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砍伐的影响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森林砍伐的影响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森林砍伐的影响

森林砍伐的影响范文1

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与管理;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S788.1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林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逐渐的突出出来,并且在国民经济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在进入新世纪之前,我国居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十分的淡薄,对于森林资源也是肆意的砍伐,根本没有一点保护的措施。这就导致了我国大量的原始森林资源都被砍伐殆尽了,也造成了我国现在森林资源的短缺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现在我国环境的恶化已经不容忽视了,因为它严重影响了人们正常的生活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于森林资源的滥砍滥用导致了我国乃至世界的环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因此采用合理的措施保护森林资源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对于我国现在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我国森林资源的定义及其现状

1.1 我国关于森林资源的定义

我国的森林资源所包含的范围十分的广泛,既包括原始的森林、大片的森林还包括近几年中退耕还林过程中的植树造林中的森林资源,同时城市之中的绿化带等等都是我国森林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我国环境和世界环境的进一步恶化,对于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1.2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我国的森林覆盖率很低,在世界排名中也处于比较落后的位置。根据最近一项森林覆盖率的调查可知,我国目前的森林覆盖率仅为16.92%。然而世界的森林覆盖率达到了27%。我国已经远远的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造成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有很多比如:我国对于森林资源的砍伐过度,造林成活成活率比较低等等。我国的人均森林资源的存量更是远远落后于世界水平。从中可以看出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保护森林资源以及迫不及待了。

2.在持续发展下造成我国森林资源上述现状的主要原因

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十分的不好,这就导致了我国北部地区每年的沙尘天气,严重影响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同时水土流失等也是不容忽视的,比如:黄土高原中每年都会流失大量的泥沙,造成了下游河床的阻塞等等。下面对于造成我国森林资源这些现状的原因进行分析。

2.1 只考虑自身的短期利益忽略长期的发展

在森林的砍伐过程中,很多人只考虑自己的眼前利益。为了自身的利益或者短期的经济发展,而牺牲了大量的森林资源,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正是由于大量的这种目光短浅的人的存在造成了我国的森林资源被砍伐一空,使得我国的森林资源覆盖率很低,生态环境被破坏。

2.2 缺乏对于森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

我国的森林资源本来就匮乏,同时还没有相应的管理措施。森林资源的生长周期很长,现在虽然都在植树造林响应国家的号召,但是对于造林的质量没人管理,经营也很不合理,这就造成了绿化面积看似很大但实际的森林覆盖率很低。

此外,对于森林资源的过度的砍伐、在管理的过程中执法的力度不严格、相应的管理措施比较落后等等都造成了我国森林资源的现状。

3.在持续发展下关于保护和管理我国森林资源中应采取的措施

3.1 制定合理的开采森林资源的制度

对于我国现存的森林资源制定合理的开采政策,比如:具体的砍伐标准、在砍伐之后的植树要求等等。严禁砍伐不符合标准的树木,这样就可以有效的减少滥砍滥伐的现象。

3.2 加强对其的执法力度

加强对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执法力度。比如:对于进行树木砍伐的人员必须有相关林业部门的批准。在对树木进行砍伐的过程中也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砍伐,对于其他人员严禁进入林区进行砍伐等。加强执法力度也可以很好的保护森林资源,使其免遭破坏。

3.3 积极宣传国家关于森林资源保护的政策

对于国家关于森林保护的政策进行积极的宣传,使人们对此都有很好的认识,并且能够认识到森林资源对于我们生存环境的重要性,并自觉的参与到森林资源的保护中去。只要人人参与,我国的森林资源就会得到很好的保护。

结论

在上面的介绍中了解到我国的森林资源的现状不容乐观而且我国森林的覆盖率也在逐渐的减少,由此所造成的对环境的污染以及破坏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了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只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对森林资源进行保护和管理对解决这些问题会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恢复到碧水蓝天的生活中。

参考文献:

[1]沈国舫.中国林业可持续发展及其关键科学问题[J].地球科学进展,2010,1,5(1):10~18.

