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众心理概念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从众心理概念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从众心理概念

从众心理概念范文1

“蚁族”一词最早出现于2007年北京学者的一份大学毕业生择业报告书中,该报告对“蚁族”做了系统的概念界定,同时也和“校飘族”“半工半读族”等群体做了区分。报告指出,“蚁族”主要特征为:该群体均为大学毕业生,从事低收入工作的年龄介于22周岁以上30周岁以下的青年,居住地多为城市边缘区域或者“城中村”,分布相对集中,工作均为全职或者暂时没有固定工作。可总结为:高智商、低收入、多群居。他们和“校飘族”“半工半读族”等最大的区别在于前者已经完全脱离了学校,后者仍在占用学校的教育资源,目的多为考研或者勤工俭学。 

二、河南省高校毕业生“蚁族”从众心理研究 

河南省人口众多,据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总量达到51.8万人,河南省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依然巨大。郑州市是河南省的省会,高校林立,教育资源发达,对于河南省来讲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一)高校毕业生“蚁族”从众心理积极效应 

调查显示,就河南省而言,高校毕业生有着普遍的从众心理,也就是说在择业时相对缺乏主见,容易“随大流”。但是通过走访得知,首先,很大一部分高校毕业生参加招聘,他们看到其他“蚁族”人员为了职业发展不断努力进取,自身也极易产生危机感,从而带动了一大批“蚁族”人员继续进修学习,努力拼搏奋斗以期得到更好发展,这是一个良性的循环趋势;其次,虽然大学生创业比较艰难,失败率也很高,但是調查发现,还是有相当大一部分的“蚁族”心理上是渴望自行创业的,一旦时机成熟,他们的创业创新的意识就会萌动发芽,从而为自己的职业人生做出选择。 

(二)高校毕业生“蚁族”从众心理消极效应 

高校毕业生“蚁族”的从众心理最容易造成的择业困局就是高不成低不就。首先,对于薪酬和就业环境比较盲目的追求,从而忽视了自身的现有能力和职业的发展前景。调查发现,郑州市高校毕业生“蚁族”首选工作区域就是北上广深等一线大城市。虽然有部分高校毕业生“蚁族”有理智的择业想法,愿意去边疆发展,实现自身的远大抱负,但毕竟是少数,超过一半的高校毕业生“蚁族”工作首选仍是一线城市。这些“京飘蚁族”“广飘蚁族”即使发展得不如意也不愿意回到三线城市,长此以往,容易造成一线城市普通类人才严重过剩,沦为“机械式”群体,造成人才严重浪费,大城市消化不动、小城市人才难求的尴尬局面。其次,基于高校毕业生“蚁族”收入低的特点,他们普遍对现有工作不满意,认为“最好的永远是下一个”,再加上“蚁族”从众心理比较严重,造成跳槽之风盛行,频繁更换工作,不利于自身发展。最后,当前的高校毕业生“蚁族”多为“90后”,他们思想意识超前,普遍热衷网络,但是就目前而言,网络环境仍良莠不齐,容易受到网络上消极思想的诱导,从而出现“网瘾从众”现象的发生,再加上“蚁族”普遍高学历,认为自己发展不好多为社会环境所致,容易在网络上发泄不满,造成社会环境和网络环境“盲目从众”现象的出现,同时造成一定的心理困惑和负担。 

(三)高校毕业生“蚁族”择业从众心理对就业的影响 

高校毕业生“蚁族”择业从众现象对于就业来讲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均有,但是总体来讲消极影响要大于积极影响。对就业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点:第一,盲目从众,理性缺失。据走访调查,郑州市某高校毕业生有30%多在择业时没有明确的目标,这类毕业生极容易受身边同学或者朋友的影响,组团应聘,忽视了自身的特点,对自身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比如,汽贸专业学生从事食品行业,假如食品厂招聘要求必须是食品检测专业毕业生,但是听闻该厂待遇优厚,汽贸专业学生可能会通过社会渠道进入该厂从事普工工作,一般来讲,这样很难获得工厂的重视,获得发展的机会。第二,目标偏颇,达成困难。前文我们讲到,盲目从众的择业心理极有可能造成择业的原有目标出现偏差,那么在就业的实际过程中就可能会出现很多计划之外的变故,使得高校毕业生“蚁族”就业目标难以达成,久而久之影响其积极性。 

三、增强河南省高校毕业生“蚁族”择业从众心理的对策 

(一)政府要对就业体制进行有效性干预 

河南省每年的高校毕业生人数众多,盲目的从众择业心理每年使得河南省流失大量的专业技术性人才,鉴于此,政府应发挥主导性作用,积极借鉴国内外相关的成功经验和案例,确保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在本省范围内择业能享受一定的优惠政策,确保大学生择业的自主性和公平性,积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对于就业主导部门相关政策要贯彻到位,确保河南省高校“蚁族”毕业生在就业规划上能得到有效性指导,减少盲目从众择业心理造成的人才浪费现象的发生。 

