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

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1

【关键词】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方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和医学的发展,新的医学模式对临床护理教学提出更高的要求,其方法和手段也将向现代化、多样化 方向发展,而手术室工作具有极强的特殊性:无菌严格,秩序严谨,工作节奏快,抢救过程紧张,常使实习护士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如何提高实习护士在手术室的学习效率,使实习护士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掌握手术室护理技术,对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教学方法提出了严格要求针对手术室临床护理教学问题,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进行如下探讨分析,报告如下。

1 影响手术室护理教学的不利因素

1.1 学生自身的因素(1)理论与实践脱离 学生接受的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脱节,学生重理论、轻实践。(2)依赖性较强 缺乏主动性思考,习惯于被动工作,依赖带教老师指导。(3)自信心差 缩手缩脚,失去许多临床操作机会。(4)沟通能力弱 手术室护理的服务对象不仅是病人还有手术医生,学生在与人沟通时存在着拘谨、生硬、被动、不自信的现象。(5)其它因素学生因找工作不安心实习,或是专业思想不稳定,不重视实习,恐惧心理,身心健康等。

1.2 教师方面的因素(1)师资力量不足 我科每年承担着近100名实习生的带教工作,带教老师仅10名,而且有些带教经验不足,特别在面对护理系本科生的带教力量相对薄弱,教师缺乏综合性知识的积累,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2)手术室临床带教老师在带教的同时,还承担着繁重的手术任务,双重任务造成带教老师有时忽略临床教学工作。(3)缺乏耐心 有些老师嫌学生动作慢而不让她们动手;对学生缺乏耐心细致的讲解 ,导致了学生盲目跟从 ,动手不动脑,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对知识的掌握难以系统化。

1.3 其他因素受医疗环境的影响,新的医疗差错事故责任认定与处理结果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到了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临床教师将“放手不放眼”过渡到尽可能不让学生操作,从而使学生缺少了许多操作机会,也丧失了自信心,妨碍了临床教学任务的完成。另外,现在就业困难使学生过早离开实习岗位。

2 手术室护理教学方法的改进

2.1 正确认识临床护理教学(1)临床护理教学的含义:临床护理教学是帮助学生将以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有关诊断、治疗及护理病人的操作技能相结合,为学生提供把基础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相结合的过程。(2)教师榜样作用 临床教师既是护理实践的参与者,又是护理教育者 ,要有广泛的专业知识和娴熟的工作技能,积累经验施之于人,使学生能够尽早成为一个合格的护理工作者。

2.2 端正学生的实习态度经常与学生沟通,使其认识到实习过程的重要性,是从事临床工作不可缺的一个阶段,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是岗位竞争最有力的武器。

3 合理的教学方法

3.1 授课从理论到实践,再上升到理论,授课是理论升华不可缺的方式,是评价教学效果重要部分,所以我们要求:(1)授课时语言表达应规范化,操作示范标准化,训练方式多样化。包括理论学习、多媒体教学、情景模拟教学等。(2)授课要有艺术性 :授课应做到层次清晰、重点突出、 印象深刻,达到能在实习过程中给学生以真正的指导,一节课的条理性、层次性、灵活性的掌握和展开可以充分显示一个教员的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1]。

3.2 临床带教进入临床实际工作是学生由理论向实践的转变,临床带教的质量与实习时间的合理安排是决定实习质量高低极其关键的阶段 。具体时间安排 第1周,让学生熟悉环境,了解手术室基本理论知识、操作规程。第 2、3周,在全面了解基本知识的基础上,开展整体护理实习,从简单操作到复杂的过程,从单个操作到整体操作,从情景模拟操作到实际临床操作。第 4周,继续强化实施整体护理,作好评估工作。 具体内容安排:(1)了解手术室基本知识:每批学生由带教老师首先介绍环境,了解手术室的布局、区域划分及各项规章制度,重点掌握清点制度、查对制度、标本管理制度、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制度。(2)实施整体护理带教:此阶段不断加强和巩 固基本理论知识,并运用护理程序对手术病人实施术前、术中、术后整体护理。(3)情景模拟教学 将实验室按医院管理要求改装成模拟手术室,让学生身临其境 ,实习时能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从而消除陌生感,将多而繁琐的护理操作统筹安排 ,按照手术室要求演练成完整的手术 ,并将手术室护理操作融入其中。教师强调各项操作的要点和注意事项,然后由学生分组演练,以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能力[2]。