森林砍伐的影响范文2

关键词:林业;抚育间伐;问题

我国人为的创建林业范围的前进速度以及发展面积在全球中都处于前列,很多的省份区域能够开发林业的地区已经全部被利用,不过人工造林特别是单纯林的发展情况不是很好。假如没有把品质放在首位,就无法实现我们所想要的生产力以及效益的宗旨。现在所拥有的对林业的培养和运行的关键点就是抚育改革。林业的成长情况在许多角度受到抚育间伐的作用,例如林业成长以及成果、害虫以及自然灾害、地表植物以及灌木、森林改革、营养物使用状况等。现在,使用抚育间伐模式对林业的成长和间伐结果形式等的探索还留存这一些难点。

1 森林抚育间伐及其目的

1.1 森林抚育间伐适用条件

抚育间伐是在树木在生长过程中未到成熟期前反复的把一些部位砍伐掉,能够确保保留部分的成长,同时对木材的运行也有一定的帮助。执行阶段大多是从树木郁闭之后到成熟之前。抚育间伐也不是什么时候都可以砍伐的,也是有一定规律的。大多有三种情况:第一,幼苗时期,郁闭度在零点九以上,中龄时期在零点八以上。第二,幼苗以及中龄时期,郁闭度在零点七之上抑或侧枝较多,分布匀称,郁闭度要达到零点六以上的天然或者人工林。第三,遇到不严重的自然灾害。部分树木不能够使用抚育间伐的,要进行封锁养殖抑或补植等,禁止单纯的砍伐。

1.2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

扩展林业能源,解决现在林业能够采伐树木量不多的主要办法有二个方面:第一,全力推动速生林的建造,加多其后备能源,这是解决林业资源紧张最主要的办法,不过在人力物力以及资金方面需求量较大。第二,积极进行高效林业的建造,增加对现在所拥有林业的抚育,提升存活率,减少生长时间,加多单位面积内营养的含量,推动中熟时期的树木进入到成熟时期,填充砍伐范围。抚育间伐是合理抚育林业的很关键的一项办法。林业抚育间伐主要有四个宗旨:

(1)尽早的调整林区树木的密度,推动树木的顺利成长;按时调节林区树木的品种侯成状况,达到最佳比例。(2)完善林业区域内的构造,提升林分品质以及树木品质。(3)减少树木的抚育时间,增快树木的成长,提升木料的生产力。(4)改革林业区域内卫生情况,增强其面对自然灾害时的抵御性能。

2 抚育间伐的影响

2.1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

从根本上来说,林道中的单个树木生长时一般都会受到限制,但是树木本身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养分,在抚育的时候间伐对其调节与分配树木在生长时的空间。所以,抚育间伐就树木在生长的时候各种因素与发育所需的养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从林分的生长过程来说,间伐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间伐后因保留林木生长空间的扩大而出现的林分增长效应,另一种是间伐去掉了一些林木而对林分生长的失去效应。因此,间伐对林分生产力和林分各因子的影响就取决于上述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而这种相对又与很多因素有关。以间伐本身来讲,就与间伐体制(包括间伐开始期、间伐强度、间伐方式、间伐间隔期这四个要素的选择或组合)密切相关。

2.2 抚育间伐对林分生产力及生物量的影响

林分生产力是目前研究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发育影响的重要内容。生产力是指单位面积、单位时间内有机物的净生产量。它是评价树种或立地条件优劣,以及林分在某一段时间内生产力高低的主要指标。抚育间伐对林分生产力和生物量影响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树干、树冠、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等。Baldwin(2000)在研究间伐对火炬松林分的影响时认为所有的间伐都增加了树干、树叶、树枝和树冠生物量,间伐强度越大增加量越多。傅校平(2000)等在研究杉木人工林不同间伐强度对林分生物量的影响时,认为不同地位级的杉木林通过中、强度间伐可以提高林分平均单株生物量,与未间伐对照林分相比,其差异达到显著水平,说明间伐可以促进个体林木生长。

3 森林抚育间伐的种类

3.1 森林抚育间伐的种类

在为经济利益栽植的林区内,从用材方面出发,能够根据林业成长阶段把抚育间伐划分为光照伐、清除伐、疏松伐以及成长伐。在其他性质的林区内,例如防护功能、母树、经济以及竹林等性质的林区,因为运行宗旨不一样,划分为特殊种类抚育间伐。还有,卫生清理的砍伐、修理枝叶、采摘树芽、下木的伐采都在抚育间伐的范畴内。这里面卫生清理的砍伐大多和其他类型的间伐一起开展,在遇到自然灾害情况下才能够单独开展。针对天然林抑或人工造林在遇到自然灾害受到损害之后通过自然复原生长的天然次生林区,要进行综合运营方法,才可以抵达预想的宗旨。方法一共有六种,抚育间伐、改革低产林、改造造林、砍伐运用、封山育林以及禁止砍伐。划分光照砍伐、清除砍伐、疏松砍伐以及成长砍伐有难度,所以一般都将调节林分构成和处理树种之间的冲突为宗旨的光照砍伐以及清除砍伐一并称之为光照抚育,将促进树木干径成长、把成熟期以及成长期的疏松砍伐一并称之为成长抚育。

