姒废太子,立褒姒子为适(嫡),数欺诸侯,诸侯叛之。

西戎犬戎与申侯伐周,杀幽王郦山下。而秦襄公将兵救周,战甚力,有功。周避犬戎难,东徙雒邑,襄公以兵送周平王。平王封襄公为诸侯,赐之岐以西之地。曰:‘戎无道,侵夺我岐、丰之地,秦能攻逐戎,即有其地。’与誓,封爵之。襄公于是始国,与诸侯通使聘享之礼,乃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三,祠上帝西畤。”[2]179,卷5《秦本纪》《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引《秦纪》载:“襄公立,享国十二年。初为西畤。葬西垂。”①[2]285,卷6《秦始皇本纪》《六国年表序》中言:“太史公读《秦记》,至犬戎败幽王,周东徙洛邑,秦襄公始封为诸侯,作西畤用事上帝,僭端见矣。”《十二诸侯年表》:“(周)平王元年/秦襄公八年,初立西畤,祠白帝。”《封禅书》:“自周克殷后十四世,世益衰,礼乐废,诸侯恣行,而幽王为犬戎所败,周东徙雒邑。秦襄公攻戎救周,始列为诸侯。秦襄公既侯,居西垂,自以为主少皞之神,作西畤,祠白帝,其牲用骝驹黄牛羝羊各一云。”[2]1358卷28《封禅书》秦襄公所立之西畤,因在西(县)而得名。西,或称西垂、西犬丘,秦人实行县制后,称西县,辖属于陇西郡。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郡县制推向全国各地,西县仍属陇西郡。张守节《史记正义》引《括地志》言:西垂在“秦州上邽县西南九十里,汉陇西西县是也。”[2]178,卷5《秦本纪》正义即今甘肃礼县境。司马贞《史记索隐》称:“襄公始列为诸侯,自以为居西,西,县名,故作西畤,祠白帝。畤,止也,言神灵之所依止也。亦音市,谓为坛以祭天也。”[2]179,卷5《秦本纪》其所谓西,则后来之西县,亦即今之礼县境。近十几年的考古发掘,证实了礼县为秦人发祥地西垂、西犬丘,秦汉陇西郡西县之所在。因而襄公所立西畤在今礼县境。那么,西畤在礼县的具置如何?汉人记载西畤时说:“祭人先于陇西西县人先山,山上皆有土人,山下有畤,埒如种菜畦,畤中各有一土封,故云畤。”[10]100《史记•封禅书•正义》言“晋灼曰:《汉注》在陇西西县人先祠山下,形如种韭畦,畦各一土封。”[2]1365,卷28《封禅书》这两条材料,或言西畤在“陇西西县人先祠山下”,或说“祭人先于陇西西县人先山,山上皆有土人,山下有畤”。人先即人祖,人之祖先的意思。查古籍中“人先山”一名,仅在此出现。而“人祖山”却有两处。一在今甘肃张掖。《明一统志》卷37陕西行都指挥使司(即今甘肃张掖甘州区)山川类下有“人祖山,在都司城东北四十五里,其山不毛。”《甘肃通志》卷6《山川•甘州府》记载“人祖山,在县东北四十里,俗名快活山,其山不毛。”一在今山西吉县。《山西通志》卷167记载,吉州“伏羲庙在庖山巅,相传伏羲为人祖,故此山亦名人祖山,有旧碑,传为伏羲氏故宫。”后者明确称,因传伏羲为人祖,故名此山为人祖山。由此,可知称为人先或人祖者当应为一位古代传说系统中的神人或家族之始祖。

《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据秦人遗留史书《秦纪》记载,秦封侯以后居于并葬于西垂的秦君只有秦襄公及其子秦文公。礼县大堡子山发掘有秦公陵墓,或为二者之一。秦封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大事,应该祭告祖先,于是秦襄公到祖庙去告祖,这是西畤之祭为史书所记之始。秦襄公时西畤人先山之“人先”应为其时秦人所认定的祖宗,至少是一位有关系的神祗。《史记•秦本纪》中秦君世系及其事迹的材料抄自秦史,该文称,秦襄公“祠上帝西畤”,而《封禅书》则说襄公“自以为主少皡之神,作西畤,祠白帝。”上帝者,天帝也。上也可以释为上下之上,即以前的为帝者,或即秦人之始祖。②而白帝,则是少皡。少皡又写作少昊。《路史》后纪第7卷《小(少)昊》称,“小昊青阳氏,名质,纪姓,其父曰清,黄帝之第五子,方傫氏之生也。胙土于清,是为青阳。配于类氏曰娥,居河之微,逆星流槎,奏便媚之乐,乐而忘归,震,而生质也,白帝子也。”[11]95,卷7《小昊》文中之“居河之微……震(娠),而生质也,白帝子也”一句极为重要,是说少昊生于大河(即黄河)上游,是西天上帝白帝使其母受孕而生,故称其为白帝子。而礼县即在大河上游的西北地区,故礼县一带或为少昊出生地或活动地。少昊有子大业,大业生皋陶,皋陶生伯翳,伯翳或写作伯益。《史记•秦始皇本纪》“太史公曰”称:“秦之先曰伯翳,尝有功于唐虞之际,受土赐姓。及殷夏之间微散。至周之衰,秦兴,邑于西垂。”[2]276,卷6《秦始皇本纪》称因伯益有功于唐虞,舜遂封土赐姓予之。

以上资料证明,伯益为秦人之先祖,而少昊又是伯益的高祖,即秦人之始祖。《路史》称:“(伯益)生大廉、若木、恩成。大廉事夏后为鸟俗氏、路俗氏。后有孟亏、仲衍。孟亏能帅翳者,作土于箫,是为箫孟氏。夏后氏衰,孟亏去之,而凤凰随焉。仲衍臣商,太戊其裔。戎胥轩内郦山氏生仲潏。仲潏生处父。处父健步,是为蜚廉。生革暨季胜。胜二世造父,封赵。七世叔带乃隶晋九世。……革五世曰非子,孝王封之秦谷,使复为嬴氏。五世襄公勤于平王,锡之岐丰,以为侯。”[11]97,卷7《小昊》《史记•秦本纪》有另一套非子以上秦人祖宗系统,大体以颛顼为其始祖,其孙女脩生大业,大业生大费(即伯翳),大费生大廉、若木,大廉玄孙为孟戏、中衍,若木玄孙为费昌,中衍玄孙中潏,中潏以下大体与《路史》同。因秦襄公立西畤祭少昊,则其所认之始祖应为少昊,故以下以《路史》之非子以前宗祖系统,非子以后以《史记•秦本纪》之宗祖系统接入,做出秦襄公以上之秦宗族世系表:黄帝─清─少昊(质)─大业─皋陶─伯益(栢翳、大费,始赐嬴氏)─大廉(鸟俗氏)……①仲衍……戎胥轩─仲潏─处父(蜚廉)─恶来(革)─女防─旁皋─太几─大骆─非子(秦嬴)─秦侯─公伯─秦仲(为大夫)─庄公(西垂大夫)─襄公(封公建国)这是秦人自始祖少昊至高祖伯益,又至五世祖非子被周孝王封于秦谷,即西犬丘、西垂,再至襄公从西垂崛起建国的世系传承的一种传说。也就是说秦襄公时的祖先认识,应以少昊为始祖,封土得姓者伯益为高祖,而封于秦谷的非子为直接祖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