3.3教学效果的评估与反馈

3.3.1 出手术室前,由护士长、主管带教老师对学生学习内容及护理记录进行检查、指导,对学生在整个实习中有一个比较全面的评价。评价依据是[3]:(1)是否全面了解手术室基本知识,无菌操作掌握程度如何;(2)实施整体护理时,对病人是否进 行耐心的指导和宣教,对病人的症状反应是否进行仔细观察;(3)制订护理计划是否合理;(4)各种记录是否及时准确。

3.3.2 带教老师与学生进行座谈,反馈实习中的问题进行总结,征求学生对带教的意见和要求,不断改进带教方法,提高带教质量。

3.4 追踪调查我们正在着手调查不同年限在我科实习毕业后又从事临床护理工作的同志,了解他们工作情况,与其交流,反馈信息,总结经验,进一步完善和提高我们手术室的护理教学工作。

总之,护理专业是 21世纪就业前景好、市场需求大的专业 ;同时,随着我国医疗改革的完善 ,面对的是一个更加开放的医疗市场,护理专业也面临机遇和挑战。搞好护理教育,完善护理专业课程改革 ,使护理专业适应市场需求并与国际护理接轨,加快发展护理专业教育的步伐,已成为国内业内人士关注的热点。

【参考文献】

[1] 梁涛,李岭.论护理临床教学的几个重要环节.中华护理杂志,1999,11:677-679.

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2

[关键词] 中医护理;教学模式;转变

[中图分类号]G42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5(a)-109-02

中医护理是遵循中医学理论体系,突出中医辨证施护特点的护理原则和护理操作技术、方法的总和。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医疗卫生已不单纯是为了治疗疾病,而是让患者康复并维护全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1]。对护理专业的学生加强专业理论教育和技能训练是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高素质护士所做的必要准备。现代护理专业的学生学习并较好地掌握中医护理理论,熟练地运用中医护理技术和方法,对适应和发展科学的护理模式,不断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中医护理教育教学的现状

中医护理教育在全面实施改革开放后加强了对中医护理人才的培养和学术交流,护士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中医护理事业正在从附属走向专业。但是中医护理教育在很大程度和范围内还存在不足,如临床需求与教学的矛盾、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师资与教学内容的矛盾等[2],致使一些中医护理人才进入临床后无法找准定位,在很大程度上不能体现优势和发挥作用。只有探索或创建新的教育模式,摆脱陈旧的教育模式,积极寻找中医护理教育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为临床服务的目的,教育才能结出丰硕之果[3]。

中医护理首先要求学生系统学习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等中医学的基础和骨干课程。在学习中医护理学基础时,普遍存在着兴趣不高、不愿动手实践的问题。应该说,中医护理学基础中的基本理论与其他中医课程存在着一定的雷同和重复,讲授这门课的难度也在于如何把握课程特色、以何种形式讲授其基本内容。

2 中医护理教育应当探索新的教育模式

2.1 重视师资的培养

要想探索新的教育模式,首先就要建设一支高水平的中医护理教师队伍,因此构筑中医护理师资人才,是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在中医护理人员中,具有本科学历的人员为数不多,要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地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扎实的中医理论基础、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开拓创新精神的中医护理人才,是中医护理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4]。

我们一向认为教学质量的好坏,关键是教师的水平高低。要使学生真正掌握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教师首先要熟练掌握中医护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此,系统地学习中医护理理论和相关的许多技术,如《中药学》、《推拿按摩学》、《针灸学》,参加有关中医护理知识的培训,到中医医院进修学习,教师之间相互听课和集体备课,从中学习不同教师应用中医护理知识的技巧。

2.2授课形式多样化

教师课程讲授应改变传统的主动教、被动学的单一模式,应拓展课堂讨论、启发式提问、角色扮演、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方式,增加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常用中药知识的学习应采用多种教学模式。除常用课堂教学外,还可带学生参观中药标本实验室。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多地利用多媒体课件,使学生能通过图片视频看到中药的鲜药、成药、饮片等性状以及中药的产业化发展,便于通过形象记忆加深印象[5]。

2.3结合中医护理基本技术,进行基护技能的培养

本校历来重视学生操作技能的学习与提高,教师通过改革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并随时与中医护理技术相联系。在相关项目的操作练习课中增加中医方面的知识,如灌肠法与中医的导便法相似,在保留灌肠法中,学习运用中药灌肠治疗某些疾病;在注射法练习中,结合中医的穴位进行穴位注射,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同时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6]。