4 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

4.1 间伐木的选择

间伐木的选择,这个要看林区在抚育过程中有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选择是按照林木分级。总准则是留下好的砍伐掉坏的,关键点有三点:第一,砍伐掉不是计划内生长的种类,注意科学分配。第二,采伐掉综合收益不好的树木以及对林内卫生产生恶劣影响的树木,如有树木没有害虫有洞穴的注意保留,能够吸引到益鸟。第三,根据运行宗旨明确应该采伐的树木。例如防护性能的林区内大多是采伐枯老病死的树木,风景性能的林区主要是进行裁剪,确保树木的观赏性。

4.2 森林抚育间伐的强度

这种强度是指树木砍伐留有的比例,它决定着林业抚育间伐的成效。强度的标准可以使用间伐棵树、树木体积以及郁闭程度来体现。根据现在执行标准的规定,我国人工造林光照抚育能够砍伐原本棵树的百分之二十五到百分之四十五抑或储存量的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成长抚育能够砍伐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抑或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天然林业光照抚育能够砍伐掉原来林分储存量的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成长抚育能够砍伐掉百分之十五到百分之三十。并且制定,砍伐后郁闭程度,人工的要在零点六之上,天然的要在零点五之上。在明确林业抚育间伐强度时,要想到运营宗旨、栽植土质情况、最开始栽植的密度、林分情况、交通情况、上次间伐强度等要素。

5 结束语

抚育间伐作为森林经营的一种技术措施来说,不仅能促进林木个体的生长发育,而且能影响林分产量的提高。这是因为,林木和其他绿色植物一样,利用太阳能把根系吸收的水分和空气中的CO2,通过叶子中的叶绿素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出有机物质,供给自身生长。所以,林木制造有机物质的数量(即生长的快慢),主要决定于营养面积的大小(既枝叶量的多少)、根系吸收水分和矿物质养分的能力,以及进行光合作用所需的环境条件(CO2、光照、温度等)能满足的程度。在没有间伐的郁闭林分中,如果维持林分的密度不变,随着林龄的增大,林分的叶量、单株的叶量、每年的有机物生产量均无太大的变化,单株林木的有机物生产量没有太大增加,年轮宽度就会逐年变窄,林木的生长也就抑制了。因此,及时进行间伐,减少单位面积上的林木株数,增加保留木的叶量――增大营养面积和扩展树冠,就能加快林木的生长,提高林分的整体产量。

参考文献

森林砍伐的影响范文3

关键词:森林;抚育间伐;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人工林保存面积居于全球之首,大部分林区及省份已无地可造,但是人工林尤其是纯林的生长状况却是很不理想,若不重视森林抚育质量的提高,则达不到我们期待的高生产力与高生态效益的目标。现有的森林培育及经营的出路仍是抚育改造,森林抚育间伐对森林生长发育的动态影响包括很多方面,如森林生长和收获、病虫害和自然灾害、草本和灌木、森林更新、营养元素循环等,这些问题还有待于我们在实际运作过程中不断加以完善。

1 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种类及应用条件

1.1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 扩大和利用森林资源,缓解目前森林可伐资源危机的途径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大力发展速生丰产林,增加后备资源,这是改变森林资源匾乏的基本途径,但它受到资金、人力等各方面因素的制约。二是积极发展高效林业,加强对现有森林资源的科学培育,提高生长量,缩短培育周期,增加单位面积的林分蓄积量,促进近中熟林资源源源不断地递补到成熟资源行列,增加可采资源。抚育间伐是科学育林的一条极为重要的措施。森林抚育间伐的目的有:

1.1.1及时调节林分密度,以利于林木正常生长;适时调整林分的树种组成,使之形成适当的比例。

1.1.2改善林分结构,提高林分品质和林木质量。

1.1.3缩短林木培育周期,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木材单产。

1.1.4改善林分卫生状况,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1.1.5强化森林防护功能及其它有益效能。当然,木材利用也是采伐目的之一,但要防止砍好留坏,砍伐过多,破坏森林的错误做法。