(二)高校要加强对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高校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也是参加工作的“预备期”,很多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形成于大学期间,可以说,大学校园、大学生活、大学教育对大学生的未来就业选择有重要的影响。高校要重视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教育工作,从入学之初就培养大学生正确的就业观念,使其对未来就业有合理的规划,尽量弱化从众择业心理对大学生就业的不良影响。河南省各大高校应该设置专门的就业指导课程,及时有效地把就业相关知识传递给大学生,引导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职业规划,使其对未来择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避免盲目从众择业行为的出现。 

(三)改变家庭传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就业导向 

就目前而言,高校毕业生的父母多受改革开放初期的就业心理影响,认为“铁饭碗”“公家饭”一辈子衣食无忧,是最理想的首选择业目标,当前大学生“蚁族”多缺乏主见,容易受到父母落后择业观念的从众影响,从而失去本心,放弃了自己爱好的职业选择,这样做往往得不偿失。所以,当前对于大学生家庭的正确择业观念的形成也尤为重要。应当使其了解到当前社会发展的巨大变化,改变传统落后的择业观念,促使大学生“蚁族”在家庭的从众择业选择上能受到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央广网. 2017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达51.8万.2017.5.5 

从众心理概念范文2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积极性的主要心理因素是动机与兴趣,它们是促成学习走向成功的动力。这是因为,“具有学习兴趣的学生,会把学习看成是内心的满足”,只有对所学学科感兴趣,才能持久地专心钻研它。英语教学亦然。只有当学生对英语产生浓厚兴趣时,才能把识记英语、用英语进行交际变成自觉行动,进而形成习惯。因此,要想真正提高英语教学效益教师必须在激活英语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上狠下功夫。

目前,许多方法被采用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如创设情境,营造宽松、愉快的课堂学习氛围,分层奖励等,这些方法均在一定的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但问题仍然普遍而又顽固地存在着。如: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英语课堂的发言次数越来越少,时常是教师自问自答;学生缺乏用英语表达观点的欲望,一味埋头于题海,为应试做准备;教师耗费脑筋想出的新方法经常夭折等。作为一线的初中英语教师,这些问题时刻困扰着我。究竟还应该采用什么途径来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呢?

2. 从众心理的研究现状

2.1从众心理的概念界定:“从众”是个人由于无形中受到群体影响而在认识或行动上不由自主地趋向跟大多数人相一致的现象,即别人都这么做,于是自己也就这么做,别人都这么认为,于是自己也这么认为了。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人是在群体中生活,因此,人必须而且能够接受群体影响,不仅现实的行为具有感染力,而且认识和观点也有感染力,这就产生了从众心理。从众心理在中学生中普遍存在,他们的思想、情操、对社会的认识、兴趣打扮等,无一不体现着学生群体对个体的影响。

2.2从众心理对青少年学生发展的影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从众心理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凡对正确潮流、规范、习惯和舆论的依从就是积极从众,会有利于学生发展,反之,不论正确与否,盲目跟随别人做事,则是消极从众,可能导致生存独立性的缺乏。

2.21积极影响。由于从众是个体对大多数人行为的一种妥协与顺从,与他人保持了一致性,因而,可使个体获得一种心理上的支持,感到踏实、有安全感,更愿意去干。对学校、社会中形成的良好风尚、好人好事进行大力宣传,造成一种舆论氛围,有利于良好风气的形成,使个体感到一种无形压力,会促发积极从众行为的产生。同样,当群体在学习、行为、生活中具有良性正常表现时,也能使个体受到熏陶,通过先进群体力量促使个体朝好的方面发展。

2.22消极影响。虽然从众心理有其可取之处,但对青少年成长而言,仍存在诸多不利影响。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导致部分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差,缺乏个体倾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其一旦脱离群体就很易不知所措,找不到自己努力的方向,极度迷茫。

在课堂教学中,从众心理使得部分同学顺从另一部分同学,听从他人差遣,使得个体自主意识在群体压力前持续退缩,从而造成部分同学缺乏独立决策意识,养成了思维依赖性。他们认为,反正自己思考速度慢,准确性又差,与其说了或做了让人嘲笑,倒不如跟随其他人做,何必自己费神。这种思维依赖性进而又极易引发人格的依赖性,使得这些学生一旦独处就感到安全感缺失,处事犹豫,不敢独自做决定,怕承担责任,凡事以他人为标准。从众心理影响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总有少数同学(甚至是中差生)会突然迸发创造思维的火花,对教师的问题,有其独到见解。但在群体压力—下,为避免“出错”的危险,面对群体的一致见解,他们不敢说出自己的独到之见,使得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得不到及时的鼓励和肯定,从而影响其创造性思维动机的激发。

3.合理运用从众心理,提高初中生英语学习兴趣

3.1运用从众心理提高评价的有效性。评价是教师调控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考试,提问,表扬等是教师进行评价的主要方法。教师应该合理运用学生的从众心理,提高评价的有效性。如:降低合格的标准。也就是,增加表扬的人数,使之达到班级的半数以上,甚至更多,由于从众心理,不合格的学生便有了危机感,从而促成其努力向合格的队伍靠近,表扬的效果便达到了。