2.4 开展第二课堂活动,弥补理论与操作技能的不足

由于中医的护理理论及技能较多,而中医基础课课时较少,很多内容在课堂上不可能完成,因此对于常用的护理技术,我们通过第二课堂(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范围之外的教育活动)完成。如按摩法和拔罐法等。按摩法是运用医护人员的双手,在患者身上推穴道、循经络,并结合有关部位进行按摩,使机体内部产生发散、宣通、补泻等作用;拔罐法是利用燃烧排空罐内空气,造成负压,使之吸附于施术部位的体表产生温热刺激,造成局部淤血现象的一种方法,此法具有温经通络、祛湿逐寒、行气活血及消肿止痛的功用[7]。结合临床常见的颈椎病、风湿痹痛等症,教给学生常用的手法,并到社区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锻炼了动手能力,体会到自身的价值和护理工作的意义。

2.5 加强对外中医护理学术交流与合作,使祖国医学护理发扬光大

中医护理要发展、提高和完善,中医护理教育作为先行者应走在前列,及时了解国际护理学科的发展,使一些先进的护理经验和信息为我所用,向国际护理界广泛宣传中医护理,让中医护理为世界人民的保健事业服务。因此,作为护理专业的学生有必要学习中医护理知识和技能,运用这些理论维护自我健康和患者的健康,使祖国的医学护理发扬光大[8]。

总之,中医护理教育应发挥中医的优势和特色,在不断创新中寻求发展,为我国的护理事业做出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全冬.浅谈多元文化护理[J].护理学杂志,1998,13(3):184.

[2]周萍.中医基本常识与针灸学[M].合肥: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2-54.

[3]张玉珍.中医护理学[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91:103.

[4]吴霞.现代中医药应用与研究大系[M].上海:上海中医药出版社,1994:20.

[5]李冰雪,王峰,吴丽圆,等.亟需开展医学高职高专学生的生物安全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8,5(4):78.

[6]朱怡,方敏,高显琼,等.从护理学发展谈现代实习护生的教育[J].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93.

[7]张群,吴曙光.转变教育思想观念 促进高教改革[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18):104.

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3

关键词:护理专业 实验教学 改革 不足 对策从培养目标上看,护理专业更注重的是应用型和技能型的护理人才培养,实验教学是护理专业教学的基本方法。但我国延续的是封建式的教育,哪怕是采用实验教学,也免不了走入只注重理论而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的怪圈。文章正是基于这一点,结合实验教学实践,就实验教学而做出的思考。

一、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的现状

整体上看,传统护理教学模式中,护理实验过于单一、简单,技能操作也大多有“作秀”之嫌,设备陈旧而简单,教学内容多以教材为准,总体水平较低,和医院的临床工作脱节严重。具体表现在:

(一)护理教材和临床实践脱节

在传统的护理实验教学中,任以21项护理基本操作为主,主要有无菌技术基本操作、口腔护理、铺床、导尿技术及护理、氧气吸入等,而在实践中,新技术,新知识的不断添加,如电脑录入医嘱、数码皮试等在临床中普遍应用,但教材没有及时更新,甚至常见的留置针在教材中也涉及较少。这就形成了一个怪现象,即护理专业的护生临床后一切都需从头学起,导致新护士上手慢,动手能力差,对新技术不了解等问题。

(二)教学模式较单一

在传统的护理专业的实验教学中,延续的是演示-模仿练习-指导三段式模式,教学中,教师更注重学对操作程序的精确性的强调,在动作上更注重规范,而对护生在操作中的应变能力培养则不太重视。虽然这种手把手式的教学从一定程度上能给予护生以引导,但忽视了作为学习主体的护生的主观能动性,护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所讲授的内容,一旦脱离教师的指导,便显得不知所措。特别是护生进入临床后,需要面对各种复杂而多变的紧急情况,在学习中长期形成的依样画瓢的思维模式让护生的实践能力大大削弱,适应能力不高。

(三)实验室设备不足

首先,随着医学科学和材料科学的不断发展,新的医疗器械不断研发、投入使用,临床中虽然有能力能够利用,而学校却因经费方面的因素,无能力购买高昂的新器械用于教学,导致护生实践能力和临床的脱节;其次,近年来随着大专医学院校的扩张,护生数量的增加造成了学校实验室和实习基地之间的差距,以至于新毕业护生动手能力差;此外还因教师在实验教学中以基本理论、知识和概念教为主,让实验设备成为了空头摆设。