1.2森林抚育间伐的种类 在商品林中,从用材角度考虑,可以按森林生长过程将抚育间伐划分为透光伐、除伐、疏伐和生长伐。在其它林种,如防护林、母树林、经济林、竹林等,由于经营目的不同,列为特种抚育间伐。另外,卫生伐、修枝、摘芽、下木的砍伐等措施也属抚育间伐的内容。其中卫生伐一般与其它抚育间伐同时进行,只有林分遭到自然灾害时才单独进行。对天然或人工林经破坏后自然恢复起来的天然次生林,需要采取综合经营措施,才能达到预期目的。所说措施有6 项,即抚育间伐、低产林分改造、更新造林、采伐利用、封山育林和封禁(禁伐)。区分透光伐和除伐、疏伐和生长伐比较困难;因而往往把以调整林分组成及解决树种间的矛盾为目的的透光伐和除伐统称为透光抚育,把围绕加速林木高径生长、缩短工艺成熟期的疏伐和生长伐疏称为生长抚育。

1.3森林抚育间伐适用条件 抚育间伐是对未成熟的森林定期重复地伐去部分林木,以促进后备资源的培育,并兼得一部分木材的经营措施。实施期一般从幼龄林郁闭起至成熟林采伐前为止。抚育间伐并非任何林分都可以进行,而是有一定条件的。主要在以下三类林分中进行:一是幼龄阶段,郁闭度达0.9以上,中龄阶段在0.8以上的人工林。二是幼、中龄阶段,郁闭度0.7以上或下层目的树种的幼树较多,分布均匀,郁闭度在0.6以上的天然林和人工天然林。三是遭受轻度自然灾害的林分。对于暂不适合于抚育间伐的林分,应采取封山育林或补植等经营措施,严禁单纯取材,随意砍伐。

2 森林抚育间伐对林分生长因子的影响

从理论上讲,林分里的单株林木在其生长发育过程中往往受制于一个有限的空间,而自身的发育又要求生长和营养空间的扩大,抚育间伐则有利于调节和分配林木自身的生长空间。因此,抚育间伐对林木各因子以及林木生长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从林分的生长过程来说,间伐产生两种效应,一种是间伐后因保留林木生长空间的扩大而出现的林分增长效应,另一种是间伐去掉了一些林木而对林分生长的失去效应。因此,间伐对林分生产力和林分各因子的影响就取决于上述两种效应的相对大小,而这种相对又与很多因素有关。以间伐本身来讲,就与间伐体制(包括间伐开始期、间伐强度、间伐方式、间伐间隔期这四个要素的选择或组合)密切相关。

3 森林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点

3.1间伐木的选择 这个问题关系到森林抚育间伐的预期目的能否达到。选择的依据是林木分级。总的原则是“留优去劣”,要点主要有3个:一是淘汰非目的树种,注意合理搭配。二是砍伐培育前途不大的林木及有碍林内卫生状况的林木(注重保留有洞穴无病害的林木,以招引益鸟)。三是按照经营目的确定应伐木。如防护林主要砍伐病腐木和枯立木,风景林应注意保留珍稀树木的分叉、弯曲、偏冠等有观赏价值的林木。

森林砍伐的影响范文4

关键词:疏伐;方法;强度;期限;效果

疏伐是指在幼龄林郁闭后至成熟龄前的一个龄级林分内,为调节目的树种个体间的矛盾而进行的森林抚育采伐。疏伐应根据树种特性、林分结构、立地条件和经营目的等确定其方法、强度、开始时期和重复期等技术措施。

1、疏伐的方法

1.1 下层疏伐法:主要砍伐位于林冠下层生长落后、径级较小的被压木、濒死木和枯立木,同时砍伐个别粗大及干形不良的林木。该法主要适用于针叶纯林。伐后可改善林内卫生状况,提高森林的稳定性,并可促进保留木的生长。由于只砍伐在自然选择中将被淘汰的下层木,而不改变自然选择的趋势,森林仍保持较好的水平郁闭。疏伐所得产品多为径级较小的木材,其经济效益较差。

1.2 上层疏伐法:主要砍伐与优良上层木相竞争的位于林冠上、中层的林木,也砍伐林冠下层的濒死木和枯立木。砍伐林木时,将林木分为优良木、有益木和有害木三类。干形优良、树冠发育正常、生长旺盛的林木是优良木,属培育对象;有利于优良木生长的林木为有益木,属保留对象;树冠庞大、干形尖削或分叉多节的林木和妨碍优良木生长的林木是有害木,应予伐除。上层疏伐主要适用于阔叶林,能增高林冠层,形成垂直郁闭的林冠结构,有利于光能利用。由于上层疏伐主要砍伐上、中层林木,积极干预了林木自然选择的进程,能为保留木提供较好的生长条件,其技术要求较高。疏伐后林冠水平郁闭降低较大,易遭受风害,在阳性针叶纯林中应用上层疏伐效果不良。