3.2运用从众心理提高课外英语学习兴趣。英语学习兴趣不仅仅形成于英语课堂。由于课外的英语学习内容和方式方法等往往难以调控,目前,主动进行课外英语学习的人数在逐年递减,大部分学生对课外学习只求分数的提高。合理运用初中生的从众心理,能够激发学生课外英语学习的兴趣。如:建立课外兴趣小组,向组员推荐适合的英文影片或者报纸杂志等,并利用课前、课上或者课后的时间与小组成员展开讨论,模仿,表演等,一方面,提高了课外兴趣小组的活动的有效性,同时,也会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进来。

3.3运用从众心理提高小组合作的积极性。英语课堂的小组合作的有效性始终是研究的课题。小组成员能否密切配合?能否用英语而不是母语交流?教师可以在小组分组时便考虑到学生间的友情等因素,尝试使几个好友能够同处一组。这样,虽然好友之间存在着英语水平的差异,但是由于从众心理,合作时少了茫然无所适从,特别是在关系密切的好友伙伴群体中,从众行为显得更为明显,好友们的意见和想法往往代替了个人的想法,为了与其他人保持一致,个人经常选择从众行为,或者由于之间的亲密关系,合作中会畅所欲言,避免了盲从的现象,提高了合作的有效性。

4.研究结论

本文的写作目的在于尝试运用中学生的从众心理,提高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在认真研究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教学,提出本研究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感受和证实了它的有效性。本研究认为,对从众心理的合理运用,会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方面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文的研究仍然有待更广泛的验证。而且,由于受到研究设计和数据资料的局限,研究结论只是初步探索。

参考文献:

[1] 李颖.未成年人从众心理的社会学分析[J]

从众心理概念范文3

关键词 电子政务 认知心理 行政心理 从众心理

1 电子政务的内涵

美国作为电子政务的开创者,对电子政务的定义是,政府利用技术手段(特别是以Web为基础的互联网技术)更有效地为市民、企业、政府机关以及其他社会团体和政府部门提供信息和服务。同时,也使得这些个人和团体能更便捷地取得政府所提供的信息和服务。实施电子政务的最终目的就是打破传统的物理工作方式带来的信息沟通障碍,利用电子化的手段建立起更好的信息共享渠道,从而更有利于为大众服务。电子政务的实施,电子是手段,政务是内容,服务是目的。而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的重电子、轻政务的现象,就是对实施电子政务的真正目的缺乏比较明确的认识,在电子政务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心理障碍。

2 我国电子政务发展中的心理障碍分析

从以上对电子政务内涵的分析可以看出,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与上述分析的电子政务的实现目标还有相当一段距离。若从心理学的角度对这一现状进行深入研究,从中可得到一些启示。在电子政务建设从认识到实施再到效益实现这一过程中,存在的心理障碍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政府的认知心理障碍,行政人员的行政心理障碍、以及公众的从众心理障碍。

2.1 建设电子政务前的认知心理障碍

认知是一种包括知识的获得、贮存转化和作用的心理活动。现代认知心理学以狭义的认知心理学研究为主,即以信息加工心理学研究为主,该理论把人看作是一个信息加工的系统,认为认知就是信息加工,即信息的获得、存储、加工、提取和运用的过程。

在建设电子政务的过程中,我国政府存在着一定的认知偏差。一些政府受声誉的影响把能否建设电子政务当作政府的一种工作能力的标志来抓,一些政府虽然也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可以提高政府的工作效率,但是他们也只是简单地把电子政务等同与政府上网,甚至等同于办公自动化,认为办电子政务就是把政府的公文、资料等搬到网上就行了。这些问题的出现,就是因为我国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在认知电子政务这一环节上出了问题。

“中国人一般重直觉、内省,重先验理性与伦理精神。这是一种理性与实践相脱离的思维方式,它导致了中国人重整体、轻个别,重系统、轻局部,重形象、轻抽象,重混沌、轻精细,喜欢做定性研究。”这种心态反映在电子政务的具体工作方式和习惯上,就形成了先务虚,即先重视外部的电子化建设,再务实,才去思考究竟应该如何去做好具体政务的问题。可是当硬件上去的时候,有些政府却停止了思考,认识还停留在只是提高工作效率,甚至只是表征政府优势的一种标志的层面,而忽视了利用电子政务真正向群众公开信息、公开政策、提供服务等实质性的工作。认知心理的偏差和认知活动的停步,就是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出现“重电子、轻政务”这一问题的心理根源。

因此,要发挥建设电子政务的实际效益,政府及其工作人员需要不断地学习,积累电子政务的相关知识,逐步提高自己的认识,只有真正明白了电子政务是什么,究竟为何而建,才会使政府工作真正做到有的放矢。

2.2 电子政务实施中的行政心理障碍

行政心理是指作为行政主体的人在行政活动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政府工作人员的行政心理,决定了他们如何进行工作。