除此之外,实验教学理念落后、实验室管理水平滞后、护生动手能力差等也是当前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存在的常见问题。

二、提高护理专业实验教学的建议

针对上述现状,要提高护理专业实验教学效率,促进护生实践能力的发展,还需立足于护生这一主体,以观念和教材的更新和教学模式的改革等多方面着手进行。

(一)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

现代医学发展让护理模式从传统的以疾病为中心逐渐转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系统化模式上,那么,在教学中,对护生的技能要求更高,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树立以人为本的意识。以人为本首要要做到以护生为本,以护生的护理技能培养为本。众所周知,护生是学习的主体,但传统的护理专业实验教学中却注重教师的教而不注重护生的学,这是完全为本护理教育原理的,这不仅不利于护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更可能导致护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另一方面,强调以人为本,是要护生在掌握基本护理技能的基础上以人的健康为护理目的,在临床实践中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意识,不断提高自我技能,为护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二)注重教材和模式的更新和改革

科学和医疗技术的发展让我们不得不对现有以来哦和护理教材和设备进行思考,如在医院临床中,氧气吸入、电动吸痰等已经有了中心控制、管道化应用,而教材中依旧是人工操作,再如目前部分医院使用一次性医疗用品,而教材中依旧按部就班地进行讲授,导致很多护生在临床中不安规程操作,违反无菌操作要求,甚至造成威胁病人的生命安全现象。这就要求各医学院校在结合院校的实际情况时,要结合最新医疗技术的发展来整合教材,对教材中落后的章节进行修正,甚至是剔除,而对新增技术则要及时补充。

在教学模式上,要改变传统的单一的三段式教学模式,综合利用演示教学法、PBL教学法、任务教学法、情境教学法、角色扮演法、体验法、技能操作讲解法、分解整合法、考核反馈法、分析总结法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教学中要注重对护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从传统“教”的角色逐步过渡到“引”的角色,让护生在主体参与的情况下获得真正的护理技能。

(三)增设实验器材,加强实验室管理

一方面,院校要争取相关资金,对现有实验室器材进行增补,对落后的器材进行更新,保证护理实验教学能在以实验为基础的环境中进行;另一方面,院校要根据自身实际,采用循环或轮流的方式来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甚至可以利用周末时间开放实验室,增加护生参与实验的时间,促进技能的提高。在管理方面,要以绩效制为基本管理理念,提倡“优劳优酬”的管理来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保证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总之,在新的历史时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已成为护理专业培养的基本方向,护理专业教学应落实以实验为主的教学模式,从多方面着手来提高实验教学的效率,促进护生临床技能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杜洪瑶.《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的实践与创新[J],心理医生,2011年9月(下)总第200期。

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4

[关键词] 外科手术;护理教学;心理护理;办法

[中图分类号] R-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3)04(c)-0151-02

通过分析现今我国医护院校人才培养的教学方法,了解护士培养现状。通过将心理教学的多种方法融入到护理教学中,发挥双方的优势,进一步提高护理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心理教学的相应办法应用到护理教学的效果,开展了此次分析,现报道如下:

1 我国外科术后教学的发展现状

我国外科手术中,可将手术护理专业的教学分为两个方向,即术前护理和术后护理,针对不同的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在术后护理的教学中,可将相关知识和相关器材的规范使用作为教学的中心任务,同时纳入术后护理中基础伤口的护理技巧和护理禁忌。例如在外科手术中,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外科手术的,实施正确的护理办法,使其更好地配合外科手术护理的顺利完成,为患者提供更加专业的医疗护理服务,帮助患者在手术前后在生理和心理上都达到良好的状态。

我国很多医学专科院校都已开设了医护专业,并将外科手术的护理教学作为学科发展的中心和重点,针对医学专业的课程进行了优化,对护理专业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都设立了严格的要求和标准[1-2]。随着心理学的迅速发展,护理专业教学中心理护理教学也得到了良好发展和应用。

2 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和方法

2.1 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

2.1.1 学术作用 心理教学是借助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结合外科手术术后病理的特点,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作用。心理教学融合进护理教学是目前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环节。通过心理学理论的积极引导和有效干预,可以将护理教学实施的更加专业化和综合化。在护理教学中,针对医患的提示和服务因素,开展医学专业的护理和帮助,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后加速身体的恢复,同时减少多种并发症的发生概率[3-4]。