1.3 机械疏伐法:每隔一定距离,机械地确定采伐木或采伐行。又称几何形疏伐,或行列疏伐。凡定为采伐木对象的林木,不管其径级大小和品质优劣一律伐除。机械疏伐不进行选木,所以又称非选择性疏伐。其工艺简单,工效高,成本低,便于机械化作业和清理采伐迹地。但疏伐后,因保留木中有部分小径木或不良木,林分生长量较选择性疏伐低,林木质量也较差。

2、疏伐的强度

分一次疏伐强度和疏伐总强度两种。一次疏伐强度指一次伐去的材积量或株数。疏伐总强度是综合疏伐量和疏伐频度的一种量度。疏伐频度指疏伐次数。不同的疏伐强度对林木的生长和成熟期等产生不同的影响。表示每次疏伐强度的指标有两种:一种以每次采伐木的胸高断面积或材积占原林分胸高总断面积或蓄积量的百分率表示;一种以每次采伐木的株数占原林分总株数的百分率表示。这两种指标常结合应用。采伐强度一般分成 4级:弱度—伐去原蓄积量的15%以下;中度—16-25%;强度—26-35%;极强度—36%以上。确定疏伐强度的方法有定性疏伐和定量疏伐两大类。

定性疏伐:以林木的干型和树冠形态作为基础,用林木生长分级法、树冠分级法或其他分级法确定哪个等级的林木应该伐去。其采伐强度要在选定采伐木后才能计算。

定量疏伐:根据生态学和林木直径、树高、材积生长与林分密度之间的数量相关关系,在林分不同的生长发育阶段,按经营目的设计单位面积保留木的株数,确定采伐强度。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根据胸高直径定量疏伐。在冠幅宽,胸高直径也大时,可依据冠幅与直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按预定要达到的胸高直径量,算出树冠幅及相应的营养面积,再推算出单位面积应保留的株数,确定采伐木的数量。据研究,直径与冠幅之间的函数关系不受立地条件和年龄变化的影响,只随着树种而变化,且测定直径较容易,故应用较普遍。

(2)根据树高定量疏伐。树冠幅度与树高之间的比值称为树冠系数。树冠系数可作为该树种所需营养面积的指标,并随树种、年龄阶段而变化。不少树种采用1/5~1/4的树冠系数。确定合适的树冠系数后,测得林分平均高,以平均高乘上树冠系数经平方后得出一株林木所需的营养面积,进一步就可求得单位面积上保留木的株数,定出砍伐木的株数。

(3)根据林分生长过程表定量疏伐。生长过程表能反映各年龄阶段疏密度为1.0时的单位面积胸高断面积、蓄积量和林木株数的变化过程。疏伐时,根据经营目的定出保留的断面积和蓄积量,对照现实林分情况确定疏伐强度。一般经疏伐后疏密度不应低于0.6-0.8。

(4)根据林分密度管理图定量疏伐。林分密度与直径、蓄积量之间存在一定的数量关系,即存在密度效应。根据各个年龄阶段的数量关系,应用数理统计的方法,选择能反映密度效应的数学模型,就可编制出林分密度控制图。在图上用双对数座标表示,由等树高线、等直径线、等疏密度线、自然稀疏线和最大密度线等组成,综合地表示了林分生长过程中林分的各种变量与密度之间的数量关系,以此作为定量疏伐的依据。

3、疏伐的期限

3.1 开始期:视树种特性和林分密度而异。当林分郁闭时,林木间发生竞争,树冠发育受到抑制,尤其是胸径生长量明显下降时开始。林分郁闭度超过0.9,自然径级0.8以下的小径木占1/3强,或林木自然整枝达 1/3以上的幼林可开始疏伐。如疏伐材太小、太少,经济上无收益,可推迟疏伐的开始期,而常以林分达到一定直径或一定树高作为疏伐开始期的指标。

3.2 重复期:指相邻两次疏伐的间隔年数。又称疏伐间隔期。疏伐后林冠疏开,保留木树冠扩展,直径生长量和材积生长量提高。等到林冠恢复郁闭、直径生长量重新下降时,就需要再次进行疏伐。重复期的长短与疏伐强度密切相关。采取长重复期强度疏伐,一次疏伐能取得数量较多的木材,对经济收益上较有利,但林分总生长量较少,且主伐木年轮宽度不匀,材质较差。采取短重复期的多次弱度疏伐,经济收益较少,但能使林分保持较大的生长量,形成少节的良材。一般弱度疏伐的重复期为3-5年,中、强度疏伐的间隔期为5-10年。