2.2.1 我国行政个体的行政心理障碍

在实施电子政务的过程中,受传统的“官本位”思想的影响,形成了政府始终代表人民的约定成俗的心理观念,致使一些行政人员认为自己就是人民的代表,自己作为官员就理应享受应有的权利。可是他们并没有将这种权利和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联系起来,在实际工作中把“服务公众”四个字忘得一干二净,随着个人私利意识的膨胀,也就出现了腐败贪污现象。而一些行政人员服务观念淡薄,腐败贪污现象产生的心理根源就在于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体行政心理问题。

在有关行政个体心理的研究中,经历了亚当·斯密的“经济人”,梅奥的“社会人”,马斯洛的“自我实现人”,到薛思的“复杂人”的对人的假设的发展历程。从现实生活看,“复杂人”的假设更符合现代人高度变化的时代特征。因此政府工作模式的转变,自然也是一定时期的客观必然要求。而一种新的体制,新的工作模式要能够顺利有效地替代旧的体制或工作模式,当然首先要体制执行人能够意识到这种改变的需要,他们才会主动地去调整旧的体制。否则就只是留于表面形式的改变罢了。而现阶段我国依然存在着“官本位”的思想,特别是一些行政工作人员的认识滞后,就不可能认识到实施电子政务的初衷,更不可能真正地以“人民的公仆”的服务理念来为人民服务,因而导致我国电子政务的实施往往只停留在表面层次。

因此,要使行政人员认识到电子政务的核心理念,首先要改变的是他们的传统行政心理观念。

2.2.2 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障碍

行政文化指在行政活动过程中,影响行政参与者行为的一系列行政思想、行政理念、行政心理等。

我国电子政务应用过程中,政府与公众之间、政府与政府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信息鸿沟。政府与公众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政府与政府之间缺乏必要的信息交流。由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主持的2004年中国网络信息资源数量调查报告中显示,政府网站提供的交互(包括简单的单向交互)“政府信箱”、“留言板”、“投诉/举报/”、“民意调查/意见征集”所占比例分别为45.8%、40.0%、38.0%和30.2%。民意意见征集可以说是实现政府与民众之间信息沟通的最基本方式,而其所占比例仅为政府网站总数的30.2%。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实现信息公开、信息沟通方面还是存在一定问题的。而这种信息封闭的根源就是由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所导向的。

我国的行政体制是在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以及儒家文化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大儒董仲舒开创教条主义的先例,提出“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等理论,以儒家文化为背景,中国几千年来也始终保持着行政权、政治权等的高度整合,在政治体制安排上以中央集权为主要内容。这在历史上的确确保了国家的行政统一,有利于国家和民族的高度安定和团结,但同时也铸就了国民服从的政治心理,更严重的是同时也导致了中国行政人员行政思想的封闭性和排他性。

正是这种传统的行政文化心理,造就了中国行政体系缺乏透明度,政务的主体公众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公共决策、政务实施过程也缺乏必要的监督,作为享受服务的主体公众,对于他们所应该拥有的服务和政策还处于一种“盲”状态,更谈不上监督制定政策的公务人员了。这种封闭的行政文化,正是滋生腐败的最终根源。同时封闭的信息交流,缺乏意识,也是导致各地各自为政、画地为牢、单枪匹马独干的根本心理根源。

目前,不少传统的消极的行政心理仍然顽固地遗留在行政主体、行政对象的社会意识中,因而阻碍了我国电子政务的有效实施。因此,改变我国人民的传统行政文化观念势在必行。

2.3 从众心理障碍

从众是“主体因客体影响而产生的与客体一致的行为或态度。”主体即从众个体,而客体可以是个体,也可以是群体或代表群体意愿的政策、规则等。从众可以分为理性从众和盲从两种。理性从众,简单地说,就是指其从众行为是在理性状态下产生的,而盲从则是主体以直观、本能的活动为主导接受客体行为或态度的影响而产生的从众行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主要存在盲从的心理倾向。

概括说来,在我国电子政务的建设中,存在两种主要的从众心理趋势。一是政府个体的从众心理。一些政府看到其他政府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等,为了表示不甘落后,也积极加入“先进的”电子政府的行列,可是因为对于电子政务的工作方式等还不是很清楚,就出现了技术设施束之高阁的现象。另外一种是从众心理,就是我国公众的群体从众心理。虽然随着时代的变化,我国公众的主人翁意识也在日益增强,但是对于政府工作仍然缺乏足够的关注,缺乏一定的关注意识。这当然与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因素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但这也与群体心理对个体心理的影响有着一定的关系。一些公众有着很强的集体观念,也渴望参与政府建设的集体决策中来,可是因为周围的人都没有这种意识,自己也将这种意识在萌芽状态中扼杀。

政府因为随波逐流而建立电子政务,公众因为人云亦云而忽视个体参与政务工作的意义,从而导致了我国电子政务建设中的盲目心理倾向。

3 克服我国电子建设中所出现的心理障碍的建议

3.1 加强知识学习,提高认知意识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新的政府工作运营模式,要真正理解其内涵,还需要不断地学习、探索和思考。由于我国传统文化以及传统行政文化对我国政府工作人员和群众的影响,使得我国政府官员在对电子政务的认识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偏差。因而要纠正目前盲目建站的首要问题就在于提高我国政府官员的认知心理。而要纠正认知的偏差,就需要政府工作人员不断地学习。