在护理教学中融入心理学教学,可以将医学护理、心理治疗、心理暗示有效结合起来,这也是目前心理学和医学相互交织的学术焦点。可以认为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其中重要的学术作用。

2.1.2 现实作用 心理学对于护理教学也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作用。心理学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通过分析患者的术后心理特征和术后群体的心理变化过程,对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和引导,尤其是术后意志消沉的患者,心理辅助可以帮助患者在术后重新树立信心和决心。对于外科手术部位较为特殊的患者,术后会产生严重的心理障碍,由于害羞和逃避等心理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患者极易出现情绪低落,不能有效配合术后护理和治疗,影响治疗效果。在术后护理中,对患者进行积极的心理干预,密切关注患者心理因素的变化,对于患者术后更好的恢复有着重要的作用[5-6]。

2.2 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方法

2.2.1 舆情教学法(处理患者和家人关系) 舆情教学法是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最常用且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借助心理学中关系认识和关系处理的方法,对不同的心理群体开展护理工作,可以良好处理护士、患者、患者家属之间的关系。

舆情教学法发挥作用的主体是护士,因为护士在术后护理中占据着主导和支配地位,同时也是患者和家属的中心纽带。运用舆情教学法后,护士可以明确察觉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变化和心理特征。开展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后,可以良好改善患者、家属、护士之家的关系,提高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在外科手术后,针对疾病与治疗给患者和家属带来的心理障碍,可以采用舆情教学理论制定有效的护理方案。例如在大肠术后的护理工作中,患者需要特殊的医学护理,且医学护理的效果会对患者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影响,使得个别内向的患者发生性格突变,出现暴躁和自卑病症,此时需要联合患者家属对患者开展心理疏导和有效护理,帮助其正确认识术后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2.2.2 心理暗示教学法 心理暗示教学法也是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最常用且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可有效帮助护理实践中的患者,使其正确认识和接受术后护理。在外科术后的护理工作中,很多患者是烦躁的,原因在于术后的伤口和刀口的疼痛,造成了患者的心理脆弱,容易使得患者发生情绪化因素转移,使得自身不能有效配合治疗且易出现愤怒情绪,需要有护士进行陪同和指导。在护理教学中融入心理暗示的教学方法,不仅可以让护理人员站在专业护理的角度上,还能在医学专业的角度上,正确认识患者情绪失控的本质,进而使其可以正确处理和患者之间关系。

心里暗示教学法主要是借助护理人员的行为和言语甚至是感情上的变化,来对术后的患者进行积极的劝导和暗示。暗示患者的术后疼痛是十分正常和普遍的,只要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就一定会有很好的改善,带给患者十足的信心。并且在心理暗示的教学中,要十分关注和鼓励这一心理行为的作用和意义[7]。

3 加强心理护理教学在外科术后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心理学在护理实际过程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因此在现代医学院校的建设中,也要从很大程度上对护理教学中的心理教学开展重大变革。传统的护理教学只是最大限度地让医护人员具备最基础最全面的护理专业知识,而忽视了心理教学这一部分。因此在未来的护理教学中,要进一步加强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首先,加强对护理教学人员的培养。护理教学人员对于护理知识的传授是十分专业的,但是在心理学的研究上毕竟还是有一定的不足,那么我们可以借助高校的人才建设和人才培养这一策略,来对护理专业的教师进行相应的培训。

其次,鼓励医护教学人员不断提升自我专业素养。心理学在护理专业中的作用,同时也是一个医护人员综合素养的体现。无论是心理学知识的融入,还是自身素养的深造,都是需要护理教学人员自身积极主动的来进行完善。也只有积极主动的学习,才能够产生很好的作用。积极主动的学习的前提,是要求护理教学人员能够正确地认识心理学教学在护理教学和实际运用中的作用,并且相信心理学能够使得护理教学变得更加完善。只有建立在这一点的基础之上,才能够更好地促进我国护理专业教学的发展。因为作为教育者,只有自己相信所传授的知识,才能够正确地、积极地将这些知识传授给被教育者[8]。