3.3 结束期及疏伐季节:疏伐可以到森林主伐前一个龄级结束。疏伐一般全年都可进行。在中国北方林区,以冬季较好;在南方则以秋末冬初至早春较好。

森林砍伐的影响范文5

关键词:中国环境史;生态环境;人类活动;互动关系

人类是自然的产物,是地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人类对自然的依赖性特别明显,人类的衣食住行无不仰仗自然的恩赐,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狩猎民族、游牧民族、农业民族的分野,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理环境决定的。西方国家曾一度流行的地理环境决定论,反映了人们对人类与自然关系的一种认识。

在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使人类接触自然的范围和深度迅速扩大,从而开拓了人们的眼界,许多人去探索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另一面,即人类活动对自然产生了什么影响,中国学者在研究自然灾害的过程中,发现了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这些发现非常重要,它告诫人们必须善待自然,才能避免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

一、黄河水患与水土保持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主要发源地,然而黄河水患却为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关于黄河水患的原因,以前一直认为是自然作用的结果,是暴雨所引起的。20世纪60年代,有的学者在研究黄河水患时发现,先秦时期水患比较少,西汉时期水患特别严重,从新莽到隋代的500多年中水患明显减少,出现了长期安流的局面。到了唐代水患又加重了。

黄河水患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什么会有此不同?进一步深入研究以后,发现与黄河中游地区不同民族的生产生活方式有关。

黄河中游是暴雨特别集中、水土流失非常严重的地区,黄河中的泥沙和洪水主要来源于黄河中游地区。在先秦时期,黄河中游是戎狄少数民族居住区,这些戎狄属于射猎、畜牧民族,不懂得农业耕种。由于这种原因,植被没有遭到破坏,仍然保持其初始状态。良好的森林植被可以防止水土流失。从而减少了人河的泥沙和洪水。

到了秦汉时期,统治者将这里的少数民族驱逐出去,出于戍边的政治考虑,大量向黄河中游地区移民,建立郡县,开荒垦种,使原先的森林植被遭到空前破坏,结果引起了严重的水土流失,使河中泥沙、洪水增多,造成下游河床增高,洪水泛滥成灾。西汉时期,黄河水患特别严重,即是由此引起的。

到了新莽以后,中原经历了三国分立和南北朝,汉族政权衰微,匈奴、乌桓等许多少数民族纷纷乘机南下,占领了黄河中游地区。秦汉时期的郡县废弃,所开垦的耕地全部荒芜,成为少数民族的牧场。这样。使原先被破坏了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和发展,水土流失大为减少。于是黄河出现了安流的局面。

黄河泛滥是一种自然现象,黄河水患的有无、轻重与水土流失密切相关,黄河中游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关系到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换句话说,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影响了黄河水患。

二、黄土高原是否生长过森林

黄土高原分布在秦岭以北、明长城以南、太行山以西、乌鞘岭以东,面积约40万平方千米。森林稀少,侵蚀强烈,水土流失严重,黄河泥沙主要来自黄土高原。黄土高原土地资源条件差,人口密集,是经济文化发展滞后地区。从国土整治考虑,这里亟需植树造林,加强水土保持。然而,古代黄土高原上是否生长过森林?这成为决策的一个重要问题。许多地学家认为,黄土高原从未生长过森林,植树造林是行不通的。

地学家的言论是有所依据的,一是黄土高原森林及其稀少,到处都是光秃秃的裸地,二是在黄土地层中没有发现树木的孢粉,孢粉是研究古代植物种类最可信的依据。

史学家根据文献记载,指出先秦时期黄土高原是生长有森林的,在《诗经》中可以找到有森林的诗句,在这些诗句中有棫林、桃林、平林、中林等等。在陇山以西、渭河上游,盛行以木瓦代替泥土瓦的“板屋”,也反映出木材易取、森林很多的历史事实。

我国的古代文明,以黄土高原出现最早,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黄土高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适于人类生活。黄土高原是周人、秦人的发祥地,周人、秦人都属于农业民族,他们在开垦耕地、营造宫室和墓葬的过程中,大量地砍伐森林,使树木几乎被砍伐殆尽,其结果是引起了水土流失,造成地表支流破碎、沟壑纵横的景观,难于整治。

至于孢粉稀少则另有原因。水土流失使地层中的孢粉大量流失到大海中,此外,黄土中的微生物和碳酸钙,会使化石孢粉的含量减少,甚至全部丧失。由于上述原因,在黄土高原上不能以有无乔木的孢粉来判断古代有无森林树木。