3.2 向服务型政府迈进,消除信息障碍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方位公开的政府工作模式,要使其发挥沟通平台,首先要改变政府官员的思维方式,然后才能真正从金字塔式的传统科层制模式里走出来,放下官民有别的陈旧观念,走进人人平等的扁平式的电子化的工作模式中去。而这种公平公开效益的实现,同时也需要公众的主动积极参与。政府要建立起公众与政府之间的彼此信任关系。而这种信任关系的建立,就需要政府真正地在政务电子化这一过程中,做到政策公开、提供福利、公众参与等基本的服务,由管理型政府向服务型政府迈进。

有关学者指出,服务型政府的四大行为要素是:“问政于民,决政于共,行政于和,监政于公。”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推进政务公开建设,增强政府工作的透明度,拓展公民参与渠道,健全社会公示和决策听证制度,让人们群众广泛地参与进来。

3.3 加强教育和人才培养,跨越“数字鸿沟”

电子政务作为一种服务的工具,要使其在我国发挥作用,“数字鸿沟”问题亟待解决。中国东西部的差异,最大的表现就是经济的差异。经济的差异直接导致了对于新型技术的引进障碍,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物质问题都在日日思考之中,又何从谈起参与所谓的“电子政务”?相信在中国偏远的地区,没有听过“电子政务”这个名词的人数,一定不是少数。而要解决偏远地区、西部地区人民的参与问题,首先要解决的还是他们的经济问题。

因此,电子政务以技术设施为基础,以服务人民,信息公开为理念,以公众与政府为共同主体,在这样一个共同的平台上为国家发展共同出谋划策。当然,传统行政心理的转变,政府运营模式的转变,乃至我国东西部的“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公众心理的转变,都是一项需要不断加以强化和探讨的艰巨任务,也是我国行政管理事业实现飞跃的一个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 林素絮,曾颖. 电子政务及其相关概念[J].电子政务,2005(3)

2 覃征,陈俊英,王昱. 电子政务导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赵国俊. 电子政务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 黄建钢.群体心态论[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

5 徐晓雯,丛建阁. 行政管理学[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

从众心理概念范文4

【关键词】原型意识;造型教学;典型性;概括性;规律性;公式化

学习的关键在于掌握正确方法,掌握正确方法的关键在于认识规律。而在造型的研究学习过程中要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则需要对具有典型性、概括性、规律性、公式化特点的形体构造的原型规律要有深入认识。原型是能够代表着一类物体普遍特征的原本类型或形体构型,而每一个物体具体的类型或形体构型也是由它演化而来。原型使学生对形体共性规律易形成正确认识,是树立正确造型观念的关键。为学生从造型角度认知物体提供了一个图形概念,同时也为形体的创造提供了一种方法。

素描在研究形体时,虽然每一个物体都有自身不同于他物的形体构造,但作为某一类型物体却也有其相同或相近的构造方式,这种相同或相近的造型特征我们把它称之为原型。原型这一词在很多领域中都被使用,词义也有多解,我们素描中提出的原型概念是指物体原初的大略构造,是能够代表着一类物体普遍特征的原本类型或形体构型,而每一个物体具体的类型或形体构型也是由它演化而来。形体构造的原型具有典型性、概括性、规律性、公式化的特点,这些对于素描学习有重要意义。

一、原型的典型性易于建立正确的形体概念

原型具有典型性,这是由于它是一种相对比较稳定的认知结构,是关于某一类事物特征共性的模式,尽管不可能包容所有的特征,但只要具有了关键性的几点特征,就可以将人、物与之相对照,然后将某人、某物划到某一范畴之中,进而形成稳定的概念,否则我们不可能认识对象。比如对苹果形状的归类就最有代表性,没有哪两个苹果是完全一样的,但是我们可以从众多的苹果中抽取最具有共性的形状作为苹果形状的典型代表,苹果的这种典型形状即是其原型。这个原型里保留了苹果最本质的形体特征。正如我们在教小孩初识苹果时,必然要找一个最典型的苹果形状,而不会找一个杂交的、形状变异的苹果让他确立苹果的形象概念。

另外原型虽具有典型性,但也易于迁移变通的。例如,鸟类形态原型是由头和身两个大小不同的卵形组合而成的,这是从种类繁多的禽鸟中抽取出来的适合所有的鸟类构造特征。因而,它对所有的鸟类都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但同时各种鸟又有自身的形体特点,然而这些差异也不过是卵形的大小与组合方式的小差异,在具体变化中据原型稍作调整即可实现。

原型的典型性特征使学生对形体共性规律易形成正确认识,是树立正确造型观念的关键。为学生从造型角度认知物体提供了一个图形概念,同时也为形体的创造提供了一种方法。对于有些优秀人像作品,人物的表情不仅仅是对象自己的,我们总觉得他的表情似乎又是某一个阶层群体的表情,其实这种群体表情也是一种从众多的形象中抽离出来的原型,这也能使作品具有更广泛的意义与感染力。一个画家的头脑中不但需要具备这样的原型,同时还需要具备提炼、构建原型的能力。瓦萨里为素描定义时说:“素描始于理智,从众多的事物中获得某种普遍性的判断,它与自然万物形式或理念相似……”