最后,定期心理学讲座的举办。对于在职的护理教学人员来讲,由于种种原因,无法来完成专业心理学知识的学习。因此,就要求院校可以以组织的形式,邀请一些专业的心理学专家,定期地为护理教学人员提供一个可以不断充实自己的学习平台,让护理教学人员的心理学知识更加的丰富。此外,院方还可以在护理专业的教学中,对于课程的设置进行相应的调整,这也是加强心理教学在护理教学中的作用的积极办法和措施。

4 小结

以上便是本文对于外科教学中心理教学的相应办法和一些加强措施。相信这些措施和办法,可以使得更多的护理教学人员更加关注心理学在护理专业中的作用,更好地完善自己,提高自己,为护理专业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 牛桂芳,孙建萍,武晓红,等. 综合模拟训练在护理本科生实习前培训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3):115-116.

[2] 郑连雪,陈秀敏,丁红云,等. 护理实习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生活行为调查研究[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3):129-131.

[3] 田京京,张立力. 护理网络教学与教学模式的现状[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3):134-136.

[4] 卢玉彬,达朝锦,马佩芬,等. 护理技术操作中护士人文素养要求与评价探讨[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4):168-170.

[5] 阎玲,王燕. 在临床教学护士中实施柔性管理的实践与体会[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4):176-177.

[6] 吕一婷,姚跃英,林梅,等. 综合护理技能训练的教学实践[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1-12.

[7] 夏慧玲,江月英,赵学荣. 案例式考核法在护理学基础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 中华护理教育,2011,8(1):13-14.

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5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教学;护理;应用策略

1.开放式实验教学含义

开放式实验教学在很早之前仅是指实验室的开放,就是指实验室不限时间,全天开放,学生可以自选时间开展自选实验。对开放式实验教学的含义,很多学者都有不同的理解。有的学者认为它指的是一种管理的新模式,也就是教师从基本教学出发,制定实验课题,让学生确定实验题目,然后自主进行资料的搜集和实验方案的拟订,对实验中涉及的报告和实验的开展都由学生独自完成。而有的学者则认为,开放式实验教学是为学生创建一个自由、开放的实验环境[1]。笔者在查阅和梳理高校实验教学改革文献后,认为开放式实验教学应该是对实验相关要素的开放,包含五大部分,即实验时间、实验教学内容、实验方法、实验教学评价和实验管理。

2.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的有效策略

(1)开放实验时间。所谓时间开放,就是说学生可以打破之前的传统护理实验教学时间,自由选择时间来进行实验。实验室开始实行全天开放制度,以满足学生的实验学习需要。这种模式下,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来进行安排,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使学生的学习更自由,实验时间会更加充足,使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学习护理知识。

(2)开放实验内容。在之前,教师开展实验教学会提前给学生选定一项实验内容,让学生来操作和练习,实验内容基本都是参考《护理学基础》中的十五项基本操作技术来制定的,让学生进行实验的目的是掌握基本技能,在最终考试中能取得好的成绩,但这样的教学方式,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能动性的发挥,阻碍了学生对护理知识的全面探究[2]。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主张的是开放,对实验内容开放,对学生开放,对学习时间开放,学生可以完全摆脱课本的局限,自主、大胆地进行实验。

(3)开放实验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实验教学中,教师采取的是“三段式”实验教学,即按照实验操作演示―学生模仿练习―指导操作技能这三步来开展护理实验教学。学生始终处于被动地位,根本无法体现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因此,也无法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应用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教学方法,还起到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作用。

(4)开放实验管理手段。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在很大程度上放开了对实验的管理,而且不再仅靠人工来实现管理,更多的是依靠网络和计算机来实现管理,大大提升了管理效率。

(5)开放实验教学评价。教师在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模式下对学生开展的评价,将不再局限于提高实验步骤操作熟练性和规范性等方面,而将关注的重点有所前移,更看重的是学生对实验中问题的思维判断、问题的解决以及临床的决策能力等,做出的评价更加公正,这也更符合当前护理专业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

3.结语

我国在护理专业方面采取开放式实验教学时间相对较晚,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还有所欠缺,因此,医护教育学者还要加强认识和实践,不断完善开放式实验教学系统。广大护理教育者应该在护理实验教学改革已取得的成果上,结合自己院校的情况,在加强学生护理知识的同时,重点培养学生的临床判断能力和决策能力、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等,努力构建起具有我国特色、符合护理专业特点和培养全方位护理人才的开放实验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护理教学的基本方法范文6