既然黄土高原古代有过森林的存在。即证明了这里适于森林的成长,可以植树造林,用以防止水土流失。黄土高原也同其他地区一样,植树造林成为保持水土的基本途径,为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三、沙漠化二重性的提出

沙漠化与沙漠是两个密切相关的科学术语。沙漠系指大面积流沙堆积而言,沙漠的特点是松散,具有流动性,在先秦的典籍中被称为流沙。沙漠化又称荒漠化或沙质荒漠化,是指过去没有沙漠的地方出现了类似沙漠的景观而言的。沙漠化的过程有两种,一是沙漠在风力作用下不断扩张,将下风区的耕地、草场掩埋,二是地表上层被破坏,引起地下伏沙出

露,四面扩散,形成沙漠景观。

沙漠化出现很早,是一个国际性的问题。西亚的巴尔米拉、彼特拉。中国的楼兰、精绝(今称尼亚)、居延,还有印度、巴基斯坦的某些地区,古代的绿洲早已深陷沙漠之中,成为沙漠的一部分。然而关于沙漠化的研究却起步甚晚。直到20世纪40年代末才有人转向沙漠化的研究。

由于沙漠化主要出现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因此,许多科学家认为沙漠化纯属自然现象,是气候干燥的必然结果,是人类无法避免的,所以不要在防治沙漠化方面投掷金钱。按此悲观的论点,在沙漠化灾难面前人类无所作为,只能坐以待毙。

中国学者对沙漠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发现干旱的气候、多沙的环境,只是沙漠化的必备条件和物质基础,真正导致沙漠化的却是人类的活动。汉代的精绝在农业耕种中破坏了水资源,导致整个绿洲的沙漠化;楼兰是由于塔里木河改道而衰落;汉代的居延则是由于耕种破坏了地表土层而引起沙漠化。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塔里木河下游为了垦种大面积砍伐胡杨林,结果引起严重的沙漠化,新开垦的耕地耕种不久即被流沙掩埋。

大量的事实表明,沙漠化既是自然现象,又是社会现象,是人类作用于自然的结果,这是沙漠化的二重性。正确认识沙漠化的二重性,是科学制定防治沙漠化对策的基本前提和出发点。沙漠化二重性论断的提出,得到了国内外学术界的赞同和肯定。《光明日报》评论说,这项研究“对正确认识沙漠化的发生原因,克服经济工作上的短期行为,纠正对自然资源的掠夺利用,保护环境,有着重要的科学指导意义和实践意义”。

四、关于森林影响降雨的研究

森林有多方面的生态功能,除了“绿色水库”的蓄水功能外,森林还有影响降雨的功能,却没有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

海洋水蒸汽的输入是陆地降雨的基本原因。受距海洋距离的远近以及地形阻碍的影响,陆地降雨量是不均匀的。气象学家绘制的等雨线图,清楚地表明了降雨的不均匀性,并据降雨量的多少将陆地划分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就同一地区而言。降雨也呈现不均匀性。民谚将这种现象称作:隔山不下雨,隔河不下雨,隔路不下雨。这边是大雨倾盆,那边却雨滴稀少,甚至是晴天。这种现象原因何在?经过研究发现与地表森林植被的多少有关。1990年巴林右旗春季大旱,40多天不降雨,草场枯萎,牲畜倒毙。于是当地政府实施人工降雨,以干冰为增雨剂。可是干冰施放到天空中以后,却没有引起降雨,而在周围的旗(县)却出现了降雨。这使当地人士困惑不解,后经专业人士研究,发现巴林右旗地表森林植被稀少,不具备降雨条件。相邻旗(县)森林植被比较好,故而出现了降雨。

森林植被增加以后会增加降雨量,有许多事实为证。敖汉旗沙漠化严重,为了防沙治沙,自20世纪50年代起即大造人工林。在人工林覆盖大增以后,人们惊奇地发现降雨量随之而增加了,年均降雨量由373毫米增加到487.7毫米。类似的情形在陕北黄龙山林场、青海都兰县、新疆塔里木绿洲也存在。这些地方纬度不同,气候带不同,海拔高度不同。然而都存在森林多即降雨多的现象,说明不是个别孤立的现象,具有一定的普遍性。

深入研究发现,森林多即降雨多是有原因的。从海洋输入的水蒸汽呈雾状,雾滴半径只有10微米,很容易为上升的气流顶托,难以克服空气的阻力下降。雨滴的半径多为1000微米,比雾滴大得多,一个半径为1毫米的雨滴,相当于100万个半径为10微米的雾滴。