二、原型的概括性有利于对形体特征的归纳

这是由于原型是储存在头脑中的,是对以往经历的总结,对反复出现的情况的概括认识,它省略了细节而概括了一些相似情况的共同特点。可以帮助人们简化现实。更重要的是,指导人们处理新的信息。在素描基础练习中有利于将复杂的形体单纯化、概括化,从而使形体特征更加简洁、突出、单纯而明确。在教学实践中如对于男女人体基本造型特征的归纳是原型概念的具体应用。男人体一般肩较宽,肩斜度较小,锁骨弯曲度大,胸廓体积大,脊椎弯曲度较小,骨盆窄而薄。体型呈倒梯形。而女性骨骼平滑柔和,下身发达,肩窄小,肩斜度较大,锁骨弯曲度较小,胸廓体积小,脊椎弯曲较大,女性的骨盆阔而厚。体型呈正梯形。这种形态的归纳更有利于把握两种性别的形体的特征。因此原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规范物体形态的模板,我们通过对原型概念的建立,使我们在此后的形体夸张变异过程中始终能抓住其本质。

三、原型的规律性有利于对形体构造的理解

原型是以类比的方式对一类物体整体的抽象,使其侧重于许多事例的相似之处。这样易于形成规律总结。这种规律性的总结利于我们深刻理解物体的各部分的构造连接。比如物体都是由不同局部紧密连结而形成连贯的整体。而不同部位的连结组合方式会因功能的需要而不同。人体结构中有如榫卯的踝关节、腕关节,恰似转轴的腰髋连结等等。这种连接关系比较稳定而规律,它不会由于人的瘦腴高矮或男女老幼而有太大的改变。

又如人体基本构成规律的“一竖、二横、三块、四枝”(一竖:即脊柱,是连接头、胸、骨盆的主线,脊柱的扭曲变化会影响人体基本体态;二横:肩峰、髋线。重心的偏移会导致两个连线的倾斜变异;三块:头、胸廓、骨盆三个大体块,三者相连形成人体的主干;四枝:即如树木枝杈的人体四肢,四肢是人体运动幅度最大的部位。)能够让我们概括而清晰的理解人体构造关系,然后结合解剖知识,使不同的形体结构按照人体生理及运动规律一环套一环、一圈嵌一圈,形成圈圈相套、环环相扣的既相互紧密联系又可以拆分的严密整体。从而形成一个牢固的形体构造系统。

四、原型的公式化有利于形象信息的记忆

造型基础教育多注重写生,并且极易把“写实”理解为对眼前事物的复制。这种只注重塑造,不从概念、共同角度思考的教学,与只注重写生,不从建构形状心理模型出发设计教学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依赖对象,受制于视觉经验,离开对象就无从做起。因此在写生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形象记忆能力。对记忆能力的训练除了增加作业数量外,在具体的观察与学习方法也有直接关系。默写的难点在于对形象的记忆,记忆是在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观点讲,也就是对输入信息的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因此记忆正如图书馆对书籍的整理,我们只有在存放图书时能够对其进行归类,才能在我们需要时会迅速地找出。反之,书籍入库时如随意乱放,我们在提取时则如海中觅针。

而原型的概括化、公式化的特征符合人的记忆规律,使得素描教学中的形象信息储存有了一个纲目。造型越是概括化、几何化就越能作为记忆支柱长久地保存下去,而越是经验化的表象记忆,没有理性归纳与提炼的原型作为支撑,长久记忆的可能性就越小。原型使我们在记忆时可以省略共性造型的重复记忆,节约了记忆空间。

【参考文献】

[1]段炼.图像原型与视觉艺[J].当代美术家.2008.06.

从众心理概念范文5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也强调教师要进行教学反思,并把教学反思看作是优化课堂教学,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文章结合教学实际,从三个课堂片段谈谈教学反思在提升思品课堂教学效果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 :教学反思;思想品德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21-0088-02

一、反思教学目标,努力实现三维目标有机统一

八年级《正确认识从众心理与好奇心》一课,知识与能力目标是正确认识从众心理和好奇心,发展独立思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引导学生既善于学习他人的智慧和经验,又能够逐步培养自己的个性,不盲从。教材用了这样的事例:一群游客看见一年轻女子在广场上专注地抬头仰望天空,十分好奇,也跟着一起仰头,结果女子只是在流鼻血,大家摇摇头,一哄而散。阅读完材料后,笔者向学生说明:从一哄而上到一哄而散,别人怎么说,自己就怎么说,别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人云亦云、随大流……这都是从众心理的表现。然后,让学生们在书上找“从众心理的含义、从众心理的影响、怎样正确把握从众心理”等知识概念,并提问让学生一一回答。可是学生们应声寥寥,一堂课上得波澜不惊,毫无趣味。这是为什么?在课后,笔者陷入了沉思,终于找到了问题所在。“回归生活”,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能否设置能引起学生共鸣的、符合学生学习的客观实际的教学情境进行导入,能否使纸面上的文字知识“活”起来,直接关系到学生知识目标能否养成,进而关系到三维目标能否有效达成。忽视学生主观感受的理论灌输和空洞说教,往往会使学生昏昏欲睡。于是,在其他班级的课堂教学中,笔者做了如下改进:

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书,然后举例。

1.晨读课上书声琅琅,平时不怎么喜欢读英语的小王受到感染,也不由自主地跟着念了起来。

2.小李发现自己做出的数学题答案与其他同学的答案不一致,不假思索地把自己的答案改了,结果却错了。

3.小红的好朋友在学弹钢琴,小红知道后,回到家中,吵吵嚷嚷让妈妈也去买钢琴,然而小红对音乐并不感兴趣,况且家中的经济也很拮据。

这些情境很贴近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们纷纷议论了起来,笔者适时提问:“场景反映出怎样的心理现象?”学生们大声回答:“从众心理!”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什么是从众心理?对从众心理我们能不能全盘否定?如何正确把握从众心理?”学生们展开了激烈的相互讨论、相互补充……接着,笔者结合平时对学生的观察,列举了两种在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第一种:举手。现在上课时几乎无人举手发言。是不会吗?学生说:不是。是因为大家都不举手,无形中,会的同学也不愿举手回答了。这是消极的从众心理。第二种:礼貌。学生碰到老师都会说声“老师好”,放学时学生也会礼貌地道声“老师再见”。这是因为全校上下形成了文明礼貌的氛围,“大家都这么做,我也就做了”,这是从众心理的积极影响。很多学生频频点头称是,很显然,教师的话引起了他们的共鸣。如此教学,不仅重视“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领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并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得到提升,凸现高效课堂。

二、反思教学模式,实施开放式教学,凸显学生主体地位

在执教八年级《有肩就得挑担子》这一课时,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责任意识,感悟 “有肩就得挑担子”的情感,笔者先引导学生阅读《在责任中长大》这篇文章。“刚满10岁时的一天,爷爷对我说:‘去,去挑担水!’又粗又大的两只水桶和长长的扁担在我面前晃,我犹豫着不想接。妈妈也皱着眉头说:‘爹,孩子还小……’‘有肩就得挑担子,小子不能吃闲饭。’爷爷拍拍我的肩膀大声说:‘接住!’我跌撞着、磕碰着挑回两半桶水。肩膀肿痛得让我感觉到了它的沉重。但不久我就发现,这并不算什么,我们村很多孩子都是这个年龄开始挑担子的。渐渐的我明白,其实每个人都在挑着自己的‘担子’。”笔者让学生通过文章想象情境,还配上了一段抒情的音乐和学生一起朗读,老师的情感十分投入,可学生的感觉仍是淡淡的。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笔者对此进行了反思:学生绝大多数在城市长大,生活条件优越,缺乏实际挑水的生活经验,所以他们感受浅薄,读不出真情实感。

很明显,笔者在课堂中努力营造的教学情境与学生已有的知识、认知水平、学习能力存在着差异,因此导致学生出现 “吃不了”的现象。为提升教学效果,就必须打破以教师为中心的倾向,适时地开展适当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和兴趣。于是,笔者设计了一个体验游戏:请两组同学站成两排,裁判喊一时,向右转;喊二时,向左转;喊三时,向后转;喊四时,向前跨一步;喊五时,不动。游戏过程中,做错的人要出列,站到本组同学面前鞠一躬,然后举起右手高声说,“对不起,我做错了!”有同学先做错的一组即失败,另一组则获胜。学生们来了兴趣,迫不及待地积极举手参加活动。做错动作的组员会很不好意思地鞠躬并致歉。在几轮小组比完之后,笔者抛出疑问:老师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已经有很多学生明白了游戏的用意,积极举手回答:做错动作的同学以鞠躬表达承认错误,表示愧疚,这就意味着已经有了积极承担错误的责任意识。而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正是一个人长大成人的基本标志。通过开放式活动教学,学生积极参与,通过亲身的体悟,在潜移默化中,能实现由“入耳”到“入心”的转化。

三、反思书本和现实的反差,提高思想品德课堂信度

在讲到九年级《人贵诚信》这一课时,笔者说到这样一件事:2002年,华北煤炭医学院学生周伟在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承诺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成为了唐山市红十字会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两年后,正在考研冲刺阶段的周伟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告诉他与一位杭州女性白血病患者的配型成功了,需马上进行骨髓移植手术。捐献骨髓,势必不能参加研究生考试,不捐,会延误生命。身处两难,周伟会如何选择呢?最后,周伟说服父母,毅然捐献了骨髓,放弃了研究生考试。后来,周伟的事迹被华北煤炭医学院附属医院知道后,医学院大为感动,破格录取了周伟。教师本意是要论证:诚信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准则,这笔无形的财富能为个人带来直接的利益。可是课堂里的学生纷纷发表质疑:周伟舍己救人的行为确实值得称颂,可是,他的遭遇带有偶然性,假使以后有人也遇到类似情况,是不是都会被破格录取呢?更有一位学生举手发言,说自己的父亲是加油站老板,一直在往汽油里兑水,从来没被工商管理部门发现过,这种不诚信的行为也没有给自己的父亲带来任何损失,学生诚实的话语顿时使得教室中一片哗然。本来这是一个深化教材引发诚信讨论的好机会,可由于教师事先准备不够,这种突如其来的状况让教师措手不及,不知道如何处理,课堂秩序也就乱了,教师只得结束讨论,草草收场。