一、我国与荷兰汉斯大学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比较

(一)培养目标

1•中国:护理专业培养适应现代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需要并能够与国际接轨的,具备人文社会科学、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知识,系统掌握现代护理学理论和技能,具备教育、科研和管理的基本能力,学生毕业后能在护理领域内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教育、护理科研等方面工作的高层次护理人才。

2•荷兰汉斯大学:毕业生不仅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而且还须有管理才能,有远见,能够处理复杂情形,知晓卫生保健及相关学科的新进展。具备良好的评判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明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毕业生是能够在欧洲劳务市场发挥作用的高级职业护士。

(二)基本要求

1•中国:本专业主要学习相关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基础医学、预防保健、护理学的基本理论知识,接受临床护理技能训练,具有对服务对象实施整体护理及社区健康服务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获得以下6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掌握相关人文社会科学、基础医学、预防保健的基本理论知识及相关法律法规;(2)掌握现代护理学理论和技能;(3)掌握护理急性、慢性和急重症病人的护理原则、操作技术及专科护理和监护技能,并能应用护理程序对护理对象实施整体护理;(4)具有社区健康服务、护理管理和护理教育的基本能力;(5)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收集、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护理科研能力;(6)掌握一门外语,具有听、说、写和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能力。

2•荷兰汉斯大学:通过学习,学生必须获得专业知识和相关知识,明确专业发展的趋势,获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自我反思能力。毕业生应能胜任5项职业角色:(1)提供护理服务;(2)组织护理工作,开发、指导护理计划和制定个体护理方针,组织和协调涉及几个学科的完整的护理过程;(3)进行护理改革;(4)指导同行;(5)护理专业人员。毕业生应具备12项能力:(1)应具备提供专业的和人道的护理服务的能力;(2)应具备应用一级预防、二级预防和三级预防的方法;(3)应具备对个人和群体进行健康教育的能力;(4)应具备协调相关护理服务的能力;(5)应具备协调落实已达成共识的措施的能力;(6)应具备开发和实施新的护理计划的能力;(7)应具备制定相关护理方针的能力;(8)应具备参与护理质量标准设计的能力;(9)应具备帮助和支持其他护士完成指定的护理任务的能力;(10)应具备提供建议和帮助的能力;(11)应具备改变专业和专业意识的能力;(12)应具备积极尝试新的护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能力。

(三)学制与学位

1•中国:四年本科、理学学士。

2•荷兰汉斯大学:四年本科、护理理学学士(BSN)。

(四)专业特色

1•中国:突出护理、注重整体、加强人文、体现社区、学习管理、涉及科研。突出护理是核心,以护理为主线组织课程,课程体现现代护理学的观念,反映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护理专业课程注重人的基本需要,注重人对健康问题的反应,注重人文科学知识和行为科学知识的补充,注重解决健康问题的具体措施和技能。学生从第一个学期就学习护理学的课程直到完成全部课程,护理这条主线贯穿四年学习的全过程,使“人是一个整体”的观念不断得以强化。设置人文与社会科学课程群使学生具有科学研究的意识,寻求和利用科研成果,并参与护理科研;主动地、持续地、评判性地获得国内外与本专业有关的新知识,促进自身和专业的发展;运用管理学知识有效地计划和安排护理工作;随着医疗改革的深入,社区卫生服务也在不断发展,社区护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2•荷兰汉斯大学: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能力本位学习。

护理学院提供以能力本位为中心,多种教育方式为特征的教育。重点是使学生能够应付复杂的护理情形,能够在没有或不能使用现有的标准护理计划和护理方案的情形下完成护理工作。获取质量控制、质量检测和质量改进的知识和技能,控制护理质量,并具备护理管理能力。传授更具科学性的循证护理,使毕业生能以此指导和发展护理,使毕业生能在迅速发展的卫生保健事业中提供审慎而又有科学依据的护理服务。部分课程将使用双语(荷兰语和英语)教学,开设多国文化教育,以便于学生和教师到欧洲各国交流学习,推动国际合作进程。

(五)专业化方向

1•中国:(1)社区护理方向:开设课程有全科医学、社区卫生服务与管理、康复护理、老年护理、人际沟通、传染病护理等;(2)中医护理方向:开设课程有中医基本理论、针灸推拿学、中医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人际沟通等;(3)口腔护理方向:开设课程有口腔解剖生理学、口腔医学基础、人际沟通、口腔保健与护理、传染病护理学等;(4)涉外护理方向:开设课程有英语口语、专业英语、传染病护理学、人际沟通、多元文化与护理等。