雾滴聚合为雨滴,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需要反复的空气对流作用。空气对流活动的强弱,与地表粗糙度和森林状况有关。受地表反射率的影响,地表粗糙度越高,森林越稠密,空气对流作用就越强,容易出现降雨。如果地表粗糙度低,森林稀少,空气对流就会受到抑制,破坏了降雨的条件。此外,森林所提供的生物冰核,常常成为雾滴的附着物,以生物冰核为中心形成雨滴,它比雾滴自行聚合为雨滴更容易一些。因此,森林的破坏是造成降雨量变少的重要原因。

在全新世初期(距今7000—5000年),地球表面森林繁茂,雨水特别丰沛。在进入全新世中期,特别是距今3000年以后,由于人类大肆砍伐森林,大面积的森林消失了,从而引起降雨量减少,这时的降雨量只有全新世初期的1/3,被称作全球的干旱化。此后,破坏森林更加严重,森林面积变得更少,因此,全球干旱化日趋严重,一直持续到今日。人类砍伐森林是为了发展生产力,可是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森林减少会出现降雨减少和干旱化等等一系列生态危机。这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长期以来被人们忽视了,只是到了今天才引起人们的关注。它再次证明,在一些自然现象的背后,隐藏着人类的活动。环境史研究应该站在纵观人类与自然的角度,去探索自然现象背后的人类活动。

参考文献

[1]谭其骧.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J].学术月刊,1962,(2).

[2]史念海等.黄土高原森林与草原的变迁[C].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85.

[3]景爱.中国北方沙漠化的原因与对策[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4]景爱.森林植被影响陆地成云降雨的实例及原因[A].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研究[C].北京:海洋出版社,2001.

[5]景爱.森林植被影响成云降雨研究[J].中国林业,2003,(7-9).

Exploration of Man’s Action at the Back of Natural Phenomenon

—Examples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environment history

森林砍伐的影响范文6

自从盛欣怡的妈妈病逝后,盛欣怡每天每时每分,甚至每秒都沉浸在孤独无依的恐惧中。在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和丸子军团的几个小丸子成了好朋友。受小丸子们的影响,盛欣怡也开始接触以前几乎都不敢碰的动漫。她开始沉迷于宫崎骏的世界……虽然三次元的现实不尽人意,但二次元的动漫世界给了她一种神奇力量。那是让心灵飞翔在天空的美好和纯真,是成长中的又一次跨越和进步。

我也很喜欢宫崎骏的动漫,虽然题材各不相同,但都表现出了某些同样的主题。最突出的就是环保!宫崎骏每部动漫,都离不开森林,画面里一片一片的绿色,特别养眼哦!

读了这个故事,我真的很佩服宫崎骏。因为他的每部动漫都在呼吁人么要保护我们的地球。

人类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可是有些人不知道,地球的资源正一天一天被消耗。不知道有毒的森林是大自然的根源,那些森林把毒气吸进自己的体内。在一点一点的净化到地底,它们是多么伟大啊!人类多么自私,到处砍伐树木,也不考虑一下地球妈妈的感受。地球的资源不是韭菜,割了还可以再长出来。资源用完了就没有了。可能大家会问:太阳系不是有很多星球吗?到时候,去其他星球居住不就行了吗?现在,我要说的是:科学家已经研究过了,要是其他星球可以供人类生存的话,大家早就去住了,干嘛还留在地球上呀!

如今,大人们经常把低碳、环保等词挂在在嘴边。但是,他们做到了吗?他们只不过是说说而已。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说不做,又有什么用呢?现在,小河被污染了,树木被砍伐了,鸟儿的家也没了……难道,人们想让地球妈妈那美丽的容貌彻底毁灭吗?地球因过量砍伐树木而导致沙漠漫延,还因过量砍伐树木而导致水土流失——每年有十六亿吨泥沙流入黄河,这是多么可悲的是啊!

我要大声呼吁:“大家别再做破坏地球生态的事了。否则,总有一天地球会毁灭掉的。真到那个时候,再后悔就来不及了。”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我们要提倡环保:1、保护动物就是保护我们的同类。

2、不要让我们的孩子只能在博物馆里才见到今天的动物。

3、树木拥有绿色,地球才有脉搏。

4、如果人类不从现在节约水源,保护环境,人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

5、别让水龙头伤心地流泪。

6、人体的70%是水,你污染的水迟早会把你污染的,把纯净的水留给下一代吧!

7、保护一片绿地,撑起一片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