以反思为镜,可以明得失。总之,教师要养成经常反思的习惯,在课堂实践中,随手记下教学中出现的一些想法、一些遗憾、一些思想火花,记录自己的教学感悟和教学经验,形成“反思—教学—再反思—再教学”这样的一个教学链条,这样才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努力探究创新方法,有效提升自我,打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从众心理概念范文6

关键词:中职生 数学学习 心理障碍 教学对策

部分学生由于初中阶段学习数学感到困难,进入职业高中后,学习数学存在着明显的心理障碍。几年下来,数学成绩一落千丈,严重影响了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针对职高生学习数学的心理障碍,笔者在近几年的职高数学教学过程中进行了认真探索,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一、中职生存在的心理障碍

1、畏惧心理。传统的教学是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说得少,表现的机会也少。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形成了一种即使懂也怕发言,不敢表现意见的畏惧心理。这种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

2、畏难心理。传统教学中,难题都是由教师讲解清楚后再让学生练习,因此学生碰到难题都习惯于等老师讲,而不积极主动地想办法去解决。

3、从众心理。传统的教学忽视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忽视学生求异思维的火花,所以在学生中有一种盲目的从众心理。他们对同学的发言往往不作深层次的思考,不去寻求其他答案或解法。这种从众心理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

4、崇师心理。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是领导者、权威者。在学生的眼中,老师说的话,做的事都是正确的,不容置疑的。这种崇师心理在很大程度上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成为他们积极参与课堂学习的拦路虎、绊脚石。

二、排除心理障碍的对策

1、研究学生,着眼发展。设计学生长远的数学学习方案,教师看待每位学生都要有发展、长远的眼光,而不是依眼前的情况设计每一位学生。进入职业高中的学生,成绩参差不齐,尤其是入学考试数学成绩差距很大。如果对每位学生一视同仁,为教学而教学,没有区别对待,那么我们的教学势必走向教条,缺乏生命力。因此,新生入学一段时间后,教师应该有目的地将学生分类:第一类学生因为在初中未打好扎实基础,而学习职高教学有困难,所以课外要花时间为他们作适当的衔接补习;第二类学生因进入职高觉得比较轻松,因而导致学习松懈,所以在课堂内外要适当提高;第三类学生上职高后有自卑心理,所以大课堂上要作减轻心理负担教育。经过对全班学生作相应措施的分类,根据不同特点,设计不同的数学方案,然后分类指导,着眼于每一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所发展,有所进步。

2、从激发兴趣入手,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如何激发有心理障碍的职高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笔者认为,首先要加强直观教学。有心理障碍的学生,也有好奇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尽可能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如讲授椭圆标准方程时,可先让两位学生上台,按住一条线段两端的(焦点),然后老师在黑板上作椭圆的草图,学生易懂易学,兴趣盎然;接着叙述定义,建立直角坐标系,推导标准方程等,效果很好。其次是假设情境,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如观察日用茶杯,问学生为什么要做成直径等于高度的形状?通过分析,既掌握了最值问题的求法,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3、开展分层递进教育,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每个学生都渴望成功,只是因所选的目标不同,所以成功的概率也不同。我们要设法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机会,使他们领略成功的喜悦,达到心理的满足。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搞清各个层次的学生和他们学习习惯、学习能力,做到心中有数;其次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目标;再次是建立各个学生的个人学习档案,采取分层递进、分类指导的方式,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经过后,都有机会获得成功。

4、查漏补缺,循循善诱,引发学生的学习情绪。教师要鼓励、引导学生在认知感性材料的基础上,理解数学概念,或通过数学关系,进行简单的判断、推理,从而掌握最基本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及时纠正学生思维过程的缺漏,对全体学生有指导意义。比如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用他们自己的评议来表述一个数学概念、一个命题、一个性质、一个定理。不仅有利于检验他们对这些数学概念、命题、性质和定理的掌握,而且其他学生也容易接受和理解这些通俗的教学语言。如发现叙述不正确,教师可以及时纠正,久而久之,为大面积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作了保证。

5、一视同仁,善待学生,促进学生健全的数学自我意识。不少学生就读职高,数学、英语成绩普遍较差。当学生遇到学习数学心理障碍时,他们对师爱的需求颇为强烈,数学教师应对他们倾注爱心,不吝啬的感情投资,使之树立信心,在教学态度上主动亲近他们,关心他们。使他们逐步养成珍惜劳动果实,尊重他人的良好品质,从而提高认识,陶冶情操,磨炼意志,有力地促进学生数学的学习。

参考文献

1、《数学教育学报》.2004年02期。

2、王丽梅《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第10期。