2•荷兰汉斯大学:(1)慢性病护理;(2)精神心理疾病护理;(3)重症病人护理;(4)妇产科、儿科、青少年护理。除专业化方向课程外,学院还提供几个选修模块。如:家庭护理,护理教育,护理技术,司法精神病学,护理管理,护理改革等。学生必须选择一些选修模块,才能获得足够的学分。通过选择选修模块和专业化方向,为学生提供多个职业方向,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迅猛发展变化的卫生保健事业。

(六)课程结构与课程设置

1•中国:

(1)课程结构。四学年组成:40周/学年,四年160周,其中:理论111.5周,实践48.5周。第一年,以公共课和部分基础课为主,实践2.5周(军训2周,入学教育0.5周);第二年,以部分公共课和基础课为主,实践2周(临床集中见习);第三年,以专业课和专业方向课为主,实践4周(社区集中实习2周,综合实践2周);第四年,实习和毕业论文,40周。

(2)课程设置。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包括国情、英语、体育、计算机等;2)专业基础课程,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药理学等;3)专业课程,包括护理学、心理学、健康评估、护理技术、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管理学等;4)专业方向课程;5)实践训练,包括军训、综合实践(社会实践)、临床及社区见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

2•荷兰汉斯大学:

(1)课程结构。四学年组成:42周/学年,四年168周,其中:理论78周,实践90周。第一年,预备教育阶段,理论30周,实践10周,选修2周;第二年,职业准备阶段,理论20周,实践20周,选修2周;第三年,专业化方向阶段,理论20周(专业化方向4周,选修模块16周),实践20周,选修2周;第四年,毕业阶段,专业实践20周(专业化方向16周,选修模块4周),实践20周,选修2周。

(2)课程设置。1)理论,包括护理学、解剖学/生理学、医学科学、心理学、社会学、哲学/伦理学、法律、组织管理学、国际学、科研方法等;2)技能,包括护理专门技能、沟通技能、管理技能;3)实践训练,第一学年10周,第二学年20周,第三学年20周,第四学年40周(实习20周、论文20周);4)专业化方向。

(七)教学方法

1•中国:(1)课堂讲授;(2)示教;(3)自学讨论;(4)实验实习;(5)操作练习;(6)角色扮演;(7)病例讨论。

2•荷兰汉斯大学:(1)理论学习路线,学习在工作模式中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概念;(2)综合学习路线,针对护理单个项目的学习,把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应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3)技能学习路线;(4)进一步学习路线,附加路线:包括特殊理论和概念的学习,如科研、循证护理、各国文化学习等。

二、中国与荷兰汉斯大学护理教学计划比较结果

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状况大体一致,笔者收集的几理学院教学计划大同小异。我国与荷兰汉斯大学护理专业教学计划比较结果如下:

1.培养目标。尽管东西方文化有较大差异,教育的方式也不尽相同,但在对护理人才的培养目标方面是一致的。即不仅要专业知识扎实,而且还要会管理,要面向国际。

2.基本要求。从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方面,两国的要求大同小异。但从能力方面荷兰更加注重学习能力和合作能力、社交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

3.专业特色。两国的专业特色与国情密切相关,各有特色。但荷兰在对不同年龄的护理、家庭护理以及心理护理方面更有特色。

4.课程结构。从课程结构看,差异较大。近几年,尽管我国的护理课程作了较大幅度的改进,加强了人文方面的教育,但基本上仍以护理理论为主。相比较而言,荷兰的课程设置以能力为主,面向国际,注重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不仅是专业素质。

5.实践训练。从实践教学看,由于各校招生规模大,实践教学资源有限,国内多数学校的实验课与理论课的比例为2∶1,实验多采用应证性实验,临床见习多采用集中见习的方式完成,课程设置为先基础,后专业,再实习的“三段式”,因此,理论和实践是脱节的。荷兰的实践训练从第一学期开始,每学期都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实践训练,第一年10周,第二、三年分别20周,第四年40周,超过了理论的学时,学生的能力得到加强,学习目的明确,因此,适应护理发展的需要。

三、讨论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化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快,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日益提高。国家的改革开放,国际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护理教育如何适应社会人群对健康的需求,与国际接轨,对我国高等护理教育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